Board logo

标题: 传喜法师:佛菩萨在做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2-27 18:50     标题: 传喜法师:佛菩萨在做什么?

这几年,每年我都开《妙法莲华经》法会,我就是这么一种觉悟:娑婆世界,它也是佛世界。娑婆世界,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世界。

    所以我们读大乘经典的时候会发现,佛陀在赞叹他方净土的时候,他方净土还在赞叹我们娑婆世界呢!赞叹娑婆世界奇妙!有些大弟子听了佛陀赞叹:那么好,那我也去!佛跟他摇手:你不能去的,你有什么本事?你准备好了吗?释迦牟尼佛说,娑婆世界是忍辱世界。那弟子问了:是不是那个世界的众生,都很会忍呢?他们的佛就跟他们说:哪里啊?只有释迦牟尼才会忍啊!他会堪忍啊!其它众生哪里会堪忍啊!然而有的菩萨还是跃跃欲试,还是想来。他的本师就告诉他,那你要准备好,你到那边当心噢,要挨骂!当心要挨打噢!你在这边什么都不缺,想什么有什么。到了那个世界,求什么没什么,要什么没什么。众生很凶,不买你帐。你准备好了没有?

    这个娑婆世界,我们想一想,除了解脱这桩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其它没有一桩是应该做的。追求解脱,这是唯一的事情。

    本师释迦牟尼佛来跟我们讲法,就是教我们解脱。所以人天乘,不是佛法的特色,甚至声闻、缘觉乘,都不是佛法的特色。佛陀在《妙法莲华经》里跟罗汉说:证罗汉果,证漏尽通,只不过是一个化城,歇歇脚而已。唯有一真实,无二亦无三。佛陀来这个世界,开示悟入,给我们众生,开众生佛的知见,示众生佛之知见,令众生悟佛之知见。佛陀来就是做这事情的,诸大菩萨来就是做这事情的。



信众:顶礼师父!我想请教师父,怎么样才能安住心精进修行?有时候想好好念经,心总是放不下事情。

师父:佛法就是心的学问。心讲起来好像是一个字,看好像也看不到,但为什么看不到呢?因为心太大了,心大到我们看不到,所谓大音稀声,大的声音我们听不到。
   
    心为什么会有欢喜?会有烦恼?因为心是一种缘起法,所以心既不是说一定有欢喜在里面,或者一定有烦恼在里面,只不过它里面的缘起是什么,里面的业因果是什么,它就显现什么,所以这个心要修它。
   
    怎么样修心?怎么样改变这个不善的业?让它的善业充满,让恶业减少,这个心的质量就会提高,呈现出来的就是三善道。如果我们觉悟到空性的话,甚至会得到诸佛菩萨的接引,能超越出六道来。
   
    所以这个心就好像数学里零一样,零好像没有,又是最大。好像看上去这个零什么都没有,但是它是最丰富的一个数字。我们心也是,好像看也不看到、摸也摸不到、画也画也不出来,但是心却囊括一切。
   
    所以你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按照佛法来好好修,戒恶修善,就会让我们远离烦恼,心越来越安,不安的因素就会减少。

所以平时生活的积累很重要,从今之后你们喝水啊,佛前要供,记得每天要供水。喝水的时候要观想水,玻璃杯里面透明的水,喝的时候心要很细,喝到嘴里面,你要用舌头去感觉水的味道,去感觉水的清凉,要把这个感觉也记到心里,也供养给佛,供养给师父,这是佛教徒的生活。

    这样一段时间观想下来,师父叫你观想就很方便,观想一瓶水就一瓶水,观想十瓶水就十瓶水,观一大车水就一大车水,观想一大海的水就一大海的水。甚至观的更细,不单单观水,还有水的味道,水是滋润的、是可以解渴的、水是清凉的、水是柔软的,总共水有八种德,所以叫八功德水。

    你心里面如果有了这样的水,那你就会得到清凉,遇到什么事情啊你就有智慧,遇到什么事情你就会有定力。且我们中国人讲水是什么?水是Money,财富啊,黄金啊,水是财啊!水主财而且主智慧。如果你观想出的水是源源不断的、流淌的、清净的,这也代表你的子子孙孙永不断绝。如果我们水的感觉没有,你光知道叫风水先生来给你家做风水,你自己心里没有,有没有用啊?你如果心里有了,外面没有也不要紧。所以风水会跟着法师走啊,法师一喷,马上天上下雨啊,这个是真的甘露啊!这就是法师修的德。我们会不会修啊?我们谁都可以修。

