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菩萨宝鬘论》讲记 达真堪布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1:56     标题: 《菩萨宝鬘论》讲记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菩萨宝鬘论》。此论是阿底峡尊者造的。当时在印度,阿底峡尊者是最有修行、最有学问的一位大德,名气也非常大。经过好多次迎请,才被迎请到藏地,这也是缘分吧。他也讲缘分,他跟这些藏地人非常有缘分。后来他在藏地宣讲了好多法门,也留有很多著作,这些都非常经典、非常殊胜,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他在藏地弘法的过程中,到处给人讲皈依,后来人们都称呼他为“皈依班智达”。过去在藏地,噶当派的那些大德高僧是最有修行、最有成就的。阿底峡尊者是噶当派的开创祖师,他在藏地开创了旧噶当派的传承。他的法和这些著作都特别受重视,我们宁玛派对他的传承也是非常重视。今天是缘分,也是大家的福报,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菩萨宝鬘论》。

    梵语:菩提萨垛玛讷阿巴勒

    “菩提萨垛”是菩萨,“玛讷”是宝,“阿巴勒”是鬘,“菩提萨垛玛讷阿巴勒”就是菩萨宝鬘论。菩萨身上应该有“宝鬘”的装饰。这里所谓的宝鬘,就是作为菩萨应该具有的功德与学处。如果身上没有这些功德与学处的装饰,就谈不上是菩萨了,有了这些才可以做一个真正的菩萨。所以尊者为我们宣讲了《菩萨宝鬘论》。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上师!
    顶礼本尊!

    和其它论典一样,在这里首先是做礼拜。这有很多意义:第一个,能够得到本尊与上师的加持;第二个,对我们这些后学人也是一种教导。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先对本尊或者是对诸佛菩萨、对上师做一下礼拜、祈祷,这样能够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做事情也会更如理如法、更顺利、更圆满。通过这样的一个形式或者表法,我们这些后学人能知道他是个有修有证的人,是可以依靠的人。通过这个意义,我们对他的著作与教导也会生起更大的信心。

    尊者首先对观世音菩萨做了顶礼。能够一心祈祷观音菩萨,一定会得到观音菩萨的加持。这样,他自己以及我们这些后学者,都自然能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和菩提心,世上的这些zai 难或者一些违缘也会自然消失。

    然后就是“顶礼上师!顶礼本尊!”在这里分开做礼拜。实际上,上师是三世诸佛的总体,观音菩萨和上师是一体的。为什么对上师做礼拜呢?因为一切成就都要靠上师的教导,要靠上师的窍诀,所以在这里给上师做礼拜。礼拜有身、语、意的礼拜,在这里是语和意的礼拜。这个顶礼的语句本身是语礼拜,“意礼拜”就是要有恭敬心和至诚心。

    远离一切犹豫心,一心精进修妙法。
    远离昏沉懈怠眠,应当恒时精进行。

    “远离一切犹豫心”,在这里首先讲的是心灵上的障碍。犹豫、疑惑是成就的最大的障碍。要破除这样的疑惑,要有一定的智慧。莲花生大士也讲过,如果你对法,对修行有犹豫心或者怀疑的话,不会有任何的成就。若是你没有犹豫心或者怀疑心的话,一切都会顺利,一切都会成就。这个很重要!我们现在都是有信仰的人,都觉得自己已经信佛、学佛了,这种信念一定要坚定。

    以前我也给大家讲过,信仰是值得你付出生命的。若是你不能为它付出生命,就谈不上信仰。人有信仰是好事,但是有真正的信仰是很难的,都是处于这种半信半疑、三心二意的状态。一心不能二用,一心二用不会有任何成就。成就要靠一心,要靠诚心诚意。不管你信仰什么,都应该要坚定信念,这是成就的根本。

    在这里也是,阿底峡尊者首先讲的是坚定的信念,这是一切成就的根。若你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能超越一切。一切都会过去,没有事。其实一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这种坚定的信念,这种一心一意,它叫一真法界,它的力量可以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它的力量不可思议,谁也难不倒你,谁也不会把你缚住。

    虽然我们现在有信仰,信佛了,但是这种念不坚定,所以得不到佛的加持。我们的一心,本身就是佛。佛有胜义谛的佛和世俗谛的佛,世俗谛的佛不是真正的佛,胜义谛的佛才是真正的佛。那什么叫做胜义谛的佛呢?就是自性佛,自性作佛才是真正的佛。其实也可以这样说,相上没有佛,只有性上有佛。若能自性作佛,这叫成佛。所以,若是心的力量能够集中到一起,不可思议啊!法界的力量集中到一起,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

    我们现在讲本尊,什么叫本尊呢?就是一佛为一切,一切为一佛,这叫修本尊。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我在修本尊呢!”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本尊,也不知道怎样去修本尊,都在外求,搞一些形式或者迷信。这样能成就本尊吗?成就本尊要靠一心。

    都在说禅,什么叫禅?禅就是一心。禅中生慧,禅本身就有慧。其实,究竟的戒定慧都是一体的,自性的戒定慧都是一体的,自身三宝也是一体的。不可思议,大家相信吧!不要犹豫啊!

    我们现在信佛了,而且学佛了,还有缘到山上来跟大家一起共修,但是心还是不定,还在犹豫、怀疑,还在动。这样的人,把你直接送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很难成就。不要害怕!《心经》上说:“无有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有恐怖就没有觉悟、没有智慧,有觉悟、有智慧的人是不会有恐怖的。

    现在好多人感到孤独或恐惧,这都是无明,没有觉悟,没有智慧。若是你觉悟了,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菩萨,他们都在关照着你,陪伴着你,怎么能感到孤独呢?我有时在屋里偶尔会感到孤独,但一想到上师三宝都萦绕着我,就会感到非常快乐,觉得和这些诸佛菩萨、上师三宝一起共处,是多大的幸福,多大的福报啊!我不会感到孤独。

    我们有一句法语:学佛的人不会孤独。若是有恐惧,这都是因缘果报,谁也没办法。该来的时候会来,不该来的时候是不会来的。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都是因缘。因缘来了,躲也躲不开;因缘没有来,就没必要担心。所以真正学佛的人,就是无忧、无虑、无恐怖,心里非常坦荡。

    我现在跟你们说上师三宝无处不在,不一定能理解吧?但是你们现在所理解的这个上师三宝不是真正的上师三宝,相上的上师三宝不可能是无处不在的。为什么它叫做世俗谛呢?因为它是有限的,有量的,有漏的。但是自性的三宝是无限的、无量的、无漏的,你要去理解自性的上师三宝。

    我们现在学佛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这个自我,不是真正的自我。那什么是真正的自我呢?就是我们的心,心的性。心到处都有,心的性到处都有。现在我们一说心,就会往内找,往内找找不到。现在一些科学家刚开始认定心脏是心,后来认为不是的;然后认定大脑是心,后来又认为也不是。最终都没有找到心。那么心在哪?佛讲心到处都有。

    我们的心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一切是你的心,也是我的心,也是他的心,心都是一体的。所以心只有一个,诸法一心,都是一个性。那么心的性是什么呢?心的性是空,心的性是真空。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我们的心的性本来就具有戒定慧,这叫做自性三宝。它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到处都有,所以上师三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因为空性,所以都能。

    有什么不能的?米勒日巴钻牛角时,他没有变小,牛角也没有变大,但他仍然钻进去了,还在里面唱歌呢。我们根本想不通:牛角那么小,米勒日巴那么高的一个人,怎么能钻到里面?这是不可能的。但他确实钻进去了。若米勒日巴变小了,或者牛角变大了,也可以理解,但是米勒日巴没有变小,牛角也没有变大。

    我们的自性就是这样。孙悟空难逃如来的手掌也是,为什么他没有逃出去呢?如来的手掌和法界是一体的,他能逃脱法界吗?不可能。不可思议吧!龙树菩萨也讲,谁能把握空性,谁就无所不能。只要能把握空性,什么事情都能办到,所以我们的自性三宝是无所不能的。这样一看,还能有这些痛苦、烦恼吗?所以大家要相信,不能犹豫,否则将成为成就最大的障碍。

    阿底峡尊者首先讲的是心灵上的,也是最根本的障碍。若是你想成就,首先就要去除这个障碍。“一心精进修妙法”,意思是没有犹豫心、怀疑心,就是一心精进修妙法,一定能解脱,一定能成就。很多人嘴上说:“我是一心一意的,我是诚心诚意的。”但是这个一心一意、诚心诚意很难啊!

    真正的一心是心灵上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怀疑。这种怀疑与疑惑有明显的,也有暗藏的,有的被发现了,有的还没有被发现。作为凡夫,心灵上不可能没有犹豫与疑惑。若是没有疑惑,那就成为圣者了,在大乘佛法里最低也是登地菩萨。所以我们首先要断除疑惑,扫除心灵上的障碍。

    “远离昏沉懈怠眠,应当恒时精进行。”这些是语言与行为上的障碍,主要是行为上的障碍,这不是最根本的。心灵上的障碍,那是根。没有这个根,这些昏沉懈怠都不会有。不能昏沉,也不能懈怠,应当恒时精进行。这里又讲恒时。

    我们现在虽然也精进,但不是恒时,而是偶尔。就因为我们一会儿精进,一会儿懈怠,所以我们现在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就像身体有病吃去痛片一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们现在修法就好像在吃去痛片,这样修行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讲恒时不要懈怠,不要昏沉,包括我们闻法的时候也是。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1:56

闻法时要做到不外散,不内收。外散就是懈怠,内收就是昏沉。不仅仅闻法时应该这样,别的时候就不注意了,而是任何时候都一样。修法的过程中不能昏沉,不能太内收,不能太外散,不能懈怠,应当恒时精进。为什么说应当呢?我们都在学佛修行,都在希求解脱、希求佛果,而成就要靠精进。精进不是一种刻苦,要精进首先就要去除犹豫——心灵上的这种障碍,然后再去除昏沉和懈怠。

    其实昏沉和懈怠容易解决,但是心灵上的这种犹豫和疑惑很难解决。为什么呢?这要有一定的正知正见,有一定的智慧。凡夫都有“人我执”与“法我执”,破除“人我”和“法我”才能彻底消除心灵上的疑惑。“人我”、“法我”这两者包含一切法:“人我”指的是我们现在把一部分东西或者一部分缘起法认为是“自我”,其它的都属于是“法我”。然后我们把“自我”当成是实有、真有的,这叫执着。

    其它所有的法,我们就讲“我执”、“我所执”。“我所执”是什么呢?“我的头”,“我的房子”,“我的儿子”,“我的父母……”这些都是。刚才说的“自我”的这些都属于是“我执”、“人我”。我们把它们视为真有、实有,这叫“人我执”;我们把其它的法视为真有、实有,这叫“法执”。

    只有破除这两个“我执”,才会通达无碍,才会现量一真法界,才不会有丝毫的疑惑。难啊!断除这个疑惑很难。断除疑惑才能精进。真正的精进是什么呢?就是对法特别喜欢、特别感兴趣,希求正法的心非常迫切、非常强烈,一刹那也停不下来。不学法就没法生活,不学法就没法做其它的事情,就这么一种迫切的心态,不是一种刻意、一种勉强。你刻意地去做、勉强地去做、当任务去做,这都不是精进。为什么这里首先讲精进呢?精进是一切成就的根本。然后就是断犹豫心,断疑惑心,这是精进的根。

    正知正念不放逸,恒时守护自根门。

    我们的身口意三门叫“根门”,因为我们做善业、做恶业都是通过这三门,它是一切善与恶的根。“意”是作意,它可以带动身和语跟着造业,善恶都是通过身、口、意造成的。

    “恒时守护”,是不间断地守候自己的三门,不是偶尔。就是以正知正念守护自己的三门,不放逸。不放逸就是不让它得过且过,三门每时每刻都在做什么——心在想什么,口在说什么,身在做什么,自己一清二楚,不放过一个刹那间。这叫不放逸。

    现在好多人着急成就:大部分人想成就一些世间的福报,极少数人想成就一些出世间的神通、神变以及佛菩萨的境界。着急没有用,你有没有恒时以正知正念守护自己的三门?若是有,很快就会成就,实现愿望,达到目的。不管你是求世间的福报还是求解脱、求佛果,都能如愿以偿。这是方法。但是,如果你没有以正知正念守候自己的三门,那就没有办法了,不仅不能如愿以偿,而且离成就会越来越远。

    现在有的人信佛了,学佛了,却越来越不如意,越来越不吉祥,越来越不好了。佛、历代祖师们讲得一清二楚:不如法的修行,正法也会变成恶趣的因。如果修行不如法的话,会给自己带来暂时或究竟的诸多不利。但是没有办法,都是自找的。

    佛讲过,历代祖师们也讲过,所有的人都能解脱、成佛,而且佛有解脱、成就的方法。但是你照这个方法做了吗?在这里,为什么要以正知正念恒时守护自己的三门呢?让身口意做善事,不做恶事,取舍因果,精进修行,这样才能成就,才能解脱、成佛。在这里,也不能光说你们,应该说我们。我自己也是,不能怨上师三宝。

    书上讲得一清二楚,我们就是不这样去做,真是没办法。要怨就怨自己,要恨就恨自己。我从七岁开始修学佛法,现在真的感受到法没有错,上师没有错,错误都在自己的身上。大家在这里听闻佛法,最起码也应该有这样一个观念、一个认识吧?不能埋怨别人,更不能埋怨上师三宝。上师三宝以慈悲为怀,完全是为我们,我们不能恩将仇报,否则我们的良心在哪里?我依止晋美彭措法王以后就没有亲近过其它上师,没有接过其它的传承,为什么呢?我不是在分别,我也知道世上还有很多成就者,还有很多殊胜的法门、清净的传承,但是我觉得法不差,上师不差,就是自己差,自己真的太差劲了。

    日日夜夜三时中,再三观察心相续。

    昼夜各分三个时间段,日日夜夜每个时段都是这样,再三地去观察心的相续。应该有程序,不应该随便。我们现在修行不规范:想睡就睡,早上大部分是自然醒,有的睡到八、九点,有的睡到中午。

    前面讲的是三门——我们的身口意。在这里阿底峡尊者讲“心相续”,他单独把这个心列出来。三门当中,这个心门、意门是根!这里抓住根了。其实口业是跟随心的,言行的主人是心,抓根就是看住心,恒时依正知正念守护心的相续。

    我们也有一句法语:念佛念心,修行修心。什么叫念心?时时刻刻观察心的相续。怎样去修心?就是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心是善恶的根。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若是你心善,言行自然就善;若是心恶,言行也自然就恶。我们现在修行没有抓住根,功夫没有下到心地上,只停留在表面上。

    我们念过很多经,也做过很多事情,但是我们的发心没有到位,心地不清净。这样,表面上念佛、诵经再努力,学佛、修行再精进,朝山、拜佛再虔诚,通通都是造业,都是恶。这样说,有些人肯定听不进去。达摩祖师刚到中原时也是这样讲的,但是当时梁武帝没有理解,没有接受。现在也一样。我这样讲,有些贡高傲慢的人,肯定听不进去,但是没办法。现在人都不爱听实话,只爱听假话。当面表扬:“这个老居士、老菩萨,境界太高了,功德无量。”都爱听,笑眯眯的,高兴得不得了。我在讲经说法,在说事实,你爱听不爱听,能接受不能接受,事实都是这样。

    发露自己之过患,不觅他人之过失,
    隐藏自己之功德,宣扬他人之功德。

    “发露自己之过患,不觅他人之过失。”就是说,要看就看自己的过失,要说就说自己的过患。在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不能说他人的过失,也不能看他人的过患。我经常给大家讲,修行的过程就是忏悔的过程,忏悔的过程就是认错改错的过程。你要解脱成佛,就要知错改错,要经常看自己的过患、不足、毛病、缺点,这样才能改变自己,这是改变自己最最殊胜的一种方法。

    我们讲忏悔的时候要发露忏悔,你有没有发露忏悔?过患不能隐藏,如果隐藏了就很难改正,而且隐藏过患是罪过。为什么要隐藏呢?还是不想改。所以就要在佛面前、在上师面前发露忏悔自己之过患。这是最低的要求。在大庭广众面前忏悔,你现在肯定做不到,因为放不下面子。

    其实一切众生都是佛,你应该在大庭广众面前发露忏悔。但是我们现在这些人都是自以为是,都好面子。面子没有放下,自我没有放下。这个面子叫自我。没有破除自我,就放不下面子。所以要求你现在在大庭广众面前发露忏悔,你做不到,那你在佛面前、在上师面前应该能做到吧?发露忏悔是消业和改正自己最好的一个方法。这是佛菩萨的慈悲啊!

    不能说他人的过患,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佛法里没有完全绝对的,会根据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不同根基的众生而随时变化,这是佛法特有的一种功德。它的高处在这里,它完全是圆融的。普贤菩萨有十大愿望,其中一个是恒顺众生。

    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根基的众生是不一样的,佛法是要恒顺众生的。若是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说别人。什么叫做能力?第一个,完全不是为自己,而是发菩提心为众生。我以前给大家讲过,没有登地之前没有资格谈论别人。你无法判断在自己之上的人,无法能够衡量自己之上的境界。而对于在自己之下的人,他是个凡夫,你也是个凡夫,你怎么能知道他的相续?除非你到了登地的境界,那时你成为圣人了,你可以观察凡夫,可以判断凡夫的境界、相续了。但那时,你还是无法判断一地以上菩萨的境界,为什么?因为他的境界比你高,所以你无法衡量他。因此,当你说他人时,首先不能为自己,而是为众生,完全是怀着一颗利他之心。有利他之心,你就有他心通等这些因缘和福德,这样你才会知道他的境界。

    第二个,你要具有能够改变他的这个因缘和福德。首先你要知道他的过错,其次你要有这个能力改变他。若你有这个因缘,你能让他改变或者转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他;若不是这样,在没有多大意义的情况下,就不要说他人的过失,否则容易造业。为什么呢?容易导致诽谤佛或者菩萨。因为佛菩萨利益众生的方法不可思议。

    我们有一句话:贼和佛不知道在何处。在茫茫人海中很难辨认出谁是贼,谁是佛。若真诽谤了佛菩萨,就等于诽谤了真理,诽谤了真相,罪过也非常严重。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里讲过,诽谤菩萨的罪过比杀害三界的众生还严重。所以不要轻易说别人,没有必要造这样一个大罪。

    有时候道友之间提提意见或说说想法可以,但是你不能完全否认他人,或者说他人完全不对,你没有这个资格,也没有这个能力。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里讲:“不赞不谤一切众。”意思是不赞不谤一切众生,就是在不了解、不知道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赞诽他人,尤其不要诽谤他人,因为没有必要。在无意义当中,别造这样一个大罪。

    我记得很清楚,乔美仁波切也不止一次地讲过这句话,所以大家真的要注意。为什么这句话在我心里记得很清楚呢?因为我就是很容易犯这样错误的一个人。以前在学修、尤其是在辩论的过程中,也说过很多人的一些是非或者对错,这都是过错。这样容易造业,所以大家不要轻易说别人。你完全是善意的或在有意义的情况下可以。

    我现在是用佛法在说大家,不是我在说大家,我没有这个资格。我在这里读经、讲经、说法,是用佛法来对照我们。

    “隐藏自己之功德,宣扬他人之功德。”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要隐藏自己的功德。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功德就到处宣扬,那功德就没有了。毁坏功德、毁坏善根有四种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宣扬。所以要尽量隐藏自己的善业。在一般的情况下,能够隐藏自功德,这本身就是很大的一个功德,这样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或尊敬。若你为了获得赞叹或者尊重等暂时的一些名闻利养而到处宣扬,就错了;若是你能隐藏而不宣扬的话,人们会更加尊重你、赞叹你。

    我们这里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做了不少的功德,为我们这些大众也付出过很多、奉献过很多,但是很低调,也很谦虚,默默无闻。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德。但是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有的人心里不平:“我为大家做过很多事情,也为上师做了很多事情,但上师没有一句赞叹或者表扬的话,这个上师怎么这么冷呢?”

    大家心里不要有疑虑。说功德是毁坏功德的一种因素,但是上师三宝心里记得很清楚,而在你的相续中、阿赖耶识当中也记得很清楚,都储存着呢,到时候都会发芽结果。要相信因果啊!说实话,做任何事情都是给自己做的。

    《佛子行三十七颂》里有一句:“故不图报异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意思就是没有要求,不求回报,也不求异熟果而做布施。为什么不求回报呢?都是给自己做的嘛。因为不论做善业也好,做恶业也好,都储存在你自己的阿赖耶识当中了,将来都要发芽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是不虚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心里就很清净、很坦荡了。事情做完就行了,而不会特地去希求回报。

    我现在真的希望自己尽量能够做到这些。不管是在藏地还是在汉地,为大家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怕有这种杂念,所以现在在这下功夫。首先要知道都是给自己做的,这样一想,应该感激这些众生,感激这些机缘,让我有这样一个种福田、种善根、做功德的机会。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里》讲过,应该要感激所有众生。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对你好还是对你坏,都一样在让你成就。我们有一首歌叫《感恩歌》,里面讲感恩一切。不管是帮助过你的人,还是伤害过你的人;不管是对你好的人,还是对你不好的人,都应该感激。

    我们现在虽然在下功夫,但是道理明白,习气难改啊!我们虽然在做功德、种善根,但是心没有得到安宁。为什么在自寻烦恼?因为道理没有弄明白,所以心就得不到安宁,心安不住。道理明白了,心自然就安住了,放松了。你特意让心放松,让心安住,难啊!你越想让它安住,它越安不住;你越想让它放松,它越紧张。那怎么办?先要懂道理!

    所以我现在要求大家好好听课,听开示,这些对大家一定会有帮助。这种帮助虽然有的时候大,有的时候小,但肯定有帮助,因为这是佛法。这么多人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也可以说是冲着我这个人来的,但是我现在无能为力,我没有能力让你们解脱,但是我会靠佛法。所以我希望大家都来听开示,都来听佛法,佛法的力量不可思议!

    我在这里发心给大家如理如法地讲佛法,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得到一些利益和帮助。因为佛讲的是真理,是事实,这些都是对治我们的习气和烦恼的。人心是肉长的,人是可以教育、可以沟通的,我以这样一个方式来与大家沟通,用这样一个方法来教导大家,我相信对大家都会有所帮助。

    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1:57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菩萨宝鬘论》。这部论典虽然词句不是很复杂,但意义都非常深,特别能对照我们,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以前也给大家讲过,经文里窍诀非常分散,很难掌握,我们要用几天的时间学习那些比较长的经论也不太容易,修习起来非常费劲,而这些比较短小的论很容易学修。大德高僧们从经典和论典中挑选出来的最最精华的部分做成这样的论,非常殊胜,对我们非常有益。每一句话、每一个内容都是一针见血,非常有针对性,都是给我们的窍诀,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当离侍奉及利养,恒时断求声誉禄。
    明了知足少贪欲,已知恩德且报恩。

    应当远离这些侍奉及利养。为什么呢?第一个,消业还债。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多大福报,还让他人来伺候或奉养,这是造业,也是在消耗自己的福报。有的人觉得很得意、很有本事似的:“我在家里什么也不用做,都是他来做。”你占别人的便宜,让别人来伺候你,这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我们都知道因果不虚的道理,你这样做将来要加倍地偿还。今天他给你做一顿饭,将来你要给他做一百顿饭!都是消业、还债,应该是抢着做,心甘情愿地做。现在人都不愿意做家务,有些人勉强地做,心里觉得很委屈。很多烦恼痛苦都是从这来的。

    其实这就是不明理。我们若是不学佛,不懂这个道理,就永远改变不了这种状态,摆脱不了这些烦恼痛苦。你就是这种缘分,你不去做也不行。即然这样,那你就心甘情愿地做!当成还债、消业,多好啊!能消除往昔的恶业,还能给自己积累福德,这是个机会啊!不能老让别人来伺候你,老想占别人的便宜。

    因果是不虚的,谁也占不了谁的便宜。暂时很得意似的:“我现在什么也不用做了,我现在什么都有了。”这也是一种障碍——进步的障碍,改变的障碍,成就的障碍。为什么呢?因为家里条件太好了、太舒适了,就想不起来修行了,根本精进不起来,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有的人觉得受委屈,心里不平衡:“所有的家务都是我一个人做,我伺候他们,他们什么都不干……”其实错了!这是对境,是福田,是种善根的机会,应该无怨无悔地做。若是心里有怨恨、悔恨,那就还不了债、积不了福,还是在欠债。“孩子们都成家了,还整天回来吃,还要给他们做饭。”心里不平衡,总是烦恼。其实没办法,你这个债没有还完,他们还要回来,你还要伺候。这是个人的业、个人的债,业没有消,债没有还。众生都是被业力缠缚,都不是心甘情愿的。这些儿女也是,若是他们自己有福报的话,他们也不愿意靠老人;这些老人也是,不希望没完没了地这样去伺候或者付出。都是业力牵引,你再怎么不愿意,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佛讲的因果的道理,若是你懂得了,深信了,很多问题都能解决,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也不会有那么多痛苦。如是因,如是果,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一切顺境、逆境都是自己制造的。我们的相续就像一块田地,无始劫以来到现在种下了各种各样的种子,善的或恶的,因缘和合的时候都会发芽结果。这些因都是谁种的呢?自己种的。这些果在哪里成熟呢?在自己的身上、在自己的相续中。这叫自作自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善果善,因恶果恶,丝毫不爽。要懂得,要深信啊!然后在家里、在单位多付出、多奉献。

    第二个,给自己多种善根,多积福德。应该远离这些侍奉及利养,不要去执着这些,更不要去攀缘,一切随缘。我给大家讲过,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的福报。每个人的因缘果报不同,众生有共业、有个业。都托生为人了,这是一种共业;都托生在一个国家了,这也是一种共业;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相聚,这也是共业。个业是自己单独感受到的、所遭遇的这些。

    别人有好的机缘、有好的福报都是修来的,应该随喜人家,不要嫉妒。怎么随喜呢?我们应该跟他学,从内心里以他为榜样,这就是随喜的真实意义。我们有时候却不是这样的。看见其他人什么都很顺利、很方便,而且能令上师、道友生欢喜,就想,“上师和道友怎么喜欢他不喜欢我呢?”于是心里又生起烦恼。这是人家修来的,不能嫉妒,应该随喜。众生因缘不同,你不能让上师,道友生欢喜心,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这是业障,福报不够,要怨就怨自己。

    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和我的同修都到喇荣学习,都是法王的弟子,但是现在有些留在学院弘法利生,非常方便,而我到这个地方,弘法非常艰难。但是我心里没有想过别的,只想肯定是自己以前发心不够,福报不够,没有发过殊胜的愿,要怨就怨自己吧!我现在每天都在念发愿文,发心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师,将来任何时候都能成为上师的最初弟子,最能帮上师弘法的弟子。无论他老人家化现在哪里,我都希望能成为第一个陪伴他、帮助他的人。我相信将来一定会成为上师如意宝最亲的弟子。现在要发这样愿,发这样的心!

    是自己的福报不够,不能嫉妒别人,怨恨别人,应该跟人家学!我到喇荣的时候,上师如意宝的好多弟子都已经成为堪布了,已经在讲经说法了。多大的愿力与福报啊!我将来不能再有时间或机缘上的差别;就是有,我也要赶到最前面。

    “恒时断除声誉禄”。没有开悟、证悟之前都是造业,如果有地位、有名声了,造业造得更狠。我经常发愿:生生世世不要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也不要出生在贫穷的家庭,不堕落二边,要出生在中等的家庭,然后能出家,能修行。我们这些出家人每天都在念这样的愿文。为什么呢?若是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很难出家,很难精进修行。

    在我们这些人当中也有有权、有地位的,有的人只是在表面上学佛,其实差得很远。他们虽然也想学、也想修,但始终放不下世间的很多琐事。所以没有看破放下之前,这些远扬的名声、显赫的地位都是修行上最大的障碍,也是造业最好的机会和助缘。所以要恒时断除追求这些名声与地位,实实在在地修行,这样才能解脱。

    有再大的名声、地位都无法解决心灵上的问题,烦恼照样有,痛苦照样有,而且烦恼痛苦更多、更大了。我现在看到一些明星或者官员时,心里不但不会生起羡慕之心,而且会产生一种悲愍或可怜之心。这些人真的可怜啊!为了暂时的一点点利益、名声或地位,把自己束缚起来,捆得得那么紧;把自己关在笼子里,关得那么严。

    作为修行人不能求这些。世间的福报不用求,到时候自然就有。这些不是求来的,不求才能得到。欲望越大,失望越大;期望越高,绝望越大。舍得,是舍下这种贪欲的心才能得到一切!舍,是舍下心灵上的贪欲、贪念之心。得,是得到世出世间的一切福报、功德利益。

    “明了知足少贪欲,已知恩德且报恩。”就是要知足少欲。少欲,没有欲望就没有失望,欲望越小失望越少。所以我总讲知足常乐。其实人就在快乐当中,但是却认识不到,这叫不知足。若是知足了,快乐就在当下。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家庭条件和以前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生活水平上来了,家庭条件好了,但是却没有感到快乐,就是因为不知足。人要知足啊,差不多就行了!

