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内道与外道之差别——蒋贡康楚仁波切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2-1-11 09:58     标题: 内道与外道之差别——蒋贡康楚仁波切

内道与外道之差别——蒋贡康楚仁波切


法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且可多方使用的字眼。当「法」用来指一种宗教或一种法教时,它可分为两类。一是以佛教为背景的内道法,另一则指包括许多其他宗教、流派和系别的外道法。

在西藏,「内道」原指佛教,而「外道」则指传统的印度教。
但今天外道教法指的是向外寻求,且依于外在事物以求开悟的教法。而内道教法则主张若要证悟圆满佛性,唯有透过自己内在的觉观才能达成。
 
这种心态上的差别,我们可举其对本尊供养的例子来做说明。外道教法上,献供的目的主要是邀宠于本尊,认为如果能让本尊高兴,他就会用某种方式来帮助我们。而若不这么做的话,本尊就会伤害我们。但内道教法对于本尊供养则持完全不一样的观点。
内道教法认为献供是为了累积我们的福慧资粮,增上修行。本尊并不需要什么,我们若不作供养的话,他们也不在乎,只是我们因此而失去累积福慧功德的机会而已。

根据外道教法,我们可能会认为证悟就是到了某个其他的地方。但佛教从不主张成佛是一种有形物质上的改变,或说是到一个称之为「佛境」的地方去。成佛指的是内在的了悟,特别是了悟到一切实相的本质均为空性。因此,完全了悟此理即是所谓成佛。
当我们以佛教内涵来谈内道教法时,「法」这个字就已包含了轮回与涅盘的一切。我们对于轮回与涅盘所能涵盖最广义的一切都在「法」这个字里面。所谓的轮回,其体性本来即空,所以轮回实际上和空性是相同的。
但众生由于失去对空性的觉知,而创造出一个所谓的「轮回」,它的特性就是痛苦。同理,涅盘的本质亦为空。但由于众生无法体悟空性,而认为涅盘是充满快乐与满足的一种境界,完全没有轮回中的一切逆缘和不满。


轮回之因
就「轮回」的法义来说,它的生成乃来自于惑迷。也许有人会问:「在轮回中,谁是惑迷的呢?」答案是一切所有在其中的众生。「他们产生惑迷的原因何在?」答案是,由于众生未证空性而无法了悟一切诸法本质,所以惑迷化成了痛苦与不满。而产生惑迷的成因,则在于不识痛苦与快乐两者之本质皆为空。
我们经历了轮回的痛苦,而执着轮回中的快乐为一种真实而喜爱的东西。但执着此种世俗之乐反造成我们终究失去快乐,重回痛苦之因。我们亦常执着痛苦,正如执着快乐时,视它为一种具体而实有的东西一样。此再度让我们无法体悟到它的空性。如此之因导致众生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使得轮回流转不停,从天堂到地狱均是。


成佛种子
那么问题来了。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是否有机会消除惑迷,获得了悟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我们检视法身的体性时,知道其本质为空。由于其本质为空,所以遍满一切轮回与涅盘。法身遍满轮回,亦遍满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所以众生的本质亦为空性。由此之因,故说一切众生均具圆满证悟的种子与潜能。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圆满佛陀的化现遍满一切。由于在究竟如是境中,一切平等无差,也由于一切众生均具成佛种姓,所以一切众生也可说都具圆满证悟的能力。」


我们现在就来解释这段句文。
「圆满佛陀的化现」指的就是法身。如前所说,法身也就是空性,遍满轮回与涅盘,因此,也遍及一切众生。所以众生的本质、本性都是一样的。「究竟如是」,也就是究竟实相。由于它亦为空性,故平等无差,全无分别。
它同为佛陀法身与众生惑迷之根本。最后,由于此点共通性遍及一切,故所有众生可说具备了「证悟的种姓」。藏文的「种姓」是「rik」,意为家族。所以所有众生都是佛陀家族的一员。弥勒菩萨以此论点作为他开示如来藏的依据。「如来藏」指的是一切众生本具之成佛种子。


「佛种」意为本来具足。
佛性并非指什么新的东西,也无需再加上什么。证悟的能力本即遍及一切轮回的显现,也遍及一切我们所一直从事在做的事。原因在于轮回与圆满佛果的体性是完全一样,无二分别的。此种在证觉时所生起的了悟称为「俱生明觉」。
谈论「俱生」很容易,但要坐下来保持此等觉性的修行就很困难。虽然「俱生」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没错,但我们却常在心中自欺,完全缺乏觉性。这是一种无明,它完全遮障了一切。正如在白昼时,我们永远有个太阳在天空一样。但当乌云密布时,我们就觉察不到它了。同理,我们由于缺乏觉性所产生的无明如此强大,以致圆满证悟的潜力虽然从未消失过,但我们也甚少培养出这种明觉。所以这是当我们在实修当中,首先必须对治无明的道理所在。


