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7-30 00:03     标题: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卷上


婆薮槃头菩萨 造

魏永宁寺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 译论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门昙鸾 注解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首先介绍本论的造者和注者:

论主婆薮槃头菩萨译为天亲(新译世亲),北印度人,出生在佛灭度后900年左右。在家排行第二,兄长是无著菩萨。天亲菩萨一开始入小乘萨婆多部出家。他博学多闻,遍通经论,神才俊朗,无人能比。曾经为小乘法撰造了500部论。但他不信大乘,发表言论,毁谤大乘。

兄长无著菩萨怜悯他,就派使者对他说:“我现在病很重,你快来见一面。”天亲菩萨就动身来见兄长。无著菩萨对他说:“我有很重的心病,而且是为了你的缘故。你不信大乘,常常毁谤,以这个恶业一定堕入恶道。我现在为你愁苦不堪,恐怕不久人世了。”

天亲菩萨听后惊慌恐怖,就请兄长为他讲解大乘,跟随学习。他听后全部通达,深自忏悔以往毁谤大乘的罪业,想割下舌头来谢罪。无著菩萨说:“即使你割一千条舌头,也灭不了谤法的罪。能用舌头谤大乘,也就能用舌头宣扬大乘而灭罪业。”



以后天亲菩萨专门造大乘论,一共造了500部。天亲菩萨所造的论,文义精妙。凡是见闻的人都深深信服。印度和其他地方无论学大乘、学小乘,都以天亲菩萨的论作为法本。在佛教史上有“千部论主”的美誉。虽然天亲菩萨示现居于凡夫地,他的真实身份实际是不可思议的大菩萨。

接下来介绍注者昙鸾大师。他是南北朝时期的高僧,山西雁门人。少年出家,童贞入道。后来读《大集论》发心为经作注解,写到一半得了气病,不得不停笔治疗。由这次生病经历,他感叹人命脆危,旦夕无常,想先求得长生不死的法门,再来弘扬佛法。

这样他就到江南拜访陶弘景,请求仙术。陶弘景传授他十卷仙经。他得了之后非常高兴,动身返回北方。途经洛阳时,遇到印度三藏菩提留支,他问留支三藏:“佛门中有没有长生法门可以超过仙经?”三藏说:“此方哪有长生不死的法?即使能长寿,不过暂时不死,终究要生死流转,不值一提。真正长生之法,佛家才有。”



三藏把《十六观经》授给他,说:“学此法门,就不再流转六道,不再有祸福成败、荣辱得失,寿命以恒沙劫数也无法计量,这是我金仙释迦佛的长生法门。”

昙鸾大师听了大喜,当即烧毁仙经。从此专修净土观。他自行化他,广弘净土法门,教化了无数众生。东魏皇帝对他极为推崇,敕予“神鸾”的称号。南朝梁武帝也对他推崇备至,天天向他所在的方向遥拜,尊为“北方肉身菩萨”。

一天晚上,昙鸾大师屋中出现一位梵僧,对他说:“我是龙树,久居净土,因为你勤修净业,特来相见。”大师知道自己往生的时日已到,就集合徒众,教诫说:“地狱诸苦,不可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不修。”弟子们高声唱佛。大师自己向西念佛,顶礼往生。当时,数百位弟子都见空中有幡花幢盖从西而来,天乐盈空,久久才息。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

按照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所说,菩萨求不退转有两种道:一是难行道,二是易行道。难行道是说在五浊恶世无佛住世的时期,求不退转很难。这种难有很多方面,这里粗略说几个方面来显示难的意思。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第一、佛的正法中,小乘有无常、无我、寂灭法印,大乘有“一实相印”,只要依照佛法修行,就能证得圣果。外道却不是这样,颠倒迷惑,具有邪见,所说的只是相似善法,不是真实。行者没有智慧辨别,一旦误入外道法中,就成为修道的大障。



第二、只求自了的声闻发心障碍大慈悲。“大慈悲”就是誓愿给予一切众生暂时和究竟安乐的大慈心,以及誓欲拔除一切众生粗细诸苦的大悲心,这是大乘道的根本。如果心里生起只求自己解脱的想法,就是从菩萨道中退堕。

第三、恶人见人修道,不但不成人之美,反而诋毁,制造障碍。

第四、人天果报不是无漏善果,暂时享乐,又堕入苦中,因此是颠倒。梵行就是清净行,浅说是离欲之行,深说是涅槃之行。行者追求世间享乐等善果,就会失坏梵行。

第五、单凭自力修持,没有他力摄持。

前四种难是指容易落入凡夫、外道和小乘中,第五种是说进入大乘道修行,只凭自力,没有佛力摄持,因此是难。





【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像这一类的事处处可见。就像瘸了脚在陆地的路上步行,一天走不过几里,非常辛苦。比喻行大乘道时有很多内外障缘,让人难以进步。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易行道,是说只凭对佛生信的因缘,发愿往生净土,得佛愿力摄持,就决定往生净土。而一生到净土,以佛力住持,当即入在大乘正定聚中。正定就是不退转。这就像水路乘船,借船的力量,须臾就到达千里,所以安乐。

“信佛因缘”是说一个“信”字;“愿生净土”是说一个“愿”字;“但以”是说仅凭这信、愿二因。“乘佛愿力”是显示他力。“便得”到“入大乘正定之聚”之间,显示这是得不退转的易行道。也就是自身具足信愿,就能仗佛力往生,而一往生就入不退地。所以是凡夫易行的道。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这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正是要使行者对阿弥陀佛生信,发起往生的誓愿,之后实修五念门,登入不退地,所以是大乘法的极致,得不退转的顺风航船。上衍就是大乘法。




【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的特别名号。释迦佛在王舍城、舍卫国两地,为大众演说无量寿佛的庄严功德,因此就以彼佛无量寿的名号作为经体。

佛在王舍城演说《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在舍卫国演说《阿弥陀经》,合称净土三经。论名中的“无量寿经”四字,总的指净土三经。





【后圣者婆薮槃头菩萨,服膺如来大悲之教。傍经作愿生偈。复造长行重释。】

(“服膺”是牢记在心的意思。)

佛灭度后,有圣者婆薮槃头菩萨出世,服膺如来大悲教法,依据佛的净土经典造愿生偈,又造长行文,对偈颂再作解释。




【梵言优婆提舍,此间无正名相译。若举一隅,可名为论。所以无正名译者,以此间本无佛故。如此间书,就孔子而称经。余人制作,皆名为子。国史国纪之徒,各别体例。】

梵语优婆提舍,我国没有相应的名词可以翻译,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翻译,可称为论。没有名词对应翻译的原因是中国原本没有佛法,像此方的著作就孔子所述称为经,其他人的著作都称为子。国史、国纪等类都各有各自的体裁。





【然佛所说十二部经中,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若复佛诸弟子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以入佛法相故。】

在佛说的十二部经中,论议经这一类,称为优婆提舍。而且,佛弟子解释佛的经教和佛所说的义理相应,佛也开许称作优婆提舍,以所说入于佛法体相的缘故。

“入”指显明佛经教法的体相,或者显明佛语的密意,而能使学者的心无误趣入。又可以说,菩萨造论为能入,佛的教法体相为所入,以无误而入,称为“优婆提舍”。





【此间云论,直是论议而已。岂得正译彼名耶。又如女人,于子称母,于兄云妹。如是等事,皆随义各别。若但以女名,泛谈母妹。乃不失女之大体,岂含尊卑之义乎。此所云论,亦复如是,是以仍存梵音,曰优婆提舍。】

此方所说的论,只有论议的意思,怎么能真正译出优婆提舍的涵义呢?比如女人,她的儿子称她为母亲,她的兄长叫她为妹妹。像这些都是随不同意义,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果只用“女人”的名字,来泛称母亲和妹妹,虽然不失女人这个大体,但哪里含有尊卑的涵义呢?这里所说的“论”也是如此(就是泛称论,只有论议的意思,而没有入佛法相、与佛经义相应等的涵义)。所以仍旧保存梵音,称作“优婆提舍”。





【此论始终凡有二重。一是总说分。二是解义分。总说分者,前五言偈尽是。解义分者,论曰以下长行尽是。所以为二重者,有二义。偈以颂经,为总摄故。论以释偈,为解义故。】

这部论总共有两部分:一是总说分;二是解义分。总说分,就是前面所有的五言偈文;解义分,就是“论曰”以下所有的长行文。为什么分两部分?有两个意思:以偈文颂出净土经义,是为了总摄经文,就是以精简的文字概括净土诸经的要义;以长行论文解释偈颂,是为了解出偈文的涵义。





【无量寿者,言无量寿如来,寿命长远不可思量也。经者,常也。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优婆提舍,是佛论议经名。】

无量寿,是说阿弥陀佛的寿命极为长远,无法用分别心思维衡量。经,是常的内涵。是说极乐净土正报阿弥陀佛和菩萨大众的清净庄严功德,以及依报国土的清净庄严功德,能给众生作大利益(比如有具缚凡夫一生横超生死、直登净土,往生就入不退位、成就大乘如海功德、圆满普贤行愿等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由于净土教法能给群生作大饶益,可以常时奉行于世间,因此称为经。优婆提舍,是佛说论议经的名字。





【愿,是欲乐义。生者,天亲菩萨愿生彼安乐净土如来净华中生,故曰愿生。偈,是句数义,以五言句略颂佛经,故名为偈。】

愿,是欲乐的意思。生,是说天亲菩萨愿往生西方安乐净土,在如来清净莲花中生,因此说愿生。偈,是句数的意思(也就是以四句为一偈)。用五言的句子,把佛经要义概括地颂出来,因此称为偈。





【译婆薮云天,译槃头言亲。此人字天亲,事在付法藏经。菩萨者,若具存梵音,应言菩提萨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萨埵,或云众生,或云勇健。求佛道众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萨埵。今但言菩萨,译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

“婆薮”译为“天”,“槃头”译为“亲”,本论的作者名为天亲,具体事迹记载于《付法藏经》。“菩萨”,完整的梵音,应该叫菩提萨埵。“菩提”是佛道的名称,“萨埵”或者称众生,或者叫勇健。求佛道的众生有勇猛坚固的志愿,因此称为菩提萨埵。现在只说菩萨,是译师省略了。造,也就是作。因为说某部论是大菩萨所造,受持者就会尊重这部法,所以要说某某造。




【是故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解论名目竟。】

解释论的名义完毕。


图片附件: 4422487_095635837377_2.jpg (2011-8-20 23:13, 545.3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66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1352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7-30 00:03

【△偈中分为五念门。如下长行所释。第一行四句偈,含有三念门。上三句是礼拜赞叹门。下一句是作愿门。】

本论的偈文总共二十四行,每一行四句。全篇分为五念门: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按照长行的解释来划分:第一行四句偈,含有三念门,其中“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这三句是礼拜、赞叹门,“愿生安乐国”一句是作愿门。




【第二行论主自述,我依佛经造论,与佛教相应,所服有宗。何故云此。为成优婆提舍名故,亦是成上三门,起下二门,所以次之说。】

第二行——“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这是论主自述:“我依佛经造论,与佛的教义相应”,这是表明自心依止世尊言教,宗奉佛语。为什么说这一偈?这是为成就优婆提舍名字的缘故,也是成就上三门、发起下二门,所以在其次宣说。





【从第三行,尽二十三行,是观察门。末后一行,是回向门。分偈章门竟。】

从第三行开始,到二十三行结束,是说五念门中核心的观察门。最后一行,是回向门。以上对全部偈文分章完毕。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注释次第:先解“世尊”,再解“我一心”,再解“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最后解“愿生安乐国”。





【世尊者,诸佛通号。论智,则义无不达。语断,则习气无余。智断具足,能利世间,为世尊重,故曰世尊。】

佛有别名,有通号。释迦、药师等是别名,如来、应供等是通号。“世尊”是诸佛的通号。从智德上讲,一切义无不了达;从断德上讲,佛没有了任何习气。也就是佛对事、理、性、相无不了达,烦恼、所知二障的习气永断,以圆满智德和断德的缘故,能利益一切世间;以自他二利究竟的缘故,成为世间最为尊重,所以敬称为“世尊”。




