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净慧 慈悲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6-7 10:49     标题: 净慧 慈悲


  博爱的人际关怀,是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基石,然而,残忍狡诈却是娑婆众生的共性。古圣先贤,为此开出了对治的药方。孔子倡导仁的哲学,提倡“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老子说自己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释迦牟尼佛降诞于堪忍世界,其名号“释迦”,即是能仁之义,这也是对治悉檀,对治吾人内心的刚硬面。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每一愿皆贯穿着阿弥陀佛无尽的大悲,阿弥陀佛及国土大众的悲愿及菩萨践行,体现了佛教的慈悲济世的本怀。西方极乐世界乃是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所成就。阿弥陀佛因地观见六道众生尤其是三恶道的众生,沦落生死实堪悲悯,由同体的大悲心中发愿度尽苦难的众生。四十八愿的第一愿“国中无三恶道愿”,就是给予众生一个量为底线的保证,让他们不再沦落到地狱饿鬼畜生道中去。阿弥陀佛大悲平等,然而对于三恶道的众生尤为给予特别的悲悯。阿弥陀佛十二光中的“炎王光”,就是专为度化阿鼻地狱的众生而施设。

  阿弥陀佛与其上首胁侍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在极乐本土常常坐侍论道,如果发现哪里有苦难众生需要救度,立即分身前往。阿弥陀佛在他方佛土示现站立的姿态,如果众生得度的机缘成熟,马上不失时机的前往救度,所以此土阿弥陀佛的造像多呈站像。阿弥陀佛站立的姿态,表征着对九法界众生无尽的悲心。

  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大乘的善根界,其往生者悉皆住于大乘的正定聚中,无有不定聚及邪定聚。生彼佛国的诸菩萨等于诸众尘,得大慈悲饶益之心,究竟一切菩萨所行,震大法雷,觉所未觉,拔诸欲刺,以安群生,精进实践大乘菩萨道的利他精神。

  佛教慈悲观是佛教伦理道德的核心价值,是佛教一切教义和戒律的根本准则。佛教的慈悲思想根源于佛陀内证的功德,现量观见一切众生无始劫来曾为父母。将众生视为父母,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和理性精神,惟其所观照的对象为一切生命,体现出一种普世的博爱精神。四十八愿所蕴含的慈悲理念,可消除吾人的嗔戾之心,保持人类和谐发展。

  吾人所处的当今现代社会,一个特点是个体原则的突出,所谓张扬个性。个体原则的注重诚然能发挥主体的创造性,但由此过分划分个人权利界限,并以无情的竞争为实现个体权利的方式,却很容易导向个人主义乃至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与普遍的商品化交互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往往只有契约、业务及竞争的关系,而缺乏超功利的情感的联系纽带,其结果即是个体间关系的疏离淡漠,乃至紧张冲突。当存在主义宣称“他人即地狱”( 萨特语 ) 时,便十分典型的折射了现代人与人关系的特点。受此影响,“竞争哲学”“丛林法则”成为世人生存的准则,“狼文化”“狼图腾”受到世人的崇拜,狼性的受推崇,反映了现代人自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

  阿弥陀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理念、对生命普遍平等的尊重,能够抑制个人主义自私偏狭的一面,使人际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

  现代社会即以商品经济为特征,又是一种法理社会。他不仅将冷冰冰的商品普遍化,而且以无情的法律和契约关系斩断了建立在血缘礼俗等之上的自然纽带。法理化对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关系,依法制取代人治等,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却给社会生活投上一层阴影,人们很少体验到世间的温情。四十八愿传达的慈悲思想,使现代的人伦关系充满温情,可填补法理社会留下的精神空白。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