    我经常和大家讲,没有什么值得贪恋的,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别看得太重。我们看这几年发生的各种zai 难,海啸来了,地震发生了,有钱有权的人没有特权可以留下来,面对死亡都是平等的。所以我讲人世间都一样,都是暂时的、虚妄的,都是不可靠的。别太在乎,别太重视了。我们有一句法语:要一心学佛修行,世间的一切琐事都要随缘。因为学佛修行才是生生世世的大事,世间的琐事都是无常的,都是暂时的,一切随缘。

    “已知恩德且报恩”,处处要念恩报恩啊!念父母的恩,报父母的恩;念众生的恩,报众生的恩;念三宝的恩,报三宝的恩。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恩重如山,应该感恩报恩。知恩、报恩是慈悲心的基础,不知道感恩、报恩的人无法能够生起慈悲心。不用说学佛的人,所有的人都应该知恩报恩。

    不用说人,连动物都知道感恩报恩。你看工人养的那些狗,给它们吃的,对它们好一点,它们就有这种感恩报恩之心。第一个,它们知道不能咬这些人,对他们要好,这是感恩;第二个,还要帮他们看家护院,这叫报恩。若是人没有感恩报恩之心的话,连畜牲都不如。世间的仁义道理里也讲感恩、知恩、报恩,何况我们这些学佛的人。

    在这里为什么讲感恩报恩呢?阿底峡尊者要在下面讲慈悲心。你感恩一切众生,知道一切众生对自己有恩,才会生起想报答众生恩情之心,才会发慈悲心,才会发自内心地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不知道众生对自己有恩,也不知道要报答这种恩情,怎么能发出那样的心呢?现在很多人都会说“为一切众生”,其实都是假的。我们为什么要为一切众生呢?因为众生对我们有恩,我们要报恩,要拔除他们的痛苦,要给予他们安乐,这叫慈心和悲心。

    我们在《大圆满前行》里也讲,世俗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基础是四无量心,四无量心的基础是知母、知恩、报恩。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一切众生都无数次地做过自己的父母,这叫知母;其次,他们做我们父母的时候和现在的父母一样,都对我们有无量的恩德,这叫知恩;我们要报答这些父母众生的恩,就要发慈悲心,发菩提心,要成就佛果,辗转法 lun,要让他们解脱烦恼与痛苦,这叫报恩。

    修持大慈大悲心,恒常坚固菩提心。

    在这个基础上要修持大慈大悲心。为什么说大慈大悲呢?人都有慈悲之心,包括那些动物都有慈悲之心,但是这种慈悲不是佛讲的慈悲。佛讲的是大慈大悲,是无分别的、无量无边的。所有的众生和现在的父母一样,所有的众生和现在的儿女一样,真心地希望他们都能够得到快乐,能够离开痛苦,这叫大慈大悲。

    我们这些凡夫所具有的这些慈悲是有分别的、有限的:我们慈悲今生的父母,慈悲今生的儿女,却没有慈悲一切众生——宿世的父母,宿世的儿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迷而不觉啊!因为没有懂得轮回,没有深信轮回;没有懂得因果,没有深信因果。在相续中没有生起这样的正觉,所以心量放不开,心门打不开。

    我现在给大家讲,法界就是你的家,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家人,都听不懂,都理解不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在相续中生起最基本的正觉,没有因果观,轮回观。所以我给大家讲,基础重要啊!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都不重要。若是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佛的话,要把轮回、因果弄明白,这是佛法的基本理念。所有的佛理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

    佛首先讲的就是六道轮回和三世因果。众生都有无数的前世、来世等好多生生世世。佛讲的这些道理都是建立在轮回和因果的观念上。这种基本理念很稳固,谁也突破不了,推FAN不了,我现在越学越明白。除了佛,谁都不能讲清楚六道轮回、三世因果。佛法奥妙就在这里。很多人都不懂,一说缘起性空,一说大光明或者大手印,都觉得殊胜,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佛法。其实错了,真的错了。佛所有的理念的根都在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里,你们还是没有仔细学修。

    历代祖师们讲得很清楚,知母、知恩、报恩是四无量心的基础;有这样一个认识或理念,才能生起正见,才能生起四无量心;有四无量心才能生起愿、行菩提心;有愿、行菩提心才能到达彼岸——佛果。这个次第讲得很明确。为什么还这么顽固呢?我有时想不通,但有时也特别能想得通,因为众生的业力。佛为什么说众生刚强难化,愚痴颠倒?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懂,这么容易的事情做不到,因为愚痴啊!其实很简单,心态调整好了,当下圆满;少欲知足了,当下快乐。但为什么不知足,还是追求快乐呢?因为颠倒!

    刚开始佛讲众生愚痴颠倒,我还不太理解,现在明白了。难道这不是愚痴,不是颠倒吗?我在这里用心良苦,劝过大家多少遍啊,但是都很难接受啊!为什么呢?因为众生业障重,福报不够。虽然遇到了,得到了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缘,却不珍惜,精进不起来,得过且过,一切都错过了。

    我前一段时间给大家写过一封信,内容大家还记得吧。这样的学佛修行的机会不会恒常,不会长久的。现在有,再过几个月不一定有;今年有,明年不一定有,因为一切无常啊!在宇宙、世界的变化中,我们这些人类算什么啊?在大难面前连个蚂蚁都不如!地震了,房子塌下来了,蚂蚁还能穿过去,我们只能在那里被压死。不要觉得都会长久,这样的机缘不会长久。如果大家不珍惜也不精进,到时候会后悔的!

    所以要从基础做起,按次第,脚踏实地地好好修,这样才不会堕落恶趣,才不会堕落地狱,最起码来生来世还能遇到佛法,还能修行。要不然很难啊!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相续,那里面什么都有,不用说无始劫以来了,就是今生今世从小到大造的身业、口业、意业都数不清,都还没有消净。若是突然离开,能知道自己的去向吗?很难吧。相对来说我们现在里里外外什么都很好,这个时候都很骄傲,一点都不注意。要仔细观察、思维,别太得意!

    “恒常坚固菩提心”,恒时要发菩提心。慈悲心只是菩提心的基础,菩提心才是到达彼岸的航船。菩提心分两种——胜义谛的菩提心和世俗谛的菩提心。胜义谛的菩提心就是明心见性,现量本性,现量诸法的实相,这是一地以上菩萨才具有的发心。所有的空性见解也属于是胜义菩提心。现在我们所发的是世俗谛的菩提心,也就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们每天修法前念的“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这两句话的含义就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能够在相续中立下这两个誓言,这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这样才算进入大乘之门,才算踏上了大乘修法的道路。不是假的,不是特意发的,而是自然、真实的。

    有坚固的信念很重要。我们现在有些人也发愿、行菩提心,但不坚固。好好的时候,饱暧的时候都像个修行人,像个菩萨,一有什么困难就露馅了,就显现出真面目了。你们要多学修,在相续中对佛法应该有一个非常坚固的理念和见解,否则一回到家里,一回到内地,障碍重重,违缘重重,随时都有可能灰心退步,随时都有可能彻底放弃。大家为什么不修呢?我跟大家说过,早、晚课要尽量上,功课要尽量做,在没有对境的时候修,在固定的时间修,这是训练。你若是能够让自己的心念在相续中稳固,回去的时候遇到对境、违缘也不怕。

    我从七岁出家到现在,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来研究佛法、学修佛法,现在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虽然谈不上什么功德,也没有什么成就,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我对上师三宝的信念都不会有改变的。以前也跟大家说过,就算本师释迦牟尼佛亲自降临到我面前,说轮回是假的、因果是假的、佛法是假的,我也不会相信、不会动心,我心里一定会这样想,佛祖这样讲肯定有他的密意,但是我对佛、对上师三宝的信念不可能产生丝毫的动摇。

    在学佛修行的道路上,若是你真心想解脱,想成佛,要站稳脚跟啊!很多人都还没有站稳脚跟,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去。我刚才说,佛祖亲自跟我说我也不会动摇,这不是顽固,而是因为明白了佛法。就像哑巴吃糖块,他知道这个味道,他知道糖是甜的,他心里非常清楚,给他讲千言万语也没有用,谁给他讲也没有用,这不叫顽固。有的人却不是这样,非常顽固。这些一定要分清楚。

    今天就讲到这里,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1:57

今天继续给大家讲《菩萨宝鬘论》,这部论典非常殊胜。阿底峡尊者是嘎当派的开山祖师,嘎当派的这些格西、上师们追随阿底峡尊者学修,修行特别扎实,成就也非常大。我们今天也有福报,能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殊胜的窍决,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

    断除十种不善业,恒时稳固胜信心。

    “断除十种不善业”,这也是一种戒。最起码也要断十种恶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都还没有懂得因果,还没有深信因果。若是懂得因果、深信因果了,断十种恶业也没有什么难的。我经常给大家讲,持戒应该是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若是把持戒的真实意义弄明白了,持戒就没有难度了。

    要断十种恶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语,不两舌,不贪心,不嗔恨,不邪见。我们现在为什么觉得这些恶业难断呢?因为没有明白因果,没有深信因果。这些属于世间的、暂时的东西,都是痛苦,没有快乐。但是我们没有看破这些。

    佛在经中讲过,弥勒菩萨的《弥勒五论》里也讲过:“不净室中无妙香,五趣之中无安乐。”什么是不净室中呢?就是所谓的公共厕所。现在的公共厕所也都很干净,这里说的是以前科技不发达、条件没有这么好的时候的公共厕所。你到那里去闻闻,只有臭味,没有香味。“五趣之中无安乐”,五趣指的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只有痛苦,没有安乐。

    我处处强调基础,要懂得轮回,要深信因果。为什么说觉得断除这些难?还是没有明白,把假当成真的,把苦当成乐,把暂时的一些刺激当成无比的快乐了,然后去追求。若是你真正明白了这些都是假象,都是痛苦的因或者痛苦的果,离不开痛苦的范围,你还会这样做吗?不可能!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再持戒,是一种轻松自在。持戒不难,断十种恶业,行十种善业不难。因为这是在断除痛苦,享受快乐。谁不愿意啊?

    现在一提要受戒、持戒,都觉得难,都不愿意听戒律。这个不允许,那个不允许;这个不应该,那个不应该。都觉得有压力,觉得做不到。其实,我为什么再三强调加行这些基础呢?也是这个原因。你们现在持戒是一种束缚,不是享受,没有断除痛苦,也没有得到快乐,甚至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压力、烦恼和不便。

    其实,佛讲的这个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但是大家都不会运用。我今天这样一讲,你们心里明白了一些,其实修任何法都是这样。我给大家讲过,做功课是一种最大的享受。应该是在期盼中,在追求中:“什么时候做功课啊?怎么还不到时间啊?怎么这么快就做完了啊?”你们好多人不是这样。每到快要上课的时候,心里就不高兴。不上不行,这是任务,不完成心里不舒服,上也不是很愿意,也难受,就这样勉强的去做。就是没有明理。

    所以你们先把基础打好,先把最基本的这些道理弄明白,然后再进一步的修也不晚,一步一步的来。你持戒是不是很困难?你现在修行、做功课是不是不太愿意?如果是这样,就说明你还是不明理,连最基本的道理都没有弄明白,没有相信六道轮回,没有相信三世因果。

    佛讲的六道轮回和三世因果是佛法的根,是修行的基础。不管是修净土宗,还是修禅宗,还是修密宗,都需要这些基础。我们为什么念佛不得力呢?为什么坐禅没有成就呢?为什么修密没有太大的收获呢?就是没有打好基础,最基本的这些道理还没有弄明白。如果弄明白了,这里讲的断十种恶业,一点都不难。

    “恒时稳固胜信心”,要恒时稳固信心。我们的信心不稳固,也不是恒时,就是因为不明理。信心是从明理中产生的,你明理了以后才会生起信心,不明理是不会有信心的,有信心也是迷信。所以,明理很重要。佛讲的信心和其它教派里讲的信心完全不同,佛讲的信心是一种明信,不是迷信,要明白的信,明理以后才会产生这样一个信仰。其实佛法里就是三种信心: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胜解信心。佛讲的这三种信心完全是明信,不是迷信。

    佛在经中讲,信心是一切成就的来源,信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信心是一切加持的来源。若是不仔细看的话,很容易误解。所以希望大家仔细看一下,这样你心里就会明白,会觉得千真万确,一点都没有错。

    信心要稳固,要恒时。恒时是什么意思?就是不动摇。有的人好好的时候挺有信心,遇到问题的时候根本没有信心;有的人平时不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一有什么问题就开始向上师三宝求救了。这都是偶尔的,没有恒时忆念三宝的功德。

    你能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这就是信心,这样才会在自己的相续中也产生上师三宝这些无漏的功德。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好好的时候,拜一拜,供一供,有法会了参加参加。现在好多人参加法会都是凑热闹的,还有的人是求世间的福报。有的人有事情的时候,就能想起来上师三宝,那个时候也不是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而是向上师三宝求救:“救救我啊,加持我啊。”就是求神拜佛,迷信嘛!这里讲的,“恒时稳固胜解心”,胜解信心,不是一般的信心,胜解信心是三种信心其中最终的,也是最殊胜的信心,就是不退转的信心,就是坚定的信念!这些非常重要。

    断十种恶业是一切戒的根本。戒定慧,戒是定的根,定是慧的根。有戒才能产生定,若是没有戒,相续总是被染污或者动摇的话,怎么能定下来?所以戒是最基础的,智慧是从定中生的,定是从戒中生的。

    戒有好多种: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还有断十种恶业的戒,这是属于是世间的最基本的戒。我们现在不用说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连断十种恶业、行十善业都没有做到。

    胜解信心是一切加持的来源,一切成就的根本。要得到加持,就要靠坚定的信心。加持不可思议啊,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癌症晚期都能拯救。除了佛法,除了三宝的加持,没有能够治愈癌症晚期的。癌症是一个比喻,依靠信念,依靠加持,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现在在弘法利生,虽然我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我很有信心,我和上师学。上师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啊,尤其是上师如意宝的愿力不可思议。现在是上师如意宝的法缘遍布世界的时候。我在弘扬上师的传承,虽然自己的功德和上师的功德相比微不足道,就像小小的一滴水一样,但我将这一点点功德放进上师如意宝犹如大海般的功德里,我相信,它也会拥有大海般的力量。所以,我对自己弘法利生的事业特别有信心。

    信心很重要,加持不可思议啊!以前我给大家讲过,天上会掉馅饼,但是很多人都不相信。“不上班、不工作,能生存、能发财吗?”要是没有具足的信心,你可别当真,不会掉馅饼,你还得出去工作。“有病了,不上医院能行吗?”好多人都有疑问,我没有直接答复。这就看你自己了,你的相续你自己知道,我怎么知道?若是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不可思议,绝对能!

    密勒日巴传记里讲,没有不可能的,因为诸法的本性是空,所以都有可能。但是你有没有具足的信心,这个我不知道,你自己应该知道。若是有具足的信心,肯定行,否则就不好说了。信心若是有个形状的话,我到你心里看一看也行。它也没有形状,我去你心里也看不到,这是你自心的事,你自己应该最清楚,我怎么能知道?真的,以后不要问这些问题,我也没有他心通,我也不知道你的相续。

    摧毁我慢嗔恨心,恒常具有谦虚心。

    “摧毁我慢嗔恨心”,我慢是成就最大的障碍。因为我慢的真实作用就是不让你发现自己的错误,不让你看见他人的功德和优点。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产生的这些烦恼、矛盾、冲突,都是从这来的。人都是自以为是的,在家里认为自己没有错,在单位也是认为自己没有错。你认为自己没错,对方也是这样认为的。都是傲慢心在作怪,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别人的身上。这样公平吗?

    人若是真想进步,首先要摧毁我慢,放下我慢,否则不会有进步。如果你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功德,怎么学习这些优点和功德呢?如果你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怎么能去改正这些错误呢?

    还有嗔恨心。贪、嗔、痴、慢、疑不让我们解脱,不让我们成就,这些会断掉我们的解脱之命、智慧之命。毁坏功德有四种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嗔恨心,在相续中生起刹那的嗔恨心,就会毁灭一百个大劫中所积累的功德和善根。所以嗔恨心的罪过非常严重。

    以嗔恨心所做的一切都是下地狱的因。所以,多发慈悲心,别让自己生起嗔恨心。有嗔恨心,会直接毁坏自己的相续,扰乱自己的心态;有嗔恨心,心里不可能得到安宁;有嗔恨心,会给自己的暂时和将来带来很多不利。嗔恨心一上来,你就会做很多事情,身心都会受到伤害,将来还要下地狱。

    有人来伤害、羞辱我们的时候,我们心里容易生起嗔恨之心。其实跟前几天讲的一样,这些都是修行的助缘,在帮你消业,帮你还债。修忍辱是成就的阶梯,修忍辱是成就的根本。没有人来伤害你,你怎么修忍辱?有仇人,有敌人,有人来欺负或伤害你,是好事啊,这是修忍辱的机会,也是磨练自相续的一种机缘。人就要在这样的对境当中磨练、成熟。所以,受欺负了,好事;受伤害了,好事;受委曲了,好事……

    “恒常具有谦虚心”,现在人都不会谦虚,说什么人要有自信,应该自我宣传。不懂谦虚,把自己夸得不象话。夸是要别人来夸的,不是要自己夸的;赞叹是要别人来赞叹的,不是要自己赞叹的。历代祖师,哪个不谦虚?我们这几天也讲过好多大德、历代祖师们的开示,他们都那么谦虚。真的,惭愧啊!那么伟大的一个人物,那么大的一个成就者,还这么谦虚,真的值得学习。但是我们不肯谦虚,不敢说实话,为什么呢?没有放下自我嘛。

    真正有成就的人,有意义的情况下,他是不会在乎面子的,他绝对是有什么说什么,在当面怎样,在背后也是怎样,他不会有两个面孔。而我们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演戏演得非常成功。无始劫以来的串习,不用特意换面孔,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就换了。

    真的,我们的面子很难放下。以前我听过一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说有一位颇具盛名的法师,也有很多的弟子。有个女人陷害他,说自己怀了那个法师的孩子,但是那个法师一句话也没说。孩子生下来了,那个女人把孩子送到法师那里,法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接受并抚养了孩子。孩子渐渐长大了,那个女人心里过意不去,就把孩子接走了,承认自己陷害了法师。那时大家才知道真相。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1:58

这件事情对这位法师来说,是多大的羞辱啊!我们把自己放到那个法师的位置上,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我仔细想过,很难做到。说那么多有什么用?这是因果。我们经常说了缘、了债,这就叫了缘、了债。既然有了这个缘,就要了;既然有了这个没有还清的债,就要还。所以修行人就应该这样,面对什么都不在乎。

    不用说那么大的侮辱,我们连一点点的侮辱都忍受不了,轻易就起烦恼。人都有傲慢,每个人的习惯、意乐都不一样,大家在一起相处的时候,有点什么事情就闹情绪,就起烦恼,心就像春天的天空一样。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别大,尤其是春天的天空。现在阳光明媚,用不了几分钟,就会雷雨交加。早上挺好,上午就不行了,到中午就开始晴天了,下午又热得不得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的,一会儿好,一会儿坏;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生气。昨天讲的,恒时以正知正念守护三门,作为修行人,要学会圆融,学会容纳。

    远离一切邪命活,当以如法而生存。

    以前,很多大德高僧都是这样的,宁可失去生命,但他不愿意以邪命来活。什么叫邪命呢?通过造恶业来获取财富,靠这些财富来生存,就叫邪命。所思所想都是贪、嗔、痴、慢、疑,所作所为都是杀、盗、淫、妄、酒,不择手段地牟取财富,这都是邪命。宁可死去,不靠邪命。

    “当以如法而生存”,虽然很多大德高僧住在山洞里,但是他愿意。通过邪道,通过恶道生存,还不如住山洞呢。所以,应当如理如法的用这些方法生存,不要不择手段,不要造业。以邪命来活,今生来世只会有痛苦,不会有安乐。不择手段做事情、赚钱,若是为了自己,都是造恶业的,完全为众生还可以。

    舍弃一切有漏财,当以圣财为严饰。

    “舍弃一切有漏财”。有漏是有烦恼。你看我们现在做的这些都是有漏的,有烦恼的。积财也是烦恼,守财也是烦恼,失财也是烦恼。所以,要舍弃一切有漏财。“当以圣财”,圣者所具有的财叫圣财。圣财有七种:信财、戒财、闻财、舍财、忏财、愧财、慧财。信财就是信心;戒财是清净的戒律;闻财是广闻佛法;舍财是布施,也是施舍心;忏财,任何时候都有忏悔之心,这也是一种财;愧财,任何时候都有羞愧之心,这也是一种财;慧是智慧,有智慧也是财。一共有七种圣财。“作为严饰”,以这七种圣财来庄严自相续。

    你看自己有没有这七种财物?如果有,你就可以解脱了,可以成就佛果了。世间的这些有漏的财物,自然就会有。所以不要刻意地去求这些。现在好多人想发财,想得不得了,做梦都想发财,想中奖。谁都愿意赚钱,但不是谁都有这个福报的。世间的财富也是修来的。如果命中没有,你再努力也没有用。种善根、修福德是因,努力奋斗是缘。没有因只有缘,能成吗?农民种地的时候,只有肥料,没有种子,能长庄稼吗?有些人拼命地、不择手段地发财,就像没有种子,只有肥料一样。虽然也很努力,也很辛苦,但努力也是白费,始终赚不到钱,发不了财,为什么呢?有两种可能,也许命中没有,也许机缘不到。

    其实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肯定什么都有,但是福报的种子可能在最下面,还没上来呢,也可以说是机缘不到。这些也是修来的,修来的是自自然然就有。所以这些福报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别老想发财。“我为上师三宝发财”,这个好心我们领了,你还是先好好修吧。

    很多人现在就是想发财:“有钱了可以做很多功德,可以帮上师弘法利生,我可以不上班,专心修行。”难哪!有钱没钱不一样,你现在没有钱,你能想到这些,也自以为能做到。如果你真有了钱,就又变成另外一个人了。现在你想:“我有一百万就足够了,五十万捐给寺院,还有五十万,我给父母一点,然后给自己留点,然后就不上班了,专心学修。一到夏天就上山,冬天回去,来回都坐飞机,多好啊。”你真有了一百万,那个时候你就不一样了,这些钱就不够用了。“我这一百万,这样花,那样花,不够用啊。”这个时候你的欲望又高了:“一千万就够了。”又不一样了!最后还要好几个亿。没完没了,贪得无厌。

    我们这些人当中,有的赚了一点钱,就再也没回来。这个也很难放下呀。越富越觉得穷,越有越要,很难放下。你现在想赚钱,赚一百万,若是你真有了一百万,能说到做到还行,五十万捐给寺院,还有五十万,十万给父母,自己留四十万够了,然后就专学。但是很难啊!

    我给大家讲过,没有开悟、证悟之前,这些世间的福报是成就的障碍,它会障碍你,让你得不到安宁。以前不是有一个公案吗?有一个富翁,他家里很有钱,天天忙得不得了,但是一点都不开心,不快乐,非常烦恼痛苦。邻居两口子靠卖豆腐过日子,每天都特别开心快乐,有唱有跳。那个富翁就纳闷了:“这是怎么回事啊?我这么富有,但是我一点都不开心,不快乐,那两位夫妇,一无所有,靠卖豆腐过日子,怎么那么开心快乐啊?”他不明白,然后就去问别人,那个人就给他出主意:“如果你真想知道原因,今天晚上把三十两银子放在他们家院里,过几天你就会明白了。”那个富翁晚上就把三十两银子偷偷扔到他们家院子里。第二天,两口子发现银子了以后,就考虑怎么花啊,怎么藏啊?用这些钱做什么好啊?然后就开始忙活了,从那天起就没有开心了,没有快乐了,也没有唱,没有跳了。那个富翁才知道:“哦,我不开心、不快乐的原因,就是有这些财物。”

    真的是这样的,所以别老想发财。现在一些人学佛,有的是修福报,有的是修神通。没有开悟、证悟之前,神通是成就最大的障碍。“怎么会呢,有神通多好啊,我可以看他的心怎么样,然后再看自己的心怎么样,有时候也可以观察观察别人在干什么,然后我还可以去利益众生,不听话我就修理他!”想得很美啊!真有了神通,你就完了,会造业的,不可能利益众生。

    你有了神通,有了这么大的能力,肯定去搞这些世间八法。因为你还没有看破放下,没有破除我执我爱,你这个自私自利心还没有放下。现在我们有一点世间的钱财就去造业,真有了神通,这个力量就大了,为了自己去获取世间的利益,哪还能想到众生呢?

    佛特别反对修神通、神变。我们开悟、证悟以后,神通、神变自然而然就有了,它也障碍不了我们,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看淡了,看破了,放下了,也不会太在乎这样的一个能力或功德。还没有自我,没有私心,那个时候自己做的所有事情,完全是为众生的,那时有神通、神变也有好处,必要的时候用一用也行。但是之前都不是好事,很容易造业。

    世间的一切福报都随缘,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的福报,我们主要就是学佛修行。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你要是有福报,能住别墅就住别墅。也不要认为:“我现在修行了,就不能住别墅了,应该去住山洞。”这也是太执着了。你只有住平房的福报,就去享受这个福报,去住平房就行了。

    知足才能常乐,知足就是快乐。我现在住平房,也挺好啊,跟住草房的人比还行。虽然赶不上别墅,但我这也是小别墅,多好啊;在农村吃的都是绿色食品,多好啊;我现在开的这个马车、自行车多好,多自由啊,不要加油,还能运动,还不堵车;开车多难走,还要买油,还怕出交通事故,还怕堵车,到一个地方,停车都费劲。总是坐车也不运动,身体也不好。这样,你一下子就想开了,想通了。

    确实是这样,你在农村住平房,也是住别墅。你看那些小别墅不就是这样的吗?没有多大区别。在城市里楼上楼下的,进屋里以后哪也去不了,只能在屋里,闷得不得了。农村空气还好,没有那么多污染,有单独的院子,想出去转一转,也没人看着,多自在啊,又不用坐电梯,也没有保安问这问那的,真的挺好的嘛,我是真的有福报。这样一想就好了。但人都不是这样想的:“哎哟,我不在农村,我要进城;我现在住平房,我要买楼房……”没有必要,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的福报。作为修行人,应该这样随缘,这样自自然然,知足就行了。

    我们不是有一句法语吗:“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真的是这样。大家应该觉悟了,快快乐乐地过自己的日子。大难什么时候来,谁也不好说。但是没有事,来就来吧,来的时候谁也躲不开,担心也没用。所以不担心,过一天快乐一天,活一天开心一天,就这样随缘度日。死亡来临的时候,去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有什么不愿意的?应该是期盼死亡,期盼面见阿弥陀佛,不害怕,不恐怖。

    《快乐之歌》里讲过,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也讲过,活着也行,能弘法利生,这是快乐;死了也行,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也是好事,也快乐。怎么都是个快乐,都是个开心,这叫修行。如果你老这样那样的,都是在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别这样。把心门打开,心胸放开,一切都容纳进来,多好啊!