【此言意归释迦如来。何以得知。下句言我依修多罗,天亲菩萨在释迦如来像法之中,顺释迦如来经教,所以愿生。愿生有宗,故知此言归于释迦。若谓此意遍告诸佛,亦复无嫌。】

这句“世尊”,论主称呼的是释迦如来。怎么知道呢?下句说“我依修多罗”,表明天亲菩萨处在释迦如来像法期,奉行佛的经教,所以愿生安乐国土。他的愿生是遵奉释迦言教,由此知道“世尊”称呼的是释迦佛。如果说这是天亲菩萨遍告诸佛,也没有不可以。





以下说明造论先启白世尊的原因。

【夫菩萨归佛,如孝子之归父母,忠臣之归君后。动静非己,出没必由。知恩报德,理宜先启。】

菩萨归向佛,就像孝子归向父母,忠臣归向国君、太后,一举一动不是自作主张,出入行事必定遵从吩咐。知恩报德,理应首先向佛启白。法身慧命依佛而生,依佛而养,恒时念报佛恩,因此,造论首先禀白世尊。





【又所愿不轻,若如来不加威神,将何以达。乞加神力,所以仰告。】

而且所愿的是往生安乐国土,事关重大,如果如来不以威神加被,怎么能实现?乞求佛神力加持自心,所以仰告。

再者,所愿的是造论开显净土修行的门径,阐明净土的功德庄严,如果如来威神不加持自心,怎么能做到所说契合佛心呢?为求得佛力加持,所以仰告。





【我一心者,天亲菩萨自督之词。言念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心心相续,无他想间杂。】

“我一心”,是天亲菩萨督促自己说:我念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土,心心相续,心中只有此念,没有其他想间杂。

“一心”,是不二的心。一心才能感通如来,所以天亲菩萨一心归命弥陀、求愿往生。一心的内涵有二:一、“相续”;二、“纯一”。“相续”是念念不断,“纯一”是不杂其他想。





【问曰,佛法中无我,此中何以称我。答曰,言我有三根本。一是邪见语。二是自大语。三是流布语。今言我者,天亲菩萨自指之言,用流布语,非邪见自大也。】

有人问:佛法中讲无我,天亲菩萨怎么还称“我”呢?

回答:说“我”有三个根本,就是有三大类:一是邪见语,本来无我,以邪见执我而说我;二是自大语,以我慢而说我;三是流布语,就是随顺世间名言,假称为我。天亲菩萨说“我”,是自指的话,用的是流布语,不是邪见和自大语。

众生实际只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真实观察时,只有多种不同体性的法,随缘念念生灭的法,全无常、一、自在的我,但凡夫恒时执“我”、说“我”,就是邪见语。不但执著有“我”,心还缘着“我”相貌好、财富多等生起高慢,口里说“我如何如何”,就是自大语。为引导世间趣向佛法,随顺世间而说“我”,是流布语。天亲菩萨用“我”代表“自己”,用的是流布语。





【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者。归命,即是礼拜门。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即是赞叹门。】

接着解释“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归命”是五念门中的第一门礼拜门。“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第二门赞叹门。





【何以知归命是礼拜。龙树菩萨造阿弥陀如来赞中,或言稽首礼,或言我归命,或言归命礼。此论长行中,亦言修五念门。五念门中,礼拜是一。天亲菩萨既愿往生,岂容不礼。故知归命即是礼拜。】

怎么知道“归命”是礼拜呢?第一、在龙树菩萨造的《阿弥陀如来赞》中,或者说“稽首礼”,或者说“我归命”,或者说“归命礼”,都是礼佛的意思。第二、在本论的长行文中也说修五念门,而礼拜就是五念门中的一门。天亲菩萨既然誓愿往生,怎么会不礼佛呢?由以上两个原因知道归命就是礼拜。






【然礼拜但是恭敬,不必归命。归命必是礼拜。若以此推,归命为重。偈申己心,宜言归命。论解偈义,泛谈礼拜。彼此相成,于义弥显。】

但礼拜只是恭敬,不一定是归命。(五体投地是恭敬,但不等于有归命的心。)而归命一定是礼拜。(既然命都托付了,当然是礼拜。)这样作衡量,归命要更殷重。偈颂是申明自己的发心,应当说“归命”。后面的论文解释偈义,也就宽泛地说为“礼拜”。两者彼此成立,法义就更为明显。





【何以知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赞叹门。下长行中言,云何赞叹门。谓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怎么知道“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赞叹门呢?在后面的长行文中说:什么是赞叹门?就是口称阿弥陀如来的名号,如阿弥陀如来的光明智相,如阿弥陀名号的真实义,欲求如实修行而获得相应的缘故。

“光明智相”也就是弥陀名号的真实义,名号表诠的就是光明无碍的功德相。佛光既遍照十方,无所障碍,那一定照在我心上,只要我一心称念,就能与佛相应。因此说“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依舍卫国所说无量寿经,佛解阿弥陀如来名号。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阿弥陀。又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依据释迦佛在舍卫国说的《阿弥陀经》,释迦佛解释弥陀名号时说:为什么极乐世界的佛名为阿弥陀?因为这尊佛的光明无有限量,遍照十方国土,没有任何障碍,所以号“阿弥陀”。而且这尊佛的寿命和极乐人民的寿命,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因此名为“阿弥陀”。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者。此间众生,何以不蒙光照。光有所不照,岂非有碍耶。】

有人问:如果说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没有任何障碍,为什么这里的众生没有受到佛光照触呢?无碍光如来的光明既然有所不照,不是还有障碍吗?



【答曰,碍属众生,非光碍也。譬如日光周四天下,而盲者不见,非日光不周也。亦如密云洪霔,而顽石不润,非雨不洽也。】

答:障碍属于众生,不是无碍光如来的光明有障碍。譬如日光遍照四天下,但盲人见不到日光,这并非是日光不周遍。又比如从满天乌云中普降大雨,顽石里却没有受到雨水的滋润,这并不是雨水没有周遍。所以,众生不蒙佛光照触,是自心有无明业障。




【若言一佛主领三千大千世界,是声闻论中说。若言诸佛遍领十方无量无边世界,是大乘论中说。天亲菩萨今言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即是依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赞叹。故知此句是赞叹门。】

如果说“一佛主领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这是小乘论中所说,而说“诸佛统领十方无量无边世界”,这是大乘论中所说。天亲菩萨现在说“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就是依安乐国土如来的名号,如安乐国土如来的光明智相赞叹,因此知道这一句是赞叹门。

以上“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两句解释完毕。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8-1 23:33


愿生安乐国者,此一句是作愿门。天亲菩萨归命之意也。其安乐义,具在下观察门中。

“愿生安乐国”这一句是作愿门。是天亲菩萨自己表白归命阿弥陀佛求生安乐国土的意愿。其中安乐的涵义会在下面的观察门中具体讲到。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亲菩萨言愿生耶。
有人问: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天亲菩萨怎么还说“愿生”呢?


答曰,说众生无生如虚空,有二种。一者如凡夫所谓实众生。如凡夫所见实生死。此所见事,毕竟无所有。如龟毛,如虚空。二者谓诸法因缘生故,即是不生,无所有如虚空。
首先解释“实众生”、“实生死”。“实”是实有,也就是真实可以得到。再说“众生无生如虚空”这句话有两层涵义。第一层、像凡夫认为的实众生,凡夫所见的实生死,这样的事毕竟无有。所谓毕竟无有,就是不但胜义实相中无有,连世俗现相中也无有。好比龟毛,不但实相中没有龟毛,在凡夫的现相中也没有龟毛,所以是毕竟无有。第二层、众生只是一种缘起的现相,因缘不聚时没有这个众生相,因缘集聚时忽而显现,虽然显现,真实中了不可得,所以说“生即不生,无所有如虚空”。
这两种“无”有差别,前者是说,不但胜义实相中,连凡夫的现相中也毕竟无有,所以用两个比喻来说:“如龟毛,如虚空。”后者是因缘和合时,众生心前有现相,但真实中不可得,所以只说一个“如虚空”。
再用比喻帮助大家理解。比如银幕上显现的一匹马和这匹马的生、死,眼识前是有这样相,但这马只是因缘和合而现的影像,真实中无所有,如同虚空。其次,所谓的实马、实生死,是连凡夫心前也没有的事。换句话说,凡夫心前现的是马的影像,不是实有的马,因此实有的马像龟毛一样毕竟无有。
以上讲了“无生”的两层涵义。


天亲菩萨所愿生者,是因缘义。因缘义故,假名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天亲菩萨希求的“生”是因缘义,它的意思是“因缘和合而现净土”。因为这是因缘义,所以得不到“生”的实体,所谓的“生”只是假名而已。所以天亲菩萨说的是假名生,不是像凡夫认为的存在实众生和实生死(凡夫以为众生和生死是实有的,这叫“实”。实际寻求,了不可得,所以只是“假名”)
以上这一问答很重要。一般人以没有生为“无生”,以实有生为“生”,前者是断见,后者是常见。这两种见以前者为害更大。他认为既然无生,就没有净土、没有往生,不必要发愿求生。为救这种人,而设立这个问答。真正来说,“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才是中道义。
再讲讲“往生净土”的必要。虽然就实相来说,诸法空无所有,自体不可得。但按众生心识的现相来说,只要能、所二取的习气还没有消尽,就有无欺的缘起,就有现相,而且有利益和损害,所以有必要舍秽土、取净土。只要行者修集往生正因,在净土的因缘成熟时,就会无欺现起净土的清净庄严,而成就大义。所以有必要发愿求生。
以上对天亲菩萨的“愿生”作了解释。


问曰,依何义说往生。
问:是依于什么义而说往生呢?
答曰,于此间假名人中,修五念门。前念与后念作因。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前心后心,亦复如是。何以故。若一则无因果,若异则非相续,是义观一异门论中委曲释。
回答:娑婆秽土这里有个假名人,修持五念门,以前念作后念的因。秽土的假名人,净土的假名人,不能说是一体,也不能说是异体。前心和后心也是如此。为什么?如果前后是一体,那就没有前灭后生,不能成立是因果。如果前后是异体,那两者就是不同的两个体,不能说是一个相续。这个道理在《观一异门论》中有详细解释。《观一异门论》就是龙树菩萨《十二门论》的第六门“观一异门”。
“假名”的意思是某个事物在真实中空无所有,只是一个假立的名字。比如眼前一根柱子,当你看到只是一堆微尘时,里面哪里有“一根柱子”呢?所以“柱子”只是假名,得不到事实。再想想所谓的“一个人”,当你只看到色、受、想、行、识这五类法时,哪里有“一个人”呢?所以“人”也是假名,没有事实,只是对五蕴的积聚假名为“人”。
像这样假立为“人”的名字的五蕴现相,在听受了净土经教之后,修持五念门,以前念给后念作因,辗转相续到了临终,以此生最后一念为因,第二念就在西方莲花中化生,以这个缘起义就说为“往生”。也就是,不是有个人从娑婆秽土迁移到了极乐净土,而只是以前念秽土人的心为因,现起后念净土人的现相。比如,在不观察时银幕上的人物看起来有往来,实际上只是一幕幕前后不同的影像,并没有一个不变的人在往来。
以上回答了是依缘起义而说“往生”。注解中“修五念门,前念与后念作因”这一句点出了缘起义。
再说秽土人和净土人的关系,不是一体,也不是异体。前心和后心也是如此。理由是“一体则无因果,异体则非相续”。意思是说,秽土人和净土人是一体的话,要么就只是秽土人,而没有新生的净土人;要么就只是净土人,而没有能生的秽土人,这样就失坏了能生、所生的因果义。如果两者是不同的体,也安立不了净土人从秽土人演变而来,不成立前后两者是一个心相续。
前心和后心也是如此,如果是一体,就只有前心,或只有后心,不能成立能生、所生。如果是异体,那后心和前心就像张三的心和李四的心一样,不是一个心相续。


第一行三念门竟。
偈文第一行讲到的礼拜、赞叹、作愿三念门解释完毕。


△次成优婆提舍名。又成上起下偈。
接下来是成就优婆提舍名称,而且成上起下的一偈。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此一行,云何成优婆提舍名,云何成上三门,起下二门。
为什么说这一行是成就“优婆提舍”的名称,而且成立上三门、发起下二门呢?


