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每一句都是因果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7 21:50     标题: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每一句都是因果

经典里面事实上都把因果报应都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了,其实《弟子规》每一句都是因果。今天种了这个好因,以后它会结好果。“父母呼,应勿缓”,是对父母的恭敬心,种下了这个因,感来的结果是他尊重父母,而且他不只懂得尊重父母,他延伸到懂得尊重长辈、尊重领导者,“忠臣出于孝子之门”。所以每一个德行都像一颗种子,在他往后的人生都会开花结果。“置冠服,有定位”,是一个好的习惯,也是一个好的种子,感来的结果,他以后做事有条不紊。可是假如不学习《弟子规》这些教诲,你不教他对的,他学到错的,比方他放东西都是乱放,这是因,种了这个恶因,最后结恶果,读书的时候作业没带,出社会工作的时候,重要的合约没带,有没有可能?这不都是恶果吗?所以在这个宇宙间的事情,在事相当中,两个字就讲完了,“因”跟“果”,不复杂的。为什么圣贤人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因为这个结果必有什么?原因!所有的道理不会离开因果两个字。  

刚刚跟大家提到家风我们承传了什么,而刚刚提到的这个小女孩,她们家的家风是什么?是不是那句“给奶奶家端了没有”。那句话就是孝道的承传,这个家族一看就会兴盛。所以曾国藩先生说道,他在官场浮沉数十年,当然他也接触广大的社会人群,他说他所观察的这些当官的人家,过一、二代的,寥寥无几。其实我们不要看古代,我们当前的政治人物假如不爱民如子,你看很多当大官的人,夫妻离婚,孩子都一塌糊涂。但是我们不能怪他,为什么?他没读过古书,他不懂这些道理,他也很可怜。所以诸位朋友,谁的错?我的错,我们假如能早一点做示范,早一点以身作则,很可能这个社会就不会这样子了。

    曾经有位居士就跟师父讲:师父,你常常都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我实在很想做,可是怎么做都做不到,怎么办?接着师父就跟他说:我跟你讲这个方法,你要真干。往后你看到任何一个人的过失,你马上告诉自己都是我的错。你今天看到坐在公交车上的年轻人也不会让座,你在那里气得半死。突然回光返照都是我的错,我没有给他们做好榜样,马上起来让座。今天看到街道非常的脏乱,我们本来在那里现在人真没公德心,你看又见世间过了,马上要回光返照,我没做好榜样,我首先开始来捡。社会风气就在我们的一举一动当中开始转变。

    我是从不丢垃圾的,为什么我有这个习惯?除了家庭以外,还有一幕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就是我国中的校长,刚好校长也姓蔡,蔡校长很早就退休了,他本来在高中当校长,退下来以后全职弘扬儒学、弘扬佛法,所以这位校长他在数十年前就感动了我,他现在也是我的表率。礼拜天我到学校去打球,看到校长在校园里面巡视,一看到纸屑,他马上就把它捡起来。所以你看,那一幕他并不知道他的学生站在旁边。其实说实在的,当父母跟当老师的人感动学生最深是什么时候?是你不知道的时候。你知道的时候他都知道你是做给我看的。

    有个孩子七岁,他的爸爸说我要行孝,我的孩子才会对我孝。好,从今天以后我要对我爸爸好一点。他是为了孩子对他孝,才开始反省,那我先做。所以隔天他要出门以前,就到他父亲(就是孙子的爷爷)面前,跟他爸爸敬了一个礼:父亲,我要去上班了,再见。结果说了以后,他的儿子就说:爸爸,你是做给我看的。为什么?心不是至诚,不是打从心里对父亲的那分孝敬,孩子能不能感受到?感受得到,所以不能做假的,一定要做真的。

    我也曾经跟诸位朋友提过一个例子,我母亲那时候回外婆家,我是蚵寮人,住在海边,出租车司机经过我的老家,后来要回到我外婆家的路途上,开进去之后不小心掉进水沟里去了,把排气管给撞松了,所以后面车程就叩、叩、叩这样过去。到了外婆家,我母亲把出租车费给他,额外又给了他五百块钱。在这整个过程里面司机没有说一句话,我的母亲也没有说一句话,我只站在后面看这一幕。司机没说话,但他一定感受到我母亲那一分对他的体谅。你看,人家是劳动,赚钱不容易,他假如排气管检查完,他的家庭可能一个月都会很吃紧。我们比较宽松,应该伸出援手。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我母亲没有讲任何一句话,结果在我脑海里就浮现这些话,母亲体谅人家辛苦,就多拿给他这五百块。当我跟我母亲提这件事的时候,她记不记得?所以诸位朋友,我们真正承传给孩子的家风很可能都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而是你的一言一行,你实际的行动。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6-7 21:51

