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湛山倓虚大师述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2 23:09     标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湛山倓虚大师述






首楞严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

这是一科之文,此经分为三大分:有序、正、流通,一是序分、二是正宗分、三是流通分,这三大分。佛说一切经都是要分这三分,这序分就好比一个人的头脑,眉目要清楚;正宗分好比一个人的身体,五脏六腑得具足;流通分好比人的两只足,可以能够行动,行动于后世,所以这是固定的序、正、流通。这个序分之中,有通序、有别序,怎么叫通序呢?佛说的一切经,普通的都得这么样先序说,序说这个眉目得要清楚,所以这个序分有通序、有别序,当文中这是一个通序,普通的,什么叫通序呢?所以呀,佛说的一切经,他都是一样的序说这六种成就,这六种成就呢,都得具足,依着这个可以证人之信,证明这个听经的人的信心,所以,这是必须的,一切经都得让人信,所以,这是一个要紧的通序,要紧的通序有六样:一、信成就,二、是闻法的听闻的人,这一个我成就,也叫闻成就,「如是我闻」嘛,三、是一个时成说,四、是说法的主成就,就是佛,为说法的主,五、处成就,讲经说法的处得要成就,这缺一不可,六、是听经的大众要成就,所以这六种成就,一切的佛经都得如此,这六样不成就,这法会不能成。所以呢,佛说的一切的经,先得以这个如是二字当头,这是佛临入灭的时候,这是阿难尊者请教,这是佛吩咐的。所以我说的一切法,集成了卷帜,传于后世,也不论是大乘经、小乘经,一切都得要安如是这两个字,这如是这两个字名字叫法体,佛说法的一个具体,也不管是大乘经、小乘经,都得有如是这二字,这种道理很深微。佛说法说了四十九年,统统地就说这一个字,这一个字是什么呢?就是如呀,说如就是、不如就不是,说这个如字怎么讲呢?

如字就是不可说,要一说就错,这事怎么办呢?得以这个说显这个无说,以能说显这个不可说,这是听经的一个要务,最要紧的一种事务,你要把这个话记住了,你说我会讲经了、你说我会听经了,就错啦!你得由说的地方会到不可说的地方,这就叫如,如法如说,这个如字怎么个理呢?他怎么叫不可说,这个如字当体就是不可说,怎么个理呢?如者,是各如本位,世间上一切的名、一切的相,他都有对待、比较出来的;你假比说吧,我管你叫人,我自己就叫我,你说是人,因着人才说我、因着我才说人,这是对待,有了名字了,你要不对着外面的那个人,这个我就不必说了,就没有名字了。因是分别开了,你呀!你就是人,我呀!就是我,所以嘛,我要是不对着你这个人说,各如本位,我这个我不许借着人说,这个我说没有;你这个人要不借着我说,你这个人也没有,世间上的一切法都如此,拿这个做比方,你要是没有长,什么名字叫个短呢?所以,这个经本子大、经本子小,你要没有个大,你怎么说这个经本子小呢?

你没有小本的经,你怎说这个经本子大呢?这都是对待起来的,对待是假借的名词,自己本身上没有名字,你要这个大不对着小说,你们诸位想想,这个大的名字没有了,这是各如本位,你坐你这个位子,你别借重旁的,大的你别借着小说,这个大就没有了,你们诸位听听,是这么个意思不是呢?说富借着穷说的,他要没有穷人,他这个富都发了财,这个富的名字就没有了,诸位想想,是不是?所以世间上没有恶人,显不出善人来,这都是善人,都叫善人呢,有这个恶人就显出善人来了!一切法都是借着外缘,你才立这个名字,你在本位上你要各如本位,你这个名字就没有了,没有名字还说什么话呢?所以这叫如就是!你不如说不是!这个如呀,佛说法统统都是说这个如字,这个如是这就是理成就、说是信成就,这是佛法说的具体,说如则是、不如则不是,这是阿难尊者他所闻的这个法体。底下说如是之法能启人的信心,我闻,我亲从佛口所闻的,这个我,假名为我,阿难尊者随着世俗上这个话说就得说这个我,这是假定的名词叫我,他要是佛证到究竟的佛果,才够上个我,

所以,人想着离开这个妄为的我相,所以,就得说这是一个假我,知道是假借的名词为我。佛证到常、乐、我、净这四德,这才够上个我,我们这个人呢,怎么说是没有我呢?我们这个人认错了,拿什么当我呢?拿着四大假合的身体就叫我,皮肉筋骨是地大成的、血脉精液是水大成的、温热燥暖是火大成的、气力动转是风大成的,地、水、火、风化成了四肢百骸、五脏六俯,这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这都是地大成的,有形质的东西,这血脉是水大成的、这周身的气就是风大成的、人的热度就是火大成的,这都是假借的,假借四大以为身,假借地、水、火、风,拿着我就是我-我的身体,这地方根本上就错认啦,所以这个地方是假名为我。

「如是我闻」,说如是的可信的法体,是我亲从佛口所闻的,所闻的是哪个时候呢?这是闻成就,上边是信成就,以这如是为人人可信的地方,一时是时成就,怎么叫做时成就?是机缘成熟了,佛看这个机缘成熟了,弟子们的根性到了什么地步上了,可以说小乘的时候就说小乘,也是时候成了,这地方可以引小入大了,可以让他入大乘,这个时候,也就是机缘成熟了-师资道合!所以能说、能接受,在这个时候成了这叫时成就。佛是说法的主成就,佛为说法的一个主人,所以,这是如嘛,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嘛是时成就、佛呢是说法的主成就,这还得有个弟子、说法的一个处所。怎么叫佛呢?佛者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谓之佛,我自己觉悟了,怎么觉悟呢?认得我自己这个知觉了,我就自己认得自己的知觉,认得自己的知觉,这就叫觉悟了,大家知道了。

我们这个人哪个人都承认,不错!我有个知觉,你有知觉都是所知觉,你耳朵所听的、眼睛所见的、你听见人家说的,这是个我,这是我的知觉,你这都是在人的言语之中,那个声音里头,拿着这个你就当了知觉,他所说的话,你要我所说的话吧,你们诸位都知道了,心里也觉悟了,不错!是这么的,这都是所知觉呀,所知所觉啊!那么哪个知觉才对呢?得有本知觉,有这个本知觉你要不明白,还得当中闻着一个能知觉,假比我说,你都知觉了我所说的话,你所知觉了,你那边就有个能知觉,我所说的是什么,你就能知道是什么,这在能知觉上,由所知觉才显出你的能知觉来,这个能知觉还没到家,还不足,究竟呢?「能所双亡」,能知觉、所知觉,你都把他销灭了,这个地方这个知觉,把能知觉也去了、把所知觉也去了,这地方是个本知觉,这个觉字在印度话说呀,名字就叫佛,这叫成佛了,你明白了佛,你好成佛,你自己不认得佛,你怎么成的这个佛?是不是?

所以,这个知觉是人的本知觉,这就叫佛。佛他自己觉悟啦,「自觉觉他」,再让世间上一般人都觉悟了,都认得自己的知觉,这叫觉他,把这一切人度得都机缘成熟啦,缘法已尽啦,佛就入灭了,这是圆满了-「自觉觉他」,觉呀,行的道理都圆满了,「觉行圆满」,这个地方名字叫佛,统统都是一个觉字,你知觉了就是、不知觉说不是,与所说的这些话有什么用处呢?说这些话都是世俗上的话,世俗上的话,拿他可就发明出世的法,由出世的法说了,发明这世出世间法,这是三层,我们人都是所知觉,你要是当中明白了,似明白不明白的时候,这说叫能知觉,你到究竟的明白,这就叫本知觉,这就叫成佛,这个佛者你自己觉悟,我让一切人也要觉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行这个道行得圆满啦,谓之佛。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3-18 19:20 编辑 ]

图片附件: cfb3887ff033c19b43f80285c525362a.jpg (2013-3-18 19:15, 186.9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47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3133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7:46

「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这个「室罗筏城」就是「金刚经」上说的舍卫国,这两个意思都是语音,南北不同的关系,所以,翻就翻丰德,他这个国倡道德,物产丰富,是这么个意思,这是佛说法的地方,叫室罗筏城,室罗筏城,那时候在这个竹林精舍,那时候常说法。这祇桓精舍是以后,所以这里头有一段因缘,只桓,这是只陀大子他舍的这个树林子,精舍是须达多居士给佛修的这个房舍叫精舍,什么叫精舍呢?先讲讲这个精字,不一定就是精美,修的华美叫精,精者是精纯,纯粹的这都是佛、法、僧住的地方,旁的事情不做,不参杂旁的事情,这个名字叫精舍-精纯不杂,不掺杂旁的事情。当下的斋堂、寺庙,多有说这个精舍、那个精舍的,都是采取这种意思。这就说只陀太子舍的树,须达多长者他给佛修的精舍,有一段因缘,怎么个因缘呢?

须达多要做官说,叫长者,要按信佛呢,他是个在家的,是个居士,这位居士给他儿子求婚,他到室罗筏城这儿,也就是佛的灵鹫山竹林精舍这个地方,来求亲,住在三檀那家里,也是一个大臣,住在他家里头,那个夜晚之间,三檀那家里头就预备这些桌椅、板凳、杯盘这些东西,预备就像请这个最高的贵客来赴席的,这个须达多他就问三檀那,说是你明天请什么贵客?是国家的王爷?还是大臣啦?做这样的席位预备着,三檀那他说,不是!我明天是供佛供斋,请佛!这须达多就没听见过这佛的名字,佛才出世年头不多,总是他们都隔着国,他问,一听这个佛呀,这心里都有一点冲动,问佛这个意思,这三檀那就学说佛的道德,怎么说法让人明心见性、让人离苦得乐,这一说,他心里头从那儿信仰心就充足啦,他要给介绍去见佛,简单说了。天一亮,请佛以后,他又特别去见佛,去请教,佛给他一说这个道理,佛一说这个道理,他这么一听,当时就证了初果的圣人了,所以这个佛法,人的根性不一样,一闻就明了道了,不但明了道,而且还证了果,证了初果圣人,证了须陀洹果,因什么呢?

他是善根来的深,所以他就请佛说你到我那国里去吧,就到他那个室罗筏城,这后头说这段因缘,请佛去,佛说我不能随便去,因什么呢?说我们这出家人得有一定的,必得纯粹的、精纯的是一个出家人的处所,我们僧人才上那去住,要不然,随便的一个房屋,做旁的用,我们不能去住,住了不合法。他这么一说,他说可啊,我给现选这个地基,现修个房舍,请佛你去,佛说那行,须达多诚心最恳切了,就随跟着就是要去人选地方,佛就吩咐舍利弗尊者,说,你去吧!舍利弗尊者就随着他就去了,去了各处都没有合适的,怎么叫合适呢?离这个城还得不远不近,离得太近,繁华了、扰杂了;离得太远,佛说法,人家住城的人、在乡的人,四下就不方便,也不容易来听,所以选最合适的地方,就是这个祇桓,只陀太子的花园子最合适,就这个地方!舍利弗尊者说,旁的地方不相合,就是只陀大子的花园子还行。须达多他这个心很诚,他说那可以!他是位大臣,他亲身去见太子去了,一见太子,说你把这个花园让给我,我有用处。只陀太子说说,我是为国的储君,我什么也不缺,我也用不着把产业让给你、卖给你,他就说佛的这个好处。

只陀太子也不懂这个,我也不知道这些事情,说是那么吧,这是支唔他,说:「我用不着钱,你要愿意用,行!你拿黄金把我的花园子摆满了,我就换给你。」须达多说:「好哇,就这么的吧!」随后他就把家里(他有敌国之富啊!)的黄金铺他这个园子,这只陀太子一看,把这个园子都铺满啦,一看这个人的心太虔诚啦,这个佛必是有好处,说得啦!外头这些树算我舍的,你就不用再铺金子啦,就算我舍的,他又给修了个大门,在树那儿做个门,所以,他把这个名词留于后世,才有「只桓精舍」。只陀太子舍的树,这个桓就翻译树木的意思,只陀太子舍的树木,精舍是须达多给佛修的,修精舍的时候,这里还有一段很警觉人的逸事-就是舍利弗尊者到那个地方去监工,挖地基,挖得很深,是为的好坚固,挖来挖去,地基里头有许多蚂蚁(也有叫蝼蚁),一看见这些蚂蚁,舍利弗尊者就皱了眼眉啦,把眼眉皱着就觉得很难过,须达多就问尊者,你怎么回事?为难的意思?

他说不是,我看见这些蚂蚁,我这心里头所以难过,怎么个难过法呢?他说,这些蚂蚁在这个古佛以先就在这个地方,毗婆尸佛出世的时候,离着这个时候有九万大劫,你说这一个劫是多少万年?他就在这里当蚂蚁,现在释迦佛出世啦,又是你给他修这个精舍,你在这个以先的时候,你给那位古佛也修过精舍,所以这些码蚁有九万大劫,这个时候,年头都算不过来了,这一大劫有多少万年呢?它说当蚂蚁,它就到这时候释迦佛出世(七佛第二尊佛,到释迦牟尼佛是七佛第七尊佛,这是九万大劫的时候)。舍利弗尊者对须达多说,你当初给古佛修过精舍,这时候又给释迦佛修精舍,说这段因缘是怎么个意思呢?就说这个人「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要不这个人总得要做善做德呀,不失这个人身,就是生到天上享天福,那都靠不住。天上有二十八层天,他把天福要享尽了,转下来不定转在哪一界,不定转在畜生界,这蚂蚁都在畜生界里头,不定转到哪个地方去了。说「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所以说人在世间上,你别说在人间,在天上享了极重极大的福,也是很危险的,这里头就有这么一种因缘。所以,佛法说的太高,世间人,没有善根的人是决不肯信,信不及,距离他的知识太远,所以佛法难闻就在这儿。在这里头我还常说这个比喻,这假定这个蚂蚁,它在这里待多少万年,总没脱这个蚂蚁身,就这么苦!

这蚂蚁之中假定说,要是有一个有知识的蚂蚁,说世间上的动物太多啦,不是我们这一类,这个妈蚁对妈蚁假定这么说话,说有一种动物名字就叫人,说这个人个头太大,我们没法比,也不知有多大,就说他要吃一顿饭,我们这一国人一年都用不尽,你说这个人,这个动物有多么大,这个动物的名字叫人,旁的蚂蚁没知识的,一听就不信,哪有这么大的动物?他吃一顿饭,我们一国的蚂蚁一年也吃不完,我不信!我看不见,我不信!那当然是!你假比要把它领到人身上,它也看不见整个人,大家要知道!想想这个理是不是?人的眼见是真、耳闻是虚,我不信!我眼看着算,那蚂蚁爬到人身上,你们诸位打打算盘,它能看见整个人吗?所以它就不信了,拿这个做个比喻,说是这个佛法不容易信,要没有极大的善根的人,信不及,他距离的太远。所以这个地方,我常说这一段因缘,这个地方,所以,因后头取名字嘛,只桓是指着只陀太子,他是个君,这个精舍是须达多修的,他是一位臣,这个表演,叫「只桓精舍」。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一科文是引大众同闻,引起法会众人同闻「楞严经」。说「与大比丘众」,与者是共在一块,「大比丘众」,比丘是梵音,因什么没翻?他里头意思含着很多,所以,要翻这一种意思,余者两种、三种都漏去,就不翻。这里头,比丘含着三种意思,头一种,就是比丘翻做乞士,怎么叫乞士呢?乞求,上乞佛法以滋养慧命、下乞求饮食以滋养生命,所以叫乞士;二种翻为怖魔,一受比丘戒的时候,这地行罗剎、飞天的夜叉,把这音声传到第六层欲界天以上,传到魔王的宫里头,魔王一听见佛给比丘受戒,受比丘戒,他心里就害怕、恐惧,怕什么呢?都学了佛法,他魔王的眷属就少啦,因着这个叫怖魔,恐怖魔王,魔王就害怕!第三种叫破恶,怎么叫破恶呢?人有恶习气就是一个贪心、一个瞋恨心、一个愚痴心,贪、瞋、痴,这三样是最害人,这是人的恶习气,这恶习气人人皆有,有轻有重,破这三种贪、瞋、痴,破这个恶,含着这三种意思,所以就叫比丘,这上头怎么会多个大比丘呢?受比丘戒本来就是小乘,大比丘到了这时候,说「楞严经」为方等经的时候了,弟子们都能够回小乘向大乘,佛这时把「阿含经」已经讲了十二年,已经讲过了,这时候讲方等部,这里头有大乘经的意思,所以能回小向大,就称大比丘,由小乘能学大乘的意思,余者就是相共,共大比丘众,有多少?

「千二百五十人俱」,数目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都在座,所以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略了五个人,应当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这光说个大数。所以,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哪!佛先度鹿野苑有五比丘,有五个人;第二度耶舍长者,他是外道,师徒有五十人,三度三迦叶弟兄三人,连师带徒弟一共有一千人;四度所度的就是目犍连、舍利弗两个人,他们那时都是学外道,师徒每人一百,两个人二百人;鹿野苑五比丘搁在一块说呢,一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这是佛起初在鹿野苑里头所度化的。这一科文是说声闻众,怎么叫声闻众?他听佛说法的声音,他拿耳朵闻到就记住了,明白这个理,他悟这个理,由这个理会到不可思议的地方,他记住了佛的声音,拿耳朵闻的,所以闻不超声、见不越色,超不过声色去,仍然还没离开声色,这个佛法讲的是离开声色,所以还没离开,所以他这叫声闻众,这是标出这类的数目,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7:49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这一科文,这叫显位叹德,显出他证的果位、赞叹他的道德,所以他这么说。说「皆是无漏大阿罗汉」,怎么叫做无漏呢?这个漏就是堕落的意思,好比器皿、盆子、碗,要有了裂痕了、有了窟癃了,当下就漏了,拿这个做这么个比喻说,这个漏啊!不上哪儿漏呢?不能外漏,漏在三界以内,这世界有三界:有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欲界有男婚女配的,我们世间上的欲界是下界,天上是上界,有六层欲界天,也有男婚女配,这是叫欲界,连上界、下界,叫一个欲界;色界天有十八层,修四禅的功夫,光有形色,都是男子没有女子,修行到那个地方,统统都是男子,他们生人是莲花生人,是植物生人,所以是色界,色界有十八层天;再向上说还有个无色界,这个无色界有四层天,所以一共叫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都是凡夫,大家要知道,你看他这么样的修行,还没脱离凡尘,没证圣果。「皆是无漏大阿罗汉」,证到四果阿罗汉就超出这二十八层天以上,这都是圣人了,刚才说的这二十八层天,大家要知道,这仍然还是凡夫啊!还有生死啊!

他的寿命很长啊!都活多少万岁,几千万岁、几百万岁,他仍然还有生死、仍然还是凡夫,这二十八层天啊!不知道呢!你在这外道修行成了仙了、成了神了,到了欲界天里,在最低的欲界天里还有男婚女配的地方,完了封个神,完了当差,要有了过了嘛,还降下来,由神降成为鬼,这算个什么呢?你再高还有几十层以上,一共有二十八层天,这还都是凡夫。「皆是无漏」,一般证到四果阿罗汉了,不能再堕落漏在三界以内,超在三界以上,这是圣人了,大家要知道!这还是由小乘跟着佛弘扬大乘的佛法,这叫「大阿罗汉」;无漏,不能漏落在三界以内,比三界的人都高上以上去了,比二十八层天的人高出以上,这还是跟着佛,小乘习学大乘的人就这么样的高,这叫「无漏大阿罗汉」,这怎么叫大阿罗汉呢?这阿罗汉有小乘的,他光独善其身,不度化人,不随着佛教化人,那叫小乘阿罗汉,这大乘的阿罗汉,随着佛度化众生,而不住在小乘的果位,虽然是这么高,超出二十八层天去了,还不住下,还要行菩萨道,虽然是在小乘果里头,还要行菩萨道,随佛教化众生,所以,这称为「大阿罗汉」。

阿罗汉怎么讲呢?因他不翻,也含有三种意思,阿罗汉头一种翻应供,应供从哪来的呢?从比丘乞士,他托钵化斋,讨饭吃,去向人家求乞,证到阿罗汉就翻应供,这时候有人供养了,就不用化斋了,这是高着一头了,证了果了,早先的比丘那才发心修行,这是证了果位了,头一样就翻应供,能应人天的供养了;第二样是证到无生的果位,不生不灭了,到了这个地步,这又比这个比丘高一层,比丘是因,阿罗汉是证了果,比丘由怖魔,就证到无生的果位了-无生无灭的果位了;第三含着意思是杀贼,杀什么贼?杀烦恼贼,人的烦恼贼,打哪里来呢?打贪、瞋、痴,你在一入手修行的时候,先得破贪心、瞋恨心、愚痴心,把这个破净了,烦恼根去了,这烦恼贼就杀啦,都销灭了、都死了,就不能再发动贪、瞋、痴啦!这是这么个讲,所以阿罗汉翻这三义,这是比丘三因,证到阿罗汉,有这三层果位,到这儿,这烦恼就净啦!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

他随佛扬化,不住在小乘果里头,就称为「佛子」,将来就成佛;小乘人光成圣人,不能成佛,大家要知道,佛子随着佛教化众生,「住持」是住在世间上任持佛法、教化众生,「善超诸有」,超过世间上一切所有的,所有的有广、有略,这略而言之,有欲、有色、有无色,还有男女之欲,超出去了,没有啦,没有男女之欲了,然而,还有这个形色的十八层色界,还有无色界,都超过去啦,「善超诸有」,这是三有:有欲、有色、有无色,都超过去了,要向多处说,这二十五有都超过去了,四洲-四大部洲,四恶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这是四恶趣,六欲天也超出去了,梵天、魔王也超出去了,还有四禅天、四空天,也都超出去了,这都是有,有欲、有色、有无色这是分开说了,究竟呢?还有外道无想天也超出去了,还有钝那含也超出去了,一共是二十五有,略而言之是三有,叫「善超诸有」,都超过去了,超过他们以上,「能于国土,成就威仪」,能随着佛教化众生,在各国里头演说,在各国里教化众生,「成就威仪」,成就什么?有这个威德、有这个仪表,给人做模范,这就是「成就威仪」,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随从着佛转*轮,佛说法就叫转*轮,这转*轮也可以简而言之,能可以转凡成圣。佛说的法是轮流不息,这叫转*轮,随从着佛转轮,这个转轮决不是外道那个转轮,外道也是打佛经上抄去这个名字,转*轮在身上转,任督二脉,打这后颈上一转,转到脑瓜顶上,转到上嘴唇,下边任脉转到下嘴唇,结在一块,结任督二脉,将来长生不死,就这么一套,这也叫转*轮;还有在肚脐子上转过来转过去,也叫转*轮。外道还真灵脸,还真转,他所以人炼什么有什么呀,他这也是打佛经里摘下去的,都弄错啦、误会了、颠倒啦。转*轮就是佛说法叫转*轮,轮流不息、永远不断,这佛*轮流没有歇的时候,是这么个意思,「妙堪遗嘱」,佛说的法都是不可思议的大法,堪者可也,可以能够,佛说的这个大法,能嘱咐这些弟子们,这些大阿罗汉,能遗留于后世,可以嘱托,度化众生-「妙堪遗嘱」。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此一段文是接着上边,上面这一段文,这名词叫显位叹德,显出来阿罗汉证了四果,由比丘修成的,显他证的这个果位、赞叹他的德行,是这么个意思。说「严净毗尼」,严是严肃、净是清净、毗尼就是佛的戒律,戒律能调服身心,以佛的戒律能可以把人的身心都调和好了,身呢,没有杀、盗、淫,口里头没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心里头呢,没有贪、瞋、痴,所以,能够这样才叫「严净毗尼」,要严格的清净佛的戒律,毗尼这二个字翻中国话叫调伏,以佛的戒律能调伏人的身心,身不妄做、心不妄想,是这么个道理。所以依着戒律就能「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弘者是广大之义、范是做个模范,给谁做这个大模范呢?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天上的人,欲界有六层天,有男婚女配;色界有十八层天,有四种禅定的功夫;无色界有四空天,这一共是二十八层天。这都是修行没开正式的醒悟,都是依法修行,别说是见性,连心都没明白,都没明心见性,所以这阿罗汉证了四果,虽然没成佛,这也是证了圣人的果位,可以给二十八层天的凡夫、天人做个大模范,所以说「严净毗尼,弘范三界」,给欲界、色界、无色界天上的人做个极大的大模范,「应身无量,度脱众生」,随着佛教化佛法,随佛应身度化众生,无量无边是度脱众生,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不但是度化当时的众生,还能拔济众生,提拔,能济度他、能度脱他,于未来世,未来世还是将来的人,要一辈传一辈,传到后来,我们那个时候,照现在说,我们就算未来人,所以这些大阿罗汉都可以作模范,「拔济未来」,提拔济度未来的众生,干什么呢?「越诸尘累」,越是超越,超越出去诸般的尘累,我们人在世间上受苦,因什么受苦呢?就是有六种尘劳连累,累赘的,尘劳是什么尘劳呢?六样,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叫六尘,人要想学佛,先得把这六尘离开,大家知道这是要紧的,这六尘是什么呢?眼睛爱观美色、耳朵爱听好声音、鼻子爱闻香味、舌头爱尝好滋味、身体怎么舒服怎么做、心里头随便打妄想,一点规矩也没有,所以有这六样,这叫六尘,这六尘是谁承认呢?有六种认识,这六种认识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天性变化的,眼、耳、鼻、舌、身、意,眼有见性,他就贪这个色尘;耳朵有闻性,就贪声音;鼻子有齅性,就贪香味;舌头有尝性,就贪着饮食美味;身上感觉,就贪着身上的舒服;心里头就分别妄想,任意妄想,一点规模也没有,这叫法尘。所以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六尘鱿把人累住啦!你要想修行先得离开这六尘,所以这个大阿罗汉,他能给人作模范,他先早早离开了,给人作师父,你要不离开,旁人谁跟你学,所以他自己「越诸尘累」,于未来世,也让人「越诸尘累」,说这些个有道有德的人都是谁呢?底下就标出名字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7:51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一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做代表,代表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他们人太多,只举出六个人来代表,有德行的都是什么人?说举出这六个人,「其名曰,大智舍利弗」,大智是他,是智慧第一,舍利弗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叫鹙鹭子,连他母亲的名字,他母亲的名字叫鹙鹭,这鹙鹭的眼睛最明利,因为他母亲的眼睛明利,名字叫鹙鹭,他是他母亲生的儿子,就叫鹙鹭子,弗字就翻为儿子的子,舍利弗就翻鹙鹭子,他在佛的法会上是智慧第一,在小乘里头,在声闻乘里头,他的智慧第一。

佛在「法华经」上,在法华会上讲「法华经」,开法华高会,授记作佛,三周说法,头一周先给「大智舍利弗」授记作佛,就他一个人,你看这难不难?所以第二周,四大弟子,第三周才给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都授作佛的弟子,头一位就是舍利弗尊者授记作佛,所以叫「大智舍利弗」。

「摩诃目犍连」,这也是一个人的名字,摩诃这两个字因什么不翻?这意思含义很多,要在普通讲摩诃这两个字有三种意思:摩诃翻大、翻多、翻胜,大、多,就胜过一切,说大,若在阿罗汉里头,神通广大;多是智慧多;胜是辩论能胜过一切,这是说摩诃这两个字,在这儿是普通的说法,后来就翻大的时候多,说「摩诃目犍连」,目犍连三个字也是印度的音声,翻采菽氏,采,人在山上采药,采是采取的采,菽是叔父的叔字加上草字头,那个字就当豆类讲,就是蚕豆、小豆、赤小豆、黄豆,就是这些豆类;他的先人发明这个道理,在山上采这个种子,发明这个豆类,那个字念菽,采菽氏,他依着这个姓也就做了名字了,因此他说叫「摩诃目犍连」,叫大采菽氏,他是以姓做了名字,不是提另还有个名字,这个人神通第一,他神通最大,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摩诃拘絺罗」,这五个字,就翻大膝,翻成中国话,摩诃就翻大,拘絺罗就翻膝,是什么膝呢?是磕膝盖,我们人的腿上都有个磕膝盖,叫磕膝盖,他就叫这个名字,佛经上也没有旁的讲解,他这个名字就叫大膝,就叫大磕膝盖,就这么个名字,说个外国话音声叫「摩诃拘絺罗」,这个人辩论第一,辩论佛法属他第一,是各有所长啊!他因为什么呢?他是在家人!这些人所有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大家要知道,统统都是外道。佛没出世的时候,在印度那个地方外道最多,他那个地点国也多,有名时大国就七十多,小国的名都说不过来,印度国极大,国的名字很多,他那个地点,佛没出世,国王都互相重道理,谁论的高、谁说的道理说的透澈,这都可以请来做国师,因着这个,那个地点外道就多了,道门就多了,各有各的研咒,「摩诃絺罗」,他的家就是外道的地方,印度人信道的人差不多都是外道,外道这两个字也不是骂人,不是坏话,怎么叫外道?他是心外求道,他不知道人心就是道、人心就是佛,他不知道,他拼命要求个道、要求个佛,因此,这个名字就叫外道,大家要知道。人的知觉的心是最宝贵的,人都弄错了,

所以人人都能成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都用的不对,用错了!佛出世给人正当过来,把这个道理给人说明白了,并没有藏着佛法传给你道理,没有这个道理,就让你自个儿认得自个儿的心,你认得心,你别胡思乱想、别乱用,慢慢地自然就是自个儿认识自个儿的心了,明心见性!这个心是一个用,人有一个天性,性是一个体,一体一用,按说是一体二用,这个性他有一体二用,二用呢?头一个用就是心、第二个用就是相;心有知觉没有形相、形相有形相没有知觉,这两样都是什么成的呢?都是性成的,一切的性、一切的知觉,都是人的性根本成就的,这个地方得要知道!这个性,人都忽略了,我们人把这个性整个忽略了,把这个心错用了,都用在身上了,这是人的受苦的根就在这儿。人在世间上受苦,不能成佛、不能成道,所以就是错了,释迦佛出来就是告诉人,你要认你自己,头一样要认自己这个天性,他说天性不认得,也要认得自己这个真心。这个人三样就认得一样,认得这个形相,都是光认得这个身体,所以这个身体就受了苦了,就有生死啦!有了生死的痛苦了,是这么个道理。

佛法没有什么希奇的事情,就告诉人的真心,让人自己认得自己的天性,一个性、一个心、一个相,这三样才成一个人,人就承认一样,说认这一个相,有形相这是我,这个知觉从哪来的呢?知觉是打性里头来的,一个人先要明心,明白自己的心,后要见性,见着自己的性就成佛了;你光明白心没见性,就成圣人,也比凡人强;你要是也不明心、不见性,用这些把六尘去了,可以升天,享天上的福,不能究竟,这是我说的这么一个次第。再说这个拘絺罗啊!他辩论第一,他那个时候,当初,他姐姐就是舍利弗尊者的母亲,家里头常常辩论,他向他姐姐辩论,他姐姐辩论不过他,枸烯罗智慧大,一辩论他就占上风,以后他姐姐怀孕,就是怀舍利弗,怀孕以后,他又向他姐姐辩论道理,他就辩论不过他姐姐,他自己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早先她不如我,这时候她比我强,他明白了,他姐姐身上有孕,怀着这个小孩子,将来必是个圣子,一定是个圣人;拘絺罗好胜,他说将来我外甥生下来时,要是智慧第一,我们这都不行,我得早早去学,他再加料去了,他就去南印度学外道法了,学「四维陀典」,一去多少年,他一回来,他外甥大了,长大了就认佛为师父,就是大智舍利弗,他一看就不愿意,他是外道底子,他说我们家里这个道德很高,国家都尊重,怎么认他这个大沙门呢?

反正,出家人叫沙门,沙门两个字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印度称僧为沙门,称佛叫大沙门。说我外甥是有智慧的,给他做徒弟,我不要!我去要回我的外甥,拘絺罗就去见佛去了,见了佛就说:「我们家里素常讲究高尚的道理,国王都尊崇,我外甥不能跟你做徒弟,我们得回去,还得回我们的道门。」佛就问他:「你的道门,以什么为宗旨?」他说:「我们家里讲不法,不受一法,一法也不接受,不受一法!」佛一听,他以无法,不受一法为宗旨,佛说对他说:「你不受一法,受知见否?知见也是一法,有名有相的都叫法,你受知见不受?你有知见没有?」他一听没话说,怎么个理呢?他一心思错啦!不受一法,这个知见也算一法,要说这知见我也不要,那你怎么知道受不受?不受一法,你没有知见,你怎么知道受?怎么不受?这个理说不过去!

你要说不受,自己就倒了,这个宗旨立不住,不受吗?你怎么说受呢?你不受一法,你怎么受知见?你要说不受知见,你怎么知道不受?知道不受的是谁?知道不受就是个知见,你能说一法不受吗?一下子推倒了,推倒了,自己惭愧,打那儿认佛为师父,跟着佛修行,就证四果阿罗汉,我说的话这是过去的事情,「摩诃拘絺罗」他是辩论第一。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这八个字是一个人名,富楼那翻圆满的满字,弥多罗尼翻慈女,弥多罗翻慈悲的慈,尼,就是一个尼字,印度说尼字都说是女子的意思,子啊,是他父母生的他这么一个儿子,是这么个意思。富楼那是他父亲,弥多罗尼是他母亲,他生这个儿子,也是他父亲跟他母亲取的一个名字,他这个儿子把他父亲母亲的名字都表示出来,这是印度有这个风俗,我们中国也有!没有带母亲的名字的,带父亲的号是有的,他父亲叫什么泉,他儿子叫小泉、少泉、稚泉,咱们中国没有带着母亲名的,印度就有这个风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这个人他说法第一,说法除了佛说法以后,就属他说的好,他这个说法属于第一,叫「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须菩提」这三个字是个人名,翻空生,他一降生的时候,都有特别的祥瑞,家里的仓库一切都空了,家人都疑惑,找一个相士占卦,算一算,一算说这是好事情,属吉!属于吉祥,又属善!所以以后他这个名字有三种意思,「须菩提」,他家一生他就空了,叫空生,也叫善现,几天以后他家的东西又都现出来了,所以他这一个人有三个名字,又叫善吉,属吉祥,又叫空生,也叫善现。「须菩提」他解真空妙理,属他第一,各有所长,底下「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优波尼沙陀翻尘性空,他一悟道以后立的名,怎么叫尘性空呢?他明白,观诸法性空,世间上一切法当体皆都是一个真性,性是个空的,怎么个意思呢?尘性空,这尘是什么?说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尘,世间上总不离开这六尘,他观这六尘当体都空,当体都是空性,所以,他由这上头成的道,就很可以了,他所以名字叫优波尼沙陀,他叫尘性空,六尘的性他都空了,他不执着这个六尘,等,等者就代表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等,「而为上首」,他们这六个人代表作上首。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7:51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前边说的这些,大家要知道,这都是小乘人,佛弟子分三乘,这小乘都说完了,由凡夫的比丘证到四果的罗汉成小乘圣人,后来到「法华经」上回小向大,那才成大乘圣人,将来能作佛,这个地方大家要分析开来。这底下说「复有」,还有二乘人,二乘是中乘圣人,「复有无量,辟支无学」,辟支是简略的名称,叫辟支迦罗,翻什么呢?翻缘觉,他由佛说的十二因缘法才觉悟成道,他的道理比小乘人程度还高,叫中乘圣人,叫辟支迦罗,简略的名字叫辟支;无学,他修成啦,不用再学,证了无学的位子,若有学,他还没修成,还得要学,这经文上都是这个意思。「并其初心,同来佛所」,他还有收了些徒弟,初发辟支佛心的修十二因缘法,还没成道的,跟他一块来的,「同来佛所」,佛所这个地方,就是休夏,三个月的工夫用完啦,今天是解散,休夏要休息了,要解三天:七月十四、七月十五、七月十六,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会,这一天是佛欢喜日,这一天是人做善的日子、布施的日子、施舍的日子,都在这个日子上,在后首又引出目犍连一段因缘来,现在不暇说这个了。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到这时候,是佛欢喜日,弟子们工夫都用完了,所以外场里这些人们已经休息了,都可以来这里听法,都可以请教,这是外边的中乘人,佛叫他领的这些弟子们,不离开这些小乘人;小乘人好比小孩,不能离开他母亲,是这么个意思,资格高的,个人都自修,到解夏的时候都来请教请教,「同来佛所,属诸比丘」,属这个字念注,当遇合讲,这些缘觉就是辟支佛,辟支迦罗,他们都带着弟子们都来啦,在休夏的比丘这里,遇合在一块了,「休夏自恣」,遇着什么时候叫「休夏自恣」?怎么叫休夏呢?夏天这三个月,用完了功啦:休,当休息讲,夏天这时候完了叫休夏,休夏怎么还自恣?这个恣字当任意讲,他到圆满的时候,就要解散,今天这些斋主们都做功德上的布施,他们这个自恣,怎么为自恣?随他自己的便,他可以互相求忏悔,好比我们有几个人在一块修行,跟着佛住了三个月,我有什么毛病,犯了什么病,你说说我,我好认罪,我求忏悔,你也求我、我也求你,互相随便,这是佛立的这个规矩,这是让人可以免过,可以知道求忏悔,有这些名字叫「休夏自恣」。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这个时候不但中乘人,还有大乘菩萨,「十方菩萨」也知道,这时候是休夏,休息的时候,十方菩萨也来了,来到这里「咨决心疑」,咨是咨请,他在外面山洞里修行,有疑惑的地方,让佛给他解决疑惑,「钦奉慈严」,他钦佩佛、侍奉佛,如同慈母严父,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的,「将求密义」,他到这里来领求秘密的道理、真实的意义。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这一节文还是佛安居三个月,安居已终,「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就在这个时候,如来安居三个月,领着弟子们修行已经完了,这时都闲暇了,「敷座宴安」,这责任歇下来,心里头很欢喜,又「为诸会中,宣示深奥」,这是远方的十方的菩萨,都「咨决心疑」,佛就在「敷座宴安」的时候,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深微奥妙的道理,这时候,「法筵清众,得未曾有」,所以佛的法会,佛一说法,就如同法筵,清众就是清修大众,专求佛法的,大家听佛宣说深奥的意思,所以「得未曾有」,从来未曾听过,现在也得已听见啦,称为「得未曾有」。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这又是影响众,大家闻着佛的声音,远处来集,这是因为佛给大众宣说密义的事情,佛的音声是「迦陵仙音」,什么叫「迦陵仙音」?印度有一种雀鸟,叫迦陵频伽鸟,这种雀鸟叫的音声,超过一切雀鸟的音声以上,所以佛说法就拿迦陵频伽鸟的音声做比喻,这个仙就表示不是泛泛的音声;又者,佛翻为大觉金仙,称为大觉-大觉大悟,称为金仙,也可以含着这么个意思,他这个声音「遍十方界」,说佛的音声能遍十方世界。上面的菩萨都是常随佛听法的菩萨,大乘的菩萨,是一个世界上十方的菩萨,十方的菩萨是十方世界的菩萨,「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有恒河沙数之多,有这么多菩萨来聚道场,这表示佛的音声,无论是多远都能听见,只要是有善缘的,都能听见,多少万里远也都能听见,所以称为仙音,才能遍十方界,这些大菩萨们一听见都来了,就称为影响众,影响而来,都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他带领着大众来的。

上来所说的都是通序,所有一切佛说的经典,都是三大分:序、正、流通,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个序分里头有通序、有别序,上来说到「文殊师利而为上首」叫通序,普通的佛经必须都有这六种成就,这是一个通序。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

这是别序,别序是个特别的因缘,由序分引出正宗分,说这「大佛顶首楞严经」的道理。「时波斯匿王」,这位波斯匿王是印度话,翻中国话叫月光,他一降生时,屋里有很多月亮的光明,他与佛同岁,同时降生,这都是贵人,他是释迦佛的一位大护法,这个波斯匿王的这一天「为其父王讳日营斋」,为他过去的父亲,称他父亲为父王,讳日呢?讳是个忌讳的日子,就是普通民间老人、父母去世的日子,也叫忌日,人都忌讳这天,不肯听这个日期,就因父母去世的时候心里难过,为人子都是这么个意思,这一天称为讳日,讳日就给他父亲修福,营斋就是给佛设备斋饭,「请佛宫掖」,他亲自请佛,宫掖就是后宫两边最深静的地方,「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这是恭敬佛的意思,他自己亲身来迎释迦如来佛,「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当然设这山珍海馐,无上的很微妙的滋味菜蔬。

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兼复亲延诸大菩萨」,不但请佛,相兼着又亲自延请陪着佛的诸位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这都是信佛的人,「同时饭僧」,说在这一个时候,饭僧就是请僧人用斋饭,「伫佛来应」,这个伫当做站在那里,侯着佛来应供。

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

「佛敕文殊」,佛吩咐文殊菩萨作头行人,代领着,「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分派开了,好「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唯独阿难尊者,他是佛的常随众,是佛的侍者,这一段文,到了阿难尊者遇难,他因平等心乞食,遇见这分zai 难,打这里就引起说「大佛顶首楞严经」,「唯有阿难,光受别请」,他在解夏的时候,一共三天,在头一天他就先受旁人请他供斋,或是供他穿的衣服,这个日子是做善做布施的时期,道场做完了,在家信佛的人都很欢喜,所以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远是道路远,远游还没回来,所以「不遑僧次」,才没暇宜在僧人的位次以内。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7:52

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曰无供。

阿难尊者今天自己回来的,「既无上座,及阿阇黎」,这是佛立的规矩,出家没过五夏(五年)以上,不许自己一个人出去,要出去的时候,必须有上座-高参上座,还必须有阿阇黎,就是规范师,翻成中国话就是管教学生的老师,印度话叫阿阇黎,必得有这两种人跟着,要是初参、新出家、新学佛的人,然而阿难尊者,他怎么独去独归呢?他已经出家超过十年以外,十夏以外,他有自己独行的资格,出家人若不过五年就没有独行的资格,非有人跟着不可,恐怕他失威仪,因此这个「途中独归」,他在路途之中单独一个人回来,「其日无供」,他这一天城里都没有备斋,没赶上波斯匿王之请,当然没有供养的,他就自己托钵化斋吃饭。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

「即时阿难」,就在这个时候,阿难尊者托着钵,僧人吃饭的碗,俗语叫吃饭的碗,僧人正式的名字叫钵多罗,我们普通人说出家人吃饭的碗叫钵,正式叫钵多罗,翻中国话叫应量器,简单说叫应器,怎么叫应量器呢?钵的原质得要相应,得要相合,不许用金子、银子、钢做,就许用铁、用瓦做这种质,不许用贵重的、不许用华美的,烧出来的样还得拿黑烟熏黑了,像哥鸠色,黑不黑、灰不灰的色,所以不需要华美,让人起贪爱心,使用的物也不让他华美,这叫「执持应器」,应量器,你自己有多大的饭量,你才可以做多大的钵,不许再随便造一个大钵,不要起这个贪心,这是一定的,所以叫「执持应器」,应量的这个器皿,就是托的这个钵多罗。

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剎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就在所游走的城外,他就想次第要乞斋,「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他也知道今天有人供斋,他赶不上,人家早设备好啦,人家当然都有供了,他所以次第化斋、循乞,照着规矩,挨着门口化斋,「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他心里说,人家早预备好的斋,我化斋,也就是求最后的一个施主了;檀越简单说就叫施主,外国话叫檀那,越是超越,这在佛经上说,这个人要是行布施,将来生生世世的就不能受贫,越过贫穷海,这是简单的这么两个字叫檀越,所以当时出家人有称呼施主的,说称为檀越,檀是檀那、越是超越,你要施舍,这个人有施舍的心,他将来总是要富裕的,这在经文上有这么讲,最后的檀越,

「以为斋主」,最后的这个,他做我的斋主吧,因此这个,他就「无问净秽,剎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他这个时候是以一个平等、不桃拣人家,遇着穷的就是穷的、富的就是富的,化斋吃,「无问净秽」,不管这个人家是一个清净人家、是一个不清净的人家,不管那个,「剎利尊姓,及旃陀罗」,剎利是皇族,为皇上的本家,都是王爷们,尊姓都是做大官的富贵人家,「及旃陀罗」就是最下贱的人,旃陀罗翻杀者,就是咱们中国的屠夫,杀猪宰羊、杀牛宰马的这一类,这叫旃陀罗,这都是下等人,上等人就是国家的皇族大臣,他这时无问高低、也无问净秽,也不管是清净人家、是不清净人家,也不管是贵贱,随便了,遇见了,到了门口就化他的斋,这叫「方行等持」,方便行持平等的慈心,所以与人结这个善缘。「不择微贱」,也不择选这家子是个微末的人家、是个下贱的人家,不拣择这个。

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所以阿难尊者在这个时候发这个心意,圆满要成就一切众生无量的功德,所以化大家的斋,结结缘,让他也结上学佛的缘。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

「阿难已知」,阿难尊者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的功德,他心里早有成见,他早就知道,阿难已经知道「如来世尊」,如来世尊指着佛说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诃斥须菩提尊者,又诃斥大迦叶尊者,因什么诃斥呢?他们两人化斋选择,须菩提化富裕人家的斋,他想化穷人的斋不容易,他自个儿都吃不上,我化他的斋,不是让他为难吗?他也是份好心!大迦叶尊者化斋,谁越穷他越化谁,富人他不化,因此这两个人各有挑拣的化,不平等的化斋,所以,阿难尊者就知道世尊诃斥他们两个人,说你们「为阿罗汉,心不均平」,你们已经证四果阿罗汉,证了圣果了,超出分段生死,你们心里头不均平,因什么不均平呢?所以阿难尊者知道佛诃斥这两个人,他因此-

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阿难尊者他钦佩仰望如来这个道理,开诚布公的阐明了没有禁止、没有这些分别,以做这个无遮的大道理,「度诸疑谤」,度过一切的疑惑、毁谤,须菩提尊者让人毁谤,小户人家穷人就毁谤他,说他瞧不起我们,不来我们这里化斋,不来结缘,他尽去富贵人家去啦,令人谤!大迦叶尊者让人疑惑,谁越穷他越化谁,他没饭吃,他一定要化他的斋,大迦叶尊者根本是见穷人前世从没施舍过,都是悭吝的人,都是受穷的,做受穷的因,所以我化他一顿、两顿斋吃,将来他就不致于受穷,这都是阿罗汉知道前因后果,这都是成了道的人,他才发这个心。虽然是这样,佛还诃斥他们两个人,你遇见穷的化穷的、遇见富的化富的就对啦,就平等了,为阿罗汉,你心里不均平,还挑拣,一定化穷的、一定化富的,所以阿难尊者就是「钦仰如来,开阐无遮」,他自己心里钦佩,总仰望着跟着如来学,如来就做示开试布公,阐明无遮的大道理,「度诸疑谤」,度脱过,不让人疑惑、也不让人毁谤,因此这个,他心里有这么个底子,他就不选择,后首再表现他不选择,就堕落了,这也不是他特意地转到那下贱人家去。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

经是经过,「经彼城隍」,对着这个城,这城隍就是护城濠外边干了,说叫城隍,打这里路过,「徐步郭门」,徐步是慢慢地走,总是要威仪,去化斋吃,郭门就是外罗城的门,里边城才叫城门,所以在外罗城外边,是「徐步郭门」。

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

「严整威仪」,严恭肃敬,整顿了威仪,「肃恭斋法」,以表示恭敬这个斋法,化斋吃,更得给人种福,总也得有威仪,「尔时阿难,因乞食次」,就在这个时候,阿难尊者,他因化斋吃,在这个次序上,「经历淫室,遭大幻术」,经过这么一个下贱人家,淫室就是下贱的人家,「遭大幻术」,遭旁门外道的、邪魔外道的妖术,幻化的邪术,阿难尊者也是犯了一种毛病,他好多闻,不爱用功修行,所以他才遭着这个难。

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有一个外道人家,有一个闺女,叫「摩登伽女」,摩登伽翻本性,根本的本、天性的性,就叫本性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他用娑毗迦罗先梵天咒,他家里是个外道底子,叫黄发外道,娑毗迦罗都是弄一块黄布把头发蒙住,表示他是这个道门-黄发外道,他用这个咒,他这是外道的妖魔鬼怪的邪咒,阿难尊者光是听经不修行,没有抵抗力,这邪咒叫「先梵天咒」,梵天是天上最高的清净天,还加上个先字,比梵天咒还在先,「先梵天咒」,他这种邪咒也是灵脸,「摄入淫席」,就把阿难尊者摄到屋子里去,「淫躬抚摩」,这个下贱的女子叫摩登伽女,他模索阿难尊者,「将毁戒体」,将要毁阿难的戒体了,如来早能知道有这种因缘,有这种必须的经过。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佛都知道了,佛应供去了,在那里吃斋,知道这个外道人家,他用邪法把阿难尊者迷住啦,「知彼淫术所加」,所以「斋毕旋归」,佛往常在谁家用斋饭,那是一定的,用完了斋就得要说法,财、法二施嘛,你布施斋,我说布施佛法,这是财、法二施,等与差别,是一样的布施,这时候吃完了斋没说法,「斋毕旋归」,刚用完了斋饭,旋转就回到精舍里去,这时候,「王」,就是请佛的斋主,「及大臣,长者居士」,这都是信佛的人们,「俱来随佛,愿闻法要」,说佛今天必有要紧的事情,必有究竟的道理要演说,我们都得去听,「愿闻法要」,都随着去啦!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于时世尊」回到他这个精舍,入了座了,这个时候,佛就要救阿难尊者,赶回到精舍,头顶上就放光,「顶放百宝,无畏光明」,放出这个光明来,有一百个样子的宝色光明,怎么叫「无畏光明」?他这光与日月光不同,日月光,畏怕有阴云都遮住、高山就挡住,他这是无所畏,高山、阴云都遮不住,就称为「无畏光明」,所以这个时候,世尊顶放百宝无畏的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由这个无畏的光里头放出有一千种叶子的宝莲华,这宝莲华里头有佛的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这是要降伏这个邪魔外道啦,所以这个千叶的宝莲「有佛化身」,这个佛有三身:有清净法身,遍满一切处;有圆满报身,有大因克大果;

佛这时候是丈六金身,这是应化身,应身是应着众生来,那时候的人一丈一、二高,佛的应身是一丈六,他就从宝莲华里又化出一位佛来-「有佛化身」,有应身、有化身,应机说法的时候,就有变化身体的时候,这都是为警告法会将来大众,让他们发这个诚心,「结跏趺坐」,由这个应身里头,头顶上出生这个宝莲华,由莲华里又化出一尊化身佛来,这化身佛是「结跏趺坐」,怎么叫「结跏趺坐」呢?这两个腿盘起来到一块儿,右腿加在左腿上,左腿又翻上来加在右腿上,趺坐呢?趺是脚面朝下坐着,脚心朝上,这是一定的道理;多数的僧人腿要硬了是半跏趺坐,腿要软了是整个的跏趺坐,这是必须的,佛就这么着坐着,他能降伏诸魔,所以这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就是这个时候,从宝莲华里头的化身佛宣这个神咒,宣出这个神咒就是「楞严咒」,这在后边文里头,这先不说。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7:54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敕文殊师利」,随跟着,佛就吩咐文殊师利菩萨,「将咒往护」,领着这个咒,到摩登伽女用恶咒的人家那里去,「恶咒销灭」,文殊菩萨一到那个地方,佛说的咒一到,他的邪咒自然就销灭了,这时候,「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怎么叫「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呢?阿难尊者让摩登伽女用邪咒迷住啦,不能自主,这得提拔他,奖是奖劝摩登伽女,摩登伽女就在这个羞臊的时候,文殊菩萨也得给他说个道理,他好跟着来,要不那就不相当、不合适啦,所以,文殊菩萨必得要奖劝他,提拔阿难、奖劝摩登伽女,所以这叫「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文殊菩萨把他们两人都领到佛的处所。

请菩提道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这一科文是到了正宗分上了,佛说一切法,就在这集成的卷帜,都分三大分:头一分就是序分、第二分就是正宗分、第三分是流通分。序分有通序、别序,已竟,通序就是所说的六种成就,统统都是一个样的,别序是阿难尊者遇难,让佛把他救出来,因什么遇难?这都是尊者有缺点的地方,他多闻但没有发心修行,起观念的时候,这是他的错处。佛把他救出来了,让文殊菩萨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女,把他二人都提到佛这里见了佛,「阿难见佛,顶礼悲泣」,他自己惭愧,见着佛,给佛顶礼,悲泣,他自己悲哀,泣就是有泪无声为泣,他自己恨他自己,「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无始以来,一向竟是闻了些佛法,「未全道力」,一点道德的力量也没有,他要有道德的力量,为什么让人家拿邪法把他拘了去?所以这是他惭愧的地方,底下就有所启请了,说是要修行了,「殷勤启请」,这时候他心里头发诚心,殷殷勤勤地对着佛启请,他说「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十方如来」,十方是四正、四余、上下,一共是十方;东、南、西、北为四正;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为四余;加上上、下,这是十方。说十方的如来,这十方统统都有佛,如来是佛的一个通称,佛有十种通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佛的十种通号。头一个通号叫如来,我们人间所称呼的,多称头一个佛号叫如来,最后,第九个佛号就是佛,这是通称,我们普通人也不管信佛不信佛,都知道这个名目,最后第十就是世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都是最能尊重的这位佛,所以这是头一个通号叫如来,他说,十方的如来都是怎么修行的?「得成菩提」,得成就了菩提的佛果了,菩提这两个字是佛证的果位,如来是佛的通号,这地方得要清楚了,答提这两个字怎么讲呢?翻觉道,就是人知觉的这个觉,道是道理的道,道就当通达讲,四通八达都有道,道就是道路,通行了。所以你这个道要不修成,你不能通行,要修成了,佛的果位就叫菩提,这菩提就翻觉道,知觉的觉已经成立了,四通八达,这是阿难请成佛的法子,菩提是从哪儿来的呢?他得有个根据,佛怎么就成了菩提果呢?是依着什么呢?

依着世界上的人,人人都如此,都有这三种根性,这三种根性是什么呢?正因的理性、缘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人人都具足,不但是人,飞禽动植物都有,无非是他的知识达不到,还就是我们这个人能听佛法,可以才能学佛,余者的知识达不到就没有用了。这三样说人人都有,正因的理性就是人的天性,天性就是一个,怎么说三样?他是一体有二用,他光是一个体,不是一个死的吗?他是在活动,有两种作用,这两种作用:正因的理性是体、缘因的善性是用,是事上的用,这了因的慧性这是一个智慧,这也是用。这三性虽然是三样,三而一、一而三,大家要知道,我们人在世间上不研究佛法,说一是一、三就是三,何必是三而一、一而三呢?到底是一?是三呢?凡一切事情都如此,有一就有三、有三就有一,一三不二,说在哪里才见出来的呢?世间上一切事都如此,一种事情总得三样才能成就,怎么个理呢?你就说假定一个人吧,这是一个身体,一个身体就有两种用处,要起作用,眼睛是看路的,必得两条腿走,如果有眼睛没有腿,路也不好走,有腿没有眼晴也不行,腿和眼睛就在这个身体上,这所以说一而三、三而一,拿这个一比喻,不是挨着样说,都有这么个理。

所以,人具这个天性也是如此,简单说就是一个理性-正因的理性,正正当当的因,有因必有果,证到菩提是结果了,我们人都有成佛的因,他没证到成佛的果,是这么个道理,他是成佛的因,也是一体二用,他没发用就是了。所谓缘因的善性,你得结善缘,你不结善缘,闻不到佛法,你要结上善缘、闻着佛法,当然就起了智慧,就有了因的慧性,心里就明了了,就有了智慧了,大家想想,这不是一而三吗?你要光是一个理性,等于不起什么作用,他是一体,一切世间上一切事都如此,佛法到后头讲一切法都是一而三,他都是一体二用的,都是这么个意思,这个地方得多说几句话好知道,要不人闷得慌,倒是一?倒是三?又是说一又是三,三就是一,这是怎么回事情呢?这是天然之势,不是特意造作的这么个意思,是必须的。他所以这三因证了菩提呢?就是三菩提,这三种菩提是什么菩提呢?头一样是真性菩提、第二样是实智菩提、第三样是方便菩提,这是三种菩提;这三种菩提就是一种、一种就是三种,一而三、三而一,这三种菩提是从哪来的呢?就是刚才说的话啦!这三种菩提这是结的果啊!他有什么因由结这个果呢?当然有因才有果、有果必定有因,就是刚才说的,这是三性:正因的理性、缘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他是证三种菩提果,三种菩提果是一而三、三而一。这菩提有真性菩提,就是个理性;第二种是实智菩提,真实的智慧才证这个菩提:第三种是缘因的善性,是方便菩提,这是一定的

道理。所以,这三菩提啊!就是因之有因才有果,三菩提是果啊!这三样就是一样。所以,你有真性菩提,真性菩提是个死的,有知觉,知觉就是实智,真实的智,有什么用呢?有种种方便的作用,这是方便菩提。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个意思了,这三菩提能是由这个三种性证的,正因的理性、缘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他怎么就成了菩提了呢?这个道理得追求,不能儱儱侗侗地一说,把这个名字解一解就下去了,因什么成的菩提?他由三因的理性,证得三菩提,怎么证的呢?道理就在这里,就是用这个「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这得有一定的交待。所以阿难尊者问的成佛的法门,不是中乘,也不是小乘,是「妙奢摩他」,这一个妙字他贯穿着三种: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这是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就是一体,这三种名字都是梵音,要说我们东方话,这是什么话呢?

这「妙奢摩他」是一念三止,一个念就是三种止;妙三摩是一心三观;妙禅那是一境三谛;境就是一个环境的境,人人个人有个人的环境,你一开口说,我这个环境很好,或说我这环境很不顺,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在口边上的一句话,这就叫境界,境界把你围起来了,就像那环子似的,周围都是,哪个地方不是环境?早上起来,冷了,这也是环境;脚底下道好走不好走,也是个环境;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十方把你围起来了,大家都知道,这都叫环境。就这一种环境你要想修行,要想学佛法,得知道他有三谛之理,有真谛理、有俗谛理、有中谛理,真、俗、中,谛是哪个谛呢?就是帝王的帝加个言字边,就是人要把道理研究真实,一点不错,这就叫谛,把这个理研究明白了,这就叫谛。所以,我们人处在这个环境上,哪个人都有环境,不管富贵贫贱、男女老少,统统都有个环境,环境有个顺、有个逆;有一个好、有一个不好的境界,所以这个地方叫一境就有三谛。你在这境界上悟出这个真理来,你也不管是什么样的境界,凡是总是离不了依正二报,要知道身体也是个环境,身体强壮,我这环境就好;身体常闹病,这个环境也算不好,是有形有相的都叫境,都叫境界。所以在这个境界上悟这个理,你明白这个理,你很会修行,你不明白这个理,怎么个修行法呢?怎么入手?

他所以一境就有三谛,也不管这个境界是好是坏、是顺是逆,你可知道都是这个理成的?这三种意思成的,就是真谛理,俗谛理,中谛理。真谛理呢?把这个理求真了,就照着真谛说吧,怎么叫求真了?我们这个身体是从哪里来的?你再说我们这身体以外,衣、食、住,吃的、穿的、住的,这都是环境,吃好的、穿好的,环境就好;吃不济、穿不济,环境就不好,这不在这摆着吗?这里头都有佛法的道理,大家要知道,你要是会修行的人,也不管环境是好是丑、是顺是逆,他一定是有三种的理境。头一样就是真谛理,把这一切事情,把这真谛理研究真了,就是人人都有个天性,这是个真谛,旁的都是假的,真的,因为什么叫真谛呢?他永远也不坏、永远也不死,大家要知道,就是这个道理;俗谛理呢?就是世俗上的风俗,这里头都有个真理,不管是什么风俗,好风俗、坏风俗,他要没有个真理也不能成就,这真谛理和俗谛理合在一块做什么?取其中道,也不偏于真、也不偏于俗,这是个中道,所以这才到究竟。

一境就是三谛、一念就是三止、一心就是三观,三止、三观、三谛。谈到这个地方,他不是次第的法门,这上头有个妙字,这个妙字,这是佛法,你要是中乘法、小乘法,他有次序、有次第,你假比先修这个空观,再修假观,修完了假观,再修中观;他这是一块下手,他有个妙字,是妙奢摩他,这个奢摩他就是一念三止,也可以说一念、也可以说一心,这一念有三种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他这里头就含着三样;三观呢?空观、假观、中观;三谛呢?是真谛、俗谛、中谛,这是九个,这么一说,这功怎么个用法?有这么些个分别,他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佛一说大乘法,他不离妙,谈玄论妙嘛!是妙奢摩他,不费这些个事,有什么事呢?

怎么个作法呢?就是一个妙,怎么叫个妙呢?这个妙就是不可思议,讲出来,你心里头不是思想的,议呀!不是你拿嘴议论出来的,连佛他也议论不出来,何况我们这个嘴呢?说这种道理,佛法到了究竟大乘法,这个妙字,不是你拿心可以思想出来的,我想起来了,对了!是这个,不是这个道理,不可思,思的就不对,就不是佛法;议呢?拿嘴说,议论!你把嘴说破了,越说越错,也不是佛法,你这话说在这儿,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对不对呀?你嘴说破了也不是佛法,释迦佛说了四十九年,是不是?他说是曲引旁征,他不直接着告诉你说这叫佛法,他要说出个佛法,就不成佛法了,在旁边征明了,曲折着引导你,他直接着没办法,一说就错了,说到这里,这不是难题吗?怎么叫一说就错呢?你要悟了这个理,悟到了,你是心服口服,佛也没法说,他要不这样,佛把这个道理传给他爹,他爹不也就成佛了吗?他不是成了孝子吗?他爹还是他爹,也不称为佛,传给他母亲也是个孝子,要传给他儿子也是个慈父,不能传吶,这个道理,还得你自己醒悟了,他拿这个话引来引去,「曲引旁征」,打旁边给你征明了,是这么个道理,这中间慢慢地再研究,要是容易事,不都成了佛啦,是不是?

这地方虽然不容易知道,可是人人都有份,因什么?在人研究的深浅,善根有深有浅,善根浅研究的就慢,善根深研究的就快。人能听闻佛法、办点佛事,这都不是一世的善因,多生多世的善因吶!没善因,你请他他也不来,他跑来你这儿听这个呢,所以这地方得要知道,这就是一个贵重的地方,最难!难中可有易,总而言之,就是止观两个字,所以向哪个地方止呢?哪个地方是所止之处?将才说的就是那个理性,理性就是那个环境,说这个环境就是有所止,人的习气不能止,你得时时地观照,这才用观。总而言之,是妙境、妙止、妙观,这地方大家要知道,这是一个题目,他不能再多讲,光说妙的这个意思,到后边佛就是巧言善说,不能说的地方,佛就曲引旁征,都把这个理都给你说清楚了。这道理若是好明白好说,佛光这一部经就说了十卷,就是说让人明白这个理,佛的心慈悲得到了究竟上了,耐着烦地给你比例说,你这么不懂,又给你想法说,再不懂,还给你想个法说,说来说去的,若干的弟子们都了然了、都明白了,他所以就是一个妙止、妙观、妙谛。妙谛就是我们这个环境,这就是个理谛,他得有个真理,无论好坏的环境,那里头都有个真理,没有个真理不能成,

所以你要观这个理性,你就得用这个妙止,不思议的这个止,要是怕止不住,你再加上一个妙观;这个观念-妙止、妙观、妙境,这种道理是一个题目,这个地方不能多说,拿我这张嘴也说不圆通,到后边佛有说的,后文上,就是七处征心、十番辨见,这都是为发明这个理,所以征心辨见。还有五蕴、十八界,还有七大,借着这些个名目,都是发明这个妙字,不思议的心观不思议的境,怎么叫不思议?所以这个道理是难,你假比不思议,我给你讲你还不会听吗?你心里也别思想、嘴里也别议论,这就对啦,可你这就给他添了病了,他不思议吗?你说的话这都是思议的话,大家想这个理,他这个难说,难下嘴,就在这个地方,所以宗下有这么一句话-「蚊子叮铁牛,无有下口处!」这一个大铁牛,蚊子想吃它的血,看着是个铁牛,下不去嘴,是不是?

所以这种道理要说,你就像蚊子到铁牛身上了,下不去嘴,叮不进去。要是叮进去,明白怎么回事,那是非佛的这种道理,那是善于巧说,曲引旁征,把这种理才证明了,法会上有多少万人,天上的、地下的,都是佛嘴里说明白了,要知道拿我们这个嘴说不到,所以这个文是个题目,哪能立时就明白了呢?你说到这儿,要明白这个道理全都在后文上。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7:55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此一段文,这是大众都愿意闻听,这大众都是什么人?「于时复有,恒沙菩萨」,有恒河沙数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恒河沙数这么多的大乘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大家在这个法会上都愿意听一听,「退坐默然,承受圣旨」,因什么大家都愿意听,就为上文阿难尊者他启请,他因遇难,佛把他救出来,他自己很发惭愧心,他自己上来就说了,「一向多闻,未全道力」,以前我常跟着佛听经,我光听,没照着经修行,所以这个道力不完全,我要是修行有道力,为什么让摩登伽女用邪法子就把我迷住了呢?这是因为我没有实在地修行,于是他就殷勤启请,殷殷勤勤地在佛前顶礼,请佛说法,说这个修行的法,修行的法他问的是什么呢?是「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我问佛,你慈悲说一说,十方的如来,十方是四围、四正、上下,这十方都有佛,说「十方如来,得成菩提」,菩提就是佛的果位,如来是佛的一个名号,最初的方便是什么呢?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他这个话说的就在这一个妙字上,早先佛给弟子们说法,他说三谛、三止、三观,这是次第的法门,修行得这么修行呀。

三谛悟了真谛理、俗谛理、中谛理,悟这三种理,头一样先要明白真谛理;第二步,俗谛理,真谛理明白了,你还得要合这个世俗,让世俗人都得叫他明白,这就不容易,自己自了汉还行,要大家都明白,这一步就难了,俗谛也有理;最后还有个中谛理,中谛理、真谛理和俗谛理合在一块,这算究竟,这是佛普通的给一般人都这么讲。说这三谛理得有三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他没悟了这个理,你就照真谛理说吧,你得用这个体真止,把这个理悟明白了,悟明白了你止于此,明白这个理,以此为止,以此为止,你不能老止,不能常常的止住,心有活动的地方怎么办呢?当然得修观,观看的观,念观(音贯),你得观照他,他这个止住的心,他当然就不流动了,所以三止、三观、三谛,用这三观是空观、假观、中观。

三止是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这三部法是九个名目,这都是次第,你要修观,观体真止,你就要用空观;你要想观方便随缘止,得用假观;息二边分别止,得用中观,这是佛素常讲的道理,修行这么个修行法。今天阿难尊者一问,问得特别,问的是最上乘的大法,怎么知道是最上乘呢?是妙,有一个妙字,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他这一个妙字贯着这三个名词,怎么叫妙奢摩他?他是一念说三止,现前这一念,不用次第,就是三止,就是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都俱足了,就这一个妙字;说是三摩就是修三观,空观、假观、中观,就是一心三观;三谛呢?一境就是三谛,不管是什么环境、什么境界,我一观就是三谛之理。这地方他问的是成佛的法门,不是由凡超圣、超凡入圣的法门,所以大家都要听,都退坐一边都听,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要紧的,这个佛法都在这一个妙字上,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妙奢摩他就是一心三止,就是一念三止;三摩就是一心三观;禅那就是一境三谛,一种环境就是三谛的理都具足了,不用次第所修,次第就是费事了,因什么要修费事法呢?人的根性不能领受,就得由次第而入,由浅入深,就像上学,由小学、中学再入大学,今天问的就好比学校里问最后的大学的法门,这就叫一心三止、三观、三谛,就是这么个道理,这道理就在妙字上,妙怎么讲呢?心,不能思想!口,不能议论!你议论出来的就错,你思想的也就错了,都不对!说以不思议的心观不思议的境界,大乘法就是这么个意思。

阿难尊者研究的道理,他听得很多、学得很深,他问的都这么深,他这个人的毛病就是光听,他不修行,他所以不能以正治邪,他没有修行,没有功夫,今天他知道非修行不可,光听不行,他才问佛这个成佛的法门,是这么个道理。问成佛的法门最初的方便,也是三止三观,可就是妙止、妙观,都加一个妙字,是这么个道理,大家都注意要听了。阿难尊者问佛的是妙法,所以法会的三乘圣人,一听这个问法,大伙都愿意听一听,都退在本座上默默然然的,承受圣旨,好承领接受佛说的圣明的这个宗旨,这个妙法怎么个妙法?这是大众愿意听,是因阿难尊者请示的,佛一听他这么一问,佛就搜他的根,如来就转过来问他。

演究竟法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

佛对阿难说,「汝我同气,情均天伦」,你和我同气连枝,怎么叫同气?阿难的父亲叫白净王,佛的父亲叫净饭王,是亲弟兄,所以佛和阿难是堂兄弟,是一个爷爷的,所以称为同气连枝,一个气脉,这叫同气,「情均天伦」,论人情、论五伦,这个时候不讲这个了,古时候都讲五伦八德,按情理说,均者是一样,咱们都是一个天伦的弟兄;这五伦是什么?是古时候,不是这个时代,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时候是帝治,不讲君臣了,虽然不讲君臣,也有个辈份在的,总得有个做主的人吶!「情均天伦」,这都是天然的理性,伦者类也,咱是一类,佛向他说近代话,「情均天伦」是天然的这个伦类。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佛先问阿难,你发心出家是因什么?你看见什么了?这个地方才说,咱们俩可是弟兄,「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说你当初发心的时候,你在我佛法之中看见什么好相了?看见什么好事了呢?「顿舍世间,深重恩爱」,你顿然间就舍了世间的恩爱,深重的恩莫过于父母,深重的爱莫过于妻子了,说这样的重恩、这样的重爱,你都舍了,你是看见什么好处了呢?佛问他。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

阿难就对佛表白说:「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佛问我见着什么好相?把父母恩也舍了、把妻子的爱也舍了,我当然是看见了,说看见如来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种贵相,这就不暇宜说了,从头顶数到脚底板,头上有无见顶相、脚底下有千幅轮,大家完全要知道,看看「教乘法数」就都明白了,「胜妙殊绝」,我看见佛你有三十二种贵相,胜妙,这妙者是没法可说,想也想不到、说也说不到,不可思议的,上头加个胜字,是优胜的、不可思议的贵相;殊绝,是世间上的绝伦,殊是多广、是特别的绝伦,怎么个好呢?说佛你的「形体映彻」,说佛你的身体、形相,有光能可以照人,怎么个照人呢?

「犹如琉璃」,这个琉璃不是当下化学的那个琉璃珠,这是山里头那个土木金石酿成的这种琉璃宝,叫琉璃,正式名目叫吠琉璃,我们东方人说话简略都叫琉璃,把那个吠字去了,是一种宝石之类,也就像水晶一类,它的色气发青,说佛的身体犹如琉璃,能照人,因此这个,我「常自思惟」,我自已心里常常的想,想佛这个相是怎么个意思呢?我想到啦!「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佛你这个相貌不是人间的欲爱,生儿生女生下来的,「何以故?」我怎么见出来的?底下这解释,说是世间的欲爱所生,就不同了。

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欲气粗浊」,要是普通人家生出来的,他当然是这欲气,这爱欲之气是极粗的、浑浊的,「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不能发生这个胜净的妙明,像你这个身体放光,这么清净,你这个光明是思想不到、议论不到的,这叫妙明,这像什么样的?「紫金光聚」,你这个身体就像拿放光的紫金聚了这么一个人,这是阿难表示对佛的贵相,「是以渴仰」,就以着你的相貌,我拿眼睛看见的,我仰望你,就像渴而思水那样的,就叫渴仰,「从佛剃落」,所以我就随从佛,剃除须发,我就出家了,当了僧人了,这是阿难回答佛的话。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佛看阿难这眼睛,总算看出好歹来呀,这是赞成他,他知道佛的相不是泛泛的,「佛言,善哉!阿难!」这地方他一问,佛又转回来问他,佛叫阿难,就回答他早先问的,「汝等当知」,你既这样问上边这个妙法,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三止、三观、三谛,这是你问的,说「汝等当知」,你应当要知道,「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是佛先说人的毛病,所以不能成佛的意思就在这,说你等应当知道,发问上一切人,就是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追从、向上追,打没有头的那个地方来,是「生死相续」,生了死、死了生,总接续着,死了就接续着生、生下来就接续着要死,不是死就是生,人在世间可不就是这么两个字吗?生了死、死了生,因什么呢?生了死、死了生,因什么毛病呢?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皆因不知道你自己有个真心,你不承认「常住真心」,这个真心是永远常住,也没有生、也没有死,他这个体质是「性净明体」,这个性是一个天然的性,净是天然的自体清净,不但是清净,而且还明明了了的,没有不明白的,这叫性净明的一个体,这三样是表示人人都具足,具足什么呢?这三种性就是一性,这三种性是什么?是一个正因的理性,不管什么人都具足,正当的一个真因,有因才能结果,是一个理性,这一个理性里头还有两种作用,有个缘因的善性,能可以结善缘;还有一种是了因的慧性,能明白这个道理,这三而一、一而三,这三样就是一样,一样理性含着这二用:一个缘因的善性、一个了因的慧性。

所以,你这个性里头,天然的人人都如此,所以证明是一个理性,我们人都是一个天性,有个天理,也叫理性,他这个理性有什么用呢?他有两种作用,有缘因的善性,人要有个善性,善性人人都有,他有发现的时候、有不发现的时候,发现的时候他就要研究佛法,他就有善友引进他,让他听听佛法是怎么个意思,这就叫缘因,由这种因缘,缘因是一种善性;你要明白了佛法,你心里就有一个智慧-了因的慧性,了是明明了了,这个明就是明了,了因的一个慧性,三性这就是一性,就一个正因的理性、一个缘因的善性、明白的一个慧性。所以,这是人人本具,「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这三样聚成是一个体,一体就有两种作用,是这种道理,人人都不知道了,佛出世得说,说「用诸妄想」,不用这个性净明的体,迷了,自己也不知道,用这个种种的妄想,诸妄想就是不应当想的想,这就叫妄想,说「此想不真」,说这样的思想不是真实的,「故有轮转」,所以才有轮回周转,生了死、死了生,这是人的病。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7:57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这是佛对阿难尊者说,上来你所问的妙法,一心三止、一心三观、一心三谛,说「汝今欲研,无上菩提」,你问的是无上的菩提,你当然是想要研究无上的菩提了,菩提就是佛的果位,没有比他再高上的,到了成佛的地位,菩提就是到了究竟,可有一宗,这个「无上菩提」是什么?是「真发明性」,就是你自己的性发明啦,这个明就是明白了、明了了,这个无上的菩提没有旁的,发明性得要真实不虚,这「真发明性」不是世间人泛泛的,说这个事情我明白了,你这就叫明性啦?不是!什么叫「真发明性」呢?得真实的发这个明了的天性,得怎么样呢?「应当直心,酬我所问」,以后我要问你的话,你得拿直心回答我,慢慢你这佛法、菩提果位,你就容易了然啦,「应当直心,酬我所问」,酬是酬答,你回答我所问你的话。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十方如来」,你可知道直心是最要紧的,别说是你、我,已经成了佛的十方的如来佛,「同一道故」,就这一条道,没有第二条道成佛,「出离生死」,才出离这生死的苦海,用什么?转过来还说,「皆以直心」,这十方的诸佛,没有第二条道,皆都是用这个直心,底下说「心言直故」,怎么叫直心呢?「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这是佛给他解释这个直心,所以十方的如来都是一条道,没有第二条道,都出离了二种生死: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我们人承认的就是一个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不知道,分段生死打变易生死上来的,不暇宜讲这些,就是说「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怎么叫直心?直心是怎么个用法呢?这个直心要一用,就用顶到成佛,打你一发心就用顶到成佛,没有二样,就是个直心,说「心言直故」,这个心说直的缘故,是怎么个直法呢?这一直到底,「如是乃至」是超略辞,「如是乃至」,就言你要发这个直心,到什么地步呢?

「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说乃至是超略之辞,当中的阶级多了,多少的阶级也不离直心,说「终始地位」,终,到了成佛为终;始,一发心,我要学佛,你从今天闻妙法,这是成佛的法门,这是起始,你知道这种地位多了,这怎么叫地位多呢?我略略的说一说,这成佛的法门,光中间的地位就有五十五个阶级,是什么呀?十信,信心有十个阶级,发信心,最要紧的要信,十信有十种;十住,你这个信心不改动,一定站住脚跟了,他有十个阶级。十行,你已经站住脚跟了,你还得自立立人,度化众生,行是行持,行持菩萨道,自利利人,你明白了也让旁人明白,你别吝法;十回向,到了回向的地方,迥自向他、回因向果,回我这因地用的功夫趣向佛果,这十回向,也有十个阶级,十回向就容易了,就到了十地,地是心地,人人的真心之地,这当中还不容易,还有四个加行,由十回向到四加行-暖地、顶地、忍地、世第一地;你用功,用的这个心里头这个热心,度化众生成啦,说是我成佛,让一切众生都要成佛,得有这种热诚,这就是暖位子;顶,用到极顶了;世第一,世间法到了第一上了;还有个忍,第三个是个忍位,分三种:上忍、中忍、下忍,不暇宜细说,细说在教义里头太多,得有个忍耐,你要没个忍耐心,你达不到;世第一,世间的法就算第一,这还没到家,这叫四加行,加上这四种紧要的实行,这叫四加行,然后这才能到初地,由初地才到十地,地的位子也有十个。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还有四加行才到了十地,这就五十四个了,还有一个等觉,没到妙觉佛果,这还有个阶级,与妙觉佛果相等了,差不多了,这是当中的位子,两头呢?终是佛的果位、始是干慧地,像这个人吧,心里头有这么一个因,有这个真因,或是前世带来的慧命,叫干慧,什么叫干慧?就像那个花的种子,五谷的种子,是个干的,没有水润,没有水润不能生芽,不能发生,所以这个人要是想学佛法,当然前世有个善根,有善根就有个种子,可是干的,没有滋润,拿什么滋润呢?得常常念经、常听经、常看经、常研究经,这就是理水,拿这个理水把你这个善,多生多世的种子润开了,它就要发芽了,是这么个道理。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这一节文,征起缘心,什么叫征起缘心?征是考征明白了,起是发起,发起什么心呢?发起他攀缘的心。我们人用心,大家要知道,都是攀缘的心,怎么叫攀缘的心?拿这个心攀缘世间上一切的形形色色,所有的形相,这个名字就叫攀缘,缘者,是连络之义。你看人这个心,眼见什么色、耳闻什么声、鼻子齅什么香、舌头尝什么滋味、身上感觉什么冷热、心里头分别什么是非,这都叫攀缘的心,拿心向环境,环境总不出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拿这六尘当环境了,拿心攀这六种尘,这就叫攀缘心,大家知道,你向他连络去,连络什么呢?连络色、声、香、味、触、法,眼攀缘着什么形色;耳朵攀缘,听什么声音;鼻子攀缘,闻什么气味;舌头攀缘,尝什么滋味,身上攀缘,感觉什么病痒;心意中攀缘,分别什么是非,这能叫攀缘心,大家要知道,你要想修佛道,这都是曲折心,这心里有弯弯,攀缘嘛,东攀西扯。

这段文是接着上边,阿难尊者他一问佛,出离生死,脱离生死的苦恼,这就说脱离苦恼的道理。所以佛给他答说,这个佛法是无言说道,没有可以言说的,为什么说了这些个话呢?佛说了四十九年呢?这都说这个无说,不可表示的这个说,是没法可以向外表示,把你领到这个道上,让你自己醒悟,是这么个道理。说你要想着研究无上的菩提,菩提就是佛证的果位,就是觉道,觉得你自己心里头觉悟,要我告诉你的话,你要听了记住了,那不是你心里的觉悟,我是领你这个道,让你自己觉悟,我说的不是,所以这上边说,「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你现今欲想要研究,没有比他再高上的菩提的佛果,菩提这两个字是佛证的果位,所以叫菩提,菩提这两个字翻觉道,你就知觉,这个道路你通啦,这么句话,这就叫菩提,就是佛证的果位,你心思还有什么呢?就是一个知觉,你要一拿弯了就成了知识了,就不是知觉,就错啦!说「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真实的发明了的那个天性,你得怎么样呢?「应当直心,酬我所问」,用你那个直心,你别绕弯,酬答我所问你的话,你若心里一拿弯,那就不能明白佛法,这个理说到这里,说是我怎么和你说这个话呢?这就叫佛法。

说「十方如来」,这如来是佛的十号中,头一个号就叫如来,菩提就是佛果,说十方的诸佛就是十方的如来,「同一道故」,统统是一样的一条道的缘故,没有二种道,说是一条道,都是什么东西?「出离生死」这一条道怎么才能出离生死呢?「皆以直心」,就是用这个直心,你要是用这个正正直直的、正正当当的这个直心,你要用这个心,我问你的话,你拿这个直心回答我,这就算对了,这底下就解释了,说「心言直故」,说这个心让你用这个直心回答我,心言直的这个缘故,是怎么个直法呢?「如是乃至,始终地位,中间永无,诸委屈相」,就是这个直心,说「心言直故」,如是就是指这个直心说,「乃至终始地位」,终是最后、始是起头,所以这个终从头到尾,最后这个终,就是成佛了;始呢,是你才发心,你要学佛,由这个起始行到终了,由发心到成佛,成佛有一定的地位,说这个终始的地位啊!要成佛,从你的发心要成佛,这就是个始,到成佛的时候,就是个终,当中的地位呢?

「中间永无,诸委屈相」,从你发心顶到成佛,这算两头,当中这些个位置,你不要看位置说的多呀!「永无诸委屈相」,一点屈折也没有,一点委委屈屈的折,没有!有委曲相,就不直了,从始至终有多少地位呢?五十五个位子…说这么多啊,没有二样,就是一个直心,「中间永无,诸委屈相」,一有委届相就是有了弯了,你这个心就不直了,要不直就与佛法不相合,话说到这里,将才我念的这段文,佛叫一声阿难,「我今问汝」,我告诉你得直心,你看这些个位子,不出一个直心,佛就知道,我一问你,你的心就拿弯,所以佛就审定他,一定要把他问实了,说「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这都用攀缘的心,你看见本如来我有三十二个贵相,你才要跟着我出家,这地方我问问你,你得拿直心答我,「将何所见?」将就当拿字讲,你拿什么所见的我呢?佛这么一问,是「谁为爱乐?」你见我是用眼睛啰?你与我亲爱,又欢喜我,这是用你的心啰?你用眼见,你用好乐的心,问你是拿什么看见我?拿什么你对着我起欢喜心?就是这么一句话,「将何所见,谁为爱乐?」这是佛问的话,

底下「阿难白佛言」,对佛表白说,他称了一声「世尊,如是爱乐」,我对佛,我发这个欢喜心,「用我心目」,用我这个心、我这个眼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由我这个眼目观见如来你面目的胜相,你的胜相胜过一切,你这个相貌好啊,是这么个意思,「心生爱乐」,我心生向佛亲爱,「故我发心」,我就发了欢喜心,这是阿难回答的话,阿难尊者他回答佛,由目观见如来的胜相,我这个心里头就生爱乐欢喜的心,「愿舍生死」,故我发心愿舍这个生死,我就把这世间上的生死,我就发心舍离开了,从此以后我就不生不死啦。因他这一回答佛,佛底下就告诉他,说了个比喻,你终日所用的这个心,统统地都是不直的心、都是虚妄的心,这地方是要紧的地方。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就像你刚才回答我的这个话,「真所爱乐」,真实的你从心里头亲爱欢喜,「因于心目」,因你这个眼目看见了,心里头欢喜,还有一宗,你可得要知道,「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你回答我的那个心,那里头含着(佛没说他,你这个心不直啊!)不是直心了,你说「如汝所说,真所爱乐」,是因着你的眼睛看见,心里头知道,你可知道,「若不识知,心目所在」,这句话说的厉害,大反个啊!说你若不认识、不知道你的心在哪里?目在哪里?说「心目所在」,这句话说的有多硬气,哪个人不知道眼在脸上长着、心在肚皮里头,你看佛说的这个话,「若不识知」,对着阿难说,你要不认识、不知道「心目所在」呀!

「则不能得,降伏尘劳」,你要想世间尘劳,就是生死,你不知道你那个真心在哪儿?眼睛在哪儿?你就不知道心目所在!你就不能得降伏尘劳,你就不能够脱离生死,你要舍生死,你怎么能舍?你都不知道你的心在哪儿?你哪能舍生死?「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这个尘劳就是生死,尘世上这些劳苦,底下佛给他说了个比喻,说你要用直心回答,我给你说个比喻,你得降伏你素常的这个,心你也不知道、眼目你也不知道,你不知道哪儿是你的心?哪儿是你的眼?这话里含着这个,「若不识知,心目所在」,设若你不认识知道你的心和眼目所在的地方,「则不能得,降伏尘劳」,你就不能得降伏尘劳生死,你要舍生死,你怎么舍?佛就给他说了个比喻。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7:58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壁如国王」,我跟你说个比喻吧,这个国王,他是一国之主,他管着这些地土,他这个疆土「为贼所侵」,这块地给侵略了,国家的边界让贼侵略,就得「发兵讨除」,你得用兵去讨这个贼,但有一点,你要想发兵,「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你得知道贼在哪里?你发这个兵才有个用处,这比方你要想降伏你这个妄想心,你得知道你这个妄想心在哪里?真心在哪里?这个地方你要不知道,你哪能行呢?就像那国王发出兵去瞎碰,不知道那儿是贼?那还行了吗?降伏不了,说了这么个比喻,「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说你发出兵去,就好比你想要降伏你这个妄想心,不直的这个心你要降伏,这都是贼,你发出兵去,要当知贼所在,在哪个地方?你才能够降伏,你可知道-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使你流转于生死,就是你错认了心、错认了眼目,是这种过咎,使你流转于生死,是什么毛病?是你错认了你那个心和眼了,说你认得心也就认得你的眼目了,这个目还是个陪衬,心是要紧的,目看见心就知道,心知道就得拿眼睛去看,说是心目的过咎,说「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你这个心和你这个眼睛,现今在什么地方?这话问得有多硬!谁能知道呢?「今何所在?」你的眼目和心在什么地方?佛这么一问,阿难觉得可有理呢?

