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蔡礼旭老师:什么是光大中华祖宗之德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6 19:53
标题:
蔡礼旭老师:什么是光大中华祖宗之德
富在知足
什么是富?很多人都会认为有钱就是富。这个答案为什么这么标准?这是受了谁的影响?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富的含义绝对不是钱很多,真正的富在于“知足”。假如孩子在生活上不知道满足,纵使钱再多,他也不会觉得快乐;一个人真正知足,他的内心就常常会觉得很快乐,知足者才能常乐,所以真正的富在于知足。人的欲望只要一打开,就很难收回来,所谓“欲为深渊”,这个深渊踏下去就深不见底。所以,我们不要羡慕虚华的人生,应该追求真实、知足才是真正的富。当我们能这样去引导孩子,孩子这一生就会懂得知足常乐,才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才不会崇尚虚华。
欲是败家亡国因
在古代,楚王很喜欢腰肢纤细的女子,结果宫中的女子很多都饿死了。上有所好,下面的人就会投其所好,因此所带动的就是错误的风气。家长带错风气,家会垮;国君带错风气,国会垮。所以,“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一个国君假如贪爱钱财,最后的下场很可能是跟人民发生冲突。古代纣王宠爱妲己,其实在纣王那个时代有没有贤臣辅佐?有!当朝很多贤臣,都是很有学问的。其中有一位叫箕子,箕子见到纣王的行为,他立刻就想,商朝保不住了。古代读书人都可以见微知着,看到一些细微之处,就能预知结果。
箕子看到纣王送给妲己一双象牙做的筷子,就断定商朝要灭亡了。我们会说:“有如此严重吗”?我们细细来推敲一下,当妲己拿着象牙筷子,请问她会用什么酒杯饮酒?可能是犀牛玉杯。当她所配用的是犀牛玉杯,她又会使用什么样的盘子?很可能是用金银打造出来的盘子。若是用金银打造出来的盘子是不会盛豆腐青菜的,所盛的一定是山珍海味。试问,她是否会穿T恤衫吃山珍海味?不会!她会穿着绫罗绸缎,吃着山珍海味,住豪华的宫殿。然而这些都需要钱,钱又从何而来?对人民不断的压榨,掠取民脂民膏,到最后人民一定会起而与之反抗,所以一人贪戾,一国就作乱。古代贤哲们确实很有智慧,懂得抽丝剥茧,看出往后不好的影响。
商朝被周武王推FAN了,古代这些起义军的君王,事实上也都很仁厚。他把商朝灭掉,没有对商朝的子民、对纣王的子孙进行杀害。而是特别赐给纣王的子孙一块领地,让他的后代继续在那里生存。周朝因为有这样的胸襟,也很快赢得天下人的归顺。
当为人父母爱好的是名是利,这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也是很不好的影响。世间人说,人生的目标就是在追求富贵,人生忙忙碌碌就是要享受富贵,他究竟有没有享受到真正富贵?现代人的人生都被误导了,我们去看看市面上的书籍,那些写如何赚进生命的第一个五百万、第一个一千万这些书都是畅销书;而如何把夫妻关系处好、把孩子教育好的这些书,相比之下却很少有人问津。所以,人的专注点都在钱,觉得一有钱人生就很快乐,殊不知欲望一打开,见不到底,欲是深渊。
没有智慧 钱是祸患
很多人觉得有钱就是富,其实愈有钱愈担心钱会变少。譬如看到别人有五千万,他才一千万,会觉得自己很穷;等自己有五千万,又看到别人有一亿,他又觉得自己很穷。这样的人有没有富?当他不知足,再有钱,他也会觉得很匮乏。
我曾经接触一些企业家,他们说企业家假如没有接受圣贤教诲,这一生真的是穷得只剩下钱而已。当人生有钱而没有智慧,钱可能就会变成祸患。你有钱之后,外面又常常遇到种种诱惑,可能会因为钱,就开始糟蹋自己的人生。
大富之人的四种命运
1、劳心劳力
第一种情况是劳心劳力,每天工作很努力,超过八个小时,甚至十个小时,正值中年却突然发现自己得了癌症,或生了重病;辛苦了一、二十年,最后什么也带不走,这就是劳心劳力。他躺在医院,心里是否快活?不快活!“我赚了大半辈子的钱都花不到,太太还很年轻,不知道这么一大笔财产会到哪个男人的手里?”想到就会捶胸顿足。这个结果好不好?不好!但是现在有很多人,确实在往这里面冲。
2、锒铛入狱
第二种情况是锒铛入狱,有些人在赚钱的过程中常常铤而走险,触犯了国法。我从北京坐飞机回来,在飞机上看到一则新闻,就是俄罗斯的首富现在变成了阶下囚,他还很年轻,只有四十岁左右。所以,人生绝对不能贪婪,应该诚信去经营事业,老老实实去付出,相信会有很好的回报。所以,要教育孩子往后不要铤而走险,更重要的是从小教导孩子要“物虽小,勿私藏”,教导孩子要廉洁守本,这才是做人的根本。
3、失去健康
第三种情况是失去健康,有很多人为了赚钱,根本不顾自己的身体,都是通宵达旦的忙于应酬,结果是钱赚到了,而身体也毁坏了。当一个人中晚年身体不好,他还能坐享其福吗?可能一辈子或后半生都要跟药物为伍,这样也不是好的人生。
4、家业事业圆满
能将事业与家庭兼顾的企业家,才算是完美成功的企业家。我认识一位长者,我叫他卢叔叔,他曾经是雅马哈的总裁,手下员工有八万人,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企业家。他做事很有原则,星期日会把所有的应酬都推辞掉,一定要陪太太跟孩子一起吃饭。他坚持这样做,所带给妻子跟子女的感受是什么?温暖。当爸爸的、当先生的如果非常在乎家庭,这个家庭的凝聚力就很强。当我们认知到家庭的重要,自然而然就会积极去呵护家庭,事在人为,绝对不会找借口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要你有所坚持,身旁的朋友自然会随着你的原则去调整。
财富是果报 真因是布施
我们必须要知道财富的真正原因,什么样的人生才能得到财富?不然可能一辈子都在赚钱,但是一辈子也没有剩下多少钱。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生命中的财富,绝对不是你去争就可以得到的,我们要知道如何去种富,才能收获财富。得到财富的真正原因,就是要多行布施,多为社会付出,自然财布施就能得到财富。香港的首富李嘉诚是汕头人,他每年所捐献的款项都非常大,都是捐献公共设施回馈乡里。
在古代,中国的财神是范蠡,俗名陶朱公,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范蠡跟文种一起辅佐越王勾践恢复了越国。后来范蠡跟文种说,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但是不可以同富贵。范蠡很会看人,会看人很重要,不会看人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好的结果。文种不会看人,他看到荣华富贵来了,怎么可以把现在的富贵舍弃?不愿意!后来,果然越王勾践赐文种自杀。而范蠡带着西施离开了越王勾践,改名换姓叫陶朱公,他到了江南一带开始做生意,范蠡从小生意开始做起。做了没多久就发了大财,范蠡马上把财富统统捐献出去,然后又从小生意做起;过了几年又发财了,他又把钱全捐给贫穷困苦的人,之后再从小生意做起;后来范蠡的财富越来越多。这段史实,历史上记载叫做“三聚财,三散财”。
人能有财富,真正的原因是他懂得将财布施出去。范蠡的做法和成就,也是谨遵圣贤教诲的善果。《大学》提到“财散则人聚”,当我们把财散出去的时候,什么聚过来了?所有人对你的爱戴,人心都向着你,无论你做什么生意,他们都要来买你的,来支援你,因为你赢得的是人心。不是说财散出去就没有了,不是看不到就是没有,它无形中的影响力只要遇到缘就会起现行。财富有因、有缘才会结果,“因”在于财布施,“缘”是你的努力、加上贵人相助、加上机会来了,自然而然就会结出财富之“果”。所以,经营人生的财富,一定要如理如法去经营,不然你一生的努力最终可能都是枉然。
人生有舍就有得
我的姐姐怀孕以后就把公职辞掉,很多亲戚朋友都觉得很可惜。连她的婆婆也常常跟她说:“你去工作,我来帮你带孩子。”但是人生有舍有得,她辞掉公职就在家待产做月子,到后来小孩都是自己带。姐姐辞掉工作以后,就是姐夫一个人赚钱,但是愈赚愈多。为什么会愈赚愈多?因为姐夫给姐姐的钱,姐姐常常会拿来给我,她说:“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也没什么用,帮我拿去印经书,做些善事。”姐姐懂得帮助先生布施财,所以她的先生愈赚愈多。有一次,他们夫妻一起出去买东西,刚好遇到大卖场开幕可以抽奖,第一特等奖是一台轿车,我姐姐也参加了这个抽奖活动。没过多久,大卖场打电话来说:“蔡女士,你抽到了一台轿车。”所以,要懂得布施,要懂得种财布施的因。
对于物质的东西,我们不是不需要,而是够用就好。真正的富在于知足,知足者富。“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人不知足时,会觉得自己很穷,就一直在追求。“世人共争不急之务”,所有追求的东西都带不走,而且在追求的过程中又造了一身罪业,非常冤枉!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6 19:53
辨善要看存心
何谓善?打人、骂人是不是善?对人是九十度鞠躬,有时候还是一百二十度的鞠躬,如此是不是善?善有标准,《弟子规》是非常好的标准。善从哪里判断?从存心,可以判断出是真善还是假善。这个人对人非常恭敬,但是他只对上司恭敬,对下属就很不客气,这就不是真善。他有目的,为了攀龙附凤,为了自己的升迁,这种存心是自私自利,是恶。看人不能只看一个点,要看线、看面,看他是否对任何人都用真心。
假如看到一个人打人、骂人,一般人觉得打人、骂人是不好的,但是我们细细去观察,他一掌打下去会把对方打醒,所谓是“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朋友、亲人犯了错,你不规劝他,不但他错了,你也错了,因为没有尽到本分。我有一位好朋友,有一次被我骂了半个小时。次日,他打电话给我说:“我三十多年来,接到最好的一份生日礼物,就是昨天你骂我。”我才知道昨天是他生日。我也从这个例子中体会到,一个人的福分在哪里?在于受谏。能接受别人的劝诫,要有大福,心量大,能宽容,所以能避开人生很多的危险,因为他能广纳谏言。我们知道这位朋友对我们很信任,这时就要一棒把他打醒,当你是为了对方而着想,这个存心就是善。
心真一切皆真
我们看任何事情都要从根本着手,所有的行为都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心。行为是心的反射,言语、动作都是心的写照,心与行是分不开的。当我们的心是为别人着想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就是利益他人,所谓心行一如。提升一个孩子的道德学问,从何处下手?从他的存心下手,直截了当,所谓一真一切都真。一真是什么?心真。一切是什么?行为。心真了,所有的行为都真了;心不真,所有行为都是假的。不要看那个孩子恭敬地向你鞠躬,可能你离开之后,他就变另一个样子。学习要抓住根本,抓住真实的东西,就是心。一个孩子有孝心,他一切的行为都是孝顺的、真心的;一个孩子有了恭敬心,他所有的行为都是恭敬的。因此,不要轻视礼仪,不要轻视孩子对长者的礼貌,这些礼仪、礼貌都是从外逐渐内化而成为孩子内心的态度,当孩子内化之后,言语、行为就不离恭敬之心。
人生面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物,其实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当你对他好,他反馈回来的是好资讯;当你对他不好,他反射回来的是不良信号。人生就像照镜子一样,当我们对镜而照都是笑脸,就说明此心是随时随地对人关怀和恭敬。我们学习圣贤学问,脑海里要想不起任何一个不顺眼的人,想不起与任何人过意不去,每天所想都是大家如何对我们的关怀,我们要赶快提升自己,去回报别人。
当我们观照人生这面镜子时,看到有五十个人在对我们微笑,有五十个人对我们啼哭,甚至于对我们很凶,请问我们赢得的这五十个笑脸是真的还是假的?心真一切真。一个人真正能宽容别人,绝对不是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容量,仍有百分之五十不能容纳,这岂不是自欺欺人?这证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落实圣贤的教诲。为什么有百分之五十是笑脸?因为他们听你的话,你怎样讲,他就怎样做,他顺从你,你就对他笑脸相迎;假若他们不顺着你,你就对他没有好脸色,这就是好恶之心使然,好恶之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用好恶心对人,纵使有些人对我们是满面笑容,长期的相处总会有些磨擦产生,立刻就从笑脸变成了恶脸。人的道德学问要时时处处提得起恭敬,提得起宽恕,才是真实学问。求学问之人,人贵自知,不可自欺欺人。