    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1:58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菩萨宝鬘论》。这部论典的内容非常实际,对我们非常有帮助,也非常能对照我们的相续。这几天学修《菩萨宝鬘论》的过程中,大家明白了很多道理,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错误,也有一定的决心想改正,这才是闻法的真实利益。若是没有对照自己的相续,没有一定的变化和进步,闻法再多也没有太大意义。所以说,现在大家都很受益,对此法也非常有信心。下面还有很多偈诵,希望不要错过每一个机会,好好地去领悟,去修持。

    远离一切散乱境,依止殊胜寂静处。

    我们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尽量要远离散乱的境相。这些境相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外在的主要是指环境。环境也很重要,我们现在没有太大的力量,很难改变环境。很多的时候,我们不仅没有转变环境,反而被环境转变了。其实,如果有一定的修行,有一定的定力,有一定的智慧的话,我们可以转变环境。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力量,就要选择一些比较清净,对修行有帮助的环境或场所。

    环境与周围的人都很重要。没有开悟证悟,没有登地之前,会被环境或恶友转变,会受这些影响。所以你们这次到山上来,到寺院里来学法修行是对的。我们现在需要这样的一个所依,一个助缘,否则很难进步,很难突破。

    我们这个地方和一般的寺院不一样,这里有正法,每天都可以修持正法。现在很多道场、寺院没有正法,也学不到正法。这样对我们的修行不但没有多大帮助,甚至还会有障碍。

    跑来跑去,走来走去,相续容易受到严重染污。你们肯定有这样的情况,跑过很多道场,也跑过很多寺院。现在好多寺院、道场都变成让人的相续散乱的场所了。这样瞎跑没有多大意义。所以,首先就要选择一个殊胜的道场,殊胜的环境,然后到那里去学修。现在交通方便,你能住几天就住几天,也不是一到寺院或道场就要住好长时间。这个也靠缘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缘,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福报。修行不能勉强,一切都要随缘。但若是自己有这样的机会或是机缘的话,也不能错过。

    我经常跟大家讲,什么时候都要把握适度,不紧不松。包括到庙里、到坛城也一样,也不能太执着,太勉强。有的人就是特别执着,特别勉强,没有这个机缘,还非得执着,这样也是错误的。有的也有这样的机缘,但是不珍惜,没有重视,这也是错误的。所以有机缘,不能错过;有条件,不能错过。

    其实依止寂静处是对的,我们的历代祖师都是依止寂静处最终成就的。不依止寂静处怎么能成就呢?修行是要在生活中,工作中,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智慧,没有一定的修行的话很难把握。刚开始这个很重要。尽量到寂静处,尽量远离散乱的地方、场所。环境和周围的人都很重要,刚开始要远离散乱,要远离恶友,要依止善友,依止寂静处。

    朗措玛寺是个实修的道场,这里只有正法,只有实修,没有别的,可以说这里是千真万确的寂静处。这里只有善友,没有恶友。这里的人,和其它道场里的学佛人完全不同。这里的人都是受过教育,都是有一定的修行的,所以我可以很认真地说这些都是善友。若是有机缘,有这个福报,希望大家能到这里来修行。你到这里来,只会有收获,不会有损失;只会有进步,不会有退步。

    朗措玛寺现在和以前不一样。通过大家的帮助,我们这里的条件也好多了,所以我希望、也欢迎大家能到这里来学修,这样对你们今生的解脱有极大的帮助。也可以说能在这里认真学修的人,今生绝对能解脱,绝对能即身成就。

    “我有家,有工作,离不开怎么办啊?”那也没有事。那就把自己的家变成寂静处,把家人作为善友也可以,但是这个现在有一定的困难。你现在就是这么个福报,就是这么个机缘,你就努力呗。在山上修行肯定轻松、容易、方便。但是没办法,你暂时没有这个福报与机缘。那你就尽量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修行。

    学佛修行的条件、助缘具备了,处处可以成为寂静处。现在科技发达了,在家里通过互联网,随时都可以亲近上师,听上师的开示,闻法,和同修们共修。但是你必须要把自己的家变成寂静处,若是没有变成寂静处,若是家里有很多障碍的话,也难。那你就去感化呗。不是先要建立寂静处吗?先别学,先别修,首先去除家里的这些障碍。到山上,到庙里,你没有这个缘分和福报,你现在就要把自己的家庭变成寂静处。现在做这些功课功德都不重要。先别着急,先把家人照顾好,让他们高兴,首先去除家里的这些障碍。你现在无法离开。那就必须这样。先把家庭内部的关系搞好,先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动。

    我们这些同修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自己表法表的好,在家里现身说法,把家里人感动的不得了。家人特别支持,到时候就提醒:“哎,快要上课了,快要听课了,快要修法了。”应该这样。家里人高兴,不但不阻碍,甚至还帮助你,提醒你,让你学,让你修。这种人上山也没问题,家人支持,老公拿钱,儿子拿钱,女儿也拿钱,不但够路费,还能做一些功德。应该这样,先别执着修行,先把自己的家变成寂静处,把自己的家人都变成善友,然后就不用离开家了。

    现在科技发达,通过这些能闻得到法,也可以共修。不用设佛堂,不用设坛城,不用迎请上师或者三宝,也不用和这些道友联系。把电脑打开,里面应有尽有,上师父亲有了,坛城母亲有了,同修道友兄弟姐妹也有了,全家欢聚,开心、快乐啊,应该这样。依止寂静处很重要,依止善友很重要,远离散乱,远离恶友很重要。

    我们应该怎么办?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如果有机缘,就到我们这个清净的道场和大家共修。你到雪域,到这里来,上师、坛城、道友都齐全了。这个不用靠科技,自己直接来就可以。这么好的机缘也是宿世修来的福报啊!另外一个选择,若是没有这个机缘,是自己修的不够,也要怨自己,不能怨别人,没有福报去接触上师、坛城和这些金刚兄弟姐妹。应该忏悔自己的业障,各种缘还没有了,债还没有还,福报修的不够,法缘不是很殊胜。然后就要在家里、在单位好好修,没办法。这时助缘少了,差不多要靠自己了。你自己要努力,要用佛法,用修行改变心态,转变相续。心态一改变,一切都会改变。自己的小家也会变成寂静处,这样你就可以远离散乱,依止寂静处,达到目的了,家人也都变成善友了。现在有的家庭夫妻都信佛了,甚至都修行了,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恶友,造恶业的伴侣,现在都变成善友了,做善业的伴侣。

    不管是母子还是夫妻,进入佛门了,尤其是进入密乘了,互相都是金刚兄弟,不能再造业,不能再互相伤害了,否则罪过就大了。以前都是家人,或者是一般的、普通的朋友,若互相伤害是犯错。现在都是金刚兄弟姐妹了,再互相伤害是破密乘戒!以前是错,现在是恶,不一样了!密乘十四条根本戒,第三条就是金刚兄弟之间闹矛盾,这是下地狱的因啊!大家还是没有认识到,没有明白,有的人根本不把这些当回事。

    在有些家庭,夫妻之间或者母子之间叫一声师兄,有人觉得很奇怪。这有什么可奇怪的,都变成佛友了,在密乘里同修道友是金刚兄弟,因为都依止了同一个上师,依止了同一个坛城,就等于是同一个父亲,同一个母亲,还不是金刚兄弟吗?金刚是恒常不变的意思。金刚兄弟之间的关系一直到成佛都不能变,变了就是破戒。不能破坏这种关系,破坏了就不是金刚了。显宗里也讲佛友、善友,不能变成恶友,若是成为了恶友,就又破戒了。我们修行,就是要将生命变成慧命。这就要靠坛城母亲和上师父亲,他们两个之间才会培育慧命。

    你要仔细考虑,自己是不是真想解脱成佛?很多经典、续部里讲,若是真要把生命变成慧命,将轮回转化为涅槃,将娑婆转化为净土,最终成就佛果,必须通过密乘、金刚乘,必须要靠上师父亲、坛城母亲。这些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

    不能盲目地信佛、修行,首先要明白道理。全家都能信佛、修行,那是多大的福报,多好的缘分啊!但是也要如理如法,否则也会犯戒。学佛修行必须远离散乱,依止寂静,要不无法能在相续中生起戒、定、慧。因为戒本身是净,如果你的相续不清净,怎么能有净呢?

    定本身是正,正而不邪。若是没有远离散乱,依止寂静,怎么能远离邪呢?有邪就没有正,有正就没有邪,两种心态不可能同时存在,一心是不能二用的。有邪就没有正,没有正就没有定,所以无法能够生起定。

    慧是觉,觉是不迷的。你现在还没有远离散乱,还不能真正住于寂静,那样怎么能生慧呢?还是迷嘛。觉和迷是相反的,冲突的。在同一个相续里,有迷就没有觉,有觉就没有迷,有觉又有迷是不可能的。相当于火和水一样,有水就不会有火,有火就不会有水,水火是冲突的,不能在一个地方同时存在。

    如果不依止寂静处,不远离散乱,相续中就无法升起戒定慧。如果相续中没有升起戒定慧,就没有现量自身的三宝。如果没有现量自身的三宝怎么能成就呢?这些道理要明白。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1:58

时时莫出无义词,恒时言说谛实语。

    如果真正能够用佛法来对照自己,你会发现自己到处都在造口业。我们的历代祖师们经常讲这个问题,尤其是华智仁波切有一句话:“嘴是一切恶趣之门”。嘴是个门,从这里出来的都是恶。现在科技发达了,有各种各样的锁,但是却不能在嘴上安个锁。如果能安一个锁就好了,平时锁上,到吃饭的时候才打开,抓紧吃,吃完再锁上。几十年前就有这样的愿望,到现在还没实现。作为修行人,口业很容易犯啊!

    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好把握,一般的修行人都不会犯杀盗淫妄酒这些戒。但是绮语、恶语、离间语不好把握。意业更不好把握,意念上的事更难。

    口业不容易把握。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犯错,好多都是以这个嘴巴犯的。很多的不利,很多的伤害,都是从嘴巴招来的。所以在这里说,“时时莫出无义词。”无意义的话,别多说。

    有一句法语: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也是个标准。但是好话不是花言巧语,好话是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帮助,都有利益的话。“大菩萨,老居士……”“哎呀,功德无量。”“哎呀,随喜。”花言巧语嘛。什么是随喜?随喜是用心来随喜,是随之喜欢,是一种心态,不是一句话,不是口头上随喜。是真随喜还是假随喜,有没有真正随喜你自己最清楚。

    什么叫功德无量?无量是能够尽虚空遍法界的,是法身,是佛性。明心见性了才是功德无量,之前没有功德无量。没有无量的功德,哪有功德无量?什么老居士,大菩萨,连登地的菩萨都谈不上!八地、九地、十地,这三地的菩萨都属于是大菩萨。到八地的时候烦恼障彻底断了,这是断障的功德。证的功德是,证悟了和佛差不多一样的境界,弘法利生有像佛那样的力量,基本上就是无作意,不用刻意;是无勤的,无勤是不通过勤奋。都是自自然然的。没有这些功德,还说是大菩萨。老居士这个含义我也不太明白。老居士肯定是有修有证的,有定有慧的。都是这样的吗?如果不是这样的,就是花言巧语。这些花言巧语不叫好话。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话好是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帮助,这样的话你可以说,可以到处说,说得越多越好。为什么呢?因为说的越多彼此的利益越多,帮助越大。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那就少说。这里讲的无义词,就是没有意义的话。这样的话尽量别说,说多了容易犯错、犯戒。我们讲“恶语”的时候也讲过,若是你故意说让对方不开心,扰乱对方的相续的话,让对方烦恼了,就是恶语。现在有的人觉得自己直来直去,很实在,然后就什么都说。这是造业啊!

    老实也要有戒律的基础,根本没有戒律,怎么能谈得上老实呢?世间有世间的戒律,佛法有佛法的戒律,戒律是基础。如果你破戒了,犯错了,造恶了,还说“我这个人很老实,我这个人直来直去。”拉倒吧!是心要直来直去,不是话要直来直去。你话直来直去的同时,心是直来直去的吗?你说这些老实话的时候,你的心老实吗?心是主宰,要是心不老实的话,你就是不老实;若是你心不是直来直去的话,你的话也不是直来直去的。都是你自己认为的。没有必要去伤害对方吧,没有必要去害他害己吧。所以这里讲“时时莫出无义词”。你说这些长短、是非、邪正、善恶,有意义吗?对你有帮助,对他人有帮助吗?对今生有好处,对来世有好处吗?没有吧?所以叫做无意义。

    不仅是在此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教言。三世一切诸佛、具德的上师善知识都这样说。因为这是一种觉悟,一种真理。觉悟的人都会这样说,懂得真理的人都会这样说,除了你。

    恒时言说谛实语,要说实话。为众生,为修行,暂时说一些假话也可以,这叫方便语。方便语完全是善意的,不能有丝毫的恶意。在形相上是恶,但实际上是善;相上是恶,但性上是善;表面上是恶,但心里是善。需要方便的时候,说一些方便语可以。

    但是一些人的方便语有点太夸张了。“我现在是方便语啊”,“方便嘛,为了修行,为了大家嘛。”真的是为了大家,为了修行,为了众生吗?这里有个空间,有时候留个空间是对的。小乘和大乘之间是有差别的,以前我认为讲法要圆融,不能完全按照小乘的观点讲,也不能完全按照大乘的观点讲,应该站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介绍佛法。但我现在发现不能轻易留这个空间,因为留多了容易让某些人找借口、钻空子,容易让某些人犯戒、犯错。借口为众生,然后造业。

    若见上师堪布时,当发恭敬侍奉心。

    侍奉三宝是消业,也是积福。这里讲的恭敬侍奉,首先应该有恭敬心,然后再去侍奉。恭敬什么呢?恭敬上师、善知识具有的这些功德,而不是要恭敬这个人。你为什么要恭敬他呢?因为他有很多无漏的,值得学修的功德。好比你为什么爱惜这个东西?因为它有价值。

    但是现在有些恭敬不是这样的。不看功德,只看形象,看身份,看面子。有身份,有面子的人就恭敬,没有身份,没有面子的人就不恭敬了。如果街上的一个乞丐有好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功德,戒律清净,非常慈悲,有智慧,但是我们都不会去恭敬。因为他是乞丐啊,街上要饭的,要给他磕头,多丢脸啊!

    现在人只看人的形象,不看人内心的功德。若是你们想恭敬的话,就要看功德。不看功德的恭敬,我是不接受的。为什么看功德呢?因为这本身是一种信心。所谓的清净信心,是一种欢喜。你喜欢这些无漏的功德,清净的戒律,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真的喜欢了,自然就会学,学了自然就会得到,这样才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一切成就的根本。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胜解信心,恭敬心里都有。

    “若见上师堪布时”,在有些地方,上师和堪布的含义不完全一样,这里是分开说的。若见到了上师或堪布的时候,应当发恭敬心,应该对他们的功德生起欢喜、欲乐之心。欲是想得到,是希望自己也能变成那样,希望自己也有这些功德,这是恭敬心。恭敬心应该具有三种信心: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胜解信心。清净信心是喜欢他所具有的这些功德;欲乐信心,想得到,希望自己也能得到这些功德;胜解信心,对自己特别有信心,自己一定能变成他那样,一定能得到他的那些功德。

    有恭敬心、有信心就有加持。若是你能够去尽心侍奉的话,就能得到加持。侍奉本身是一种消业,也是一种积福。因为你是在奉献,在付出,在做功德,你在种善根,这都是给自己做的。

    为什么对上师、堪布要恭敬侍奉呢?所依是清净的,对境是清净的,靠所依清净,对境清净的这些善根、功德、福德也是完全清净的。所依上有区别,所以也是个机会。但人都不懂,不会给自己积福。其实三宝是福田,出家人穿的法衣,是当时佛祖释迦牟尼佛设计的,也是他老人家亲自裁缝的。为什么是一块一块的呢?出家人为什么穿这样的法衣呢?这是有代表性的,代表福田,是人天的福田。以后想种福就在那里种。但是人都不会做。

    不是谁都能成为上师三宝,在真正的上师三宝的境界里,黄金和牛粪没有区别。对上师三宝来说,你做再大的供养,再大的侍奉,又有什么呢?对他来说什么也不是。这都是给自己种福田,给自己做功德,给自己积福德。我们是深信因果的,这不是什么迷信,这些不可能浪费,将来会在自己的相续中成熟,还是自己的。现在的人邪思邪见重,没有多少正知正见。

    若见具有法眼者,或遇初业众生时,则当生起本师想。

    “若见具有法眼者”,法眼者是什么呢?就是开悟者,见性的人,也可以说是登地以上的菩萨。什么叫法眼?法不是用眼睛来看的,这里说的眼睛是我们的心,法是法性,就是自性。具有法眼就是见性了,见道和修道的人是法眼者。

    “或遇初业众生时”,业指的是学业,初业是初学的意思。初学就是刚学佛的人,一地以下的,处在资粮道、加行道的这些人。

    “则当生起本师想”,不管是遇到有修无修,有证无证的人,都要生起本师想,像恭敬上师一样恭敬他们。如果你有智慧的话,不管是批评你还是表扬你,不管是诽谤你还是赞叹你,不管是骂你还是对你说好话,都是你的善友、善知识,都在帮助你,让你见性。就像法语里说的,都在给你机会,都在给你表法啊!不管是微笑的面孔还是仇恨的面孔,都是在给你表法啊!微笑的面容是让你生起欢喜,仇恨的面容是让你修忍辱,让你生起出离心。若是没有人来折磨你、伤害你,你怎么能生起出离心,怎么修忍辱啊?这是在给你修忍辱的对境。对一个真正修行人来说,这都是求之不得的。

    事情也是,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不管是伤害你还是帮助你,若是你都能接受,都能转为道用的话,都是机会——解脱的机会,进步的机会。那当然了,来伤害你,那是给你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没有这样,你业怎么消,债怎么还啊?若是给你帮助,给你好处,若是你能转为道用,也是让你提高,给你增加助缘,也是好事。那这样的话,不管是有修有证的人,还是没修没证的人,都这样平等的对待,平等地接受,才能成就啊!

    在逆境中我们容易发现,在顺境中根本无法发现。我们处处都在失败。遇到顺境了,又执着了,高兴了,快乐了,正在失败,但是没有发现。在逆境中还好一些,知道自己太差了,知道自己不行。这也是有一点点修行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分辨能力,一般的人连这个能力都没有,根本不知道在对境中的失败。我们现在稍微有一点点的修行,知道在逆境当中自己太差了,遇到事情就不行了,但也只是在逆境中能发现,在顺境中很难发现。我今天挨个问了,没有一个是在顺境中能发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顺境诱惑力强啊!顺境和逆境有差别,逆境直接伤害我们,顺境间接伤害我们,所以当时很难发现。

    逆境可怕,但是顺境更可怕。当时很难发现,过后才会知道,那才是真正的魔王波旬的工具。魔王波旬每天给我们发的这些箭都是花箭,当时发现不了,觉得很美、很好、很得意,过后知道都是毒箭啊!看是花,实际上是毒。不能让他百发百中,若是中了就完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1:59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菩萨宝鬘论》。《菩萨宝鬘论》是阿底峡尊者的著作,句句都是窍诀,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若见一切众生时,当起父母兄弟想。

    见到一些众生的时候,应该把他们当成父母、兄弟。其实应该把一切众生都当成父母,当成儿女,但是现在我们觉得这样做有一定的困难,觉得这个要求有点过分。其实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这样做一点都不难。现在我们为什么觉得难呢?因为我们不明理,佛讲的因果和轮回这些道理我们没有弄清楚。

    我处处都在强调加行,强调基础,就是强调佛讲的最基本的理念:六道轮回、三世因果。若是你没有弄明白、没有深信这些道理,就没法修行了。六道轮回和三世因果是基础,佛教的理念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建立的。

    我们现在学佛修行精进不起来,没有什么突破,也没有什么成绩,就卡在这里。基本的道理都没有弄明白,还谈什么空性和大光明,不可能。所以首先要把基础打好,把六道轮回、三世因果这些道理弄清楚,然后再进一步地学修,一点都不难。

    见到任何一切众生,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很难啊!世上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这种理念,包括我们这些学佛人也很难接受。现在信佛、学佛了,嘴上不敢说不接受,但是心里很难接受,就是因为基础没有打好。如果基础打好了,懂得轮回、深信轮回了,有什么难的?本来就是这样嘛。现世的父母和过去世的父母有什么区别?现世的儿女和过去世的儿女有什么区别?

    现在很多人都把慈悲心挂在嘴上,你慈悲,我慈悲,大家都慈悲。实际上真要有慈悲心非常困难。为什么呢?如果要生起慈悲心,就要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父母,或者看成是儿女。现在我们对现世的父母和儿女——尤其是对儿女,都特别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快乐,特别希望他们能够远离痛苦。这种对儿女的慈心和悲心谁都有,包括蚂蚁等小含生都有。这虽然也是一种慈悲,但这不是佛讲的慈悲。佛讲的慈悲是平等的,对一切众生都有这样的发心,那才是真正的慈悲心。

    舍无量心是慈悲心的基础,要舍掉两种分别念,保持平等的心态。就是舍掉对怨敌的仇恨,舍掉对亲朋好友的贪恋。一切都要平等地对待,修一个平等之心,在这个基础上所发的慈悲心才是佛讲的慈悲心。要把一切众生都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或者儿女,知道一切众生和现世的父母、儿女没有任何区别,慈心和悲心就自然在相续中产生了。

    首先要明白六道轮回,要深信六道轮回。轮回是无始无终的,无始劫以来我们流转在轮回中,都是靠父母而生的,这个父母不是一两个,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而且不止一次地做过,无数次地做过。这个道理你明白了,深信了,那就不难了。

    “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的父母,做我们父母的时候和现世的父母一样;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们的儿女,做我们儿女的时候和现世的儿女一样。”你这样想,就知道现世的父母和过去世的父母没有什么区别,现世的儿女和过去世的儿女没有什么区别了。若是有区别,只是时间上的差别。

    你前几年生的儿女和现在生的儿女有没有区别?没有,都是你亲生的,都是你们家的。一样,过去世的父母和现在世的父母,过去世的儿女和现在世的儿女没有任何区别。从道理上能讲得通。其实佛讲的都是事实真相、真理。所以我们首先要懂得轮回,深信轮回;要懂得因果,深信因果。有了这个基础,慈悲心自然就有。这都是有程序的。

    现在,人们都非常重视菩提心。中国弘扬的是大乘佛法,我们这些人修的都是大乘佛法。但是难啊!有些人根本没有进入大乘佛法的门!大乘佛法里,慈悲心是基础。佛教和外道的区别是皈依三宝,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若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就是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菩提心有胜义谛的和世俗谛的,胜义谛的菩提心是佛菩萨的境界;世俗谛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我们这些凡夫也可以有的。菩提心是在慈悲心的基础上建立的。慈悲心的基础就是刚才讲的知母、知恩、报恩。最重要的是知母。

    什么叫知母呢?就是要知道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说父母还不如说儿女呢,因为现在的人都执着儿女,执着父母的少了。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现世的儿女,就能产生慈悲心。你对现世的儿女自然就有慈悲心,晚上做梦的时候都希望他们能得到快乐,远离痛苦。现在很多人学佛求的都是这些:“希望我的儿子、女儿顺利,有成就。”

    但是所有的众生都做过你的儿女,有的是前世、过去世的儿女,有的是现在世的儿女,你过去世的儿女和现在世的儿女,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能这样想,生起慈悲心就不难了。有了慈悲心,菩提心自然就能生起了。若是你真心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你肯定会努力去做的。

    你现在没有能力拔除他们的痛苦,给予他们安乐,只有修持成佛了,才能做得到!这个选择也是有智慧的选择。因为只有我们成佛了,辗转法 lun了,有自己的教法了,才能帮助众生,才能解决众生根本的问题。给他们吃的、穿的,给他们再多的钱财,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们条件再好,再有钱,还是有烦恼,有痛苦。只有佛法才能帮助他们。用佛法帮助他们,首先自己要成佛,若是自己不成佛、不觉悟的话,无法能够让别人成佛。

    自觉觉他,自度度他是有程序的。先度自己,然后再度众生;先自己觉悟,然后再让众生觉悟。若是你没有觉悟,没有智慧,你再有实力,再有权力,再有文化,再明白道理,也度化不了众生。世间的千言万语不如开悟者的一句话。

    开悟者、成就者所说的这些话,所讲的这些道理,里面有一个摸不到、看不见的东西,这个叫加持。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清净心中来的。由清净的发心,清净的愿力所做、所说的一切,都是有力量的,它才能感化众生。我们现在选择好好学修,让自己解脱、成佛,然后就能转法 lun,有自己的教法了。

    现在我们是在弘法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不是弘扬我们自己的教法。以后应该有自己的教法。这样心量就不一样了。有了一定的修证,你也可以帮助一些众生,但是你不满足,要彻底帮助众生。若是自己能转法 lun,有自己的教法,自己就成为教主了。你现在再觉悟,再有能力,你也是给释迦牟尼佛打工,给那些诸佛菩萨打工。

    现在世间有能力的人也是先给别人打工,然后慢慢有自己的公司。我们也一样,先给释迦牟尼佛打工,然后慢慢地有自己的教法,我们自己也是教主,这样直接利益众生。这样的发心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要成佛,这叫愿菩提心;成佛需要资粮,为了成佛,我要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这种决心叫行菩提心。这两个心自然就产生了。现在有的人刻意发菩提心,根本发不出来。“众生都是父母,都是儿女,我要慈悲他们。”你在座上是这样想的,但是下座了,心态还和以前一模一样。

    刻意发是发不出来的。明理以后自然就能生起这些心,所以明理很重要。学佛首先要明白佛讲的这些道理,然后才能产生菩提心。这是有程序、有次第的。我一直在强调次第。

    学佛修行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想一步登天。现在有的人总想走捷径。我们现在修的净土与大圆满,是最捷径的了。若是你再去找捷径,就不是捷径了,就是“超径”了,那就不是这个范围,可能是外道的了。若是你们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就,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的来。

    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什么都不重要,先反省一下,观察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就、成佛的。其实很多人都不是真心的,只是在嘴上说:“我要解脱,我要成佛。”根本没明白什么叫解脱,什么叫成佛。别人一说解脱好,成佛好,就跟着别人跑。其实都没有修行,没有见解,没有定力,没有自己的知见,都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现在越来越发现,因果、轮回这些都是学佛、修行的根。我们现在要发菩提心,或是要修什么法,根都在这里。我们修行,却没有深信轮回,深信因果,所以修行的过程中总是出问题。就像是一台车子总出问题,经过检查才会发现,问题都出在那些不可或缺的零件上。

    我们的人身就像是通向彼岸的一艘船。但是有各种情况:有的船虽然还没有到达彼岸,但是正在航行;有的根本没有启动,只是在那边漂浮;有的在使用,但是经常出问题,检查的时候发现,毛病都出在最基本的配件上。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但是最根本的都在基础里。

    现在有些人觉得,自己应该直接修高深的法,直接修大圆满正行。其实我早就给大家讲过,我们现在修的五内加行比正行难,四外加行比五内加行难。为什么这样讲呢?佛说过,学佛修行人就像初一的月亮,刚开始不是特别明亮,缺失很多,难就难在这个时候。但是从初一开始,初二,初三,初四……越往后越圆满,越光明,到十五的时候,完全是圆满的,光明的。

    世间也有这样的说法:“万事开头难。”修行也不例外,刚开始的时候难。因为找不到门!现在好多人虽然信佛学佛,但是根本没有找到门,这样难。找到门了,找到路了,可以不停地往前走了,就不难了。现在修加行,尤其是修外加行非常难,要深信轮回,深信因果是非常难的。

    你们现在没有仔细地学佛,也没有认真地修行,所以根本不知道难度在哪里。若是四外加行修好了,对轮回、对因果有一定的胜解心、一定的认识、一定的信念了,在这个基础上再修其它的法,就一点都不难了。发菩提心有什么难的?应该啊!众生本来就是儿女,本来就是父母嘛!你有这样的认识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自然就能生起了,业障也自然消除了,修行就不难了,成就也是自然的。

    我现在不好说你们是不是真心想解脱、成佛的。佛讲过修行人有三种根基:有求人天福报的,也有光求自己解脱的,也有求佛果的。每个人的根基、福德、因缘都不一样,所以我不敢说,你们自己最清楚自己。若是你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佛的话,就一定要按次第来,脚踏实地、死心塌地地修,最后才能成就。

    将一切众生当成自己的父母,这是大乘的理念,也是显宗的境界。密宗的境界更高。密宗里处处都要观为净土,人人都要观为佛。五种圆满是基础,住处圆满,处处都是净土,都是西方极乐世界,人人都是阿弥陀佛。

    现在有的人学佛,分别心太重了。都看成是佛,不可能;都看成是父母,也不可能,甚至连一般的相处都做不到。互相帮助理解、圆融容纳是做人的基础,根本都做不到。一切众生都要当成儿女、当成父母,再高境界里,把众生都要当成是佛菩萨,我们都做不到。没有把众生当成佛菩萨,也没有把众生看成是儿女或者是父母。

    一般的待人接物,都是做人的基础。《弟子规》里也讲了,人与人之间要有礼貌,互相尊重,搞好团结,这是仁义道德。你们现在跋山涉水来到雪域,来到朗措玛寺,就是为了修行嘛,但是一点都不圆融。不用说学佛人,连人都没有做到。若是真心想学佛、修行,我们非常欢迎。你们这样来,我也非常感动,非常高兴。但若是你一点都不改变,一点都没有进步,还不如不来。这里是道场,只有正法,不能有别的;这里只有道友,不能有恶友。你可以在家里,在外面造业,但是不要到这里来造业。

    你在这里挑这挑那,说这说那,第一个害自己,第二个害他人。你是来修行的、来做功德的还是来造业的?你为什么要到朗措玛寺?首先要弄清楚自己上山的目的。这里只有佛法,到这里只能学法修行,没有别的;若是你真心想学佛修行,真心想依止上师或道友,那你就尽量做到这些。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1:59

远离一切恶友伴,依止殊胜善知识。

    作为修行人,要行善不能造恶,因此就要远离恶友,远离造恶业的伴侣。怎么远离呢?是不是要离开单位,离开家庭?不是。境是为心转的,首先转心,然后境自然就转了。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要转变心态,做任何事情都要为众生做,为对方做,为他人做。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有任何的矛盾与冲突都要化解。怎样化解呢?就是从心上下功夫。

    发一颗慈悲心、菩提心、饶益他人之心,自然就能感化他人,解决问题,和任何人不会有冲突,也不会有矛盾。所以这里讲,要远离邪恶的朋友,依止殊胜的善知识。若是能转变心态,你的家人,你所接触的这些人也是你的善知识。都在给你表法,让你开悟;都在给你机会,让你解脱!只是自己没有把握住而已。

    我们既要远离外在的恶友,依止外在的善知识,也要远离内在的恶友,依止内在的善知识。这些恶念以及不好的想法,都是恶友——心灵上的恶友,不能让它做你的伴侣,这些恶念、恶业和自己的相续要分开。我们总说要忏悔,到底要忏悔什么呢?就是要忏悔内心中的这些恶念、邪思邪见。若是能让这些邪思邪见、恶念和自己的相续分离,这叫真正的忏悔。

    内在的善知识是什么呢?就是正知正念。内在的恶友是什么呢?就是邪思邪见。要远离邪思邪见,依止正知正见。人人都有条件,人人都有这个机会,主要是自己肯不肯。其实,做到这些都不难,但是这里讲的这些,却句句难倒了我们。听这个难,听那个也难,句句都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开悟、觉悟。开悟了,觉悟了,一点都不难,真的不难。

    佛讲过,众生是愚痴、颠倒的,若是不愚痴、不颠倒的话,一点都不难。诸法的本性是通达无碍的,若是我们开悟、觉悟了,回归当初了,都是通达无碍的。但是我们没有开悟,没有觉悟,都在迷惑、愚痴,所以都是颠倒的。

    我们有一句法语:“你真正放下了,不用放弃一个人,不要放弃一件事。”放下是一种心态、一种智慧,和任何人都可以相处,事事都能圆满。你觉悟了,事事都是好事;你觉悟了,人人都是好人;你觉悟了,处处都是好处。对你来说,都在帮助你,都在让你成长,都在让你成熟。

    现在的我们是颠倒的,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平安顺利,特别希望生活中没有坎坷,工作中没有挫折。错了!其实这些对一个修行人来说,都是好事;对于正在修炼自己的人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因为你只有经过磨难和坎坷,才能成长,才能成熟。但是我们现在都特别实际,求平安、求工作不要有挫折,生活不要有坎坷,特别患得患失。包括到山上、到庙里去礼佛,去拜见上师的时候,唯一的愿望就是这些。难道不是颠倒吗?