七处征心
一 执心身内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

阿难对佛表示说,「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这个事情谁不知道呢?说世间上,别说我们这个人,十类的众生:有色生、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非有色生、非无色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一共是十二类众生,他怎么说「十种异生」?异生就是十二类众生,抛去无色生(没有形色哪能知道?)、无想生(没有思想)这两种生,这两种众生是什么?没有形色,世间上摸虚空,这东西散了、销灭了、沉没了,这也是一类众生,大家要知道,所以说,没有眼睛、没有形相,哪还有眼睛?还有心?还有无想生,就是没有思想的,无色生是没有形相的,十二类众生,把这两种众生除去,还有「十种异生」,异当众字讲,十种十类的众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阿难他还有理,这十类众生有形相的、有知觉的,哪个都知道,知道什么呢?「同将识心,居在身内。」

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佛的眼是贵相,如青莲华,那眼睛绀目澄清,那轻虚的色,像莲华瓣似的,不是开的莲华,那莲华有个瓣,称为莲华眼,阿难他还有理,说「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也在佛的脸面上。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祇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我现今我观察我自己的四尘,浮根有四尘,浮根是什么?我的眼目、我的心,这叫浮尘根,浮尘根这四尘是什么呢?地、水、火、风四尘,所以才成就我这个心、我这个眼睛,「只在我面」,我这个眼睛,浮根就是浮尘根,这不是胜义根,胜义根是见、闻、觉、知,浮尘根是有形相的,我们这眼睛是四样成的,眼晴里有水,是水大成的;眼睛的形相皮肉,是地大成的;眼里的热度,是火大成的;眼睛的动转,就是风大成的,这叫浮根四尘,「祇在我面」,我的眼晴就在我的脸面上,佛你的眼睛也在你的脸面上,这还用问吗?「如是识心,实居身内」,我这个知识心在我的身子里头、在我的肚皮里头,这话倒像有理似的。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

这是佛问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你现今坐在如来的讲堂里头,「观只陀林」,你观见只陀林是在讲堂里头,还是在讲堂外头呢?这是佛特意这么问,「今何所在?」只陀太子舍的树林子在哪儿?他觉着这还不明白、这还不知道吗?说-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说,给孤独长者,给佛修的这个讲堂,这树林在花园子以外,「今只陀林,实在堂外」,只陀太子舍的树林子,在咱这个讲堂以作,这是佛特意的问他这个地方,拿这个做个比例,好问你这个心在哪儿?眼睛在哪儿?是这么个道理。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佛问阿难说,你在讲堂里头先见着什么?他一听也觉着明白,说-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他觉得理直气壮,对着佛说,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我在讲堂之中,先见着如来,你和我在一块坐着,这还不知道吗?「次观大众」,我再观见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向外头一看,我也就看见只陀太子舍的树林子,须达多长者修的花园子,我这都看见了,佛底下就问-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佛说:「你这眼睛瞩目于树林子、花园子,你因什么有见?因什么看见?」阿难尊者一回答,他觉着理正气壮说: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你看这个门户开着,门开着叫户、窗开着就叫牖,说户牖开的豁豁亮亮的,「故我在堂,得远瞻见」,所以我才看见,底下佛才驳他,先说这段。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此一节文,是悬示定名,怎么叫悬示定名?这个悬就是事情还没落实,究竟的意思还没说,先把名词先说出来,预先先说,这叫悬示,悬示什么呢?定名,佛法讲戒、定、慧三学,定是修行的法门、戒是初入的法门、慧是智慧的法门。这一段文在这个地方突然而说,这是怎么回事情呢?上来因阿难启请这无上的菩提佛果,怎么能证到佛果?因此,他这么一启请,佛就给他说,劝他要先修这个直道,直心是道场,要知道直心是道场,当然是以这个直心酬我所问,你用这个直接的真心,你酬答我问你的话,用这个直心回答。我现今问你,当你发心的时候,你一心攀缘如来的三十二相,你见着本如来有三十二种佛相,你那时候将何所见?你是拿什么看见我有三十二相呢?

这话问的就奇特,怎么个理呢?明明谁不知道拿眼看见的?怎么还问?你将什么所见的我有三十二相?阿难尊者当然是回答,说我看见佛有三十二相,「用我心目」,我眼看见的,我心里头就羡慕佛。佛又问,这个心目在哪个地方?这话问的又是稀奇的话,阿难尊者回答,说拿我这四尘的眼根,「祇在我面」,这个知识的心居在我身内,这不是一定的道理吗?你问我,拿什么见着佛的相,见目呢?心在哪儿?眼在哪儿?这个事情谁不知道?这话问得稀奇啊!阿难就照着他心里就回答,这个时候佛就立下一个比例来,

「汝今堂中」,说你在我这个讲堂之中,先用什么所见的呢?阿难尊者就回答,先见如来,后见大众,如是外望,方见堂外树林子、花园子。佛又问,说你见这个树林子、花园子是从哪儿见的?阿难回答说:「户牖开豁」,窗户门都开着,我在屋里坐着外头就看见了。佛说借着他这个话就做这么一个比喻,就是先要预先事情未到,先把他宣说出来,这为的是什么呢?这是一段佛说法的因缘,阿难尊者是一位当机众,他问,佛对着他一个人说,让旁边大家听。这种道理,就是问佛的道理,要问到究竟处,破处说是显处!你说我问你的这个话,我驳你不对,都给你破说开了,这个地方,我就是告诉你了!这是显出这个佛法,显出什么呢?显出「大佛顶首楞严王!」这就是一个直心,他上来不是说你拿直心答我所问,你这个心别转弯,你这才能行,佛问的话都是稀奇,所以上头我把这个意思说一说。

尔时世尊在这大众之中,「舒金色臂」,佛的身上有金光、有金色,「摩阿难顶」,所以这表示安慰他,「告示阿难」,佛就告诉他,指示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他是替大众的代表,他是一个当机众,佛告诉阿难「及诸大众」,这才出这个定的名字,「有三摩提」,怎么叫三摩提呢?这是印度的梵音,他这里头含着三种意思,翻中国话就是正定、正受、等持。正定,佛的这种定力,不是小乘人的偏定,不是外道的邪定,这是个正定;有这个正定,就有正当的享受,说有相当的相应处;还有一个等持,你要认识这个佛法,你就遵着一切法都平等,有这种观念,所以这才说「有三摩提」,这三摩提旁的经上有说三摩地的,也可!这就是禅定的一个名词,三摩提含着三种意思,「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

这个名字就叫「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这就说出来了,三摩提这个名字含着三种意思,这个名字三摩提是普通的名字,在经上就叫「大佛顶首楞严王」,大佛顶上来在「五重玄义」上也略略说过,这个地方也不要细讲,这大佛顶三个字,略略地说一说,这个「大佛顶首楞严王」,这在经文上表示三德秘藏,怎么叫三德秘藏呢?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个大字说是表佛的法身遍满一切处;佛者觉也,就是个知觉,表的就是般若德,这三德,大表法身德,佛的法身遍满一切处,佛的般若德是无所不知,都知道;这个顶表解脱德,怎么叫解脱呢?是一尘不染、万法皆空,这个佛法用功夫用到极顶,就是这么个样子,一尘不染、万法皆空。这大佛顶这三个字叫三德秘藏,这三样刚才说了是三德,怎么叫秘藏?秘就是秘密、藏就是含藏,这是人人都具足这三德,就是见不着、秘密,不明白、见不着,就是这么个意思,就称为三德。


这三德,这是三种好处: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然而世间人都不知道,就称为三德秘藏,因什么成这三德秘藏?依着什么呢?这是我们世间上众生、一切人、一切物都具足,本具的性。我们人本具的是什么性?是正因的理性、缘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正、缘、了,正因的理性就能够成法身德,就是对这个大字说的;这个缘因的善性,就是解脱德,对着顶字说的,了因的慧性,说是般若德,般若是智慧,对着这个佛字说的。大佛顶这三个字,这是三德:法身德(大)、般若德(佛)、解脱德(顶),这三德是我们人人本具有的,人自己迷了,不知道了,佛出世就是告诉人这三德。

所以这三因,都是佛性,原说是三而一、一而三,都是佛性,就是一,正、缘、了三样不同就是三,总而言之,就是一体二用,他是离不开的,是不分而分,他原来是不可分,分开就是三样,你说分开还有不可分,怎么个理呢?他是一体二用,不但以这个文上是这么说,世间上一切法都如此。我们这个人的一个身体,这是一体,这一体就有二用,两种用就是一个知觉、一个形相;这个体就是一个性,不可见、不可思议,起了两种用,就显出来有一个本性。这个人就照着形相说吧,这一个身体,眼睛就能看路,这是无形相,眼睛的见性没有形相,不是人的肉眼,大家要知道,人要是把灵性一走、一死,肉眼不能见,他有一个本知本见,所以这也是一种用;腿得听眼的使唤,你走路,要你迈到哪里去说迈到哪,要你走就走,要你能看出路来,要没有眼睛,道也不能走,所以你要没有腿有眼睛,也不能走,眼睛和腿都在这一个人身上,所以说三而一、一而三,这是不分而分、分而不分,要说起来世界一切一切都如此,

所以这话就叫不可思议。拿这个表示出来,世间上所有的一切法都是你思想不到、你议论不到,你要说出哪一种事情,说出来就错,开口就错,这是追到究竟的佛法这个真理上,就是这么个样子,所以是不可思议;说你要可以思想,这个心就不直啦,直了就不会思想;你要可以议论,这心也就不能直了,所以,你直,还有什么话说呢?这就叫不可思议,所以这个地方,说到不可思议上,是怎么个意思呢?这就叫直心,这都是对上文说的。佛说你要想求佛法,总得拿直心酬我所问,你拿直心也可以说是清净心,也可以说是不思议的心,你拿出直心来酬答我,这才算对;你要是不拿这个心,你心里头一犯了这个思想、一犯了合计,你来回答我,那不是直心,
那是世间心,那不合佛法,所以这说个不可思议。

刚才说的是大佛顶,怎么叫首楞严王呢?在我们中国话说,就是说一切法永无破坏,世间上种种样样,哪一样也没破坏,我们人所经验的,哪一种事情说破啦、说坏啦,怎么说不破坏呢?这事情都是说不过去的事情,所以首楞严王是怎么回事情呢?翻中国话就是一切法、一切所有的种种样样,永没有破坏,永远也不许破坏的。这个话说的,你说没有破坏,这个碗搁地上摔了,就破了,怎么一切法都不破坏呢?是不是?一张桌子使用年头到了,慢慢地也碎了!人到了时候、到了岁数就死了,怎么说永没有破坏呢?所以要看你向哪里看,你要在这个理上看,永远没有破坏;你要在形相上看,当然是有破有坏了。你说盘子碗掉在地下摔破了,怎么没有破坏呢?你看它破坏了,在理上说它没破坏,怎么个理呢?这个性都是泥土性,是磁器,所有地下出的将来还是化成土,还是一样,你说它是破坏了吗?你当时拿你的眼光用,所以这东西叫破了、坏了,佛法讲明心见性,讲的是性理,你要是总在这形相上论,哪一种东西都会坏,释迦佛到了时候就死了,他八十岁死的,是不是?他那个身体也是像我们这个身体一样的,他到了时候得死,

他说的那个道理,他说的是佛法,佛法是什么呢?佛者觉也,是知觉的这一样,照这样说,你要不认得你自己的知觉,你总认得形相,就错了,这个形像到了时候就得坏,你怎么保护它、怎么卫生,你也活不了一百年,我告诉你说吧!你的这个性,永远活着、永远也不许死,你自己就不承认,你要没有性,你这个身体从哪里来的?他是从性发现出来的,大家要知道,他是有一体有二用,一体就是个性体,常言道你这个人性体好不好,这不是都是个性吗?他这体还有二用:一个知觉、一个形相,这都是他用的,哪个人没有知觉?哪个人没有形相?没有形相还成个人了?没有知觉也不是个人了,是打哪成的呢?打性上成的,他说是一而三、三而一,你不好分别,你按人的心,眼前所见的,那就可以分别了。所以说到这个究竟处,就是说到这个首楞严王,首楞严王就叫一切法永没有个破坏,他究竟坚固,就是说这个理,不但究竟坚固,还究竟坚固之王,究竟坚固就够结实了,他还是坚固的王,

所以这个名字就叫首楞严王,这个名字就这么讲。所以才刚说的首楞严王,从哪儿起的呢?道理就在这儿,无故你就说这么一套干什么呢?所以将才所说的这些话,这是为什么呢?这段意思,这是佛最注意的、最要紧的,还没等到说到那个地方,先把这个好处先说出来,怕人到临时忽略过去,先早告诉你,说有一个名字叫大佛顶,这种三昧的名字很多,这个名字叫「大佛顶首楞严王」,这个文预备在后边让人注意,因什么这么个说法呢?「大佛顶首楞严王」有什么好处呢?预先前悬示,没到那个地方先告诉你,让你注意!说「具足万行」,你要行这一法哪一法都具足了,说「十方如来,一门超出」,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十方的如来,一方就有无量无边的佛,都是打这一个门径里头超出去的,超出这个世界的,这是一种「妙庄严路」,这个妙是不可思议,就是人的直心,要不是「应以直心,酬我所问」,这段前文,重在「应以直心,酬我所问」,就在这个直心上,所以,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庄严路,不可思议就是直心,「汝今谛听」,佛说到这里,你们要审实谛听,「阿难顶礼」,这时阿难就顶礼,「伏受总旨」,你心思还说什么话呢?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8:02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佛对阿难说,「如汝所言」,这是如汝所说的话,前文阿难讲的,「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身在讲堂,户牖开的豁豁亮亮的,要向远方瞩目,看见树林子、花园子,这把阿难的话又引出来了,拿他做个比例,比较比较,怎么比例法呢?这就问了,「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看这句话问得,这多特别呀,说世间上也有这种人吗?众生当个普通的人讲,说世间上也有这个人,在本如来我讲堂中坐着,看不见如来我,他看不见我,「见堂外者」,他就能看见堂外头,堂里头看不见,我在堂里头坐着,他看不见,堂外头的事,他都看见,世间还有这么个人吗?这是问阿难,阿难这时随着就回答了-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这哪有对的地方?在屋里先得见着如来,然后再看见外边,这才对呀,佛是要他说这句话,佛就是破他这个迷惑,佛就转过来叫一声说-

阿难。汝亦如是。

阿难啊!你说世间没这个人,你就是这么的!「汝亦如是」,你就是这个人,在堂外头,不见如来,你就见着外边的那些事情了,你心思心思,有这么个理吗?你就是这么个人吶,说到这儿,「阿难!汝亦如是」,这底下给他解释,这个话说完了他就给他解释。

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

说你那个心,是一个灵明的一个知觉,一切明明了了的,若汝现前所明了的心,「实在身内」,若实实在在的在你身内的话,我前边问你,你说你那个心在你的身体以内,「实在身内」,若果然是这么着,「尔时先合了知内身」,你要是心在身内,你这时候光应该(合字当该字讲)明了知道你内身里的事情,你不是说先见内、后见外吗?拿这个比较,说是这个明了的心「实在身内」,「尔时」,就在这个时候上,先应该了了然然知道,「了知内身」,你的身子里的事情你得知道,要是身子里的事应当知道-

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要是这个,心要是实在身内,这个时候就先应该了知内身,你就觉着你的身子里头五脏六腑、肠子、肚、心、肝、肺什么样?你得知道了,在哪里摆着?哪样挨着哪一样(肠子连着肚子,肚子连着大肠、小肠)?你都得明白,是不是?你的心你不是说在身子里边吗?你若在房子里头,你能说是不见如来吗?这房子和你住在一块,你不能明明白白的见着我吗?你这个心不是明明白白的吗?心是个明明了了的心,你若在身内,你要知道,在堂内见着如来,就像在身内见着五脏六腑了,这不是一定的理吗?「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了,若照着你这么一说,可能有众生,也得光见身中,后观外物了,这是可能性,怎么个理呢?你明明了了这个心在身内吗?你怎么不知道呢?所以这个道理,心在身内,五脏六腑太深啦,一时见不到,也纵着你说,所以嘛,不能见心肝脾胃。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

向浅近的,容易看见的地方,这指甲向外生、头发向外长,你这个筋在骨头上肉的当中动转、血脉流动,「试合明了」,诚当实字讲、合当该字讲,实实在在也该明明了了,你看的真,你这浅处都看不见,深处更看不见了,你看不见,你怎么说是你的心在内?在内你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如何不知?」心内的事情你一样也不知道,你连身上的事情你一点儿也不知道,你怎么这个心还在身子里头呢?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若是必定的不能够里面知道,不知道一切都不知道,「云何知外?」你这个心在身子里头,你不知道,不知道全不知道啊,你外边的事情却都知道,你怎么说心在身内呢?这个理不是明明在这里摆着吗?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你这个心在身子里头,却不知道其里头的事,你外边的事情却都知道,你怎么说心在身内呢?这个理不是明明地在这里摆着吗?「住在身内,无有是处」,这个地方是要紧的地方,「无有是处」,就是不对,你要说是心在身内,你说的就是完全地不对,怎么才算对呢?所以这个地方说这个直心,「酬我所问」,我问你的话,你拿这个直心回答,直心是什么?是不思议的心、不转弯的心,问你,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你别强知道,你要一个劲总绕着弯,那你就越说越糊涂、越说越不明白。所以,这个地方是要紧的地方,就在这个「无有是处」,就是没有对的地方,说到这里是怎么回事呢?佛说法,破处就是显处,你说这个道,给你破除了,不能成立,不能成立!你说的那个道对,你给我说说,佛就不说啦,佛要一说也错,我告诉你吧!这种道理,这说「无言说道」,他显这个无言说,他说来说去尽说这个格涩的话,让你自己说,说来说去,你把自己关在大门里头,出不来了,所以他这个道,就在这儿,全都在这个「无有是处」,这个「无有是处」是什么?就是由「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汝今谛听」,你就听听,为的什么呢?就是为的这个「无有是处」,怎么叫个「无有是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在佛说到这儿,你也没有话说了,所以,这个地方就对啦,那个直心就显出来啦;你要说是这么的、那么的,你再说出个法来,你那个心不就是不直了,是弯弯了吗?他不可思议吗?这不是说了多少句了,把嘴都说破了,说不可思议,这个地方哪可思议呢?你一定说住在身内,那个一点也不对,照你说,在内不对?不对,底下佛你得说个对的,佛再说个对,也错了,所以这个道理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叫什么呢?这是佛最贵重的,先要表示出来,「大佛顶首楞严王」就是这个,我这一问你,说的你没有话说啦,大家要知道,这自己的真心,现量的境界都露出来了,你就发楞了!就在这个地方!你要心一转弯就错了,就在这个地方上,人要修行,你得认得自己,这是人的真心,你学的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你自己把自己给骗了,你要在这个地方明白了,在这个地方起上观念,这才叫「大佛顶首楞严王」,所以一切事究竟坚固,永远也不坏,这个地方得慢慢地研究、慢慢地考察。

二 执心身外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上来这头一次辨别人的真心,到底在什么地方?佛问阿难尊者,你的心到底在什么地方?他说心在身子以内,人人都如此啊,哪个人不知道心在身内呢?所以佛又问他,你在如来讲堂坐着,你先见什么呢?他说先见如来你呀,后又看见大众,都在这儿坐着,你看见外边了?外边从窗户门开着,又看见外边的树林子、花园子,都看见了,把这内外的比例说到这儿。佛一问他,他就说心一定是在身内,佛说刚才说了个比例,你在屋里头,应该先看见近处的人,然后你从窗户门才看见外边,你说心在身子里,身子里的五脏六腑怎么不知道呢?实在不能知道,太深了,浅一点说,乃至爪生、发长,筋动、脉摇,你也得知道,这不都是内里的事情吗?这还不是太深啊,你怎么一样都不知道呢?这一样就把他问住了,是不是?你的心要在内,你得先知道内里的事情啊?内里要不知,全不知也可以,你怎么心在内还偏知道外边的事情?外边的树木、花园子你都看见了,这是怎么个道理呢?佛说得有理,大家在这个地方要注意!阿难一听,对呀!

心在内,五脏六腑都不知道是什么样,里边的事情不知道,外边的事情都知道,这个事不对!阿难一听,对啰!明白啦!这个心在外边?是不是?所以,阿难稽首而白佛言,说:「我闻如来,如是法音」,刚才我听见佛说的这个比例,我明白了,在外才知道外头,在内好知道内,一定是心在外边,「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我知道我这个心实实在在在身体以外。这是阿难尊者,他这么一转个,这是人之常情,你一说这个理,要不在内、一定在外,我们人都是对待法,不在此、就在彼,不在东、就在西,这都是人之常情,佛问到这里,你说心在内,无有是处!「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与有是处」,没有对的地方!他因着这个,他又一转个,心就在外,这个话能在这儿,这地方不怕多说闲话,这个理要弄清楚,大家好了然。在前文佛告诉他,你要想明白这个修行的法、明白佛法,怎么证的佛果?我问你,你得拿直心答我,你那个心别转弯,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你别瞎猜,是不是?佛早告诉他了,你拿直心回答我,这个时候阿难尊者,他老习惯,心不拿弯行吗?

他心思着,你这么一问我,我心思这个心在里边,这个理说不过去,不在内就在外,是不是?他这个心一转弯,一转弯不要紧,就错了!这个心,依我一听,一定是在身子外头。说这个道理,大家听这个经,想研究这个经,这是个要紧的地方。所以这个佛法是无言说道,他是没有言说的一个道理,没有言说的道理怎么说呢?这就用着这句话了,叫曲引旁征,绕着他引到这个地方,引他,打旁处把他考征起来,旁处一考征,你这个地方就得-要了悟啦,了悟什么?了悟这个不可以说的地方,要紧在这儿!说的全不是,大家要知道。这个佛经大乘法,你要开佛的心印,大家要注意,他说的这个地方全不是,他把你引到这个不可说的地方,这个不可说的地方在哪儿?能在这个征心的地方,佛把他问住了,说:「阿难,你不是说心在内,你怎么不知道里头的事?

心在内,外边的事情都知道,这个道理说的过去吗?」当然是说不过去了,在说不过去的地方,我们大家想一想,你们诸位听这个经,听到这个地方,你这个心还向哪想?可不是吗?过不去啊!这个地方,这个心在这儿一定,这是问住啦!大家要知道,这个心就不活动啦,不在内在哪呢?这个地方,这是个直心,我今天把这个地方说一说吧,大家想一想,这个心就一点思想也没有了,这不都圆了吗?没有地方说了,到没有地方说的这个地方得承认,他不认得,这个地方不能住目、不能住心,他一转弯心思在外头,可这又错啦,是不是?这个道理就在这儿,所以这个佛经的道理在哪?佛说这一句话「无有是处」,这正是把他那个心里问住,素常人人都如此,都知道这个心在身体以内,拿这个理一比喻,他就没有说的了,你说不在内,在哪呢?所以就在这个地方,大家要想想,你就没法想了,想不出来了,就在这想不出来的地方,这是自己的本心,大家知道。所以我们这个人,都把心都用错了,说我这个知道、那个又知道,你所知道的事情,心里一定有个对相,不是有什么话,我知道了;要不就是什么形态,我知道了;要不就是什么气味,是香、是臭,我知道了,这都是对相;这个东西吃到嘴里,好吃不好吃,你知道了;要不就是感觉身上是痛是痒、是冷是热,你也知道了,这都是这个对相。再者,心里一转个,外头眼见、耳闻、鼻子齅、舌头尝、身上感觉、心里头了知,都连在一块堆了,这就迷惑得更深了,你说更深在哪儿?

这都成了影子,所以色、声、香、味、触这五样,眼见的色,耳朵闻的声,鼻子齅的香,舌头尝的味,身上感觉的触觉是冷是热、是痛是痒,这都在心里头,但是所有的人就是知道这个,所以这个人迷惑,这就叫迷惑的地方,都在这上头注意,你自己的本心呢?自己的本心没有这些色、声、香、味、触,哪还有这六样法尘呢?这五样都搁在一块堆,, 心里就这么个影子,大家要知道。所以佛的这个破处,就是显处!把阿难尊者这个心,给他破了、给他推倒了,他才心服口服,没地方说了,佛把他领到这里,他不肯认,你那个心就没有路走了,没有路走,这个地方直心就现出来了,这是无言说道出来啦,这个地方佛没开口,把他引到这个地方了,这里大家要注意!你假如不信,你起早起来,什么事情也没有,你心里头,洗洗脸、漱漱嘴,坐在那里,夜间也没做梦,昨天也没有烦心的事,就在这个时候,你心里一想,什么事也没有,这个地方是人的良心发现的地方,这是人的良心,大家要知道。佛法的这个佛字,翻中国话就是人的知觉的觉,知觉能代表六样,见、闻、齅、尝、觉、知,眼见、耳闻、鼻子嗅、舌头尝、身上感觉、心里头知道,把这个理要明白了呢?你就开佛的知见,你要把世间上的习气毛病都去净了,你直接着就成佛了,这里头一点客气、一点夹带也没有。要这么一说,刚才说的糊涂题,是不是?一听,人的这个知觉,大家要知道,我常说,有听见的、有没有听见的,分三种,说佛者觉也,我们哪个人没有知觉?怎么不成佛呢?他这个知觉分三层呀!

哪三层呢?都在这摆着,人人得承认,有所知觉、有能知觉、有本知觉,我们人人都具足三种知觉,我们人只承认一样,每个人活这一辈子就用这一样,这三样就用一样,所以就是凡夫,凡者是普通人,都是这么的,我们这三样:本知觉、能知觉、所知觉,我们都用所知觉,怎么叫所知觉?眼里所见我知道了、耳朵闻听的也知道了、鼻子齅的也知道了、舌头尝的什么味也知道、身上感觉也知道了、心里又分别是非邪正,一共这六样都弄到所知觉上去了。要在所知觉上,就分开三层,这个所知觉就分善恶,你要是善,你所知道的和这个所知觉一样,然而你这个所知觉还是个善心、是好心,积功、立义、作德、说好话、存好心,这就能生天,上天上享福去了;

说你这个心平平常常的,我也不占便宜、我也不害人,一天有工作就这么着,混死了算一辈子,来世还是这么一个普通的人,这是在人道里头;这个心一作恶,损人利己,统统的没有利人的心,做出事来也不怕害人,这种心就到了三恶道里头去了,就不必细说了,工夫很宝贵的,这个时间很宝贵的,所以分成地狱、饿鬼、畜生,这叫三恶道,作极恶的事情,就是地狱;坑人、骗人,就托驴变马,给人家好还债;你要片善不为、刻薄悭吝,这样的说是成了饥饿的饿鬼,万劫不得水浆,你别说吃饱饭,这一万劫,你连一口水都…别说喝了,看都看不见,耳朵都听不见这个名字,那可苦极了。这都是说,所知觉上还分好丑,有善有恶、有不善不恶的平等,就是我们这个平平常常的人,就在一心所造,这是说所知觉,要是能知觉呢?你要明白了,你要能站的住脚跟,这就能成圣、成贤,这是在能知觉上,怎么叫能知觉呢?由这个所知觉上,我一转个,说这个也知道、那个也知道,是非邪正、善恶好丑,明明白白的,这个知道的是谁?他怎么能知觉呢?这个我也知道、那个也知道,你真能知道,就是这一个字,不沾所知觉的边,这就叫小乘的圣人;

所知觉的边我把他撂下啦,我就知道我能知觉就是了,能知觉知道认得自己,我这个能知觉,我不沾染所知觉的事情,能够这个样子,你浅了,就是贤人,你做到究竟处就是圣人,就超生了死,这就叫小乘。小乘法能可以自了汉,我不能度人、不能救人,我能救自己;大乘法得明白了这个本知觉,怎么叫能知觉、所知觉?大家要把这个理,算盘要打开了就对了,世间上所听的、所见的、所有的,都叫所知觉,说你所有的事情,你怎么都知道呢?我能知道!你要把所知觉撂下,这才够上干干净净的、清清净净的能知觉哇!你就得到能知觉的受用了,因什么呢?他怎么没有苦处呢?他无形无相,就是一个知觉,他不受这个所知觉所累,我们这个人在世间上受苦起烦恼,闹得惊魂落魄、废寝忘餐,气的捶胸躁脚,为什么呢?就为的所知觉不遂心,就为的这个。你要知道有能知觉在着呢,我就把这个全撂下,所知觉就不算回事情了,随缘度日吧,穷也过、富也过、贱也过、贵也过,怎么这几十年过不去呢?你要在这里坐了本位,时时心就安乐了,就可以能成圣成贤,你要到本知觉,把这个能知觉、所知觉都放下了、明白了,说这些话不是废话吗?这是经文上的事情,不这么说人不容易明白,所以这就要多说,多说就得耽误时间,

所以说到这个本知觉在哪里?刚才所说的所知觉也好明白、能知觉也好明白,就这本知觉不好明白,要不说无言说道呢!「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在经文上后边,佛一层一层的告诉,别说你多说,你单单的有点言说,这一点真实的意思都没有,那到底怎么办呢这个事情?是不是?所以不好办了。佛出世,弟子可度了不少,可也有贤有愚、有圣有贤,可也有开佛知见的、也有不开佛知见的。虽然不开佛的知见,一历耳根永为佛种,他总算是沾着佛法的边啦,那就容易了,你就怕一点也不知道,苦死了,自己把自己就闷死了,闷大了劲,投河的、上吊的、自杀的,这太多啦,这都是糊涂人,他把自己世间上有形有相的都看重了。

所以这个地方说了一大堆,这还好明白,说到这里,你要说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没有对的地方,说到这里就没有办法了。说是这个地方,阿难尊者,他心里知道的事情,佛都给他夺过来了,全不对!这夺处即是与处,我把你那一套,你那个心里的思想给你夺过来了,我这就给了你啦,佛的真心就给了你啦,就怕你不认得,不认得你就不能接受,就在这个「无有是处」,没有你说的那一套,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这个地方阿难尊者要是接受了呢?说我这么一想都不对,是什么呢?这就想不着,想不着哪一样也想不起来,哪一样也就不着了,佛法就怕执着,所以就这个着字最厉害,我们这个人都有着处,要不一来,我这个心没有着落了,这怎么办呢?

你要是果然真没有着落了,那就对了,说怕有着落,有着的地方、有落的地方,你这个心落在哪儿?搁在哪儿?吊在哪儿?在这个地方,大家要这么说,说的这个话还倒明白,说这个地方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是不是?到究竟你得说出个所以然来呀。我说这个所以然,大伙还得自己思量、自己悟呀,你就设身处地,才刚一说说了一大套,最后这一句话,就解决了,「无有是处」,一点对的也没有,就在这个「无有是处」,我们这个人听的、看的、讲的、学的,你就在这个地方你的心就停住了,那是说什么事呢?我们这个人得找个是,其实不但没有是,连非也没有,他没有是非,就是你的心里头没有着落了,不知道怎么好,这是怎么回事?你在这里要认,当下就认,你思索不得,你要一思索,就错啦!就不是那个心,又到所知觉上去了,就在这里,这个心一楞,一楞就不知道了,这说是自己那个本知觉,大家知道,我这个地方,我说是说在这里,你让我做,我还做不到,我告诉你说吧,我就是研究的,研究到这里,我不能够说是我对、我不对,大伙在这个地方,你拿这一切的佛经考查,遇见善知识可以指正指正,可以表示表示,就是对不对。

所以,上文佛就先告诉阿难尊者,说你要想求成佛的这个道理,我问你话,你要拿直心回答,就对了!佛问到这个地方,他那个弯曲的心,他又转了弯了,他怎么才叫直心呢?他没有所答的了,他这个心就住下啦,他在住下的这个时候,他要是思维思维,要认得自己,那就是认得自己的本心了,他所以不能在这个地方住下,他就一转弯,这个直心就在这儿,他心里头他没有弯转的地方啦,到了这个地方就住下了嘛。所以阿难尊者,这也是大权示现,他这个心里头一转弯,他就不是直心了,他一心思不在内,我又明白了,必是在外边呀,随后「阿难稽首,而白佛言」,说:「我闻如来,如是法音」,你说法的音声,我开悟啦,「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我悟了我这个心实实在在居在身外头了,他说在身外头,他也得说个道理,他说了个比喻,说什么比喻呢?他说-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8:04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

「所以者何?」我说这个心在外头,所以然处,在哪个地方呢?他说了个比喻,「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把这个灯在内屋里点着了,「是灯必能,先照室内」,在屋里点着了,先照屋里头,屋外头,当然照不着了,不能照外头,「从其室门」,从内屋里,「后及庭际」,后首到这外屋里,所以这个灯当然是照不着了,说-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

拿这个做比喻,世间上一切众生,自己身内的事情看不见,因什么身外的事情都看见了?「亦如灯光」,也就像灯光,屋里头没点灯,点在外屋,「居在室外」,外边都看得明明白白的,室里头黑着,没见着嘛,「不能照室」,所以不能照内屋,「是义必明」,说到这儿,阿难尊者自己还信得及,说我说这个义理,公定是明白啦。

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将无所惑」,将为拿着这个就没有一定的迷惑啦,这不是早先我说的那个心在内,那是迷惑,这回我不迷惑了,说到这儿呢,这还觉着很得意,「同佛了义」,我明了这个实义,像佛一样,佛你头回说在内不对,我就甘心佩服了,一定是不在内,一点也不虚妄了,他说到这儿,佛就随跟着就驳他了。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搏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佛对阿难先说一个比喻,这事情没有个比喻他不承认,佛说我给你说个比喻,你说心在外边,这话佛也说的不对,说「是诸比丘」,就是佛的这些弟子都称为比丘,比丘就是僧人,「适来从我」,适才回来,他们从我去化斋吃,来到「室罗筏城」,这个城里化斋,「循乞抟食」,循乞是挨着,不能桃贫捡富,挨着穷的也化、富的也化,挨着门口化;循者是佛立的规矩、乞是求化斋吃,抟食,印度吃饭都是拿手抓着吃,抟在一块吃,早先我看到这儿我还不好懂,怎么叫做抟食呢?我见着印度人在我们弘法精舍住了有两个星期,他就拿手抓了吃,给他筷子吃,他不会拿,我这亲眼看见的。印度吃饭,印度那个地方天气比这里还热,都得晾凉了吃,有点温气不烫手,烫手就不行,拿手抟在一块送到嘴里吃,都是拿手吃,这是印度人,我亲眼看见的,就是这么个样子,

所以,佛就说「循乞抟食」,乞是化斋,拿手抓着吃叫抟食,普通吃饭的话,「归祇陀林」,回来啦!「我已宿斋」,我已经把饭吃完了,「汝观比丘」,你再观察观察那个没吃完的人,你观察那些僧人,「一人食时,诸人饱不?」先说个比喻,说一个人吃饭,余者那些人都饱不饱?这话问得很稀奇,一个人吃饭怎么会让大伙饱?这就是拿这个做比例,佛问阿难,一个人吃饭,诸人(众人)饱不饱呢?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佛心思他必说这句话,阿难答佛说,「不也,世尊」,不是这样,「何以故?」什么缘故呢?「是诸比丘」,说这些僧人,「虽阿罗汉」,他们都证了果了,证了小乘圣人的果位,小乘就不知道大乘的事,大家要知道,「虽阿罗汉」,虽证到四果阿罗汉了,了了一层分段的生死,他不在世间上受生死了,「躯命不同」,一人一个身体,躯是身躯,生命不相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一个人吃饭怎么让大众饱呢?佛问到这里,他已经入了佛的阵势了,佛就把阵势摆着,一引他就进来了,这正是问他,他心里还不知道,佛说你刚才说心在外头,是不是?

你心思心思,那个人在你的身子外头、你在那个人的身子外头,你们两个人的心都在外头,是不是?都在外边,要一饱一切饱,这心都在外边吗?外边的心和外边的心就成了一个心了,你要吃饭觉饱,他也就饱了,你要不饱他也不饱了,是不是?心都在外边吗?这一人一个心,那当然是了,这个理说不过去了,佛在这个地方一说,这一个人吃饭,能令大伙饱吗?阿难尊者还不知道呢,他所以说,「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一个人吃饭,那能让众人饱呢?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棉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佛又给他说,正式要破他了,「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设若是阿难你的知觉,明明了了的这个知见的心,实实在在的在这身体外面,心若在身体作边,「身心相外」,心在身外边、身也在心外边,互相而外,身心互相在外,「自不相干」,心和身就两不相干了,「则心所知,身不能觉」,你那个心要知道,身体就不能知觉了,怎么个理呢?心在身子外头了吗?是不是?这是一定的理,

「则心所知,身不能觉」了,「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感觉在你的身上呢,心也就不能知道了,心在身子外头、身在心的外头啦!「我今示汝,兜罗棉手」,佛手软如绵,印度有一种棉子,叫兜罗绵,是软的,佛是一种贵相,手就叫兜罗棉手,手就像棉子那么软,说「我今示汝,兜罗棉手」,佛就把手伸出来了,「汝眼见时」,你拿眼晴看见,「心分别否?」你心里知道不知道?「阿难答言,如是,世尊」,阿难说:「我知道。」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佛问他这句话,当然他得说知道,佛告阿难,「若相知者」,我举出手来,我这个手在你的身子外头呢,你这个心都在外边,与你那个身心就不相干了,我这个手伸出来与你那身体有什么相干呢?眼睛在你身上,你既然说眼晴看见,心里就知道,「云何在外?」在你那个眼睛,你拿眼睛看见我的手,我的手在你的心外头,问你的眼睛看见的吗?你说眼睛看见了,眼睛看见那个眼不在你身上吗?你怎么说心在身子外头呢?说到这儿,云何在外呢?「是故应知」,是所以故你应该知道,「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这个地方说也是不对,你说在身子里头不对、你说在身子外头也没对,这个地方又把真心又闪出来啦,阿难尊者一味地还是糊涂不明白,底下还要转弯。

三 潜伏根里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这段经文,正是七处征心,这是到了第三处,怎么叫征心呢?考征这个人心,到底在哪个地方?这个题目就是这么个意思。阿难尊者,由一起初顶到最后,七处考征这个心,也没考征对,这是到在第三处,这第三处是破转计潜根,他因什么叫转计呢?头一回佛问他,说你的知觉心在哪儿?他说人都知道,这个心在身子内,这还用问吗?让佛给他破除了,因什么破除呢?你的心在内,五脏以内的事情你怎么不明白呢?你怎么说心在内?拿这一比例,他心思不对,明白了,心必是在外,他还说了个比方,好比点灯,内屋点灯,内屋明亮,要在外屋点灯,里屋都不明亮了,说人的心在外边,才能看见外边的事情,佛又给他破除,你要说在外边,这个理也说不下去,「身心相知」,不能在外。佛第二次征心的时候,把手举起来,你见着没有?他说我见着了,可你见着了,是哪见着?你不是眼见着的吗?眼不在你身上的吗?你怎么说心在身外,这一问又问倒了!

一看在内也不对,在外呢?身心又相知,可要在外,身心不相知了,那外边,佛一伸手,你说知道了,拿眼看,你知道你说心在身外头,这不在身上的吗?又不对了,其实说不对的地方,就对啦!佛原来就告诉他,我问你,你拿直心回答,不要烧弯子,你要一弯转就错啦,那就不是你的本心了,他不知道哪儿叫直心?哪儿叫弯心?他一个劲地绕弯,这一绕弯,绕了七处全不对,这个道理就在这儿。这是第三番上了,他又一转计-,这是佛拿话把他引起来的,他明白了,心要说在内,不知道五脏六腑也不算在内,要说在外,身心又相知,在外,身心就不相干啦,心在身外头,外边有事情,身上就知道,佛一伸手,眼睛看见,在外也不对。他因这一转弯,佛一伸手,他拿眼睛看见啦,明白了,这个心一定是在眼上,一定是在眼根里头藏着了,他得说个道。阿难白佛言,称一声世尊,「如佛所言」,佛你刚才把我这个意思都给我驳倒了,「不见内故」,不见身内的缘故,就「不居身内」,当然这个心就不居在身内了,「身心相知」,身心要相知,身要知道、心就知道;心要知道、身就知道,这不能在外了,「不相离故」,身心不相离,「不在身外」,又不能在身外,他都承认啦,那不在内、不在外,到底在哪?他就想着这个意思,佛一伸手,他拿眼睛看见啦,他想起来了,对了!

「我今思惟,知在一处」,说我现今心里一思惟,我知道了,知道这个心在这个地方了,「佛言,处今何在?」说你知道那个心到底在哪?你说一说,「阿难言」,阿难就说了,「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说明明了了的知道的心,既然是佛你说这个理,要说是既不知内,「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然而能知道外边,这是他说佛的这个意思,说「如我思忖」,要在我心里头一思想、一忖量,一付度呀,我知道啦,知道在哪了,「潜伏根里」呀,说潜藏在眼根里头,所以他说出个道理来,怎么潜在眼根里头呢?「犹如有人」,他就说个比喻,怕你不知道,说「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他说出个理来,「如我思忖」,在我心里头一思想、一忖度,「潜伏根里」,这个心潜藏隐伏在眼根里,就是这么一句话,他说到这里还得说个比喻,「犹如有人」,又如有这么个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取这个琉璃碗,合在两个眼睛上,就像现在人戴眼镜样的,那时没有眼镜,他说比喻就得说个琉璃碗,这个琉璃是个透亮的,也就像现在的水晶一样,说又如有人,取这个琉璃碗,「合其两眼」,扣在眼上,像现在戴眼镜,也就是这么个理,

「虽有物合」,虽然有这个琉璃碗合在眼上,「而不留碍」,一点也不障碍,看什么还是看什么,这个理说的像有理似的,这个心在眼里头呢?说是「虽有物合」,这个琉璃碗是个物,合在眼上「而不留碍」,一点滞留障碍也没有,「彼根随见,随即分别」,彼根就是人的这个眼根,随见,随跟着他眼睛一看,「随即分别」,这心里就分别、就明白了,眼睛一看,心里就明白了,所以拿这个理这么一比喻,就可信了,「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因什么我第一次说在内,佛你说不在内?说对啦,「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因见不着五脏六腑,不能见身内,所以说这个心在眼根上,当然他见不着身子里头,这说得有理,「分明瞩外,无障碍者」,这眼睛分分明明地瞩目于外,这个瞩是拿眼睛看外边,瞩在外边,「无障碍者」,看外边一点障碍也没有,因什么呢?

「潜根内故」,他潜藏在这个眼根之内,这个心当然是在眼根里头,在这儿藏着,「佛言,处今何在?」这是佛问他的话,说你思惟,你知在一处,佛言你知道这个「处今何在?」这地方到底在哪儿?底下阿难就回答了,「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说这个人「彼根随见」,人的眼根随看见(拿琉璃碗合上),「随即分别」,分别的清清楚楚,虽然有琉璃碗合,分别的清楚,这是说了个比喻,「然我觉了能知之心」,我这个知觉明了的、能知道的这个心,「不见内者」,看不见身内,因什么呢?「为在根故」,这个心在眼根里头藏着,当然是不见身内,「分明瞩外」,分分明明地在眼根里头,他又能够瞩目于外,「无障碍者」,一点也障碍不着,是「潜根内故」,他是潜藏在眼根以内的这个缘故,他所以,这就合乎两边啦,又不能知内,又让他身心相知,这两处你难不住,「潜根内故」,他说到这个地方,佛说得驳他了。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溜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就像你刚才说的这个话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你说心潜藏在眼根里头,就像琉璃碗合在眼上,「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好比这个人,正当拿琉璃扣在眼上,好比人戴上眼镜,「当见山河,见琉璃不?」这是佛的问题,正当你拿琉璃碗扣上,能看见大地山河,能看见这个琉璃碗吗?看见看不见?阿难就回言了: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拿琉璃笼在眼上,外边见着山河,可也得见着琉璃碗,这是一定的,这比方人戴眼镜看见外边山河大地了,也看见眼镜了,这是应当的事,就拿这句话问他,说是当你拿琉璃笼在眼上,实实在在地看见琉璃了,这是阿难承认的,「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这是阿难回佛的话,他一回复佛,佛就告诉他了,正式地破除他这个迷惑。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瑠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说你那个心,就如同拿琉璃碗合上,这比喻眼睛如同一个琉璃碗,所以这个知觉扣在琉璃碗里头,就是这个心在眼睛里边,这一比喻,眼晴好比琉璃碗,知觉的心在琉璃碗里边,这又合于内、又合于外。佛告阿难,说「汝心若同琉璃合者」,这是顺着他说,说完了好驳他,「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说正当你借着琉璃碗,心在眼里头,就如同琉璃碗扣上,正当见着山河大地,你怎么见不着眼呢?先前我问你,这个人把琉璃碗扣在眼上,看见山河大地,也得看见琉璃碗,你这眼就像琉璃碗一样的,「当见山河,何不见眼?」正当看见山河的时候,你怎么看不见你的眼睛呢?这是你说的一个比喻,这个说法、这个比喻,法喻相齐,比的一样才对,你这个比喻不相齐呀,不对呀!「何不见眼?」当看见山河的时候,为什么看不见眼睛呢?你怎么说如琉璃合呢?这是说这一面,转过来呢?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8:06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你这个心看不见眼,「若见眼者」,你那个心就算看见眼,这个比喻,拿这个法合这个比喻,说「若见眼者」,设若你真看见眼,这个理也说不下去,因为你要是看见你的眼,「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这个眼就如同外边那个环境似的,这个眼是眼、心是心,你虽然说眼如同琉璃碗,却把这个心也扣在里头了,是不是?这个琉璃碗同外边的环境啦,这个眼睛不是成了个境界吗?成了外边的境界,没有知觉了,他「不得成随」,头一回你说的话,眼睛随见随能知道,随见随即分别,这是前文上,这个事情你不合,你不能随看见,所以就能知道,这个地方也说不过去。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瑠璃合。

这是说,设若你那个心看不见眼晴,就如同你戴上眼镜,你得看见眼镜,你这个眼就成了眼镜啦,你怎么看不见眼呢?「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云何又说这么个比喻?此了知心潜藏在你的眼根以内,就像琉璃碗合上呢!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瑠璃合。无有是处。

所以这个缘故,你应当知道,所以就在「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这里是要紧的地方,七处征心,七个无有是处!到了这个地方,这是佛给他显出这个真心来了,真心就是个直心,这个地方他不承认,我们人人都如此,佛与阿难尊者大权示现,佛说互相酬唱,一问一答,所以这个地方,就在这个「无有是处」,在这个地方他要能接受,这就了然了,这地方是不可说的地方,要不然我再引出一种事情来,大家就可以相信了。当初临济祖师,他参访上座黄檗禅师,请教佛法,简单说,他一问,黄檗祖师把眼睛一瞪,拿着劈柴棒子把他打一顿,他一心思,我必是问得不对了,不是时候了,就闷得慌了,挨了一顿打,什么话也没说,第二次又问、又请教,头一回必是礼貌不周,打了一顿,这又去请教,他拿劈柴棒子预备好了,又打一顿,这是怎么回事呢?

闷得慌呀,问了两回挨了两回打,这回心思心思,我还得问,我来到这里不是求佛法吗?他不告诉我,这是什么事呢?他又问,拿劈柴棒子又打了一顿,连打三顿,心里烦了,不干啦,走!在他这个地方,他一句话也不说,一问就打、一问就打,这有什么待头,告假!走!这就向黄檗禅师告假,这是临济一代的祖师呀,告假要走了,黄檗禅师问:「你上哪去?」他心里不高兴:「我还不知道上哪里去?我就要走了。」黄檗禅师说:「你要走,你参学参学那个大愚禅师,那个地方也是个明人,他这个人傻劲太大了,说是愚傻,你去参大愚禅师。」他心里不欢喜,他想也像你这个样的吧,你叫我参学他去,我问你三回,你打我三回,你叫我去找大愚禅师,他必是向你学的,是不是?他还有第二个法吗?也是打吧!他心里不高兴,他哼哈哼哈的,也没说去不去,他把衣单包袱背起来就走啦!

一出山门,自已也知道,没有地方去,到底上哪去呢?又一想,他让我找大愚禅师,我倒要试验试验,不然也没地方可去,真还像他那么打吗?他把心就转回来了,他就去了,找大愚禅师去了,见了个礼,见完了礼,大愚禅师问:「你从哪里来?」他心思半天不高兴,「打黄檗禅师那儿来」,「你在那儿参学几年了?」「参学了有一年多,」「他传给你什么法?」「咳!传什么法呢?我问了三回,他打我三顿,他传什么法呢?」大愚禅师一听,打了个咳声说:「咳!黄檗他爱你!」你听听,打他三顿,他说爱他,「如老婆娘爱儿子似的,就这么亲热。」他在这个时候上,就楞了!他打我三顿,你还说像我母亲爱儿子样的,这个话怎么讲呢?心里就楞了,就在这个上,这不明白!大愚禅师说:「要认当下就认,你思索不得!」这一句话提醒,磕头谢法,这才接受他。所以佛说到这里,宗下、教下,宗、教是一个理了,他那是个简单法子,所以教你念佛。

四 内外两在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这一段文是第四番破他的妄见,破转计见内,上回他用合计的心,回答佛说心在内,佛给他驳了;第二次又说心在外,佛也给他推倒了;第三次又说心不在内、也不在外,他一心思,说在眼里,他说了一个比喻,如同琉璃碗笼在眼上,眼好比一个琉璃碗,就像现在人的眼镜一样,眼好比是眼镜、心比做是眼,他这么一说,佛说在内、在外都不对,当然是在眼根里头就算对啰,他一个劲的拿他这个心猜测这种事,其实这个事情,你连思索都思索不得,何况你还拿这个心、拿这个话来猜呢?这不是错上加错了吗?阿难尊者特意现这个相,大权示现,他因知道世间人都是这个心,都是对待心,要不是有、就是无,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好、就是坏,不是高、就是低,凡我们世间人心都是这个,其实是全不对,他这个地方,佛显这个心,显的是真心吶!

人都是这个连妄想心都够不上,那么是什么心呢?要按根本上说,就叫缘影心,怎么叫缘影心?我要一说,大家也就得承认,要不说,心里头闷得慌,总得这个地方多说几句话,怎么叫缘影心呢?我们说内也不对、说外也不对,说在眼根里更不对,底下还有三个不对,一共是七处征心,七处全不对,将才我念的文正是第四回,在这个道理我要不多说几句话,大家研究佛经的人,那就没话说了,不常研究佛经一听就烦啦,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哪个对呢?说这个不是人的本心,哪个是本心呢?当然是心里头得怀着这么一个意思,若拿佛经这么一断,这个人连妄想心都够不上,那是什么心呢?以缘影为心,什么叫缘影呢?那个影就是影子,拿心里头起的影子当了自己的本心了,大家这个地方要注意,怎么叫缘影呢?缘不就是结缘嘛!上一块连络,这个缘字也当帮助讲,这个地方得把他讲清楚了,怎么叫缘影呢?攀缘的影子,怎么叫攀缘的影子?人这个眼睛,有一个看见的见性,这叫见性,看见的都是有形有色的东西,大家这是都承认的,耳朵他能听声,你叫耳朵看有形有色的,他办不到,眼睛你叫他听声,他也是不行,他是可以看见有形有色的东西,眼见色尘,随着色尘人就迷惑了,这迷惑了还不要紧,你迷惑在色尘上,还迷惑在色尘的影子上,怎么叫迷惑在影子上呢?

有时看见一种形相,看得对心思,或者不对心思,发厌烦心,这是两面说,看完了,他心里一明了,说这个是好是不好、对心思不对心思,心里这么一心思,这个地方叫法尘,把这个心要过去了,一转个,不定何时会想起来,他心里还有影子,大家这个地方要知道了。假定看见一个飞机,在天上飞的客机,这飞机比旁的飞机不同,一看有个影子,你看见影子啦,你看见飞机的时候,你这个心里头一分别,这个地方这就叫法尘,这是人的心意的意对着这个法尘对相,他这打哪里来的呢?打眼看见来的,他这个地方这叫攀缘,拿这个心连络色相,色相在空中有飞机,这一个形相,这一看的时候,这名字就叫法尘,这里都有分寸,要看完了,他不定何时才想起来,我看见那个飞机太大、太快,与旁的不同,拿这个做个比例,这个名字不叫法尘,这个名字叫缘影,你缘起你举他那个飞机的形相,攀是高攀,攀着看,攀完了呢?你心里一明白,这个名字就叫法尘,他过去了,你又想起来了,还有个影子,这名字叫缘影,这个地方你不把他弄清楚了,你没法明白这个东西,所以这个地方就叫缘影。我们这个人都拿着缘影当自己的心,大家想想,你不定几时想起个什么事来,那就是个影子,你拿这个当心了,这个地方就是人根本上的错误,要不怎么叫迷惑呢?

要不人在世间上怎么受苦呢?要把这个佛法的理明白了,说这个话说得太突然啦,全世界都太平啦,没有争的,你让他争,他也不争,他打根本上解决了,这个人你简直可以说连妄想心都够不上,弄了一心的影子,拿这个当了自己的心了,这一错到底。除非释迦佛有慈悲心,他特意地在世间上,他特意的装个有身份的人,在皇上家,在王宫里投胎,这很有价值呀,他出家现身说法,还得有身份说,才有人信,他没有身份,他说的话跟我们一样是完全都是骗人,是怎么个理呢?我们没听到过、也没看见过、也没做过,这个事情,可是骗人吗?你要知道,他是皇太子,他父亲让位,他就是国王,他还骗什么?骗我们老百姓什么呢?他没有可骗的地方,他疯了、傻了,一说说了四十九年,他落点什么呢?他什么也没落着。

所以这个道理,说到这里,说是怎么叫做缘影为心?这个人的心,要一研究下来,追究到那个正经的那个心上,有四层,这个缘影还不在这四层以内,要不这个经文,佛怎么都说不是?他这么猜也不对、那么猜也不是,那怎么是呢?还有个理在里头,我这个地方先把他说明白了,大家听着好放心,要不这么也不对、那么也不对,听烦了,这有什么意思?这不是耽误了!这是个好机会,咱们大家,我也是好机会,你们诸位也是好机会,都是好机会了,有一个讲的,大伙还赞成来听,要是没人听,你给谁讲?你心思心思!你要愿意听,你上哪听去呀?这不容易,这个机会凑的很巧,有爱听的,还有爱讲的,这个地方,这就好办了。说这个心有四层,我们都认心,这个缘影还不算,这是到了第五层上了,第四层怎么才算对呢?头一层是人的第六意识,他在第六上,

所以打五上起的,五、六、七、八,因有五个数,五个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样都有认识,他的眼看见形色,也认识了;耳朵听到声音,也认识了;鼻子闻的什么味,也认识了;舌头尝的什么滋味也认识了;身上感觉是冷是热、是痛是痒也认识了,这叫识心。认识这是一层,这一层顶重,比这一层再轻一点的,就是第七识,是个思量;这个思量的心,是个能思量的心,不是那个所思量的影子,能思量的心,我这个心里头能思量,这个就比那个分别心就轻了,比那个分别心污染的地方就轻了。在第三层,他这个分别心是第六识,这个思量心就是第七识,恒审思量,第八识就是个了别心,他一了一别,他是审而不恒,他一审就没啦,就过去啦,所以,这是三样(第七思量识、第六分别识、第八了别识),那么这究竟的心在哪里?要认识呀,是个现量境,是个现量心,怎么叫现量心呢?就是现前你这么一量,你好比看见一个表,这个东西就在这儿,你这一见你也没分别它呀,你可就看见啦;你要说这个表是美国的表、是英国的表、是日本的表,这一下子,就是到了第六识上了;第六识和前五识一块起,耳朵一听声、鼻子一闻味、舌头一尝滋味、身上一感觉,这个地方就是第六意识,这是一个分别心,我分别,他分别完了,比他轻一点的,分别完了还思量;到了根本上,根本识第八阿赖耶识,这个根本识,他一了别就完,这是个长的、是个短的,是个好的、是个坏的,就没事啦,他就装起来了、就藏着了,那叫含藏识。

说到究竟处,这个真心打哪里显出来呢?真心在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叫前五识,他怎么就显出来呢?这个眼识是借着第六意识才叫眼识,他要是在他那个本位上,他是个现量境,现前这么一量就过去啦!才刚说的见着这个表,也不分别是哪一国的,就这么一见,这个地方这是人的本心,你要是随着这个相一转,你又是分别、又是思量、又是了别,那就错啦,这错了还有点妄心、妄想,顶厉害的,这个心着在影子上了,完了他总想那个影子,想影子也不要紧,他拿着就当心了,错就错在这里。所以这个层次得说,要不阿难他说的这个理,他是不对中的不对,佛都说他不对,他心里没有章程了,我们在旁边听着,也没法入手,怎么算个对呢?所以这个现量心不容易显,现量心就是人的真心,怎么叫个现量心呢?就是眼见、耳闻,就这么一见就是了,一见着、一分别,一分别就到了第六意识上了,那就不是现量境啦!再加上一思量,也错啦!最后那一了别就藏住了,将来还再发现,再传出来,这都是不对的地方。他因此这个现量心,对着观这个现量的境界,才刚说的,看见这个表啦,拿眼睛看见的,这是一见,这就对啦,你说这个表好不好?

是美国的?日本的?那就到了第六意识上了,他跟着就走啦,那叫识了,再加上思量,再一了别,我知道了,这个东西是日本表,记住了,拿这个就当心了。所以,早先在「五重玄义」上我不是常比较说,释迦佛悟道,怎么悟的?就拿眼晴一见,就悟了道,我们怎么见而不悟道呢?是不是?观世音菩萨怎么成的道呢?他耳朵听声,听海潮音,他怎么就成了?我们也听,我们也看见了,怎么不行呢?就是你拿心来分别了,随着他转了,这个地方就错了,那么着明白这个道,怎么叫明白?释迦佛夜睹明星,一看见光明有多少万里,他这个地方显出来了,谁看见的?眼见,这是个见性,眼晴见着的,眼晴的能力有多大呢?看见这么大的光明,多少万里都看见了,这就是人的天性,人自己不认得。这个地方是现量境,拿这现量现前这么一量,量一量,这个量也不是比量、也不是较量、也不是思量、也不是忖量,把这些个玩意儿都得拿了去,就是现前有什么就是什么,你别起名、你别分别,这个地方,这个名字叫现量心,观现量境,这就是对一切法心里要这样起观念,这就叫真修行,谁能行?

我研究到这里,我也没做到,研究到这里,我只可以说到这里,所以要做到了我也成佛了,人人都能做到,你可得要实行实做,可得做到时候,你不能说你一下子明白了,你就行啦,那除非是佛再来就行了。所以佛就为这种事情,让他认得自己的现量心,这个阿难尊者,不但不认得了别心,他也不认得思量心,也不认得这个分别心,他认这个缘影心,拿心里这个影子当了自己的心,你看这个离得太远了,所以,他这个地方怎么测量怎么不对。要紧的地方就在上文,佛已说过了,「潜伏根里,如琉璃合」,前边都给他说破了,都给他推倒了、推FAN了!就拿人情的分别都说不过去,何况这个现量的境界呢?说「无有是处」,就在这个无有是处的这个地方,他要是回光返照,观照观照自己的心,不就对了吗?他不能接受,又转了个了,怎么转个呢?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我又有个思想,我这么一思惟,我这个思想也不错,他就这么猜吧,这就是大权示现,为的是引导我们这个人,就照我们人心这个意思现的这么一个相,说「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一切动物都叫众生,众生的身啊,「腑脏在中」,五脏六腑在身中,「窍穴居外」,窍是什么呢?人的眼睛、耳朵、鼻子统统都有个穴路,这个窍啊,眼窍、耳窍、鼻窍这就不用说了,在身子外面,该怎么样呢?说「有藏则暗,有窍则明」,说五脏藏在里头叫暗,眼、耳、鼻有窍则明,

「今我对佛,开眼见明」,现在我看见你,我睁开眼啦,我就看见光明,说看见光明怎么样呢?「名为见外」,见着明亮了,这就算看见外边了,「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我这个人一合眼,见着里边,要不在前边破他,他说心在内,佛说你心在内,你怎么看不见那里头五脏六腑呢?他心思对,又模不着头来,哪个对呢?他就瞎猜吧,他说我们这个人开眼就见明,「名为见外」,这个名字是见到外边了,就是见外,「闭眼见暗」,闭上眼就黑暗了,「名为见内」,这就算是看见内了,「是义云何?」我看见人开眼见明就名为见外,合眼见暗名字就叫见内,我说的这个意思,佛你看怎么样?这还是与佛商量,佛一听,正式的就给他谁翻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8:07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你正当把眼睛合上,你看见黑暗的这个时候,「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佛问他这个话,都是正在这个要紧的地方,让他没法回答,「此暗境界」,黑暗的境界,你说见暗名字叫见内,这是阿难他说的,「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这是两面的问题,对眼不对眼?「若与眼对」,这黑暗要与你的眼睛要对,暗就在眼前边,因为黑暗在眼前,你这才见,你怎么说,眼晴见黑暗,这叫见内?就算你见着内,那个暗也应当在你的眼前,这不是一定的理吗?「若与眼对,暗在眼前」,若在眼前,「云何成内?」你怎么说见暗就是见着内了?你想一想,在眼前怎么到了肚子里头呢?哪有这个理呢?这是佛头一句把他破了。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你要是强辞夺理,不管他对不对,凡合眼就算见内,你要这么说,就叫硬抬杠,佛纵着阿难说,阿难还没等说,佛就替他说了,「若成内者」,你合眼就算是见着内了,「居暗室中」,你居住在这个黑暗的屋子里头,「无日月灯」,也没有日、也没有月、没有灯,没有光明啰,没有光明的地方,你就说见内,见着你的五脏六腑啦,「此室暗中」,这个黑暗的屋子里头,那么这都是你的肚子,「皆汝焦腑」,都是你的三焦六腑啦,佛问的这个话,你说对不对?说这个话太不对了,这个地方佛把他问住了,底下,佛又替他转个,不用阿难转,佛就替他转,你横竖地转,你这个理说不通,这是说对着「合眼见暗,名为见内」,就给他推FAN啰!「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说若不对着你这个眼睛,又怎么成见呢?这一段文就算完了。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佛又替他说,就算你揣度这个理,离开外边看见,向里面对,成就你眼晴的见了,「合眼见暗,名为身中」,你要合眼,看见黑暗了,名叫身子里头,当然是黑暗,哪能看见五脏六腑呢?「开眼见明」,睁开眼看见明,「何不见面?」你怎么不能见面?你说合眼见内、开眼见外,你开眼要是见外,当见明时,何不见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若不能见你自己的脸面,你说内里的对不能成就这个理,「见面若成」,你说不能见面,我说见面也能成,你要这么说呢,这是佛替他说,这个道理还是说不过去,「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你因为「见面若成」,你说的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了,若不在虚空里,眼睛怎么看见你的脸面呢?是不是?「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既在虚空,「何成在内?」你何故说在内呢?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若在虚空」,你说你的心、你的眼睛在虚空也说不过去,「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当然也就不是你的本体,你若说一定是你的本体,那也更不通了,「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说当下本如来我,在你的身子外头,看见你的脸面,那么这也算是你的身体吗?这可算看见了,这个理可对了,你这个理对了,那个理又不对;那个理对了,这个理又不对,所以说「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汝眼已知」,就算你这个对,说见暗名为见内、见明为见外,是不是?「汝眼已知」,你的眼睛已经知道了,这是前面说的话,「开眼见明,名为见外」,你别忘了前面他说的那个话,你就合不上见内了,「身合非觉」,合当个该字讲,身应该不知觉了,你只用了一面,「开眼见明,名为见外」,这个身内应该有知觉啰!眼睛见着外了,心里头你也知道嘛,心在身子里头,也知道嘛,你怎么分开说呢?「开眼见明,合眼见暗」,见明就叫见外、见暗就叫见内,明合上见外不能合见内,这不是一定的理吗?「必汝执言」,你要是说到这儿,你没话可说,这是佛从着阿难说这个意思,「必汝执言」,你若一定执着是你这个理,「身眼两觉」,身体一个「开眼见明」的一个眼,你心里头「合眼见暗」还有个心能见内,这不成了两个心吗?身一个知觉、眼一个知觉,身、眼就两个知觉了,「应有二知」,你有两个知觉,佛者就是知觉,一个知觉成一个佛、两个知觉成两个佛,你这一个身体起两个知觉,将来你要成佛,「即汝一身,应成两佛」,这是佛冤他的话。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你要承认你那个不对了,那就明白了,你怎么说你不对,你又转一个道,所以这个地方得着实思索。

五 随合随有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这是七处征心第五番,阿难尊者因着上来他误解「见明名为见外,见暗名为见内」,所以佛把他说的话都给他驳了、都给他推倒,不能成立。所以,他这么一转计,又转计随处而生,阿难白佛言,说「我尝闻佛」,我常常的闻听见佛说法,「开示四众」,你开导指示这四众弟子:出家两众、在家两众,佛你说「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就是思惟体,「实我心性」,实是我的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我这个心向哪个地方一合,哪个地方就是我的心,「亦非内外中间三处」,这也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不在这三处,这是阿难尊者自己心里头所思想的,佛都给他推倒了,不能成立,他心思我说的不对,佛你说的应当对了,所以他就引出佛所说的话来。说我尝闻听见佛,开导指示四众弟子,说「由心生故」,一切法都从心生,心生就种种法生;

「由法生故」,种种的心生,这是佛时常对着弟子们常说的这个法,阿难尊者他听见,他也没领会这个意思,他光知道这个话,不知道这个义理在哪个地方,他这个时候想不到了,心思佛说的这个话当然是对了,岂不知他光知道这个言句,他不知道这个义理,怎么个意思呢?佛常说这个法有四种料简,是料量、选择、拣选,倒是怎么个意思?佛说法是四种料简,四种他总说了两句,原来他是「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心灭故,种种法灭。由法生故,种种心生;由法灭故,种种心灭。」他光说:「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说了这么两句,这两句他也是重在这一句上,佛也知道,他重在哪一句上呢?重在「随所合处,心则随有」,

所以「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他是重在这一句上。佛说法四料简,这是四种料量拣选,就是哪个对,所以这四料简里头,就是一个因缘,因缘即空、因缘即假、因缘即中,这是四种。所以这个心生,你就不用全说,这是教义里头的事情,要说这个,这个经就不能讲了,说远去了,就越说越多,把这个意思得说一说。说是这个世间上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的,因由缘起,因是因由所起、缘是助缘,不论哪种东西都是因缘生的,这是藏教的意思,这是随着人情说。他有因必得有缘,好比菜子,他这是个因,底下助缘就多了,缘是帮忙的,是助缘,他自己不能生,菜子在那搁着,若没有助缘能生出菜来吗?得地、水、火、风这四样,缺一它也长不成,需要好土地,把菜子埋上,这是一个助缘,因是菜子,光地也不行,得有水滋润,光水还不行,帮忙的就多了,得有太阳的火晒,得暖,还得风,风大了也不好,没有风也不行,所以这个菜就长成了;拿这个比例,说心生种种的法生,这个心为因、法就为缘;要法为因、心就为缘,

所以简单说,这个心生,「由心生故,种种法生」,他这是个对待,你假定说这个心,我先说这个意思,心是一个知觉,没有形相,这个法当个样子讲,世界上无论哪个样子他得有个形相,他这个法就是做了这么一个样子,就是一个法则,心是有思想,他没有形相,这个法在这个地方说就算是有形相,他没有知觉,这是两对的。这两种东西他是生则互生、灭则互灭;心要生、法就生,心要灭、法就灭;法要灭、心就灭,他所以是怎么个意思呢?我一说大家就了然了。假定这个世间上一个有知觉的心、一个有形相的法,这个法代表一切形相,这两种东西,心生法就得生、法要生心就得生,怎么个理呢?他要有一样不成立,说光心生,没有法,没有形相、没有知觉的,这个心就不能成立,你没有寄托的地方,他没有法,什么样也没有,你这个心也没有使用的地方。法要是灭、心就灭;心要生了、法就生,世间上的事情统统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有因有缘,因的在先、缘是助缘,世间法就是这么个样子。

他得什么是助缘?得用法做助缘,他上头说心法,法就是形相、心就是有知觉没有形相;法是对着心说,有形相他没有知觉。假定说,光有知觉,没有形相,你没有所知之处,也没有所寄托的地方,你有知觉也不能成立了,你要说是心生就得法生、法生还就得心生,有因就得有缘,法生是没有知觉的有形相的,成立了,有了,他那个心就随着来,那个知觉啊,他要没有知觉,谁管他叫形相?光有个形相,没有知觉不成立呀,要不当下有这种学问,有唯心论、唯物论,都说不通了,世间上说光有物,光有物不能成立,你没有知觉谁承认他是物?谁使唤他?他所以有物有心,你唯物就得唯心,物要生、心就得生;心要生、物就得生,你要说光要物不要心,这个物也就没有人用了,没有知觉的,也不成用了、也不成物了。所以你有个有形相的,就得有个知觉的,有知觉、有形相的,他才一生一切生、一灭一切灭,你说先有哪样,不行!所以这个地方就得略略地说一说,

所以这个地方说是因缘法,世间就是一个因、一个缘,一帮忙就成立了世间;要没因就没有缘,因缘当体即空,说因说缘又何妨呢?这统统都是假名字,说因也是假名字、说缘也是假名字,究竟假名字也不彻底,因缘就是空、因缘就是假,因缘还「互在其中」,因缘即空、即假、即中。这种道理,我略略的一说,大家也有明白的,恐怕也没有明白的,他这是提另一种教义的研究,这是阿难尊者他引出来,这个地方得略略地说上这么几句。

这个地方他引出来了,他不知道这个本意,他不知道这个话,照着他心里这么解说,他就是着在一面上了,着在法生心生。他说了两面「由法生故,种种心生,由心生故,种种法生」,佛也知道他的心,就是说「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他这底下说,他说我明白了,佛你说过这个话,照你的话,我就领会了,我就知道了,说是我这个思惟体,这就是我这个心的本体,显我这个心,就是思维体,就是实是我的心性啰,「随所合处」,他这是「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这就说他执着在法生、心生上,「随所合处」,所合的地方就是物了,拿这个知觉向物上一合,这就是心,他因有物才显出个心来、因有心才知道有物,所以他再这么一解说,他这是向他上头合,说是这个要是「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也非内、外、中间三处。头回我说的那个不对了,不是中、也不是内、也不是外,不是这三处,这是「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他说这是他借着佛说的这个话,他归他这个心理,他思想的,这时佛一听他这么一说。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

「佛告阿难」,佛就迭着他说的这个话,重述他这个话,「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佛知道他着在相上了,佛也不给他说那些个啰嗦,因缘即空、即假、即中,得说四样,佛就绕着他问的地方,就给他略略地把他给推倒了,「随所合处,心随有者」,不管是什么,你拿这个心向这个法上一合,你这个心就生出来了,这是个长短方圆、是个大小,这都分别这个名相了,这个心随着就有了,我以这个为心吧,佛这是破说他,「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佛把他的话一重述,底下好给他破除,这个话就不能成立,「是心无体」,文来得简略,他应当是问两句,是心你道是有体?是无体?是这么个意思,这文简,直接着就说无体,无体说完后说有体,开头就不必提这个题目了,这所以说「是心无体」,这是佛先假定说,这个心要没有体,你说你这个心「随所合处,心随有者」,你这个心到底有体?没体?就是这么一句话,说「是心无体」,先破他这个无体,你说无体也不对、说有体也不对,说是心没有体,「则无所合」,你这个心没有个体,你上哪合呢?「则无所合。」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8:08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这个理说不通,心若没体我还能合,没体拿什么东西合呢?你要是勉强着强辞夺理,「则十九界,因七尘合」啰?若照着你这个说法,原来这个佛法都是对起的,对待而起,所以有十八界、有六尘,怎么说十八界、六尘呢?这是佛常说的法,六根、六尘、六识,这都是双,他好合,六根向六尘一合,就生出六识来,这都是对着起来的,这是双的,六根、六尘、六识就是十八界,这个要你一说这个心若无体,这个说不通,「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我这个说法说的是定例,那一定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指着这个说,他是十八界,你还有一个合,心要是没有体,这得是七尘合啰?提另有一个尘,还没有个体,还有个界,这就得十九界「因七尘合」,这就是冤阿难尊者,他说的这个理不对才驳他,「是义不然」,你要合的话「随所合处」,你要一合就得有个双,不能有单,有单怎么合呢?这是说无体的话,你没体,拿什么合?你要合,「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没有这么回事,这哪对呢?这无体说完了,底下就说有体。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

他前边说的无体,「是心无体」,佛给他推倒了,他这个话立不住,「若有体者」,设若你说你这个心「随所合处,心随有者」,你这个心有个体,你得比量比量吧,怎么比量呢?「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这话问的是地方,你说「随所合处,心随有者」,你这个心来合,还有个体,「若有体者」,你自己试验试验,「如汝以手,自挃其体」,你把你这个身上自己挃一下子,就是打一下子,不注意试验一下子就叫挃,打就是实实在在的打了,拿拳头在腿上略略地打一下子叫挃,如汝阿难用你的手,「自挃其体」,你把你的身体挃一下子,或是挃在哪个腿上,「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你这个心不是个知觉吗?你把你的身体随便地挃一下子,就是打一下子,「汝所知心」,你所知道的这个心,从哪来呢?「为复内出?」从你身子里头出来的心,心就是知觉了,「为从外入?」是从外边来的呢?这是两个问题,打这一个问题上又出了两个问题。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你心里有体,从身内里头出来个知觉,这个心就代表知觉,「若复内出」,若还是你这个心打身内出来的,「还见身中」,你还得要先看见身内的五脏六腑,你前边不是说看不见就不能在内了吗?那就不用再说了,能见吗?这里藏着一句话,不能见!这是说不是从内出来的,若从外来的,这个理也说不通,说你把身子挃一下子,这个心就从外边来了,「若从外来,先合见面」,你心若从外边来的,心是一个知见,有知见就叫心,先来见你的脸面。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阿难尊者还有话跟佛说,佛说你要是外来的,你得先看着脸面,「阿难言,见是其眼」,阿难说的见不是见了面吗?见得眼见,我这讲的是心,「心知非眼,为见非义」,佛你照着这样说,义理说不过去,他这是反过来对着佛,驳佛的话,佛随跟着又言。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

若是这个眼才能见,心不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佛说一个比喻,这文上来得简略,设若是眼睛能看见,这里头含着眼睛里头也得有知觉的心,没有知觉的心,光眼睛也不能看,说是好比这个眼晴,你的身好比是个屋子,眼睛好比就是一个门,「汝在室中」,说汝在内屋里头,外边这个门口没有人,你能见着外头的事吗?你这个活人就当个心说,「门能见否?」门能见吗?门里得有人,你假比这个眼睛,眼睛里头得有心,没有心,眼晴也不能见,阿难反对佛说「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佛就驳他这个,这转过来怕他还不信。

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这个地方说,这个人「则诸已死,尚有眼存」,这个死人有睁着眼的,他能看见什么?能有用处吗?「应皆见物」,死人眼能见物吗?这是比喻那个门口里头没有人,打门里头能看见外面的事情吗?眼睛总得有心,你说眼睛可以见,心不能见,这个事情就错了,说若是这么一言,那个人死了,有眼睛也看不见物,「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死人应当看见物,没有这个事情,「若见物者」,眼睛若能见物,「云何名死?」就不是死人了,就是活人了,说到这里,佛又对阿难说一个理。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

这底下转过来,又是这个问题。所以佛破阿难尊者的执着,「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上哪一合就有,所以佛问他有体无体?都把他破了,你若有体,是从里边出的?从外边来的?从外边来的应当见着脸了,怎么见不着呢?他说见是眼,心不能见,佛也给他推倒啦,这底下随跟着又说,阿难我刚才说的,你的心有体无体?我再问问你,你这个心既有体,是一个?是多个?你这心啊!是遍于周身之体啊?是不遍于周身之体?这又发生四个问题,「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你执着的这个地方太不通了,「又汝觉了」,你这个有感觉、明了、能知道的这个心,「若必有体」,设若必定还有一个体质,这里给他说了四个问题,「为复一体?」你这个体是一个体?「为有多体?」是多个体?

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在你这个身上,心是个知觉性,是遍于周身?是不遍于周身呢?四个问题,他在这个「随所合处,心随有者」,这事怎么也说不通,这底下,这是四个问题呀,这一个个地给他解释。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

说你这个心的这个体,这个知觉的心,「随所合处,心随有者」,这个事怎么也不通,「若一体者」,设若有体是一个体,「则汝以手,挃一支时」,你拿手把四肢挃,拿左手挃右手,或是拿着手挃这两个腿,这是二肢,一共是四肢,「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这个道理这一句话就问倒了,你要是一个体,你这个知觉的心是个知觉性,他就是一个体,没有二个体,要没有二个体,这通身就是这一个知觉了,这个道理就在这里,说「则汝以手,挃一支时」,你把这个腿,左腿、右腿挃一下子,你身上「四支应觉」,两个胳臂、两个腿都得有知觉,他是一个体嘛,一知觉,一切知觉,你怎么不能觉呢?挃哪儿你哪儿知觉,不挃你不知道,你不能说是一个体,一个体就是遍体,普遍身上都是这一个体,这是说「四支应觉」,你怎么不能呢?

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若咸觉者」,你要是挃这一下子,通身都知觉,是一个体,也说不通,「挃应无在」,说这个挃的地方,就没有一个所在之处,说你挃一下子,通身都感觉啦,你不知挃在哪个地方了?这是一定的道理,「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可要挃哪儿,你说知道是哪儿,你说通身都这一个形体,这不能成立,一体既不能成立,多体呢?「若多体者,则成多人」,心就是一个知觉,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一个人他一个知觉,多体是多知觉,则成多人,「何体为汝?」哪个体算你呢?这又把他推FAN了。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前面挃一肢的,那是一体,一体和遍体是一样,普遍的都是一个心的本体,周身都属于心体,「若遍体者,同前所挃」,像前面说的挃一肢时是一样了,不用再说了,「若不遍者」,说挃一下子,不能够普遍周身,这也说不通,怎么说不通呢?「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当时在你这个头上挃一下子、触一下子,「亦触其足」,把你这个脚也挃一下子,「头有所觉,足应无知」,头有知觉,那个脚上应该不能知道,要是都知道了就普遍啦,你若说是「若不遍者」,也说不通,所以这个地方你说遍也一体,像一体是一样,也说不通;你说不遍,你这个理也说不通,所以嘛,这个不通的地方-

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今汝不然」,我说的这个事情你都不是,「是故应知」,是所以故,阿难!你应当知道,「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没有对的地方。

六 心在中间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这段文总题目是七处征心,什么叫七处征心呢?七处是七个地方,征是征求,征求、追求这个心倒是在哪里?怎么叫个真心?怎么叫个妄心?说要认得真心,即心即佛!你就认得自己的这个成佛的根本了,阿难尊者,佛问他,他已经追求到第六处上了,前边在第五处征心,最后这一句还没解完,就到了钟点了,就下座啦,最后这一句在哪个地方?就是这个「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这是阿难尊者他所猜求的心,佛都给他驳了,完全的不是,所以佛的结论说,你自己应当知道,你说的「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你是因为我说的那个法,然后你觉着你说的这个理,好像是对的,其实丝毫也不对,完全地全不对,怎么个理呢?这是说的第五处征心,最后这一句话,要紧的说这四个字「无有是处」,前边就不用说了。你说这个心「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这个心随时都有了,他这是依着佛上边所说的那个话,所以他就回佛这个话说的,这还不对吗?其实佛都给他推倒了,这些话都不能成立,

所以,你说的这个「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这个心合在哪儿,哪儿就是你的心,「无有是处」,就在这一句话上,大家要注意!他七番征求心,到了第五番上,最后这一句,这个「无有是处」怎么就算对了呢?要紧就在这个地方,「无有是处」,完全地你说的这个佛都推倒了,已经这五处都是这一句话,你说这些个哪样也不对,没有对的地方,「无有是处」,那么哪个地方是呢?是不是?就在不说处,你一说出来的,都全不对!你这个理说不通,佛给他驳这一句话,说「无有是处」,这底下怎么就成立了呢?大家要听这个经得设身处地呀!阿难他猜仿这些话,我们耳朵听着似乎都像有个理似地,佛随时都给他驳了,都给他推倒了,不能成立,佛要说出个道来,连佛也不对,佛说哪能说呢?你说的那个事相我给你驳了,你要让我说哪个地方是心,释迦佛他决也不说这个,他要说出来,他也就不对了,那么说不对的这个地方,这怎么让人懂呢?是不是?这个地方就大为难了,这个地方大家设身处地,就像我们在那个地方,阿难替我们代表,我们也就随着听,这个话是佛说的,说这个「无有是处」,我们听着就像对了似的,佛按着这个都给他驳倒了,都驳倒了也好,你说出个道,哪个对呢?最后这一句话收场就一个「无有是处」。

你们诸位想想,连你们的心里也不安,就在这个地方,怎么个不安?找不着了,这怎么算对呢?其实这个地方就对了,谁能承认呢?这个对是从哪说呢?怎么叫个对?是大家这个心在这儿听经,阿难尊者在那个时候问,那时候法会的人比我们多得太多,这心里都闷的慌了,说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哪个算对呢?这个心里头也找不出对来,找不出对来就对啦!这话是反过来说,倒是怎么个意思?这个意思在哪?就是人人这个心都没有路走了,这个地方,俗话说,这个心就楞下来了,这个心就停住了,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哪儿对呢?心就没有路走了,这个地方人的真心就现出来啦,大家要知道,要说在这个地方,我这么一说,你要把我这个话记在心里头,又错了!你得对着这些话,你设身处地,我们这个心也没有地方可想,就在这个时候,你没有可想的地方,那自己的本心就现出来了,说这个心是无所不在的,你要说在哪个地方、一定是怎么个样子,挂一漏万,他这个人的真心是普遍的,尽山河、遍大地,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处不是人的心吶,大家要知道,无处不是人的心、无处也不是佛的心,没有一个地方不是佛心,我们这个心像佛心是一样,就是自己不承认,

「识得本心,立地成佛」,你要认识你自己的本心,当时你这个佛就成了,就是人一个不承认,因什么不承认?就是我们这个人的心都是两个,一个有、一个空,这个空不是虚空的空,什么也没有,有和空就对着吧,我们人在有上,打无始劫来,永远是着在有上,总得有个什么,心里就有个什么思想,有思想这就是着相,这就把自己的真心污染了,你不是说人心里想这个世间的事情,还有对的不对的!你完全对也是染了,无非是这个染,有拿恶心染的、有拿善心染的;善心染的还好一点,恶心染的就不堪言了。所以佛对于自己的心,佛算自己认识了,他怎么认识的呢?上来我已经说过好几回了,他不是夜睹明星悟道吗?他也是不明白这个理,这么也不对、那么也不对,怎么算对呢?他在菩提树下,按中国的年历追求,就是十二月,叫腊月,天明腊月初八,在后半夜,他在树底下静坐的时候,他一看见东方出了一个明星,这一触动,明白了!明白什么呢?就是这么一触动,他见这个明星,哪个人没见着过?

我们怎么不悟道,他怎么悟道呢?他怎么就当下说悟道了呢?哪个时候没见过明星呢?他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这么一触动,他了然了,他了然什么?拿这个明星这么远,多少万里啊!大些了、远些了,远大无边了,谁知道的?谁见到呢?就说我这个眼见着的,我眼的这个见性也是扩大无量无边啰!若没有这么大的眼光,哪能看这么远的星星呢?这是这么讲,一讲出来这个味就错了,在这个地方大伙可会这个理,他这个心一触动是遍满一切处,尽虚空、遍法界,这个地方他说,奇喔!人人都行!说「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有佛的智慧,也有佛的德行、也有佛的相好,因什么就不成佛呢?犯什么病呢?不犯旁的病,但以这个心起了妄想了,妄想执着!

我们这个妄想执着,心思世间上所有的这些事情,执着住了,都是有形有相、有声有色,我们这个心大家想想,哪个不是想这个心呢?你把这个撂下,还有心吗?佛说「无有是处」,知道没有是处的,这不还是心吗?大家想想,那说是就对了、说不是就不对,这地方说是,也是你的心,在这里知道;他说不是,也是这个心知道;可就是这个知,你别着在是上、也别着在那个不是上,这个地方,你要没有个心,你怎么知道?我就想不着了,你说的没办法了,哪里也不是,怎么是呢?你着急的时候,心里就没有章程,你不知哪个是,你不知道的时候,那就是你的知,你要是知道是这个、是那个,就错啦!就不是了!这个地方,大家得慢慢地会,常常地有一个静心,一点点的有这么一个影子,他就容易明白、容易会到的,你看佛说到这里,七处征心、十番辨见,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后头还有七大,这一个名词就得说个十天八天的,把这个都说完了,这个经一共七卷,说了三卷,这心才明白,还算不错。

所以这个「无有是处」,这个人心就一处也不着了,要是的地方,哪个地方是,就是着在哪个地方;说没有是处,这个心里头说没有着落啦,没有着落的地方了,这就是人的自己的真心就现出来了,在这个地方得要会一会。阿难他不能领会,心思这个不对,我还有法,我听见佛你说过呀!阿难白佛言,底下就说了刚才念的这段文,这是破转依中间,他又想出个主意来,阿难白佛言,说世尊,我也闻听见佛你说过,与文殊等诸大法王子,文殊菩萨是一切大菩萨的首座,文殊菩萨等于这些大乘的菩萨,这都为法王子,将来都能成佛,都有佛的知见,说我听见佛你与文殊等诸大菩萨都是佛的法王子,你说过这个话,谈实相时,佛法里头究竟的一句成话说「诸法实相」,人不得求实吗?

求真吗?你要明白这个理,哪个地方都是实相,都是真实不虚的相;不明白这个理,你执着这个真实,也就是虚妄,也不是真实。我听见佛你对诸大菩萨说过,谈实相时,你说世间上这一切的诸法都是实相,要都是实相,哪还有个非呢?所以世尊亦言,这个心不在内、也不在外,说我这么一揣度。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8:09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如我思惟」,要在我心里头思惟,我这么一想,你说不在内、不在外,我也明白了,「内无所见」,所以你要说心在内,心又见不着身内的事情,「外不相知」,心要在外头,外头有事,心里都知道,心怎么在外头呢?也说不通,「内与知故,在内不成」,内里的事情,我也见不着内里的肠肚心肝肺,要说心在身内,这也不能成立,「身心相知,在外非义」,若说心在外边,也不对,怎么说不对?心要在外边,身上的事情就不知道,但是我身上痛痒,我都知道,你说在外边,就不能相知了,「身心相知」,在外边这个义理也不合,我今天一想,也不在内、也不在外,「今相知故,复内无见」,也不在内、也不在外,「当在中间」,应当在中间,说内也不对、外也不对,在中间就对了,他这是泛泛地这么一说,这个中间在哪个地方呢?佛一听中间,随着他的话就破说他-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佛言,汝言中间」,你要说中间,你也得有个地方,哪个地方叫个中间呢?说心在中间,「中必不迷」,不能迷乱,不知在哪个地方?你说中间你得说出个地方来,「非无所在」,这个中间必有个所在的地方,你说一说,「今汝推中」,你推求推求这个中,在哪个地方?「中何为在?」为在哪个地方?「为复在处?为当在身?」你说这个当中,是在身外头有个当中是你的心?还是在你的身上有个当中?「若在身者」,若这个心在你身上,「在边非中」,若在你的身边上,那不算中,「在中同内」,你若说在你的身体当中,就像在身内一样,前边我已经破说了,不能成立。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

若是不在身中,也不在身内、也不在身边,「若在处者」,若有一个在外边的一个地处,「为有所表?为无所表?」说心在身外,在身内说不通,在身外边能表示出来、表示不出来呢?「若在处者」,有个地处,你这个心,「为有所表?」能表明的出来呢?「为无所表?」是表示不出来呢?要说没有表示,「无表同无」,这就找中着中了,你没有表示,拿什么说中呢?「表则无定」,你要说有所表明了,这也没有一定的中了,怎么没有一定呢?「何以故?」佛就给他解说,怎么没有一定呢?

