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金刚乘心意练习——本尊庄严密咒敬授之最胜心意练习 莲师口授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1-11-10 20:12     标题: 金刚乘心意练习——本尊庄严密咒敬授之最胜心意练习 莲师口授



  南无咕汝爹哇打坚尼吽
  (敬礼上师本尊空行圆满)
  莲华生大师已于生圆次第成就,得本觉显现之灌顶。得住于大手印身契之成就。于显现界中,游戏于整个诸有及现相中。为现国王、王子及未来世有情利乐故,乃授与卡珍公主·磋嘉妈,如下教法,名为密咒教授之最胜心意练习。
  磋嘉妈白言:嗳妈呵(奇异哉),大师!吾欲请求本尊与庄严修习之口授。以无有不依本尊得成就者故,乃应修如何本尊?
  师云:修本尊与其庄严之法者有二:对下根之次第观想及对上根之无二身观修。

  
甲一 对下根者
  下根者当修如宝之觉心,即菩提心。首汝行者,无论何处,以秘密甘露或瓶水洗手、口、面等,于适意座以圆满或半跏趺而坐。
  次当顾视为苦及苦因缠缚之三界众生。首发菩提心,以度披出轮回故,当修本尊身!次发悯一切众生之悲心,欲其离苦之关切,及要使其得乐之喜悦,并无执,欲其不离于乐。
  嗣后,诵嗡、阿、吽三字,建立自为本尊之佛慢,并观本尊心间莲日月上之种子字。
  再观种子字放光,召请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并一切上师、本尊、空行降临面前虚空。向之顶礼供养,忏侮罪障、随喜功德、皈依三宝、请转法 lun、请勿入灭、生起觉心、回向功德之源(汉译者按:依原文次序译出)。遣送诸上师等或融入自身,两者皆可。此等均为积集资粮之次第。
  于此之后,以积集智慧资粮故,从心间种子字放光,将自身转成光蕴。并放光向十方,将情器亦转成光蕴。此光遂得十方一切佛菩萨加持。
  光反入时,器世间化光融入情世间,再融入自身,而自身之光融化,犹如镜上水气之消。此即融入莲座、日月、再入于种子字。种子字再次第融入新月(汉译者按:指种子上之“)”)及那打。那打之光为心之本性,其量为发端之百分一。如此数数观想。
  当观想渐失时,诵观空咒等,及后出定。
  如是圆满二资粮即成就二身为果。
  于空性中,观自心性乃以本尊种子字之形式显现。又或观想种子字,转成表义庄严。由此变化,生起所修本尊之整个头、及庄严等,而种子字,则置于心间莲日月上。
  由此放出三光召请一切善逝、上师、本尊天及空行从十方来至面前虚空中。献以五妙供。召智慧尊降临安住。
  观想善逝及部主于顶上灌顶。及后遣送。
  再观想顶喉心三处日轮上之三种子等,以为身、语、意之胜住。专一观修本尊。
  若观想至疲累时,即作唪诵。
  一、耳语金刚诵者,乃只令衣领听之。
  二、具韵金刚诵者,乃依大成就修法时之韵律而作唪诵。
  三、秘密金刚诵者,乃于意中唪诵。
  四、如轮之诵者,乃观想从口出、入于脐而融入心中。
  五、如鬘诵者,乃转动心间种子字周围之咒鬘,专一观想各咒字。
  六、集中语之唪诵者,乃将心集中于所诵咒之声。
  
