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古来一些祖师大德广学多闻,难道我们不能学他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4-18 16:24     标题: 古来一些祖师大德广学多闻,难道我们不能学他吗?

我们今天的行是度自己,我们迷在方便里面出不来。所以我们要依一切诸佛所走的道路,戒定慧三学,走出六道轮回,走出十法界。你不循着这个路去走,自己想去找一条路,你就错了。古往今来十方世界所有菩萨都走这一条路,你为什么不走?你要新创一条道路,你走不通。为什么他们这个路是正路?你想想就晓得,他们这个路是什么路?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么一条道路,你还能找到第二条路吗?没有了,就这么一条路。不放下,那有千万条路,无量无边的道路;放下就一条路,这条路通入自性,通往大般涅槃。所以,放下就是!你搞多了、搞杂了,你害了你自己。  

我们也看到古来一些祖师大德,也广学多闻,难道我们不能学他吗?不是不能,你有人家的本事就行,广学多闻没障碍;没有人家那个本事,一学就坏了。什么本事?前面刚刚讲过的,马鸣菩萨教的本事不着相,言说相(文字相)、名字相、心缘相全不着。那是什么?学而无学、无学而学,千经万论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它不障碍你了,你不受它的影响。这个自己可以试试看,我这一天,今天读了两种经、三种论,你脑子里是不是有这些东西?有了,全着了,那就坏了,那你就错了。读了这么多东西之后,智慧开了,一点相都没着,那就行,对了。只开智慧,不落印象,你一天看十种、二十种、一百种、两百种,没关系。如果没有这个本事,还会着相的话,你只能着一个相,为什么?好除掉它,容易放下。执着太多,放不下,不就这么回事情吗?所以对绝对大多数的人说,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能够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就不在这个范围之内。这里据行方便,观达为慧,你自己要懂得,要有方便,要有智慧。

「是乃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方名慧也。」昨天我们学到这个地方。这句话意思很深很广,对于我们无论是修行,或者是世俗不是修行人,都非常重要。因为经上讲得清清楚楚,虽然说的是出世间法,世法也不例外。世出世间法要真正能够满我们的心愿,这是总的来说,都要靠智慧,没有智慧我们的愿总不会圆满。纵然有成就,里面的副作用非常之大,表面上成就了、成功了,如果往后一看,确实有不少留下来后患无穷。那什么原因?就是没有真实智慧。所以你说真实智慧多重要。世出世间无论事业大小,凡是事业有成就,那是他的命。命是过去生中修积的,他有这个命,所以他会有成就。成就有多大,成就有多久,什么时候会衰,什么时候会败,什么时候会灭亡,都有一个定数。世间法里头没有常住不灭的,罗马一千年也都亡国。在中国,朝代最长久的是周朝,八百多年,它还是亡了,八百六十七年。如果有真实慧,后面衰、灭亡就不会发生,这在我们历史上找不到。在佛法里面我们看到,诸佛如来的报土就是实报庄严土,有兴有旺,没有衰、没有灭、没有亡。为什么?因为他有真实慧。真实智慧圆满他的弘誓大愿,圆满的成就。什么样才叫真实智慧?世间没有真实智慧,世间只有知识。真实智慧,你看这一句就是说了个标准,这是真实智慧,「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八个字,这叫真实智慧,这是宗门里面讲的明心见性。你看这四个字的头尾,明心见性,这是真实智慧。  

我们的心、一切众生的心,本来就是光明的,本来就是清净的,清净光明并没有失去,只是当下迷了而已,心性没有丝毫改变,佛看见了,法身菩萨看见了,所以赞叹你本来是佛。你跟诸佛如来同样的具足空寂心、妙圆心,无碍、无住、无作、无外、无内、平等、慈悲,菩提心,我们这个经题后半段所讲的,清净心、平等心、大觉心。只是迷而不觉,这是一切诸佛如来对六道众生,非常感叹的说了一句话「可怜悯者」,他不是没有,有,没有丢掉,只是一念不觉,这就迷了,不认识自己的心性。可是自己心性依然起作用,觉有觉的作用,迷有迷的作用,全是自性起用。觉了起用清净光明,现出来的是极乐世界。迷了起作用,那就看迷的有浅深不同、有染净不同、有善恶不同,这就造成十法界依正庄严。觉了的受用是华藏世界、是极乐世界,密宗讲的密严世界,名词不一样,其实一桩事,自性真实受用。迷了亦如是,你迷的浅深不一样,迷的大小不一样,迷的真妄不一样,迷的净秽不一样,迷的善恶不一样,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看起来很复杂,出生无尽。其实再怎么复杂,源头是一个,像一棵大树,非常丰茂,无数的枝条一点都不乱,条依附枝,枝依附干,干依附本,本依附根,一点都不乱。这什么?这是性德,性德在觉的时候不乱,在迷的时候还是不乱,妙!真不可思议。你把迷理顺了,它就觉悟,你不理会它,那就是一个乱象,理会它,它就变成很有秩序,向着回归本觉的这个方向走,那就好。  

