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
(第八十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看《感应篇》第三十一节,只有一句:
【受宠若惊。】
这一句跟前面两句连起来,它是讲「无痴」,所以这三句就是佛家讲的三善根。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深,很不容易体会。荣宠,现在人讲的荣誉,别人加给我们的荣誉,我们自己要想一想,这个荣誉该不该得?如果不应该得而得到的,决定不是好事情。老子说:「福兮祸所伏」,这个话讲得非常有道理。即使应该得的,也要尽量的谦虚;否则的话,也会惹来祸害。什麽祸害?诸位如果冷静观察,你不难见到,嫉妒障碍太多,你是做的好事,你是好人,社会各地方给你表扬,很多人看到心里不舒服。尤其这个时代,古时候人心厚道;换句话说,嫉妒的人少一点,不是没有。现代的人,已经完全没有缘分接受到圣贤的教育,他从小所见所闻,所学习到的,都是争名逐利,看到别人的荣宠,他能放得过吗?所以在现在这个世间,做好事很难很难。做好事,受人毁谤,受人侮辱,他还可以存在;做好事,常常受人赞扬,恐怕他就不能长久了。你们想想看,现在是不是这个社会?所以这一句话我们今天看到了,感触尤其是深,我们要懂道理。
理明白之後,就晓得我们应该怎样做。无论做什麽好事,愈是大的好事,姿势愈要低,愈低愈好。做好事,愈不让人知道愈好。《感应篇》给我们讲的积阴德,阴德就是做好事不必让人知道;让人知道的,已经不是好事了。可是今天资讯很发达,做了一点点好事,就有些新闻记者他们打听到了,来给你报导,来给你表扬,让别人看到生嫉妒、障碍,来找麻烦。这些事情,我们有没有想过?坏事决定不能做,好事应当要做。做好事,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决不求果报。如果有希求福报的因,不但福得不到,得到的是灾祸。古时候有,现在更多。这样说起来,好事应不应该做?还要不要去做?给诸位说,好事应该做,一定要做。为谁做?为社会做,为众生做,希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决定不是为自己做。
昨天我看了齐居士的录像带,她讲的是最近真实的事情。一个人在夜晚拉车,拉了五个人,结果这五个不是人,五个是鬼,拉到一个人家门口,他们进去了,去投胎,投猪胎,那个人家生了五个小猪。这个说明了六道轮回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些事情很多很多。上一次香港雷居士在此地,她也给我们讲六道轮回是真的,亲身经历的,给我们做了一个报导,我们也把它用录像录起来。诸位常常看看这些,听听这个,这不是假的,不是迷信。
所以眼光要看远一点,我们来生到哪里去?会不会变成猪?会不会变成毒蛇猛兽?死了以後到哪里去,都在一念之间。佛给我们讲,最後一念决定你到哪里去。佛菩萨、祖师大德劝我们念佛,好事情!念佛能不能往生?决定在最後一念,最後一念还是念佛,就决定往生。如果最後一念变了,一个不高兴,佛号忘掉了,一念瞋恚心,就三恶道去了。一念贪爱心,也许你三善道去了;你贪爱人天富贵。决定在最後一念。因此,我们学佛的人知道,信的力量、愿力要强,无论是顺境、逆境,永远不变,我们才能达到自己希求的目标。所以断恶修善、积德累功,我们常讲以这些功德回向净土,回向菩提,回向众生,不为自己。不为自己,我们自己这一生所受的吉凶祸福就无所谓了,心地坦然,不放在心上。可是一定要断恶修善,一定要积德累功,遵照佛菩萨的教诲去做,一定是正确的,心量一定要拓开。
诸位要晓得,所有一切的罪业从哪里来的?心量太小,容不得人,容不得别人的意见,那就错了。一定要学佛菩萨,佛菩萨自己没有意见,所以能够容纳一切众生的意见。佛菩萨没有意见,佛菩萨容纳一切众生意见,我们怎麽会知道?我们看到佛菩萨说种种经,就是容纳别人意见,佛所说的经法,就是听别人意见的反应。他的反应是真实智慧,究竟智慧,圆满智慧,所以能令众生听了之後,就开悟,就证果。虽然开悟了,证果了,改变了众生对人生宇宙的想法看法,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并没有改变他的习尚。他所崇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没有破坏。改变众生的是什麽?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佛法,这是佛法的教学,所以佛法能令一切众生欢喜信受,原因在此地。
话再说回来,总要我们现前能得受用,说得太高、太玄,我们得不到受用,这个话叫废话,佛不说的。最低的教学,最切实的受用,佛告诉我们,要把自己的意思放下,这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证得阿罗汉果之後,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我们想想为什麽?阿罗汉是正觉。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你虽有聪明,虽有智慧,在佛法里面讲是「世智辩聪」。诸位知道,「世智辩聪」是八难之一。那是什麽难?所知障。为什麽阿罗汉的智慧算是真智慧,能够相信自己?阿罗汉已经做到「无我」,所以能相信自己。我们今天起心动念「有我」,既然有我,当然你这个念头一动,不知不觉,不管你有意无意,决定是符不符合我的利益,有意无意这个东西在作祟。
