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如何识别:正法 像法 末法 灭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6-18 17:54
标题:
如何识别:正法 像法 末法 灭法
阿弥陀佛!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众!感恩师父!今天有这样的因缘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学习。
佛法无人情,所讲的都是对法,而不是对人。佛法是公理,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故它是通指。因为人的习气是相同的,故所指的都不是特指某个人,而是指对事情的本身。学习的过程更为了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平常对正法、像法、末法的理解,也许会出现一些误差, 导致我们修行起来难以入道。为什么很多居士对这些根本性和原则性的概念问题会出现误解呢?原因就是大家没搞清楚正法、像法、末法的定义。
我在北京接触了很多居士,他们学佛的心都很虔诚,佛教的经书、光碟也看了不少,许多法师他们都熟悉,学佛的时间也不短,还有一部分文化程度都很高的,可是讲到这根本的问题时,都容易出现误解。
现在属于末法时期,而“在末法时期处在末法当中”,大家都认为是很正常的。我问他们什么是末法时期?什么是末法当中?时期与当中有何区别?大家都认为是差不多的,没有多大的区别。其实不然,时期指的是时间,是泛指;而当中呢?是确指,指的是部分,是人群。可是我们很容易把它们混为一谈,这就造成大家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而处在末法当中”是很正常的。可我告诉他们,这是佛教的悲哀。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对这些基本的概念没有弄清楚。
什么是正法?有教、有行、有证,三者具足,才是正法;像法呢?有教、有行、而还未证,三者缺一,就是像法;末法就是只有教、没有行、更没有证,三者缺二,就叫末法;而教、行、证三者都没有的就属于灭法。然这四法在前三种法的时期里面都是同时共存的,只有到了灭法时期,才只剩下一种灭法,没有前三种。打个比方讲,正法时期,就是佛陀当年住世的时候,也有像法当中,末法当中,灭法当中。怎么讲呢?
正法当中是指那些依教修行而且能证道果的圣人;像法当中是指那些未证道果而能依教奉行,仍在路上的修行人;末法当中是指那些只有经教而不知怎样入道或者行错道的人群;灭法当中是指那些不看不听不信经教的人群。
正法时期是指能证道果的人数相对比较多的时段,比如说有十个人依教修行,能有一两人得证道果,这数量的比例已相当多了,这就属于正法时期;而一万人修行仅有一两人得证道果的这段时间,就属于像法时期;而万万人修行当中,罕有一两人得证道果的时候,就属于末法时期;所谓灭法时期是指只有世间法而没有人修出世间法的时间。所以当中是确指部分的人群,而时期是泛指大概的时段。
在像法时期,同样有这四法当中,末法时期也一样有这四法当中,只是到了灭法时期,才只剩下一个灭法,全部都在灭法当中。
然法无定法,这四法现在究竟在哪里?其实都存在我们的一念当中,我们每一个念头都超不出这四法。
有些修行很好的老居士,在遇到我的时候,我说他们还没有真正的信佛,他们乍听之下当然不服,其实我也是故意让他们不服气的,然后再告诉他们,佛法是真正的辩证法,是可以证实、证明的,修行是真的,是可以验证的,是不能假的,最后令他们自己明白属于哪个法当中。他们说修行要修忍辱太难了。我说如果不从忍辱开始修起,那还有什么可学可修的?人家骂我一句,我回骂两句,这每个人不用学从小就会。所以说忍耐不是修行的最高要求,而恰恰是修行的起步。我问他们什么是佛教?他们答得很快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其实“诸恶莫作”就是忍辱,但是大家不会这样去理解,以为自己不去做一切恶,就行了。因为平常我们都是心外求法,不知修行只有自己的事情而没有别人的事情,一切都是考题而不是问题,所以理解“诸恶莫作”就只是依文解字。但其深意是指一切恶都不能在我们的心性当中起作用,这才是诸恶莫作。要是只停留在表面的行为上去理解,那就是“太后”了,因为表现为行为的,都是滞后的事情。修行即修心,如果能把握好自己的心念,那才叫“皇帝”,才叫自在。要是停留在行为现象当中,那就“太后”了。太后是皇帝他妈,已经是滞后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行为是你心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地藏经》说“阎浮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故知一切因果都是从心念来计算的,就像所有的人同样做一件事情,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原因就在于每个人在做事时的心态不一样,所以因果报应,是不看你做什么事的,而在于你存什么心。修行若是仅停在行为上,还没有入心的话,那属于心口不相应。即使人家骂你,你不能有怨恨,就连这种心态也不应该起,不然的话,那无明之火就在心里闷着,自己闷自己,因果开始算。明白了就该忏悔,因为“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空时罪亦亡。”所以每个人都应时时善护自己的念头。