    每天在家里对着佛菩萨求:“不要有挫折,不要有坎坷,我要一切顺利、平安、健康……”这就是人的颠倒。作为修行人,要勇敢地面对一切,勇敢地接受一切,把心门打开,心量放开,没有事,稳稳当当,如如不动。大难来临时,心还是屹然不动。你明白道理了,心里是不会有困惑的。解脱是要心解脱。

    远离嗔心不悦意,处处恒具欢喜心。

    “远离嗔心不悦意”,主要是远离不悦意的事情。“处处恒具欢喜心”,在哪里都开心快乐。你真正明白道理了,真正有修行了,就是这样的。怎么都是好事,都是快乐。有钱也快乐,没钱也快乐;有病也快乐,没病也快乐;死也快乐,活也快乐,像《快乐之歌》里讲的一样。

    有钱也快乐,可以去做更多利益众生的事情;没钱也快乐,没有那么多的忧虑与挂碍,心里轻松自在。没病也快乐,身体健康更方便弘法利生;有病也快乐,可以消业还债。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这样的心态。所以他心灵上没有痛苦,没有烦恼:“这是宿世的业,现在在消;这是宿世的债,现在在还。”然后开心、快乐。真的是这样。

    以前有一句话:身受心不受。虽然在表面上看是有病,很不好,但是心在开心、快乐,有病也快乐。没病,身体健康更能精进学修佛法,利益众生,也是好事。暂时不死,活着也行,也是快乐,因为能学佛、能修行。每天法喜充满,还能弘法利生,更多的利益众生,做对社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要死了也快乐,因为要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然后再回来,继续利益众生,也好啊!真正的修行人是不会怕死的,也不会把死亡当成一种痛苦。

    所以我给大家讲,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有那么多的顾虑或计划,差不多就行了。过一天快乐一天;过一天开心一天。这样过日子才是有价值的。你应该过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真正的学佛人、修行人就是这样的,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秒过的都是有意义的,不是混,而是过,有意义的过。开心,快乐啊!这就是修行。

    我们有几句法语,非常经典:“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没有完美,别追求完美,想开、想通本身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活在当下就是快乐。其实人人都活在快乐当中,但是却没有认识到。你认识到了,感觉到了,这叫知足,当下就是快乐。知足是知道自己活在当下,知道自己活在快乐当中。“世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放下就都得到了,随缘就都顺利了。这样还能不快乐,不开心吗?

    我们为什么想不开,想不通呢?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不会换角度思维,不会换位思考。诸法的本性是通达无碍的。不要只站在一个角度里想,换个位置思考,换个角度想都是通的,没有障碍,这就是快乐。人都不会活。

    在座的各位要好好地过日子,这样不会有错。以后不能再混日子了,马马虎虎的今天又过去了,糊里糊涂的明天又过去了,这叫混日子。明明白白地活在当下,这叫过日子。学佛人要会过日子,不能混日子。其实什么事情都没有,都是我们自找的,自寻烦恼,自找痛苦。但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理念要求别人,这是错误的。

    其实每个人都没有错。佛讲众生有不同的九乘根基:下等根基、中等根基、上等根基。下等的下等、下等的中等、下等的上等;中等的下等、中等的中等、中等的上等;上等的下等、上等的中等、上等的上等。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福报不一样,缘分不一样,这样看,都没有错。他有烦恼是很正常的,他就在那个境界里。这样一想,就没有想不开,想不通的了。

    要开心快乐,就把这些都当成好事。一会出去,外面下雨了,不小心摔到了,好事:“肯定是上师加持我,帮我消除了宿世的很多业障,多好啊。”内心就开心、快乐了。就这样想,转外境。修行应该是这样的,不要想别的:“是不是护法不高兴了?是不是有什么不清净的东西了?让我摔倒了?”老琢磨这些,心里就乱了。这样就不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0

我今天在这里接着给大家讲《菩萨宝鬘论》。我们在这几天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都感觉到了,它句句都是窍诀,确实是一针见血,非常有针对性,对我们每个人都特别有帮助,所以大家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学修。

    不贪内外一切法,当于无贪中安住。

    内就是内情众生,外就是外器世界,不贪内外所有的法,在不贪欲中安住。这点一般人很难做到,因为很多道理我们还没有明白,尤其是佛讲的一些最基本的道理还没搞清楚。所以我们现在要不贪内外一切法,难度非常大,基本上不可能。但是我们作为修行人,一定要努力做到。如果还贪恋世间一些暂时的利益,我们不能解脱,更不能成就佛果。

    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自己的相续,自己到底是不是在追求解脱?是不是真心想成就?现在好多人都是说说而已,都是假的,都不是真心的——不是真心想解脱,也不是真心想成就。不知道解脱是什么状态,更不知道成佛是什么状态。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怎么能真心地希求解脱呢?我经常给大家讲,不要盲目的信佛,也不要盲目的学佛。学佛修行,首先应该有个目标。

    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就佛果,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若是目标没有确定下来,你再努力也没有用,白费!

    我们学佛修行应该有希求解脱、希求成就的欲望,发自内心的。然后要做到不贪恋世间,不贪恋内外一切法,真心的希求解脱,这叫出离心。这是学佛人最初的一个发心,我们必须要做到!

    若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出离心,没有断除世间的贪念,没有真心希求解脱的这种欲望,无论你学修任何法,学修得即使再精进,所学的法再殊胜,也没有用,都超不出三界,都是世间法,都是属于轮回的。

    “不是啊,我修的是大圆满、大中观。”法是大圆满、大中观,但你不是这些法的法器。一定要将法融入到相续。你的相续变成大圆满了,你所修的法才是大圆满;你的相续变成大中观了,你所修的法才是大中观。之前这个法和你没有关系,因为你还没有和它相融合,还没有和它联系在一起,法是法,人是人,还是两回事,这样你修的法再殊胜也没有用。

    其实大圆满、大中观,都是最高深、最殊胜的法,但是你的相续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境界。若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出离心,你修任何法都一样,都是世间法,都超不出三界,超不出轮回。所以我们首先要在相续中建立出离心,这个出离心就是“不贪内外一切法,当于无贪中安住。”

    我们现在还做不到不贪。什么时候才能做到呢?开悟以后,明白这些道理了,自然就不贪了,就轻松了。佛讲:“诸行无常,有漏皆苦。”四法印中,这两个是最重要的。“诸行无常”,只要是因缘和合的东西,都是无常的;“有漏皆苦”,属于轮回的东西,都是苦的。应该明白这些道理。但我们没有明白,没有看破,还在贪着世间这些名闻利养。

    我们现在越追求快乐,心里就越痛苦;越追求幸福,就越不幸福;越去寻找轻松自在的状态,就越不轻松,越不自在。世间的凡夫都是无明、愚痴、颠倒。因为贪心,看不到诸法的真相、真理,把假当成真,把苦当成乐,然后去追求。但越追求,越得不到;越追求,这些会离你越远。你不追求的时候,才会有,才会来;你不追求的时候,才能得到。

    以前我也跟大家说过,我们要远离世间八法,但不是身要远离,而是心要远离。比如说快乐和痛苦,我们现在执着快乐,追求快乐;我们执着痛苦,想远离痛苦。然而这是错误的,我们颠倒了。你不去执着、不去追求的时候,快乐自然就来了,这本身是一种大快乐。你不去执着痛苦,没有远离痛苦的心态,痛苦自然就会离开你。其实快乐也好,痛苦也好,都是心——心快乐才是真快乐,心痛苦才是真痛苦。心看破了,放下了,快乐自然就有了,痛苦自然就会离开了。

    现在一说要远离世间八法,都觉得难:“我远离了世间八法,是不是不生活、不工作啊?是不是不去赚钱啊?”不是身要远离,而是心要远离。不去执着,不去追求的时候,快乐自然就有了。不去执着痛苦,就不会有痛苦;没有远离痛苦的想法,痛苦自然就会离开你。这叫心远离。

    以此类推,所有的世间八法都是这样的。你能放下这些,你要的东西自然就来了。怎么才能放下呢?要知道属于轮回的一切都是苦,属于世间的一切都是假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虚假的,都是痛苦的。六道轮回只有痛苦,没有安乐。“不净室中无妙香,五趣之中无安乐。”不净室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共厕所。公共厕所里是闻不到香味的。“五趣之中无安乐”,五趣指的是轮回。五趣是指地狱、饿鬼、傍生、人、天(阿修罗算在天界里)。五趣之中没有安乐,只有痛苦。但我们没有看透,都觉得有快乐,都觉得有值得追求的东西,放不下。

    其实世间的名闻利养也一样,你放下了才会有。属于轮回中的一切都是痛苦的,都是无常的。亲和仇是无常的:上辈子的亲人会变成这辈子的仇人,这辈子的恩人会变成下辈子的仇人,昨天的朋友会变成今天的敌人。现在更明显,昨天爱的不得了,跟他结婚,成为亲人;今天就闹矛盾,闹离婚,恨的不得了,变成仇人了。这叫无常。

    亲和仇都是无常的,没有永远的亲,也没有永远的仇,所以心里不能有恨,也不能有爱。这里说的爱是小爱,只爱身边的几个人。小爱是贪。要爱就要培养大爱,无边的爱,无量的爱,那是快乐的因。小爱是痛苦的因,因为它是无常的,会变的。现在好的不得了,但很快就会变的,那个时候你会痛苦的不得了。都是无常的,无常的东西都是痛苦的。

    贫富是无常的,昨天有钱,今天就会没钱,昨天的百万富翁也许今天会变成穷光蛋。权力也是无常的,昨天有权,今天就会没权,这些现象我们避免不了。不管来临的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心里要明白,自己在修行,面对任何对境,心中都要做好准备。这样,即使对境变了,也不会影响我们。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一定会变化,心中已经有数了。对境变的时候,我们的心不变,看这些对境的变化就像看电影一样。这叫开悟,叫觉悟。

    我们不是身要远离这些对境,也不是要逃避现实。不管对境如何变化,富了还是穷了,今天好了还是明天不好了,是顺境来了还是逆境来了,心里都要有所准备,心都不受外境变化的影响。对外境的变化心里有数,心不随之变,不受外境的影响,这叫如如不动。心如如不动不是没有念头,而是一种觉,也是一种智慧。

    你懂得了六道轮回、诸法无常的道理,自然就不贪恋了。但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有智慧、觉悟的人才能做到。不贪不是一种控制,是心里自然没有。

    佛还讲,六道轮回就像苦海,像火炕。若是你真懂了,真明白了,你是不会贪恋的。不可能贪恋!你愿意留在火炕里吗?不可能吧?你一定会千方百计地逃脱。我们现在学佛一拖再拖,懈怠得不得了,懒惰得不得了,就是没有弄明白佛讲的这些最基本的道理!如果你明白了,自然就会精进了,自然就不贪了,自然就能放下了。

    想不贪,然后去控制,这样不行。“我不能贪,不能贪人,不能贪物,不能贪这些事情。”你是控制不了的!即使暂时控制住了,一会又跑了;这几天控制住了,过几天又不行了。首先要明白道理。佛讲的六道轮、诸法无常的道理,是从相上讲的;无我和空性,是从性上讲的。相上的一切法都是苦与无常的;性上都是无我与空性的。你彻底弄明白了这些,贪念自然就没有了。

    你不贪恋这些的时候,世间的名闻利养自然就来了,想躲也躲不开,想拦也拦不住。我们如法修行,就像点火,世间的福报就像灰,即使你不要灰,但火点上了,灰自然就有了。

    其实追求这些世间法也没有错,但是你这种心态,这种做法,采用的方法是错误的,你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邪的,不是正的。思路不正确,做法不正确。佛讲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净而不染,这叫解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属于世间的都在掌握之中,都在意料之中,应有尽有,都能获得,这叫福慧圆满。

    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改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先以佛法改正思想,然后以佛法改变行为。现在我们的思想不正,行为不正,要纠正过来。行为要正,心更要正,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由心主宰,由心带动。所以主要功夫下到心上,心正一切正。我们就是心态不正,修行就是修一个正确的心态,将心态放平。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态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这叫不可思议。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0

贪欲不得善趣乐,亦能断尽解脱命。

    “贪欲不得善趣乐”,这里没有说解脱,讲的不是出世间的。善趣乐是人天的福报。若是你贪了,连人天的福报都得不到。“我怎么得不到呢?我有贪心,好多人也有贪心,但是他们有名又有利。”这不叫得到!没有压力,没有痛苦,才是真正修来的人天福报。

    我们没有得到这些福报,如果真得到了,身心都会受益。很多人连身都没有受益,更不用说心受益了。既然你说自己有世间的名闻利养,可是你却什么也舍不得——舍不得花,舍不得用,这些没有给你带来真正的轻松自在、快乐幸福,身心都没有受益。所以你拥有的这些名闻利养都是痛苦,是祸不是福。

    这些世间的财富、名利、地位,是祸还是福,就看你的心态了。我觉得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祸不是福。身体不健康,心灵也不健康;身体快要垮了,心灵快要崩溃了。

    “贪欲不得善趣乐”,什么是善趣乐?就是世间的福报。若是你贪着的话,连世间的福报都得不到。龙树菩萨也讲过,积财、守财、失财都是苦。你现在拼命的追求财富,赚钱、积财的过程是苦。钱越多,压力越大,心越不得安宁:“这些钱怎么花啊?怎么存啊?我突然死了怎么办?谁会拿走呢?”就琢磨这些,守财的过程是痛苦的。有的人像小品里讲的一样:人没死,钱却没了,也是痛苦。

    你现在可能很有钱,但是有一天,在你没死之前,钱就没有了,也是痛苦。虽然这些钱财没有离开你,但是你不得不离开钱财了,因为到时候了,阎罗王来接你了,你不走不行,那时你必须要离开钱财,也是一种痛苦。自己一生积累的财富都要通通失去,一分钱也拿不走,你心里会怎么想?你能放下吗?放不下呀!于是就痛苦。积财的过程是苦,守财的过程是苦,失财更是苦,始终是苦。财只能给你带来痛苦,带来烦恼。所以我说这不是福,是祸,是最大的祸害,因为这些对你的伤害最大。现在好多有钱人都是,心一刹那也得不到安宁。

    真有钱的那天,你要放放不下,非常的难啊!但是人都颠倒了,老想赚钱,老想发财。有的人还稍微有一点好的发心:“等我有钱了,帮上师三宝弘法,上供下施,捐好多钱。”这是你现在想的,到时候你肯定做不到!“要是我解脱了,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然后再回来度化众生。”想得多容易啊!“我现在去买彩票,如果中了500万,100万捐给寺院,100万捐给贫穷人……”这是你现在想象的,真正做起来很难。

    如果真有了钱,你又变成另外一个人了,那时又不一样了。没有钱时的境界和有钱时的境界不一样,没钱时的心态和有钱时的心态不一样。你真有了五百万,想法就多了:“这500万怎么用都不够,我还要赚。”这样的念就来了,你根本不会满足。所以不要求这些。

    我不是给大家讲了吗?作为一个修行人,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的福报,别去求这些。你现在都精进不起来,忙得不得了,这都是由贪心导致的,都是贪!精进不起来,你就不能解脱。被贪心牵引着去做这些事情,会造很多很多业,会断掉解脱之命。好多人都没有明白解脱的重要性。

    佛一共转了三次fa 轮,第一次是四谛:苦、集、灭、道。第一个就是苦。首先要找到苦,认识苦,然后才能生起解脱之心,不然怎么能生起希求解脱的心呢?

    你要解脱痛苦,就要找到痛苦的根。痛苦的根是集。集指的是烦恼与我执。佛的思路多明了啊!怎么才能断烦恼,断我执呢?这时佛就讲道。道是正法,你要靠正法——空性无我的智慧,才能断除这些我执和烦恼。因为无我的智慧和我执是冲突的,这两者不能同时存在相续中。有无我的智慧就不会有我执,要靠无我的智慧和空性的智慧去对治我执和烦恼。佛最后讲的是灭。灭指的是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断尽了烦恼,解脱了痛苦。这也是最终的果位。这叫四谛法。

    不要糊里糊涂地学佛,一定要明明白白地学。我们现在要依教奉行,依法就是按佛的要求,按佛的教导,首先要知道苦。如果你还在追求这些福报,还在贪恋这些福报,就说明你还没有认识到苦。“轮回太苦了,人生太苦了,我太苦了!”只是说说而已。你所感觉到的苦只是小小的一部分,你还没有认识全面的苦。

    你要全面认识苦,不只是你苦,六道里的所有的众生都苦。有钱的苦,没钱的也苦;有权的苦,没权的也苦。太有钱了苦,太没钱了也苦。都苦,只是苦法不一样。大家用心去思维,别再盲目。

    我不止一次的给大家讲,大家到山上来,不能白来!多听开示,多思维。这里没有别的,只有法。我现在给大家洒佛法的甘露,大家尽量把心门打开,接受这些甘露,不要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的回去。我希望大家法喜充满,都有收获,都有进步,都有改变,满载而归!

    今天就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0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菩萨宝鬘论》。这里句句都是窍诀,对我们的启发、帮助非常大,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个缘分,以一颗恭敬之心来谛听。

    何处若见胜法乐,对此应当常精勤。

    “何处若见胜法乐”,意思是我们遇到佛法的时候,在修行中得到一些感受、法喜的时候,应该更精进、更勤奋地学修。我们现在虽然遇到了正法,遇到了大圆满法,但是很多人都不珍惜,总是精进不起来,一拖再拖——拖到晚上,拖到明天,拖到下个月,拖到明年,拖到退休……虽然有时候也念一念、修一修,但是没有兴趣,都是勉强地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到现在也没有真正认识佛法,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利益及对我们的帮助。

    我们有时候也懂一些道理,也了解诵经、持咒的功德和利益,但是并没有深信。学佛不能糊涂。我们现在选择学佛修行,首先要知道什么叫佛法,佛法到底能利益我们什么,能给予我们什么。你真正了解了佛法、体悟了佛法,不用勉强自己,自然而然就学修了,觉得不学不行,不修不行。

    我们现在的状态是,为了世间这些暂时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比如说,为了几十万、几百万块钱,从早到晚,连性命都不要了,连仁义道德都不要了,什么都可以舍弃。其实钱不过是一张纸,可我们为什么拼命地想得到呢?因为我们知道钱的作用,它能解决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能帮助、利益我们。

    但是钱与佛法能比吗?钱给予我们的是世间有漏的福报、暂时的利益,帮助我们解决的是眼前的问题。再多的钱也清除不掉我们内心的烦恼与痛苦。佛法就不一样了,佛法能给我们暂时与究竟的利益,能解决生活中、心灵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佛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修行改变不了的事情。

    我不止一次地给大家讲过,有佛法就有办法,有佛法就有活法,有佛法什么也不用怕,一切都能解决。但是我们没有深信,因为没有懂得佛法的真正价值,没有深信佛法带给我们的真实利益,所以我们对佛法、对正法没有希求之心,对修行没有兴趣,因而精进不起来,于是就解脱不了,成就不了。没有别的原因。

    通过佛法、通过修行,能解决心灵上所有的烦恼、痛苦,能得到究竟与暂时的利益,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精进不起来,对修法没有兴趣,连早晚课都不愿意上。若是你真正懂得了佛法的价值和给自己带来的真实利益,不可能是这样的状态。我们为了钱财,为了暂时的利益,付出了那么多。为了修行我们这样努力过、拼命过吗?没有吧!

    就像华智仁波切讲过的一样,都是偶尔性、空闲性、暂时性的修行。我们现在主要忙的都是世间的琐事。学佛修行是在茶余饭后,闲了,没什么事做了,才学一学、念一念,一有事情就忘了,就把佛法放一边了。这样的修行不会有任何成就。我们没有明白修行是最重要的,应该把修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经常说:“好好学,好好修,世间的一切琐事都随缘。”有人问:“我现在只学佛、修行就行了?”是,这样就行了!但是你要知道什么叫学佛修行啊。学佛修行就是尽责任,尽义务,无私地奉献、付出。修行不是坐在一个地方念一部经、诵一个咒。修行是了缘、了债、了生死。了缘,就是尽责任、尽义务,而且要心甘情愿、心平气和地。

    我们现在也在生活,也在工作,但不叫尽责任、尽义务。做事情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怨恨,不是真心地为他人付出。我们现在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为自己,都是私心!没有真正地为对方、为他人、为众生。我们现在即使奉献、付出了,也是有要求、求回报的,这不算是尽责任、尽义务。

    你要尽责任、尽义务,就要放下自我,完全为众生、为他人付出,包括为父母、为儿女付出。比如说,我们现在也为父母、为儿女做一些事情,但都是有私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做这些事情最大的动力是“我”——“我”的儿女,“我”的父母,“我”的家人……你不是要奉献、要付出吗?先把这个“我”去掉,不要这个“我”了。你能有这样的精神吗?

    父母有的是,天下的众生都是父母;儿女有的是,天下的孩子都是儿女;家人有的是,天下的众生都是家人。你会这样关心所有的众生吗?你会这样为所有的众生付出吗?不可能!所以佛讲,你若真心想了缘、了债,真心想为众生、为他人付出、奉献的话,首先放下自我,把“我”去掉。

    天下的父母、儿女都是你所关心、照顾、爱护的对境。这叫大爱无边,这叫大慈大悲!你想做善,就做一个纯善,要做纯善,首先要去掉自我。当你不为自己,只为众生的时候,才真正放下了自我。小乘可以说是最低的一个层次,也首先讲要破除人我执。什么是破除人我执?就是放下自我。不然你不能了缘、了债。如果你不了缘、不了债的话,你无法了生死啊!

    所以要放下自我,破除我执,就要修无我的智慧。“我”没有了,剩下的就是众生了。真心地为他人、为众生,才能了缘、了债。要不然的话,今天我欠你,明天我还你,后天你欠我,大后天你再还我。互相欠,互相还,还了欠,欠了还……这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没有尽头,这叫轮回。

    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欠呢?放下自我,真心地为众生、为他人,才不会再欠。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为儿女操心得不得了,活该!真的,都是互相欠、互相还,冤亲债主来讨债的。没办法,得还啊!人若是没有修行、没有智慧的话,还是解脱不了烦恼。

    以前的家庭都很困难,吃不饱,穿不暧,居住条件也差,但是内心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与压力;现在虽然家庭条件好了,生活水平上来了,但是人们的内心越来越不自在了,越来越烦恼、痛苦了。这都是自己的业,躲不了的。现在在表面上看都不错,但心里还是烦恼、痛苦;虽然在表面上看,我们没有那么重的负担了,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实际上压力更大了,负担更重了。业是躲不开的,业力现前的时候,谁也逃避不了。

    很多人说:“现在科技发达了,物质丰富了,都达到小康了,多好啊。”但我们的内心有真正的快乐吗?有真正的幸福吗?越来越没有了。物质越发达,精神越落后,因为物质变成精神上的压力了。现在的条件和以前相比是翻天覆地,应该开心、快乐、满足了。但是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开心、不快乐呢?这就是业。

    所以真想消业、还债,就要破除我执,放下自我,真心地去爱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奉献、付出,这样你就没有负担,没有压力,也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了。你的心门打开了,心量就大了,你就能圆融、能容纳了。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小的笼子里。我们现在的范围都很小:一说“这是我的家”,就执着几十平方的空间;为了暂时的利益和精神的寄托,将周围的几个人执着为亲人。

    心门要打开:只有家,没有“我”的家;只有父母,没有“我”的父母;只有儿女,没有“我”的儿女……把这个“我”去掉,这样你的范围就大了,整个法界都是你的家,到哪里都舒服!现在,你就以一个小小的空间为自己的家,在那里你就舒服,就安心,到别的地方你就不行了:“这不是我的家,这是别人的家。”

    到处都是家!包括外面的草地都是家。那是众生的家——苍蝇的家,蚊子的家,蝴蝶的家……整个宇宙、虚空、法界都是家。只有家,没有“我”的家。法界就是你的家,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家人。去掉了“我”,就是这个境界。你到哪里都舒服,到哪都可以,多自在啊!这叫解脱。除此之外没有解脱。

    我不知道你追求的解脱是什么,但是我认为佛讲的解脱是这个。你到哪里都舒服、都安心,和在自己的小屋里一样。父母、儿女也是一样,没有“我”的父母,“我”的儿女,天下所有的众生都是父母,都是儿女。这样,你见谁都像见到父母、见到儿女一样。见到父母了,能不高兴吗?都是自己的儿女,儿女对自己怎样都行,对自己再不好,再伤害,也不会记恨。虽然有时候跟儿女也会有一些磨擦,但是自己心里也不会有怨恨。这叫解脱。

    解脱不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而是要去除小范围的界限。不是身要解脱,而是心要解脱。心解脱了,身自然就解脱了;身在轮回,心不在轮回。身不可能不在轮回,因为我们还要救度众生。大家要明白,修行就是修一颗心。讲轮回、讲痛苦,也是讲一颗心——心在轮回,心在痛苦;解脱、涅槃也是心——心解脱,心涅槃。

    其实你真正放下了“我”,能够真心地为他人、为众生的时候,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利益自然都有了。我们真正明白了佛法能够带给我们的真实的利益,希求正法的心自然就有了,自然就强烈了。现在有的人总是勉强自己:“我怎么精进不起来呢?我怎么对法没有太大的兴趣呢?我怎么没有信心呢?”就是因为不明理。所以我处处强调闻思,就是先要明白佛理。这些真的非常重要!

    如果你不明白佛理,学佛修行就会变成一种迷信或者恶业,不可能带给我们真实的利益。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地学,要明明白白地学。真正明理了,自然就有希求正法的心了;有了希求正法的心,自然就精进了。其实精进也是对佛法的一种欢喜心。

    最初无论办何事,起始若能成办彼,
    则令一切皆圆满,否则彼二均不成。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程序、有次第的,这里讲要按程序,按次第修行。我们学佛修行了,为什么没有多少进步、没有多少改变、没有多少成就呢?就是没有按次第,没有按程序。东学西学,东抓西抓,这样不可能成就。

    三主要道第一个是出离心,第二个是菩提心,第三个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般若智慧。要仔细观察自相续,有没有出离心?若是没有,先修出离心,接下来修菩提心,然后再修般若空性智慧。若是没有出离心,就去修菩提心,无法能够成就;若是没有出离心,没有菩提心,就去修般若空性智慧,也不可能修成。

    所以都要按次第来。首先修四外加行,它是生起出离心的方法。四外加行修好了,出离心就能产生。四外加行就是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现在我们也在学、也在修,但是我感觉修得还不扎实、不到位,对轮回、对因果不是很深信,出离心还没有生起来。

    对这些道理有甚深的体会和感受了,才能产生出离心。有出离心的基础,然后再去修菩提心。菩提心主要是通过四无量心而生起的。四无量心修好了,菩提心自然就能产生。有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基础,再去修空性智慧。我们现在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也能明白空性智慧,但是不能真正领悟。要想真正领悟,就要消业、积福,得到上师的窍诀。这是次第,也叫程序。修行是有次第的,先迈第一步,接着迈第二步,然后再迈第三步……一步一步的来。

    大家若是真心想解脱的话,要深思熟虑,仔细地想一想,自己现在修得如何?是不是真心想解脱轮回?是不是真心想成就佛果?现在很多人都是嘴上说说而已,心里并不是这样想的。我的意思是先给自己打个问号,然后再回答“是”还是“不是”,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若是真心想解脱、想成就,那就按次第、按程序,脚踏实地地好好修。

    我们现在做世间的事情也是这样,前一件事没有做好,就开始做另一件事,这是错误的。“我这个单位不行,我这个工作不行,我想换一个……”“我现在没有工作了,没有什么可做的了。”怎么会没有可做的呢?我们讲了缘、了债,讲大事、小事,家里、家外的事都要做,而且要用心做。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1

佛讲,一精通,一切精通。一个道理:一个成就了,就等于一切成就了。成就一个的当下,就成就了一切。每一件事,进屋、出门,都包含了一切。若是你能够用心、专注地出门、进屋,你就解脱了。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个状态,做什么事都没有用心,没有认真,都是糊里糊涂的。我们是迷而不觉,还感觉不到,意识不到,觉得自己很认真。

    认真和执着不一样。执着是一种迷,认真是一种觉,一种智慧;执着是一种束缚,认真是一种解脱。很多人都没有分清楚。现在很多教授、老师都给孩子们讲:“要执着,学习要执着,做事要执着。”错了!这是两回事!他们认为认真就是执着。这都是凡夫的思想,凡夫的心。

    若是能认真做事,那是解脱,是成就。什么意思呢?就是觉而不迷地做,定而不散地做,静而不乱地做,正而不邪地做,这叫认真。认真的当下就是成就,成就的当下就是解脱。很多人真的不懂!

    虽然我现在通过自力还没有正式到达彼岸,但佛的思想是到达彼岸的,我就跟着佛学,通过他力——佛的思想到达彼岸,就能看到凡夫所想、所做都是颠倒的。站在佛的那种境界里看,再聪明、再能干,都是微不足道的,什么也不是。

    神通有自身的神通,还有靠他力的神通。以前无著菩萨去兜率天依止弥勒菩萨,那个时候他没有神通,不能飞,但是他依靠弥勒菩萨的神通可以飞。我现在也是,虽然自己没有到达彼岸,但是我可以通过佛的思想到达彼岸。

    我们现在还是迷。若是觉了,任何事——大事、小事,家里事、家外事,都会用心去做。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成就呢?就是没有用心去做,没有认真地做。前一个还没有成就,就开始做后一个。这里讲的:“起始若能成办彼”,先前的事做成了,“则令一切皆圆满”,一切都能圆满,都能成就。“否则彼二均不成”,否则的话都不能成就。

    现在遇到佛法了,还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缘,大家不要再迷茫了,应该清醒了,别再犯这些老毛病了,应该改变了——改变思想,改变行为。若再不好好学的话,永远会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其实思想一改变,行为自然就改变了。

    恒时远离恶毒心,何处若起倨傲时,
    尔时摧灭此我慢,忆念上师之教言。

    “恒时远离恶毒心”,心要远离恶念,远离恶业。处处要结善缘,种善根。现在,恶缘成熟了,还要互相伤害:“儿子不听话,老公不关心我。”烦恼得不得了。老公不爱你、不关心你,这是你欠人家的,该还了;儿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没办法,这也是曾经结的恶缘。结恶缘,就得到恶果。不要轻视这些,果既然成熟了,就要承担。如何转变因果呢?就是从因地下手,处处结善缘,种善根。将来没有这些恶缘,就没有这些痛苦了。

    真的,解脱不难。我从七岁出家到现在,虽然没有太大的成就,但是我深信因果。我以佛讲的因果对照、衡量自己,可以推测,以前我肯定结过很多善缘,没有结过恶缘。我没有特意去防备,别人也不会偷我的东西,也没有人来伤害我,让我烦恼。不管是在藏地还是在汉地,都一样。我不是有神通,也没有更多的功德。

    现在不知道你们是真心实意还是花言巧语,好多人都说:“我从今天起要依止上师,要跟上师学。”说实话,我没有别的可学之处,刚才那些就是你们应该学的地方。想跟我学,就这样处处结善缘,种善根,将来你们也不会有这些恶缘与恶果。多好!