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如人以表」,比如有人吧,说咱立个当中,这里立起一个竿子,这算当中,「表为中时」,就把他拿这个竿子立上,就算是他表示当中,「东看则西」,人在东边一看,这竿子到了西边,「南观成北」,你要到了南边,就成了北边了,你在南边一观这竿子,立的这个标竿,有所表了,倒成了北边了,东、南、西、北这都是四方,这也不算当中,这个当中,哪个地方算数?「表体既混」,你连这个当中的表明的本体混乱了,你找不出哪个地方是当中?「心应杂乱」,心也就杂乱了,心在当中,你找不出中来,心向哪儿搁呢?心也应当杂乱了。佛这么一说,底下阿难还有话说,这是他心里所计度的,他泛说,佛就泛泛地给他破说。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

我说的中,不像佛你刚才说的,不是你说的这两样:在身内也不应当、在边也不算中,外边表示东观成西、南观成北,也不算中,我说的这个中不是佛你说的这个意思,「非此二种」,不是这两种事情,我说这个中,我是照着佛你当初说的话。

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

「如世尊言」,如世尊你说过这个话了,「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和外边的有形有色的相,缘是连在一块,拿眼看见形色是长短方圆,这也叫有形有色的,青黄赤白也是有形有色的,这都叫色,「眼色为缘」,你眼看见有形有色的东西了,这是结了缘了,这是互相帮助,眼助这个外边的青黄赤白、长短方圆这个形相,「眼色为缘」,就「生于眼识」了,眼就生出认识来了,说这个物是长的、短的,是黄的、白的、黑的,这就认识了,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就生出眼的认识来了。

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眼有分别」,眼是个知觉性,他能分别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他都分开了,「色尘无知」,色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头一个有形有色这就为尘,佛法讲一尘不染,才万法皆空。说这个色尘是一个无知的,有形有色的桌子板凳、房廊屋舍,这都是有形有色的东西,它哪有知觉呢?这个眼睛它是有知识的,「眼色为缘」,使眼上生出知识,说眼有分别,眼晴有分别的这个知觉,「色尘无知」,这个有形有色的东西,它没有知觉,「识生其中」,人的知识就生在这里头,我听见佛也这么说过,其实佛不是为这个事情说的,所以「色尘无知」,眼睛有分别的心,色尘它不会分别,没有知觉,说一个有知觉的、一个没知觉的,这当中「识生其中」,这个人的眼的知识生在其中,这个知识不就是心吗?「则为心在」,我就依着这个当中,就在这个有知识的眼根-眼睛,在没知识的形色-色尘,就在这两个:一个有知觉的、一个有形相的,有形相时没有知觉、有知觉的没有形相,依着这个,「识生其中」,人的知识,这个心识生在其中,「则为心在」,我这么一心思,这个心就在这个地方了。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你刚才说的,你这个心若在眼根和有形有色的色尘,在这两样之中,「此之心体」,你这个心的本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你这个心,是一个有知识的眼睛、一个没有知识的形色,你是两样相兼着?是不相兼着?说你的心,是不是?一个有知识的眼、一个没有知识的形色-色相,是兼着一个有知识的、一个没有知识的?是不兼着一个有知识的、一个没有知识的呢?是「为复兼二」?是「为不兼二」呢?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若兼二者」,若兼着一个有知识的眼睛、一个没有知识的色相,若兼着两样,若是这样的,「物体杂乱」,这个时候你说知物的这个体,那就杂乱了,怎么杂乱呢?他一个有知识的、一个没知识的,从当中怎么取中呢?「物非体知」,物是一个物,他没有知识,「物非体知」,眼的本体是个有知识的、这个物是个非知识的,一个有知识的和没知识的,怎么上一块掺合呢,「成敌两立」,他竖起敌来了,有知识的和没有知识的,哪能合在一块堆呢?不能合在一块,哪还能有个中呢?「云何为中?」这怎么算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既是要兼着二样,不能成立,怎么不能成立呢?有一个非知的眼、还有一个非不知的识,「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找不着体性来,这个中以什么为相呢?怎么叫个中呢?「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你要知道,你说当在眼根和色尘中间,这里就有个心,这个地方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就在这个地方又推倒了,其实,这七处都在这一句上,就没有是处!这个地方你量一量,这个没有是的地方,这就是了,你自己都承认了,你不承认吶,佛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解释这个经是这么说,佛就不能再说了,佛再说,又给他心上又添了多少的麻烦、又添了病,最后这个「无有是处」,在这个「无有是处」给他说出个理来,让他承认这个「无有是处」,这个地方就是了,这就是他的本心就现出来了,这个地方他不能接受,他又转了个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8:11

七 一切无着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轮。

世尊,你说这个不对,我又心思个道来,「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这是佛的四个大弟子:目犍连,神通第一;须菩提,解空理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这四个大弟子,「共转*轮」,度化众生,就叫转*轮,把这个佛法推转了,让人人都可以明白,这叫转*轮。说这个时候,我也听见佛与四大弟子一块劝人,给人说这个佛法。

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名之为心。则我无着。名为心不。

「常言觉知,分别心性」,常常地言说这个觉知,这个分别的心性,说这个心性不在内,「既不在内,亦不在外」,既然已经说是不在内,前边已经说过啦!这个心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俱无所在」,哪个地方也不在,「一切无着,名之为心」,哪一样也别执着,名之为心,「则我无着,名为心不?」我要不执着,这算是心、不算是心呢?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着。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你刚才言说你的知觉,能分别的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你这个不着的,算是为有所在?为无所在?你这个不着的,一切不着,这就是你的心,「无则同于龟毛兔角」,说你这个心要无所在,这有名无实,「无则同于龟毛兔角」,这个龟根本上就没有毛,你能说它有毛吗?兔也没有犄角,这是说空话,「云何不着?」你怎么说有个什么不着呢?「有不著者,不可名无」,这话说是一句真话,你要有一个不着的,不可以名之叫无,怎么个理呢?「无相则无」,什么形相也没有了,这是叫无,「非无则相」,要不是无,当然有相啰,「相有则在」,你要有一个相,他必得有所在的地方,有所在就是着在那儿了,「云何无着」呢?

是故应知。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这个地方,你要知道,到这里是第七处考征,说了七个「无有是处」,阿难尊者是一概也不能接受。(七处征心已竟)

乞奢摩路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这一科文,这是当机申请,怎么叫当机申请?就是佛说法对着一个人说,对着一个人的机缘,旁人都是旁听的,所以这就叫当机的人,机就是机缘成熟了,他这个机会正当在这个时候,佛就给他正正当当说这个法,所以,这就叫当机的人,正当这个机缘成熟,他申请,为什么申请呢?他因上边七处征心,在七个地方上征求这个心的具体,都是在哪个地方呢?这七处征心,前三处是阿难尊者,他自己心里头照着他缘影之心回答的;后三者,他是借佛说的法回答,前者都是他心里头的缘影,这个人的这个心,所以有真心、有妄心,还有这个缘影的心;真心是本来的具体,妄心呢?

不应当用的地方妄用,这是一个妄心,这个攀缘的影子的这个心叫缘心-攀缘的心,阿难尊者他这个心,他连个妄想心也够不上,完全的就是一个攀缘的心,怎么叫攀缘的心?他拿这个心向外攀,攀就是连络,缘就是凑合帮助,互相帮助叫缘,攀缘的时候就指望,就是不应当攀缘,这一拳缘就是个妄心了,这个时候,他怎么是个影子呢?缘影为心,他是找过去的事情,现在的心里的影子找过去的事情心里的影子,他依着这个做他的心了,连个妄心还都够不着,就是一个缘影为心。所以,我们这个世间上人,都是以缘影为心,不但是阿难尊者,经上不是有句成话吗?

「圆觉经」上说过:「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拿六尘攀缘的这个影子算自己的心,「以四大假合为自身相」,六尘的缘影呢?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眼睛所观的形色,这是一种尘;鼻子呢?耳朵呢?闻的这个声尘,眼、耳、鼻,鼻子呢?闻的这个香尘;舌头呢?尝的这个味尘;身呢?感觉的触尘,这个意呢?他就是分别的法尘,法尘是个什么呢?他是前面攀缘的心,色、声、香、味、触,他那个名相都搁在一块了,取了个名字就叫法,其实呢,色法、声法、香法、味法、触法这都叫法呀,他这个不能够分开命名了,整个地都叫个法尘。这个心当攀六尘的时候,这就是妄了,攀完了呢?心里头还有个影子,这就叫缘影的心,还不光这个呢,还妄做、妄想。人都是以四大假合(地、水、火、风)的就当自己的身体,人身上有形相的皮肉筋骨是地大成的,人身上的血脉津液是水大成的,人身上的温热燥暖是火大成的,人的气力动转、呼吸气是风大成的,大家要知道,地、水、火、风这四样成的,拿这四样成的就当了自己的身体,所以拿着六尘的影子,已经过去了,他心里还有这个影子,说当了心了,

所以这是根本上的错误。他简单举出这个心,以这个心回答佛所问的话,佛都给他推倒了,不能成立,他没有章程了,他再也无法可想了,这个时候他才申请,「尔时阿难」,这时阿难,就在他用这个缘影的心,佛都给他推倒了,不能成立了,所以他就申请出他自己的心意来,对着佛启请,「尔时阿难,在大众中」,这尔时就在佛他说不对的时候,他说这个心「一切无着」,这就是我的心,他也听见佛给四大弟子说法的时候,「一切无着」,他所以破这个执着,他不知道是因着什么说的,他就得了这句话,就说我也是无着,可佛就破他这个意思了,佛说你这个无着是有个体、没有个体呢?以无着为体,你这个无着的心,是有体、是没体?佛给他说了两面的话,对待的,说是你要是无着,你也没有个体,那是一句空话,那无所谓着不着了,连个体都没有嘛,你还说个什么着、说什么不着呢?这是说无体,不能成立;你要说是有体,你不着,你是不着什么?你要有一个体,你就不能说无着,你要没有体,你说无着是一句空话,是不是?什么也没有嘛,还论著不着干什么?

你要是有一个体,我不着,这个话就说不通,怎么个理呢?有不著者,就不能不着,你有个体,你说我哪儿也不着,问问你这个体向哪放,你搁在屋子着在屋子里、你搁在院子里头着在院子了、你搁在虚空里又着在虚空了,你要有体,你就不能说是不着,你要是无体,那就是说一句空话,你还说无着干什么呢?你怎么说一切不着呢?那也没有着也没有不着了,你要是有个体,不能说不着,你总得要找个地方,还得着在虚空里呢,是不是?这个话你不是自己跟自己反对吗?因此,佛最后这一句,所以「是故应知」,佛告诉他,是所以的缘故,你应当要知道「一切无着,名觉知心」,你拿这一切无着,就算是你知觉的心,「无有是处」,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这是佛给他推的干干净净,其实他这个道理、他心里头的思想,佛说这个「无有是处」,这比方一把就把他的妄想心都把他拽出来了,整个地把他一肚子的妄想都给他拽出来了,他呀还不知道,是怎么个理?就在这个地方,佛说是「无有是处」,这佛法是超伦绝待,无是无非,你要有个是就有个非、有一个非就有一个是,说「无有是处」,你总得有个「无有是处」,阿难尊者他要是机缘成熟了,这个地方就接受了。

着与不着这都是一句空话,你这个地方,心里头没有思想了,你就这么一句话,这简直是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你这个心里不就停了吗?停的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这就是自己的真心就现出来了,你还向哪找真心去?他说他不能接受嘛!他就在这个时候,他就要申请啦,这个地方佛已经告诉他了,他不接受!「尔时」,就是在这个不接受的这个时候,阿难在大众中,他就重新又申请,佛也没有办法,他要申请,「即从座起」,他从那个座位上就站起来了,「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这个偏袒右肩,就是出家人搭的衣,都是搭在左肩上,怎么是偏袒右肩呢?偏袒是露着这个右肩,你看现在南洋群岛那些出家人,还是佛的老仪式,都是露出右肩、袒着左肩。佛法忌讳左,都用这个右,右边为上边,露着右肩,这是表示开权显实,这是实在的人身上的本体,这衣服不是把身体遮住了吗?这表示真实的意义,所以又是「右膝着地」,也是用这个右膝着地,他这不是双腿跪着,单腿跪着,一个正腿的磕膝盖着在地上了,这个时候是「合掌恭敬」,两手合着掌,「而白佛言」,对佛表白言说。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

他自己说自己的毛病,他自己说我是如来最小之弟,佛的父亲兄弟四个,他小弟兄有八个,阿难尊者,他是个最小的,佛的堂兄弟一共八个人,佛是居长,是个长兄。阿难尊者是在佛成道的那天出生,佛在三十岁时阿难降生,阿难两个字华言就叫庆喜,又吉庆、又欢喜,生他那一天是佛成道的日子,正是三十岁,夜睹明星悟道,成了道了,这是吉庆,阿难降生添人口,这是喜事,又庆又喜,所以印度话就叫阿难,是这么个意思,他自己就说,「我是如来最小之弟」,实在是最小的一个兄弟,「蒙佛慈爱」,我蒙佛的这个恩德,你慈悲我、你亲爱我、看得起我,「虽今出家」,虽现今我已出家,「犹恃憍怜」,还就是在家那个神气,仗势着兄长们怜爱我,我就是随便耍骄不听话,因什么不听话呢?这里头含着,阿难尊者从来也不起观念、不修行,他是干什么呢?他就是光记佛说的这个经、这个道理,他都记下来,他一点修行也没有。这个修行的法是三个字,闻、思、修,你闻听,你就得思惟,这就叫修,这叫三种慧-闻慧、思慧、修慧;拿耳朵一闻听见了就种下种子,你就得思惟,思惟就是微细的观念,这就是修行。阿难尊者光记住了,他也没有思、没有修,就是一个闻,这是他的短处,他自己说出来了。

所以多闻。未得无漏。

佛你说的,我都记着,「未得无漏」,我也没得着这个无漏的果位,这个漏字怎么讲呢?这个漏是堕落之因,好比这个碗、盆子,他要有了缝子、有了窟窿就漏了,漏是个因,底下要堕落下去了,那就是果了,向哪儿漏呢?以佛法讲,修行人只要是堕落,漏落在三界以内,这三界是什么?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上界、下界,六层欲乐天是为上界,我们也在欲界里头,是下界,这算欲界,怎么叫欲界呢?有男婚女配,不但我们人间,天上有六层天,都有男婚女配,这叫欲界;色界呢,光有男子,没有女子,有十八层天,修四禅定的功夫,所以叫色界天,没有男女之欲了,然而还有形色还没忘了,还有这个身体呢,带着呢,等他把这个身体也忘了、也撂下了;无色界,有这个身体就有形有色了,到了无色界有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这是四空天。

所以呢,色界天,十八层天有四种定力:定生喜乐地、离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是四禅,用禅定的功夫。四禅也罢、四定也罢,这都是有功夫的人,到了那儿就纯粹的孤修呀,这还有个色身,这还要不得,把他也得修没了。以后到了四空天上来: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观身空,观来观去这个身体就观化了,就没有了,光落着一个知识了,空无边处天;光落着一个知识,识无边处天,我这个知识贯满那个世界,贯满乾坤,没有边际,这还不行;无所有处,没有所有的地方,连这个空无边处、识无边处都不要,无所有处,这还不对,这还有思想;就非想,非想还不对;非非想,你看这个地方,功夫用得很好了,理呀很厚的,很不错了,其实还是凡夫,还没明白,这个佛法就在这了,你要不把这个路数知道,你怎么能学佛?你怎么能明白超凡入圣呢?这都是凡夫呀!你把这二十八层天:六层欲乐天、十八层色界天、四空天,一共不是二十八层天吗?这二十八层天搁在一块,大家要知道,这都叫凡夫呀,像我们世间人一样,你看这功夫都可以了,再到非非想天,到这有顶天上,那位天主多大岁数?你说说,八万四千大劫,大劫是多少呢?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中间怎么成的呢?是二十个小劫才成一个中劫,一个小劫是多少年呢?

八万四千年做本位,一百年减一年、一百年减一年…八万四千年减完了,又增上去,二十个增减这叫一个小劫,所以二十个小劫才叫一个中劫,四个中劫叫一个大劫,你们诸位拿算盘,你算这是多少年?一个大劫,非非想天的天主,大家要知道,他活八万四千大劫,这八万四千大劫,这个寿命很长了,拿算盘都算不过来。还有一种,还是凡夫,还没脱离生死,到了八万四千大劫的时候,还得死,死的时候,八万四千大劫以前,他要做过坏事,一样还下地狱,你升到天上也是危险的,所以你要不研究佛法,你哪能知道这个理?你自己要都弄错了,自己不知道错,所以佛法要想不修行难说了,要想修行,你非把佛法研究明白了不可,要不然你就走错路,要不是你不研究教,光知道参禅,说十禅九错路,十个参禅的保定有九个走错路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8:12

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这是阿难尊者他自己述说,对着佛通知大众,「未得无漏」,未得着无漏乐,在三界以内,有这个漏乐,就没有究竟的修行,佛法究竟的修行超出三界以外,这还是小乘,不用细说了所以要没得无漏,就「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上文有,娑毗迦罗是印度黄发的外道,怎么叫黄发外道呢?他那个道门出来,拿一块黄布把脑袋包上,把头发包上,头发不是黄的,布是黄的,那黄布把头发包上叫黄发外道,也叫娑毗迦罗;咒是真言的意思,佛法里有真言、有咒语,他那个邪法子也叫咒、也叫真言、也叫娑毗迦罗咒,阿难尊者自己说,我不能折伏黄发外道的咒,所以「为彼所转,溺于淫舍」,溺是陷溺,就堕落在那个下贱的屋子里头,

「当由不知,真际所诣」,当时我不明白究竟的道理,光是多闻记名词不能修行,所以被邪咒所转;真际这两个字是略说的名词,正式的就是三德秘藏,三德秘藏的真际理地,也叫真际;这三德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是成佛的实际,也叫真际,就是究竟的性理的地方,是这么个意思。阿难尊者完全是个凡夫,旁的注解上,还有说他证了初果了,那没道理,小乘里头分四果,大家念过「金刚般若经」就知道,须陀含、斯陀含、阿那含,到了须陀含是个初果,那个外道的咒就不好使唤了,阿难尊者,他根本也没证初果,他完全是个凡夫啊!才让外道邪咒给转了,「当由不知,真际所诣」,当初就因为我不知道三德秘藏的去向。

唯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

这是求法,这才知道要修行,早先知道光多闻,不能折伏邪咒,非有真修实炼,不能有效验,他又说实话了,「唯愿世尊,大慈哀愍」,请佛发大慈大悲,哀愍就是说得很痛切了,怜愍我,「开示我等,奢摩他路」,奢摩他路是略着言说,不能把这个文都说全了,上边他求过佛,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这是三止、三观、三谛。三止就是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这个奢摩他,就翻三止;三观,前边也说过,不再说了,起观就是修行;止,心有所止,你止说得修观,你要不修观不能见效果,不能常止,这一条路是超生了死的一条路,「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

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令诸阐提」,阐提叫断善根,这个人没有善根,善根断了,弥戾车是印度话,就叫恶知见,极恶的这种知识、见识,这地方说,令我明白了修止观的这条道路,能使令这个断善根的人,「隳弥戾车」,隳就是销灭的意思、破坏的意思,这个隳字念碎,弥戾车说是恶知见,能令这一切的阐提、恶知见,把这些都给他破坏了。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作是语已」,把这个话说完了,「五体投地」,两个磕膝盖,不是单腿跪下了,双腿跪下,两个胳臂肘和一个头顶都住在地上了,这叫「五体投地」,这个礼是很重的了,「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不但阿难尊者愿意请佛开示这个修行的道理,还有无量无边的大众,就是法会大众这些人,倾心渴仰都候着佛,请佛开示,「钦闻示诲」,大伙都很钦佩,闻听佛的指示、佛的教诲。

二种根本

先演说几句佛法的大纲,佛法的大纲就是宗、教、律,这是三大纲领。宗字是个尊贵之称,最尊、最贵称为宗,才搁在头;教是佛演的教;律就是戒律,修行入手便是这个。这三大纲领:一个教、一个宗、一个修(律就是修),学佛这三种,一样也不可舍,都是最要紧的,怎么宗字摆在头一个呢?佛一出世,夜睹明星悟道,一起头先开讲,讲就是讲教,也就是让人明宗,佛说的那些言说、章句,你记住有什么用处呢?你得知道宗旨,说话就是一个引导,告诉你修行的法,没有宗旨,瞎修盲炼就不行了。

所以嘛!我把教搁在前面,说教谓是显宗,明白宗呢,怎么进行呢?这第三样就是律,律就是戒律,不管出家人、在家人,你要修行、要入手,要不持戒,等于不修!这个律呢?就是戒上起的律条,你要治国得有法律,你要学佛是修身,修也得有法律啊!所以,这个地方不叫戒,叫律,这是让人知道,戒是个种名,你把这个律,看成是法律,一条一条的,你要犯戒,犯戒不是一样,有轻有重,所以,律是律条,是一条一条的,这个宗字就是佛出世研究立上一个法律,为什么?为的让人修行,什么叫修行?所以,这个地方就得立下个宗旨,旨就是不许更改的,要你知道是尊贵的意思。要学佛,正式的要想入手,非得先持戒不可,不持戒,没有入手的地方,戒也是为贵的,戒里头是为什么呢?为是归到宗旨上,宗是由教来的,这三样都是最尊、最贵的事情,一样不可缺,不管出家、在家。所以,今天我演说这么几句,大家可以知道,每天来听经,为的是什么呢?是不是?这大热天,远道来,也不容易啊!为的得宗旨,得宗旨
入手要持戒。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此一节文,这是瑞表真常,是如来开示,「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佛讲要紧的法,必须有个惊人的地方,从面门上放光,这个面门,就是人的脸面,是六根都聚之处,眼、耳、鼻、舌、身、意在这个地方都会在一块,所以「从其面门」,在脸面上放出种种的光明,「其光晃耀,如百千日」,说佛由这个脸面上放光,就是一个日头(太阳)就够光明了,「如百千日」,说像百千个日头(太阳)照射这个光明,佛现这个瑞相,这是为警觉世人,佛现这个瑞相表示这个真常,怎么叫表示真常呢?真是真实不虚、常是永远常在,人人都有这么一种天性,是永远常在的,人都自己不承认,只承认自己现在的这个有形有相的身体是我,俗人都承认这身体是我,因为这是习惯性,只承认有形有相的,人的性光拿眼睛看不见,因什么看不见?他着相已经成了习惯,就现不出光来,佛就特别的,在面上放这个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光上加光就像百千个日头(太阳),这是表示真实常在的本心,人人皆有,人都不认识,说这光明一放,

「普佛世界」,这佛的世界很多,我们人的眼光很小,释迦佛出世说法,我们才知道,佛的世界比我们人的世界多得多,前面常有个比例,比这个恒河沙粒还多,印度那个恒河,河深就四十里,支流就有两千里,就说河深,里头的沙子像面粉那么细,有佛的世界比这河里沙子还多,若没经过没听过,就不肯相信,虽然佛世界这么多,人人都普遍,人人这天性都这样,不但自己不承认,而且在这上头起观念也付诸度外。佛放光现瑞警觉世人,特意放光让人看看,人人都是这么大的光明,自己都染污了,都黑暗了,佛这光是普佛的世界,这一个佛的世界是无量无边的国土,你看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大部洲、有百亿日月,是一位佛掌教,如恒沙诸佛,这么多的佛,算不过来,这个世界无量无边,说普佛的世界这个光,怎么普遍,是「六种震动」,这六种事情都要震动,怎么叫「六种震动」呢?震有三种声:震、吼、击,动有三种相:动、涌、起;这以震动就响了,就像那个风,贯在山谷里头那个响声,就像吼似的,就像击出什么来。那个震动,这个动也有三种相:动、涌、起,往往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地动,那叫地震,叫动,地突然高出来叫涌,又发起来,这就是声色的大变相,这是警策人,佛能从面门放光,人人都可以,人自己放弃了。

如是十方微尘国土

就像这个世界一样的微尘数国土,然则这个国土有多少呢?数量就像世界上虚空的微尘,我们的眼晴看不见,有日光照进来,一照就见到那个微尘在空中很多,世界微尘就是那么多。

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不是前后的工夫,而是一齐都现出来了,就在这一个时候,就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就是这么多的世界就是一个世界,有多大呢?所以佛要化世劝人,假比说,他得让人生信,这个地方是让人不可信的地方,要没有善根的人一听说烦了,这简直是什么大话么?其不知道是实实在在的,人要是不明白这个理,没有修行到这个地步,容易不信,人要做到了这才知道,释迦佛不是说瞎话,他说瞎话骗人为的什么?你想他是国王的太子,他还有什么可骗呢?我骗个官做、骗有财发,他不为发财,他也不为做官,你们诸位想想,他这不是骗人,这是真实的事情告诉人,人人都容易做得到,不但人世间一切万物都能做得到,迷惑的太深,自己不承认,所以这「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这诸佛的世界合成一个世界。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各世界有佛,都有跟着佛的这些眷属,就是佛的学生,好比是学堂一样的,跟着佛学的那都是大乘的菩萨。这佛法里头有三乘:大乘、中乘、小乘,都是说发大乘心的菩萨,大乘的菩萨「皆住本国」,都在他本国里头住着,没来这个世界,「合掌承听」归成一个,这距离有多远,你说是几百万里?几千万里?几万万里?远的算不过来,一时大伙都看见啦,一时还做到了,就是这么大的神通,「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身心不动,个个都恭恭敬敬的都合着掌,承听释迦牟尼佛说法。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上边因阿难尊者启请,佛就回答这种事情,不是平凡的一种小事,所以佛回答的时候,光要放光动地让大家的精神振作起来,发至诚心来听,这时候佛就开始说话,佛说话是对着阿难尊者说,因他启请问佛,对他一个人说让大伙听。佛告阿难,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不光指着人说,这是佛当时指着人说的,说一切众生六道之中,天上的人,世间的人,天不天、人不人的阿修罗,三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生,在六道里头都叫众生,再上广处说连圣人也叫众生,为无上的众生,没有比佛再高上的,怎么叫众生?众多成分,不是一样两样成的,而是具足一切,菩萨为发大道心的众生,发大心自己要成佛,还让世间人人都成佛,这就叫大乘的菩萨;缘觉是中乘圣人,他叫孤调的众生,他自己把自己调好了,独善其身;其次小乘的圣人,是四果众生,

他有四个阶级: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们是独善其身,但还有回小向大的时候,这四种都称圣人。在佛回答的时候,阿难总是现个人道事相,佛就对着他说,佛告阿难,说「一切众生」,包括三乘圣人、六道的人都叫众生,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这无始呀,佛要说法,他不能说有头的地方,说有头说不过去,自己不好讲,你说说从哪里起头?什么人也没有看见,也没有表示,也没有证据,是怎么个理呢?他就是没有头,这个世界是个圆理,你要说头,边边都是头,就好比一个圆球,你说哪里算头?也找不出头尾来。所以这个地方,世界就是这么个样子,从这个无始,从那个没有头的那个地方算,从那个地方来,有种种的颠倒,人在世间上就是梦魂颠倒,

就像做梦似的,把这个事情都做颠倒了,怎么叫颠倒呢?大材小用!人人都有成佛的资格,自己却做的顶小的事情,这不是颠倒吗?你放着佛不做,还要造业的转成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这是自造自受,所以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有种种的颠倒,这颠倒太多了,什么是颠倒呢?说了个比喻,说「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这人在世界上一糊涂,不认得自己,错认了「业种自然」,造业!造什么业呢?善业、恶业、不动业三种业,善业在世间上还算不错,做善事有善报,将来还不至于大苦,你要比较,看向哪里比,比那受苦的人,当然是不苦了,就乐了。究竟你发多大的财、你做多大的官,你做了大皇帝,在天上你做了玉皇大帝,比玉皇大帝高的还有二十几层,一共是二十八层天,这都是凡夫,都叫众生,都有苦恼,有轻有重,拿着轻的向重的比,他就算没有烦恼,其不知向佛法一比,都在烦恼里头,你说哪个人没有烦恼?

天人寿命顶长,也有生死苦,生到无色界,寿命八万大劫,这一个大劫说是四个中劫,四个中劫是八十个小劫,多少年算一个小劫呢?八万四千年做本位,一百年减一岁,减至人寿十岁,再往上增,一百年再增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这叫一小劫,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这是增减劫的说法。所以佛把根本都说出来了,说是从无始以来,种种的颠倒,没有一种事不是颠倒的,人人都有颠倒想,怎么叫颠倒想?我常说,自己不认得自己,人人都认得身体是自己,应该我的身体,我是我、我的是我的,这地方大家要分开,好比这个房子,这是谁的?这是我的房子,内里有住人的是我,我所支配的叫我的,这个身体是我们这个知觉使用的,这个知觉是我,人不认得自己的知觉,拿着自己的知觉,承认这个有形有相的身体是我,岂不知这个形相,这不是我,而是我的;知觉才是我,他是我;你知道我、我的,我是什么样子?他也有形有相,他也无形无相,你在有形相上,你再明白了自己的无形相的是我,这就妥啦,你就光认得一边,这个无有形相,他有知觉。大家知道,我们这个人身上的这个知觉,这个地方说了个片面的理,他就算是个我,人要是不明白在哪里,拿这身体当我,你把这个知觉是我自己就违背啦,把自己就忘了,不管啦!

这个人的身体在世间上,有数的,就照光阴说,人活不过百岁,普通的人说,这一口气不来,不知上哪里溜去,也不知死了是怎么回事,人人都如此。所以佛看见这世间上的人太苦啦,所以才出世告诉人,你自己明明白白的,你不承认,你无故的就东抓西抓、东跑西跑,你自己把自己支使得糊里糊涂,不知是怎么回事。所以佛出世说法,有善根的人才能相信,人与佛法距离的太远,我常说这个比喻,好比有知识的蚂蚁对蚂蚁说,这个世间大,怎么个大法呢?说咱们走三年五年也走不过来,其实,就在香港,咱们觉着这才多大的地方,你要蚂蚁走,他爬个三年五年也走不完,若说有这么大的地方,那个蚂蚁就不相信,说你胡说,哪有这么大的地方?因牠眼光太小,这是说蚂蚁对蚂蚁的知识,就说香港这么大,就不信,你要说广东一省,它更不信,你再说全国二十九省,再说还有五大洲,它更不信,这五大洲搁在一块堆,按佛的眼光看,说像虚空中一粒微尘似的。大家知道人人都能成佛,有这么大的能力、有这么大的享受,你自己放弃了,说这个地方可怜不可怜?除非是佛有这么大的慈悲,旁人你就不信,这么一说,蚂蚁对蚂蚁说起话来,有知识的蚂蚁给那没有知识的蚂蚁说,他就不信,那是怎么回事?这是他的眼光小,这人的眼光就了不得,

所以这个地方,我略说几句。这个地方说,他是造这个业,造的也太小,造业往大处造也行,最小的这个业力,抓住了这个身体,这就是我,我吃好的、我穿好的,你管我的名誉叫好的,哪一样不好就不行,就来了烦恼,碰头碰命的,就讲这个,这是人自己不认识大体。往往有人说话,人要顾大体,这个话是好话,最好的话,连自己都不承认自己的大体,要承认大体,世界上绝没有战争,也没有你害我、我害你,也有做恶的人,要统统是这个样,那就成了佛世界,他是认得自己了。佛出世说法,就是告诉人,没有旁的什么巧法,不像那些旁门外道,又是这么修、那么炼,长生不死,哪有长生不死的?谁也没看见他师父活几千岁,有些人还相信他那些说法。释迦佛绝不能说这话,说让人明白这个理,这是佛很欢喜的事情,说的造业就造这眼前自己所知道的这个业,业是什么?无非是衣、食、住,为吃的、穿的、住的,就为这三样,没有这三样,这色壳子就不能活,所以这个身体就不能存在,就因此,在这上头人人就争,人要知道这个大体,有这么大的家当让他争他也不争、他也不信,也没有人说。

除非佛说,这也是两千几百年的光景,总算站的住,不像旁门外道,几百年就销灭了,不是那个事情,足见是个真理,历代的名人、历代的帝王,都是要承认的这种道理,说业种是自然的,自己大材小用,这个大材小用是怎么回事?底下说「如恶叉聚」,这是个比例,这个恶叉是一个果木的名字,印度有这种水果,有这种树,这树长的果子,中国没有,所以不翻译,就照他原来名字的意思说,这个果木他一出就是三个,三个在一块出,聚是聚在一块,它这果木的名字,就叫恶叉聚,说人造的业,业种是自然的,就如同什么呢?如同恶叉聚,它不出就不出,一出就三个,代表三业苦,这三个在一块聚着,离不开,这个聚就是中国话,恶叉就是印度水果的名字。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8:14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

底下拿这个做比喻,佛说不要说不修行的人,就拿修行人说,「诸修行人」都修错了,他「不能得成,无上菩提」,菩提就是觉道,知觉的一条道路,人人皆有知觉,但是把这条道走错啦,所以就没有道了,往往说人要修道,这是为这个知觉通达了,说不能成无上菩提,他颠倒了,颠倒这个恶叉聚,这是比喻什么呢?这恶叉聚就比喻人,天然的惑、业、苦三样,这个人迷惑不知道,自己不认得自己,造业就造恶业,造善业也不算究竟,就照着恶业说,因什么造业?是迷惑,

迷惑就造业,造了业就受苦,这三样越迷惑越造业,越造业越受苦,越受苦越迷惑,这就没有完,佛就拿这个比喻,「如恶叉聚」,你别说不修行的人,你照修行人说,这修行人就是要找个出路,世界上看着没有意思,争名夺利的转眼成空,这说修行人要不明白佛法就容易走错了路,他心倒是好心,然而这条路走错啦,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他一修说修错了,「无上菩提」是没有比他再高上的,这是一种知觉的道路,菩提叫觉道,说我觉悟、我明白,我不迷糊啦,这么一条的大路,照这条路走,这个名字就叫菩提,要不能成无上菩提,照修行人说,不修行的人就不谈了,在这后半部上说那不修行的人。

乃至别成声闻缘觉。

别成特别的他也修成了,他没成佛,得少为足,声闻是小乘圣人,怎么叫小乘声闻呢?佛说法的声音他拿耳朵闻见,他记住这个话,他记住这个理,他也给人讲一讲,他说也叫佛法,然而不彻底、不究竟。佛说的法,拿言语,言外思义,教外明宗,在言语以外让你想这个意思,在这教理以外明白这个个宗旨,这才是佛的意思,他叫声闻,佛说的声音我闻听的名字也记住了,拿这个就当佛法,这就叫声闻。小乘的人他比不修行的人强点,然而人有两层生死,他就了一层分段生死,这两层生死:一层分段生死、一层变易生死。我们这个人的生死,像我这个身体活到八十多岁,还不知道哪一天就死,这叫一段落一分,这个身体叫一分子,寿命活到七十、八十,三十、五十不定多大岁数,告一段落,一分子一段落,算一层生死,你活这些年不吸气了就算死,这个名字叫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有个根,从哪来的?

从这个变易生死,变易生死是什么?就是我们心里头,这个妄想心,思前想后,一回想完了善、一回又想恶、一回又想不善不恶,万别千差,心里没有休息的时候,这就是变易生死,你要是学佛,这两种生死都离开,也没有分段生死的苦,也没有变易生死的苦。你要说小乘和中乘,他只了一层分段生,他心里妄想根还没去掉,所以他这个名字叫声闻缘觉,这是小乘和中乘。

声闻是闻佛说的声音,他记住了这个理,他没彻底证到四果何罗汉,了一层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他还未了;缘觉也如此,比声闻高一点叫中乘圣人,他由十二因缘觉悟,此处不暇宜多说。因为佛经不是为说声闻缘觉的道理,声闻缘觉的道理也有修行的法,但我们说的是大乘,不暇宜说中乘,这都不究竟,但可以慢慢的由小乘至中乘以至大乘,要慢慢来,他直接明白佛法,修法他却做不到,已经很不错了,他已有声闻缘觉特别的成就了,声闻是小乘的圣人、缘觉是中乘圣人,这底下还有不如声闻缘觉的。

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这外道讲修长生不死,说出个道来,可以腾云驾雾,这「楞严经」后边有十种仙道能成仙,所以长生不死活几万年,这是在人间,这里暂且不说,总之十种仙都叫外道。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底下还不如这外道的是诸天,诸天是在世间上做德行做好事,这二十八天也有修行法,他的修行法也讲禅定的工夫,这世间禅,这地方要分清楚;出世禅,有出世上上禅;天上有天上的禅,天上有四禅八定,也有禅定的功夫,一共有多少层天,二十八天,这都叫凡夫。在这时候,佛说他们都修错啦,「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外道比诸天还高,诸天有天王,不如天王的魔王天上也有,世间也有叫魔王,混世的魔王,搞乱世界,「及魔眷属」,还有魔王的眷属,这因什么呢?他们也要修行,修错了,怎么修错的呢?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

这是佛告诉,「皆由不知」,这个因由有「二种根本」,一个生死的根本、一个不生死的根本,这是二种的根本,是错乱修习,他不知道怎么叫个生死的根本?怎么叫个不生死的根本?他心里头不明白,是「错乱修习」,他修也修错了,怎么修?怎么习学?「错乱修习」,错修乱学,这像什么?佛说一个比喻。

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以上说的天上的人,还有外道,还有魔王,还有魔王的眷属,还有十种仙,都在里头,像这比方什么呢?他像煮饭,他把白沙子收来,就像饭米粒子似的,拿这白沙子做成白饭,拿沙做饭,这是个比喻,那东西还煮得熟吗?能吃吗?「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弄了一堆白沙子放在锅里头,他要煮白饭,你想那怎么可能?白沙也像米粒子似的,也差不多,差的大远,你要再怎么修行,佛说的那不能成,拿沙子还能煮出饭来吗?你修行没得个正路,你还能够入了正果吗?你没有个好结果,说「犹如煮沙」,就像煮沙子,要把他煮熟了白米饭,这事情哪能做的到呢?「纵经尘劫」,纵让你一个劲的煮,煮的那个时间就像尘劫那么久,你也不能煮出饭来,这是比方修错了,拿沙当米要煮成饭「终不能得」。

一、生死根本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这「云何二种?」是承着上文,说是「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是承着这里说的,说「云何二种?」那是二种错乱修习的,佛叫阿难,说「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这是头一种,是生死的根本,佛叫阿难这二种的生死根本,说头一种说是从无始劫以来,生了死、死了生,由这里就叫生死的根本,说「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说从这个无始劫来,生死的根本,怎么叫生死的根本呢?底下就解释这生死的根本,说「则汝今者」,是指着阿难说,就是你现今的这个是什么呢,「与诸众生」,不但是你一个人,一切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错就在这里,怎么叫「用攀缘心」呢?攀缘两个字可以互相而用,这个举就是用手办这个事情,有能攀、有所攀,这个缘也是可以做能攀、所攀,在这个地方若是解释,这个攀字就得做能攀,这个缘字就做所缘,这好明白。这攀缘两个字,包括的很宽,一个能攀的心、一个所缘的心,他是这么一句话,这个心承着上边两个字,一个举、一个缘,攀就是人能攀能知觉的这个心、缘就是所缘所知觉的心,攀也是用心、缘也是用心,这分出一个能缘、所缘来;能攀、所攀,这个攀缘的心就是一个能知觉、一个所知觉,这本是一个妄想、一个缘影,这是人的心,

所以这妄想上又迷惑,又加上一个缘影,这个人都是多用,用常了,拿着攀缘的心,就是一个所缘的境界,这就叫六尘缘影。你假使拿眼睛一看,什么颜色、什么形象,这是一个外缘或者听着什么声音,这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修行法讲的是一尘不染,才能万法皆空,我们普通人的心,都拿着这个心攀尘,攀尘就算是一个妄想,说哪个色好看,我就拿眼多看;哪个音声好听,拿耳朵就愿意多听,这就叫攀缘。这地方你愿意听的这个时候,这是个妄动,这是个妄想心,你不应当随着这个声色转,自己就没有本位,随声色就转啦,这个地方这是个妄心,妄想心有说是缘影的心,怎么叫缘影呢?你那心里头听的声音或看见什么形相,你心里头有这么个影子,已经看过、已经听过,看完了、听完了,心里头还有个影子,你不但不认得这个真心,你连妄心都忽略了,妄说是虚妄,不应当做的,这就叫妄做;这地方你心里头光有影子,你把妄想心都迷啦,你别说是真心,这心里有个影子,就拿着当了心。阿难尊者七处征心,前边征求这个心在哪里?把他征实了,因什么他就拿着缘影的心就当了真心?何况妄心?他连这个妄心都没得着,何况真心呢?不是更错了吗?

所以佛才不许可给他解释,你前头七处征求这个心都不对,「则汝今者,与诸众生」,不但你一个人,差不多都如此,「用攀缘心」,能攀的这个心,去攀这个所缘的相,这就叫攀缘心,这个攀缘的心,这里妄心又成了缘影的心,拿这个当什么呢?当了自性,你看这错不错呢?这一错到底,人的性是天然的,不光是人类,就是一切的动物、矿物、植物都有,他是天生的、天然的,人人本有的,他要不人人都能成佛,佛也是以这个成的,即使我们是用错了,但一点也不缺少的,全部具足,我们本来具足的是什么东西?三种因:正因理性、缘因善性、了因慧性,这是人人本具,生下来就有。正因的理性,人都是秉天理所生,要没有天理人从何处来,研究起来就叫理,究竟他就是个性,这个性也是假定的名词,是不可名不可相的,是天然的,人人都如此,这是个正因,这个正因养成了,才成清净法身。佛有三身: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应化身,还有四智成就佛身,人人都具足,他因什么他有这个种子?这个因好比五谷各有种子,再加上境养它就生芽,由因说能结果,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这三因,就能成佛的三德秘藏,怎么叫秘藏?秘者不可见、藏者收藏起来,人人自己不知道,自己不认得三德秘藏,正因成法身德、缘因善性成解脱德,怎么叫解脱?你把世间上的尘劳妄想都放下,把它解脱开,不让它拴住,这叫解脱德,因甚么你能解脱?因你有智慧,这个智慧就是般若德,般若是梵音,中国话就是彻底的智慧,有这个智慧看破了尘劳,你才能放下这些尘缘,正因的理性就清净了,就成清净法身,清净法身是什么养成的?因有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智慧有什么用?他能用缘因的善性,他能攀缘一切的善法,你假比诸位要研究佛经、看经、听经、读经这都叫缘,这叫善缘,把这工夫要熟了,你就生出智慧来;有了智慧,你就能够把这所缘的世间上一切尘劳,完完全全的放下,若放下不受这尘劳所染,就成清净法身,智慧到了究竟就成般若德;缘因善性,善事做圆满,不相干的恶事都放下就成解脱德,这叫三德秘藏,成佛就从这上头成,用攀缘为自性,所以这个攀缘心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从了因的慧性变成的,用错了这个缘心,就是缘因的善性化现的一个了因,一个缘因就做了这个攀缘的心,拿这个就做为自性,当为正因的理性,这三样都错了,这就是错的地方,这是一者。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9:11

二、菩提涅槃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第二是从无始劫来,在果位上说就叫菩提、涅槃,菩提是智德,智慧成立;涅槃是断德,善因成立的。菩提是了因慧性、涅槃是缘因善性,都是因地的变化,菩提是智慧、涅槃是断德,断是断除世间一切迷惑。这菩提与涅槃「元清净体」,正因的理性在三德上别论,就是三德秘藏,这是人人不能明白的、不知道的,所以都用错了,「菩提涅槃,元, 清净体」,清净体就是法身德、菩提就是般若德、涅槃就是解脱德,把他说清了好明白,底下说「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到底是什么?还怕不懂?底下简单的说一说。

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不是旁的,由深处向浅处说,「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就给他指出来了,说你阿难就是你现今这个「识精元明」,蕅益大师解释为八个心王,每个人有心王、有心所,其他经上解释为阿赖耶识,不是说阿赖耶识有八个,蕅益大师说八个心王都在这阿赖耶识里头含着,八个心王都是自证分,他都有能所,又分开两分,一个自证分,分两分:一个能、一个所,这是「识精元明」,就是这八个识元当根本,根本上就是明明了了,这地方就叫自证分,又分开两分,所以显这个自证分根本上就是明明了了的,他明了可是明了,是愈降愈下,你要说菩提涅槃,这是向上边说,这是个证自证分,在这个识精上是自证分,底下才分出见相二分。这个「识精元明」底下说「能生诸缘」,是愈降愈下,「菩提涅槃」是证自证分,「识精元明」是自证分,能缘、所缘又分为两分,这个缘,名词就很多,很难说。

能缘有四缘,所缘的这个相分有二缘,能缘的是见分,有四缘,四缘有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这是在见分里头,从自证分里头开出来,这个地方有点啰嗦。底下这个「能生诸缘」这个相分里头,他就一个亲因缘相,这个增上缘,就是这两缘,他这是个相分,这个见分的啰嗦多,这是能生诸缘,从这个「识精元明」自证分生出来两分子,能缘、所缘上边证自证分,就是「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这都在证自证分里头,一层比一层高,向下说一层比一层低,这底下就说「能生诸缘」,见相二分生出诸缘,由这个缘就遗失了,「缘所遗者」,这个缘,由这个诸缘上,随着这个缘就转啦,愈转愈低,所遗的是什么?就是遗失这个「识精元明」,虽然是能生诸缘,由这个诸缘上就遗失了,在这个根本上,元清净体就失了,这证自证分谈不到了,这个「识精元明」也谈不到。这底下是证自证分、自证分都迷啦,他由这个能生诸缘,所起一个能缘、一个所缘,就把上边这些个三德秘藏的这个缘因,都就迷了,这底下就说-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这个本明就指着「识精元明」,「由诸众生」遗失了这个根本上自己的、明明了了的慧性,他所以遗失了,就照着这个明白糊涂说,本明就是人的智慧,就迷啦,这一迷不要紧,「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每天像我们这个人,行、住、坐、卧,这四成仪之中也是离不开的,「虽终日行」,人的四威仪,行、住、坐、卧做什么事都有,虽终日所行起来的「而不自觉」,自己不能觉悟自己这个元明,也可以说是本明,本就当这个元字讲,「遗此本明」,把这个本明一遗失,虽终日做事,身、口、意三业就随着这个迷惑转,「虽终日行,而不自觉」,终日行都是这根本上的「识精元明」,明里头有了遮障、有了污染,「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做事而不自觉,这个修行的法,你明白开这个理,要时时觉照,就叫修行人;要不明白这个道理,随着环境转,就叫迷惑,更没有特别的说法,「虽终日行,而不自觉」,这个理要不觉悟,底下就冤枉了,自己把自己冤枉了。

诸趣,也可以说七趣,简单说六道轮回说七趣,加上一个仙道,修炼仙人成仙能活几千年、几万年,到时候还得死,他不彻底、不究竟,佛把这些迷惑都说透啦。六道轮回,有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头一种善道是天上的人啦,天上就有二十八层,也修禅定的工夫,修世间禅连出世间禅都够不上,何况世出世间禅,更谈不上。这里的细相很多,要不这个参禅里说,十禅九错路,光知道参禅不知道教理,你走在错路上去,你自己还不知道;你要把教理明白了,把眼晴睁开,你睁着眼晴不能走错路;有的睁开眼睛明白了,不好好修行,就好像眼睛看的明明白白的是个瘫子吧,那两条腿他不能行路;又比方有的人,不明白这个教理,就如同瞎子,他天天修行,瞎子走当然是走错路,十人九错路。所以说眼睛就是一个智德,再能实行才证断德,如果光知不修或光修不知教理,所以说「虽终日行,而不自觉」,他行错路就堕三恶道去,造杀、盗、淫、妄的恶业是堕落三恶道之因,要不造三恶业因就生人道,不但不造三恶业因,而且还做十善业,这就是天道,这统统在生死轮回里头,有苦乐的分析,「枉入诸趣」,冤不冤枉?

佛的家当,人人皆有成佛的根性,人人都能成佛,不是分外事,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这段文是佛正当的指示二种根本,头一层已经解释,第二层经文读下来,上次未曾解释,这是第二,两种的关系,二者就是「无始菩提涅槃」,菩提是智德、涅槃是断德,智德有四智,断德断三种迷惑,这菩提四智是从前五识上说,是成所作智,第六识是妙观察智,第七识是平等性智,第八识是大圆镜智,这叫四智菩提证菩提果,这为智德,从智慧这方面证的,涅槃是断德。简单说,断这三种迷惑,断贪、瞋、痴净尽称谓断德,断惑证果,这四智菩提与这个涅槃的断德,是「元清净体」,这是一体二用,清净体是人人本有的,这个元字说当根本上起,原来就是一个清净法身,「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就是三德秘藏,怎么叫三德秘藏呢?人人本具,人人都不明白,藏者藏也,自己就藏起来了,藏在哪里呢?都藏在四相里头,人人都迷惑四相,把这个究竟的性理都迷昧啦,这是佛特意提出来,说二者「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根本上就是个清净的,也不是现修出来的、也不是现炼出来的,就是人自己没有智慧,所以迷惑啦,迷惑还不要紧,还有一切污染,就不干净了,就堕落啦,所以佛说是无始劫来,「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不是炼出来的,个个人本有的,你看经一说就说无始,没有说打哪里起头的,什么道理呢?

这个理是个圆的,你说这个地球也是个圆的,你看天然生的都是圆的,造做出来的有方的;人的身体都是圆的,脸面也是圆,连头发稍都是圆的,胳膊也是圆时,手指头也是圆的,有长圆、有扁圆,这个圆不一样,这是个天然的,所以这三德秘藏,秘是见不着、藏是藏起来,打哪里成的呢?就是由戒、定、慧所成,要不这个学佛的人,也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都有相当的戒律,你要不受戒、不持戒,你就不明白佛法,也得不着佛法的好处。他怎么样,你还有污染吗?有沾污是你自己染的,你原来是个清净体,你染了就不清净啦,不清净再怎么办呢?你把他再刷洗净了,菩提佛果也不是造出来的、也不是修出来的,本来就有,人自己把自己都污染了,好比一个清净的身体沾了一身的臭泥,就不象样了,这是个比喻。佛说头一样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就是人正因的理性,上来已经说过啦,二者把这段文念过还没解释,就到了钟点了。二者无始,方才说的那个圆,他没有起头,他那个圆是滚圆,也不是长圆、也不是扁圆,这是叙说前边没解释的这个意思,再补充一下说这个,「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这本来就是三德秘藏,人人具足,不是炼出来的、也不是修出来的,那么在我们人身上是什么呢?他在哪个地方才是呢?这底下就指出来。

「则汝今者」,这就是你阿难,佛对阿难说,现今这个,现今的是什么呢?说「识精元明」,这个识精若在旁的注解上,他还光说第八阿赖耶识、根本识,按天台教研究这个理,这是八个识都在里头,前五识也常说,有没听过的,也得知道知道,不然马马虎虎的讲过去,也不知讲的什么。这个前五识,就是打这个前五根上: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说前五识,不说意根。这个识都叫心王,一共八个识、八个心王,余者心所就多了。说这个心王,这个地方表出来说识精,这八个王的这个精纯不杂、不染的这个地方,没有污染的这个时候,精是纯而不杂,就是人的主宰呀!人的这个知识,这根本的知识,这个识精是从哪里来的?说识精是元明,这个元,无始劫来本来就具的,不能说打哪里说起头,要说打哪个地方起头,这个理说不通,你要说打哪里生的,生的那个地方从哪里生的?

你说八万名相也没有头,找不着头,他这个理就是个圆理,你看这个圆球,哪面都叫头、哪面也不是头,他是这么一种道理。这人人本具的天性,都是这个样,这个天性要说起来人还不容易信,尽虚空、遍法界,连诸佛菩萨带六道众生,统统都是这一个,大家要知道,你才分开,你一个、我一个,因什么分开呢?一个人一个身体,这个身体是我,他就忘了这个心性,身体是个物,自己不认得自己的性,不认得自己,拿这个物就当自己,身体不是自己是什么?可以说是我的,我也常说,这是谁的身体,这是我的身体,你还有个我呢,那个我就是人的天性,那是主人公,成佛也是他,六道轮回的众生也是他,就在你明白不明白,做的事情污染不污染,就是这么个意思。佛指出来对阿难说,上头这三德秘藏,这个菩提是般若德,是智慧;涅槃是解脱德,世间上一切不受他捆绑、不受他缠缚;元清净体是法身德,清净法身这是人人本具的,不是释迦佛他一个人有,因我们都迷惑了,自己不承认,这个地方是错处。佛是可怜我们这些人们,与他同依一个本体,都是同体的,他所以才出世,劝化人们,人类很不容易劝,因为迷得太深了、太久了,所以这底下就解释,佛对着阿难说,不是旁的,「则汝今者」,就是你现今的这个,现今的什么呢?

「识精元明」,这个精纯的一个识,不污不染的这个识,这个地方就叫自证分,到了这个「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这是证自证分,这就成就了这个根本,你要把这八个心王成就了,要按台教说,这是完完全全的,就是个自证分,所以由这个自证分本来是元明的,无始无终、明明了了,就是一个明白,那怎么办呢?「能生诸缘」,这个识他不守本位,他能生诸缘,这个缘当连络讲,当参集在一块堆,连络在一块就叫缘,这个识精,根本上就是一个光明正大的、明明了了的,就因他这个光明,就发生了知见,就成了见分啦,「缘所遗者」,缘就是所缘、能缘,就是一个知见的一分子,你看我们人的眼睛能见、耳朵能听,你知道这个能听、能见的就是心王,正式的大主宰,人自己都轻慢过去了。他是个大主宰,能生出诸缘来,诸缘所以有一个见分、有一个相分,见分是知见的一分子,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都叫见分,知见里头所缘的地方,就是六尘,要不修行人讲究一尘不染,

这六样尘是个总名,色、声、香、味、触、法,眼见色尘、耳闻声尘、鼻齅香尘、舌尝味尘、身觉触尘、心分别法尘,这是六根染六尘,就化成心所,他就降下去啦,不能向上升,这是一定的理,他「能生诸缘」,见分能生四种缘,四种缘是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连络这四样亲因缘,他亲自打这元明里发生出来的,这叫因缘。亲因缘就现出有见来了,有知见一分子,就有了名字,知见一分子,所以底下就是等无间缘,等者就是多,这个阶级没有间断,一缘一切缘。今天,你看我们眼睛爱看什么、耳朵爱听什么,明天还是这么听,没有闲着的时候,就堕于声色,人都在声音里分别,说的什么话,好听不好听;形色里分别,好看不好看;鼻子分别是香是臭;舌头分别好吃不好吃;身上感觉舒服不舒服;心里分别善恶好丑、是非邪正,说是这么一套,就这样忙活,越忙活越迷惑,越迷惑越堕落,这就是人吃亏糊涂的地方,受苦的地方就在这里。四缘在见分上、相分上就是二缘,什么是相分?我上边说的色、声、香、味、触、法,这是有形相没有知觉,就叫尘,修行讲一尘不染,谁染尘?就是这个无明,他能生出诸缘来,这个因缘就转啦、就迷惑啦,「能生诸缘」,这个相分只有二缘,一个亲因缘,指着这个相说这是一个桌子,这是一个相,亲因缘打这里生起,这个桌子不错,你就和他连合上啦,心里头就有这么个相就叫亲因缘;你今天看这个桌子,明天又看见木头又好,又缘上啦,等无间缘,没有间歇着的时候,这是亲因缘、等无间缘;这底下就是所缘缘,这又深啦,就着到所缘上。

我们人的心都在所缘上,要不这人在世间吃苦呢?所缘头一样执着这个身体是我,这个身体不能独立,得帮忙的,衣、食、住,吃的、穿的、住的,你没有这三样,这身体不能存在,所以为这身体的存在,错认啦,就拿着这个身体就当做我,就为衣、食、住一天奔忙。这时代活一百岁的不多,也就是活七、八十岁还觉着不错,这个寿命还算很可以,还有活不到这个岁数就死了,他根本就是假借的嘛,怎么假借的呢?地、水、火、风这四大,皮肉筋骨这是地大成的,有形质的东西,血脉精液是水大成的,温热燥暖是火大成的,气力动转是风大成的,地、水、火、风结在一块,堆成这一个人,是谁拿这个结在一块呢?就是这个知觉,就是这个心王知识,他打这里一迷惑而生诸缘,就让这个缘,把你迷啦,「缘所遗者」,你这个见分是能缘,你说眼睛能看见桌子,这就是能缘,桌子是所缘,所缘的他打这里生起也叫亲因缘,你看见桌子,桌子是所看见的、眼睛是能看见的,这两样搁在一块堆,就叫所缘缘,所缘缘能缘、所缘,

「能生诸缘」,这是个能缘,能缘底下「缘所遗者」,你就有了所缘,能缘是我们的知觉心,随着所缘就转了,随着所缘一转,「缘所遗者」,你这个能缘、所缘不要紧,把你本有的这个元明,「识精元明」就迷惑了,就不认得了,自己就不认得自己啦。你说这个身体,这是我,要分别开说是我的身体,这桌子是我的、这房子是我的,他当然有个主人,主人自己不认得主人,这叫反客为主;身体是客,不能常住,到了时候就得死,你活几万岁也得死,这是一定的道理,佛是说真理的,不是这么一说就算了,我嘴大,我说的就对,这种道理没有人相信,所以你得说出个道理来,这个地方说「缘所遗者」,你这「能生诸缘」,由能缘成了所缘,能缘就遗失了,把你自己的天然的「识精元明」就忘啦、就迷啦,要不怎么叫迷呢?说「缘所遗者」,说到这里,「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这个本明就是元明,原来自己这个明明白白的就弄错啦,都着在所有的这个相上。

世间上所有声音也是相、形色也是相、闻的香味也是相、嘴里吃的滋味也是相、身的这个体完全也是相,心里头还有前五尘的影子,一起头的时候就叫法尘,这个法当什么讲呢?给你说不出什么样子来,这外边这五种眼见色、耳闻声、鼻齅香、舌尝味、身觉触,搁在心里头这么一分别,这个相的名字就叫法尘,也叫六尘,外边五尘里边一尘,「缘所遗者」,你这一生攀缘的心,你就把自已的天性,自己的「元清净体」根本就失掉了,就遗掉啦,这叫「背觉合尘」,你把自己本有的知觉违背啦,与世间上有声有色的事情合,把自己说忘了,就上尘世合在一块,「缘所遗者」,这个遗者就是自己遗失的,「由诸众生,遗此本明」,众生是六道的众生,天道比我们人高,福报寿命比我们长,他也是六道之一,我们人在中等,在人道以下还有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比我们人道苦得多,我们人在中等,所以佛出世还好教化,「由诸众生,遗此本明」,你把根本的元明虽然失了,可不是没有,还有,你自己不认得自己,「虽终日行,而不自觉」,像我给诸位讲经,你们诸位听,这是我们终日行的事情,行的什么事情?就是行的这个事,可说忘了自己啦,就都在这个声色货利里头,

「虽终日行」,虽然终日没有歇着的时候,「而不自觉」,迷啦!然而每一个人也不觉悟,自己不认得自己是谁,就拿这个有形有相的身体当自己,其实他一天一变,我们这个身体,你假比要是十年不见面,就不认得了,因他的身体都变了,他变大了劲,就变在地里头去,就埋上啦,是不是?现在也有火化的,这就完了,这是个客嘛,他不是主人,这个主人是个常在的,客好比过路店,随住随走,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这不是一步一步的挨着吗?「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你这根本上就有,不是打哪生的,本来就有,明明白白的,我这心里明明白白,我们心里明白,明白里头有个物,大家想想我也在内,你说我们这个明白,我说这句话,讲经的义理,你们听了心里说明白了,这不都在你心里头吗?这就染啦,染啦!你给我们讲这个干什么?我说这话就是让你们诸位不染,就是这么一句话,不要拿我说的话就当了道、就当了法,那就错啦!

「义在言外」,说的这个义理在言语之外,让你转过来回光返照,你认识自己就对啦,这就叫佛法,「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说人生在世间上,这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因「遗此本明」,根本上说是个明明白白的一个知觉心,「由诸众生」这个地方就是六道众生了,「遗此本明」,遗失了自己根本上这个明明白白的心,就是这个知识,指着这个精明说,「虽终日行」,虽然是终日行、住、坐、卧,这是本身能行、所行的事呢?世间上的人类都是国家的政民,士、农、工、商终日行的事情,「虽终日行,而不自觉」,然而你终日行,拿什么行?就是你这个「识精元明」,根本上这个明白,哪天你都用他,你不在他本身上用,而不自觉他自己这个本明,他自己不知道是本明,然而他可不能自觉,该怎么样呢?受苦吧!

「枉入诸趣」,这十类众生,也说十二类众生,他怎么去了两类:有这个无情的和无相的两样,虚空他就是无相,没有形相,这也算一类众生,和我们统统是并行的,他也是一样,由这个本明所生的,虚空和土木金石,没有知觉、没有形相的两类众生,都是由本明自己迷惑得深啦,「由诸众生,遗此本明」,把自己这本有的明明白白的知觉,「虽终日行,而不自觉」,转过来一说,然而自己不觉悟自己,不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本明,不知道该怎么样呢?「枉入诸趣」,枉就是冤枉,谁冤枉你?你自己把你自己就冤枉了,这个人人都是如此,冤枉怎么入诸趣呢?「枉入诸趣」,冤冤枉枉的,大材小用,拿着安乐的事情不安乐,就受了一切痛苦,「枉入诸趣」,六道也叫六趣,有说七趣,六道加上仙人名叫七趣;趣是趣向,我要奔向这个地方去,趣向这种事情。

我们现今这个世界上,不是讲究修道的、炼神仙的,佛经上都有说,在「楞严经」最后有十种仙人,有十样的修行,到后边再详细说,又说修成了能升天,这天上不一样,有二十八层天:从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层天,修成仙位只在欲界第二层天,还不能作天王,他给人效力成了仙。中国人都常说、都承认的玉皇大帝,那叫忉利天,就在须弥山顶,现在的探险家看不着,到不了跟前,那有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此外还有铁围山,这离的太远,到不了那个地方叫地居天,还在地皮上取住,在须弥山顶十种仙,有飞行仙、地取仙,都是修行错啦,把本明失了,拿身体学修仙,最高修到第二层欲界天,还仍然未脱生死轮回,这叫「枉入诸趣」,冤冤枉枉的自己把自己冤枉的入了七趣里头,六道再加仙道叫七趣;仙人有十种方法修炼,有人说炼长生不死,活几万年死后能可以升天,这都弄错了。人人都有成佛的资格,那二十八层天,大家要知道,要在佛经上判别高低,那都是凡夫,连贤人都够不上,何况圣人?佛在圣人以上,平常修行人修到好处,也只能升到四天王天或忉利天,升到色界天都有禅定的工夫,那禅定是世间禅,不是出世间禅,成佛的出世上上禅,那更谈不到了,差得太远。这是佛给阿难指点出来,说是「虽终日行,而不自觉」,他自己有一个真正的知觉,他自己迷惑了,不认得自己啦,「枉入诸趣」,冤冤枉枉的到了这个七趣里头受苦。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9:12

辨析心目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此一节文是重斥妄计非心,怎么叫重斥妄计非心呢?上面佛把阿难已经审斥一回,他是妄想计度,就拿着当自己的心,阿难听佛一说,还仍然是妄计,所以佛又重新喝斥他,佛说你妄想执着,怎么合计也不对,永远也不能是你的心。这个佛法,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若是认识本心,说立地成佛,大家要知道,因什么他不能成佛?说是因为不认识自己的本心,就是这么个意思。上面七处征心,他征求了七个地方全不是,他也是妄自计度了。上来他又请示,佛又告诉他说,这不是你的本心,他仍然还是妄想计度,到底也没说出他的真心是什么样,在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所以因他总没有回答佛,说出真心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佛在这时候叫一声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这是佛问他,因为以前你请示佛说「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是怎么成的?

是依着这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成的道,请佛给我解释这个道理,从哪里开始?佛就向他一问一答,把七处征心的地方都说到了,他也没说对,在这时,佛又把他所问的话对他说:「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他怕生死轮回,他所以求佛说这个道理,脱离生死之苦,佛把这件事提起来啦,奢摩他路是个简单的名词,上来是阿难问的,说十方如来成佛以这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他问的是三样,三样是什么?修行的法,总不出这三样:三止、三观、三谛,这地方我也得略说一说,大家记住,记不住的也得让他知道知道。他问的妙奢摩他就是三止,三摩钵提就是三观,禅那就是一境三谛,这三谛是什么?真谛、俗谛、中谛,怎么叫真谛?真是真假的真,把道理求实了就叫谛,所以一境说是三种三谛之理,一境是指什么?就指世间上所有的一切环境,这一切的环境是什么?眼见的形色、耳闻的声音、鼻闻的香臭、舌尝的滋味、身上感觉的冷热、心里分别的是非,你随举一样,这里头都有个三谛之理,都有究竟的真实义理,这真理有三样:真谛、俗谛、中谛,真、俗、中三谛之理,你说时六尘的境界,我们都迷在这六尘上,不是迷在形色上就是迷在声音上、或者香味上,身上贪求舒服、心里迷在是非邪正上,在这六尘境上你要把道理明白开了,随举一境就有三谛之理,你看这物件不是尘吗?一尘不染,你知道这个尘就是佛法,离开这个尘,你上哪里去找佛法?

你得认得,你把这个理得研究真了是这么个道,你要不认得三谛之理,就成了六尘,所以说你举出一境就是三谛,不论是哪种环境,你就是声音形色、青黄赤白、长短方圆,这里头都有三谛之理,真谛就在这个境界上,就是真实的道理,你上哪里找真理去?俗谛,跟着世俗人这个心理,给他解释这个真谛理,世俗的心就是真谛,世俗人认识世俗上的环境-声色货利,这就是真谛,也随着世俗上说;到了究竟,真谛、俗谛都归中道,这就是中谛,究竟归在这个中谛上,是一种环境有三谛之理,这个中谛理呢?真俗这是两边,由浅入深到究竟呢?归这个中道,中道是真?是俗?所以这个地方的中道不是真不是俗,还不离开真俗二谛,说到这个地方怎么讲呢?也不可分别在这个分别相上,把你引到这个不可思议、不可分别的境界,到了不可分别的这个心,大家要知道,这个真心就现出来了。也不管是什么境界,你要分别,说他世俗也不是世俗、说他真谛理也不是真谛理,你拿这两边比,世间上这一切的声色货利都搁在这里,都是不可思议,你挂一漏万,你把这一样挂上了,旁的都又漏下去啦,那么这个不可思议是怎么一回事情呢?这叫一境三谛,这一种境界就是真、俗、中,也可以说真也可以说俗,也可以说中谛,真谛、俗谛、中谛,这个真谛、俗谛,哪个算是对呢?

这三样合在一块就归到不可思议,你要着在真上也不对、着在俗上也不对、着在中上也不对,这三样就是一样,一而三、三而一,这一、三你要不可分别、不作思议的这个境界,就是你这一个心,就是三谛之理,所以这个名相不能不说一说,说我也知道,大家突然间一听,很生涩的,到后边,佛也知道法会上当时,一时也是解不开,他用人好明白的,所以一境就是三谛,以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以不思议的行修这不思议的止,一行就是三止。上边一心就是三观,一心三观是空观、假观、中观;一行就是三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这个名目,我这么一说,还归到不思议上,你要把分别心归在不思议心上,这也得很多的工夫,后边佛可以显出来,这经文上就得这么说说。一心三观就是空、假、中;一心三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一境三谛:真谛理、俗谛理、中谛理,在这个地方必得这么说一说,你要明白这个理,在下文都是说以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这简单的文,以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起「一行三止」、「一心三观」、「一境三谛」这就是不思议的心。

简单说,观这不思议的境,心是个知觉、境就是眼前看见的环境,眼见、耳闻,就拿这两样比这世间上一切环境,说到这里,佛先说了这么一个名词,你阿难不是愿出离生死苦海吗?「今复问汝」,这就拿这个事实比量这个道理,佛也知道当时法会上的人也是不好明白,拿这个好明白的,明白这个理是一样,佛说「今复问汝」,我今又得问问你,连问了好几回了,「今复问汝」,再问问你,说完这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佛的身体是金色放光,所以佛伸出这个胳膊、这个手,都是放光的金色,佛举出金色臂,臂说是胳膊,就是膀子和这一个手都举出来了,「屈五轮指」,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头,佛的手指头都是圆满的,所以称五轮指,「屈五轮指」,俗语说就是个拳头,把这只手攒一个拳头,这是好懂的地方,「语阿难言,汝今见不?」就问阿难:「你看见吗?」

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阿难回答说我看见啦!佛说你看见什么?阿难又说:「我看见佛,举臂屈指为光明拳,佛通身都是放光,举出来的光明拳,照耀我的心目」,这是阿难回答的话,要紧就在这里,佛特意这么问,阿难明明白白的说出来这耀我心目的话,佛言:「你怎么看见我这个拳头放光照耀你的眼?」你和谁看见,底下阿难又回答:「不但我看见,法会大众都看见啦!」「同将眼见」,都是拿眼睛看见的,还用问吗?这还不懂吗?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佛告诉阿难,刚才你答我说,如来屈指作光明拳,你拿眼晴看见举的拳头放光,你的眼晴可以看见,你拿眼睛看见我的拳,当我的拳耀时,你拿甚么为心呢?阿难说,如来现今又征求这个心,倒是在甚么地方?上边问的七处,我回答都不对,现今问我以何为心?心在何处?我推求穷究这个理,寻找这个理,逐是一样一样向里推求,这「推穷寻逐」四个字,「即能推者」,我拿这个就当我的心,他说的就像很对,他说到这里,佛就要他这句话。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佛是诃斥他,说咄,这又错啦,你说「推穷寻逐」是你的心,这不是你的心,阿难一听,矍然就一害怕,避座就站起来了,这才站起来,合上掌是恭敬,对着佛表白说:「要以我推穷寻逐的这个不算心,佛陀说『当名何等?』应当给他起个甚么名字,这不叫心叫甚么?」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佛告诉阿难说,「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要紧就在这句话上注意,佛把真心告诉他就看他怎样接受法,佛说「虚妄相想」就是前尘,前边你所听见的这个话,我问的、你回答的话,这名字都叫前尘,这里有个道理,你不是说,追求的这个心,你拿他当心,这就叫前尘,在前边你知道这是一种尘相,尘相当然是虚妄,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是一种形相,这个虚伪的这个形相,在虚妄的相上,起了个思想,就当是你的心了,说「惑汝真性」,他把你自己那个真正的心性迷惑住了,这地方要多说几句话,可以多研究研究。所以佛表示每个人皆有心,有心就能成佛,就是自己不容易承认,怎么不能承认呢?阿难说的统统的都是前尘虚妄的相想,像我们这个世界,不是佛给说开,不但阿难,人人都如此迷惑,拿阿难做样子,佛问阿难,就等于问大家一样,设身处地,就在这个时候,你听来的话、我问你的话、你回答的话,这都叫前尘,这都在前边,因前边的尘,你心里才有想这个前尘,你知道是虚妄的,就别拿着当真的,这是虚妄相,你起了个思想就迷惑了你,不但你迷惑,世间上的人都这么迷惑的,他迷惑你那个真实的心性,法会那时的听众,不但阿难不明白,法会大众也不明白,就是现在,我这是学佛说这句话,我想大众也不明白,这地方不是随便瞎白、随便乱说、随便乱想的事,这要处处求真。

说「虚妄相想」,大家要是研究这部经,佛说了多少经,就是一种事,不管你是横说、竖说、尘说、剎说,都是一种事,早先我说过诸位有听过的,说是释迦佛夜睹明星悟道,我给大家说过这个道理,拿这个大圆镜子,我们这个人一举一动,统统都是影子,镜子里的影子。全世界的人,常说心性是个甚么样,人都迷惑这个心性,也有说是在肚皮里的肉团,是我的心,这样就迷惑啦,如果不对,甚么是个心呢?这道理,我给大家说个证据,光我说的不可相信,依释迦佛夜亲明星悟道,腊月初八里看见一颗明星,就明白了,这就认得本心了,他一见到明星,说奇哉!人人都有心,人人都有知觉,这奇不奇?这心里一触动还没起分别,这地方就对了,一分别说不对,要知道我的心有多大,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自己这个心,你认为心在肚皮里头,有的说在脑筋里头,这也不能说不对,是对了一点,我告诉你吧,人的迷惑劲很大,这种事要不是释迦佛出世,给你说明白了,都得糊涂死。夜睹明星悟道,他是见着自己的心啦,要不佛说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他怎么见着心啦,这个心就是这么大,你看见,心就明白啦,明白是谁明白?不是心明白吗?你们诸位想一想,旁人还能明白吗?那不就是你的心明白,你看书上说那个明星,一照多少万里,你那个知觉心,就是多少万里大,这个地方还不承认,还不接受,上哪里接受佛法去?这个地方,要不给说明,人总是糊里糊涂的,怎么回事啦?

见了明星怎么悟道呢?我们也看见明星,怎么不悟道?是不是?这个地方没人给点开,马马虎虎不去找真,这事情非求真不可,一步也不许让过,若是马马虎虎就过去啦,这是自己把自己骗啦,要知道,这个「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就好比大圆镜子里的影子,阿难尊者所听的那些话,他说的那些话,连佛所说的那些话,这都是镜子里的影子,这镜子是甚么?说「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真性好比是个大光明镜子,大家在这里要注意,大光明镜有多大-无量无边,说是这么大,普遍的都是,所以你要知道这个意思就好办啦,这镜子里的光,是尽虚空、遍法界,比喻就是人的真性,就是这么个样子。再说阿难他听的话、佛说的话、记得旁人的话、回答的话,这统统都是镜子里头影子,要不佛告诉他说是不对,这个要义就在这里,向这里体会能对啦。

「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佛又说你从无始劫来,顶到现在,你活在世上,是怎么回事?认贼为子,你拿着镜子里的影子,就当了自己的心,这是认错啦,「失汝元常」,把你本来的真常,永远不变的那个真心,你就丢失了,「故受轮转」,你才受六道轮回生死,没有了期,轮过来、转过去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9:14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唯垂大悲。开示未悟。

这段经文倒好明白,这是阿难尊者诉说这个原因,让人疑惑,他以上说的本是真事,哪个地方不是用我这个心,佛宠幸的我,我敬爱佛故,才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这恒沙国土,承事这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心,行诸一切难行的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我不学佛,毁坏佛法,也因此心,说到这里,再转过来说,「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每人都以这个为心,我不是成了无心的人了吗?没有心的人不是同诸土木吗?若「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这是阿难尊者自己说的,他的意思不但是自己心里迷惑,代表当时法会大众,当初也应这样问,现在大家听到这段经文,阿难尊者,也就替现在大家这么问,这个说话的,让人太不平啦,是不是?所以要紧就在这个地方,大家沉下心去,要明白这个真心,

就在这段文上,我先说到一个比喻,大家就容易领会了,前文也不用讲不用说,说离此知觉,更无所有,不是知觉就是心吗?怎么说不是心啦?这地方就要研究,知觉二字代表六样:见、闻、齅、尝、觉、知,知觉二字代表六种胜义根,要向好处说就是六种胜义根,胜过一切浮尘根,胜义是真实之义,一点虚假也没有,要研究出这个心来,知觉二字,说一个字也可代表六个字。这见、闻、齅、尝、觉、知要明白了,就是入道的十个门径,真心带偏真的心、妄心、缘影心,这是四层,在这里不怕费事,要多说几句话,大家沉下心去听,慢慢的也能了解。六根就拿一个,眼见的见字代表,他这里头有本见,本知见、本知觉,就照着知觉说,有本知觉、能知觉、所知觉,还有个缘影的知觉,这四层,不但阿难尊者如此,我们都是凡夫,阿难代表当时的人,代表现在研究佛经的,都是这么个心理。

我们凡夫,不要说真心,你就是偏真的也不明白,妄想心也不知道,都是缘影心,说这事情,拿甚么分别,你得表示出来,说出个目标,好让人研究。假定说,我们先拿看见的见字也分三样,他说见着了,就好比眼前,你看着佛像了,这见着了,你这一见的时刻,所看见的是个物,你的眼一见这是能见,能所先要分开,见着了,你说明白了;这个了,正式代表知觉,了就是明了,见也不要着能见、也不要着所见,所见的是物、能见的是偏真,你不着物,这是一个偏偏在一块是真的,我不着在所见的相上,这地方关乎目见,那个地方还有影子,这是一个本见、一个能见、一个执所见,这三样就清楚了。甚么是影子?就是你知见的见,好似个镜子似的,明明亮亮的、明明了了的,外面有甚么相,里头就有甚么影子,这个名字,就叫缘影,缘是向一块连络,这叫缘;你见到佛相,这是连络上,在连络一块的时刻,你要不作分别,在能见的这边,这是偏真,我见着佛相,不着在相上,相就是所见,能见、所见先分开,本来就有个明明了了,你要没有个明了,你拿甚么当能见?拿甚么当所见?这能见所见都在后边的了字上,这三样:真心、偏心、妄心,就是真知觉、遍知觉、妄知觉。这个明了的心,不认得明了的心,自己不认识自己这个明明了了的心,认得甚么啦?

他把这个所见的相,他执着住了,说见着了,见着了,他不能说回光返照,我还有个能见的见,他就着在这个相上,他一着在这个相上,当时有相,有实在物那不算是影子,他把这个物见完了,他心里头还有这么个影子,大家这个地方明白了吗?见、能见、所见,完了还有个影子,这四层分开了,这是要紧的地方。说真心,就是个了,明了就完啦,你要是所明了、能明了,就错啦!你要着在所上,就是妄心,你看见了,虽然是个所见的妄心,你还有个相在那里对着你,但当你转过脸来,你心里头还有个影子,这是缘影心。你们诸位来此听法,我们这是研究,大家在这个地方,分开这四层,把这四层分开了,说这个修行,怎么叫修行?你明白这个本知觉,就是这个了字,说明了,就在这个本知觉上,你要能观这个明了,就与见性的地方摸着边了,明心见性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明者。在此这是阿难说,要依着佛陀这么一说,我这成了没有心的人,「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是不是?我疑惑这个知觉心,佛陀说这不是心,我心里实在是恐怖,不但我一个人,「兼此大众,无不疑惑。」

请求佛大慈大悲,开导指示未醒悟的人,这是阿难尊者,心里不了解,代表大众求佛详细的解释,刚才说过能见、所见、本见、缘影都是这个。阿难尊者对佛说的这个话,「离此觉知,更无所有」,这就是错认名词,他不知道名词里有深浅,他就拿着缘影,当了本知本觉,这不差的太远么,他当然是这么说,「离此觉知,更无所有」,阿难尊者拿着缘影,当是本知觉,其实连能知觉都够不上,他说是「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佛怎么说这不是心?「我实惊怖」,不但我一个人,兼着法会大众,哪个人不疑惑?说到这里,这才请求佛,详细的开示,唯垂大悲开示未悟,还得求佛,发大慈悲心,开导指示我们未醒悟的人,这是阿难代表大众请佛说所以然处。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尔时」就是在阿难请求佛说法的时候,「开示阿难,及诸大众」,佛开示是个甚么宗旨,当然是心里有个宗旨,「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佛的心理,都是希望说这个话,使令他们法会上的人们,入无生法忍,这五个字也是最要紧,这五个字分三层解释;这个入字,本代表修证,怎么修怎么证果,先从修入,可以入到究竟果位,入字是修行的因果,无生法就是指人的性理,不但人,连世间上万物,统统是一样,受天然的性理,一点不偏,因为人不知道,佛要让阿难及诸大众,欲希望使令他们入无生法忍;忍字作一个地位讲,在修道的地位上,佛经上都用这个忍字,入是修证的意思,修是入手,证要入理,这是修证的关系,无生法是性理,这个性理是不生不灭的,根本上就没有生灭,人要都明白了究竟的性理,立地成佛,怎么叫立地成佛?这指着上根利智的,根本就清净,如果染污的深、迷惑深的,那就不容易,得慢来,要不怎么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啦?

这无生法是人人秉承的天然的理性,人、佛、万物,统统是一个理性,大家要知道,不论是诸佛,无量的众生、昆虫草木都是一个性,就在你用得对不对、认识得真不真,要紧的就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名字,就叫无生法,法字当个样子讲,就是不生不灭的这个样子,这没法起名字,他无形无相不好表示,表示出来,都不是你这个心悟这个理,悟到了就行。你心里有着个甚么样就错了,你一着这个样就是影子,这地方得要慢慢的,后边经文上都有解释无生法忍,这是说佛的希望,就是这么个样子。

佛的座位叫师子座,世间上帝治时代,皇帝叫龙位,大将军大元帅叫虎位,佛坐的法座,称师子座,在座上摩阿难的头顶,这是佛安慰他,因他心里迷惑,「而告之言」,这个地方接着就向他说话,说你们素常不留心,不详细的考查本如来常说,不是现今才对你们说。

这一句话,这就开总诸法都有啦,所有的世间上,尽其所有的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象是总说,底下才分开,你怎么说没有心呢?阿难一听,他认为无心,其实佛不是不承认他这个心,佛完全知道他错认他心里头的缘影为心,所以佛才驳他,他拿缘影就当了能知、所知、本知觉啦!其实连妄想心都够不上,不但阿难,连我们世间人,统统都是这样。假比你讲经,我们一听说话,大家记住了,这都是影子,我说的话你往理上会,这就能接受,你把这话记住,你们说的我学会了,学会了还是个影子,你再传给他还是个影子,要紧的地方说在这里,很难明白。

习惯性我们人都用常了,人人都用缘影心,他拿这一个心代表三个心:本知觉、能知觉、所知觉,就凭一个缘影心,代表三种知觉,这一错永错,佛先说,阿难一听没有心,说这不是心,这不是没有心了吗?佛说的哪能说没有心呢?这是给他总起来,又分别开说一切因果,这是分别开说世界,大则世界,由因克果,小则微尘,这把世界上分别开说完了,「因心成体」,要没有心,怎么成具体?管你是甚么物、怎么成的,他就因无形相不好表示,人就不承认,人都着在相上,人的迷惑就迷惑在这里,自己的本知本觉就迷昧了,这是根本上的错,在这里说是「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这些东西,是「因心成体」,都是这个心成的体。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

以下又详细说,就如同这个世界上,诸般样形形色色一切所有,「其中乃至」,乃至是超略之辞,说世界所有的这个名字色相太多啦!乃至最微末的东西是甚么呢?「草叶缕结」,一个草一个叶,那也有性,没有性拿甚么成的?那个布缕裁衣裳,绞下来的布条,那不是废物吗?你知道没有用的也都有性,就怕你不追求,你要判问其元,哪个物都有体、哪个物都有性,说是一点布条、一点草叶,都有体性。大家还要知道,这地方一听,恐怕就迷惑啦!草叶的性,同诸佛菩萨那个性一般大,这地方要不注意,在这里要不发疑,佛法就没法明白,这是可疑的地方,常常的疑,就能了然,「诘其根元」,说你盘其他的根元来,「咸有体性」,统统的有体有性,只要有个体,就有个性,体是有所表、性是无所表,他这个无所表,才生出这个有所表的相来,底下又说。

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就是虚空也有个名字、也有个相貌,眼前虽看不见虚空,他也有性,「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说到这里是说有体,你怎么说没有心?这地方就怕不到根本上追求,你追求也追求不到。先说纵令虚空也有名、也有相貌,底下又一比况,「何况清净,妙净明心?」要紧就在这里,这个「妙净明心」是指着三因的理性,这是形相,由法身般若解脱,那是三德的秘相,所以这个地方,这三层事情:人与万物、飞禽动植,统统是一样,何况是比喻清净二字?都是清净的,清净的妙、清净的净、清净的明,是这么个简单的名字,就是个心性。这个性是个体、心是个用,这体用是不离的,你那个性一变化发动就是心,心的具体就是性,这心性不二,这一体大用,分开来这说是甚么?是妙、净、明,是这三个字,这妙、净、明从哪里来的?是由人人本具,一切万物统统具足,就是妙、净、明,指着修行说妙、净、明,指着人人本具的,根本上人人皆有,正因理性、缘因善性、了因慧性,正、缘、了三因,这个人人都有,正因理性、缘因善性、了因慧性,这三性不但人人皆有,一切万物都有,一点也不缺。清净两个字,贯着妙、净、明三样,这个妙要在三法里头就证法身、缘因善性就是这个净、这个明亮就是了因慧性,这是「三德秘藏」,修行来证果,要没有妙、净、明,怎么能成三德佛果?

这妙净明、正缘了,人人本具来的,就是这么个意思。其实就是这样,不是从小往大处长,本来就是这么大,就因人迷惑的有深浅的关系,说「妙净明心」,拿这个心算个本位,发起这个作用,有了名词,是「妙净明心」,这里是「三德秘藏」的一个修法。三因是成佛的因、妙净明是成佛的法、法身般若解脱是成佛的果,这地方都要紧,所以佛这么一比况,「何况清净,妙净明心?」妙、净、明这个心,这是个知觉,连体一齐说,「性一切心」,「妙净明心」和这个性,他是连着心性不二,所以性是一切心、心就是一切性,这句话,这是说有体,这是佛说的明明白白的有体,你自己糊涂不悟,你就说没有体,拿缘影就当了本来的知觉和能知觉,其实你连所知觉都够不上。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此一科文,这是微细发明,分别无性的道理,说明人所用的这个心,你要是用这个分别心,他没有完全的性体,这个题目就是这么个意思。正文上说,「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这是佛陀承着上文,阿难请问佛法,他完全是以分别心为主,他听闻佛法也是用分别心,以着这个为佛法,所以佛说,你是执着,「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这十六个字,这是一段文,这四句话,佛问阿难,说设若你执着住,吝是不舍,不舍你这个执着的分别性,你分别所觉、所观,你所知觉的、你所观照的、所观察的,这都是用这个所知觉、所观察的心,「所了知性」,你这个「分别觉观」,这就是「所了知性」,怎么叫「所了知性」?人心中的这个明了,明明了了知道啦!这里是个了知,我了然啦,这道理有三种分析:有所了知、能了知、本了知,

简单的说,所了知、所知道的这个事情,我明了、知道啦,是这么句说话。你所了知、所明白的这是世间上有这种事物你才明白,所有的物,就是你所知道的,了然知道,说这个性,这是无着世间上的形形色色,这一切的形相,起的分别心,这不是究竟的真心,佛说「若汝执吝」不舍,你这个「分别觉观」,这都是「所了知性」,所了知道的不是本知觉、也不是能知觉,你先知道所有的东西,不知道能知觉是个甚么样,再进一步,那本来的知觉是甚么也不知道,这是佛对阿难说,世间上的人心都是所了知。大家要知道,这是我所说的话,你们诸位也都知道,所知道的是甚么?我所说的话,这就算是声音,这个声音上的分别成一句话,所以这是形相上,有分别的也是一样,你要再说,身上感觉是冷是热,也是分别,你没离开这六尘,眼见的形色、耳闻的声音、鼻子闻的香、舌尝的味、身上感觉的冷热、心里分别的是非,这都是所了知,你要学佛把所了知放下,要明了本知觉才行,能了知还没到家,这是三种分别。

佛者觉义,全在个知觉上,知觉分所知、能知、本知、了知,你见的尘相,借着六尘相,你就起了知觉,你要没有六尘之相,你还有知觉没有?就不知道了,这就是普通人,都是这么样,所以说,「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分别的知觉、所分别的观察,都是所了知性,所明了的知道的性,拿这个不是你的本心,人都以这个为心,说「必为心者」,你拿这个一定当心,你永远是凡夫,你不能知道佛的心,成佛也是心,我们在世间上,都把声色货利当是心。你问世间上的心,这就多了,有善有恶,这个善恶里头,就分多少层,善有多少善、恶有多少恶,这还是在人道里说,分善分恶,所以人道里头有苦有乐,作善的人就乐、作恶的人就受苦,跑也跑不掉,佛对阿难说。

阿难是代表法会大众,他就这么问,佛就对他说,法会大众就跟着听,这地方是第一句,说阿难你这个心,若是执吝不舍,「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佛说你要一定执着不舍,你拿着了知性说当你的心,这里头有条件,此心即应离诸一切所了知的心,即应当离诸一切,离开世间上的,诸般一切的甚么呢?是色、香、味、触,这是人所执着的,无非就是这六种事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都是人所执着的六种尘相,拿甚么执着呢?

