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法门平等,而缘起有分别 作者:达真堪布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1 17:08
标题:
法门平等,而缘起有分别 作者:达真堪布
佛为什么说“依义不依词”——依含义不依词句呢?闻法方式里讲过“五不持”,其中有“持文不持义”,是一种过患。“持义”主要说的是要懂得佛法的含义,不是要懂得词句。真正的佛法不是词句上的,而是胜义谛的,是不可言、不可喻,超越我们的语言和思想范围的。我们能表达、能思维的,都不是真正的佛法,不是胜义谛的。然而你们现在是“依词不依义”,只学些词句,不修持它真实的含义。而无我的智慧和空性的智慧这两种智慧都是胜义谛的,是需要通过修行,最后才能证得的。
我们应该怎样修行?我讲过法门平等,不能有分别。但你们总是觉得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不好;这个法门殊胜,那个法门不殊胜。你们哪有判断能力,哪有资格说这些啊?你们怎么知道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不好呢?
还有的人认为都是平等的,不能分别,然后就像换鞋垫一样,到处换法门。《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平等与不平等,分别与不分别也是一样的,即平等而又不平等,即不平等而又平等;即分别而又不分别,即不分别而又分别。心里无分别,但表面上还是有分别的;体上无分别,但相上还是有分别的。诸法的本性是空的、平等的,但缘起是不平等的。如果缘起是平等的,那就没有善恶、高低、长短之分了。
比如:如果不分别饱和饿,那肯定没有肚子饱,也没有肚子饿的时候,不然应该总是饱,或者总是饿的状态。平等的就是不能变化的,不能变化的肯定就总是饱的,或者总是饿的状态,而且这个状态不能变。这样对人来说吃饭就没有作用了,就不用吃饭了。都是平等的、不变的,还吃饭干什么?所以说是即平等而又不平等。平等即是不平等,不平等即是平等;分别即是不分别,不分别即是分别。这是在相上和体上分别讲的,站的角度不一样。
修行要靠诚心诚意、一心一意。有人说:“在道场不能穿裙子,这个人穿裙子了,这是对上师三宝的不恭敬。”也许是这样,也许不一定是这样。如果学佛修行不是诚心诚意,对上师三宝不是一心一意,才是最大的不恭敬。佛为什么说不如法修行,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为什么说不如法修行,正法也会变成恶趣的因?因为佛法是从恭敬心和信心当中得来的,应该以恭敬心和信心求法。所以说一心一意是成就的根本,一门深入是成就的要诀。
为什么说上师不观察弟子如跳悬崖?那些不诚心,不是一心求法的人,是三宝的油子。给这样的人传承、传法,把这样的人领到道场,会污染传承,污染道场,这叫“跳悬崖”。弟子再坏也不可能把上师带到悬崖上去,然后把上师推下去,不是这个意思。污染传承,污染坛城,才是真正的“跳悬崖”。
一门深入、死心塌地地修行,是成就的一种诀窍。根本不用有顾虑:“是不是我只学修一个法门,就学修不到其他的法门了?是不是我只亲近一个上师,就亲近不到其他的佛菩萨了?”不可能的。一精通一切精通。你亲近了一个具德的上师,实际上是亲近了所有具德的上师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因为上师和诸佛菩萨是一体的。
既然法门是平等的,具德的上师与佛菩萨是一体的,但是为什么佛还讲这么多法门,为什么还要化现这么多上师呢?这是为不同根器、不同因缘的众生而幻化的,是必要的。
既然你选择了这个法门,选择了这个上师,就要一心一意地跟随,否则得不到任何成就。
很多大德高僧的传记里都记载过他们依止上师的过程,你们可以看看。当你有修行、有定力、有自己的见解,有修行的定解的时候,可以接触其他法门,可以接触其他善知识,不会影响你的修行,不会动摇你的信念,只会对你的修行有帮助。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1 17:09
学佛修行是大事!佛法是解脱的方法,是成佛的方法。我们遇到了佛法,一定要坚持下去。简单地说,解脱就是解脱烦恼,解脱痛苦。无论条件好不好,无论是否顺利,无论有钱没钱,有家没家,有工作没工作,在任何情况下不起烦恼,没有痛苦,这叫解脱。
我们现在都没有解脱,也从来不知道解脱到底是什么状态。无论处在哪种环境中,都一样烦恼、痛苦。我们每天都在奔忙、拼命,从小到大,从少到老,上学上班,成家生孩子,都是为了快乐和幸福。但这些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反而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烦恼和痛苦。