自利是恶 利他是善
《了凡四训》对于“善”的分辨,讲得很透彻。其中提到: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细辨。《了凡四训》有一个实例,有一群读书人去请教中峰和尚:“打人、骂人是恶。”中峰和尚回答说:“未必然也!”中峰和尚引导他们,要从存心去观察,假如打人、骂人的目的是要把对方唤醒,那分存心就是善的,这一掌打下去会使对方醒悟,打人也是善。如果打下去不能唤醒对方,就不能打。读书人又说:“礼敬人、恭敬人,对人很有礼是善。”中峰和尚说:“未必然也!”假如他是为了功名利禄,为了谄媚长官,这是恶。
从此事例中我们了解到,为他人是善,自私自利是恶;能一心为公即是善,念念为私即是恶。所以,从根本上去分辨真伪,就很容易断定出来。
规劝别人,双方也要建立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之上。“交浅不言深”,彼此交情深厚,我们不提醒他,是于情于理不相符,所谓“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就是没有尽到做朋友的本分。我们待人只要是用真诚心,就不会偏差太多。
请问:一个人很勤劳,是善还是恶?这也要看他的存心。有一位朋友在远地工作,回到家里连父母都没有去问候,就马不停蹄的去关心客户。很多人说:“那个人工作认真是好人!”但你要看他勤劳的方向与动机是什么?假如他一生只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这种勤劳也是恶,因为他只有名利,没有父母。所以,看人要入木三分,才能分辨真假。
阴善与阳善
善有“阴阳”之别,行善不欲人知就是阴德,行善还常常炫耀就是阳善,阳善是享世名,阴德则得天报之。我们也曾听过某个学校在募款,要帮助一些贫穷的同学。此募款有个规定,若学生捐了五百元,在举办晚会时,就可以戴一朵小红花,还可以点蜡烛。请问:孩子捐款的动机何在?在挂小红花、点蜡烛。因此,行善的风气是为名,将会给下一代做出不良的示范。纵使学校的做法是为了将此善行加以宣扬,但为人父母也要私下告诫孩子,这些事都是我们应当做的,不需要大肆宣扬。
辨善要看流弊
善中也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小,有难易,《了凡四训》中解释的很详尽。我举“是非”跟大家说明。在春秋时代,孔子有两位学生,一位是子贡,一位是子路。子贡是大商人,常在其他国家做生意。鲁国有一条法律规定,只要在其他国家见到自己的国人被卖去当奴隶,就可以把他赎回来,而这个赎金国家会还给你。这样的法律非常好,唤醒每位国人去爱护、解救同胞。当子贡赎回国人,官府要把赎金回送给他时,子贡没有接受,一般人觉得子贡很高尚,不接受赎金。
但是孔子批评他说:“子贡,你这样做错了。”为什么错了?会让其他人在赎人时有所顾虑,因为他拿了赎金就好像没有子贡那么高尚,可是不拿赎金,他的经济又不充裕,生活会有困难。他在救人时产生迟疑,就可能没有把自己的国人赎回来。这个人可能又是一家之主,一人没有得救,很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孔子才说,子贡的做法会产生不好的流弊。
而有一天子路走在路上,遇到一个人溺水,子路非常有正义感,立刻跳下去把他救起来。救起来以后,溺水的人内心非常感谢,就把家里的牛送给子路,子路也很高兴把牛牵回去。孔子就称赞子路说:“往后鲁国人就会有很多人勇于帮助别人,解救别人的生命。”因为子路的表现,让人感受到善有善报。但一般人会觉得子贡不接受赎金是正确的,而子路受牛就不如子贡高尚。孔子观察事物不是只看现前,还要看往后的流弊,所谓是不看一时而要看久远,不看一身而要看天下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善的是与非当中,也要谨慎地去分辨。
从此处,我们能理解到所谓的非慈之慈、非礼之礼的分辨方法。非慈之慈,就是看起来长辈对孩子很仁慈,可是那种仁慈既没有理智又没有智慧,是溺爱的行为,所以那个慈心对孩子而言,就是行了恶事,所谓“爱之足以害之”。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去看以后会产生的影响,来断定是善、是非善。当我们懂得如何判断善恶以后,就要积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爱敬存心
存心正,行为一定正。有个小朋友某天中午睡醒,另外一个当值日生的小朋友,就把他睡觉用的垫子抽出来,他还没有站稳,这一抽造成小孩倾倒一边,头撞到了墙,看似不严重但是也很痛,老师也训诫了收床垫的小朋友。当天晚上他的母亲打了一通电话到幼儿园来说:“孩子喊头痛,不知道今天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老师才警觉到孩子撞得还是有点严重,于是请她母亲即刻带去检查,还好无碍。隔天老师对这个小朋友说:“你撞了以后感觉头痛,一定要告诉老师,不然可能很严重而没有及时医治,身体就会受到伤害。”这位小朋友对老师说:“老师,那个小朋友害我被撞到,已经被训诫了,假如我又告诉你们我头痛,这个小朋友又要再被训诫一次,可能回家后又要被他妈妈骂,所以我才不愿意讲。”一个孩子才五、六岁,他可以做到替人着想,当场我们这些老师听了也非常感动。
爱与敬是一种内化,孩子有恭敬心,就会做出恭敬的行为,甚至还未教导,他都会自然地做出来。有个小朋友从老师眼前经过,见老师正在看讲座影片,于是就把身体低下来,低到不会影响老师视线的姿势走过去。我们看了觉得很安慰,孩子这分存心就是凡圣之间的差别。孟子提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圣凡之间的差距就在一念存心。孟子还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时时为人着想,恭敬待人,而“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慈跟恭敬是能感,所感的境界是什么?得到众人的爱敬。我们要跟圣贤人学,就要从根本的存心与用心来下手,其修学的速度会很快。
敬重尊长
对于父母、长辈要恭敬,不可冒犯;家如是,企业、团体亦复如是。老板、上司有任何过失,我们不可以冒犯的态度来谏言,如此会令他很难下台。我们首先应该多付出,建立足够的信任,再给予一些谏言、劝导。等这些谏言、劝导确实让他感受到很大的利益,也感受到你很有智慧,自然而然对你的建议就会重视,所以凡事要能水到渠成才好。
对国家领导人,我们也要尊敬,绝对不可以毁谤。《梵网经》教导我们:“不作国贼,不谤国主。”我们要讲领导人好的方面,让他更了解到哪些事应该做;而他不好的地方,我们不能大肆批评,因为批评到最后会造成整个社会时局的不安,所以要谨慎言语。很多朋友提到,假如他像纣王一样怎么办?假如他真的像纣王一样暴虐无道,迟早有一天会被人民所推FAN,“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我们要了解,古代商汤革命是革命史中最早的。他讨伐夏桀前,其实他对夏桀也非常恭敬,他屡屡劝告夏桀,而夏桀未从。汤王还去找很有贤德的伊尹,他去找伊尹时,带了很多金银财宝,伊尹如如不动。之后又多次去劝请,他的真诚感动了伊尹,伊尹才随他出来。伊尹为什么出来?只是为了汤王对他的赏识吗?绝非如此,是为了能利益天下百姓。汤王找来伊尹不是去推FAN夏桀,而是把伊尹这样贤德的人介绍给夏桀,共介绍了九次。九次之后,夏桀依然是荒淫无道,汤王为了救民于水火才革命。革命的时候还对天做了一个隆重的祭祀,向天说道:“绝对是要为民伐罪”。当他击败夏桀之后,并没有大肆杀戮,还给夏桀的后人御赐了一个封地,让他们居住在那里。这些圣王之所以会革命,其动机完全都是为了天下人民,后人是否学到了这一部分?很多人只是为了权力,一旦得到天下就大肆杀戮,那都不是好的做法。所以,对于国家领导人,我们不应该批判、毁谤,要多肯定,希望他愈做愈好。
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人与人一起行善,一个人行善跟一群人行善,那种感受不同,行善的人多就能把善的气氛带动起来。记得我考上师范院校后,因为离家较远,我就坐火车上学,平时我到学校时,同学都还没到。当天是暑假结束后的第一天上课,这两个多月都没有人来上课,每个书桌上都有厚厚的一层灰尘。我就想到,假如这些女同学走到座位前面,看到厚厚的一层灰尘,她们会用面纸一边擦一边皱起眉头说:“太脏了!”这是一个修无畏布施的好机会,为了让她们免除烦恼,我找了一块抹布,把所有的桌子、板凳擦拭干净。而且要快点擦,因为怕同学看到会产生误会,好像我刻意做给他们看。擦完之后,我很安心的坐下来。虽然同学们都没有看到,请问彼此是否有交流?有!当人一念善心对他人,其实彼此的关系已经建立了。所以,那一年我们班上所有的同学和我都相处得很好,因为我的态度已经决定了彼此之间的一种感受。
每天我都是最早到教室,就会把教室后面的垃圾收拾干净。差不多做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我要丢垃圾时,同学跑过来说:“这件事让我们做就好了。”当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其实也会让所有同学生起服务他人的心,如此就可以与人为善。
劝人为善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许多圣哲先贤将他人生的智慧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学习。成人要以言语规劝并不容易,我记得在大学时曾听过一句话:“人们不会听你说什么,只会看你做什么”。我为什么要选择教小学?因为小学生会听你说什么,大人不会;大人必须用行为、用身体力行去劝导。
晋朝有一位大臣管宁,有一天在其辖区遇见一只耕牛撒野,跑到别人的田地乱踩,管宁将此牛牵到树荫下等待牛的主人,当牛的主人来时,看到长官牵着自己的牛,心想这条牛又乱踏别人的庄稼了,于是牛的主人便生起惭愧之心,这种处罚比罚他的钱还难受,管宁无需责罚他。这就是用德行感化。
管宁还发觉辖区内的水井很少,人民总是为了水的问题争执,甚至还经常打起来。他处理时不是用制止的方法,而是非常善巧方便,他自己去买了很多水桶,然后清晨就与部下把这些新水桶全部打满水,摆放在井旁边等待人民来挑,等这些人民快步跑来要抢着打水的时候,忽然看到他们的长官都已经帮自己打好了水,这时人民想到:自己以前争水抢水的行为太不应该了,因此个个都生起惭愧之心,从此人民争水打架的事情就消失了。管宁劝人不用责骂,而是以身作则让人民生起深切的惭愧,所以我们用身劝也能唤醒他人的觉悟。有位女士的先生吃到不喜欢的东西,就会吐出来或者放在一边。她没有说话,自己就把先生吐出来的东西再吃下去;做久了,她的先生就不再吐了。这也是以身劝导,以道德来感化亲人。
成人之美
在这个时代要把一件事情做好,确实不容易。我在大陆走过不少地方,有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你们在我的笑容背后有没有看到艰苦的过程?那时是一个人举目无亲,每天都是披星戴月。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披星戴月,就是早上很早出门,晚上骑着脚踏车回来,已经十点多了,等梳洗完毕都已经十二点了,然后躺下去很好睡。通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我发现那些失眠睡不着的人,就用我的方法拼命做事,就不会失眠了,这是良药。
在那段过程中,常常有人到我们中心来,左看右看说:“现在哪有这档子事?讲课不收钱,书也不要钱,一定是有什么目的。”他们不相信,因为从没遇过。所以,常常遇到很多人对我们质疑,但是我们还是很欢迎他们来看,他们看了就能接触了解。所以,在这个时代要把好事做好,确实不易。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善行,一定要尽力帮助他。纵使是一句赞叹的言语,相信对他也是一种鼓舞。因此,不要吝啬我们的赞叹,这就是成人之美。
救人危急
