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菩提法师:第三只眼看净土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8-16 14:41     标题: 菩提法师:第三只眼看净土

.

菩提法师:第三只眼看净土





 净土的信仰源自于古印度,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而不断地开展,最终成为佛教信仰的一大主流,独踞于一切法门之上,被历代祖师称为第一法门。尤其在中国,西方净土的流行,可谓源远流长。直至今日,“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1],仍在教内广泛地传诵着。由此可见净土法门在中国佛教之地位是何等重要。“诸经所赞,尽在弥陀”[2],这是确实的。然而,“是法平等,无有高下”[3],一切佛的福德、智慧、大愿是平等的,若说阿弥陀第一,那么其他佛是第几呢?当然,一切佛都是第一。但以方便言辞,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故,巧说第一。后人不解,执事废理,故于此中妄作分别,实乃义学不兴之大患矣!

  净土法门以其简单易行、普摄群机而成为修学佛法的重要行门,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也确是圆满究竟的。但是,在修持净土法门时,首先要着重净土的正因,若以为受持一佛名号即无所不办,那实在有失佛陀施设方便道的意趣。“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为三要,缺一不可。念佛为佛法的一门,所以修净土法门的,对佛法应有正确的信解。净土经中所说,素来不知佛法的,到临命终时,得到善知识的引导,能专诚恳切地念阿弥陀佛,便可以往生净土。这是不得已的方便,因人到临死时,时间无多,不能再为其开导其他的佛法,只好以简易的阿弥陀佛,教他诵持。若说平时学佛,只凭一句阿弥陀佛,别的什么都不要,就可以往生,这与神教的因信得救有什么差别?所以佛教中最基本的道理,如因果、善恶、轮回、解脱等,都应有一明确的信解,这就是信三宝、信四谛等。假使连这些基本的道理,缺乏信心,疑惑不定,说他念佛便可往生,实在是笑话!”[4]


一、净土的缘起与内涵

  1、净土的含义
  净土,指清净的佛土。又作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刹、净刹、净国、净邦、净世界、净妙土、妙土、佛土、佛刹、佛国。即酬应诸佛因位之本愿而成立的清净庄严土,为佛所居之所。相对于世俗众生所居的“秽土”,所以把它称作“净土”[5]。若将净土二字读作动词,那么就含有“净化国土”的意思,若将之延伸则可理解为“净佛国土”。因此,净土又含有积极开创与勇于建立的意义。《大品般若经》作如是说:“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著一切法,便增益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入菩萨位,得阿惟越致地,具足菩萨神通,游一佛国,至一佛国,成就众生,恭敬尊重赞叹诸佛。(此等)为净佛国土,为见诸佛供养。”[6]然而,“净佛国土”的菩萨行,在大乘佛教的开展过程中,被已成就的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所代替,于是,净土几乎成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代名词。

  2、净土的产生
  一切佛法皆源自于释尊的本教,净土亦不例外。现实人间的苦痛与缺陷,有来自于身心变化而引生的——生、老、病、死;社会自他关系中的怨憎会、爱别离苦;有来源于自然界的缺陷与物我关系的求不得苦;还有最为根本的五蕴炽盛之痛苦。这些大苦在在逼恼着众生的身心,使之有“三界无安,犹如火宅”[7]的感受。因此,渴望世界的清净与圆满,成为一般佛弟子仰求的共同愿望。所以继释尊之后成佛的弥勒,为人间带来了光明与希望。“地平如掌,无有比(坎?)坑砂砾毒刺。人皆和睦,慈心相向。”[8]的理想世界,成为佛教早期人间净土的雏形。但是,弥勒成佛还在遥远的未来,那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随着世尊的入灭,佛弟子对佛陀的永恒怀念,激发了对他方世界的追求。人间修行的环境恶劣,障碍太多,唯有净土才是真正理想的修道场所,于是出现了东方阿閦佛国的不动净土、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等信仰。