    不要结恶缘。有的人到山上了,到庙里了,还结恶缘,还东挑西捡、闲言碎语、胡思乱想。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把你的相续熏成这样!你们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清净的道场?到哪里去找这么一个修行的场所啊?这里大部分人都跟我学佛好多年了,我虽然没有什么功德,但是我经常给大家讲佛法,大家都有了一定的收获,可以说相续都很成熟了。这是佛法的力量,不是我的力量。

    我为什么要求大家听开示?因为我相信佛法的力量不可思议。佛法才能改变人,佛法才能救度人。虽然我没有什么功德,但是我给大家讲经说法,一定会对大家有帮助,你们一定会有收获。而且相对来说这个道场很平和,不管是在藏地还是在内地,这样的道场很难找。我不是自赞,也不是自傲,说的都是实话。

    但是,如果到了这样一个清净的道场,还犯毛病,结恶缘、种恶因、造恶业,还不如不来,还不如不学。谁也没有勉强你,我从来没有勉强过人,你们都是自愿来的,都是自愿学的。若是你总也不改变自己的恶习,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我不明白。

    我给大家讲,这里是道场,这里只有道,只有正法,是修持正法的场所;这里只能有道友,不能有恶友。不要弄混了!若是你们互相伤害的话,就变成恶友,结恶缘,种恶因了,将来要承受果报的。

    我们所结的缘、所种的因,都在我们自己的相续中。我们的相续、阿赖耶识是块很大的田地,善与恶的种子都播种在这里。结善缘了,在这里储存;结恶缘了,也在这里储存。将来机缘成熟的时候,都会发芽、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现在有的人哭喊:“哎呦,完了!救救我吧!”现在可救不了你。因为业力现前了啊!佛讲过,我也跟大家说过,业力现前的时候像洪水一样,谁也拦不住。我们只能提前做好准备,做好预防。

    其实我讲得很明白。我们现在学佛修行,最好要超越因果。不受因果,心如如不动,就像看电影一样,这叫超越;如果超越不了,就转变因果,将恶转成善;如果不能超越因果,也不能转变因果,就要面对自己宿世的业。业力现前的时候,连佛都没有办法,我还能有什么办法?领导都没有办法,我一个工人有什么办法?老总、董事长都没有办法,我一个保安有什么能耐?真的是这样的。

    何处若起倨傲时,尔时摧灭此我慢,忆念上师之教言。

    心起贡高傲慢的时候,依照上师的教言去降伏。不能骄傲,不能有傲慢,不然它对我们的危害非常大。今天就讲到这里。

    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2

梵语:菩提萨垛玛讷阿巴勒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上师!
顶礼本尊!


远离一切犹豫心,一心精进修妙法,
远离昏沉懈怠眠,应当恒时精进行。
正知正念不放逸,恒时守护自根门,
日日夜夜三时中,再三观察心相续。
发露自己之过患,不觅他人之过失,
隐藏自己之功德,宣扬他人之功德。
当离侍奉及利养,恒时断求声誉禄,
明了知足少贪欲,已知恩德且报恩。
修持大慈大悲心,恒常坚固菩提心,
断除十种不善业,恒时稳固胜信心。
摧毁我慢嗔恨心,恒常具有谦虚心,
远离一切邪命活,当以如法而生存。
舍弃一切有漏财,当以圣财为严饰,
远离一切散乱境,依止殊胜寂静处。
时时莫出无义词,恒时言说谛实语,
若见上师堪布时,当发恭敬侍奉心。
若见具有法眼者,或遇初业众生时,
则当生起本师想。               
若见一切众生时,当起父母兄弟想。
远离一切恶友伴,依止殊胜善知识。
远离嗔心不悦意,处处恒具欢喜心。
不贪内外一切法,当于无贪中安住。
贪欲不得善趣乐,亦能断尽解脱命。
何处若见胜法乐,对此应当常精勤。
最初无论办何事,起始若能成办彼,
则令一切皆圆满,否则彼二均不成。
恒时远离恶毒心,何处若起倨傲时,
尔时摧灭此我慢,忆念上师之教言。
若生怯弱之心时,则当令自心坚强,
修持彼二为空性。                 
若遇贪嗔之境时,当观犹如幻化术。
若闻逆耳之语时,当视犹如空谷声。
自身若遭损恼时,当视往昔业所感。
居于安闲幽静处,犹如野兽蔽自尸。
如是应当避散乱,无贪无恋而安住。
时时誓愿当坚定,若生懒散懈怠时,
则应对己作呵斥,诚心忆念自禁戒。
设使目见他人时,当说温和诚实语,
不显怒容皱眉相,恒时面露喜笑容。
平时眼见他众时,无吝心喜发布施,
断除一切嫉妒心。自己守护他心时,
断除一切诸诤讼,时时令具安忍心。
不作面谀不喜新,恒时沉着稳重行。
断除欺凌其他众,虔诚恭敬而安住。
为他传授教言时,当具利他大悲心。
不得诽谤诸证法,何法起信当求彼。
行持十种法行已,不分昼夜而精进。
三世所积诸善根,回向无上大菩提,
福德赐予诸有情,时时行持七支供,
为得菩提发大愿。若能如是修持者,
圆满福慧二资粮,亦能尽除二罪障,
获得人生具义故,将得无上菩提果。
信财戒财舍施财,闻财惭财有愧财,
智慧财为七圣财。如是此等殊胜财,
是乃无尽圣者财,不得说与非人众。
众人之中观言语,独处之时观自心。




此乃印度堪布吉祥燃灯智藏师撰著之菩萨宝鬘论竟。  
索达吉译于丁丑年新春之际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2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菩萨宝鬘论》。此论是阿底峡尊者一生的修学经验,也是三藏十二部的精华,句句都是窍决,对我们的修行有极大的帮助。希望大家能把这些内容当做镜子好好地照自己,才能找出毛病,改变自相续,这个非常重要。

    若生怯弱之心时,则当令自心坚强,修持彼二为空性。

    昨天讲的是骄傲的心,今天讲怯弱的心。昨天讲的是心气太高,今天讲的是心气太低。心态要保持平稳,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不能骄傲,也不能自卑。修行就是要把握适度,不紧不松、不高不低才是解脱的状态。可我们总是把握不住,有一点点功德或者成就的时候就骄傲了,有一点点的违缘和障碍的时候就自卑了。这都是错误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不明理,不知道诸法的事实真相和真理。

    我们现在修行也是,有时候紧得不得了,有时候松得不得了。听闻佛法的过程中,有时候内收,在那边打瞌睡,有时候外散,虽然身在闻法的行列中,但是心跑了。总是把握不住。

    “修持彼二为空性”,若是有空性的见解,真正懂得了缘起性空的道理,不会是这种状态的。从缘起的角度来讲,是平等的;从空性的角度来讲,也是平等的。其实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它们两个是一体的,一个在相上,一个在体上,就这么个区别。

    平时我们也有傲慢。我执、自我这个念本身就是傲慢。为什么我们总是有看不起的人,看不惯的事?就是没有明白道理。因为我们有傲慢,有我见,所以有自他的分别,总是看不起别人,没有懂得自他是平等的,自他是一体的。若是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不会有这种想法。

    我们在得到一点点的利益或者有一点点功德的时候,心里为什么生起傲慢心?还是没有明白道理。从缘起的角度来讲都是无常的,从相上讲也是无常的,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若是没有在刹那当中变的话,它永远都不能变。现在我们只能感知相续中这种粗大的变化,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细微、刹那的无常。若是没有细微、刹那的无常,就不会有粗大的变化。

    所以说,一切法——人、事、物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一刹那也不停止。从这个角度看,也是平等的。从空性的角度来讲,都没有实体,没有真体。通过智慧这样分析、观察,找不到它实体、真体,这叫空。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平等的。从相上讲,体上讲,从缘起的角度讲,从空性的角度讲都是平等的,都是如幻如梦的。我们现在还没有懂得这些,目光还很短浅,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些事情而已,前前后后的很多事情我们都看不到。若是你能看到,就会知道真的是这样。

    其实人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无所谓好坏,即使有,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都是平等的。现在好也是暂时的,不可能永远好;现在不好也是暂时的,不可能永远不好。富或穷,贵或贱,美或丑,在轮回的过程中我们都经历过,包括我们最看不起的蚂蚁、苍蝇等小含生,我们都曾经轮流做过。

    无始劫以来,在座的各位都当过富人,也当过穷人;当过高贵的人,也当过低微的人;做过美女,也做过丑陋的人。现在我们只看眼前,只看几个月、几年的事情,目光太短浅了,应该放远一点,看事要看全面,这叫智慧。不要只看目前,执着当下。人人都做过富翁,也都做过乞丐,不止一次地做过,而是无数次地做过。

    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今生今世是一个很短的片段,前生后世多着呢。你放开胸怀全面地看,都是平等的。做父母是暂时的,当乞丐也是暂时的,贵贱美丑也是暂时的,这样就不会执着了。如果不执着,当下就解脱了。

    我们执着了,就有烦恼,执着的程度越深,烦恼越重。烦恼越重,所感受的痛苦就越大。我们现在特别执着,有的人执着钱,越执着越有痛苦,越有烦恼。有的人虽然对钱也执着,但不是很深,烦恼的程度也不是很重,这样,痛苦也不会太大。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伤害你,你越执着,痛苦越大,受到的伤害越重。

    有的人贪心特别强。你越贪,它给你带来的烦恼、痛苦就越多。人都不一样,有的对男女之间的感情特别执着,给自己带来的烦恼和痛苦也特别严重。有的人为此连性命都不要了,陷进去了。多愚痴啊!
     
    我以前给大家讲过,相不会束缚我们,执着才会束缚我们。只要执着了,就得不到自在。佛祖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菩提树下证道的时候也讲过:“奇哉、奇哉!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一切痛苦的来源,一切烦恼的根本就是妄想和执着。如果你知道了诸法的事实真相、真理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有妄想和执着了。没有妄想、执着,佛性自然就显现了,当下就是解脱。

    所以说,即使你有再大的能力,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人人都有过这种能力,包括蚂蚁、苍蝇也有过这种能力,将来还会有。你的势力再大,学历再高,也是暂时的,只是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的事,死了以后什么都没了。这样思维,你就不会骄傲了。

    当你生起这种傲慢心的时候,应该往上比,和佛菩萨比,就知道自己这些小小的功德和成就都不算什么。这样,傲慢心自然就消失了。我有时候就是这样做的。但是我很少有这种傲慢心,我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上师三宝的赐予。

    以前,我最担心的就是考试,怕考试不合格,于是在学习或考试时,都会祈祷上师与文殊菩萨加持,将上师观想在头顶,将文殊菩萨观想在心间。我有一点点成就的时候也会这样想,这都是文殊菩萨的力量,是上师的赐予。不可思议啊!

    但是作为凡夫,我有时候也会有一些骄傲,尤其是和别人辩论,取得一点点胜利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还不错,生傲慢心,有点看不起别人。这时候我就想,跟那些更有成就的人比较起来,我还差得很远啊!不用说佛菩萨,在喇荣有成就、成绩特别好的人也有很多。这样往上一比,就知道自己什么也不是。那些佛菩萨、大德高僧的智慧与成就像太阳,能照亮整个世界,多伟大啊!自己的智慧和成就像盏小小的油灯,什么都不算。这样傲慢心自然就没有了。更加精进的念头就生起来了:自己差得太远了,还得精进,还得往前走啊。若是我们还不明白空性、缘起这些道理的话,这样对比对比,就知道了。

    我也有过怯弱。有时候学习遇到一些难题了,考试不是很合格了,情绪低落时,就往下比:还行,跟那些刚学的,经常懈怠、懒惰的人相比,也有一些成就。不用说在这个世界上,在喇荣也是,比我差的人有很多。这样一比,又开始有自信了。

    “修持彼二为空性”,高与低,骄傲与自卑这两者都要观为空性。若是能够站在空性的见解中,能够以这种空性的智慧来摄持的话,就彻底没有这些念头了,也根本生不起这些念头了。但是现在很多人达不到那种境界。什么叫空性?为什么都是空性的?都不懂。这个时候,用我刚才讲的这种方法往下比,就好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适度,这个很重要。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弟子特别笨。刚开始跟阿难学,阿难教他禅修,但是他没有一点点的进步与成就。后来就去问佛陀:“我已经学了很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一点点的成就呢?”佛问他:“你在家的时候最擅长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最擅长的是弹琴。”佛又问:“琴的妙音,是在琴弦特别松的时候发出来的,还是在琴弦特别紧的时候发出来的?”他说:“都不是,是在琴弦不紧不松的时候发出来的。”佛说:“修行也是一样。”他按照佛说的做,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了。

    这是佛陀的秘诀:修行要不紧不松。

    有的人认为:“我的业障怎么还没有消啊?”着急得不得了。“我得学一学,修一修,有神通就行了。”他不知道什么叫成就,以为有神通就是成就了。你越这样修,神通越出不来,因为你没有放松,没有放下。如果你放松了,放下了,这些自然就显现了。你越紧张,它越不显现。修行要有耐心。有些人想,“我求解脱、求佛果,肯定要花费很长时间。”于是特别着急。不要着急,要轻松自在地修。但轻松自在不是懈怠懒惰。

    有的人听说“要轻松地修”,就连姿势都不注意了,随便了,躺着、趴着念。这不叫轻松,这叫懈怠。有的人听说“要自在地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然后就随便吃,一顿饭吃好几个小时,随便睡,睡到自然醒,睡到八、九点钟,有的睡到十一、二点钟。有时候在梦中跟别人生气、吵架,有时候在梦中谈恋爱、成家、生孩子,生了好几个,还有双胞胎。这哪是修行啊?这些贪嗔痴慢疑,连睡觉的时候都不停止。把行住坐卧都变成修行很难啊!尤其是在梦中修行,难啊!若是你能在梦中转念,保持平静的心态,忆念三宝,守护空性或者无常的见解,临终的时候绝对没问题。

    有的人听说为了修行,要有一个好的心情,可以散散步,然后就到处闲逛。走路的过程中一直造业,一会贪心上来了,一会嫉妒心上来了,一会傲慢心又上来了。有时候到街上转啊转,转到商店,看见很多好东西,又生起了贪心,想得到,可又买不起。各种各样的东西,看一遍就生一个贪心,又看一遍又生一个贪心,还不知道在造业。在散步的过程中,造了多少业啊!一点都没能稳住心。

    若是你能保持心态,能够在行住坐卧中守护住三门的话,坐着、站着、躺着都一样。但是很难啊!到临终四大分散的时候,能不能想起来阿弥陀佛?能不能修破瓦法?能不能念这些仪轨?那个时候连气都上不来,怎么念仪轨啊?没有一定的功夫,很难做到啊!若是你功夫到家了,身体和灵魂分开的时候,你也能修破瓦法,往生就没问题了。

    我们修破瓦法的时候,先把自己观为金刚瑜伽母,然后观想中脉、明点、红色的舍字,然后观想头顶上的阿弥陀佛,西方三圣……一个一个观。我们现在连思维一遍都很难,功夫不到家啊!一刹那当中都能观想出来,而且观想得一清二楚,这是功夫!以前很多大德高僧在修生起次第的时候要观想好多,比如说文武百尊,就是一百位本尊,而且服饰、形态、法器都不一样。功夫最圆满的时候,在一瞬间,一刹那当中能观想出不同形态的一百位本尊,而且非常清楚,连面部表情都不会错。

    你们现在修行,只是在没有什么事的时候念几遍,马马虎虎地观一下,然后还说:“我怎么还观不出来呢?”你能观出来吗?哪有那么容易?要下多大的功夫,最后才能成就,才能观出来啊?我们观想的时候,根本没有专心,没有专注。

    专心修不一样,真的不一样。就像我们逛街,在人山人海中,我们会看见很多面孔,但是最漂亮、最美、最庄严的那个人,一下子就能记住,而且记得非常清楚,晚上做梦都能梦到。这就是专注了。你们昨天到大殿里,看见那么多庄严的佛像,晚上梦到没有?没有!根本没有印象!我问,中间的那尊佛像是什么?都不知道。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3

佛像代表佛身,佛经代表佛语,佛塔代表佛意,要把这些当成佛的身语意来恭敬、供养。这是佛亲口讲的,你们根本没当回事。大殿里那么多庄严的佛像,一个都没记住。不专心,不用心啊!对佛法没有生起信仰。我经常说学佛、修行不能虚伪,都不听,这也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没办法。

    我们现在根本观不出来吗,你们在座的这些人,谁都没有做到吧!如果观不出来,就先请一个比较标准、庄严的唐卡或佛像,看一遍想一想,再看一遍再想一想。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观出来,慢慢练,渐渐就能观出来了。有的人家里根本没有唐卡,而有的人家里有唐卡,却挂在那里保平安、保吉祥,根本就没有仔细看过。

    若是你刚开始观不出来,多看看再思维,再观想;然后再看,再思维、再观想,这样慢慢地就能观出来了。不用功,不用心,难啊!“上师啊,我怎么还观不出来呢?”你这样马马虎虎地观,能观出来吗?不可能的!你不下功夫,它不可能自然显现在你的眼前。我们的功夫不到位啊!所以不要虚伪,要用心。在一天当中,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修,肯定有困难。但是你坐下来,静下心来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哪怕是几分钟,也要用心。能坐多长时间,就坐多长时间,这样才会有效果。真的,不能马虎。

    我今天早上到这边来,偷看这些人修法。有的人心在不知道想什么,但是表面上还很像样子,很庄严;还有的人东张西望,有一点点动静就坐不住了。看看天主教、yi si  lan教是怎么修行的?尤其是yi si  lan教的教徒们修行的时候,身边发生了再大的事情也不准看。我们是怎么修行的?佛要求我们不能动心,可我们不仅心在动,身也在动。东张西望,有一点点声音就忍不住看。我来这一看,有些人太不专注,太不用心了,心没有投入进去。我们念的每句每段,都有甚深的含义。若是你心融入进去了,根本听不见外界的声音。

    怎样才算是专注呢?以前有过这样一个公案。目犍连和舍利子在打坐,乐善王来了,跟他们说了很多话,但是过后一问,他们两个一句也没有听见。乐善王不相信,就去问佛祖。佛祖说,他们确实没听见,若是不相信,可以试验一下。然后找一个即将要斩首的囚犯,让他端一碗油,在众人面前走一圈,若是洒出来一滴油就斩他的头,若是没洒就释放他。然后就让这个囚犯端着油去外面走,而且安排了很多人在他经过的地方表演歌舞,唱啊、跳啊,非常美妙动听。

    囚犯回来以后以后,问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有没有唱歌的、跳舞的、吹奏乐器的?但是这个囚犯说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太专心了,根本没有注意这些。乐善王这才相信。这叫专心、专注!我们现在是有一点点的声音,就东望张西望的,根本不专心。

    几十年前,藏康那边有一个修行者,有一天快要吃饭的时候,一转念就入定了,而且一入定就是好几个月,等他出定的时候,发现自己准备的饭都已经腐朽了,可他觉得就是一瞬间的事,根本不知道自己入定了。我们做早、晚课就是一个小时,若是你真能把心投入进去,一个小时就是一瞬间,一瞬间就念完了。

    现在对有些人来说,也是一瞬间,但他不是在入定,是在散乱。“嗡,桑巴RA,桑巴RA……”刚一念加持咒,心就走了,然后在外边转啊转,在家里,在单位,在这个地方,那个地方转。灵魂走了,只剩下一个肉体在这里,心刚一回来,“此福已得一切智……”就开始回向了,结束了。这样散乱地修行,白白地浪费时间啊!

    身语意投入到念诵以及念诵的含义里,这是入定,“怎么这么快呢?是不是今天没有上课啊?”也是一瞬间的事。我们现在有的人是入定,一瞬间就过去了;有的人是散乱,时间也是过得一样快。有的人是一会儿出去了,想起来又回来了。这个过程就长了,腰疼,腿疼,然后觉得怎么还不结束呢?怎么念得这么慢呢?快一点多好!

    这几种情况,大家对照一下,自己是哪一种。是外散的,还是入定的,还是一会儿出去、一会儿回来,一会儿又出去、一会儿又回来的?心真正专注了,做这些功课是一种享受啊,那种喜悦,那种禅悦,是任何一种喜悦都不能相比的呀。我们不要再虚伪了!

    若遇贪嗔之境时,当观犹如幻化术。

    我们遇到生贪心的对境,或者是生嗔恨心的对境的伤害,应该“当观犹如幻化术”。这个也要有空性的见解,有空性的见解才能将一切境相视为如幻如梦。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舞台,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我们都是演员,都在演戏。如果你明白这个道理了,心里这些患得患失、烦恼、痛苦自然就没有了。

    我们都是演员,要演各种角色。要做到放下,不放弃。不放弃,就是每一个角色都认真演。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演戏的时候,他会演各种角色,有时候演一些鬼、魔,有时候演一些佛菩萨,有时候演爱情,有时候演战争。但他心里知道在演戏,所以不会把这些当真。

    什么叫不执着呢?演员在演节目的时候,演各种角色,他虽然在表面上演爱情,但是心里不会有太大的贪恋,不会有这种真实的贪爱、贪着。他演一些战争片或者打斗的角色的时候,表面上有一些嗔恨,但心里没有嗔恨。他知道自己在演戏。我们现在为了解脱也要演戏。上学、工作、成家、生孩子,都是在演戏,每个角色都要演好。因为有这样的因缘,所以就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然后成家生孩子,好好对待周围这些有缘的众生,这叫认真地演戏。

    一个好的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一定会非常用心,演得非常到位,但是他在心里明白,这只是演戏,并没有真正地生起贪恋和嗔恨。同样,我们也在演,因为有任务,有义务。我们也是好演员,周围的这些众生早就给我们付过钱了,不然不可能要演这样的角色。合同、协议早就签完了,在宿世中就签完了,现在到时候了,要给人家演,上学好好学习,上班好好工作,然后成家、生孩子,好好去承担。

    人家为什么要跟你签这个合同?为什么要给你付钱呢?就是要你好好地演——善待、付出。既然有了这样的机缘就得演啊!演的过程中要知道自己在演戏,心里不起烦恼,没有贪恋,没有嗔恨,而且还要演得到位,一点都看不出来。这样才能了缘、了债。现在演的是我以前接的单子,以后,这些不好的单子就不接了,不好的角色就不演了。以后只演好的,只演善,只演佛,不演别的也可以。

    为什么说不执着就没有烦恼,佛讲一切都是如幻如梦。你真正领悟了,懂得了空性与缘起,就是这样。认真演戏叫不放弃,知道自己是演员,心里没有生起真实的贪恋和嗔恨叫放下。不放弃,认真做,不执着,随缘做,还不随便。这叫解脱。多好啊!真的,好好把握人生,把握自己,别老让贪嗔痴慢疑控制自己、利用自己。

    现在更多时候,我们总是跟着它们走,贪心一上来,迷了;嗔恨心一上来骂人了,甚至打人了;嫉妒心一上来,就不高兴了,就诽谤了;傲慢心一上来,又开始瞧不起人了。贪嗔痴慢疑都是魔王波旬的幻化,都是它的手下,来控制我们、利用我们。魔王波旬在背后指使,让我们做这做那。贪心、嗔恨心、嫉妒心一上来,再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得做。

    我们要控制贪嗔痴慢疑,让魔王波旬,让贪嗔痴慢疑向我们投降,听我们的摆布,这叫胜利了,自在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了,这叫解脱。一切都是如幻如梦的,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梦。我们现在在做梦,晚上做黑梦,白天做白梦。我们从黑梦中容易醒来,没有醒来的时候,照样有痛苦。晚上睡觉的时候做恶梦,梦里敌人追啊,就快追上了,恐惧、着急得不得了,满身都是汗。突然醒了,哦,原来是梦!这样就彻底解脱了。若是从白梦中醒来也是一样,啊,原来是梦,就彻底就放松了。我们现在正患得患失,要这个,追;要那个,追。这个对我怎么了,那个对我怎么了,忙得不得了,烦恼得不得了,痛苦得不得了。突然醒了,开悟了,原来是梦啊!然后就轻松了,彻底就解脱了。

    你们肯定都做过恶梦,从恶梦中醒来是什么感觉?现在我们若是能从白梦中醒来的话,也是一样,这叫解脱。现在一说解脱的状态谁也体会不到,谁也感受不到。心情好一点了,身体也没有什么问题了,是不是解脱啊?一会又出现对境了,心就不行了,嗔恨心就起来了,刚才还认为是解脱呢!这不叫解脱。真正的解脱,是明白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彻底解脱,就如同风刮的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下了。自然就放松,放下了。

    没讲几句时间就到了,真是刹那。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3

今天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菩萨宝鬘论》。昨天讲的是空,如果在任何对境当中都能观空性,很多时候我们就不会受伤害了。如果没有空性的智慧,没有空性的见解,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会伤害我们,都会让我们失败。

    现在我们有一点点修行,能意识到逆境中的失败,能感受到在逆境中受到的伤害,在顺境中却很难发现这些。其实我们不管是在逆境中还是在顺境中,都在受伤害。我们遇到顺境、比较如意的时候,就会非常执着,而且很贪恋。其实这是对我们的一种伤害,以后我们会痛苦的。这种痛苦我们很少发现,很多的时候根本意识不到,还感觉很成功,觉得胜利了,甚至很得意。

    我们在对境中没有把握住,执着了、贪恋了,就是失败了。因为它是属于轮回的,是有漏的,所以它是痛苦的。逆境直接伤害我们,因此容易发现;顺境间接伤害我们,因此很难发现。对我们来说,顺境是最大的诱惑,也是最大的危害。

    魔王波旬给我们发的这些箭叫花箭,看上去很美,刚开始被射中的时候,还感觉很舒服、很得意。其实这都是毒箭!毒素一旦进入血管,慢慢就完了。用不了多久你就开始痛了,再过几天就忍受不了了,再过一段时间你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这些顺境都是花箭,很难被觉察。

    在逆境中容易发现失败。虽然这次没有把握住,失败了,但是下次可以注意。但是在顺境中,遇到什么好事了,心里就高兴得不得了。

    人都特别希望自己能够顺利,能够如愿以偿,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一切痛苦的来源,所以做为修行人,不能希求这些。顺利就顺利,不顺利就不顺利,如意就如意,不如意就不如意,没有患得患失,这才是真正修行的状态,解脱的状态。

    一切随缘而做,顺境就顺境,逆境就逆境,其实都是好的。若是你有智慧,所有的逆境都可以转为道用;若是你没有智慧,顺境也不能转为道用。什么意思呢?若能转为道用,无论顺境、逆境都可以成为解脱的因,成为成佛的资粮。所以都是平等的。修行人为什么不要求呢?不用求,因为当下就是圆满,还求什么呀?

    真正的修行人,是活在当下的人;活在当下的人,就是活得圆满的人。已经圆满了,还求什么呀?这叫修行、解脱。有所求就是没有看破放下,就是没有智慧,还是有分别执着。求不得,求就得不到。为什么得不到?我现在求学习成绩好,求家庭好,这是目光短浅。对我们来说,即使好也不叫好,不叫得,不叫圆满。因为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无常的。

    从眼前看,你学历很高,势力也挺大,但这都是暂时的。暂时的、无常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会给你带来烦恼与痛苦。很多人的家庭也算是很圆满了,但是过几个月、过几年就家破人亡了,这就是无常。没有刚才的得意,就没有现在的失意,没有得就没有失。

    真正的修行人不有所求。所以我们不求平安,不求顺利,不求如愿以偿。这是窍诀啊!不求,放下了当下就是。求平安,不会平安;求顺利,不会顺利。即使是平安了,顺利了,也是暂时的。有的人算是有一点感受:“我向上师三宝求,现在身体好了,家庭好了,都很顺利了。”非常得意,到处讲。还到这里来跟我说:“上师太伟大了,佛法僧三宝太伟大了,太有加持了,我的身体好了,家庭也好了。”没过几个月又来了:“上师呀,我身体有病了,我家里有事了,怎么办啊?”这种人,我心里有数,肯定会变。再过几个月、几年,肯定还会有另外一种感受,一种汇报,我等着听呢!

