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丹真绒布仁波切:三殊胜、五圆满、自己做好了才能度化别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10-13 12:48     标题: 丹真绒布仁波切:三殊胜、五圆满、自己做好了才能度化别人

一、三殊胜

    第一、前行发心殊胜

    我们平时学佛、听法、打坐、拜佛、念经,最主要的就是发心。如果发心没有调整好,仅仅是身体上拜佛、口头上念经,虽然也有功德,但不算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内心的修行。内心修好了,即使形式上不做这些,也没有太大关系。比如一个普通人,有人对他说了很多好话,但却都是假话,那只是表面上的好,不是真心的好;而另一个人对他说真话,当中既有赞扬,也有批评,这个人就是真心真意对他好。世间法也是类似的道理,如果不是真心欢喜地去做,而只是在形式上应付,那也一定做不好事情。

    所以,最主要就是内心。比如一位出家人,表面上穿着僧衣,但如果没有调好内心,即使念了几亿遍心咒,又或者从五台山一路磕头拜到印度菩提迦耶圣地,那也仅仅是形式上的修行而已,并不是真正的修行。

    又比如说,有三位画家,其中一位是老师,唐卡画得非常好,另外两位是徒弟。如果以老师为主来画,两位徒弟在旁边帮忙,那就可以画出非常好的唐卡。但如果仅仅是徒弟来画,老师不管,那当然画不好。同样的,心就是老师,身、口就是那两位徒弟,只有心好好修行,身、口才可能是真正的修行。不然的话,表面上做什么善法,心里却是乱七八糟想的想法,那就没什么用。

    再说一个大家熟悉的公案:往昔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船长,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到大海取宝,途中有个强盗企图杀害这五百位商人。船长知道后心里想:这五百名商人全部是不退转的菩萨,如果这个人杀了他们,后果必将身陷地狱住无量劫,实在可怜;如果我杀了这个人,就可避免他堕入地狱,就算是自己下堕地狱也无所谓。这样思维之后,船长果断地杀了那个强盗。从形式上来看,杀人是最大的恶业,但是他内心有这样的菩提心,所以不但没有堕入恶道,反而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

    现在,有些汉人认为自己老了,没有办法再修行了;又有人说我想出家,因为出家才能修行,在家没法修。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真正内心修行的话,出家跟不出家都是一样的。佛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就像超市的物品一样,有针对出家人的,也有针对在家人的,无论在家还是出家,无论大人、老人还是小孩,都有相应的法门。修行最关键是我们的内心(也即身口意的“意”),无论出家人、在家人、老人和小孩都有心,内心调好了,都会修得好,至于年纪大小、是否穿上僧衣等都不是问题。

    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才是最重要的,学法最重要就是在内心里修。那具体怎么修呢?

    首先,要相信六道轮回,如果不相信,那就连学佛的基础也没有了。无始以来我们已经在六道中轮回了无数次。而六道中,除了天道、地狱道不需要靠父母外,其他道都必须靠父母。所有父母都非常慈爱孩子,无论是鸡、鸟这些小动物,还是老虎、豹子等喜欢吃肉的大动物,都绝对不会伤害孩子,人类也是这样。所有的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现在的父母怎样对我们好,众生也曾经同样地对我们怎样好。他们自己舍不得吃、穿、用,一切好的都是先给孩子们,从出生一直到长大,完全是父母照顾好孩子。因此所有这些做过我们父母的众生,都对我们恩重如山。或许有些人不相信所有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会问为何现在他们对我们不好呢?这样的道理所谓的科学是讲不清楚的。但是,我们都是佛陀的弟子,佛陀八万四千法门中,首先讲的就是这一点,所以我们要相信佛陀的话。

    第二,要相信因果不虚。要得到幸福,必须要有幸福的因,要行持十善业;同样,要避免痛苦,必须断除痛苦的因,不作十不善业法。只有种了这个因,才会收获这个果,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有果了;因果也永远不会错乱,种怎样的因必有怎样的果。种青稞,那就得到青稞;种大米就长大米,调过来是不可能的。