乙一 间隙修法
  磋嘉妈白大师言:修本尊法间,应如何作?
  大师言:若不能唪诵,则供多玛及于摇铃后作赞颂。遣送智慧尊后,住于常人思维中。
  若汝行者,欲献成就之供养,于面前置一图画、佛像或经卷,并以花染之香水献曼达。一刹那间,生起本尊佛慢,并由心中种子字放光。召请住于十方之一切法身及色身。请法身住于法器及经卷、色身则住于汤嘉及佛像。
  观想住于十方之诸佛菩萨、上师、本尊、空行等不可思议海会,住于面前。向之献供,并作七种清净法。
  于此之时,向本尊献食子。向护法则献水食供,做渣渣、泥像,或作其他修法。
  若欲读一切善逝之语,观想一刹那间,舌变成空性,由此生一吽字,再由之生出一独股杵。观想言语由种子字经杵而出。无数之汝身,充满大千世界,各各于口中具杵。再观此语言为一切众生所闻,并于轮回中解脱。此为诵经之仪轨。
  此等为常修中,间隙所修之法。
  乙二 结印生起次第
  磋嘉妈白大师言:云何以圆满次第承接生起次第?
  大师答云:若欲修习圆满次第者,自观想成本尊后,遣送智慧尊。将三昧耶尊融入光明,转成本尊种子字成一“吽”字。吽字渐收成那打。那打渐小,而成明空性。于此境界中,住于“万有之当体”中,空、无分别了知、非有非空。又或数数思维上师所授圆满次第之口耳教授。
  若汝行者如是修习,每日三或四课,则汝可于即身,或无用再生于中有处,住于大瑜伽,得本尊大手印身。纵生起次第之力未全具,于再生时,住于大瑜伽境界,无疑成就大圆满之持明位。
  此等均为对下根者之渐修法。

  
甲二 对上根者
  磋嘉妈白大师言:具上根者又如何修持?
  大师答言:若具上根者观想本尊,已无须次第行之。只须诵一心咒,一偈甚或动念思维本尊,即能确实观成,当下即成及自成者,如泡沫出水。此乃从法界中召请本尊。
  自成本尊为空,见本尊无自性为智。空智无分。
  世俗谛为无间现成本尊,胜义为了知本尊自性,以无有故空,故世俗与胜义无分。
  本尊现为父佛为方便,现为母佛为智慧。故方便与智慧无分。
  本尊现为相者乃大乐,无自性为空,故空乐无分。
  本尊现为相者为觉,其相无自性为空。故空觉无分。
  本尊现为相者为明,其无自性为空。故空明无分。
  如是自观成本尊,身既可见而又无自性,故超老死。语为不断或心咒无断。意超生死故为法性续。
  每日四相——行、住、坐、卧——均不离本尊,此为具上根者之道。此为极难而为过往世专修者之所修。
  
乙一 观想次第
  磋嘉妈白大师言:敬请开示观想本尊者如何令本尊常存心中?
  大师答言:首为观本尊之口诀,无论观对生或自生本尊,得上师口授后,上师当赐汝弟子加持及护荫免受魔障。
  次安坐适意,置一精制本尊画像于面前,稍坐令无余念,遂由足至首观察至细。再观全貌。间作小息暂不想画像令己松弛。如是屡屡观看整日。
  该晚作整夜眠,昼起再看,于晚间不作本尊观想,而住于无念中。
  嗣后,纵不观想,本尊亦坚住心中。若不能,观像、闭眼及观想面前之像。尽自然观起本尊之时间而坐。若观想变蒙或不清,观察画像后再作观想,令其坚住。断诸妄念而坐。
  若如是修持,即有五种觉受:动之觉受、成就觉受、串习之觉受、坚定觉受与圆满之觉受。
  一、若一时心未能定,即有无数思想、意念与回忆,此为动之觉受。经此渐能驭心,此觉受如悬崖泻下之瀑布。
  二、后稍作本尊观想,全形相与显色同时坚住于心,此为成就觉受,犹如小潭。
  三、再者,无论远近,观察均甚清楚,而于一坐中六分一时清楚住于心间无有粗想,则为串习之觉受,如河之流。
  四、次,无有念动,能整坐观想,此为坚定觉受犹如须弥。
  五、再次,若能终日,或再多不失本尊之手足,甚至身毛之坚固观想,而无妄念,此为圆满之觉受。
  行者修之,直至诸觉受!
  若久坐而观想本尊含糊,身不调顺。人感厌倦,而无法继续观修,此时妄念更多,故当稍歇,再作观修。
  直至能观想清楚,勿于夜间观修。总言之,作短坐之观修为至要。于有阳光,天晴或有油灯时观。莫于刚醒或疲累时观。
  晚间,作整夜眠而于翌日作八短坐观修。
  观修时,若率然起坐,则集中力失,故应渐修。
  若于修时能观想清楚,可于夜间、黄昏或清晨修之。
  总言之,勿令厌倦,观想时集中意念,令串习性稳定增长,并观想本尊之整个形相。
  
