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君子九思与生活中的修行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5-8 12:27
标题:
君子九思与生活中的修行
朱景东
如果你不能为你的妻子或丈夫、孩子、父母服务,你要怎么服务社会?如果你没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快乐,你又怎能期望为别人带来快乐?修行真的是要脚踏实地,要缩小范围,回到当下,回到自己,回到家庭,回到亲友,回到同事,回到自己所住的社区。要做到修行与生活的融合,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我们就要修持正念,把正念贯彻到生活中去。孔子在2500年前,已经清楚地指点我们,在生活中修行有九个要点。
一、 九思:在生活中修行的九个要点
《论语·季氏第十六》有一章,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意思是,“君子要常常做九个方面的反省:眼睛是否看得明白,耳朵是否听得清楚,脸色是否温和,容貌是否谦恭,言语是否诚恳,办事是否认真专注,有疑惑是否向人请教,发脾气是否考虑后果,见有所得考虑是否适宜。”
儒家的学问,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这一章很重要,可以当成儒家修行的一个口诀,这是孔子讲真东西了,把修行的口诀都告诉了大家。“君子有九思”,这就详细地谈到了入世修行的九个要点。
儒家是入世的修行。所谓入世修行,即是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无非是在待人接物上,磨炼自己的心性。这里很关键的一点,它是要求随时随地、每时每刻保持觉照,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功夫,也是“明明德”的下手功夫。
每时每刻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照,用佛教的话说就叫保持正念。一般我们讲,保持正念都是把觉照力放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观照自己的内心,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儒家是在待人接物上修行,不仅要觉知自己,同时要觉知到他人,这个难度就更大。
在待人接物当中,如何保持你的觉照力?这里,孔子就提到了九个要点,它有一定的次序,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境”,第二个阶段是“表态”,第三个阶段是“行动”。
李炳南老居士在《论语讲要》上,列出图表,说明这个次第:
「动作 视 色(颜) 言(语) 疑(痴)
-对境- 表态 出动 防非 忿(瞋)
次第」 听 貌(容) 事(行) 得(贪)
二、对境——“视思明”与“听思聪”
境,就是相对于主体的客体。待人接物,无非是人与人、人与事物的互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就是:“视思明”——看明白,“听思聪”——听清楚。
做过一点修养功夫的人就会知道,眼睛在看,但不一定看得明白;耳朵在听,但不一定听得清楚。往往是,你只看见了你想看的东西,你只听见了你想听的东西。
这是由于我们的注意力本身具有“先天的缺陷”,注意力本身只能观察到局部,而不能观察到整体。我们在看、在听的时候,往往有偏见有局限,那么我们能不能意识到这个偏见局限的“有色眼镜”呢,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会看不清楚、听不清楚外部世界,是因为我们没有看清楚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当我们在看、在听的时候,要注意观心,观看我们的内心有没有贪心、瞋心、慢心、疑心等等,这些都是“有色眼镜”。
下面是一位叫珍珍的大学生的生活记录:
有一次,我跟妈妈通电话时,她问我最近在学什么,我说在学针灸。她说:“绝对不能在你自己身上试。”我一听就很生气,因为我们练针灸必须在自己身上试,不在自己身上试就去扎患者,是很不负责的行为。我说:“我们必须在自己身上试,这是老师要求的!”妈妈说:“那也不行,万一扎坏了你,怎么办?”我说:“不会的,我们专门学这个的,怎么会扎坏呢?”妈妈说:“就是不行,可不能拿你自己做实验,本来好好的,别没事再给扎出病来。”她已经是命令的口气了,我没法再说下去,很委屈。我常常感到,跟父母是没法讲道理的。虽然我是学医的,这是我的专业,但是他们根本听不进我的话。
我为这个事纠结了几周,觉得妈妈不可理喻,总是干涉我,而且不相信我。后来,我突然想到了“需要”,妈妈的需要是什么呢?我不知道她需要的是什么,我只知道她很担心我。下一次打电话时,当她告诫我不准在自己身上练针时,我突然不生气了,只是很平静地听着。我问道:“妈妈,你在担心什么呢?”妈妈愣了一下,说:“我就是担心你身体不好啊,万一扎坏了怎么办?”我这次突然明白了她的担忧,原来她不是要故意干涉我,而是担心我的健康。于是我回答:“其实你不用担心的,我们都是严格按照要求做的,老师在旁边看着,一点危险也没有……”我向她解释了我们的练习过程,她默然不语了,我想她是同意了。