    我们现在这一世以及以前所有世的父母,想要的都是幸福,但他们不会行持十善业法,也就得不到幸福;他们都不想要痛苦,却经常作十不善法,结果往往感受到痛苦的果报。比如说,有人去偷东西,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家庭的需要,但后果却是被人当场抓住或者被警察发现抓起来,在监狱里面几年都出不来。即使一时饶幸逃过制裁,但按照因果规律,以后也要变本加厉地偿还对方的。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杀一条牦牛,为的是吃它的肉,满足自己和家人一时的口腹之欲。但是杀害了一个生命,当我们这个人身结束后,肯定要到地狱去承受很长时间的痛苦。在地狱里每天500次地反复经历着由生到死的过程,痛苦不堪。而且业报受尽后投生它道,还将被对方杀回一次。

    所有的众生就是这样可怜,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就像盲人在荒野中,根本不知道到哪里才好。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们很可怜。如果仅仅嘴里这样说可怜,那也没什么用。所以,我们既然有福报得到了暇满人身,能够依止上师好好地闻思修行,那么一切所作所为,哪怕仅仅是念诵一遍观音心咒,都要为了他们而作。对我们恩重如山的这些众生,都还在六道中轮回、饱受痛苦。所以,我现在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使这些如母众生脱离六道轮回,得到究竟的佛果。这样以菩提心摄持,就算只念一遍心咒也有无量功德。如果没有发菩提心,那就算念上几百万遍的心咒也没有什么大功德。

    以上就是前行发心殊胜。我们念经、拜佛,一切所作所为,都需要以这样的发心摄持。比如,种一颗青稞,需要土地、牛粪、下雨、太阳等几样条件,才能长出青稞,不然的话,绝对不能长出青稞。类似地,如果没有这样摄持来修法,就不是真正的修法,就不可能得到佛果。

    第二、正行无缘殊胜

    真正的正行殊胜,就是基(中观)、道(大手印)、果(大圆满)。我们暂时还做不到,那就首先注意避免四种情况:

    1、生起嗔恨心,那长久以来上供下施的一切善法功德,全部都可能会被毁灭。

    2、开始时发心很大,后来心里却后悔了。比如发愿修10万遍大礼拜,之后觉得很累,后悔当初没有发愿就好了,那这样前边的功德也没了;朝圣也是类似的,觉得很辛苦,认为当初不来就好了,那这样朝圣的功德也没了。

    3、供养了佛菩萨100元,却后悔了,认为当初供养50元就够了,那功德也会消失。

    4、念了一定数量的心咒,就到处宣传,那也会导致功德耗尽。

    在避免以上四种情况的同时,在修法过程中,念观音心咒也好,念莲师心咒也好,都要好好地观想,好好地祈祷,总之,不要有很多的杂念,而是专心地虔诚地祈祷。这样即可代替真正的正行殊胜。

    第三结行回向殊胜

    如果回向时带有自私心,那样的效果就很有限。如果回向给所有众生,那就非常好,比如一滴水,流入大海,永远也不会干。善法也是类似的道理,哪怕仅仅念一遍观音心咒,也是回向所有的众生,这样的话,善法将一天比一天增上,直至成就佛果。

    可以这样回向:自己与十方佛菩萨、所有众生的已作、正在作、未来将作的一切善法,都汇集一起,上师和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就如何回向!

    以上是三殊胜的修法。龙钦巴尊者说:“如果知道了三殊胜法,即使不知道其他法,那也已经足够了。如果知道很多其他的法,却不知道三殊胜法,那还是没用”。学佛修行,最关键就是自己的内心,内心能够做到三殊胜,这样就足够了。

    听法时,用心好好地听,不要胡思乱想,不要乱说乱看,不要一边听法,一边念经、转经轮或者拨动念珠。该打坐时就专心打坐,不拿念珠不念经;该转转经轮时,就专心好好转。但是,所有这些都需要以三殊胜摄持。

    这个修法不是今天听到了今天这样做就可以了,而是任何的修法,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这样做好,先打好这个基础再说。

    二、五圆满

    平时修法也好,参加法会也好,必须具足五圆满的观想:

    第一“住处圆满”。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表面上只见到房子、灯等普通的物体,实际上需净观为佛菩萨净土,比如莲师邬金净土。

    第二“上师圆满”。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所以将上师视为佛菩萨无二无别的化现,比如莲师的化现。

