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普劝大众恭敬三宝之倡议 多宝讲寺比丘智敏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2-4-25 13:46
标题:
普劝大众恭敬三宝之倡议 多宝讲寺比丘智敏
诸山大德高僧、居士檀信:
现代社会,由于印刷术及各种塑造工艺发达,很多商家为了营利的目的,把经文、佛菩萨像、塔寺像印在门票上、商标上、广告上、名片上、产品包装盒上、挂历上,或者制成各种小挂件、装饰品。这些印刷品和工艺品经过短期的流通使用后,大都被无知的人们扔进了垃圾桶。尤其在景区里,印有佛菩萨经塔等图样或字样的香盒、门票或包装盒被人乱丢乱踩,垃圾堆里随处可见,更有一些厂家为了招揽客户,于产品上(如鞋底)印制佛塔等形象。还有一些佛教徒,以讹传讹,焚烧经文佛像超度祖先,或把旧经书及过期的佛教杂志卖掉。也有一些居士,将经书等同世间俗典垫在座位上……种种现象令人忧心。有鉴于此,本文将分四科对恭敬三宝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和剖析,以期呼吁十方缁素从自身做起,恭敬三宝,践行皈依学处。
一、不恭敬三宝的过患
在《佛说慢法经》中,阿难问佛陀:“为什么都是信佛、学佛,结果却有富贵和衰败不同?”佛对阿难说:“……有的人信佛、学佛,没有遇到真正的明师,也没有经书、佛像,又不恭敬三宝……看到经书和佛像也没有恭敬、虔诚之心。如果他有经书,就以轻慢、玩耍的心态挂在墙上,或随手丢在床、卧席上,或者扔到衣服、被子、破烂的竹箱里,使得妻子、孩子用不干净的手去拿经书,纵然遭到烟熏和屋里漏雨的情况,也不去查看和关心那些经书,也不烧香、燃灯向经书作忏悔,就跟对待外道、世间的书没有差异。这样的所谓的佛教徒,善神就会离开他,恶鬼却得到接近他的方便,紧紧地追逐他不放过,想尽办法让其衰耗害病,各种罪过因此不断增加,妖魅和恶鬼屯守在他家门口,于是使他不断衰败最终死亡,性命尽了以后因为生前的罪恶、业力牵引堕落到泥犁地狱之中,这都是因为这个人虽然表面上信佛,但他内心的信仰并不精诚、专一,对佛法的信仰不坚定、犹犹豫豫,无所专据,根本就是不信佛法的人,所以得到这样的罪业和灾殃,衰败、亏耗到这种境地!”如此种种,可不畏哉!
律藏《杂事》里说,拘留孙佛般涅盘时,端妙大王为拘留孙佛造塔。塔造得很大,有一个工人,看见要造那么大的塔,二次重复地说:“要造那么大的塔,哪一天才造得完?”后来这个塔毕竟造成,确实很好,他就觉得过去说的话不对,生了忧悔,就把他的工资用来买了个金铃,挂在塔上边供养塔。他后来感到的果报,非常难看,身形矮小,像侏儒一样。但是,因他供了金铃,声音却是极好,就是因为福田极妙。福田殊胜所感福报极妙,同样如果对此造不善业,轻视乃至践踏,所感的不善果也较其他尤重!
对于在香盒上印制佛菩萨像,印光大师曾开示曰:“鬻香一事,最易培福,亦最易造业。制造不精洁,装璜竞新异,以佛菩萨像印作仿单,及印于香盒之上,又以佛菩萨像摄于香珠眼中,无知之人,竞为购取,亵渎之罪,何可名言。仿单香盒,随便丢弃。如此求利,吾恐不但子孙灭绝,恐其人一气不来,永堕阿鼻地狱。以自彼发起亵渎佛菩萨像,令敬佛者亦获大罪,况了无信心者乎。”“此种鬻香者,罪业之大,莫可言状,彼尚以为得意。”
又对于不敬经书法宝之过患,印光大师亦云:“然今之缁素,翻阅佛经,毫无诚敬。种种亵慢,难以枚举。而习行既久,彼此相安。其亵慢之迹,不忍备言。(如置不净处,口涎指划污伤经页,阅经威仪不正,肆意谈笑等。)视如来之法言,同破坏之故纸。且勿谓不知旨趣者,了无所益。即深知实义者,亦只是口头三昧,面门辉光。如饥说食,如贫数宝。虽有研究之功,绝无实证之益。况亵慢之罪,奚啻弥天。而受苦之期,岂止穷劫。虽是善因,反招恶果。纵为将来得度之因,难免多劫备受其苦……企依佛教以奉行,庶唯得益而无损。”
又有讹传,残破经书可做火净,此乃引误重罪。《南山律》的《戒疏》里边说:“有人无识,烧毁破经,我今火净,谓言得福。此妄思度”,有的人没有知识,以为把破的残的经烧掉,“火净”,以火来作净把残缺的经烧掉,认为以火来作净,是有福报的。“此妄思度”,这是虚妄的想法。
“半偈舍身,着在明典。两字除惑,亦列正经,何得焚除?失事在福也”,经典里讲,为了半个偈,释迦牟尼佛舍身供药叉,佛经记载,即使只有经中的“常住”两个字,就可除去众生的烦恼,有两个字可以把他的烦恼除掉,半偈、两字尚且有那么大的作用,尚且佛要花这么大的代价,何况一部残经?怎么可以烧呢?这个“失事”,折很大的福!
