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然教法师:本焕长老圆寂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4-19 12:46
标题:
然教法师:本焕长老圆寂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中国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于4月2日凌晨圆寂,5日上午在众人依依不舍和祝福中被送往深圳弘法寺后山荼毗。各界人士及海内外高僧大德、政要、信众等5000余人参加追思会,追忆长老百年光辉人生,弘法寺山门外还有海内外数万信众为本焕长老送行。
老和尚曾经三步一拜朝五台山;闭关3年阅读大藏经等100余卷,放焰口一千台超度抗日阵亡将士;刺血为墨,先后抄写《楞严经》10卷,《地藏经》3卷和《普贤行愿品》等19卷经文。本焕长老秉承临济法脉,兴寺办学,勤修戒律,梵行高远,曾任韶关南华寺、广州光孝寺、深圳弘法寺等十余寺院住持。先后主持恢复、重建、兴建寺院十余座,剃度传法弟子数千人,归依接引善信数十万。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韶关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本焕长老一生所作功德巍巍,堪为佛门一代宗师,是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典范 。在老和尚106岁的时候舍报还真,所谓功德圆满。虽然人们都期盼老和尚能长久住世,但美好的愿望阻止不了世间的真相,他的圆寂也是给世人揭示了这不变的真谛,那就是一切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
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呈上升趋势。但能丗寿过百相信也不多见,可谓凤毛麟角。一般人祈求长寿可以理解,但如果对寿命过于执着就是一件最终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因为无论通过任何手段去延长寿命,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无常终会到来。就是佛教的一句话: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
什么是“无常”?无常是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就是指世间事物的生灭迁流,变化无常。对于有情而言,简单说就是色身死,对于事物现象而言叫做坏灭。《大乘广五蕴论》中说:“云何无常,谓彼诸行相续,谢灭为性。”《百法直解》中说:“无常者,亦名为灭,依于色心暂有还无假立。”《百法纂释》中说:“言无常者,今有后无,乃死之异名。盖生名为有,以有生必有死故,不如寂莫常住之无为,是恒有也。灭名为无,无非恒无。如人死此生彼,不如兔角之常无也,以不同无为之常有,不同兔角之常无,故曰无常。” 不能恒常不变,不能永恒存在,刹那变化就是无常。
因为一切法皆是无常,遍一切处,所以关于无常的概念在佛教有很多种分类。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说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三种。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按着这个说法,不仅以缘生的有为法是无常的,并且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印度外道也认识无常的道理,比如《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面对老和尚的与世长辞,不用悲伤,不用惋惜,不用失落。因为这是老和尚不想见到的,无用的行为。我们应该通过老和尚给我们示现的无常,展示的真相,好好体会佛法的真谛。不要再放逸自己,无常马上就会来到;不要再执着自己,无常终会来到;不要再迷失自己,无常如影随形。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4-19 12:46
**年4月2日本焕长老于弘法寺安然示寂。‘寂灭’二字是‘涅盘’的义译,寂灭是简单的翻译,详细地翻应该是‘圆满清静寂灭净乐’。“圆寂”和“死亡”形式上看似一般,从信仰角度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有人说佛陀去世称为“涅槃”,因为佛以死为乐。并且引用儒典“死反吾真”的说法来类比,证明佛经“寂灭为乐”之旨,其实这是对佛法的不了解所致。
寂灭是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所以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就是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
莲池大师说:梵语“涅槃”,此云“寂灭”。寂灭者,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盖是无生无灭,无去无来,前古后今之所不能代谢,成劫坏劫之所不能推迁,真常独露,苦乐双亡,故名曰乐。六祖云:“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正明照之极,乃错认为死耶?若以死为乐,则宜速死以返吾真,而不可一朝生矣,是断灭、枯灭、绝灭、灰灭之“灭”也,安得滥语佛之寂灭?
这里充分说明了死和寂灭、圆寂的区别。死亡是由于没有修证的功夫,未能出离六道,随业受报落入轮回的表现。圆寂是通过修行达到智慧圆满、烦恼寂灭的境界,了脱了生死,不受轮回。所以往往佛教高僧大德往生都称为圆寂,是对出家人的肯定,是一件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殊胜之事,并非是一件悲伤之事。台湾知名佛教领袖、“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80岁圆寂,灵堂只掛一幅“寂灭为乐”的挽联以作鼓厉。在遗嘱中告诉后人:身后事是庄严佛事,不可辦成丧事。
在佛入灭的时候也有弟子悲伤,这些是什么人呢?《遗教经》中阿耨楼驮告诉我们说:“于此众中,若所作未办者,见佛灭度,当有悲感。”所作未办者就是指的还没有了脱生死的人,还没有了达涅槃究竟义的人。为什么对于佛的涅槃不要悲伤?佛说:“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因为佛陀了脱了生死,不来不去,游戏人间,表法示人,宣示无常。如果佛不入涅槃,对以自身执着的我们会更加执着,以为色身可以常住不坏。因此佛以不生灭示现生灭,处在生灭的我们哪里有资格悲伤不生灭的人?
老和尚一生抄经、建寺、慈善、度生,一生匡扶道风不遗余力,戒行精严,修正功深,扶道风不遗余力,爱国爱教无怨无悔,弘法利生永不疲倦,救度含灵无量无边。老和尚如今神归安养,得大解脱,寂灭大乐。我们这些沉溺在五欲六尘的众生,我们这些被生死束缚的人,就算要悲伤,也应该为自己没有修行,没有功夫而悲伤。所以情执深重的我们不要悲伤错了地方才是。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