俗话说:“惠不在大,在乎当厄。”只要他人在急难之中,我们能适时给予帮忙,他会终身受益、感谢。我们也要常常看到身旁、周围亲友的需要,当然这也要用我们真诚与关怀的心,才能处处发觉他们的需要。我也常提到假如我们的家人得了癌症,我们要检讨,因为癌症真正的原因,在于人的心理跟情绪。家人得了癌症,很有可能是十年、十五年这种长期情绪的压抑才会造成。如此长久的时间,我们却没有发觉,都没有适时去疏通、疏导,所以我们要非常敏锐的去感受别人的需要。
1、逢凶化吉要靠智慧
说实在的,现前这个时代,不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且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假如每个人内心都非常焦虑烦躁,可能就自顾不暇,所谓“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开智慧,不断成长,才能自利利人。当家庭中出现危急的状况,才能稳下心来用智慧去处理,这样才会解决事情,甚至于会赢得家人对你的信服与更高的信任。我们有了智慧,临事不慌张,因为我们了解凡事都是有因有果的,只要我们能如理如法去从事情的因地找原因,就一定能逢凶化吉。
2、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我爷爷在半夜中风时就立即送到医院检查治疗,他的中风是整个面部的血管都塞住了。我的长辈们都很孝顺,也因为孝顺才令家风保持不衰,但是运势还是会有起伏。我爷爷在前一段时间常常头痛,大家以为是感冒,因为爷爷几十年来检查心脏都正常,因此就忽略了。当爷爷突然中风了,所有的叔叔、姑姑长者们就慌了。他们慌,我们不能慌。我跟父亲讲:“您要立刻给我五万元台币,我要去做帮爷爷修福的事,但是这五万元一定要是爷爷自己的钱,不可以用你们的钱,而且还要经过爷爷的同意,我再去捐。”那几天我走进加护病房不是去掉眼泪,而是赶快趁爷爷清醒的时候告诉他说:“爷爷,世界上穷困人很多、可怜人很多,我们现在有能力应该多多帮助他们。”爷爷点点头,我经由他的同意,就拿了这笔钱去放生,去做了一些国际性的赈灾活动。结果做完后的第五天,我爷爷就离开加护病房,医生本来说没有救了,随时要等着处理后事。这是我们第一次如理如法的求到。
后来医生又说:“八十几岁的人中风,绝对不可能会起来走路。”我要去澳洲前,爷爷还在病床上,我就跟他相约说:“我下次回来,你要走给我看,要好好多做复健。”我到了澳洲学院以后,就拿了一笔钱以爷爷的名义布施。那天布施完,晚上打电话回家,我母亲跟我说:“你爷爷今天会走路了。”当然不单是这一笔钱布施出去就会走路,不能这样想,因为众缘和合,可能是众多因素成就的,但是只要我们用善心、真心去做,感应绝对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当我们的亲友遇到危难的时候绝对不能慌,而是要用如理如法的方法将其化解,而如理如法的方法就是我们要好好学习正法、深入正法。
3、彰显孝道才能救人危急
当朋友希望你帮助他的时候,大多数都会很急躁、很着急。这时你绝对不能被他的情绪所牵动,你要稳定下来,也让他把心静下来,让他把问题分析清楚。其实当他把问题分析清楚以后,就会明白第一步应该如何走。第一步绝对是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唯有在因上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才有可能扭转未来的命运。所以,我们能时时心情稳定,才能时刻提醒他人的觉悟与觉醒。
现代人最大的危急就是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天地鬼神的冲突。这三种冲突的根源,还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当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解决了,则人与自然、人与天地鬼神之间的冲突也就化解了。在书中看到过去的长者都很孝顺,孝顺的人会不会奢侈?他们早上洗脸的水还要放到晚上下班回来再洗脚,这些长者对自然资源都是非常爱护,因为他们很清楚,资源不是属于自己的,应该属于世世代代的人类,甚至于是属于地球所有的万物。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6 19:53
我们今天要化解整个危难,必然要从人与人的关系开始;而五伦关系又必须从“孝道”着手,孝是一个人仁慈之心的原点。当我读到《孝经》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夫子的教诲时,内心非常喜悦快乐,也非常感恩。因为我们生怕有助人之心,无助人之法,那就只能在旁边看着人家痛苦,自己也很难受。我们找到了德行之本,就是孝道而已。君子务本,本立道就生,当孝道能彰显,自然而然人与人的关系就会逐渐改善,人与自然、人与天地鬼神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如何让孝道彰显,就是我们刻不容缓要去做的工作,如此才能救人于危急之中。
4、救人危急 刻不容缓
我们中心有些老师常常告诉我说:“蔡老师,您好像没有什么疲惫,没有什么挫折感。您在做这些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告诉这些老师:“今天你看到有个小孩爬上了古井,瞬间就要掉下去了,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赶快把他解救下来。当我们真正看明白,大多数的人就好像在这口井边玩耍,瞬间都要堕到三恶道去,而这一堕可能万劫不复。我们明白此真相,就不能视而不见,应该要竭尽全力来帮忙、引导。“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我们真正肩负起这样的使命与态度,就能自利利他。当我们念念为大众服务的时候,我执虽然没有刻意去断,也会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点点滴滴放下了,所以任何的疲惫与挫折感等烦恼也就看破、放下了。
当我们听到一些长者说到他的孩子不孝时,都会声泪俱下,当下我们也感受到他的痛苦,甚至于也陪着他一起落泪。当我们把执着放下,就会逐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确实是同体相生,否则怎么会为他人而落泪!“力行近乎仁”,当你真正去帮助别人,感同身受的时候,那颗本有的慈悲心就一点一滴的透露出来。有位同修写一封信给我,提到化解现阶段的zai 难,一定要从《弟子规》开始推展,我们同修的心境都是从天下世界而着眼,当这样的人愈来愈多的时候,就绝对可以扭转世界的劫难。
舍财作福
我们看到别人在经济上有危难,应随分随力去帮忙,这个财也通工作能力、也通智慧,我们处处能多做财施、法施、无畏施,就会得到财富、智慧、健康的果报,所以舍财自然就能得福。
五福临门 福祸相依
古代常常讲到“五福临门”,这五福也都是从这三种布施中得来,所谓有“寿命”、有“财富”、有“健康”。虽然长寿,但没有健康,好不好?那根本就是受苦!我们也看到很多病人,躺在那里只剩一口气,一躺就是二十年、三十年,这就是活受罪。
第四个福是“好德”,自己有福分,也能看到别人的需要,懂得乐善好施。好德是五福中最重要的,假如无好德之心,可能又会因为福分而造作罪业。自有人类几千年历史以来,从未有人福报如此之大。皇帝吃得好吗?很不错!我们现在相差皇帝很多吗?你看上餐馆吃饭,一餐饭多少钱?那个福报跟皇帝可能也不会差太远,皇帝也没有坐过汽车,也没有坐过飞机。现在人享这样大的福,其实是祸福相倚,所以要懂得惜福。
我常跟父亲讲:“你的命好,我的命不好”,一般人都觉得:“自己命不好,别人命好”,但是我们细心去观察,我父亲那一代因为困苦所迫而劳动,所以身体健壮,而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强壮,心中自然快乐。再者,由于困苦的原因,所以念念都会想着要报答父母之恩,要孝养父母,要友爱兄弟、朋友,念念都是善心,所以中晚年果报殊胜。我们这一代是从小娇生惯养,身体都很瘦弱,因为养尊处优,很多做人做事的能力都没掌握,起心动念是自私自利,福分都折尽了,到了中晚年时,我们则当堪忧了。所以,我们身在福中要有高度的警觉性,正所谓是“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们从这里也了解到,给予孩子最大的福分绝对不是金钱,而是我们德行的榜样,德才是万福之根基,有德者,其福才能绵延不断。
司马光先生说过一段话:“遗金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中国人造字真的是通过文字就给我们开光。何谓开光?是否人家给你摸两下头就开光了?光是智慧,当你见到文字,你只要一看,就能领会其中的道理,这叫做开光。中国字告诉我们,钱会有什么危险?两把刀重叠在一起就会争夺起来。所以,只要是聚财,家庭就可能不会和乐,天天想着要如何分;国与国之间假如重视财富,可能就会造成争战。中国字非常难能可贵,我们也从中体会到老祖宗的智慧与恩泽。
护持正法
因为有正法,人才能判断是非、善恶、好坏,才能不造作罪业,不会造成家破人亡,甚至于亡国。儒家也提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所以,我们要护持正法,请转法 lun。
1、护持正法 舍我其谁
请谁住世?请自己。人身难得今已得,如此好的条件我们都同时具足,护持正法,舍我其谁。“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我们护持正法就是要从落实《弟子规》作为开始迈进的第一步。
《大学》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诲,只要我们都回归到这个点上来进行思考,很多事情就一定可以慢慢促成,这句教诲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根本就是修身,由此可知,修身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护持正法的大根大本。修身的基础就是《弟子规》,所以我们要尽心尽力把《弟子规》落实,如此就能“读诵受持,为人演说”。“演”在前面,“说”在后面,当演得不好,说会出现什么情况?有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我们的亲人可能会说:“你自己都没做到还说我,真是五十步笑百步”,当你的亲友如此认为时,我们就要勤修忍辱,要赶快反省,万万不可有嗔恚心,否则就会断人法身慧命。
2、护持正法 教学为先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要护持正法,就要先从自己、先从家庭开始落实,建立一个家庭也是要教学为先。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把家庭的学习风气推动起来,都要效法圣贤,如此家庭的道德风尚就会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我们还要把家庭的学习风气带到公司里,如果我们是一个公司的主管或老板,更要以身作则。我们了解到,现代人因为失去了圣贤的教育,所以他们的思想、观念都比较复杂,大都是随顺烦恼,心中没有做人的分寸与规矩。团体当中首重“见和同解”,而此知见的建立,绝对是要经过长期的薰习才行。当我们具备了这样的认知,在公司也一定要每天听课,绝对不能中断;一旦中断,团体的思想观念又会乱成一团。身为主管的千万不可以说:“来,大家统统都坐好,好好听课,我先出去了。”这样会不会有效果?保证员工心里不服,阳奉阴违,所以我们要带头做榜样。
我们中心其他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我不但要坐在下面听,而且还要做记录。为什么?因为我常常要讲课,到上课的时候江郎才尽还得了!所以我要比他们更认真,与他们教学相长,也由于我具有学习态度,就会产生良性循环。我告诉我们的老师说:“师长一天讲四个小时,我们不能少于四个小时”,所以这次我们讲课是每天讲六个小时,这也是考验自己。说出来很丢脸,年龄只有师长的八分之三而已,结果师长常常到了晚上十点多还神采奕奕,而我们是硬撑的。但是“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我们现在赶快修无畏布施,以后身体就会逐渐好转,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拿什么去护持正法?