  3、东西方净土
  在十方净土的信仰中,东西方两大净土是初期大乘佛法开展中最为普遍的信仰。东方的阿閦佛国,充满了人间净土的色彩。阿閦佛国清净庄严,没有三恶道、三毒(贪瞋痴)、三病(风寒气)等,住处为七宝所成,浴池八功德水充满,徐风吹动出和雅音。没有国王,但有阿閦佛作法王。国土人民虽有男女,形色端正却无淫欲。没有商业、农作,树上有自然香美的饮食,随意受用。佛国也有三道宝阶,人间与天上可以互相往来。这些都是阿閦佛本愿所感得的。凡是学习阿閦佛本愿与六度大行的都可以往生;甚至读诵、书写《阿閦佛国经》的都会因向往阿閦佛国而往生。但阿閦佛净土是重于菩萨行的、自力为主的、智证大乘的净土法门,属难行道。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则明显地带有他力的色彩,属于重信的易行道。

  “这二佛二净土,一在东方,一在西方。如太阳是从东方归到西方的,而菩萨的修行,最初是悟证法性——发真菩提心,从此修行到成佛,也如太阳的从东到西。阿閦佛国,重在证真的如如见道;阿弥陀佛国,重在果德的光寿无量。”[9]“这一东一西的净土,是说明了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成佛的完整的菩提道。也可解说为弥陀为本性智,而起阿閦的始觉(先弥陀而后阿閦)。但现在念佛者,丢下阿閦佛的一边,著重到西方的一边,不知如来果德的无量,必要从菩萨智证的不动而来;惟有‘以无所得‘,才能‘得无所碍’。忽略了理性的彻悟,即不能实现果德的一切。所以特重西方净土,不能不专重依果德而起信。不解佛法真义的,不免与一般神教的唯重信仰一样了。在大乘佛教的健全发展中,大乘行者的完整学程中,理智的彻悟与事相的圆满,是二者不可缺一的。”[10]但是,“净土行者的专重果德赞仰,少求福慧双修,不求自他兼利,只求离此浊世、往生净土。阿弥陀佛与西方净土,几乎妇孺皆知;而东方的阿閦佛国,几乎无人听见,听见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这是净土思想的大损失!”[11]

  4、净土的分类
  净土是庄严净妙的世界总称。依太虚大师之意趣,“净土种类略分为三:一、究竟净土。即法性佛土及自受用佛土,天台教说名常寂光净土及圆满实报庄严土。二、他受用佛净土。佛为十地菩萨所现净土,天台教说名为圆满之实报庄严土。以上皆非凡夫、外道、二乘所能到的。三、方便摄受众生净土,这就是现在一般人所谓弥陀极乐净土,乃至弥勒兜率净土等。是专为发大乘心、行菩萨道,在这一生未得成就度生自在、转世恐有退堕者,乃摄归方便净土中为作依靠。凡夫、外道贪生死者不求生净土,二乘自求涅槃,大乘圣位菩萨各自生其华藏净土等亦不须求往生净土;所以十方佛菩萨变现净土,专为摄受学发大乘心而未自在者所设立。”[12]印顺导师在《净土新论》中也说:“净土为三乘共趋,是各式各样的,大乘只是特别发扬而已。净土在佛法中,是贯彻一般的。所以可分为三类,即五乘共的、三乘共的、大乘不共的。”[13]“在大乘不共的佛土中,如约修行的境界浅深来说,还可分为四类:一、凡圣共土:有凡夫也有圣人。二、大小共土:没有凡夫。这是声闻、辟支佛、大力菩萨同得意生身,所依托的世界;天台宗称此为方便有余土。《法华经》说:声闻入涅槃,到另一国土,将来授记作佛。这另一国土,就是意生身的净土。依《楞伽经》说,这应是与有心地菩萨——有相有功用行菩萨,同得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所得的净土。三、菩萨不共土,或可称为佛与菩萨共土。这一类净土,与声闻不共;天台宗名此为实报庄严土,《密严经》名为密严净土。秘密(不可思议)庄严,为菩萨不共二乘的净土。四、佛果所得的不共土,如《仁王经》说:‘三贤十圣居果报,唯佛一人登净土’。这或名法性土;天台宗称此为常寂光净土。名称、地位,各家或有不同;大体上,都是有此四级分别的。然大乘经中所说的佛净土,并不这样明显的判别。如西方极乐净土,有看为凡圣共的;有看为大小共的;有以为凡夫是示现的,声闻是约宿因而说,现在都是菩萨。究属何土,实不必限定,因为经文也有互相出入的地方。然约修证浅深来说所依的净土,确乎可分为四级。凡圣同的,可通摄五乘共;大小同的,可通摄三乘共;佛菩萨共的,或唯佛净土,为大乘不共。”[14]