就拿见、闻、齅、尝、觉、知,眼见、耳闻、鼻齅、舌尝、身触、心知,对着甚么?他这个知觉,对着色、声、香、味、触五尘,心里分别是非,佛说你要拿这个所了知的心,必定认为是心,就是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你先要离开色相、滋味、触觉,把这种所知觉都去了,这都是诸尘事业,谓诸尘、色有多少种色?香、味、触有多少样?这叫诸尘事业,每天在这些事情里头造这种业,你要把这个色、香、味、触,诸尘事业你都放下,你得「别有全性」,你特别的得有一个全性,这就可以算是你的心,你六尘放下,你就没有抓手啦!你就疑惑你没有心啦?这就是你的错处,你离开诸尘事业,没有抓手,没有明白的地方,你要是离开诸尘事业,特别的还有完全独立的性,那就对啦!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拿这个做比例,就如同阿难,你现今承听我说法,拿耳朵听,我说的明心见性的法,你要知道,你听,拿甚么听?我说的法,那是甚么法?你当知此是因声而有分别,就因我说法的声音,你心里就起了分别,心起分别,就是所了知、所分别的,因我说的声音而分别,有所了别就不对,要意在言外,佛说法的这种义理在言语以外,佛说法不直接着说,要直接着说就错,他得曲引,绕着弯的把你引到明心见性为止。佛说来说去,说到这里,不容易听懂,我在文外,说上几句话,他那个究竟的理,就是让人认得真心,有一句成话: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哪个人皆有心,心是知觉性,知觉是心简略的名词,广说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再简单说就是个觉,你觉悟不觉悟,这个佛字怎么讲?中国话就是觉字,这个知觉就是人的本心,印度话叫佛陀,我们中国就叫佛,佛是甚么意思?就是个觉字,大家这地方得要知道,知觉的觉,有所知觉、有能知觉、有本知觉,这个真心是本有的知觉。

圣人的心,他是了然能知觉,我们凡人的心都是所知觉,完全都是所知觉,世间所有的,我以着这个知觉,所以因此这个所知觉的心,他有三种作用:本知觉、能知觉、所知觉,这三种作用,我们就用一种,就知道所知觉,我所说的话,你们诸位都听见,说我明白了,这是我所说的话,我说话的宗旨在哪里?不知道为甚么说这些话呢?佛也是尘说、剎说、横说、竖说,说了多少的话,为什么?就是让人认得自己这个知觉,认得这个本知觉,这人都有知觉,完全用的所知觉,世间所有的物都知道,我所说的话,你们诸位都知道,那么佛说的话你拿着当所知觉,由所知觉他把你引导那个本知觉去,就是这么个道理。其实没有旁的事情,还就是一个知觉,你从你的所知觉认得自己的本知觉就对啦!哪个人没有知觉?自己的知觉不认得自己的知觉,认得什么呢?认得你所说话的声音,眼睛看见色,青、黄、赤、白;声音,工商交际于大声小声;香有多少种香?味有苦、辣、酸、甜,好吃不好吃;身上辨出冷、热、涩、滑;心里分别是、非、邪、正,这点所知觉,佛为的用这所知觉,把你引到本知觉上,本知觉才是真心,要不怎么说即心即佛?他说真心就是佛,佛就是人的真心,你要能认得自己的真心,你就可以成佛,就因这个真心不好认,所以这个佛就不好成,就是这么个意思。

佛说的这许多的话,就是让你从这个所知觉的心,认识你的本知觉的心,就是这么个道理。我这是文外头,添上这么几句话,省得大家头一次听经,因为他不常听,心里头闷的不知道这话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说的?就是因为本知觉难明白,人都用这个所知觉用惯啦,怎么叫所知觉呢?世间上所有的声音、形色,我都知道,这都是叫所知觉,所见所闻,一共这是六样,三六一十八,见、闻、齅、尝、觉、知,见什么知什么,色、声、香、味、触、法,十二样发生了六种认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一共是十八界,我们这个人,就在这里头作活计,每天不知道所以然处,是怎么回事情,佛为的把这种事情说开了、说明白了。「明心见性」,明白自己的心、见着自己的性,你就可以成佛,是怎么个意思?这地方他本真不是容易明白的事情,这个佛,他是千变万化给人说,非让人明白不可,这要有一分真心,上里头一定的钻研,谁都能明白,佛是为的让人明白。你要想着,一听就明白了,那个东西再说一句话吧,你也就不值钱了,唱歌的一听就懂,说诗词的、说书的一听就明白,这个话要是你不常听,也转不过弯来。

佛说这个道理也是先说比喻,说我今天给你说法,你今天听见我说的话,我说的话是从嘴里放出声音,因这声音你就起了分别心,说出话来你就知道是吗?是个分别心,佛说法,为让你由这分别心上,认识你自己的无分别心,那个真心是无分别心;我们这个妄想心,是个分别心,是这么个意思。你要不把所知所见放下,你不能知道能知能见,你要没有能知能见、所知所见,你不能显出本知本见,这个真心就是本知本见,本来我就知道,就因拿着世间上的环境就迷惑啦,都成了所知觉啦,本知觉就付诸度外了,其实那条路上还都是本知觉,在本知觉发生出作用来,这个人都是这么习惯了,这根本知觉就不知道啦。这里佛说今天我给你们说法,因我说法的声音,你们就起分别,起分别就是所知觉,拿这一样比例,你说话我听见了、你那形相我看见了;你说的话,我心里也有个觉悟,这都叫所觉所悟,底下佛说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9:16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纵让你把眼睛见、耳朵闻、身上感觉、心里头知道,你说这个不对,这都是所知所觉,我都把他灭了,「内守幽闲」,我外边也不听声、也不尝味、也不感觉,我心里「内守幽闲」,幽静闲括一念不起,清清闲闲,你知道,你心思这个就对了,这也是不对,「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你是在外头看见、听见、你心里感觉出来,这都是影子,你知道、你听见佛说法、你记住不忘,这不对,佛是意在言外,意思是在言语之外,他就不容易明白了,说你「内守幽闲」,你心理幽静闲括一念不起,你认为对,这还是影子,你就是听过人家说心里一念不起,我这个见、闻、觉、知,把他销灭了,也不对,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你灭完了,你心里还有影子,外边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你心里不是还有个影子吗?那一念不起的影子就是法尘,怎么叫法尘?外边见闻色、声、香、味、触,心里头还有个影子,这就叫法尘,法尘不灭的时候真心是显不出来的,就叫影子,也叫法尘的影子,见着什么一分别就是法尘,法尘现出相来在心里,好比见着月是个圆的,心里有个月亮的影子,这地方这不是真心。说到这里,佛想给他夺过来,还怕他不明白,不要说我们不容易明白,佛在法会上善巧说法,法会大众跟佛多少年,还不明白,何况我们这时候听不懂呢?因为这种道理是难明白的事情,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就认进去了,这点,佛把头说完了,底下又纵着他说。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

佛说你这个见、闻、觉、知,本是所见所闻、所觉所知,这不是一个本知本觉,这事情你不信,不容易明白、不容易接受,「我非敕汝,执为非心」,我不是要你执为非心,就照着你那个心说,这就是纵着他说,「但汝于心,微细揣摩」,你别听我说的话「执为非心」,我说的话你不懂,但是你在心里头你微微细细的,你自己揣摩揣摩。

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怎么叫前尘呢?你前头听见的话,我说话这是声尘,你眼睛见的色相,这是色尘,拿眼见、耳闻两种比喻六尘,但汝于心微知的揣摩,「若离前尘」,若离所听所见的事情,你把见的色、闻的声都离开了,离开前尘「有分别性」,把前尘离了,你不用声音色相,你心里还起了个分别性,「即真汝心」,那才是你的真心,你离开声音和形相,你就不会分别,没有分别心,你还变化不出来吗?你心里头还明白不明白呢?就在这句话上,「但汝于心,微细揣摩」,单单的在你自己心里,微微细细的揣摩揣摩,若离前边的尘相,你还有分别性,若离开前尘,我还有分别性,还有分别没有?没有,哪有分别性呢?那就算你的真心,你离开那个就算有分别性,你离开我说的话、你离开形相,你这个心就没有分别啦。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这就显出来啦,若是你的能分别性、所分别性,离开所有的色、声、香、味、触这些尘,若离开前尘,就无有体,就没有你心的本体,什么也没有,你离开世界上的六尘,「斯则前尘分别影事」,你就知道你早先心里的明白知道,看见那还都是分别的影子,那也不是你的本心,因什么?这分别影子的事情就不好呢?是不是?说这个尘。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

你要知道,你不时要常住真心吗?永远不生不灭,根本是想脱离生死,你身上有个不生不死,本来就有,你自己不承认,你承认有生有死的,人的身体到时候就死,随业再投胎,又是生,人人都如此,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离不开生死,这生死怎么不好呢?痛苦很多,小孩生下来就哭,人到临死又哭,这个哭不是好受的事情,这不是苦恼事吗?你要想离开这个,你得把这个理明白开了,你那个前尘,那都是分别影子,这个尘不能常住,是个无常,这个人都怕无常,

「若变灭时」,那个尘相,我们这个身体,这是六尘成的,所以这个身体都是四大成的:皮肉筋骨是地大成的、血脉精液是水大成的、气力动转是风大成的、温热燥暖是火大成的,还有全身的毛孔都是空大成的。地、水、火、风、空,这五样成的人身,离开一样就得死,你这个知觉用不着的这五样,自己不承认,就是着相着惯了,天天眼睛看见是相、耳朵听的是声音,你离开声和相,你就不承认,你这个无形无相的知觉,不知道无形无相的就是你的本心,你知道在这个地方转个弯,就容易了,若变灭时,有形有色的东西不能长远,「此心则同龟毛兔角」,你拿那个当你的心,那是所知觉的心,所知觉世界上有形相的,都是无常的,到时就坏、到时就变,你看这个人,像我这么大岁数,那还能活多少年,顶多再活三年二年了不得啦,这不是在这里摆着吗?

是不是?自己也承认了,你知道这个地方他就变了,幼而壮、壮而老,这就是变,老则死,这就销灭啦,变来变去就销灭,人人都如此。你有不生不死的、不销灭的,你自己不承认,你要是拿着这个有生有灭的这个心,你着在这个有形相的身体上,你脱不了生死,怎么能了脱生死呢?「此心则同龟毛兔角」,那个龟从来没有毛,兔从来没有角,你光说,他是一句空话,你光说我有个心,你心是个所知觉的心,所知觉的东西没有啦,你的心还有没有呢?你心思心思,不也就跟着没有了吗?也就灭啦,那就是个妄想心,佛说的这些话,就是为的这个。

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这修行讲证法身,人都是个血肉身体,法身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心,你把这个心不认真了,你哪里还有法身?不认识法身就同于断灭,「其谁修证与生法忍?」你要一断灭,谁还来修证修行证果?这个无生法,就是不生不灭的真心,忍字就当地位讲,就是到了这个地位。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此一段文,是第四小科,结斥误执,这是佛呵斥阿难从来就是错误执着。上边经文说,你要起分别心,这个性就没有具足的体了,不是完全断灭,就是没有具足的性体。上边佛就是令阿难及法会大众不用这个分别心,世人都用分别心,因为他有所对的物你才起分别,分别总不出六尘,修行最要紧是一尘不染,这就是自己的清净心,我们人的心,是沾染惯了,他有一定的凭据。大家都知道的六尘,色尘是有形有色的,声尘-说话这也算是声尘,香尘-鼻子所闻的,味尘-嘴里吃的东西好吃不好吃,触尘-身上感觉冷热,这五种是外尘,外尘合在一块,归在这个心意之中。

内里头分别这叫法尘,这个法字代表世间上一切名、一切相都叫法,就是方法,你得有个什么方法,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人都迷惑在六尘上,六根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发生六种认识,这六种识,眼晴认识形色,长短方圆、青黄赤白,耳朵认识声音高、低,鼻子认识香、臭,舌头认识苦、辣、酸、甜,身的认识是痛、痒、酸、麻,心里分别是非邪正,这六根、六尘、六识,这名字叫十八界,这各有各的界限,他每天在一块,天天作用,都在这里作活计,这是人迷惑的地方,所以上文已经说过啦。

我念的这一段文接着上边说,这好明白了,上边说是分别性,「离尘无体」,才刚说的,人在心里起分别心,分别就是妄想,他分别出哪个形相来,就叫缘影,心里头起了影子,我们人都拿着心里的影子,当了自己的心,这是人错的地方,这是人自己吃亏的地方。佛出世说法,并没有巧法,还是人身上所具足的,人用错了,所以不能成佛。你能六根不染六尘,六根有胜义根、有浮尘根,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意指的肉团心,这叫浮尘根,这地方你不能说他不是、也不能说他全是,说什么才是?这里头都关乎人的知觉,因有六尘,眼晴迷惑了,都说是眼睛能见、耳能闻,谁知眼睛也不能见、耳朵也不能闻,若这样我怎么闻见?怎么看见呢?

要知道,眼里有个见性、耳里有个闻性、鼻有齅性、舌有尝性、身上有觉性、心里有知性。见、闻、齅、尝、觉、知,这是六种胜义根,人天天用,天天也不承认,人迷在六尘上,所以见、闻、齅、尝、觉、知,这六种胜义根,胜过一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样叫浮尘根,这都是尘劳,地、水、火、风成的,这东西怎么就不对呢?他这东西不能常在,到时候就变坏,人都承认有形有相的,说错在这里,不认得无形无相的真心,这能力都在无形无相上,无形无相是什么东西?是见、闻、齅、尝、觉、知六胜义根,把他记清楚了,就好办了,不然听不明白,这是说这个总题,这地方不大好明白。

佛是慈悲,为救世间上的人离苦得乐,在后边分了十番的辩见,见、闻、齅、尝、觉、知就是这个见性,分开十样,一条一条的给你解说,要总说你不明白,后边还有二十五个圆通,一共三十五条,这是为解这个总题,不好懂,佛也知道。别说我们现在的人不能了解,在世时,那些诸大弟子,有证到四果圣人的,还都不容易接受,还不容易明白,何况我们抖然间一听佛法就明白啦,这得长远性,知道根底,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就了然啦,就明白佛所说的法,是让人离开分别性,我们这个人就认准了这个分别性,这是根本上的错误。

上文说了两层,是一纵一夺,纵着他说完了,再夺过来,所以这个佛法,夺处即是与处,你心里的执着性,佛拿这个言语,给你夺过来,夺过来怎么办呢?还给个什么?什么也不给!夺处说是与处!你执着的影相,给你夺过来了,这就给你了,不是夺过这个来,还给你那个,不是这个事情,你本来是个具足的,因他无形无相无所表示,自己就不承认,你说眼能见,他怎么就能见?那个人死了,两个眼珠子瞪着,他什么也不能见啦?不是还有眼睛吗?有眼睛也不能见啦!死了这个身体就没有感觉啦,还是那个身体,他的知觉离开了,这是要紧的,要不讲明心见性呢?你明白了自己的心,你见到自己的性,这就是佛法,就为的这个,旁的不为,这个难明白。佛横说竖说、尘说剎说,说了四十九年,度化人可也不少,然而要向世间人一比起来,那就难了,那就尊贵极了,那就是凤毛麟角了,麒麟的角上哪去找?凤凰的羽毛上哪去找?就没有啦。

佛当时还就像度化了多少的人,你要拿全世界一比,那个不知道的太多啦,所以佛耐着烦的说,对着阿难尊者一个人说,他替大众代表,是因什么呢?这个事情就难明白呢?说是这个分别性,上文说是离尘无体,说是我会分别就说有形有色的这个尘,尘就是尘土,什么东西也不能照啦,就是这么个意思。我们人的心,无形无相,他好比一个大光明镜子,你弄些尘土,照在这个镜子里头去,你认明白了,其实错认啦。你好比这个镜子吧,有红色、有白色,就这两样,不用多说,都照在镜子里头去,就在镜面上,他自己觉着这个能力还不少,你要把那尘土都去净了,你心思心思,这能照多少,他把世界都照在里头去啦,这意思就这么个比例。佛说人的分别性,从哪里来的?

各人有各人的性情,有分别,因什么分别呢?是因为有形相你才有分别,你好比这个人是好是坏、物有大小,这都是对待法,你看见大对着小,这个人一举一动,心里头就是对待,这都是影子,影子不会分别,你那个知觉的心,他能分别或寄托在眼上就能见,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他拿着这个形色,心里头习惯性那个影子,拿着影子就当了自己的心,这都是人的错处,世上的尘,它不能长在,青、黄、赤、白,他一会儿就变啦,长、短、方、圆一会儿就坏了,那不能久存的事。

这个见、闻、齅、尝、觉、知,他永远也不坏、永远也不死,人每天用他每天都不承认,承认什么?我眼能见长、短、方、圆,能看见青、黄、赤、白,他只知道这个,他就认错啦!上来这是佛说的,这个分别性,人心里一分别长短方圆、青黄赤白,拿这个做个比例,这分别性离开尘就没有体,如果说这是青、黄、赤、白,你就知道有个青、黄、赤、白的影子,你就分别开了,这是红的、那是白的,你的分别心照着色相,青、黄、赤、白不能长在,你那个能分别青、黄、赤、白的,这是真的,这道理就在这里,所以说有分别性,「离尘无体」,离开青、黄、赤、白他没有独立的本体,你自己就不认得。人心里有分别就是影子,「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前者你看见的那个青、黄、赤、白,你分别的那个影子,你拿影子当了自己的心,是这么一宗事情,这影子怎么不好呢?

影尘不能常住,一会儿就变,我们这个身体要比较起来,也就是光明镜子里头一个影子,这身体到时候就坏,那个见、闻、觉、知性永远是不坏。身体坏了他又找一个投胎,人人都如此,要投胎,从小到大,长大到老,到了时候又死,你自己身上有一个不死的,永远不承认,这是人吃亏的地方。佛告诉人知道这个理,说身体是我就错啦,身体是我的,我是我、我的是我的,好比房子是谁的?我的,你有个我的、还有个我,这个人把我忘了,只是拿着我的就当了我,这个身体是谁的?是我的身体,你知道是我的身体,那个我是谁?

我、我的是两样,这个人都糊里糊涂的,就拿着我的当了我啦,说这些话,好接着往下说,这个话上来说过一次,怕大家有没听的、有记不住的,这地方把他重叙一下。底下佛就说,从来说是妄想执着,所以自己把自己错认了,所以这个地方佛告阿难说,「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这地方就分别开啦,阿难是个当机众,佛对阿难说「世间一切诸修学人」,是各样的修行人,有修旁门的,这些都是修行人,他也是为好,但自己弄错啦,说「世间一切诸修学人」,诸般修行学道的人,是怎么错的?

「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你就听听这话,这就是说修行人都错啦,九次第定这个法子可以升天,总比人间强,到时候也是坏,无非年限多点,佛对阿难说「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是指着法会那些人,都是修行人去听佛说法,虽然修成了九次第定,什么是九次第定呢?就是色界四层、无色界四层、还有灭受想定,这叫九次第定,再说色界分四禅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色界共十八天,四种次第,上边有四空天:空与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又四层次第,六欲天上有男婚女配,寿命也长,色界天,光有男子没有女人,你修行到九次第定就觉着不错,佛说那都误认啦,都不究竟,怎么个理呢?生到天上寿命长、福报大,然而到时候还是死,没脱了生死。佛说修行人,虽然有九次定,不得漏尽还都有堕落,人在世间,做好善乐施有点修行,也能升天,一层一层的高,有九种次第,你虽然修成了九次第,福享尽了,还得堕下来,这叫漏落。

九次第定色界四层、无色界四层,是出世间禅定,平常修行人,修行不到灭受想,他把世间上人所享受的,灭是销灭啦、不要啦;想,不但不要,连思想也没有。色、受、想、行、识,这是五蕴,色尘早就灭了,灭受想定,虽然比世间禅高,也不究竟,所以佛说不明白佛法,一修行就容易错,若明白佛法,还有错路的,所以佛这份慈悲心,详详细细的给他说这种道理,这种道理其实人人都应当学,人人都应当知道,以免向下坠落。九次第定,色界四层,欲界不算,无色界四层,说到怎么修行的方法,那得另做研究,没有工夫说那些。

最后灭受想定,每个人有身体,就得有享受,衣、食、住、色、受,你有这个享受就得有思想,我把这个形体也空啦,这个色相也没有啦,到了四空天上啦,到了这个地方,仍然还是堕落,堕落就是不得漏尽,不能够得着漏尽成阿罗汉,证到了阿罗汉才离开二十八层天,分这个九次第定,才超出去不堕落三界,阿罗汉是一句印度话,翻华官不生,不在三界内受生,他还没到不灭上,他是光入了寂灭定,这地方说起来很深奥,慢慢再研究。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9:18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这段文是领旨哀请,阿难尊者,他是个当机众,他领会了佛给他说的这个道理,宗旨是领会啦,他还不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然,他所以加上一分哀请,他请求佛把这个道理,实实在在的说明白了,再者上次前段,最后两句话,因未讲完,今天要把他补上。

就是「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就是这两句话,前边说了一大堆,就是为这两句话未讲完就下座了,这地方因为上边说这个心实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他这是说分别性「离尘无体」,我们这个人心里起分别心,哪个人都有分别心,你不分别怎么做事,这地方最要紧,这是佛明明白白的告诉,前边说的话,所以这个若有分别性,又怎么不让人起分别呢?因为你分别没有旁的,一定是在六尘上起分别,这是凡夫天天所作的活计,你要修行就是这两条路,你要知道你分别都是尘,六根对六尘,要想修行佛法,你得先知道有句常话,是「一尘不染,万法皆空」,说的六尘同是世界上尘劳的事情,尘劳的事怎么就不好呢?你把他着上就是生死的根,怎么是生死的根?就是世界上有漏的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有形相,不能常在,你拿它当真的,你就随着受生死,你不是修行怕生死吗?

你知生死苦,你修行得要知道生死在哪个地方?就在这六尘上,你执着起分别,拿六尘当自己,这是根本上错误的地方,这地方得怎么办呢?佛说这六尘怎么不好呢?他是无常的,你在这上头一天到晚总关心,你在这上头作活计,你怎么了生死?天天你干这个事情,这个道理得打根本上解决,不是马马虎虎的,说完了就了,这也不是那个事情,你不是要求真吗?诸位善士花多少钱,租这间大楼,各位听众冒着风雨都来,讲经的把喉咙也说哑啦,为什么呢?就是为的明白这种道理,在道上解决,不要把这好时光马马虎虎的混过去,我说这个话是为的什么?可以讲不完,多讲几分钟,你别省的后首再补上,未讲完下座,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讲的人觉着我这话还未说完,今天说就为的讲的文要是快、要是短,早下座也不要紧,你假比这段文长多讲几分钟,大家连听的带讲的、带侍候的,把这个宗旨得着了就好了,要不然,弄的前后不相合,所以我把这话说明白了,从漏的这两句话。最后佛说,你不要分别这个影尘的事情,因为这个尘你要是离开了,你就没有本体了,就断灭啦,这个尘不能常住,这道理就在这里,修行讲一尘不染,你执着在这个六尘上头,就随着生死转了。

我们人怕生死,才研究佛法,人的身上有个不生不死的,自己不认得、也不承认,所以这个地方,要紧就在后边这一句话上,这是集经人说,这也不是佛说的,这也不是尊者说的,「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要紧就在这句「默然自失」,说到这里,佛就为的这四个字,前边说了这些话,六尘是所分别的事情,我们这个人,哪天不是分别心?你分别的事情可有百宗,你离开他,你不是不知道世界上生死痛苦吗?你得离开这个无常的,哪个地方不是无常?这道理就在这里,底下就给点出来,「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就在「默然自失」这句,佛说了半天,大家听了佛说的道理,可都对,但是心里不了解,这要点落在什么地方呢?所以这集经的人都是名人,都是大菩萨集这个经,所以「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因听佛说的话,他心里没有路走了,也不能心思、也不能分别,心里就停住了,停住的这个地方,就是你自己不承认,你总让这个心乱跑还行吗?

默然,你也没有可问的、没有可想的、没有可说的,这叫默;底下然,就是了,在没有说、没有想的地方就是。心里头起妄想、起分别,都是从这个不分别的地方出来的,你心里什么事情也没有,待一会儿,耳朵一听、眼睛一见,这个事情来了,你那分别心就生了,这地方你知道不要紧,分别不要紧,你认得他,你知道这是谁,你不随他转,不随他转就对啦,道理就在这里。说默然,这就是了,佛说的话,你也没有问的、也没有想的,这就是了;自失,你这地方不承认,这「默然自失」,说是自己失误,不能捡起来,自己失掉了,佛说法就为的这些话,这地方怎么我还不明白?不明白不怕,佛在后边说了三十五段,就为的这种难明白的事情,这是人的习惯性,已经久啦,一时半时改不过来,所以你就是明白了,你自己还不信,你自己信了,你还做不到,这宗事情咱们这是为研究会,佛学研究会不是说完了、听完了就算了,咱不是研究吗?所以今天我才敢说这话,要不是叫佛学研究会,这个话就不必说了,多说少说马马虎虎过去就完了,这地方就是为的大家一时不明白,就是「默然自失」,自己把自己的常住真心不承认,把自己就丢失了,这四个字就这么讲,这是一段文。

还有一段未曾讲完,是从「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这是要紧的地方,说你不能证圣果,不能超凡入圣,因什么呢?皆因执,执是抓住不松手,执此什么呢?「生死妄想」,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也当生灭讲,这都是妄想,这地方要注意,六尘这是个有生有灭的,这是所有生,在所上论,这个能分别的,这是说能的方面,佛法种讲能、讲所,究竟处讲能所双亡,把能所都销灭了,怎么叫能所呢?我们的眼睛能见,这叫能,能见种种形色、耳朵能闻声音,你们诸位听到说话的声音,这叫所闻,我们要到所见、所闻都没有的地方;就照着这两样说,一个能、一个所,六尘是所分别的,我们所执着的,六识是能分别的,一个能、一个所,这两种东西,你要不把他销灭了,对于佛法的道理,就没有明白的时候。前边说的「皆由执此生死妄想」,前边说的六尘,那是所迷惑的,我们执着是实有的,其实不是常在的,你生了灭、灭了生;生了死、死了生,就是这个,你这个能明白的,就是妄想,因什么妄想呢?

你不应想的去想,这就虚妄了,妄作妄为,不应当想的去想,不是白想吗?这就虚妄不实了,皆因为这个因由,你执此生死妄想,执着住永远不放松,人人都如此,抓住什么呢?生死的妄想。前边那六尘,是所分别的妄想,他有所分别的地方,能分别的就是这个见、闻、齅、尝、觉、知,这是六种根性,人自己迷啦,不会用、不会保守,随着形相走啦,耳朵的闻性,这是一个宝贝,你了生死就在这个地方,你自己不认得闻性,只认声音,随着声音跑,说我记住多少东西、念了多少文章、读了多少经,这都是妄作妄为,那个经文让你明白,你不明白,你念那个干什么?

这好比人家是个财主,家里有的是银子钱,他今天赚了五十万又挣了六十万,与你有什么相干?你心思心思,这个心你分别就是妄想,执着就是人的心,人的心是什么?见、闻、齅、尝、觉、知,这是六样,是能分别的,色、声、香、味、触、法,是所分别的。你要研究佛经,大家知道,这个名相,不怕多说,听了得把他弄熟了,然后你再拿这个东西,显这个不可思议的真理,道理就在这里,讲经的不给人讲清了,人家听不懂白费工夫,这是最要紧的。佛说「皆由执此」,你执着生死妄想不放松,生死是六尘,都是生灭不常的,你跟着这个跑,这个还能好吗?你知道生死是错,你知道错的地方是什么?佛明明白白点出来,这段文未讲完,所以重说底下还有两句,佛说,「阿难,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这是佛对他说,你阿难虽然听了不少、记了不少,你听完了还是凡夫,你没起观念,你没在见、闻、齅、尝、觉、知上观念,你竟在色、声、香、味、触、法上起分别,错就在这个地方,不把他点清了,不知是怎么回事情,今天补上面的这段文说。

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

阿难听完了,还不知这个要点落在哪里?「重复悲泪」,他自己惭愧的掉下眼泪,这时候「五体投地」,跪在地上,两个胳膊、两个膝盖再加上头顶着地,这是最重的礼,磕完了头,还不起来,「长跪合掌」,在那里长长的跪着,用两手合着掌,这是请教佛,「而白佛言」,对着佛表白说啦,「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从我发心跟着佛出了家,我心里有仗势,仗恃佛有威德有神通,自己常常这么思惟,用不着我修行,我哥哥成佛啦,还不沾点光吗?不必劳苦我自己去修了。

将谓如来。惠我三昧。

这三昧是修行的好处,翻为正定、正受、等持,得了想当然的定力,这个心不随着六尘转,这叫正定;你得到想当然的正定,身心就有享受得大自在,这叫正受;看世间一切法,相分、见分都是平等的任持,这叫等持;三昧是印度话,中国叫正定正受等持,抓住不松手,这是三昧。阿难对佛说,「将谓如来,惠我三味」,这个东西不用我修,这个正定正受实由修行而得,不起观念不行,阿难心思,不用我修,如来有恩惠,送给我这个正定正受等持。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

我从来不知道,各人有各人的身、各有各的心,谁也替不了谁,「本不相代」,让佛一说我才明白,我自己把见、闻、觉、知这个本心丢啦,拿着这个本心随着六尘就转啦,这是我错误的地方。虽然是我身体出家,俗语说当和尚,和尚这两个字,大家要知道,最贵重的尊称,释迦佛在世时都称大和尚,后来的出家人配不起称和尚两个字,称法师可以,要不是称个僧人,和尚两字是最尊称,到了中国,和尚二字弄的顶没有价钱,一说那事是和尚做的,把糟糕的事加在和尚身上;和尚二字翻中国话叫力生,他能有力量在世间上救度众生,谁配的起叫这两个字?平常人担不起,成了佛才称和尚,这是不明白佛法的人,也跟着叫和尚,出家人也承认,我是和尚,这两个字担不起。所以阿难说,「失我本心」,我把本心丢失啦,怎么丢失的?跟着六尘转啦,「虽身出家」,我虽然出了家,像个出家人的形相,「心不入道」,我这个心不知道修行,分不清哪个是能?哪个是所?有能迷惑的、有所迷惑的,所迷惑的是六尘、能迷惑的是六识,就认识这六样,眼睛就认得色、耳朵认得声、鼻子认得香、舌头认得味、身上认得触、心里头随便乱想,你想想这不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吗?这是错的地方。

譬如穷子。舍父逃逝。

佛说这个比喻「譬如穷子」,自己甘心受苦,把他有钱的爹舍了,逃到旁处去,这是说人自己不认得天性,天性就是自己的父亲,是个大父母、成佛的父母、一切众生的父母,就是人的天理,也叫天性、也叫性理,光有这个名,人都知道,不知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怎么用?「譬如穷子」,这是个穷儿子,他有有钱的爹不承认了、离开了,「舍父逃逝」,舍了他爹,他自己逃在远处去,自己甘心受苦,人要不明白佛法,就是这么个比喻,自己有福不会享。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9:21

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这是阿难自己说的话,光听见佛法,不照着修行,也不得受用。「今日乃知,虽有多闻」,我今天才知道,上边佛说的这些话,虽然我听了不少,肚子里记了很多,若不依照起观念,不修行随着六尘转,修来修去,修生修死,到了时候就生,生死永远也没有完,受轮回苦。小孩子生下来就哭,就是难过,这难过是自己找的,你自己不生不灭的性没有难过,这道理就在这里。

这佛法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事情,人人应当研究的、人人应当知道的,这除非佛慈悲心重,特意的示现,耐着烦的说法四十九年,佛三十岁时就明白了这个道理,阿难说是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他说了个比喻,就像人家吃了八碗,又吃了十二个菜,即使说人家吃多少好东西,还代不了自己挨饿,「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佛说的这个法,阿难也知道、也常听,但是没照着行,这不就是数人家的宝,想人家的饭吗?自己不吃,终不能饱。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上来这节文还未讲完,这节文就是这个题目,这个宗旨就是领旨哀请,这是阿难尊者领受了佛的宗旨、佛的指教,他自己知道错啦,随跟着又哀请佛,相当详细的指教,上来他自己知道错啦,他自己比喻说,我像个穷子,「舍父逃逝」,自己把父亲舍啦,自己逃在远处去受苦,今日乃知道我早先错误,以多闻为宗旨,多听多闻不依着修行,与不修行者相等,是一样的,与不闻佛法的相等,你闻了修行就对啦,闻听佛法不修行,这比方光说食不能饱,饭吃在肚子里才能充饥、才能解饿,我就是受了这个病,他到了这时候,自己认错。说「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这就是心里头明白,说我等就是我这一类的人,现今受了「二障所缠」,什么是二障呢?

障就是遮障,缠是解不开,缠在身上,这种障碍有两种:一是事障、二是理障,怎么叫事障?事障就是烦恼障,理障就是所知障,事障怎么成了烦恼障?我们人在世间上应酬这个事实,当仁不让是有事情做了,你为这个事情,就能起烦恼,若没有事情,他哪里有烦恼?二种是理障,你要明白学习佛法,这个道理可有一宗旨,你要学来的这个道理,要是没悟到这个真理,所学的道理都是障碍,这叫所知障,所以这个理障是所知,阿难尊者就是这样,他说「二障所缠」,他学了不少,不会用,光把名词学会,对自己修行不知道怎么用,这叫所知障,你光知道这是所知道的,他学来的当然是心里头知道了,知道不会用,你不知道这个理究竟在哪里?光学了点所知的事情,这叫所知障,所知道的事情,就把自己的本性遮障了,这二种障,你没从根本上解决,你光学会了,也会说、心里也知道,这正把你那个真理遮障住啦。

所以这个佛法的道理,你要学到究竟,你把这一切的言语都得放下,那这话是领你上这条道上来的,你在心里头记住那些言语,你不是把你的本心就障住了,你学的那个、听的那个,佛讲的时候,就让你把心里头的麻烦,把这些葛藤杂性除净了,就对啦!没有另外的道理,你记一肚子所知道的事情,你认为这就是佛法,就把自己误了,就叫所知障,也叫理障。

底下说障碍根本,说「良由不知,寂常心性」,这个良字就做个真实的意思,实实在在不知道,「寂常心性」,寂就是寂然不动、常是常常的随缘,说心是性的用、性是心的体,这四个字是最要紧,所以这个心性是全体全用,这个性为体、心为用,这个性是常常的寂然不动、这个心是常常的随缘,随缘是用、性就是理体,所以在经教上有两句成语,「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早先讲过多次,这个不变就是个性体、随缘就是心上起用,这个体用是不相离的,离开体就不能用、离开用就没有体,体用不相离,然而体还是体、用还是用,这个体用怎么不相离呢?我说个比喻大家就知道。你看我们这个身体,这是个体;行、住、坐、卧,四种威仪是用,这是人的体用不相离,大家要知道,行、住、坐、卧你离不开身体,你有这个身体才有行、住、坐、卧。这体要在道理说,就是人的性,这个用就是性上起的作用、就是这个心的变化,所以一个心、一个性,心性,这是一体一用,这心无论怎么动转也没离开性,离开性,这个心就没有本位,这个性也离不开心,体还是体、用还是用,就是说的比喻,那身体还是身体,行、住、坐、卧还是行、住、坐、卧;行、住、坐、卧离不开身体,身体也离不开行、住、坐、卧,这道理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这种道理得要知道。阿难尊者自己说「良由不知」,实实在在不知道这个理由在那里?

就是不知道「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怜愍我是穷露无依,他这才求修行的法,一点依靠也没有,就如同穷人没有依止之处,得怎么样去修?还得请佛发明,「发妙明心,开我道眼」,请佛发挥这个不可思议的、明明了了的心,这才能够开我的道眼。道眼这个名词义理很宽,含有三种眼:初一步就是慧眼,二圣人证到慧眼,也叫道眼,就证到法眼,也叫道眼,佛才有佛眼,到了极顶,也叫道眼。说到眼一共有五层:

第一种是肉眼,俗语说肉眼凡胎,只见眼前的事物;二种是天眼,能见四天下的事情,以上两种皆是凡夫,都不称道眼;再说到慧眼,阿罗汉证到慧眼,能观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果,入定才能知道前后的因果,也称道眼;菩萨的法眼,不必入定,能见一切众生根性是深是浅,机缘成熟不成熟、前世后世的所以然是怎么回事都知道,这名字叫法眼;到了佛眼,也不用入定,是随便多少万世的事情他都知道,这叫佛眼,这三种皆称道眼。阿难的意思哪一种眼都好,佛眼是更好,说顶不好也叫我开点慧眼,也比肉眼天眼强,这是阿难哀求佛发挥这个不可思议的,这个明明了了的心,我光知道名字,不知道是这么个意思,要开发我的妙明心,不思议的心,然而也能开我的道眼,这道眼不知道哪一步的道眼,可高可低,总比凡夫的眼睛好,这是他恳求的话,以下是佛回答他的话。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剎。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佛要想回答他,这是个大问题,所以这时放光,这是惊动世间人,不一定说话才能明白,你用眼睛观,更容易明白,所以佛放光,就因为让人认识自己天然的理性。阿难恳求开道眼,佛放光现瑞,观这个祥瑞之相,「从胸卍字」是其中一种相好,这种相好很有意思要研究。从卍字放光,表示人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周遍法界;这个卍字竖穷三际,表示高级、中级、下级,天、地、人三才的意思;横遍十方,横着又一竖一横,这是个十字,四正隅上下都表示出来,一横一竖,这是个十字,这是横遍十方;还有四个拐勾,这么一转,这是周遍法界。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周遍法界,这就是一个活动性转的都围过来了,他不能把他围严了,围严了就显不出来啦,这是现出左旋右转。所以佛这个光,向左边旋,我们学佛人,凡一切事都向右边转,我们绕佛都是向右边绕,他是表示我们趋向佛道,佛是左边旋,俯就众生,这两下才能接洽我们向着佛走,佛向着我们走这两下才能走对了头,要是顺一边,就不行。

说从胸卍字放光,这表示不是一个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周遍法界,人人的心都是这个样子,你们不承认,不知道,也不向这上做,所以佛才现出这个样子,拿这个样子做个表示,让大家照样学。你看佛放光,你们也放光,你们看不见,因为你弄错了,不知道,「从胸卍字,涌出宝光」,突然间就像海水潮涌出来,涌出来的宝光不是世间上泛泛的那个光明,这宝光的光明,「其光晃昱」,晃就是放出的光、昱就是站立的住,不是旁的光,一放就完了,这光放出来,还能站立得住,轻易不销灭,所以这昱,这光明就像太阳似的,照的光不是一晃就过去,所以说「其光晃昱」,这个光放出来是什么样,「有百千色」,这颜色就不一样,这表示说人这个心,你别疑惑着,普通人说心在肚皮里头,那都不对,你想想心的现量有多大、有多远,刚才说过,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要对这一切的世界说百界千如,一百法界、一千如是,怎么叫一百法界?每个人的心里,就具足十法界,大家知道,人都是大材小用,怎么叫具足十法界呢?

就在你心里的观念,你这个心里头一发平等心,不管他人是远是近,世界上所有一切物都把他看平了,看他是一个样,这就是佛法界的发心,佛就是个平等心;其次发慈悲心,这就是菩萨心,若发独善其身的心,光明就不能周遍法界,你存什么心就放什么光。佛是平等心,这是放佛光;菩萨有慈悲心,他就放慈光;这二乘圣人中乘缘觉,他独善其身,他的光就没有那么大;罗汉的光不如中乘圣人,这是四种圣人;小乘和中乘都是独善其身的心,这个心总是我修成了道,我能够了生脱死、出三界,他就是这么一分心,所以他的光不大,所以佛放光是百界千如。以上说的四种圣人的心,发心积功向善,在世间做慈善事,不知道自己的心,光在外边做功德事情,有这种思想就能升天,要知道做得好,这是升天的心。

今天讲经的规矩,稍微活动一点,我先说几句话,关于「楞严经」的事情,大家既然研究「楞严经」,也有误会的,把这个意思说开了,大家心里有底,这是民国二十七年,有一位日本的僧人,此人叫林彦明,他到了湛山寺找我谈话,他问,你这庙上有僧人学堂?我说是!他说,你们僧人学堂,课程都是用什么经论做正式的课程?我说:「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这两样为正课,他一听吓一跳,哈!你怎么拿这个经论做正课?我一看他神气不对,我说怎么回事?他说我日本国,在十年以前,要研究的人,必须先研究「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近十年以后,我们都不用了,「楞严经」和「大乘起信论」,一概都免了、都不研究了,我说因什么?怎么不研究呢?他说我们有个考古团体,专门考古,到了印度,就是为日本人研究佛法,先研究「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考查这个根本,在古印度,都考察完啦,就没有「楞严经」、「大来起信论」,没有根据,印度没有,就是中国有,我们考古的人,这就追寻根据,印度没有你这个经,从哪里来的?我们日本人,合计出来了,这「楞严经」、「大乘起信论」是中国人伪造的,因此,我们日本人就不研究啦,他说:你们怎么还不知道?

怎么还研究「楞严经」和「大乘起信论」?你不知道吗?我说这个事情,早先耳有所闻,他说你早有所闻,你怎么还以这个为正课?我就因为你们贵国说这个「楞严经」和「大乘起信论」是中国人伪造的,我这么一听就高兴了、就欢喜了,他说这个欢喜什么?我们日本人都不研究了,我说我这个欢喜从心里欢喜,你们说是中国伪造的,我还恐怕不是伪造的,我一听是中国人伪造的,我就欢迎了,因此我就给学生上课,转用「楞严经」、「大乘起信论」,他说你这是何所取?研究出来是假的是伪造的,你怎么要以这个为正课呢?我说这个「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若果然是我们中国人伪造的,我怎么不欢喜呢?我们中国又出了佛、又出了圣人,我说「楞严经」这种道理,非佛不能说出来,「大乘起信论」这个宗旨,非圣人不能做到,中国又出了佛、又出了圣人,我怎么不欢喜?

我说经文上有道理,没有道理,不能讲谁讲,不能以人废言,我说果然是中国人伪造的,我不至于借着释迦佛的招牌,自己直接就独到家门了,他能有这个才学、有这个道德,我何必还用释迦佛呢?这第一个佛又出来了,我说决用不着。他说,你这是个说法,凡是考出根据来方算,我要考根据,我说不是不对,我说就有凭据,他说有什么凭据?我说这个佛法从唐朝大兴,是汉明帝那时才来到中国,到了唐朝才大兴佛法,那时佛法传到日本,你们日本对佛法心很诚,所有的经论、一切典章,从中国无一不有都请到日本去了,后来到了五代残唐,朱温作了后梁,那时刀兵滚滚,兵险非常凶恶,那时中国外道趁着兵劫把佛经都烧了,这是中国。再说印度,我们中国的僧人,唐三藏法师,在唐朝时把佛经才请回来,请过以后不几年,印度就起了兵灾,印度的外道有九十六种反对佛法,那时遇见佛经也就统统的烧了。中国的佛法,到了兵荒马乱的时候,被外道把经典都烧了,印度也如此。我说佛法来到中国,唐朝大兴,日本的佛法在唐朝才入日本,那时佛法很盛,你们考察团,考查到过印度吗?考察「楞严经」、「大乘起信论」完全没有根据,你说是中国人伪造的,我说当下要是在中国五代残唐的时候,因兵荒马乱把所有的经书都烧了,所以也没有根据。你们因为印度闹兵劫,把佛经都烧了,没找出根本来,你说是中国人伪造的,我说要再出来第三者,在你们日本信佛,看了很多佛经,到了中国来找根据,就在五代残唐的时候也是没有根据,你们日本都有,日本没遭过兵灾,那时候第三者也得说你们日本人伪造的了,对不对?

你想想这个理,怎能说没有根据说是假的?我说你们日本的佛经都是由中国请去的,要来人到中国考察没有根据,那都是日本人伪造的了,我就这一问,他没有话说了。他以后说你上课,他问有讲义没有,我说有「大乘起信论」讲义片子,订了一本送给他看,我说的道理全凭这里头的真义为主,不能说这个没有根据就算假的,不能说是这个人没有身份,他这个道理就算不对,也不能以人就用言、也不能以人就废言,我说最要紧的,你把这「大乘起信论」、「楞严经」,你从这个文里挑出来,不合理也不合佛法,他就是有根据,那可以说他都是伪的,我说完这话,他没有话说,我解释的那本「大乘起信论」,他说要壹本回去看看,给他看完他也桃不出不对来,遂后他又要十本去,以后他常来又看「楞严经」的道理,我对他说,你把自己耽误啦,这本经不是假的,莫说不是假的,就是假的,也应当遵从,他这个道理说的对,你说哪句话不合佛法?我一说他就没有话说了,最后他说,将来我可以把这个道理对别人说一说,他在日本投降的前二年,已经作故了,他的岁数像我差不多,他叫林彦明。

这部「楞严经」来到中国,有历史可考,他有许多根据,很不容易来到中国,佛经中说的最详细,唯有「楞严经」说的理由最详细,因此这个印度国王以「楞严经」为镇国之宝,不许往别处传。是唐期武则天的时候,有位房融宰相,他被武则天贬到广州,正是般剌密谛尊者,他从印度带过来的,那时就在广州地方翻的,再者在隋朝的时候,有天台智者大师,他研究「法华经」,法师品里有六根清净的道理,讲眼根有八百功德、耳根有千二百功德,这六根有的八百功德、有的千二百功德,三根是千二百功德。这地方解「妙法莲华经」解不通,那时就来了一位印度的梵僧叫般剌密谛与智者大师见面,谈起六根清净的问题。

般剌密谛把这个道理解开,并说「楞严经」上说的很详细,就因印度国王以这个为镇国之宝,不许外传,所以再三也带不来,由此智者大师发愿在天台山拜经台,拜了十八年,请佛加被、护法神加被,把这部「楞严经」请来中国普利众生,以后智者大师往生,他也没曾见过「楞严经」,般剌密谛想法要把「楞严经」带来中国,他用印度白绫子,写最小的字,「楞严经」上最要紧的事、不好记的事,都在这白绫子上写好了,两手把臂膀拉开,放在里头拿药线缝上,长好了过来的,这事情艰难带来,都有历史记载;等到了中国,又用刀把胳膊拉开,取出绫子时都与血沾在一齐解不开,后来经过有才学的人说,用妇人的奶才能泡开,果然经人奶泡开之后,又抄写成大字,才翻成「楞严经」十卷,这是人所共知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9:22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上来这节文没讲完,这文是承着上边,如来从胸卍字放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表示百界千如,说十方的微尘、普佛的世界,这是一往之谈,你要按究竟的理,十方的微尘就是普佛的世界,一个微尘就是一个佛的世界,说这事情,人不容易起信心,你这个微尘很小,一个微尘就是一个佛的世界,十方的微尘就是普佛的世界,佛的世界就这么多。人都知道大能容小,谁也不知道小能容大,一个微尘里头,就能含藏这个佛的世界,这个事情就不好信,所以这种道理,有信心他才能听的下去。说「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这是说这个光明一时都能照过来,「遍灌十方」,把十方的世界都灌过来。一个宝剎是一尊佛掌教,所有的宝剎就是无量无边的宝剎,这个光普遍了十方的宝剎,「诸如来顶」,你看这光有多大,所以这个经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佛放光就是让人起信心,起什么信心?

这光从胸前卍字涌出来的,胸是人心的地方,外边是胸,胸里边是心,卍字就表示人的这个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周遍法界,这说佛心是这个样,我们人的心也是这个样,人都不认得,你看佛这个心放光,人们看见遍十法界。大家知道是能大能小,至关重要人自己都放弃了,有的认为心在肚皮里、有的研究说在脑海里,其实都沾点边,都不完全,完全的这个心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人的心,自己不承认,承认缘影为心,你听见我这个话,心里有影子,或是你看见什么物的影子,拿着影子就当自己的心,这是人人如此,这是人把心错认了,佛放光,让你认得自己这个心,佛法的道理就入进去了,要不承认就没有办法。佛放光从十方宝剎,佛的头顶上转回来,旋至阿难及诸大众,旋转回来,到了阿难的头上,又到了大众的头上,表示是一个心,连佛带圣人、六道的众生,就是一个心,一个心体大伙用,心体是性,性心不相离,你这个心把性表示出来了,性还是心的体,不可说无形无相,这个心他一发动有表示,心性是全体用,就是心的全体大用。

这是阿难及诸大众这个光,转回来,佛就是让大家认得自己的心,就是这么大,你自己别不永认,道理就在这里。所以,「告阿难言」,佛放光遍照各人的头顶上,佛才告阿难说,「吾今为汝建大法幢」,我今天要为你们说至关重要最上大法,让你们容易看见这个法幢,这是表明佛法的一个标准。寺庙里往往有用大石头做一圆柱子,那也叫幢,法幢现在佛殿上,有用幡的,有用绸子缎子做成幢的,做成中间空的圆的也叫幢幡,建大法幢,这个幢是让人人都看明白,拿这个做个比喻,佛现在说法,让人人都要明白,就是这么个意思,不但让法会大众明白,「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就这两句话,做三个段落讲。获者得也,这个人怎么必定获呢?人自己把自己的心性已经丢了,不承认了,一听佛法,自己也承认自己的心性,这又好比得着似的,获什么呢?「获妙微密」,获这个又妙、又微、又密,这个妙字,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不可言状、不可心思,这叫妙,

这个微是无有边疆,这个密是没有时间、没有分别,「性净明心」,说这个妙微密,妙是不能言说、不可思议的,微是不可分别的,密是不可表示的,人要认识这个心,就是这么个样子,妙微密的心是什么?是佛的心;底下的性净,这是菩萨的心性;性明是二乘圣人的心性,这是三层;妙、净、明,这是佛的心性,这三层开三种眼,要能达到这个心不可思议不分别的地方,能开佛的知见,无明就空了,要能够到妙微密的心上,开佛知见,就有清净眼,把无明迷惑都破除了,这是一层。

十番显见
一、显见是心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这一科文,这是佛先以拳例见,阿难用眼睛看见佛的拳,以这个世间人的常情,都是这个意思,第二就是引例破执,破除人的执着,正式的显出这个见性。佛经的宗旨就全凭明心见性,这心性是不相离的,性就是体、心就是用,所以这个心与身体放在一块,拿这个做比例,这个全体大用,体用不相离,从这具体起作用,因用显体,这是十番辨见第一科,就因这个道理不好明白,后边又加了九番,说「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前文上佛引出来,对阿难说,你说见着如来的拳有光明,是因何所有?你看见光明拳「因何所有?」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云何成拳?」第三个问题-「汝将谁见?」你见光明拳拿什么见的?以这三个问题,佛问阿难。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阿难回答说,「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这是说佛的拳头光明的意思,佛问是谁见的?「我实眼观」,我是拿眼看见的,看见佛的「五轮指端」,五个指头,「屈握示人」,举出拳头给人看,让人明白这个道理,「故有拳相」,将手屈握就成了拳头的相貌了。这是佛问了三个问题,阿难尊者就用眼前的事情回答了,这为的是拿好明白的明白,这个难明白的,等阿难回答完了,佛这又说。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佛又对阿难说,「如来今日实言告汝」,如来今日实实在在的告诉你,「诸有智者」,你们在法会的人们,凡是有智慧的人,「要以譬喻」,将来拿我这个拳头,大家都看见了,拿这个做个比喻,这个人人容易知道了,「而得开悟」,拿这个做比喻为什么?就是让人心里醒悟佛的道理,是让人明心见性,让人明白心性本是一体,心是用、性是体,所以有体有用,这是表示出来世间上的事理,代表世间一切,大家要知道这个题目,底下佛又说。

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说个比喻,「譬如我拳」,这个拳头屈手是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没有手,不能成拳,这是一种,「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你要是没有眼,就不能见,就不能成你的见;若是以你这个眼根,就指人的眼睛,人人都有两只肉眼,俗语说,肉眼凡胎,佛说「以汝眼根」,就是浮尘根,「例我拳理」,拿眼做比例,与我这个拳头这个理,「其义均不」,比较这两样理,均不均平呢?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阿难唯然答应世尊,说若没有我的眼,当然是不能成见了,什么也见不着了,说以我眼根比例如来的拳,「事义相类」,说这意思是一样,若没有手就不能成拳、若没有眼就不能看,这先做个定例,拿这个做个比例,好让人醒悟,所以佛把阿难先问准了,然后才好破他这个执着性。这底下,佛按阿难回答的话,随跟着-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

佛告诉阿难说,你答我,若没有手就不能成拳、若没有眼就不能成见,你说这两样相类,是相同的,「汝言相类,是义不然」,这话说的多硬,像我们一听,认为阿难答的话是对,不然怎么破他这个迷惑呢?每个迷惑都在这里,马马虎虎的,你说我也说,所以这是人受苦的地方,佛说阿难回答相类是义不然,佛既然说阿难不对,得说出个理来,要不说出个理来,阿难也不服,是不是?佛说怎么不然?怎么不对?底下跟着讲。

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

如你所说若是有眼就成见、若是有手就成拳,二者相类,佛说是义不然,这地方大家记住,佛随跟着就说,「何以故?」我怎么说这话呢?是什么缘故?你得把这个缘故说一说,人家好信,佛说你当时回答我,显然就明白啦,「如无手人」,说比如人没有手,「拳毕竟灭」,这是当然的,这容易明白,「彼无眼者,非见全无」,要是没有眼睛,不能说是这个见全无,这是「所以者何?」这个所以然的理在哪个地方呢?佛就告诉他,你要不信,你去问一问。

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汝试于途,询问盲人」,你在路途上,等着瞎人来了,你试验试睑,问问他「汝何所见?」见着什么?「彼诸盲人,必来答汝」,那个瞎眼的人,必定回答你说,「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我眼前看不见旁的,唯有黑暗,「更无他瞩」,除去看见黑暗,看不见其他的东西,「以是义观」,以着这种真实的义理,都在这里摆着,有事有理,你观察观察,「前尘自暗,见何亏损?」前尘就是现前的肉眼,也叫浮尘根,人的眼睛的见,是个胜义根,眼睛这个形相是浮尘根,他没有知觉,胜义根是个有知觉的,他寄托在眼上,有见的功能,这是见性。眼睛决没有能见的功能,比如死人,知觉离开身体,瞪着两只眼什么也不能见,你怎么说相同呢?

这道理决不一样,佛说这话是提醒人,不让你人说你也跟着说、人信我跟着信,他得有个真正的理,说「以是义观,前尘自暗」,是观前浮尘根,他自己暗,那个看见的见性,他没有亏损,怎么没有亏损呢?明来我就见明、暗来就见暗,来什么我见什么,见性有什么亏损呢?在相上有亏损,有成有破,有形有相的,他有生有灭,这个见性,他没有形相,寄托在眼上就是见、寄托在耳上就是耳的闻性,这个闻是怎么个道理呢?人都忽略过去了,你说我也说、你听我也听、你信我也信,糊里糊涂的,反正是说话的这么个符号,其实他这里头有个真理,你要不在这种研究,怎么叫明心见性呢?怎么看见你的心,哪个是你的见性?哪个地方是你的眼睛的见?在这个地方慢慢的分析开,分看见的见性,一点亏损也没有,是肉眼有亏损,所以那个见性,随着你的眼不好使用,见性不缺,来什么见什么,底下随着又说。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覩黑暗。云何成见。

阿难尊者代表世间一般人,应当要问这句话,说「诸盲眼前」,他看见的唯独是黑黑暗暗的,「云何成见?」怎么还能成见呢?我们一听还想问的对了,这里就得要详细研究,就好明白,「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他是见着黑暗了,他要没有见性,谁见黑暗?你们诸位想想这个理,底下阿难还不服,对佛说「诸盲眼前,唯亲黑暗,云何成见?」这是阿难这句话,普通的人当然也认为阿难说的对。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9:23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这是佛问阿难,拿这个做比例,佛告阿难,「诸盲无眼」,说这些诸盲人「唯观黑暗」,「与有眼人」没有两样,若是有眼的人「处于暗室」,这个没有眼的人和有眼的人,都住在黑暗的屋子里,这二人都见黑暗,「二黑有别,为无有别?」有眼人见的黑和没眼人见的黑,这两种黑暗,还是有分别、没有分别?佛问阿难,以下阿难回答。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阿难说,是呀!如同世尊说的,有眼的人和没有眼的人,都在黑暗之中,两个人都见黑暗,要拿这二种黑较量,从来也没有差别,有眼人和无眼人都住在黑屋子,见的黑没有两样,佛让阿难自己说,他非这么说不可,佛又叫-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佛对阿难说,「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完全看见面前都是黑的,假比他的眼晴好了,就好比眼上有病,被医生治好了,「忽得眼光」,眼睛看见光明,「还于前尘」,就是于早先的浮尘根,「见种种色」,这是「名眼见者」,这是说没有眼睛的人,他的病治好,看见光明了,能见种种的色相,都分别开了,这个名字就叫眼见,「彼暗中人」,就是有眼的人在黑暗的屋子里,「全见前黑,忽获灯光」,这是指着有眼的人,忽然间得着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在暗屋中的他有眼,也是可以看见黑暗,得着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亦在浮尘的眼根上,见着各样的形色,这地方这算谁见?得算灯见着的,拿这个灯就比这个盲人的眼,又重治好了眼病,又重见光明,

「应名灯见,若灯见者」,没有眼的人就全凭眼见,把眼治好了,说是眼看见了,有个人在黑屋里,什么也看不见,他得着灯光才见,这就叫灯见,没有眼的人,眼睛治好了叫眼见,有眼的人借着灯,当然叫灯见,有这么个理吗?「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这个灯可以能见,自然他的名字不叫灯了,他就得叫见,「又则灯观」,还有个理,你要说是灯能看见,与你有什么相干?这比较那个眼有病的人,他经医生治好了,他能见光明了,没有治的时候,只能见暗,还是有见性,明来见明、暗来见暗,这个比较就在这地方,「又则灯观,何关汝事?」若灯能见又与你有什么相干?这比较说这个眼看见与你这个知觉有何相干?这不是两样事情吗?这个眼睛有形有相,没有知觉、有生有灭的,无形无相的知觉,他无生与灭,明来见明、暗来见暗,你不能说见性坏了,见性没有坏,见性要是坏了,他怎么能见着黑暗?大家想想,他能见明见暗,光是眼睛不可以,你怎么说眼见得这个拳,若没有手,当然是没有拳,若是盲人不能说是没有见,无非是所见不同,不同的地方,这个见性一点也没有亏损,「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你若是眼睛提另有个见,就不与你这个知见相干了,「是故当知」,这是怎么回事?「灯能显色」,你要知道,这个灯他没有见,他无非是显出这个色来,有红的、有白的,他祇能显色,他们没有见,「如是见者,是眼非灯」,在这个见的,不是灯见,「眼能显色」,又推下一层去,这「灯能显色」,眼就是能见,你再推进一步去,眼也是能显色,他也没有见,眼能显色,「如是见性」,倒是怎么回事?「是心非眼」,还是心见的,这个万法唯心。说到这个知见,见、闻、齅、尝、觉、知一个名字,就是人的真心,什么是妄想心?

不应当想的想,这叫妄想;心里头有这么个影子,这个名字叫缘影,还不够妄想的份量,妄想还沾点边,这个人不认得自己的知觉,这是真觉,没有生灭,你明白自己的见性,根本上就没有生死。四大成的身体有生死,这个见性他是随缘不变,随着眼就见、随着耳就闱、随着鼻就齅、随着舌就尝、随着身就觉、随着心就知,他这个性是不变的,外边的这个相变,性不变。人要知道自己这个心,根本上不生不死,自己不承认,这就是人吃苦的地方,自己自找受苦,他这有形有相的根,到时候就坏,地球也有坏的时候。有、无,是对待法,人的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都是性的作用,他寄托在眼上就叫见、在耳上叫闻、在鼻上叫齅、在舌上叫尝、在身上叫觉、在心里叫知,就是这么一套,自己都弄错啦。

二、显见不动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上文发明这个见性,他本来是心非眼,我们人在世间上,不研究佛经的,普通人都以为眼睛能见,这根本上是错误的地方,所以佛恐怕人不信,在前文上种种的比较显出来决定是见性,是心不是眼,至关重要看见的性,决定是心,决定不是眼睛,眼睛不能见,人都以为拿眼睛看见的,死人虽有眼也不能见,因为见性离开身体了。见性也可说是心性,性是体、心是用,体用决不能离开的,所以佛把这个理说的他没有地方再可以生枝叶,然而那个心,还是没有究竟的透彻,「阿难虽复,得闻是言」,虽然他又得闻着佛说的这个言语,

「与诸大众,口已默然」,阿难与大众都没有话可问啦,佛把这个道理说对啦,然而这个还没实在开悟,他所以口没有说的了,「心未开悟」,到底也没开悟是这么回事情,到这时候,「犹冀如来,慈音宣示」,还希望着如来发慈悲的音声,好示给大众听,他求明白,在这时候「合掌清心」,大家都合掌,把这个心清清净净的,不敢胡思乱想,「伫佛悲诲」,恭恭敬敬的等着佛慈悲教诲,好求其明白,就在这时佛又启问。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就在这个时候,世尊舒出兜罗绵网相光手,佛手特别柔软,如兜罗绵一样,「网相光手」,怎么叫网相?如鹅掌相,手指中间都有网连在一块,是一种贵相,这个网相手上有光叫兜罗绵网相光手,佛有三十二相,不暇宜说,要详知可以看「教乘法数」,「开五轮指」,佛的手掌相手指伸开是圆的,不像我们的手指是扁圆,佛手指像轮子似时,是滚圆的,所以称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佛伸出手指头来,为的什么?这就指示的意思,口陈指示,好让人明白,教诲令阿难及诸大众听着,佛看第一次发明见性的道理,大家不了解,再变个样说,后边一共是十番辨见,这里说到第二番,这地方,佛诲敕阿难及诸大众说。

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我就把初成道在鹿野苑中,度了五比丘的那个话提出来,阿若多是佛给他起的名字,证圣果开悟的一个名号,他本有时名字叫憍陈那,他是外道的。佛未出世时,印度人都信外道,外道不是骂人的意思,他是心外求法,不认识自己的真心是名外道,其实心就是道、心就是佛,你去哪里求道?你去哪里求佛?自己不认识,拿这个心到外边去求,叫做外道。佛说唯心法门,由这个道理,谁先开悟的呢?就是憍陈那,他一听法开悟了,阿若多三个字,就是醒悟,他五个人,他是第一开悟的,其他四位比丘的名字:一个叫小贤、一个叫马胜、一个叫摩诃男、一个叫十力迦叶;阿若多、十力迦叶,是佛母家里的人,其余三位是父族的人,佛在雪山修苦行时,父族三人怕受苦先离开走了,母族二人愿意修苦行,所以住在雪山。

佛在雪山住了六年苦修,瘦得不象样,喝冷水、一麻一麦度命,在皮骨连立的光景,有放牛的女子供养佛一点牛奶喝,佛喝了牛奶就提起精神,但是母族二人,见佛喝牛奶,说佛图享受、贪保养,也离开佛下山去了。佛住在雪山六年之中,修证到世间禅定,认为都不彻底,不是究竟的了脱生死,无非是多活多少万年,受苦无益,所以佛下雪山,在伽耶城外,一棵菩提树下静坐,经过三七二十一天,夜睹明星悟道,悟道以后到鹿野苑,度五比丘,佛就问他们,开悟的时候是因什么开的悟?佛说,不但给你们比丘,「及汝四众言」,并且还有四众人等,我早先给大家说过「一切众生,不成菩提」,菩提是佛果,翻华言觉道,就是知觉的道理证到了,就叫成菩提,这是大乘,

「及阿罗汉」,还可以说小乘及阿罗汉,阿罗汉叫无生,在六道轮回里头,不受生死了,佛说一切众生不能成佛、不能成圣,是因什么?佛把旧话重提,说「皆由客尘烦恼所误」,佛说当初我给大家说的法,怎么才能不耽误?才可以去烦恼?「汝等当时」听我说的话,「因何开悟?」佛是让现在的人好开悟,佛说我给你们讲的时候说,就是因这客尘烦恼,客就是一个行路的人、尘就是虚空中的尘土,这两样成了烦恼了,当初皆由客尘烦恼所误,佛问你们当初怎么开悟的?「今成圣果」,因什么道理成的圣果?当下你们都证了四果阿罗汉,虽然是没成佛果、没开佛的知见,已经是圣人的资格,佛一问,起初是憍陈那先开悟的,他就回答了。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憍陈那就是佛陀给他起的名号,叫阿若多这三个字,中国话就是解字,他先把佛说的道理解悟开了,佛问你们因什么开的悟,现今证了圣人果位?「时,憍陈那起立白佛」,这时憍陈那就站起来了,对佛说,「我今长老,于大众中」,我今为法会中,在这些学道人中算是长老,我在大众中「独得解名」,佛最初说法时,我是第一个得着佛给我解悟的名字,「因悟客尘二字成果」,就因佛说客尘烦恼所误的时候,我因为听佛说客尘二字的时候,我才成就圣果,证了阿罗汉的果位,说到这里就得解释解释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3 19:24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这是他结实寄旅亭,我说个比喻,「譬如行客,投寄旅亭」,行路的人走在路上,就得投店,寄居在旅亭里,「或宿或食」,宿是在那里住、食就是吃饭,就是这两件事,「宿食事毕」,在那里休息完了,睡好觉了、饭也吃完了,这两种事办完了还得奔路程,这就「俶装前途」,就要收拾行李以奔前边这个途程,「不遑安住」,不暇宜在店里安住,非走不可,说这叫客,「若实主人」,若实实在在的是旅店里的主人,「自无攸往」,他可是没所去的地方,「如是思惟」,我就在这上头,思惟这个道理,「不住名客」,佛陀不是问吗?怎么开的悟?一个人走路不住下名字就叫客,「住名主人」,这个主人就不能随着客跑,所以说「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这是客字,还有个尘字,是怎么个意思?底下又说。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上边说的客字好明白了,再解释尘字,「又如新霁」,好比刚下过雨,雨过天晴叫霁,「清旸升天」,清旸,这个太阳光出来,清清凉凉的,阳光升天,天上就亮了,雨过去天也晴了,这个清旸之光,「光入隙中」,这是比喻我们住的房子或是门未关紧,或是窗子未关紧,打门窗缝里太阳光就射进来,把屋子照亮了,这叫「光入隙中」,发明看见满屋的微尘,太阳光未进来屋子见不着尘,这是日常的事情,他拿这个作证明,「发明空中诸有尘相」,一个屋子里就见着这许多的尘土之相,

这个「尘质摇动」,微尘是摇动的,虚空寂然的就是不动,「虚空寂然」他是不动声色的,「如是思惟」,就照这个意思,客不能常住,尘是要摇动的,主人是不动的,虚空是不动的,这两样都显出来了,憍陈那解释,为让大众听「如是思惟,澄寂名空」,这个澄寂是不动的名字叫空,「摇动名尘」,虚空里摇动的就叫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他说到这种,「佛言,如是」,佛一听,说的对!佛给他证明,说你说的如是。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这段文是开合手掌给他证明,成就了这个客与这个主人的实义,这段文从上来得分动者为客、静者为主,拿这个静-不动的,表示人的见性,这个摇动的就是尘劳,就为这种事情。上来说这个见性是心不是眼,我们一般人都以为眼看见,这是个大错的地方,因此这种意思,法会大众,佛给他们说过一次,不甚了解,因为没有执难问疑的地方,心还是不甚了解,在这时,佛又以着这种意思,「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对阿难说,「汝今何见?」你拿什么见着的?这是让阿难说,给法会大众听,「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在「众中开合」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佛就是要问这话,说你看见我这个手开而又屈「有开有合」?还是你看见这个见性, 「有开有合」?佛问是让法会大众听,说我的手有开有合,见性还有开有合吗?这显然现出见性不动,哪有开合?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阿难说,世尊的尊贵宝手在大众中伸而又屈,我见着如来的手自己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让阿难这样说,让大众听,这还不好明白吗?你们怎么就是不承认这个见性呢?这个见性是心,不是眼,表示这个意思,人要认识自己的见性,就修行,为什么费这么大事,人人都不承认?那么要认得见性,怎么就会修行呢?你天天观念,总在有形相有作为上观念,得不着佛法,向外驰求都是不对,你要认得根本见性,从哪里表示呢?

从眼上表示出来,眼不是能见哪?他见有个见性,你这一样明白了,六样都明白,见、闻、齅、尝、觉、知都有个性,这常说六样就是一样,这就叫见分,你要明白这一样,六样都明白了,一样一清净,六样都清净,这里是让大家都明白。认得你自己这个见性,你自己就会修行,你观念你的见性,你别观念那个有形相的,这个见性是无形与相,你说见性还是个什么样?见出什么样来就是相,不是见性,是所见的,这是为的说这个能见、能看见的,费这些事,就是表示这种事情。

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

佛问阿难,是我的手动?还是你的见性动?阿难回答说,佛的手不住,有开有合,而我的见性别说是动,连静都没有,有静他好有个动,根本上我这个见性找不着形相,你向哪里去找个动静?谁为无住呢?「佛言,如是!」不错!是这个道理,这为是让法会大众听。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因何摇动。

佛这时又从轮掌中放光指示阿难,前边佛用开掌合手的道理,证成了他这个客与主、动与静,证实了如是,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这是怎么回事?这又是飞光动头,从佛的手中飞出光来到阿难头的左右,让他见光动摇,这证明这个尘与空的道理,尘是动的、空是不动的。前边经文已经证明了,佛为法会大众都听清楚了,所以如来又放光到肩右,又到阿难的左边,阿难看见放光,当然他右盼左望,借着这个,佛告阿难,你这个头为什么动?阿难当然有说的。

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阿难说,「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如来的手里,有不可思议的那个宝贵的光明来我左右,「故左右观」,我向左边观一下子、右边盼望一下子,「头自摇动」,头自然摇动了,佛又问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你望见佛的光左右摇动,「为汝头动?为复见动?」要紧就在这句话上,这意思都在见性上,还是你这个头动?还是你这个见性动?阿难当然说了,「世尊,我头自动」,我这个头因左右有光,头自个儿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他没有形相,连止都没有,「谁为摇动?」说到这里,佛摇头说这句话让大众听,「佛言,如是!」对的!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于是如来就普遍的告诉大众说,这个地方佛都说开了,借着阿难左右动头,阿难回答说尚且没有止,哪还有摇动?佛给印证说对,于是就借着这个,佛就把这个道理结在一块,普遍的告诉法会大众说,「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世间上众生,以摇动者算是世间上的尘劳,就是以六尘代表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都是摇动的、都是活动的,这就是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这还好明白,有客有主,主是不动的、客是动的,「汝观阿难,头自动摇」,你们观察阿难他这个头,他自己动摇,「见无所动」,他这个见性是无所动,说「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见性没有舒卷,这两种事情,佛就责备大家,你们因什么自己失误了,自己就不承认呢?这个见性,这不是显然的吗?

都知道了,「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拿这个动的当了你自己的本身?这个身体是个物,「以动为境」,你拿着动的,这是依报的境界,拿着这个身体当了正报的本体,这不是根本上说错了吗?这都是有相的东西,他就有动有静、有生有死,那是妥妥当当时,「从始洎终」,由这个始以洎这个终,是「念念生灭」,你们这个心都着在相上,随着形相有生有死,这个生死哪能了呢?「遗失真性」,把你那个不动的真性,你自己迷失了,是「颠倒行事」,每天都是做的颠倒事,「性心失真」,你把这个性都遗失了,是「认物为己」,你拿着物当了自己,那就错了,「轮回是中」,是「自取流转」,生了死、死了生,轮过来、转过去,自取轮转于生死,在世间上受生,还怨谁呢?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6:44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唐清河房融笔受

三、显见不灭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这时阿难听佛这一指教、一解说,心里头就明白了,不但阿难以及法会大众,闻佛这样指示教诲,「身心泰然」,这个身心都安然啦,「念无始来」,自己转念,我们从无始劫来,「失却本心」,都把自己本有的真心失掉了,「妄认缘尘,分别影事」,妄认缘影为心,这就是分别的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今日开悟就如同失乳之儿,就像小孩失去了母亲的乳食,「忽遇慈母」,又见着自己的亲母亲,这有多乐,所以「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他愿意如来显出来哪个是身?哪个是心?哪边是真?哪边是妄?哪边是虚?哪边是实?「现前生灭」,这现前哪个为生?哪个为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这二种发明性,这是心里头所求佛慈悲,还得要指示的。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孤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这位波斯匿王,显然问佛,他是当处一位囤王,也是一位大护法,他起立对佛表白,说往昔未曾承诸佛之诲敕,我见着这迦旃延毗罗胝子,这是印度两个外道,这就暇宜讲外道的事,「咸言,此身死后断灭」,他们都这样说,「死后断灭,名为涅槃」,这个名字就叫涅槃;佛法里头讲涅槃,是不生不灭,他以着人死如灯灭这个名为不生不死,从这里一死,也不能再生、也不能再死,「我虽值佛,今犹孤疑」,我现在虽然值遇见佛,这种事他说的,我这心里头也是疑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请佛发挥发挥,证知人的本心,有个不生不灭的地方,「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现今法会大众统统的是有漏声闻、有漏的凡夫,堕落在六道之中,咸皆愿闻佛说的这个道理。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如是佛告大王,说汝身现今还活着,我问问你,你这个血肉的身体,「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佛问他这两种事情,你要问这不生不灭的,我先问问你,说大王现在的身体,为同金刚一样坚固结实、常住不朽、不能损坏?还是变坏呢?大王称一声世尊,说我现在这个身体是「终从变灭」,终久得随着变化销灭,不能常在,佛问大王,「汝未曾灭」,佛说现在你这个身体还存在,「云何知灭?」你说一说,你怎么知道这个身体会销灭?这是佛问波斯匿王的话,大王又称「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说现在我这个身体是个无常的、不能常在的,他一点一点的变,变来变去的就坏啦,这身体「虽未曾灭」,当下虽未销灭,我自己观察现前我这个心里头「念念迁谢」,一念一念的迁变,谢落不停,「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新新一回一个样,由年轻变老了,老相一回又出一个老相,这是新样的,不是这个心向好处变,一时一样的是新新不住,底下说了个比喻,说「如火成灰」,就如同火慢慢就变成灰了,就销灭了,渐渐就销殒了,这个「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这个销殒要是没有总存在着,时时殒灭,他不能歇着,这决定知道现在我这个身体,是「当从灭尽」,应当随从着给销灭完,这是波斯匿王自己说的话,他知道了。

佛言。如是。

佛回答他说,不错!你说的这个话,你总算看透了人的身体,决不能久远长存,就是天上的人寿命长,活上几百万年,到时候也得死,所以佛才给他证明,说如是对呀。

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剎那剎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佛说,大王现今年龄已经随着衰老了,相貌容颜「何如童子之时?」比童年小孩的时候,当然老得多了,大王又称一声,世尊,你问我年轻的时候,也知道,我忆昔孩孺在三、五岁的时候,「肤腠润泽」,我那皮肤纹里极光润、极润泽的;「年至长成」,我的岁数长大成人时,「血气充满」,血气也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而如今已是颓龄,站不住了,一年比一年的被老年压迫着,顾不得自己啦;到这个七十、八十,这就是耄耋之年,迫于这个身体衰弱了;到了老到极点,八十、九十岁就叫耄耋之年,「形色枯悴」,我这个颜色也枯槁了、憔悴了,不但这个颜貌不好,「精神昏昧」,精神也昏沉啦、也暗昧啦,常常有不明白的时候、有昏沉的时候,「发白面皱」,头发也白了、面貌也有了皱纹,「逮将不久」,也就不能够久存世间了,「如何见比充盛之时」,像这样哪能够比得了充足盛壮年轻之时?佛又说:「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看你老的形相容貌,应当不能顿然间说老朽的这个样子,「王言,世尊,变化密移」,他这个身体的变化,密密的就改移啦,「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我实在觉不出怎么老的,就是寒暑迁流这一年,除了冷就是热,冷热的这个迁变流转渐至于此,渐渐的到在六十多岁,「何以故?」这是什么缘故呢?「我年二十,虽号年少」,我在二十岁虽然是年轻的人,「颜貌已老,初十岁时」,面貌就比十岁见老了,「三十之年,又衰二十」,向三十岁一比,从十岁时又衰了二十年,「于今六十,又过于二」,现在我六十岁又零两岁,「观五十时」,我自己观察我五十岁的时候,「宛然强壮」,宛然就像很强壮的时候,「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他又称了声世尊,我自己不觉不知的密密的迁移,我这个身形相貌,「虽此殂落」,虽然这么样的败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自己随便原谅自己的话,这个中间流动变易,不是且限十年没变相,自己这样猜想说,他又转过来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设若是今我微细的思惟,那是粗粗的想法,若是微细的一思惟,那也不对,「其变宁唯一纪二纪」,这个变化,宁可以做为一纪二纪;一纪十二年,这个文里头简便,身体的变相岂止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实实在在考查一年就一变,这又紧一步,「岂唯年变」,岂止一年一变,「亦兼月化」,一个月就变化了,「何直月化?」哪能等一个月才变化?「兼又日迁」,这一天就一变,「沉思谛观」,沉下心去这么一思惟,审实的一观察,哪有这么大的时间?「剎那剎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剎那剎那的是最小的时间,念念之间有九十剎那不得停住,那简直比流水都快,人的相貌看不出来,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因此这种缘故,我知道我这个身体终久随着变来变去的就销灭了。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佛对大王说,你知道由迁改不停醒悟了到时一定要销灭,佛又问大王,你在灭时,你知道身中有个不灭的,你知不知道?大王听佛说-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大王说,我实在不知道我身上还有个不灭的,佛说我今指示给你不生灭性,你自己有一个不生灭的性,自己却不承认。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雏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佛问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这是给他找一种比喻比较出来,说你在几岁时看见这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我在三岁的时候,母亲领着我去谒耆婆天经过此流,耆婆天就叫长寿神,小孩必得拜一拜才能长寿,这是印度风俗,「尔时即知是恒河水」,在那时就经过这里,看见恒河的水,佛又对大王说,「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如你所说在二十岁时,就衰老于十岁的时候,「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乃至六十岁的时候,也不是一时的变化的,「日月岁时」,一天一天的过,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这是挨着来的,总不离念念迁变,佛又问,「则汝三岁,见此河时,年至十三」,你在三岁见此河水时,至年十三又添上十年,十三岁时,「其水云何?」变样没变样?那恒河水又该怎么样?差十年的时间,大王答言,「如三岁时」,虽然又增加十岁,还是没变样,「如三岁时,宛然无异」,恒河水仍是未变,又紧上一句,「乃至于今,年六十二」,我当下六十二岁,「亦无有异」,这恒河水还是那样一点没变,佛又说「汝今自伤,发白面皱」,你现在自己感伤,头发也白了、面貌也皱了,「其面必定皱于童年」,你面上的皱纹当然是超过童年的老相,「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你现今观看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这句话要紧,说你现今观此恒河,与往昔的时候观河之见「有童耄不?」你说这个恒河,你知道没有变,你的见性有老有少吗?童是少、耄是老,大王底下回答说:「不也!世尊」,没有!我的世尊!他对佛说这个见性,他是个无形无相的,所看见的是个物,能见的见性找不着形相,哪还有老有少呢?大王说:「世尊,不能说见性有老有少。」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未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佛说:「大王,你面上虽有皱纹,你这个看见的这个精华,他这个性,见精见的精纯的地方,还有个性,而此见精之性,重在这个性上,这个性未曾有皱纹,也没有老少,皱者为变。」佛说:「要有皱纹,你这个相貌就变了,『不皱非变』,性没有皱纹,他就不变,『变者受灭』,变来变去,就变得没有了,说销灭了,『彼不变者,元无生灭』,根本上他也没有生灭,哪还有老?『云何于中受汝生死?』那怎么受你的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而且你又引出来末伽黎等,修断见外道的,『都言此身死后全灭』,都说此身死了有如灯灭。」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大王听见佛说的这个道理,信知这个身死以后就是舍生,把这个身舍了还得随业受生,就叫趣生,哪有死了就断灭的道理?大王与诸大众闻佛说此妙法,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6:46

四、显见不失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这是十番辩见第四番约垂手显见性无减,把手垂下去显这个见性不增不减,这个不增不减就是一个常在不变,说世间上一切事情都是无常的,哪个事情能常在?就是人的见性,那这个见性一种,一共表示六样,这个见性就是心的体、心能是性的用,这个体相是不相离的,你论性就得论心、说体就得说用。这第四番佛向下垂手,以这个为例,往上伸手以这个为正,拿这个正和倒,显示见性不增不减、没有生灭,这个地方就是让人明心见性的时候,这时大家明白,这个心里头感觉着痛快欢喜。

阿难在这里,听见佛在上边对波斯匿王说的这个意思,说人的一切性都是常在的,说舍生趣生就是显出不生不灭,佛给他证明了,所以「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长跪在佛前请佛开示,「若此见闻必不生灭」,说见闻这个性若必定是不生不灭,既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佛给波斯匿王证明,给他说明白了这个见性,不增不减,是不生不灭的意思,说他是一个见性,我们也是一个见性,说是「名我等辈」,佛说是我们遗失了真性,「颠倒行事」,这个人要死了,都说是舍生,俗语说脱此生彼,这都是一样的,说我们怎么就颠倒了呢?就迷失了真性颠倒行事呢?这是一个问题,「愿兴慈悲,洗我尘垢」,愿佛兴起慈悲心说法,洗我心内的尘垢,心里不明白当然是为尘所染、为垢所遮,所以问佛。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阿难疑惑的时候,如来就垂金色臂轮手下指,拿这个做比喻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母陀罗是印度话,翻中国话叫印手,给你做个证明是这么个意思,佛伸出这个印手向地下一指,问阿难为正为倒,这算正算倒?阿难因佛问他又疑惑了,怎么说我们失了真性颠倒行事?就是佛问的这个颠倒,我们怎么就颠倒了?波斯匿王怎么就不颠倒?这个话是可以问的。

佛这时顺着人的知见,就立一个比喻,佛把这个手掌就称为印手,给他印证这个对不对,手向下一指,就问阿难为正为倒?你说我说你们颠倒行事不对,我这个手向下一指,你说说这算是正是倒?阿难说「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阿难回答佛的话,阿难就心思前边七处征心,这又是四层辨见,反正左右是不对,他自己就不说一定是怎样的,所以阿难回答佛说世间众生,他先指世间普通的人以此为倒,佛手向下指,这就叫倒不叫正,然而我不知谁正谁倒,他推在世间众人上去,佛这么一听,佛告阿难,佛又对他说,「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这个话问得是对,说世间人就以这个为倒,世间人将何为正?有倒必有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阿难回答佛说手向下指就算倒,佛又问怎么为正?阿难回答说:「如来竖臂上指于空,这个则名为正。」兜罗绵手是佛的一种贵相。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佛即时把膀臂竖起向空中一指,告诉阿难说,「若此颠倒,首尾相换」,首就是手指头、尾就是胳膊根,这无非是首尾换一下子,佛向空中一指,大众都看见了,「诸世间人一倍瞻视」,诸世间人又加一倍的看得很明白,这一瞻仰就视见了,就在这上头,你不是不明白怎么叫颠倒?怎么叫不颠倒吗?佛拿法合喻,先指出世间这个实法来表示,将手向下一指,随又向上一伸,就拿这个比喻对阿难说,「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佛说你们的身,就是众生的身,与诸如来的清净法身,「比类发明」,此类发明一比较,各有一类,佛有佛的这一类、众生有众生的这一类,拿这两类比较,就可以发展起来,容易让人明白,怎么个明白法呢?

说「如来之身」,你要知道,名字叫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你们说向上伸这叫正、向下垂就叫倒,这就叫颠倒,说「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正是不偏、遍是普遍,正遍知是正正当当的、不偏不倚,没有不知道的,这是如来的身,「汝等之身」,说汝等的身呢?这是对阿难和法会大众说,「号性颠倒」,说你们那个性上可就颠倒了,佛回答这是怎么回事,以下告诉他。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佛让阿难审实了,你观察观察,说「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在何处号为颠倒?你说出个理来,「名字何处,号为颠倒?」这个名字从何处号为颠倒?「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瞪着两只眼,心里头也莫名其妙也不知怎么说才对,瞻仰着佛,也不转睛,像发呆的样子,因他「不知身心颠倒所在?」不知道身心颠倒在哪个地方?大家都发楞了、发瞢了,佛又慈悲,指示他们什么是颠倒的因由,什么是没有颠倒的性。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佛兴起大慈悲心,可怜哀愍法会大众,发出海潮音,海潮水的音声,到了时候才响,如同佛说法,看见机缘成熟,大家都希望听,佛才发出圆满的音声,遍告法会大众诸善男子,我常给你们讲的话,都是说的什么呢?无非是这个色心二法,「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我是常给你们说的,你们心里头也不注意,也不向深处追求,先说「色心诸缘」,这个色法有十二种、心法有八个,这个诸缘,简略有六种,色法有二种,心法有四种-心所使就是心所法有五十一,诸所缘法是相应行法,有二十四个,加六个无为共成百法。这个法相名词很多,有八万四千法门,经弥勒菩萨集成六百六十法,后者又经天亲菩萨摄成一百法,这还容易记,这是摄其总名,这一百法是我常说的,是什么呢?「唯心所现」,

唯独是一个真心所现,色法十一、心法八,是人人具足的,然而就是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一百法,就是一个真心,你明白一个真心,那就会修行了。说唯心所现还恐怕大家不明白,指实在说,「汝身汝心」,你们那个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这是佛指明了,你们那个身心都是物,你那个认得自己本有的心,是谁给现出来的?是「妙明真精」,什么叫妙?离名绝相,名字也没有,把相也泯了,这个名字就叫妙,你要表出有名有相来,就够不上妙,你得研究到这个名相皆不成立,在这地方相信,这就叫妙;什么叫明呢?洞彻虚灵,洞彻就是通彻前后一通到底,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这才叫明;体无虚妄才叫真,这个具体一点虚伪也没有,才够上个真;这个性没有参杂的污染,名字叫精,能把妙明真精四个字搁在一块堆,才叫妙心。

这妙心中所现的物,什么是妙心中所现的物呢?佛常说的百法,现前就是,你们的心,说「汝身汝心」,都是从妙明真精的妙心中所现,你们就拿着当了心,那就错了,「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说因为什么?你们自己不认得、迷失了,佛就指出这个颠倒相来了,云何我给你们说一说,汝等根本上遗失了这个本妙,根本上这是不思议的心,你们不承认心是圆融无碍的本妙明心,无处不明,所以永远不坏,就称为宝,宝明的一个妙性归在一块,还是一个不思议的性,你们错认了,怎么错认了?「认悟中迷,晦昧为空」,你们承认了本来这个醒悟,认得醒悟中的这个迷,

所以这是错的地方,若以这个迷惑自己的本性,自己不认得自己的本性了,该怎么样呢?这就是众业所成,所以在这个认悟中的迷,「晦味为空」,你自己本来是明明白白的,就拿着世间上这些事情,你就昏迷了,你承认了你这个醒悟中的迷情,迷的甚了就晦昧为空,晦是晦暗、昧是迷昧,这个迷昧与晦暗,就成了虚空,虚空就是我们眼前看见的虚空,是个假相,虚空能障碍人。比如说你看三十里,二十里没有挡的东西可以空空的,你也看不出一百里地去,你想想那个虚空也是遮住了,说你认得这个迷是从哪里来的?你从悟中来的,你认得悟中的那个迷,你不认得那个迷中的悟,就是这么一颠倒,就「晦昧为空」,一晦昧一迷昧就成了虚空了,由于众业所成,人人眼前看的虚空就迷惑这就叫空。佛说空说人的真性空,妙有真空,对一切法,你不作思议、不作分别、不起执着,这才是一个真空;要是一说空你就向虚空心思,你那正是着相,着虚空的相,虚空也有生灭,怎么没有生灭呢?