    第三“眷属圆满”。我们的本性就是佛性,这才是真正的本来面目。不要总是想着某某金刚师兄对我不好、这个人品行低劣、那个人菩提心不够等等,必须全部净观为清净的勇士勇母及男女本尊。

    第四“法圆满”。我们所受、所听、所修的法,都是大圆满法,属于大乘佛法。

    第五“时圆满”。本来常有相续轮,过去、现在、未来就像常转的fa 轮,无始无终地转动着,恒常不断。

    大圆满的法,主要就是观想和智慧的信心。有智慧的信心的话,祈祷什么都是有结果的。稳固的智慧的信心,就是说,明观五圆满,是因为本来就是这样清净圆满的,并非人为加上去的,如果硬要将黑炭观想成金子,那永远也成不了。所以,关键是内心,内心有这样稳固的见解的话,那就可以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根本上师。注意,并不是说我就是你的根本上师,当然,有信心的话,这样想也可以。为什么呢?就像以前有位老母亲顶礼狗牙而成佛的事例一样。实际上,根本上师并不是一个外在的人。上师是三宝的总集,身是僧的本体、语是法的本体、意是佛的本体;上师也是三根本的总集,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上师还是三身佛的总集,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所以说,上师是过去诸佛的化身、未来诸佛的源泉、现在诸佛的代表。

    上师对我们的恩德非常大,过去出现过很多佛,我们没有得到他的度化,现在上师示现色身来慈悲度化我们,教导我们分别善恶,就像是为盲人打开双眼、重见光明。所以,相比于所有的佛,上师对我们的恩德更大。

    所以,用智慧的信心真心真意依止上师。上师是佛菩萨的总集化身,跟三宝、三根本、三身佛之间,连刹那间的一点点分别都没有,这就是智慧的信心。这不是描述出来的,而是本来上师就是这样的,只是一般人业障深重,没能看到而已。

    现在很多人,仅仅是嘴巴上说上师知,心里想的却是不善法的事情,还以为上师可以将自己直接抛到净土,就像抛石头一样。不是这样的,上师慈悲摄持我们,传予殊胜的法,让我们分辨善恶,给我们指明光明的解脱大道,除了这个再没有其他办法。至于走不走这条路,那是众生自己的事情,谁也没有办法强制。佛也是这样,上师也是这样,客观规律就是这样,无法强制谁去解脱。不然的话,佛陀与上师们这么慈悲,早已将所有众生都抛到净土去了。

    所以,现在得到了暇满人身,遇到了具德上师,知道了分辨善恶,知道该走哪条路,趁自己有这个条件、有这个能力的时候,不要浪费时间,要好好地修行。不要以为上师传了你破瓦法,就可被抛到净土去,也并不是临终内外气断的时候是关键,而是现在这一刻才是最关键,不要浪费时间,趁着现在有这个机缘,一定要精进修行。

    三、自己做好了,才能度化别人

    现在学佛的人天天说要“度化众生”,有的人还说要度化无量的众生,不要说无量的众生,其实哪怕是能够度化一个众生也功德无量了。

    要度人,首先自己要做好。学佛是一件好事,但学不好也会变成一件坏事,不但自己没有进步,还会影响到别人。因为如果你做不好,人家见到你这样,马上就会认为佛弟子都不好,就对佛法没有信心了。就好像一个普通的西藏人到汉地骗人,结果汉地很多人就认为藏传佛教是骗人的。所以我们佛门弟子一定要做好,做不好的话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整个佛教的形象也会受损。那样你的业障也很大,因为本来人家有希望走上光明的道路,结果因为看到你这样而退转了,那你得背两个人的业障。佛门弟子自己做好了,不用劝别人学佛,别人也会自动学佛的。有的人说自己父母不学佛,其实你要是做好了,父母自然会觉得孩子学佛以后变好了,学佛原来有这么大的利益,那样他们也会学佛的,至少也不会再反对。

    那我们怎样做好自己呢?首先是皈依,然后是受持五戒,清净自己,再好好修加行。修加行是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需要的。有的人为了求大圆满法才修五加行,这样的发心和看法是不对的。一定要保证五加行的质量,光是数量上完成了是没有用的。所以要好好修四个外加行和五个内加行,尤其是四个外加行,四个外加行的质量好,五个内加行也一定好,四个外加行质量不好,五个内加行也是修不好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10-13 12:48