务本,那天我们也有谈到什么是本,什么是本?孝是本。每个人在修学的过程当中,有瓶颈突破不了,根出了问题,一定是孝道有亏,所以怎么学感觉上不去。真的,没有侥幸的,没有偏差的,一定是根出问题,为什么?“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一个人孝心开了他的德行,性德流露,他对人都是爱敬。对人还有厌恶、傲慢,这个都是孝心还没有完全打开来。《孝经》这些话,对我们观照自己的修养很有帮助。这个务本,所有圣贤的学问都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在儒家来讲“不学礼,无以立”,人守礼稳重了,他的心性时时都在定中,定了之后才能开慧。所以下功夫处要持戒、要守礼,人一不守礼,心常常都是傲慢、慌张,定不了。

    所以夫子讲到“君子有三戒”,这都是从本上面去下手,“少之时”,年少的时候“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所以你说一个人不调伏自己的色欲,不节制,他怎么会定得下来?一看到美色,整个心就非常的混乱,整个就被色给牵绊住,他怎么会有定慧?“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人到了中年之后,男人跟男人之间有时候会较量,人家做得好:有什么了不起,我也可以做得比他更好。不懂得欣赏,反而形成嫉妒、障碍、破坏,就麻烦。这个斗其实就是好胜心、嫉妒心,这是很要警戒的。我怎么都说男人?突然感觉好像磁场有点不是很稳。请教大家,这个问题确实要请教,这些女的企业家之间有没有这个现象?有什么了不起,两千万,我五千万给你看,有没有?还是有,男生、女生都有,这些习气都还是很容易起来,人这些习气起来不可能有定、也不可能有慧。“及其老也,人年纪大了,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什么事患得患失,比较来、比较去,比子孙,比外在的这些物质条件就很累人,每天就在那里忧虑,在那里不平,这人生就很苦了。

    所以我们看以前的人乐天知命,知足常乐。现在人欲望太多,都牵绊着他,牵到什么?连死都不放下是不?你看以前的人睡着睡着就走了,这个叫考终命,好死;现在的人牵挂一大堆死不了,在那里拖啊拖啊。这都是告诉我们,人什么时候练不贪得、不贪求?随时。好,诸位学长,现在你就死,你有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你们没反应。蔡老师,你咒我。我是假设嘛!告诉大家,人生是无常,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谁能保证自己能活多久?所以佛陀曾经问学生,生命有多长?有学生说几十年,有学生说吃饭的时间,一段时间,最后有一个学生说呼吸之间,一口气吸不上来就断气了。所以人应该是随时随地能心平气和面对无常,这才是功夫,说起来简单是吧!所以我也很警惕自己,假如我待会儿出去生命就结束了,我一定要摆个smile给大家看,不然我就是光说不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验?比方你走在马路当中,你很守法,有一台车突然冲过来,千钧一发,当下你的反应是什么?啊,那就完了。这也是考试,它突然撞过来,你也很难保证会不会撞上你?这个时候你完全不惊慌,心里面明明白白,那你就有好地方去了。所以人不贪着,人世间活一天尽心尽力尽自己的本分,什么时候无常来,心平气和接受就对了。

    这是从戒、从礼下手,包含我们《弟子规》里面讲到的,“置冠服,有定位”,为什么东西摆好,这是对东西的礼敬跟定慧有什么关系?这一段应该我们李越老师有跟大家谈过了。物有定位,你找的时候就很容易;假如我们东西很零乱,环境很零乱,影响自己的心。而且临时找不到自己发脾气,还对别人发脾气,你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定慧?而这个务本当中,我们也强调从“格物”下手,这个大家举一反三去推,我们就讲到这好了。格物是格除物欲,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这也是从根本下功夫。我们讲到贪,其实人为什么心还是常常被这些贪念、瞋恚的念头所牵绊?还是不明道理,理得心就安。怎么对治患得患失的贪念?很明白只问耕耘,莫问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好担心未来的?通了不就不担心未来!以后会怎么样,跟现在有关,现在努力了,以后就收获了,干嘛去担心未来?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自己下的功夫。该是我们的跑都跑不掉,不是我们的,强求不来,所以我们要想通,通了,心安理得。我们求就求得到吗?我们不求就得不到吗?这两个问题想通,就不贪了。