偈言,我依修多罗,与佛教相应。修多罗,是佛经名。我论佛经义,与经相应。以入佛法相故,得名优婆提舍。名成竟。
这一偈说“我依修多罗,与佛教相应”,“修多罗”是佛经的名称。这两句是论主自述:“我论述佛经的要义,与佛的净土经教相应。”由于论主所说入于佛法的真实相,因此得名为“优婆提舍”。以上是成就“优婆提舍”名称。
“入佛法相故”是得名为优婆提舍的原因。佛在圣教法中施设种种名相,诠释诸法的自相和共相,比如有漏、无漏、杂染、清净、烦恼、菩提等。能够正确无误地简择而趣入佛法的真实相,就称为“优婆提舍”。以本论来说,论主所说的五念门入于净土教的真实法相,因此称为“优婆提舍”。


成上三门,起下二门。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何所依者,依修多罗。何故依者,以如来即真实功德相故。云何依者,修五念门相应故。成上起下竟。
再说这一行偈颂如何成立前三门,以及发起后二门。从这一行看出,它交待了本论的所依、依止的原因以及依止的方式。所依是修多罗,也就是佛经。依止的原因是经中说到的阿弥陀佛和佛所成就的净土是真实功德相。依止的方式是修持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五念门,来求得与佛的经教相应,与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相应。这就道出本论的宗趣是修五念门,与佛教相应。

所以,整部论要宣说的就是五念门。第一偈中说的“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和“愿生安乐国”这三句,就是礼拜、赞叹、作愿门。后面接着要说的是观察、回向两门。所以,这一行偈子起到成上起下的作用。


修多罗者,十二部经中直说者名修多罗,谓四阿含三藏等。三藏外大乘诸经,亦名修多罗。此中言依修多罗者,是三藏外大乘修多罗,非阿含等经也。
什么叫“修多罗”?十二部经中直接说的长行文,称为修多罗,就是小乘四阿含、经律论三藏等。小乘三藏外的大乘经,也叫修多罗。这里说的“依修多罗”,是指小乘三藏外的大乘经,不是阿含经等。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8-19 00:12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接着解释真实功德相。所谓的功德有两种,一种是从有漏心出生,不顺法性,也就是凡夫人天为主所造的各种善业,以及善业所感的人天果报,不论因还是果,都是颠倒的、虚伪的,因此称为“不实功德”。

这里“真实功德相”是指阿弥陀佛的功德或极乐净土的功德。真实是相对不真实而言。先说不真实。“不顺法性”就是不顺于诸法无我的空性。凡夫行善,求的是自己的利乐,这样随我见而转,发起造作,就是从有漏心而生。“颠倒”是不顺法性,无我执著有我,无我所执为有我所等等。“虚伪”就是得不到任何实义。也就是所现的果报纯一是苦性,如果得到的是人天的欲乐或者定乐,这是坏苦性,终归坏灭,转入苦苦;而得到不苦不乐的舍受,也是行苦性,终究在遇缘时引发苦苦、坏苦。三界实际无真实安乐可得,因此是虚伪。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

这里的菩萨是指阿弥陀佛的因地——法藏菩萨。“智慧”就是照见真如实相的智慧,实相是第一义空,空有不二的空。“清净业”简别于有漏业,由于是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而起庄严佛事,所以是清净业。比如布施时,不见有能施的我、所施的物和布施的作业,这样三轮体空而行持,就是清净业。也就是《金刚经》说的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相,行一切善法,不著有,不住空,是为“清净”。“起庄严佛事”就是勇猛精进地以自心的万德来庄严所建的佛土。

“依法性入清净相”,就是庄严佛土时,依于法性而显现国土的清净相。

这里要知道,山河大地等的器世界显现是由阿赖耶中含藏的器世界习气在成熟时似现的器世界相,这不是外在有什么独立的器世界,而只是像梦中显现的山河大地等一样。像这样有器世界的现相,并且对它有耽著期间,就不显现清净刹土而只现三界秽土。那么,怎么入于清净相呢?要点是“依法性”。也就是,首先知道现前净土的障碍是有器世界显现的相,认为这是有独立的自相,并生起耽著。因此要消除器世界的相以及对它的耽著,由心安住于无相真如,就能成就具足无量庄严的净土。这在弥勒菩萨的《辨法法性论》里说:“共器界识真如性转依。”(就是好像是共同显现的器世界相分真如性转依。)这里说的法性是指远离一切能所二取虚妄相的真如。在证入真如之后,开始转依现前净土的清净相,或者说开始从法身理体中显现净土的清净相,这叫做“依法性入清净相”。

这样由法身理体流现的国土功德庄严,不颠倒、不虚伪,因此叫做“真实功德”。


【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智度论》说:“佛法有二谛,一者世俗,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所以“二谛”就是指空有。“有”指一切清净和不清净的现相,“空”是现相当体空无自性。这样的空、有本来不二。空,是即有之空。有,是即空之有。比如,正现的水月当体是空性,并不是水月的相之外有空;正空的同时有水月的相,并不是在空外有水月,所以水月的空和现并不是两个。万法上的现和空都是这样。

“依法性”就是通达万法无自性。“顺二谛”,《维摩诘经》里有一颂是很好的表达:“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还有《无量寿经》上阿弥陀佛开示成就佛刹的一偈:“了诸法如幻,佛国犹梦响,恒发誓庄严,当成微妙土。(唐译)”像这样了达诸法如同梦幻、谷响,虽了知没有众生、没有国土,仍然摄取净土、教化众生;虽有种种妙相,即相离相。像这样,不住有、不著空,就是顺于二谛。这个“顺于二谛”就是远离空、有二边,契合中道的意思。总之,为什么说净土所成就的功德不颠倒呢?因为这是依法性、顺二谛的缘故。

接下来解释:为什么极乐净土的功德是不虚伪?原因是极乐净土能摄持众生的心入于毕竟清净。极乐净土种种的清净功德,都能摄持众生的心入于清净,最终寂灭由人、法二执所起的一切客尘垢染,证入平等无为法身。所以极乐净土赐予众生的是真实之利,因此是“不虚伪”。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者。持,名不散不失,总,名以少摄多。偈,言五言句数。愿,名欲乐往生。说,谓说诸偈论。总而言之,说所愿生偈,总持佛经,与佛教相应。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

接着解释“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持”是摄持法义,不使散落、丢失。“总”是以精简的文字归摄众多义理。“偈”是五字一句的偈子。“愿”是希求往生。“说”是演说偈文和长行论文。

总的来说,论主说愿生偈是以精简的文字总摄净土诸经要义,与佛经相应。“相应”的意思,是像盒子和盖子相称,盒子有多大,盖子也多大,正好符合,就是相称。意思是,本论摄持的义理与佛经相合。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此已下,是第四观察门。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器世间庄严成就。二者观察众生世间庄严成就。此句已下,至愿生彼阿弥陀佛国,是观器世间庄严成就。观器世间中,复分为十七别,至文当目。】

这以下二十二颂属于第四门——观察门。这一门分为两类:第一、观察器世间庄严成就;第二、观察众生世间庄严成就,也就是观察西方净土器情两种庄严成就。从本句以下到“愿生彼阿弥陀佛国”之间,是观察器世间庄严成就,这又分十七种差别,在讲相应的论文时会标出科目。


【此二句,即是第一事,名为观察庄严清净功德成就。此清净是总相。】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这两句是说器世间十七种庄严中的第一种,名为“观察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这里说的“清净”是极乐净土器世间功德的总相。后面量功德、性功德、形相功德等十六种是清净的差别相。总相是十六种别相的共相,十六种别相是总相的差别。也就是说,极乐净土器世间的种种功德相,共同以“清净”为相;“清净”二字展开,就是十六种所摄的种种清净相。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清净功德者。见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是无穷相。如蚇蠖循环,如蚕茧自缚。哀哉众生,缔此三界,颠倒不净。欲置众生于不虚伪处,于不轮转处,于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是故起此清净庄严功德也。】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为什么发愿成就国土的清净功德呢?原因是以慧眼普见三界唯一是虚伪相、轮转相、无穷相,如屈伸虫般循环不已,像蚕一样作茧自缚,当时生起大悲愍心:可怜的众生!长劫被系缚在颠倒不净的三界中。由此立誓要把众生安置在不虚伪处、不轮转处、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以此缘故,兴起国土的清净功德。

以上从“见三界”到“如蚕茧自缚”,是以智慧见三界纯一苦相。“哀哉”以下一句是菩萨见苦生悲。“欲置”以下一句是由悲发愿,欲安置众生于毕竟安乐大清净处。“是故”是结成发起国土“清净”功德。

这里说的“虚伪相”,《辨法法性论》中说:“实无而现故,以是为虚妄。”就像迷梦中的现相,实际没有,唯一以迷乱力而现,三界的器情万相都是本无而现,正现时也了不可得,这就是虚伪的意思。

再说“轮转相”,如同水车的轮子上下轮转,众生被烦恼和业的力量驱使,在三界不停地上下转生,没有一刹那的安稳寂静,这就是轮转苦相。

“无穷相”就是生死流转无休无止的苦相。“无穷”源于因果相生,循环不断。譬如从种子生果,果中又含有种子,种子又生果,像这样,众生以我执起惑造业,感召三界蕴身。受报时,又以我执起惑造业,取后面的三界蕴身,导致流转无穷。《宝鬘论》说:“乃至有蕴执,于彼起我执,有我执造业,从业复受生。”总之,没有引生无我空慧之间,惑业苦就会循环不断,造成无穷的流转。

“蚇蠖循环”:蚇蠖是一种虫子,行走时先弯曲身体,再伸直前进一步;再弯曲,再进一步。“弯曲后伸进,伸进后又弯曲”表示循环。循环,就是循着圆环转一周,又回到原点,和“轮回”是一个意思。“轮回”就是像水车的轮子转到高处后,又跌回低处,又往上转,又跌回,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三界中的苦乐、祸福,都是循环之相。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在没有见到实相之前,众生的心始终在善恶、苦乐两极中来回打转。享受时放纵造业,福尽堕入苦趣。受苦时希求离苦,又回心向善。等以善业力升到善趣后,又忘乎所以,福一尽又堕回恶趣。这样高下变易,苦乐转换,就是循环。

以佛教的观念,世间的一切是循环的相,这和现代人直线式的看法不同。现代人认为世间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当然这只是愚痴的想法。

“蚕茧自缚”,就是蚕从自己口中吐出的丝,一圈一圈地缠在自己身上,把自己困在茧中。“从口中吐丝系缚自己”,比喻众生从心中吐出一丝丝的烦恼和业,这每一丝都是三界受生的因。可怜众生颠倒无明,念念不断地起惑造业,自己从心里吐出有漏业的丝,一丝丝作成无数个三界的蚕茧,把自己困在里面,长劫不得解脱。

“哀哉众生,缔此三界,颠倒不净”。这是法藏菩萨见众生系缚三界,受大苦恼,生起很大的哀愍心。“缔”是打上牢固的结,解不开。“缔此三界”就是众生以惑业力被系缚在三界中,无力解脱。“颠倒”指众生不见诸法的真实相,见解、行为和结果都是颠倒的。“不净”是指烦恼、业、生这三种杂染。打个比方,梦里见一块金子,这是本无而见为有,因此是颠倒见。源于这样的颠倒见,对本无的金子生起贪著的心,是烦恼杂染。为求到金子,起身、语、意的造业,是业杂染。得到金子后吃喝享乐,是生杂染。从始至终,都只是颠倒习气的变现,唯一是杂染的体性。三界从因到果的相就是这样由颠倒心变现的迷梦般的杂染相,没有丝毫清净可得。

以这个原因,法藏菩萨发起成就国土清净的总誓愿。誓欲把众生从虚伪相、轮转相、无穷相的三界中救拔出来,安置在不虚伪处,不轮转处、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

三界中暂时乍现的安乐,后来都破灭,落入苦中,得不到任何坚实的果,所以是虚伪。不虚伪就是国土中的一切安乐都永远不坏不退,而且辗转增上,最终最细的迁流苦也毕竟远离,获得常、乐、我、净的大涅槃果。其次,“不轮转处”就是一入弥陀涅槃国,就永离三界的轮转,苦乐的交替,惑、业、苦的循环。“不无穷处”,就是一入国土,无穷的生死流转从此永断。“毕竟安乐大清净处”,就是不同于三界暂时乍现的有漏安乐,入于西方净土,能得到究竟的无漏安乐,永离惑、业、苦三杂染,叫做“大清净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8-23 00:05