我们上学的时候,有很多烦恼痛苦;上班了,也有很多烦恼痛苦;成家了,事更多了;生孩子了,就更麻烦、更烦恼、更痛苦、更没有完美了。这些都不是快乐的方法,都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佛在经中讲过,众生都一样,都不愿意感受烦恼痛苦,都想快乐幸福,但是都不会种快乐的因,不会断痛苦的因,所作与所想是背道而驰的。
在那些大德和成就者面前,我们就像个孩子。我们现在所作的这一切,包括成家生孩子,就像是往空中扔石头。小孩子不知道把石头扔上去以后,会掉下来砸自己,还觉得好玩儿,等石头掉下来了,砸到自己了,才知道疼。我们也是一样。其实有钱没钱,有家没家,有工作没工作都可以快乐幸福。主要是自己有没有智慧,能不能调整心态。要是有智慧,有好的心态,在哪都一样。
佛法、修行就是摆脱烦恼,解脱痛苦的方法。你真正学到了佛法,真正有修行了,可以立地成佛,立即解脱。
虽然你现在贫穷,经济条件困难,不管你处在何种环境,是何种身份,即使是个乞丐也无所谓,也可以开心、快乐、幸福。你不用换环境,也不用换身份。那些企业家和明星,表面上看着很好,但是他们内心的烦恼与痛苦是无法形容的,他们才是真的苦。若是真的学到佛法,真的有修行了,即使有很多事情要做,也可以立刻解脱烦恼和痛苦,得到快乐和幸福。
解脱不是要换身份,换环境。身份、环境和快乐没有太大的关系。有佛法、有修行,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即使是面对zai 难,即使是有病、有事了,内心也是快乐的。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但真的是这样。你们看,学佛修行多重要啊!学佛修行不是儿戏,不是茶余饭后的事,是头等大事。这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解脱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都开心快乐。无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无论是在地狱还是在天堂,无论是在山洞里还是在皇宫,无论是当明星还是做乞丐,都一样。因为真正开悟、证悟的时候,手掌和虚空无别,黄金和牛粪等同。明星在舞台上接受观众热烈的掌声与鲜花,和街上的乞丐被人们厌恶的咒骂,没有区别。如果有区别了,就是解脱、成就的障碍。这些都有特别重要!
如果我们现在没有遇到佛法,不修持佛法,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凡夫是颠倒的,把假当成真,把苦当成乐。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这些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是痛苦的因。没有现在这会儿的开心快乐,不会有下一会儿的烦恼痛苦。我们现在是发财了开心,破财了痛苦;相聚了开心,分离了痛苦。但是,如果没有发财,哪有破财呢?如果没有相聚,哪有分离呢?我们现在所感受的这些,都是痛苦的因或果,都离不开痛苦。
佛讲三大根本苦:苦苦、变苦、行苦。苦苦就是苦上加苦。变苦是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在变。行苦是由于我们时刻都在愚痴、无明的状态中,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苦的。任何众生,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这些苦,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尝试过,没有感受过真正的快乐。因此,如果你想解脱真正的烦恼和痛苦,你就要学佛修行。
成佛就是福慧圆满——福报圆满、智慧圆满。福报圆满不是指物质条件的圆满,是指知足、少欲。这样在哪里都能满意、满足,都能称心如意,这才是真正的福。福报圆满也是方便圆满,方便圆满是无碍,何时何地都没有障碍。
方便和智慧,福报和智慧是双运的,一体的。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有智慧;诸法的本性是通达、无碍的,你真正领悟、证悟了,有智慧的同时也有方便了。想解脱想成佛,就要有智慧有方便;想有智慧有福报,就要学佛修行。这是多重要的事啊!