    喝水的时候仔仔细细地供佛,喝下去细细品尝,喝水的整个功德还可以回向三恶道众生,上可以供养诸佛,下可以布施众生。是靠那个布施,不是靠我们这个物质的水,物质的水三恶道的众生是得不到的。我们有时候在喝水啊,有一点福报的鬼它可以来抢,但是它的手从玻璃杯那一划就过去了,水沾不到,碰都碰不到。但是我们在喝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心里有水,我们把心里面水的光明清凉回向给它们的时候,它们就得到了,它们马上就可以解渴,它们身上的火焰就可以熄灭掉。

    如果你这样去修,你就成为这些苦难众生的救命恩人,你就成为这个世间的菩萨了,就慢慢、慢慢的,从一个凡夫不知不觉变成菩萨了。所以做佛的弟子是最尊贵的,今天我们在这里研究最尊贵的佛法,大家记住。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2-27 18:54

传喜法师:为什么学佛后烦恼还是那么多?


信众:全身心的投入学佛很多年了,开始没什么,现在烦恼很多,身体也很不好。

师父:像这种都是在你们自己的佛堂里念念佛,呈现出一个缺点,就是没有依止善知识。总认为我修学佛法,念一句佛号,就自己这样坐在那里,大家一起念念,其实无论你是五十个人,还是一个人,学佛都要依止善知识。有的人觉得我们几个居士在一起了,算了,我们大家就念念佛吧。其实你们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不是自己的力量可以解决的。所以虽然在学佛,但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可以这么说,你们在亲近善知识上做得不够,以后要补上这个,这种情况就会减少,就会转好。


为什么学佛很多年,烦恼很多,经常不舒服?

信众:学佛很多年,现在烦恼很多,经常不舒服,念佛时觉得昏沉,请师父开示。

师父:作为个人,刚开始学佛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历代宗亲及冤亲债主都会困扰我们,那个时候有很多人会比较昏沉、烦恼会很重,比不学佛的时候烦恼还重。因为这个佛法在放光的时候,有很多的众生都会来,就像你一发财了,随着你发财有很多烦恼会发生。佛法也是这样,要比刚学的时候更多的超度和回向,为众生学。就像以前,就我们家里的老人在一些像清明、冬至的时候,烧点菜供养祖先,先要烧点纸钱给那些土地神和过往的鬼众,意思你们先该拿的拿、该吃的吃,下面就不要再来捣乱了,家里的老祖先才能安心坐着吃饭。所以我们学佛也是这样,在学佛的时候要赶快用佛法回向这些冤亲债主,回向之后学佛才会安心。


信众:去年开始学佛,刚开始的时候很好,现在烦恼很多。

师父:当学习真有进步的时候,烦恼这种感受就会来。就像前面说的,当你赚钱很多了的时候,麻烦就会来,别人会来跟你借钱。家里父母亲本来是培养你、挣钱养你,但是如果你真的挣钱了,你还是象以前那样,他们也会怪你,说这孩子赚钱了,也不给我买东西,这样很多的。我们学佛了也一样,学佛了你觉得法喜了,没有及时的回向给那些历代宗亲、冤亲债主的话,马上就会有很多的烦恼上来,那些众生会生烦恼,说你好了,只想到自己,没有想到他们。


信众:如果烦恼心很重,念什么比较好。

师父:我们往往都很简单的觉得,我们烦恼来了的时候,应该吃什么药。有时候烦恼心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头看,这个烦恼心是什么。当你回头一看的时候,烦恼心反而如泡沫一般,经不起你看的、观察的。烦恼快乐都是因缘和合的,当我们有了这个智慧了之后,我们也不会在快乐面前陶醉,也不会在烦恼面前却步,生命会成熟起来。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2-27 18:54

信众:对于现在的这样一个社会条件下,作为一个在家修学佛法的人,对于戒这方面应该怎样做?