我有一次到汕头去讲课,来了四百位老师听我讲课,这些老师大都是第一线的老师,他们的学习状态非常好。我们也深深感受到老师不是不想教好学生,而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我的课讲完之后,很多老师都上台来说感想,其中有一位老师说:“我今天才知道德行的根是孝道,教育要从孝做起,要从《弟子规》做起,要从我做起。”他还把几天的课程做了一个结论。汕头的学习风气很盛,我们就派老师长期到那里去培训教师。我知道为什么汕头的学风兴盛,因为汕头人特别重视孝道。我们第一次在海口主办了五天的培训课程,我们入住的店家老板跟老板娘就是汕头人,他们就很有孝心、善心。
3、立足本分 做好榜样
护持正法,在公司中就可以带动正法的学习,做事能专一,一就能变成多。师长教导我们,无论在任何行业,都可以作菩萨。现前在律师界就把律师做好,让所有的同业都来学习,这就是菩萨。我们今天在企业界,就要做企业界的模范,能处处回馈社会,处处重视员工的福利,让更多的同业起而效法。
我们常常教导孩子从小要立大志,甚至可以在晚上孩子睡着了,站在他面前说:“你要做现代的范仲淹”,听说这样很有效果。因为有人做过实验,他女儿生病了,他就在她的床头告诉她:“身体本来就是假的,身体都是假的,病怎么会是真的!”一直与女儿沟通,结果隔日起来,女儿居然不咳嗽了。不过这个方法不能保证对每个人都有作用,这也要看个人的诚心、意念,甚至于还包含在家庭里是否有人在做无畏布施的功德。
4、学贵力行 净定安乐
《弟子规》的教诲贵在落实,而不是高高挂在书柜上。我们一定要把《弟子规》的每一句经文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之中。
当我们起贪嗔痴慢的时候,心中会快乐吗?非常的苦恼!这是认贼作父,认这个烦恼贼,当作父亲看待。当我们有一天真正明白烦恼是贼的时候,还会继续把烦恼当父亲奉养吗?不会!你会瞬间都不愿意再见到它。就好像有个人背了一包垃圾,背了三十年,突然旁边有位智者告诉他:“仁兄,你背了这些脏垃圾,还不赶快放下?”他一看:“果真是垃圾!”但是他突然又想:“可是它陪了我三十年也有感情了,又舍不得放下。”所谓是知难而行易,真正明白是贼,真正明白是垃圾,没有人愿意一分一秒要保留,都希望立刻舍弃。而这样的决心要通过时时薰习,要通过同参道友的处处提醒。
兴建大利
只要是对人有利益的事,我们都要尽心尽力去做。这个时代成事不易,当我们看到有心人在付出,我们就随喜功德,这都是在兴建大利。我们看到古代很多善人,都愿意造桥铺路,这都是利益成千上万的人民。当我们走在路上,突然看到路中央有些石块,我们会想到什么?白天可以看到,晚上没有路灯就很难察觉,很可能有个人在打行动电话,突然就撞到这块石头而跌倒。所以,我们要处处为人着想,处处与人方便,当我们看到了,就要赶快把石头从路中央搬开,方便人们行走。我有时候路过建筑工地,就看到工地上有些竹竿又长又尖,都已经堆放到人行道上了。假如有人走路的时候不专心,很有可能被这些竹竿刺伤,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就找个有颜色的布把它绑在竹竿上,提醒过往的行人注意,这样才不至于发生危险。
我曾经在电视中看过一则公益广告,有个人骑着脚踏车,看到路中间有一块大石头时,心想事不关己,就没有把它挪开;但他经过石头之后又想:后面若有骑高速摩托车的人,或许会撞到这块大石头而受伤。这个骑脚踏车的人想到这里,立即回转把石头搬开了,这种行为就是无量功德。假如骑车的人是一家之主,他这个劫难没有躲过,将会造成一个家庭的终生遗憾。所以,我们处处为人着想,就是在兴建大利。利益他人有短暂、有长远,真正长远的利益,绝对都是要让大众有正确的思想、观念。
爱惜物命
所有的蜎飞蠕动、所有的动物都是有知觉的,不应该去伤害。当我们有这分仁慈之心,就能做到时时尊敬动物。
1、尊重生命 长养善根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譬如“怜蛾不点灯”,因为飞蛾在夜晚喜光,飞蛾一看到灯光就会飞过来,假如灯光的温度太高就会伤害了它们。《文昌帝君阴骘文》提到:“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这都是在点点滴滴的言行举止上,要顾虑到不要伤害弱势的生命。
有位朋友常去登山,他有一个动作,我们看了很受感动。在爬山的过程中,有个蜘蛛已经爬到人行道上来了,他就对其他的小朋友说:“我们来爬山的是客人,这些动物是主人,这个又是蜘蛛的家,我们不应该破坏它们的家庭,所以要绕道而行。”当小朋友从小就能尊重这些弱小的生命,就会长养孩子的善根。
2、鹰知反哺 物我同心
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动物的孝行,如乌鸦尚且知道反哺,孝养父母。有个猎人有一天他瞄准了一只老鹰,正要射杀时,突然发现这只老鹰虽然获取到一些食物,但它却没吃。猎人很惊讶:它为何不吃?老鹰又飞走了,猎人就在那里等老鹰回巢。后来这只老鹰飞回来的时候,它还带来了一只年纪更大的老鹰,一看就知道是它的妈妈,这只老鹰就叼着食物,一口一口的喂它的妈妈吃。这个猎人本来是要射杀它,当看到这一幕时,他自己深受感动,他的猎枪从此也放下了。面对动物我们要尊敬,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生物在这个地球都是休戚与共,不应该互相伤害,应该共存共荣。我们早上起来,看到很多的小鸟在那里啄食,在那里歌唱,我们的内心也觉得非常的愉悦。
3、爱惜物品 珍惜资源
除了爱惜生命,也要爱惜物品。暴殄天物,对东西浪费,与杀生的罪没有两样。因为我们浪费资源,将会给未来人类造成长期的损害,这就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甚至于他们的生命。当我们把水源污染了,请问这个罪业有多重?太重了!有些工厂趁人不注意,把污水排放到江海,水一旦受到污染再要让它恢复清澈,不知道要花几十倍、几百倍的时间和财物。工厂主人可能都受过小学教育,如果我们在小学的教育中能把这些做人的分寸、做人的道德告诉他们,以后他们在福报现前的时候,就不会造作这种行为。
4、慈悲心行 首在教育
我常跟很多老师分享说:“我们要为晚年打算,假如我们不认真教学,未来的天下就是交给现在的这些学生,他们对人毫无仁慈之心,一旦掌握大权之后,他一定会说,不要理这群老头子,让他们自生自灭。”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做长辈的,一定要把孩子的仁慈之心从小培养好,我们的晚年才会幸福。其实,整个人类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在这个时代中,任何一个地方不安,我们都有责任尽力去帮助,这种态度相当重要,因为地球已经变成一个村庄,我们要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对于物品的珍惜,也要从小教导孩子。《朱子治家格言》教导:“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问小孩说:“米从哪里来的?”他说:“从厨房来的。”接着又问他:“厨房的米又从哪里来的?”“爸爸、妈妈买的。”“爸爸、妈妈又从哪里买来的?”“从超市买来的。”“超市的米又从哪里来的?”首先要感谢农民辛勤的耕作,还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的帮助、运输,然后父母辛勤劳作赚钱,才能买到这些米。如此寻根追底,他才知道一粒米吃到嘴里,是多少人的付出,多少人的心血,才有可能成熟结果。我们向孩子们启发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确实是一个互助之体。
如果父母懂得教育,就会寻找一些带孩子外出的机会,让他去体验农民劳动的辛苦,面朝黄土背朝天,不但汗流浃背,还要等好几个月才能收成。当孩子能有这样的环境去亲身感受,他才能体会到李白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这首不朽诗篇的真正意义。当孩子能具备这样的态度,在每日用餐时,他就能从内心感谢农民的辛勤劳动及所有付出劳动的人。他用这种感恩之心来吃饭,爱惜食物,相信他就能达到人与物的资讯交流,这碗饭的结晶就会变得非常美好,当然吃下去也会对身体有利。
5、节卦的警示
“勤是致富根,俭是持家本”。一个家庭要维系得好,一定要节俭,当然致富就一定要辛勤劳动,绝对没有白得的午餐。《易经》里有一卦叫做“节卦”,“节卦”的爻辞说:“甘节,吉;安节,亨;苦节,贞凶,悔亡”。节俭的态度还有境界之不同,虽然我们的生活非常节俭,但感受是甘之如饴,那就是大吉。当我们在节俭的同时,还要想到给孩子做出榜样,想到我们节省下来,就能让更多的人不至于饿死,我们用这样的心境去节约,就会感觉到非常愉快。当我们轻物质,重精神生活,你对物质的需求自然就会逐渐下降。我们也不要立刻要求亲友将食物的享受降到最低,如此他会生烦恼,道法自然就好,等到他充满法喜,自然欲望就会慢慢放下。在春秋时代,孔夫子非常赞赏他的学生颜渊,说颜渊能“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个境界唯有契入方能感受,颜渊能甘节,所以他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安节”,在过节俭的生活时,也能理得心安,不会觉得很勉强,能保持如此的态度就“亨”,“亨”则人生、家庭会美满顺利。假如在节俭时觉得很痛苦,不能承受,那他就会去挥霍享受,所以“苦节,贞凶”。假如你看到一对夫妇很奢侈花钱的时候,就可以断定他家庭以后的结局,有智慧的人是能看得出来的。古人非常有智慧,他看到人的一举一动,就可以断言他一生的吉凶,这确实是真实不虚的。