五种种姓
冈波巴在《解脱庄严宝论》中曾开示,无明的力量乃是证觉之道上最主要的障碍,它让修行远比听起来困难许多。佛教中,无明指的是无始劫以来所累积形成的习气。这些习气将众生的圆满证悟种姓归分成五种──虽然基本的种姓都是一样的。

第一种是「断灭种姓」。其特性是常造恶业,对他人的善行功德无欢喜心,对自己的恶行丝毫不觉忏悔,也不想做任何善行或有益之事。这种心态导致一个人的证悟潜能,完全由其心识之流中断除无余。
称此种姓为「断减」,并不意为这些人完全断灭掉了,或永远再也没有开悟成佛的机会。但此等众生所持的心态将使得他们拖延非常久的时间才能成就。而且他们必须在清除非常多的业力,对生命的基本心态,有足够的转变后,才能进入另一种让他们更易趋向证悟的种姓。只有在那种因缘成熟以后,现在仍属断灭种姓的众生才有可能证悟。

第二种称为「不定种姓」。此等种姓之众生与成佛较有缘,但这种缘有时并不稳定。举例来说,假如他们受到小乘老师的感化,便行小乘道。但如受到大乘老师的吸引,便会突然又改修其法道。

这些「不定性」的人有可能见了第一位名师后,接着又去见第二位,然后或许又听到还有一位非见不可的名师,他们的头总是摇摆不定。这不是件有利的事,但至少它与「断灭种姓」不同。此等众生的不定和摇摆,使得他们依道而行变得十分困难。但这并非来自于老师的差异性,而是他们本身经常不断的改变,使得要找出自己的一条路显得困难重重。所以一个人必须离开「不定种姓」这种飘浮不定的情况,才能在修行上有真正的进步。

第三种是「声闻种姓」。属于此类种姓的众生由于害怕轮回的一切,因此立志获得解脱。但基本上,他们只求自己的解脱,而且迫不急待马上就要。这种心态在解脱道上确实代表一种进步,但它缺少慈悲和觉性,不明还有许多陷于轮回的众生也需要帮忙。所以这演变成声闻种姓者将世俗生活中的我执特性带进了佛法的修行当中。

在轮回中,我们最先想到的常常是自己,因此,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基本上也都带着我执的色彩。声闻众将这种我执的特性带到了修行道上,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法道是一条只求自我解脱的道路。声闻者的心态限制住了自己开悟的极限,同时也使得此路走起来十分漫长而遥远。因为大体言之,只有去除我执才能成就证悟。

下一个是「缘觉种姓」,有时又称「独觉种姓」。缘觉与声闻相类似,只不过他们的我执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更加强化。他们否认自己需要老师,觉得自己不必要有老师。他们在法道上拒绝听从老师的指导,独居它处,希望能靠己力修成佛果。虽然就证觉的本质而言,这是一种极为自我的心态,但缘觉众确实成功的去除了造成一切轮回之因的烦恼业障,而证得阿罗汉果。
虽然他们在基本的净化上有所成就,但却未能消除达成圆觉的障碍。究其原因乃在于他们未能认知轮回、涅盘与究竟实相的本质就是空性,以致完全浸淫于禅定的喜悦当中,并自认已获得最终之果的涅盘。但这只是由于长住寂静之境所生起的一种假定性的信念而己。他们可以长住在这种定中,历时甚久。

佛陀为了一个理由传下了各种不同的法道。因为倘若突然要禅修定境极高的声闻与缘觉种姓者领受空性的教法时,他们之中有些人可能会吓死。而有些人在听闻到究竟实相时,可能会心生怖畏,剎那间全部的修行都瓦解掉,而情愿放弃一切,不再修行。这就如同当我们在打坐时,太过用力的情形一样。

有时我们绷得太紧时,便要先休息一下,以便再继续下去。佛陀在甚深微细的禅定中,了解到有些众生在继续前进之前,需要有一个休息之处,所以他传下了声闻与缘觉的法道。这两种众生终究还是会成就圆满佛果的,因为虽然业力使得他们沈浸于此种禅喜之境,且由于执此之境为实有而不愿放弃,但一旦业力耗尽,他们还是要向前进,并跃升到圆满证悟的境界。