    在修行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些感受、感应,小的变化。我们修行相当于乘坐长途客车,去高原,或者去更远的地方。有时候要翻山,要钻洞,有时候也会走一些平原,会看到很美的风景。但这都是不究竟的,不是我们要到达的目的。

    你们这次来朗措玛寺的途中,肯定看到了很多景象:有时候觉得挺危险,就害怕了;有时候觉得挺美,又贪恋了。在修行的道路上也是,遇到险境时,如果你觉得太危险,不敢往前走,或者后退了,就不能到达目的地了。遇到好的风景时,觉得太美了,山清水秀,想留在那里,也无法到达目的地。

    你们还行,没有停留在某个地方,来到了雪域,到了朗措玛寺。我们修行和爬山一样,可以观赏沿途的风景,但是不能停留,也不能害怕,应该不断地往上攀登,一切都会过去。别凭感觉,肯定有感觉好的时候,也有感觉不好的时候,不能执着。一直向上、往前就行了,最后才能到达目的地。

    我们观想也是,有时候观得挺好,很轻松地就观出来了,自己心里也很满意,还怀疑自己是不是成佛了?有时候却观不出来,闭着眼睛使劲观,最终观出来一个很恐怖的东西,就害怕了。

    观出来佛,观出来魔,都不用害怕,都是自心的幻化,就像看电影、看魔术一样,心里要有数。以前有个人观修除障法,刚开始很精进,观啊观啊,有一天观到大地裂开了,自己掉下去了,就害怕了。后来他问我,自己是不是要下地狱了了?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征兆?再后来就不敢修了。这就是修行的障碍。

    掉下去就掉下去呗,不会有事儿的。有的人修除障法,刚开始观出来的金刚萨垛佛挺庄严的,心里也挺欢喜的,但是突然就变了,变成了一个很恐怖的东西,就害怕了。没事儿,现在变成魔了,一会又变成佛了,变就变呗。这种情况肯定有,这都叫觉受。其实这些都是如幻如梦的。

    我们晚上做的梦不是真实存在的,不是实有、真有的,所以变化特别大。一会儿做梦自己长成大人了,然后结婚、生孩子了。突然又变了,变成很小的一个小孩子,然后又变成了一个老人。梦与现实都是如幻如梦的,一定要明白,不要有所求。

    当然了,你真正能够活在当下,当下就圆满了,自然就没有所求了。现在还有所求,说明你还没有看破放下,还没有真正的信心。“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我终于到了雪域朗措玛寺。但是我还要回去呢,路上不顺利、有危险怎么办?很担心。”若是你深信上师三宝,是不会有这种念头的。就像刚才说的,不求顺利,就能顺利;不求平安,就能平安;不求财富,就有财富。而且这种福报是永恒的。

    若闻逆耳之语时,当视犹如空谷声。

    空谷声,就是回音。我们在山谷的这边喊一声,山谷的另一边也像有人在喊一样,这是回音。佛讲共有八种诸法如幻,其中一种就是空谷声。如果遇到了逆耳之语——不好听的话,要观为空性,观为不存在,像回音一样。我们现在一点都接受不了这些逆耳之语,别人无意当中说的几句话,就动心了,就感觉受伤害了。

    现在的人,都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活得特别累,特别痛苦。我们虽然是修行人,但活得也不自在。我们现在是为众生、为他人活。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他的为自已活,一种是自私的为别人活。现在我们这些凡夫都是为别人,为周围的一些人活的,就是为了面子。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

    自私地为别人活,就不轻松,行住坐卧都不自在。因为太在乎了!怕别人不高兴,怕别人对自己有意见或者有看法,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缺,要吃有吃,要穿有穿,要住有住,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具备了,为什么还活得不自在、不快乐,活得很累?就是因为在乎!

    一个修行人应该时时发利益他人之心,但是这种人表面是为众生,实际上是为自己。他在乎的是别人对自己不利,怕自己受到伤害。这叫自私的为别人活,所以不自在。

    还有一种是利他的为自己活。以前讲菩提心的时候说过,为了众生,要关心自己;为了众生,要在乎自己。因为我们的身体是众生的,生命是众生的,是上师三宝利益众生的工具。你要保护好这个工具。你可以吃好,穿好,休息好,有好的心情,这样才能利益众生。看似为自己,实际是为众生。

    前面讲的这两种是不一样的。一个在根本上是自私的,另一个则是利他的。你现在学佛、修行,有成就了,也要注意言行,但这是为众生。怕众生起烦恼,给众生表法,现身说法,这也是利益众生的一种方式。这种人虽然也要在乎很多,注意很多,但是他不是自私的,完全是开心快乐,轻松自在的。这种在乎与前面的在乎,表面看是一样的,但是根本的发心不一样,一个是为自己,一个是为他人。这两个结果也不一样,一个是解脱的,另一个是轮回的;一个是快乐的,另一个是痛苦的。

    不要总是看别人的脸色,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凡夫的观念是不可靠的,他们高兴的时候会跟你说好听的,会赞叹你,而且非常夸张。一旦得罪他了,或者他不高兴了,就会诽谤你,也是非常夸张。所以不要太在乎。第一,这些都是不可靠的;第二,也伤害不到自己。若是你不好,他再说你好,你也不能变好;若是你好,他再说你不好,也影响不到你,你也不可能变得不好。所以别人的毁誉和自己没有关系。但是我们看不透,放不下,怕别人说长道短。别人的脸色是不可靠的,他高兴的时候,自然就是笑咪咪的;他心情不太好的时候,自然就是愁眉苦脸的。

    上师三宝是我们最可靠的见证者,在上师三宝面前不丢脸,不愧疚就行。以因果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标准,是最可靠,最究竟、最圆满的。所以我现在不看别人的脸色,也不会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其实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咒骂、诋毁、诽谤都是无价之宝,都是财富!

    以前在喇荣,有一天,上师法王如意宝领我们修一种仪轨,这种修法是将咒骂、诋毁转为福报,转为财富。佛法里要什么有什么,有去除咒骂、诋毁、诽谤的方法,但是我们现在不修那个法。跟上师学,将这些都转为财富、福气,越有人诋毁的时候,我们的命运越好、越圆满。将违缘变成助缘,这叫转为道用。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3

佛祖是没有过患的,功德是圆满的。但是当佛在印度传法时,也有很多人诽谤他,反对他,但是最终他胜利了。第二佛莲花生大士,刚开始在印度弘扬密法,后来在雪域弘扬密法,也有很多人诽谤他,反对他,但他最终也胜利了。我们的根本上师如意宝,在喇荣弘扬显密佛法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反对、诽谤,后来也胜利了。这叫邪不压正,以正胜邪。

    我们弘扬正法最终会胜利,会圆满的,大家一定要相信。我们现在获得了大圆满——先不说大圆满法的“法”,法不一定人人都能获得,我们只说“大圆满”这个名称。现在能够获得“大圆满”这个名称,就是很大的成就啊,大家珍惜吧!

    现在可以说是处处圆满,因为我们获得了大圆满这个名称。当初我们在决定建立网站的时候,我让他们在互联网上查找,有没有以“大圆满法”命名的网站,都说没有。在互联网上,有很多佛教网站,也有很多佛教房间,但是没有起“大圆满法”这个名字。好,那我们就用“大圆满法”!真的,我当时很欢喜,心想这肯定是上师三宝留给我们的。

    “大圆满法”在互联网上是一个无形无量无边、无际的场所,互联网上大圆满法网站是我们的,大圆满法论坛是我们的,大圆满网络共修讲堂是我们的,大圆满法学修QQ群也是我们的。“大圆满法”这个名字谁也没用,我们用了。这是宿世修来的福报,也是上师三宝赐给我们的一种最大的悉地。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珍惜,我是一定会珍惜的。不管别人说什么,我是绝对不会放弃的。你们现在若是不珍惜,是你自己的福报不够,没有别的原因。若是你能深信大圆满,处处大圆满,这是你的福份啊!若是你不深信的话,也不一定能得到这种加持,也不一定能得到这种利益与成就。

    “大圆满法”这个名字是谁起的?是普贤王如来——最初佛,也是自性佛。什么意思?就是自性流露。好多大圆满的续部,都是在空中自然显现的。没有人制作,不是作意,而是自然显现。真的,珍惜吧!好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遇到这么好的法,得到这么大的悉地,却没有珍惜,没有法喜充满,还老愁眉苦脸的。真的,我是想不通,怎么会这样?你只要相信就行了,就都圆满了!为什么总是患得患失呢?怎么还求这求那的呢?真正修持大圆满法的人,已经大圆满了,还用求吗?有所求就不是大圆满。我们处处圆满,不要在乎这些。

    一切随缘,尽量让众生高兴,跟众生结善缘。如果达不到这样,我们也别在乎。有时候有些人真的很顽固,我现在嗓子都哑了,快说不出话了,但是很多人还不明白,还不相信,还在胡思乱想,想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真的可怜啊!若是你真放下了,你真能深信,还用到处跑,到处求吗?还用拼命追求这些东西吗?

    密勒日巴没有到处跑,在山洞里和那些动物为伍,根本不见人。他没在繁华的城市里,也没有做更多的宣传。但是人们都会称赞他,崇拜他,他已经成为了人天的供养处。他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法界。你们现在多累啊,总觉得我得去一个比较繁华的城市,那里有前途;我得去一个有什么什么的地方……有的选择国内的一些大城市,更有能力的就选择出国。活得累啊!

    我去年到上海,发现那里的同修每天忙得不得了。没有时间学佛、修行,连吃饭、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拼命地操劳。从早到晚,压力特别大,特别烦恼、痛苦,快要崩溃了!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一套房子!有的人奋斗了一生,最终也买不起一套房子。值得吗?

    在山上多好,几十块钱就能建一座房子,在屋里也会很开心,很快乐。我刚到喇荣的时候,也买房子,我没贷款,也不用分期付款,四百块钱就买下来了。屋里也没有太多东西,也不用别的东西取暖,只是烧点牛粪。吃饭也很容易,不要买菜、炒菜,也不要煮饭,粘粑一和,几分钟就好了。然后坐下来,看书、修法。一天就这么过,多简单,多轻松、自在啊。

    你们现在追求的东西特别多。应该一切随缘,不要去追求这些。我们该努力时努力,该奋斗时奋斗,心里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就行了。买得起房子就买,买不起也无所谓。就是几年、几十年的时光,然后就要离开。即使在上海买得起再大的房子,甚至拥有整个虚空也没有用,最后也要离开,一块砖也带不走。到时候跟阎罗王也说不清:“我在上海有一个很大的房子,有一个很大的公司、企业……”阎罗王不认这些,他不可能跟你算这个账。他记得一清二楚的,只有你这一生当中所积累的善与恶。他就认这些,不认别的。

    很多眷属,很多手下,很多财富,很大的房子……临终的时候,这些都会成为障碍。带也带不走,放也放不下,这种人怎么死啊?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而且是经常讲: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的福报,有什么缘就了什么缘。无所谓。这些有也行,没有也行,万缘放下,一切随缘。

    自身若遭损恼时,当视往昔业所感。

    我们经常讲因果。若是你懂得因果,深信因果,能解决很多问题。最起码不会患得患失,不会有这些怨和恨。怨谁、恨谁呀?都是自己的因果。心的相续也叫阿赖耶识,是一块田地,我们在这里种下过很多善与恶的种子,这些种子不一定哪个先成熟,成熟了就会发芽结果,就要感觉相应的苦乐。都是给自己做的,明白了这些道理就没有怨恨了。

    你在家里、在单位付出很多,心里不平衡,认为他们不理解自己,没有感恩心。你有这样的想法还是不明理。都是给自己做的,都是消业积福。在家里做家务是消业,在单位做事情是给自己种福田。自己不明白道理,然后产生了很多冲突、烦恼与痛苦。

    所有的家务都是你做,把家弄得干干净净,利利落落,把家人都照顾好,伺候得胖胖乎乎的,自己累得没精神了,但是你还能感恩众生:“这是给我消业、种福田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懂得了因果就能这样。我现在这样讲,肯定有人不能接受,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伺候他们,他们不感激我,我还要感激他们?平时上师讲得很好,但是今天这样讲有点太过分了吧?”

    如果你真深信因果,懂得道理,确实是这样的。他们若是不让你做这些家务,而是自己做,你早上还没醒的时候,他把什么都做好了,饭也做好了,什么都抢着做,无微不至地伺候你,你就没机会了。这个时候你应该恨他,“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不给我呢?把种福田的机会都夺走了。”心里应该生气才行。

    以后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学习《入行论》。《入行论》也讲,应该感激所有的众生,包括伤害我们,利用我们的这些人。因为这样才能把债还清,才能种福田,这些将来都会发芽结果,果报都会在自己身上成熟。

    如果按世间法的角度来讲,这次你们到山上来,自觉自愿地干了这么多活,我应该感谢大家。但是按佛法的角度,你们应该感谢我。这里是清净的道场,是弘法利生的地方,是利益众生的地方,是一个加工厂。我们要把有缘到这个道场修行的众生加工成佛子,将来去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弘法利生。你们到这里来,能够付出与奉献,这也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这是多好的机缘,多大福报啊!若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你们应该感激我。

    我这个人没有太多的花言巧语。有的人也许心里不是很明白:“我克服一切困难来到山上,高原反应很强烈,还干了这么多活,上师却一句好话也没有。那天不小心,无意当中说错了一句话,就训了我一顿。”心里不高兴了。按世间的角度来讲,我不应该这样对你们。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奔我这个人来,我应该好好的接待你们,到山下去迎接你们,见面的时候说一些欢迎的话。

    但是按出世间的角度来讲,我是实话实说,有什么就直接说,说你们的一些毛病或者缺点。我不能见死不救,不能糊弄你们,我不会花言巧语,不会转弯抹角。这才是对大家真正的摄受,是一种最大的帮助!我是这种态度。大家要换位思考,把心门打开。

    我们很多时候是颠倒的,如果反过来想就想通了,就都变成好事了。大家一定要相信因果,所做的一切都是给自己做,做善也是给自己做的,做恶也是给自己做的。我们有一句法语:“我们可以给自己制作快乐,也可以给自已制作痛苦。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我们真的要学,就要学佛与历代祖师等大德高僧的精神,而不是一定要学他们的行为。我们学密勒日巴,也不是一定要到山上,不穿衣服,不吃东西,全身长绿毛,而是要学密勒日巴的精神。他修法时那么艰难,但是他并没有退缩。他虽然住在山洞,吃的是绿草,喝的是凉水,但是他依然精神健朗,仍然开心快乐,我们要学习这些。有再大的困难,心情照样能愉快,内心照样能快乐,不是有一点点困难就退缩,这样我们就成就了,就学到了历代祖师的精神了。

    牦牛忍耐力特别强,夏天特别热的时候,它不会跑到河里去;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它也不会找暖和的地方。但另外一种牛就不一样了。这种牛身上的毛很少,夏天天一热就受不了了,就跑到河里去了,冬天就去找暖和的地方躲着。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在生活中,工作中,有一点点困难就受不了,总想逃避。没有事,一切都会过去。把自己的心修成大海那么宽广,大山那么稳定,在一切境中能够如如不动,这叫修行。

    文ge的时候,我们这边好多修行人都进监狱了。一般的人一进监狱就没有心情了,吃不香,睡不着,在里面痛苦不堪。有修行的人虽然身在监狱里,但是照样吃,照样睡,在监狱里与在外边没有区别。这就是修行人的境界。这叫解脱。

    解脱不是要搬家,从这里搬到那里,从娑婆世界搬到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是转念,就是一个念头,就是手心手背。不转念就是娑婆世界,一转念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很多人这样想:没事,我有上师,到时候肯定会把我送到极乐世界。是,上师三宝慈悲,也有能力,一定能把你送到西方极乐世界,甚至送到阿弥陀佛的面前。但是你睁开眼睛一看,还是这个乱七八糟的地方,还是自己最讨厌的这个老公,还是最不听话的这个儿子,见不到阿弥陀佛。

    若是你转念,看破、放下了,当下就到西方极乐世界了,那个讨厌的老公不见了,换做阿弥陀佛来陪伴你,这些不听话的儿女都没有了,都是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修行就是转一个念,调整一个心态。大家要明白,不是要修形式,而是要修内心,修精神。我们修行,是学佛的精神,学佛无伪的慈悲,广大的智慧。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3

今天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菩萨宝鬘论》。这几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感觉了到此论对我们的启发和帮助。这部论典非常殊胜,这些窍诀是显密一切经典的精华。我们要好好地对照自己,这样才会有进步,才会有变化。

    居于安闲幽静处,犹如野兽蔽自尸。
    如是应当避散乱,无贪无恋而安住。

    这里讲,要远离散乱。身要远离散乱,心也要远离散乱。“犹如野兽蔽自尸”,一些野兽快要死亡的时候,会钻进洞里,找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等待死亡,不让自己的尸体被其它动物或人发现。同样,我们作为修行人,应该依止清静处,“安闲幽静处”,把自己隐蔽起来。

    佛讲心态,主要是心要远离散乱。但是,我们若是没有一定的智慧,没有一定的定力,很难远离散乱。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身要远离这些容易散乱的环境或者事情,依止寂静处,心自然就能静下来。

    这些外在的、形式上的东西,都是为了这个心。若心能达到不受外在影响,有一定智慧与定力的时候,就不需要这些外在的所依和助缘了。但是由于我们现在没有达到这样了了分明、如如不动的境界,因而需要这些。通过这些,我们最后才能成就,才能达到目的。

    如果一开始就要放下,就不执着,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一个刚刚学佛修行的人来说,身尽量要避开或远离这些不清静的环境与恶友。这非常重要。其实远离、逃避不是最究竟的方法,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定力,一定会受环境的影响和周围人的影响,所以刚开始是需要的。

    有人认为,现在不需要这些助缘,不需要这些形式,心里直接安住就可以了。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你能安住吗?什么叫安住?怎么安住?不可能的。因此说,尽量远离恶缘,远离这些不好的景象,心才能够融入、安住,才能定下来。

    我们成就了,就不需要这些外在的形式,也不需要这些所依对境与助缘了。这是从自己的方面来讲的。但是那个时候为了利益众生,帮助他人,也需要表法。现在有些大德高僧虽然已经功德圆满,成就了,但是他们的行为也非常精进,每天诵经,磕头,绕佛,打坐。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这些众生。佛菩萨利益众生有四种方法,其中一个就是同行,同事,有共同的行为,做同样的事情。即使成就了也要表法。如果自己不念经,却让别人念,不太合适;自己不打坐,却让别人打坐,也不太合适。若是你不表法,也饶益不了众生。

    有的人不了解,这些大德高僧、成就者,佛菩萨再来的人,怎么也要学,也要修,还要这么精进呢?其实就是为众生表法。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刚开始也成家了,后来他了解了轮回苦,知道不能再造业,生起了出离心,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跑到森林里,给自己剃头,出家苦修了六年,最后在菩提树下成道。这都是给我们的示现,给我们表法的。

    依照大乘经典来说,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密严刹土早就成佛了。后来他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就是为了我们这些众生。很多大德高僧确实是佛菩萨再来,是成就者,但是每天还受戒、吃素,这样精进修行,都是表法。其实对他自己来说不需要这些。他们已经成就了,证悟了,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染污,怎么都可以。

    但是好多众生还不知道感恩。“我们现在要有感恩心,要报答上师三宝!”嘴上是这样说,但并没有真正发起这样的心,都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没有明白道理。这些大德高僧,佛菩萨们,到六道轮回里,到人间,有时候还要受苦,遭遇很多的不幸与zai 难,这都是为了我们这些众生。有时候不需要外在的形式,是为自己;有时候需要外在的形式,是为众生。

    现在有的人觉得:“我现在修得差不多了,快圆满了,不用持戒了,不用再修行了。”不懂佛理的人就是这样,以盲引盲。一小部分人没有智慧,还跟着他跑。“他现在的境界肯定很高了,成就肯定很大了,什么都可以了,可以喝酒吃肉了。”这就有问题了。

    如果修行真是到一定层次了,真正成就了,我认为他也不可能不修行,而且会更精进,不可能不受持戒律,而且会更严格。为什么呢?第一为了众生;第二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开心、快乐,没有难度。

    我们现在要精进修行有难度,因为还克服不了这些烦恼,烦恼一上来就不由自主了。若是我们要严格持戒,要日日夜夜求解脱,行住坐卧都修行,有难度。但是对那些成就者,对那些佛菩萨再来的人而言,精进修行、严格持戒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没有难度。所以我觉得,为众生更应该精进修行,为众生更应该表里如一。

    不要以盲引盲。一说济公喝酒吃肉,自己也跟着学。我们不是要学济公的行为,而是要学济公的精神。在他的境界与相续当中,没有患得患失,没有取舍,没有得失,没有分别,一切都放下了。这是在给我们表法。我们要学修他的精神,在在内心当中不能患得患失,不能有这些分别取舍,但是行为上不能没有。很多大德高僧,包括我们佛祖释迦牟尼佛都是那么精进,对自己那么严格。那我们现在跟济公活佛学,还是跟佛祖学?我认为,都是在给我们表法。

    很多大德高僧持戒非常严格,不吃肉、不喝酒,这也是表法;济公活佛看起来持戒不严格,到处喝酒吃肉,随便跑,也是在表法。我们若是学他们的精神,都要学;若是学他们的行为,都要有智慧。什么意思呢?就是都要放下,精神上不能走偏,见解上不能有偏见,有些大德高僧严格地守持戒律是对的,济公活佛那样做也是对的,不能堕入两边。这两种表现都是我们的榜样,一切随缘而做。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众生,应该有不同的表法。

    行为上,我们不一定跟济公学,也不一定跟那些持戒清净的人学。这是什么意思?这两种表法,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其实真正为众生的时候,要喝酒吃肉也是应该的;为了众生,不吃肉、不喝酒,也是应该的。

    佛在世的时候,为了度化王宫里的人,先是让舍利子、目键连去,但是没能度化,后来让文殊菩萨去。文殊菩萨在王宫里,跟他们一起吃喝玩乐,最后把他们都度化了。只用一套方法,只说一个道理是行不通的,应该用各种表法,讲各种道理,才能度化不同的众生。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里,有一个是恒顺众生。必要的时候,恒顺众生才能度化众生。所以有时候为了身边的众生,跟着他们跑几步也行,然后再把他们拉回来。若是你跟他硬碰硬,他犟你也犟,很难度化他,感化他。现在很多家庭矛盾重重,就是这样来的。不应该这样。

    要是能直接把他拉进来,就直接拉进来。若是不能直接把他拉进来,就跟他走几步,然后再把他拉进来。没有事,只要你自己不糊涂,不跟他走远了就行。“我现在跟他走,是为了把他引进来。”自己要知道这个念头,而且不能忘掉。

    佛法里讲的是化解,所有的矛盾、冲突、怨恨都能化解。十种善业其中的一个就是化解怨恨。作为修行人,与任何人之间的怨恨都要尽量化解,这就是善业。我们不是要跟他硬碰硬,跟他一起生烦恼,一起造恶业。你要有一个善巧的方法,然后把他引进来,度进来。

    佛讲,我们的父母儿女,是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我们应该发慈悲心、菩提心,但是要从自己的家庭做起。寂天菩萨在《入行论》里讲得也很清楚。不是一下子就布施天下所有的众生,若是你的善根、缘分不成熟,发心不到位,刚开始是没有办法给那些众生做布施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周围的父母、儿女、家人做起,再扩大到亲朋好友,接着扩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再扩大到整个世界,最后扩大到整个法界。现在有的人又修偏了,一说要度化天下父母众生,一说要饶益天下父母众生,就不管身边的众生了。“我要度化一切众生,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就开始说大话了。

    你饶益不了身边这些有缘的众生,能利益天下的众生吗?不可能。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尽量化解怨恨,感化众生。人心是肉不是铁,人是可以感化的。你去感化他,他就会支持你,就会跟你学。你现在接触了佛法,懂得了佛法,知道了佛法的利益,他却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时候,你应该在家好好表法,通过自己的变化,让他感觉到佛法真正能够改变人,利益人。人都一样,谁都愿意幸福快乐。这是一个良好的方法,这样你就能慢慢地度化他,就可以把他引进来了。

    表法有各种各样的,方便也有各种各样的。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应该这样,不能老用一套,这样解决不了更多的问题。佛法就像一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你不能用一个工具做所有的事情。我们现在所学修的佛法里,什么也不缺,哪种工具都有。你自己会不会用才是关键。

    遇到不同的问题,应该用不同的工具,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有时候也用一些方法,但是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因为你用得不多,没有把这些方式方法全部利用起来。佛法里什么也不缺。主要是看你会不会用。如果会用,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4

学佛修行的过程中,表法很重要。现在有些人就是装,装自己境界高,装自己有成就,对一些细微的行为不在乎,还觉得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不可能没有影响。这种人最值得怀疑,这种人的修行绝对有问题。因为他没有明白佛讲的道理。所以,你们要注意,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我们这边有,你们那边的也有。装大成就者,然后到处造业。

    希望大家应该清醒一下。我们是要将一切观为清静、圆满,但不是盲目跟别人跑,也不是跟谁都结缘。有的人觉得“一切境,一切缘,一切是佛嘛”,然后给这个人磕头,给那个人磕头;跟这个人结缘,跟那个人结缘。过分了,这又修偏了。

    一切是清静的,圆满的。你觉得自己的境界很高,但是你的境界再高,也高不出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佛祖当初在世的时候,这样做过吗?到处去结缘了吗?没有。这都是有标准的。你学佛、修行了,成就了,什么标准都没有了啊?

    空性是空性,缘起是缘起。从自性清净的角度来讲,都是佛,都是平等的。从断证圆满的角度来讲,还是有分别,有些是佛,有些不是佛。佛在经中也讲了,尤其是密宗里也讲了,所有的色身都是佛身,所有的音声都是咒语,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圆满智慧,这就是密宗的三味耶。

    完全是清净的,平等的,这是从性上、体上讲,从自性清净的角度讲。佛有两种,自性清静的佛,断证圆满的佛。我们现在所依止的是断证圆满的佛。我们要追求的是这些断证圆满的功德,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断证圆满的佛。我们都是自性佛——自性清净的佛。这个没有什么分别,都是平等的,但我们不是断证圆满的佛。断是断烦恼,断疑惑。证是证自性,证佛性,证得真理。我们现在的断证还没有圆满。

    什么都有标准。你学佛、修行了,解脱、成佛了,就没有标准了,没有程序了?不可能吧?所以我们不要以盲引盲,不要再跟着别人去造业。佛讲的这些道理是真理,最可靠的。你靠佛法,依止佛法不会错。

    佛法里讲的善恶标准是,在贪嗔痴的状态下所做的一切,包括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恶。在不贪、不嗔恨,不愚痴的状态下所做的一切,包括每个起心动念都是善。所以我们不应该犯糊涂,不应该造业。就算是造业,也不要拿佛法来造业!有些人总是在贪嗔痴的状态中,哪有这样的修行,哪有这样的修持方法?不可能。大家真的应该注意。若是以佛法来造业,这个恶业和一般的恶业不一样,这种缘起非常不好,生生世世都会遇到这样的因缘,这样很危险,很可怕啊!

    首先身体尽量远离散乱,最终目的是要让心远离散乱。现在连出离心都没有生起来,菩提心就更不用说了。尽量把自己的身口意关闭起来,这样会少造恶业。等你有了出离心,有了菩提心以后,可以随缘,可以出去表法。这个时候你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了,会非常安全。因为有出离心了,不贪恋了,就不会陷入进去,自相续就不会被染污。出离心是保护自己的,菩提心是利益他人的。我们是要度化众生,利益众生,如果你有出离心的盔甲,再去利益众生,就很安全了。

    时时誓愿当坚定,若生懒散懈怠时,
    则应对已作呵斥,诚心忆念自禁戒。

    “时时誓愿当坚定”,一般的情况下,不能轻易立下誓言。既然立下了誓言,宁可失去生命也不能舍弃誓言。大德高僧们所立下的誓言,就像在石头上刻下的字一样,即使刮风下雨也不会消失。这些大德们立誓言的时候,一定会前前后后仔细地观察、思考,非常谨慎。你们修行为什么不坚定?就是因为不明理。若是明理了,有坚定的誓言,有坚定的信念了,一切善神护法都会护持你。

    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里讲,信念坚定、誓愿坚定的人,不用说人,即使是天魔外道都害怕,善神护法都不敢不保护他。现在有些人就很有威力,别人都害怕他,不敢接近他。我们的上师如意宝就是。上师的每个弟子都非常害怕他,到他老人家面前说话都哆嗦。在其它地方再有名气、再有德性,再有成就的人,来到上师如意宝面前,也是抬不起头,害怕得说不出话来。这就是威力呀!

    这个威力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坚定的信念、坚定的誓愿里来的。这种人真的特别厉害,他既然发誓发愿了,纵遇命难也不会舍弃,甚至会拿生命来保护它。信念是值得拿生命来保护的。若是你做不到这样,我在这里可以肯定地说,你没有信念,没有信仰。拿生命来保护信仰,这是一个很大的功德和威仪。不用说人,连那些天人都会来保护你。人都会崇拜、信赖、喜欢这种追求稳重,信念坚定的人。作为修行人,任何时候都要稳重。

    上师如意宝的两句教言,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不扰乱他人的心,也不动摇自己的决心。我们是要恒顺众生,利益众生,帮助众生,但是不能动摇自己的决心,不能失去自己的誓言。这两句教言不矛盾!但很多人认为矛盾。有的人说:“我是为了恒顺众生,为了帮助他人。”然后就舍弃了自己的誓言,动摇了自己的决心。这种人很难有成就。

    人世间什么都有,在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缘,但不是都要发誓发愿去做的。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义务,尽自己的本分就好了。该发誓的时候,一定要发誓;该付出的时候,一定要付出。这是要坚定地,持之以恒地去做的。有些人心情好了就做,心情不好了就不做;愿意了就做,不愿意了就不做。不应该这样。

    “若生懒散懈怠时,则应对已作呵斥。”我们现在也散乱,也懈怠,但是没有呵斥过自己,反而还安慰自己,原谅自己:“今天太累了,早点休息吧;今天身体不舒服了,早点休息吧。”作为修行人,不应该这样,应该以正知正念守护三门。一有散乱或懈怠的时候,就要呵斥自己:“你不是要解脱吗?不是要为众生成佛吗?这样舒舒服服、轻轻松松的,能解脱,能成佛吗?”