图片附件: 636726cfha08d488714e5&690.jpg (2011-8-16 14:41, 91.8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0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1304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8-16 14:43

.
二、阿弥陀佛与西方净土


  1、念佛与往生
  原始的念佛法门是“六念”[15]之一,其意义主要是念佛能离怖畏,可净除业障,死后可生天,不堕三恶道,决定向菩提道。《那先比丘经》卷下说:“王又问那先:卿曹沙门言,人在世间,作恶至百岁,临欲死时念佛,死后者皆生天上,我不信是语!……那先言:船中百枚大石,因船故不得没。人虽有本恶,一时念佛,用是不入泥梨中,便生天上。”[16]初期大乘佛法时代,随着十方净土十方佛的流行,念佛由称“南无佛”——如《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17]逐渐转变为念阿弥陀佛,并成为早期念佛的一大主流。《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18]因此,称名念佛成为一种最为根本的念佛方式,而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则日渐成为佛教的普遍信仰。

  “往生”是死此生彼的一般用语,如往生天上,往生地狱。但往生净土,却是佛弟子崇仰的理想的修道场所。为了摄引劣根性的众生,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十念往生的念佛法门,契应了那些平时不念佛、临终抱佛脚的人们。《观无量寿佛经》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19]但是,十念往生实是不得已的方便。“若一般人,早已作沙门,作居士,听过佛法,甚至也会谈谈。也知道怎样是善的,怎样是不善的,而依旧为非作恶,自以为只要临命终时,能十念乃至一念即可往生,这可大错特错了。或者以为,一切都不关紧要,临终十念即往生,何况我时常念佛。以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都有了;所以虽在佛法中,不曾修功德,持斋戒,对人对法,还是常人一样的颠倒,胡作妄为。这样的误解,不但不能勉人为善,反而误人为恶了。所以《观无量寿佛经》的恶人往生,经文非常明白,是临命终时,再没有别的方法;确能回心向善的,这才临终十念,即得往生。如平时或劝人平时修行念佛的,决不宜引此为满足,自误误人!这譬如荒年缺粮,吃秕糠也是难得希有的了。在平时,如专教人吃秕糠,以大米白面为多事,这岂不是颠倒误人! ”[20]

  2、念佛法门的三种资粮——信愿行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为三要,缺一不可。《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21]因此,信的内容应包括信因果、善恶、轮回、解脱、三宝、四谛等佛教的基本道理。而念佛法门的信,则含有特殊的意义。首先要相信阿弥陀佛有无量的功德及慈悲愿力所成的极乐净土,只要众生能发愿往生,一定能得到阿弥陀佛的悲愿接引。蕅益大师在《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中言:“云何为信?一者,信阿弥陀佛愿力。二者,信释迦文佛教语。三者,信六方诸佛赞叹。夫世间正人君子,便无妄语,况弥陀、释迦、六方诸佛,岂有妄语?此而不信,真不可救!故须先生深信,勿起疑惑。”[22]有了信,还必须发愿,也就是愿生彼国。因此,往生净土,仰仗阿弥陀佛的慈光摄受,还要众生自已发愿。假使自己没有出离心,不愿接受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那佛也是没有办法的。《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言:“云何为愿?一切时中,厌恶娑婆生死之苦,欣慕净土菩提之乐,随有所作,若善若恶,善则回向求生,恶则忏悔求生,更无二志,是名为愿。”[23]
  信愿是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但行持则更重要。往生净土的主行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言:“信愿既具,则念佛方为正行;改恶修善,皆为助行。随功力之深浅,以分九品四土,纤毫不滥。只须自己检察,不必旁问他人。”[24]所以,净土法门的修行,要在深信切愿的基础上,渴仰弥陀本愿的摄受中去念,才能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相应,才能往生净土。