当我们在节约、节俭的同时,也是在断自己的贪心。我们在做善事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利益他人,更直接的是利益自己,成就自己的道业,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当我们能处处爱惜物命,就不会加以伤害,就不会嗔恨;当我们能舍财作福,真正肯“舍”就能舍掉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悭贪,利人一定利己。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6 19:54
教者 上所施 下所效
真正把教育做好,把家教做好,孩子才有健全的人格。何谓教育?为人父母、长辈,每天都在教导孩子,假如对教育不清楚,就不知道每天所种下的是什么种子。因此,首先要明白教育的真正意义。
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说:“教者,上所施,下所效。”现在为人父母者普遍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情,而忽略了“上行下效”是从何时开始?胎儿时就已经在学习了。“身教者从,言教者讼”,真正做到了以身示教,子女自然就会起而效法;假如教育子女只是用言语,自己并未做到,说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家庭一定会出现争讼,轻的是起口角,严重的是父子兄弟告上法庭。
孩子逆反是结果 原因何在
很多家长有一种观念,就是孩子一定会有逆反现象,会有叛逆期。此话对否?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数年间知识量倍增,有太多错误的观念混杂在其中,积非成是。有的中学在开家长会时,老师对家长说:“你们的孩子现在是十二、三岁,正值龙卷风时期,所以孩子一定会叛逆。”父母本来还不紧张,听完之后,每天在观察孩子叛逆了没有?突然有一天就会心想事成了。我们回想,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没有出现逆反现象?史书上并无记载。为何几千年来都没有产生,而现在几十年就发生了?究其原因在几千年来的教育有孝悌的教导,不只在家里教孝,邻里乡党都有孝顺的风气。哪一家的孩子对父母讲话不恭敬,不但他的父母会教导他,连邻居都会教诲他。所以,整个社会风气是有孝道的传承。
近代这几十年,中华文化出现断层,无人教孝道了。孩子无法增长孝道,会增长什么?增长自私自利,所以对父母就没有恭敬之心。我们要思考一下,现在的家长言行是否一致?假如家长言行不一,孩子对家长就会没有恭敬之心。当我们告诉他,你对大人讲话要有礼貌,结果我们大人对父母讲话很大声,这就让孩子的认知上出现矛盾,不但孩子没有生起恭敬心,对父母也会不认同。这种不认同逐渐积累,有一天当他的身高跟你一样高,拳头比你大时,他还会不会听你的话?不会。所以,逆反现象取决于大人言行不一致,孩子对长辈没有敬畏之心,再加上整个社会没有孝悌的教导,才造成几十年来这些年轻人出现逆反现象。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甚深影响
我回想自己是否有逆反现象,于是我去请问母亲:“我有没有逆反现象?”我母亲想了一下说:“没有!”父
母在我的心目中都是最尊敬的,父母把孝道、把如何做人表演给我看,所以上行下效就是教。而这个教确实是无所不在,我们的言语、行为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从事教育的这几年中,体会愈来愈强烈,父母的一言一行确实对孩子的影响甚深。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到外婆家,我们坐的计程车的轮子滑到水沟边,水泥地把排气管撞活动了,所以后面的路途,车子一直叩叩叩响个不停。到了外婆家一下车,我的母亲就把车费递给司机,另外还多拿了五百元给司机。母亲的这种行为很真诚,就深留在我的心中。那时我心想着:“母亲是觉得体力劳动的人赚钱不容易,这五百元对我们而言并不多,但对他们来说,可能这个月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我们能力之余,就多帮助别人。”因此,这种仁慈之心就播种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们家三个小孩都不会跟别人吵架,因为父母在我们面前也从未批评过任何人。这种上行下效确实是无所不在,潜移默化孕育出善良的种子。
当下快种好种子
为人父母每天所做的是什么事?教育孩子。有人做了七、八年,甚至于几十年。当人家问他:“什么是教育?”
每天在做的事,他竟然答不出来。孩子的这一亩心田,在这些年中,究竟被种下了什么种子?这个种子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些种子是否开始发芽?有没有结果?虽然我们不知道种下的是好、是坏,但是一定会发芽、结果。所以,我看到很多家长,孩子已经十多岁了,他们的脸上都写着哀怨、忧愁。原因是孩子的行为已经很难掌控、扭转,所谓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什么是教育,如何才能把孩子教育好”,赶快种下对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好种子,才能成就他一生正确的做人处世的态度。
宠子害子
现在父母教育孩子出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一个“宠”字。“深圳特区报”报导,有一对夫妻亲自去找报社,要把孩子对他们不孝敬的行为报导出来。为什么要报导出来?要让为人父母者有所警惕。他们是晚年得子,所以对孩子是百依百顺,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早就反映孩子的行为既偏颇又无礼,但他们还替孩子找借口,说他以后就好了。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以后就会变好,甚至于还听算命的说,这个孩子到十五岁就会变好。难道十五岁以前都不好,十五岁以后会好吗?不可能!哪有突然一觉醒来,从不懂事瞬间就变成懂事,这只有在梦里才可能发生。他们的孩子现在要娶太太,就要把他们夫妻赶出家门。所以,宠孩子,孩子一定不孝。
教子慎于始
教育孩子要慎于开始,从小一定要正确教导。所有的事,你都一手承揽替孩子做,做久了,孩子的心里会觉得父母替我做事是应该的。替我买房子,替我娶老婆,都是应该的,为孩子做事累得要死,结果一点功劳都没有。现在很多小孩才七、八岁,就常听到他们说:“我爸爸的那些遗产都是我的。”我们听到了这样的话,心里感到非常不安!
磨练孩子是历练他一生的本事
我有一位长辈叫卢叔叔,他跟他的孩子讲:“我所有的钱都是取之于社会,往后我也要用之于社会,回馈广大的人群。我要成立一个公益基金会,我一分钱也不会留给你,但是你只要努力念书,认真学习,你要念多高的学位,我都支援你。”让孩子从小觉得父母的心胸非常宽广无私,所以孩子对父母是从心底里佩服。
虽然卢叔叔的经济很不错,但他的儿子到美国留学,他给孩子的费用抓得特别紧,因为他知道中国人所说的“富不过三代”,在现前是一代都支撑不了。从前还有圣贤根基,家庭、社会还有节俭的美德给孩子做榜样;现代的孩子从小举目所视都是奢靡,从小就很会花钱。所以,他在儿子出国留学前,就告诉他:“我给你的钱都计算好了,假如你乱花,自己解决。如果你带一个黑人回来,或带一个白人回来,我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丑话讲在前面。儿子从小是父母带大的,知道父亲言出必行,所以不敢造次。
学成准备回国之前,他打了一通电话给他妈妈说:“我钱不够了,无法坐飞机回来。”他妈妈一听,第二天一大早立刻要去汇款。卢叔叔马上跟他太太说:“等一下!孩子一有问题,你也不分是非,心就慌了。”他说:“我算给你看,我们给他的钱刚刚好可以买飞机票回来。儿子为什么跟你要钱?因为他知道一回来,我一定不给他钱,他的生活会非常拮据,所以想留一手,让身上的钱还有空间缓和一下。”所以,就跟太太说不可以汇。结果儿子打了两、三通电话,都没有接到钱,后来就自己搭飞机回来了。儿子回到家,卢叔叔马上告诉他:“你已经长大了,这个家不能让你住了,你自己出去自力更生。”假如你是当父亲的,能做得出来吗?这是不是慈爱?