你们现在学佛,就是随便学一学、看一看。学习佛法和学习一般的学问不一样。你若是把佛法当成一般的学问去学习,佛法就变成了一种宗教,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了。你学了只能增加一些知识,不会生起智慧,这样就没有意义了。
佛法是闻思修——听闻、思维、修持。为什么说胜义菩提心通过修行才能证得?因为真正的佛法要领悟缘起性空的道理,要领悟这个道理必须要实修。它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思想和言语。以我们的思想能思维的,以我们的语言能形容的,都不是真正的胜义谛的佛。
智慧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有智慧一定会减少烦恼,甚至会消灭烦恼。有智慧一定会减少习气,甚至会消灭习气。能够对治烦恼、对治习气,才是真正的智慧,其他的只是“识”(知识),而不是“智”(智慧)。我们要把“识”转成“智”。
智慧有两种,一种是无我的智慧,另一种是空性的智慧。无我的智慧,是对治“我执”的;空性的智慧是对治“法执”的。“我执”是烦恼的根,“法执”是习气的根。烦恼障是障碍解脱的,习气障是障碍成佛的。这两个障碍有对治的两种智慧。烦恼是自寻的,痛苦是自找的,我们以什么自寻烦恼,以什么自寻痛苦的,就是烦恼障和习气障。烦恼障和习气障的根本,是“我执”和“法执”,现在就是要对治“我执”和“法执”。我执和法执没有了,烦恼习气就没有了;烦恼习气没有了,就没有痛苦了。
无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都是胜义谛,都超越了三界。不是用语言来形容,用思想来思维的,是不可言、不可喻的,是不可思、不可想的,只能靠修行。我们有消业积福的方法。业障清净了,福报具足了,对法、对上师有信心了,最后才能领悟。
取舍因果时掌握不好分寸,觉得自己很执着,怎么办?
答:我们现在所了解、明白的因果是不究竟、不圆满的。在你还不太明白的时候,因果显得很复杂,要取舍也很难。当你真正明白了以后,因果并不复杂,取舍起来也不难。
什么是真正的明白?第一,取舍因果的前提条件是深信六道轮回。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深信轮回,所知道的因果还不是三世因果,所以很难彻底明白因果的道理,很难对因果具足真正的信心,也难以真正取舍因果。第二,要有取舍因果的方便和智慧。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方便与智慧,所以取舍因果,一是很难分辨,二是很难把握。
其实你把因果弄透了,修好了,有智慧了,取舍因果没有什么难的。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善恶标准。如果你在小乘的层次,可以依据小乘的善恶标准来取舍因果;如果你在大乘的层次,可以依据大乘的善恶标准来取舍因果;如果你到了密乘的层次,可以依据密乘中的善恶标准来取舍因果。另外,如果你在凡夫阶段,就按照凡夫的善恶标准取舍因果;如果你在菩萨阶段,就按照菩萨阶段的善恶标准取舍因果。佛已经圆满了,不需要取舍因果;即使佛取舍因果,也是一种表法,是示现给众生看的。
我们讲因果,有的表面上看是恶,实际上是善;有的在表面上是善,实际上是恶。佛讲过四种人,讲的都是因果。“内熟外不熟”,是说内心清净,外表不清净;“内不熟外熟”,是说内心不清净,表面上很清净;“内熟外也熟”,意思是内心清净,外表也清净;“外不熟内不熟”,意思是内心不清净,外表也不清净。这四种人都应该了解,然后才可以取舍这样的因果。
如果不懂这些就一概而论,小乘与大乘、显宗与密宗都混淆到一起了。层次还不一样,就不好取舍了。或者说取舍非常难。
佛讲,“纵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相会时,果报还自受。”因果报应有现世现报,也有来世再报,还有很多生生世世以后再报的。这些都不好掌握。特别细微的因果,除了佛以外,其他人都很难掌握。所以不是很容易就能通晓因果的道理的。我们现在还在基础的学修阶段,大概地能够了解因果、取舍因果就行了;这样坚持学修下去,逐渐能明白得越来越透彻,越来越清晰。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1 17:10
学佛修行,皈依是最基本的,相当于进入佛门。皈依也要如理如法,否则,仅仅走这样的仪式,也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希望大家都要一个正确的发心。其实,皈依有皈依的基础等前提条件。若是没有这些基础,皈依也很难。还有皈依的分类、方式和方法。也就是说,怎样皈依?什么叫皈依?还有皈依的学处。不是说你皈依了就结束了,还要学很多东西。还有皈依的功德。仅仅是皈依,功德也不可思议。