灵芝律师《资持记》(就是解释南山律的)说:以前有人这么说,“如烧故经,安于净处,先说‘是法因缘生’偈已,焚之。此乃传谬,知出何文?引误后生,陷于重逆。”过去有人这么说,把那些旧的经,摆在干净地方,先说一个偈,“诸法因缘生……”说这个偈念完之后再烧掉是可以的,但是他就说这是误传,这出于哪一本经?哪一个文?没有依据的。这是引误后生,把后来的人引入错路的,“陷于重逆”,这些是犯重罪,不能做的。但是现在、以前我们也听到过,“经像实在不能补了,把它烧掉,丢在海里”等等,这种说法是不行的。半个偈、两个字都不能烧,何况是一部残经、旧经?那些还没有残的,更不行。
“必有损像蠹经,净处藏之可矣”,他说假使有一些像,已经破掉了;经,虫蛀掉了,烧又不能烧,看又不能看,残缺的像供起来,人家看了会起不好的印象,怎么办?“净处藏之可矣”,找个干净的地方藏起来就可以了,不能烧,也不能毁的。
对于僧宝,经典中曾有一公案,说明不敬僧众之过患:某地有一恶习,以为向出家人身上倾倒垃圾可感大福,故争相效仿。几年后,天上突降金银等宝并衣食等受用资具,人人欢喜。不料几天后,天上普降沙土,所有的人被活埋至死。前者降金银等是以前善业所感之福,未及受用,而不敬僧之恶业已迅速成熟。现世受苦,后世剧苦更是遥遥无期。僧众是僧宝之代表,佛法之传演弘扬主要依靠僧团,故不敬僧众罪业极重。
不敬三宝,不但对个人而言有此种种过患,对正法住世、圣教弘扬亦关系重大。欲住持弘扬佛法者大须注意,作为佛弟子,我们自己若不敬三宝,还指望谁来敬三宝?指望那些不信三宝的商人来恭敬更不可能了。若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两群人都不信不敬三宝了,则佛法愈衰。当我们在慨叹末法时代来到时,有没想到,我们自己碰到不信三宝的人多、明师难遇、正知见之善友少的结果和不敬三宝有何关系?以及出家人常被社会上的人误解歧视,认为是寄生虫、没饭吃、失恋者的归宿处。我们有没有想到这是不是自己未从内心深处发起恭敬三宝以及往昔不敬三宝之恶业所感之报?
本来经像塔寺是三宝的代表和所依,应当作为众生恭敬顶礼的对境,但由于人们的无知轻慢,上述种种不恭敬三宝的现象比比皆是。试想,如果有人把我们的父亲或祖先的照片扔进垃圾堆,或者焚烧,我们会作何感想?而表法解脱和圆满功德的佛法僧三宝形像,屡屡被丢,被践踏,作为佛子,我们又于心何忍,又何能视而不见?三宝是众生解脱的唯一圣福田,末法时代众生造作如此种种不善业,若一大群人共创不敬三宝之业则众生的苦报亦极大,此实是导致共业福报急剧损减之因,也植下趣入三恶趣和无法值遇正法等果报之因,令人扼腕不已!
那么,在当下这样的情形下,恭敬或轻视经像不仅是关系到佛弟子自身修行的问题,同样也成为一个众生共业福报增减的普遍性问题。当很多佛弟子也在为所谓“**zai 难”等问题而纠缠的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维,福报增长或zai 难降临的原因在哪里?如果还肆意丢弃、踩踏经像等等,福从何而来?难又何能不增?