佛教导我们,让我们回头,回头就是远离烦恼习气。烦恼习气尽了,本心本性就现前,真实智慧就现前。智慧做为你的导向,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够顺从,这个就是佛菩萨。这个顺从是自然的,没有丝毫勉强,也没有起心动念。自性就是觉,自性就是智慧。本心就是觉,本心就是智慧。妄心没智慧,妄心只会变成烦恼。所以大乘教常说「烦恼即菩提」,这个话我们能懂,烦恼跟菩提是一体的两面,智慧用它,它就是菩提,痴迷用它,它就是烦恼,它是一不是二。正是《还源观》上所说的「出生无尽」,智慧用它,它出生无尽的清净庄严,痴迷用它,它就变成无量无边的烦恼,就这么个道理。修行没有别的,叫你持戒,叫你修定,教给你八万四千法门,不会用的把它用错了,依旧是世间法。为什么?痴迷不破。痴迷是愚痴,愚痴心里面长什么?长贪瞋慢疑,长这个。所以八万四千法门他还是开不了悟,因为他没有智慧,他没有把贪瞋痴慢疑放下,所以他不能成就。  

法藏比丘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了,念老在此地说得非常好,他所凭借的是什么?「住真实慧,勇猛精进」。这句话,他心里是真实智慧,依真实智慧勇猛精进,他成就了。我们今天不肯放下烦恼习气,真实智慧有,不能现前。放下什么?放下执着,放下偏见(就是见惑)。头一个要放下身见,这是最困难的,头一关,头一关是最难破。这还不是放下我,放下「我」,你就成佛了。放下身,知道身不是我,不要执着身是我。接着放下对立,你看身见、边见,边见就是对立。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法没有对立的。我们看到好像是对立,实际是一体,像我们看一棵树,你从树叶上去看,好像每个树叶都是对立的,这个树叶不是那个,那个树叶不是这个;你看枝,这个枝跟那个枝是对立的;你看干,这个干跟那个干是对立的,你再慢慢往下看,看到根,看到本,原来是一体,没有对立。我们一个人也是如此,你要不看到整个这个人身,你看到眼跟耳对立的,耳跟鼻是对立的,头跟手足是对立的,右手跟左手对立的,都对立的,你看到全身,原来是一个人。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看到了,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那是根。所以佛在经上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是能生能现,法是所生所现,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能所不二、性相一如,它是一体,你为什么要对立?所以对立是绝对的错误,对立是一切冲突的根源,错了。没有对立就没有冲突,宇宙是和谐的,生命是和谐的,大自然是和谐的。  

我们人迷了,迷得很重,甚至于比畜生还厉害。我们细心观察植物,孔子在《易.系辞传》里面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看树木、树林,如果这一片是杉树,它没有杂的,它全是杉树,这物以类聚,这是示现什么?和谐。这个族群,你看一片森林,跟那边森林它不一样,虽不一样,它们互相没有斗争,互相没有侵犯,和睦相处。你看花草树木,在小范围就像一个家一样,和睦;大的范围,你看一群一群的,就好像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它也和睦,体现出一个和字,和为贵。一切众生之类,迷得最严重的是有情众生,六道里头有情众生迷得最严重。人是六道里头迷得最重的,但是他也最容易觉悟。他的住处是染净的临界点、善恶的临界点、迷悟的临界点,所以他很容易迷,他也容易觉悟,人之可贵在此地。  