那什么是皈依的基础?就是信心。佛法是从恭敬心和信心中得来的,以恭敬心和信心才能得到佛法。否则,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也不会有任何成就。我们经常讲,信心有多大,加持有多大;信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这种信心不是一种迷信,而是一种明信。信佛一定要明明白白地信,学佛一定要明明白白地学。如果不明白就信、就学,就是做表面上的文章,就是走形式,就是迷信。迷信不是佛法,国家反对迷信,佛家更反对迷信。佛是觉不是迷,学佛就要学佛的慈悲与智慧,学佛是要做一个觉悟的人,明白的人。我们不能糊里糊涂的,要明明白白地生活、工作,明明白白地做事情。
佛讲过三种信心:第一个是清净信心,第二个是欲乐信心,第三个是胜解信心。
第一个是清净信心。清净信心就是清净的欢喜之心——你喜欢上师三宝,喜欢上师三宝具有的这些无漏的功德——广大的智慧,无伪的慈悲心,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清净的戒律,深广的愿力;你还喜欢具有这些无漏功德的人,这也是一种欢喜之心。
为什么叫清净的信心呢?如果你喜欢世间这些有漏的福报,这是贪心,是不清净的。如果你喜欢出世间这些无漏的功德,这是信心,是清净的。你的对境是世间的、有漏的,就是贪心;你的对境是出世间的、无漏的,就是信心。对境不一样,结果不一样。
信心是我们修行的动力,它相当于发动机。我们为什么不精进,不成就呢?就是没有这个发动机,或者说发动机有问题,总是发动不起来,或者打不着火。就是对佛法缺乏了解。信心是从明理中产生的,不明理很难有信心。
我们首先要了解佛法,了解上师三宝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叫佛?什么叫法?什么叫僧?什么叫上师?这些都不是空话,是有甚深含义的。不是谁都可以是佛、法、僧和上师的。如果明白了,了解了,知道了它们的甚深含义,自然就生起欢喜之心,自然就有信心了。
我们现在就喜欢钱财,喜欢世间这些福报,每天拼命地、不择手段地追求这些。我们不应该成为贪心的奴隶,应该成为信心的奴隶。如果我们成了贪心的奴隶,被贪心控制或者牵引,就要六道轮回。若是我们成了信心的奴隶,就能自在、解脱了。其实信心是一种自信,也是掌握自己的一种能力。贪心不是自信,不是自性的东西,它不属于真正的我。
第二个是欲乐信心。刚才是只有欢喜之心,现在是有欲望。自己也要学习,也要拥有这些无漏的功德,也要成为那样一个具有这些无漏功德的伟大的人。有这样的愿望和欲望,这叫欲乐信心。
第三个是胜解信心,也叫不退转信心。佛在经中讲过: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也就是说都有佛性。佛性是什么?佛是什么?就是功德圆满,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我们不像那些石头或木头,我们都有学功德,积福德的本能,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佛性,所以我们都可以成佛。功德是学来的,我们也可以学;福报是修来的,我们也可以修。今年我们可能没有功德,但是到明年就可以有功德了;现在我们没有福德,但是到了明年或者以后,就可以具足福德了。你这样学功德,积福德,也可以圆满。你的功德圆满了,福德圆满了,就是佛了。明白这些了,对自己就彻底有信心了:“啊!我完全可以有这些无漏的功德,可以成为伟大的佛、菩萨那样的人!”这叫胜解信心。
这三种信心都是修行的动力,加持的来源,成就的根本。佛在经中讲过,我可以教你解脱成佛的方法,最终能否解脱成佛,还要靠你自己。如果没有这三种信心,佛也无能为力。佛的慈悲是无伪的,是无分别的,但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你这里没有水,就照不出月亮的影子。同样,如果你没有信心,佛再给你加持,再给你力量,你也接收不到。
若是你不争气,佛也没办法。我在这边摄受你,拽你,教你,让你学,让你修,但是你根本不上进,那也没办法。就像现在的父母教育孩子一样,父母非常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有出息、有用的人,并且在不断地努力,但是如果孩子不听话、不要强,父母也没办法。所以要将自己的信心与佛菩萨的加持,这两种力量合在一起才能成就。成就要靠佛力也要靠自力,只靠佛力或只靠自己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三种信心是皈依的基础,也是皈依的前提与条件。皈依根据发心,有三种分类:上等、中等、下等。今天你到这里来皈依上师三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世间的福报,还是为了解脱成佛?