下面解释“成就”二字的涵义。

【成就者,言此清净不可破坏,不可污染。非如三界,是污染相,是破坏相也。】

“此清净”,就是国土的清净总相,也就是国土性、量、形色等的无量清净差别相。“不可破坏、不可污染”是解释清净成就。“非如三界”一句是反显。

一成永成,才是真正的成就。会变坏、会污染都不是成就。三界是烦恼和业造作的法,既是造作的法,就都归于破坏,有情的根身有生老病死,器界有成住坏空,都是破坏相。而极乐国土是如来法身智慧所现,所以“无衰无变,建立常然”。也就是一经现起之后,就永远没有衰弱、变坏。这就是一成永成,叫做“成就”。

密部《大乘密严经》说:“佛已超过彼,而依密严住。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密教说的密严净土,就是极乐世界。大日如来,就是阿弥陀佛。)这部经有一句话说到:“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密严经疏》里解释:密严净土如同法性土,远离无常的过失,以这个原因说它如无为性。这个净土唯一是清净如来藏心所现,因此不是微尘所成。)三界由众生的惑业所成,因缘相续时,由微尘积聚成世界,因缘消散时,世界又破灭为微尘,因此是破坏相。

再者,有福德力维持时,现前清净;福德消尽时,又变现污秽,所以是污染相。这是从观待上解释污染,也就是相对于下下,上上为清净,上上的清净会转成污染,所以是可污染。就有漏的体性来说,三界是纯一杂染,无有清净,这是从总体上说三界是污染相。

但是极乐净土显现的一切清净相都是如来法身智慧所现,不同于众生惑业所成,所以永无破坏、永无污染,是为真实成就。以下对二十多种功德说的“成就”都应当如是理解。

【观者,观察也。彼者,彼安乐国也。世界相者,彼安乐世界清净相也。其相别在下。】

这是解释“观彼世界相”一句。“观”是以自己的心发起观察;“彼”是指彼阿弥陀佛成就的安乐国土;“世界相”指彼安乐世界国土中的清净相。清净相的各类差别,比如国土的体、量、形相、妙色等方面的清净相,将在后文具体解释。

以下解释“胜过三界道”一句。先解释道,再解释三界,再解释胜过。

一、解释道

【胜过三界道。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此果,酬如此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

道是能通的意思。就像道路能从此地通往彼地。以如此的因感得如此的果,以如此的果酬报如此的因。由因通到果上,所通的果是回报因,因此名为道。比如为了求取现世五欲的快乐,造作恶业,由此就趣入恶趣,受火烧、饥饿、役使等的苦报,就是恶趣道。为求取来世的五欲之乐或者禅定之乐而造作善业,由此就生在人、天,获得受用五欲或禅定喜乐等的果报,就是善趣道。

三界的道并不是在外面有什么道,而是自己的心如何起惑造业,就如何变现苦乐果报,这样的果正是酬报原有的业因。因上的业行能通到三界的果报,而所得的果报正是酬报因上的所行,所以比喻为“道”。

二、解释三界。其中有二:(一)分说三界差别;(二)总明三界体性。先说三界差别。

【三界者。一是欲界,所谓六欲天,四天下人,畜生,饿鬼,地狱等是也。二是色界,所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等是也。三是无色界,所谓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天等是也。】

三界就是欲、色、无色三界,是有情流转的处所。先说欲界,有上下两层。上层是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下层是须弥山下四洲人类,以及畜生、饿鬼、地狱。无论上、下,都有对外五尘的贪欲,特别有男女的淫欲,所以称为欲界。其中福德多的,超胜人类,享受天报,但一样有对外五尘的贪欲,有男女的淫欲。往下,欲越重,罪越重,就越往下堕,以地狱为最苦。贪欲渐轻,就生在人道中。

其次是远离五欲,以定力化生色界。随定力浅深,住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中。由于不起心向外贪著五欲,能摄心住定,所以不同于散乱欲界,住在色界中。

第三,能不著在色身相上,以定力化生无色界。以定力浅深,又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重天。

(二)总明三界体性

【此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虽复苦乐小殊,修短暂异。统而观之,莫非有漏。】

以上的三界就是生死凡夫流转的暗宅。“宅”是住处的意思。“暗”指不出现见诸法真实性的光明,下至地狱上至天界,众生都处在无明愚暗中,不见无我空性。虽然在三界的上下处所,苦乐稍有差别,寿命暂时有长短的差异,但总体上观察都是有漏的体性。也就是说,三界是惑业力感召的果报,无论感受什么,都是苦的自性。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享受过后就变坏成苦苦;舍受是行苦,成为引起后来一切苦的前因。

【倚伏相乘,循环无际。杂生触受,四倒长拘。且因且果,虚伪相袭。】

“倚伏”,《老子》里面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说祸患过后就有福出生,享福过后又有祸降临。“乘”是随逐的意思。“倚伏相乘”就是祸后面跟随福,福后面连着祸。“循环”,就是荣辱祸福,周而复始。“无际”,就是生死轮转在没有对治之前就不会停息,无休无止。

“触、受”是十二缘起中的两支,是前世造无明、行、因位识这两支半,经爱、取滋润所引的果报。“杂生”意思是众生因中造业很杂,有善有恶,果上生的触和受也就很杂。凡夫刹那刹那就系缚在各种各样的触、受当中,无力摆脱。

“四倒”就是无常执为常,非乐执为乐,无我执为我,不净执为净,在见上完全是颠倒的。“长拘”就是长劫都困在这四种颠倒见中,脱不出来。三界众生心心念念都处在常、乐、我、净四颠倒中,由起伏不断的颠倒分别,辗转地起惑、造业,受无量生死。

“且因且果,虚伪相袭”:袭是承袭的意思。由因上虚伪,感果就虚伪,叫“虚伪相袭”。因上是我和我所的虚妄分别,以及由此所生的种种计较分别,这些就像梦中的分别,没有真实义,都是虚妄的。以虚妄的分别为因,所现的三界器情现相,也像幻师幻变的幻马等,或者梦中变现的美女等一样,都是无而现的虚妄相。所以三界从因到果只是“虚伪相袭”。

三、解释胜过。其中有三义:(一)明安乐净土;(二)生死永断故,而说胜过;(三)圆满普贤行愿故,而说胜过。

先明安乐净土。

【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

安乐世界是法藏菩萨慈悲正观中所出生,阿弥陀如来神力本愿所建立。

净土的因有两个:慈悲和正观。“慈悲”是给予众生现前和究竟利乐的大慈心以及拔除众生一切粗细诸苦的大悲心。“正观”就是般若正观,从了达诸法本来不生不灭而发生正观。正是对邪而说,观有生有灭是邪观,观不生不灭是正观。总之是由悲智双运而出生极乐净土。

从果上说,极乐净土是如来神力本愿所建。“如来”指如来藏或法界、真如在福慧圆满而现前清净时的不可思议智慧身。“本愿”就是因地所发建立净土普度众生成佛的大誓愿。“所建”,就是以如来法身为因,以因地本愿为缘,在成佛时任运显现极乐刹土无量无数的清净相。

(二)生死永断故,而说胜过

【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

这一句是赞叹安乐国土普度众生顿出生死的大用。“缘兹”,“兹”就是上面说的慈悲正观所生、神力本愿所建的西方净土,“缘”是以净土为极殊胜的增上缘。一往生净土,就毕竟永离胎、卵、湿三种生。由于净土天人从莲花中化生,所以在四生中简除化生,以胎、卵、湿代表一切三界受生。“高揖”,就是在很高的地方往下拱手行礼。“高”表示生在净土,已经高高超出三界,“揖”表示永远的告别。

“业系长维”,就是由惑业苦连绵不断所形成的生死长链。“系”是系缚。就像绳子把人系绑在树上,烦恼和业把众生系缚在三界中。系缚的体性是结蕴相续,粗分上说,就是舍一个三有身,又取另一个身,辗转相续;细分上说,就是五取蕴刹那刹那地相续。这样的相续从无始辗转而来,漫长无有边际,所以是“长维”。“维”是连结的意思,就是一环扣一环,连环不断。

“从此永断”就是一往生净土就永远截断惑业苦循环的生死长链。原因是:净土的境缘极为清净,有佛力加持极乐人民的心,不再起丝毫贪计我的妄念,不生烦恼、不造有漏业,因此就永远截断了生死流转。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8-23 00:05

(三)圆满普贤行愿故,而说胜过

【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

这一句是说由往生西方自然能圆满普贤行愿。

“括”是箭的尾端。“续括”就是把箭的尾端顶住弓弦,一直往后拉。“权”是方便的意思。由“续括”能使箭发射出去,所以是放箭的方便,叫做“续括之权”。对应下一句的“弯弓”。“不待劝而弯弓”,表示不必等待他人劝发,自然就发心起行,行菩提道。这是说极乐净土中所现的一切庄严,都有不可思议的加持作用,行者一入于这样的国土,就自然引发道心,不必别人劝导,自然住在正念正观中,自然行持菩提行。比如听到鸟鸣叫时,自然引发悲心。得到佛光照触,立即增益菩提心。听到池水说无生法,当即生起般若正观。身处在楼阁中,普见十方净秽国土,自然发起断恶行善之心以及悲心、菩提心等,从而趣向一切种智。

在善导大师的《般舟赞》里,有多处文句显示了这一点。比如:“宝鸟连声奏天乐,一切见者起悲心。”“见树闻波成法忍”“听响闻音皆得悟”“礼佛一拜得无生”“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行愿自然成。”

“劳谦善让”总的是说无我相。虽有功劳,却不居高;虽有善行,而不争先。处处无我,就是劳谦善让。由于无“我”,而能对一切普行礼敬、普行称赞,乃至普行随喜、恒顺、随学等,很快就成就与普贤菩萨同等的功德,因此是“齐普贤而同德”。这是弥陀本愿第二十二愿中所说“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的成就。

正因为有速疾圆满普贤行愿的大用,普贤大士以身作则带领华藏海会法身大士,一致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普贤菩萨发愿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胜过三界,抑是近言。】

由此可知,偈文所说的“胜过三界”还只是就浅近处说。实际上,极乐净土不可思议的功德妙力,只有佛的智慧才能彻底了知,即使十地菩萨凭自力也不能完全彻知。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此二句,名庄严量功德成就。】

这两句名叫庄严量功德成就。也就是说明所成就的国土量的功德是怎样的。

极乐世界有三类庄严——国土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本论首先依次讲述这三类庄严。(其中国土庄严有十七种,佛庄严有八种,菩萨庄严有四种,共二十九种),末后把三类庄严摄入一法句,也就是清净句,所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是全论的总脉络。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量功德者。见三界狭小,堕陉陪陼。或宫观迫迮。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国界分部。有如此等种种拘局事。是故菩萨兴此庄严量功德愿。愿我国土如虚空广大无际。】

(陉:山脉中断处。陪:重叠的土堆。陼:水中的小块陆地。迫迮:逼迫狭窄。促:狭小。)

这一段讲述了佛因地兴起国土庄严量功德的因缘。也就是观察到国土量的苦相,见到三界狭小,大地上有残垣断壁、有悬崖、有丘陵、有小岛,或者宫殿楼观逼迫狭窄,或者田地狭窄、道路狭小,或者有山河阻隔障碍,或者国家间分立疆域。有这样的种种拘碍局限,因此兴起庄严量功德的大愿:愿我成佛时,国土像虚空一样广大无边。

以下解释“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一句。

【如虚空者,言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广大无际者,成上如虚空义。何故如虚空,以广大无际故。】

“如虚空”,是说国土虽然来生者很多,但仍然像没有人来一样。以“广大无际”的缘故,成立国土犹如虚空。也就是为什么国土犹如虚空呢?因为国土广大没有边际。

“际”是指十方中每一方的边际。所谓国土有边际,就是从国土中的某一点出发,往一个方向走,最终会走到边上。而极乐国土不论往哪一方向延伸出去,都得不到边际。以国土无边际的缘故,不论来生者有多少,都始终如同虚空般开阔广大。