    佛讲过,自己才是自己的监督者,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应该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善知识,自己支持自己,不依靠别人。“你又散乱,又懈怠了!”应该给自己点惩罚:“今天中午你又懈怠了,晚上不准睡觉,应该多念几部经,多修几个小时的法。”我们应该这样。如果晚上懈怠了,早上一起来,就要呵斥自己:“昨天晚上你说干了一天的活,很疲惫,然后就没做除障法,没有禅修,早早就休息了。这样能解脱,能成就吗?你应该早点起来!”然后让自己早起几个小时,让自己学,让自己修。

    我们的身体是暂时得到的一个工具。作为修行人,我们要把它利用起来,不要拿它来造恶业,应该拿它来修善业。这个身体是一个不净的口袋,而且很快就会失去,因此之前不要太执着。《入行论》里讲,精进的时候,给它一点奖励,可以吃好一点,穿好一点,让它多休息。造业的时候,散乱或懈怠的时候,应该呵斥它,惩罚它。若是你能够利用它,能够让它为众生,能够弘法利生的话,那它是个好东西,应该好好地保护,应该奖励。若是它不听指挥,总去造业的话,应该狠狠地呵斥,应该惩罚。怎么惩罚呢?也不用别的方法,就是让他多念几部经,多修几个小时的法。就这样去利用这个人身。

    “诚心忆念自禁戒”,什么叫“自禁戒”?我们现在正在学佛、修行,这里有很多修行的戒律与善恶的标准。我们应该诚心地,发自内心地时时忆念这些戒律和标准,用这些衡量自己。现在很多人都说:“我认为我很善良,我认为我没有做过什么恶事。”这是你自己认为的,你还不懂真正的善恶标准。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呢?就是因为不知道善恶的标准。若是知道了,就没有必要学习了。

    佛法里有善恶的标准,有做人的标准。你自己认为的标准不一定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必须用佛法来衡量自己。拿佛法当镜子照自己,才能照出自己的真面目;拿佛法当秤称自己,才能称出自己善恶的重量。之前你自己看不出来也衡量不出来。为什么现在我们每天都开示,都在讲这些经论?因为我们都需要这些标准,都需要这些工具,然后以这些工具来保护自己,改变自己,这样才能彻底解脱。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4

我们这几天在学习《菩萨宝鬘论》。这些偈诵对于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对我们的启发也非常大,我们一定要珍惜。若是不珍惜,不会有进步,也得不到成就;若是珍惜了,句句都是如意宝,甚至比如意宝还好。

    如意宝只能给我们暂时的利益,不能给我们究竟的利益。若是我们能够认真修持这些偈诵,不仅能给我们暂时的利益,还能给我们究竟的利益,不仅能解决我们生活上的问题,还能解决我们心灵上的问题。

    大家一定要珍惜!珍惜!不要让它擦肩而过。这都是解脱的机会,都是解脱的方法,比如意宝还珍贵,还重要。你们到这里来,可以得到好多如意宝,可以满载而归。但若是你们不珍惜每一次这样殊胜的活动,也不珍惜每晚的开示或这些偈诵,没有把这些当成如意宝,你什么也得不到。

    其实我们真的很愚痴,不好好珍惜这一切,总是在心里东想西想,想家里、工作上的事情。你工作了这么多年,奔波了这么多年,得到了什么?有什么成就?得到快乐与幸福了吗?我们一直在追求快乐,追求幸福。我们上学、工作、成家、生孩子,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快乐,为了幸福。但是我们始终没有得到。

    上学、上班了,烦恼越来越多,痛苦越来越多;成家、生孩子了,压力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重,越来越不轻松、不自在了,甚至越来越痛苦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错误的。佛在经中讲过:你所做的一切,与你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这一切是痛苦的因,不是快乐的因。

    我们现在选择学佛、修行,就是要换一个活法。按道理来说,除了佛法不能有别的活法,除了佛法不能有别的方法。我们的现状是:佛法是佛法,活法是活法,办法是办法;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

    现在有人说:“我不能修行,我要工作,我要生活。”我们在山上开法会,有人说:“单位有事了,家里有事了,催我回去。”还是没有放下。没有远离恶缘,福报不够啊!这是真正的理由吗?若是你真心想留下来,真心想修法,真正放下了,谁也不能让你动摇。领导算什么?家人算什么?

    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情,觉得不做不行,有这种决心:这个事情不做绝对不行,这是我暂时和究竟利益的来源和根本。这样,领导再催,家人再不理解,你也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回去。因为我们这种信念不坚,决心不大,所以容易动摇。

    我们若是想找借口,什么都可以成为借口。如果我也这样找借口、找理由,今年的万盏法会根本开不了,我也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这样。

    若是你真有事,为了更好地学法修行,不参加法会,回去也可以。但是好多人都不是这种情况,就是找借口。你回去了,是为众生吗?是为修行吗?你根本没想到修行。

    若是你心里想:我回去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把关系搞好,这样我修行能更顺利,以后参加法会更方便。虽然今年没有这个福报,机缘也不是很殊胜,但是为了下次能更顺利,机缘更殊胜,我决心回去。这是善的,是对的。同样,若是你为了修行、为了众生,是可以回去的,你参加不参加法会都一样,在哪儿都一样。

    若是你发心正确、内心清净,怎么都可以;若是发心不正确,内心不清净,怎么都不行。所以大家一定要观察自相续,调整好自己的这颗心。若是你真心想修行,就不要找理由、找借口。山上条件肯定不如山下,不能洗澡,有些人受不了,就想回家了。然后找借口:“单位有事了,家里有事了,我要下山了。”昨天有个人讲,每天都吃馒头,都吃腻了;房间人太多,有人睡觉打呼噜,休息不好,也想下山了。

    山上吃的、住的肯定不太好。连这点苦都受不了,这种人很难成就。你们看看历代祖师们的传记,为了修行,他们吃过多少苦,经历过多少磨难,最后才成就的?你这叫受苦啊?几天不洗澡就受不了,这些藏民怎么办?寺院的出家人怎么办?他们有的一生都没洗过澡。为了修行,要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坚定一点!坚强一点!连这么一点苦都吃不了,怎么解脱,怎么成就啊?

    大家要珍惜机缘。佛讲的知足就是珍惜,懂得珍惜的人就是懂得知足的人。有知足就有长乐。我们为什么不知足呢?就是不懂珍惜!

    这次的法会多殊胜啊!什么都有,给你们安排得非常周到、圆满,想得到的都能得到。所以要珍惜这一切,珍惜这些偈诵。这些都是镜子啊!若是能照自己,真能找出毛病,找出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命运就要改正自己的缺点、毛病和错误,就需要佛法这面镜子照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真与假,什么是善与恶,怎样去断恶行善,怎样去证悟真理、破除假象。

    我们认为是善,不一定是善;我们认为是恶,也不一定是恶;我们认为是真,不一定是真;我们认为是假,也不一定假。因为我们的智慧是有限的。这时必须用佛法这面镜子照自己,靠佛的智慧去断恶行善,改正自己,最后才能达到圆满。佛法里讲的就是这些。

    设使目见他人时,当说温和诚实语。

    在一般的情况下,见到他人的时候应该说温和、诚实的话语。但温和诚实也要适当,不是光说好话,光说心里的话。真正的“温和诚实语”是对自他双方都有利的话语。相反,对自他双方都有害的话语,属于是恶语、妄语。

    你光说好听的,光说软话,很多时候也利益不了众生,帮助不了众生。说诚实语也一样,说还是不说,就要看对他人是否有利益。有时候,你虽然说话比较粗俗,语言不是很好听,语气不是很温和,但若是心里清净,能直接或间接地利益对方,也没什么。尤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说对方的一些缺点和毛病,才能让他意识到这些,才能改正这些。也不是完全要说温和、诚实语。平时要说温和、诚实语,要不然就变成说妄语、恶语了,就是造业了。

    有些人觉得自己在修净宗,修禅宗,或是修密宗。断十种恶、行十种善是属于世间的戒律,看看自己有没有断恶行善?不要好高骛远!我们连十种恶业都没有彻底断掉,所以连人天的福报都得不到。

    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任!真的,寿命是无常的,什么时候死谁也无法确定。我们现在得到的这个人身是客房,我们是客人,很快就会离开。现在我们利用这个人身,可以给自己多种点善根。除了善根,最后什么都带不走。

    若是你利用这个人身造恶业,就要堕落;若是你利用这个人身行善、修行,就能解脱。若是我们连断恶行善都没有做到,死了一定会堕落恶趣!因为堕落恶趣的因缘都具足了。恶业就是恶趣的因,善业就是善趣的因。

    打妄语、说恶语都是恶业。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恶口骂人,不要轻易打妄语。若是你自私地、恶意地说假话,说这些不悦耳的话,都是妄语、恶语、绮语。若是没有必要,没有意义的情况下,少说话。若是有意义,能够利益众生或者帮助别人可以,这也不叫绮语,而是一种方便语。

    不能小看这些啊!很多历代祖师都讲过,口业非常容易犯。我们的这个口锁不上,若是能锁上就好了。既然锁不上就要注意,以正知正念来守护它,别让它自由泛滥。话说多了没有意义,无意当中说这说那,会伤害很多众生。断除身三种恶业不难,断除口四种恶业有点难。

    后面还有意三种恶业。要做到没有贪心,没有害心,没有邪见,就更细、更难了。不要大意啊!大家要仔细观察自己的三门,守护好三门,别让它造业。不然将来都要遭受果报的!

    你们在家里,在单位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有的人到寺院、道场也遇到好多恶缘,这都是以前自己造的业。现在果成熟了。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们现在有一些不好的因缘与果报怎么办?从因地入手,真心忏悔往昔所造的恶业。

    往昔造的业是因,业消了,因结束了,果自然就没有了。比如说火和烟,火灭了,烟自然就消失了,它们两个是因果关系。所以要从因地入手。

    现在我们只考虑这样的现实或果报,没有考虑到因缘,甚至没有去忏悔,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们现在想开心、快乐,想得到世间的福报,希望自己能如愿以偿,这些也要从因地入手,多结善缘,多种善根。有了因,外缘具足了,果报自然就会显现。

    自己是不是修行人,可以用因果来衡量。若是没有用因果约束自己,那你就不是学佛人、修行人了。这是个根本的问题,你们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真正有修行的人不会东想西想,也不会东跑西颠,他不仅心态好,而且会非常稳重。因为他知道该怎么做,知道应该怎么转变,他不盲目。

    我们现在就是东抓西抓,东跑西颠。“我这里不行,应该换个单位;我和这个对象在一起不幸福,我应该换个对象。”没有修行不可能。有些人问我:“我是换个单位好,还是不换好?”我没回答。这主要看你自己的因缘和福德。若是你有好的因缘和福德,在哪都可以,在哪都会好;若是你没有一个好的因缘或者福德,在哪都不行。你现在想换一个单位,换个地方,或者换一个对象,换了也一样,这是自己的因果。

    深信因果的人,是不会东抓西抓,盲目地去闯的。现在有些人就像个无头的苍蝇一样,飘忽不定的。这样不可能解脱。想解脱,就把心安稳下来。有一些不好的因缘或者果报,就去忏悔、消业。然后这些不好的因缘与果报自然就会消失。若是你想得到一些暂时或究竟的利益,就多做善事,多积功德。

    不显怒容皱眉相,恒时面露喜笑容。

    “面露喜笑容”,如果你真有修行,笑容自然就有了。现在的人,内心里没有快乐,都笑不起来,甚至要专门培训怎样笑。

    我们的脸孔是个小宇宙,小宇宙变了,大宇宙也跟着变了,这都源于心。心里没有快乐,脸上就没有笑容;心不健康,地球不会健康,宇宙也不会健康。一切唯心造,这是佛讲的。

    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复杂了,因为人心越来越复杂了。莲花生大士很久以前就讲过:“不是地球在变,而是人心在变。”相对来说,以前人的心灵比较健康,地球也比较健康,没有这么多的zai 难。所以说心态很重要!对这个社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佛法,要拯救危机就要靠佛法。佛法才能改变人心,佛法才能感化人心。人心转变了,宇宙、地球自然就会转变。

    但是难,真的难。佛两千五百多年前已经说得一清二楚了,这个时期,佛法快到隐没了,人的思想越来越复杂,邪知邪见越来越严重。人们在这个社会所学、所修的东西都是乌七八糟的邪道。魔力越来越大,邪气越来越重。人们都不信佛,也不学佛。即使学佛修行了,也不如法,现在真正能够如理如法修行的没有几个人。

    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不能错过机会。学佛修行、解脱成就不能一拖再拖。有的人想:我今生多做一些善事,来世再修,或者来世的来世再修。不要这样想!现在已经到了末法时期,法弱魔强,弘扬正法,修持正法特别难,越往后越不好解脱。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4

今天接着给大家讲《菩萨宝鬘论》。

    平时眼见他众时,无吝心喜发放施,

    平时见到众生的时候,应该非常欢喜,发自内心地做布施。因为众生是我们的福田。

    平时我们在街上遇到乞丐,遇到可怜的众生的时候,心里总是非常讨厌。其实没什么可讨厌的。寂天菩萨在《入行论》里讲过,一般的菩萨遇到乞丐的时候,心中会生起欢喜之心。这种欢喜心,连罗汉入定的时候都没有。罗汉入定的时候有禅悦,这个禅悦非常不可思议,一般世间任何一种喜悦,都不能与这种禅悦相比,但对众生生起欢喜心,比罗汉入定时所感受到的禅悦还殊胜,还不可思议。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讨厌他们?有的人还说:“他们是别人雇的。”或者说:“他们是做生意的。”那又怎么了?那也不容易啊!谁愿意当乞丐,谁愿意要饭啊?既然当乞丐,就有他的理由,就有他的困难。我们可以不给他做布施,但是不能讨厌他,更不能骂他,否则就和他结恶缘了。

    好多人都跟我说,不能布施给他们,都是骗人的,或者是有目标、有组织的。但是我不在乎这个。他跟你要的时候,你给他一块钱就能满足他,他也非常欢喜,多好的机缘啊!真的,我是这么想的。在一般的情况下,不用说一块钱、十块钱,就是一百块钱也很难满足他人的愿望或需求。

    让父母高兴就是孝顺,让众生高兴就是善事。若是让父母不高兴,给父母再多的东西——吃的,穿的,住的……都不是孝顺。让父母满意,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对父母来说,这是最大的一种回报,这是真正的孝顺;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伤心、难过,不让父母失望,这是真正的孝顺。没有要求,不求回报的让众生高兴,这叫善事。

    有的人说:“我不能布施给乞丐,他会拿这些钱去造业的。”如果真是这样,你能控制得了吗?这样说来,你到商场买东西都不行,为什么呢?在商场做生意赚钱的人,会拿你的钱去造业。你放生也不行,你到渔场买鱼,卖鱼的人会拿这个钱再去买鱼或者做这样的生意,就更造业了。你对父母、儿女付出也不行,他们也造业。谁能做到不造业?佛当时做布施的时候,那些众生也是拿佛的东西去造业。这个我们控制不了,改变不了。所以没有必要这样。

    我不是说必须要给他们东西或者给他们钱,但是作为修行人不能让他们烦恼,不能说这说那,更不能骂他们。因为在一般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当乞丐,谁也不愿意要饭!既然当乞丐,要饭了,就有他的难处。我们这边有种说法,“要难给易”。那就给他呗!

    要饭难,人都要面子,都放不下面子。他能放下面子来要饭,多不容易啊!给他点东西,给他点钱,有什么难的?你给他一点,还显得很善良,很有面子。所以没有必要讨厌人家。

    人都不愿做布施,一说做布施就觉得难。其实一点都不难!有些人说:“我也想做点布施,但是我没有条件。”愚痴!你怎么没有条件?不可能没有条件,谁都有做布施的机会,都有做布施的条件。

    做布施是修舍心,随处都可以做,不是要拿好多东西来做布施。还有人说:“我现在做不了法布施,我也不会讲经说法。”法布施不是必须要讲经说法,你可以回向功德,可以给众生念咒语,念佛号。

    你做早晚课的时候也可以发心让众生听,给众生做法布施。若是你能提起这样的念,有这样一种施舍的心态,就是布施。你可以到河边、山上、森林、草原,念唱观音心咒、莲师心咒、金刚萨埵心咒、阿弥陀佛圣号给众生听,和众生结善缘,给众生种善根。这些都是法布施啊!

    我们回向善根本身也是一种布施,但是不知道我们有没有发这样的心。若是你不发心没有用,不是布施。现在我们在因地要多种善根,多结善缘。念咒语、念佛号跟众生结缘,把善根回向给众生,发愿将来他们都能成为自己的眷属,自己成佛的时候首先要度化这些众生,等你将来成佛的时候眷属就多了。我们现在一个人在自己的屋子里,都感到孤独,希望身边有个人陪伴。如果你在因地不这样发愿,将来等你成佛时,那么大的佛土,如果只有你一个人,你就成了孤独佛了。

    在因地的时候要多做善事,多结善缘,多做法布施。我们现在劝人学佛修行,劝不动,也转变不了他们,但是也不要起烦恼,要默默地发愿:“等我成佛时第一个要感化你,度化你。那个时候,看你是不是还那么硬,那么犟!”你在因地发愿了,机缘自然就会成熟。成佛了就有威力,就有力量了,一下子就能感化他,他也一定能跟随你。你这样做不会跟众生结恶缘,能结善缘。我们现在是,劝,再劝,劝不动的时候心里就烦恼:这个人怎么这样呢?法这么好,怎么还不修呢?

    无畏布施就是爱护自己和他众的生命。人人都应该这样做,人人都能做到。

    财布施。若是你的条件还可以,可以拿好多东西布施;若是你没有条件,可以一点一滴地做布施。喂狗,喂鸟,都属于财布施。喂鸟,就一把米,谁都拿得出来吧?这样做布施的功德多大啊!这个善根多大啊!将来布施一粒米的善根成熟的时候,就是一个转轮王的果位,更不用说一把米了。转轮王是非常高的地位。转轮王有金、银、铜的区别,金转轮王能统治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多大的地方啊!都没有意识到。

    你不做布施,还到处求财,连佛菩萨都厌烦了。把佛菩萨都当财神爷了,跑到佛像前点几支香,这是在糊弄佛菩萨。然后在前面求啊求:“我要发财,我要发财……”不是一天两天这样求,整天跑到庙里求。

    若是你真想发财,为什么不做布施呢?有人问:“做布施是不是要拿好多钱呢?一下子要拿好几百,好几千或者好几万呢?这样不如到庙里上上香,三柱香就几毛钱,还是这个合适。”如是因,如是果,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在佛面前、在菩萨面前上几柱香就发财了?不可能。

    你可以向佛菩萨求,但是佛早就告诉过你:“你可以求我,但我不能让你发财,我可以教你发财的方法。”什么是发财的方法呢?就是布施。你到庙里拜佛,他不会和你说话,也不可能教你方法——那是佛像,不是佛。真正的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示现时就说过答案,你可以看看佛经,那里面有。

    佛菩萨是慈悲的,圆融的,他不会舍弃众生,但是不能直接让你发财,他没有这个能力。他可以教你发财的方法——布施。如果你不做布施的话,再怎么求也是白求,不会发财的。

    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谁都可以做。这些水,草都可以做布施。我们有一种修法仪轨,就是水布施,布施给六道众生,尤其是布施给饿鬼众生。

    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有一个公案。嘎达雅那尊者当时去饿鬼道,遇到了很多饿鬼,有个饿鬼母跟嘎达雅那说:“你要去哪里?”尊者说:“我要去卫藏(拉萨)。”饿鬼母就说:“我的丈夫为了寻找食物,已经到卫藏很多年了,你遇到他的时候,问他有没有找到食物,若是找到了就尽快回来,我和孩子们快要饿死了。”

    饿鬼母说了他的一些明显的特征,嘎达雅那答应了。尊者到拉萨的一天,遇到好多饿鬼在抢东西,他发现有个特征明显的饿鬼在那里,于是问他:“你有没有找到食物啊?你老婆说了,如果你不抓紧时间回去的话,她和那些孩子们就要饿死了。”那个饿鬼说:“这么多年了,我什么食物也没有找到。只找到了这个。”他张开手,手里只有一口痰。那是一个比丘吐痰的时候发心了,于是被这个饿鬼得到了。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找到。

    饿鬼众生饥渴得不得了,我们在吐痰、洗澡、洗脸、刷牙时,若是能想到饿鬼道的众生,给他们发一个清净心、善心,他们就能得到。这是清净心的力量。这都是布施,有什么做不到的?

    做不到就是两个原因:第一,没有意识到;第二,不相信。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也不相信布施的功德和利益。佛、上师都不止一次地讲过这些,但是我们都没有深信!你洗脸、刷牙、吐痰的时候,有没有发心把这些布施给六道众生,尤其是布施给饿鬼众生?没有!“我怎么还不解脱,还不好呢?”你能好吗?所有的机会都错过了。

    我们出去的时候让个路,让个坐,这都是布施。我们都不会做布施,都非常自私。现在就是,进大殿以后都拿最好的垫子,好多同修道友根本没有垫子,自己却垫了好几层,坐在上面修法、听法,非常舒服,然后就打瞌睡。

    让一步就是布施。处处要修施舍心,若是心到位了,一切都到位了。因此说谁都有做布施的机会,谁都可以做布施。

    做布施也要一点一滴地做,一步一步地做,不是一下子就做好多,不是一下子就能做无漏的布施,圆满的布施。就像积水一样,虽然每天只是一滴水,但通过我们不停地积累,再大的容器也会装满。功德、善根、福德也是一点一滴积累来的。

    想解脱,想成就就要积累资粮、圆满资粮。资粮不圆满不能解脱。没有因就没有果。智慧资粮、福德资粮是成佛的因。智慧资粮做因,福德资粮做缘,将来能成就法身佛;福德资粮做因,智慧资粮做缘,将来能成就色身佛。两种资粮是成就二身佛的因缘。色身佛可以再分为报身佛和化身佛。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这是三身佛。

    如果不消业、不断烦恼,就不会解脱。轻轻松松、舒舒服服的不可能成就,不可能解脱。做梦去吧!很多人都不是真心想解脱,都是假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解脱,什么叫成佛,总跟着别人跑。这种人不是我说话的对境,我说话的对境是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就的人。

    断除一切嫉妒心。自己守护他心时,

    没有特殊情况,要尽量守护他人的心,不能污染、扰乱他人的心;不能恼害众生、伤害众生。大乘佛法里尤其强调这个,所以要注意。小乘里讲,自心不被染污就行了。

    若是为了自己,扰乱了他人的心,伤害了他人都是恶,而且这个恶业非常严重。但在大乘佛法里,为了佛法,为了佛教事业,为了有情众生或者一个团体,可以扰乱、恼害一两个众生。

    佛的事业就是佛的教育,佛的教育是让众生快乐的方法。哪里有佛法,哪里就有和平;哪里有佛法,哪里就有快乐。佛门为什么有护法?护法为什么都显得那么愤怒?因为有些人需要惩罚。我们现在供的佛像,有寂静的和愤怒的。密宗里的佛像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忿怒相呢?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而有各种示现,使用各种方法。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5

以前藏王赤松德赞想建桑耶寺,去迎请菩提萨垛。菩提萨垛当时在印度特别有名气,修行境界非常高。藏王将菩提萨垛迎请到藏地后,菩提萨垛去建桑耶寺的地方洒净,却根本无法修建寺院,很多恶魔、鬼魔都捣乱。于是菩提萨垛就对鬼魔发慈悲心,但还是建不起来。于是菩提萨垛就给赤松德赞推荐了莲花生大士,说:“莲花生大士的咒力非常强,若你能请他处理,问题都能解决。”当时国王心里不踏实,问他:“能不能请到?”菩提萨垛回答:“以前我们一起发过愿,如果去请一定能请到。”在藏王的请求下,莲花生大士通过神通来到雪域藏区,使用一些咒法及严厉的手段,降服了所有的鬼神,使他们都成为护法了。

    利益众生、弘法利生的过程中,软的硬的都要有,有时候只发慈悲心,总是笑咪咪的,度化不了众生!我们学院那边就是,该惩罚的惩罚,该处理的处理,这是必须的!以后我们的实修中心建起来了,规矩更多。扰乱大家修行,不守规矩的人一定要离开道场。这不是为了一两个人,而是为了整个团体,为了整个道场。

    扰乱了整个道场的安宁,还间断了这么殊胜的法益,破坏了法身,这是多大的罪过啊!对你们自己也不好。佛菩萨为什么示现忿怒相,为什么通过这么多的手段调伏众生呢?也是一种摄受!这种人需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摄受。如果你们真有重要的事,进道场的时候连手机都不能关掉,那就别进来了。进来干什么呢?你是来造业的还是来修福的?不是批评你,真的没有必要造这个业。

    断除一切诸争讼,时时应具安忍心。

    要修安忍啊!有的人为了一点点事情就吵起来,甚至打起来了。我跟大家讲过,共修有共修的利益,但是也有一定的危险。你能如理如法地共修,利益非常大,否则,罪过也很可怕。

    共修的时候,大家的力量集中在一起。若是大家能齐心协力,就能增加这种力量,你也能得到这种力量。就像把一滴水放进大海,它与大海就是一个整体,大海不穷尽,这滴水也不会穷尽。同样的道理,若是你能把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与众人的力量融合起来,也会拥有强大的力量。

    若是你扰乱、破坏这种力量,不只是伤害一个人,而是伤害了众多人,不只是破坏了一种力量,而是破坏了共同的力量。这个罪过也非常严重!任何事都是有利就有弊,不要只看利,还要考虑弊;也不要只看好处,还要考虑害处。观察一下自己,如果做不到就不要来,如果能做到,我们非常欢迎。

    真的,个人的力量就像火星,众人的力量就像火焰。共修时心一定要齐,因为真正的力量不在身上,而在心上。若是心能够凝聚的话,力量就能积聚到一起。

    这次法会,以及其他法会,好多有修行的同修道友不能亲自参加,但是只要有这个发心,就有这个力量,就能得到这个功德。心到了,力量就到了。我们现在有每年的共修、每月的共修、每天的共修。不要认为自己不能参加,无论你在何处,若是能发心,能随喜,同样能得到加持,得到利益。因为你的心到了。

    虽然你现在是身不由己,但是你的心可以过来,而且不用路费,不用跋山涉水,一刹那就能到道场,一刹那就能到上师身边。有人说,单位不同意,领导不给假,家人不同意,又没有路费,还害怕高原反应。心想自己会不会在那里一犯病或者死了,回不来了?听别人说路况特别不好,自己就开始害怕:会不会在路上出什么事啊?没必要担心、顾虑这些,心一刹那就能过来参加共修,顺便去看看上师,看看道友,真的挺好。

    每年共修、每月共修、每日共修,都记住了吗?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还问:“每年、每月、每天有共修吗?”这种人什么时候能解脱,能成就,不好说。你若珍惜机缘,就会珍惜这里。我们每年共修四大法会,还有百日共修;每月初一、十五,早上共修八关斋戒,晚上共修往生破瓦法,初十、二十五下午共修会供;每日共修早课,晚课。

    每天的闻法,你心到了力量就到了。今天是初十,我们下午两点半共修《金刚萨埵修法仪轨之会供》。虽然你在单位或工作岗位上,但是心可以过来转一圈,随喜大家一下,再回去工作,多好啊!共修不是必须要你的身体到这里,发心到了就是共修。

    心要齐,心不齐力量就不齐,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强调要保持坛城清净。我们这个寺院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这里的僧人,包括这些居士都非常团结,常住之间没有一点点的矛盾与冲突。我一想到这些就非常高兴。

    以前我到喇荣的时候,那里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上师如意宝不止一次地跟我们讲:“喇荣没有别的功德,所有的金刚道友都非常团结,这是我们喇荣特有功德。我相信通过这样一个功德或者力量,佛法一定能传遍世界。”现在我们朗措玛寺也是,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也没有其他更多的功德,但是在这里常住的同修道友都非常团结,没有一点的矛盾与冲突。我相信将来我们的事业也会传遍世界。

    我们正在建设大圆满实修中心,以后会有很多的居士发心到这里来常住或者出家。但是丑话说在前面,若是你搞不好团结,不能和这些道友和睦相处,就别来了。因为没有意义,你只会造业,害人害己。若你真心想到这里来常住或者修学,就带着一颗清净的愿力和发心,这样我非常欢迎。

    我劝你再三地考虑,能不能做到团结一致,和这些同修道友和睦相处?任何时候、任何境界当中,能不能把自己放在最低处?不要贡高傲慢地来到这里,这样不好,不欢迎,没有必要。我不追求数量,只追求质量。不怕人少,主要是用心学,用心修,能够遵守戒律,遵守规矩。将来我培养一两个非常听话的法师到处去弘法利生,大圆满法一定能传遍世界!清净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啊!若是你真有一个清净的愿力或者发心,不得了啊!

    最初我到汉地学汉语、弘法利生,当时真的是赤手空拳,一无所有,但是我相信清净的愿力不可思议。我跟周围的几个人说过,我不靠别的任何一个渠道或方法,只靠一个清净的愿力和发心。那个时候我发的愿,就是现在我们经常念的《上师的愿望》,真的不可思议。帮我书写的那些人今天也在座,心里肯定很清楚。

    我不希望人多,人多了就杂,只希望少而精。我要精华,一两个、三四个,五六个、十几个人就足够了。将来不得了,十位成就者,十位大菩萨,到世界上最大的十个国家,那是大圆满法的种子,一下子就能将大圆满法传遍世界。不难!