由此常夜驰骋(驰骋:奔走。)生死,经无量劫,受诸至极难忍大苦,然其安乐不及一分。

  ——《菩提道次第广论》


  爱是生死之因,由于贪爱增长,结果导致在生死的旷野中常夜奔走,在无量劫中感受种种至极难忍的大痛苦。虽然也曾感受了安乐,但所获的安乐远不及所受痛苦的一分。

  “由此”:“此”是指贪爱增上。

  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中,有一段话,形象地描述了“驰骋生死”的相状。大师说:“心无常住,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即这个心识没有片刻的安住,就像商人一样东奔西走;这个四大的皮囊也没有固定的形相,就像房屋一样频频搬迁。

  此处须认识“贪爱”与“生死”的关系。可以确定地说:不论是父母妻子、功名财富、衣服饮食、林泉花卉、家具电器、小车洋房,只要你心中还有贪爱,就肯定不能超越生死。比如,毒草的种子再小,只会长成毒草,而不可能长出药草。同样,对轮回的贪欲再小,也是轮回后有近取蕴的因,不可能趣向解脱。所以,“贪爱”是生死的根本,放纵不得。如果一方面紧跟现代潮流,对高档的物质生活充满欲渴,另一方面还高喊要了生死、度众生,这不是痴人狂语吗?

  智者们都是认识到贪欲增上的严重过患,才精进用功对治贪欲。当年,迦叶尊者头陀行第一,世尊赞叹说:“头陀行在,我法常住。”依此反推便知:贪欲增上,佛法就会隐没。各位反问自己:现在我是想“抖擞身心出尘劳”呢?还是想作茧自缚,把自己困在生死当中呢?如果要走解脱道,就必须少欲知足、摧毁贪欲。否则,只要有一种贪执,就会被此贪执牵引而流入生死。

  “长夜驰骋生死”:

  如果以一个刹那的生灭作为一个生死,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贪欲的增上,自己的分别念必定是像流水一般念念相续,无法停息。这就是驰骋生死之相。当今时代,人们对外在欲尘的贪欲大幅度增上,对生活的要求很高,结果造成人类身心的痛苦加剧,内心分别念炽盛。如果再不回头,那么不说了脱生死,就连内心稍得安定都不可能,个个必定仍将沉溺在苦海中,继续挣扎。

  如果以一期生死为单位,我们就应该看到,有情每次唯一是因贪爱而投胎。在生之时贪爱增长,依靠贪就必定会执取后有的近取蕴,结果是驰骋生死。每一次转世,就执取一个近取蕴,而近取蕴是生苦之器、依生苦之器、苦苦之器、坏苦之器、行苦性,所以必定要领受生老病死等痛苦。而且,依靠贪爱习气的相续,仍将为了贪求所欲而起贪嗔痴、造作恶业,故而再次流转轮回。这样看来,确实是“长夜驰骋生死,经无量劫,受诸至极难忍大苦”。所以古人说:“欲待了时无了时,即今休去且休去。”你想等到贪欲满足之时,但贪欲肯定没有满足的一天,今天能休息就休息吧!当下就要下决心了断,否则牵牵连连到何日才能歇息呢?

  《大宝积经》说:“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塚,虚受诸辛苦。”为什么要为了眼前一口糖的安乐,而枉受生生死死的大痛苦?有智慧的人应当辨别取舍。《四十二章经》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人对财色都是贪著不舍。人们受用财色其实就像愚痴的小孩用舌头去舐食刀刃上的少许蜂蜜,虽然稍稍尝得一点甜味,但接下来的却是割断舌头的严重苦患。

  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由于贪执五欲使烦恼增强,从而感受痛苦,犹如飞蛾因贪求色法而扑向灯光,以致被焚;野兽因贪闻琵琶妙音而遭猎杀;蜜蜂因贪享蜂蜜之源的花朵而缚于花丛中,闭气身亡;鱼类为鱼钩上的诱饵所欺惑而遭捕杀;大象因贪执清凉触受而步入湖中导致送命。……烦恼从五种欲妙中产生,以此漂泊于无边无际的轮回中,这五欲比剧毒更可怕。”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