   
师父:首先知道这个五浊恶世如果没有戒会很危险,戒主要是保护我们的体,圣体,三皈体,所以三皈体就是戒体,戒体就靠戒来保护的。你看,现在连我们寺庙里都装防盗窗了,防盗窗就是戒,现在这个社会上很多都装防盗门、防盗窗,因为装了这个就有安全感。
   

听师父话的,按照戒去做的人,师父都会放心,哦,这弟子已经不吃肉了,这个弟子已经开始戒杀了。这个弟子已经严谨地在斋戒的状态里了,那好,那猪流感跟他不相干,师父都放心。作为这个弟子来说呢,他也越来越能够得到清净。
   

这个清净来自两方面,一个自己做了之后,还有一个来自外在的干扰,所以这个清净就会引伸到“定”。实际操作上面,你感受到它的好处的时候就会生欢喜。往往一开始不太知道,就需要善知识诱导。我们一开始受戒时,并不知道戒有多殊胜,也很少人持戒有大悲心生起来。
  

  一个出家人对这个社会责任感很强的,像弘一大师,他自己严持戒律,来实践给大家看,做典范。这是整个民族国家的出路,这个悲心是很殊胜的,已经不是个人持戒的问题了,他这已经是救国的一种示范了。他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大悲心在持这个戒,很多人达不到这个境界的。

    信众:就是说对戒生起定解,打心里会说持戒真好,这是很难很难的。

    师父:持戒了之后回过头来,你会觉得持戒真好,一开始往往不太知道,需要善知识的加被鞭策,因为善知识一句话的引导,会让有缘的弟子产生一种向法的意乐。
   

有时候还是善知识诱导出来的,因为师徒是有缘人嘛,在茫茫人海当中没有谁规定你一定要做我徒弟嘛。有的人一见到我很感动会哭,这个就是缘分。那他做弟子了,师父讲一句话他会很在意,说戒好,他就会有一种向戒的心,他就觉得听师父话是应该的,对戒本身好在哪里他并不知道。
   

就像我们对小朋友的教化一样,引导他顺着就会去,讲背唐诗真棒啊,他也不知道背唐诗什么意思,但是听到家里大人赞叹,他就背,摇头晃脑,哦,我会背唐诗了,然后你再奖励,他就会背第二首、第三首。
   

我们学修佛法的时候很多也是这样子,师父常常的这样会引导我们,所以阿弥陀佛叫接引导师。



信众:去世的人还能回到自己的家,怎么还会出来,我一直想不懂?

师父:坐监狱也有放风的时候,所以去世的人在三恶道中,每一个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有福德一点,有一些自由。还有一个就是,他所谓的出来,也不是我们现在的概念他的人出来,或许他虽然还在三恶道,他那种苦让他想起了自己的亲人,他这一个心念,或许被亲人接收到感到他的存在,他的神识回来。就像如果你讲到某人,他耳根发热。如果人死了,他想到家人,家人也会有感应。所以有好多种,这里也不能确定他是哪一种。如果我们阴间的人很苦的话,我们阳间的人也乐不到哪里去,所以传统上说叫阴超阳泰。我们学佛不但为自己学,看到苦难的三恶道中历生的父母,历代的宗亲,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学佛,也给他们一个离苦得乐的机会,所以学佛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1 19:52

往往一个好的念头出来的时候,坏的念头也会出来跟你谈判。当你想学佛的时候,会想学那个干吗?那是老迷信,现在是科学时代了,脑子里就会有另外一个念头。你想吃素了,哪怕看了很多的资料说吃素很好,还是要吃荤的,连很多医生都是这样。念佛的时候就会有另外一个念头上来对你冷嘲热讽,这都是内心世界的。


    外在社会更多,你一个人想吃素了,会有十个人来劝,你吃素干吗?你要戒烟了呢,本来没有什么的,别人都还劝,男人不抽烟像什么男人,稀奇古怪的东西都会有,它会来。


    所以我们要有理智,要有决心,没有决心的话,外在也有人会说服你,内在也会有另外一种声音会说服你。


    所以皈依了叫近侍男,近侍女,常常亲近善知识,常常亲近道场,常常亲近法,这叫优婆塞、优婆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有这种动力学佛,这样才会进步不退转。