珍珍第一次与妈妈交流时,是带着有色眼镜的,所以她会认为妈妈不讲道理、故意干涉她,于是就很郁闷;第二次交流时,是很诚恳地倾听,想要了解妈妈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了解妈妈的需要,于是她发现了妈妈对她的关爱。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看清楚、听明白是何等的重要!那么,怎么才能看清楚、听明白呢?这就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随时保持觉照,内心里面要很宁静,不要带有偏见,不要带有情绪。
三、神态——“色思温”与“貌思恭”
在待人接物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神态表现至关重要,脸色是否温和,表情是否谦恭。之所以说待人接物的态度非常重要,是因为他人只能通过表面现象,才能判断你内心的活动。作为一个修行人,就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脸色和态度,保持温和、谦虚、恭敬。我们态度一傲慢,别人就不愿意跟我们沟通。所以我们在待人接物过程中的神色与态度,是能否有效沟通、能否有效处理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随时保持觉照。
1、仁与礼:满足人类的两种基本精神需要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除了物质层面基本的生存需要,还有着更深层的精神需要。而被爱、被尊重是人类的两种基本的精神需要,在儿童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们发现,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而这两项需求来自相同的根源,那就是所有人类共同的“爱与被爱”的需求。
观察一下孩子的天真表现,那是很有趣的。
阳光照进客厅里,两三个孩子在嬉戏,妈妈坐在沙发里织毛衣。“妈妈!看看我!”一个孩子向妈妈跑过来,妈妈只要微笑着回应一下,或者抚摸一下孩子的脑袋,孩子便心满意足地又跑去玩了。如果妈妈走了神,没有及时回应,孩子便会使出他能想到的所有把戏,哭闹、撒娇、发脾气、装可爱……直到确认得到妈妈的爱与关注为止。
这些需求中最主要的,就是归属感。在孩子们努力追求归属感的过程中,他们很快便发现,如果想要得到关爱,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具有特殊的价值。他们便会做出一些行为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父母关爱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不管他们有没有特殊价值,父母其实一直在关爱他们。
这种行为模式一直持续到成年人,小的时候,我们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注,成年后,我们需要社会更多人的关爱和尊重,为了获得爱和尊重,我们会追求事业、金钱、地位、名声,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被尊重的。站在这个角度看人类,我们其实都还只是个孩子。
儒家真是很慈悲,他发现人类需要被爱,便去爱世人,这就是“仁”;他发现人类需要被关注、被尊重,便去尊敬世人,这就是“礼”。“曲礼曰:勿不敬。”儒家提倡仁与礼,其实就像我们慈爱的父母,尽量来满足我们这些孩子的需要。
2、真诚的虚伪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有当我们内心真诚地关心对方,我们的脸色才会温和;只有当我们内心真诚地尊重对方,我们的态度才会恭敬。
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脸色确实很温和,不过那是装出来的,不是出自内心真诚地关心对方,而是想让对方觉得我很关心他,从而获得对方的感激和关爱;我们的态度确实很恭敬,不过那也是装出来的,不是出自内心真诚地尊重对方,而是想让对方知道我很尊重他,从而赢得对方的尊重。我们认为必须要这么做,才能让对方觉得我们很关爱他、尊重他,于是我们很真诚地在演一出出虚伪的戏剧。很不幸地,这种“真诚的虚伪”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千年以降,我们民族被培养成一个被西方人所不齿的“虚伪的民族”。
儒家的思想真的是这样子的吗?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孔子当年所批评的虚伪的“色温”、“貌恭”,反倒被后人理解为儒家思想的精华,也真实匪夷所思了。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一个人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表达自己,不自我欺骗,也不欺骗他人,这才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可惜我们却一直“真诚”地欺骗自己,“真诚”地欺骗他人,生活在“真诚的虚伪”之中。