什麽是「我」?法相唯识经典里面讲的第七末那识,执着阿赖耶识的见分,以为是我。相宗解释得更清楚,「四大烦恼常相随」。什麽是我?痴是我,愚痴。见是我,见是什麽?成见,我的想法,我的看法。外国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你们想想,这不是我见吗?他说得没错。相宗讲的「我」是什麽?我是我见,就跟他讲的是一个意思。他只讲一个,佛讲四个: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慢是瞋恚,爱是贪爱。什麽东西是「我」?贪瞋痴是我,成见是我,你有这些东西,你的思想见解就不会正确。阿罗汉没有了,阿罗汉这四大烦恼断掉了。诸位要知道,我见,须陀洹就断了。我见是属於见惑,我痴、我慢、我爱是属於思惑,经上讲得这麽清楚。所以佛法讲邪正的标准是正觉,正觉的标准必须这四个烦恼断掉了。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量大福大,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荣誉不好当,世间人看到好事情,大家都要争;有智慧的人、聪明人,总是想尽方法回避,我们一定要晓得。
注解里引用了一段故事,「周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有几句话开导他,这几句话节录在此地,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子无以鲁国骄人」,那个时候鲁国的文化鼎盛。周公是大圣人,孔老夫子一生最景仰、最佩服的。孔子是鲁国人,鲁国文化水平在当时非常高。你千万不要以为你是鲁国人而骄傲,总是教诫他。周公则说:「吾闻之,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我们想想这个道理,真正有德有行的人,什麽是「德」?我们总结佛法的修学,我们写了二十个字,我相信大家都记得很熟,「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德,心里常常有这十个字,这是德。什麽是「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行。真正有德有行,那个人表现在外面是恭敬,对待一切众生都恭敬,这个人是真正的荣耀。我们想想他这句话,孔老夫子做到了,学生赞叹夫子的德行,「温良恭俭让」。夫子对人恭敬,不管什麽人,决不敢轻慢一个人,成就他的德行。千年万世,後人都把荣耀归於夫子。
第二句说:「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古时候,对国家、对人民有功,封赏就封土地。今天我们把这一句看作财富,你有很大的财富,很多的财富,你能守之以俭(节俭),你才能得到平安。如果你有财富,你的生活奢侈,祸害就来了。在中国上最有名的石崇,大富大贵,生活享受奢侈糜烂,到最後身败名裂,他被杀了,财产被没收。
财富从哪里来的?过去今生财布施得来的。中国过去供财神,财神是谁?范蠡。现在听说财神换了关夫子,不知道谁给他换过来的?没有道理。关夫子讲义气、忠义,这是他名实相副的。理财,没有听说关老爷做过财政部长,做过经济部长,没听说过他有理财的能力,我们没听说过。你看看历史,范蠡帮助越王句践打败吴国,他知道越王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他忠心为国,不为自己。国家复兴之後,他知道辞职辞不了,越王不会答应,偷偷的溜了、走了,改名换姓去经商、做生意。没有多久他发大财,发财之後,把他所得的财物统统拿去布施,救济贫苦,然後从小生意慢慢又做起,三聚三散,自己生活节俭,帮助社会。所以中国後人知道他理财是成功的,是社会的好榜样,供奉他作财神爷。那个意思是你们想发财的人,要向财神爷学习,向范蠡学习。发财不是为自己享受,发财是为救济社会的贫苦,这个财值得,有意义,有价值。发财是一个人享受,一家人享受,一小撮人享受,决定错误,那会带来zai 难。
下面说:「禄位尊荣,而守以卑者贵」,禄位尊荣是你官做得大、地位高,愈是高官厚爵,愈是卑谦,不敢在人上,自卑而尊人,你这是真正的贵人,你的富贵不会失去。这些是真实教诲。
下面说:「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这是讲国家的军备武力,虽然非常强大,常常怀有畏惧之心,这是真正的胜利。要以这个强大,处处欺负别人,处处压别人,终归於毁灭,所谓「骄兵必败」。这个在历史上我们看得太多了;现实这个世间,我们也看得很清楚、很明白。
下面说:「聪明睿知,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周公教伯禽这六桩事情,金玉良言,这是『受宠若惊』的落实,真正懂得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怎样能保全自己的功名富贵,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弘法利生,决定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的福祉,为整个世界和平幸福。诸位要晓得,一个国家富强,周边国家不富强,中国古话讲:「一家饱暖千家怨」,这是事实真相。大家都好,我们这个好是真的。我们一个人好,大家都不好,zai 难就来了。你是众人之敌,遭人嫉妒,遭人瞋恨,你还会有好日子过?所以要帮助一切不同的族群,帮助一切不同的宗教,帮助世间一切苦难的人,大家才会有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只有不为自己,才是真正的积德累功;有丝毫私心掺杂在里面,就把你的功德破坏掉了,这是我们要记住的。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