从地里头出一座山,把虚空就影了一层,把这个山倒了,把山开平了,开平一处就空一处,成了虚空了,这个地是个实在的,你挖个大坑,坑里头都是虚空,这个虚空有生有灭的东西,我们人被眼前的虚空迷住了,往往听到明明指教这个空;佛法说空,说是妙有真空,不是说眼前虚空,眼前虚空也是相,自己把自己迷惑了,这个地方是最要紧的,「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这段文未曾讲完,以上只是论颠倒不颠倒,佛对大众先说出不颠倒,已经说过了,当文就是说颠倒,要说颠倒就要拿不颠倒相比较,所以我念的这几句文就是说这个颠倒相,「云何汝等」,这是对着阿难、法会大众说遗失人的本性,这个性是不可思议的、不可表示的,所以这个名词就叫本妙,本就是根本,妙是不可名、不可相,就是离名绝相,

所以这个意思最难表示,他是怎么个理呢?他这个离名绝相,没有相还有什么名?你要表示表示就得说话,说话就要分别名相,要在这个名相上,还得要引到这个无名无相,这才合上这个理,他说遗失这两个字,就是颠倒,遗失什么东西?就是本妙,本来这个妙,刚才说过是离名绝相,是不可思议的,你要表示就得议论,议论就有名词有思想,这不违背吗?你要说没有话说,怎么表示?这个地方虽然是说大家要会这个理,是会不可思议,是离名绝相,要这么会。

这个名字就叫妙,妙本来人人具足,他根本上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可说、不可名、不可相,这是本妙,这上边本妙是个正理,加上两个字-遗失,人都有本妙的这个真理,人人都遗失了,当下法会人等都遗失了本妙是最要紧的,在这地方不明白,这个经就白听了,说这离名绝相,怎么不明白呢?我再说上一句话,就是一个不思议的心,哪个人没有心?人人有思想,这思想从议论产生,不是你那个思议的心,不是你的思想、也不是你议论的,议论出来就不对、一思想说不对,说要怎么着?还有个比量没有?当然是有,人都不留心,你假定说这个人一天忙忙碌碌的,心一天老不闲着,你要想找这个本妙的心,那算是找不着,你要是再一找这个本妙的心,越找越添麻烦,这个心在哪个地方能显出来呢?假定说这个人睡觉一宿也没做什么梦,一睡睡醒啦,睁开眼了,你要做了梦,那就不同了,那就乱糟糟的就醒了,夜里没做梦把眼一睁,心里明白了,睁开眼你所做的事,你还没想就在这个时候,这就是人的本妙明心!

人都在这个地方忽略,他不是光说一句空话,我说的这个事,差不多人都有睡醒了没做梦,一睁眼什么事还没想,这个地方,那个心里头不明明白白的?你们说一说,哪个人没有?在这时候就是人的本妙,怎么叫妙?这地方没有言谈、没有议论、没有名相,你说他是个什么?他心里什么也没想,你可不能说没有,明明白白的这个地方就得叫个明,你这个明还没发动,要有所明的就错了,你有所明白的事情就有了对相,心里头就染了,所以这个地方要说一说,人人都好明白的事情,就是这个心,人都忽略了,你假比我这么一说这不是容易明白吗?所以这一个本妙心知道,你说你叫他观照这个心,能做得到吗?所以,这一个本妙心,说到这里就是说出这么一个体,这个本妙里头有个解释,这底下两句「圆妙明心,宝明妙性」,拿睡醒觉这时候,显出人的妙心,「圆妙明心」,就是心里觉着明白,你要有了所明白就迷惑了,你要能把这个所明白克服住了,那时就叫修行,这修行用功就在这个地方。

上边说的「圆明妙心」,他不是专在你心里头,这地方大家要知道,要说心在肚子里头那是大错,这个圆妙的心,圆满一切,满是没有贯不到的地方,说是圆妙,不是让你单单的认为在肚皮里或脑筋里或周身上,心是量周沙界,人就不容易信,大而无外,释迦佛夜睹明星悟道就是悟这个妙心这么大,道是通达之义,不是有个什么东西叫道,一点阵碍没有。研究佛经、听佛经、讲佛经,最要紧的不可以说到知觉,说明在肚皮里,这是大错,这地方要明白了,用功也好用,虽然是好用,也得有象样的功夫才行,要不就把这个习惯性拿出来了,你天天想这个想那个习惯了,那个心乱跑,突然间你想着什么也不思想,你就把他关起来,那个谈何容易?就像心猿意马没有闲着的时候,那个猴子它没有停止的时候,再说这个圆妙,圆是圆满、遍满一切处,无处不是这个心,你别心思刚才我说的好明白,我这个心里什么也不想,这就是一个心,当然那是少分子,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是,这才叫圆妙,圆妙是什么?你别起分别,就是个明白,就是这么句话,这地方容易了然,在这地方站住脚根,你要是这么修行,就妥当了,谁能行呢?就怕站不住。上边说圆妙是个明心,说这个心无始终、无内外、无生灭,他是永远常在,这地方才称为宝,永远不坏才叫宝,他不是世间普通的宝,拿这个字表示这个明,明是永远不坏的,转过来还是一个不思议的性境,「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要归成言语,在经里头这个字句上说,

「圆妙明心」就是寂而常照、「宝明妙性」就是照而常寂,这是经里现成的话,就像这两句话词句不同,然而义理是一点不错。妙就是寂、明就是观照,圆妙是寂、明心是照-寂而常照,宝明是常照-照而常寂。这个妙是个不动、这个明就是光明,这明就是个明白,这个明白没发动就是体,要一动就迷了,一转变就迷了,这解释的是个妙明明妙,这个妙就是寂然不动、明是了了常知,所以说妙明是寂而常照、明妙是照而常寂,就是一个寂照、一个照寂:这个寂的时候就得照、照的时候就得寂;妙是寂然不动,寂然不动,你常观照他,你要不观照他就发动,这个明是观照、妙就是不动;寂而常照,这是用功,就这么用法,要照而常寂,所以说寂而常照就叫妙明、这个照而常寂就叫明妙,这就是明明白白的事情。怎么叫颠倒?所以上边有两个字叫遗失,你这个妙明明妙,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你遗失了,因为遗失就叫颠倒,颠倒该怎么样?底下说,「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就是这么糊涂的、这么迷惑的,所以,因为遗失这个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承认了,自己认悟中迷,这个人有什么迷,因有悟才有迷,要没有醒悟你拿什么当迷?

这明明白白的自己承认,怎么叫颠倒呢?「认悟中迷」,他不认得迷中的悟,我们人都在迷中,你要一醒悟就对了,之所以称谓颠倒众生,就在这上头,认悟中的迷又该怎样?底下解释颠倒的过程、颠倒的秩序,这倒没有什么关系,这个颠倒谁信他干什么,也得说出个来历、也得说个秩序,说是因为认悟中的迷就颠倒了,一颠倒一切颠倒,「晦昧为空」了,没有明,当然就晦昧了,一晦昧,人的心,就成了个空的,空是什么空?就是暗相,大家知道,这屋子很光亮,是灯亮;白天是日光亮,离开日月灯三光,就成了黑暗了,你别心思空是亮的,所以说「晦昧为空」,晦昧怎么就成了空呢?

空是个黑相,空晦暗中「结暗为色」,结就是冻成形色、现出形色,「色杂妄想」,由这个色参杂人的明明了了的心,他就迷惑,迷惑就成妄想,形色合妄想一参合,「想相为身」,你一发思想我这个相是我的本身,这是迷惑的这条道,越迷惑越深,「聚缘内摇」,你有这个身体,里边有思想和四大色相参在一起,聚成这个因缘,内里没有休息的时候,就一个劲的摇动,我们这个人心哪有歌着的时候,「趣外奔逸」,趣就是向外求取、奔走腾逸不停息,「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以这个昏昏沉沉、糟糟扰扰的,拿这个当了心性了,人就是这么迷惑的,人都拿这个当心性,连我也在内。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6:47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在这里迷惑当了心,决定迷惑着说,心在我有形有相的身体以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说个比喻,你不知道你有形有色的这个身体以外,山河大地虚空,这都是有形有相的,这是哪来的?「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统统是那个妙明、明妙真心中的物,你别拿着这个色身里头的昏扰之相以为心性,不知道色身以外的山河、大地、虚空都是,底下说个比喻,「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这地方说的这个山河、大地、虚空,统统都是百千物在那里头搁着,说比如澄清的百千大海,清清凉凉的那个水,你都弃了,「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你把它目为全潮,就是迷的小,把大又迷为小,一个大海就很大了,「百千大海,弃之」,你不要了,这是个比喻,认什么呢?

「唯认一浮沤体」,大海里头起了个水泡,你认一个水泡把大的弃了,随后在小水水泡里头,你又把它看成大了,这两层颠倒,弃大认小,又拿小当大的,「目为全潮」,你承认前面说的这个色身以外以及山河、虚空、大地,这都是应该弃的东西,这地方你拿着当真的,这都是真心中物,真心如同澄清百千大海,你不承认,转过来又错认了,「唯认一浮沤体」,一水泡比如色身外及山河、虚空、大地,这都是妙明真心中的物,都是微细的东西,拿着小的就看成大,把大的你弃舍了,你就认浮沤里头一点体「目为全潮」,你看着为全潮,还穷尽了瀛渤,简直说这是瀛海渤海那么大,所以这个迷惑的弃大取小,拿小的又当大的,「汝等即是迷中倍人」,这是佛指着阿难大众说,你们在迷中又加倍的迷,「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就像我垂手一样,你们不是颠倒吗?手向下一垂就算是倒,就是这么个样子,「如我垂手,等无差别」,一点差别也没有,「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五显见无还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此一段文,遵约着标指,显见性无还,阿难尊者承佛的慈悲心救济他,这是深微的教诲,感激的他「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有泪无声为泣、有泪有声为哭、有声无泪叫嚎,阿难是有泪无声掉眼泪,两只手叉在一块,就是抱着拳头,这表示佛给他的深微教诲,抱在胸前服膺不失,表示尊重,永远不忘,对佛表白说,「我虽承佛如是妙音」,说我虽然承受佛的不可思议法音,让我「悟妙明心」,佛的慈悲心,让他醒悟不落言诠、不可思议明明白白的这个心,是「元所圆满」,常说今天悟道,明天学道,后天修行,修行什么?悟个什么?就是这个明白,哪个人不明白?这个明白是个妙明,不落言诠、不可思议,不执着在这个名相上,就是心里头明明白白的,也没有能明白、也没有所明白,这个人人都有的心,假定说你心里头没有事,你看看我心里头还有什么?就是个明白心,偶尔人这么现一现,就是剎那之间就过去了,总是妄想思索的心多,所以那就不妙了,佛让阿难醒悟这个不可思议、不落言诠的这个,明明白白的心是「元所圆满」,这个元就当根本讲,根本他就是所圆满的,也不是炼出来的、也不是修出来的,人人皆如此,佛也是这个心,我们这个人也就是这个心,都是这个心,我们怎么不成佛呢?这世间上的烦恼很多,佛怎么能成佛呢?

其实心是一样,所差在哪里?我们人自己不认得自己的心,认的什么心?我们心里一天思想是非善恶,想这些事情,把明明白白的这个心就遮住了,这就叫迷惑,不认得自己。说修行悟理,就是悟认自己的本心、见自本性,本心本性就是一个心里头没有思索、没有妄想,明明白白的,就是一个心。大家知道,心人人都有,然而可站不住,这个心里干干净净的什么事也没有,就对了,站不住是人受烦恼、受生死苦的地方,人人都如此。所以这个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这个心是没有改变、是永远常住,他也没有来去,常住不动的这么一个心地,就像个大光明镜子似的,我们这个人自己不承认,每天自己思前想后、人我是非,到老了精神一天一天的衰败,衰来衰去就要死,一点客气没有,人都如此,

「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阿难尊者得到佛的慈悲教诲,感动得流泪叉手交搭胸前,对佛说,我虽蒙佛的妙音说法使我开悟,悟妙明心遍一切处,「元所圆满」,但我以世尊的音声而得开悟,我听佛说法是用这个攀缘的心,我听见就记住了这个理,而且用这缘心瞻仰世尊,是以虽获本元心地,也不敢水认是我本有的,这事情我自己信不及,「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愿佛哀愍我,满我的愿,慈愍宣示圆音,好拔我的疑根,归无上道。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

这里拿这个比喻总起来给他发明,佛告阿难说,「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佛对阿难及法会大众说,你们尚且还要用这个攀缘的心,来听我给你们说的法就错了,你不知道我说法的宗旨在何处,光记我的话没有用处,你要用攀缘的心听我说的法,这个法也就成了你所缘的境界了,你仍然还不能认得你的本心,非得法性啦,你没得着说法的究竟宗旨,法法都是自性,你们不承认,这比方什么,「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这是佛诃斥阿难的意思,佛说法给大家听,你们还拿攀缘心来听法,仍然得不着法性理体,底下说了个比喻,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向不知月在何处的说,你往天上一看,那不是月吗?「指月示人」,你不认得月,人指给你看,「当应看月」,你不往上看月,却「观指以为月体」,你如果「若复观指」,偏看他的手指头,不就错了吗?若是观人的手指头当做月体,这人就糊涂啦,

「此人岂唯亡失月轮」,像这种人岂是单单的迷失了一轮明月,「亦亡其指」,连手指头也不认得了,我说法的音,是个方法,我告诉你让你明心见性,你把我的话记住了有什么用?也等于亡其指,你连手指头也不认得了,别说不认得月体;这个手指头好比佛说的法,月就是人的心性让人认得,所以佛就拿这个做个比喻,「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人家指给他月亮看,他拿着所标的指当了明月的缘故,「岂唯亡指」,岂是单单的不认识手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连明亮黑暗都分不清楚了,怎么个理呢?这个月亮是光明的,手指头是没有光明的,不但不认得月,拿手指当月,这又说连明暗也分不清楚了,「何以故?」什么缘故呢?不认明暗,「即以指体,为月明性」,就拿着手指的本体当成月的光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明暗这两种性,你就没有明了,「汝亦如是」,你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佛诃斥阿难的话。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佛陀给阿难解释,说法让你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你若分别说法音声为汝心者,要是这么样,「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他要离开我这音声,就没有分别性了,你怎么拿我说法的音声就当你的心性,这就错了。我说的话如同手指头指给你见月,那个心性好比月亮,你还不明白,拿我说的话当了你的心,此心应当离开我说话的音声,还有分别性才对,我这个话一住下,音声也没有了,你也没有所分别的东西,那就对了,底下怕他不明白又给他说了个比喻,「譬如有客」,客是指行路的人,「寄宿旅亭」,他不能常住,「暂止便去」,我这个说话也是如此,像客人一样,以客好显主人,客人暂时住一会儿,无非是吃饭睡觉完了就要赶路,不能停留,「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旅馆的主人都无所去,他不去,常住在店里,「名为亭主」,这才是店里的主人,

「此亦如是」,我给你说法说像过路似的,一会儿就过去了,拿着这个言语,好比是个手指头指给你向自己的心上注意,承认才对。你要拿话当心性,就是以客为主,自己把自己误了,「而掌亭人,都无所去」,主人无处可去,他有处可去就叫客,不叫主人,所以不去才叫亭主,说「此亦如是」,我这个说法也是如是,我让你认得自己的心性,那就是主人,说的话都是客,说完了就过,站不住,心性是永远长住的,「若真汝心」,这又顺着他说本不是你的心,若拿我说的这个话,若真正是你的心,「则无所去」是主人,就不能去了,我说完了就过去了,你怎么拿着当主人?「云何离声无分别性?」你说一说,离开我这声音,分别性就没有了,因我说话才起分别心,这就错了。

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岂是单单的唯独声音这个分别心是不对了,你从声音的分别心当了主人也不对,因为你这分别的声音,是六尘的声尘,再转回来,你要是分别我容(佛的脸面),这是有形相的容貌,你分别我的容貌,「离诸色相,无分别性」,我要分别声音,离开声音,就没有分别心了,像过路人,不能常住,你拿这个声音当主人就不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这是佛转过来,「斯则岂唯声分别心」,从声音起的分别心,从形相上起的分别我容,我这个脸面,你要一分别是丑是俊、是圆脸方脸,这也不能常在,你要离开这个色相,我这个脸面是有形有色的相貌,若离开这个色相,也就没有分别性了,有分别就错,这个人的本心本性他是常住的,哪时候用哪时候有,他没有来去、没有生灭,「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这又提起印度的外道,你说照着这个,你不知道说话的宗旨落在哪里,如是由这里一说,「分别我容,离诸色相」,也就没有分别性了,这算是客不是主人,

「如是乃至」是超略辞,这里头关系很多,色、香、味、触这都是尘,「如是乃至分别都无」,你就是分别的都没有,也没有色、也没有空,这也不对,也不分别长、短、方、圆的形色是好是丑,这是「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也不是色、也不是空,这也不对,「拘舍离等」,这就是那个外道拘舍离等,他「昧为冥谛」,拿着这个非色非空,人的本性就在这个地方认,他这里头有个都无,

「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都没有这非色非空,拘舍离等这些外道「昧为冥谛」,迷昧了,他们研究到这里,说这就是一个冥冥之中不可见的这么一个真理,所以也叫真谛,中谛、俗谛,拘舍离他这一类的外道,迷昧为冥谛,他们还起个名字,就是不可见,默默之中这么一个真理,他说的这个也是靠不住,「离诸法缘」也「无分别性」,世间上有名有色有形相的,都是法缘,法相攀的缘,往一块连络着,离开这个法缘也是没有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你要拿哪个当你的性,他都有还,站不住,随跟着就过去了,他是个无常的,他从哪里来的?还去哪里?「各有所还」,有所来就有所去,有来有去,他不是不动的主人,「云何为主?」哪能做得主人?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这是阿难问佛若是我们这个心性各有所还回去的,再者,如来说的这个「妙明元心」怎么「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这是阿难尊者借着他承佛的责备,他又重申前边给阿难说一个比喻,说你听法要分析开了,你不应当拿攀缘心当做你的本心,我说的话你都当了佛法,这地方就错了。佛告诉阿难,说世间一切法都是对待的,没有一宗离开对待,佛说的法是超伦绝待,没有伦次、没有对待,你要有对待就错了,就不是佛法,怎么个理呢?

他有来有去,来去比方世间人的生死,长短、高低、贫富、贵贱、贤愚,世间法都是对待,不是好就是坏,这佛法是超伦绝待,你要拿攀缘心来听法,你这个心性就各有所还,那就不是你本有的心性,你要拿客人当做主人就错了。就人不认得本心,本心为主,佛又责备阿难,阿难对着佛说,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这个妙明之心,妙是不可思议、明是心里明白、元就是根本-根本源流,如来说这个「妙明元心」是主人,他怎么就没有还处呢?怎么没有来去呢?我心里苦苦思惟,还请佛垂恩慈悲哀悯,为我宣扬演说演说。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佛先说个比喻,就是天上的明月,谁都知道以明月显法体,就是人的性体,心性的本体是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本来不生不灭,人自己不承认,却承认这个有生有灭的,这是人的错处,旁门左道想要修出个不生不灭来那说错了,他不是可修成的,根本上就是个不生不灭的,你要认当体就是,费那些事干什么?受苦就在这个不认得,说我要认得又该怎么样?要认得你就时时观念,这是我的主人,我就是主人,我是什么?就是本知本觉,你有个知觉,那个知觉就是主人,佛问阿难,暂且你看见我这个「见精明元」,你知道这个见要会用,得要精纯不杂、不受污染,要是精精明明的不参杂,就光是一个明,用句成语-「正大光明,无所不明」,这个元就当个根本说「见精明元」,你纯粹的这个见精,纯粹没有污染,是明明白白的,这就是个根本,此见虽然比不上佛、圣人,你这是凡夫,可也要从这上认识,你要是修行超生了死,也得从这里入手,「此见虽非妙精明心」,所差就是这个妙字,底下分析说,

「且汝见我,见精明元」,这是指着阿难说,你们这些凡夫,人人都知道,眼睛能见着,研究这个眼虽然见着了,但都是污染,虽然是污染,只要纯粹的不沾染就是精纯、光明,这就是根本,当下你虽然还未到究竟处,但你也可以明白,我给你说一说,且你见我「见精明元」,和你共用的这个见,虽然是赶不上佛的「妙精明心」,只是「见精明元」,就是没有个妙字,要说知见,人人少不了,虽然说这个不可思议、精纯不杂、明明白白的心不是像佛一样,也可以比量出来,「如第二月」,可不是本身上头第一个月,怎么叫第二月呢?「非是月影」,这月亮在空中,这个模糊眼看不真,一个月就看成两个月,这就是成了第二个月,

第一第二虽然是看花了眼,总未离开第一个月,总算有根,「非是月影」,可不是月亮照在海水里的影子,这总算有个真的在这里比量着,就说这个比喻,虽非「妙精明心」,虽然是第二月,还比月影子强,就是这么句话,普通人拿着水里的月影子当月,还不至于怎么样子,说到这里,佛就拿这个做个比喻,「汝应谛听」,我拿这个做本位,好让你慢慢的明白这个道理,你不是不承认吗?不明白吗?说「汝应谛听」,这个谛字是审实了,倒是真明白假明白,汝就是指着阿难,阿难是代表大众,应当谛听,你把他审实了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今天我指示给你没有所还的地方,真心是没有还回去的地方,妄想心就有来有去,拿什么可以比例出来呢?说拿眼前看见的这个见,会用,就是自己的一个本体,就是个佛性;不会用,就是凡夫,在世间上不明白自己这个真心,就随着波浪沉没苦海,受苦就在当时,现在我指示你,这个无所还地让你审实了,佛把话说到这里,怎么是个无所还地呢?底下佛又说一个比量好让他明白。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土+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佛对阿难说,「此大讲堂」,你同大众都坐在讲堂里,「洞开东方」,洞当通字讲,「日轮升天,则有明耀」,太阳从东方出来,这是个日轮,升在天空高处则有明耀,鲜明显耀,人都看见了,从这个地方引出见性来,看见的见字,底下有八个样子,都是眼睛看见的见,「中夜黑月」,说完了光明,又说黑的,中夜就是半夜,黑夜是月黑之地,三十这天一点月亮的光明也没有,这叫「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又加上天上的乌云,晦暝就是黑暗,「则复昏暗」,又加上一分昏昏暗暗的,这都是拿眼睛看见的,「户牖之隙」,户是门、牖是窗,门窗都打开,「则复见通」,从外边通到里边、里边又通到外边,这叫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有墙有宇就是房子都间壁开了,你复看见壅,都壅塞住了,这是通壅一对,底下又说,「分别之处,则复见缘」,见缘二字当连络讲,帮助的意思,「分别之处」,无论世间上什么环境总有个分别的处,分别处自己不能单独成立,要有帮忙,什么帮忙呢?要有助缘,你要看这个相就知道分别是长、是短、是方、是圆,这都看见了,「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顽虚这个地方什么也没有,当然普遍的都是空性了,这个好明白,「郁[土+孛]之象,则纡昏尘」,郁者就是沉闷、[土+孛]就是尘土-风吹的尘土就叫[土+孛],「郁[土+孛]之象」,这种昏昏沉沉之相,「则纡昏尘」,这就是连络上遮上昏昏沉沉的尘土,这一定的,人人知道,人人容易相信,底下又说「澄霁敛气,又观清净」,前说昏沉这又说清净,澄是湛清的、霁是雨过天晴、敛是把那昏沉之气都收回去,当然又观清净了,这是四对八样,佛给他说出来让他好明白。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6:51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佛对阿难说,「若汝见时」,你看见的时候,那个见就是你,还到哪里去找?那这个见就是你,不是我,「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这个见性是周遍的、是个整个的,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个见,在一块堆连着,这个见不能说断开了,这个见没有分别,在形相上有分别,你的相不是我的相,这个见是一个的,他分别的时侯,借着这个身体去分别世间的物质有数,一个一个的分开了,见性分不开,在物上哪里用哪里都有见,这地方得要明白,「见性周遍」,说见性周遍法界,无处不是,「非汝而谁?」大家同是一个见性,都在这个物质上显出来,这是你、那是我,你要把物质都放下,生佛都是一体,见性是一个,连蚊蚁蛆虫在内,怎么个意思呢?

说见性周遍法界,无处不是,整个的!这个见性不是你是谁?谁用的谁是,「云何自疑汝之真性?」你为什么自己疑惑你自己的真性?「性汝不真」,这个性你自己不以为真性,「取我求实」,必定还要求个我,你求的那个才叫实在,不是这么回事情,这个性是无形无相的东西,他是个整个的,没有分别的,分别这个物质,还要借着这个性才能分别,要没有这个性也不知道他有分别没有分别,你必要还单提另的取出来,那个是我的,以这个求实,若能指出个数来他就是个物,他就不叫见性。

七、显见无碍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祇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这是阿难问佛这么一套话,他听见佛说见性不是物有道理,他也没反驳,阿难就对佛表白说,「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设若依佛说,见性必定是我,并非余的,而是我这个本人,我借佛的神通智光,「观四天王胜藏宝殿」,这在前边说过,居在日月宫,同日月宫相平,此见就是人的看见的见性,周围是圆满的普遍娑婆国,娑婆中国话叫堪忍。我们这个世界最苦,成佛的人多;安乐的世界多,成佛者少;因为安乐,寿命也长,衣、食、住都是现成,没有劳苦他就不学佛;娑婆世界苦,人都想学佛,成佛都是从娑婆世界成的多,要不释迦光度这个娑婆世界,所以苦有苦的好处,这是阿难对佛说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说此见性大的不得了,是周圆普遍娑婆国,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是释迦佛掌教说这个见性周圆遍满娑婆国,「退归精舍」,我借佛的神通,我又看见初禅三天,又见到四天王的胜藏宝殿,「居日月宫」,这是说见性的大,再转过来又说「退归精舍」,你这个见性这么大,退回来归在这个精舍,精舍就是佛住的房子,讲经的地方叫精舍,「退归精舍,祇见伽蓝」,伽蓝是僧人住的地方,只是我们僧人住的屋子,

「清心户堂」,这个屋里清清净净的,屋子清净,心里也是清净的,外边有门户堂屋,「但瞻檐庑」,单单的瞻仰看见外边房檐,看见走廊,不能看的很远,说「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借佛的神通我也看见这些世界之大,「今在室中」,现在这屋子里头「唯满一室」,这个见只看见屋子里头,屋子外边就看不见,「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说这个墙和房子给他夹断了,「我今不知斯义所在」,为什么见性那么大,到了屋子里怎么又变得这么小?「愿垂弘慈,为我敷演」,请佛大垂弘慈,慈悲为我敷演好叫我明白,这是阿难问的。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上文因阿难疑惑,就问佛,这是个疑问,因什么他疑惑呢?他借着佛的智慧光(神通)看见初禅三天,由三禅天以下,见着须弥山,须弥山的半截腰上才是日月宫,须弥山有多高呢?有八万四千由旬,有人研究,说是喜马拉雅山就是须弥山,这个根本也不对,喜马拉雅山也没这些个事,其实误会了,日、月还在须弥山半截腰上,喜马拉雅山离日、月差太远了,大家想想,是不是?日、月比喜马拉雅山高的太多了,你要上须弥山顶,日、月还在须弥山半截腰上,这须弥山有多高呢?八万四千由旬,最小的由旬,和印度的树木,在中国四尺以内算一由旬,八万四千由旬,日、月宫在须弥山半截腰上,四万二千由旬,和中国的里数,一百六十八万,所以,有这么高啊!

看见的见性能周圆普遍娑婆国的世界,退回来到精舍里头,「只见伽蓝(僧人的房子)清心户堂」,清清净净的屋心,门外头有一个户,所以有一个庭堂,外边可以瞻仰房檐游廊,「世尊,此见如是」,见性就这么个样,其体本来是周遍一界,周遍这一个娑婆世界,现今到了屋子里头,只见一室,见性是缩大为小,这个道理因什么呢?还是「墙宇夹令断绝」,请佛告诉我,「我今不知斯义所在」,见性是因什么那么大?小又为什么这么小?到了屋子里头,是否墙壁把他夹断了,是怎么回事呢?「愿垂弘慈,为我敷演」,请佛给我放开了,演说演说这个理,去掉我这个疑惑,这是因阿难上面已经问过,讲到这里,要不怎么斗然间佛告阿难,是为什么事情?

就是为破除他的疑惑,他是错误了!执着了!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这些东西都在相分以内,在形相的这一分子以内,这皆属于现前的尘相,见色、闻声、齅味、尝滋味、身上感觉的冷热、心里头分别是非邪正,这些东西这都是尘,这都是有对相,这是六尘,是见性的一个对相,你拿这个现出大小来了,「不应说言见有舒缩」,不应说言那个见性有舒缩,看见四天王天有多高多大,到屋里又缩成这么小,说这话是错误,佛给他说一个比喻,这世界上所有的形形色色,无非是个器皿。

底下佛给他拿器皿说一个比喻,「譬如方器,中见方空」,比如一个四方的柜子,这柜子空的里头当然的有四方的空间,「吾复问汝」,佛又对着阿难说,我问问你,「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你在方器皿中就见着四方的空,那是当然的,这是比方外面那个环境大,你的知见就大,你到屋子里环境小,对相就小,这个见哪有伸缩?从来也没有大也没有小,也没有伸开也没有缩小的时候,所以佛给他说了这么一个比喻,佛说此方器中的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说这个空一定是个方的?一定不是方的?这是佛问阿难,佛说「若定方者」,这个空在这四方的箱子里,他若一定是个方的,虚空一定是个方的,若「别安圆器」,你再弄一个圆器皿、弄个缸来,盛水的缸、罐子都是圆的,你特别的再安这么一个圆器,「空应不圆」,因什么呢?他这个空性原来是个方的,你再弄个圆罐子、说不过去了,

「若不定者」,这个方空,他若不一定是个方的,不一定是现长的、现短的了,那就不一定了,不一定现个什么样,「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你照着空这一面说的,你没照着有形相的这一面说,这个空若不一定是个方的,你要弄个方器,方器中就没有方空了,这个空是不能随着改变,圆器中若是一定,「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怎么还有方空呢?要说有一定也不对、说没有一定也不对,「汝言不知斯义所在」,这是佛问阿难的话,你说不知道这个实义在哪里?「义性如是」,这个实义的这个性就是这么个样子,就像我才刚说的,那个器皿是个什么样,装的空就是什么样,你还问这个空,他还有大小、还有方圆吗?「云何为在?」说是这个理由在哪里呢?佛说方器、圆器的义理,就是这个意思。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这个地方佛说出这么一个比喻,让他好信,佛对阿难说,「若复欲令入无方圆」,设若你不愿意,要这个虚空成方的成圆的,你只要去掉这个器皿,虚空就没有方圆,这底下随着说一样,「但除器方」,不必再说圆的,「但除器方,空体无方」,把这个方器皿要去了,这器皿里头成的空,他当然就没有方的了,「但除器方」,空体就没有方了,「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就要问这句话,不应当说这个话,把虚空的方去了,这就是拿器皿比喻,看这个世界上看大看小,「若如汝问」,说像你刚才问的这个话,这个空缘起在外边,看见日月宫在须弥山的半截腰上,这是你看见的,说「若如汝问,入室之时」,和上他问的这个比喻,拿这个比喻,回他所问,若如你所问的,「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你问在屋里这个见就小,这是前边的话,你问「入室之时,缩见今小」,早先在房子外边看见虚空这么大,到了屋子里头看见这么小,你问的能有这么个理吗?

「仰观日时」,你到屋子外边,你仰面看见日头(太阳),「汝岂挽见,齐于日面」,你把那个看见的那个见,你借着他能齐于日头(太阳)那面前去吗?有这么回事情吗?你还闷得慌,在外头就大了,到屋里就缩小了,这个话你应当问吗?…这个见性到了屋里,拿这个墙把他夹断了,这是怎么回事情?「若筑墙宇,能夹见断」,这个理也说不通,既把这个空夹断了,「若筑墙宇」,盖上房子垒上墙,这个空,从这边说看不见那边了,夹断了,把这个见夹断了,夹断了就不能续上了,断了嘛,可是你要把这个墙「穿为小窦」,你把他打一个窟窿,「宁无续迹?」他岂能不续上这个虚空吗?他当然是续上,你能说是夹断了吗?哪有这个道理?「是义不然」,你问的这个意思,完全不是。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阿难代表众生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一切的众生,打没有头的时间上来,把自己迷了,不认得自己了,自己是看见的那个见性,都迷己当了物了,「失于本心」,本心就是见性,心和性不好分,要是分开,勉强着说,性就是体、心就是用,这心性是不能离、体用不能离。拿人的身体来说,有体有用,眼睛用他看到、耳朵用他听声、舌头用他说话、鼻子用他喘气,体用不能离,这都是用;连胳臂带腿,皮、肉、筋、骨合在一块叫一个体,各有各用!毛孔眼还用他出气呢!这是一定的理,各有各用!这个人迷惑了,「迷己为物」,拿身体当自己,把见性不承认了,这地方,指着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迷了自己了,什么叫迷了自己?「迷己为物」,这个身体就是个物,物有生死,见性没有生死、也没有增减;见性没有增减、没有生死就是自己,人人自己不承认,拿他当世界上有形有相的物了,这不就错了吗?就「失于本心」,你那个见性就是本心、本心就是见性,所以你失于本心,「为物所转」了,你这个心是你的主人,是个主宰,物是你所用的,「为物所转」,你那个见、闻、觉、知那个知觉、那个见性,让你这个身体支使了,因什么支使?拿这个身体当我,一开头,一拍胸脯,我怎么样,差不离就是这么样子了,不是身体、不是我,是什么呢?我常说的,身体是我的,是我的身体,你别拿了他当我,我和我的这太远了,这所以「迷己为物」,拿了自己的见性当了身体了,身体是个物,「失于本心」了,你本来的心就不承认,失迷了,

「为物所转」,这句话说的最要紧,连我也在内,我们这个人,哪个人不为物所转?我不吃旁的,我吃好的心里就欢喜;吃不好的我就不愿意,你心思这不是为物所转吗?佛说的这个话丝毫也不错。你说我们人一天想研究研究我这个见性,研究我这个见、闻、觉、知,一共六种:见、闻、齅、尝、觉、知,要说一样就代表六样,这是人自己的天性,自己不认得,他没有生死,生的时候也没生、死的时候也没死,自己要承认生死;像我老了,快该死了,自己要承认了,这不是都在这里摆着吗?还能活多久?自己明知道这样也被他所转,你说有人来说让我死吧,还不愿意死,这是一定的,哪个人还愿意死?为他转了,你要不为他转,没有生死嘛!什么叫生?什么叫死?人的见、闻、觉、知,这个性他没有生灭,这地方得认得,什么叫修行?你要认得见、闻、觉、知,大家要知道,在这上头要常起观念,这才叫修行,你心思还有什么法修行?你自己不承认你的见性,你不承认你的耳根的闻性;你承认眼睛能见,一口气不来,见性离开了,有眼睛瞪着,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也不能听,这个人自己不搜根,佛说「为物所转」,哪个人不为物所转?

我这是给大家讲,我也是为物所转,我告诉你说吧!「故于是中,观大观小」,前边阿难对佛说,在外边看见四天王天这就是观大,到了屋里就观小,这就是「为物所转」,底下转过来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你看佛说的话有多结实,你让物转了你就是凡夫,就是普通人,到时候说生、到时候就死,身体都有生死啦,你承认有生死的身体,你自己拿物当我,我生我死、我露脸我丢人,都认这么一套!都照着身体说,你若能转物,就是把身体转为是我使唤的物,能知道见性是我,这个物使唤瓖了,就得换换样,再去投生,长大了又老,老了又快该死,哪个人也逃不了?人人都承认,哪个人不承认?连我都承认,我研究这个给大家说,你要不承认该怎么办呢?你不承认,时时观念,我这个见、闻、觉、知别乱用、别迷惑,若这么起观念,这就叫修行,你这个见、闻、觉、知的能力就大了,你知道你要被这个身体缚住,这就上当了,佛出世不是有什么法传给人,就叫你自己认得自己说对了。你总在外头看大了、到屋里看小了,「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如来是佛的十种通号的第一通号,乃至第九号是佛,第十号是世尊,普通简单称就是佛,

若能转物就同佛一样,你假比诸位今天来听经,这就是自己作的主,怎么知道呢?这个心里头耳朵还要听见,耳朵还要闻一闻,这个理在哪里?就叫作主;若说今天忙一天的工事太多太辛苦了,不去听经,这就让身体把他累住;若说非去听经不可,非研究不可,非把这个理研究到头不可,身体疲乏也要去,这就是你的知觉作主;若说我懒得动,不愿意去听经,你就不能作主,就是这么个道理,「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没有旁的稀奇,你只在转了,转过来就和佛一样。

「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这段经文说,你要能一转物,和佛一样,「则同如来,身心圆明」,这个身、这个心,明明了了的,圆满无亏、普遍一切,这个身是指着法身说,法身就是心里的知觉,觉就叫觉性,这个性与心分而不分、不分而分,要勉强分开这个心是用、性是体,人常说某人的性体怎么样,这就是性体,心是体的用,身就是法身-清净法身,怎么叫清净法身呢?我们这个人怎么叫法身?人自己不认得,用错了,人怎么用错的?污染了!一染了就不叫清净,这个道理说从这句话上-「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这个圆当满字讲,普遍一切处,没有不到的地方,是个明明白白的知性,说「不动道场」,怎么成为不动的道场呢?他因大了!没有第二个,这个地方他就独立,往往说的独立,独立你得平等,一样才叫平等,大家都得这么会想,你别认为心在肚子里头,那就错了!肉团的心当然也有知觉,他不是整体的心,那地方也不能说不是心,那是多少万万分之一分子,你承认那一点就是认小弃大,说是「圆明不动道场」,因什么就在这个不动上?

因为体大,没有动的余地,一切众生统统就是这么一个性,不同的地方是染,这个性情有好东的、好西的、好南的、好北的,那就不是一样的好了,就不同了,这个天性没有比他再大的,不动的这个道场就是这么讲,说「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我们人身上的一个毛端是最细了,他能普遍含受十方国土,这话说的人不易信,你拿我们这个人心一想,就没法可信了;十方是没有边际的,十方这些国土都包括无余,大家想想,到这个地方怎么讲?悟这个理就在这个地方悟,怎么个悟法呢?我要一说大家你可得承认,就在这个毛端上,他普遍的还不是让旁的包他,他能包含十方的国土,你看我们中国这一国多大,十方的国土就能有这么大,怎么个讲法呢?

大家会怀疑,这是什么道理?讲法就在性上,性没有大小,这个性,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是;这一毫端,你别看他小,这是个物、是个相,他的性也是这么大,诸佛菩萨也是这么大,大伙就是一个性,大家要认得,你怎么用怎么是;猫有猫性、狗有狗性,分开说人有人性,人性里头还有聪明的、还有糊涂的,各有所好,这都是从性里头出来的,整个的性就这么大,人要知道性这么大,在小上就没有争竞,还有什么可争的?你心思心思!人自己不认得自己,这么大的性是自己,一个人五尺上下高,拿磅磅了一百多磅,拿这个是我自己,这个就错了,错太多了!不错的地方认得自己的见、闻、觉、知,你认得一样就行,你就认得看见的见,这就都妥当了,他就能含受十方的国土,因什么能含受十方的国土?这是指着那个性也是一样大,同诸佛菩萨一样都是这么大,这个地方大家要慢慢把他研究研究。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6:52

八、显见不分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这一段文是在十番辨见,十番辨别见、闻、觉、知的见性,举这一种可知一切,所以,上来是第六番辨见,约周遍啊!显见性非物,见性能周遍法界,无所不在,显这个见性不是物,不是世界上有形有相的物质,怎么个理呢?约周遍,怎么就显见性非物呢?这个见性是一个无形相的,人人皆具足、人人皆不承认、人人皆不知道,佛出世就是专为这种事情,让世间人,人人都要认识自己,见、闻、觉、知原本是人人自己的本性,人自己都失迷了,都不知道了,

所以,佛出世要把这种道理发明透了,要人人都认识自己,上来,遵着这个见性周遍法界,为什么呢?显这个见性不是世间上的物质,怎么显出来了?这个物质它不能周遍,它是有段落的、有个数的,这儿有、那个地方就没有,这个见性是普遍的,你要知道这个普遍是没有不到的地方,不是物所能做得到的,这是上来第六番发明的辨别见性。

当文是第七番发明辨别见性,遵约着无是非是,显见性唯真。究竟佛的大法,也没有一个是、也没有一个非是,这是最要紧的。说世间法是对待的,有是就有非、有非就有是,佛法是绝待的,超伦次、绝对待,所以才说也没有个是、也没有个非是,这对待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呢?显见性唯真,说是也不是真的、说非也不是真的,唯有这个见性他是个真的,他是超伦绝待,他是独立的,没有对待的;你看世间法,一开口就是对待,要不是高就是低、要不是贵就是贱,说人我是非,这是不可细说啰!

所以这一段文,遵约着无是非是,也没有个是、也没有非是,你把这个是也能够除去,把这个非是也明白他、放弃了,把这个是、非是都没有了,这地方是什么?就显出人人本具本有的这个见性,这是个真的,唯独这个是个真的,这种道理怎么显呢?底下才说这段文,头一句这正是阿难尊者疑问。

阿难白佛言,说:「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说设若看见的这个见,怎么叫见精呢?精者是精纯不杂,没有杂乱的、纯纯粹粹的,完全的是一个见,必定就是我们人人的这个不可思议的妙性,妙字做不可思议讲,你思想不到、议论不到,这个地方才叫妙,这个性不可思想、不可议论,得拿这个可思想、可议论,显出这个不可思想、不可议论的这个妙性,「今此妙性」,这是阿难问佛的话,现今此妙性,「现在我前」,现在我阿难的眼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阿难对着佛说,说这个精纯不杂的见性,必定是我的妙性,今此妙性当然就是现在我前了,若现在我前面这个见必定就是我,就是真实的,「见必我真」,见就必定是真实的我,说一个人只有一个我,还有两个我吗?

「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若依佛说的这个见必定是我,是个真实的,我这现在还有身心,「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这又算是什么物?一个人还有两个我吗?「而今身心分别有实」,然而现今我这个身心分别了,实实在在的在这里,有实在的可证,「彼见无别」,佛说的那个见没有别分辨我身,他没有旁的功能,你看我这个身心吧,我可以知道、可以分别,佛说的那个见性是我,这个事是不可认的,「彼见无别」,佛说的见性没有旁的功能,「分辨我身」,我这个身心就能分别,佛怎么又说出一个见性来,在我现前呢?这个事情是不容易相信,彼见没有分辨功能,没有功能分别我身,我这个身心却能分别,佛怎么又说出个见性来,在我现前呢?

这个事情是不容易相信,彼见没有分辨的功能,「若实我心」,若依着佛说见性实在我前,实实在在是我的心,「令我今见」,佛得使令这个见性让我见着,我好相信,「见性实我」,若见性实在是我,「而身非我」,我这还有个身体,若见性是我,身体就不是我,这个道理说得过去吗?说不通啊!「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若这么一说,「何殊?」还有什么差别?佛早先说过这个话,这个物他是一个没有知觉的,这个物还能够见我吗?现在要依着佛说的话,这个见在我前就像个物一样了,应当没有知见,「先所难言」,佛对我指难的言语,这个物也就能见我了,这个物也有知见了,物就能见我了,「惟垂大慈」,惟愿请佛垂恩垂怜,用大慈悲「开发未悟」,开导发明未醒悟的人。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

佛告诉阿难说:「你说的这个话,见性他本然看见的见,他也没有形相,怎么还在你身前?那有这个道理?」「今汝所言,见在汝前」,说见性在你前面,「是义非实」,这个义理不实在,「若实汝前」,见性若实实在在的在你面前,「汝实见者」,你就得实实在在看见了。

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

「则此见精,既有方所」,你看见的那个见精,就有了处所,「非无指示」,要是在你眼前,有方所就不能指示不出来,「且今与汝坐只陀林」,现今我与你坐在这个只陀树林,你「遍观林渠」,你普遍的观察观察,树林子、水池子,「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你举出手来指示出来,见性怎么在你前头?「是种种相」,这都有形相的东西,都拿手可以指示出来,「阴者是林」,有阴凉的地方是树林子,「明者是日,碍者是壁」,明的是日头(太阳)、有障碍的就是墙壁,遮住了,「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草树是大的、纤毫是小的,「大小虽殊」,虽然是差别不同,「但可有形,无不指着」,但能够有形相的,拿手都能够指得出来,没有指不出来的。

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若必其见,现在汝前」,若依着你说,那个见性在你面前,「汝应以手」,你应当拿手,「确实指陈」,你把他指出来、陈列出来,「何者是见?」你说出那个见是什么样子?「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这也不对,你要说「若物是见」,这个物是你的见性,「既已是见」,这个物既然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剥万象」,你把世间的万象都披剥开了、分析开了,「析出精明净妙见元」,你分析出来精纯不杂、明明了了的、干干净净的一个妙见的根元,「指陈示我」,见的根本你指出来、陈列出来,你告诉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与那些物分明开了,一点也不许迷惑,阿难又对佛说,「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往远处看见恒河,往上头看有日月,「举手所指」,这都是所指出来的,「纵目所观」,纵我的眼目这么一观看,「指皆是物」,指出来的都是物,「无是见者」,指出来都是物,没有一个见,世尊!

「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若如佛这么说,让我指出来,我哪能指出来?况且我这有欲漏的凡夫,又是初学佛法的这么一个声闻的根性,什么叫声闻呢?就是佛说的声音,拿耳朵闻着,佛说什么他听什么就是什么,一点也不能够开悟,就叫声闻,别说我这初学的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就是证了果的大菩萨,快到成佛了,他也不能够于这个万物的形相之前,「剖出精见」,把他剖出来一个精纯的一个知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离开一切物,别有个自性、有一个见,别有一个自己的见性,阿难说到这里,这是佛逼着让他说,「佛言,如是如是!」说,不错!是这么的,是这么的,你说的!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佛复告阿难」,佛又告诉阿难说,「如汝所言,无有见精」,如同你说,没有一样是这个精明的这个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离开一切物,就没有见的自性,这是你承认的,我也给你证明了,「则汝所指」,佛又转回来问他,你说没有一个是见,佛又把他引着指教说,现在你阿难承认,离开一切物,别处没有一个是见,你就知道这一样了,说离一切物没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你承认的,我也给你证明,佛又转回来,「今复告汝」,我今再告诉告诉你,不但没有是见,还没有个非见,你知道吗?「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各种特别的形相都有,「必无见精」,若一定你说无是见者,没有见精,「受汝所指」,指不出来,「汝又发明」,你再发明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没有是见,应当有非见了,你再说一说,何者是非见?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佛言。如是如是。

佛引着阿难让他自己说,说「何者非见?」你再说一说哪一样不是见吗?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我也不知道哪一种不是见?「何以故?」阿难也醒过来了,让他自己说,「若树非见,云何见树?」你说树不是见,你怎么看见树?「若树即见」,你要说树就是见,「复云何树?」你要说树就是见,这么样,什么名字叫树呢?这个树的名字就没有了,「如是乃至」,这是超略之辞,「若空非见」,你要说虚空不是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你若说空就是见,「复云何空?」说什么是虚空?「我又思惟」,这是阿难自己说,「是万象中」,这万物万象之中,「微细发明」的这个道理,「无非见者」,没有一样不是见,他不能是非见了,都见着了,没有一样不是见,发明「无非见者」,佛随跟着又给他证明,「佛言,如是如是!」前边没有是、这里也没有非,也没有个是见、也没有个非见,「佛言,如是如是!」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未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够不上那个到了无学的位置,到了四果阿罗汉也就算是出世法不用再学了,佛法到了无学的地方,那是够了资格了,「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听见佛引的话,这种义理从始至终一点也不知道,「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大众没达到无学的位子,他们心里发慌,心里悚动不安,「失其所守」,自己也守不住这个心,「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如来就知道大众的神魂变化,心里念虑、变慑不安,有恐惧的意思,佛这才「心生怜愍」,佛怜愍他们,「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佛就安慰他们,知道他们心里没有章程,「无上法王」,这是佛自称,佛为无上的法王,「是真实语」,佛说的真语是真谛理,实语是世间上实有的俗谛理,「如所如说」,如所如说是中谛理,这三谛之理,「不诳不妄」,也不是诳言诳语、也不是虚妄的、也不是诳骗人的话,「非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佛说的话你们虽然不懂,这里头有个真理,将来必定把这个道理给你们研究开了,让你们懂得,不是像末伽黎等那种外道,有四种不死的法子,矫乱的论议是强辞夺理,哪有一个正当的议论呢?「汝谛思惟」,你们好好的在这个地方思惟思惟,「无忝哀慕」,不要辜负了佛的哀怜慈愍,不要辜负了自己羡慕佛法一回,好好思惟思惟。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这一段文是会通这个真性归到一个理上,这是文殊代大众启请,因为以上佛所说的法,又无是、又没有非是,这是怎么回事呢?可以说是见性、可以说非是见性,都可以,这也可以明白哪个是、那个非?这也没有个是、也没有个非,所以大众听了心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世间法容易明白的说一定是、一定是非,这都可以明白,要说没有是又没有非,当然大家茫然。文殊菩萨知道大家这个地方心里头发慌,不知道佛说的道理这个宗旨在哪个地方搁着,文殊菩萨也知道这个道理很深,大家一定是不明白,所以文殊菩萨替大家启请,这是文殊菩萨发慈悲心,诉说法会大众都疑惑,不明白这个道理,这是文殊菩萨给祈请,祈请佛把这个道理说开了,大家好明白,「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称为法王子,是后补的佛,好比国家有皇帝、有太子,所以,佛为无上的法王,这个大菩萨,等觉的菩萨与佛相等了,就称为法王子,就是后补的佛),所以文殊师利称为法王子,他知道大家心里头不得底,心里就发慌,没法明白啦!

他打座上起来,「愍诸四众」,他怜愍法会的四众(出家二众、在家二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共四众弟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从座上起来对佛就行礼,「顶礼佛足」,最重的礼叫顶礼,用人身上最高贵的头顶礼人身最下的脚,这是最尊敬的礼,行完礼,「合掌恭敬」,把两只手合在一块,恭恭敬敬的,「而白佛言」,对佛表白说,「世尊,此诸大众」,法会四众人等,「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他们这个时候不能够醒悟如来发明的这个道理,是什么呢?二种啊!哪二种?

「精见色空」,什么叫精见色空?常说的见相二分,这个精见,在人的眼睛上看见的见性,怎么叫精见呢?但说精纯不杂的见性,光单说眼的见性不参杂旁的东西;眼睛你要往东看、西看、南看、北看,那就参杂了,直接着就是一个见,这个名字能叫精见二种,一个精见,这是个见分;底下相分,还有形相的一分子,就是色空,有形有色的,离开形色就是虚空,这个虚空也在相分以内,大家要知道,我们觉着这个虚空,这不是形相,他眼睛看见就叫形相,你眼睛看不见的才叫真空,看见的这个空这是顽虚空、是假空,不是真空,这个地方得要明白开了。

文殊菩萨,这个时候把话都说开了,他替大众说话,此诸大众不能醒悟如来发明的道理有两种:一个见分、一个相分,见分就是精纯的见性、相分是有形有色的虚空,这都是形相的一分子,这叫两分。世间上大家要知道,都是这两分子,除了见分就是相分,就是这两样,见分代表人心、相分代表世界,世界所有的,连虚空也在内,都叫相分,是形相的一分子,有形相的一分子,对待是什么?谁知道形相的一分子呢?有见分,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在这个地方是简单说,不能说那些个啰嗦啦!我多说一说,让大家也好记着、也好明白,说他们「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的道理,到底哪个是见?哪个不是见?这个义就是真实义,到底是个见?

到底非是见呢?就是这么一句话,「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设若前面所缘的,前边对着环境缘者,拿眼睛看为助缘,缘是连络在一块了,色就是世界上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叫色,空就是顽虚空,离开宇宙山河大地一切形相,这个名字都叫顽虚空,这也都在色相里头,说「若此前缘」,设若现前眼睛所缘的这个境界,不是形色就是虚空等相,说「若是见者,应有所指」,你说前边见的宇宙、山河大地、虚空,这些个相,你说是见,设若这是见者,若成了你的见,什么叫山河大地呢?他不叫山河大地、他也不叫见,「若是见者」,说他一定是见者,你要指山说是我的见,山要成了你的见,什么叫山?这个理不是说不过去吗?「若是见者,应有所指」,你指出来,这个山哪一块是见?哪一块是山?整个就是个山,你怎么叫见?说到这里,「若非见者」,这是两面说,「如是见者」,这个理说不过去,前边不是已经说过吗?这是文殊菩萨又替大家说话,你假比见着这个物,这个物就成了见了,什么叫物呢?

就是说不通了,你要说非见,我见了说没见,你要说他不是见,你怎么见着物呢?这个道理就在这儿,不好说,这是文殊菩萨替大家说话,「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相」,世尊,像前边看见的境界,不是色相就是虚空,这些等相,等相就是多数,「若是见者」,设若说他是见者,「应有所指」,色是见、空是见,色要是见,什么东西叫色?空要是见,什么东西叫空?说不通啊!「若非见者,应无所瞩」,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叫非见,你怎么看见前边又是空、又是相呢?你怎么说非见?你说非见也说不通,这是文殊菩萨又重述佛前头问他的话嘛,他替大家说话,你要说是见,什么是物?要说非见,又能见物,这个道理不是明明说不通吗?因此这样说他是见也不对、说他非见更不对,「而今不知是义所归?」这是文殊菩萨代表法会四众人等说话,倒是见?倒不是见?不是是说是非啦,说是见也不对、说非见也不对,这个道理打哪儿解决呢?

这道理最要紧,这就是这个理挤到这里,你要转不过弯来不行。佛法所以有真正的道理,不是随便瞎说,得要把道理说通了,文殊菩萨替大众说话,「若非见者,应无所瞩」,因此这个说是见也不对、说非见也不对,「而今不知是义所归?」而今不知道真实的义理归在哪儿才算对?「故有惊怖」,所以才惊恐,说到这儿文殊师利菩萨给大家原谅,对着佛说,「非是畴昔善根轻鲜」,这不是他们四众人等没有善根,而是这种道理不好明白,这是文殊菩萨替大家说话,说到这儿,文殊菩萨又替大家求佛,「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希望佛发大慈悲,发明刚才说的这些物、这些相,这个看见的见,是见分一面、物是相分一面,不是两面吗?请佛得给弄明清楚了,「发明此诸物相,与此见精,元是何物?」请佛给说说,这地方不好下断词,唯愿如来发大慈悲心,「发明此诸物象」,就是现在眼前所看见的这些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见精他根本倒是何物?倒是见?倒是物?

说「于其中间,无是非是」,还在这句话上最要紧,说这是怎么回事情?就是这个「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就在这两句话上,见精是见分、物象是相分,一个相分、一个见分,这地方得把他说清楚了,「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无非」、在这个物的中间,也说不出哪个是来?也说不出哪个不是来?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6:55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以上是文殊菩萨请佛说法,佛到这个地方不能不说,所以这段文是正明绝待,正式的发明超伦绝待,没有伦次、没有对待,这种道理明白了,立地成佛,开佛的知见;你要不明白,不是说今天修一点、明天炼一点,一点一点的长成了,不是这个道理。你看小孩生下来,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有相的东西,到时候有生就有死,所以佛说到佛性上,明心见性了,到这个地方,是超伦绝待的,超出伦次、没有对待。才刚问的法这都是对待法,有对无、来对去、好对坏、高对低、贵对贱、富对贫,你一开口就是对待,这是世间上的对待法,你拿着世间法去明白佛法,怎么能明白?你越弄越糊涂。这东西你不把他超出去,世间法都有次序的,你要成佛是立地成佛,你要明白是顿然间的,你只要放得下,立地成佛,他不是今天修、明天炼,炼成的,你要说修、说炼,那是没有办法,不能明白,也没有人能给你说明白了,有佛在世给他说,他也不明白,那怎么办呢?

就留给他这个法,叫他今天修、明天炼,炼来炼去的,他总有明白的那一天,究竟到了时候还就是个明白,并没有旁的,他这是个现成的东西,你自己不承认不明白,那谁也替不了你,你自己不承认自己嘛,这个道理就在这儿。所以佛才正式的发明绝待-绝了对待,超伦绝待-没有伦次、没有对待,怎么叫没有伦次?怎么叫绝了对待?「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底下就发明这个绝待的道理,「十方如来,及大菩萨」,十方的如来、十方的菩萨都说上,没有二样,独一无二的事情,「于其自住三摩地中」,他都有所住,所住在三摩地中,连十方的如来佛、十方的大菩萨他得有个住处,他在哪儿住着?他自己住在他自己的那个本位上,他还没有个能住、还没有个所住,这身体是我能住的、那个坐位是我所住的,我没有那个事情,所以依正二报就是一体,自住在三摩地,三摩地是梵音,什么叫三摩地?翻成中国话有三种意思,你说一样话还说不周全,没有一种东西可以翻,没有可翻的、没有可代名词的,你就得多说了,你说少了包不过来,翻什么呢?

翻正定、正受、等持,这个定是正定,不偏不倚,哪儿都是正的,他是整个的,就这么大!佛法这个性,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一个性,他就是正的,一点也不许偏,他是个整个的,都充满了,还偏吗?他有空的地方才偏了,所以叫正定。这么大的一个体质,这是一个法身,诸佛众生,统统都是一个法身,不是一个人一个法身,像我们这个人,一个人一个身体啊,这是无形无相、清净的、独一无二的知觉,要不怎么叫佛?佛怎么讲?佛陀耶,翻中国话就是觉,知觉!哪个人没有知觉?这个知觉有多大?你想多大有多大。佛者,觉也,见、闻、齅、尝、觉、知,身上有感觉,代表六种见分,说成佛就是成了自己的知觉,不是还有个什么东西可成,这一个知觉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所以叫正定,一点也不许动转,是整个的,都充满了;要有正定就有正受,你这个享受,那是通常的、周身的、整个的享受;等持就是任持那个平等,一样也没有挑拣、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对待,超伦绝待,就是说这么个意思,这名字没法起,是外国名字叫三摩地,翻中国的义理就是才刚说的正定、正受、等持,说在这个正定、正受、等持之中,该怎么样?

「见与见缘,并所想相」,说这能见是见分、所见是相分,能见见着所见,两下连络在一堆,这叫见与见缘,能见和所见;我们现在是能闻所闻,我说的话是你们所闻听见的,你心里耳朵有个听,是个能闻听的,这是个能所,其实就是一个。所以我们这个人,在形相上就分开了,说见与见缘,能见与所见向一块堆,一结缘一连络,这再并上所想的相,你心里是个能想,你还有个所想的物,这是对着相,想是心、相是物,这些东西,怎么回事情?你是妄想分别,妄想分别怎么讲?「本无所有」,本来就没有,是人的妄想心化出来的,原来哪来的?就是妄想心变化的,人心要不动心,还能生出人来?就是个知觉变化,所以说到这儿,说「见与见缘,并所想相」,想是个能想、是个知觉,相是个物、是个形相,这些东西搁在一块,「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就好比你自己造的这个业,无故的拿两个清净眼,往空中瞪,瞪来瞪去的就发花了,满空中都是花,空中根本上就没有花,人的见性之中,什么也没有,就是你的妄想变化的,你要把妄想歇下去,什么也没有,根本你就是个佛性,哪有这些事情?这不给你说开了。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此见分及所缘的相分,根本上就是「菩提妙净明体」,菩提翻觉道,人人都有知觉,这个知觉通达了,觉底下的道字,道者通达之意,什么通达?你这个知觉没有障碍了,整个就是一个知觉,哪还有旁的东西?在这个地方一认,统统的都对了,没有旁的说,根本上不是炼出来的、不是修出来的,根本上就是一个知觉的光明大道,没有障碍了,通达了。妙、净、明是一个体,妙是法身德、净是解脱德、明是般若德,当体就是一个三德秘藏,这是一个具体,分开说,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总而言之就是佛证的位子-三摩地,之后就是凡夫所缘的境界都搁在一块,就是一个知觉的道,你通了,总而言之,都在菩提这两个字上,菩提翻觉道,所以觉道里头搁了这三个字,就是三德的秘藏,这三德具成就是一个体,「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说到一块,连凡带圣、连佛带众生搁在一块,归到原来的根本上,是什么呢?搁在一块说,元就是菩提,就是一个觉道,这个觉道你通达了就是三德秘藏,你要知道这个道理了,「云何于中有是非是?」哪能令这里头还有个是、还有个非是?还有个对还有个不对?绝没有这个道理。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中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这是举一个比例,破除是非,前边不是说无是非是,也没有个是、也没有个非是,这个题目显见性是个真的,无是亦无非是,显见性为真,说是到了见、闻、觉、知这个见性,这是一个真的,哪还有个是?还有个非是呢?因着这个理啊!我们这个人没旁的思想,不是是就是非,人人都如此,就是个对待的,佛法是超伦绝待,是绝了对待的,有对待就不是佛法。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佛才演例释成,演出一个比例来,解释成就这个没有是、没有非的这个真理。佛叫一声,文殊!「吾今问汝」,现今我问问你,「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就照着你这个名字你叫文殊,还更有个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你能说没有个文殊吗?也不能说是、也不能说非,也不能说是文殊、也不能说非文殊,你就叫文殊就对了,你把这个是非这两个字就破开了,佛指着文殊菩萨做一个比例,没有是非的意思,底下文殊回答说:「如是世尊」,佛说的对,「我真文殊」,我就是个真文殊,这地方就不再说是非了,其实一开口就是对待,他拿真文殊就破这个是文殊,其实真还对着假说,是不是呀!

还有个真文殊、还有个假文殊,这就是如同以竹楔子抽打拔楔,这是以楔出楔的道理,把这个木头顶出那个木头,结果还有一块木头夹在里头,你说了哪一句话,哪一句话就是是非,这地方文殊菩萨拿着说「我真文殊」,他也不能再说是文殊,要说是文殊又顺了是边,其实真还对着假,你有真文殊,还有个假文殊,他没法答呀!就说真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拿这个真就破是非,「无是文殊」,没有一个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我的名字就叫文殊,我还有个是文殊,还有是文殊就成了两个了吗?「然我今日,非无文殊」,这句话是说,然我今天可不能说没有文殊,我就这一个文殊就对了,哪还有个是非?这道理破的是非这两个字,「于中实无是非二相」,在其中实实在在的,没有是非两种分别相,底下说-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

你要明白见性就算认得自己了,人的这个见性,从来也没生过、也没死过,人认错了,拿这个身体当自己,这个身体所以就有生死啦!见性没有生死,人普通都知道,元了还得托生,什么叫托生呢?脱离这儿,生到那个地方去了,又生了,生了死、死了生,是这个身体啊!人这个见、闻、觉、知,这个天性,他也没有生、也没有死,寄托在人身上,身体死了,又换一个,是这么个道理,人的见、闻、觉、知永远也没有死的,永远常在的,谁不承认呢?

还是自己不承认,自己是什么呢?就这个见、闻、觉、知啊,你认得一个就行了,看见这个见,在耳朵上就有闻、在鼻子上齅、舌头上尝、身上有感觉、心里能知道,这个东西,有作用没形相,人都认在形相上了,所以就认识自已,有生死,说我死了,不好啦,又哭又嚎的,其实根本没有死,是我的身体,到时候就坏了,就说桌子吧,到时候不好用了,要换一个桌子,都是这个道理,把这个道理听明白了,佛法就好研究了,你要不把这个明白了,研究佛法干什么呢?就是让人认识自己,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文殊菩萨回答佛,已经回答完了,哪还有个是文殊?也不能说没有文殊,要有一个文殊、是文殊,成了两个文殊,要是没有文殊,那什么叫文殊呢?那不是断灭了吗?文殊菩萨回答佛,佛就借着文殊这个意思,就给大家讲下去了。佛言,要文殊脱离是、非这两个字,也没有个是、也没有个非,说是说非这都是人妄自造作出来的,在理上说,哪有个是?哪有个非?人有是非,我们人也知道,不赞成!有这么句话,「那个人,是个是非人吶!」这话我们北方有这么句话,说那是个是非人!这句话顶不好了,这个人一定是不好惹、不好斗,这是一个邪知人!

这是大伙共知道,所以,你一定说个是非,哪对呢?他没有个是非嘛!所以,文殊闻得佛这么一问,最后,文殊就表示出来了,就一个文殊,也不能说没有文殊,佛对他的话,就回答:「佛言,此见」,人不是有见、闻、觉、知吗?看见这个见,这个见着是什么,你就明白什么,「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这个地方,就是上文说,说文殊没有第二个文殊,拿这个做个比喻,成就这个理,文殊菩萨把这个话说完了,法会大众也都听见了,佛就在这个时候,接着说「佛言,此见」,这个十番辨见,说到第七番了,听这个理,要从头听起,你要从一半听,你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在这个地方上,表示没有这么一个是非,佛对着文殊菩萨开言啦,佛言,上面十番辨见,说到第七上了,什么叫辨见呢?辨别真正的见性,谁能知道?

在人身上有六种的作用,才刚我说了嘛,见、闻、齅、尝、觉、知,眼睛见、耳朵闻、鼻子齅、舌头尝、身上觉、心里头知道,这是一定的,说这个话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人糊涂,糊涂在哪?大家知道不?佛说这一句话大家伙都明白了,他们说见,都说眼睛见,他没说我有个性,他见,不承认!活着的时候,眼睛见,一会儿死了,瞪两个眼睛什么也不能见了,还见什么?这个道理就在这儿!说这些个废话干什么?耳朵闻听我说话,你们诸位都听见了,这个见着有形相的,是眼睛见的,这个地方不怕多说话,不多说话,有早先没听见过的,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东西,你们说,我这眼睛能见、耳朵能闻听,这都认错了,根本上就错了,耳朵要坏了、堵着了,你还听什么?他怎么说能听呢?他又不能听了,眼睛能见,又不能见了。

所以,人都着在相上,他无论什么事情,都向有形有相上注意,形相不是光说有身体就是形相,或旁的不是形相,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相统统都有相,所以,人都着在相上了,你要说耳朵能闻,这也是着相,耳朵是有形相的,见呢?他说眼睛能看见,他都着在相上,岂不知眼上有个见性、耳朵有个闻性、鼻子有个齅性、舌头有个尝性、身上有个觉性、心里有个知性,见、闻、齅、尝、觉、知,人都忽略了,倒言我眼睛能见、耳朵能闻,这都错了;你看,身体要老了,像我这个样,眼看着都没有用了,我这嘴还对付着能说几句话,眼睛也模糊了,耳朵听人家说话,我说人家听还行,人家说话我就听不真了,这就是什么啊?有形有相的地方就不好使唤了,到时候就坏了,无形无相的呢?永远也没有生、也没有灭、也没有破坏的时候,永远常在的,人人都不承认,就说我老了,是这个使唤的物坏了,不好使唤了,这个身体不是我的,怎么是我的?我的身体,这桌子是谁的?我的桌子,房子是我的,不是我啊!我是什么呢?见、闻、齅、尝、觉、知,这才是个真我,他无形无相,永远也不生、永远也不见,

所以,听佛法,这个地方要明白。佛问清楚了,问完了文殊,他说我没有个是文殊,那还有个非文殊?就这一个文殊,拿这个比例什么呢?见分和相分就是一个,人都偏在相分上了,人的身体是两分子,见、闻、齅、尝、觉、知是一面时,他有作用、没有形相,一般人的身体有形有相,没有作用,这两样搁在一块儿,这是有表示,你光有见、闻、觉、知,在哪儿呢?你没这个形相显不出来,你光有形相,没有见、闻、觉、知,那也是一个死物,有什么用处?佛就为的这个,人都不认得自己,认错了!宣兵夺主!有这么一句话,身体好比是兵、人的知觉是个主宰,大家要知道。你们诸位,今天天气热,说那个地方有讲经的,去听经,这天又热又出汗,可以不去,一心思,我去, 听去,身体整个不愿意来,你把主意拿定了,我一定去!这个身体就跟着你来了,足见的这个知觉是个主人,作主都在这个知觉上,他宣兵夺主,我眼睛能见、我耳朵能听,弄错了!是你那个性啊!能见、能闻、能听,这个地方一定要清楚,要不说明心见性呢?明白啊!要你明白自己的本性,见呢!要见着自己的本性。

所以,性就是个体,心就是个力用,就是个用,人这个心用的地方还有错认的地方,你说我们这个人,哪个人认得自己的真心啊?连妄想心都不能认的,要认什么当心啊?缘影为心,我早先也常说,什么叫缘影?攀缘的影子,眼睛看见了哪个地方开的花好看,这供佛的花,红的红、绿的绿,好看!你看完了,你心里有个影子,一想,我看的叫什么花,不错!

他就拿这个当自个儿的心,人人都如此啊!连我也如此,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人错误的地方,佛出世,不是依着这个法那个法,让人认得自己,你自己不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佛说话,他讲他拿耳朵听见了,说耳朵能闻,其实,你有个闻性,没有形、没有相,他能闻,他寄托在耳朵上,借用!佛发扬这个道理,就为的这个,这个有形相、没有形相的,大家知道,你要说这个,这是对治法,人不认得自己,你要认得这个知觉是自己,这个形-身体也是自己,这个作用可就不一样了,你要常常的以知觉为主,明白了、认真了,就是一转个嘛,一句简单话,我们人爱惜这个身体,哪个人不爱惜身体啊?连我也是爱惜身体,说到这儿,这个毛病到现在我还没反过来呢,是不是啊!我还给人讲。所以,要转过来,身体也是自己,

你这身上的知觉也是自己,见、闻、觉、知也是自己,你把他看平等了就好了。人啊!每天用见、闻、觉、知,不理会见、闻、觉、知是自己,每天都拿这个身体当自己,这个地方有薄有厚,拿着主人当奴才、拿着奴才当主人,这身体是我们这个知觉使唤的奴才,我要你来就来、我要你走就得走,脚懒得动,脚疼了、脚酸了,走不动也得走,他也就得跟着就走,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你从这里头就看出有主人来,有兵有主,兵就是客,他是客的位置。我们人的身体,时时变化,你心思,我这几年了,我才见老,你才见老?这一分钟一分钟就见多少老,剎那剎那不住啊!你心思才见老,你自个儿不觉啊!你就是走不动了,像我这样,你才知道老!你才知道老!一时一时,喘一口气有多少老相,我告诉你!佛说了一辈子,说了四十九年,活到八十岁,三十岁明白这个理就说,说到八十岁共说了四十九年,也可以说五十年,三十岁他明白了这个理,给人说这个道理,并没有让你这么修那么炼,让你去习气啊!

究竟的理不是炼出什么来、修出什么来,成妖魔鬼怪了,就是要认得自己啊!把自己看重了,身体也别看轻了,你要看平了!你把知觉胡用了,胡思乱想啊!用错了!你这身体怎样保护也保护不住,到时候,就向土里埋了!不埋的话,人见了都摀起鼻子来,眼睛也不能看了,都流汤流血水了,多脏啊!我说这话,我一口气不来,大伙都会离的远远的,就是这么个意思,人的头脑都是这么一个习惯性啊,佛就把这个道理说开了,对治法呢?你先要把这个知觉看透了,这是个对治法!你要把这个毛病转过来,把这个知觉,你看平了,这就平等了,就好了,你要对治呢,你先把这个身体看轻了,你把这个知觉看重了,看重了什么呢?时时观念这个知觉,别忘了这个知觉,就是这么个道理啊!所以,这个地方,佛刻意地借着文殊这个话,你不是文殊就是文殊就对了吗?哪还有个是文殊呢?哪能说没有文殊呢?也没有个是也没有个非。所以,这个地方,「佛言,此见」,这都说一个字,不能说见、闻、齅、尝、觉、知,说那些个,一个字代表六样,眼见、耳闻、鼻子齅、舌头尝、身上觉、心里头知道。

「佛言,此见妙明」,你知道,你看见的这个见,你明白了,明白了,你别把他弄错了,见根本是一个妙明,什么叫妙明?什么叫不妙明?什么叫妙?不能心思口议,你心想,想不到!拿嘴里边议论说,你说不清!不是你心里头想到的、也不是你拿嘴能说到的,这个字的名字就叫妙,你没有道理可以说,就没法说,妙极了!到了没法说,就说到这个妙上了,妙极了!没法说了,他没法说,你不能说没有知觉,所知所见的事情,你把他撂下了,所见的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你有厌烦的地方、有爱看的地方,这是眼睛;耳朵呢?你有爱听的地方、有不爱听的地方,这在分别相里头,这个地方,你习惯了,因什么呢?着在声、色上,声!是耳朵,着在声上了;色呢!是眼睛,着在形色上了,是这么一个意思。

「佛言,此见」,就说这一个见字,这个见要会用,你不要用错了!「此见妙明」,才刚说这个妙,不是你心里头思想的那个明白,也不是你眼睛、耳朵听见的那个明白,那句话怎么讲,我记住了,不是那个明白,这个明白就光说是个明,明白了!你明白什么?他说我明白什么什么…,那就错了,你把体又失了,你要是所明白的,耳朵所听见的,能所双亡!学佛修行,能明白、所明白这两样都把他去掉了,就完了,就是没有了,能所双亡!这才叫修行人。人一说不对,我眼珠子垂下来了、脸又红了…等等,这哪能修行?你心思心思!拿言语就把你像耍猴就耍了!

这就是,我们人不应当欢喜的欢喜、应当欢喜的不欢喜,应当常住的他不保护,无常的东西,你保护也保护不住,他偏要保护,颠倒不颠倒呢?这是一定的道理,佛,他说这个真理,不是还有什么法传,传什么法?就要你认得自己,明白这个理,「佛言,此见」,这个见是本见、本知,不是所知、所见,也不是能知、能见,「此见妙明」,是个明白,明白就是叫个妙字,心里头没有分别相,你不信,你起早,晚上又没做梦,起早一睁眼醒了,心里头什么事也没有、也没想,你看看你心里还有什么事?这地方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一个明啊!你要想什么事情,到所明白的事情,那都是你白天学的,眼睛见的、耳朵听的,是这么一套!你心里头那个干干净净的那个明白就没有了,这就叫做明!这个明不是拿耳朵听着的、也不是拿嘴说出来的,是妙明!

「此见」,你看见就明白了,你就知道是个妙明啊!妙明是什么呢?「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你知道这空尘,空尘是什么?空是眼前看的虚空、尘是六尘,六样: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眼见的色、耳朵闻的声、鼻子齅的香、舌头尝的味、身上的感觉、心里头分别,这六样,一个见代表了见、闻、齅、尝、觉、知。此见啊!佛说这个见,是妙明,不是嘴说的明白、也不是耳朵听到声音那个明白,光是个明白,这个地方,就是认得自己了!你要说明白,你那个知觉随着那个所明白就转了,是非邪正、善恶好丑,这都有了,「此见妙明」,你要知道这个,「与诸空尘,亦复如是」,你对着这个空尘啊,也都是用这个妙明,这个虚空尘相,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像虚空一样,看平等了,所以啊!

「亦复如是」,人啊,一种事情弄偏了,都着在这个相上,忽略了见、闻、觉、知,着重在色、香、味、触,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应当是六样,简单说四样,眼见的色、耳朵闻的声音、鼻子齅的香味、舌头尝的滋味、身上感觉的痛痒、心里头分别的是非邪正,一共这是六样,这都叫尘,要修行,不是有一句常言,差不多都知道,说「一尘不染」,什么叫「一尘不染」呢?眼睛不染色尘、耳朵不染声尘、鼻子不染香味尘、舌头不染尝的滋味(苦辣酸甜)的尘、身上感觉的不染痛痒酸麻的尘、心里头不分别是非邪正的尘,这就六尘不染,六尘一样也不染,干干净净的就是一个明!你说我明白了,其实哪个是真明白?明白把那些个啰嗦都去掉了,光认个明白,这才叫明白;你说所明白,你所听的事情、眼睛所见的事情,你明白了,你没听见、没看见的,还有呢?明白不明白呢?那就不明白了,

所以,这个道理就在这儿,我说的这些话,这也不算闲话,你要不这么说一说,大家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乱乱哄哄的,此见是个妙明,「与诸空尘」,虚空这也是尘,说开了,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有什么形色、有什么香味、有什么声音、身上感觉有什么痛痒、心里头分别是非邪正,就是这六样,这都叫尘,你要把他看平了呢,你没有分外的心,好,我也没有爱;不好,也没有厌烦,就这么回事,要在这个地方平等了。佛法是平等,人都偏向,爱哪一样,他就哪一样都中意,哪一样要不爱了,他就扔到一边去了,这是人吃亏的地方,「此见妙明」,妙明与空尘,「亦复如是」也就是妙明和空尘没有一个是非,这话又讲回去了,「无是亦无非是」,没有个是、也没有个非是,你要这么,就看平等了,就照着一个见性说吧!见、闻、齅、尝、觉、知六个,就不说这六个了;色、声、香、味、触、法也是六个,也是不说,就说一个空尘。这个空啊,我们眼睛看的虚空啊,这也在相以内,这有形有相的,也在尘里头,说这个空啊和这个尘,这都是个对相,见闻是个能对的、空尘是所对的,能对对着所对,这个地方,要按佛说,他统统的就是一个,没有个是、也没有个非,哪个是是?哪个是非呢?「无是也与非是。」

「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这两句文继续上文,上文「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是承着这两句话说的,「佛言,此见妙明」,就是说人的眼有见性,人的眼怎么会见呢?都会看见吶,这就是指着这个见,人人都有看见的见,那可说是妙明,不是起分别的那个明明白白的那个明,说我明白了,我们人这个明白都是照着心里头素常那个思想,或者说个讲解,比喻说的话我明白了,普通人说的话叫明白,底下说这个妙明-

「此见妙明」,人人都有这个见性,人人有见性,可只知道这么用、这么使唤,不知道根本上是一个妙明,要知道是妙明,这个见就没有用错了,不知道是妙明就用错了,怎么个意思呢?这个妙明是不做分别、不做思想议论,没有思想议论、没有分别的心,光剩下这个明明白白的这个心,这个名字叫妙。这个妙明,一共是两大分子,这是一个知见的一分子,这个见字是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代表,眼睛见、耳朵闻、鼻子齅、舌头尝、身上感觉、心里头知道,都在这个见上,这个见要知道妙呢,是一妙一切妙!齅、尝、觉、知都是妙!「佛说,此见」,人人都有看见这个见,这个知见,人都是用在分别上了,怎么叫分别呢?

所见、能见就错了,你不知道自己根本上有个见,我们这个人要根本上没有见都不会见了。你假比看见了,说这是个佛像,你这是见,见就是所见的,人家说是个佛像,我也去认得这也是个佛像,这是有个分别的见,这个地方不妙,根本上这个见,本有这个见,不是所见,不是所见的相,你假比见了佛像,那也是所见的相,你见人的相貌,你见了世界、宇宙、山河大地,各有各相,这都是所见,所见从哪里来的呢?你有能看见的见,有个能见,因有所见,你才显出能见;因有能见,你才显出所见,能见和所见是对待法,人都着在所见上,能见的不知道,本见更不知道。所以,你要知道这个本见,就叫妙明,我们人都是所见,所看见的这算见,也不知道所看见的你见着了,是谁见着呢?他不知道有个能见,能见与所见才显出一个见,从哪来的呢?根本上没有个见吶,人不知道啊!我们人所以迷惑,都迷惑在这个所见上了,都知道这个所见。

见有三种:本见、能见、所见,我们人都用这个所见,余的都不知道啦,这是我们人吃亏的地方,所以,我们这个名字都叫凡人,凡就是大凡普通的这个人,都是那么地,他也这么地、我也这么地;你要把这个见明白了,你就是贤人;你要能用这个见,就是圣人;你要用到究竟,就是佛,这都在这上面,大家要知道,「此见妙明」从哪来的?怎么就知道「此见妙明」啊,说「与诸空尘,亦复如是」,这个见是个妙明,他见什么东西、对着什么都有个对相,「与诸空尘」,空尘是形相的一分子,见是知见上的一分子,这是两分,「此见妙明,与诸空尘」,空是虚空,尘是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叫尘,连虚空也叫尘,这都是尘上的相,这算一分子,一共是两分子:知见是一分子、形相是一分子;「此见妙明」是一分子,这是个见分,

「与诸空尘」这也是一分子,这是个相分,见分、相分这二分,人都分开了,不但分开了,还着在一面了,把这个见分不管了,管什么呢?就管眼前所看见的见,看见什么、所见什么都错了!世界上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样,眼见的有形有色的东西,长短方圆、青黄赤白这都叫色,耳朵闻的声音这也叫色,都在色里头,色、声、香、味、触、法这叫六尘,眼睛见的色、耳朵闻的声音、鼻子闻的香臭、舌头尝的什么苦辣酸甜、身上感觉的痛痒酸麻、心里头分别的是非邪正,这统统都叫尘,都叫这个尘把人的知觉、知见迷惑了,人都在这上头造业,连我也在内,这是讲经讲到这儿了,要不讲这个,也就迷惑了,也都着在这个形相上了,何况还不讲呢?不是更迷惑了,这是佛给说开了。

「此见妙明,与诸空尘」,这个诸不是虚空就是形相,有形相都叫尘,连虚空也叫尘,这是两分子,底下还有一句话「亦复如是」,「亦复如是」指什么说?也是这么地,「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这是两个意思,怎么说成一样?要向上边找,这个文殊,这是人名-文殊菩萨,我就是一个文殊,没有两个文殊,还有一个文殊?还有个是文殊吗?或者还说是文殊、还说非文殊吗?这一个人不就说两半了吗?本来就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承认了,哪个人不承认呢?是一个!你就是两个名字,也是一个!

拿这个做一个比例,说这句话有什么用处呢?比例什么呢?比例这个见!「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简单说,知见的一分子,空尘算一分子、形相是一分子,这两分子,说这些个啰嗦话干什么呢?为什么呢?就说这两样就是一样,就这么一句话,谁承认呢?这两样就是一样,世界上谁承认呢?这两样成一样,连知见这一分子都不认得了,光认得形相这一分子,假如说,这个身体走动,你知道这个身子是谁啊?这是我的身体啊!这是你的身体,要你知道是我的呢?这是谁啊?就不问了,不知道了,这就是一个见分。

这个见分和相分本来就是一个,可是人都忘了,忘在一边了,把这个见分忘了,光用这个相分,这个身体就是我,不错!就是这个。所以,这两种是一种事情,人都撇开一面,把这个见分-知见的一分子撇开了,迷惑了,不承认了,完全的都着在形相这一分子,着在空尘上,这是人的错处。佛说法都是让人知道,这两分子就是一分子,你别光是认得一边,你要认得一边去,这就错了,事情愈弄愈痛苦。这个理,佛在这个地方一直都说了,上来也说了不少,这个地方也得说一说,不说,这文就连不上了。文殊,就是一个文殊,没有第二个文殊,「实无是非二相」,没有个是文殊、没有个非文殊,没有二相,「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你知道这个文殊,没有个是文殊、没有个非文殊,当然是一个了,你要知道是一个,你还不知道啊!见分和相分还是一个,本是一个,你偏到一边去了,「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也就是你这个文殊,就是一个文殊,没有一个是文殊、没有一个非文殊,「亦复如是」,也是这个样,这还不明白啊?说这个样该怎么样?有什么好处呢?道理就在这儿!

「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这个真实的道理都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说「本是妙明无上菩提」,根本上就是不思议!「此见妙明」,根本上他就是一个妙明,你要问明白了这个妙明就是无上菩提,菩提就是佛的果位,在这个地方你要看真了、在这个地方你要观念成了,就能成佛,这谁能知道呢?佛把这些话说开了,说「本是妙明无上菩提」,没有比他再高上的这种觉道,菩提这两个字翻知觉的这个大道理,这底下,无上的菩提啊,怎么解释呢?说「净圆真心」,没有什么东西,就是人的心,人人都有心,所以人人都能成佛,哪个人没有心?有心就能成佛,心就是知觉,佛者觉也,自己不觉悟,这底下,引到这个地方,上边说「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底下把这个说完了,底下又说「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根本上就是一个不分别、不起思想的一个明白,这个明白不是我们所明白、能明白,这个明白是本有的明白,就是叫妙明,没有分别心,光是一个明白,大家听了这个话记住了,常常可以演习演习,也没有分别心,这个明白什么样呢?你自己看看,看看自己的明白,你这么一看没有什么,什么也没有,就是明白,你还要明白个什么东西呢?

到这个地方得要注意,「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净是清清净净的,圆满一点也不少、一点也不亏,真实不虚的,就是人的这个心,哪个人没有心?我们人的心都自己用错了,心就不认得心了,怎么不认得心呢?人这个心啊,你要是求实,都是以缘影为心,心里头攀缘的影子,拿这个当心,好比我说的这个话,他说是不错,他说「此见妙明」,我就心里头记住了这个「此见妙明」,你知道「此见妙明」,这是个声音,这是个名字,你知道「此见妙明」的这个,他是真心,大家要知道,他把这个「此见妙明」都搁在一块,搁在一块还不错啊,光认得「此见妙明」,他说他明白了,其实拿这个迷惑了,拿这个显时是你的知觉是不分别、不起思议的那个明白,这才是无上的佛果,「净圆真心」,就是清净没有污染,我们这个人的心都染了,拿声色货利把心都染了,圆是一样也不缺,「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不是从外头得来的,自己本有的就是一个真心,真心不妄用,我常说,人都拿着影子当心,

我说句话吧,光把这话记住,没把这个理也记住了,心里有这么个影子,这叫缘影为心,不应当用的时候用,这是个妄想心,这都在所知觉上,随着所知觉迷惑,连能知觉都做不到,这地方说的本有的知觉,没有这些啰嗦,说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说到这儿,底下就说「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妄是做错了,虚妄的,你要有这么一个菩提心,本来就是佛心,因什么不成佛呢?妄!你是妄作、妄为、妄想,不应当想的都想了,心用错了,「妄为色空」,妄为有形色、有空,这是相分,谁知道这个形色虚空呢?形色虚空这是个相分,见、闻、觉、知这是个见分,这两样就迷惑了,你要光知道这个见闻,要撂下这个色空,这是小乘的圣人,这还是得个偏空理;你知道这个色空就是闻见、闻见就是色空,他就是一体,你不起这个分别,这就是中道,这是佛的知见。上头拿两样引出来了,说「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也是一体,说一体得说一体的好处,「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这就对了。

底下又说人的不对,说你们这都是本真是「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因什么你用错了?妄作、妄为、妄想,「妄为色空,及与闻见」,拿你那个所闻、所知、所见,妄为外边有色有空,你要不起这个分别,连色空带闻见,统统都是无上的菩提,大家这个地方得要知道,说到这里,我们为什么都弄了两样呢?说这个色空是色空、见闻是见闻,也有说闻见的,闻见是闻见,这是怎么回事呢?佛又给说开了,说你们这个闻见和色空本是一个,你怎么看成两个呢?说个比喻,「如第二月」,空中本是一个月,你的眼睛有了毛病,你就看出两个月来,或者你把这个眼一捏啰,捏成了,一看看花了,看成两个了。所以,一看成两个月,这是你的病眼,究竟是一个月,你说这个色和空算一面的形相,见闻和色空这是一个,离了见闻没有色空、离了色空没有见闻,大家要知道,这个理在哪儿评论呢?