3、爱与需要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和尊重,而表现出关爱和尊重对方,这种关爱与尊重其实是有条件的,有目的的,其立足点还是自我,所以是不真诚的,在本质上是自己的需要。当我们向他人表达这种“爱”的时候,其实是在表达“我需要你”,这种装出来的关爱是“虚假的爱”。
什么是爱呢?爱是无条件的。我们并不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与尊重,而是真正地对对方感兴趣,而自然地流露出关爱与尊重。其立足点是对方,是真诚的。在这个真诚地表达自我的过程中,自己得到极大的喜悦,对方也得到了真诚的关爱与尊重,从而得到极大的满足。这种关爱是“真实的爱”。
当我们错把需要当成爱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真诚的虚伪”之中;当我们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真实的爱”,也就是“仁”,“色思温,貌思恭”也就自自然然地做到了。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桩事情,当我们需要对方的爱和尊重的时候,我们其实得不到真正的爱和尊重。而当我们停止向对方索取爱和尊重的时候,却会惊讶地发现,我们一直生活在爱和尊重之中,我们就有能力真正地爱自己、尊重自己,也就有了能力爱别人、尊重别人。
我们真正明白了“仁”与“礼”,爱与尊重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起来。世界便自然充满了爱与尊重。
四、行动——“言思忠”与“事思敬”
行动,无非是两个行为,一个是怎么说,一个是怎么做。言语是否诚恳,办事是否认真。
1、“言思忠”从不妄语开始
“言思忠”就是要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不要自欺欺人。“忠”字从中从心,心要不偏不倚,合乎中道才叫“忠”。诚意正心的功夫做到一定程度,才能合乎“忠”。比较容易的下手处,可以从不妄语开始。
不妄语包涵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不欺骗他人,二是不欺骗自己。而不欺骗自己尤为重要,因为欺骗自己的人一定会欺骗他人。所谓不欺骗自己,就是如实地面对自己,如实地表达自己,对自己的念头要观照清楚,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被自己的念头所欺骗。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被自己的念头所欺骗,而不自知。
怎么样才能不被自己的想法所欺骗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培养觉照力,做格物致知的功夫。
我有一次到上海,从火车站坐出租车到下榻的宾馆。司机是一位50多岁的上海人,出租车开出一刻钟左右,司机忽然对我说:“这个时间段,走这个路线比较堵车,不如换一条路线。”我顿时警觉起来,是要宰客吗!马上有一种冲动,想要指责司机。幸好佛菩萨加持自己,还有一点觉照力,即时觉照到是自己的疑心生起来了,司机真实的意图我此时并不知道。看清楚自己的念头后,我很自然地告诉司机:“我不认识路,您是老司机,有经验,听您的,您只要把我送到宾馆就行!”没想到老司机很感动,他说他开车很多年了,自己的一番好心往往被人误解,很少听到这么信任他的话,更多的是怀疑和指责。一路上我们交谈的很开心,成了好朋友。
不欺骗自己还包括要勇于表达真实的自己,包括自己的想法、情绪、需要等等,这是儒家所提倡的“直道”。
2、善意沟通的四个要素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总结出非暴力沟通模式,归纳出善意沟通的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一方面要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去批评、指责;另一方面要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先看如何诚实地表达自己。
譬如,面对满地乱丢臭袜子的现象,善意沟通的方式就是:
第一句(观察):当我看到你把袜子又丢在地上(要平静地述说事实,不加任何价值评判)。
第二句(感受):我觉得很不舒服(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第三句(需要):我不喜欢家里看起来凌乱(把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归咎到自己身上,而不是说对方引起的)。
第四句(请求):你以后可以把袜子放到洗衣袋里,(提出一个可行的要求,对方可以照着做的合理要求)。
再看如何关切地倾听他人。
还是举前面珍珍同学与妈妈的沟通。
第一句(观察):妈妈,当您听到我在自己身上练习针灸。
第二句(感受):您感到很担心,是吗?
