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百丈怀海禅师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5 12:28     标题: 百丈怀海禅师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的全文为: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习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老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世以谦恭为有理。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共有二十句话,我们现在以两句为一节分别解读。

要则第一节为:“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丛林在古代是禅宗寺院的专称,现代一些大的寺院也通称为丛林。不论是古代丛林还是现代丛林,要想发展兴盛,都需要僧众和合,稳定太平为基础。很难想象,一个人心涣散,管理松弛,人与人之间整天勾心斗角的丛林能够兴旺发达。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要做到丛林无事,就应当以“六和敬”而住。所谓“六和敬”即为:一、身和同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悦。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即身心和平共处,不起争斗;口和无争即言语不起争论,不伤和气;意和同悦即心意共同欣悦,相互关照;戒和同修即戒律共同遵守,持戒清净;见和同解即见解基本一致,不存异见;利和同均即利益一体均沾,分配平等。僧团中如果能够以六和敬而住,不仅丛林中僧团和睦,相互关爱,而且能够大众一心,共同为丛林未来的兴盛奉献力量。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则体现了百丈禅师禅净双修的思想。作为一名禅门巨匠,百丈禅师没有门户之见,他认为修禅得顿悟,需要有利根之人才可修证。对于末法时代的修行者来说,最方便直截的修行方法就是念佛。在百丈禅师生活的唐代,禅宗比较兴盛,很少有人修念佛法门。百丈禅师推崇念佛法门的主张,是后世禅净双修理论的源头,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多习禅者念佛的兴趣。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两句,告诉我们持戒与养生的方法。百丈禅师认为一个人要想精进用功,首先要持戒。戒律是佛教兴衰成败的根本,历来为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所重视。佛陀在入灭前,弟子阿难受众僧之请含泪问佛:“佛在世时,大众以佛为师,佛灭度之后,大众以何为师?”佛告诉阿难:“佛入灭之后,以戒为师。”由此可见,佛陀对戒律的重视。对于戒律,许多佛教经典中都有论述,《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戒律是一个修行人圆成佛果的基本前提,也是保持僧团纯洁的保证。因此,修行人应当十分重视戒律的持守。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任何人的一生中都难以摆脱疾病的困扰。虽然疾病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合适的方法减少疾病带给我们的痛苦,使自己早日康复。百丈禅师在此提出了减食是疗治疾病的最好方法。作为养生之道,健康人在饮食方面也不能过饱,特别是晚餐,更应当少食,这对于健康非常有益。作为病人,本来生理机能下降,如果减少饮食量,便能够减少消化功能的负担,对疾病的恢复是有一定益处的。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两句告诉人们对待忧愁烦恼和人我是非应当采取的正确方法。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可能遇到各种令你烦恼的事情。这种烦恼有来自自己内心的,也有来自外力强加的。导致一个人烦恼的因素很多,受别人的气会烦恼,看不惯别人的言行也会烦恼,所求不如愿也会烦恼……当我们遇到各种烦恼的时候,应当找到消除烦恼的方法。当我们通过努力也不能消除烦恼时,就应当学会忍辱,让自己能够在忍辱中成就。《佛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忍辱是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炼,我们看看世出世间凡是有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从忍辱中来。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人活在世上,谁都免不了被人评价,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一个人在评论他人时,有的是站在公平的立场上,但更多的人是在评论别人的是非。还有的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无中生有地造谣中伤,以达到发泄私愤的目的。还有的人整天就喜欢说东家长,西家短,仿佛在他眼中别人都一无是处,只有他自己是世上最完美的人,这些人说出的话都是是非之语。古人云:来说是非者,定是是非人。为了避免人我是非,我们尽量要做到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当听到别人说我们的是非时,应当像百丈禅师所指出的,不去辨解是非,这样你就可以远离是非。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这两句是对丛林中待人和执事做事态度的论述。在丛林中,迎来送往是必不可少的应酬接待,特别是对那些担任寺院知客职务的人来说,对待客人谨慎稳重,常会给人谦虚有礼的感觉,这样会使来寺的宾客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热情,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寺院的文明程度。所以,百丈禅师说,“留众以老成为真情”。