见闻是个知觉、色空是个形相,一个形相、一个知觉,我们这个人谁都承认,知觉不错,无形无相有知觉,形相没有知觉,这是两样,岂不知这就是一样,佛出世才给人说明白了,怎么知道就是一样?得说出个凭据来,这两样你一比量,根本上就是一样,怎么比量呢?你离了知觉就没有这个色尘、离开色尘就没有知觉,你们诸位打打这个算盘,他这两样是并起的,你要是单起,倒是先有形相?还是先有知觉?这个话你就说不通,让你自己来说,若是说先有形相,形相在先,要没有知觉,谁知道形相?你怎么说先有形相呢?诸位想想是不是?再转过来,说先有知觉,没有形相,若是没有形相,你知道个什么东西?你觉什么东西?你们诸位打这个算盘,这两样是一块起的,离了知觉没有形相、离了形相没有知觉,这个道理,所以佛说是一个,这个道理你把他研究真了,不是马马虎虎的,说了就算了,你要知道这个道理,你还分别什么?你就不必分别了,他本是一体,一个月你看成两个月,这怨谁呢?这不是眼睛有病,看错了!「妄为色空,及与闻见」,这个色空是一个相分、闻见是知见的一分子,我们人总疑惑着知见是知见、形色是形色,其实离了形色没有知见、离了知见没有形色;人啊,遇到色是色、见是见,分开了,这是虚妄的,「妄为色空,及与闻见」,这是怎么回事情呢?

比喻「如第二月」,色和空本是一体,好比一个月,你看成两个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一个月你看成两个月,你眼睛还有毛病,这本是一个,这表示什么呢?这个形色、虚空和见闻本是一体,上头表示过一次了,离开见闻就没有色空、离开色空就没有见闻,一个形相、一个知觉,色空是个形相、见闻就是个知觉,你离开知觉,哪儿还有形相?谁承认他是形相?离开形相,知觉就没有寄托的地方,知觉在哪儿寄托呢?这两种东西根本上就是一种,说「如第二月」,就如同本是一个月,你看成两个月亮,你能说「谁为是月?又谁非月?」哪儿算是真月?哪儿是假月?说到这儿佛又叫-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6:57

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文殊,但一月真」,见闻与色空本是两样,你要是知道这个理,这两样就是一样,「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在这其中,自然的就没有哪个是月、哪个非月,你在其中你要说,哪个是见闻?哪个是色空?离了色空没有闻见、离了闻见没有色空,打根本上解决,「自无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观见与尘」,佛知道法会大众不明白这个理,佛说他们不对,说「是以汝今」,指法会大众,你们现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观见是一个有知觉的,尘是指着色空,这种种的发明,发明这个道理太多啦,然而都不实,

「名为妄想」,完全都是妄想;怎么个理呢?「不能于中出是非是」,你不能在这里头逃出去,不是是就是非、不是非说是是,「由是真精妙觉明性」,元来本是一个精纯不二的、不可分别、不可思议的一个妙觉明性,不分别的这么一个知觉,明明白白这么一个天性,你要知道这个,「故能今汝,出指非指」,所以才能使令你,出这个是非这两门,有所指、非有所指,所以,没有是非,他本是一体,这是第七番辨见,这是「无是,亦无非是」,也没有个是、也没有个非是,显见性为真,就是一个见性,见就是知见、性就是一个理性,你要明白开这个理,哪还有个是非?无是、也没有个非是,这个地方是第七番显见性为真,究竟这个见性是个真的。

九、显见超情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

这段文是第八番显见性,拣出外道说自然的理,驳佛不是自然。阿难尊者这个地方有疑惑,就专请佛,「阿难白佛言」,对佛表白说,「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诚然实实在在,如我佛为说法之王,说这个道理,「觉缘遍十方界」,佛刚才说的这个道理,觉就是见闻、缘是指的色空,这是两分子:一个相分、一个见分;觉就是知觉的一分子、缘就是色空的一分子,这是简单的文,所说的觉缘,这两分子:一个见分、一个相分,这两分「遍十方界」,普遍十方的这个世界,「湛然常住」,湛者如同极清净的水,称为湛然,没有旁的参杂,常住不改不变,「性非生灭」,就说觉缘,这个见相二分,要明白这个道理,就是一体,他遍十方界,湛然清净,常住之性不改不变,没有生灭,「性非生灭」,虽然是这样,「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这又是有这么一个疑问,先说佛说这个见相二分遍满十方,这个道理说得很透彻,外道也有这种说法,是怎么个分别呢?

「觉缘遍满十方」,这是佛说的,常住的性非生灭,佛说的道理遍满十方、常住不生不灭的,外道也这么说,与他有什么分别?「与先梵志娑毗迦罗」,印度的外道,名叫先梵志,他讲的外道的道理叫娑毗迦罗,娑毗迦罗是外国话,就是外道的名字,「所谈异谛」,所谈的理,翻中国话叫冥谛,什么叫冥谛?冥是幽暗之中,不可知、不可见的地方,有个真理,这叫冥谛,这是一分,还有一种外道,「投灰等诸外道种」,这个投灰,是讲究有多少东西都烧了,一亮火就没有了,外道的老师还要打火上走过去,这是投灰外道的行为,「说有真我遍满十方」,他还有个言说,他这一套谁能信呢?他也得说出个理来,他说有个真我,说人身是假我,人不认得身上还有个真我,这个真我遍满十方界,这两种外道都说「遍十方界」,佛说「觉缘遍十方界」,「有何差别?」不知有何分别?

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这是阿难尊者疑惑,上来说的这两种外道与佛说的遍满十方相类,又说世尊早先曾在楞伽山为大慧菩萨讲演过这种道理,楞伽翻中国话叫不可登,是挪叉鬼王为这个山的山王,为什么这个山叫不可登呢?这个山与旁的山不同,上头大底下窄,所以叫不可登,有神通之类如鬼、神才可以登上去,凡夫上不去,「敷演斯义」,阿难尊者说,佛在那个地方已说过这种义理,「彼外道等,常说自然」,他说的冥谛、真我都是带着自然性,他是自然的,「我说因缘」,那时候我跟着佛学的,我说的世间上起始的道理,总是一个因缘,说这因缘果报的事情,「非彼境界」,我说的与他们外道的境界不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我这么一看,佛说的知觉性,是自然的,也是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这是真实的,远离一切虚妄、一切颠倒,「似非因缘」,

似乎不是我早先跟着佛学的那个因缘了,他一看不是因缘就是自然了,既然是自然,「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佛怎么还得开导指示出来?他说自然,我觉着也像自然似的,这不是和外道成了一样,所以,「云何开示?」从这里怎么能开导指示「不入群邪」呢?也得说这个自然的理,不和外道一样才对,才能「获真实心,妙觉明性」,这才能得真实的心、不可思议的知觉明性,阿难心里疑惑这个道理,请佛分别开示。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

佛对阿难说,「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我现今如是开导指示这个方便的法,为的让你容易明白,就是真实的告诉你,你不能接受,「汝犹未悟」,你还没开悟,你光听见我说的话,你就误解了,又「惑为自然」,你这一迷惑,你也把我说的这个法,这个「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你又当了自然了,这个自然这是以什么为体?这是一句空话,什么东西叫个自然呢?

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

佛对阿难说,「若必自然」,设若必定有个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把他甄别明了,分别明白了,得有个自然的本体,不能说一句空话就算了,「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你且观察观察,我给你说的这个妙明的这个见性,妙!是不可思议!心里不能思、口里不能议,这个名字才叫妙;你思想不到、你议论不来,你心里头是个明明白白的,这叫妙明,妙明就是你的见、闻、觉、知的一个性,这个「妙明见中」,我给你说的,让你不思议的这个明明白白的这个见、闻、觉、知之中,你这个地方,我给你说明白了,你不能接受,是「以何为自?」你说这个自然,拿什么东西当自?

「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你看这个世间上头,明、暗、空、塞这四相,不是光明的就是黑暗的、不是虚空就是壅塞,就是这种境界,这是佛说的,「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你说自然,以明为自然吶?以黑暗为自然吶?「以空为自?以塞为自?」以空为自然吶?以不空的地方、以壅塞的地方为自然吶?这是问他四个问题,你有没有理由可说?

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佛对阿难解说「若明为自」,你要是拿光明当自然,也说不通,若以光明为自然,「应不见暗」,若是拿光明当做自然之体,得常住不灭,可以说以明为自然之体,应当看不见暗,黑暗来了,暗能夺明,有黑暗,就没有光明了,你怎么拿明为自然的体呢?这不是说不通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若拿虚空当你这个自然的体,虚空要当了自然的体,「应不见塞」,壅塞的地方就没有虚空了,你以空为自然之体,应当不见塞,你怎么还能见着壅塞的地方?

若见着壅塞的地方,你说以空为体就说不通,「如是乃至」,就从这里推算,乃至就是超略之辞,「诸暗等相」,这黑暗的,种种的黑暗相,「以为自者」,拿这个当自然之体,「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你拿黑暗的当自己的体,有光明的时候,这个暗性就没有了,就不能见着暗,有明就没有暗,「云何见明?」你怎么还见着明呢?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生。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阿难又转过来说,以上佛说自然不对,底下又说因缘,因缘和自然是反对的,其实也不对,「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听佛这么一说,必定是不可思议看见的这个性体,见性的本体,不是自然,还是我早先跟佛学的因缘就对了,「我今发明,是因缘生,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阿难说,我今发明这个见性,不是自然的,从因缘上生的,但是我心里还是不明白,咨请如来把这个义理,实实在在的说一说,「是义云何合因缘性?」阿难问佛说,见性不是自然就是因缘了,这个义理怎么能合上因缘性呢?请佛说一说-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

这是佛问他四个问题,佛说这个见性,阿难疑惑自然有的,也不是因着这个、也不是攀缘那个有的,怎么有的呢?他自然就有的,佛给他破除了,他又转过来说,怎么能合因缘性呢?佛就对他说,这个意思我先说出来,大家好往这上头会,佛说「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你现在因着你眼睛看见的物件,有个对相,对着你的眼睛,你见着了,既是因缘,「吾复问汝」,我再问问你,因着你看见的这个性现在你的前边,说「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明、暗、空、塞,这是人的眼睛的对相,不是见明就是见暗、不是空就是不空,这叫做壅塞,这叫塞,这四样你既然说因缘有的,我先说这个因,你是因明、是因暗、是因空、因塞有这个见呢?佛叫阿难,阿难!这四个问题我问问你,「若因明有」,设若是因着明才有见,「应不见暗」,因明你的见体现前,这就是你的见,黑暗的时候,就不明了,就没有见了,没有了见,你怎么还见着暗呢?

你怎么说因明有的呢?因明也说不过去;你见着暗就没有明了,你这个体也就没有了,说因明有体不能成立,转过来说,「如因暗有」,说你这个见性,是因着黑暗有的,「应不见明」若因暗有见性,在光明的时候就没有暗了,你这个见所现的这个本体就没有了,就不应当见这个明了,你怎么还见着明呢?底下就不用挨着说,「如是乃至」,乃至是超略之词,「因空因塞,同于明暗」,不用一样一样说。

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

上边说完了因,底下还要说缘,这因缘是两个意思,因比如种子、缘是外边的助缘,指着对方说-所缘的境界,「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地?缘塞有见?」也是四个问题啊,是缘什么有的?是什么帮助有的?你说一说,阿难!「若缘空有」,若是空的助缘有的,「应不见塞」,塞就没有见的体了,「若缘塞有」,若说攀缘的这个塞相有了见,「应不见空」,空也就见不着了,为什么还见着空呢?若是见着空,就不是因壅塞的地方有的,「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这是一样啰,不用挨着说了。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这个地方才显出来,也不是因明、也不是因暗、也不是因空、也不是因塞,怎么有的呢?「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地方佛给他说开了,说你说的那些全不对,「当知如是」,说你应当知道如就是、不如就不是,就是这么句话,「当知如是」,是什么呢?这又勉强点出来了,「精觉妙明」,精是精纯不杂,说这个东西很精致,一点杂样也没有,纯粹的,叫精纯、精致,觉呢?就是知觉,在印度,佛说的话就叫般若,精纯不杂、一尘不染这就是解脱德;纯粹的知觉,他一尘不染,叫般若德,明白了这个精纯不杂,是什么精纯不杂?你那个知觉不要参杂,你看我们人的知觉,大家想一想,会心想一想,哪个人不参杂?你这个知觉参杂多少东西?这一天想多少东西、想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参杂,大家要知道,佛法就是一个心法啊!

不是还有个什么东西叫佛法,佛者,觉也,就是个知觉,哪个人没有知觉?我们人的知觉都用杂乱了、用错了,自个儿把自个儿迷惑了,这怨谁啊?说到不精啊,人可不错啊!学问也好,不精啊!就是不纯粹,有参杂,我们这个人心里参杂什么?参杂世界上声色货利、荣辱得失、成败利害,就是这十二个字都包括了,这是人心里头参杂的,连我也在内,哪个人没有呢?

我要没有,我也就成佛了,我告诉你说吧!大家这个地方要注意啊!这是结构的地方,就比如盖房子,前边预备材料,材料预备完了,好做下一步的安排,脱梁、抱柱啊,都把他安排好了,这个地方得要向一块安排,房子要成了,画龙点睛,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说「当知如是」,其实如是这两个字就对了,什么叫如是?如,各如本位,什么就是什么,又是起个名字,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对、那个又不对,人我是非,弄了一肚子烦恼,回头什么也得不到,像我这个岁数,不久一瞪眼就完了,什么也落不着,人人都如此,哪个人免了呢?

佛告诉人,就是让人认得自己有一个不生不死的,从来也没生过、从来也没死过,人人都不认得,佛可怜人啊,在世界上,人一生下来就哭,哪个小孩生下来不哭?哪个人死,谁家不哭啊?这个苦恼事很多,不知道所以然,因什么你这么苦呢?佛出世就为说这个,把这个道理给人说明白了,就因为你那个心用错了,心是什么?心就是个知觉、就是个明白,就是我明白了,你明白没明白自己,你是明白世间上那个成败利害,你是明白那个,你哪明白你自己这个明白呢?你明白自己的明白不就对了吗?哪个人不明白?哪个人认得自己的明白?大家想一想,连我也在内啊!你看我说的这么响啊!你们一会儿就忘了,「当知如是」,如就是本位,自己不住本位,这底下又解释,「精觉妙明」,明白就是了,不是你那个明白,这个明白得要精,别杂乱!别杂乱你这个明白,道理就在这儿!你不是明白了吗?你要明白所有的事情,你就糊涂了,就没明白!哪个人能够认识自己这个本有的明白?都不认得啊!

所以,这个地方都在世间上受苦了,不管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一样受苦,生的时候苦,死的时候还得苦,这二种苦都脱不过的,平常有病,唉呀哼声的还不算,就是这二种就够受的,人都怕这个,都怕苦,苦不是好事。所以,佛在这个地方,全明白了,都给说破了,底下就指出来了,如是,如能是,如就是事实,这底下还得解释,要不就还不明白,「精觉妙明」,精纯不杂,什么不杂呢?才刚说的,就是你的知觉明白,不参杂旁的东西,这还不是现成的事情,不用求人吶!求张三、求李四,不是那个事情,求自个儿,你要明白了,哪一天不都明白,你明白都是参杂啊!弄错了!精啊!你得精纯,什么东西精纯?你那个明白要纯纯粹粹的、别参杂旁的,这都叫精,底下呢?这个精要觉啊,你觉悟啊,你觉悟自己啊,这个精就是解脱德,撂下一切,精纯了,纯粹的就是我这个明白,这个地方就叫解脱了,哪一样也沾不上了,我们人都被名利栓住了,哪个人不让名利栓住了?连我也好名,你说这法师讲的好,我愿意听,我这就乐了;他说你讲什么东西,胡说八道的,我心里头就不愿意了,这统统的都是参杂,都不精;这是个解脱德,世间上的事情都撂下了,这才精,什么精?你就是明白才精啊!说一个人很精明,谁配得起啊?觉呢?你得觉悟这个精,谁觉悟?连我这个说的都不肯觉悟,精觉,连精觉这两个字也不可分别啊!这个叫精、那个叫觉,又错了!

觉就是般若德,般若德就是智慧;精就是解脱德,一尘不染;妙就是法身德;你要有了明白了,就有般若、有智慧了,般若智慧一尘不染了,你就不沾不染,就脱离了,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般若、就是一个明白。精、觉、妙,精是解脱德、觉是般若德、妙是法身德,这三德没有什么,就是你心里那个明白,这个明白也要精、也要觉、也要妙,精、觉、妙三样,一样也不可缺,就是这个明白,这个明白不是像你阿难那样,一会儿又是因、又是缘、又是自然,你弄这么一套,你还会明白佛法了吗?说「非因非缘,亦非自然」,也不是你说的因缘、也不是自然,不是因缘、不是自然,就是非了,还「非不自然,无非不非」,也没有个非、也没有个不非,那么哪个是呢?也无是、也非是,全都不对,全没有了,你心里能发楞了,眼睛发直了,这是什么?这个地方就是自己,大家要认得,你还上哪里去认?

你那个心没有路了,都把你堵住了,这条路也不让你走、那条路也不让你走,心就楞了,我就没有办法了,你没有办法就对了,你要有办法把自个儿就害了,有办法就错了,这道理就在这里。佛说到这个「无是非是」,也没有个是佛法、也没有个非是佛法,没有个是、也没有个不是,那到底是个什么?这问题就在这儿,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就在这八个字上,这也算两句话,你离开世间上那个一切分别相,你别分别是非、善恶、好丑,这个心啊,要把这个分别心撂下,在尘不要染尘,这就离一切相,离开这个分别相,你的身体有什么相就是什么相;老就老、少就少、男就男、女就女、穷就穷、富就富,你住在本位上;人人都有人人的营业,各尽各职,然而在我职位以外,我无所求,不要干这个又想那个、那个不好又干这个,也不知怎么好,闹一辈子,受一辈子苦。这个道理,士、农、工、商,你愿意做哪一界就是哪一界,高就高、低就低,你离开分别相,不必分别人我是非、荣辱得失、成败利害,你把那个都撂下,说人人都撂不下,我怎么把他撂下?你不是想成佛吗?是不是?你要不想成佛,你就别撂下!说成佛这种事情,这也不是奉承人、也不是让人打妄想,这个佛当个什么讲?大家要知道,就是人的一个知觉。说你成佛,没有另外还有个佛可成、有个官让你做,你得拿个执照去上任,不是这个事情,你成你自己的知觉,你不是有知觉吗?人人都有知觉,人人都能成佛,这个知觉得承认啊!不能不承认,说我们有知觉,怎么不成佛?

是你自己不承认,说我承认,你是嘴说承认,心里不承认,你该分别还是要分别,诸位想想,连我都如此,我怎么把这个话说得这么透亮,我就是这个心嘛!当然我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这不是一样的理吗?哪个人没有知觉?哪个人不愿意成就自己的知觉?你不愿成就就难说了,说没有法子,佛就是说这个法,还是你自己的知觉成就自己的知觉,这东西谁也替不了你,谁还管得了你?你看那个做官的管你,他什么都管,他把我们处死刑,这也能管,管不了这个心吶,心是无形无相的,他怎么管?你要是守住本位,现成的,拿过来就是,要不说成佛最容易,最难的就是你放不下,所以就最难;最容易,放下就是!这个道理,人人都应当知道,为什么呢?人人都有知觉,为什么不知道呢?说这个道理,佛法不是那些个胡说八道的事情,他有个真理啊!佛在世间要不说出个真理来,印度外道有九十六种,谁听他的?势力又顶大的,他一说必定把人说倒了,说得心服口服,反对的人也没有话说,你也得信,不许你不信!

你还没有知觉,有知觉就好办了,那就容易了,所以这个地方「无是非是」,得怎么办呢?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你离开世间上的分别相,你别管他是非邪正,过着什么就是什么,学佛的人头一个字就是个忍字,忍字你要不能学就做不到,在未成佛的时候,先学忍辱行,这一个字学好,余者都好办,因什么呢?我就不能忍,所以今天也就不能成佛,可是知道这条路不能行,所以,这个道理,也没有个是、也没有个非是,这怎么办呢?

「离一切相」,你离开世间上一切分别相,一有是非、有分别相,心里就有烦恼,你心思心思,还就是这一切法,法当个样子讲,你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是我在商界待着,一定得耍手艺,也不是我在耍手艺,一定要去做买卖;也不是说,我是在家人,一定要出家当和尚,不是这个事情;也不是一定得当在家人,什么都好,就怕你这个心不照着行,若照着行,哪一界的人都能修行,「即一切法」,你干什么就是什么,你说我是手艺人,手艺人也能成佛;我是庄稼人,庄稼人也能成佛;我给人当差,当差也能成佛;做官,做官也能成佛;你做大总统一样成佛,这个地方没有高低;知觉没有高低,就在你的心里头杂乱不杂乱,你得离开一切相,离开你那些个分别相,还就是现在这些个事情,现在的事情你不分别,不分别当下就是!

这话我也会说,我当下发愁了,我要大伙都知道,大伙比我强、比我好,是不是?我也不能说得过头了,要不为什么出家?在家不行?出家还是不行,不行怎么办呢?你得多劝人,你多劝人,大伙就管住了,你要不懂这个道理,你劝我们,你自个儿还做不到,这也就没法子了,比赛者也都得向好处学。离开这一切相,就是世间这一切样,法就当样子讲,种种样样,你干什么的人,还就干什么,不是非怎么的不可,只要「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相,离一切法」,法也是当相讲、相也是当法讲。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6:58

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祇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汝今云何?」佛给阿难说明白了,为什么你还说这些?「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你在这儿,一会儿安置你的心在因缘上、一会儿又安置在自然上,你这是乱安置,「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这是世间人啊!这是戏论啊!

不是真正的道理,说是说非、说自然、说因缘,这都是世间的言语。你要引导人学佛,也得用世间的言语,你得知道,这都是不让你着相,你用世间的话、做世间的事,你还得离世间的一切法,从根本上还要离开,做而不做、为而不为,所以世间上这个戏论的名相,说因缘、说自然,这都是世间上的戏论-游戏的言论(这些个名相),「而得分别」,你拿着世间的名相得着分别,你就有了理,这如同什么?说个比喻,「如以手掌」,你拿手「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拿手抓虚空,你还能抓得着吗?

十、显见离见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这一段文是第九番辨这个见性,辨是辨别发明人的看见的这个见性,有句成语说「见性成佛」,人人都有一个性,你从哪个地方可以考证出来呢?所以,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常说眼见、耳闻、鼻子齅、舌头尝、身上感觉、心里头知道,这六样不能完全说,说这一种能代表这六种,眼睛看见的这个见性,要能把他研究明白了,这六根统统的都明白了,六根要明白,六尘也就都明白,六尘要明白了呢?这六种认识也就明白了,一共是三六一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浮尘根,有形有相的;胜义根是见、闻、齅、尝、觉、知,这是六种胜义根,寄托在六种浮尘根上,也说眼、耳、鼻、舌、身、意,正式的说就是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从哪个地方能发起呢?就对着这个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根对六尘发生了六种的认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一共这是十八界,十八界都把他研究清楚了,明白这一界,都明白了,这一界是什么呢?就是见、闻、觉、知,就是看见的这个见字,大家要知道,佛就是为的让人明白,

由这个十番辨见,费了十番的工夫,辨别人人都有眼睛,看见的这个见,哪个人没有见?没有见,眼睛就不能见了,眼睛这个见是有这个见性,眼睛不会见,人要是一口气不来死了,见性离开了,瞪着两眼,什么也见不着。所以这个见性,永远也不生、永远也不灭,从来他也没有生死,人要把这个道理研究透了,就了生脱死,见性成佛。我说的这个话,这都是佛经上有的,不是我编的,大家要不信,向旁处说,有人说不对,就算我说瞎话了。这个道理不容易,大家都是有缘,我今年八十五岁了,快埋在土里去了,大家有缘吶,我把这个道理说一说,大家研究研究,这都很有缘的,不容易啊!我那个地方离这个地方七、八千里地,不是这个机会,我们凑不在一块,这都是有缘吶!所以,这个地方就到了第九番辨见上了,就这一个字,要把他研究明白了,都妥当了,才刚我说的一大堆都明白了。

这就到了第九番,是二妄合明,两种虚妄合在一块,发明这个理,就是显见性非见,显出人看见的这个见性,非是现在的这个见,这个道理就在这里,那么这个见还有几个?一共有三个:有所见、有能见、有本见,道理在这儿吶,哪个人没有见?哪个人都有见,你用错了!我们人有三个看见这个见,我们只用一个,所以自己根本上本有的见,自己遗失了、忘记了、反背了,不知道了,自个儿不认识自个儿了,三个见是什么呢?有所见、有能见、有本见,我们每天看见的都是所见,眼见的灯,没有灯,看见黑暗的这个见,见着种种形相,宇宙、山河、大地、虚空都见着了,这叫所见,眼睛所看见的,人都迷在所见上,岂不知自己对付了自己了!你别说本见,连能见都不知道,拿着能见迷惑所看见的,所以自己这个能见都背负了,自己就不承认自己了,何况那个本有的知见呢?更不知道了。

佛讲这个道理,并没有旁的特别叫佛法,统统都告诉人要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这个道理,你要认识自己了,你就成佛;你要不认识自己,就是世间上普通的人,就是凡夫众生,这种道理大家要不研究,自己就冤枉自己了,不是冤枉谁啊!这个见要把他弄清楚了,怎么叫能见?眼前你看见的是你所见,谁看见的?有一个能看见的,你要没有能看见的,虽有东西,不行了,能看见的没有了,瞪着眼什么也见不着了。就因这个所见,把这个能见迷住了,能见迷在所见上,自己就不知自己还有个本有的知见,就背负了。佛正式告诉,让人要认得自己本有的知见,就是这么一句话,显这个见性非见,显出人的本有的见性,非是所见、非是能见,大家要把所见、能见看开了、看破了,本有的知见就现出来了。因为人迷的太深,佛说了十番,说一样不明白再说一样,再不明白又说一样,这是说到第九样上,这个地方,不用说旁的,把这十番辨见都能记清楚了,自己请一部蕅益大师注解的「楞严经」,看一看就能了然,再有个人解释,引这个路,自个儿就会用功、会看了,自己要想用功,还得要请一部蕅益大师注解的「楞严经」。

说「见性非见」,说这个能见、所见不是见性,本有的见才叫见性,这是说这个题目。佛上面说,见性也非是自然的、也非是因缘的,所以阿难尊者疑惑,问佛,阿难想起来,佛早先给我们讲过,「阿难白佛言」,阿难对佛表白言说,「世尊,必妙觉性」,佛说的这个话,必定这个妙觉性,什么叫妙觉性?说人本有的知觉-本觉,什么叫妙?不是你思想到的、不是议论到的,不可思议-不可心思、不可口议,把这个心思、口议的这些病都去掉,剩下的就是一个妙觉、就是一个妙性,也就是见性,「必妙觉性」,必定是不思议的这个觉性,见、闻、齅、尝、觉、知都可以说,到这个地方也可以说见性、也可以说觉性,他没有知觉,你怎么能见着呢?

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说哪一个都行,正式的是发明这个见性,这个地方是阿难问的话,「必妙觉性」佛说这必定的、不可思议的人知觉的天性,「非因非缘」,头回你还说非自然,这又说非因非缘,说到这儿,这是他的疑惑啊,「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阿难问佛,佛早先说过,与自己说的违背,是不是?世尊,若一定也不是因、也不是缘,佛为什么早先说过,「世尊,云何常与比丘?」不是你说一回两回啊,你常常的给四众人: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你给演说,我在跟前一样听见,宣说这个见性具四种因缘,哪四种因缘呢?

「所谓因空」,因为有虚空才见;没有虚空向哪儿见?「因明」,因外头明亮;「因心」,还得有心;「因眼」,还得有眼,有这四种缘才能看见,这是阿难记住了,也是佛当初说的,说「是义云何?」这种义理佛怎么讲呢?这不都是因缘吗?现在佛又说因缘不对,这是怎么回事呢?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这是阿难尊者引出佛往昔说的因缘,这个地方佛对他说,「我说世间诸因缘相」,往昔我说的是因人示教、随情说法,你们那时候还在人情凡夫的思想里头,那是世间上的因缘相,那是学佛初入门的一个境界,「非第一义」,不是佛法到了第一义谛上,究竟真实的道理归在第一义谛,这是究竟的佛法,你别拿着初入门的佛法,当做究竟的佛法,那就错了,这个见性决定不是因缘,「阿难,吾复问汝」,佛这时候一定现出个见性不是因缘,佛给他说出个证据来,说阿难!

「吾复问汝」,我再问问你,「诸世间人,说我能见」,这是世间人普通的言语,说我能看见,这句话谁都会说,说「云何名见?云何不见?」佛问他两个问题,说世间人开口都会说我能见、你能见,你说一说,怎么就叫见?怎么就叫不见?你把这个见、把这个不见说清楚了,「阿难言」,阿难觉着这还不容易吗?见、不见,这还不好分别吗?阿难对佛回答说,「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阿难对佛说,世人因于日月灯光,就见种种的形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这是阿难理直气壮回答佛的话,设若没有这日月灯光,什么相也看不见了,他说到这里,佛叫一声-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佛顺着阿难说,「若无明时」,若没有光明的时候,「名不见者」,这个名字就叫不见,这个不见没有两样,「应不见暗」,若没有光明,那就叫不见,若是不见,又怎么还见着黑暗?若依着你阿难说,没有光明的时候名字就叫不见,若不见一切都不见,怎么还见着黑呢?应当见不着黑暗就对了,这才叫一不见一切都不见,「若必见暗」,若没有灯光的时候,设若还能见着黑暗,「此但与明,云何无见?」这话说的很硬啊,这可以单单的说没有光明,你哪好说是没有见?没有光明你还见着黑暗,你拿着光明、黑暗论见、不见,你这是大错,「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这是佛给他说个比例,叫一声阿难!

若在黑暗的时候,不见明的原故,这名字就叫不见,若这么的,「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现在我和你都在光明的时候,看不见黑暗的相,还得叫不见才对,「如是二相,俱名不见」,你看这两种相,都可以叫不见,明时不见暗得叫不见,暗时不见明也得叫不见,这不是来回一般远吗?「若复二相,自相陵夺」,设若还是明相与暗相,明来夺暗、暗来夺明,若还是这么回事,「非汝见性于中暂无」,这句话说的有多么结实!不是你那个见性在此明暗之中暂时就没有了,暂时的功夫也不能没有,他是永远常在的,「如是则知,二俱名见」,若这么一说,见明的时候可以叫见、见暗的时候也可以叫见,「云何不见?」你怎么说不见呢?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佛告诉阿难说,「见明之时」,你可知道,这就给他分别开了,「见非是明」,这话说的多清楚,你看见明的时候,这个见不是明,这个明是对着见的相,光明之相-明、暗、通、塞这都是形相,说「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不是明,他是一个知见的见,他是能见,这不是所见的那个明相,「见暗之时,见非是暗」,你看见黑暗的时候,你看见的那个见,他可不是黑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你看见虚空,那个能见不是虚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你见着壅塞的时候,能见不是壅塞,见与明、暗、空、塞大不相同,

「四义成就」,这四样你能够承认了,这四样就成就了;这里头还有比较深的,这四样你分开了,一个能见、一个所见,能见就是这一个见,所见的明、暗、空、塞这四相,这是所看见的,这是你承认的,这四义成就了,这个见不是明、不是暗、不是空、不是塞,这个地方你知道了,底下又说,「汝复应知」,你还要知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明、暗、空、塞的时候,见不是明、暗、空、塞,这是个能见对着所见,能看见的那个见,不是外边明、暗、空、塞这四种形相,这个地方容易明白,这是个对待法,

「汝复应知」,你还得要知道究竟的见,「见见之时,见非是见」,你见着能见、所见的时候,这个见非是见,这个见,上头这个见是本有的见,非是能见、所见的那个见,这个道理在这个地方要记住,「见见之时」,你见明、见暗那是相,这是个能见明、能见暗,这个地方这个见,你本有的见,见着能见、所见的时候,这个时候「见见之时」,本见见着能见、所见的时候,「见非是见」,这个本见也不是能见、也不是所见,这地方又说,「见犹离见」,本见离开能见、所见,「见不能及」,所见达不到本见,

「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呢?那更差的太远了,你还说因着什么见?缘着什么见?自然的见?这都错了,「及和合相」,还说些和合相,明、暗、空、塞合在一块,怎么个见法?这统统都错了,说「汝等声闻」,像你这种声闻的根性,人家说什么声,你拿耳朵听见,你都记住,你不悟这个真理,「狭劣无识!」你那个知识太狭窄了、太陋劣了,一点正经的认识也没有啊!「不能通达清净实相」,你哪能通达清清净净的、真实的这个真相呢?「吾今诲汝」,我现今教诲你,「当善思惟」,你应当善于思想思想、思维思维,不要马马虎虎的,人家也说、你也说,说完了,你也不知怎么回事情,自个儿把自个儿耽误了,所以我告诉你这个道理,「无得疲怠」,你得用心别再疲劳懈怠了,「妙菩提路」,要紧就在这儿,菩提这两个字翻觉道,妙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的这个知觉的这条道路,在这个地方要明白。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7:00

二种妄见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阿难对佛表白说,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还有诸和合相与不和合相,就是这种道理,「心犹未开」,我心里还不究竟开悟,还不十分彻底明白,「而今更闻见见非见」,现今又闻佛说「见见非见」,见着的这个见非见,佛说本见见着能见的时候,这个见,「见见之时」,本见见着这个能见的时候,非是这个能见、所见,「见见非见」,本见见着能见时,也可以说非是所见,这个「见见非见」,这个本见能可以见着能见,所以就非是所见、也非是能见,这底下这个见,也可以说是能见,也可以说是所见(见见底下那个见字若与相分遇合,本身便是个能见,但又是本见的所见对象,所以又是所见)。

佛一说这个「见见非见」,就「重增迷闷」了,重新又增加我的迷惑,心里头太愁闷了、不明白了,「伏愿弘慈」,佛得大发慈心,「施大慧目」,用大慧眼开导指示我等,是阿难祈求的话,「开示我等觉心明净」,究竟就是一个知觉心,明白了,明白什么呢?就是一个干干净净,清净得一尘不染,这就对了,知觉心明白了,就是一个净,就是一个清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有泪无声为之悲泪、有泪有声为之哭,这个地方说悲泪,就是流眼泪没有声音,「承受圣旨」,还愿意亲承接受佛的究竟的宗旨。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说到这里是到了第九番辩见,这一段文,这是经家叙义,这是集经人叙说佛的意思,因上来佛说的「见见非见」,这种道理很深,阿难仍然不明白这种道理,悲泪顶礼请佛详细开示,这时世尊怜愍阿难及法会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佛将开演大陀罗尼,陀罗尼是梵音,这句话小乘里头就没有,因什么呢?这个地方我也跟你们说一说,大家要研究佛法,不好不知道,中国翻的经,翻的是印度的梵文-梵天的文,他说的话都是梵天的人下来教化,都是梵音,就好比我们这边读的诗书、易礼、春秋这些个文章,所以,梵文非中国文不能翻,因什么呢?中国出过圣人,虽然名词不一样,义理一样,所以,南洋群岛信佛的很多,统统都是小乘,因什么统统都是小乘呢?都是巴利文,巴利文就是普通的文字,不是梵文,巴利文就是普通人常用的语体文,不是汉朝那些个文章义理,所以,他这个文就不能翻梵文,梵文的名词巴利文没有。

所以,南洋群岛信佛的人,他一听大乘,他不知道这个名词,他还毁谤,这个话也得要说,大家也得要知道,要不这个事情就不对啦!说没有这个事情。就拿陀罗尼、奢摩他,巴利文就不好翻、不能翻,光翻小乘的,要研究佛法,这个地方要清楚,要不他就毁谤,你就心思是学错了呢!明白大乘的就是中国、日本、朝鲜-高丽国,因什么呢?他通这个文字,和中国的文字相通,巴利文光是人间普通士、农、工、商的这种名词,道德的名词他没有,没有这个名词怎么翻?所以,他不知道就毁谤,还有一种最祥瑞的好现象,在哪个地方呢?出在印度,香港正在启建水陆道场,我去演说,在这个时候,有印度来的领事官在香港住,我忘了他的名字了,他带了他的太太、小姐、少爷,中国的冯公夏居士,大家很知道这个人对于佛法很热心,他介绍领着的这位印度领事官到了法会的道场,见了我谈谈话,客气地说要领教领教;领事官一见到我,他自己就说(他心里也明白),我是印度人,根本上我就是婆罗门,在印度,婆罗门是个大道门,释迦佛在度众,连释迦佛都是婆罗门,他是在婆罗门里头革命啊,释迦佛特别的说出这一种道理,婆罗门也驳不倒,可也不随顺佛法,就是这么个劲头,因什么呢?

佛说的道理很特别,推不倒,人民信婆罗门的很多,以外还有九十六种外道,婆罗门是个顶体面的大道门,但是不知道佛法、也不信,佛的俗家祖先都是婆罗门。如果释迦佛这个佛法末了、没有了,将来再有佛出世还得生到婆罗门家,这个道门对杀、盗、淫、妄这四种根本戒守的很好,比我们出家人守的都严,婆罗门有这点好处。佛要降生出世,必定投在婆罗门家,他的门庭很清净的,这位领事官向佛说:「我是婆罗门,我们婆罗门当下可以研究大乘佛法」,早先是不研究这个的,这不是个祥瑞吗?

印度要不研究佛法,佛法就少弘扬出去多少啊!我们立了一个大乘佛法研究会,他问我大乘佛法里的四种涅槃,小乘佛法是两种涅槃:一个有余涅槃、一个无余涅槃,大乘也有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他就不知道了,所以,他先问涅槃在经里头有几种?我向他说有四种:小乘里头有两种、大乘里有两种,他一听,就对他的心思了,他又说:「我有一种事情,总很为难。」我说:「有什么事为难?」他说:「人的这个痛苦用什么方法能离开呢?」我说:「要认得自己就没有痛苦。」他说:「谢谢法师!」他就走了。这就是说啊,印度要研究佛法,将来大乘佛法才能兴,佛出在印度,光是佛弘扬佛法,婆罗门反对,九十六种外道也反对,除非佛法这种道理真站得住,那要多少的辩论啊!

「大陀罗尼」,陀罗尼翻中国文就翻两个字,翻总持,大字是中国话,陀罗尼是梵音,是印度梵音,陀罗尼要翻汉文就翻总持,能是一个总抓手,再说一句俗话,就是有把握,抓住了!这是学佛法的一个总把握,总持这两个字,总是总一切法,持是抓住了、拿手任持,俗语说有了抓手了、有了把握了,这叫「大陀罗尼」,总一切法、持一切义。

「诸三摩提,妙修行路」,一个大总持,里头含着就多了,含着种种的禅定的功夫,小乘里头就没有禅,「诸三摩提」就是一切禅定的功夫,禅定的功夫翻的很多了,「楞严经」后面二十五种圆通,都从禅定里头修成的,二十五种以外还有许多又出去的,那就多了,所以叫「诸三摩提」,就是诸般入手的禅定的功夫,「妙修行路」,这妙字当不可思、不可议讲,心里头思想不到、嘴里头议论不出,不可思议!不是你可思想到的、可议论到的,议论到就不是、思想到就不是,这怎么办呢?我们人的习气都要说了才会明白,你得有个思想我才好懂,思想不得、说不得,是怎么回事情呢?这个道理在哪?这道理得慢慢的比量出来,你愈说愈错,就不说了?就不响了?

人人都有个不说的时候、有个不响的时候,大家自己不留意,假比人睡足了,也没做梦、也没打闲叉,你起早起来了,一睁眼,心里头什么事情也没有,你把这个心沉一沉,你静一静,你看看还有什么?这个地方也不可思、也不可议,思想不到,还有什么说的呢?更没有说的了,这个地方这就是!在这个地方得站住脚跟,这个地方哪里可思可议呢?你不能说没有,有这个不可思议的,人却忽略了,我们这一天不是思就是议、不是议就是思,除非睡着了还要做梦,就是没有闲着的时候,自己就不认得自己了,这个地方这是修行的一个法,这「三摩提」也说三摩地、也说三昧,统统都是翻正定、正受,也翻等持,正当的定力、正当的享受、平等的任持,他含这三种意思,「妙修行路」,是不可思想、不可议论的,这么一条修行的道路。

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佛告诫阿难说,「汝虽强记,但益多开,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阿难是代表法会大众,佛对阿难说等于同大众说,佛说阿难你虽然能强记,有记诵的功夫,强记这个学问没有旁的好处,单单的能利益多闻,无非是增长见闻,这在世间法上有这么个多见多闻的人,「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奢摩他是一心三止,现前一念心就有三种止的义理,怎么叫三种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你悟这个理,一切法当体就有个性,有性就是真的,没有性世界上一切万事万物都不能成立,各有各性,所以就是一堆土、一堆泥,他也有性,人更不用说了,统统都有天性。这个道理当体就是真的,你不用向旁处找,然而真可是真,这个地方可就是一个不起分别心才能行,你要一起分别,圣也成凡,你要不分别,凡也就成圣,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是佛对着阿难说,于这个奢摩他,修止观的法门,奢摩他就翻止-一心三止,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止住的止字,儒书上也说知止而后有定,你这个心有所止之处,你这个心就安定了,就不能转变了,不随环境转,就是这么个道理,梵音叫奢摩他。体真止当体就是真的,不是提另还有个定力的地方,止就是定,所以说修止就是修禅定,这是一样,要得着这个止,怎么个止法呢?要「微密观照」,微就是不可分别、密就是不可思议,起这种不可分别、不可思议的观照;观是观想、照是觉照,心里头别糊涂,你要用功的时候,你这个心得明明亮亮的,觉照也说观照,观就是观念,你别忘了,照啊,你总得醒着,你观着观着睡着了,这功夫怎么用呢?这是说用功的话,你观照,向哪里观照?你得要奢摩他,得有个所止之处,你心里止不住了,止不住怎么办呢?

你就得观照,要不你的心就跑了,要不就昏沉了、睡着了,这就不能用功了!你总得要起观想、觉照,把精神提起来,心还不要乱跑,这才叫用功。佛对阿难说,你这个功夫没有,「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你心里连知道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汝今谛听」,你审实了好好听着,「吾当为汝分别开示」,我应当给你分别开了解释,让你好明白,「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佛说法不是为当时一个人,也不专为法会大众,今古之人都可以学,「亦令将来」,是后来的学佛的人,「诸有漏者」,怎么叫「诸有漏者」?凡夫都叫有漏,漏是堕落的因,好比碗盛了水,它有缝子,将来它就漏水啊,漏水就是落下去了,这好比我们这个人心里有妄想,有什么妄想,你就向哪个妄想里漏;你常常的想名,你那个心就漏在名里头;常常时想利,心就漏在利里头,这是一定的理,「诸有漏者」就多了,不是光世间的人,还包括二十八层天的天人都是有漏的凡夫,何况我们人呢?天上的人一层比一层高,头上六层是欲界天,欲界是有男婚女配,这都在天上,四天王天、忉利天,忉利天就翻三十三天-东八天、西八天、南八天、北八天、玉皇大帝中方一天,这是第二层凡夫啊,大家要知道!第三层天叫云居天,离开地皮了,头二层天还在须弥山上,须弥山顶叫忉利天,这叫寄居天,这可也叫天啊,然而还在地皮上,按佛法说,还够不上圣人,这还是在凡夫,凡者广也,大梵天就是普通的人;第三层夜摩天就是云居天,离开须弥山了,这层天上自己就有光,不用日月的光,须弥山的光明就是用日月的光明;

第四层叫兜率天,兜率天宫的福很大,弥勒佛当下还在那儿候补佛位,修禅定功夫的人都求生兜率天,兜率天是个圣地,普通人见不着弥勒菩萨的内院,外院都是凡夫,随着他的大菩萨都是圣人,这是第四层天;第五层天是化乐天,自己都可以随意变化;第六层天是他化自在天,不但自己变化,对于万事万物都能随缘变化,有这样神通,这都是凡夫,这就说欲界天六层凡夫。接下来讲色界天,色界天没有男婚女配,修行到好了,有四禅四定的功夫: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有九天,一共十八层天,寿命都多少万岁,然而,还是凡夫。还有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与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想入非非啊!这还是凡夫!

活八万四千大劫,一劫有几百万年,到时候还得死,还是凡夫,这就是六层欲界天、十八层色界天、四层空天,一共是二十八层天,这都是有漏的凡夫,因什么有漏呢?他还没脱生死,还在六道轮回里头,天福享完了还得托生为人,要是又做点下地狱的事,打天上下来,就是下地狱,一点客气也没有,就这么个样子,你别看在天上享福,我们这个人间也是这么着,你如果做了大善事,是个大富贵人,做完了善事又做了极恶的事,把福享完了,回头就下地狱,跑不了的!所以,危险啊!不管老少男女、富贵贫贱,有点善根都得要念佛,你一念佛就能升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这种愿力,世间人只要诚心念「阿弥陀佛」四个字,梵音念「南无阿弥陀佛」,「皈依阿弥陀佛」的意思,就这六个字超生了死!你看才刚说的这么些危险的事,你要念一句「阿弥陀佛」,什么也不怕!

将来科学愈发明,佛法愈兴旺,佛法将来会有大兴旺,怎么个理呢?科学追实,世间上的事情求真,就怕他不求真吶,佛法近来要开展还多赖科学,科学将来有一定的考验,世界上三界二十八层天统统都是有漏的凡夫,这个地方,这么一说,将来佛法经过科学的考验,佛法当然是要昌明的,刚才提的须弥山,有多高呢?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四十里地,日、月在须弥山的半截腰上,相当于四万二千由旬这么高,这都考验得出来的,将来火箭能够射到月宫里去,果然射到月宫里去!佛法要不真,什么东西真呢?佛在世的时候说,有多少人毁谤他,他说一个人身上有八万四千种虫,一类还有多少万,当时的人都毁谤佛,当下我怎么知道科学愈开展佛法愈兴旺呢?当下研究出来了,人就是这一滴血啊!里头的动物无数,岂止八万四千?就这一滴血啊!

科学家从生理学里头研究出来的,这就证明了释迦佛所说的,释迦佛当初说的时候,人身上统统都是虫子,成这么一个人,都是微细的动物,那时候有人就毁谤,这时候科学证明出来了,证实了!一个人身上统统都是动物,这个地方我多说了这么几句话,大家也得要知道,「亦令将来诸有漏者」,三界二十八层天都是有漏的凡夫,何况我们人呢?可有一宗,要是学佛,不论你在什么阶级上,能可以直超顿入,「获菩提果」,就是这些个凡夫,不论在天上人间,也不论富贵贫贱、男女老幼,就在你学佛学的精不精,能可以获得菩提果,获者得也,菩提翻为觉道,觉道就是佛道,证这个佛道的这个结果,这就是成佛的地位,叫菩提果。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7:02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这是总标人在世间上的迷惑,佛叫一声阿难,说「一切众生」,是包括凡夫都叫众生,要说众生,佛还在众生之内,都叫众生,要分开说呢,是十类众生,佛为无上的众生,菩萨为大道心的众生,缘觉、辟支佛为孤调众生,阿罗汉为希果众生,这是四种圣人,六种凡夫呢?天上的人为快乐的众生,因为天人尽是享福,我们世间上人叫苦乐的众生,我们世间人有苦有乐;还有一种阿修罗叫瞋斗众生,他一天总瞋恨、生气,好争斗、好打仗,这是三善道;三恶道呢?地狱是苦苦众生、畜类是愚痴众生、饿鬼是悭贪的众生,这是三恶道,四圣六凡叫十类众生,「一切众生,轮回世间」,正式的说是说九法界的众生轮回世间,连佛说上这是十类众生,佛已经是出了轮回,虽然出了轮回,也可说在以内,佛为度众生也来世间,也在轮回里,也可以说十类;说一切众生轮回于世间,这就不用讲了,世间这两个字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间就是彼此间断开了是为间,是空间,虚空间断开了,「由二颠倒」,就是世间上这个凡夫,这是照着九类众生说了,颠倒有轻有重,这二种颠倒,「分别见妄」,这二种颠倒有别业的颠倒、有同分的颠倒,要简单说,这二种颠倒就是一个能见、一个所见,能看见的是一个别业的、所看见的是一个同分的妄见,「由二颠倒」,就是一个同分的、别业的两种颠倒,同是大家都颠倒、别是特别他一个人颠倒,「分别见妄」,这二种颠倒分别出来,在知见上起的这个虚妄不实的,就是一个能见、一个所见,在见上起的妄,能见和所见,这里头含的很多,这儿就不暇宜细说了,这叫分别见相起的这个妄,妄作分别,这是「分别见妄」,因什么呢?

「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你自己一起这个分别心,能分别、所分别,这当处一发生,你分别什么你就随着什么转了,你当处就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你发生这个心里一发动,这就叫造业,大家要知道,「当处发生」,不应当分别的分别,这叫分别的见妄,从分别上起了这个知见的妄想,这种妄想你当时当处发生,就在这个地方发生,就在这个地方随着业就轮转,怎么个理呢?你这个心里头就照着世间人的声色货利,有声望的、有名气的,为货物的、为利的,心里一发动,合乎理的还好,不合理的都是造恶业,善恶两样是个对待的,「当处发生」就在这个地处一发生,一起这个心,当时你这个心里这个业力就随着他转了,这是说的起头的地方都是这么个样子,都是「当处发生,当业轮转」,底下解释「云何二见?」「由二颠倒,分别见妄」,二颠倒就是发二种颠倒的虚妄的这个见,「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这别业和同业是说上边说的这个「分别见妄」,就是这二见,底下得要解释,先解释「别业妄见」,后解释「同分妄见」,怎么叫别业的妄见呢?

一、别业妄见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迭。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底下佛说把他标起来,叫一声阿难!「如世间人」,假定做这么一个比例,怎么叫妄见?比如世间人,这个好明白,「目有赤眚」,眼目上发生眼病,俗语叫赤眚,眼红肿了,眚就是病,眼上有了红翳子了,看东西看不真,「夜见灯光」,拿他做个比例,说黑夜之间点上灯,他眼上有赤眚,他看见灯光,「别有圆影」,特别的有个圆影子,这个圆影子「五色重迭」,闹病眼的人,这种事常有,他看见灯光上是一个灯火,但他眼上有病,就看见有重重迭迭的五色,这是一圈一圈的,说这个「于意云何?」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圆影从哪里来的?「于意云何?」是个问辞,在你的心意之中怎么解说?解释这个灯光五色的重迭从哪来的?这一个灯上就是一个灯火,怎么有五色呢?他眼上有病,眼红肿,这个五色圆影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眼上来的?是从灯上来的呢?

是这么一句话,「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这是两个问题,说此夜间这个灯的光明所现的这个圆光,现出的五色的圆影是从哪里来的?「为是灯色?」是从灯上起的这个五色圆影,「为当见色?」为是从眼上的见起的这个五色的圆影呢?这是两个问题,底下得一个一个的解释,「阿难,此若灯色」,若说这五色的圆影要是从灯上起的,「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这句话说对了,若是灯上出的五色圆影,眼上没有病的人何不同见?灯上有圆影,眼上没有病的都应该见着,是不是?他怎么看不见?

「而此圆影唯眚之观」,灯上起的这个圆影,唯独能是眼上有病的人才看见有圆影,没有眼病的人看不见,这一定不是灯上出的圆影,这话就在这里,问的是灯上起的圆影?还是赤眚眼上起的圆影呢?这先说不是灯上的,「而此圆影唯眚之观」,他若是灯上,不能说是唯独病眼的人观见,证明这不是灯上起的圆影,这一段算是说清楚,若这么一说,不是灯上起的圆影,从哪起的呢?「若是见色」,若是看见的这个见起的这五色光芒,「见已成色」了,看见的这个见已经成了五色圆影了,「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则彼眼上有病的那个人,所看见的圆影又是甚么?你怎么说见上起的五色圆影,若是眼上的能见而成的五色圆影,「见已成色」,看见的见已经成了形色,就不算圆影了,要是成了五色的圆影,他是成了所看见的,就没有能看见的了,「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他这个见已经成了所看见的形色,有眼病的人,见已经成了形色,就不能够再成这个能见,不能成能见,成了所看见的,「则彼眚人,见圆影者」,这眼上有病的人,他还见着圆影,他这算是灯色?算是见色?这个理不是说不通吗?这一说,也不是灯上起的圆影、也不是单单的从见上起的圆影,那怎么办呢?当然是得离开这个灯、离开见有圆影了,「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佛又对阿难说,要是这个圆影离开灯特别的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这合字当该字讲,就应该往旁处观察了,离开灯的地方就多了,「屏帐几筵」,屏是屋里头围屏、帐就是幔帐、几是茶几、筵是吃饭的大桌子,这都是屋里的摆设,应该有个圆影出现,是不是?这都是离开灯的别有,那个屏帐几筵能有圆影出吗?不是离开灯的事情,若这么说得,「离见别有」,离开这个看见的见特别有,离开见更说不通了,「应非眼瞩」,就不能拿眼看见了,不拿眼见,拿什么见?这更说不通了!前边说也不是灯、也不是见,这里说也不是离开灯、也不是离开见,也不是、也不即、也不离,这是怎么回事情呢?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说这个五色圆影实实在在的在灯上,「见病为影」,说看见的见,见病就是眚眼了,他做为看见的这个影子,灯有五色的圆影,「影见俱眚」,连这个影子和看见的这个见,这统统的都是一个病,眚就是眼上成的病,统统就是一个病。

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

「见眚非病」,这句话最要紧,这话要知道从哪里来的?前边说过「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这是阿难对佛说,佛说的因缘和合自然,我心里头还没开悟、还没明白,今更闻听「见见非见」,这又重增迷闷了,这个地方说这个话是让阿难听到,解释这个「见见之时,见非是见」,佛说这个比喻就是「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这个道理怎么讲呢?这里的来脉,很有几种差头,说「色实在灯,见病为影」,连影子带见,那俱是眚,俱是一个病眼成的,就在「影见俱眚」这一句话,这个影是所看见的、见是能看见的,大家把这个地方弄清楚了就好明白了,一个能见、一个所见,「影见俱眚」,连所见的影子带能看见的眚眼,这都是一个眚病,底下这一句「见眚非病」,见着眚眼的这个非病,要紧就在这个地方,要审察审察,怎么叫「见眚非病」?见这个眚眼的人,眚眼就是病眼的人,假比我眼上有了病,你们诸位眼上没有病,你们就看见我的眚眼了,说这话是怎么回事情呢?就是表示这个能见所见,这个文还都在十番辨见里头,辨别这个见就让人认得这个本见,「见见之时,见非是见」你见着能见、见着所见,这个本有的见,也不是能见、也不是所见,要紧的地方在这里!

因阿难不明白佛说的「见见非见」,佛这个地方给他说,一个病眼的人能见这个圆影,圆影是所见的,能见、所见好明白了,你要再有个好眼的人见着这个能见、所见,这是「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大家这地方不是明白了嘛,要不这么讲一讲就不好明白,所以说「影见俱眚,见眚非病」,这就是解释「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眚眼的这个见没有病,所以见着眚眼见的那个影子,见着能见、见着所见,见着能见的病眼、又见着病眼所见的影子,这两样都是没有病眼的本见见的,本见见着能见、见着所见,人这个见,我不是给大家说过嘛,见、闻、齅、尝、觉、知六样,拿这个见字,你这一个明白了,六样都明白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说「见眚非病」,你有能见、所见这都是病,你要说是现出本见来,这个文在后头还有,这个地方这才是最要紧的地方。我先说上这么一句,下这么一个底,我们人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大家要知道啦,让佛说起来,比较佛的眼睛,这都是病眼,佛眼见着病眼,这地方是「见见非见」,你见着那个病眼的,他不是你这个能见、所见,我们这是能见、所见的宇宙、山河大地,这两样你能见着,见着这是病眼,这个文后边有,我这是先告诉,说这么一句。

「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这段文还是解释别业妄见,上来说别业的妄见、同业的妄见。这个业,就是人在世间上造业,往往有这么一句话,说创这个事业,这个业就是造作之义,说人在世间上因什么就造业呢?是因迷惑,他这个迷惑从哪来的呢?所以就是因这个不明白究竟的道理,所以由迷惑引起来惑业苦,人迷惑了就造业,造业就要受苦,越受苦越迷惑、越迷惑越造业、越造业越受苦,这就没有完了。

所以这个佛出世,就是让人离苦得乐,这个离苦得乐得有个方法,有什么方法能离苦得乐呢?得先要去迷惑,要把这个迷惑去了,人就不造业了,要不造业就不受苦了,这是一定的道理。这惑、业、苦三样叫轮回,轮过来、回过去,越迷惑越造业、越造业越受苦,没有完!要想不受苦就别迷惑,要想着不迷惑就必得要研究佛法,佛法就是破人在世间上的迷惑,上头说这个迷惑,上来已经说过了,一层层地。这个地方再说到这个造业上,造业有别业、有同业,怎么叫别业、同业呢?特别地这一个人造的业与旁人不同,这叫别业;同业呢?是大伙都这么造业,造一样的业,叫同业。造业里头有别、有同,当文中是研究到这个别业,研究别业,上来已经说过了,就如同人的眼睛有病,有赤眚眼睛发红肿,看见灯前有五色重重迭迭的圆影子,所以旁人看不见,只是病眼人看见,这叫别业,这个别业是从哪儿来的呢?

说到究竟,也不是打灯上来的、也不是打见上来的,眼睛看见灯,也不是离开这个灯、也不是离开这个见,怎么说都不相合,所以研究到这个地方,说圆影是从哪儿来的呢?灯前有五色的圆影子,是哪个地方造出来的呢?最后说这个「色实在灯,见病为影」,说灯上有五色的圆影,这统统是灯能显相,光灯也不行,所以说「见病为影」,他眼上有病,还得对着这个灯,说是「见病为影」,这色实在是灯,见能发生这个影子,「影见俱眚」,连这个影子带看见的这个见,这俱都是病,这个地方说这个有什么用处呢?底下多说几句话,前边说这么一个意思,大家都可以了解。我们就说看见的见吧!

我常说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这地方不能挨着说,要一语三反,说眼睛看见的这个见,这人人都承认,这也好明白,这个见分三层:有本见、有能见、有所见,这六样就举这一样说,这六样都是一个道理。所以,人在世间上受苦,就是都着在所看见的事情上,连那个能见每天都用他,然而也不理会了,也差一点,这是两种见:所见、能见。根本上这个本见都付于度外,也不理、也不论了、也不研究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直接着就算是迷惑了,自个儿也不理会了,也不知道有这回事。这个人所迷惑的苦在哪儿呢?就是单单重在所见上,所上!所见的色、所闻的声、所齅的香、所尝的味、所感觉的痛痒、所分别的邪正,见、闻、齅、尝、觉、知,这是作用都用在所上了;所见说是世界上所有的都在所明白的事上起分别,世间上所有的、所见的都是生灭法,有生有灭都是无常的,我们人都着在这上头了,这个身体这也是所有的,到时候非死不可,不管是什么人,就是天上人他活几百万岁,到时候也是一样要死。我们人的寿命非常短,万物还有比人的寿命还有短的太多了,那些虫子早晨生晚上就死,朝生暮死的蜉蝣虫,它就算活一辈子,它也不知道这个命是短不短,那就不说这些个了。说到这里,哪个人不愿意活着呢?哪个人不怕死呢?人人都免不了死,因什么呢?你自己就迷惑在死上、着在死上,这个死就是无常的,到时候就坏了,也叫坏了、也叫死了、也叫销灭了,名词就不一样啰,人人都如此啊!

所以佛出世就为说这个事情,说这个事情怎么个解决法呢?你得知道,所见的事情是无常的,这个能见的,这是一个迷惑的地方,佛告诉人,让人打根本上解决,要明白这个本见-本知本见,见、闻、觉、知,本见、本闻、本觉、本知是本有的。明白这个理,时时的观念、时时的觉照,觉照得成了,就像人拿世间法都熟惯了,这个地方就叫成佛,在这边就熟了。我们人把这个地方撂生了,生涩得很了,也不闻不问、也不知道,都在这个所知、所觉、所见的事情上,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人吃亏的地方,佛出世不为旁的,就让你把这个所知所见的撂下,不但所知所见,能知能见也得撂下,你得顾着你这个本知本见,本知本见要成了就叫成佛。见、闻、觉、知都是一样的用,也可以说见、说闻、说觉、说知,这个佛怎么讲呢?

是印度话,说我们中国话,这个佛字啊,就是一个知觉的觉字,这个人成了佛就是成就自己的知觉,不是特别又做了官了、又成了神了,不是这个事情,所以就是成就自己本有的知觉,我们把自己本有的知觉放弃了、不要了,我们也有知觉,有知觉是所知觉,你把本知觉放弃了,连能知觉都不顾了,何况本知觉呢?都着在所知觉上,大家都如此,连我也在内,统统都是这么着,所以我们都叫凡夫,到时候就得死,还有一句话,「黄泉路上无老少!」还不见得老了就死,半道上,小孩生下来就有死的,这就不一样了,因什么呢?他不论是长命、短命,终究是有个死是脱不过的。

他说谁要想离苦得乐,必须要打根本上解决,佛就给人打根本上说,这根本上这个苦、这个乐,在哪个地方呢?就是人执着在所上,所见的、所闻的都在所上,不但是这个所要不得,就是能知、能见、能闻也要不得,能知、能见、能闻就好比眼上长的病,所知、所见、所闻好比是你看不真的影子,这都靠不住,这个本知、本见是什么?你能认的,认的就是见着了,你见着了、你认得,这些个东西这都是病,那个不是病的是什么呢?是人根本上本有的知见,本有的见,也不是能见、也不是所见,能见也不对、所见更不对。所以这个地方,说别业的妄见,拿这个灯做了比喻;眼睛上有病,眼睛是个能见的,所见的是灯上起了五色圆影,这是所见的,这比喻世界上的五蕴、世界上的造化,世界是打五蕴来的,色、受、想、行、识这叫五蕴,打这里头发生出来的,佛让人打根本做起、打根本上要认识,这段文就打这儿来的,说是「见眚非病」,这底下才说,

「终不应官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说是你见着这个灯上起的圆影子,这是病眼见的,因有病眼,看见灯上才有五色的影子,说连五色的影子和这个病眼,这统统的这都是无常的,这都是苦事情,苦根吶!你要明白这个理,得找到自己的本知本见,本有的知见。底下最后这一句说「见眚非病」,这是上来讲完了,最后这一句话最要紧,说你见灯的影子,见五色重迭能看见的,这都靠不住、这都是病,说「见眚非病」,眚就是病的名字,见着病的这个,他非有病,就是这么一句话,你见着这个能见、所见的这个,这才是自己的一个本有的一个本见。

这个地方所以说「见眚非病」,要知道是见眚不是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终究你要知道这个见眚的这个,他不是能见、也不是所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这更不可说,是灯是见都要不得,何况非灯非见呢?底下又说了一个比喻,这都是无用的东西,这都是别业的妄见,都要不得,「如第二月」,月本是一个月,这一个月就好比就是人的本见,有第二个月就是错了,说「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也不是这个本体,也不是那个影像,「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月本是一个,哪还有两个呢?两个是捏造的,人要是用手把眼睛一捏,把这眼睛再看月亮,就成了两个月亮,其实月亮就是一个,这个病都在造作上,这个「捏所成故」,这个捏完全这就是这个病,就是比喻这个病眼。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7:03

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

「诸有智者」,有智慧的人不能信这个,不能随着这个转,自己得有主意,「不应说言此捏根元」,这是拿这个做个比喻,捏的根元就是病的根元,有了「是形非形」,有形相的,要不是无形相,要不是「离见非见」,要说把形相去了,这有能见的,又说是非能见的,这都统统不对,一概推倒了,要不得!「此亦如是」,这个道理就是这么的,这又转过来,又合这个比喻。

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目眚所成」,说眼睛那个眚就是病,都是眼目里长的病所成的,这是说你能见的也是病、所见的也是病,不是你那个本见,「今欲名谁是灯是见」,现今你又给他起的名字,一定是灯上起的五色圆影,又是见上有病眼的,完全都不是,「是灯是见」都不对,这底下说,「何况分别,非灯非见」,你再说不是灯、不是见,更不是了,所以这是说别业的妄见,说到这个地方,这段文告一段落。

二、同分妄见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祇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佩玦。彗孛飞流。负耳虹霓种种恶相。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这别业的妄见,特别的专指着这一个人,他就是特别的业啰,其实多人就是同,一个人就是特别,说到归一就是一样,都是妄见,说「云何名为同分妄见?」同分的就得多说,普通的都是这些个妄见,这是个问辞,说到这儿,叫一声阿难!得让他听着,这底下说同分的就多说了,「此阎浮提,除大海水」,这个阎浮提,就是我南瞻部洲,说外国话叫南阎浮提,说中国话叫南瞻部洲,瞻就当金银讲的意思,我们这个地方是金钱世界,是讲金银川换,旁的地方就不行,说是此阎浮提,除了大海水之外,「中间平陆有三千洲」,中间平陆上有三千洲,所谓洲,大海里头出了陆地就叫洲,有三千个洲,我们住的南瞻部洲算一个洲,当中这个大洲说「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这一个大陆地上,就有二千三百个国,这是说大国就有二千三百,

「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余的小洲也是在诸海之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在海里头出的陆地,还有小的洲,也是在大海之中,其间的小洲就比三千大洲小了,「其间或有三两百国」这一个洲有三百国、两百国是这么个意思呢,「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或者一个洲里一个国、两个国,乃至三十个国,四十、五十个国,佛对阿难说,「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单单的有一个小洲,拿他说好容易让人明白,说这个小洲只有两个国,这两个国是两样,

「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在一个小洲,一个小国的人心里头都存着恶心做恶事,所以唯一国人同感这个恶缘,这一国的人就多了,这说是同分的妄见,统统的都感上这个恶因恶缘,他们的心是恶因,外边就是恶缘连累上了,「则彼小洲当土众生」,就是当地的人,众生就是当地的众人,这本土的众人,「睹诸一切不祥境界」,唯有这一国人,他们所见的一切都是不祥的境界,因为他们心不善,所感的境界就不祥,有什么境界呢?就不一样了,「或见二日,或见两月」,无故见天上有两个日头,或见有两个月亮,这都是不祥,「其中乃至晕适佩玦」,晕就是一股不正之气、一股不祥之气,适就是日蚀月蚀一类,佩玦就是那一股子恶气,就像在那日月的边上佩着,就像有点手饰玷环这么个意思,佩环的意思就叫佩玦,这底下这是说的日头月亮一边有这些毛病,这都是不祥之兆,怪事情!

「彗孛飞流」,这彗星天子,他有多少的星星,就像扫帚似的,俗语叫扫帚星,在前清将没的时侯,我年轻的时候常看见天上一个星,这底下一片星星,就像扫帚一样的,尾巴上头宽大,有多少的游影星,看出像扫帚;孛星,就是孛乱星,四周围都是这个特别的星星围着;飞星,怎么叫飞星呢?好比打东边飞到西边去,这叫飞星,很快的,我都看见过这个星星,前清将没了,就现这种不好的象;流星,怎么叫流星呢?也就像飞星一样,他这一路上拉一道光线,这种事情我也常见;

「负耳虹霓」,负耳,这是照着日月说,负就是像有一股子暗气在这日头一边飞着,耳就像日月,又挂上个耳朵似的,这都是不正之气;虹霓,虹这个字有念杠的,念红的多,虹霓是什么呢?就是天上出一条虹,天上要下过大雨去,一出这个虹,像一道弓一样的,五色呀,黄的、蓝的、红的、白的,就像一个锅底一样的,在空中在天上扣着,这个我倒常见,早晨出的叫虹、晚上出的叫霓,「种种恶相,但此国见」,种种的恶相就是他这一个小国见着,「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彼国众生不但看不见,连听也听不见,一个小洲一共有两个国,各有各的业力,所以他这一国人又看见又听见,旁的国离这儿很近,也看不见也听不见,他没有那个业。

二事合明

一、别业合明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

佛说完别业妄见,这又说同分妄见,先举出一个小国人同分的妄见,合别业的妄见,佛对阿难说,「吾今为汝,以此二事」,我今天给你,以这二事,一个就是别业的妄见、一个是同分的妄见,这两种事情,「进退合明」,进这个别业比这个同业、退这个同业比这个别业,这二事进退合在一块发明是一个价钱,都是虚妄不真的,佛对阿难说,「如彼众生」,这是先进别例同,进上特别的这个别业,拿他比例这同分的妄见的同业,「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这是前边已经说过了,一个病眼的人看见灯光有五色的圆影,瞩灯光中所现的五色的圆影,「虽现似境」,虽然是现这个环境、这个境界、这个样子,这是什么毛病呢?

「终彼见者目眚所成」,他虽然见的五色重迭之光不同,这是什么成的?是眼睛上有病,「目眚所成」,眼目里有这种眚病,就成了这个五色的圆光,「眚即见劳」,眚病是哪来的呢?就是眼上起的这种劳病,「非色所造」,这五色的圆影,不是特别的有什么形色把他造成的,「然见眚者,终无见咎」,然是转过来说,「然见眚者」,能可以见着这个病眼的人,自个儿要明白,我原来没有病,因为不小心受了火、受了风,所以就把眼肿了,这个病眼是从好眼上来的,这地方就把这个理就说开了,你看这些个圆影,「虽现似境」,现出来就像环境一样的,「终彼见者目眚所成」,就是眼睛有病的人,他那眚目所成,拿这个地方把他记住做个比喻,「眚即见劳」,这个病是眼睛上受了劳碌,那是「非色所造」,不是有形有色的造出这个五色的圆影来的,他是有病的眼睛才见着,

「然见眚者」,这转过来又说,这就像前边那个文一样-「见眚非病」,「然见眚者」,然而能见着是眼睛自己见出来的,不是自个儿看不见自个儿的见,所以是见看出来的,或者是借着旁人的眼睛,没有病的眼睛也看见他这个病眼,「然见眚者」,看见这个有病眼的人,没有病眼的人看见病眼的人,「终无见咎」,他这个见没有过咎,拿这个做个比例,说「今日以目观见」,这是佛把这个比例说完了,这又说世间上应当的事实了,「例汝今日」,佛对阿难说,拿他做个比例,比例你今天「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各国都有众人,「皆是无始见病所成」,佛说这句话,你要知道你看见这些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些个众生、这些个人民,皆是无始劫来的那个见病成的,拿那个比例这个同分妄见进别例同,这个别业比例这个同业,「皆是无始见病所成」,无始劫来你那个见上的病成的。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

这能见与所见,能看见的与所看见的,似乎现出来前面有个境界,你看我们这个人看见宇宙、山河、大地,都是病眼所看的,我们不是以本知本见的那个见性看的,能看见时这个能知、能见,能见着的、能知道的,是怎么成的?「元我觉明,见所缘眚」,原来是我这性觉妙明,这个性里的知觉,不可思议的这个明白,不是分别的明白,起这个能见、所缘之境,起能见、所见,所见就是所缘,这种病起了能见、所见的病,其实根本上就是一个本见就对了,「觉见即眚」,能觉、所见,有能知觉的、有就是病,因什么是病呢?

将来都得坏,世界、山河、大地、人的生命都有生灭轮回,永远也没有个歇止,就是受苦,「觉见即眚」,觉见的这个,连能觉、所见这都是病,「本觉明心」,本觉妙明的这个心,「觉缘非缘非眚」,觉其能缘、所缘的这个,非眚,不是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到这里就完了,能觉、所觉者乃是病,本觉不是病,是「觉非眚中」,本觉不能堕在这个病里头,「此实见见」,这是归「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说缘上这个题了,前文说「见见非见,重增迷闷」,这里佛都给他说开了,你看见这个世间上的事情,此本见,而见能所之见,见出能见、所见的这个见。

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你能见出有病的这个见,没有病,他没有所知所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你还管他叫所觉、所闻、所知、所见吗?「是故汝今,见我及汝」,是所以故,现今佛对阿难说,你眼睛看见我了,佛就说自己的身体,你见着我了,及汝,你也看见你自己了,这是在近处看,「并诸世间」,向外边远处看,

「十类众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想生、无想生、有色生、无色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若非有色生、若非无色生,这是十二类,去了若非有色、若非无色,就是说世间上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这统统都是所看见的病,你说你看见我了,这都是病,佛对阿难说,这都是所见之眚,「非见眚者」,是说你没有看见那个病,你自己就是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说你见那个真精,精纯不杂的那可以说是性,不说是能见、也不说是所见,那就说是见性,「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这名字叫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7:05

二、同分合明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这一段文叫退同例别,上边那一科文是进别例同,怎么叫进别例同呢?佛举出一个特别的比例,比例这个同分的,所以叫进别例同,举进这个别业,比例同分的妄见;当文中这一科文,是退同例别,又是退下这个同业,比例这个别业,这科的题目是怎么个意思呢?世界上的事情,一切都是由人造业所成,有什么业现什么相,就说人吧!你做什么事业,业就是造作,你造作哪一行业,士、农、工、商各造一行,是这么个意思,他举这个别业以例这个同业,别是特别的,拿这一个特别的人,比例世界上一切的人。上来这段文大家常听,心里有个底,佛说的一个比喻,人的眼睛有病,俗语说就叫发炎,眼睛红了,看见灯光有五色的圆影,这是眼上的病,拿这个做一个比例,拿这个别业比例这个同分的妄见,比例我们世界上人类,宇宙、山河大地、万事万物都搁在一块论,拿他这一个眼光,比这一切动物的眼光,这叫进别例同,举出这个特别的造的这个业。

这个人有病,都是因为业力所成,或是受了热、或是吃东西不相应、劳碌太过,眼睛红了肿了,他看见灯火就不一样了,他这个是特别的,他自个儿造的业,这个业就是人不歇着,总造作,这就叫业。造业!造业嘛!有善业、有恶业、有不动业,世间上的业有三种,善业就是做善事,他总想做善事;做恶业的就和善事相反了,那就不必说了,这是善业恶业,大伙懂的;还有个不动业,是因这个不明白佛法的,所有的这个旁门外道,也讲打坐、也讲参禅,以后升天去,天上有二十八层,有六层欲界、十八层色界天、还有四层无色界天,一共是二十八层天,这二十八层天都承认世界上的事情是实实在在所有的,不但我们这个人间,我们这个人间为下界,二十八层天为上界,人间天上各有各的边界。拿这一个人眼上有病,看见灯光有五色的圆影,没有病的人看不见,拿一个病眼的人比例我们世间上一切的人,大家要知道,不但世间普通的凡夫,天上的人也是凡夫,天上也有圣人教化天人,圣人分小乘、大乘。

证到小乘圣人四果阿罗汉,不在世间上受分段生死;中乘圣人就是缘觉,还有变易生死未了;菩萨是大乘圣人,还有微细的变易生死;到了最高的圣人就是佛,就没有生死了,一切的生死都了了,若不明白这种道理,谈何容易呢?这个人容易入外道,他不知佛法的道理,他哪能不入外道呢?这个道理就是说进别例同,别业就是指一个人,比例世间上宇宙山河大地无量无边的众生,一个眼光,都以为世间上的事情统统的都是实有,就是这个地方不容易转过来,要能转过来,转成佛的眼睛,统统都看明白了。佛的眼睛看见一切统统都是佛性,我们人的眼睛看见,万别千差,各有各样,这种事情不容易明白,所以能说了这么一个比喻,好比人眼上有病,一个人眼睛有病,举出来比例世间上一切人进别例同,以这个同业的妄见,一样都是病眼,因什么是病眼?看见世间上宇宙山河大地、万事万物,统统的都是病眼看见的,不是根本的清净眼看见的,所以这叫进这个别业,这一个人比例世间上一切的动物,不光是人类,天上二十八层天的天人,统统都是一样。

退下同分的这个妄见,比例别业的妄见,这是退同例别,退下同分的妄见,来比一个人的妄见。佛对阿难说:「如彼众生」,这个彼字就是指着阿难说,像你们这些众生,「同分妄见」,你们都是一样的妄见,都是病眼,谁也不要笑谁。有这么一个比喻,一国人都没有眼睛,都是瞎子,去了一个有眼睛的人到他们国里说,你说我的眼睛看见什么,他不相信吶,从来他那一国人都是瞎子,你去一个睁眼的人,说世间上宇宙、山河大地、人我,千差万别不同的相,不信吶,瞎眼的就看见一片黑,什么也看不见,因那一国人都是瞎子,谁也不笑谁,他们也不觉闷得慌,从来他们也没睁开眼,拿这个意思也是一样,我们觉着睁着眼,其实我们还是合着眼,没睁开佛眼。对着佛眼以下还有四层眼,我们这是凡夫的眼,二十八层天和我们一样都是凡夫,都是凡夫眼;再上去还有四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就不受生死了;再高一层的叫缘觉,也没有分段生死;

还有菩萨、大乘的圣人,分段的生死没有了,变易生死还没有完全。一切的生死有二层:有分段生死、有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好懂啊!什么叫分段生死?一个人一个身体,就按现在说,一个人有五尺上下高,这是一分子,一人一分子,这叫分段,有段落,活几十年,活七十、八十,三十、五十,这算一段落,叫分段生死,一分子、一段落,一人一分子,这个份子在世界上不能久住,有一段落,一生一死、一生一死,这是分段生死。一般凡夫,连二十八层天,只要是动物都在内,都有分段生死,这个变易生死呢?他是分段生死的根,你要把变易生死的根断了,连分段生死二根都出了,我们人要修成小乘的圣人,就是四果阿罗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家有念「金刚经」都知道,须陀含、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四果是小乘的圣人,了一层分段生死,这是才刚说的一分子、一段落、一个生死,几十年一个生死叫一段落;一个人五尺上下高叫一分子,天上的人,个头大、寿命长,他也是一分子、一段落,各有长短大小不同。

说这些话是告诉人,都是凡夫,都是普通的凡人,都不叫圣人,大家要知道,有些外道说人可以升天,可以没有病,那统统还是凡人,升到天上去也就是到天上当个神,不用说二十八层天,统统都在生死里头。佛说法不但去分段生死,连变易生死都让你了,在各人的根性了。现在我念的这段文是解释退同例别,前边是进别例同,举证这个特别的业,一个人眼睛有病,比例这世间人都是有病的眼睛,这是退同例别,就退下同业的妄见,都是病眼,比例这一个人,也就如同一个人的知识。阿难啊!「如彼众生同分妄见」,就是指的我们眼所看的,妄就不真,这个病眼看的都不是真实的,「例彼妄见别业一人」,拿这个比例妄见别业一人,我们大伙的眼睛都是一样的病眼,大众就比例一个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一个病眼的人,比例一国的都是病眼的人,说「彼见圆影,眚妄所生」,说这些人所见五色的圆影,是比方一个人的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五样都是影子,不是你那个眼睛看见那个真正的灯火的光,光上起的影子,我们的天性好比是灯光,灯光起了五色的圆影,好比病人眼上见的虚妄环境,不是真的,

「彼见圆影」,佛对大众及阿难说,你们见着这个圆影是哪来的?是「眚妄所生」,是眼上有病生出来的,「此众同分,所现不祥」,这是前边也讲过,说如同人心不好,众业所成,看着天上日蚀、月蚀,或者是种种不祥之气,这都是见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大众都是同样的,各有一分子,都见日月星辰特别不祥之兆,「同见业中,瘴恶所起」,统统都是见业,眼睛的动作之中是「瘴思所起」,瘴恶是病中的障碍,恶就是恶因、恶缘、恶果、恶报所集的,由这上头起来的,「俱是无始见妄所生」,这不祥之兆从哪里来的呢?好比人的眼光不同,都是凡夫,都是肉眼凡胎,俗语说「俱是无始」,你说这东西从哪里来的?佛法说无始,没有头,怎么个理呢?

他说这个理是个圆理,哪面要说头都是头,好比一个圆球,你说哪边算头,说头都是头,你找不出头来,佛说法说这个理也是个圆的,他不是扯长的,哪个是头?你找不出头来,这个地方叫无始,从没有头的那个地方算,见上起的虚妄所生,所以佛说人在世间受种种的烦恼痛苦,是从哪里来的?哪个人没有烦恼呢?哪个人没有痛苦呢?「俱是无始见妄所生」,是知见上不真,这个知见仍然还在,成了虚妄不实了,见妄,见上妄知妄见,这个见、闻、觉、知搁在一块用,这个见闻不实在了,自个儿没看明白,打这里头生出苦恼,这苦不是无故的谁还给你苦受,拿这个一比例-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

拿这个比例阎浮提,阎浮提就是翻南瞻部洲,这是一个部洲的一个名字,叫南阎浮提,「例阎浮提」,阎浮这两个字翻堪忍,人人都有痛苦,都还能可以忍耐,可以堪忍的意思,「例阎浮提三千洲中」,这阎浮提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头大洲有三千,一个洲里头有多少国,我们这里也算一个洲,这个世界比这个还有无量无边的境界,「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娑婆这两个字正式的翻,也翻堪忍,我们这个阎浮提的人能可以受世间上的这些苦,大家都承认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人一生下来就哭,这就叫苦,老了腿脚不随也是苦,病苦,谁敢说没有病?死,更苦,哪个人不怕死?但四样谁免得了呢?另外,还生出来四样,爱别离苦,亲爱的父母、儿女、夫妻死一个,你看苦不苦?谁保得住呢?怨憎会苦,你和他不对心思,还离不开,弟兄不和,你说东、他说西,也得受着、忍着,这也是苦,这叫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你求士、农、工、商,求哪一样?没得到,没成就,也是苦;最后,五蕴炽盛苦,这五蕴是人人离不开的,一天非用不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身体是有形有相的,他不能独立,这叫色蕴,蕴是自个儿积累的,生生世世积成的,需要衣、食、住帮忙,没有吃的、穿的、住的就不能活着,哪个人不为这三样奔忙?衣、食、住!色、受!想!你一天要衣、食、住从哪里来的呢?

你得想主意,色,受、想,光想也不行,这东西不能来啊!吃的穿的哪来的?你得实行实做,你得去行,人家行,你不行吗?将来拿着锄头不知道怎么整地,这能行吗?不能行!你得怎么办呢?识!得学一种知识,所以小孩生下来就得入学堂,这还不错,还有个学堂学,学什么呢?为了衣、食、住,吃的、穿的、住的,这东西没有不能生活啊!这还有闲的时候吗?你没有好时候啦!这都是痛苦,所以就有八苦交煎,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五蕴炽盛就像火烧的那么难过,人都成了习惯性了,你上哪比呢?不说向旁处比,你向天上人比,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到时候也穿衣服也吃饭,到时候就来,这还是天上人,你若到了佛国,哪样都是现成的,你不用思想都是现成的。所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堪忍,人人都是受够了苦,我今年都八十五岁了,我还怕死,谁愿意死呢?岂不知活着还不算受罪,他还觉得还是怕死,走路要人搀,吃饭吃不多,哪一样都不如人了,这苦就快到了,这是说八苦交煎。

我们这里叫娑婆,娑婆世界,我们人从小生下来,眼睛就这么看、这么学的,也不以为苦了,岂不知都在苦里头,哪个人没有苦?你亲爱的亲戚、朋友,和亲爱的儿女、亲爱夫妻、亲爱的弟兄,到死了以后,就有痛苦,你上哪儿去诉这个冤呢?你心思心思!哪个人轮到身上不得受?到了身上你就得受!你要到了天堂,那时间就长了,还得有离别之苦,天界的寿命都多少万年,我们人的寿命活到七、八十岁就了不起了,到时候,走不动了,这不是苦是什么呢?你心思心思!所以,这叫娑婆世界,佛看见人苦,可怜人苦,佛就告诉人别受这个迷惑了。

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

还有十方诸有漏的世界,有漏就是堕落,越堕落越苦,人做了不善业,转生畜生道或是地狱、饿鬼道,一层比一层苦,这是说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不但我们这个世界,「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凡有生命的都叫众生,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同是觉明无漏妙心。

根本上「同是觉明」,哪个人没有知觉?哪个人不明白?见、闻、齅、尝、觉、知,明明白白的,人人都具足,人人都不能保守,怎么个理呢?都随着环境转了,天天这个心不能闲着,他闲着不行,衣、食、住哪来的呢?就为衣、食、住压迫着,这东西厉害啊!忧得忧失,你说我这会儿发大财了,发了大财也有苦恼,你就不能保存,你保存住了,你儿孙也不能给你保存,你心思这种苦恼有多大?危险有多大呢?所以忧得忧失,「并洎十方诸有漏国」,这都叫有漏国,要是成了圣人那叫无漏的国,到了圣人的果位是永远常在,「及诸众生」,这些众生同是「觉明无漏」,根本上都有佛性-性觉妙明、本觉本明,本有的知觉、本有的明白,这是无漏的妙心,不能漏落、不能堕落,怎么还有堕落呢?

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人的妄见、妄闻、妄觉、妄知,怎么叫妄?有三种分别:本见、本闻、本觉、本知,能见、能闻、能觉、能知,所见、所闻、所觉、所知,简单说,本、能、所,你照一样说代表六样,就说这个觉吧,「同是觉明无漏妙心」,什么是觉明无漏的妙心?这个地方最要紧,得多说几句话,统统都是,都是什么?知觉、明白,哪个人没有知觉?哪个人不明白?都是觉明无漏的妙心,你得没有欲漏,你心里一起了妄想,一起了欲望的心了,这是想漏,你上哪想就向哪儿漏;说无漏,人根本上就没有欲漏,他怎么有了漏呢?他都被环境迷惑,眼见功名富贵,自己困苦不堪,你不是心里头有这个思想吗?人人都如此,所以,就随着环境漏了下去,根本上同是觉明,不是一个人,只要是有知觉的,不但是人类富贵、贫贱的分别,就是物类,都有知觉,都用错了!

越错越错,一错到底!除非佛出世度化,「同是觉明无漏妙心」,没有堕落下去,是个妙心,我们人人都有妙心,都不能用,怎么叫妙心不能用?你假比这个人,你前事不思后事不想,这就是一个妙,心就是人的知觉,你看我们这个人,哪个时候没有所知所觉?统统都考虑这些事情,这还是正悟,还有不正悟的事情,他也是虑,这就把这个觉明无漏的妙心就失了,「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发出见、闻、觉、知虚妄的病缘,就是所见、所闻、所觉、所知,他出了虚妄的这个病缘,病就是不好受的事情,这叫病。

「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所以人在世间上有生有灭、有得有失,和合,上边这个和字是参和在一块,第二个合字是凑合在一块,有参和的、有凑合的,所以「和合妄生」,本没有生,以着为生;「和合妄死」,本没有死,以着为死,这是自己都错认了,这怎么办呢?佛告诉远离的法子。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你能离开这个和合缘及不和合,和是参和在一块,合是凑合在一块、合并在一块,这都是「和合妄生」,死,说是一切的死因,「和合妄死」,不应当死的死、不应当生的生,这都叫虚妄,随着事情就转了,怎么办呢?「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你能远离开诸和合的缘,不和合的这个缘也离开了,「则复灭除诸生死因」,这就灭除了生了死、死了生的这个因,有因就有缘、有缘就有果、有果就有报,因缘果报是不能离的,这是这么一个道理,「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怎么得不生不灭呢?