这里把“如虚空”解释为国土空旷开阔,依据的是《无量寿经》里讲到的“所修佛国,开廓广大”一句。对这个“如虚空”要这样来理解,我们观察:如果一个国土的量是有限的,那来生的人越多就越局促,超过了限量就不能再容纳。但是极乐国土广大没有边际,来生的人再多,国土也不出现任何拥挤的相。

比如大城市里楼房密集,空间紧张,走出屋门,四周都被高楼遮挡,抬头只见巴掌大的天空,就像生活在牢笼里一样。但极乐世界国土无边无际,住在这样的国土中,无论在某处,无论往哪个方向去看,都是无限开阔,这叫“广大如虚空”。

【成就者,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是故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成就”是以上所发“国土量如虚空”的大愿已经圆满实现。也就是法藏菩萨成佛,依本愿力从法身智慧中任运流现无边际的国土,十方往生者,已经来生的、现在来生的、未来来生的,虽然无量无边,但是极乐国土毕竟恒时如虚空一样广大无际,没有被充满的时候。因此说“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汉译吴译《无量寿经》里说:如果让八方上下无数佛国中的无数诸天、人民、蜎飞蠕动都往生极乐国土,数量极多,不可计量,而佛国始终如一,不见有增多的相。

以上的“量功德庄严”,不但要对比秽土的狭小和净土的广大来作事相上的观察,而且要摄事入理(这里的理是理体、本体或法性的意思。“摄事入理”,就是种种事相都摄入理体。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理上会引生很深的信解。)

那么怎么把事相摄入理体呢?这就要紧扣本论核心的句子:所谓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上面注解上讲的“依法性入清净相”说的是同一妙义。总之要认识到净土的庄严事相唯一是阿弥陀如来的妙心所现,是法性所现。法性中没有实有的东、南、西、北等方,当然更没有任何一方的边际。由于法性无有边际,法性所现的极乐国土也就无有边际。

【问曰,如维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国界无赀,乃称广大。】

“维摩方丈,苞容有余”这一句出自《维摩诘经》。这部经记载,有一次维摩大士示现生病,佛派遣文殊菩萨前去问病,跟文殊菩萨一起去的有八千菩萨、五百声闻和百千天人。维摩大士的居屋只有一丈见方。当时大士示现神变,须弥灯王佛就送来了三万两千个狮子座进入丈宝,每个狮子座有八万四千由旬,方丈室里全部包容,没有妨碍。“赀”是计算的意思。“国界无赀”就是国土的范围不可计量。

这里提一个问题:像维摩丈室,在一丈见方的小屋子里能包容极为广大的事物,为什么一定要国界无量才称为广大呢?言外之意就是不要把“广大”只理解成国土的范围很广大,在很小的空间里一样能呈现广大。

【答曰,所言广大,非必以畦畹为喻。但言如空,亦何累方丈。】

(“畦”是五十亩,“畹”是三十亩。)

回答:凡是说到“广大”,不一定是五十亩对三十亩那样的“广大”。“广大”有这样两种:一是相对于另一个法而说的广大;二是绝待的广大。比如,地球相对于一座城市是广大,但放在银河系里,地球只是渺小的一点。所以地球的广大只是相对而说的广大。但这里净土的广大只说到如虚空,因此超出了有限的数量,这不是相对安立的大、小范畴,而是绝待的广大。

所以,从“如虚空”这三字看出极乐国土没有大小的相可得,整个国土的量并不是落在数量中的狭小或广大,它不是有具体范围的定量的相。既然没有相对的“狭”和“广”的相,那就不用说什么“在狭而广”了。

“何累方丈”的“累”字可以作两种解释:一是烦劳,既然没有大小的相可得,也就不必费口舌说什么“在小而大”?二是妨碍,由本愿力从无相法性中所现的净土万物,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大小等量,所以不妨小中见大,在狭而广。比如在一座楼阁里可以普见十方无数刹土等等。

【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狭而广。核论果报,岂若在广而广耶。】

这一句说的“果报”应当从众生方面解释。原因是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是为众生建立净土,他见三界的量狭小、局促,就由悲心发愿要成就如虚空般广大无际的净土来给众生受用。所以广大无际的净土是指往生者现前安住的净土。“方丈之所苞容,在狭而广”,意思是说当时印度人见到的维摩丈室确实是一丈许的狭小屋子,只是维摩大士以神力使得里面非常广大,因此这是在狭而广。但极乐世界是法藏菩萨成佛之时,随本愿从法身智慧中现出的广大无际的国土,凡是往生的人都是生在这样广大的国土中。这不是生在一个狭小的国土里,而这个狭小的国土里能包容广大。所以这是“在广而广”,果报更为殊胜。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9-2 00:52

【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

这两句名为“庄严性功德成就”。所成就的是国土体性方面的功德。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以攀厌禅定故,则有色无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悕出。是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

这是说佛兴起国土性功德庄严的因缘。佛在因地为什么发起这一庄严呢?是见到有的国土,众生以爱欲的缘故,就有欲界;以攀上厌下的心修习禅定的缘故,就有色界和无色界。由于见到三界都是有漏邪道所生,众生就像在做长夜大梦,不知道寻求出离,因此发起广大的悲心,发愿说: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之道,起清净刹土,超出三界。

注意“见有国土”以下到“莫知悕出”是讲以智慧见到集谛和苦谛。“是故兴大悲心”是由智慧见苦集为因缘,发起大悲,也就是“由智起悲”。“愿我”一句是由悲心而发愿。

什么叫五欲?就是五种欲求的尘境,也就是外在的色声香味触五种欲尘。按“以爱欲故,则有欲界”这一句细致观察,就知道欲界的真相以及它的由来。现代人追求物质享受,实际就是追求外在五种欲尘,比如,屋子里要有好的灯光、家具、地板,贴上好看的壁纸,再摆上几盆花,这就是贪求色尘;房间里常常喷一些香水,这是追求香尘;放放音乐,欣赏一下,就是贪求声尘;喜欢坐沙发、睡在柔软、舒适的床铺上,就是贪求触尘;还要吃一点水果、糕点,品尝美味,就是贪求味尘。

这样贪著求取外在的五种欲尘,以这种爱欲的缘故,就出现了欲界。当然欲界贪染最重的是异性,这是一大根本,所贪的也是这五样欲尘。异性身体的形象、肤色、容貌,是色尘;发出的声音,是声尘;身上喷的香水,是香尘;身体的接触,是触尘。所谓的贪著异性,就是贪这几样东西。没有这五尘,贪什么呢?欲界中其它任何东西,也无非是这几样。如果追求现世的物质享受,造各种恶业,就堕在欲界中的恶趣;不贪求现世,求来世享受外在的五欲乐,做布施等善行,就生在欲界人天。所以说由贪爱外在五种欲尘引生的乐受,心向外求取欲尘,造种种业,就出现了欲界。

再讲上界的色界和无色界。“攀厌禅定”是说色界、无色界的由来。“攀厌”就是观察到五欲享受的利益微小、过患极大,享受一下很快就消失,而且重新落入苦受中,这样就厌舍外在五欲所生的乐受而攀求内在禅定引生的喜乐,为此精进修持世间的禅定,以不动业转生于上界。其中,又有厌舍初禅、攀求二禅,修定生在二禅天;或者厌舍三禅乐受,攀求四禅舍受,生在四禅天等等。

“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这一句是说由因而明见果的体性。由于因是有漏的邪道,所生的三界就是苦的体性。“有漏邪道”这四字点明了三界的起因不正,也一语道破了三界的体性鄙劣。为什么说是有漏邪道呢?总的说一句,就是随我见和贪爱而转。具体分成三类来说:第一类、为“我”求取现世外在五欲的乐受而造作非福业,由此感召三恶趣果;第二类、为“我”求取来世外在五欲的乐受而造作福业,由此感召欲界人天的果;第三类、为“我”求取内在禅定的乐受或舍受而造作不动业,由此感召色界和无色界的果。像这些道都是受我执和贪爱的驱使,起烦恼造有漏业,因此都是有漏的邪道。说它邪,关键就是两点:一、不明无我,妄执有我;二、不明三界是苦的自性,对欲、色、无色具有贪爱。以这我执和对三界的贪爱不能舍离,因此就“长寝大梦,莫知悕出”。也就是由厚重的无明而长劫做轮回的大梦,不知道寻求出离。“长”,是指在不见边际的劫数里。“大梦”,是指三界唯一由虚妄分别变现,虚妄不实。众生在迷而不知迷,在苦而不知苦,因此都不寻求出离。以上是法藏菩萨以大智慧明见三界因果的体性,彻见到三界唯一是苦的自性,是杂染的自性。

“是故兴大悲心”:“是故”就是由于见到众生常行有漏邪道,旷劫沦落于三界。“兴大悲”就是油然生起誓欲把无量众生救出三界的大悲心。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就是誓愿成就佛果,以无上正见之道现起净土,使众生一生到这样的净土中,就顿时超出三界。

“无上正见”就是真正见到真如平等法性。“道”就是由此发起的无缘大悲。“果”是现起他受用净土(“他受用净土”就是一切众生能托生其中、得到殊胜受用的清净国土。区别于“自受用”。)。众生只要生到这样的净土中,就必定远离杂染,超出三界,这就是法藏立愿的所求。

由此也就看出弥陀因地建立净土的大慈悲心,看出弥陀本愿他力救苦的特性。芸芸众生单凭自力解脱生死有很大的难度,比如很少有人了达苦谛和空性,由于不了达苦谛,就生不起出离心;不了达空性,就生不起无我观慧,因此就只有长劫转生死轮。法藏菩萨见到众生有长劫生死的大苦,因此兴起广大悲愿,立誓以福慧庄严净土,使无量众生都能仗佛力往生净土,顿超三界。以上就是佛因地庄严国土性功德的因缘。




以下解释“庄严性功德”中的“性”字。依次从体、因、用三方面解释。




第一、从体的方面解释性。

【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

“性”就是本性、法性或本源。对它可以说如来藏、法界、真如、圆觉、心地等种种异名。从体上解释,“性功德成就”是说极乐净土随顺法性,不背离法性本源,和《华严经》的宝王如来性起义相同。

比较秽土和净土,在未转依时,背离法性,以虚妄分别为所依,就现起器世界的山河大地等种种不净的相,所以秽土以虚妄分别为体性,所谓“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就是这个意思。而转依时,依真如法性,现起净土妙相。也就是以圆证二无我的无分别智的妙力,获得究竟转依时,所有一切都现为圆觉或涅槃的自性,所以成就周遍虚空般的庄严净土。本论说的“依法性入清净相”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极乐净土的无量庄严,唯是一法句——清净智慧无为法身。《密严经》:“密严刹土是如来藏心所现”是说它。《金刚顶经》:“唯此佛刹,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也是说它。善导大师《法事赞》:“极乐无为涅槃界”也是说它。《辨法法性论》:“涅槃法由法性安立”也是说它。都是同一鼻孔出气的微妙章句。




第二、从因的方面解释性。

【又言积习成性,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

“性”又是说“积习成性”(习是修习)。指安乐净土是由法藏菩萨修集无量波罗蜜多的积习所成。

“波罗蜜”就是到彼岸,有从道上说,从果上说,道上说,是指能到涅槃彼岸的正因,果上说,是指已到涅槃彼岸的果德,这里是从“能到彼岸”上说,“诸”是指布施等六度所摄的万行。“集”是修集。“积习”就是在心中积集善业习气。

总之,这是指法藏菩萨在无数劫中恒时修集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等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多,以圆满积集善根习气,随所发誓愿而成就庄严国土。




【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

也可以把“性”说成是“圣种性”。初地以上的地位是“圣种性”。由于现见真如法性,已经生起决定趣入佛地的道,不再轮转生死,因此是入于圣者种性。结合极乐净土的起因来说,这要回溯到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如来处,悟得无生法忍,当时的地位称为“圣种性”。在圣种性中,发四十八大愿,由修习而现起的净土,就称为“安乐净土”。

无生法忍:《大智度论》说:“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悟无生法忍是在什么地位”有很多种说法,这里应当是指初地以上。