  3、本愿念佛与一念往生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要成就依正庄严的佛国净土,让十方世界的众生都可以往生到那里,修学佛法。《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说:“令我后作佛时,于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最尊,智慧勇猛,头中光明,如佛光明焰照无极,所居国土,自然七宝,极自软好。令我后作佛时,教授名字,皆闻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莫不闻知我名字者。诸无央数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来生我国者,悉皆令作菩萨、阿罗汉无央数,都胜诸佛国。”[25]从阿弥陀佛的这一根本意愿可看出他的特胜及佛国净土的庄严。怎样才能往生极乐净土呢?称名念佛、观相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等皆可以往生。但条件是:“一心不乱”[26]、“心不颠倒”[27]、“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等[28]。但是,《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29]这正是信仰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功德,十念即可往生的证明。接着《无量寿经》又有这样的说明:“设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30]至此,往生净土的条件已降格为一念往生,成为本愿念佛的一大特色。

  4、自力解脱与他力往生
  释尊本教的解脱观是以自力为主的,如《长阿含·游行经》云:“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31]即是说明佛弟子的修行应自己依法而行,即可得到解脱,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各人生死各人了”。即以佛陀本身来说,他也无法代替自己的亲人了生死,而只能告诉他们解脱的方法。但是肯定自力,并不排除他力加持的真实存在,依靠自他二力的展转增上,才能获得佛法的究竟利益。如归依三宝,即依三宝的加持力而离恶向善;即使是声闻弟子,也需要有佛陀的摄受力。因此,我们不能否定他力的真实存在。可是,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自己有没有信心与能力接受他力的加持。譬如一个身体极度衰弱的人,即使给他输入高能量的血红蛋白,仍旧是回天乏力。若是身体素质好的病人,即使滴入少许的生理盐水,也可增强或延长他的生命。

  称念阿弥陀佛,依佛力而往生,即是他力。但若不知不行,那也不得往生。所以,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实蕴含自他二力的相合,才能得以往生极乐。后起的净土法门,特别重视他力,以致传出鹦鹉学会了念阿弥陀佛,也往生西方净土,这能符合信愿念佛而得往生的本义吗?他力念佛法门,龙树菩萨称之为易行道。如《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说:“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汝愿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如偈说……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32]由此可知,易行道的念佛法门,是特为心性怯弱的众生而施设的他力法门。但若把念佛称为“横出三界”的唯一法门,实有违于佛陀方便巧说的本义。所以,他力的净土法门,确是容易修行的,容易修行的并不就代表是容易成佛的,这一点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应特别引起注意!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8-16 14:45

.
三、对净土的再解读


  1、西方净土与净心往生
  净土是理想的世界,是相对于娑婆世界的秽恶不净而说的。在净土的思想中,一切都呈现出至善圆满而又清净庄严的景象。土地是平坦的,没有山陵丘阜及江河大海,更没有荆棘沙砾。自然景观也同样是富丽堂皇,七宝行树的齐整,八功德水的净洁,就连飞鸟也都在演说诸法。在生活方面更是衣食住行随心所欲,不必为生产与消费发愁,因为一切都是现成的。如此种种美妙的世界怎不令人神往呢?所以,求生西方净土成为学佛者的一大愿望。

  然而,净土的实现不能离却人间的正行;同样的,净土的往生也只有在净心的基础上才有把握。《维摩经·方便品》云:“若菩萨欲得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33]由此可知,净土是内心净化而呈现的清净庄严,往生也同样是:“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34]《般舟三昧经》云:“佛从何所来?我为到何所?自念: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自念:欲处、色处、无色处,是三处(三界)意所作耳。(随)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心是佛,心(是如来)佛,心是我身,(我)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涅槃。是法无可著者,(皆念所为);设使念,为空耳,无所有也。……偈言: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见心;心起想则痴,无心是涅槃。是法无坚固,常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愿。”[35]因此,西方净土的往生不外乎“唯心净土,自性弥陀”[36],“生者决定生,去者实不去”[37]。