百丈禅师的“执事以尽心为有功”,是丛林中最常用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警示那些在各大丛林中担任执事的僧人,一定要踏踏实实为常住服务。百丈禅师认为,看待一个执事是否对丛林和僧众有功,关键要看他做事是不是尽心。执事是大众推选出来的,应当能够为大众利益着想,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为常住的发展尽心尽力。如果一个执事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他不仅不会得到大众的拥护和尊敬,而且还要承担敷衍塞责的果报。百丈禅师的这句话也应当引起现代丛林中的执事反思。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两句,旨在劝诫世人减少语言,尊老爱幼。中国有句俗话“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意思是说,人生的很多灾祸都是因口舌引起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吃不净的东西引起的。我们都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说话很多,而又口无遮拦,那么他说出的话很多都是是非之语,这些是非话不仅会伤害别人,还会引火烧身,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我们周围类似这样多话引起悲剧的事例很多,应当引起人们的深思。父母带给我们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和一张嘴巴,就是让我们要多听,多看,少说。我们民间常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也是告诉我们要少说话,说好话。为了避免语言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应当在平日生活中做到,可说可不说的话尽量不说,必须说的话要思考后再说。佛经中认为,言多有四过:一、言多必失,患得患失。二、无意中伤及他人。三、坏己德行。四、人天不喜近。百丈禅师正是看到了多言对人的危害,因而劝人要减少语言。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对待师长要尊敬,要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思想。对于师长的教诫呵责,要虚心接受。师长以慈悲心,行方便事,成就自己道心戒行,当作感恩想,不得还逆语,看待师长当如活佛一般,致诚致敬。对待年幼之人,我们应当关心爱护。人都有一种私心,都知道关心自己的孩子,而对别人的孩子漠不关心。而真正的尊老爱幼应当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宽广胸怀。只有这样来对待别人,才能真正养成高尚的美德。

“学习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两句,是要告诉我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避免过错的途径。百丈禅师认为学习应当勤奋修学,才能有所成就。这与古人劝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除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应当勤奋学习,这样才能有大成就。中国古代的“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骨,车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等勤学典故,都给后世勤学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在学业上取得成就,就必须要勤奋。

百丈禅师所说的“因果以明白为无过”,是对信佛者所说。对一个佛教信徒来说,首先要相信因果,因为因果报应思想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佛教其他思想的理论基础。一个人只有明白并且相信因果报应思想,他在做一件事时,才会考虑到其后果,才会小心行事,不做违背因果的事情。这样,才不会犯过错。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两句,旨在警示世人要常念无常,尽心佛事。我们都知道人生无常,也就是说,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失去生命,能够以自然生命而终老的人,应当是福德因缘所感。善导大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直饶金玉满堂,岂免残衰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百丈禅师告诉我们应当经常想到人生的无常,这样才会珍惜短暂的人生做出更多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修行者而言,时常想到人生的苦空无常,人才会有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

“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告诉我们,做任何佛门三宝事,应以不参杂、纯而专精,如法庄严、符合契机契理原则,这才是有情切实之须要。作为修行者,应当以持戒谨严,修行如法为标准,真正按照佛教教规和经典所言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形象上仪表庄严,行动上以戒为师,内心以禅观修证内心。使自己成为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佛教信徒。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两句,是要劝诫出家人要热情待客,尊敬德高望重的高僧。自古以来,无论世出世间法,都主张待客要热情。百丈禅师主张待客要以诚为本,以诚心待人,这对他们为人处世也是种无言的教育。在现代丛林中,每个丛林中来往的宾客很多,负责接待的僧人应当以至诚心、恳切心、诚意心、平等心对待,这是待客供养地不二法门。

在丛林之中,应当选用年高而又有德才的人担任领导,这样较为如法庄严。因为德高望重的耆宿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有高深的道行,深受大众的爱戴与敬仰。让他们来指导丛林的日常事务,不仅可以将道场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能够使丛林的道风远播,令人向往。中国古谚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丛林中也是如此,由于德尊博学的长老不仅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修行方面他们也有很多修行经验给大众以借鉴,令大众出离生死,同证无上菩提。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世以谦恭为有理”两句,是要告诫我们做事要事先做好谋划,处世应谦恭有礼。“凡事以预立为不劳”,意在让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事先计划好,防止中途出现差错。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即是说,做一件事如果事先计划好,就容易成功;如果不做计划就会半途而废。可见,凡事做周密的计划,不仅可以少出偏差,而且还能够步步稳扎稳打,取得事业的成功。