注解里“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这一句十分重要。是安住在照见实相的圣种性中发四十八愿,也是安住这样的圣种性中修起庄严净土。一切都以悟无生法忍为根本。上面说的“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无量寿经》说的“住真实慧,庄严佛刹”,以及弥陀开示成就净土的关键:“通达诸法门,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都是同一意味。通达一切空无我,就是住真实慧,也就是无上正见道,也就是悟无生法忍。是在这样的圣种性中发大愿,而且发愿之后庄严净土。这就点出了修起净土的根本因就是无分别智,大愿是助缘。所谓以愿力和智慧庄严净土,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弥陀因地证得无分别智,安住在无生无灭的实相中,在后得位发起四十八愿,先以妙慧抉择观察作为先导,如是如是加行誓愿庄严佛土,由先前学道加行誓愿的势力,果位中没有往昔的戏论分别,而从佛心中如是变现。这样修起的净土就是具足无量庄严的极乐刹土。




【是彼因所得。果中说因,故名为性。】

由于极乐净土是由这样的因所成就,对这个果从它的根本因——圣种性来赞叹它的庄严,就称为“性功德成就”。

也就是极乐净土是安住圣种性中发愿修起,是依现证实相的无分别智修习成就,因相极为殊胜圆满,因此说“性功德成就”。




第三、从作用的方面解释性。

【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性”又是必然的意思,不改的意思。(这个必然是指加持上的必然,转染成净的必然,像铁放入磁场就被磁化那样的必然。)注解讲道:就像大海的水性同一咸味,凡是水流入大海,就必定成为一味,大海不会随淡水流入而改变咸味。又像人的身体是不净的体性,种种妙好的色香美味入到体内都变成不净(身体是由血、肉、屎、尿等三十六种不净物积聚而成,任何色香美味进入体内,就变得污秽腥臭)。像这样,由于安乐国土成就了清净性,只要往生在里面,身心就无不清净,毕竟证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9-2 00:52

“海性一味”,比喻安乐净土一味清净。“入海众流”,比喻往入净土的凡圣万流。“入海必为一味”,比喻入于净土,色、心就必然清净,最终必然证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任何众生进入极乐净土,身、心都转染成净。也就是,以往在娑婆等秽土,色、声等境不清净,眼等六根不清净,六识不清净,而一经往生,不清净的根、境、识顿时转为清净。初步是六根缘境,无不是缘清净相、起清净心。究竟是“都证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所以弥陀净土具有“一切皆成佛”的无上神力,赞叹弥陀愿海为一乘悲愿也是这个原因。

再逆序解释“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由于是过恒河沙数佛功德法的所依,因此称为“法身”。本来具足,不由造作而成,是“无为”。不偏在有、无等的任何戏论边,是“平等”。自性无染,以及远离虚妄分别垢染,是“清净”。消尽二取客尘,显出本具法身,是“得”。一切成佛,是“皆”。再解释“必然”:“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是现前必然义,“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是究竟必然义。“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是化染为净这一必然的原因。

总之,极乐净土能使往生者身心清净,这种加持是必然的。以安乐国土的清净性,必定使往生者身心转为清净,毕竟同证清净平等无为法身,同成佛道。

以上讲了极乐净土的性功德成就,就体来说,是如来藏心所现;就因来说是修习无量波罗蜜多所成,又是依于无分别智发愿修起。就作用说,能化染为净,毕竟清净,证得法身。这不同于秽土以虚妄分别为体,由杂业所感、依虚妄分别变现,以及辗转现起惑、业、苦三种杂染,因此具足性功德成就。




以下正释论文。先解“正道大慈悲”,再解“出世善根生”。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指的是平等大道。“正道”就是平等道。平等道称为正道的原因是:平等是诸法远离有无、高下、染净等差别相的实相。《入佛境界经》说:“菩提者,名为平等,平等者,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是入不二法门。”所以平等指的就是法性。平是不偏,等是不异(就是没有前后的不同,以及此者彼者的差别相。)。法性不偏在有、无、染、净等的戏论边上,而且常恒如是,所以是平等。

以诸法本来平等的缘故,照见实相之后,对一切事物没有偏执,就是发平等心。由发起平等心,就没有爱憎取舍,语默动静、顺境逆境,无不平等,这就是行正直平等的道。由于行道平等,慈悲心就平等,不分亲疏、高下,平等地对一切众生施与安乐、拔除苦难。这样的大慈悲就是佛道的正因,因此说“正道大慈悲”。




【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慈悲有三种缘:一、众生缘,比如缘父母、妻子等的人我相,生起拔除其苦的悲心,是小悲;二、法缘,就是不见人我,只见因缘生的五蕴在惑业苦中循环,这样生起拔除其苦的心,就是中悲;三、无缘,就是有情和法都无缘,但众生无而显现种种苦相,无缘而拔除其苦的心,就是大悲。这样的大悲是出世的善。安乐净土是从这样的无缘悲出生,因此说大悲是净土的根,所以说“出世善根生”。

再讲一下三种悲的差别。比如见到穷苦的人饥寒交迫,发心解除他的饥寒之苦,这样缘实有的众生起悲心,就是众生缘悲。见到实际没有“人我”,只是念念不断地由惑业生苦的蕴,见到这个在惑、业、苦中辗转循环的苦蕴而生悲心,就是法缘悲。再进一步,虽然万法本性空寂,但众生像梦幻一样在自相的迷乱中受苦,证得万法体性空寂之后,无缘的同时而能利益众生,这就是无缘的悲心。

所谓的出世,就是指无缘,凡是有所缘,都是世间。安乐净土是由出世的无缘悲所生,也就是建立极乐净土是源于悲心立愿普度众生超出苦海,速疾成佛。由此发起大愿并随愿力而现起,没有悲心,根本不可能以一切功德庄严净土,也不会最终现前极为胜妙的普度众生速成佛道的净土,因此说“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9-7 17:56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这两句名为“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庄严形相”指国土以光明为形相。极乐净土的一大庄严成就,就是光明周遍充满。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一仞”相当于七、八尺)。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佛因地发起这一庄严功德的因缘,是见到当日轮运行在四大部洲时,光明只照耀一洲,而不能照耀其它三洲。殿堂里的灯火,照明不满七、八十尺的范围。由于见到国土中的光明不满足,就发起誓欲成就国土满净光明的大愿。所谓满净光明,就是像日月光明遍满自体那样,虽然所成就的净土极其广大,无边无际,而清净光明无不充满,绝没有光明照耀不到的区域。因此说极乐国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明镜”也以光明为相,属于同类比喻。)。

当日轮绕须弥山运行到某一洲时,由于被须弥山挡住,光明照不到其它三方。日光和灯光不能遍照,显示了秽土有光明不满足的苦相。法藏菩萨见到这种苦相,就发愿当来成佛的国土,光明遍满一切处。总之,就像日月的一切处都是光明,在无边的极乐净土中周遍了光明。

再从细处解释,极乐万物,不论地水树花,宫殿楼阁,都以光明为体。不像此方除了少数日、月等的发光体之外,山河大地、房屋、器具等都不会发光,极乐国土中,大地光明,池水光明,宝树光明,楼观光明,一切无不光明。

所以这是光明的国度。万物的形相就是光明。光明中化现种种形、色,光明中显现无量稀奇,光明互相映照、严饰,总体以光明为相。

最后摄事入理。这一国土光明遍满的庄严,摄入一法句,也就是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遍界的光明唯一是如来藏心所现。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净土万物具足种种庄严妙相。第一句讲万物的体性是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是说万物不论形色、结构,不论局部或整体,不论单个或组合,都具足无量庄严。“种种事”就是种种现相,一叶一花,一池一楼,无不具足庄严,叫做“种种事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华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佛因地为什么兴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缺乏珍宝,只能用泥土筑成宫殿,用木石建造楼观;或者雕金镂玉,意愿不能充分实现(就是虽然精细制作,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能穷微极妙。);或者种种器具不是自然就有,需要制备,受种种辛苦。以此缘故,兴大悲心,发起大愿:愿我成佛时,国中万物具足珍宝性,也就是万物都由无量妙宝、无量妙香合成,庄严奇丽,自然而现,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注解中的“以此”是承上启下的词,具体是:观察到“国土缺少珍宝,泥土为宫饰,木石为华观”,因而发愿“国土珍宝具足”;又观察到“雕金镂玉,意愿不充”,因此发愿“万物庄严奇丽”;以及观察到“营备百千,具受辛苦”,因此发愿“自然而现”。“自然”,就是净土的宝性庄严不是由人工劳作,渐次制备而成,而是以佛本愿为缘,从法身智慧中任运流现。比如七宝林树是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并没有最初生起和渐次生长的相,起的时候是同时顿起,不是造作而成,叫做“自然而现”(“自然”是非造作的意思。)。

“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这是发愿使国人无争无求,自然得成佛道,这是种种事功德成就的作用。弥陀的悲愿有两点:一是愿国土具足妙相,无所缺乏,自然就忘掉竞争、求取的心,不起生死业因;二是愿净土万物具足庄严,在见色闻香的当下,自然修习菩提行,而成佛道。

《无量寿经》上说:假使我得成佛果,从地上到虚空,宫殿楼观,池流花树,国土所有万物,都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都修佛行。



【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

这是赞叹净土万物的庄严微妙绝伦。它的庄严只能这样说:即使帝释的工艺之臣、忉利天最杰出的建筑师——毗首羯磨,工艺称得上绝妙,但他用尽心思,反复思维,也无法画出极乐世界一件东西的图案,更不可能仿造出来。

如果把毗首羯磨带到极乐世界去观看,即使他长一千只眼睛,也看不透极乐世界一件东西的微妙庄严,即使有一千个心,也无法设计方案、安排工序,再仿造出一个来。到这里语言无法描述,分别心无法测度,鬼斧神工无可施展,更不用说人类的科技工艺。一切都无能为力了!



【性者,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备诸珍宝性”中的性是本性的意思。按这样解释很深,直指“珍宝”是自性中的珍宝性。《佛地经论》上有一段话说:净土的果相如何呢?以最极自在的清净识为相。也就是大宫殿最极自在,以佛的无漏心为体相。只是这清净心的缘故,不是离心之外有珍宝等,是佛的清净心如是变现众宝等。所以这里说的“能生”是指本性,从能流现的角度说。“所生”指国土的万物庄严。“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意思是本性既然是清净,从本性所现的国土万物怎么不清净呢?所以经上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是故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娑婆秽土是众生的杂业所感,所以万物以微尘为体。极乐净土唯一是无漏清净心所现,所以万物是珍宝性,具足一切微妙庄严。注意,这里说的“珍宝”只是以世间的珍宝权且作个比喻,实际不是世间金、银、琉璃等宝,而是无法想象、无以言表的庄严妙相。



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



【此二句,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

这两句是说佛国万物的妙色功德成就。色有形色和显色两种,长短方圆是形色,青黄赤白是显色,这里说极乐万物有无垢、炽盛的光辉,因此是显色。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优劣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

佛因地为什么兴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有优劣的差别,既有优劣的差别,就现起高下的相;既现起高下的相,就生起是非之心;既生起是非之心,就长劫沉沦三有。因此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不像人天的金色能被上上所夺。(“夺”是映夺、映蔽的意思。比如灯光在炽盛的日光下显不出来,就是被日光蔽住,叫“映蔽”。两者对比时,灯光的明亮被日光夺去,叫“映夺”。)

这一段“是故”以前是见苦集,后面是起悲愿。佛在因地观察以国土的差别会造成哪种心行,引起哪些过患。从分别心的起因和感果两方面看,分别心是取相的心,国土有优劣的差别,心就自然分别这里高等,那里低下。由分判高下就有是非之心,接下来对高者贪爱、求取,对下者厌恶、舍离,以爱憎之心集起有漏业,就沦落在三有中。像这样没有在根源上遮止,就长劫轮转在三有中。

人心就是如此,不见优劣,就不生比较;不生比较,就不起是非;不起是非,就没有求取的造作。比如人长年住在山里,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没有比较,心里就很单纯。但出门去了大城市,以环境的差异,自然现起高下的相,接着就会起是非之心,认为大城市是天堂,自己生活的是穷乡僻壤,这时已经在计较好坏,对好的环境贪求,厌恶落后的家乡,接下来就想方设法去大城市打工,种种的烦恼、业和果报就这样辗转而来。这些就是长沦三有的业因。

法藏菩萨见到这些就起悲心,要遮止众生造苦因感苦果。这怎么实现呢?就是使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众生往生在这样的国土中,没有更好的国土,也就不起舍离此处、高攀其他处的心,这样止息了是非之心,就不造有漏业,不沦落三有。