  2、西方净土与中国佛教
  应当说西方净土的信仰,是在中国才广泛地流行起来,进而影响到整个佛教的发展。东晋慧远大师结社念佛是为中国净土宗之嚆矢,慧远大师的净土思想和修持方法是以念佛三昧自力往生西方为重心的,到了昙鸾则力主乘佛愿力而往生净土,提倡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便可往生极乐国土的思想。隋唐时期,《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净土典籍引起了教内热烈的讨论,疏、钞、演秘等关于净土的论典不断传出,持名念佛在善导大师的极力倡导下,“家家弥陀佛”,几成当时净土法门流行的写照。宋永明延寿原为法眼宗禅师,后倡行禅净双修的念佛思想。《念佛四料简偈》更准确地表达了此一思想:“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跎,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为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38]禅净双修的念佛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四大高僧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等皆以念佛即禅观而为修行净土的不二法门。近代之印光大师则主张:“但以信愿持佛名号,如子忆母,常时无间,迨至临终,感应道交,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末世众生,唯此是赖”。[39]对于业重障深的末法众生来说,唯有仰仗弥陀慈光的接引,才能带业往生,这是净土法门在近代中国佛教史上的又一新的适应。从净土法门在中国的开展及演变可以看出,简单易行的方便道,是怎样地契合中国人的根性。

  3、注重净土的人间性
  千百年来,净土法门的修行者,每以信愿持名、往生他方世界为学佛的最终目的。因此,对于现实人间的苦痛表示出极大的厌离心,从而使“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菩萨道,隐没不彰。然而,净土的真义决不仅限于往生,净土也只有在净化身心的基础上才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所以,提倡净土又不废弃人间的五戒、十善业道等行,也就是万善同归的净土,才契合于佛法的本义。印光大师对修学净土法门的人曾作过这样的开示:“第一须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第二须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不使名利及人天福报之心稍萌,则可谓德净。即维摩所谓:欲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有污秽,何能生净土乎?”[40]由此可知,往生净土的首要条件是人格的完善,假使连做人的根本都不能遵行,那么谈往生净土实有自欺欺人之嫌疑。

  人间是丑陋的,却又是难得的,只要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不断地净化社会、净化身心,人间也可成为净土,这点是确确实实的,因为“心净佛土净,心净众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41]只有从人间的正行入手,才能达到净土的圆成。但是,“中国净土宗,发展得非常特别。但知发愿往生,求生净土,而净土从何而来,一向少加留意。一般都以为,有阿弥陀佛,有佛就有净土,而不知阿弥陀佛,并不是发愿往生而得净土的。大乘经中,处处都说庄严净土,即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修无量功德,去庄严国土,到成佛时而圆满成就。现在只听说往生净土,而不听说庄严净土,岂非是偏向了!一切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必然的‘摄受大愿无边净土’,《大般若经》说:以种种世界,种种清净,综合为最极清净最极圆满的世界;菩萨发愿修行去实现他。一切大乘经如此说,如弥陀净土,就是这样的好例。《无量寿佛经》说:阿弥陀佛过去为法藏比丘时,有世自在王佛为他说二百一十亿的净土相。法藏听了这各式各样的不同净土,就发大愿,要实现一最清净最圆满的净土。一切菩萨无不如此,所以说‘摄受大愿无边净土’;这是菩萨行必备的内容。菩萨的所以摄取净土:一、一切诸佛成就清净庄严净土,菩萨发心学佛,当然也要实现佛那样的净土。二、为什么要实现此净土?不是为自己受用着想,而是为了教化众生。有净土,就可依净土摄化众生;摄引了众生,即可共同的实现净土。摄取净土以摄化众生,这是净土的要义;净土是从为利益众生而庄严所成,不是从自己想安乐而得来的。”[42]