乙二 延长观想
  磋嘉妈白大师言:观成本尊当持多久?
  大师答云:当获明相,及如上稍有稳定时,持之时限可作延长,一般而言,唪诵所占时间最多,然唪诵之时未至,一座之长短,则按能住于观想之时间。
  于每坐之内测量,出入息之相间为至要。若以外测量,时与座数为至要。
  以坐数而言,可保持每日每夜四坐,每坐愈长愈好。度量坐数之作用在于不坏自身调节,能有和谐之修习,易于集中,及能作长时间观想。
  至于记数,勿以声数之,当用心中数珠。如是,渐增数量;令休息与观想相间而行。
  若说以影记数,将昼夜分成十六或八坐,每隔二日影作修。余作休息。简言之,修八坐短坐,而间八以休息。
  稳定后,每日修两短坐渐作延长。渐次即能作整日修、昼夜修、半月、整月等。
  简言之,无论修法如何稳固,勿令疲累,等间行之,任运延长,安住无想不动明空中。
  此为延长本尊观想之口诀。

  
乙三 清除过患
  磋嘉妈白大师言:于观想太专时,于形态上之过患当如何清除?
  大师言:若欲清除形态上之过患,其中有二:认知过患及除治之。
  又于认知而言亦有二:共与不共。
  共过患有忘失、懈怠、忧虑、昏沉、掉举、太紧与太松。
  一、忘失观想者,为观修时散乱。
  二、懈怠者,为懒散而想:“稍后再修”。
  三、忧虑者,为恐观想不成,反成妄念。
  四、昏沉者,乃因外境,因缘,或自然而得之昏沉。
  五、掉举者,乃由外境或特有行为故,而生之者。
  六、太紧者,观想已得,然仍不满足故,再加功观想。
  七、太松者,观想渐失,亦无动于衷。
  于观想本尊之时有以下十二种不共过患:雾与云、上下颠倒、形态变、数量变、坐式变、身显色变、只见显色、只见形态、靠边坐、渐失。
  今开示除治过患之法。对七共过患,当以八种用功以除之。
  对忘失用系心。以信、决定及精进对治懈怠。以正念作忧虑之药。以对治昏沉故,生起热切、沐浴或经行。于掉举时,生起厌离轮回,以绳系心于执持,缚于观想之树。简言之,对昏沉与散乱,用警觉为守护。以平和对欲用功过紧。若过松时,以精进观想。
  对于对治本尊法之不共过患,观看法像每一细节,若遇云雾或含糊,观无念空性后再修,以无念、观法像,及观想相间而修。
  此身比例、庄严、坐式、形态变动、观想身为物质、极巨且稳。想鸽能于鼻孔中进出,鸟、羊、鹿等于臂足间游玩,想其如佛像般稳固。
  若数量变,集中观想一至二尊。若只现显色,观其形态。若其色按自身血、胆等热而变红、变黄,当作休息。若其相渐次消失,集中清楚观面及手。至于不完整之过患,逼真观想整个身相,包括庄严及表征。
  简言之,不坏此等过患生起疲累而修,嗣后,观无念空性,及后,观看及集中本尊身相。
  此为清除观想本尊时诸过患之口授。
  
乙四 以本尊作锻链
  磋嘉妈白大师言:若以本尊作锻链,应如何为之?
  大师告言:以本尊作锻链之口授者,乃以无念观修直至远离上述过患。以无念及本尊观想,相间而修。若能清除过患,观想本尊,可离无念而专观本尊。
  今以本尊锻链者,若能无过患观本尊,观其站直、坐卧或俯卧、于平原或山峰、或近或远,于石中或水底。以随欲观本尊于何处而锻链。
  