如果是为了得到世间的福报,就是佛说的下士道的皈依;如果是为了自己的解脱,就是佛说的中士道的皈依;如果是为了众生而成佛,就是佛说的上士道的皈依。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有的追求精神富足,有的追求世间的财富,有的追求出世间的佛果。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所需求的东西也不一样,这就是佛讲的根基和意乐。今天我用简单、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这些。
如果你今天到这来,就是为了追求世间的福报——平安、健康、发财、顺利,也不是不可以。佛慈悲,佛法里也有很多修人天福报的方法。但是我不太赞同这种发心,修这种法。因为佛说过,即使你再有世间的福报,再有钱财、势力、权力,也摆脱不了烦恼,解脱不了痛苦,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烦恼痛苦的事。
我们都在烦恼、痛苦,还会找很多的理由和原因。因为自己没有钱,没有权,没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没有一个理想的工作,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佛为什么说众生迷惑、愚痴、颠倒?根本的原因就是缺少智慧。没有智慧就有烦恼、痛苦,有智慧就开心、快乐。
其实很简单,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就是解脱。我们现在求解脱,就是想逃避。你越想逃避,内心的烦恼、痛苦越多,因为放不下。你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就会离开你;你不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就有。你能放下了,当下就是解脱。但是众生不明白,总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所以永远也摆脱不了烦恼和痛苦,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无论你是国王还是乞丐,无论你是出家还是在家,无论是有钱没钱,有权没有权,无论是在地狱还是在天堂,无论你是住皇宫还是住山洞,不管何种身份,何种环境,若是有智慧,都可以开心、快乐、幸福。有些人觉得,我现在没有钱,要是有钱了,肯定会快乐、幸福。不可能!你现在没有钱,所以不知道,到时候你就会明白,有钱也解决不了问题。
有的人觉得:“我现在这个工作不太好,等工作安排好了,就没有什么事了。”有的人说:“我现在要上班,等退休以后,没有事了,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学佛修行了。”还有的人说:“我儿女还没成家,等儿女成家了,没有事了,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学佛修行了。”不可能。你什么时候能够放下了,什么时候才没有事了。没有放下之前不可能没有事。即使到了七八十岁,甚至明天要死了,今天也会有事。放下了就没有事了。放下了,不是什么也不用做,什么也不要处理;放下了,有事就是没有事,没有事也是有事。
我经常讲的,放下但不放弃,认真但不执著,随缘但不随便。你真正看破了、放下了才能做到,之前不好把握。不容易明白啊!这就是《心经》里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我现在用生活中通俗的语言来解释。
没有看破放下之前,你再有钱、再有权也没有用,摆脱不了烦恼、解脱不了痛苦。所以我反对修世间的福报,包括修神通。因为在你没有看破放下之前,真有了福报、神通,就更放不下了,造业会更狠,内心的烦恼会更多,痛苦会更大。因此不要特意修世间的福报,修神通。
现在有的人认为,有神通多好啊,利益众生就方便了。如果你看破、放下了以后,有神通是一种方便。但是你连世间这些小小的利益都放不下,真的修出了神通,你能放得下吗?你肯定会经常玩这些,甚至通过这些伤害众生,你肯定会修世间八法这些福报,那你不就完了吗?