以下解释光明如何相夺以及极乐国土不被映夺的原因。

【若为相夺,如明镜在金边则不现。(“若为”是怎样的意思。“若为相夺”就是一者怎么被另一者映夺呢?“明镜”指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今日时中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王道中金沙则不现。转轮王道中金沙,比金山则不现。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须弥山金,比三十三天璎珞金则不现。三十三天璎珞金,比焰摩天金则不现。焰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则不现。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他化自在天金,比安乐国中光明则不现。】

(“阎浮那金”,也叫“阎浮檀金”,《大智度论》上说:此洲上有树林,树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名阎浮檀金。“金山”指须弥山周围的七重金山,山体由金子合成。“须弥山金”,就是须弥山东南西北四面分别由白银、琉璃、红宝石、黄金合成,其中北面的金子就是须弥山金。)

这一段是说明人天的金色怎么被上上映夺。比如铜镜放在金子边上就显不出光亮,现在的金子放在佛在世时的金子边上也黯然无光,佛在世时的金子放在阎浮那金边上也不见光耀,阎浮那金放在大海转轮王道的金沙边上也显不出来,转轮王道的金沙放在金山边上又不显现。再往上比,金山被须弥山的金映夺,须弥山的金被三十三天的璎珞金映夺,璎珞金被焰摩天的金映夺,乃至化乐天的金被他化自在天的金映夺。最后,他化自在天的金放在佛国的光明中又完全黯然不现。



【所以者何。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

“所以者何”是问极乐的金光以什么原因无可映夺?底下连说三个“故”出示原因。第一个“故”,是从因上说,彼土的金光是从离垢的清净业所生,因最为圆满,因此所生的金光无可映夺。也就是说人天的金光是有漏业所生,当业变得更清净时,业报的光明就更殊胜,因此被上上所夺;极乐的金光是从离垢的净业出生,因上不会有更殊胜,因此无可映夺。

第二个“故”,是从体性上说,按上面所说“能生的本性既是清净,所生的国土焉能不净”,佛国的金光既是从佛心流现,光明的清净妙德就最极圆满,因此无可映夺。

第三个“故”当中有三层意思,前两层是上面两条的补充。第一层说: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无漏净业所起,就是说,法藏菩萨在证入法性后开始摄取自分净土,到八地时获得净土自在,最终成佛离一切垢染,现起净土,因此“国土的金光是从绝垢业生”。第二层、佛国的无量庄严是由阿弥陀如来法王统领,意思是说无量的净土庄严是从佛的妙心流现,因此都是佛心,都是法身智慧,“清净无不成就”。结合在妙色上说,国土的金光既是佛心所现,清净无不成就,因此无可映夺。以上这两项都是针对佛说的。第三项从净土圣贤的方面说。不像人天的金光是有漏业所现,佛国的金光是以如来的神力为增上缘显现的,也就是以阿弥陀佛大愿神力的增上作用,在极乐圣众的心前变现金光等的妙相。由于显现金光的增上缘最为殊胜,因此无可映夺。



【是故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者,曜二种世间也。】

由于极乐国土成就了妙色庄严,因此说“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就是照耀净土器情二种世间。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此四句,名庄严触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宝重金玉,不得为衣服。珍玩明镜,无议于敷具。斯缘悦于目,不便于身也。身眼二情,岂弗矛盾乎。是故愿言,使我国土,人天六情,和于水乳,卒去楚越之劳。所以七宝柔软,悦目便身。】

这四句是说佛国万物触的功德成就。佛在因地为什么兴起这种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贵重的金玉不能用来作衣服,珍宝明镜也谈不上作敷具。这些宝物虽然能使眼根愉悦,却不便利身根,身眼两根岂不是矛盾?见有这样的缺憾时,法藏菩萨就发大愿:假使我成佛,要使人天六根在接触万物的六尘时,如同水乳融和,毕竟免除调和的劳苦。因此净土的七宝非常柔软,既适悦眼根,又便利身根。

“楚越之劳”说的是古代楚越两个国家发生矛盾,调和双方很辛苦。偏向楚国,越国就不高兴;取悦越国,楚国又不满意。这比喻万物取悦了某一根时,不取悦其它的根。极乐国土完全消除了这样的矛盾,任何宝物都适合天人的一切根,色适悦眼根,香适悦鼻根,触适悦身根等,六根缘取时无不适合,因此说“人天六情,和于水乳”。



以下解释“迦旃邻陀”、“草”和“触者生胜乐”。

【迦旃邻陀者,天竺柔软草名也,触之者能生乐受,故以为喻。】

“迦旃邻陀”是印度一种柔软草的名字,接触它能生乐受,因此用来和极乐宝物作对比。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9-7 17:57

【注者言,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译者何缘目彼宝为草耶。当以其葻(lán)茸𦾵(yíng)𦳥(miǎo),故以草目之耳。余若参译,当别有途。】

注者昙公说:此方的土石草木各有自己决定的体相(比如是土就不是石,是草就不是木,彼此不混杂),译师为什么把极乐宝物看成是草呢?当是因为宝物有和草类似的相状,因此看成是草。我如果参与翻译,会有另外的译法。

草很柔软,能随风左右旋转,草又很微细。用草来比喻极乐宝物,就知道这些宝物细软、柔顺,能随意地旋转、变动。



【生胜乐者,触迦旃邻陀,生染著乐。触彼软宝,生法喜乐。二事相悬,非胜如何。】

“生胜乐”是对比迦旃邻陀所生的乐受说的。接触迦旃邻陀,生染著乐;接触净土柔软宝,生法喜乐,就是远离染爱的乐。这两种乐相差悬殊,可见后者是殊胜的乐。

在比较乐的胜劣时,关键要看在生乐受时起不起染著。世间的情况是:有乐的感受,心就染著在上面;有苦的感受,就想尽快脱离。所以十二缘起上说:以乐受为缘,生不离爱;以苦受为缘,生乖离爱。生爱的原因是有我执等的无明。

接触迦旃邻陀生乐受时,内心有贪染,因此是染著乐。接触净土软宝生妙乐时,心里不起贪染,因此是法喜乐。可以想一想:用自己的手接触由如来妙心化现的宝物,会不会起贪染?这是佛心化现的加持物,接触时佛力的加持就进入自心,当即生起法喜乐,因此胜过接触迦旃邻陀生的有漏乐。这就是“胜乐”的意思。

《注维摩诘经》里说:世俗的智慧中不能生胜妙乐,要得到无漏慧,远离尘垢,自然生起胜妙乐。(肇公《注维摩诘经》:“世俗慧中不能生乐,要得无漏慧,离尘垢,则至乐自生也。”)这里说的法喜乐就是无漏乐。触到净土宝物唯一生无漏乐,这就是极胜妙的触功德庄严。弥陀愿海中说:“国中人天所受快乐,如得漏尽比丘”,在这条愿真实成就时,就会自然流现,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佛力境界。



【是故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佛国的泉池中,有千万种宝花布满水面,微风徐徐吹动花叶,莲花的光明徐徐旋转,交错地映照在水上。



【此四句,名庄严水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国土,或沄溺洪涛,滓沫惊人。或凝凘浃渫,蹙(zú)枷怀𢘋(tè)。向无安悦之情。背有恐值之虑。菩萨见此,兴大悲心。愿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与宫殿相称。种种宝华,布为水饰。微风徐扇,映发有序。开神悦体,无一不可。】

这四句是说佛国的水功德成就。佛在因地为什么要发这一愿呢?这是因为见到有的国土波涛汹涌,大浪惊人,又有解冻期大块的冰随着急流而下,冲击两岸,使人惊恐失色。这样浊恶的水,面对它时没有安和愉悦的心情,背向它时,又有恐怕大水到来的忧虑。

菩萨见此情景,油然兴起悲心:愿我成佛的国土,所有流泉、池沼都和四岸的宫殿相称,种种宝花散布水面作为严饰,微风徐徐扇动花叶,莲花放光,有序地映照在水上。池水能开悟心神、愉悦身体,能像如意宝一样随人心愿,无不满足。

这里以智慧观察秽土的水有两层,一层是见到水有恶浊的相状,比如“波涛汹涌、浪花惊人、水流湍急”等等;一层是见到由此会造成身心苦恼,比如恐惧、担忧等等。以见到苦相为因缘,就引发大悲心,誓愿成就水的功德庄严。这也有两层,一是显现水的庄严相,比如“种种宝华,严饰池水;微风徐扇,映发有序”等等。二是以水作佛事,使人开神悦体。

“无一不可”显示了水圆明具德。水是以佛的智慧为体,因此在水一个法中就圆满具足一切法的功德,也就能随人所愿,要深就深,要浅就浅,要温就温,要凉就凉,要急流就急流,要缓流就缓流,最妙的是愿意听什么法,水就出什么法音。比如佛法僧声、波罗蜜声、十力四无畏声、无生无灭声、大慈大悲声、灌顶受位声等等。



【是故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这两句名为“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庄严形相”指国土以光明为形相。极乐净土的一大庄严成就,就是光明周遍充满。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一仞”相当于七、八尺)。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佛因地发起这一庄严功德的因缘,是见到当日轮运行在四大部洲时,光明只照耀一洲,而不能照耀其它三洲。殿堂里的灯火,照明不满七、八十尺的范围。由于见到国土中的光明不满足,就发起誓欲成就国土满净光明的大愿。所谓满净光明,就是像日月光明遍满自体那样,虽然所成就的净土极其广大,无边无际,而清净光明无不充满,绝没有光明照耀不到的区域。因此说极乐国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明镜”也以光明为相,属于同类比喻。)。

当日轮绕须弥山运行到某一洲时,由于被须弥山挡住,光明照不到其它三方。日光和灯光不能遍照,显示了秽土有光明不满足的苦相。法藏菩萨见到这种苦相,就发愿当来成佛的国土,光明遍满一切处。总之,就像日月的一切处都是光明,在无边的极乐净土中周遍了光明。

再从细处解释,极乐万物,不论地水树花,宫殿楼阁,都以光明为体。不像此方除了少数日、月等的发光体之外,山河大地、房屋、器具等都不会发光,极乐国土中,大地光明,池水光明,宝树光明,楼观光明,一切无不光明。

所以这是光明的国度。万物的形相就是光明。光明中化现种种形、色,光明中显现无量稀奇,光明互相映照、严饰,总体以光明为相。

最后摄事入理。这一国土光明遍满的庄严,摄入一法句,也就是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遍界的光明唯一是如来藏心所现。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净土万物具足种种庄严妙相。第一句讲万物的体性是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是说万物不论形色、结构,不论局部或整体,不论单个或组合,都具足无量庄严。“种种事”就是种种现相,一叶一花,一池一楼,无不具足庄严,叫做“种种事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华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佛因地为什么兴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缺乏珍宝,只能用泥土筑成宫殿,用木石建造楼观;或者雕金镂玉,意愿不能充分实现(就是虽然精细制作,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能穷微极妙。);或者种种器具不是自然就有,需要制备,受种种辛苦。以此缘故,兴大悲心,发起大愿:愿我成佛时,国中万物具足珍宝性,也就是万物都由无量妙宝、无量妙香合成,庄严奇丽,自然而现,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注解中的“以此”是承上启下的词,具体是:观察到“国土缺少珍宝,泥土为宫饰,木石为华观”,因而发愿“国土珍宝具足”;又观察到“雕金镂玉,意愿不充”,因此发愿“万物庄严奇丽”;以及观察到“营备百千,具受辛苦”,因此发愿“自然而现”。“自然”,就是净土的宝性庄严不是由人工劳作,渐次制备而成,而是以佛本愿为缘,从法身智慧中任运流现。比如七宝林树是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并没有最初生起和渐次生长的相,起的时候是同时顿起,不是造作而成,叫做“自然而现”(“自然”是非造作的意思。)。

“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这是发愿使国人无争无求,自然得成佛道,这是种种事功德成就的作用。弥陀的悲愿有两点:一是愿国土具足妙相,无所缺乏,自然就忘掉竞争、求取的心,不起生死业因;二是愿净土万物具足庄严,在见色闻香的当下,自然修习菩提行,而成佛道。

《无量寿经》上说:假使我得成佛果,从地上到虚空,宫殿楼观,池流花树,国土所有万物,都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都修佛行。



【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

这是赞叹净土万物的庄严微妙绝伦。它的庄严只能这样说:即使帝释的工艺之臣、忉利天最杰出的建筑师——毗首羯磨,工艺称得上绝妙,但他用尽心思,反复思维,也无法画出极乐世界一件东西的图案,更不可能仿造出来。

如果把毗首羯磨带到极乐世界去观看,即使他长一千只眼睛,也看不透极乐世界一件东西的微妙庄严,即使有一千个心,也无法设计方案、安排工序,再仿造出一个来。到这里语言无法描述,分别心无法测度,鬼斧神工无可施展,更不用说人类的科技工艺。一切都无能为力了!