    不退转,你进了一步,然后就有相等量的业障会现前。就像有一缕阳光当照进这个空间的时候,会发现这一缕阳光里面有许多灰尘,对不对?不照进来不知道,一照进来才知有灰尘。当你的功德增加的时候,你的业障也会现出来,八识田的业障也会现出来,很奇怪的。


    学佛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很大的体系,会有不同的境界,所以不能远离善知识的教导。因为善知识经历过这些,他能给大家一个正确的指导,对佛经的解读领悟得更加贴切,接近佛的真实意义,在修行的道路上可以给予很多的指导。  



——本文摘自传喜法师开示《谆谆教诲铭记在心》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1 19:59

自净其意 了悟空性

      至于怎么自净其意,自净到什么层次,是深层次的破顽空,比如说世间人的,世间愚痴的这种顽空,外道的断灭空,还是小乘的偏空,还是缘觉乘的那种空,然后大乘的无偏无倚的、非有非无的空,这种空性的智慧不是一下子能够生起来的。好好学,一点一点一点,你才知道,哦,作为凡夫,我认为的这个空,它是属于凡夫的一种知见,这是不对的。然后再超越外道的空的见。再超越小乘的,了解小乘空见是什么,还要入在里面定呢,要常在里面定。像佛陀一样的,出家六年都是跟别人学,学了之后入了这个定,哦,我知道了,我已经得到了,我知道它为什么不究竟不了义。

      我们平时执着的凡夫的这种空,哦!我们现在法堂空,这个空就是空的,这就是凡夫的空。外道的空是什么呢?说一切事物都是有开始就有灭亡的,一旦灭亡就再不复来,黄河到海不复归,生命一死就再也没有活的,生命只是个物理现象,当这个物理现象结束了,一灭百灭。这是什么?这是外道见。

      我们平时差不多是不是这种见,我们大多数都是这种见,凡夫见、偏空见、顽空见。你思考了,然后再进入外道见,比凡夫见又高级一点点,科学家平时那些属于这种。他的这种见叫什么?它是断灭的这种空的见。

      声闻呢?声闻破了我之后,然后有无表色法,善的无表色法,他安住在有余涅槃寂静里面了,他有安住处了,他觉得死亡并不可怕,所以对这个世界一揖到地,感谢这个世界:“我身已尽不受后有”。我生命已经有安住处了,不像一般的生命,持凡夫见的顽空的生命,一死了之后恐惧的不得了啊,面对的所有的都是前所末见、前所末闻的。

      外道见也是这样的,外道见,因为他平时也是执著这个外道的见,一死就一了百了的这种见。所以活着的时候他自然就及时行乐,他不怕什么因果,没有因果的概念,得享受时则享受,甚至不择手段,踩着别人,凌辱着别人,甚至强迫着别人,他的那种享受建立在种种的这种基础上的。

      死亡之后怎么样?这个业是不虚的,恶业一成熟他马上就下地狱的。所以断灭的见,这种外道的断灭的见他是要下地狱的。为什么?因为这个见会让他的生命无所畏惧,无恶不作。为什么要作恶?因为他要无乐不享,他想要享一切乐的话他就会无恶不作。所以这个断灭见的因,会促使着他作很多的恶,结成的果就是下地狱。

      佛不是说诅咒他们,佛是发现这个,一个因一落下去,一个算命的好了,一看你走路的样子他就知道你以后命运怎么样。测字的小鸟拿个字出来,算命的可以通过这个字就把你的命算出来了。佛的话,看你一个因就知道这个因会产生什么缘、产生什么果。我们了解了之后,哦,确实佛大智慧大慈悲!

      佛为什么要展露他的智慧,要对治我们的毛病啊,佛的胸怀是慈悲的胸怀,所以讲智慧的时候佛的慈悲也在里面了。佛救我们的时候用什么方法,就用祂智慧的方法。除了这个之外还要用祂的大雄大力,我们叫大雄宝殿。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1 20:02

《金刚经》释疑
               
                                       ——传喜法师

      问:《金刚经》内容所说的“应如是住,降服其心”是指什么心?