其实六道是同时存在的,而且还有因六道和果六道之分。可我们凡夫只知道果六道,不知有因六道,故说“凡夫畏果”。而菩萨明白因与果,有远见,才道:“菩萨畏因”,就是不敢造因。
我们起无明火的时候,心里面就是现前的因地狱,因之果报立马现前,即时报的属花报,花表因,花报在心中报,果报在现象报。你起烦恼的时候,就是因地狱,而你地狱的仓库就马上开启存档。六道在因时就像六个无形的大仓库,而我们所有的念头都会自然归类。谁帮我们归类?就是“铁笔判官”,而铁笔判官就是自己的记忆力。记忆是无法更改的,故说铁笔无情。我常告诉大家:你可以骗天下人,“天作孽,犹可违”,但绝不能骗自己,“自作孽,不可活”。因为因果规律是无法作弊的,所以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百分之一百的责任。可我们经常都是在因果报应现前的时候,不愿意接受负面的事情,所以就烦恼。我们对亲人、对父母、对儿女,在他们出现负面果报时,总想帮他们改结果为零,可事与愿违就难受。铁笔判官讲的是地狱的状态,而阎王是谁?阎王是指自己的心性在严格执行因果规律的主管,是指铁面无私的因果法则。法本如是,就像1+2=3,1-2=-1,其结果无法更改。我们不愿意接受负的,常把1-2=-1的结果改为零,总妄想这样交答卷,考题永远成问题。法则不会因为主观上曲解而改变,客观上的结果是必然的现象。
因之果报是同时的,果之果报才是异时的。我们以为没报,其实已经在报中,报到自己都不知道,故不懂把握好当下的因。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越搞越坏?就是没有保护好自己当下的心态,要是知道从因上保护自己的话,那个老与病就会远离你,而我们每天都用无明火在燃烧自己,哪有不老得更快,病得更快,死得更快的道理,所以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6-18 17:55
这 “诸恶莫作”是小学,是学佛的开始,不是学佛的终止;“众善奉行”是进入中学;“自净其意”才是大学。那什么叫“众善奉行”?我们平常都理解为多多的做好事。可实际上,“众善奉行”是指不能让已做完的善行停住在心里面。应该把已经做完的善事、好事通通从心里请走,清除干净,你才会进入到大学——“自净其意 ”。你要是让善的停住在心里,做了好事不放过,总放在心里念念不忘,那善马上就会转变为恶,叫恶住。“有心为善,其善不善。”一切不住,才叫善住。为什么呢?因为做一件善事,说了一遍,等于好的名声已报出来了,再说到十遍百遍,那是倒欠,欠了九十九个善,所以说:“虚言折尽平生福。”我们不懂得惜福,常图口舌之快,不知“口乃祸福之门”。那倒欠的九十九件因果,还要自己背的。打个比方,就像在公司,我们为公司办完事所产生的费用已开票报销了,过一段时间,你偷偷的把发票拿出重报,又过了一段时间,你再把发票偷出来再报,这是违犯财务制度的,要负因果责任的。
比如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否则,这善事就变成不善。都是自己不放过,变成的烦恼。因为我们平常什么事情都不放过,好事不放过,坏事也不放过,而不放过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叫难过。难过就是过不去嘛,要是你让它过去,就没事了。而这种没事的境界,才能进入大学——自净其意。自性清净了这才是一切觉悟人的教导和教育,“是诸佛教”就是指这是一切觉悟人的教导和教育。佛是什么?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呢?是未觉悟的佛。所以说:“众生皆佛”,都是佛嘛。可我们从来不相信自己,也不敢相信,所以叫成佛念轻,不敢担当。其实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如果不是为了成佛,我们学它干嘛?既是为了成佛,我们为什么不敢承担?其实只有觉悟这件事,才是你人生中最本分的事,所以说:荷担如来家业。所谓家业,就是指自己本家的事业。人人都有责任,自己先做好,才能自度度他。可我们修行都是菩萨发心,自己没度,老度他人,自己不修自己,专修理别人,自己不愿成佛,总是要求别人成佛,所以尽是烦恼。