儿子因为从小被这样的父亲磨练,所以他也很乐意出去找工作。他被面试的这家企业是一个连锁性的教育机构,董事长亲自面试,本来下午有五、六个人要面试,当面试到他的时候,后面的人就没有面试机会了,因为董事长跟他谈了两、三个小时。在谈话的过程中,董事长跟他说:“这不可能是二十五、六岁的人写出来的企划方案。”董事长就从企划案的内容逐一询问他,他都能对答如流。后来董事长给他一句话:“你要多少薪水,你自己开价。”你希不希望你的儿子以后去工作,老板说“薪水要多少,自己开”?所以,当孩子有这样的德行与能力时,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在经济上,卢叔叔没有再支援他,但是有交代孩子身旁的这些长辈,说:“我儿子假如撑不下去,要跟你们借钱,你们可以借他,但是不能超过两千元。”卢叔叔都预测到了,结果在第一个月,他儿子确实撑不下去了,因为房租很贵,就跟两位长辈各借了两千块钱。但卢叔叔交代:“他说哪一天还你,你一定要打电话跟他要。”后来那一天他儿子准时还钱给这两位,从此就没有再向人借过钱。他撑过来了,能力也磨练出来了。
宠孩子造成的是不孝,如果你懂得磨练他,这是历炼他一生的本事。什么是真正的慈爱,要细细去思考。有时爱之,反而足以害之,而爱是要用理智不是情感,情感会变成宠爱、溺爱。
身教则从
有一位老师读了《弟子规》之后很高兴,他心想:我可以拿这本书好好教训我的学生。第二天就开始教学生,他每天眼睛瞪得很大,像警员站岗放哨一样,看到学生哪里做错了,立刻提出批评,做了一个多月之后,他觉得很辛苦。有个机缘他与我们共餐,他说:“《弟子规》那么好,但是为什么我推广起来很累?”我告诉他:“老师最重要的不是去命令学生做到,而是自己先做到,以身作则。”他这个心念一转,做法就改变了。有一天他在整理桌子,突然抬头一看,有二、三个孩子跟着他在擦桌子,其他的孩子一看别人在做也跟着做,结果全班同学都动手擦桌子。他说那时内心很感动,以身作则的力量真的很大。
那个星期他们去公园做教学考察,在公园里,他很自然的蹲下去捡起一个纸屑,捡了差不多二、三张,他回头一看,发现几十个学生都在捡垃圾。他说那时看了,眼泪几乎要流下来。他发现一个真理,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为人领导者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教育的力量、教化的力量、感化别人的力量就特别大。最后,学生还把他手上的垃圾拿过去说:“老师,您是长辈,这种事让我们来做就好了。”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家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把孩子教育好;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也是把国民教育好,因为领导人总是不愿意国家、朝代传到他这一代就断绝了。假如传到他就断了,就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后代子孙。皇帝一登基先做哪件事?立太子。可见一个国家、朝代,对于后继有人之事,总是摆在首位,所以从前的皇帝是请全国学问最好的读书人来教育他的下一代。但你们不要羡慕皇子、皇孙,一定是生活很优厚、很享受,其实不然,他们是天还没有亮就要起床念书,因为他们要承传一个朝代,需要有丰富的学识。一个国家如此重视后代子孙的教育,一个家庭当然也要重视教育。
孩子的教育应摆首位
一个人在中晚年能否得到真正的好命,关键在于是否把孩子教导好。假如夫妻两人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家庭生活也很优厚,但是孩子因为失教,在外面游手好闲,甚至于父母都不知道孩子今天又会做出什么事情,这样的父母在中晚年能否有好日子过?不可能。很多人到了中年才发现经营家庭的重点,轻重缓急摆错了,没有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但后悔已来不及了。现代很多父母都是把教育孩子的目的,摆在对名利的追逐上,这是很悲哀的现实。其实名利的追逐对家庭教育而言,就是在毁坏孩子的前途。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6 19:54
顺从五伦之道的法则做人谓之德
人与人之间,无论贫富贵贱,都会自然产生五种关系,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当我们遵循五伦的正道而走,自然有德行流露出来。父子有亲,亲是德;君臣有义,义是德;夫妇有别,别是德;长幼有序,序是德;朋友有信,信是德。其实,世间所有的问题,只要人与人处好了,大部分的问题都会化解。当人会尊重人,他内心有恭敬、有仁慈,就会爱惜万物。所以,世界虽然乱,但是要解决问题并不复杂,只要把五伦做好,把人做好,问题就解决了。
慈是父德 孝是子德
父子关系是不是某一个人规定的?不是,它是一种天然秩序。当孩子出生时,有没有人规定为人父者要对孩子很慈爱?没有。当他看到刚刚出生的孩子,不自主的就会生起无限的慈爱跟关怀,只想着如何让孩子能健康成长。孩子从小对父母也是非常地依恋,那种爱是天性。很多一、两岁的孩子,父母亲处罚他的时候,愈打他,他愈往父母的怀里钻,打得愈用力,他抱得愈紧。小孩子开口闭口,都是我爸爸说、我妈妈说。所以,父慈子孝,父子之间、母子之间的这种亲情是自然的。
学为人父
现在的父子关系是不是“父子有亲”?为什么自然的秩序被扭曲?要把原因找出来。父慈,如何慈爱孩子?这很重要,假如慈爱孩子用错了方法,就变成溺爱。自己还觉得是为孩子好,其实是在害孩子。当父母的要不要学习圣贤之教?要。做人不只是要学为人师,还要学为人父,学为人母。《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的方法错了,也是为人父母的过失。很多母亲说是“父之过”,与我没有关系,实际上“父之过”也包含了母亲在内。
人敬则贵
什么是贵?一般孩子认为官做得很大叫贵。真正的贵人,是让人从内心尊敬你,那才是真正的贵。古代诸多帝王中,您还记得几个?这种贵是过眼云烟。但是假如你今天走进林则徐纪念馆,你会肃然起敬;你今天走入孔庙,你绝对会恭敬瞻礼。假如你今天见到的是唐朝的某个皇帝,你也不会敬他,当然唐太宗你要敬,因为唐太宗不只是有权贵而已,他还帮助中国人做了很多不朽的事业。所以,真正能让人家敬重的,一定是那些真心利益别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而且人民对他们的这种恭敬会超越时空,孔子、范仲淹就是这种真正的富贵之人。
做官之人,当他得到权位时,最重要的是要做哪件事?他要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员工谋福利,绝对不能利用权位去压迫别人,甚至于为自己谋福利。假如是这样的长官或领导人,等他下台以后会有什么结果?所有的人都会唾弃他。贵的真正意义是“人敬则贵”,每个人见到你都心生欢喜,都从心里尊敬你、佩服你,那才是真实之贵。
当我们有机会做公司、做政府的领导者,我们应该提起的不是权势,而是本分。为人领导者更重要的,应当时时念着如何带领员工创造更好的生活,不只是在经济方面要带领员工,在精神方面也要跟员工一起成长,当你有这样的定位时,相信你的员工会很尊敬你。当政府的领导人责任很重要,因为每一个决定的影响层面都非常大。所以,处高位者更应该战战兢兢,谨言慎行,因为一言一行所带动的影响面很大。当你能处处为下属、为人民着想,当你离开这个位置时,他们一定会感谢你的恩德,对你还是一样的爱戴,绝对不会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是不是一定要有权位的时候才能有贵气?才能让人家尊敬?并不如是!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新加坡有一位许哲女士,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她每天只吃一餐,她在饮食方面的欲望很低。欲望很低是不是强迫自己忍出来的?不是!人都说每天最少要吃三餐,有的还吃四餐、吃五餐。吃饭实在是很浪费时间,你是否有此感觉?人为什么要吃饭?因为消耗很多能量,所以要吃很多饭。人的烦恼愈多,需要的食物就愈多;烦恼愈少,需要的食物就愈少。
许哲女士吃得这么少,那是当然的,因为她烦恼很少,她不为自己谋私利,只想着如何帮助别人,所以烦恼轻,
智慧长,自然而然就不需要那么多的食物。从许哲女士身上,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当初颜渊跟孔夫子学习的时候,颜渊是法喜充满的,所以颜渊才能达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境界,这是一般人都受不了的生活状况。一个人的精神层面在提升,他对于物质的需求自然就慢慢地放下,就减少了。许哲女士不仅吃得少,而且她没有买过衣服,她穿的衣服都是从垃圾堆里捡的。在她看来,很多人把旧衣服扔到垃圾桶,她觉得很可惜,于是就捡回来穿。她穿这些衣服,除了惜物之外,还有一个很深的含义,因为她一个人还要照顾几十位老人,都是她亲自登门把一些生活用品,吃的、穿的送给这些物质比较贫乏的老人。假如她身上穿着旗袍很高雅,提着一包白米走过去,那接受她照顾的老人一定会觉得有压力:我会不会弄脏她的衣服?所以,当她穿得跟他们一样的时候,对方就会倍感亲切。
当她来到这些老人的家里,我看到他们见到许哲女士的那种欢喜雀跃的表情,就好像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所以,新加坡尊她为国宝,不只是新加坡人尊敬她,世界很多国家也邀请她去演讲,对她非常尊敬。我说许哲女士才是真正的富贵之人,这样的富贵是很有意义的,她的人生也过得非常充实。当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富贵,你的孩子也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去经营他的人生。
要做真正富贵之人
人本是清清白白、自自在在的来到这个世间的,何苦要沾染上这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太不值得了。真正的富贵不在于社会地位,谁是真正的富贵之人?答案就是我们的师长。既然师长已经给我们做了这样好的榜样,我们也要“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我曾经听到一则公案,就是一位禅宗祖师,他的母亲过世了,他就把母亲背到山上准备火化,可是所有的邻居看到以后,都对他的行为非常不满,觉得他很不孝顺,何以这样草率就把母亲的尸体处理掉?结果这位禅师就对乡亲们说:“一人得道,九祖生天,否则诸佛妄语。”说完之后就把母亲火化了,突然他的母亲现天人相,升天而去。所有的邻居看到这个瑞相,个个转怒为喜。当我们真正念念为大众,真正做个富贵之人,不只自己成就道业,还会让祖宗都得到利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6 19:55
男女相处也要道法自然
男女相处,事实上都是一个正常的轨迹,也就是说要道法自然,绝对不是像现在情歌中唱的那样。但是我们现代这些年轻的孩子,他对于男女正常关系的认知从哪里来?很多都是从这些情歌,觉得人不轻狂枉少年,好像没有爱得要死就是没有年轻过,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都在影响他们。我在教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们班上一个女孩子跑过来对我说,隔壁班一个男生,昨天跟随她一直走到她家门口,她很生气,觉得他鬼鬼祟祟的,所以她请我去处罚那个男学生。怎么办?我们当小学老师真的是什么事都要管。因此,我们对于小学生虽然不要刻意去跟孩子们谈男女的相处问题,但是我们却要把男女相处的正常轨迹、这些道法自然的正知正觉,都要告诉孩子们。
我就走到那个男生的班级去,看看他的老师不在,我才进去,因为我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复杂。一进去,我就把这个男生叫过来,其实他看到我的时候,内心有没有疙瘩?有。他想我可能会去骂他,但是我没有骂他,我跟他说:“你为何这么傻?”他听了一头雾水。我接着就跟他说:“哪有像你这样追女朋友的?你看你这个动作表现出来,她是愈来愈讨厌你,还是愈来愈喜欢你?”他听完之后,若有所悟,频频点头。以后这个男孩子远远看到我,手就举起来:“老师好!”我仍然跟他保持很好的善缘。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其他的同学也都知道此事,我就顺水推舟告诉他们,男女相处要经过一段时期,从相识、相知、相惜、相爱到结婚。结婚以后,是不是就结束了?不是!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开始,所以我们要懂得经营家庭的幸福生活。有人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这话是错误的,误导了很多人。夫妻相处是不是真情真爱,在什么时候能看出来?看往后的家庭生活。我常说,什么叫真情真爱,就是七、八十岁的老先生牵着老太太的手,在海滩上散步,然后老太太跟老先生说:“老伴,明天是十五,记住要吃素。”这是真情真爱,酒是愈陈愈香!