弥勒菩萨弟子世亲菩萨所作《俱舍论》曰:“无惭愧不重,于罪不见怖;爱敬谓信惭,唯于欲色有。”恭敬之体为惭,反之,不敬即无惭。“于诸功德及有德者,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无惭无愧是不善心所,遍于一切不善心,有此则于有功德处(比如三宝)无有崇敬,无有畏惧,无恶不敢作,一切恶业之门由兹开启。由此而领受极重恶业苦报。
二、不敬三宝之原因
我们对三宝之所以不恭敬,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三宝的功德、价值以及对吾等之恩德。这也表明我们对三宝的信心还很欠缺,对三宝没有一种珍贵的想。我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是由我们内心对这一事物的价值的认识程度来决定的。比如社会上的生意人,经过一番努力,好不容易签下一份合同,他会将合同视为珍宝,藏在保险箱里,小心保护。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很明白那份合同的功德——会带来财富!所以便努力保护好。又如大家见到地上有一万元钱会知道捡起,若见一百万、一千万绝不会嫌捡起太累,就是因为能见到钱的价值。而今,价值超过摩尼宝的三宝,能够带领众生趣入涅盘城,得到究竟的快乐,三宝之代表却屡屡被肆意践踏,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和功德认识,难道超不过一位商人对合同的认识和重视?
又如我们说捡多没处放,家里自己的相册却可以放一大摞,因为我们觉得那相片上的图画就代表了我,谁乱扔乱画弄掉了,自己都痛心不已,就因为我们觉着那有价值。见佛像经文在垃圾堆却麻木不仁,就是没见到经像的价值。
或许有人会认为,佛像、经书等只不过是一些铜木、纸张而已,不必当作真佛、法宝看待,所谓“心中有佛”即可,何必着相。不仅知行上没有做到一个佛弟子应该做的,反而还为自己找了种种颠倒的理由,实在是愚痴而可怜!对此,印光大师驳斥曰:“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
三、恭敬三宝能得到何种利益及为何恭敬三宝
恭敬三宝能得到什么利益?依于这佛法所依——经像我们得以忆念佛陀、正法,能增上福德智慧,能够得到现世、来生的安稳快乐,能得到完全成办佛陀果位。下面当详细叙述:
恭敬三宝之功德利益是无量无边的,备载于三藏经典之中,近则人天福报、远则三乘圣果,都必须以恭敬为基础。比如你去收集三宝字纸的时候,做的当下即可遮止众生不敬三宝之罪。本来我们看到佛像、经文字纸被扔得到处都是,现在我们恭敬他,让他成为大众恭敬的对象,这一善举能净治自己往昔不敬三宝之恶业。
《大集经》云:“商主天子问:佛在世日供养,世尊是受者,而施者获福;世尊灭后,供养形像,谁是受者?佛言:诸佛如来法身也。若在世、若灭度,所有供养,其福无异”。《善生经》中亦云,“佛言如来即是一切智藏。是故智者,应当志心勤修供给。生身灭身。形像塔庙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
《金刚经》亦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又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道宣律师《戒疏》云:“一法所受用者。谓纸素竹木上书经像,或箱函器幞曾经盛贮,克定永施,不许改转。此则定,敬同圣教。皆是灭理之所依持。故有损益,并望涅盘而生罪福。”行宗释云:“前出物体。皆下示所以。纸素函器止是世物,但望所诠至真无价故。”