      师父:我们这个心是不是很复杂啊?我们的心是不是很多状态啊?心能造天堂,心也能造地狱,心也能成佛。从做到至善圆满的,到做到最不好最不好的,都是心,心是最初的,它是源,根源都是这个心,所以心是很复杂的。

      “应如是降服其心”,什么心需要被降服,《金刚经》是让我们要认识出佛性是如金刚一般,要依靠着这个金刚的佛性而皈依。反过来说,如果无明的心呢?无明的心是不是需要被降服的。比如说我们安住在金刚心状态当中的话,那种种的分别啊、生灭啊就会自然被降服住,所以应如是住。

      这个“如是”啊,非常重要,这个“如是”也是我们佛性的一种状态,是金刚心的状态。这个金刚的佛性,因为它偏一切处,在佛不增,在生不减。所以通过佛法的修习,慢慢了知,慢慢地与这个相应,就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了解什么是佛,我们如何去皈依。

      那与佛不相应的心,那我们要把它降服,所以“应如是住,降服其心”。“应如是住”就是降服其心具体的方法。这是指什么心呢?这个就是指金刚心。我们应当安住于金刚心,而令它不要转到生灭,转到有漏的上面去。


      问:《金刚经》内容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指什么心?

      师父:应无所住,应该对什么东西无所住?应对世间的幻象,包括幻象当中的主人——我,所以不住色身心。我里面分色受想行识,从我们的身体上又分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在的色身香味触法。既不对外在的色尘生心,也不对内在的色法生心。

      不管是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分开来讲,还是色受想行识组成的我,也不能对色生心,也不能对着我生心,所以无我相,不住我相。无人相,不住人相。我相人相加在一起就是众生相。

      既然我相人相都了达了它的本性是无的,那更不能住众生相上生心,所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不住色受想行识生心,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受者相生心,也就是不住这些假象而生心,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是什么心?这就是智慧心,智慧的心。不要住在虚妄上。

      我们的这个身心,凡夫的身心就像一个炮弹一样的,里面有炸药,里面有火线,里面还有撞针撞击的地方,只要一点它这个炮弹就会发射出去。但是通过修行,通过自我关照,就把引信也给拆除了,把火药也给倒掉了,这个生命它就不再发生负面的作用了。

      不仅不发生负面作用,而且应当再生起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愿一切众生获得快乐和快乐的因,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和痛苦的因,愿一切众生能够也找到无苦的快乐,没有阴影的光明,更希望一切众生不要执着在亲啊仇啊。亲仇只是假象啊,远离亲疏,住平等清净的一种大舍位,大舍位就是大得位,知道嘛。

      当得到智慧与生命的时候,你就会舍弃那个小的,干扰你的生命幸福的,干扰他人生命幸福的,生命错误的选择的,你就会把那些都放下,所以慈悲喜舍。这个舍是什么?是对错误远离的舍,远离亲疏住平等舍。这平等舍就是什么?这个就是一种大的得,得是得到的得,中国叫舍得舍得。没有舍的智慧你也会得不到智慧的、生命的高的境界。

      往往我们现在判断一个事物的价值是从我的主观的角度在看。正是我的主观制造了我生命的轮回和生死的苦海。所以佛在要走的时候,半夜里就要入涅槃了,再给我们讲了《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可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因为你是凡夫啊,你这凡夫的知见是不对的,所以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有圣言量,要根据圣言量来。圣言量又很具朴实性,可以通过我们身心来感受,可以得出一个比量的,就可以抉择出我们生命的行为来。

      问:为什么《金刚经》一直强调法身慧命的重要呢?

      师父:因为法身慧命是我们生命的高级状态。如果忘却了法身慧命,只是停留在我们生命的呼吸啊,吃喝拉撒啊,我们生命的基本功能上,这是一个低级的生命状态,所以狗只会找骨头,它不会读佛经的。人如果不会读佛经不知道法身慧命,那我们也就降格在这个六道当中啊,也不是很高级的,就是人道,是人道的一个生命的低级状态而已。

      如果懂得法身慧命了,你人天增上,超越三界了,遨游在文明的高级生命的世界,往来净土啊就像你串门一样。否则的话我们怎么样?我们这个六道轮回,如游园观,猪马鸡狗如换衣服,可怜不可怜!所以生命需要一种升华,所以学佛是一个觉悟。用觉悟再来指导我们的人生,把我们凡夫的生命转变成一种圣性的,所以身是凡夫,我们却走在圣人的路上,所以能够实现转凡成圣。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3-19 11:17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