【性者,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备诸珍宝性”中的性是本性的意思。按这样解释很深,直指“珍宝”是自性中的珍宝性。《佛地经论》上有一段话说:净土的果相如何呢?以最极自在的清净识为相。也就是大宫殿最极自在,以佛的无漏心为体相。只是这清净心的缘故,不是离心之外有珍宝等,是佛的清净心如是变现众宝等。所以这里说的“能生”是指本性,从能流现的角度说。“所生”指国土的万物庄严。“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意思是本性既然是清净,从本性所现的国土万物怎么不清净呢?所以经上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是故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娑婆秽土是众生的杂业所感,所以万物以微尘为体。极乐净土唯一是无漏清净心所现,所以万物是珍宝性,具足一切微妙庄严。注意,这里说的“珍宝”只是以世间的珍宝权且作个比喻,实际不是世间金、银、琉璃等宝,而是无法想象、无以言表的庄严妙相。



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



【此二句,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

这两句是说佛国万物的妙色功德成就。色有形色和显色两种,长短方圆是形色,青黄赤白是显色,这里说极乐万物有无垢、炽盛的光辉,因此是显色。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优劣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

佛因地为什么兴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有优劣的差别,既有优劣的差别,就现起高下的相;既现起高下的相,就生起是非之心;既生起是非之心,就长劫沉沦三有。因此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不像人天的金色能被上上所夺。(“夺”是映夺、映蔽的意思。比如灯光在炽盛的日光下显不出来,就是被日光蔽住,叫“映蔽”。两者对比时,灯光的明亮被日光夺去,叫“映夺”。)

这一段“是故”以前是见苦集,后面是起悲愿。佛在因地观察以国土的差别会造成哪种心行,引起哪些过患。从分别心的起因和感果两方面看,分别心是取相的心,国土有优劣的差别,心就自然分别这里高等,那里低下。由分判高下就有是非之心,接下来对高者贪爱、求取,对下者厌恶、舍离,以爱憎之心集起有漏业,就沦落在三有中。像这样没有在根源上遮止,就长劫轮转在三有中。

人心就是如此,不见优劣,就不生比较;不生比较,就不起是非;不起是非,就没有求取的造作。比如人长年住在山里,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没有比较,心里就很单纯。但出门去了大城市,以环境的差异,自然现起高下的相,接着就会起是非之心,认为大城市是天堂,自己生活的是穷乡僻壤,这时已经在计较好坏,对好的环境贪求,厌恶落后的家乡,接下来就想方设法去大城市打工,种种的烦恼、业和果报就这样辗转而来。这些就是长沦三有的业因。

法藏菩萨见到这些就起悲心,要遮止众生造苦因感苦果。这怎么实现呢?就是使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众生往生在这样的国土中,没有更好的国土,也就不起舍离此处、高攀其他处的心,这样止息了是非之心,就不造有漏业,不沦落三有。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9-7 17:57

以下解释光明如何相夺以及极乐国土不被映夺的原因。

【若为相夺,如明镜在金边则不现。(“若为”是怎样的意思。“若为相夺”就是一者怎么被另一者映夺呢?“明镜”指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今日时中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王道中金沙则不现。转轮王道中金沙,比金山则不现。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须弥山金,比三十三天璎珞金则不现。三十三天璎珞金,比焰摩天金则不现。焰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则不现。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他化自在天金,比安乐国中光明则不现。】

(“阎浮那金”,也叫“阎浮檀金”,《大智度论》上说:此洲上有树林,树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名阎浮檀金。“金山”指须弥山周围的七重金山,山体由金子合成。“须弥山金”,就是须弥山东南西北四面分别由白银、琉璃、红宝石、黄金合成,其中北面的金子就是须弥山金。)

这一段是说明人天的金色怎么被上上映夺。比如铜镜放在金子边上就显不出光亮,现在的金子放在佛在世时的金子边上也黯然无光,佛在世时的金子放在阎浮那金边上也不见光耀,阎浮那金放在大海转轮王道的金沙边上也显不出来,转轮王道的金沙放在金山边上又不显现。再往上比,金山被须弥山的金映夺,须弥山的金被三十三天的璎珞金映夺,璎珞金被焰摩天的金映夺,乃至化乐天的金被他化自在天的金映夺。最后,他化自在天的金放在佛国的光明中又完全黯然不现。



【所以者何。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

“所以者何”是问极乐的金光以什么原因无可映夺?底下连说三个“故”出示原因。第一个“故”,是从因上说,彼土的金光是从离垢的清净业所生,因最为圆满,因此所生的金光无可映夺。也就是说人天的金光是有漏业所生,当业变得更清净时,业报的光明就更殊胜,因此被上上所夺;极乐的金光是从离垢的净业出生,因上不会有更殊胜,因此无可映夺。

第二个“故”,是从体性上说,按上面所说“能生的本性既是清净,所生的国土焉能不净”,佛国的金光既是从佛心流现,光明的清净妙德就最极圆满,因此无可映夺。

第三个“故”当中有三层意思,前两层是上面两条的补充。第一层说: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无漏净业所起,就是说,法藏菩萨在证入法性后开始摄取自分净土,到八地时获得净土自在,最终成佛离一切垢染,现起净土,因此“国土的金光是从绝垢业生”。第二层、佛国的无量庄严是由阿弥陀如来法王统领,意思是说无量的净土庄严是从佛的妙心流现,因此都是佛心,都是法身智慧,“清净无不成就”。结合在妙色上说,国土的金光既是佛心所现,清净无不成就,因此无可映夺。以上这两项都是针对佛说的。第三项从净土圣贤的方面说。不像人天的金光是有漏业所现,佛国的金光是以如来的神力为增上缘显现的,也就是以阿弥陀佛大愿神力的增上作用,在极乐圣众的心前变现金光等的妙相。由于显现金光的增上缘最为殊胜,因此无可映夺。



【是故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者,曜二种世间也。】

由于极乐国土成就了妙色庄严,因此说“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就是照耀净土器情二种世间。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此四句,名庄严触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宝重金玉,不得为衣服。珍玩明镜,无议于敷具。斯缘悦于目,不便于身也。身眼二情,岂弗矛盾乎。是故愿言,使我国土,人天六情,和于水乳,卒去楚越之劳。所以七宝柔软,悦目便身。】

这四句是说佛国万物触的功德成就。佛在因地为什么兴起这种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贵重的金玉不能用来作衣服,珍宝明镜也谈不上作敷具。这些宝物虽然能使眼根愉悦,却不便利身根,身眼两根岂不是矛盾?见有这样的缺憾时,法藏菩萨就发大愿:假使我成佛,要使人天六根在接触万物的六尘时,如同水乳融和,毕竟免除调和的劳苦。因此净土的七宝非常柔软,既适悦眼根,又便利身根。

“楚越之劳”说的是古代楚越两个国家发生矛盾,调和双方很辛苦。偏向楚国,越国就不高兴;取悦越国,楚国又不满意。这比喻万物取悦了某一根时,不取悦其它的根。极乐国土完全消除了这样的矛盾,任何宝物都适合天人的一切根,色适悦眼根,香适悦鼻根,触适悦身根等,六根缘取时无不适合,因此说“人天六情,和于水乳”。



以下解释“迦旃邻陀”、“草”和“触者生胜乐”。

【迦旃邻陀者,天竺柔软草名也,触之者能生乐受,故以为喻。】

“迦旃邻陀”是印度一种柔软草的名字,接触它能生乐受,因此用来和极乐宝物作对比。



【注者言,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译者何缘目彼宝为草耶。当以其葻(lán)茸𦾵(yíng)𦳥(miǎo),故以草目之耳。余若参译,当别有途。】

注者昙公说:此方的土石草木各有自己决定的体相(比如是土就不是石,是草就不是木,彼此不混杂),译师为什么把极乐宝物看成是草呢?当是因为宝物有和草类似的相状,因此看成是草。我如果参与翻译,会有另外的译法。

草很柔软,能随风左右旋转,草又很微细。用草来比喻极乐宝物,就知道这些宝物细软、柔顺,能随意地旋转、变动。



【生胜乐者,触迦旃邻陀,生染著乐。触彼软宝,生法喜乐。二事相悬,非胜如何。】

“生胜乐”是对比迦旃邻陀所生的乐受说的。接触迦旃邻陀,生染著乐;接触净土柔软宝,生法喜乐,就是远离染爱的乐。这两种乐相差悬殊,可见后者是殊胜的乐。

在比较乐的胜劣时,关键要看在生乐受时起不起染著。世间的情况是:有乐的感受,心就染著在上面;有苦的感受,就想尽快脱离。所以十二缘起上说:以乐受为缘,生不离爱;以苦受为缘,生乖离爱。生爱的原因是有我执等的无明。

接触迦旃邻陀生乐受时,内心有贪染,因此是染著乐。接触净土软宝生妙乐时,心里不起贪染,因此是法喜乐。可以想一想:用自己的手接触由如来妙心化现的宝物,会不会起贪染?这是佛心化现的加持物,接触时佛力的加持就进入自心,当即生起法喜乐,因此胜过接触迦旃邻陀生的有漏乐。这就是“胜乐”的意思。

《注维摩诘经》里说:世俗的智慧中不能生胜妙乐,要得到无漏慧,远离尘垢,自然生起胜妙乐。(肇公《注维摩诘经》:“世俗慧中不能生乐,要得无漏慧,离尘垢,则至乐自生也。”)这里说的法喜乐就是无漏乐。触到净土宝物唯一生无漏乐,这就是极胜妙的触功德庄严。弥陀愿海中说:“国中人天所受快乐,如得漏尽比丘”,在这条愿真实成就时,就会自然流现,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佛力境界。



【是故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佛国的泉池中,有千万种宝花布满水面,微风徐徐吹动花叶,莲花的光明徐徐旋转,交错地映照在水上。



【此四句,名庄严水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国土,或沄溺洪涛,滓沫惊人。或凝凘浃渫,蹙(zú)枷怀𢘋(tè)。向无安悦之情。背有恐值之虑。菩萨见此,兴大悲心。愿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与宫殿相称。种种宝华,布为水饰。微风徐扇,映发有序。开神悦体,无一不可。】

这四句是说佛国的水功德成就。佛在因地为什么要发这一愿呢?这是因为见到有的国土波涛汹涌,大浪惊人,又有解冻期大块的冰随着急流而下,冲击两岸,使人惊恐失色。这样浊恶的水,面对它时没有安和愉悦的心情,背向它时,又有恐怕大水到来的忧虑。

菩萨见此情景,油然兴起悲心:愿我成佛的国土,所有流泉、池沼都和四岸的宫殿相称,种种宝花散布水面作为严饰,微风徐徐扇动花叶,莲花放光,有序地映照在水上。池水能开悟心神、愉悦身体,能像如意宝一样随人心愿,无不满足。

这里以智慧观察秽土的水有两层,一层是见到水有恶浊的相状,比如“波涛汹涌、浪花惊人、水流湍急”等等;一层是见到由此会造成身心苦恼,比如恐惧、担忧等等。以见到苦相为因缘,就引发大悲心,誓愿成就水的功德庄严。这也有两层,一是显现水的庄严相,比如“种种宝华,严饰池水;微风徐扇,映发有序”等等。二是以水作佛事,使人开神悦体。

“无一不可”显示了水圆明具德。水是以佛的智慧为体,因此在水一个法中就圆满具足一切法的功德,也就能随人所愿,要深就深,要浅就浅,要温就温,要凉就凉,要急流就急流,要缓流就缓流,最妙的是愿意听什么法,水就出什么法音。比如佛法僧声、波罗蜜声、十力四无畏声、无生无灭声、大慈大悲声、灌顶受位声等等。



【是故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