    人假如这个得失心很重,哪怕本来应该自己得到的东西,拿到手以前都不知道操了多少心是吧?像我这是比较没福的,操了一大堆心,还是得不到。比方我去考大学联考,担心到睡不着觉,最后还是考不好,考华文不及格,最后考的大学也是比较不理想的,不理想也是母校。不过母校现在愈来愈好,可能因为我走了之后,也办得愈来愈好,福地福人居,我这个心念不好,福气不好,待在那添乱,走了之后愈来愈好。人假如知道该是我们的,他不操心,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一个人真正要尝到人生那种自在快乐,在哪?任何事情都让它水到渠成,不用攀求,不用担忧,多舒服是不!我们很多学长好像这次来马来西亚学习,就这么也没担心什么就来了,水到渠成。有没有人三天、还是多久睡不着觉,在那里等那一张通知单?都没有,你们的功力都很高,请受小弟一拜。假如是我可能已经睡不着觉好几天。所以这个都是人生的考试,提醒我们。不贪、不瞋,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发脾气是结果,得把原因找出来,跟贪心也很有关系。为什么?不如己意了就不高兴,或者恼羞成怒,自己的面子放不下也会生气。还有哪些是生气的因?你们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吗?我们不能放纵自己的坏脾气继续下去,得斩草除根。逆境就生气,那就不如己意,不顺自己的意思就不高兴,那是肚量也太小了,容不了人事物。

    再来,身体不舒服也容易发脾气,假如遇到身体不好的人常发脾气,多体谅一下。还有急躁也容易发火,常常心里都是很急,突然一个情况出现了,马上火就出去。怒是猛虎,一发脾气,人家感觉老虎来了吓得半死。再来,刻薄也容易瞋恨,都求全责备,对人太苛刻。再来,常常把别人不好放在心上的人,也容易发火,把人家的过失都放在心上,一有机会马上骂人家一顿,真痛快,抓到机会了。所以很容易发飙的人,那就是心里面常常都记人家的不好。照说应该是见人过失不指责,要怎么样?协助才对。这都是瞋恚心的原因,怎么对治瞋恚?修忍耐、包容。当然这个忍的功夫分几个阶层,有力忍、有忘忍、有反忍、有观忍、有喜忍、有慈忍。这个力忍就是发现要发脾气了,压下来不要发。第二个忘忍,宰相肚里能撑船,算了、算了,不要计较。再来反忍,要发脾气以前,首先想我自己有没有不对,马上火就下来。当我们觉得别人脾气不好,保证自己脾气也没有好到哪里,真的,心中有佛,见人是佛,心中有粪,见人是粪。往往我们都会看,觉得另外一半脾气不好,很可能确实他脾气比我们不好,可是他的脾气假如有八分不好,保证我们还有二、三分,两个人一吵,你骂他两分,他骂你八分,没完没了。人跟人能冲突得起来,叫水平差不了多少。所以不要盯着另一半、盯着别人的缺点,要想一想他的缺点我有没有?不然统统在那里互相挑毛病,没有好日子过。

    观忍,这个观当中,人世间短暂几十年,有什么好计较的?什么都是假的,带都带不走,有什么好争的?包含观里面,观因缘的发展,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跟他计较干啥?你悲悯他都来不及。“先人不善(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他的父母、祖先没教他,他也不懂,可怜的人你跟他计较干啥?喜忍,喜忍是什么境界?布袋和尚的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他来给我考试的,看我最近功夫怎么样。他看每一个人监考老师来了,发考卷来了,跟监考老师一鞠躬:辛苦你,还为我操心,赶紧用功做考卷。最后慈忍,“凡是人,皆须爱”,就好像孩子对父母发脾气,父母完全不放在心上。你看我们从小到大,犯那么多错,有时候爸爸妈妈对这些亲戚朋友讲:孩子很好,没操到心。哪没操到心,是父母没放心上,完全的慈爱。你看我们小的时候没有行为能力,到哪都撒泡尿什么的,父母搞了半天。妈妈煮半天,几个小时才煮好的东西,我们一下就把它给翻倒了,统统没有放在心上的,这慈忍,慈母,效法父母的心对一切的人。愚痴就是不知道先后,不知道本末,这就愚痴,要破除愚痴还是要深入经典,才能开智慧。傲慢要用谦卑、谦让来调伏,我们看古圣先贤德行这么好,他们都不傲慢,我们还有什么好傲慢的?我们人生每天都是各行各业来成就我们的,感谢都来不及了,哪还能傲慢?最后用信任来取代怀疑。这在人与人、团体之间,一怀疑彼此的隔阂杀伤力还是很大。

    所以人要格物,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这个部分在上一次的进修班我们谈得比较细,这次的进修班,我想上一期比较没有谈开的、谈深的谈,然后大家可以参考前一期跟前两期的,这样可能会互补,补一些可能上次比较不足的。而不贪、不瞋、不痴、不慢,其实就是自爱,不让自己变成欲望的奴隶。好,最后给大家唱一首歌,因为好像大家来,我还没用歌声欢迎大家。当然这首歌是有意义的,这首歌叫“爱的真谛”,我们常说要去爱人,到底我们懂真爱是什么?大家会唱嘛!大家一起唱,而且每一句歌词的义理要流入我们的心田,终身不忘。大家注意看,整个歌词就是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爱是永不止息,不止息”。为什么后面要拉得很长?因为真爱是很长远不会变的,会变的是假的,不是真的。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