佛住世时有一位阿罗汉,因其往昔曾用泥修补过一尊佛像的坐骑——大象,而感得生生世世有金象伴随。我们现在修补的不仅是佛的坐骑,而是佛身,从异熟果来说,若求人天福报,果报尚大得不可说,若你发的是出离心、菩提心,那果报更是无有穷尽。对于那些做工不如法的佛像,我们去收集珍藏,将来我们就有福报亲见化身佛或遇到非常如法、有加持力的佛像,修补经书是开智慧的因,将来能值遇圆满教法,能听闻善知识讲法。《瑜伽师地论》说,这些对于我们修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而不可缺的顺缘。
印光大师言:“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则但结远缘,难得实益。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世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能恭敬者,实乃大智慧人。故恭敬有大功用大利益。
故诚如印光大师云:倘能暂息狂见,清夜自思。世尊往昔无数劫时,恒为众生采集法药,乃至一偈,以身、妻子而用募求,苦毒求法。当必心神惊悸,涕泪滂沱。悲昔日之无知,誓毕生以竭诚。从兹心意肃恭,身口清净。永绝粗鄙之恶态,恒依经论之圣谟。果能如是,庶可于佛法大海中,随分随力,各获实益。
对于经文,如果我们恭敬凡是带有佛教文字的经文、纸条之类,修补残经等等,就可以净化往昔诽谤佛法、烧毁或跨越经书等罪障。现在学佛者自觉听闻佛法不能持诵文义,思惟法又不能解其义理,修习法却又不能相应者很多,依福田力,是重要教授。
有些人做世间俗务非常精明,脑筋很灵,因为无始以来串习太多了,一学佛法,学不来了,反应又慢,记也记不住,这种情况,肯定是往昔在三宝面前造了很重的恶业。怎么忏悔呢?以恭敬三宝来忏悔。
具体地讲——加行:当你想去捡地上的佛像的时候,就对治了不想恭敬三宝的过失。以前我们在做不恭敬三宝的坏事时,也有个想做的心在指挥我们,现在我们开始恭敬三宝,实际去做的时候,这个好的想法就对治了原来那些坏的想法,把它忏悔了。正行:你在擦弄脏了的佛像并修补装裱的时候,不断重复这些动作时,就对治了我们无始以来行为上对三宝的不恭敬。结行:你做完了,随喜自己,很高兴,这不但是大大的积资净障,还对治了你以前干完坏事时心里乐滋滋的那些恶思惟。由于这样做便能令恶业渐净,善业渐增,开智增福,善报增长,闻法渐能忆持文句,思惟能解法义,修持能生触证,故大家当努力行之。
四、如何恭敬
对于三宝,我们内心的恭敬依靠观三宝之功德与恩德生起,而行之于身口的恭敬加行主要依经教及大德教导来行持。
《佛说优婆塞戒经》曰: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后显示。见像毁坏,应当至心供养恭敬,如完无别。
对于阅读经典之威仪规矩,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以拇指与二指翻开经本,慎重小心保护经文,勿令染污、勿使损毁。一则保持经文寿命,二则保持经文完整,三则能生福德及智慧性,四则远离诸过也。”
故凡佛弟子当依教而行之,一起力行恭敬三宝之善行,庶可转末法为正法焉。
附:恭敬三宝之具体做法
我们能做什么?
1. 可以去旅游时把带有佛像、塔庙、经文的游览券、门票自己收起勿扔。有力量的请把地上的捡起;更有力者,请把垃圾堆里的像捡起;更有力者,请找收门票者索要废券;更有力者,请找有关单位说明这样印制门票会让很多人举手之间造下业障,请勿印刷。
2. 在去寺庙烧香、拜佛时把地上的印有观音菩萨等形像的商标收起、捡起,劝说等,广说如上。
3. 对有关寺庙管理人员说明情况,劝彼处理或交给自己,或阻止大家乱扔乱烧,说明道理。
4. 给以三宝形象作为商品包装物的生产厂家电话电讯劝止。例如,“观音饼”盒上印有观音像,月饼盒上印有弥勒像,僧衣厂、尤其是制香厂的商标,以及造像厂的广告纸等。
5. 其他如残破的经文以及信佛的人去世后的经书佛像妥为处理,如结缘等,不能将皈依证等随亡者焚化。
6. 劝他人做到以上诸条。
7. 见到他人做时,随喜赞叹,互联网上鼓励。
8. 发愿恭敬擦拭佛像若干尊或收藏安奉若干尊。
收到后如何处理?