    所以大家一定要再三考虑,不要盲目地来,我这里不是养老的地方。我说过,这里是个加工厂,我要加工菩萨,加工佛。如果你是菩萨的材料,是佛的材料,是金子、银子我就接受,一般的铜就无所谓了。

    好多人为实修中心作出了贡献,付出了很多,我为他们高兴!因为实修中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唯一的坛城,也是佛菩萨加工厂,将来一定会在这里诞生很多的佛菩萨。我希望大家有力量就放在这里。

    有些人真的不懂事,其实上师的宏愿就是你们的宏愿,上师的事业就是大家的事业!大家一起承担,一起成就,这叫共修。我们现在建实修中心,就是共建佛菩萨的加工厂,共建大圆满坛城,这也是共修。真的非常随喜大家!时间过得太快了,一瞬间几个小时就没有了。今天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5

给大家接着讲《菩萨宝鬘论》。

    不作面谀不喜新,恒时沉着稳重行。

    无论在何处,在单位还是在道场,一般的情况下不要喜新,也不要面谀,要保持稳重。慈悲众生,要利益众生,就要和他们搞好关系,但是互相之间不能走得太近,关系不能太密切,要保持距离,保持清净。和上师如意宝讲的一样:“不扰乱他人的心,也不动摇自己的决心。”否则容易出问题,容易发生矛盾,发生冲突。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前几天讲的《三十忠造论》里,龙钦巴大士也说过,互相之间要团结,但是也要保持距离。

    尤其是在同一个道场,同一个坛城,皈依同一个上师,都是金刚兄弟姐妹,都是道友、善友,更应该平等对待,不能有分别,不能成为恶友。但是有的人不是这样的,刚开始很亲热,走得很近,没过多久就变了。所以作为修行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适度,做到不远不近。互相之间都是善友,都是道友,不能有其它的关系,不能互相利用,更不能互相伤害。

    金刚是不毁坏、不动摇的意思,完全是清净的。同修之间的关系,不能有变化,也不能有破坏,否则就不是金刚道友了,也不适合到这里共修了。要团结,要互相帮助,但一般的情况下也要保持距离。

    不管在寺院还是在佛学院,有的人有习性,刚开始关系特别好,吃、穿、住都在一起,不分彼此,很融洽。慢慢地,没几天、几个月、几年就出问题了,互相说一些是非或互相伤害。太容易这样了。还有一种人,和什么人都合不起来,这也是错误,也不好。

    关系即使很和睦,相处得也很好,相互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适度,这样才会长久。所以我们有一句俗语:“一天的人应该是一生的人。”有的人没有太多的事,今天高兴,明天不高兴;今天很热情,明天又很冷漠。不能这样,要处处保持稳重,不动摇自己的决心,也不扰乱他人的心。

    断除欺凌其他众,虔诚恭敬而安住。

    无论在哪里,自己有一点点功劳或者成就的时候,不能去欺负和凌辱他人。“虔诚恭敬而安住”,应该观为清净,互相尊重,虔诚恭敬,这是礼貌!不用说学佛,做人也应该这样。

    我们现在学佛了,修的是大乘佛法,尤其是修大圆满法,更应该这样做。大乘佛法讲一切众生都是宿世的父母,你恭敬他们,对他们有礼貌是应该的。自己是不是大乘行者,就看有没有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父母。如果你把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了,自然就有恭敬和礼貌了。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是清净圆满的,这才叫大圆满。若是真正达到了这个境界,恭敬和礼貌自然就有了。

    其实现在讲要恭敬,要有礼貌,如果没有一定的认知和智慧,很难做到啊!即使做也是在表面上的,也是假的。如果你真有正见或智慧,能将一切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这时就会有发自内心的恭敬和礼貌。若你能将一切众生观为男女本尊,都是清净圆满的,恭敬和礼貌自然就有了。

    我们现在学佛就是提高境界,提高认识,互相恭敬,有礼貌。但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话,也没有多大的力量和作用;若是你能发自内心地恭敬他人,能礼貌地与他人相处,这个力量不可思议。因为只有诚心,才能感化他人的心,否则感化不了。

    现在到处都在培训人的恭敬和礼貌。在自己的位置上要恭敬他人,要有礼貌,这个没有错。但在没有信念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这样培训出来的、装出来的恭敬和礼貌没有多大力量,感动不了人,也感化不了人心。若真想人人都有礼貌,做到恭敬他人,就要学习佛法,学修大乘佛法。

    现在都会说:“要考虑对方,考虑他人,要换位思考,任何时候都要奉献、付出。”处处都是这样的教育,甚至用培训的方式,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说实话,这都是徒劳无益,不可能的。要真正做到这些,首先要破除我执,要证悟无我,知道“我”不是实有、真有的,而是如幻如梦的。这个时候才能做到无私地奉献与付出,才能有发自内心的恭敬与礼貌。

    所以对现在的社会来说,大乘佛法的这种教育和理念非常重要。有的人说佛法是迷信,然后找别的理论去教育、培训他人。越这样做,人越不实在,越虚伪,达不到目的。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应该有佛法的教育,应该有这样的培训,那人就不一样了。

    我们举办的“点亮心灯”夏令营,我第一天开幕的时候,接触过孩子们,他们当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今天早上,他们去我那里,一个个地讲述自己内心的感受。尽管没有几天的时间,孩子们对佛法的了解不是很深,对佛理懂得不是很多,只有一点点的认知,但是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了人是可以教育的。

    有佛法这种理念,有佛法这种教育,人自然就会转变。家庭自然就会和睦,社会自然就会和谐,世界自然就会和平,我们现在、未来所面临的zai 难自然就会消失。所以世界需要佛法,社会需要佛法,人类需要佛法,人人需要佛法。佛讲的句句都是真理,若是你去接触,去研究,去了解,谁都无法破斥。现在很多人都是以盲引盲,糊里糊涂,不去了解佛法,接触佛法,对佛法没有一定的认识,就说佛法是迷信。不能这样。

    我们不但不能欺负、凌辱众生,反而还要“虔诚恭敬而安住”,这样对待众生。

    为他传授教言时,当具利他大悲心。

    这些很重要啊!没有利他心,没有大悲心,很难度化众生。不是你懂得了一些理论就可以讲经说法,利益众生的。我们在喇荣考堪布,最基本的条件有三个:第一个有学识,精通五明;第二个有清净的戒律;第三个有摄受弟子的能力。

    你仅有清净的戒律、学识也不行,还要有摄受弟子的能力。什么是摄受弟子的能力呢?就是慈悲、菩提心,这样才能感化人心。这个世界有学识的人多的是,懂得再多也没有用,度化不了众生。

    度化众生要有几个最基本的条件。其一,精通佛理。如果不精通佛理,不精通显密,不精通九乘次第,怎么教导别人,引导别人呢?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定要分清楚,不同根器应该有不同的教导。佛祖当时给众生讲的是相应法,若是法和相续不相应,无法利益众生。其二要有慈悲心和菩提心。没有这两种心,也度化不了众生。“当具利他大悲心”,就是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无伪平等的慈悲心叫大慈悲心。有无伪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才能真正感化众生,度化众生。

    所以大家不要着急去度化众生,你好好学,好好修,机缘成熟了,不去度化众生都不行,躲都躲不开。这种机缘、福报是可遇不可求的。我现在想静修一段时间,想休息一段时间,但是躲不开!机缘一个接着一个。即使回到山上来了,到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这样的山谷里也躲不开,整天忙的不得了。哪怕静下心来修行或者休息一个小时也困难。所以我想,既然有这样的机缘,就尽量了缘,把所有的缘都了了。有一天,若是缘没有了,或许能轻松一段时间。首先不患得患失,一切随缘而做,这样就不会有太大压力,有太多烦恼。虽然身体累,但是心不累也没事。

    现在还没有这样殊胜的机缘,也是自己的修行不够,福报不够,所以要尽量修,好好地增加自己的福报。有的人想到山上或者到道场来学修,但是连这样的机缘都很难有,这也是修行不够,福报不够。那怎么办?尽量了缘还债,好好修,到时候这些恶缘、逆缘自然就会离开,助缘自然就会降临自己身上。

    我非常希望你们都能利益众生,帮助众生。但是利益众生、帮助众生也不是随随便便,想利益就能利益,想帮助就能帮助的。我们修行,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发一个好心,发一个好愿,发清净的心,清净的愿。这是力量啊!发心到位了,愿力到位了,自然就能利益众生、帮助众生了。

    以前我的一些同学,有学识,有智慧,学东西快,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辩经滔滔不绝,出口成章,非常了不起。有的同学不是这样,学习很吃力,辩经时的表现也不是很突出,很多时候都是失败者。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5

但是后来我发现,结果却相反。尽管前者有能力,但是却没有什么弘法利生的事业,也没有很好的机缘。而后者非常了不起,到社会上,到众生身边,很多人都崇拜他,信任他,跟他学,弘法的助缘非常殊胜,利生的事业更兴盛、更广大。正如一句话所言:“世间人的千言万语,不如成就者的一句话。”这个力量真的不可思议!

    年纪大不是问题,没有学问也不是问题,主要是你有没有发心,有没有清净的心。若是你有清净的心,清净的愿力,不分男女老少,都能度化众生;若是你没有这样清净的心,没有一个清净的愿力,再聪明、再有学问、再有能力也度化不了众生。所以如果大家真这么着急想帮助或利益众生的话,就要发清净心,破除我执,在相续中建立真正利他的心,就是这里讲的“当具利他大悲心”。

    不得诽谤诸证法,何法起信当求彼。

    现在有的人就是爱造业,说长道短,说这个是正法,那个是邪法。你怎么知道什么是邪法,什么是正法呢?这样判断,说是非,容易犯戒,犯舍法罪,这个罪过非常可怕。显宗里讲定业,今生今世你即使通过忏悔也忏悔不掉。五无间罪和舍法罪都属于是定业。

    犯了五无间罪和舍法罪,即使念佛念得再精进、再如法也不能往生。现在都在念佛,都在求生净土,如果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要远离两种障碍,具足四种愿力。两种障碍就是五无间罪和舍法罪。你们现在闻到佛法了,懂得佛理了,不要再去犯这些错误。

    在内地,犯这种错误的人非常多。不知道什么叫邪法,什么叫正法,不精通佛理,不精通显密,没有资格说这些。因为你没有分别、判断的能力。

    显宗密宗,小乘大乘,有共同的,也有不共同的。小乘分声闻和缘觉,大乘分显宗和密宗,显宗分中观和唯识,密宗分内密和外密,外密分事部、行部、瑜伽部。九乘次第都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修行,不同的结果。这些你精通吗?有些人学得比较杂,在网络上看这看那,没有系统地学,也没有按次第学修,所以根本不了解这些。

    其实佛法有了义的,也有不了义的。这也不是固定的,死板的,它是活的。不同的层次里有不同的了义和不了义。九乘次第,比如说小乘里的声闻乘也有了义和不了义,缘觉乘也有它的了义和不了义。菩萨、波罗蜜乘也有各自的了义和不了义。有部、经部、唯实、中观,它们都有各自的观点,各自的见解。如果不知道这些,就不要轻易评价或者判断,否则容易犯舍法罪。

    五无间罪和舍法罪这两个按显宗来说都是定业,根本清净不掉,即使忏悔也消不掉。但是我们现在很幸运,遇到了金刚萨垛除障法。在金刚萨垛除障法面前,在咒语之王百字明面前,没有定业,一切恶业都能消除。

    以后,我们不要说这些是非。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管是人还是法,要不赞不谤,也不要去接触,去修习,这样就不会造业。这是我们做人的标准,也是修行的标准。我们要将一切观为清净圆满,但也不是到处去学修或者礼拜,这是不矛盾、不冲突的。

    行持十种法行已,不分昼夜而精进。

    “十种法行”就是精进。
    第一,抄经文,写心得,再有能力就做论文;
    第二,有能力,有机缘的情况下,处处将身口意做供养,就是做法、力、财的供养;
    第三,处处做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
    第四,如果有机缘,有福报,认真听闻佛法;
    第五,行持佛法,受持戒律;
    第六,翻阅经文,翻阅论文;
    第七,有机缘,有能力的情况下讲经说法;
    第八,读诵经文,念诵仪轨;
    第九,处处思维佛法;
    第十,修持佛法。

    日日不分昼夜而精进,就是处处多做善事,多种善根,多结善缘,不懈怠、不放逸、不散乱。我们现在一到晚上就困得不得了,懈怠懒惰,不能这样。即使再微小的善根也不能轻视,不能放弃;再微小的恶业也不能造做,不能行持。一点一滴地从小做起。

    我们有一种说法,“小善根阿克就不修,大的善根阿克又修不了。到临终的时候,阿克没有修法,两手空空要离开世界,面对来世,这个时候后悔莫及。”“阿克”是对出家人的一种称呼。

    你们现在也是,小的善根不愿意做,大的善根做不了,到临终的时候就没有善根,没有修行了。不能这样。再微不足道的善根也不能放过,一点一滴地精进去做,“不分昼夜而精进”。处处不离三宝的光明,处处忆念三宝的功德。

    吃饭的时候,把佛法僧三宝观想在喉间,同时忆念他们的功德,将所有的饮食都供养给他们;走路的时候,把三宝观想在右肩,同时忆念他们的功德,这样走路相当于绕佛;安住,坐下来的时候,把三宝观想在头顶,作为所依的对境,同时忆念三宝的功德;睡觉的时候,把三宝观想在心间。这样修行自然就精进,成就自然就圆满了。

    是不是真心想学佛,真心想成就?若是真心的,就老实点,别再虚伪了。若是不老实,修行不如法,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不如法而修行,佛法、正法也会变为恶趣的因。没有必要这样。

    我为什么这样严格要求大家?是怕大家造恶业。你到山上,到寺院,到这样一个清净的道场来,不能造业,若是造业就别来了。在城市里、在家里造业虽然也有罪过,但不会有这么大的罪过。所以大家来了就要如理如法地做,你实在受不了这里的环境、条件,要求的戒律和规矩,就抓紧离开。因果是不虚的,将来要感受极大的痛苦啊!

    一方面我非常随喜大家能够跋山涉水,不顾一切地到这里学法修行;另一方面我非常希望你们在这里能够更如法、更精进地修行。这样对你们有极大的帮助,你们也会有极大的收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尤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这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2 12:06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接着讲《菩萨宝鬘论》。

    三世所积诸善根,回向无上大菩提。

    “三世”,是指过去世,未来世和现在世。这三世当中所积累的诸善根,都要回向给无上大菩提。可以回向给众生,也可以回向给自己成就佛果。

    无上大菩提就是佛果,无论你回向给众生还是回向给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这个无上大菩提。回向给众生:愿这些善根成为众生早日成就佛果的因缘。回向给自己:愿这些善根成为自己为众生早证菩提的因缘。我们都应该这样回向。

    发心和回向,一个是在善根的前面,一个是在善根的后面,一个属于前行,一个属于后行。两者都要具足两个条件,第一,为一切众生,第二,回向无上大菩提——无上佛果。回向时若没有具足这两个条件,就不是菩提心,不是正确的回向,也不是完整、圆满的回向。

    这两个回向都是正确的,但是其他的好多回向都不是很如法,很正确。我们现在所做的回向是不是菩提心,是不是一个正确、圆满的回向,都要搞明白。

    把功德回向给他人,也是一种布施。对一个有智慧的人来说,善根是最珍贵的。我们断执着的时候,最后要断的是对善根的执着。

    那诺巴在依止上师帝洛巴的过程中,主要断的是对法的执着。帝洛巴给那诺巴的很多窍诀,在表面上看都是恶。那诺巴是一位很有名气的法师,特别执着这些形式,也特别执着自己的形象。他那时已经很伟大了,是精通三藏、精通五明的班智达,手下有不计其数的弟子,也有很多属于世间的神通和能力,讲道理滔滔不绝,也有一定的成就,非常了不起!

    从智慧空行母指点他这件事上就能看出,他和空行护法能够直接交流了。但是他对法的执着特别强,因此没有成佛。那诺巴去拜见上师帝洛巴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帝洛巴在烤鱼吃,其实这都是给那诺巴的示现,就是要让他断法执。后来那诺巴依止了上师帝洛巴。在依止的过程中,上师帝洛巴经常让他偷东西、抢东西,让他去做一些坏事,也是让他断法执。

    现在一说功德、善根、福德的时候,都会说:“我所有的善根、福德都可以回向给众生。”我们为什么是这样的状态呢?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善根、福德带给我们的利益。对法,对善根的执着不是很强,所以非常大方。对智者来说,善根第一,生命第二,财富第三。但是对愚者来说,正好是相反的。财富第一,生命第二,善根第三。这是智者和愚者的差别。

    以前有个公案。佛在世的时候,一位乞丐遇见了佛,但是他没有什么可供养的,手里只有七粒米,于是他就把这七粒米虔诚而用心地洒在了佛的身上。以此福德,后来的回报是七次转生为转轮王!那不是几百万、几千万,也不是几个亿的回报!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了善根的价值,谁能舍得给别人啊?

    回向就是把所积的善根给别人。有个老太太跟我说:“回向可以,不给善根行不行?”我一说善根要给别人,她就受不了。不给别人善根不行,那就不是回向了。她也不是很明白佛理,但她就是特别执着善根。我们有些人特别大方,一说要善根回向,一点都不用考虑。我都有点怀疑了,这是真心的吗?

    一般人很难舍下善根,若是你能舍掉对善根的执着,那你离成就不远了。其实能把善根回向给别人,才是真懂佛理了!其实也不难,你把功德回向给别人的时候,这个善根会更大,更圆满。我给大家讲过,主要是心量放宽。心量越大,功德越大;心量越大,所种的善根越大;心量越大,所积累的福德也越大。我们讲过四无量心。为什么叫无量心?因为对境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所得到的功德也是无量,所以叫做无量心。

    我们应该回向给一切众生,不能回向给某某众生。但是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做到。“我先回向给众生,再回向给家人好不好?”你刚才已经回向了,还有什么可回向的?还是没有放下。其实你回向给一切众生的时候,你周围的众生也包括在内了。心里不舒服,必须得回向给家人,说明还是没有放下自我,平等心没修出来。

    如果单独回向,为了表法也可以。比如说,今天我们单独给一个人做善根回向,为了这个人能高兴,能进入佛门,得到度化,有这样的意义,这样为众生表法,是可以的。但我们现在不是表法,而是发自内心的有这样的一个贪念:“我还要给我的孩子和家人回向一下”。这是我执,是贪着,不是表法,这样不如法。所以没有必要第二次回向。

    我们现在在修大乘佛法,尤其是在修大圆满法,一切都应该是圆满的。你回向的时候,已经大圆满了。若是还要第二次回向,还要单独回向,你还没有修到大圆满。如果你真修到了大圆满,是不会有这个念头的。大圆满说容易,做难啊!能活在当下的人才是大圆满。若是有分别、执着,不会有大圆满。但是,如果你实在放不下也没办法。

    善根回向要发自内心,不能虚情假意。我们也在回向,但是为什么没有得到利益呢?为什么没有太大的变化呢?就因为我们都是在表面上做回向,都是虚情假意的,不是发自内心的。若是我们能够发自内心地,把善根和福德回向给众生,离成就不远了。

    有的人不知道善根要回向。善根若是不回向的话,容易被摧毁,不能增长,果报享受一次就会穷尽。若是你随时都能回向善根,就能及时存住,不会被嗔恨或邪见所摧毁。若你没有回向,刹那的嗔恨心就会将善根摧毁。邪见也是。相续中生起刹那的邪见,你所积累的这些善根,立即会被摧毁。如果你能够及时回向善根的话,第一,善根能保存住;第二,善根时刻都在增长。我们回向功德就是储蓄,存在法界银行里。若是你回向,善根不会穷尽,直至你成就菩提、佛果时,也不会穷尽。

    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回向,以为只要说一句“善根回向”,就能立即回向了。回向的时候,应该尽量念一些偈颂或者仪轨是最如法的。若是你能按这些仪轨、偈颂的内容回向,会非常圆满,非常清净。而且,还有一种力量的加持。因为那些仪轨、偈颂都是金刚语。以后我们做回向的时候,不要自己随便编。很多人都爱编,还觉得自己很聪明,回向给这个人,回向给那个人。如果是为了表法可以这样,除此之外都是不如法的。我们现在用的回向偈,是当时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回向,都是佛语。

    福德赐予诸有情,时时行持七支供。

    “福德赐予诸有情”,和前面讲的回向是一个意思。“时时行持七支供”,时时、处处要行持七支供。我们以前详细讲过七支供,在这里就不多讲了。礼敬诸佛,供养诸佛,随喜善根,忏悔业障,请转法 lun,请求不入涅槃,普皆回向。这七个叫七支供。在佛法里,积累善根、资粮的方法无量无边,但是都汇集在七支供里。所以我们时时都要修持七支供。

    为得菩提发大愿,若能如是修持之。
    圆满福慧二资粮,亦能净除二罪障。

    若是我们处处能修七支供,能发大心,发大愿的话,可以快速地圆满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也能清除两种罪障。罪障指的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主要障碍解脱,所知障主要障碍成就无上正等觉,就是障碍成就佛果。净除了二障,圆满了二资粮,当下就会显现佛的二身——法身和色身。法身是为自己而得的,色身是为众生而得的。

    按照这个窍诀去做,我们都能圆满,能成就二身佛。法身佛是自性佛、本具佛。我们都是自性佛,都具有佛这些无漏的功德。但是我们现在有障碍,有烦恼障、所知障,有分别、执着,所以没有证得。净除了二障,圆满了资粮,本具的佛性、功德立即会自然显现。

    获得人身具义故,将得无上菩提果。

    若是我们今生今世能够成就无上正等觉的果位,获得人身就有意义了。所以这里说“获得人身具义故”。若是不能成办解脱,不能成就佛果,活着也没有意义。

    我们在暇满难得里讲过,人身非常难得,既然得到了,就要用它来解脱成佛,这是人身的真正意义。若是吃喝玩乐,虚度此生,就和畜牲没有区别了。那些畜牲也会吃喝玩乐,也有自己的生存、生活方式。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不一样。若是按世间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多时候还不如这些动物。

    这些动物也有智慧,也很聪明。它们吃得简单,穿得也简单,出门不靠别的交通工具,自己在空中飞来飞去,特别自由。我们生活的多复杂、多麻烦,多辛苦啊。冬天来了要换衣服,夏天来了还要换衣服,一年四季都要换衣服。爱美的人,一天要换好几次衣服,每天洗呀,刷呀,抹呀。

    现在科技发达了,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上来了,都在追求生命质量。其实这些太不好了。我们以前的生活条件没那么好,也没有这么多麻烦,一年四季就穿一套衣服还是旧的,新衣服很少,也不用那么多保养品和保险。现在越来越麻烦。我觉得是多余的,没有必要。

    你们到藏区,到朗措玛寺看看,这里所有的出家人,还有居士,都没有买保险。买保险干什么?要自己保险自己。你好好地断恶行善,才是真正的保险!你看这些人,生活非常简单,一年四季只穿一套衣服,一般的情况下不换,没有必要!我们穿的衣服,一套几十块钱,很便宜。吃得也简单,一天三顿饭,最少两顿糌粑。吃糌粑是最方便的,几分钟就能吃饱。生活越简单越省事,不买保险,不买保养品,一样挺好的嘛。你们现在生活越来越复杂,科技越发达,人就越辛苦,越烦恼,越痛苦。其实这都不是什么好事。

    你们现在都怕老,怕脸上起皱纹。其实心情好了,心态好了,就能保持年轻。我以前在报纸上看到丹麦有一对夫妇,七、八十岁了,但是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的样子。后来被人们知道了,研究人员考察、研究了一段时间,没有研究出什么结果。记者采访时问他们,老太太说:“我们两个人就是从小心情好,心态好,这样就不老,没别的原因。”

    都是心态的原因。若是想健康,就调整好心态。有健康的心态,就有健康的身体。很多大德高僧在山上修行,他们的生活都特别简朴,但是身体非常健康。密勒日巴也是如此,那么多年住在山洞里,没有东西吃,只吃绿草,喝凉水。没有衣服穿,身上长的都是绿毛,分不清是动物还是人。他没感冒,也没得病,身体非常强壮。你们现在连一口凉水都不敢喝。“别喝了,会坏肚子的;别着凉了,会感冒的。”

    心态好,身体就能好;心态好,家庭就能好。若是你能真正为众生着想,为他人着想,真能换位思考,无私地奉献、付出,家庭自然就好了。这些争吵都是缘起法,对立法。若是你这边没有争,没有吵,那边就没法争,没法吵了。心态好了,家庭自然就能好,一切自然都会好。

    真的,不要白白地浪费人身,得人身非常不容易,不要错过了。我们现在修的是净土与大圆满,若是修好了这两个法,你的人身就有意义了,你就没有浪费此人身。若是这两个法没有修好,你就白白地浪费了此人身,虚度了光阴。以后想再得到这样的人身,这样的解脱机会非常难。希望大家不要颠倒,世间的一切琐事要统统放下。没有事,一切都会好。

    有一句话,你们一定要记住:放下才能得到,随缘才能顺利。如果放不下,就得不到,即使得到了也是暂时的,也不是真得到,是从你的手上经过,并不真正属于你。先不要考虑学习、工作、家庭这些世间的琐事。只要认真学修佛法,一切都会随你而来。

    若是你真的能够一心一意学修佛法,工作自然就能顺利,家庭自然就能和睦。我们还是放不下,再怎么说也是放不下。这是为什么?还是没有看破,没有看透。

    信财戒财舍施财,闻财惭财有愧财。智慧财为七圣财。

    这里又讲了七圣财,这些才是真正的财。我们所认为的财不是真正的财。“信财”是信心,“戒财”是清净的戒律,“施舍财”是布施,“闻财”是听闻佛法,“忏财”是忏悔,“有愧财”是做坏事了心里有愧疚,“智慧财”是有智慧。这都是财,都是圣人的财。一般的凡夫都不会有这些财。

    如是此等殊胜财,是乃无尽圣者财,不得说与非人众。
    众生之中观言语,独处之时观自心。

    “众人之中观言语”,在大庭广众面前,要观察自己的言语,因为容易造口业。“独处之时观自心”,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要观察自己的心,不能有任何的恶念。

    你们到这里与大家相聚,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处处伤害众生。这个口怎么堵不住呢?还经常到麦克风前,给大家讲这讲那。这是你的任务吗?这都属于是绮语、恶语,违背了规矩、制度,还伤害了好多众生。这都是不该说,没有用,不适当的话,是在造业。有的人还处处说是非,讲对错。爱说是非,爱讲对错的人,绝对是造业的人。

    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去造这些不必要的恶业。这些恶业对自己没有多大的利益,没有任何意义,而且造下的恶业会有非常严重的果报。在前面也讲过,处处要以正知正念守候三门。

    然后是“独处之时观自心”,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心很容易散乱。虽然身在房间,在床上,但是心不在,早就飞走了。所以,我们要格外地看管自己的心。

    我们这几天一直在学习《菩萨宝鬘论》,阿底峡尊者所讲的这些教言非常殊胜。用这些教言来对照自己,就能够改正自己。有些负责人员跟我说,“今年大家的修行整体有进步、有成就了,比去年好,去年有很多时候不听话,今年都特别听话。”我觉得不是大家修行有进步了,而是今年的这些开示、教言太殊胜了,和我们的相续太相应了。所以大家有变化,有进步了。

    我希望大家都能坚持下去。不要一回家就忘了,和以前一样,跟这个吵,跟那个闹,到处造业。你们在这里每天学教言、听开示,人人受益匪浅,改变非常大,我们都能看出来,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虽然和这些孩子比差了一点,但是总的来说都有变化,都有进步,我也很高兴。回去以后别灰心,别退步,一定要上进、坚持下去。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要保持这种状态。这样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利。今天就讲到这里。

    最后回向:把讲法的功德,闻法的功德以及所有的善根,回向给我们宿世尽虚空遍法界的父母,愿他们早日离苦得乐,早日证得无上大圆满境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1-18 00:29

梵语:菩提萨垛玛讷阿巴勒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上师!

顶礼本尊!


远离一切犹豫心,一心精进修妙法,
远离昏沉懈怠眠,应当恒时精进行。
正知正念不放逸,恒时守护自根门,
日日夜夜三时中,再三观察心相续。
发露自己之过患,不觅他人之过失,
隐藏自己之功德,宣扬他人之功德。
当离侍奉及利养,恒时断求声誉禄,
明了知足少贪欲,已知恩德且报恩。
修持大慈大悲心,恒常坚固菩提心,
断除十种不善业,恒时稳固胜信心。
摧毁我慢嗔恨心,恒常具有谦虚心,
远离一切邪命活,当以如法而生存。
舍弃一切有漏财,当以圣财为严饰,
远离一切散乱境,依止殊胜寂静处。
时时莫出无义词,恒时言说谛实语,
若见上师堪布时,当发恭敬侍奉心。
若见具有法眼者,或遇初业众生时,
则当生起本师想。               

若见一切众生时,当起父母兄弟想。

远离一切恶友伴,依止殊胜善知识。

远离嗔心不悦意,处处恒具欢喜心。

不贪内外一切法,当于无贪中安住。

贪欲不得善趣乐,亦能断尽解脱命。

何处若见胜法乐,对此应当常精勤。

最初无论办何事,起始若能成办彼,

则令一切皆圆满,否则彼二均不成。

恒时远离恶毒心,何处若起倨傲时,

尔时摧灭此我慢,忆念上师之教言。

若生怯弱之心时,则当令自心坚强,

修持彼二为空性。               
若遇贪嗔之境时,当观犹如幻化术。
若闻逆耳之语时,当视犹如空谷声。
自身若遭损恼时,当视往昔业所感。
居于安闲幽静处,犹如野兽蔽自尸。
如是应当避散乱,无贪无恋而安住。
时时誓愿当坚定,若生懒散懈怠时,
则应对己作呵斥,诚心忆念自禁戒。
设使目见他人时,当说温和诚实语,
不显怒容皱眉相,恒时面露喜笑容。
平时眼见他众时,无吝心喜发布施,
断除一切嫉妒心。自己守护他心时,
断除一切诸诤讼,时时令具安忍心。
不作面谀不喜新,恒时沉着稳重行。
断除欺凌其他众,虔诚恭敬而安住。
为他传授教言时,当具利他大悲心。
不得诽谤诸证法,何法起信当求彼。
行持十种法行已,不分昼夜而精进。
三世所积诸善根,回向无上大菩提,
福德赐予诸有情,时时行持七支供,
为得菩提发大愿。若能如是修持者,

圆满福慧二资粮,亦能尽除二罪障,
获得人生具义故,将得无上菩提果。
信财戒财舍施财,闻财惭财有愧财,
智慧财为七圣财。如是此等殊胜财,
是乃无尽圣者财,不得说与非人众。
众人之中观言语,独处之时观自心。

此乃印度堪布吉祥燃灯智藏师撰著之菩萨宝鬘论竟。        

索达吉译于丁丑年新春之际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