男女交往慎于始
现代的年轻人相互交往时是很轻易的、很不谨慎的,结果双方一交往之后,才发现对方与自己不太适合,随后就想分手。由于一开始双方的交往没有谨慎,到后来就很麻烦。所以,现在很多男女之间的关系,谈到最后会互相冲突、互相伤害,甚至于还有很严重的悲剧发生,这样的结局都是因为一开始交友时不谨慎所造成的恶果。由此可知,男女交往慎于始,才是化解家庭互相冲突、互相伤害,和防止悲剧发生的最有效方法。
谨防传媒污染童心
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年轻人说:“现在假如没有谈男女朋友,觉得自己很丢脸”,所以很多年轻人为了要赶流行就去找异性朋友交往,这种心态会陷自己于很危险的境地。为什么年轻人会有这样的态度,原因何在?从小接受这种情歌、电视节目的渲染太严重了。听说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谈对象,谁跟谁是一对,谁跟谁又是一对。这听起来很好笑,你再细细想想,心里就会感到很恐怖,因为这些污染对孩子的内心是有很大的影响。有一个小学生怀孕了,不知道男方是谁,不确定是哪一个。问这女孩子,她却说现在没有男朋友是很丢脸的事,这是小学生讲出来的话。我们面对自己的小孩、面对学生要好好教,而且要让孩子防止这些传播媒体的污染,让孩子看电视一定要选择内容,有se 情、暴力与爱恨情仇的戏,不要给孩子看,要教导孩子如何去判断,什么才是真正的关怀爱护别人的善心、善行。
爱是用心去感受他人的需要
“爱”(繁体字“”)是一个会意字,一个“心”加上一个“受”,才成为一个爱字,表示爱是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付出的,而不是靠嘴巴讲讲的。何谓心受?就是用心去感受对方的需要、他人的需要,这才叫做“爱”。当有一个人处处都为你着想,处处要成就你,你的感受是什么?非常欢喜,非常温暖。假如你跟朋友也好,跟亲人也好,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大家都觉得很温暖,那一定是对方很懂得处处为你着想,这才是真正的爱。
爱的感觉是温暖的
当我们懂得去爱护别人,就一定会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我们的言行举止让人家的感觉是很欢喜、很温暖的。假如你今天所交的这位朋友,或者是你所交往的这位对象,让你每天的压力很大、很痛苦,这时应如何做?要赶快做出抉择,不然愈拖会愈复杂。此时你就了解到,对方可能是以爱的方式来威胁你,他说很爱你,所以你应该为他做任何事,你今天只能陪伴我,不能陪你爸爸、妈妈,就会用这种所谓的爱去要胁对方。现代的男女在交往上是否轻松?很多人都很痛苦。因为人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不懂得如何去为别人着想,所以对于什么是真爱,现在的年轻人确实还需要认真学习,《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去爱人的经典。
“爱的感觉是温暖的”,这一点要注意,决不是像情歌一样,爱得死去活来,那不是爱情,而是“欲”,时时想要控制对方、占有对方。“欲”是穿着漂亮的外衣,乔装打扮成爱的天使,你没有仔细看清楚,就会被它所欺骗。
爱的言语是正直的
判断双方的爱是不是真正的爱,就要看对方的言语是不是正直的,若双方的言语是正直的,则证明双方的爱是真爱,因为爱的言语是正直的。这个标准绝对不只是男女之间正常关系的标准而已,也包括所有的亲友是不是真心的爱护你,都可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爱的言语是正直的,是真正为你着想的,而不是花言巧语。我为学生讲爱的时候,就把“相识、相知、相惜、相爱、结婚”这五个爱的阶段分析给学生听。假如有一个男生,第一次见到你,就跟你说“我好爱你”,你要不要相信?他从相识立刻就跳到相爱去了,这不是自然现象,一定是假的,这是错误的。还有的刚刚交往三天就说:“我一定要娶你”,马上从相识变成结婚,这绝对是骗人,都是花言巧语,言语不正直代表他一定是有所目的跟企图,等到他目的达到了,就把你抛弃了。所以要会判断对方的言语,花言巧语不能听。有一位朋友很有意思,她第一次和他先生见面时,她先生就说“你的牙齿不好”,这样的人好不好?是不是很正直?非常正直!她先生说:“牙齿不好,咀嚼不好,消化就不好,增加胃的负担,长期下来胃就不好”,很有推理能力,他讲的是不是实话?确实如此。因为她先生和她相识时,第一次就率直的告诉她牙齿不好,她认为这个人非常正直,绝对不会讲假话,以后就嫁给他了,现在他们夫妻相处得很好。所以,我们要判断,言语要正直而不是花言巧语,朋友们向你阿谀奉承的话都不是真的,要懂得去判断、分辨真爱与假爱。
爱的心地是无私的
一个人有爱心的时候,他的爱心是否只是对一个人而已?绝对不是,他应该是对所有人都非常关怀和爱护。很多女性都说,我的先生第一是爱父母、第二是爱兄弟、第三是爱孩子,我排最后。其实她讲这话时,内心还是很安慰的,因为先生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对人的爱心、关怀、情义都是真的。你陪伴了他几十年,他对你的这种情义就会愈来愈深。爱的心地是无私的,爱的时间一定就是天长地久的。
爱的行为是成全的
随喜别人的爱心、支持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成全了自己的爱心、善行。譬如当你在孝顺父母、对别人很有爱心、落实圣贤教诲的时候,他一定会从内心里赞叹你,甚至于帮助你,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假如有一对年轻人在交往时,男的对女的说:“我难得放假,你今天就陪陪我,别回去陪你爸爸、妈妈了。”这样的男人是否可以交往?很危险,不能轻易交往。假如你要回去孝顺父母,他一听就很欢喜的说:“赶快回去。”甚至于他还会说:“我陪你回去。”这样的男朋友就值得相识、相知、相惜、相爱、结婚。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敢带对象回家,原因在于父母都有人生的阅历,一看到他的言行举止,像照妖镜一照,就会原形毕露。所以,现代年轻人都很怕见长辈,因为内心德行不够。
当对方有这些善的想法时,我们要随喜他,这样彼此之间的感情,以及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就会愈来愈和谐。有一位朋友,他的妹妹在夏威夷工作,由于她那段期间身体不舒服,经济滑落下来。哥哥知道了妹妹的情况之后,就立刻要把他两年多来的积蓄全部汇给妹妹。他能这样做,谁最欢喜?他的父母最欢喜。兄弟姐妹友爱,是父母最放心的一件事。他的太太知道了,很欢喜的帮他把这个钱汇过去,成就先生这种友爱妹妹、兄友弟恭的德行,还当面跟先生说:“我很佩服你这么做。”她处处看到先生的优点,所以夫妻相处很和乐。当我们的生活伴侣所做的都是非常好的事,一定要全心全力支援他,因为“爱的行为是成全的”。夫妻相处都遵循道义,家庭的后福一定无穷。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6 19:55
育者 养子使作善也
中国最有名的一篇教育哲学,就是《礼记·学记篇》,这已经绵延了几千年。教育是什么?《礼记·学记篇》对于教育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开示:“教也者,长善而救失”。教育是“长善”加上“救失”,这句话已经把教育最重要的两大纲领体现出来。
家庭教育的原则要统一
教育孩子要注意一个重点,就是对教育孩子的原则要一致,不能爸爸是一套,妈妈又是一套,甚至于爷爷又是另一种方式,孩子听谁的?他会无所适从。现代的孩子特别聪明,聪明都用到哪里?如何得到所要的东西。他讲一些好听的话给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听,他们就给他买东西。不仅如此,当孩子犯错误时,是想着躲到谁的背后会侥幸逃过,这一生就养成逃避责任的习惯,而不是去面对责任、改正过失。所以,当孩子有错误时,家庭中的长辈要有一致的原则,决不能通融、偏护,这一点很重要。
记得我小时候一犯错误,我的眼睛就看着爷爷、奶奶,因为我是长孙,特别得到爷爷、奶奶的疼爱,不过在此时我的眼神再哀凄也起不了作用。爷爷会跟我说:“你自己犯错受处罚是应该的”,他就跟奶奶上楼了。我那时不懂他的用意,只觉得他们很无情,现在我从事教育工作就懂得了。爷爷、奶奶虽然没念过书,不识字,但是他懂教育,难怪他能教出四个大学生,还有一个是博士,绝非偶然。因此,教育孩子并不是凭学历,而是教育的智慧与经验。
每次父亲在责罚我时,母亲在旁一句话也没有说,这一点很重要。现在有很多父亲在责罚孩子时,母亲就插手进来处理,可能还没有处罚孩子,夫妻两人就先争吵起来,所以教育孩子要很敏锐、要有理智。我母亲在一旁听着,头都没有抬起来看我,因为她怕我看她,她会于心不忍。我母亲是一位老师,我长大之后,就把小时候所体会的教育与她一起分享。我母亲就告诉我说:“小时候你爸爸在教训你的时候,我就在想,年纪这么小,如何听得懂这些大道理!”但我跟母亲说,我确实听得懂。所以,不要轻视小孩,即使父母讲的很多言语,小孩不是完全了解,但是小孩从父母的言语、眼神当中,可以深刻地了解父母那种望子成龙的苦心,感觉到父母对自己那种痛惜与疼爱,真的不是喜欢骂人。
我父亲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你要自爱。”我母亲问我:“这句话你真的懂吗?”我真的懂。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这句话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伴随着我突破重重的逆境,甚至突破种种的诱惑。
有一个报导,调查了全国很多的榜首状元,结果发现没有一位状元的父母是当教授的,反而很多都是农民。父母很刻苦在工作,虽然从小的生活很困苦,但他们非常勤劳帮助父母,也很有孝心。我们看到这个报导能推论,这些状元在读书期间是否被逼无奈?不是!他的动力何在?在他的孝心与报恩心。他的动力绝对不是一台数码相机,或是一台高级电脑。因此,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而不关乎父母的学历,也不是金钱能办得到的。所以,家庭教育的原则一定要正确一致。
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孝
“孝”字是会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为“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我们看这个字就好像是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上一代念念想着要如何栽培下一代,才能对父母、祖先有所交代,甚至于教出一个好孩子,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孩子是念念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如何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圆满。
行孝不能等
行孝,一定要即时去做,内心会觉得很充实、很踏实。我有一位结拜大哥,他比我大一轮(十二岁)。我曾经跟他分享,行孝是最快乐的,他听了也很认同。他的母亲在这十多年来,身体一直不好,所以他推辞了很多应酬,只要一有空就赶快回家陪母亲。如此做了十多年,内心很欢喜。他的母亲前年往生了,当他母亲往生之后,他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他说这十多年的抉择是正确的,假如这十多年来把陪伴母亲的时间用于应酬,他一定会觉得很遗憾。
学会拒绝