1. 佛像分类:
A 可重新流通结缘者,要求:做工如法,完整无损,无其他干扰图案,背后有俗人照片者不流通。经过沐浴、修补、装裱后送人结缘。
B 放山洞储存者:除A类之外者。例如残破不能修者,做工不如法者,包布后记录下若干尊像,一者自己存放于箱内,二者放无人山洞或室内楼阁空处,三者交给寺院。
2. 处理程序:
(1)皈依、念皈敬颂。
(2)剪裁:佛像周围留空白尽量大,剪成方形。这是指广告纸、挂历、门票等佛像与商品混合的图案,若是单独的像,不能剪边。
(3)浴佛:先念三个浴佛偈,然后先湿布后干布,擦干净。观想自己及众生业障惑障消除。
浴佛偈
诸佛相续本清净 纤毫尘垢而亦无
为超生死涅槃故 奉请如来澡浴身
如彼大觉降生时 诸天供养天净水
我今亦以净天露 奉献如来澡浴身
佛身语意不具诸烦恼 为净有情身语意业障
奉请佛身语意澡浴水 愿净有情三门三业障
嗡 萨瓦达塔嘎达 阿必肯嘎得 萨嘛耶喜耶阿吽
注:此法行尤能对治非人干扰及已造作诸种恶业,及现世顺缘不具等及净除修道中各种障碍。
(4)A类:修补、装裱,用于流通法像。
B类:同一种佛像,同一规格者,裁成同样大小,擦干净放在一起,用黄布包好捆好,或放小盒子里,把数字贴在外面,放一张样品在外面,然后放在纸箱内,外面标总数,本来带有佛像的盒子擦干净,将其他佛像装入,外用黄布包起。
门票、名片等载体上的佛像,分AB类后如上处理,B类可放入香盒子,外标数量及“放山洞”字样。
佛像与寺庙像分开。
(5)回向(任选其一) ①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 lun,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愿我及一切父母有情所造破坏塔庙、佛像、经书的罪障消除、净化,包括所有历史上造此类焚烧破坏经像者的恶业净化。愿我等能积集成就佛色身、法身的功德等等。
②自己加入其他希愿的颂文。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2-10 22:10
分辨自己是不是跟对了善知识,可以注意以下几个善知识的特点:
一、老实念佛:我们想要在今生了生脱死,一生成就,舍念佛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法门可以成功。善知识深深明白末法众生福薄业重,自己一定是专修净土,一门深入,绝不夹杂,并且普劝一切人专持名号,老实念佛。
二、以戒为师:善知识律己甚严,修行处处以佛陀的戒律为准则,并广劝一切人严守戒律,随时随地反省自己,修正自己。
三、简朴平实:善知识谨遵佛教,劝劳刻苦,节俭惜福,生活的一切能省则省,绝不浪费,不管是食衣住行,言谈举止一切都朴朴素素,平凡老实,以身作则,把佛法真正实践于生活当中。
四、不求名利:善知识自利利他,随缘度众,只是为了让众生真正获得佛法的实益,真正地离苦得乐,绝不贪名,绝不求利,绝不会藉着佛法佛事去榨取金钱,赢取虚名。
五、注重实践:善知识明白空口万言不如行得一字,要得到学佛的利益一定要亲身实践,因此对于一切人特别强调行持,特别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善知识的最佳写照
◎平凡最高,老实最妙,世人都喜欢高妙,殊不知最最高妙的正是那最最平凡老实的。因为平凡,不管富贵贫贱,男女老少都可以受持;因为老实,不管知识高低,根机优劣都可以得益。善知识之所以为善知识,就是用平凡老实的指导,真正真实地利益一切众生。如此看来,“平凡老实”正是善知识的最佳写照。
当个明眼人
◎善知识不自以为善,非明眼人无法识其善;恶知识不自以为恶,非明眼人无法辨其恶。我们修行都要当个明眼人,明明白白地择取善知识奉事亲近,千万别糊里糊涂,浑浑噩噩,一窝蜂跟着乱学乱修,蹉跎掉的不只是一生,更将被误导堕入地狱就太划不来了
。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2-13 17:21