佛修行也是自度度他,“先度自己、再度众生”。你没有看破放下之前,能度化众生吗?现在你说自己能利益众生,这不是你说能利益众生就可以利益众生的,不是你能干,就可以度化众生的。我们曾经说过,世间的千言万语不如开悟者、智者、觉者的一句话。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加持?加持是从真心、清净心,从清净的愿力中流露出来的。没有一个清净心,无法能够感化众生,度化众生。先度自己,再去度众生。先自度,再度他;先自觉,再觉他。
我们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弘法利生的时候,需要这些世间的福报和神通。佛让我们学佛修行,然后解脱成佛,你真正看破了、放下了,即使不修世间的福报, 这些自然就都有了。我们学佛修行,看破放下,等于点火,世间的福报等于是灰。你把火点上了,即使不要灰,或者不希望有灰也有灰,灰是自带的。同理,虽然很多大德高僧躲在山洞里,但是躲不掉,名闻利养都追来了。因为这是修来的,没有办法。
同样的道理,你真正看破了、放下了,世间的福报自然就来了,这才是真正的福报。现在你们拼命追来的,挣来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福报,这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都是互相欠,互相还。
龙树菩萨说过:“积财、守财、失财都是苦。”积累财富的过程是种痛苦,赚钱多难啊!真正发财了,有点钱了,守护它们也是种痛苦。总是想怎么存,怎么花,怎么用?怕别人偷走、抢走,怕别人知道……整天提心吊胆的,不得安宁,最后还要失去。像小品里演的一样,人死了,钱没花了,是痛苦;人活着,钱花没了,也是痛苦。要不然是你离开钱财,要不然是钱财离开你。这是最终的结果,没有别的选择。若是你放下了,就没有这些痛苦了。为什么佛经里讲,黄金和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你真正达到那个境界的时候,黄金和牛粪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满屋子的黄金,相当于是满屋子的牛粪,它不会障碍你的。牛粪有什么可留恋、可放不下的?
佛为什么这样比喻呢?意思是你放下了就不会障碍你。如果你没有放下,它就会障碍你。如果你今天真的要离开的话,你一定会想这些,这是一种痛苦呀。你死了以后,你看,我们有中阴界。中阴界的时候,你的灵魂就更有神通、更有能力了,他能看到这些家属心里想的什么,在做什么。他们在那边抢你的钱财,夺你的钱财,争你的钱财,你心里能安宁吗?你心里能高兴吗?不可能。所以没有放下之前,这都是障碍,没有用的。真正看破、放下了,这些自然就有了。自然就有了,自自然然,来来去去,自自然然,一点都不执着的话,那就不障碍你了。所以佛要求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求解脱,成佛。
如果你仅仅是为了解脱烦恼和痛苦,不为别的,那就是中士道的皈依。如果你不仅自己要解脱烦恼解脱痛苦,还要帮助众生解脱烦恼解脱痛苦,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心愿来皈依的话,那就是上士道的皈依。希望今天大家都能调整心态。
有些人虽然表面上皈依了,但是心里不一定有这样的发心,也不一定真正能皈依到佛门。所以今天也是一个调整心态的机会,以一个正确的发心来做皈依。这是皈依的分类,也是我们今天到这里皈依的目的或发心。
发心很重要。能成大事还是能成小事,就要看发心。发心大,就能成大事;发心小,只能成小事。如果发心大,可以成佛;发心中等,可以成罗汉;发心下等,只能成为一个有钱、有权或有福报的人。三种发心决定三种结果。
今天,你们不能把这个机会看成是偶然的,只是来凑凑热闹,或者试一试。这是宿世修来的福报。我从很远的地方到这里,你们从别的地方到这里,我们相会是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这也是我们宿世修来的福报,所以大家要珍惜。
曾经有个公案:印度有一个国王,有一天出去巡视时,遇到了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国王问那位老人有多大年纪。老人说自己四岁。国王不太理解,老人就跟国王解释说,自己真正皈依佛门四年了,自从皈依了佛门以后,才有了真正的生命,之前自己的生命都是没有意义的。
今天,你们能够遇到佛法,能到这里皈依,进入佛门,这是人生的一种转折。佛法是种活法,你们今天能皈依,等于换个活法。以前我们活着是痛苦的,以后我们可以快乐地活着。这是件大事。