乙五 与本尊融合
  磋嘉妈白大师言:若与本尊融合,当如何行之?
  大师告言:以本尊作锻链已,并串习之,将之融入自身。或作单尊、或作刹土坛城之观想。以与本尊连系至胜义故,本尊乃由自身之意观想而出并住。汝心之与八识,乃成身相及本尊之智。以胜义言,其为觉性之心,大本生智慧、果之自性,本尊不由他处生。纵示何相,以无自性故,成无二相。成本尊身乃离执著,以其金刚身、语、意乃以无自性而显现故也。
  纵汝心现成本尊,其本无自性。以无法度量或作如是如是之表示,故其为法身。
  汝行者,以于此义修习故,当守此法之六三昧耶。勿断授汝口诀上师之信心。作有益三摩地而离无益者。勿令专注被世务荒废。保任直至圆满勿弃本尊,密守汝修之本尊勿作弃一本尊以受另一本尊之思维。任一所修之本尊平等,以观一切佛故,若非知有本性无自观修诸佛。即使本尊之观想亦为思维之一,除此以外,无有成就或观想之处。佛菩萨乃含于汝之本尊中。又或观多个本尊,仍为自心之展现。若观单尊,亦为自心显现。
  此为与本尊融合及连于胜义之口授。
  
乙六 成就本尊之法
  磋嘉妈白化身大师云:若欲以本尊为道而成就之,当如何为之?
  大师答曰:成就本尊之法,先于面前观成本尊,再观自生以巩固观想。于此之时,应停诸念诵。
  今将修本尊之时,布置成就坛城及供品。于面前放诸法物,稍作休息后,坐于适意座中。
  召请上师及本尊与眷属,顶礼、献供、赞颂、及作八支。令本尊化光融入自身,如同自成本尊之法。为关房结界并清净供品。
  以三三摩地等,观想坛城及本尊。作胜住及灌顶。召请及融入智尊及皈依、献供、赞颂等。
  再次观想智尊于面前,与自身分开,而作念诵。念诵圆满,作赞颂。
  将与已分开之本尊,再次融入自身,住于本尊慢而睡。
  明早起来即成本尊而作念诵,并如前修仪轨。
  清净饮食并以之作会供。
  以此法,无论以单尊或眷属坛城作锻链,均能成就之。
  此为成就本尊之口授。
  
乙七 成就之相
  磋嘉妈白大师言:成就本尊之时,何种成就之示相当现?
  大师告言:示相有四:相、梦兆、示现及实相。
  相有四:烟、焰、萤火及无云晴天,此为境界进境之例证。
  五种梦兆如下:见佛与菩萨与己别,见佛与己无二,见己为本尊无前后,见一切佛菩萨向己敬礼及供养及梦见一切佛传授开示甚深法。
  再者,屡梦一己赤身为清除习气之相。梦攀梯升天,为入道之相。梦见骑狮象为登地之相。梦见神祗微笑,为得授记之相。
  纵得此等殊胜之梦,亦无须兴奋。
  
有修持中之外、内、密示现。
  一、修法中之示现:见物质如细物、种子字、意表、细身相等,或粗念如火、水等五色球体等。
  二、内示相者为观本尊时察内外息之动,身浮如棉,及离老坏等。
  三、密示相者,乃修本尊时见其为幻尊,智慧本自存在,对一切人慈悲平等,一切觉受为智所照现。
  实相者乃指外内相。外相如见光、见本尊法相等、巨响或香味,油灯自燃,颅器飘浮及轻安等。内相则为悲心扩大,执著消除,脱离偏见,具清净三昧耶,敬爱上师佛故,不惧轮回与不受魔罗所迫。
  若此等示现生时,勿作兴奋,继续精进。
  此为修本尊时所现诸示相。
  