修道人对佛法的信心,是要在最危难时才知道。就像文ge期间,不允许出家当和尚,当和尚是犯法,还要被批斗。这时,如果能坚固信心,出来的就是祖师。所以,近代的佛教出来当中流砥柱的,都是危难时扛得过来的。像佛源老和尚,净慧长老,本焕长老,梦参老和尚。有信心的人,就是祖师。
一个人真正有信心,对三宝有信心,需要宿世的福报和因缘。信心来自哪里?不是来自诵经,念佛,也不是来自学习经教,而是来自我们去奉献时,就会慢慢去巩固信心。
平常你去念佛、拜佛、诵经,那个是消灾,消自己的zai 难。为自己想,想清净自己业障,那不叫功德。功德是奉献出来,从不为自己想时。当你去为三宝做事时,你什么都不求,等到危难时再求,就特别感应。
我刚接触佛法后,对观音菩萨就特别有感情,每天就来打扫卫生,做义工,多余的钱,通通拿来建观音像。钱也很少拿来孝顺父母,我也不求世俗,就求开发智慧,让更多人来念普门品。我为什么不求呢,第一,我感觉自己业障很重,福报小,应该多留些福报来学佛,所以不求世间的发财。第二,我觉得做些功德,留着关键时用。
有一次,我母亲在老家生病了,她说她肚子里生了一个东西,硬硬的,原先吃药会好一些,结果三四天后,越来越严重,怀疑是肿瘤了。然后我就去求观音签,说是业障病。那时我就跟观音菩萨讲,父母养我这么大,送完读书,我还没有孝顺老人家过。钱也没有寄回家,就天天呆在庙里诵经,这次老人家有病苦,希望菩萨保佑,看在我做了一些义工的份上,让她能好起来。晚上时,我就让我母亲喝了家里佛前的大悲水,她喝了下去,半小时后,想去拉肚子,四五天的病就好了。
从那以后,我对观音菩萨更有信心。我安心地做些三宝的事情,菩萨一定会照顾我家人。我那时去求菩萨,不敢说我念了多少经,拜了几拜佛,我只敢说,看在我做了多年的义工的份上,帮我母亲病好起来,菩萨就感应了。这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要有信心,真不容易,信心就代表解脱。什么叫做解脱,就是你对任何事情都不再有恐怖,叫做解脱,哪怕死了,你也不怕。诸位,要无有恐怖,不简单啊。现在保险业为什么这么发达,从婴儿到老年,从坐车到自己买车,都要买保险,就是人心中对不安全的恐惧。
你就算买了生病保险,只能生病后有报销,而不是保证你不生病。一点点小挫折,就可以让我们觉得没有安全感。就像你可以给父母钱,也无法保证父母健康、快乐,一样的。所以人生有很多苦,这些苦,就是来自没有信心。
要有信心,我建议大家去三宝门中做布施,你去努力做。我带队去朝拜时,很多老居士,他们为了节约午饭钱,都自己带干粮吃。但他们投功德箱时,却是很虔诚,很大方。这些人的福报就特别大,身体也特别健康。自己不要,就供养给三宝时,你想想看,菩萨不护持你,还能护持谁呢?
目前很多人来学佛,虽有善根,但有时候是带着讨便宜的想法的。布施钱,希望我生意兴隆。生病了,布施钱,希望我病好。当然,是有善根。但这不代表有信心。在很多观音菩萨感应录中,讲到某些人求子,或者求病好,就虔诚念几部普门品,他就求到了。也有的人,去求子,或者求病好,他也念几部普门品,结果求不到,就对菩萨失去信心。那些真正念念经就满愿的,是因为他们曾经背后积累了很多阴德。就像我们看人吃饭,他一个饼就饱了,其实他前面已经吃了六七个了,你现在只看到他目前吃一个,就以为一个就饱。
在佛门中,做了一点善事功德,不要去求,尤其是为自己求享受。你做了一点功德就想要发财,功德就转为了财,想要消灾,就转为化解zai 难了。或者想要得到别人的赞叹,一直去宣传,功德就化为了赞叹。一转化,就意味着消失了。那你遇到危难时,怎么办?
功德福报要在关键时用,所以功德要藏起来,等你危难时,菩萨就会来救你。如果你拼命了去付出,菩萨都不救你,那还来救谁呢。天地无心,但唯一喜欢救善人。所谓救你,不是让你无灾无难。zai 难来了,是给你消业障。也是菩萨在救你。要有这个信心。
但如果你平常没有去三宝门中做善事,去真心付出,到了你危难时,生病时,你再来求菩萨,你就会没有信心,没有底气。信心是一种底气,是一种对自己功德的认可的底气。因为人有良心,你付出的多少,良心会知道,真的生病时,良心上会让自己失去信心。
真心付出的人,是和天地同德的人,不仅诸佛护持,龙天护法也护持。历代祖师中,有猛虎皈依,也有山神护法,也有龙神,天神都护持。护持的是修道人的道心,这个道心,就是为众生去奉献的心。