第三句(需要):妈妈,您在担心什么呢?
第四句(请求):其实您不用担心的,我们都是严格按照要求做的,老师在旁边看着,一点危险也没有……
这种沟通方法很有效,可以化解很多纠纷。但是,必须要有高度的觉照力,实修格物致知一段时间的以后,才能使得出来这个功夫。
3、“事思敬”从专注开始
什么是敬呢?就是要人们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要随时保持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这种态度是超越功利目的之上的一种自然感情的流露。
我们洗碗是想快快把碗洗干净。洗干净是目标,有了这个目标,心就已经不是敬了。如果洗碗只是洗碗,把心就安住在洗碗上,而不是为了把碗洗干净。当你洗碗只是洗碗的时候,这个敬就能体现出来了。把心放在当下,自自然然的碗就能洗得干净。因为他就没有存把碗洗干净的心,这就是儒家讲的敬。这个也要从功夫当中去体会。当你存一个心,存一个目的,就已经背离敬了。
做事培养敬的精神,可以从培养专注的觉照力开始。当我们把心放在当下的事上,专注地去做的时候,很快便会体验到一种深深的喜悦。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称之为“劳动的喜悦”。
一位朋友讲到他在日本搬家的事情。那些搬家工都是小伙子,穿着整洁的制服,搬家前要恭恭敬敬地对房子鞠躬,对所搬的家具鞠躬,然后细心地把家具用布包好。搬到新居后,还要对房子鞠躬,对放好的家具鞠躬,卫生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从始至终毕恭毕敬,就像举行宗教仪式似的。朋友好奇地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说这是公司培训的流程。“那也没必要这么认真啊!”朋友说道。这些年轻的工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很乐意这样做,这样做我们可以体验到快乐!”
这是“事思敬”所带来的利益。可惜的是,现代人的劳动观念已经发生极大的改变,很少有人认为工作是快乐的。普遍观念是,劳动是为了挣钱而不得不做的事情,没有快乐可言。只有休闲才能带来快乐,所以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用最少的劳动赚取最大的报酬,都在争取每周的工作时间再少一点。当然,这样一来,也就很少有人能够体验到“劳动的喜悦”了。
五、防非——“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要随时随地防止我们被内心的有色眼镜所蒙蔽与欺骗,就要从这三方面入手,这叫防非。“疑”来自于愚痴,“忿”来自于瞋恚,“得”来自于贪心。贪瞋痴三毒就是三个有色眼镜,影响了我们做人做事,影响了我们的觉照力,所以要随时保持警醒。
“疑思问”,有疑惑就不要轻举妄动,首先要反省,要思考,如果还不清楚,就要向善知识请教,这个疑惑就能破除。“忿思难”,发脾气要考虑后果,一考虑后果,注意到发脾气不好,气就消掉了。“见得思义”,见有所得,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是否有贪心。对境、态度、行动,这是我们待人接物的三个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里面,都会不知不觉的带上这三个有色眼镜。
贪瞋痴三毒,在儒家被称为“物欲”,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功夫来消融。
1、何为格物致知
“格物”的物,分为两大类,六个方面,第一类是对主体(我们自己)的观察,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身),情感情绪(心),思想观念(意)等;第二类是对客体(外境)的观察,包括家,国,天下。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观念符合事实,而不是臆测和妄想,这就要身临其境,直接和各种现象“面对面”。格物就是与事物“面对面”进行直接的观察和体验。格物的下手处从观察自己开始,即内观。具体下手处从观心或观身开始均可,然后逐渐过渡到对外境家国天下的观察。
致知,就是在深入观察中逐渐清除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知,生起真知灼见,看清事情的真相,看清生命的本质。真知灼见最究竟的地步,就是观察到“天地万物为一体”。格物致知的目标,就是要看到生命现象,以及万事万物的真相,了解我们的生命,乃至于万事万物的运行方式。
2、对待烦恼的四种态度