很多朋友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是借口。任何事只要我们有心,就能做得很好。人与人的交往当中,有一个功课一定要学,就是学会拒绝,不必要的应酬要能推辞,把时间用来做人生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拒绝当中有两张王牌很好用,一张是父母。当朋友要找你去喝酒或吃宵夜,这会耗时又伤身。这时你只要告诉他:“我已经答应要到母亲那里吃饭,今天很抱歉,我不能跟你去了。”你这样一说,可能他会想,我都已经半年没有回父母家吃饭了,会把他的孝心唤醒。当你说要回去看父母,一般人不会再强迫你。第二张王牌是妻儿。假如朋友要找你去花天酒地,你就告诉他:“我已经答应儿子,今天回家要讲两个德育故事给他听,对孩子要言出必行,不可妄语谎言,所以不好意思,我得回去了。”朋友就不会强迫你了。
若他还是要强迫你,怎么办?这样的朋友确实不通情达理,而对朋友应该要懂得取舍。“君子之交淡如水”,何以淡?此淡中有真味。朋友跟朋友相交都建立在道义、情义之上,他一定能体会到你有很多本分之事要尽责任,所以绝对不会每天跟你黏腻在一起。可能晚上七、八点时,他会提醒你赶快回家吃饭,这样才有家庭气氛;赶快回去看看父母,多尽一些孝心。而“小人之交甜如蜜”,甜如蜜就好像黏在一起分不开,为何会如此亲密?因为他有目的,他可能看上你口袋里的钱,或者看上你有哪些社会关系,一旦跟你接触,他就能得到这些好处。所以,当他还未得到利益之前,他就每天陪着你,甚至到三更半夜都在所不辞。等哪一天你答应了,钱给他了,他立刻会变成另一个模样。所以,选择朋友要非常谨慎,行孝一定要懂得珍惜时间。
孝悌是传家法宝
我的结拜大哥对他母亲的孝行,也给下一代塑造了好榜样。他常常回家陪母亲,而他的兄弟姊妹也如是,所以家里非常热闹,兄弟姊妹之间的情感也很好。他母亲出殡的那一天,我也到灵堂行礼。我发现一件事,他们兄弟姊妹的孩子,其气质、素质都很好,不但学历高,对人的态度也很谦恭。所以,什么是传家最好的教诲?孝与悌,就是兄友弟恭。为人父母懂得以身作则,在下一代的心目中,就会树立很好的学习榜样。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父母要懂得用慈爱、智慧来教导下一代,孩子也要知道关怀、体贴父母的需要来尽孝道,如此能让父子这一伦发展得和谐圆满。为人能顶天立地,人格健全,除了要听父母的教诲之外,还需要一位很重要的人物来教导,就是老师。中华文化最重视的就是孝道与师道,在古代,父母过世要守丧三年,而老师过世也要心丧三年。我们从丧礼中体会到,古人对于老师的态度非常恭敬,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母生育、养育我们,给了我们身命;老师用智慧引导我们,给了我们慧命(智慧的生命)。父母跟老师的恩德是我们一生都应当铭记的,对于父母与老师都应当孝敬奉养。
孝心是教出来的
有哪些善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一定要从小引导?“孝”。中国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孝为百善之首;第二是孝为先导,百善皆随之,孝是德之根本。孔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教育一定要从孝开始教,人的孝心是教出来的。
当孩子有孝心时,行为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有孝心的孩子听到父母的呼唤,就会很恭敬的听从父母的意见。对父母讲话能恭敬,此态度一旦内化,以后面对长辈讲话也会恭敬。《弟子规》说“冬则温,夏则”,有孝心的孩子懂得关怀、体恤父母,此孝心慢慢内化,就能对其他长者甚至于所有的亲人,都能做到关怀、体恤。有孝心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也会爱护,因为“身有伤,贻亲忧”。所以,孩子的关怀心、细心是从对父母的这份孝心开始培养的。
我们中心有个孩子感冒了,他在日记上写到:“今天我感冒了,我很难过,不是因为我感冒很痛苦,而是我感冒就是不孝,因为身有伤,贻亲忧。”有孝心的孩子会不会有摧残自己身体的坏习惯?不会,他会自爱自重。
“德有伤,贻亲羞”,孩子有孝心,就会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会让父母丢脸。我从小最怕听到一句话,就是怕别人骂我:“你真没家教!”所以,什么坏事都不敢做,深怕丢父母的脸。当一个人的孝心生起,其善行自然随之,所以教孝特别重要,孝不可不教!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6 19:56
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谓之道
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有它遵循的正道,人也是万物之一,自然也有遵循的正道。我们知道太空中的星球,其运转都是遵循着固定的轨迹和规律,这就是自然之道,而自然之道是必须要遵守的。如果八大行星中的海王星说:“我不想如是运转了,我只要运转九十度。”可能某一天新闻就会报导:两颗行星相撞了。所以,星球运转有其正道,人与人的相处也是有正道可依循的,这就是伦常大道。
五伦大道是自然法则
五伦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称之为伦常大道。五伦能实行的相当正常时,五伦之间就没有冲突,会和睦相处,这是人类遵循了自然的法则。而当五伦关系未遵从大自然的法则与圣贤的教诲时,五伦关系就会起冲突,产生磨擦。现前社会的五伦关系运转得如何?我们看到夫妻有冲突,父子有冲突,而且不是小冲突,父杀子、子杀父的事件,时有见闻。君臣关系又如何?现在也岌岌可危,有些地方发生员工把公司包围起来的事件。试问包围公司,他们是否得到好处?现代人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到最后都是两败俱伤。这是行事缺乏理智,缺乏圣贤教育。
现在的兄弟关系处得好不好?父母死了都还没有入土为安,兄弟们就为了财产在争吵。朋友之间也缺乏道义、信任,使得现代人的内心不安。现在五伦关系确实是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所以大家要齐心协力,尽快将五伦大道扭转回到正道上,否则偏离愈久就愈难挽回。一旦不能挽回,世界就会动乱不安,人类就会互相残杀了。
夫妇是五伦大道的根本
五伦关系中哪一伦最重要?夫妇关系。一个家庭就好像一个社会的细胞,一个社会就好像一个器官,如果每个家庭都健康,则社会就健康。很多人说父子关系最重要,但没有夫妇岂有父子,没有父母何以会有孩子?所以,这个顺序应当是先有夫妇,而后才有父子。
夫妻相处和乐,家庭的气氛就好,孩子在这种和乐、充满爱的家庭成长,人格会得到健全的发展。反之,父母时常打闹互骂,孩子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充满恐惧,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父母的关爱。这种情绪随之而起,内心就会觉得很空虚,没有安全感,所以抓到东西就想控制、占有。这样的心态一旦形成,他的一生会很痛苦。
很多在吵闹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都想早点离开家庭,早婚早嫁。嫁出去之后,问题有没有解决?没有,反而更苦恼,因为她没有具备判断对象的能力,只想到离开家就能幸福。她从这个家离开,又进入了另一个家庭,在这期间她没有具备如何当好太太、好妈妈、好媳妇的经验,因此很可能下一步走得更加艰苦。所以,夫妇关系相处得好,对孩子一生人格的成长非常重要。
现前离婚率特别高,很多家庭已经处在不健全的状态。在此之下能否把孩子教好,这是值得我们去面对的人生情境。人生就如一盘棋,这一盘棋不好走,若你每走一步都能运筹得有声有色,这才显示出真实功夫。人生不要怕跌倒,只要肯站起来,孩子就会看到父母的诚心、勇气,自然对父母产生敬意。
我有几位很优秀的同学,从小他们的父母就离异了,都是母亲带大的。他们的母亲不仅要工作,供养他们全部的学习所需,还要陪伴他们成长,因此他们从小对母亲充满感谢。我这几位同学的工作稳定之后,都请求母亲退休,让他们来奉养。所以,人生不怕跌倒,重要的是要勇敢站起来迈向前去,一定可以把人生的劣势转变成为一条圆满的康庄大道。我们认知夫妇关系的重要之后,就可以理解在和谐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不但亲子关系特别融洽,而且对孩子的德行和学问也会扎下深厚的根基,这样的孩子前途无量!
记得我跟父亲相处的时候,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的父亲很严肃,但是从他对子女的付出,子女也能感觉到父亲的爱护。中国父母对于儿女的爱护,绝对不是抱一抱说“我好爱你”,而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关怀、帮助儿女。
我父亲有时晚上会带我到外面逛一逛,他骑摩托车载着我,那时我觉得自己是非常幸福的人。我抱着父亲,可以感受到他的体温,而那个温度也让我的心很暖和。父亲虽然威严,但是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他的关心。
我建议男性朋友,陪孩子不一定每天要陪一、两个小时,只要有心,每天十分钟就好。每天花十分钟为孩子讲八德故事,就是请出圣贤人来教导孩子。每天不间断地讲故事给孩子听,陪伴孩子,孩子可以很直接感觉到父母的关爱。关爱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心做,父子之间会更加相亲,而孩子对父母也会有感恩之心。当孩子进入社会之后,只要遇到肯提拔他的长者,他的感恩心就会油然而生。古代有一句名言:“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是有甚深道理的。
身体力行才是道德之人
我到深圳讲课时,有一个以读诵经典为主的幼儿园,他们的老师请我给小朋友讲一堂课,我选讲《弟子规》。一进到教室,我就跟小朋友们说:“来,今天老师给你们上《弟子规》。”所有的学生立刻异口同声:“老师,我们学过了也都会背了。”学习的态度至关重要,小孩才六岁,对学问已经轻视了,以为会背就是会了。我接着跟小朋友说,中国字充满智慧,全世界的文字只有中国字能把人生的哲学、智慧显露出来。我们看这个“道”字,我们读诵经典就是要当一个有道德之人。这个字的右边是一个“首”,左边是一个“辶”部,这个“辶”代表要实践;“前进”的进有“辶”部,就是代表要力行。所以,有道德之人首先要能力行,能做到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
“诸位小朋友,《弟子规》的哪一句话,你做到了?”本来孩子们的头都抬得很高,一听到这句话,马上头低下来了。《弟子规》第一句话是“父母呼,应勿缓”,做到了没有?没做到!现在的孩子七、八岁就很会跟父母顶嘴。我的朋友说:“哪要等七、八岁!四、五岁就很厉害了。”
第一句就没做到,孩子求学的态度一开始就没有回到要力行。但其实孩子都很受教,只要你讲的让他能信服,他就能领受。当天我讲完课之后,其中有一个孩子就在日记上写道:“蔡老师今天给我们上《弟子规》。蔡老师说,《弟子规》是拿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另外有一个小女孩,听了我讲解《弟子规》中的“晨则省,昏则定”这句教导之后,第二天早上就站在父母的房门口,当她的父母一出来,她就跟父母鞠躬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睡得好不好?”她的父母马上打电话到幼儿园问:“昨天发生什么事了?”这样的父母很有警觉性、敏感度,知道孩子有变化一定是学校在进行这项教育,了解之后才能跟老师密切配合,亲师合作。我们引导孩子求学问,一定要在开始就落实在生活处世待人之中。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