最后一种称为「大乘种姓」。它与小乘的声闻、缘觉两种种性之间有很明显的差异。正如我们所见的,小乘道要成就的时间极为长久,而且学习小乘的教法,诸如止观之类的,我们也会觉得是件很枯燥的工作,好像恨不得现在就把它忘掉一样。但我们在修行上常习于反向而行,结果因为走得太快而精疲力竭,修行整个垮掉。

这好比爬山,倘若我们能稳步而行,就会达到目的地。但倘若我们步伐不当的话,便只有把自己累死的份。同理,小乘道是个基本。当我们的禅修技巧成熟时,便能以此做为一种熟悉的基础,往上更进一步修行。我们可以藉由稳当的修行,由最基础的法门,循序渐进,直到最高层次的教法为止。

举例来说,若我们修的是本尊法的生起次第观想,要如实观想观世音菩萨。但修到中途时,我们突然想到:「嘿,我是位真正的仁波切!」而忘了观音菩萨与此的角色不同。所以那样的念头便会破坏我们运用金刚乘之禅修善巧,以及能使之进步的能力。
换句话说,我们的心依旧妄念纷飞而受到干扰阻碍。所以这也是在此阶段修行之前,我们必须要先学会静下心来,让头脑冷静的道理所在。我们要先把这股不断搅动的念头、情绪和感觉沈淀下来。一旦念头能自行放松到某个程度后,我们便能再做进一步的观想。


大乘种姓与菩提心
大乘种姓者,尤其是走在金刚乘道的人,都必须依循菩提心的教法而行。菩提心是一种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寻求开悟的发心。在此道上,受持菩提心戒乃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行者必须持守菩提心戒,致力学习菩萨行,接受法教,实践菩萨的法义与行止。
我们必须对证觉之心的两个层面有所知悉。首先是所谓的绝对或究竟菩提心,其次是相对菩提心。
究竟菩提心指的是一种对法界,也就是遍一切处之空性,已具完全通达的证觉之心。
而相对菩提心则指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愿成佛的愿心,它由修习慈心与悲心而起。至于要如何修习和实践,我们必须从一位本身即已遵行此道的老师那里领受教法。

相对菩提心本身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部份,一是菩萨的证觉之心,也就是愿力;另一则是证觉之心的善巧运用。这种区分法是以「甚深见传承」的菩萨法脉为基础,它由文殊菩萨传到龙树菩萨,再透过宁玛上师的传承而到寂天大师。
寂天菩萨曾写过一部论著《入菩萨行》。而在第一章的偈颂中,他拿菩萨的愿力与实际上的起用,与一个希望出外旅行,和一个已在旅途当中的人做了模拟。这个比喻已成为二种菩提心的标准定义。

菩萨戒或菩萨教法的第二支传承称为「广传修行传承」,它由弥勒菩萨传给无着,再由无着一脉传下来到许多大师。

不过在此传承中,它对于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的定义稍有差异。愿菩提心的定义是,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证悟成佛。此誓戒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行菩提心在此则指一种对于誓约的实践和法门的实修。噶举传承通常以弥勒菩萨的「广传修行传承」为主。
愿菩提心的首要特性即是永远不舍众生。这种愿力绝没有「只要别人帮我,我就帮他」的想法,而是不论敌或友,我们都要完全平等无差的帮助一切众生。此外,我们对某一人所发的愿,也不能因为偏爱另一人而收回。

愿菩提心的第二点,就是要了解菩提心本身以及培养菩提心的利益。在实际培养菩提心这方面,我们可先透过具有对境物的修行,累积起适当的条件,然后再进入无对境物的修行。前者指的是藉由供养之类的方法累积功德,后者则指修行空观。
在培养菩提心方面,我要说的最后一点就是避免造成所谓的「四恶法」。四恶法之一是,欺骗僧众和金刚师兄弟。之二是,责难正直的人,如la ma、上师和在法道上的其他人。之三是,利用大乘法教图利自己。

或许它看起是在利益他人,但实际上真正的意图却是在为己谋利。之四是,对不该后悔的事起了懊恼心。譬如,先前行为表现得像一位菩萨,事后却说:「我浪费了钱!」对实际上正确而该做的事,生起反悔心也属于恶法。这四种黑法的相反就是四种白法。我们应该对四种白法加以培养。