世俗人念念经,就以为自己有天龙八部。错了,你自私的念,只能给自己消灾。龙天护法福报大,智慧大,天下大修行人又多如牛毛,怎么有空来护持一个为自己念经的人呢。只有发起了无上利益众生心时,龙天护法觉得你不错,他就来护持。
大家去看那些祖师爷,他们都在哪里,他们在极乐世界,或者在兜率天宫。那些祖师大德,他们一辈子拼了命去为三宝付出,十方诸佛都欢迎他们去诸佛的国土。真心为三宝付出的人,你不要担心你的去向。
像我们凡夫,没受菩萨戒的,只受比丘戒了,造罪非得造成事实,杀人,得杀死,才算犯杀戒;杀人没杀死,把他抬到医院去,以后在医院死的,你不犯杀戒,只犯伤人罪。
为什么要学戒啊?戒的开源很多啊,你不学不知道啊。一开口,犯业了,又一来,又犯戒了,没那么容易!犯戒也不容易啊。要五缘、或者六缘、或者七缘,几缘成犯。如果大家看看弘一法师的戒相表,专有一个求戒的受戒的,什么样才算犯。因为这个时候,忏悔的方法不一样。光是心念,自己跟佛菩萨说说就行;如果这个时候,必须得对首忏。我对着另一个法师,或者对着另一个师傅,合着给我作见证忏。那个说好后,答:“散”、“耳”,答这两个字就行了。你对我忏悔了,这个事情就没了,照着自己不再犯。
懂得这个,这叫学。学了这个法,你才能够知道啊。没有法,你怎么知道啊?请转法 lun、请佛住世的意思,就这样。这个世界上,必须得有些个先进者。请佛住世,佛就代表一切诸大菩萨、一切善知识。大家看经的原文就知道了。
为什么常随佛学呢?佛不在世了,佛不在有经啊。所以,我经常地劝我们的道友,你一打开经本,你就应:佛对着你说法呢。你不要以为佛不在了,经就是法,法就是佛在跟你说。要有这样一个尊敬心。有这样一个心,那你得的利益、效果,非常之大!就这么念着、拿着。甚至有的人,特别在家二众,不懂得,没有学过,拿着经本,甩甩倒倒地;拿到下半身;或者在家里头乱丢。特别是结缘的书,没花钱买的,没花钱不心疼,随便就丢。我看你们有时候,有的道友,有些到厕所里边去,都要拿着经书去看,这是不但没求福,反倒造业了!看完就丢到厕所去,不懂得啦。一定要注重法!
我们古来大德,从唐朝的时代,对那个经啊,特别我们那个老院长,朱富嘉居士。他拿着经,我见过好多次,只要拿着佛经,非常恭敬,两手端着。现在我们看四众弟子,对佛经不注重:“这是印刷品,多得很,一印就好”。没有原本,你拿什么印啊?!
我记得义净三藏法师到印度去取经。唐朝那个时候,最早是法显法师,其次是玄奘法师,最后是义净三藏法师。他写了两首诗,就形容不尊重法的人。他说:“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那个时候,去印度求法的人很多,“去人成百归无十”,去一百个人,十个人回来也没有,“后者焉知前者难”。说后来的,我们的四众道友啊,读经的,不知道这个经怎么来的。
前人啊,为了翻这个经,他经过好多的苦难,用生命去换来的!所以他说,在晋宋齐梁唐代那个时候,一般的、发大心的菩萨、高僧,离开长安到印度去求经,去一百个人,回来的不见几个。我们所知道的是法显、玄奘、义净,剩下的,或者去了没学成,回来也贡献不大;或者在半路上就死了。后来读佛经的人,你哪知道前人那时的辛苦啊!“后者焉知前者难”!
形容取经的过程,“路远碧天唯冷结”,形容那个道路是艰难的。现在我们去走丝绸之路,走那个新疆的,旱啊,都是沙漠地带,才知道,古代那个时候,早至 1000多年,唐朝的时候,是怎么走的!没得水啊!我们坐飞机、坐汽车,那时候,一步、一步走啊!走到下雪的时候,路远。天呐,有时中午时,高温到40度,那是沙漠地带,就这样,夜间零下40度,日差就这么大,而且没有水喝啊。“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风沙一来,天昏地暗,什么也看不见。这时候的人的精神啊、力量,一点也没有了,都尽了。“疲殚”殚是力尽的意思。“后贤如未按斯旨”,说后来的我们这些四众弟子,这些贤人,称赞我们学佛法的为贤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后贤如未按斯旨,往往将经轻易看”。
拿着佛经随随便便地,不重视,你怎能进入?怎能开悟?怎能得到加持?怎能断烦恼?怎能消业障?怎能免除你的苦难呢?!