  4、万善同归之净土
  持名念佛的净土法门,虽以往生不退成佛为目的,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彼国”是条件。所以修学净土法门的行人,应不以只持一句圣号为所作已办,尚需培植深厚的善根,增长种种福德,如《观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43]《十住毗婆沙论》也说:“欲得阿鞞跋致(不退转)地者,非但持名忆念礼拜而已。”[44]由此可知,求生极乐净土,不是只凭受持一句名号就可以了。在修持净土法门时首先要着重净土的正因,要知道甚深广大的般若道是难行的,但难行的却又是菩萨修学佛法的正常道。若自己觉得心性怯弱,不堪修习人间的菩萨大行,那么,简单易行的方便道,也确实是善巧的修学法门。可是,一定要多集善法,多修净业,往生才是千稳万当。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8-16 14:46

结 论

  净土法门是信方便的易行道,与大乘佛教的开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净土原本含有净化国土与清净世界的二重意思,但在净土法门的流行中,前者已被世间淡忘,唯有后者作为众生可往生的极乐国土得到普遍的弘扬。佛教传入中国后,念佛往生净土几乎融摄了所有的修学,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然而,简单易行的念佛法门的流行,却使得佛法的深义大行得不到正常的开展,由是持名念佛在他力增上的作用下,以及佛的本愿功德的摄受下,演变为“万修万人去”的通俗法门。当然,从摄化众生的方便来说,净土法门的妙用是极大的,若以此而认为念佛一法是无事不办,那显然是不知安立方便道的本义。因此万善同归的人间净土,才能契应如来立教的本义。

  注 释:
  1、《二课合解·大慈菩萨发愿偈》,香港佛经流通处出版,页284。
  2、《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大正藏》卷46,182中下
  3、《金刚经》,《大正藏》卷8,751下。
  4、《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页95。
  5、《中华佛教百科全书》,页3964。
  6、《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藏》卷8,231中下。
  7、《妙法莲华经·譬喻品》,《大正藏》卷9,14下。
  8、《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大正藏》卷27,893下。
  9、《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页28。
  10、《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页29。
  11、《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页29。
  12、《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太虚大师全书》,册18,页1362。
  13、《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页5。
  14、《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页7。
  15、《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大正藏》卷2,237下。
  16、《那先比丘经》,《大正藏》卷32,717中。
  17、《妙法莲华经》,《大正藏》卷9,9上。
  18、《阿弥陀经》,《大正藏》卷12,347中。
  19、《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卷12,346上。
  20、《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页55。
  21、《华严经·贤首菩萨品》,《大正藏》卷9,433上。
  22、《蕅益大师全集》,台湾佛教书局1989版,17册,10857页
  23、《蕅益大师全集》,台湾佛教书局1989版,17册,10857页。
  24、《蕅益大师全集》,台湾佛教书局1989版,17册,10858页。
  25、《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藏》卷12,300下。
  26、《阿弥陀经》,《大正藏》卷12,347中。
  27、《阿弥陀经》,《大正藏》卷12,347中。
  28、《阿弥陀经》,《大正藏》卷12,347上。
  29、《无量寿经》,《大正藏》卷12,268上。
  30、《无量寿经》,《大正藏》卷12,272中。
  31、《大智度论》卷二,《大正藏》卷25,66下。
  32、《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大正藏》卷26,41上中。
  33、《维摩诘经·佛国品》,《大正藏》卷14,538下。
  34、《肇论》,《大正藏》卷45,151上。
  35、《般舟三昧经》,《大正藏》卷13,899中下
  36、《龙舒增广净土文》卷一,《大正藏》卷47,256上。
  37、《往生论》,《大正藏》卷40,838中。
  38、《净土指归集》,《卐续藏》卷109,685上。
  39、《印光大师文钞全集(续编)》“弥陀圣典序”,页304。
  40、《印光大师文钞全集(续编)》“复海门蔡锡鼎书三”,页144—145。
  41、《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页4。
  42、《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页38。
  43、《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卷12,341下。
  44、《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大正藏》卷26,1521上。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