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佛子要远离的十种魔业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8-26 15:35
标题:
佛子要远离的十种魔业
.
bc5c662cbd183d6be12e66f1fd38acb8.jpg
(53.06 KB)
2011-8-26 15:35
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二、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
三、于甚深法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
四、不乐听闻诸波罗密,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
五、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湼盘,离欲寂静,是为魔业。
六、于善知识起瞋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罪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
七、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馀说悉非,是为魔业。
八、乐学世论,巧述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于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
九、已得解脱、已得安稳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得安稳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
十、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
出自《华严经》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图片附件:
bc5c662cbd183d6be12e66f1fd38acb8.jpg
(2011-8-26 15:35, 53.0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63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1479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8-26 19:17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大乘的菩萨,关键点不在于他造了善业或造了罪业,而是他内心当中是不是真实地想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澫益大师说:诸法无性,尽随心转。心为菩提,一切法趣菩提。心为名利,一切法趣名利。
说我们今天造作一个善业——你或者布施,或者持戒,或者修习忍辱、禅定,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善业能够成就安乐的果报,我们只能够这样讲。但是这个安乐的果报到底趣向什么方向?这个善业还没有一个决定的方向,诸法无性。这个方向性是谁来决定呢?尽随心转,你的因地发心决定这个善业的方向。
如果你今天修习善业是为了菩提,心为菩提,一切法趣菩提。你的布施、持戒,乍看之下是一个人天的善法,但是因为你有菩提心的引导,整个都带有菩提心的气氛。
如果你今天布施、持戒,是为了成就人天的安乐果报,心为名利,一切法趣名利,你整个善业都沾满了名利的气氛。因地有漏,果报自然是有漏的。
我们可以去思惟一件事情,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修习种种的善业,魔王在因地的时候,他也修习很多的善业。当然我们今天是厌恶魔王,因为他障碍修行人。我们从经典可以知道,魔王在因地的时候,他可也是修习种种的布施,他盖了一个寺庙,他修了很多无遮大会,这当中还供养一个辟支佛,他还奉持八关斋戒,以三种福业的关系生为魔王,享受世间五欲的快乐。
为什么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修习善业,而这个善业成就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万德庄严,清净庄严的果报?同样一个善业跑到魔王的内心当中,善业变成一个杂染的五欲的果报?为什么同样的善业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就是我们因地发心的不同,就是这个善业我们给他们不同的方向,这个善业趣向于不同的结果。
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也讲出一个譬喻说,说牛去喝水,牛由于善心的因缘创造了牛奶来滋润滋养众生;毒蛇去喝水,毒蛇因为瞋心的关系而把这个水转成毒液来毒害众生。这两个众生同样去喝水,一个创造了牛奶,一个创造了毒液。说是诸法无性,尽随心转。
所以我们在刚开始修学佛道的时候,一定要先诚意正心,一定要把目标弄清楚,你到底在你的生命当中你想追求什么?这个就是一个关键点。假设我们今天忘失了菩提心,修诸善法,那都是魔业。
在《华严经》说的,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为什么是魔业呢?你不想追求无上菩提,你修习善法是追求人天果报,你来生召感一个富贵的果报。但是富贵的果报就使令一个人容易堕落。你福报一大的时候,你的业力愈大,你的事情更多,这是你前生所造的善业,变成你今生的障碍。你想要修学佛法就很困难,因为你有太多事情要去忙碌,分心。这个障碍,你修习圣道就是魔业。魔王所做的事情就是障碍修行人,希望大家都不要出离,在三界里面继续地流转。所以我们今天要知道什么样的因缘能够入大乘,并不在于你今天积集多少的功德,而在于你内心当中真实发起菩提心,这是我们第一个基础。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