六波罗蜜
菩提心的第二部份是行菩提心,它可藉由修行六波罗蜜达成。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在修六度法门时,我们一定要时时不忘菩提心。因为一旦舍去了愿力,我们的菩萨修行就会自动瓦解。「愿」和「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第一个波罗蜜的修行中,布施还可分为三种。财施指的是布施财物或食物等。无畏施或护佑施指的是保护需要受保护的众生。而第三种是法施。无论我们以什么方式供养佛法,它都是一种最好的布施。其理由是,物质性的东西很快就会消失,然而佛法的供养若能被人接受,且付诸实践的话,那么受施者不只在今生,也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中都能受用,直到圆满成就佛果为止。
持戒(正业)的修行也分三项。第一是控制烦恼戒,第二是摄持善法戒,第三是饶益有情戒。在第一项中,我们要先认识自己的烦恼业障,加以对治,使它无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再次现身。第二项的摄持善法就是努力再努力,想尽一切办法从事善业和善行。最后一项饶益有情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趋入证觉。

忍辱(忍耐与宽容)的本质就是学习避免瞋怒及憎恨。当这些东西由我们身上消除时,我们便能包容一切了。在学会对外境事物的忍耐之后,我们便能更进一步包容许多事,譬如,承受痛苦,尤其是做为一位菩萨所会遭遇到的种种不快之事。学会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退让是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修行之一。当我们能待敌如友,不管对方是否亦能以此同等相待时,那么我们就有非常大的进步了。不过,这是说比做更容易的诸多事情之一。

最后,对于佛法的研习和修行,我们也都要能忍耐。有时我们会在修行中的某个阶段,什么都很顺,每回禅定都获有轻安和喜悦的觉受。我们了解上师所说的一切,甚至连上师也称赞我们修得不错。那样很好。但过一阵子后,每件事都变得不对劲了,什么都进行得很不顺;我们什么都听不懂,禅定也很差,于是自己就在心里想:「好,就此决定,我要把它全部丢掉!」

在此关键时刻,我们要培养耐心,好像不知道快乐与痛苦之间有何差别一样,而在顺境与逆境中都能同等自在。
就是这种耐性可以带领我们通过修行上的挫折,而且也只有这种容忍的心才能让我们在一切状况中都能利益众生。有一颗能包容尽无余众生的心非常重要,否则我们永远都只能回到「什么都是我第一」的心态。而这种心态产生的结果,便造成了一个僵化而有限的世界。
关于精进波罗蜜,我们有三项要记住。第一项是「如盔甲的精进」。它指的是利用精进做为护甲,确保我们不被外境及修行上的挫折所击败。第二项是「直驱目标的精进」。它指的是一种行者穷其修行上的坚忍和精进到极限。
最后是「于一切法的精进」。有些学子在领受到一点法教可以修行后,就说这样可以了。但事实上,直到我们开悟之前,法是永无止境的。直到圆满证悟之前,我们都要对自己所受的法生起一种永不满足的感觉才行。
禅定波罗蜜分为两项,一是世出禅定,另一是世间禅定。世出禅定,例如像阿罗汉、种种无相等超越世间的禅定等都是。若非属这种禅定,那么它便是与止息专一修行有关的世间禅定。

智慧波罗蜜可分为三项。一是「闻慧」。若不研究上师所教之法,便无法了解圆满佛果之道。所以我们必须找一位上师,听闻他的开示,并加以研读。二是「思慧」。当我们聆听法教时,不应只是被动的听听而已。
我们应该思考、检视,用各种角度去辨证它,看它是否站得住脚。唯有透过这样的过程,我们才能知道教法的正确性。最后,当我们了解教法后加以实践,并使之与我们的生活融合为一就很重要了。这样的能力就是第三项的「修慧」,它圆满了智慧波罗蜜。总之,仅在理论上了解菩萨的六波罗蜜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永远都必须要付诸实修的。


问答录
问:如果没有灵魂或自我,或任何我们所想要叫的什么东西,那么我们又如何能了解无间的转世?
答:没有灵魂是由于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实体,但却有一个造成我们一再转世的心识。我们无法证实一个根本无一点基础存在的自我──我们无法证明它的存在。不存在世上的东西如何能存在?
因此,整个轮回唯一的根源──任何它的基础,都要由我们的心识中去搜寻。我们要记住,当任何东西在说「我」时,事实上,它是在使用一个根本非真实存在的字眼。其唯一的实相是,心识营造了不同的情境,然后「我」趁虚而入,接着便与它攀起关系。
想「我又转世」,或「我是个灵魂」的同时,便开始对它生起攀执,堕入心识的轮回。「破瓦法」(迁识法)教导我们人在临终时,如何作意将心识由肉体迁移,以免堕入恶道。我们要移转的是「心识」,而非「自我」。