自度度他。自度,就像自己要学会游水。度他,就是有能力下水救人。否则便是自误误人,两者都有事,并且溺水者,死得更快。他自个儿在那挣扎,可能还有一分钟、两分钟的活命,而恰恰这一、两分钟就可能有会游水的人经过,假如你是在岸上喊救的话,溺水者得救,自己也得救。要是自以为是跳下水的话,两者皆坠。所以我们学佛,不论是为人为己,自己一定要精进,成就自己,勇于承担,才能成就他人。
刚才所讲的四法,为什么大家会认为“在末法时期处在末法当中”是理所当然的事呢?我给他们说明这样就等于说你自己只有经教,而没有奉行,更谈不上证得。这是自己给自己的定义,不是别人强加于你的,我只不过把你不清楚的定位给标出来而已。
佛法的正法经典是区别一切外道的典籍,这是表法的正法。而我们里法的正法呢?能否得到启发?要能,才有表里如一,才能引发起大菩提心。就是用表法的正法启发心中的正法作相应的修行,这才叫如理如法。能依教奉行,才叫像法。依教奉行并且能走到目的,到家的,就叫正法。所以一切经教是什么?是地图。我们只看地图而不明路线与目的就等于不会上路,也就是说不知怎样进入像法。所谓像法就是要做到像模像样。所谓如教,就是要像经典所教导的方法去思考,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读完经就了事。我们天天的早晚课做足四个小时,经也读得很溜,读完了就像完成了任务,这样的结果顶多属于末法。修行是每天二十四小时的事情,而我们只有四个小时勉强在末法当中。那另外二十个小时在哪个法当中呢?答案是在灭法当中。我们知道了规则之后,等于自己有了计算器,随时都可算一下。我们每天上课时都有祈求正法常住,而实际上等于每天二十个小时在祈求灭法,还有四个小时在祈求末法,没有一分钟或者一念进入像法,那正法就更无缘了。所以说,我们还没有真正的信佛,也没有相信自己。
佛说了千经万论,目的是让我们相信自己,恢复真我,所以佛证道后的第一句话就惊奇的告诉我们,假如我们真信了,明白了,就不用劳驾他老人家四十九年的说法。他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足如来智慧德相。”既然具足如来德相,那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呢?“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谓证得就是返回来,就是还原。所以学佛就是还原我们本具的德性、佛性。禅宗里面经常讲到“还你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意思。
法无多种,而人有多心。总结一下,佛法有五种形式同时存在。第一种是最普遍的最多的,只求福报,求保佑,不知修行修心成大道,这叫迷信的佛法;第二种是指披着佛教的外衣,行贪、邪之事,就叫邪信的佛法;第三种是指把佛法当成哲学、学术来指导和研究的,这叫科学的佛法;第四种是宗教的佛法,是指能具深信愿,能行菩萨道,能遵佛教诲,但存门户之见。第五种是正信的佛法,是指有教、行、证,三者具足,具同体心,万法尽通,这才是真正佛法的代表。
顺便说一下,宗教这个词的本义与现代意义的区别,现代意义的宗教是指各门教派的通称。而原义的宗教是指宗门与教下。其中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才独称为宗门;其它的门派都是依照经典,并在经典的教导下而修行的,都统称为教下;只有佛教,才有宗有教,故简称宗教。禅宗的禅不是学的而是悟的,与禅定是两回事,禅定是六度中的第五度,属于教门,禅宗的禅是六度,是般若,是波罗蜜,属于悟门,具足六度万行,故叫禅宗。所谓教下是指依教而行的,就像走在路上,还没到家;行到家时,达到目的时候才叫宗,就是万法归宗,才与禅宗相应。所以禅宗为佛门的正宗,正法的表率。这是佛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 印证迦叶时的明朗告示,就是怕后人糊涂不明而纷争,故说:“我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传与迦叶”。所以好多人都误解了,其实不管你学哪一门,哪一宗,天台、华严、净宗、密宗、律宗,只要在学中的,通通都称为教下,包括禅宗里面,在开悟之前的修行都属于教下的范围。
所以各个门派都没有矛盾的,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就像咱们来湛江,可以从水路来,可从空中来,可从东南西北的陆地来,选择哪条路就看自己适合的,只要目的明确,方向不差,就很快能到达,到了、进来了就一样了,就是万法归宗,这才有正法,这才叫真正的皈依。所以皈依到最后就是一切都要归到一,正就是万法归一。古大德造字时就告诉我们“正”字就是一切“止”于“一”的会意。故“止一”即是“不二”,正法即是不二法,正门即是不二门。)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