能离苦得乐呢?没有一些个痛苦呢?说「圆满菩提」,你得证到菩提-佛的果位,圆满了佛的果位,到了不生不灭的性,回复了自己不生不灭的性,「清净本心」,这是人清清净净本有的这个心,也不是炼出来的、也不是修出来的,自己别迷惑自己就对了,「本觉常住」,人有根本的一个知觉,人的知觉有本知觉、有所知觉、有能知觉,人都随着所知觉转了,就在世界上妄生妄死,有无量无边的痛苦,你要离开所知所觉,你守着自己的本知本觉,就能离苦得乐,佛说这个道理,后边还有详细的解释。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7:06

二种破解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这个地方是第十番破和合及不和合,显这个见性,法尔现证、离过绝非,佛先责阿难的迷惑,说「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你虽然先前参悟这个本觉妙明,本觉-本有的知觉,「性非因缘,非自然性」,不思议、不分别的明白的这个性,非是因缘、也非是自然,你是先研究的这种道理,然而你还有没明白的,「而犹未明如是觉元」,你还没明白人的知觉的根本,觉元说是人知觉的根本,人人本有的知觉,「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非是一切的因缘和合生出来的,完全都不是,要不是和合就是不和合,也不是和合的、也不是不和合的,底下破他前边的疑惑。

一、破斥和合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佛对阿难说,「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我再用你前边执着的那些六尘之相问你,「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你现今犹以世间一切妄想和合,「诸因缘性」,种种的因由、因缘果报的性,「而自疑惑」,你自己还要疑惑,疑惑什么呢?「证菩提心」,你拿这个还要证菩提心,「和合起者」,疑惑这菩提心是和合生起来的,这个地方不是大错吗?

这一段文还是十番辨见,佛破除这个和合及不和合,说佛法本是独立的、本有的,不是像世间上的法,是参和的、凑合成的。佛法里头没有和合、也没有不和合,因世间人的知见,都认为世间法都是因缘和合所成的,无一不是,佛恐怕人存着这种知见,拿着世间法来会和佛法,佛法不但不是和合的、也不是不和合,所以说和合也不对、不和合也不对,亦和合亦不和合也不对、非和合非不和合也不对。离四句之过、绝百非之谤,说这四句都有过,说和合佛法也不是、说不和合佛法也不是,说亦和合亦不和合更不是、说非和合非不和合尤其不是。他也没有和合不和合、也没有非和合非不和合,这叫离四句,你说有也不对、说无也不对,说亦有亦无也不对、说非有非无更不对,你把这四句做成一百个非,仍然还是不对,

所谓开口便错,举念即乖,你别说开口,你一举念就违背了,那怎么才叫佛法?等你分别出来怎么叫佛法,那就不是佛法了。所以这个佛法人难明白的是什么呢?就是习惯性,世间人一开口不是有就是无,是亦有亦无、是非有非无,人人都是这么的,这是个习惯性。所以说离开这四句就是佛法,你要有这四句就成了世间法,所以这叫离四句之过、绝百非之谛,你把这四句归纳成一百个,也是毁谤佛法,佛法绝没有这套说法,怎么个理呢?怎么叫佛法?人人本来就是佛法,你要弄这么一套就不是佛法,这是一定的道理。这四句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这四句人人都会说,那么你不说的时候还有什么,说我还有旁的,你把旁的都去净了,还有什么?说都拿去了,什么也没有了,你知道什么也没有的这个,这就叫佛法,大家要知道,佛者觉也,你没有知觉吗?你怎么说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呢?因为你所说的都是所知所觉,你违背了自己的本知本觉,哪个人没有本知本觉?我们人都着在所知所觉上,这就是人的错处,统统都着在所知所觉上,怎么说呢?

你说这个事我知道,你知道就是所知道的事情,你说的由来道去的、有头有尾的,统统都是所知觉,你连能知觉都达不到,何况本知觉呢?离的更远了,你离开能知觉、离开所知觉,剩下的这个知觉就叫本知觉,你自个儿想想,大家都能,哪个人没有知觉?说我学的这个经,就是我说的这个,大家知道这都是所知觉,因什么有所知觉?你所说的我就知道,你当然有个能知觉,能知觉打哪显出来的呢?打所知觉里显出有能知觉来,有能知觉就有所知觉,这是个对待法,有能就有所、有所就有能,这能所是从哪里来的呢?不知道!当然就不知道了,你要知道这就是佛法。知觉,知就是觉、觉就是知,说这个佛法就是知觉的方法,说你把能所都拿出去,下剩的就是一个本知觉,本知觉你要坐住本位,你今天观照本知觉、明天观照本知觉,你就有所知觉的事情、有能知觉的事情,尽管你一天办事,随便办一下,你也失不了你自己的本知觉,天天有这个观念,你做了能知觉、所知觉的事情,我还知道有个本知觉,这个话我还会说,我还有做不到的地方,你们大家要知道这个话,你自己就有能做得到的,怎么个理呢?各人的根性!

你别看我学了几十年,坐不住本位,还模不着本知觉,你们有善根的人一听,本知觉就做得主了,能知觉、所知觉打本知觉发生出来的,能所是用、本知觉是体,你要知道有体有用,不能以用乱体,不能喧宾夺主,所知觉、能知觉是宾,本知觉就是主,要知道这个道理,时时观念,这就叫修行,你还向哪里去找修行?佛法的道理就在这里。其实最简单的事情,也不用金钱去买、也不用泡制,是现成的,你自己还没有知觉吗?就是人自己不知道,知道也用不上来,也不肯用,你要用,他就是,有为者亦若是!谁为谁是!这种事情一点也没有偏僻的地方。

这段文是第十番辨见,辨这个知见,见就是见着了、我知道了,知就是知道,你要明白了见,余者闻、齅、尝、觉、知都明白了,你不必一个挨一个说,这个地方就是破;本知本觉,也不是凑合的、也不是参和的,他本来就是这么个样子,这些余下的疑惑,佛就把听经的人,那个时候就是阿难尊者及大众,都把他破除了,显这个见性就是离过绝非,离四句之过、绝百非之谤,那怎么就是佛法呢?法尔现证!说现在你把这些个不对的都去净了,这才叫法,你的本知觉也都叫法,所以,现前你就证了,证者得也,就证实了,这是说大体的意思。阿难对于这种道理不明白,佛在上边已经给他说了,「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说人, 的知觉上本来没有生死,有生死是这个身体有生死,说「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本是清净本心,你的心里头一清净,就是自己的本心,本觉就常住了,自己的本觉要常住,就见着佛的本位了,那就在自己,道在人为,

所以佛责备阿难的迷惑,说「汝虽先悟本觉妙明」,说你虽然是先醒悟一点,这个「本觉妙明」,前边我给你说过了,你自己的本觉是一个不思议不分别的、一个明明白白的这么一个性,这个性也不是因缘的、也不是自然的,这个地方你可以稍微明白一点,底下还有没明白的,「而犹未明如是觉元」,你那个见、闻、觉、知,你还没明白,没明白的是什么呢?「如是觉元」,如是就是现前你这个心,觉的根本,元字就当根本讲,你不是有个知觉吗?你还有个根本!你要自个儿知道知觉的根本就好办了,这知觉的根本「非和合生」,不是参和、凑合成的,这是本有的,佛法是绝对待的,超伦绝待、离过绝非,「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现在我以现前的所见所闻、所觉知的前尘(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问你,

「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这是佛把阿难的毛病都说透了,你拿世间上的法用你的妄想,不是参和的就是凑合的,这都是因缘性,说这些话,都是因由助缘所成的一个性,不是本有的那个自性,「而自疑惑」,说到这儿,你自己还疑惑,你疑惑证菩提心是和合起的,这就错了。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这就破他这个和合,你的心理还疑惑着,和合证菩提心,底下分成四种意思,说是「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佛说,你疑惑拿和合证菩提果,这道理说不通,这是四个问题,你说菩提心是和合的,是与外边的光明和?是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通就是虚空,没有障碍,塞是不通的地方,明、暗、通、塞,这是四种环境,你本具的本有的妙净见精;这说见精不说见性,见性是开了佛的知见。佛说见精就是还没达到见性,是见的那个精纯不杂,单单的就是一个见,这个道理就是这么个意思;妙净是陪衬着,妙是不起分别,净是干净的、不染的,佛说见精不说见性,就是他没到明心见性的地步。

说你这个知见纯粹就是你这个见,这个见纯粹不杂就叫个精,说这个东西精纯不杂,不能叫见性,说这个妙净见精,你既说是和合成的,阿难疑惑佛说的这些不对,说这个妙净的见精「为与明和」,这四种的环境,这是世界上人人所承认的,一个明、一个暗,一个通、一个塞,你这个妙净见精是与哪个和?是与明和?是与暗和?还是与通和?与塞和?你说哪样都说不通,佛挨着往下说。底下这四种境界,佛一样一样的给他说,这四样说一样就行了,说这一样,那三样就是一样的道理,

「若明和者」,说若是这个见精拿明相和,这就不对了,这是纵着他说,你这个见精要是拿明相和合的,「且汝观明」,你观察观察,光明的这个相,「当明现前」,正当这个明相现在你前边,「何处杂见?」哪个地方参杂你看见的这个见呢?佛问他,这底下又说-

「见相可辨」,你看见的这个见精,不说见性,相就是明相,可以辨别出来,这是我的看见的见,这是前边一个光明的相,可辨的这个,心里可辨别出来,可以能分别开了,这个地方还行,底下你说是杂和的,「杂何形像?」这个见精与这个明相,要参杂在一块,应当有个什么形像呢?你说一说,「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所以这个地方,这都是佛驳阿难的意思,你说这个妙净见精,他岂是和合的与不和合的,佛法的究竟若因若果,他统统的都是一个本然的,决不是因缘和合的、也不是不和合的,这地方要说,见相还可以辨,说见与相参杂一块,这该是个什么形相呢?这底下就猜着说了,「若非见合」,若不是见合的,就没有见了,「云何见明?」「若即见者」,若就是见,「云何见见?」见就见着见了,这也不合,

说「必见圆满」,若这么说,统统都是见,都圆满,你又说参和、杂和也说不下去,你看见的这个见都圆满了,「何处和明?」哪个地方还参和明相呢?「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若明已经圆满了,就没有地方和了,「不合见和」,不应该拿见和了,「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若说这个见就是见精,不是见性,这个见与这光明之相若是不同,你再往一块堆和,更挨不上了,这个见与明不同,你再参杂,「杂则失彼性明名字」,他们两个见与明要参杂一堆,见也不见了、明也不明了,参杂一块则失去了彼所指的性与明,这个见性和这个名字都丢失了,「杂失明性」,一参杂就失去了明相和见性的本位,「和明非义」,你要说与明和合成的这个佛法,义理也不合,「彼暗与通,及诸群塞」,拿这个见与这个明、暗、通、塞同样,说一个明相其余的三样也就不必一样一样说了,「亦复如是」,也是这么一个理。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这个理是破人一口的合,合并的合,上来是破杂和,「复次阿难」,复次是前边已经说了参杂的和,又说人一口并合的合,佛对阿难说,「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你现今的不可分别、清净、纯粹的见,你说他是与什么合呢?「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也是四个问题,也是先说这个明,余者三样就三反了,「若明合者」,设若是与明相合的这个见精,能可以成佛,这个妙净见精还没到成佛的时候,这是合了就能成佛,若是向这个妙净见精一合,这是该成佛了,是这么个意思,这说不相合,不能成佛的意思,错说了。说若这个见精拿光明之相一合就能成佛,这个事情说不通,「至于时时」,你与明合在一块,到了黑暗的时候呢?「明相已灭」,到了黑暗的时候就没有明相,没有明相,这个见将怎么样呢?「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与明合当然就不与暗合了,这不是一定的理吗?你说见与明一合,这就能成佛,「此见即不与诸暗合」,这个见,见明就不能见暗了,明与暗是个相反的,说至于暗时明相就灭了,

说「此见即不与诸暗合」,这个见不向暗合了,这还有差头,「云何见暗?」当然是啰!见不与暗合,要与明合就能成佛,明相当下灭了,那怎么办呢?这是说不通的事情,说不与暗合也说不通,「云何见暗?」这是怎么回事?忽么又见着暗呢?若见明时能成佛,见暗成不成佛,就是这么一句话,这都是截短的话,「若见暗时,不与暗合」,尽管见!见是见、合是合,若这样强辞夺理的说,若见暗时就不与暗合,见只管见,不与他相合,一样还要成佛,这也说不通,「与明合者,应非见明」这是反过来,来回一般远,说「若见暗时,不与暗合」,若与明合也应不见明了,这不是一定的理吗?「既不见明,云何明合?」若是不能见明,你就不能说明合,「云何明合?」你为什么说与明合呢?你「了明非暗」,你明明白白的,了然明不是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也是这么一个理呀。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7:08

破非和合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阿难某者拿凡夫的知见,用世间上所有的这些法,以换来佛法中的名相问佛,这都是不了义的意思,所以这个地方他又一转念,他一听佛说和合的也不对、参和的也不对、凑合的也不对,当然是非和合了,把话转过来,对佛说「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也就是说不可思议的知觉的根本,他这个地方说的比前边稍微深一点,这个道理他也觉的深了,佛说的这个不是世间法和合成的,说「此妙觉元」,这个不思议的知觉的根本,元当个根本讲,「与诸缘尘,及心念虑」,与世间上的、诸般的、连络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尘相以及心里的念虑,大概「非和合耶」,统统都不是和合的吧。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这是十番辨见最后这一段文,辨明见性独立不参杂一切,以这个才能够修行,才能够离苦得乐,方能够了脱生死,说人的见性是独立的,不是参杂的,也不是炼出来、也不是修出来的,是天然的、本有的,世间人不知道,拿着见性当了世间上的一切所有的名相,所以这就错认了。人要离苦得乐、了生脱死,全凭着明白这个究竟的见、闻、觉、知,佛出世就是为这种事情,说了四十九年,并没说旁的,就因人不明白,横说竖说、尘说剎说、多说少说,想尽方法让人明白,你要明白你就认得自己了,认得自己就离苦得乐了,把一切的烦恼、一切的痛苦都脱离了,说这种事是人人应为的、人人应知道、人人应学的,佛说法的目的就是让人明白自己的见、闻、齅、尝、觉、知,这六个字一个字明白了,这六样全都明白了,世间人不知道,都忽略了,拿世界上的声色货利、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对六尘,由这些把人的见、闻、觉、知就迷惑了。修行法叫不染六尘,一尘不染才能万法皆空,恐怕人误会了,上来说见性,不是像世间上因缘和合之法,阿难说不是和合的、就是非和合,也不是和合有的、也不是非和合有的,根本上就是独立的,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这个地方才说,

「此妙见精,非和合者」,要不是参和凑合成的,他是个独立的,要说非和,怎么样非和法呢?「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说这个见性不和世间上的环境,也就是明、暗、通、塞四种光景,外边所见的这些东西,说见性是和的,这是四个问题,你拿明和的见性?是拿暗和的见性?是拿通塞和的见性呢?是什么和的?是什么不和的?这是四个问题,你说非和的,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呢?底下就举出来,照这一样说吧!余者三样就明白了,说「若非明和」,说这个见性不是与明相和合的,这个理也说不通,「则见与明,必有边畔」,见与明是两件东西,必定有个边界,不和是两下隔着了,你把这个理研究研究,怎么叫不和?

「汝且谛观」,佛问阿难,你审实了观察观察,「何处是明?何处是见?」你看两下不和,哪个地方是明相?哪个地方是见相?见在一边、明在一边,你要说是不和,「在见在明,自何为畔?」在这个见在这个明从哪个地方作边界呢?「若明际中,必无见者」,设若明际之中必定没有个见,「则不相及」,这个明与这个见两下不相及了,到不了一块了,「自不知其明相所在」,自己不知道明相在哪个地方,「畔云何成?」边界你从哪里分别?你从哪里成立?「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你要不是明和,暗、通、塞就不必说了,就都可以明白了。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

上段是破杂和,这段是破人一口的合,另一种说法,「又妙见精」,又者,这个妙不是你可以思想到的,也不是你议论到的,这是人人具足的叫见精,这个人看见的这个见精纯不杂,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我们有这个见,怎么就不成佛呢?我们这个见参杂了,见青黄赤白、长短方圆,就分别这些个相,有对心思的、有不对心思的,对心思的就生爱心、不对心思的就生憎恶心,你这不是参杂吗?自己哪能独立呢?所以这个见,得要精,精怎么讲呢?纯粹的不参杂,什么也不参杂,这个地方就是成佛的种子,大家要知道,修行怎么个修行啊?这个理不抓住了,你怎么修行也是旁门外道!这个道理是佛说的,这有真正的证,有真正的实理可以说的出,说是「又妙见精」,

又者,是并合的合,妙是不可思议的,你要一思想、一议论,就参杂了,你这个知见,见代表见、闻、觉、知,眼见、耳闻、鼻子齅、舌头尝、身上感觉、心里头知道,用一个字就能代表六样,修行的法就打这六样来,你要抓住一样就会修行了,你得把他认真了,「又妙见精」,不须参杂,见是精纯不杂的见,你哪能说和合呢?

「非和合者」,他决不是参和的、也不是凑合的,你要说他非和合也不对,他这个道理是离四句之过、绝百非之谤;你说他和合也不对、说他不和合也不对,说他亦和合亦不和合也不对、说他非和合非不和合还不对;你一说就错,一说就参杂了,他根本是个独立的;你看我们这个人,眼睛这一见,你一参杂就是凡夫,你要一尘不染,管他外边有什么尘相,看还尽管看,不随他转,这就是修行的真法,谁能保守的住呢?这是佛说的这个真道理,「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他要是非和合的,这个理也说不通,你说他非和合的,「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总离不开这四样,你与哪个合呢?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若非明合」,设若你说不与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一面是见性、一面是光明,我这个见与这个明不相合,一个性一个相,乖角是支开的,是不能合的,「如耳与明了不相触」,如同耳朵只可以闻声,他不能见光明,你要说看是明是暗,耳朵就不可以,拿这个做比喻,要说不合,就像耳朵与光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你这个见尚且还不知道光明的相在哪个地方,根本就不合,还说非和合,那不是废话吗?「云何甄明合非合理?」这句话就说到家了,你还说什么?甄别开了,甄别明白了什么叫合?什么叫不合?这不都是废话,根本上就没有合,还说个非合干什么?「合非合理」,说到这里,「彼暗与通,及诸群塞」,明、暗、通、塞四样,这一样知道就行了,那三样就不必费事再说了,「亦复如是。」

阴入处界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上来十番辨见已经研究过了,当文中遍历阴入处界会理,普遍的历历发明五阴十八界,成立这个世界就是由五阴成的,分开说有十八种界限,「汝犹未明」,你还有没明白的,没明白什么呢?「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你没明白的就是世界上「一切浮尘,诸幻化相」,什么叫浮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都是尘劳,就好比尘土是虚浮的,不是真实的,这东西是哪里来的呢?「诸幻化相」,是幻化而成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他不是有个来相,他从当地就生出来,还从当地销灭,你说哪一种东西有来向?就是人生在世间,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个幻化相,你就在当处的地球出生,你还在地球销灭,不是说从哪里来的,将来还得向哪里去,在这个地方生就在这个地方灭,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一个「幻妄称相」,幻化的!

由这个幻化虚妄,就有一个名称、就有一个形相,这就成了假名假相,你说这些究竟从哪里来的呢?究竟就是一个性,「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性就指着见性、闻性、齅性、尝性、觉性、知性,就这六种性,前边已经说过十番的见性,这还说这个性,所以说这个人是从哪里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因什么就出生?因什么就灭了呢?究竟的根呢?是「幻妄称相」,「幻妄称相」是从哪来的?有妄才有个真,这得随着世情说,说他就是一个性,见性、闻性、齅性、尝性、觉性、知性这六样,举一样就代表六样,说就是这个性,「幻妄称相」,幻化出来的都是虚妄的,有名称、有形相,他有一种性,前十番辨见,辨别见性让人认识,说「其性真为妙觉明体」,这个性这才算是个真的,这个真怎么个真法呢?这个妙还是一个不思议、不可分别,觉就是一个知觉,这个知觉,也不是能知觉、也不是所知觉,我们人都有知觉,顶多用两样,这两样还用不到,专用一样所知觉,所有的事情我知道,这叫所知觉,你要再研究研究,我这世界上我都知道,钟表是怎么回事呢?桌子是怎么做的?房子是怎么盖的?这都是所知觉,所有的东西你知道,再进一步研究是能知觉,这所觉是谁知道的?有一个能知觉的,这能知觉人都不清楚,每天我们用的都在所知觉上,谁都如此!

你要是不研究不讲修行的,谈不到!也不问这个,每天用就是所知觉,能知觉都谈不到,何况本知觉呢?这个地方说的知觉就是一个本知觉,就是十番辨见的见性,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一样就能代表六样,前面有说见性,见性又说觉性,在旁处还说知性,他变着样的说叫人明白,其性是个真的,真的还去哪里找另外还有性,前逢十番辨见就是让你认识这个性是真的,我们因什么不真呢?我们有分别心、有污染的心,一分别就起憎爱,憎心、爱心;见着不对心的就烦了、对心思就贪爱;憎恶的就舍离、贪爱的就求取,憎、爱、取、舍!人人都如此,我是这么讲,我也没去掉,也有憎爱取舍,你要能去掉就是会修行,你就把自己的妙觉明体保住了,因什么保不住呢?我们人说像混水鱼,随着浪头流来流去,自己作不了主,就拿这个环境就把自己就迷惑了、就转了,「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就这个性,就是见性,不是另外还有个性,这个性没有二样,我们世界上的人无量无边、多少万万说不完的多,是一个性!

飞禽动物、矿物、植物、山河大地都搁在一块就是一个性,就这一个性,就化生了这些东西,远处啊!我拿这个嘴也说不到,连佛也没说到,说了四十九年也没说完,就是说这个性,「其性真为妙觉明体」,他就是一个不起分别,妙觉,就是本有的知觉,也不用能知觉、也不用所知觉,我本有的知觉把他养清净了,这就叫成佛,这个性怎么能保存住呢?怎么办法才可以一尘不染?有这么句俗语「修身养性」,谁都知道修行要有涵养,怎么涵养?妙觉明是个具体,妙是不起分别,没有能分别、没有所分别,本有的知觉,就是明明白白的,就是一个明;你一早起来,也没做梦、也没烦恼、也没害怕,你坐下来一心思,昨天的事情办完了,今天的事情还没办,就在这个时候,你心里头什么事也没有,这个地方就是自己本有的知觉,你一想事情,就随着事情就转了,人人都如此,不思想的时候占多少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说这个话是什么呢?现在大家还记忆犹新,要不上哪找本觉?就是这个知觉的觉!

也不想前、也不想后,这个明明白白就是妙觉明体,妙就是不起分别、没有思议,是一个本觉,所以叫妙觉,他这个妙觉就是个明白,没有所明白的地方、也没有能明白的地方,这就是个具体,「妙觉明体」这就是发明这个性。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

这一段文是会合这一切法都归于真如性,真如性就是才刚说的见性,拿见字代表,说真如性也是他,说「如是」,如是是打哪来的呢?由妙觉明体,这不能用,用错了就化成了这些名相,说「乃至五阴」,五阴是什么呢?他能可以成立这个世界,他是为成凡夫世界上的一个根本,色、受、想、行、识五阴,色是有形有色、受是享受、想是思想、行是心内的行动作为、识是认识,这五样就是成立世界的根本,成立五浊恶世也是他、成佛世界也是他,怎么叫五阴呢?阴是遮覆之意,遮盖住了,把什么遮盖住了?就把人的才则说的十番的见性啊,也可说是妙觉明体啊,拿他就遮住了,这五样:色、受、想、行、识,哪个地方有这五样呢?说我们人人本身都是,就这整个的人吶,一个人有个身体,有形有色叫色阴,色身不能独立,须要衣、食、住帮忙,没有衣、食、住,这个身体不能存在,大家想想,因为有这个身体,就把人的见性遮住了,你就不能知道这个性了,有身体要享受衣、食、住,吃的、穿的、住的从哪里来呢?因色受就得发生思想,这东西你没有思想他不能来,光想也不行,你比如说我想吃大米饭,大米饭就来了吗?不能来呀!

你得行这事去,人家行你不行,怎么办?第五个就是识,就是认识,就得有知识,你没有知识,你就会行了吗?你没有知识,你不是瞎想吗?你也想不到!也行不到!也没这个知识!受用打哪来?你没有受用,这色壳子就活不了,这是一定的道理。就是这五样把人搞迷惑了,这五阴就遮住自己本有的真性,这五阴要会用,会用就成了四德,常、乐、我、净,成佛也是他;不会用这五阴就转成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个时候就叫五浊恶世,释迦佛出世时能叫五浊恶世,何况现在呢?比那时候更厉害了,怎么叫五阴成五浊恶世?劫浊,时劫到这个时候,你不浊也不行,这劫浊是色阴成的;受阴成见浊,你见着什么接受什么;想阴成烦恼浊,心里都尽是烦恼,想阴就成烦恼浊;行阴就成众生浊,从人寿八万四千岁过百年减一岁,到现在活七十、八十算长寿,这叫众生浊,人的个头也小了,寿命也短了;命浊,命浊就活不长了,寿命短活个五十、六十,这还不错,还没打仗呢?二次大战死了多少万人,各国都不知道这个厉害,谁也不愿意打仗,逼到头来,不打也不行,这个地方就叫命浊,都不能活了。

所以,色、受、想、行、识就成了五浊,这叫五浊恶世,这是分开说,由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怎么叫六入?就是人的六根,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他怎么叫入呢?这六样:眼入色、耳朵入声、鼻子入香、舌头入味、身上入触、心里头入法,五阴是个总法,这底下分开说,眼、耳、鼻、舌、身、意,这叫浮尘六根,再加上六尘,六尘是什么呢?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根对六尘,眼见色、耳闻声、鼻子齅香、舌头尝味、身上感觉、心里头分别,这叫十二处,由这六根对六尘,发生了六种的认识,眼对色知道这是什么色、耳朵对声知道什么声、鼻子齅香、舌头尝味、身上感觉、心里头分别,这就发生了六种的认识,六根、六尘、六识,这叫十八界。

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这一段文是幻妄称相,幻妄不真、虚妄不实,幻化境界哪有真的?虚妄的境界当然是不实在,因这个不真不实,立下这些假名假相,在虚妄上立名称,名称依相貌上起的。这段文是从根本上起来的,从头至尾,由五阴所发现,上来这段文因着这个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上面已经研究过了。这里说「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这个地方结成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佛法里头所说无非是这四个名题,各有各的界限,此不是彼、彼不是此,「虚妄有生」,因缘和合生的,也是不真实的,到因缘别离的时候,也是虚妄的,名字叫灭,有生有灭,这生灭从哪里来的?人在世间上差不多都是苦多乐少,天上人乐多一点苦少一点,总离不开苦乐,没有苦没有乐才是真安乐,一有乐就显出有苦、一有苦就显出有乐。佛把这个道理给人破说开了,不让人自己把自己迷惑了,要认识自己,说自己是个什么样,要说大,无量为边,尽虚空、遍法界,宇宙、山河大地统统都是自己这个知觉,不是知识,知识是打知觉里发生出来的,识就是认识,有分别心。

人的本性,他是一个混和的天理,没有痛苦,也没有什么分别,根本上没有烦恼,烦恼痛苦都是从因缘和合、因缘别离上来的,佛打根本上解决,给人破除这个道理,让人明白这个道理,要紧的就都在这里,说的这么多这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这是向人的根本上说,人多数不知道,不能说完全都不知道,不知道的太多,都是不能知道,不能知道生灭去来,「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这东西是从哪来的?底下给指开了。

上边说不知道生灭去来是虚妄的,这生灭去来是从哪儿而来?向哪儿去?是来无来向、去无去处,底下佛就告诉人说,你既说不对,你得说个对,哪个对呢?所以说「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就因这个虚妄有生、虚妄有灭,就因这个生灭来去就把自己迷惑了,迷惑自己是什么呢?底下说「本如来藏」,这是以名相解名相,到究竟处,研究到无名无相上,到这个地方要再一转过身来,这才能够认识自己,人要能认识自己,就闻了佛的知见,要放下一切就立地成佛,这是一定的道理,佛字怎么讲呢?就是一个知觉的觉字,哪个人没有知觉?把知觉的觉变成了认识,所以,一切的万物都是秉这个天性所生,虽然秉天性所生,都不知道根本,人都忘了本了,所以在世间上受苦了,这生灭去来是从哪来的呢?又说「本如来藏」,根本就叫如来藏,什么叫如来藏?藏(宝藏的藏)者藏(收藏的藏)也,都在里头含藏(收藏的藏)着。天性分开说就是一体一用,如就是不变之体、来就是随缘之用,在随缘的时候就不变、在不变的时候就随缘,所以说不变里头藏着随缘、随缘里头藏着不变,这个名字搁在一块就叫如来藏,这是人人天性的一个名词,所以这是人的根本。这地方本来无生无灭、也无来无去,是「常住妙明」;

常是正正当当的常在的,永远也不变灭叫住,常住!常住是个什么呢?就是一个明!明白!你看我们这个明白,哪个人都明白错了,都是分别世间上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你要把形色撂下、把声音撂下、把气味撂下、把滋味也放下、把身上的感觉也撂下、把心里的分别也扫净了,这个地方还有什么呢?这就是如来的一个体,如者是不变的体、来者是随缘的用,所以成了佛名字就叫如来,把这个藏字就去了,就叫如来佛。佛有十种通号,佛字在第九个名字,世尊在第十个名字,如来是第一个名字,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这是佛的自行因果,自己修行从因克果,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佛的化他能所,佛是能化者、九法界众生是所化者,故名如来,人不知道本来面目,都随着幻化境界转了,根本这如来藏,就不知道了。如来藏是「常住妙明」,是不改变的,因什么他常住?他是个整个的,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一个体,森罗万象发生都打这里化生出来的,要认得这个体,自己坐在本位,就开佛的知见,在这个地方得到享受,就叫成佛,就叫「常住妙明!」常常的住着不改变,叫妙明,不可思议的叫妙,思想一分别就不妙,这是人的识心,认识这个、认识那个,你把认识再展开,就是见、闻、齅、尝、觉、知,这是人的胜义根。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7:09

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这是解释如来藏,佛随跟着说随跟着解释,恐怕人不明白,怎么叫如来藏?如就是一个体、来就是一个用,这体用不相离的,有用就有体、有体就有用,这是怎么个理呢?我们这个人心里头一分别开了,哪一样就是哪一样,不能够参和在一块,其实一切事情都是互相抵用、互相借用,说如来藏,如里头就藏着来、来里头就藏着如,这两个字和在一块堆,就叫如来藏,互相隐藏,这是一个体、一个用,如是个不变的体、来是个随缘的用,在随缘的时候就不变、在不变的时候他就随缘,大家不常听,这个名词不好懂,在变的时候有个不变、在不变的时候有个变,大家一听这个话,就说变就是变、不变就是不变,怎么说?

变里有个不变、不变里有个变,哪里有这种事?这个道理一深研究,就了解是什么意思,说变就不变、不变就变,世间上一切事都是这个样子,人自己不考虑,任何地方都是变就不变、不变就变,以什么为凭据?世间上所有的一切,哪一样都可以做凭据,拿我们人说,不变的时候就变、变的时候就不变,这都是照人的本位说,不用上远处说,如是我们如如不动的身体、来就是变化。再比如一个铜香炉,你要造一尊铜佛像,就得让他变,他怎么不变呢?铜香炉变铜佛像,随缘不变,随着缘,缘就是人造作的因缘,这怎么叫不变?所以这叫不变随缘,随着人的手艺就造成佛像了,叫随缘,怎么还有不变呢?铜本身没有变吶!铜香炉变铜佛像,是变了;说不变,铜没变!说变里头有个不变、不变里头有个变,这是说物。我们这个人也是这样,你看我坐在这里,是变是没变?不变是个体、变是个用,他一天就变四样,行、住、坐、卧不离开这个身体,站就有个站相、坐就有个坐相、倒着就有个倒相,这个随缘!

行、住、坐、卧!这就是变化相,变化相里头有个不变的体,你没有身体拿什么当变化相?大海的水也是这样,随缘起波浪,这叫变,但是水体仍是不变,拿世间一切事情做样子,说这个话得先说如来这两个字,如没离开来、来没离开如,如就是本体、来就是作用,体用不相离,这叫如来藏,在这如来藏底下,佛恐怕人不明白,加上个解释说「常住妙明」,如来藏你说了这么一套,到底怎么讲呢?是什么样呢?哪个地方都叫如来藏啊!哪个地方都是全体全用,有体就有用,不是什么,你要不认识如来藏,你就体验体验,「常住妙明」就是照着人的知觉说,根本上是一个常住的,不改不变,怎么知道不改不变呢?你找不出形相来,拿什么变呢?你要说没有形相就没有,你这个人的见、闻、觉、知啊!不是还有灵魂嘛!所以,这个地方佛如如实实的解释,说什么叫如来藏?

由体显用、由用显体,体就藏着用、用就藏着体,互相包藏,这叫如来藏。说学这个如来藏,做什么?他没有生灭啊!他没有生、没有灭,我们这个人一生一灭,生下来,人就哭;一死,人又哭,哪个人脱得开生死?佛告诉我们的法,人都认错了,你就认有生死的,根本上有个没生死的,你不承认,自己不承认自己,这就自己自找苦恼,佛说的如来藏怎么讲呢?说「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不加解释还是不好懂,说如来藏对人有什么好处?说「常住妙明」!这个常是永不改变、住是不动,不变不动,是什么?妙明!就是人的这个明白,你看我给诸位研究这个、解释这个,心里就想明白了,这不是究竟明白,这叫所明白,我所说的话,你常听见这个话你就明白,不常听这个名词还是不明白,说这个地方打哪里找?就在这个明白、不明白;你在明白上加一个字,不是你随便的明白,是妙明!

是「常住妙明」,怎么叫妙呢?这妙字就是不可思议、不可分别,这个明白不就是人的心吗?就是如来藏不变之体,不变的就是个明白,说我这个心里老是动,怎么叫常住呢?所以这个地方是错处,我们心里动,听人说话,心里好像个大光明镜子,说过来道过去,就好比是个影子,是个无常的,有生有灭的,这个镜子的明是个不动的,叫妙明,不可思议、不可分别,这叫妙,往往有人说那件事太妙了没法讲,还有一种事情说不到,所以就叫妙;底下加一个明字,我一讲你们诸位就明白了,明白可是明白,不能加上分别的明白,我说的话是照在你的知觉的里头,是个影子,你们听我说法,说不错,你记得的影子都是尘劳,说到妙明,不是你随便乱明白,说什么你也明白、说好说坏都明白,根本上就有个明白,要不然你怎么知道是好是不好?这个地方得要注意,大家喜欢研究经,就要研究这个道理。这个地方说明,恐怕人用错了,拿着妄想,你说什么我就学什么,这就错了!

这都是影子,这叫缘影,拿着举缘的影子当自个儿的心,这都是影子,这不叫妙明,这个妙明是不起分别、不可思想、不可议论,明明白白的,诸位想想,为什么我说话你就明白,你那个明白是所明白的话或不是?这个道理要不把他研究开了,马马虎虎,你说我也说,这个道理要研究,你要知道这个道理,什么叫如来藏?底下加个解释,说「常住妙明」,如来藏是个全体大用,全体大用是常住不改变的,就是拿人的心里头明白做凭据,我说话你说明白了,这都是学来的影子,你把你学来的那些个话、那些个分别心都拿了去,你还有个明白吗?当然还有个明白,你根本上要没有个明白,我说话你怎么都明白,你把我的话记住了,你知道这个道理,常常会悟,你学了我的话,这是个影子,这不是你的天性,根本上他自己就有个明白,不是学的。

所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常常的住着,没有分别心,没有思想的心、没有议论的心,不思议、不分别,你这个明明白白的明白养成了,这是人的佛性,大家要知道,这个道理在这个地方常常地演习,常常地看看这个心,什么也不想,你能一分钟、二分钟维持心不动,你由少就会成多,经常如此,你就能常常地保持心不动,佛的心啊!能随便!他要想动就动、要不动就永远不动,人人都有个不动的体,人自己不认得自己,你从分别心上就能认得自己的不分别心,说「常住妙明」,这就是解释如来藏,什么叫全体大用?常住就是不分别、不思议的那个明白,底下就解释这个明白,是「不动周圆,妙真如性」,说不动不摇还是周遍圆满,说的这么严谨,这个道理在哪里有这个东西?你看我们这个屋子里有几十个人,再多了就容不下了,因什么?

有形相啊!有多有少,多了就拥挤,你看这个明白的这个明,无量无边的大,无量无边的世界都在里头,就是这么一个明白,这个叫「明心见性」吶!就这一个明白,人人都这一个明白,一个人使唤也是这么大的一个明白,多少万人使唤也是这么一个明白,要不怎么叫妙真如性,你别拿你的分别心心思,就这么大的力量,人人都如此,自个儿不承认,就使唤这么一点,大材小用!因什么大材小用呢?你只拿身体当我,其实靠不住,拿我来讲,跟大家在一起三年、五年还看不出老,你要是离开三年、五年,一旦见面,就不认识了,怎么个理呢?他变了,是随缘不变,不变就有个随缘,「常住妙明,不动周围」,人人都这一个天理,人人统统都是这一个天性,不论富贵贫贱,一点分别也没有,是周遍法界,不光是我们这个世界,在地球上五大洲,这在佛法比,还不如大海水毛头上那一滴水呢!我告诉你说吧!人的知觉的能力大得不得了,要不人人怎么必须要学佛呢?

佛者觉也,你把自己的知觉都忘了,人人都有个知觉,这个知觉是无量无边的大,自个儿不承认了,就认这个身体这是我,这就错了,这身体受冷受热就病,到时候不吃饭就饿得不得了,到了时候就要死、到了时候就生,生的时候就哭,谁家小孩生下来不哭?因什么呢?痛苦难过啊!人死的时候不好断气,也是难过,龇牙裂嘴的,你心思心思,哪个人也离不开!所以要想离开生死,你就得要学佛,佛见到世界上人的痛苦,特意示现人身说人的道理,慢慢引导人明白,人人都有成佛之分,你要是成神成仙,这都是妄想,这都靠不住,天上的人到时候也得死,他寿命长,一活几百万年、几百万劫。所以,根据佛经上说,我们人的寿命八万四千岁,因什么减了呢?一百年减一岁、一百年减一岁,你看减了多少一百年了?早先,我们人千八百丈高呢!这时候我们只有五呎上下高了,再四千年下去,我们人就一呎高了,那时世界就大变了,那时的三灾不是我们现在的三灾,更厉害了,水、火、风大三灾啊!

十天半月碰不到一个人,人就一呎来高,碰到就抱头相哭,我怕你死、你怕我死,死了就没有做伴的了,那时候比亲弟兄还亲,到那时候,你也不嫉妒我、我也不嫉妒你,我想要保护你、你想要保护我,我要死了你就没有做伴的了,人的良心一发现,人就长了,一百年长一吋,长到八万四千岁,你算算是多少丈高?几千丈高!释迦佛出世把这个话说明了,你问问哪个人能明白?佛说这个道理是让人自己认得自己,不在世间上吃这种亏了,生死离合,有多少的苦恼,衣、食、住压迫着你,这都是苦恼的事情,人要明白自己,都有成佛之份!

说「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因什么不动?他是个整个的,佛性就是这么的大,没有比他再大的,人人都是一个性,就是自己不认识自己,就是个无形无相的,「不动周圆」,周遍法界、圆融无碍叫妙真如性,这种道理是个真实不虚、不可分别的事情,告诉人不可分别,我们人离了分别,他疑惑没有心了,决不是这么回事,你心里不起分别的时候,仍然还有知觉在,你不分别这个事情了;你清早起来,静坐一坐,你心里没有事情,昨天事情办完了,也没有、也放下了,总也有个三、五分钟安安静静的,你有少就会成多,你说修行人在修什么?把发间上的事撂下,在养这个知觉、养这个心吶!

你这个心不再东用西用,你不胡思乱想,那就无量无边的常了,没有不知道的、没有看不见的、没有达不到的地方,这是人人都是现成的,我们人都污染了,自己不认得自己,就像大光明镜子被尘土遮盖住了,就是这么个道理。说是「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他都加个妙字,妙是不可思议的、真实不虚、如如不动,就是一个天性,「性真常中」,这个性是个真实的、常在的,在真常之中,你要求于去来、迷悟生死是了无所得,他是无形无相的,自己的知觉是找不到形相,世间上的事情,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样都能有形相表达,究竟的真心没有形相,就无量无边的大,人人都这么大,不是分开的,你一分我一分,都是这么大,都是这么的用,然而谁还不参杂、谁还碍不着谁,要不怎么说是妙法呢?如果一有分别、一有参杂,这就不妙了,

「妙真如性,性真常中」,就是人的天性,是真实不虚的、常在的,就在真常之中,没有来去生死,「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你求于去来、迷悟、生死是了无所得,你要说我求求吧!我去吧!来呀!他没有去来!我们这个身体有来有去,他也没有迷也没有悟,迷悟是人取的名字,是对待法,要没有生哪有死?没有死哪有生?这都是对待法,你要求这个,这都是对待,没有!真常之中,真如的性里头名字叫如来藏,互相包藏,「了无所得」,明明了了的、明明白白的,毫无所得,这都是自己的天性,不生不死,永远也不生不灭。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7:11

五阴
一、色阴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是解释五阴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就在五阴的性上发明,与如来藏有什么相干呢?所以在性上论,他是一体,这是一个征起总名,佛对阿难说,这五阴本是世间上凡夫法,「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五阴常常讲,这地方还有初听的,所以不怕絮絮,听来听去听熟了,打这里就能开悟啊!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阴阳的阴,念阴(音映),阴就是一个遮盖之意,把他遮上了、盖上了,遮上什么、盖上什么呢?五阴就是五种遮盖之意,把人人本有之佛性遮住,我们人谁能认得自己的本性呢?

每天举动行为,无非都是一性所为,诸佛菩萨、三恶道众生连同我们世间上的人,统统都是一性所生,要分开这个相有五种执着,叫五阴,要把执着性撂下就都是佛性了,就在人的转念之间、认识不认识,你要不认识,你怎么转?转念什么?在这个总题目上必需要多说,不怕人听了烦,就怕你听的不熟,听来听去,听熟了,就在这个名相上就能开悟,耳朵常听、心里常想,不知哪时一触动,喔!原来这叫如来藏!这是叫佛性吶!自然就明白,这个地方不怕烦絮,如果讲到不要紧的文,当然是用不着重述,左说一回、右说一回,说了多少回,不怕多说,就怕少听。这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人的身上就有五阴,五样就把自己天然的自性就遮住了。色阴就是人的色身,有色身就要享受,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三种,从这里头就发生思想,又产生心和身的行动,究竟认定色、受、想、行、识是真的,这个认识其实也是佛性,色、受、想、行、识都是佛性所成,这是光认名相不认得具体,具体就是佛性。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上九法界有苦有乐、无量无边的众生,统统就是这一个性,这一个性多大呢?无量无边!

这个地方得要知道。佛叫一声阿难说,云何这个五阴是凡夫每天所行所用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是佛法体用的一个大题目,妙真如性是解释如来藏的意思,佛要分开讲二十五圆通都是从这五阴上来的,二十五种圆通这些名词,必得要记住,记住这个总名词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你没事的时候要常念,要常常悟这个理,时时念念之中在心里头,不知道哪时候忽然间就开悟了!你要以名词解名词,永远也不会开悟。说到这个要紧的地方,这个名词叫你们听熟了,心里想熟了,想着碰着一言半句就能够开悟!所以,这个地方说云何五阴是凡夫法,怎么就成了本如来藏?因什么叫如来藏?人明白了这个理,一切法都是如来藏,一举一动无处不是如来藏,我常讲如就是不变之体、来就是随缘之用,用里头藏着体、体里头藏着用,体用不二,名字就叫如来藏,就按这个意思立这个名词,让人依这个名词会悟这个理,底下说妙真如性,都在这个妙字上,妙怎么讲?常讲、常听,也不怕熟,妙者,就是不可思议,不是你心里头思想到的、不是拿嘴能议论出来的,所以,佛说法四十九年,他不是议论吗?他也是打思想上往外说,得贴乎人情,人的心理的思想,然而加一个妙字,这个妙字就是当不可思议讲,不是你心里能思想到的、也不是你拿嘴能议论到的,这个妙就归了真,真如!

当然是真实不虚,真实不虚也是假定的名词,这个义理在这个如字上,如是各如本位,这是最要紧的地方,要紧还都在这个如字,佛经一开头「如是我闻」,佛说了四十九年就说这个如字,如字让你常念、让你常想,你这个意思你怎么明白呢?你把这个如字讲开了,慢慢的就能明白了,如字是各如本位,怎么叫各如本位?拿世间上的名称,尊卑、老少、富贵、贫贱、善恶、好丑,一开口就是对待法,你们诸位说哪一种没有对待?高就对着低、来就对着去、好就对着坏、善就对着恶,这统统都不如啊!因什么不如呢?他是对待起来的,我说这些话不是都有对待吗?我说话不怕絮繁,我就恐怕人不明白,多听几回不要紧,你不听自己还得念,念熟了还得念,你得了然是怎么回事啊!所以,要紧的都在这个如字上,如者是各如本位,要如了本位,名字就没有、相也没有了,因什么立名字?有就对着无,是对待而来的,好就对着坏、善就对着恶,这是两面的,没有善怎么显出恶来?没有恶怎么显出善来?

没有好怎么显出坏?没有高怎么显出低?没有贫哪能显出富来?他是对待起来的,假藉!有借着无、无借着有,来借着去、去借着来,我说话不怕絮烦,就恐怕人不明白,要紧就在这个地方,如字更要紧,如是如于本位,什么就是什么,你不借着外面的名词就没有说的,佛经上说,你去哪里找佛法?如就是、不如就不是,佛经一开端就是如是这两个字,不论大乘经、小乘经都有如是这两个字,佛说法四十九年有什么用处?就为这一个如字,就怕你不如,世间法是对待起来的,这个如,就没有对待,说「一如一切如,如外无非如,无非如对如」,如也不可得,如字这个名字也没有了,说「一如一切如」,世间上法法皆通,各如本位,「如外无非如」,也没有非如对着如,你心思心思!这个如打不如而来,人往往责斥人说那个人太不如法,出家修行人不能破口骂人,说你不如法那就很可以了,如就是如法,法就当个样子讲,世界上种种样样各有本位,你如本位,名字也没有了、相也没有了,哪还有什么争夺?

哪还有什么杀害?人不能如,无故的弄些是非、善恶、好丑,拼命的干,这是人自己不明白佛法,要都明白佛法,这世界就太平了,所以要紧就在这个如字上。说世间人都迷惑在五阴上,怎么就成了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这个真字就在这个如上,「一如一切如,如外无非如」,没有非如对着如,这个如就不可得了,不可得处也不可得,你要一有得处就有失,这是对待起的,勉强立个名字就叫性,这个性不好表示,本来没有名字,没有名字的话怎么说?你要知道说这个性的地方,你向那个无名无相处会,慢慢的你才能明心见性,你要尽在文字上讲的好、讲的快,没有用处!要紧就在这里,不在多少、不定何时,机缘成熟了,顿然间自个儿认得自个儿了!

「阿难,誉如有人,以清净目,观睛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佛陀恐怕阿难与法会大众不明白这个理,说五阴是世间法,怎么成了佛法呢?成了如来藏妙真如性?佛叫一声阿难,以下是佛给他解释色、受、想、行、识,一样一样解释。先解释这个色阴,这个色阴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佛是慈悲心耐着烦的分开讲,佛叫一声阿难!

我给你说个比喻,直接说怕你听不明白,比如有人以清净目-眼里头没有病、也没有云翳,「观晴明空」,观虚空里的晴天,明明亮亮的这个虚空,「唯一晴虚」,唯独的就是一样,一个晴天、一个虚空,什么也没有,是「迥无所有」,拿这个做比较,本是一念不生,要到这个样,你这个清净目,眼里也没有毛病,你对着环境就是个虚空,一个晴天别无所有,这因什么呢?底下说出毛病来了,人不能够守这个自性,这个自性本是无名无相,所以人不认识,在这五阴里头用的惯了,

所以得说比喻让他醒悟,「迥无所有」,其人什么事也没有,清清凉凉的,眼里也清净,对着环境也是「迥无所有」,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他这叫妙真如性,简单说叫真如,这个真如他不能守自性,这底下就说了一个比喻,「其人无故」,没有原就,什么事也没有,「不动目睛」,直直的向那里看,「瞪以发劳」,这是对着唯一的晴虚产生了劳苦,这一劳苦,「则于虚空别见狂华」,眼里生了劳相,本来空中什么也没有,因瞪劳见有狂花,不但这个,还有特别的,「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五阴之中,色阴是头一阴,这色阴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人心所造,妄自作劳,指九法界的众生都是病眼,不能保守自己清净的天性,这个性其实也是假名字,拿他代表无形无相,说是「狂乱非相」,说到这里,说是「色阴当知亦复如是」,色阴有形有相,人都被色相遮住了,这个相不容易离开,所以都着在六尘上。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佛又解释前头说的比喻,从哪里来的呢?向哪里去呢?佛叫一声阿难!说「是诸狂花」,是人妄自作劳,眼睛无故向空中瞪出花来,这个花是从哪里来的?「非从空来,非从目出」,也不是打虚空来的、也不是打眼睛里出来的,来无来处、去无去处,不然怎么叫虚妄呢?「如是阿难」,如是就是承着来无来处、去无去处说的,如是你按着这个道理研究,说「若空来者」,设若狂花打空中来的,「既从空来,还从空入」,他要从空中来,有来就有入处,有出处就有入处、有来处就有去处,「还从空入」,打空中来的还得入到空里去就对了,「若有出入」,这虚空根本是个空的,他不容一切物,有物就不叫虚空了,「若有出入,即非虚空」,他的名字不叫虚空了,当然是没有出入了,把这句话算是说完了,

「空若非空」,若知道空本来就是空的,他若是不是空,里头还有物,「自不容其华相起灭」,这个空若不是空就是有,若是有就不能容其华相在空里起灭了,怎么个理呢?他不空了,这底下随跟着说一个比喻,「如阿难体不容阿难」,如阿难你的身体不是空的,是实在的,不能再容阿难,虚空是空的,就能容狂花,虚空若有实体,哪能再容狂花?这么一说你就知道了,世界上除去佛法界,其余的九法界统统如同狂花。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底下说研究不是从空里来的,是从眼睛瞪花了出来的,从眼睛出来的也说不通,这个理也说不过去,「若目出者」,设若花从眼目中出来的,「既从目出」,既然是打眼目里头出来的狂花,「还从目入」,若有来就得有去、若有出必得有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又说此华性从眼目而出,这也说不通,「当合有见」,眼是有知见的,若是从眼目出应当有知见,「若有见者」,设若他是有知见,「去既华空」,从眼睛出去,这花在虚空里,「旋合见眼」,若他旋转回来,他得看见眼,他怎么看不见眼?足见不是从眼里出去的,「若无见者」,若说从眼里只可出花,他没有知见,这也说不通,「出既翳空」,他出去把这个虚空遮住了,「旋当翳眼」,旋转回来也应当把眼遮住,「又见华时」,你要看见花的时候,「目应无翳」,眼睛当然是没有云翳了,这花应当到虚空里去,「云何晴空,号清明眼?」这个理也说不通,为什么当晴的天,一个虚空,你的眼睛也没有云翳遮住,名字还叫清明的眼,还是清清净净,光明的眼,两下里没有花,你可知道是个虚妄不真的了。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你知道这个色阴本就是一个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根本上也不是因缘和合造成的、也不是自然就有的,这两句话,这是世间常说的,不是因缘自然,倒是什么?这句话就不能说了,要你自己醒悟,你这个心里头就没有章程了,你说从眼睛出的也不对、说空里有的也不对,那么这东西从哪里来的呢?在这个地方就对了,底下这句话应当说的,多说一句话,「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那么是什么性?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一句话的好处这个地方不说,要说了,又错了!开口便错,这把人又迷惑了,说如来藏妙真如性,人都着在如来藏妙真如性上了,这不是又把人迷惑了吗?说了个明字就是迷惑人,根本上什么也没有,就像晴虚的空,清明的眼看虚空,你要在这么着,这个地方才与佛法接近,你要说一定这么讲、那么讲,讲的天花乱坠有什么用处呢?

二、受阴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是五阴科中第二科,受阴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以上色阴已经解释完了,这个地方说受阴,就是享受,佛对阿难说,「譬如有人,手足宴安」,足也没走路、手也没做活,「百骸调适」,四肢百骸很调和、很和适,没有灾病、没有不如法的地方,「忽如妄生」,忽然间自己忘了自己,连生活的事情都忘了,也不知是生、是死,这时「性无违顺」,自己这个性情之中也没有违背的、也没有随顺的,这个地方算清净了,「其人无故」,这个人无故的就起了妄想,这是譬喻他「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两手一撮就发热了,

「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涩、滑、冷、热这四个字,比方世间的苦乐,涩好比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这都是受苦,这都是人的自心所造的;滑好比天人享福;冷是受清苦,好比二乘圣人:阿罗汉、缘觉圣人,他享受清苦,逃尘避世,不享世间的福,受清苦;热,好比菩萨度化众生不避生死、不怕劳苦,专享世间的热闹洪福,往往有帝王、天上的天王、大臣,他提倡佛法,这是属于热,这涩、滑、冷、热四类也是由虚妄里头生出来的,「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诸相都说全了,「受阴当知,亦复如是」,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叫平受,阴是遮覆之意,把自己的天性遮住了。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文是对受阴再说个比喻,「其人无故,以二手掌,撮摩虚空,妄生诸相」,阿难啊!「是诸幻触」,是说幻妄的触,用两个手掌一摩一撮,这就是幻化的一个触动,这触动从哪来的呢?这个触比如受,拿这个比喻受阴,你说诸幻触从哪来的?「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底下解释说,如是阿难,就照着这个触尘,两个手一摩,也不是从空中来、也不是从掌中出的,这得说个道理,说因什么不是从空来?说「若空来者」,两手一接触,感觉出来了,「既能触掌,何不触身?」若是从空来的,既然触在手掌上,何不触在身上?「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虚空不应该选择来触,触这个地方不触那个地方,这是说不是从空中来的,「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

若说从手掌出来的,这道理当然对了,但是,设若从掌出,「应非待合」,不需要两个手向一块交触,这是说一种不对,还有个理,「又掌出故」,说手掌里出来的,「合则掌知」,合二手掌在一块才知道触,「离则触入」,合则出来、离则入去,有出就有入,入到哪里去?这得追究这个道理,「臂腕骨髓应亦觉知」,要说合在一块就知道,两手离开触就入进去,若有出入,入到哪里去呢?「臂腕骨髓应亦觉知」,两条腿、两个胳臂得感觉出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若入时,这个踪影形迹在身子里头,必得有个感觉的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如果入时有踪迹,必定有个感觉的心,知道出入,当然有一物在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何须两只手合时才知道,必要等待两手合起来,才名之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受是两个接触,各有所受,这个受阴也是虚妄的,何必被受阴所转呢?「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两个手触,这么说触也不对、那么说触也不对,要说对了,就是因着这个、因着那个,因缘就是连络一块,根本上说也不是因缘有的、也不是自然有的,经里的究竟真义,破处就是成处、无处就是有处,有这么两句成语-「经从疑处反成悟,说到无言自明心。」

所以你在疑惑的地方才能够开悟,说来说去没有可说的,自然明心见性,向哪儿见性?向哪儿明心?夺处就是与处!破处就是成处!也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都给你破了,你说哪儿也不对,哪儿算对呢?要有对就是不对,都推倒了、推FAN了,在这个地方你想想还有什么?把因缘、自然都给夺过去了,这就是给你了!教你了!谁能接受?你要说再给你个什么、再教你几句话,那就错了!所以这个经文统统都是这么个样子,要看经就得在疑处见出精神来,要说到没有可说的,这是给你转身吐气,你把身体转过来,就把这口气就吐出来了,不然这个经你怎么能明白?这是佛所以尘说剎说、多说少说,说了多少年,就是为的这个,

所以这个经文里头要用心就在这个地方用心,不是说我一看就明白了,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什么性?本经题目上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说到这儿就是让人醒一醒、悟一悟,你要说一个如来藏妙真如性就对了,这就把人害了,你心思心思,哪还有日子明白?永远也没有日子明白,「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那么是什么呢?这个地方全不是!说全不是的地方就是!这就没有开口处,禅宗也说,「蚊子叮铁牛,无有下口处」,开口便错!举念即乖!这全凭说到无说处,要你自己认得,告诉你就不是,要认当下就是!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4 17:12

三、想阴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此段文说明想阴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佛又对阿难说个比喻,「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有人谈话说到酢梅,这个人嘴里酸水就出来,拿这个表示想阴,人的思想就把人的佛性遮障住,拿这个做个比喻说,「思蹋悬崖,足心酸涩」,说你要上立蹋悬崖,登到高山几十丈高,掉下去就摔死,你一心思脚就发酸,这是一定的理,拿这个比喻人的思想,一想心就动,把真如性遮住了,说「想阴当知亦复如是」,也就是这么一个理。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这个酢说既不是从梅生出,亦不是从口进入,说到这儿,这是指难的地方,指难问疑,「如是阿难」,照这个说,阿难啊!你把他研究研究,「若梅生者」,若是这酢说是梅出生的,「梅合自谈」,梅应该自己说,「何待人说?」何必让人代他说呢?「若从口入」,若果从口进入的话,「自合口闻」,应该用口去听,「何须待耳?」何必靠耳朵去听?「若独耳闻」,若只是耳朵得听酢说,「此水何不耳中而出?」这水为什么不从耳中流出?

「想蹋悬崖,与说相类」,这想蹋悬崖和前面的道理是一样的,「是故当知」,是所以的原故应当要知道,「想阴虚妄」,人这一想,阴就是遮住,人这个一想就把自己的天性遮盖住了,它是一个虚妄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它也不是因缘和合有的、也不是自然有的,表示想阴没有实在的,一说到酸梅,酸水就来了,你说从哪来的?上边佛说的就不用重复了,完全不相合,怎么说也不对,你要说出个对来,那就不成想阴是虚妄的了,想阴就是真的,全不对呀!

这全不对的地方,这是说到虚妄上了,不是真实的,根本上也不是因缘和合生的、也不是自然有的,这地方无话可说,让人醒悟这个理,你要知道想阴是虚妄的,它当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你上哪找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地方就是不可说之处,说如来藏妙真如性,是不得不说,你别着在这上面了!

四、行阴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是说行阴,行在心里,在外边做事情也叫行,这地方是对着心说的,心里头的行总不休息,也找不出所以然来,因什么呢?你要找不出所以然,没有究竟的理,那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勉强的立这么个名字,佛对阿难说,「譬如暴流,波浪相续」,比如瀑流水,波浪相续不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前头流的、后边来的,挨着向下流,前后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这个行阴也是像瀑布流水一样,前念后念无有歇止,拿这个瀑流水,比如人心不歇。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阿难,「如是流性」,你说瀑流水的流动性是怎么回事情呢?「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也不是从虚空里生出来的,你别看它是水,还不是水有的,「亦非水性」,它根本上还不是水性,「非离空水」,还不离开虚空、还不离开水,说这好几个问题,全不是!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佛问阿难,「若因空生」,若瀑流水是从虚空生的,也说不通,怎么个理呢?「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说水从虚空生的,全虚空都成了水,「世界自然,俱受沦溺」,就把世界淹没了,当然不是由空生的,「若因水有」,若说瀑流因水有的,应当是有水,水有水相、流有流相,「则此暴流,性应非水」,这个瀑流水,是水生出来的,「性应非水」,瀑流之性应当不是水了,怎么个理呢?「有所有相」,有能生的水、有所流的相,要分别开了,就可以说因水有的,这地方也说不过去,

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现在都应当指出来,水与流分不开,绝不是因水有的,「苦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说瀑流水一定是水性,就永远是瀑流水性,要澄清不动的时候,就应当不是水性,不是水的本体了,它是瀑流水,当然不是水的本体,它总是两样,「若离空水,空非有外」,若离开空、离开水有的,空以外再没有空,「水外无流」,水外边不能有流,水与流是分不开的,「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所以这个缘故,你应当要知道,还是归到这个虚妄上,怎么说也不合,行阴也就比如人的心之流动,虚妄不实,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这还是显出这个不可说、不可见、不可名的这个本性。

五、识阴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一科文是发明识阴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佛先说一个譬喻对阿难说,「譬如有人取频伽瓶」,有一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本来一个瓶子一个孔,这个频伽瓶是按照印度频伽鸟做的,中国意思叫双头鸟,也叫共命鸟,正式的名字叫伽陵频伽,一个鸟两个生命,它叫出来的声音特别的好听,因这种鸟最高贵,所以人做瓶子也这样做,好像花瓶一对一对的摆着,所以佛说到识阴拿它做比喻,「塞其两孔」,一个瓶有两个孔,是表示人的一个法执、一个我执,两个执着性,这个频伽瓶是空,再把两个口塞住,拿它做个比喻,

「满中擎空」,空就是比喻知识的识,「千里远行,用饷他国」,拿瓶子里的空走出一千里地,把瓶子盛的虚空送到其他国里,「识阴当知亦复如是」,识阴也是这样,什么我法二执?我执比如瓶内的空是我、法执比如瓶外之空非我,执着住了,用饷到他国去,比如人的知识,变化无常,生了死、死了生,就是识阴的关系,要不执着,统统都是一体,一执着就各有个体。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如是虚空是比喻瓶里装的知识,自己执住了我有一个体,说你用饷他国,这里装的虚空,也不是彼方来的、也不是从此方入的,它根本是个空的,拿这个做个比喻。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说这个空不是彼方来的,这就是说人的识性,「如是阿难」,就照这个道理,阿难,你想一想,「若彼方来」,若是彼方来的,「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彼方应少一些虚空,没有这种道理,当然虚空不能少一块,「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若把瓶口打开,把瓶里的虚空倒出来,应当看见虚空由瓶子出来,也没有这个道理。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大家知道,这个诚阴本来是没有彼此,是一体,好比拿频伽瓶子,一个我执、一个法执,就分开了,人人都是一个佛性,佛性都是一体,我执、法执都没有了,都成了一体了,所以成佛是一体成佛。这个佛性分而不分、不分而分,我们人就执住了,你是你、我是我,一个人一个知识,所以好比拿频伽瓶,一个我执、一个法执,就塞住了,你虽然塞住,虚空是一样的,成佛了就把瓶子打碎了,就不要了!

我执、法执都没有了,都成了一体了,成佛是一体成佛,一体成佛还不废个体,个体就是一体、一体就是个体,这地方就是这么一个比喻。佛告诉人,知识就是一个分别,一有分别就叫识,要没有分别就叫佛性,成佛怎么成啊?就这么个意思,成佛就是成了你的知觉,知觉就像虚空一样无形无相,你要一有执着就分开了,你是你、我是我,是故当知这个识阴也是虚妄的,你要把这个虚妄去了,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37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唐清河房融笔受

六入
一、眼入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一段文是发明六入的性,怎么叫六入的性?这是人人都具足的有六入,入就是收入的意思,入有六种: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根吸收六尘。眼根收入色尘,色分形色-长、短、方、圆,显色有青、黄、赤、白;耳根收入声音叫声尘;鼻根收入香臭;舌根收入滋味;身根收入感觉-冷、热、涩、滑;意根收入前面这六尘的影子,色、声、香、味、触收入到意根里,所以叫法尘,法者叫样子,这五样的样子都收入。只知道六根收入六尘,不知道有全体大用的作用,所以我们都叫凡夫,就是普通的人,没有这个见识,只知道六根收入六尘,干一辈子顶多的岁数活七、八十岁,死了之后不失人身,回头来再这么干,要是做了恶事,人身就保不住了。要做众善奉行之事,可以上天享福,仍然是逃不出六道轮回。六道是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是天道、人道、修罗道,天道有二十八层,人道有富、贵、贫、贱,阿修罗道指天阿修罗说,阿修罗是个什么名字呢?

他也是一类众生,天不天、人不人,分胎、卵、湿、化四生,四生里面化生最高,叫天修罗,他有天人的福,没有天人的德行,也没有天人的权,这种根性是好斗争,天修罗也是讲好打仗,畜生里也有修罗,那就是虎狠之辈的,力大降力弱,湿生里也有阿修罗,最高的是化生,这是说天阿修罗!这是三善道。三恶道都是片善不为,专知道做恶事,由身、口、意造贪、瞋、痴,受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报,畜生报还算轻,受驴、骡、牛、马、鸡、羊、猫、狗等报;第二层就是饿鬼,由奸吝片善不为之业,受饿鬼之报,多少万年不闻浆水之名,没有东西吃,饿得死去活来;第三层就是地狱,由瞋恨心造业,受地狱、刀山剑树、油锅火池等苦,一日万死万生,受苦无有间断。三善道、三恶道受苦受乐,这都是不明白佛法,这都关乎六入的事情,六根收入有善有恶,这就分开有三善道、三恶道,吾人闻到佛法,比三善道就高了,他知道六入的观行,他明白佛法,有佛法的观念,这佛法的观念是什么?

就是这部经的本体,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体是性体,,究竟的地方是在性上,这个性不好表示,人人都有性,人人都知道这个名字,然而自已不会用,也不知道这个性是怎么回事,你要研究佛法,当然佛就告诉这个道理,说到如来藏妙真如性,其体之大,大而无边,四圣六凡、十法界都是这一个性,有会用的、有不会用的,所以会用的到了究竟就成佛,不会用的就下地狱,说用这个性,怎么个用法?你上哪里找如来藏去?向何处找妙真如性去?什么叫妙真如性?什么叫如来藏?

这上边说到六入,你要想明白如来藏妙真如性,全凭从六入上入手,人人皆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在这上头用功夫,你不用说是
佛法,就是孔教也是如此,也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这都是观乎六入的事情,非礼的事不看、非礼的事不听。佛说六入,都合乎真理,你就收入,不合乎理你就不要收入,眼根应当看的看、不应当看的不看,能可以做得了主吗?若能做得了主,这就叫修行,大家要知道,你向哪里找如来藏妙真如性?

就全凭在六入上用,就是如来藏,如是不变之体、来是随缘之用,成佛的法都在这里包藏着,就叫如来藏。要是解释这个意思,就是妙真如性,如是各如本位,要能如本位,心就不妄动,这就是真,心不在本位上,就不如、就不真,说如就真,名字就叫真如,各如本位名字就叫真,世间上哪狸去找真理?如在本位上就是真、不如本位就不真,他因什么呢?如本位就是真?他怎么不叫如真?怎么叫真如呢?

说这个地方就得多说几句话,各如本位不妄动,这就是如在本位上,怎么叫如在本位上呢?不借着旁的比较,你要一借着旁的比较就不如了,这就有高低、善恶、好丑,如在本上不起对待,这个名字叫如,如就真、不如就不真。因如真这个名字一转个就叫真如,就好比这个人叫好人,因什么叫好人呢?因这个人好,所以就叫好人,所以如就真,就叫真如,就是言语变动的意思,这个地方说真如是指性,这个性是不分别,如在本位上就不起分别。这个性是广大无边,人要一起思想就有限度,想多大、想多高,是有限度的,你能如本位,其性广大无边,所以叫真如妙性,不可思议啊,佛性有多大,人性与佛性是一样的,六入要是各如本位,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这里是说眼入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以上说的六入是一个总题,总题说完了,六入再一入一入的挨着说。先说眼入,佛对阿难说,「即彼目睛瞪发劳者」,目睛就是指着眼睛说,你瞪着两眼发生劳相,就成了病夫,失了本有的见性,现发劳相,「兼目与劳」,兼着你的眼睛,目是清净目,与你劳碌的这个眼,这两样一个劳眼、一个清净眼,这两样比,有劳有不劳,这两样搁在一块,「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这向哪里比?劳病眼和清净眼比,当然是病眼不好,你要是向究竟根本上比,清净目与病眼「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就是知觉,就是本知觉,这个本觉是从哪里来的?

就是从妙真如性来的,说「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是正知、正见、正觉,从这里头发出来的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先说菩提瞪发劳相的因由,这里受病的因,是由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从这二种见尘里头见明见暗,这是二种妄尘,这当然是有了知见,见着明暗,发出这个见明见暗的这个见来,「吸此尘象,名为见性」,这是由眼睛看见明暗二相都是尘相,以这个就当见性,这就错了,怎么错的呢?「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说这个见是从哪里来的呢?说从明暗上来,见着明暗,那明暗就不真了,明暗是个妄尘,你起了明暗的知见,那叫能见之性,够不上本见的性,此见是因着明暗有的,「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他没有自体,这个见不足为见,这哪能够上究竟的菩提知见呢?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说这个见怎么就不好呢?打根本上把他推倒,你指着这个见明见暗的相,这个见不成,如是阿难就依着见明见暗的理,说不通,「当知是见」,你应当知道这个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这个见也不是打明暗上来的,也不是打眼根上出的,也不是打空中生的,「何以故?」是怎么个缘故呢?不是从这四样而有,这是什么缘故呢?「若从明来」,若说这个见从明来的,也说不通,此见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当然黑暗的时候,见就随着黑暗就得灭了,有明的时候没有黑暗,「应非见暗」,你怎么还见着暗呢?「若从暗来」,你要说他从黑暗来的,若说从黑暗来的,「明即随灭」,到光明的时候,暗就得销灭啰,「应无见明」,应当别见着明就对了,怎么还见着明呢?这不都是不对吗?

「若从根生」,若说是从眼根生出来的,「必无明暗」,必定没有明相、也没有暗相,怎么还有明暗呢?这也说不通,「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要如是这个见精,说从哪里来的都不对,「本无自性」,他自己没有个自性了,「若于空出」,若这样说是从虚空来的,「前瞩尘象」,往前一看这个前尘之相,前边有形相的尘相都看见了,「归当见根」,他要归回来,应当得见根,怎么见不着眼根呢?这也说不通,「又空自观」,若说从空生出的见,他自己观,「何关汝入?」与你的眼入有什么相关?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是所以的原故应当知道,这眼入是虚妄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缘和合生的、也不是自然有的,是怎么有的呢?这个地方就不说了,无形中说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缘之用,由这个体用里头不可思议的真如性,你要拿世间法说,怎么说也说不通。

二、耳入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文发明耳入-耳根收入的声音,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是这么个意思。佛对阿难说,「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譬如有人用两个手指塞住两个耳朵,「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塞久了耳根发生疲劳,头里有响声,从这一来,「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耳朵与疲劳之相,二者都是菩提不守本位,从这里头发生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不是因旁的,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境界,「发闻居中」,我们在其中发生闻听作用,「吸此尘象,名听闻性」,吸收动静尘相,我们称之为听闻性,

「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这个听闻作用,离开动静二尘,毕竟没有自体,是个虚妄的,「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如是阿难,你应当知道,这闻听的性,也不是打动里头来的、也不是打静里头来的,「非于根出」,也不是打耳朵而出,「不于空生」,也不是打虚空所生,「何以故?」什么缘故呢?「若从静来」,设若说从静来的,  「动即随灭」,动就没有了,闻性随着静销灭,「应非闻动」,怎么还闻见动呢?「若从动来」,如果说从动而来,「静即随灭」,当静的时候,声音就灭了,应该没有感觉静,「应无觉静」,何以又觉着静呢?


「若从根生」,设若说从耳根出的,「必无动静」,耳朵他自己会生,也用不着动静了,「如是闻体」,这个听闻声音的体,「本无自性」,本来就没有自性了,「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若说是虚空所生,虚空既有闻听的性,就不叫虚空了,「又空自闻」,再者虚空若是自己能闻,「何关汝入?」与耳朵听闻有什么相关?「是故当知,耳入虚妄」,耳朵闻听外边的动静,都是虚妄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缘有的、也不是自然有的,到这个地方一切皆非,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说这些全都不对,说到究竟不说的地方就对了,这个不可说之处含着如来藏妙真如性,说的这个全不对,都给推倒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39

三、鼻入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段文以发明鼻入即成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六入哪一入都要成佛性,你明白这个理,你好成佛,这六种,你一种明白了,哪一种都明白了,人的根性不一样,不一定打哪一层明白,佛都说到了,现在说到六入的第三入,佛叫一声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先说个譬喻,有一个人用力急急的向鼻子里头抽冷风,「畜久成劳」,久了发生疲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有冷气抽入,因为有此触感,便分别出鼻子的通塞与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以至香臭等气味,「兼鼻与劳」,相兼着有形相的鼻子与劳相,「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这二者都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是大知觉海,菩提这两个字翻知觉,这个知觉是无量无边的知觉,比大海还要大,无量无边的大,我们都把知觉缩小了,都说知觉在心里头、在身体上,外国人还研究说在脑筋里头,这个不能说不是,都有那么一点对,是少份子,怎么个理呢?这知觉太大了,所以称为知觉海,无量无边的大,人人都如此,自己不承认、不知道,你要不明白这个理,你怎么能成佛呢?怎么能开佛的知见呢?大材小用!

自己有这么大的气量、这么大的知觉不用,拘泥在这个身体上,拿这个身体把自己拘住了,就像个监牢狱一样,这个监牢狱住完又找个监牢狱住,又住上了,你心思心思,这个地方都是人吃亏的门子,佛若不出世说明,人永远得受苦,「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自己不知道,错了!不守自己本体的大知觉海,妄自作劳,向空中瞪眼,眼发劳相现空中花,拿花当真!这个地方是说鼻根,比喻还是这么比喻,「因于通塞二种妄尘」,鼻子有通塞二种虚妄的尘,「发闻居中」,我们在其中起了齅觉的作用,「吸此尘相,名齅闻性」,名之为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这个齅闻性离开通塞二种妄尘,「毕竟无体」,就没有自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当知道这个齅闻性,也不是从通塞来的,「非于根出」,也不是从鼻根而来,「不于空生」,也不是打虚空来的,「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如果从通而来,鼻子塞住的时候,齅闻性应该随着通而销灭了,何以又感受堵塞呢?

「如因塞有」,如果是从堵塞而来,「通则无闻」,当通之时,应该随堵塞销灭,「云何发明香臭等触?」怎么又能知道香、齅等味呢?「若从根生」,如果是从鼻子而生,「必无通塞」,鼻子并无通塞等现象,「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这么说,这个齅闻性本来就没有自性了,「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齅汝鼻」,如果是从虚空所生,虚空里的齅闻,应当齅到你的鼻子,「空自有闻」,并且虚空既然有齅闻的作用,「何关汝入?」哪里是你的鼻入呢?「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所以当知鼻入都是虚妄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缘而有,也不是自然有的,说到这里就不说了,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研究,这个地方说鼻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善于说法,大家一听,还有什么?法本无说,一说就错!

没有说还要说,说到无说上,还让你心服口服,除非佛能说法,谁能说的这么彻底?一说就错,刚才念的这段文,再稍加解释,大家都听见了,他说哪句话对呀?哪句话是佛法?统统没有,怎么叫鼻入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这话怎么向下交待?说「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怎么说都不是,什么是呢?要说出是来就得打嘴巴子。这佛法无说,说到无言自明心,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你单单的有一点言说,那不是真实义啊!佛就把无言说的道理说到这儿,说鼻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让你自己认得自己,在这个地方要回光返照,要照一照,你心里什么也没有了,这就是自己的本心,你心思心思,你还想个什么、记着什么、把这个东西背下来,你自己把自己染了嘛!把自己就害了嘛!大乘经说到这里,这个难信之法,不容易信啊!

佛在十二年前都没敢说这个法,十二年以后,等小乘都成就了,这才敢说方等部,方等部后,才说般若经。所以,这种道理,大家要在心里头会,说到无说自明心,说到没说,你这个心里头什么也没有,再说出什么,把你的心又污染了,是自性清净心!你那个自性就是一个清清净净的心,什么也没有!

你要再以世间的有就把自己这个心给染了,我们人都讲就学,学的愈多愈染,讲「一尘不染,万法皆空」,这就是佛法里的成语,在这个地方,大家要悟一悟,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一路上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统统都推FAN了、统统都不是,这个地方随处都是,你要是一沾到就错了,但有言说都无实义,鼻入说到这里为止。以下说舌入即藏性,言语又不一样了,十八界统统都是,除了佛,谁有这个智慧能把这个无说说出来,还得要你信,还得要心服口服,非佛不可!

四、舌入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拿这个舌头舐这个嘴唇,「熟舐令劳」,舐来舐去,久了就发生劳相,「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有病的人感觉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无病的人舐出微微的甜味,「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苦味甜味都是显出人的舌根的作用,「不动之时」,不动的时候,「淡性常在」,就表示极淡的性是常在的,「兼舌与劳」,兼着你的舌头与舐的劳相从哪里来的呢?「同是菩提瞪发劳相」,都是因在菩提正觉中,不守本分而有劳相,就是这么个意思。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甜苦代表苦、辣、酸、甜、咸,这算一边,淡味是对着苦、辣、酸、甜、咸,这也算是一边,这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发出知觉来,居在觉性之中,妄作妄为在大觉海内,无故的不守本份,发出劳相来,就有世界十二类众生,「吸此尘象,名知味性」,吸收这五味之尘相,名字就叫知味的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这个知味之性也是虚妄的,他离开甜苦淡二尘究竟没有自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就打这儿论,阿难!尝苦淡的知,也不是因甜苦味来,「非因淡有」,也不是因淡味有的,「又非根出」,也不是从舌根上出来的,「不于空生」,也不是虚空生的,「何以故?」什么缘故呢?「若甜苦来」,如果由甜苦而来,「淡则知灭」,尝到淡时,这个知味的性应该随着甜苦灭了,「云何知淡?」怎么又知道淡味?

「若从淡出」,如果是由淡出的,「甜即知亡」,尝到甜味时,知性应该销灭了,「复云何知甜苦二相?」怎么又知道甜苦二相呢?「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若说打舌而生,舌头没有甜苦味与淡味,「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说知道味的这个根,本来他自己没有个性,「若于空出」,若从虚空出的,「虚空自味」,虚空自己有味,「非汝口知」,不是你的口入,「又空自知」,虚空自己知道,「何关汝入?」与你的舌入有什么相干?「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故当知舌入也是虚妄的,也不是因缘有的、也不是自然有的,说到这里显出这个不可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五、身入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一段文是第五科,明身入即藏性,身上所入的无非是冷热等相,这身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个题目。佛叫一声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这个身体对于触尘是对待的,以冷手触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若热的这边胜,冷者就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将两手合在一块,合觉了就「显于离知」,显出了离开也知道,「涉势若成」,所涉的这个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说这两只手冷热的触尘,随着哪边胜,他向哪边转,「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这地方要留意,就是这个合觉之触显于离知,一个合、一个离,合与离是反对的,合就不离、离就不合,这个知觉里头统统都有关系,说「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离开了还有个知,这表示离开一切相,离开一切分别这个知,这是最要紧的,若离开一切分别还有个知在,这就是一尘不染了,「显于离知」,这种情势若不成呢?

就不用说了,「涉势若成」,这种情势成啦,「因于劳触」,这两个手妄自作劳,往一块接触,这不就成了吗?成是成什么?成就这个接触,「兼身与劳」,兼身与这个劳触,「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同都是一个菩提的大知觉海,不守自性、妄自作劳,就如同人的清净眼,往虚空里瞪,眼上发花,虚空里没有花而出了花,这是无中生有、这是妄自作劳,这比喻无故的妄自作劳。一个人到了清净的地方,世界万象都泯灭了,这是由有入空的头一步,到了入中道就不容易了,那就成究竟的佛果,说「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兼这个身与这个劳,菩提是个大知觉海,他不守本分,就像人无故的拿眼睛向虚空瞪,瞪出花来,无中生有,本来就没有,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这就是一个妄尘,就是一个冷、一个热,向一块一接触,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这个知觉性,是所知所觉的性,不是本知本觉,「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

底下解释这是怎么个缘故呢?当然得说个道理,「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你离开时,觉应当就灭了,「云何觉离?」为什么又有离的感觉?当时就给他破了,「违顺二相,亦复如是」,到这里是一段,说这个违顺二相也是这么一样的比较,「若从根出」,若是从身根上出的,你身上自己出感觉,「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必定是没有离合违顺等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你身上这个知觉,根本没有自己这个知觉性,就如眼不见眼一样,所以这当然也不是从身上出的,「必于空出,空自知觉」,说由空出的,空自己知觉,「何关汝入?」与你这个身入有什么关系?「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是所以的缘故,应当要知道,身入就是虚妄,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41

六、意入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

此一段文是第六小科,发明意入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一共是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能入形色,耳朵入声音,鼻子入香臭,舌头入滋味,身体入触(冷、热、涩、滑),心里头入是非、善恶、好丑,六根入六尘,人在世间上统统是如此。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就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根吸收六尘,眼能入色尘-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之形色,耳根能入各种声音,鼻根入香臭,舌根入苦、辣、酸、甜、咸等五味,身入冷热、涩滑,意根入是非、邪正、善恶、好丑,能入的是六根、所入的是六尘,这地方但说六入的第六科意入,意是令发动思想,他入前五尘的法尘,外边的色、声、香、味、触,统统都叫法,法就当样子讲,把外边的五根所入的东西,都纳在意根里头,这总名叫法尘。说这个干什么?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道理可常说,有新来的、没听过的,再略说一说,这是佛法的一个具体-如来藏,如是不变之体、来是随缘之用,随缘里头藏着不变、不变里头藏着随缘,这就叫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就是佛法的一个根本,正式的根本就叫真如,这上边还加一个妙字,底下还加一个性字,叫妙真如性,

这个名相的究竟就叫真如,怎么叫真如呢?世间人都讲求真,说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若要求真,到如的本位上才叫真,你要各如本位,那就归真了,人都不认得。怎么叫各如本位呢?就说世间上这些形相,从眼睛说,对着长、短、方、圆的形色,青、黄、赤、白是颜色,照着形色上说,这是一个方便,说是个圆的,你若在本位上论就没有名字。真如,因什么叫真如?因如就真,世人求真,什么东西是真的?各如本位,就是到了真的地方,怎么叫如、叫真?怎么不叫如真呢?怎么叫真如?就像平常人说话方便,好比这个人是好人,因什么他叫好人?因为这个人好,名字就叫好人,因如就真,就叫真如,是这么一个口音,说如真,就叫真如,叫真如也罢、如真也罢,如怎么就真呢?世间人求真,各如本位,这是到了真实的地方,说如能真、不如就是假,这个话怎么讲呢?

这个假者借也,假借的!怎么叫假借的?假比说长短方圆,说这个东西是方的,因什么叫方?他是借着圆才叫方,方借着圆、长借着短、大借着小,都是借来的,本身上没有名宇,这个道理就在这里,所以你要是借的,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若在本位上,本位上没有名字,他因什么叫方?

借着圆才说方,佛法是说真理,这地方说叫假的,方的借着圆的,互相假借,所以高的借着低的、大的借着小的,你一开口就是假借的。这个地方不假借,如于本位,我不向外边去假借,不去假借这个地方就没有名字了,如在这个本位上,所以这就叫归真了,归了真,名字就叫真如,在本位上如字就是各如本位,这个名字就解释开了,所以说世间上要想求真,就是各如本位,就是真的,如在本位上名字就没法起了,这个如字是如本位。

第六段说意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什么叫意入呢?就是心意的意能入法尘,就是外边一切法的尘相,色、声、香、味、触,这都叫尘,修行讲一尘不染,我们哪里不染尘呢?这就不用细说了,这个地方说意入就是佛法的具体,这话怎么讲呢?佛法具足的大体是什么呢?从哪里起?从哪里见呢?怎么讲呢?前面已经解释过了眼、耳、鼻、舌、身五层,这个地方是说意,

意里入的法就是色、声、香、味、触的影子,都在人的心意里收摄着,眼睛早先看见过的,耳朵早先听见过的,现在一想还想得起来,都在心意里头收着,想是想,可不是事实,都是心里头的影子,这个地方说意入,就是说到第六,意入本是世间上的凡夫法,人人都明白的,人人都具足的,怎么就成了究竟的佛法呢?问题就在这里,意入就是究竟的佛法,如来藏妙真如性!这都是佛法的一个具体,这底下才可以解释正文。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这得要解释了,得详详细细的说清楚了,不说清楚人不信啊,意入怎么就成了佛法?所以得要详细的说,佛对当机阿难说,先说个譬喻,好让你明白,「譬如有人」,比如一个人,「劳倦则眠」,一天做工劳苦了,身体就疲倦,就得睡觉,「睡熟便寤」,睡够了就醒啦,醒了该怎么样?「览尘斯忆」,他这时候拿根览尘,什么叫根览尘?眼、耳、鼻、舌、身是外五根,意是内根,这地方先说外边的,眼、耳、鼻、舌、身是浏览,浏览就是随便看,看什么?看外边的五尘,眼着色、耳着声、鼻着香、舌着味、身着触,这是五根着五尘,

所以说「睡熟便寤」,寤就是醒啦,醒了就不能闲着,拿五根览这个五尘,览上什么就想着什么,忆是记住,「览尘斯忆」,就是把他记住,不能长记,久了失忆,一会儿旁的事情来了,把这个亿就失了,为忘,把这个事情就忘了,所以拿这个地方做比例,光比例颠倒,「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这就是人的颠倒,这颠倒是什么?生住异灭这四层,什么叫生住异灭?就是人劳倦了则眠,劳倦了他就生起睡觉的这个眠来了,所以这地方拿这个做比例,劳倦则眠这叫生,睡醒了叫住,「览尘斯忆」,第三就是异,异就不能一样,览尘是浏览,眼看完色相,耳朵就要听声音,鼻子要闻香臭,舌头要分别说话、吃东西-苦辣酸甜,就是浏览这个,览尘-览这五尘,斯忆-心就想住了、记住了,你要功夫长了,或有旁的事情一打闲岔,就把这个丢失了-「失忆为忘」,

「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说「劳倦则眠」叫生、「睡熟便寤」叫住、「览尘斯忆」叫异、「失忆为忘」叫灭,这四样要一起心思是很有意思的,所以说「眠寤忆忘」这四个字就是生住异灭,这个地方再加上「是其颠倒」,这就是人颠倒的地方,这一颠倒失于正常,把正当的正义就失了,就说这四个字「眠寤忆忘」,这就「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这怎么叫颠倒呢?人一天来回的转,这就是个颠倒,大家想想,哪个人不如此?拿这个就范围住了,范围住都在意根里头,都在这个心意之中,让他就范围住了,就是这一昼夜,无非就是「生住异灭」,哪个人逃得出去呢?

这地方就叫轮回,轮过来转回去,转完了几十年一死,死了再转个人还是这么干,这还不是颠倒吗?他是范围住了,就出不去了!所以这个地方就给解释了,意思很长,一个人不容易回转过来,把这个迷惑醒寤过来,很不容易!佛是耐着烦,详详细细的给说,「吸习中归,不相逾越」,这不相逾越就是轮过来回过去,挨着来!一个挨一个,生完了就住、住完了就异、异完了就灭、灭完了又生,这还有个完吗?你心思心思!你说这地方是颠倒不是颠倒?谁逃的出去呢?佛要不把这个法说明白了,你逃不出去呀!拿这个就承认了,人人都承认,连我也如此,谁都是如此。所以这个地方才告诉人,「不相逾越」,谁也不能超过谁去,你得挨着来-生、住、异、灭,就是眠、寤、忆、忘,一辈子活几十年,就是这一套,弄得喘不过气了,人人都如此,「称意知根」,说这就称为意知根,意知根收摄世间上这些事,他就是个根,这地方把这个毛病说完了,这就要上佛法里头说啦。

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意还没妄自作劳,你这个意若劳动的时候和没劳动的时候,这两样搁在一块叫「兼意与劳」,这统统都是菩提,菩提翻觉道,也称觉海,这人的知觉无量无边的大,佛证到菩提的果位,那个知觉是遍满一切处,处处是佛的知觉,我们人的知觉才多大?你就把这五大洲都游过来,这要照着佛法比,还不够海水里头毛头一滴,那不是与佛差得远了,说「兼意与劳」,把他搁在一块,「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就是一个大知觉海,他不守本位,妄自作劳,就生了劳相,怎么叫妄自作劳呢?怎么叫「菩提瞪发劳相」?