贪、瞋、痴是三个有色眼镜,也叫三毒,是人类的根本烦恼,对待这些物欲烦恼,归纳起来,有四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是“随”,贪瞋痴的烦恼一旦起来,完全被它们控制,没有丝毫自主权,随着这些烦恼漂流而去。
二是“拒”,烦恼生起,用意志力去对抗,竭力压制。这样做并不总是成功,往往会有反弹;并且久而久之,这种压制的心态会导致身心的疾病。
三是“避”,顶不住只好逃避,不敢再次面对烦恼。都市里的宅男宅女,酒吧歌厅里流连忘返的人,其中很多人其实是在逃避。
我们提倡的是第四种对待烦恼的态度,即“不拒不避”。这是一种全然接纳的人生态度,对待烦恼先接纳,然后运用智慧去观察,去发现它们的真相。
3、以譬喻来说明格物致知
第一个譬喻,黑暗体验。
在黑暗处感觉紧张是个普遍现象,只要放松下来,适应一会儿,便会发现在黑暗中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东西的。黑暗譬喻我们的烦恼,只要放松下来,以接纳的心态包容它们,观察它们,便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第二个譬喻,云雾体验。
云雾远看似有,近观实无。远远看去,遮蔽视线;靠近观察,却了无所得。烦恼亦复如是。
第三个譬喻,主客体验。
烦恼幢幢往来,不会长久安住,所以是客人;而那个知道烦恼来去的,是主人。阳明先生谓之“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主人。
第四个譬喻,高空观云。
云层譬喻烦恼,晴空譬喻良知,当我们陷入情绪之中的时候,就好像从地面仰望高空,只能看到乌云;而良知觉察到我们陷入情绪时,主人便回来了,主人归位,客人便不再喧宾夺主。乌云就成为可以欣赏的景致,烦恼原来是菩提。
4、格物致知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觉知。
例如,我们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某个人的言语行为刺痛了我们,我们心中生起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有一种想要反击的冲动。这时我们要及时觉知到这种情绪。
第二步是命名。
觉知到情绪之后,要对其准确命名,这种情绪叫“瞋”。一方面体验、观察这种情绪,同时心中给这个情绪贴标签,默念“瞋,瞋,瞋……”
第三步是观察。
情绪的变化必然带来身体的变化,瞋心生起时,肌肉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等,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觉受上,我们会很自然地感觉到身体平静下来,情绪也烟消云散。
第四步是真相。
我们看到了烦恼的真相,它是无常的,它不是主人,而是像云朵一样飘来飘去。我们以前错把客人当主人,错把杭州作汴梁。
第五步是“知行合一”。当我们观察到烦恼的真相,烦恼便丧失了控制能力,我们便从业习之中走了出来,一种解脱感、轻松感会自然生起。内心的温柔、慈悲、喜悦会自然涌现,此时是良知呈现的状态,不再是被逼迫的状态,良知自然会引导我们的行动。
这便是格物致知的五个步骤,初开始练习时,要严格格式化,每一个步骤都不要省略,要一步一步严格做完。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逐渐会品尝到味道,产生喜悦,进而乐此不疲,智慧、慈悲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显发出来。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道理。
六、总结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是孔子修行经验的总结,是儒家入世修炼的口诀。我们把它背下来,认真体会,落实在生活工作之中。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就可以少犯很多很多的过失。与人沟通,交流,做事,效率就会提高。
九个要点总结出来只是一个要领,就是随时随地的立足于当下,所谓心要“在焉”,使良知起觉照的作用,对当下的身心状态、内外境界保持觉察。这不仅仅是儒家修行的要领,对我们佛教徒,乃至任何一个宗教的修行人来说,都是修行的要点。对自己当下身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保持清清楚楚的觉照,这是最重要的一桩事情,这是修行当中一个最核心的要领。
来源:2011年第6期《净土》杂志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