乙八 修习之果
  磋嘉妈云:修本尊有何功德?
  大师言:修习本尊之功德为清净障碍及积集资粮。
  以观本尊令思量静止故,能清净业力之障碍,扰人之情绪及轮回之处。
  以积聚资粮言,共分五果:道果,即四持明位,及最胜果。
  持明果有二重:功德与圣量。功德为六通与四神力。圣量为四持明位,即成熟位、持命力位、大手印位及自生位。
  最胜果为观本尊时变成柔顺,纵功德与智力不多,必成圆满佛位。
  
乙九 五道之配合
  磋嘉妈白大师言:以般若乘言,必须以道作次第。如何能将修本尊坛城,配合五道,直至圆满?
  大师答言:修本尊坛城者有四面:资粮这、见道、修道、加行道。
  此四次第可配以行果四相:行为资粮道,行圆满为见道,果(成就本尊——汉译者按)为修道,大成就则为加行道。
  
丙一 资粮道
  资粮道有四。修当体为暖之胜定,修微妙观想,及单尊为顶,修全部显现及详细身相为忍,修无碍聚集为世第一法。
  一、以当体正定,决定一切为汝心所造,于无生本心中修无念。修之至悟。
  此胜定为无生空性之自性展现,即修此认识,了然悟空有不二。犹如空中为光所照,所现明明了了,却于明下中无有分别。
  若修至调顺后悟于此,即已越大小诸乘之界限,当显现成就暖之十一相。
  ·虫不于身上生。
  ·内外染污清净。
  ·离四大诸病。
  ·得身安乐。
  ·调伏自妄念。
  ·离诸食物,光彩容焕不衰。
  ·欲念不兴。
  ·离五欲。
  ·趋小乘见与行,习气尽。
  ·八风不动。
  ·能忍甚深法。
  此为十一不退转之相。
  二、于顶中修微妙观想及单尊者为专注此微妙正定及单尊直至于三界中广现。
  专注于顶位之相,为内外欲不对外物生,而不为外五大所害。此为心与外像融合之相。
  三、于忍位修详细身相之瑜伽者,乃以三部、五部或任何数佛部锻链寂忿诸尊。
  修持娴熟后,能于当下正定中放光,及本觉能观想乃至千佛之坛城,为圆满之相。
  得忍位及能显诸像之力调柔之相,为能转沙成金,变水为干地,炭中生芽及能控制一切所感之物,此为驾御自心之表相也。
  四、于无碍道中成就聚集为世第一法者乃修法界大乐之义。若已观想稳定,可续观五种庄严,并于吉时修仪轨等。
  若此等专注力强,得身命之持明位,并能于六、十二、或十六月内得佛部之总持。身命力如同日月,可于一时将寿命延至百年。
  若专注力弱,则得成熟之持明位。弃此身时,于中有中得本尊圆满身,此为生起次第坚定之果。
  
丙二 见道
  今当解说行圆满之见道。觉此身为幻化身后,染污已尽,得出生死身命不变之持明位,不留形之后,得五智四神力后,觉胜义之本质,纵于三大阿僧祗劫中显现为无数相,于见道中现神力,及作利生事业,于种种诸行中无染著,并于化身处得亲传。并离道之退转。
  
丙三 修与加行道
  今述成就作为修道。修道者得虹身大手印位后,将胜义引为实行也。
  纵于修法时,汝心与诸佛之心无别,仍须于下座后求保任,故意住于定中也。然今住于不动专注中,此为大手印之持明位,且于阿的瑜伽不动之觉受。于此境中不动作显现与幻作,以利乐有情。于意或表示中,即能从报身处得教授。
  若大成就之加行道,自生之持明位,汝之功德庶几与佛之无上功德同也,然此定境能否增益,仍有别也。自生之持明位即能即时增强矣。
  聚众开示,得加行位,金刚正定,以无勤神力利益众生。此为智慧现为诸行,亲见法身,得其教法及加持,清净边见之微细障碍。
  此为得行果四相、五道、四持明位之渐道。
  