在处世态度上,百丈禅师主张应当以谦恭的态度来待人。谦恭的态度是一个人赢得别人尊重的基本品格。在这个尘世上,没有哪一个人喜欢虚华浮夸、骄傲自满的人。先秦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就特别主张以温和的态度,善良的行为,谦恭的礼节来对待别人,因此,他每到一处都会受到大家的爱戴。一个人不管有多高的地位和学问,都应当谦虚待人,这不仅是具有涵养的表现,也能使人受到良好品质的影响,从而也能够变得谦虚谨慎。在佛门中有很多祖师大德都是以谦恭的态度赢得别人尊敬的,现代高僧圆拙老和尚住广化寺时,每当有人向他顶礼,他都会顶礼回拜。印光大师在法语中也说:“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这都表明了他们谦恭待人的态度。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两句,告诉我们对待突发事件应采取的态度,以及培养慈悲的情怀。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的一生,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到不幸事件的侵扰。且不说像汶川大地震那样的天灾,就是一般的遇险也往往会使一个人不知所措,以至于失去解救险情的最佳时机。所以百丈禅师劝人在遇到险境时应当保持镇定,心不惑乱,这样,当你遇到险境之时,就有可能急中生智,使自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百丈禅师还认为,慈悲心是一个佛教信徒应该具有的基本品格。只有具有慈悲心的人,才能救拔众生痛苦,给予众生欢乐。佛教认为,慈悲具有五德:一、拔苦予乐。二、诸佛护念,龙天爱戴。三、令众生生起信愿行。四、为有情所依怙。五、佛道之根本。具有慈悲心的人,当他们看到受苦的人,就会发自内心怜悯他们的疾苦,并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而且,他们济度别人是无条件的,从来不会想到要别人将来回报自己的恩德。所以,当我们要帮助别人之前,应当以慈悲心为根本,只有以这样的心态来做事,才会得到龙天的护佑。

从以上对百丈禅师丛林要则的解读可以看出,百丈禅师对丛林建设、学习修行、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希望这些要则能够在丛林中得到实行。至今一千多年过去了,百丈禅师的这些名言警训果然在丛林中流传不衰,并成为指导我们学习修行,为人处世的理论指南。唐代诗僧寒山子的思想以“似儒非儒,非儒亦儒;似道非道,非道亦道;似僧非僧,非僧亦僧;似俗非俗,非俗亦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诗歌以“它的高远空灵、清新直白、朴野骇俗、不拘格律、亦诗亦偈的特色”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在现存325首寒山诗中(依项楚先生《寒山诗注》),有咏月诗28首,占到了总数的十二分之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已有学者注意到寒山的咏月诗了。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一首,被台湾著名诗家胡纯俞先生评为上品,称其“清风亮节跃然纸上,后二句笔势尤见雄拔。”

禅本来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然而入禅之门和悟禅证道都还需要文字的表达。“所以不立文字者就是不执着文字,但又不能离开文字,还是要用语言文字作标月之指,‘因指见月,得月之指’,这就是语言的功能。开悟是参禅的实现,悟道后不仅有大彻大悟,通透澄明,得大自在,而且有心无挂碍,不生不灭,万世俱寂,进入到心灵的最高审美境界,这种喜悦常为禅诗来表现。寒山子长期生活在天台山中的寒岩和明岩,都是巨大的岩石,并有岩洞,洞前有溪流,是为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这里重峦迭嶂的环境,创造了深邃空寂的氛围,实现了个人身心与自然山水的融合。启发了自家本性的观照,感受了禅悟法喜的澄明,得到了心性精神的自由。在寒山子咏月诗中,就有禅悟之诗。“所谓开悟,就是取消了主、客观的对立性。开悟就是证悟了空理,也就是见到了真如,更是见到了自己生命本体的本来面目”禅悟之诗抒写了诗人悟得自性真如,回归本心,发现自己本来面目时的欣悦体验,实现物我融入一体的境界。

原文摘自《寒山寺》2010年第6期        作者:悟道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