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净空法师:怎样转凡夫的三业为佛菩萨的三业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3-6 16:39
标题:
净空法师:怎样转凡夫的三业为佛菩萨的三业
【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看这两句。佛门里面常讲:禅是佛心,教是佛的言语,戒律是佛身,我们常讲身、语、意三业。如何能转凡夫的三业为佛菩萨的三业,这个道理、方法都在这几句经文之中。戒律,戒是指一切的禁戒,多半是指不善的思想、言行,应该要禁止的。不但老师教导我们,世间国家的法律,一般社会的风俗习惯,也有许许多多是属于这一类性质的。
佛陀当年在世,差不多是中国周朝的时代,印度这个国家没统一,中国也没统一。所以有许许多多的部落,我们讲小国,所谓百里侯,方圆一百里就是一个国家,实在讲是现在的一个村镇、一个县城。因此,每一个小国,它们的法律不一样。佛是游化在人间,佛弟子更是分布的非常之广,到处教化众生。于是佛教导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到哪一个地方,一定要遵守这个地方的法令规章,遵守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决定不能违背,决定不能破坏。就跟中国人教后学一样,所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到哪个地方,一定要守哪个地方的规矩。我们今天到日本,一定要遵守日本的宪法,遵守日本地方的法律规章,遵守日本人的风俗习惯,这是我们对它的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所以经上讲‘具足众戒’,这个“众戒”的意思是在此地。
我们是初学,诸位一定要知道,真正是初学。初学,我们要学佛这些教训,佛教导我们的戒律是从五戒学起,前面在第一条我们学了十善业道。五戒统统都能做到,就叫做“具足”。五戒如果只能做到两条,一条、两条那叫“少分”,三条、四条叫“多分”,五条都做到叫“具足”。一定要从这个地方下手。如果五戒都不能具足,其余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那你统统做不到!所以学佛要从最基础的地方着手,非常认真努力来学习。
“严持戒律”,这句话说得容易,真正能做到,实实在在不容易。世尊在《大集经》里面说过,“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由此可知,末法时期不但持戒做不到,就是修禅也很不容易得禅定。佛这些话我们仔细去思惟观察,就肯定众生的根性,实实在在讲一代不如一代。尤其我们今天生活在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了。现在有几个人能听得进去“戒律”这两个字?听都不愿意听了,他怎么能做到?所以祖师大德应化在末法时代,他了解。像蕅益大师,清朝初年时候的人,在他著作里面我们就读到,他老人家非常感慨的说,在中国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了。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出家人虽然受了比丘戒,比丘戒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就是比丘没有了。天台大师“六即”的说法,这个世间只有名字比丘,连观行比丘、相似比丘都没有了,哪来的真比丘?所以只落得一个有名无实。
因此,蕅益大师自己本人为我们示现,做样子给我们看。他受了比丘戒之后,退戒,一生受持沙弥戒。沙弥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蕅益大师做到了,所以他自称菩萨戒沙弥,他不敢称比丘。这是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他的学生,就是他的徒弟,成时法师也是了不起的人,一生亲近蕅益大师,是蕅益大师的侍者。蕅益大师圆寂之后,他老人家的著作流传到今天,都是成时大师替他整理流通的。所以对于他的老师,真的是功不可没。成时看到自己的师父称菩萨戒沙弥,他就不敢称沙弥了。我们在一些整理的著作里面,看到他老人家的署名,他署名是菩萨戒出家优婆塞,不敢称沙弥。出家优婆塞就是出家的居士,是出家人,五戒十善他做到了,出家优婆塞!
如果我们今天五戒十善都做不到,我们算什么?我们有没有认真去思惟,有没有认真去想想?我们在这个世间,形相是个出家人,到底像不像是个出家人。在家同学也一样,形相上是个居士,是个佛弟子,实际上是不是?到底做到几成?心里要明了。如果不明了,就迷惑颠倒,不能回头了。如果真正的明了,你还有回头的希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