佛法知道一切法有因、有缘、有果,但是关键还是在缘。所以佛家常讲缘生,它不讲因生。缘,中国古人常讲「近朱则赤,近墨则黑」,环境对你决定有影响。孟子的母亲教他的小孩是孟子,我们知道历史上记载的「孟母三迁」,为小孩搬家搬了三次。为什么?邻居,小孩跟小孩玩,他就受了染污。第一次居住是在农村,农村小孩学什么?学埋葬死人,孟子母亲看了,这个不适于小孩。第二次搬家,搬到靠近一个市场,正好这个市场里面是个屠宰的、卖肉的,孟子又学会了,天天在杀畜生,在做买卖,孟母觉得这个也不行。第三次搬到私塾旁边,小孩都在念圣贤书,孟子也学会读书,学会了礼敬,这地方好。这就说明,父母对子女的爱护,要给他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孟子没有辜负他的母亲,真的成为圣人。孔子、孟子的母亲都是典型的人物。做母亲最伟大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的子女教成圣贤,在出世间法里面就教他成佛、成菩萨。母亲的伟大,伟大在此地,不是别的。  

经典上我们前面念过的,「广普之缘,自制其心」,这句重要。自己要克服自己,克己是世出世间圣人所讲的真实功夫,在佛法讲,时时刻刻要知道控制自己的烦恼习气。顺境、善缘克制自己的贪欲,逆境、恶缘克制自己的瞋恚、怨恨,要能克服住,永远保持平和,这个与道就接近了。道就是性德、就是明心见性,智慧就生起来了。「欲拯群萌」,这句话是教化众生、度化众生,先要度自己,先要成就自己。  

「住真实慧」,什么是真实?「真实者,《大乘义章二》云:法绝情妄为真实。」念老用很简单的话来解释,「故即离妄之本真,亦即自性清净心」。「法」是一切法,这个里头没分别,这个法字没分别,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总代号称之法,「绝」是没有,根本就没有情没有妄,所以它是真实的。情妄从哪里来的?情妄是从人来的,人有情,人有妄,所以法失掉了真实。是不是真失掉?没有。如果真的失掉,佛菩萨看这个法纯真无妄。法性身、法性土,他在诸法里头见性,在诸法里头明心,这个我们在禅宗语录里面看得太多。所以你离开情妄,你就看到真的法,所谓诸法实相你就看到;你带着情妄,你就见不到一切法的真相,你看到一切法是幻相。譬如我们戴一个有色的眼镜,看到一切法全带着颜色,我戴的是绿眼镜,看的全是绿的,我戴的是红的,全看是红的。这个眼镜就是情,这个眼镜就是妄,眼镜拿掉之后才看到本来面目。  

我们今天戴的是什么眼镜?七情五欲、贪瞋痴慢疑,戴的这么多东西,所以把宇宙之间一切万象全都看错了,智慧没有了。这些眼镜统统拿掉,你用真眼见外面的真法,就这么个道理。所以不放下,永远见不到真实,自己欺骗了自己。妄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自己迷了,自己制造虚妄的见解、错误的思想,自作自受!所以我们今天修行,最重要的是离妄。经上讲的是总纲领、总原则,执着、分别、妄想。执着里头又分很多类,最严重的情执。情是什么?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欲又分五类,财色名食睡,大乘里面讲七情五欲。能不能享受?能,菩萨也享受,佛也享受,凡夫当然能享受。凡圣不一样是用心,用心不相同。凡夫有染着,就是他享受里面有妄想分别执着;佛菩萨享受,心上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的享受是清净的。凡夫的享受是染污的,为什么?他带着有贪瞋痴,有情爱、有怨恨、有愚痴。佛菩萨没有,佛菩萨对于一切法清净平等,自他不二,佛菩萨认知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这个不一样!一体是真的,对立是假的,对立是错误的。所以时时刻刻要能够警惕自己离妄,离妄就是离妄念。如果这个外面境界对我诱惑很严重,我没有办法抵抗它,那就离相,我离开这个境界,不受这个境界的干扰。一般在初学要这样做法,真有功夫的人不离,他是心离、身不离,事上不离、理上离,相上不离、性上离,这叫真离。那就是华严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不着相!如果着相就得要离。要练,练到即相离相,就在相里头不执着,这个功夫成就了,这就没障碍了。要会修!要懂得修。  