这两诗,我经常记着,联想到尊重法,对佛经的重视。请佛住世、请转法 lun,不是那么一句话,这里边的含义非常地多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6-1 07:12
出家人是佛陀的亲近追随者,是如来伟大家业的继承者,是一切世间的无上福田,因此决定了他们具有广大的功德,地位至尊至贵,世间一切众生皆应恭敬。
出家人无论男女老幼、智愚贤劣、持犯净秽,因为是佛陀的种姓,显现三世诸佛的清净解脱幢相,身披无上解脱福田衣,手持应量器,因此佛在人天大众之中再再告诫,必须恭敬出家人。
出家人纵然破戒毁禁,邪命恶行,违法背律,放逸懈怠,佛也从未开许一切世间之人包括转轮圣王可以打骂毁谤他们。若打骂毁谤则违背三世诸佛的教言,与三世诸佛如同敌对,无疑造下无量罪业,后世三恶趣之报在所难逃。若具菩萨戒者打骂毁谤逼令破戒、具戒出家人还俗,则破菩萨根本重戒。
经中记载,纵然是恶心猛厉的罗刹夜叉、狂醉大象,见到披戴赤色少分袈裟者不仅不损恼而且恭敬尊重。然而到了末法时代,一些恶劣、愚痴、傲慢的国王、宰官、居士、长者等连罗刹畜牲也不如,损恼摧残出家人。
如此造下弥天大罪,一切信受三宝、护卫国土的天龙药叉等,对此罪人心生嗔忿,不久罪人便会肢体残废断缺,长时间中结舌不语,感受诸多难以忍受的痛苦,命终之后决定堕于无间大地狱之中。
如《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云:“当观如是过去罗刹,虽受无暇饿鬼趣身,吸人精气,饮血啖肉,恶心炽盛,无有慈悲,而见无戒剃除须发、以片袈裟挂于其颈者,即便右绕尊重顶礼,恭敬赞颂,无损害心。然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怀毒恶无有慈愍,造罪过于药叉罗刹,愚疑傲慢断灭善根。
于皈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诸弟子所,不生恭敬,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生无间地狱。”
以大乘佛法而言,连对草木瓦砾等无情都不能起嗔心,何况轻毁修离欲善法的出家人?破戒比丘以其初发心出家的功德仍然超胜百千万亿的在家人。犹如金制的容器虽然破漏,但却远胜完好的木制容器一样。
佛金口亲宣,他的出家弟子纵然毁禁破戒也仍然超胜一切世间外道。出家人纵然破戒,由于身着如来袈裟,又与清净梵行者同住,且经常闻思三学圣教,所以很容易发起惭愧而忏悔罪业改往修来。如同一健足之人偶有不慎跌倒于地,但会马上起来,在家人却并非如此。
《赞僧功德经》云:“纵使欲火炽烧心,玷污尸罗清净戒,不久速能自忏除,还入如来圣众位。如人暂迷失其道,有目还能寻本路,比丘虽犯世尊禁,虽然暂犯还能灭。如人平地蹶脚时,有足还能而速起,比丘虽暂缺尸罗,虽犯不久还能补。”
经中还说出家纵然堕地狱也如拍球入水,刚下即起,而在家人却如石沉水,极难升起。
因此奉劝有缘者,千万不可毁谤如来教下的僧宝众,如对自己的恶心恶行不加以遏制,当来业报成熟时可能连如来都会毁谤。由此谤僧、毁僧、恼害僧人的身口意恶业,当于万万劫中沉沦于三恶道而难有出期。
如果由于往昔无知而曾恼害、毁谤过僧人,现在应当生大恐怖,克诚披露,求哀忏悔,发愿尽未来际永不复造。
《赞僧功德经》云:“是故殷勤劝诸人,勿毁如来僧宝众,今生习恶因缘故,当来业成亦毁佛,缘兹身口意业支,永断世间人天种,当堕三涂恶道中,亿劫沉沦无休息。”又云:“常能防护己业过,不谈如来僧宝众。”
时至末法的当今,出家众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仍是人天福田,佛法的住持者,如果其刹那功德有体相的话,尽大地也无法容纳。没有今日的出家人,即便是当今的影像佛法也难以维持下去,当然也不可能有具三皈五戒、菩萨戒等的在家修行人。
因此作为白衣还是要平等地恭敬护持一切出家人,不能动辄讥毁污谤。当然在依止时可择其善者而随学。如果见到出家人犯戒行恶破威仪,即刻应当观清净心,切勿讥谤、传布恶行。对于在家人,出家人犹如长辈,所以他们纵然有过错也应观为清净,委屈将护,婉转善巧地规劝护持,纵然无力帮助他,也绝对不能揭露宣扬其过错。
《赞僧功德经》云:“纵见沙门犯戒时,当宽其意勿嫌毁,如入芳丛采妙花,不应摘选枯枝叶,广大清净佛法海,多有持戒精修者。其中纵有犯威仪,白衣不应生毁谤,譬如田中新苗稼,于中亦有稗莠草,应可一种敬良田,不应选择生分别。是以世尊制诸人,不听毁谤沙门众,唯当尊重生敬心,同此受胜诸天报。”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