问:在转世轮回中,我们要如何解释心识与业力?
答:心识的相续与业力的相续是完全相同的。以转世的仁波切而言,其前生所积之善业,导致今生产生了一个善果。倘若心识与业力是两回事的话,那么业力可能到一个地方,而心识则到另外一个其他地方。这样一来,造业的心识便与它的业果不相干了。但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关联性与共同的持续性,因此,行作善恶业的心识与承受其业果的心识为同一体的。


问:您刚说到,任何时候能遇到佛法都是非常稀有之事,又说到「成就者之海」。请问目前在印度有多少老师?这两者之间有何关联?
答:这个问题很好。我们可以说,今日我们在印度有很多伟大的上师,不过这是依学佛人数比例来说的。在印度绝大多数人与佛法无缘,也不打算与它有任何关系──根本不想。当我们说,有幸遇到佛法的稀有性时,是指世界上只有少数人有足够的善业能够遇到它。另外,相对上来说,纵然有很多老师和上师,也不见得众生就和他们有缘。
因此,当我们说,一个生起的「大成就者之海」时,指的是具善业善果、或甚至仅具成就种子的人,将有很多会得到成就。(注/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当地绝大多数人都信仰印度教。佛教仅在几个地区流传。)


问:请问仁波切,功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要向本尊供养?
答:一开始我们要记住,功德的积聚分为两种,一是福德,另一是智慧。无有俗世根尘依缘的了悟是智慧,而藉境作意培养的外在修行便为福德。供养本尊的目的乃是要学习舍离,减少我们的攀执和自我的意识,藉此把心打开,创造一种空间。这就是所谓「积聚」的真义,它倒并非真的堆积了什么。最具觉观的学子可以单独以般若智的积聚修行,圆满二种功德。那样的人已了悟到施者本身、所施之物,以及受者都是空性的。
一旦我们能全然当下了悟这点,则两种功德的积聚便都能自然圆满。否则,像我们这样无法做到的人,便必须借助外来的力量,而这也是积聚功德最基本的一点。


问:当我们想突破某些事情时,是否业障会更加现前,让我们不好过?
答:开始修行前,通常我们的业障会显现得较为平稳。但一旦我们进入修行的道路,学到了消业的方法,并且开始使用时,它很快就会生效。有时业障现前,顽强难抵,我们便要下较猛的药方来对治。接下来业障又更强,并转向沿着几条路线走。这样的模式有路可循,我们都可以掌握得住。但如果在修行当中,某种特别的障碍急遽显现时,最适当的处理方式就是去找自己的上师,征求他的建议。


问:关于向上师寻求意见,是否有规定多久我们才能去看上师?或是否有规定一个上师能照管多少个学生?
答:我们没办法能确切的说出来。严格说来,这是因为没有一个公式可以算出某个老师和他的学生之间的情况。早晚你自己会清楚什么时候该去看老师,什么时间可以,或不可以请教某些问题等。这些情况可能会让你更加谨慎的审视自己:「我真的需要去问吗?」或:「我真的不知道,一定非问不可。」与上师相处的时间不多,便越会觉得它的珍贵。


问:佛教里的仪轨和唱诵为何?它与空性有何关系?
答:佛教的仪轨唱诵是以空性为基础的。若不是的话,那么修法的手印、供养和其他的等等,便都等于只是一种表演──不具内容和意义的表面游戏而已。仪轨唱诵的本质乃是使用了象征性的东西,来营造某种精神和心理的状态。当我们供养自己的身、口、意时,便使用一组代表此特别意义的手印。仪轨修法若非以空性的了知为基础的话,便缺乏意义,而象征性的手印也会因此造成误解和困扰。
以玛哈嘎拉(大黑天)的修法为例。我们使用了少许肉和红酒做供养,但我们并不是真的把这些东西供养给本尊,因为玛哈嘎拉并不吃肉或饮酒。
此法中,玛哈嘎拉的观想代表一种护佑的证悟本质。供养仅是配合着这种意义,而非对实质化的玛哈嘎拉做的。因此,若想深入每一部法,首要了解空性是仪轨修法里最根本的一个实相与基础。


图片附件: 587719751389039505.jpg (2012-1-11 09:58, 615.6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01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2499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