最讨厌的人,最怨恨的人,在他身上修什么?修离瞋恨心、离怨恨的心,修怨亲平等,一般这都是最初入门的时候要修的。最亲爱的人对你是个麻烦,你这种亲爱要不能放下,你轮回就不能放下,你说多可怕。怨恨不能放下,来生来世的报复就放不下。六道是什么?看清楚了,看明白了,没有别的,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佛在经上说的。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苦不堪言!所以佛教我们要看破。看破就是了解事实真相,还愿意干下去吗?真觉悟了,放下。这一放下,清净心就现前,清净心起作用是智慧。你那种恩怨的心,那是情执,那种心起作用是烦恼。烦恼是什么?就是七情五欲,它生这个东西。生七情五欲,生生世世脱离不了六道轮回。这个事情不能干了,我们要求生西方净土,恩爱要放下,怨恨要放下,这两个是最严重的。没有怨恨,没有恩爱,清净心就现前。要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因,心净则国土净。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念佛往生的,他那一念的心是清净心,他十念的心是清净心,如果这个里面还有亲情、还有怨恨,千念万念都不能往生。他一念凭什么往生?他一念清净,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应,那是净土。清净心往生清净土,这个道理不能不懂,这个道理佛在经上常说。我们把这个疏忽了,将来不能往生,你要说是佛经不灵,那你造的罪业就重了,你会堕阿鼻地狱。佛没有这么说,你自己把佛的话听错了,会错意了,那是怪你自己没智慧。  

「《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为什么一桩事情说这么多名词?这里头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叫你不要执着名相,名相不是真的,你要体会名相里面的义趣,这个重要,不要执着名相,这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恒顺众生。确实有一些偏执的这些众生,你说自性清净心他很欢喜,你说个如来藏他就迷惑了,什么叫如来藏?什么叫法界?什么叫法性?愈说愈糊涂。所以佛一桩事情说很多名词,你喜欢哪个名词,你就用哪个名词,一样的,一桩事情,这叫善巧方便。佛为了帮助一切众生明心见性,不是用一个方法,用多少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所以《般若经》上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任何一个法门都是帮助你回归自性,就是帮助你明心见性的。大夫看病,药有八万四千,药是平等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对症病就治好了。对症是什么?契机!众生根机不一样,所以佛施设的法门就不相同。哪一个法门都能帮助你明心见性,都能帮助你圆成佛道,也都能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这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这个经上就有,念阿弥陀佛修净土的,三辈往生。三辈往生,上中下三辈,三辈之外还有一个,过去慈舟老法师判的一心三辈。那一段讲的什么?不是修净宗的,修其他宗派的,也就是修另外八万四千法门的。能不能往生?能,他修成了把功德回向,最后临命终时我想到极乐世界,我把我修学的功德回向给极乐世界,全都能往生。阿弥陀佛的心量多大,不是说你不修我这个法门我就不收你,没这个道理。条件是什么?只要你修到清净心,只要你能够放下一切,一心念佛,他就能往生,无论修什么法门。念观音菩萨能不能往生?能;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能。无论你修哪个法门,你真修到了一心不乱,烦恼习气都放下,心地清净,与极乐世界就相应,只要你想去,佛都来接引你。  

所以这个心,离妄之本真,妄不离,真不显,妄离开了,真就显。真心就是清净心,真心就是自性,也叫真如。「真」,就是不假,不是虚妄;「如」,真所现的一切法。法跟性是一不是二,法如性,性如法,这叫真如。中国过去古大德用黄金跟金器做比喻,金是真,金器是如,把黄金比喻作真性,它能现能生。用黄金做个手镯,用黄金做个项鍊,用黄金做个茶杯,用黄金做个饭碗,茶杯、饭碗、镯子、项鍊不一样,全是黄金。黄金就表示真,那些都叫做如,它就是金,器如金,金如器,一样的。所有一切法相都是自性变的,哪一法不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在哪里?我这个念珠比划比划,有没有错?没错!这串念珠,这就是它的体,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你得要懂。性在哪里?这放大镜行不行?行,都是的,全都是,随拈一法,无有一法不是,你就开悟了。悟的什么?遍法界虚空界一体,叫你从这里开悟。悟了之后,你对于遍法界虚空界就用一个清净心对待了。为什么?你不分别、不执着了,不起心不动念,这个人不就成佛了吗?你要还分你我他,我不是你,你不是我,我不是他,那就又迷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