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太上感应篇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第一百九十二集) [打印本页]

作者: 莲池清风    时间: 2008-3-12 06:25     标题: 太上感应篇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第一百九十二集)

太上感应篇


(第一百九十二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感应篇》第八十五节:

【恚怒师傅。抵触父兄。】

这两句批注里面讲得很清楚,「此与慢其先生有别」,慢是轻慢,我们一般讲,没有把师父看在眼里,「慢是无故而慢之」。这个地方『恚怒师傅』,「此是因教责而恚怒之也」。老师教训学生,学生不服,心里面恚怒,恚是心里面的憎恨,怒是表现在外面。「古人事师之道,无犯无隐。」这四个字是古时候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凡有所教,皆当虚心和气以受之,何可恚怒乎。恚怒者,必是薄德无福之人也。」这一段话我们应当记住。 现在世风日下,师道已经不存在,不但师道没有了,实在说孝道也没有了。今天的社会我们普遍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儿女不孝父母,学生不敬师长,已经形成了风气。我们处在这个社会里头,应该怎样去做,那就要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想在道业上有成就。如果在道业上有成就,还是遵循古德的教诲;如果不希望在道业上有成就,那就可以随顺世风,所以自己要有一个了断,我们自己应该走哪一条路。

老师的责备教诲,如果我们觉得老师错了,古人有涵养的,他无犯无隐,我们涵养不够的,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的责备,我犯的什么错,我自己觉得我没有犯错,老师认为我犯错,错在哪里,可以请老师讲清楚、讲明白。老师毕竟年岁比我们长,学识阅历比我们丰富,看问题比我们看得深,比我们看得远,这是实在的。有些时候我们自以为是,只看到目前,深远处看,这才知道有过失,这是往往我们自己不能理解,而怨恨老师。诸位要知道,你怨恨老师,老师会不会教你?决定不会,老师对你很客气,不会再教导你,因为什么?你器太小了,你容纳不下,于是乎老师不教了。

我在年轻的时候,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追随他老人家的学生很多,他对学生的教诲有区别,能够接受责备,真的是无犯无隐,老师对他责备教训就特别多,几乎常常见面,常常听老师的训斥。如果有一、两次表现不太愿意接受的样子,老师看出来了,从此以后不再说他,有过失也不说,为什么?不跟他结怨。你常说,他又不能接受,而且有怨恨,这不就是结了冤仇?所以老师聪明,不跟人结冤仇,你能接受的我教你。这印光大师讲:你一分诚敬,教你一分;两分诚敬,教你两分;你没有诚敬心就不教了。上课、讲学,你在旁边旁听就好了,绝不把你当作教学的对象。由此可知,损失在哪里?损失在自己。

下一句:『抵触父兄』。这八个字在佛法里面讲,是佛法的根本。佛法的教学是从孝敬开始,净业三福诸位晓得,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佛法从哪里开始?从这里开始;佛法也是从这里圆满,成佛了,成佛是什么?孝亲尊师达到究竟圆满,这成佛了。所以佛教以此为始,还以此为终。人家要问,佛教是什么?孝敬而已矣!这是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懂得的,学佛学什么?就是学孝学敬。不孝不敬,无论他修什么法门都不可能有成就,这是我们必须要懂得的。千万不要认为净业三福第一条四句,这个很浅,这就微不足道,那你就错了。一切诸佛如来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还是这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大家常常看到彩画的佛像,佛的头部有圆光,圆光上面常常写了三个字,这三个字有用梵文写的,有用藏文写的,也有用中文写的,这三个字是「唵、阿、吽」,表示圆满。什么圆满?「唵」是身业圆满,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圆满了;「阿」是口业圆满,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吽」是意业圆满,不贪、不瞋、不痴。诸位要晓得,这三个字就是十善圆满,十善圆满的这个人就叫佛陀,我们怎么能把这个看作小事?甚至于一般人看作这是小小戒,小小戒无所谓,不知道小小戒的圆满是佛陀,根!今天孝道、师道衰微了,我们如果真正发菩提心,真正想自利利他,从哪里做起?就从孝敬做起,做出一个好榜样给社会大众看,你就是菩萨了,你就是在弘法利生。

我们去访问许哲修女,这是一百零一岁的年轻人,我们在她住宅房间里面去看,她的房间干干净净,什么样摆设陈设都没有,我只看到她桌子上一张照片,床头上一张照片,她母亲的照片,我们就晓得她是孝女,自己一百零一岁了,写字台、床头还不离开她的母亲。孝亲必定能尊师,孝亲尊师必定能够友爱一切众生,菩萨!真菩萨,不是假菩萨。所以我说净业三福、三皈、五戒、十善,我们现在人要来评分,她得满分,她得一百分。她没有受过三皈,没有受过五戒,她全做到了,所以诸佛菩萨、众神保佑她,这是事实。

我们今天一切作为弘法利生,我们这个小教室,为什么把老师照片都挂在这儿,韩馆长照片也挂在这里,知恩报恩,念念不忘。我们能够认识佛法,能够理解佛法,能够修学佛法,从哪里来的?老师指导的。我们今天能有这点儿成就,韩馆长三十年给我们修学的环境。老师好比是生我的父母,护法是养我的父母;老师能生,如果没有人护持,没有修习的环境,那还是枉然,还是一无所成。今天的社会大家所见到的是忘恩负义,我们要挽救这个社会,那一定要对症下药。他忘恩负义,我们提倡知恩报恩;他轻慢、恚怒师父,我们对师父特别恭敬;他不孝父母、抵触父母,我们要特别做出孝顺给世间人看。这就是世尊在经典上常常叮咛我们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说是解释,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看看古人是怎样修学成就的,那些人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典型。在世尊教学当中,他们为我们作证,使我们听到了、看到了,就能够断疑生信,能够精进不懈,学业道业自然就有成就了。

古人所说的「父兄五伦之首,孝弟人道之先」,纵然父母师长不公平,有偏心,有偏爱,我们也决定要和颜悦色,承事受教,这是自己得利益。这正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所以无论世出世法,你求学能得多少利益,完全在你对于老师的尊敬,决定是成正比例的;绝对不可能有一个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他会有成就的。诸位翻开历史去看,一个也找不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深深反省了。

批注里面有不少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很能感动人,你不要把它看成神话故事,那你自己就错了。故事头一条,讲明朝时候汪会道,我把这段文念一念,「汪会道,性颖悟」,很聪明;「书过目辄成诵」,读书一遍就能够背诵,天赋好;「八岁能文」,能文就是能写文章,八岁就能写文章;「然事师傅,则傲慢异常,稍拂意,则背师怒詈」,詈是骂,背后骂老师;「一日独坐书斋,忽呵欠」,打哈欠;「口中跃出一鬼」,哈欠一打的时候,口里吐出一个鬼出来,这个鬼指着他说,「汝本大魁天下」,大魁天下,在古时候考试中状元,状元叫大魁天下;「因汝恚怒师傅,上帝削去禄籍,吾亦从此去矣」,因为恚怒师傅,上帝把他名字勾消了,这个鬼也走了;走了之后,「寻翻故篇,茫然不识一字」,再看书的时候,不但记不住,连字都不认识了。

大家念这一段,你把它当神话看也可以,我们从这些地方深深去反省,这是反面的,后面还有几则正面的,纵然老师多次的责备教诲,他还是温和承事,这种人后来决定有成就。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人不能孝顺父母,绝对不会尊敬师长,道业学业当然就很难成就了。这是古今中外,在现前诸位只要细心去观察,你就能明了,然后知道圣人的教诲是真实不虚,我们应当虚心去学习。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