我们不讲太多的道理,说几句实话。学佛修行是件大事,是非常重要的事,我们不能糊里糊涂的。一位善知识摄受弟子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合格的弟子去依止上师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上师不观察弟子如同跳悬崖,弟子不观察上师如同喝毒药。”佛在经中是这样讲的,大成就者密勒日巴等很多大德高僧也是这样异口同声地说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喝毒药了,我们就要死亡,就要失去生命。我们都害怕死亡,害怕失去这条生命,然而生命是暂时的,慧命才是永恒的。你不经过观察,在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去依止、亲近这位上师,会不知不觉地断送自己的慧命。如果你断送了永恒的慧命,就再也没有解脱的机会,再也没有成就的可能了。
什么叫没有解脱的可能?就是从今以后,你要不停地一直轮回,要感受不尽的痛苦。你不可能再有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将生生世世,永恒地在六道里面轮转。什么叫在六道里面?就是在烦恼和痛苦当中煎熬,没有停止的时候,也就没有解脱的时候。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什么条件,你都离不开烦恼、痛苦。因为你失去慧命了,在你的相续中,再也不可能生起智慧。没有智慧,你就要永远地烦恼、痛苦。多可怕啊!我讲这些,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反应,就像我在对着石头在讲话似的。
有智慧的人生,就是快乐的人生;没有智慧的人生,就是痛苦的人生。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你的身份有多高,若是你没有智慧,你就是个痛苦的人。世界上有权力、有势力、有财富的的人有的是,但是他们也在感受着各自的痛苦,而且他们内心的的烦恼、痛苦更大。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会给自己找很多的原因,“我因为什么烦恼,因为什么痛苦。”但这些统统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和理由,真正的原因就是缺乏智慧,没有修行。自己不能把握自己的心,老是漂浮不定,这才是烦恼、痛苦最根本的原因。
你认为把现在这个事、那个事办好了,就解脱了。那是不可能的。“我现在上班,等退休了就好了。”“我现在退休了,但我现在有孙子,等孙子长大了,我到七八十岁的时候,就没有事了。”在你没有放下之前,不可能没有事,总会有事的。这件事结束了,还会有别的事。什么时候放下了,什么时候才没有事了。无论你是什么身份,没有智慧,就是痛苦;有智慧,就是快乐。人的快乐和痛苦,与物质没有太大的关系,只与智慧有关。你看很多大德高僧,在山洞里面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但是他们内心的快乐是无比的。
你失去了慧命,还能产生智慧吗?不产生智慧,你还能解脱吗?解脱是要从烦恼中解脱,从痛苦中解脱。但你们现在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解脱的状态。你们现在所认为、所追求的解脱其实是一种逃避,不是解脱。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有什么条件,在什么时候,你是在地狱还是在天堂,是在山洞里还是在皇宫里面,无论你有家、没家,有钱、没钱,内心里面都生不起来烦恼,感受不到痛苦,只有快乐,这才是解脱的状态。
解脱不是要逃避现实,逃避心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一种束缚。想逃避、想追求、想得到的时候,你还是钻在痛苦的角里面,这不是解脱。不想得到的时候,才能得到;不想解脱的时候,才能解脱。解脱是要靠智慧对治烦恼,对治习气。智慧只有两个,即无我的智慧和空性的智慧。你破除我执了,证悟空性了,才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才能解脱。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