乙十 顿超
  磋嘉妈白大师言:宣说密咒捷道,可否顿超诸道者?
  大师答言:亦有顿超诸道者。有等可同时经资粮道、见道、修道而达加行道。无用拾级而上,有等人可由见道得究竟,于修道得佛位,亦有渐次至终得佛果者。众生以其根器与专注力作如是分。
  此四种人分修四种法,不计来生再趣入佛道之事。盖果位密咒乘者能于即生离轮回过患,无须再世,便得三摩地位,本自成就之身也。
  以得无分地并于一期得法身故,上根者得修法身之道,串习之,并以当体为道。
  以得无上智地,并得大乐身故,具悲者得修大乐之道,串习之,并以大乐为道。
  以得大聚集轮地,并得化身故,具忿者得修超升之道,并串习之,此等人以本尊为道。
  如是,清净三身之界,串习而得三地,此等果均于汝心,决定佛果,非在余处。
  此为顿超诸阶之道,具无上功德。
  
乙十一 身与智
  磋嘉妈白大师言:云何得密咒果,五身与五智?
  大师告言:如上诸根者,以上述四法为道,得最胜果,自生五身,与五智之果也。
  法界体性智者,为一切诸佛之相,汝内在之本性、无构造者,本然无修自性,无整、无生、本来清净、不生不灭。
  大圆镜智者,纵法界离诸实物,其本性自明,万法如镜中显现,以无自性故,于明念而得明明了了。
  平等性智者,法界为无有间断自生觉性,而此觉智,乃无构造者。诸觉受为无生、无二、为大平等。
  妙观察智者,仍住于无二平等中,万法总别之相,无混杂与全体,无明习气已弃,而遍满之智生起,无有迷念。
  成所作智者,乃如上寂而常照。此无分之智乃自生,保任二利之圆满。
  此五智乃汝觉性中,不断别别而生,然皆不离法界之根本智者。其根本者,为本然俱有之法界体性智,三时中,行者无有稍离也。
  左为五身之生也。
  法身为无整治之本性,甚深自然,不生不灭,而无构造者。
  报身为觉性中自生智之受用,以诸身与智,藏于汝心故也。
  化身为智慧所生之大悲,遍然显现。
  大乐身为觉心之无生大乐。
  自性身为前四身无分,为自觉心之自性故也。
  以五身及五智乃自生故,各为一切佛之身。行者于道中次第观此五智为自心之本性,当行者离此色身时,以无得得五身五智,以超乎诸念而念之。
  左为于佛位,利有情之宣示。一日于众水中反映背后,仍为一日。同理,真实圆觉者之法身,不离本性之平等,幻然显现,或为报身或为化身,对应等空有情之根器。于利乐众生之同时,法身仍为无念也。
  如日不知利于众生,二身亦无利有情诸行之分别。利生乃由敬信力故。
  大师告言:磋嘉,末世中五百年后,密咒者多,只能说而不修其义。他们把密咒道,变为咒术,滥用三昧耶物,于空洞仪式中。他们于市集中建茅蓬。宣称修双运,而实质沉迷世欲。宣称修度脱,实沉于嗔怒。好坏混淆,他们将口诀作交易,甚至由师售与弟子。他们将密咒作为投机,怀政治动机,及自私野心而修。
  于此末世,密咒将由语言所障。密咒加持力,因不明其义而消失。故得成就者少,密咒接近消灭。以来世宿业具器者故,当将此语传承记下,及宝藏之。
  于也巴之高峭洞中,于猴年末秋月廿二日,余、磋嘉母,记下此口授宝鬘、密咒心意练习,并藏之若宝。当遇宿业具器者时,愿此等语授清净其智慧之障碍,而愿其得持明位。
  宝之印、密之印、深之印、托付之印。



——《空行教授—莲师向磋嘉妈之口授》


图片附件: 2691463727324362576.jpg (2011-11-10 20:12, 450.8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31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2282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