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怎样发菩提心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3-21 11:30     标题: 怎样发菩提心

怎样发菩提心




    经上说:“修行若不发菩提心,终成魔业。”古德说:“修行不发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种。”由这两段经论看来,可知发菩提心,为修行上最起码和最重要之条件。


    那么,菩提心究竟是什么?含些什么意义呢?按“菩提”二个字是梵音,东土译为“觉”。觉又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总而言之,就是发起“成佛”的心。成佛为什么?课诵本上说得很明白:“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其他如大慈大悲呀!自利利他呀!断一切烦恼呀!学一切法门呀!皆是发菩提心的广义和推阐的名句文身。


    怎样发菩提心呢?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发挥得最为详明精微。它的内容大概分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等类,条分缕析,应有尽有,诚为天亲菩萨《发菩提心论》后,绝无仅有的宏文。但是文内系专对出家人立论,非对一般人士而言,且文体深奥。此次《中国佛教》月刊征文的格例:一、为对四众弟子作劝请。二、要用浅显通俗的语体文。我为符合刊物的意旨,只得另辟途径,来诠发菩提心的意义,然而也不能超越天亲菩萨和实贤大师两位大德的范畴之外,不过文体和措词上稍为不同罢了!试说如次:


一、为了脱生死而发菩提心:我们众生自无量劫来,在六道中轮回生死,生了再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无有了期。驴皮袋,马皮袋,何处不钻?刀山剑树,饿鬼饥虚,谁敢说没有尝过滋味?偶一念及,不寒而栗。今生幸而得了人身,又得闻佛法,还敢不猛发大心?择一个了生脱死最容易、最稳当的净土法门,深信切愿,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永不退转,一生成就,乘愿再来,普度众生。


二、为报答亲恩而发菩提心: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怀胎,三年乳哺,教养百端,惟恐不能成人。及至成立,有所建树,而父母已几衰老,甚至椿萱见背。菽水承欢,莫报万一;昊天罔极,徒悲何益!惟有速发大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并以念佛功德,回向法界,求佛加庇,令过去多生多劫的父母,和一切众生,同生极乐。莲池大师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凡欲报亲恩者,当以发菩提心为第一要义。


三、为普度众生而发菩提心:有人问某法师道:“修行为什么?”答:“为成佛。”又问:“成佛为什么?”答:“为度众生。”学佛不度众生,本师释迦斥为焦芽败种,自了汉,终究不得成佛。所以“菩萨初发心,广度诸众生。”尤其常念地狱苦,发菩提心。若观世音菩萨,示现三十二应;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我们众生发心修菩萨道,若不广发大菩提心,则“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怎能圆成佛道呢?


四、为洞彻因果而发菩提心:世出世间一切法,皆不离乎因果。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说:“善恶到头皆有报,只争报早与报迟。”我们既明白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大道理,当然要发大菩提心。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以菩萨大愿为自己本愿,口言佛之言,身行佛之行。于是身口意三业清净,自然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度人还同自度。无量功德,何乐而不为?


    上来所说四种发菩提心,明知挂一漏万,未能诠发菩提心义蕴的万分之一,但因为通俗起见,特为列举了生死、报亲恩、度众生、明因果,荦荦诸大端,聊供四众善信作参考。若专务学佛精进,而不注意发菩提心,则不惟不能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反而堕入魔道,自误误人,万劫不能复得人身,其为害不堪设想。奉劝诸仁者,速发菩提心!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第二卷第十期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