这都关乎前文,在前文有这么一个比喻,一个人没病的清净眼,向虚空里瞪,空中看见花,这比喻人的清净眼好比就是菩提,菩提就是大知觉海,大材小用,人不承认自己,就认得这么一点,这里佛说,「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就像人的清净眼,清清净净那有多么自在,他无故一个劲的瞪,瞪来瞪去的,眼里发花了,就拿花当真的了,还不舍得,你看这个冤枉不冤枉呢?就是这么个意思,世界上我们眼睛看见的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都是眼睛瞪的花,向佛法一比,大材小用了,你还有什么希奇的事情,又是做了官又是露了脸,一转眼就完了,你心思心思!所以这底下慢慢的就解释了,这一解释就啰嗦了,「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底下又说-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

这是佛先把这个给他说开了,因由就在生灭二种妄尘,生灭就是生住异灭,「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说「因于生灭,二种妄尘」,说生住异灭也就算是两种,生灭是两头说,这两种妄尘,生了灭、灭了生,「集知居中」,集是招集,眼、耳、鼻、舌、身招集来了,他就记住了,人都说心在身内,人都这么承认,「吸撮内尘」,这意根染尘叫内尘,因什么呢?对着外说内,眼、耳、鼻、舌、身对外五尘,意知根在身内,前五根吸收完了,意根收纳起来,这叫「吸撮内尘」,文就这么讲,撮是抓一把来撮这一点,「见闻逆流」,逆流是怎么的?人的眼看色、耳闻声,都是向外流,这意根在里头,向里面流,所以叫逆流,就是流也没流到个究竟的地方,说「流不及地」,他没有一个究竟的地方,流到哪里算数,流到意里头,到这里就算了,「流不及地」,没有一定的地方,这地方名什么呢?

「名觉知性」,就是人觉知的根性,人的这个意大材小用,就用这么一点,「此觉知性」是个虚妄的,从外边染的,「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寤是醒了、寐是睡着了;寤就生了、寐就灭了,寤寐、生灭这都是对待法-生住异灭,寤寐、忆、妄统统都是这个,「毕竟无体」,这是一个虚妄所成的,没有究竟的体,就是习惯性、就是习气。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如是是承上边说,对阿难说,当知底下又一个如是,就是这个没有分的,「当知如是觉知之根」,就是你当下意根里头觉知的这个根,这叫意根,这是你的知觉,这个知觉不是真的,是假定的、假借的,这个打哪来的?「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你听听这个事情,离开这四样,再怎么说他是假的、是无常的、靠不住的,「非寤寐来」,也不是你醒着来的、也不是你睡着了来的,「非生灭有」,不是才把他生下来,一会儿就销灭了才有的,「不于根出」,也不是打你意根里出来的,这都是一种的习气,「亦非空生」,也不是虚空生的,说这四样全不是,底下得解释说,不是得说出个不是的道理来,「何以故?」什么缘故?怎么不从寤来?

「若从寤来,寐即随灭」,这东西不是打你醒着来的,怎么知道不是?设若从醒着来的,这个知觉,「寐即随灭」,寐是睡着了,睡着了他就灭了,完全不是,若灭了,一灭一切灭,究竟灭了,寤一定是寤,就不是灭,「若从寤来」,这是寤,「寐即随灭」,若睡着就灭了,一灭到底,你这个知觉的根,寐的时候他就应当灭了,有生必有灭,若果然灭了,「将何为寐?」寐这还有个睡觉的,可知道这不是从寤里头来的,这是说一层,说「必生时有」,一生的时候就有,有生必有灭,「灭即同无」,灭的时候一块销灭了,就算从生处来的,有生就有灭,「灭即同无」,一灭到底了,这怎么还有一个受灭的呢?「令谁受灭?」令哪个还有个受灭的?受灭时这个地方他没究竟灭呀,「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若从灭有的,生当时就没有了,「谁知生者?」

还有谁知道生的呢?「若从根出」,这意根与前五根连着,身根应该说是意根了,这身根的觉,前边已经说完了,这地方「若从根出」,这个根就是意根,就是人的血肉疙瘩,肺底下盖着的叫心房,「寤寐二相,随身开合」,人的这个肉疙瘩更没有什么作用,他随身开合,身体醒他就开了,要睡着了他就合上,就是这么个意思,「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你这个知觉性你别疑惑,拿他当做真的,你这个觉知「离斯二体」,一个寤、一个寐,这个身体离开这个,「此觉知者,同于空华」,就同于看花了眼睛,见空中有花,根本上就没有,「毕竟无性」,没有究竟的性体。

「若从空生」,若说从虚空生的知觉性更不对,「自是空知」,虚空生的知觉性与你有什么相关?虚空生的虚空有知,「何关汝入?」与你的身入有什么相干?「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所以的原故,应当你要知道,意入虚而不实、妄而不真,也不是世间上因缘帮助成的、也不是自然有的,完全都不是。这佛法要义大家要知道,破处就是显处,按前边这个意思说的,我们人所执着的,佛都给破了,这破的地方就是显的地方,夺处就是与处,你执着这个,佛给你夺过来,夺过来就是给了你,夺处就是与处,怎么个理呢?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你但但地有点言说,是一点真实的道理也没有,佛是随说随扫,说完了也扫光了,这种道理说到这里,我再略说几句,这段经文将收的时候,「是故当知,意入虚妄」,说意根入的法尘,这都是虚妄的,这虚妄「本非因缘」,

也不是世间上的因由所起的、也不是因哪样帮助成的、也不是自然有的,到底是个什么呢?这不成了个闷葫庐吗?是你说的都给你破了、是你执着的都给你破了,你说的都给你夺过来,夺处就是与处,这个道理说到这儿,就打这个绝言绝想的地方注意,还有什么呢?言语已经说绝了,所以在这个地方,就分出有三谛之理,我先略略说说。这三谛理:真谛、俗谛、中谛,悟了真谛理就是超凡入圣,就是圣人,悟了俗谛理就是菩萨,悟了中谛理就是佛,这是三个阶级,怎么叫中谛理?怎么叫俗谛理?怎么叫真谛理?这个真谛理还容易一点,俗谛理要九炼十磨,中谛理那就是功夫到了,头一步就是真谛理,明白真谛理,你就入了圣境了,说真谛理还容易一点,怎么个容易法呢?我给大家说这么一个入处,就是见、闻、觉、知,眼睛见、耳朵闻、身上感觉、心里头知道,六样舍去两样,不必全说,就是这四样,怎么个办法入手呢?见自见、闻自闻、觉自觉、知自知,这是个入处,你见,你看见的是外边的形色,种种形相你看见啦,

你见着你自己的自见,你看见见了,你见着自己的见,这个地方明白这个理,这就是见真谛理;闻自闻,说话我闻听见了,你别听这个声音,你闻自己这个闻,这是个入处;觉自觉,这个身体感觉是冷是热,你觉你自己这个觉,这就对啦,这个地方还有个抓手,要不没有入手处;知自知,你知道自己这个知,你不要还有我知道这个事对不对?合理不合理?那个地方就错了,你知道自己这个知,什么事你都知道,你知道的是事,你着在事上,你把自己忘了,你那个知是什么样?你自个儿不知道,要能见自见、闻自闻、觉自觉、知自知,要能把这四样弄清楚,这是超凡入圣的一个门。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42

十二处
一、眼色处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且观此只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

这一科文是十二处,「复次」是承着上文对阿难说,「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云何就是反问征起之辞,怎么叫十二处?这十二处根本上就是佛法的一个大题,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是佛法的一个具体,什么是具体呢?说这十二处就是六根六尘,本来就是凡夫法,怎么就成了佛法呢?这要说一种道理出来。底下佛对阿难说,「汝且观此只陀树林」,只陀是指只陀太子,只陀太子舍的树林子,悉达多修的精舍,是佛成道后说法的地方,佛就指着这个只陀树林,说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观察观察只陀树林,「及诸泉池」,说我们住的这个祇桓精舍有树林有泉池,这种风景,「于意云何?」佛问阿难在你心意之中做如何解说?「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佛的问法,印度有这种风气,说世间上这个外道唯有印度最多,那个地方算文明,文明的最早,想研究这个道理,有名的国有七十多个,因各国王都尊重这个道理,都有个研究,谁研究的高,当然国王就尊重,因此这个一提倡,那个地方就出了许多大老师,各立一种道门,各说各的道理;那时的外道很盛,印度最高的外道就是婆罗门,婆罗门翻净裔,是清净的后裔,有九十六种外道,各有各的说法,说的最高上、很出名的,说世界是怎么生的?是怎么有的?

他得说个道理,他说的这些咱们不用挨着说,咱也没细看外道那些书,就佛经上有什么咱就说什么。佛就破除外道,破除人普通的这种知识,他说世界是怎么生的?怎么有的?就因这么一说,说得似是而非,都不究竟。佛出世说法,不能依照他们这些,佛把他的道理说得不对的地方,就把他破说开了,是这么个意思。佛说出的道理都是他们那个地方人遵从的,他们提倡的,说世界怎么有的?说从人的知识上有的,也讲六根,还有说从六尘有的,其说不一,因此,佛一样一样挨着破这个邪知邪见,因此佛才说法。佛说法没有一种名字叫佛法,佛法就是破除世间上一切不究竟的法,破尽了下剩的就叫佛法,下剩的是什么呢?没有可说的地方,说这就是究竟的佛法,你开口便错!举念即乖!所以佛说的都是破,破除世界上这些个事情,打根本上解决,一层一层的给被,是这么个意思,要不无故的说这个干什么?破就是拣那个地方人所遵从的、所信仰的,佛这才破,破!

你得说出个道理来,你说不出个道理,你怎么破除呢?人家怎么能信?这才对着阿难说,你就观察观察,这个只陀太子舍的树林子,你看这个水池子,这种风景是所见的,你在这上头你研究研究,拿这个意思就破除外道的知见,「于意云何?」在你心意之中怎么解说呢?「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印度外道有这么说的,世界是怎么有的?说从那个见、闻、觉、知上有的,有什么形相生出什么知见,他就这么说,因有这个说法,佛就一层一层的给他破除了。

佛经上常说破处就是显处,佛并没说出一句话叫佛法,那就不叫佛法,破处就是显处!佛出世就是破人的迷惑,你把迷惑破尽了,你就成整个的佛,你少破点,有贤人、有圣人、有大圣人之别,究竟把迷惑破尽了就是佛,就是这么个道理,不然佛无故的说这些闻话干什么?这是研究真理,佛说「色生眼见?」是从形色生的,眼才看见?还是「眼生色相?」眼根生的色相呢?这是两个问题,把这两个问题说完了,就照着当地外道的知识,佛是大慈大悲,不能说这个道对、那个道不对,这有个真理说,「若复眼根生色相者」,世界上形形色色都从眼根上生的,佛就对着阿难说,若是眼根生色相,人的眼根,就是看见的见,能生出色相来,说「见空非色」,虚空这不是色,绝不是有色相的,说「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你看见的虚空就不是色相了,若不是色相,这色相应销了,「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说色相既然是没有了,

「谁明空质?」所以这个眼根生的色相,眼睛能见虚空,虚空不是色相,空不是眼睛生的了,这个色相当然就没有了,眼也没生色相,那么这是「谁明空质?」这个空相谁能够明白?这是问到这个地方,这还有个虚空,眼生色相,虚空是什么生的?这地方不是没有可答的地方吗?底下说「空亦如是」,你说眼能生虚空,也是这么个样子,若是虚空见着色相又该怎么样呢?这话说不通,这底下转过来又说-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说世间上形形色色,凡有形相的都叫色尘,若生出眼上的知见来,眼睛的知见从哪来的?是从形形色色上有见,你观见虚空,虚空是从哪里来的?「观空非色」,空若不是色,当然不是色尘生眼见了,这个「见即销亡,亡则都无」,一亡一切亡,亡就当没有讲,若没有,一切都没有,「亡则都无」,若都没有,这个理说不通啊,「谁明空色?」谁明白这个空和色呢?你若一定说是眼生色相、色生眼见,这个理你说的通吗?说的不通啊,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你看见的见与形色与虚空,没有一定的地方,没有一定的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就是色与见这二处,都是虚妄的,怎么叫虚妄?前文说过了,「即色与见,二处虚妄」,不是因这个生,也不是因那个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缘生的,也不是帮忙助着成的,也不是自然有的,整个的眼生的色相、色生的眼见,这都推FAN了,不能成立,不能成立的时候,在这个题目上,大家把他记住,色与见,色也罢!见也罢!色是有形有色的,见是眼睛看见的,这两样你明白,你不执着眼生的色相、也不执着色生的眼见,要能这样,这就是佛法,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二、耳声处

阿难。汝更听此只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这是佛拿耳听的音声比较说,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破除外道邪知邪见的意思,破除妄执、妄见,下剩的这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叫佛法,阿难!「汝更听此只陀园中」,你更要听听只陀太子舍的园林,「食办击鼓」,饭做好了,先要击鼓,「众集撞钟」,集众的时候,又要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这钟鼓的音声前后相续,在这个地方,你考虑考虑,「于意云何?」在你的心意之中做如何解说?「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此等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为是这个声音来到耳边?还是耳朵的闻性到声音的地方?拿这个较量较量。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只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只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设若说声音来到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如同我去室罗筏城里乞食,「在只陀林则无有我」,当然在只陀林则没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这个声音必定或者来到阿难的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他这个声音到了一个人的耳朵,旁的人不能俱听见。说声音来到耳边的道理就如同人,我进城去化斋,只陀林就没有我了,这个声音要到阿难的耳边,目犍连、大迦叶都是佛的弟子,他们不应俱闻,声音去一个地方,又怎能去多个地方?底下又一转,「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沙门就翻众善奉行,何况这么多的沙门都听到了,他们听到钟声「同来食处」,都到这一个地方来吃饭,这是一种说法,说声音来到人的耳边,不能来的这么多,怎么回事情呢?

转过来再说,「若复汝耳,往彼声边」,耳向声音那边去,「如我归住只陀林中」,这又如同我化完了斋又回来了,回到只陀林,拿佛的身体说,则一处有佛在,不能多处有佛在,是这么个意思,「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耳朵既去了鼓声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不应该同时听到,「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何况其中还有象马牛羊的声音,这个理就说不通了,「若无来往,亦复无闻」,若没有来往,就没有闻了,「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说声音到哪个地方去,闻性一定向哪里去,这个地方是没有一定的处所,若说有,就是多处不是定处,

「是故当知」,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地方破处就是显处,「听与音声,俱无处所」,耳朵听的音声与这个闻性搁在一块,俱没有一定的处所,怎么回事呢?「即听与声,二处虚妄」,你别拿这个当真的,这都是幻化的境界,说耳的听与这个声音,「二处虚妄」,这两个地方都是虚妄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根本上他也不是因着哪里起的、也不是因哪里来帮助的、也不是不帮助、也不是没有因缘起的、也不是自然有的,说到这个地方,显什么呢?佛都给破了,一破到底,破处就是显处!你说不通的地方就是!世问法统统都是不彻底的,佛都给破除了,怎么才算对呢?这个地方就在这个不说的地方,你就知道了,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人都着在一个地方,哪个地方有声音、哪个地方应当闻,都执着住了,就是人迷惑的地方。

三、鼻香处

阿难。汝又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

此一段发明齅与香即如来藏妙真如性,佛对阿难解释,「汝又齅此炉中栴檀」,你闻炉中的栴檀香,就是檀香木中最好的叫栴檀香,「此香若复然于一铢」,这栴檀木二十四铢算一两,燃烧一铢檀香,「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这室罗筏城四十里内都能闻着香气,「于意云何?」佛对阿难说,在你心意之中,以为如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说这个香味是生于栴檀木?还是生于汝鼻?还是生于虚空呢?问这三个问题,底下佛给他解说,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如果栴檀香的香气生在你的鼻子上,当然于鼻子出香气,不是从栴檀木出了,说「鼻非栴檀」,你这个鼻子不是栴檀木,「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

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当于鼻入」,应当说从鼻子入香气,「鼻中出香」,再说鼻子出香,这就不合理,「说闻非义」,闻是向里闻,你说鼻子往外出香,这不合道理,「若生于空」,也不是生于鼻、也不是生于木,「空性常恒,香应常在」,这个香应当常常的都存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不须借着炉中烧着这栴檀木才闻着香,「若生于木」,若生于栴檀木上,「则此香质,因爇成烟」,然而这个栴檀木因为点着了才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若说鼻子闻香,也应该闻着烟味,「其烟腾空,未及遥远」,这个栴檀木在炉子里一烧,香气没去多远,去了半里来地,不是这个样子,栴檀木一烧,「四十里内云何已闻?」你说从木生的,也不合理,怎么才对呢?「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这香、鼻与闻这三样,没有一定的处所,「即齅与香,二处虚妄」,说拿鼻子齅香,这二处都是虚妄的,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怎么回事呢?「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本来也不是因缘和合有的,也不是自然而出的,是什么呢?底下就不说了,本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44

四、舌味处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祇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瞰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一段文发明尝与味即如来藏妙真如性,舌头尝吃饭的滋味,本是世间法,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妙真如性本是具足的一个佛法,一个法体,你就求自己,自己拿什么当佛法,这个人一天的动作,活这一辈子,在身上带着就是佛法,你要会用,身上带着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入,外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前面这三科已经说完了,研究过了,这里说第四科舌与尝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具足的佛法,怎么个用法呢?得要研究、得知道根据,病在哪里?治好病的方法在哪里?所以佛对阿难说,

「汝常二时,众中持钵」,你每日常常地二时,二时早粥午饭,佛是过午不食,佛世时不许弟子自己做饭,都是托钵化斋叫持钵,这是佛的一分大慈悲心,第一让弟子不要营求钱财,不得自己做饭,要好好修行,吃饭天天持钵去慈善家化缘去,这有一定的规矩。在家人供养僧人,他也修福了、也信佛法了,虽然当下不修行,也能种下善因,也有出苦的时候。出家人托钵吃饭,也不用自己经营钱财、也不用做饭,余下的工夫好修行,如果修行成功了,供斋的人福就大了,种了福的众生就可以增智慧,也可以信佛学佛就能成佛,这是佛的一个作为。

这时候,佛就依着这个道理,就发明修行的方法,修行先要明白修行的方法,你要不明白怎么修?怎么行?所以佛对阿难说,「汝常二时」,早、午饭的时候化斋吃,在大众之中各人持各人的钵,各人有各人的斋主,其间不定哪一顿饭有好的,做个比喻,「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佛拿这个做这么一个比例,说你遇着上味,「于意云何?」在你的心意之中如何解说?底下就解释,此味,指着这个好吃的上味,「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佛问阿难,这个最好吃的东西是从哪个地方生的?你审察审察,是从空中生的滋味?是从舌中生的滋味?是从食物中生的滋味呢?这三个问题说完了,又对阿难说,「若复此味,生于汝舌」,这个滋味生在你的舌头上,「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在你的口中只有这一个舌头,「其舌尔时」,就在吃饭的时候,「已成酥味」,这好味就成了醍醐上味了,「遇黑石蜜,应不推移」,你要吃过醍醐再遇着冰糖,就是说吃了香味再吃甜味,不应把香味推动改变,就尝出甜味来了,就是这么一句话,说「若不变移」,说这个甜味吃在嘴里,再吃香味,甜味不能改变了香味,是这么句话,「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不改变,你这舌头不算知道味,「云何多味?一舌之知」,一个舌头怎么知道多味?又香又甜,说这个理也说不通,以一个舌还能吃两种味吗?

这是说生在舌头上的道理不完全,似乎是那么回事,并不是究竟,这是说「若生于食」,舌不能多体,转过来再说,若不生于舌,「若生于食」,若生在这个饮食上,它有甜味就把香味改变了,「食非有识」,这个知识,知道是香味是甜味,这个食物有香味有甜味,是舌头尝的,这食物没有知识,「云何自知?」这个食物它哪能自己知道呢?它必定要舌头才知道,这里头还有个理,怎么这个饮食上它自己能知道呢?「又食自知」,这个理还说不通,若这个饮食自己知道,「即同它食」,就像旁人吃的,「何预于汝?」与你这舌头就不相干了,「名味之知」,那才叫知,所以这两种都不究竟,世间人起了这么个名字就依着说,要一研究这个理不完全,这底下说,若是以味变也不对、不变也不对,生在饮食上也不对,不究竟对,似乎就像对了是的,这不究竟,底下又这么说,「若生于空」,更不对了,

「汝啖虚空」,你拿嘴尝尝这个虚空,「当作何味?」虚空有什么味?虚空与你有什么相干?假定说「必其虚空」,你说从虚空来的味,那可就越说越远了,「若作咸味」,这虚空倘若有咸味来,那理更说不通了,「既咸汝舌」,既然把舌头咸了,必定「亦咸汝面」,空中的咸也把你的脸面腌成了咸的了,「则此界人同于海鱼」,若这样,此世界人必同于海鱼一样,海里的鱼在海里也不知道是咸了,「既常受咸」,常常的受这个咸味,「了不知淡」,连淡也说不知道了,「若不识淡,亦不觉咸」,若不知道咸淡,「必无所知」,没有所知,「云何名味?」这个理也说不通,「是故当知」,佛说你应当知道,「味舌与尝,俱无处所」,连尝与味这两样都是虚妄,这两种事情人都执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说这嘴吃东西能知道什么味,这都是虚妄的,不是真的,你要拿这个当真的,永远也不明白佛法,

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舌头有的、也不是因虚空自然而有,倒是怎么有的?说到这儿佛就不说了,若再说又添病了,你说不因什么也不对、因什么也不对,怎么才算对呢?要悟这个道理,这在佛经上是画龙点睛的地方,要注意!「楞严经」是一段一段的,说到究竟突然间就撂下了,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是什么呢?这总得要问,是不是呀!佛就不说了,这不说就是告诉你了!你承认的统统都不是,到十八界过去,七大文中,那说的更恳切,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就怕你言语,你单单的有一点言说,就不是真实的道理。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之具,佛说法四十九年,到最后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那么应该不说?不说你又不知道,佛说的话就是破人的迷惑,就怕人执着,你执着住了,这个理说的对呀!

你说尽想着这个理,你就着在相上了,你无论说什么理,他也有个相,有个名相,我再说,释迦佛悟道,他怎么悟的?观世音菩萨悟道,怎么悟的?他们悟的道都没有言说,大家知道,二十五圆通,这二十五位圣人,有证罗汉果的、有证菩萨果的、也有证等觉的位置的,统统都是无有言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破处就是显处!佛说法是破人的执着,你执着这个也不对、执着那个也不对,佛说执着都不对,得说出个理来,光说不对谁信吶?给你说出个理来,你就放下!放下就是!就怕你放不下,放下就是!你说把「大藏经」都读过了,你放不下都不是佛法,放下就是!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些都是文外闲话,我怕你们大伙不知这个理,听一听就烦了,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这也没法明白,就怕你明白!你要明白就是糊涂,这个道理佛说的很硬,佛说到究竟,准让你心服口服。再说释迦佛悟道是夜睹明星悟道,说法四十九年,说世间上的明白都要不得,人人明白的都是所明白,所明白都把你迷惑了,你说还有个能明白,能明白比所明白强,也没到家,那么怎么明白呢?本来你就明白,再给你说这些话又把你的那个明白又迷惑了,就不明白了,世人迷惑就够受了!所以释迦佛悟道,不是因说悟道,他是见到东方大明星,在「华严经」上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世界上一切的人,你别说是我们这个人,就是畜类-蚊、(虫+盲)、禽、虫,乃至地下爬的蚂蚁,都有佛性,因什么这些众生就这么微小?怎么就这么苦恼?

猪羊猫狗还被人宰来吃,怎么有了佛性还这么苦?他那个知识就是坠落的嘛!愈知识愈错,愈错愈坠落,最后就到蚂蚁窝里了,蚂蚁也有知识,你要跟他们说有个大动物叫人,他们就不信,因什么呢?蚂蚁和人没法比,他在人身上还看不见整个的人,我们人的知见比佛的知见,还不如蚂蚁看人吶,所以我把这个道理说破了,大伙听这个经还有个头绪,要不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哪个对呢?听经烦了就不听了,就把自个儿就耽误了!所以这种道理,我给你说个比喻,佛是怎么悟的?佛在后半夜看大明星就悟道了,奇哉!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皆有佛的智慧、有佛的德行、有佛的相好,他自个儿不承认,他承认的都是假的,我们人也是这么着,虽然比畜类高,但是自己不承认自己,佛说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世界上别说是人类,就是飞潜动植所有的这些物都有佛性,有佛性就能成佛,就是迷惑太深。

但以妄想执着!妄想有佛法可得,我不想世间法,我还想佛法,你想佛法也是妄想,妄想有善有不善、妄想有对有不对,对也得撂下,众生皆有佛性,但以妄想执着,佛说这句话有多厉害,就是你一个妄想,不应当想的想,他可以啊,还执着住了,你永远不放松了,就永远受苦,这就不能成佛,你要放下,立地成佛,有这么一句俗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讲「涅槃经」时,一个屠夫听法,屠刀放下了就成佛了,因什么呢?他能放下,你还给他讲什么法?

人本来的佛性是具足的,自个儿用错了,大材小用!佛看见东方的明星,多少万里吶,他见到这么远一看,就知道自己的见多远都见了,不是眼睛能见,眼睛借着见性,就看见多少万里,这才知道我这个知见就是这么大,无量无边!要知道这么大,要知道这么个样子,时时观念自己这个知见,这还用的说什么呢?知者就是知觉,佛者觉也,佛字怎么讲?大家知道,就是人知觉的觉啊,我们人说成佛,就是成了自己的知觉,哪个人没有知觉?我自己成了我自己的知觉,也不是妄求妄见,也不是意外多求,我求我自己,我认得我自己,我保守我自己的知觉,这还错了吗?这还为难吗?人人自己都有知觉,人都把知觉用错了,不应当知的知、不应当觉的觉,胡思乱想,所以就错了。

五、身触处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一段文就是说明身与触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身与触本是凡夫法,怎么就成了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妙真如性是佛法的一个具体?佛总得说一个彻底的道理,先说个比例,「汝常晨朝以手摩头」,这是佛指着阿难尊者说,你每日清晨早起的时候,早晨以手摩头,这是怎么个意思呢?这是佛以弟子们的常情做个比例,晨期起来怎么就得以手摩头?这是出家人在新出家的时候有这么个规矩,早晨起来先得摩摩脑袋,为什么呢?怕你忘了你是出家人,老出家的就不用了。印度人都是满发,出家把满发都剃了,你摩摩你的脑袋,你没有头发,你就是出家人,就得做出家人的事情、有出家人的思想、说出家人的话,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够个出家人,这是佛指着阿难说,「于意云何?」在你的心意之中做如何的解说?

「此摩所知」,早晨拿手摩头的这个所知道,「谁为能触?」哪一面算是能触?哪一面算是所触?这个触要两面都知道才叫触,一面触就叫打,不叫触了,「谁为能触?」这个能触的在哪面?「能为在手?为复在头?」你早晨起来以手摩头,哪个是个能触?「若在于手,头则无知」,触觉若在你的手上,手上知道,头就算是没有知,「云何成触?」这两个都知道才叫触,「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触就不能成,又转过来说,「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说若触在头上,头上有知觉,手则没有知觉的作用了,在这一边怎么名触?两方面都知道,这触才成,这是说两边都不成,「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各各有就是说手也知觉、头也知觉,两下里算触,

若各各有触:「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这个理,你在那面合上,这面就合不上,「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是一体,也不能名触,两个才叫触,「若二体者,触谁为在?」若说是两个体,触算在哪一边?「在能非所,在所非能」,若在能这边说触,在所就非能,能就不是所、所就不是能,若全不是,这个触是打哪里来的?「不应虚空与汝成触」,若没有触,怎么知道这个触呢?也不应当虚空与你成触,你要向究竟处一求,全不实在、不究竟,似乎在哪边说都像是,一求起真还不成就,「是故当知」,这是怎么回事情?「觉触与身,俱无处所」,觉触与这个身体俱没有一定的处所,怎么才算对?底下就结成了,

「即身与触,二俱虚妄」,因什么都不究竟成就?似是而非,是因根本上就不是真实的,你的身与触这两面论,都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是怎么回事呢?「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根本上也不是因缘和合所成的、也不是天然自然而有的,说到这儿,底下就不说了,这个题目原本就是身与触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题目先说出来,后边就不能说了,再一说恐怕要起了执着性,说了这么一些,哪一面也没是、哪一法也不成,所以,这个地方人所执着的地方都给你夺过来了,这佛法夺处就是与处,给你夺过来就是给了你了,说这个话哪一句算是究竟的话呢?全都不是!完全的不是你要接受,这完全的都是!这一段文,发明身与触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佛说的这一篇文,哪一句话也没解这个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不相干啊!佛对着阿难说了这么一大堆,这个头与触怎么也不能成就,这与如来藏妙真如性有什么相干?所以这种道理就在这个地方,要注意!

说「经从疑处方成悟」,你这个地方疑惑,你才能可以醒悟,「说到无言自明心」,说到没有言语的地方,不可说啦,那个心就明白了。佛说的这些个话与这个题完全是不相干,这个地方是最要紧、最注意的地方,怎么个理呢?佛说身与触俱是虚妄的,打根本上就给你破除了,这个地方的这个破处,整个的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显出来了,说这么一大堆,完全都不是,所以这就显出了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注意的地方在这里,说完全不对的地方完全的都对了,因什么?你那个心就空了,用功在这个地方用,有句成语「言外思义,教外明宗」,在言语以外,你思想这个义理,在经教以外,你明白这个宗旨,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本来的实义就显出来了,你要光讲这个经文没有用处,不知是怎么回事情。

六、意法处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经文,发明意与法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意是意根,法是法尘、法则,这意根与法则因什么成了如来藏妙真如性?你要知道,根本上哪一句话说的都不对,把他去干净了,这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显出来了。这个文是随说随扫,说完了也扫光啦,这地方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你还上哪里去找?说的就不是,破处就是成处!夺处就是与处!把他夺过来就是给了你,破了就是成,这佛法完全是这么个意思,这样说法,太与人心相反了,破就是成、夺就是给,这道理怎么讲呢?就是让心空了,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大家要知道,假比说出一句话有情有理,你心思不错,这都在人情之中,心里头就是一分人情,这个经就给你添一分人情,这麻烦里头又添了麻烦、迷惑里头又添上迷惑,统统的把你心里所执着的都夺过来,就是把你的执着破光了,你的心就空了,你还上哪里找佛法?把你的浮尘的思想都去净了,根本上就是佛法,不是提另还有个佛法,这是佛法的究竟的至理就在这里,看经也是如此、研究经也是如此,「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在你的心意之中所缘的是什么?意对着法,善法恶法无记法、善性恶性无记性,生成的法则,此三种法「为复即心所生?」说这个法是心里所生的呢?「为当离心别有方所」呢?或是离开心特别的还有个处所呢?

这是两个问题,佛给他解释说,阿难!「若即心者」,说这个法,你若拿他当个心,「法则非尘」,若是心,当然不是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非心所缘」,他这个心完全可以攀缘这个法相,六根迷在六尘上,「法则非尘」,若说法,法就不是色、声、香、味、触,这就是「非心所缘」的,「云何成处?」他这是说十二处,意与法是第六个二处,六根对六尘,是这么个意思,「法则非尘」,法就是善法、恶法、无记法,他不是色、声、香、味、触、法,「非心所缘」,这不是心所攀缘的,「云何成处?」他这是破这个十二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你要说法离开心了,别处还有个方所,法的这个自性,算他是有知觉的?算他是没有知觉的?「知则名心」,若有知觉名字为心,「异汝非尘」,如果同你不一样,他不是你的心,他还又不是尘,「同他心量」,就算是心同他的心量,与你也没有相干,若「即汝即心」,说这个心这个法,他若是个心,就算是你的心,

「云何汝心,更二于汝?」直接就说你的心就是了,提另的还有个心吗?若是你的心,何必还说第二个心,这是说「知者名心」,「若非知者」,他这个法没有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若不是有知觉的,当然就是个尘了,尘是什么?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触尘就是离合、冷暖了,

「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在色里头说,这个法也表示不出来,这是破这个法,什么东西叫法?善、恶、无记,哪有什么形相可表示?当于何在?哪个地方算个法?这就是破意与法,破除了,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在形色上、在虚空上都表示不出来,没法表示善、恶、无记,「不应人间,更有空外」,虚空以外还有什么呢?

「心非所缘,处从谁立?」你还立个十二处?意与法,这算两处,一共是六根和六尘就称十二处,这都推FAN了,「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也没有处、也没有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这个意与善恶无记的法,都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缘有的、也不是自然有的,应当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就是让你因名思义,你要执在相上,这又成了病了。

再说说观音菩萨在海岛上修行,常常的听到海潮音响,他有一定的潮落的时候,他自己悟这个理,海水一潮一落,就如同人一生一死,他用在生灭上悟这个无生死的地方,不生灭的是耳根的闻性,在这个地方,由海潮音的生灭显出耳根的闻性的不生不灭,观音菩萨由这个地方悟道,悟的是耳根圆通,大家要知道这个意思。所以佛说法是随说随扫,说完了也扫净了,恐怕人着在相上,悟这个道理在哪个地方悟呢?抓住了见、闻、齅、尝、觉、知,打见闻上悟的多,见、闻、觉、知这四样悟的多,

释迦佛是由见明星悟道、观音菩萨由耳根悟道,这不用多说。耳根悟道的闻性是永远不灭、眼根悟道的见性是无量无边,大家要把这个地方记住,这个经就没白听,这是修行的一个准把握、一个准宗旨,哪个人没有见、闻、觉、知?佛经上说了很多都在见、闻、觉、知上,你若能见自见、觉自觉、知自知,就会修行。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46

十八界
一、眼色识界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两句话是一个总征的题目,说十八界也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大家听经,不要做听讲书、讲文章那个听法,怎么个理呢?讲书、讲文章,老师给讲明白、听透了就算行了,不需要啰啰嗦嗦地讲来讲去,佛经就不是那么回事,必须要熏陶渐染,才能日就月将,全凭这个熏陶渐染!所以与讲课大不相同,、文章上题目讲义讲完了就行,你还说过来倒过去,一时一个如来藏妙真如性,又一时一个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就是谓之让人熏,熏一回就有一回的成绩、有一回的好处。还有一宗,这解释也不是一样,这个地方讲如来藏妙真如性讲了多少回了,就是一样的讲、变个样子讲,不是怕你记不住,就是听一回熏一回,有一回的好处,以这个为用功,熏陶渐染做功夫,不是听明白就算数,你要不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佛国吗?你看「阿含经」上有两位比丘犯了规矩,佛罚他们每天观佛像,观来观去的,也不念、也没人给讲,就证了四果阿罗汉了,超凡入圣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大家要知道,我怎么必得说一说呢?这是关键的地方,「云何十八界?」这是征起的一个问辞,十八界是世间法,「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他怎么就成了如来藏妙真如性?这里头的意思,就在如来藏这三个字,我常讲,大家也常听,如就是一个不变之体、来就是随缘之用,这是体用会集,有体有用,体里头藏着用、用里头藏着体,名字就叫如来藏,说如者是不变之体、来者是随缘之用,在随缘的时候就不变、在不变的时候就随缘,说这两句话有什么用处?怎么个讲法?

大家知道,世间上一切都是这样,说开了大家就得承认,要说不开就让大家不耐烦听,这是什么话呢?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缘之用,随缘的时候就不变、不变的时候就随缘,哪还有这个事情!世间上全是这个事情,佛不说瞎话,他说出来得让人承认、得有益处,佛说这话为什么?我不用多说,说个三样两样,大家就都明白了。咱就说江、河、湖、海这都是水,人所共知,江河是长条的水、湖海是一片的水,这江河的水要是入到湖海里,这也就叫随缘不变,湖海的水入到江河里头,也就叫不变随缘,怎么个理呢?

说江河的水入在湖海里头、湖海的水入在江河里头,怎么就叫随缘不变?怎么叫不变随缘呢?说湖海的水是片面的,流到江河里去就成了长条的水,这不是随缘吗?它还是水,所以说随缘的时候就不变、不变的时候就随缘,这道理大家可以承认了。再拿人说,天天都是随缘听经,一样坐在那里,随缘可是随缘,我这身体可是没变,这不是随缘的时候就不变、不变的时候就随缘,这不是都在这里摆着吗?再说矿物吧!铜香炉是铜矿里出来的,你要做一个铜佛像,请人将铜香炉做成铜佛像,这也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着匠人的助缘,把香炉改成佛像,但是铜仍是铜,所以说不变,无论动物矿物,你不论举哪一样都是这么个样子,说这些有什么用?

让人知道是无分别法,这个人统统都是一体,多数就是一个数、一个数就是多数,你看这一国人多少万,就说中国人吧!有六万万多,六万万多是一个,是一个什么?一个天性,人人都有一个天然的理性,他就是一个。人要知道这个理性,就互相亲爱,就不能像仇人一样,你攻击我、我攻击你了,你明白这个理,世界就太平了。圣人出世就是说这个理,孔夫子出世,他也说「天命之为性」,人都着在相上,不知道这个理性,说有事就有理、有相就有性,这个相是从性上来的,说有事就有个真理,所以这个地方,佛说十八界是凡夫的界限,他怎么就成了如来藏?说十八界是世间法,人人所承认的,都分别开的,如来藏就成了不变之体、随缘之用,大家知道了。底下就还有妙真如性四个字,这个真如是佛经上的一句成语,这世间上你要求真就得要如,如就是真,所以就叫真如,什么叫妙真如?

这个妙就做不可思议讲,说这个事情不是你心里可以思想到的、也不是你拿嘴能议论到的,这就叫不可思议,这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归了真,你要是思想的事情,统统都是假的,说这个理在哪儿说呢?思想、议论都是借来的,在本位上没有,大家要想想。你说这个人是善是恶,这善与恶又是对待法,简单说谁都承认,长和短、来和去、高和低、贵和贱都是个对待,一张口就是个对待。佛法是超伦绝待,超了伦次,我们人间法都有伦次、都有对待,他是绝了对待,没有对待了,这才叫如,如是各如本位,你离了对待才叫各如本位,他因什么叫如?不借对待法,假比这个贵不借着贱,贵的名字也没有了。我在本位上各如本位,这个名字就到真啦!要想真就是不可思议,你要一想,思想到、议论到就不对,这才归到天然的性德,妙真如性!上边妙真如三个字还可以解释,这个性是不好表示的。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这段经文,佛正式对阿难发明眼识界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正是说眼识他成一个界限,十八界各有边界,分的清清楚楚,这眼识界有一种的认识,不是耳朵的认识,耳朵的认识不是鼻子的认识,鼻子的认识不是舌头的认识,这是说各有各的认识、各有各的边界。佛立下宗旨,让你承认了,随跟着就推倒,随立随破!这是佛说法的一个究竟的宗旨,他立完了就给你破了,他说得让你心服口服,破了以后该怎么样呢?这就是妙真如性,道理就在这里。这个地方先发明眼识界,眼是认识色,「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佛叫阿难!「如汝所明」,就像你心里所明白的,「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怎么叫「眼色为缘」呢?我们睁开眼看见外边形形色色,青黄赤白、长短方圆,这都叫有形有色的东西,眼睛看见了是什么形色、是什么显色,眼睛去帮助见着各种色,谁知道?谁承认他是什么色?

必得有眼睛帮忙,眼睛承认他是色,这个色就冤枉了,谁承认?耳也不承认、鼻子也不承认,我告诉你说吧,非眼睛不可,说「眼色为缘」,眼睛给色帮忙,缘当帮忙讲,这色给眼睛帮忙,若没有形色,你这眼睛有什么用?若没有眼睛,谁称呼你是青、黄、赤、白色?这叫「眼色为缘」,是互相帮忙,眼睛帮色的缘、形色帮眼睛的缘,在这么一帮忙-怎么样?「生于眼识」,从眼里就生出认识来了,是这么一句话,「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这就是一个题目,底下就给它推倒了、破完了,就显出如来藏妙真如性来了,这地方你不弄清楚,这部经没法明白,所以佛对阿难说,「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色互相帮助,你生出眼的认识,你承认了就都给推倒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此识还是因眼睛所生以眼为边界?我问问你,此识要是因眼睛所生的以为眼界,就做为眼识界了,这不是分开边界吗?这是说「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底下还有两个问题对待,「因色所生,以色为界」,这个眼识,你说因着眼睛生的识,就为眼识界了,要不是因眼睛生的这个识,你就得以色为界了,因色所生以色为界,这叫色识界,是不是?

这个地方让他承认,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佛都给他说清了,说完了这两个问题,佛又对阿难说,「若因眼生」,这底下就给他说破了、给他推FAN了,「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看这话说的有多清楚,「若因眼生」,眼外还有形色和虚空,如果形色和虚空都没有,就无可分别了,你还分别什么呢?「纵有汝识」,你没有分别的地方,你就没有所认识的地方,这底下纵着你说,就算你还有识,连虚空和色相也没有了,你这个识还有什么用处?说到这里,说我这个眼睛还有看见的见,连你这个见也算上,有见才有见识,「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你这眼睛有见,你这个见又不是青的、黄的、赤的、白的,你没有所表示,「从何立界?」打哪个地方立边界?底下又转过来说,我这不是眼生的,我是色生的,是不是?佛得纵着他说-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若因色生」,你说不是眼生的,因色生的这个知识,「空无色时」,你看看这个虚空没有形色的时候,你这个识不是整个的销灭了吗?是不是?「云何识知是虚空性?」就是这句话,你说销灭了,你怎么知道虚空性呢?你这个识没销灭,识若未销,你若说以色为边界就不对了,以色为边界就是色相了,色相还有什么知识呢?「空无色时」,你这个识根本上就销灭了,「云何识知是虚空性呢?」你还认识有虚空性,有这个虚空性就不是色生的,「若色变时」,你又说这形色有变,「汝亦识其色相迁变」,你这个识可知道色相迁变,你怎么说色相生的识呢?色识界呢?「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你这个知识不会迁变,你这个界是从哪个地方立的?「从变则变」,随着变就变了,「界相自无」,已经随着变化,哪还有一定的界限?也说不通,

「不变则恒」,不变即是永恒了,总是这个样子了,「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你若说从色生是色识界,既从色生的,色也没有知识,「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连虚空在那也不能知道了,你没有知识吗?所以这个地方也不能成立,也推倒了,「若兼二种,眼色共生」,若加二种形色和眼睛共在一起发生的,你这么说也说不通,「合则中离」,眼睛是有知识的、色相是没有知识的,他们两个共在一块,怎么能合?「合则中离」,你把他勉强搁在一块,也得离开,一个有知识、一个没知识,怎么合在一块呢?「离则两合」,有知识和有知识的、有形色和有形色的,你拿两样合在一块堆,哪能行?「体性杂乱,云何成界?」还成一个的边界吗?这不是说胡话?

「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眼和色结上缘,生眼识界,这是三样,眼识界、色识界,当中有个共生,「三处都无」,三处都不能成立,「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缘和合有的、也不是自然有的,那怎么有的呢?这里就显出如来藏妙真如性来了,这如来藏妙真如性就不能说了,再一说,又给人添了病,又起了执着,你心里又有一个如来藏妙真如性,你自己又把自己迷惑了,就在这个地方破了,你的心里一发楞,就在这个地方要认当时便认,你思索不得!思索就错,就为的把你领到这个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自己就不认识自己,那佛也是没办法,佛把你引到这里,让你自己认得自己,你认得就算到家,还要认识个什么东西,认识个什么东西又迷惑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48

二、耳声识界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这一段文说耳识界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耳识界本是世间法,怎么成了如来藏妙真如性呢?如来藏妙真如性是佛法,世间法怎么就成了佛法了?这是一个大问题。佛说法破处就是显处!研究佛法这个地方得要记住!把十八界破尽了,十八界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地方是最要紧的,破处就是成处!夺处就是与处!你执着这个,我把你夺过来了,什么也没有!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统统都推倒了,大家得知道,要不推倒,这个文你没法懂,佛是因为什么说的?推尽了就扫光了,说完了就推光了,在这个地方要领会,你要把文字记住了就算会讲经,这就错了,一辈子也不能明白,你无非是照字面上说一说,这个地方得在第一谛要把他说透,这是最要紧的!你无论在十八界哪一界里头,你悟透一句话就了然啦!这个地方不是说记住这个文辞,你总得知道这种义理。佛对阿难说,你们早先闻听到佛法,在小乘的时候疑惑有个修处,这个地方你知道破处就是成处、夺处就是与处,佛告阿难!

「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在你心中所明白的,耳朵与声音互相为缘,耳朵帮助声音,声音才能成立,你看这个地方就把他推倒了,这是我们人人都承认的,哪个人不知道耳朵闻声音?耳朵闻声音,这个声音是怎么成就的?总得有这个闻性,所以才能成,你要没有闻性,这个声音不能成,所以说耳朵帮助声音、声音帮助耳朵,互相为缘,

「又汝所明」,在阿难你所明白,就是这么句话,何难代表法会大众,说「耳声为缘」,耳朵与声音互相帮忙,耳朵帮助声音、声音帮助耳朵,光耳朵也不能成声、光声音也不能成声,「如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耳朵与声音互相帮忙就生出耳识来了,由耳朵就认识唱的什么曲都明白了,这是两样合上的,佛又分开说,「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一个题目又分了两个题目。

「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这个识要分开边界,耳朵和声音不同,耳朵有形相没有闻性、没有声音,他没有作用,有声音没有耳朵、没有闻性也没有作用,他两下一帮忙就生出耳朵的认识来了。这耳识不是纯粹的耳识生出的声音,分开来说,你要分开了边界,耳朵有形相、声音没有形相,这要说几句话,研究佛经先得把根本上解决了,这六尘也可以说六色,有可对可见之尘、有可对不可见之尘、有不可对不可见之尘,这六尘分为三样,怎么叫可对可见之尘?

眼睛对着形色、耳朵对着声音,这是可对可见,耳、鼻、舌、身可对不可见,意是不可对不可见,眼对色是可对可见,眼睛对着形色是可对着也可见着的,怎么叫可对不可见呢?声、香、味、触,你对着就知道,你是见不着,意是心里一发动,他对着外边的五尘,色、声、香、味、触,法尘不可对也不可见,这六尘三对弄清楚了,这个经你才能了义,依了义你才能明白,明白了要修行,行、住、坐、卧都能修行。本经有性德、有修德,前三卷半文讲性德,讲明心见性,你要把性德明白,修行就容易,太容易了!等于你睁开眼睛走路,决不能走错。你不明白性德,光知道修德,这叫闭着眼走路,很容易走错。这地方你把他弄清楚了,你才知道,有立的地方、有破的地方,你看六根、六尘、六识,佛常对弟子们讲,给你讲明白了就是立,不立破什么?

先把这种道理给你成立了,你都承认了,一样一样都给你推倒,推倒了心里没有着落了,就怕你有着落!你要研究佛法,你一着就错,佛说一大藏教,无非是破执着,除了破执着别无他事,佛要是有立一法,你得把他记住,那样释迦佛得挨嘴巴,我告诉你吧,要知道破处就是显处!这地方弄不清楚,一辈子也不明白,这是最要紧的地方。我这话好似闲话,若光把文销对了,你不知道为什么说的,要知道佛说法先立,又给破了,在这地方叫你明白,从这里才能彻底明白,若不成立破什么东西,说什么着什么,说空着空、说有着有,说亦有亦空着亦有亦空、说非有非空着非有非空,这四句略简开成一百句,哪样也别执着,统统都给推倒了、销灭了,就在这个地方,你说这怎么办呢?就看你这个没有办法,你要有办法就糟糕了,你永远在世上,你办吧!

办不完,生了死、死了生,你还有完吗?佛千方百计让你认得结结实实的,不错!是这么的,马上又给你推倒了、给你破了、给你夺过来,你又楞了,我告诉你读经的法子,你又说这没有办法啊!就在没有办法上,办就让你办坏了,这世间上都让你办坏了,你知道!你杀我、我杀你,你害我、我害你,这种道理就在这里摆着,把这个地方我要说开了,下文我一销你一听就明白了,不然你不知道为的什么。

佛说法非常的详细,说人都知道有个知识,就耳朵的认识,分出这两个问题,说「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说人的耳朵的认识是怎么生的呢?生出这个认识,不是一种的因缘,分四种,你看你听这句话,这四种缺一不可,说「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这专讲这个认识从哪生的?「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这是一样,说「因声所生,以声为界?」这是两样,这是两个问题,「因声所生,以声为界?」他因声的这个认识,声音生的和声音算一个边界,耳朵生的,拿耳朵算一个边界,这是人所承认的,哪个人不承认呢?底下就要破,这有胜义根、有浮尘根,先破胜义根,后破浮尘根,怎么叫胜义根?怎么叫浮尘根?

这浮尘根有形有相,眼、耳、鼻、舌、身,这是外五根,余者还有个意,这个地方他说有根,这根所用的是色、声、香、味、触、法,从这里头才可以生出认识来,生出认识来就一样一样的破,佛说了两个问题,说「若因耳生」,耳朵认识声音,你说的是什么话,设若是因耳朵生的,「动静二相,既不现前」,外边有动静、有声音,拿耳闻,若没有动、没有静、没有声,你闻什么?现前没有动、也没有静,「根不成知」,你有耳根,这是指的胜义根,一听就明白,胜义根就是见、闻、齅、尝、觉、知;浮尘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怎么叫浮尘?有形相的,见、闻、齅、尝、觉、知,没有形相;浮尘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这都叫六根。

一个胜义根、一个浮尘根,这先破胜义根,你执着胜义根也不行,何况你执着浮尘根?更不可以,就怕你抓住不放松,我们人在世界上都是这么样,我们人人所以都吃亏,都是凡夫,都受苦,生了死、死了生,痛苦逃不出去。这底下说「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没有动静的声音,这个知识从哪里生?这个闻性是这么个意思,「根不成知」,这胜义根的闻性不成就,胜义根就是见、闻、觉、知,没有形相的;浮尘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有形有相的,这好明白,所以这两样都不是,不但浮尘根不能成,连胜义根都不许执着,说「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现前没有动、也没有静,胜义根也不能成,你没有知怎么成识?你先知后识,这个知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地方是最要紧,说「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这个胜义根的闻性不能成,

「必无所知」,你没有所知的地方,「知尚无成」,你连知都没有,「识何形貌?」哪还能生出认识来?这个地方很细,你别看这个文几个字,说「知尚无成,识何形貌?」你外边没有动静相,你这个知就不能成,你还成认识,认识什么?这地方这就好明白了,这底下就引浮尘根,这是胜义根引到浮尘根上说。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若取耳闻」,耳闻还是接着前面胜义根说,见、闻、觉、知是胜义根,「无动静故」,没有动静的原故,「闻无所成」,闻听的这个闻性还没成,你没闻见,你知道什么?知道的知道你还没有,你还认识个什么?所以说这个识,是由声音生的,声音由胜义根的闻生出,「若取耳闻」,你要取耳闻,动静二相不现前,「闻无所成」,这就把胜义破了,何况浮尘根呢?「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你还说什么耳朵有形有相,杂色成触尘,你触到耳朵上知道疼,没有动静,不知道声音,不知道声音,这闻性就没有,没有闻性,怎么从闻性生出认识?这上边说,动静若没有闻,

「闻无所成」,你这个闻就不能成,你没有闻,你怎么知?没有知,怎么认识?这是一层一层,「闻无所成,云何耳形?」你这个闻性不成,说什么有形有相的耳朵是杂色触尘,他还能做事吗?他哪能做成耳识界,这一界不能成,「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耳朵认识的这一个边界从哪里立?立不成啊!这说浮尘根,指着浮尘根全仗着胜义根才生出认识来,「若生于声」,设若这个识生在声音上,更不对了,「识因声有」,这个认识打声音上有的,

「则不关闻」,你把这个闻就抛了,他如果没有闻性,谁闻见声音?这也是缺一不可,「无闻则亡声相所在」,没有闻性,声相就没有了,若没有声音怎么能成认识?所以说「识因声有」,则不关于耳朵的闻性,若没有闻,「则亡声相所在」,若没有闻,谁闻声音?你若有闻,才闻着声,说这个识是从声音上生的。

「许声因闻」,你认许这个声音,因着闻而有这个声音,从闻才有声相,而这个识是从声音上生的,「许声因闻而有声相」,就是准许声音因着闻见声相,闻见声相了,这个「识从声生」,既闻着声音,闻也应当闻识,连识一块闻了,大家想想,这个声能生识、闻能闻声,这个地方都要熟惯了,把他读熟了,「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若没有闻这个声音也不成,声音他生的识,你是什么声音他都认识,识是从声音生的,「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识是因声音生的,闻着声了,你就得闻着识,就是说闻着声音就应该闻着识,因为识是从声音上生的,所以「许声因闻而有声相」,准许声音因着闻而有声相,这算对了,底下还有不对的地方,

「闻应闻识」,你若闻着声音也得闻着识,这个识他是从声音里生的,闻见声音当然是闻见识了,既然闻着识,这个识就成了受闻的物了,他就成了所闻的,他就没有能力了、没有能闻了,「不闻非界」,你还非闻不可,你不闻怎么叫声识界?全凭这个闻,若没有闻,这个界限不能成立,怎么成闻识?怎么成声识?全凭这个闻,不闻就非界,就不能成闻识界,也不成声识界,这底下就说,这个闻,这个闻又说不过去,「闻则同声,识已被闻」,你闻着声音,识已经是被闻的,识已竟成了物、所闻的,就不是能闻,他随着声音一块转,让你的闻性就闻了去,闻着声音就得闻识,连声带识都成了所闻,

「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识已被闻了,哪还有知道闻识的?这个理也说不通,你虽然知道这个闻声之识就在被闻的这句话,识已经成了所闻,哪个还作闻声之识?要紧就在这句话上,「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你有知才有识、有闻则有知,这个地方得要熟,「不应声闻,杂成中界」,这个声与闻也不应当参杂成了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这个界若没中位,则内外相从哪里成立?「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着这个、因着那个,也不是自然有的,怎么有的呢?要紧就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开悟,修行就容易了。

(文中显示此识体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即是说十识不会自然生起,不因耳生、不因声生,不因耳声共生,此即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妙用,切忌追寻,追寻永远不得真相,若不分别,不追寻则当下便是。)若不开悟,在后边六卷半文,那就转弯的讲这个修行的法子,若是上根利智的人,在前三卷半文里头,要明白了,修行就很容易,就是这么个意思,这部经共是十卷。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49

三、鼻香识界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此一节文,这是第六识界里,第三科发明鼻识界就成了如来藏妙真如性,简单说,鼻识界就是佛性,这个鼻识界怎么就成了佛性?这鼻子所认识的是什么?无非是香臭气味,他怎么就成了佛性?佛说法破处就是显处!佛推倒了鼻识界才能显出佛性来,光立不破就成了世间法,所以要紧就在这里。佛说法破世间法这些名词,显露佛法的不可思议,你要是思想到、议论到就不是佛法,那是世间法,那么思想不到、议论不到,怎么办呢?得曲引旁征,从曲折引动人的心,从旁面上征实了,直接不能说,直接一说,这佛法就受了污染。这佛法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你还思想、你还议论,说的时候都是曲引旁征,佛说也是这个道理。这曲引引出鼻识界,这个好懂,好懂就明了佛法,哪个人的鼻子都会闻香臭,你把这个推倒了,这个佛法就露出来了,这个道理就在这里,你要不交代清了,不说明白,这佛法不好明白。说鼻子能闻香臭,这是鼻的认识,他这就是佛性。在义理上发明这个意思,佛性就是觉性,觉悟自己的这个觉性,

所以成佛,就是成这个知觉,人人都有知觉,大家要知道,都是所知觉,你说眼见、耳闻都知道,你这是所知觉,连能知觉都够不上,何况本知觉?这个知觉里头分三样:所知觉、能知觉、本知觉,我们人就用一样所知觉,我所说的、你能听的,这就对了,你不知道这个能听的是谁?再深一步,你还不知道本知觉是谁,这地方就叫凡夫,开本知觉是开佛的知见,能知觉是三乘圣人的知见,这是一定的。研究这个理,佛是发明本知觉,他连能知觉也不发明,他借着能知觉、所知觉发明本知觉,佛对当机阿难说这个道理,因他能接受,他做代表,代表世界上现在的人、将来的人,所以佛才对他说,就是对当时的一切人,我们是那个时候的未来的人,佛对阿难说,他就是替大家代表,佛叫阿难,「又汝所明」,这个文字是征着上边说,上边说眼识界、耳识界说完了,

「又汝所明」,就照着你所明白的,阿难这时还是凡夫,还未开悟佛的知见,怎么用凡夫代表?就因当时的一切凡夫,又为未来的我们一切凡夫,所以就是这么个意思,说你所明白的「鼻香为缘,生于鼻识」,鼻子和香味连在一块,香味冲到我们鼻孔里头,鼻子一闻到香味就有认识这是什么香,所以这个地方给他说明了,鼻子与香味一结缘,「生于鼻识」,就照你阿难心里所明白,「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怎么叫以鼻为界?用他这个鼻子生出识来,这个识是鼻子生的认识,「以鼻为界」,这就是鼻识界,鼻子闻着香味生出知识,这叫鼻识界,「因香所生」,是因着香所生,鼻子是知识了,不是鼻子所生,再说两样,「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因着鼻子所生,生出这个认识来,这叫鼻识界,鼻子和认识归一边界,「因香所生」,因香味生出这个知识,「以香为界」,叫香识界,香和认识是个边界,就是这两个问题,底下就说-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

佛对阿难说识「若因鼻生」,从鼻子生出识来,「则汝心中」,你研究研究,「以何为鼻?」拿什么当鼻子?就是这么一句话,「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齅知动摇之性?」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鼻子有双爪之相、二个是动摇齅味之知,这鼻子往里一抽气就动摇取齅知之性,底下一样一样的破说。

「若取肉形」,若说取肉形双爪之相,鼻子是身上的肉,与肉身是一体,「肉质乃身」,是肉质为身,「身知即触」,身上要知道就应该是触尘,触就是冷气热气触在身上,知道冷热,这身知就叫触,不叫齅知,身知就算触尘、鼻知就叫香尘,这身知叫触,「名身非鼻」,鼻子是肉长的,肉质是身,身知道是冷热触在身上,名身就不是鼻,「名触即尘」,触在身上与你的鼻子不相干,鼻子尚且没有名字,你还说立什么边界?鼻与闻这个香气算一边界,「鼻尚无名」,鼻子还没找清楚,「云何立界?」这里说形相上,底下又说-

齅是往鼻里抽气叫齅闻性,或往里一抽气,我知道做这个解义,这是一种,又则你心意之中说「若取齅知」,心知是心里知道,「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肉上的知觉就是触,也不是鼻子的齅闻性,这鼻子它是肉的,有两个孔,向这里研究说这个不对的意思,「则肉之知」,根本上就是触尘,触尘不属鼻根,再这么一说,鼻子是肉的,有两个鼻孔,是空的,若说鼻子是肉的,怎么说都通不过去,若在鼻子里这个知觉,不是从肉上来的,是从两个鼻子孔中来的,可以拿鼻空为知,鼻子里的空虽然是小,与鼻子外的虚空是一样,若「以空为知,空则自知」,你说以空为知,空自己有知,

「肉应非觉」,你的鼻子是肉的,应当不觉,不相干了;肉是实在的,鼻孔的空与外边的虚空是一样的,若空自己知道,这个肉就应当没有知觉了,「如是则应虚空是汝」,前边说肉知觉,这也说不通,以虚空为知,这对你阿难说,虚空就得是你,虚空有知觉,虚空是你了,你也有知觉,虚空不是你的身体,「汝身非知」,你的身体没有知,若这么一来,你阿难若是以空为知,你这身体还在这里,怎么能以虚空为身体?若以虚空为体,「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但是你这身体还在这里,若虚空是汝,你的身体就没有知觉了,虚空要有知觉,「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你没有所在的地方,可是你的身体当下还在这里,你哪能以虚空为知?虚空不是你,你的身体不是虚空,这个理又给他推FAN了,说-

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二物不来。汝自齅鼻。为香为臭。

这鼻子的闻若「以香为知」,这个知就属于香,与你阿难有什么相干?若「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香自己有知,无关汝事,若这么说,以肉生识也不对,以空也不对,说这个香臭气生在你的鼻子上头,若不这么说就没有着落了,说怎么算对呢?「若香臭气必生汝鼻」,说一定生在鼻子上,这也说不通,

「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就不生在伊兰上,栴檀是香的、伊兰是臭的,「必生汝鼻」,这香臭味必定生在你的鼻子上,旁处生的这个理就不合了,说生在鼻上的这个道理也不通,彼香臭气是流动的,不生于伊兰及栴檀木了,所以生在你的鼻子上,「二物不来」,若是伊兰与栴檀这两种东西,没来到你的跟前,「汝自齅鼻」,你自己闻闻,「为香为臭?」你的鼻子是香的、是臭的?

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

「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是香的就不是臭的,「若香臭二俱能闻者」,一个人应有两鼻,这个理说不通,这个香就不能臭、臭就不能香,香臭不能在一块,「若香臭二俱能闻者」,一个鼻子能闻两样,「则汝一人应有两鼻」,你又闻着香又闻着臭,你一个人有两个鼻,一个鼻闻香不能闻臭、闻臭不能闻香,这是一定的理,这个理又说不通,

「则汝一人应有两鼻」,一个人有一个鼻子,一个人还有两个鼻子吗?两个鼻子得两个人,「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若有两个阿难,「谁为汝体?」哪个是你的本体?「若鼻是一」,设若鼻子还是一个,「香臭无二」,一个鼻子闻香不闻臭、闻臭不闻香,香臭不能一块闻,转过来再说,这个香臭没有二,他不能并行,有香的时候不能臭、有臭的时候没有香,香臭没有二样,「臭既为香,香复成臭」,决无这个道理,「香臭无二」,这底下转过来说有二样,「臭既为香,香复成臭」,这「二性不有」,所以有香就没有臭、有臭就没有香,「臭既为香,香复成臭」,再参在一块,这一种物是有二性,说「二性不有」,你把他立成边界,哪个是香?哪个是臭?「二性不有」,这两个有香无臭、有臭无香,不能臭即为香、香即为臭,所以「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这个边界从何而立?说-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若因香生」,若说这个齅闻性是因香上有的,也说不通,「识因香有」,鼻子里发生的认识,因有香味他也认识,有什么臭味他也认识,识因着香臭有的,这有个比较,「如眼有见,不能观眼」,我们这个人有眼睛什么都见着,你见不着自己的眼睛,你见着的是人家的眼睛,「因香有故,应不知香」,说这个识因香有,认识香的他本身不是香,若认识香,这「识因香有」说不通,底下怕人不明白,说一个比喻。

如有眼不能观自已的眼,这个识有香,就闻不着自己的香味,佛说这个道理,因香有的识,就没有知识知道香了,这个知不是从香生的,「知即非生」,你要知道是香,这个知就不是从香上生的,这是一定的理,香他自己不知道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所以「因香有故」,应不知道香,知道香不是因着香才有的识,因着识才有的香,「应不知香」,不认识香,「知即非生」,你要是知道是香是臭,就不是从知上生的,「不知非识」,不知道不叫识,这香识哪能成一界呢?若因香生的知识,这就说不通,你知道不是从香上生的,是从旁处生的,那也不能成一界限,要不知就不是识了,这也说不通,这个香不是从知上有的香,知香的他不是香,「香非知有」,知香的他就没有香,「香界不成」,说香和知识是一个边界不能成就,给他破了,「识不知香」,香识界不成,因什么呢?识不知道香,识只要不知道香,你要说香识界,哪能说得通呢?

「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你香和识合在一块堆,就有中间,就成立香识界,「既无中间」,两样不相和,有这个没那个,「不成内外」,不成内识外香,「彼诸闻性,毕竟虚妄」,这地方给他说透了,佛说诸般的齅闻性,毕竟彻底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的,「是故当知」,是故应当知道,「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鼻子和香叫鼻识界,香识界以香为缘,算一个边界说不通,这三处:一个鼻、一个识、一个香,这三个地方都不能成,「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那是阿难以前说的,佛早先常说因缘自然,佛又把这些破了,佛早先说因缘自然是随情说,你不能听这整个的佛法,那是俯就众生,你不是问的大乘佛法吗?

在本经起初阿难问佛什么是成佛法门,你说我常说因缘自然,这时候不说因缘自然,你这个理对吗?这里说的都给推倒了,这地方要知道,这是人所知的,这些都破了,你这心里就没有主张了,你心里这些能力,佛都替你说了,你想也想不到,你辨别也不能辨别,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人的佛性就现出来了,大家知道,你心里没有所知道的事情了,这才显出佛法来,所以说破处即是成处!这种道理,也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是什么?这才是佛性,大家向这上头会就对啦。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51

四、舌味识界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

此一节文是第四发明,舌识界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怎么叫舌识界呢?由舌头尝苦、辣、酸、甜、咸,有这种知识,这是舌的认识,归成一个边界,在这一界上演说这种道理,可以发表出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是佛的宝藏,妙真如性是不可思议的佛性,不但不可思想还不可议论,这才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地方这是佛对阿难说,「又汝所明」,这不是我明白的事情,我是说你所明白的事情,你还有所明白的,「舌味为缘」,舌头和五味连络一块结上缘,这舌头尝了五味,「生于舌识」,由这上头就生出舌识,认识这东西好吃不好吃,就是这个题目,要解释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佛对阿难说舌头的认识,还是因着舌所生,舌头生的知识,认识这个味是什么苦、辣、酸、甜,说是「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这是说舌和识一个边界,

再说「因味所生,以味为界?」是说由这个识才认识味(「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可以说是舌识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可以说是味识界),说到这两个问题,底下就解释说此识「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则诸世间甘蔗是甜的、乌梅是酸的、黄连是苦的、石盐是咸的,细辛、姜、桂是辣的,若果然是舌头上生的,像这五味都没有味了,是不是?舌头上能生味吗?还用这个干什么?若没有这些苦、辣、酸、甜、咸,地上所出产的东西,「汝自尝舌,为甜为苦?」佛说你自己尝尝舌头,为甜为苦?是甜的、是苦的呢?你说舌能生滋味吗?「若舌性苦」,舌性若是苦的,这个苦不能自己知道是苦,这是一定的道理,若是舌性是苦的,就不从地上生的这些物上论了,若舌性是苦的,这得有个尝苦的,「谁来尝舌?」谁来尝尝这个舌头是苦的,这个理说不通,说舌头自己知道,「舌不自尝」,舌头不能尝自己的舌头,他可以尝尝这个滋味,滋味是外边来的,他不能自尝。

熟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熟为知觉?」哪个做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说舌性不是苦的,可知道这个味不是打舌头生的,它不是苦的,可以说是咸的辣的,味自然就不生了,「云何立界?」你还说什么舌识界呢?你这个理说不通,要说舌识界不能成立,「若因味生」,再说此识因味生的,不是打舌头上生的,因味生的识是苦的甜的,「识自为味」,怎么说这个识当然自己做了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这味不自尝,「同于舌根,应不自尝」,舌头不能自己尝他是什么味,你得什么物舌头才尝出什么味来,若因味生识,识自然就是味,与舌根一样不能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你怎么认识是味非味?这是破除了,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世间上一切的滋味,不是一个味出来的,「味既多生,识应多体」,味生的多你认识的这个体,也应该多了,这个知识,哪有这么多的体呢?「识体若一」若说识体是一个,「体必味生」,体是味上生的,「咸淡甘辛和合俱生」咸淡甜辣都参和在一块了,「诸变异相,同为一味」,成了一样了,「分别既无」,分别既然都没有了,「则不名识」,你分别不开,你还说什么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这也说不通。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不应当从虚空里生出你的知识来,没有这个事情,「舌味和合」,说到究竟这个舌和味参和在一块,「即于是中元无自性」,这都是人妄想执着,元来就没有自性,「云何界生?」说什么叫舌识界三?「是故当知舌味为缘」,是故当知舌和味结上缘了,「生舌识界」,生出舌识,这算一个边界,「三处都无」,都推FAN了,三处都没有,「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大家知道,这因缘自然,这都是世间上普通的话,本来非是因缘、非是自然,这是破完了,破完了意思在哪儿呢?说全不对,都给推FAN了,都破了,破处就是显处!大家知道,这个佛经,「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但你能够说出来的,没有真音的义理,说的都破了,破处就是显处,佛法就显出来了,怎么显的?说的有清有理,说不通,你说从哪里生的都不对,你心里就住下了,没有思想了,这个地方你回光返照,你把你那个知觉回过来,你看一看,还有什么?什么也没有!

都把你推倒了,这个地方这就是你的真心就现出来了,道理就在这儿,破处就是显处!这统统都是佛说的,你说了就成了病了,一说个什么你记个什么,这个道理叫什么道理呢?这不是佛法,说的不是,不说的那个地方才是!你看说的有情有理,都把你推FAN了,推FAN了你心理就没有章程了,没有章程,你看看,就是自己的心啊!显出来啦!你看我们的心,来想西想、东研究西研究,竟向外跑,都着在相上,自己不认识自己,这种道理就在这里,还是这句话,破处就是显处!佛对着阿难说,阿难是学佛人的代表,我们人对心使唤惯了,总得有个对象,拿着对象当心,这是人根本上的错,你把这个对象去了就对了,谁去的了啊?都成了习惯性了,所以,都在世界上沦入生死受苦,像我们这样八十多岁了,像做个梦似的,不知哪天就死了,这还有什么意思呢?

你自己身上有个不死的,永远也没死,你自己不承认自己,就认这个死的,怪谁呢?你要怪自己!怪自己没看开、没看明白,还有一种,习惯性!习惯拿这个身体当我,这是个大错的地方,习惯了,放不下。你能够把这个一念之心观住了,观来观去,回生换熟,把生的换熟了、熟的换生了,你就成道了,哪里还有个道?

你自己就是道,你自己不承认了,这还怪谁呢?所以这地方这算一段文,「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底下结成了,这句话就不说了,说出来就把人的心就染了,说到不说的地方,这就是告诉你了!底下多说了一句话「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一句好话,又把你害了,你又着在如来藏妙真如性上,这都是心里有个对象,心就怕有对象,有对象随着对象就转了,这是一段文。

五、身触识界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这指着身体说,你阿难所明白的「身触为缘」,或是冷风热气都感觉出来冷热,「生于身识」,身上就生出知识来,「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此识若是以身生的,叫身识界,身上生出知识算一个边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这叫触识界。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阿难!「若因身生」,设若这个识因身上生的,「必与合离二觉观缘」,必定用不着冷热合在身上,冷热合在身上我知道、离开身体我也知道,这地方说一个合、一个离,这是二种知觉的观缘,「身何所识?」身有什么所识的?你怎么说是因身生呢?因身生的识这就不对了,「若因触生」,不因身生就因冷风热气触在身上了,「若因触生,于无汝身」,若说在身上一触动,必定没有你的身,他是因一样生的,不能两样合在一块生,这个理说不通,「若因触生,必无汝身」,你光说触,你向哪里触?触在身上可以,触在虚空里,还有什么用处?「谁有非身知合离者?」说因触生的识不假借旁的,合离才叫触,哪还有个没有身体还知合离的?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佛对阿难说到这里,把话说绝了,没有可说的了,「物不触知」,那个物他不能触出知来,「身知有触」,身上知道有触,还是两下合的,哪能一个就生出识来?「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你是触就不是身、是身就不是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哪个地方叫身?哪个地方叫触?「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内与外合在一块不能成,内外不能成立,从中取相也取不出来,「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全没有了,「则汝识生,从谁立界?」你这个身识界从哪里生的?说身识界要立出个边界来,这个身和识在一个界上,不能成立,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这三个地方都没有,都破除了,「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身与触及身识界,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是什么性呢?这统统都是破,破完了这里头就显出来了,再多说一句话又把人迷惑了。说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句话顶好听,又把人迷惑了,这心里有个对相,要紧的这个佛法不要有对相,这心里头炼来炼去的没有对相了,那就清净了,就认得自己了,这功夫就算用对了,你要有对相就算不对,你怎么也不算对,你就炼驾云腾空也不算对,到了玉皇大帝那里封个神啦,也不对!仍然还是凡夫,要记住!(如来藏妙真如性也要放下,不然就有了对相。)

六、意法识界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 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这一段文发明意识界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意识界本是世间凡夫的法,他怎么成了藏性?怎么成了佛法?所以这地方先要明白他这个道理,全凭破处方是显处,这地方不解释开了,不好明白,凡夫法怎么成了佛法?佛法怎么个显法?就在心里头会,要说出一个法来,又成了世间法,这个地方把这个意思得着底,这经文就好明白了。现在第六意识界对着法尘,这是心内的事情,这地方佛把这个意思对着阿难说,阿难!「又汝所明」,

这个话这是佛解释阿难心里头的事情,就在这句话上,这是你心里所明白的,你别疑惑我所说的,是我明白的,我就说你这个明白都明白错了,就是这么个意思,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这意根与法尘,两下一连络生于意识,从意里头生出认识来,这又研究这个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佛问阿难,依他心里所明白的这个意与法,是心内的事情,前五根五尘是身外的事情,这都是研究过了,这意对法尘一连络就生出意识,意法要不连络,这意识从哪里生出?「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说此识是因意根生的,意根与法尘是个对待的,说是你这个识,若是因意所生,就是以意为界限,若是因法所生的就是以法为界限,得分析开了,两个问题说完了,佛再一样一样的问,阿难!「若因意生」,设若是因意生识,就叫意识界了,以法所生识,就叫法识界,界是界限,倒是属于哪边?

「阿难,若因意生」,这是两个问题,一样一样的问,佛对阿难说,若因着意生的识,「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在你的心意之中必有所思,你若没有所思,怎么叫意?意是心所发,心一发动就叫意,因什么叫意?必有个对相,意自己不能动,对着对相一发动,这个名字就叫意,说此识因着意生出来的,就是这么句话,你心里若没有所思,你不能叫意,这是一定的道理,「发明汝意」,才发明出你的意识来,「若无前法,意无所生」,这个意的前边必有个对相,这才叫意,究竟的心他没有对相,这个意从哪里叫意呢?说这个人心意不安发动了,你总是有个对相,是对心思、不对心思,你若不对着前法,这个意有什么样子?「意无所生」,这个意不能生出来,所以说意是意、心是心、识是识,都有分析,「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这一下子把意识界推FAN了,这是说这个意就不能成立,说「若无前法」,你心里发动的意,他没有个对相,「意无所生」,这个意从哪里生出来?你有个对相,才能生出意来,他自己不能生,说「意无所生,离缘无形」,离开攀缘的对待法,这个意就没有形相,找不着形相,意识界以意所生,为意识界,你这个意还没有,「识将何用?」这么一说,把这个生识的这个意都说没有了,你还说意识,你说意能生识,根本上没有意,你拿什么生出知识来?这个意若没有对相,就没有生的地方,离缘,意也就没有形了,没有攀缘的地方就没有形迹,当时把这个意识界就给推FAN了。

底下佛又说「又汝识心」,又你阿难所知的那个心,「与诸思量」,也是人的心,「兼了别性」,也是人的心,一共这是三样,和上边说的意,就是四样:意、识心、思量、了别,佛问阿难说,「为同为异?」这四样算是相同、不相同?「同意即意」,这四样若是相同就是意,还有什么说呢?「云何所生?」

还说什么谁是谁生的?意就生出识来,这不是没有理由吗?「异意不同,应无所识」,有意才有意识,没有意就没有意识了,当然就没有所识,所以「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没有所识之处,怎么还叫意识界?那就说不通,「若有所识,云何识意?」若没所识也说不通,「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呢?「若有所识」,意就是意识、意识就是意,「云何识意?」自己认识自己,这统统都是不通,「唯同与异」,唯独这个同,异是个不同,「二性无成」,这个意和意识,你说一样也不对、说两样还不对,这个意和意识常混在一块,

「二性无成」,他常常的拿意和意识当一个,常常的就分开,这就是一种习惯性,佛说这个意和意识,这都是不好分析的地方,意和意识倒是同?倒是不同?同也不成、不同也不成,二性不成,「界云何立?」你自己根本没立住脚跟,就没有一定,你还立什么界限?这说意识界不能成立,就得说法识界了。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法识界不是意识界,世间诸法不离五尘,底下说的很明白,「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色、声、香、味、触这是外五尘,这是人身外边,五尘对五根,这个形相状态明明白白的,怎么个明白法呢?「以对五根」,五尘对五根,这是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这是身外的事情,说到这里,都给他推开了说,「非意所摄」,这个意根他不能收摄,怎么个理呢?这是身外的事,五根对五尘相状分明,这都不是意所摄,意是心内的事情,要这么说,前边已经就把意识界推倒了,不能成立了,说「若因法生」,就得说法识界,从法里头生出来的认识,「若因法生」的,这就是五法,色、声、香、味、触,这都是法尘对着五根:眼、耳、鼻、舌、身,这就不用细说,这是说「非意所摄」,把这个意推FAN了,用不上了,「汝识决定依于法生」,说意识界从意上生的已经不对了,

这说「若因法生」,法生总不离外五法:色、声、香、味、触对五根:眼、耳、鼻、舌、身,这个「非意所摄」,就得说法识界,「汝识决定依于法生」,说你这个认识决定依于法尘生的,就归到法识界了,要这么说也说不通,你这个识是依法生的,这是法识界,「今汝谛观」,你审定实了,观察观察,「法法何状?」一句话就问住了,法尘之法是个什么形状?色、声、香、味、触是外五尘,第六是法尘,这个法尘是个什么形状?这是佛问他,你找不出来,有名无实,你心里头的事情怎么叫法尘?意根不能成立,「今汝谛观」,你审实的观察观察,外五尘好明白,显显然然的都可以知道,第六根对第六尘,你就没有办法了,有名无实,法尘这个法一说又不能成立,法尘之法,你找不着法,「法法何状?」这法尘之法又做何形状?阿难心里所知道的、他所承认的都给推倒了,把世间法、把人的思想破除了,这佛法就显出来了,你还上哪里找佛法去?怎么个理呢?

你心里能没有章程了、没有对相了,大家要练习练习,你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都站不住,你该怎么办呢?心里就发楞了,这地方就不能动了,你这个真心就现出来了,你心里有个对相就错了,人倒霉都倒在对相上,人人是凡夫,凡夫是普通的人都是这么样,他心里总是找个对相。我不用说旁人,连我也是如此,我这么讲还挺好听!但是自己常有对相离不开,你要离开了就是圣人贤人,我们离不开对相,所以仍然是个凡夫,这个理研究到这个地方,佛说的这个道理是真正的大法,「法法何状?」法尘之法应当是个什么形状?你找不着!什么东西是个法尘?这就是有名无实。

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若离开色空一对、动静一对、通塞一对、合离一对、生灭一对,这五对东西就叫法尘,他自己没有本位,得两样对待着起来的,这有什么用?若离开五对「越此诸相,终无所得」,你要把这个离开了,什么东西叫法尘?找不着!他没有说的,「越此诸相」,你要把这五对越过去,「终无所得」,什么也得不着,得着也都是有名无实,合离、生灭与你有什么相关?这不是有名无实吗?

「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生灭诸法,他要借着旁的东西说,「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这是说空话,有名无实啊,「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这个因由的地方,有因才有缘、有缘才有果、有果才有报,因缘果报,这是挨着来的,这个因由的地方既然没有,在没有的地方,又说生出识来,这不是胡闹吗?「相状不有,界云何生?」连相状都找不出来,你上哪里找边界去?「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这三个地方都不能成立,「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个意与法及意识界,三样也不是因缘和合有的、也不是自然性,这个地方是了不可得,推得干干净净的,什么也没有,这个地方佛法就现出来了,大家要明白佛法,就在这个破处的地方,你的心里没有章程了,找不着对的地方,这就对了!你找对了,就是心里有个对相,就错了!

我们人心里都离不开对相,有对相就是凡夫心,圣人那就独立了,把对相都销灭了,这是说圣人的心,佛单单就是一个觉,独立没有对相,所以这个道理就是这么个样子,破处就是显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52

七大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此一节文是当机疑惑问佛,这科正式的发明性本具的相,这一切法都有法相,这法相哪来的?是性具,是性相不二,你要说性就得要说相,有相就有性、有性就有相,这是发明性本来就具足这个相。阿难问佛,「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四大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佛当下也不说因缘、也不说自然,统统都摈斥、都不要,「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我不知道佛这种义理是属于哪边?是怎么回事?说不清吶,

「惟垂哀愍,开示众生」,开导指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这是阿难尊者的疑问,佛常说的因缘自然,怎么都不要了?他这么一问,当然是佛告诫他,应许给他宣说这种道理。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当时佛告阿难说,「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你起初发心的时候是厌离小乘法,声闻算小乘、缘觉算中乘、行菩萨道的算大乘,在藏教里分三乘,其实都在权教里头,都不是究竟的,到了究竟的地方完全不是,佛告诉阿难说,你还疑问,你不是起初厌离声闻、缘觉法,发心勤求无上的菩提,求最高上的佛果吗?「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我现今就用不着说那些声闻、缘觉法门,所以我开导第一义谛是成佛的法门,

「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你怎么自己又将世间的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看起来,你虽然听了不少,就像常听说某种药材的人,把真药拿来了,不认得了,根本就没见过,也不能分别,今天给你说大乘法,你一个劲的求,你这又闷得慌,为什么不说因缘果报?你这才出乎反复呢!「如来说为真可磷愍」,像你这样的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你现今审定实了,好好听着,「吾当为汝分别开示」,我当为你分别清楚开导指示,不光为你一个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还为将来求大乘法的人,「通达实相」,让他们也通达这个诸法实相,佛说到这里,「阿难默然,承佛圣旨」,阿难就默然不出声,就慢慢的承受佛的圣意旨趣。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佛对阿难说,「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就如同你所说的话,四大和合发明世间上种种的变化相,都是从地、水、火、风里变化出来的,说到这里又对阿难说;「若彼大性」,大性是地、水、火、风这四大的性,「体非和合」,他这个本体,根本上不是和合有的,「则不能与诸大杂和」,他根本上就是地、水、火、风才能与四大杂和,水流湿,火就燥,一路找一路,所以说「若彼大性,体非和合」,这四大里头这个体要不是和合的,他哪能与诸大杂和在一块呢?他根本上是四大杂和的,「犹如虚空,不和诸色」,你看那个虚空,他无形无色,他和那个有形有色的色相不相和呀,因什么这四大和合参和在一块呢?他是一路找一路啊,都是地、水、火、风,他是互相参和的,根本上要不是和合,就不能与诸大杂和,他是一定的道理,

「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这虚空与一切世间上形形色色合不在一块,「若和合者」,怎么回事情呢?说「若和合者」,你就知道了「同于变化」,这是变化无穷,怎么变化无穷呢?「始终相成」,这地、水、火、风都参合在一块,「始终相成,生灭相续」,这是说和合者的话,要是这样同于变化了,世间上你看这四大假合,再加上空根识,这是七大,你要知道这种道理,就好明白了,一切法都是佛法,你得认识、得明白,「若和合者,同于变化」,你参和在一块,这就是一个变化相,「始终相成」,从始至终互相成立,「生灭相续」,生了灭、灭了生,相续不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就像拿火摧的那个火轮子转,「未有休息」,没有休息的时候。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拿这个做比喻,水成了冰、冰化为水;生了灭、灭了生,生生灭灭没有了期、没有完,要知道这个道理,这就是佛法,还去哪找佛法?

一、地大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你先不用说旁的,先观地大的性,发明如来藏性就是地大性、地大性就是如来藏性,是人分别开了,不承认!凡圣同体,自己不承认,「汝观地性」,你观大地的性质,「粗为大地,细为微尘」,粗相就是大块的地、细就是微尘-微细的尘土,「至邻虚尘」,更细了,佛说比微尘还细的叫邻虚尘,他与虚空差不多,似有若无的,这个地方的浊质太少了,「析彼极微色边际相」,再分析开了极微的色边际相,这就指着邻虚尘说,「七分所成」,在那个与虚空差不多的地方,还有点似有若无,还有点形迹,最微细的七分所成,这就成了邻虚尘了,「更析邻虚」,更要分析开了这个邻虚尘,就分析没有了,「即实空性」,就实实在在的就是虚空的性了,佛说到这里,说-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佛对阿难说,「若此邻虚析成虚空」,设若是把邻虚尘分成虚空,是不是越分越没有了,分没有了就成了虚空,若邻虚尘分析成了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当然你要知道邻虚尘分析来、分析去的分成虚空,这邻虚尘就成了虚空,当知虚空应出生有形有色的相了,「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今又问,由这个参和凑合的缘故,才出生这个世间种种的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说你当下观察观察这个邻虚尘用多少虚空和合而有,这也应当这么一问,说到这里又转过来说,「不应邻虚,合成邻虚」,邻虚尘是愈和愈大、愈和愈多,别看邻虚尘少,少能聚多,这还有一个理说不通,

「又邻虚尘,析入空者」,又邻虚尘分析没有了,入了空,若邻虚尘入了空,这个理也说不通,「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这个邻虚尘总是有形有相的,虽然是微细,他总是有个形迹,用多少色相才合成虚空呢?能有这么个理吗?「若色合时,合色非空」,你若拿色把他合成一块,合成色就不叫空了,「若空合时,合空非色」,合色就不是空、合空就不是色,「色犹可析」,这个色还可以分析,「空云何合?」这个虚空怎么个合法呢?说到这个地方都是难题,说到这个地方就是到了显理性的地方了,这上边都是难题,都不好讲,怎么说也不对,特意的把这个意思举出来,说设若是与空合时,合空就不是色了,「色犹可析,空云何合?」这个空是怎么个合法呢?到这里,前面都是难题,这道理都不好懂、不好分别,这就显出理性来了。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地方就是显理性,这个理性是不可思议,你要说出来就不对,这些事情举出来都是不好分别的,分别不开,你说怎么个分别法?因着这个就可以显出理性,你愈分别愈错,「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佛说你根本上就不知道,如来藏中如是不变之体、来是随缘之用,性色就是真空、性空说是真色,这「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你有什么知识你就能采取这个世间上循业发现的这些事情,「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世间人无知,迷惑了,说是因缘和合有的,要不就是自然有的,「皆是识心,分别计度」,这皆是识心分别计度的,都不对,这种道理,显出不可思议的道理来了,这个不可思议在哪里?就是显这个理性,如来藏中性就是色、就是真空,性空就是真色,他元来就是这个,

「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着众生心量之大小都发现出来,就说科学,这些不可思议的研究,都是从这里研究出来的,就是看你的知量怎么样,「循业发现」,循顺着你造什么业,他现什么相,说「世间无知」,这是呵斥迷惑,迷惑为因缘和合成的,因缘别离了就没有了,要不就说是自然有的,这都是随情说,这是「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都是拿知识的心分别合计酌量,「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但是你可以说出来都没有真实的义理,到了究竟处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地方还得要慢慢的会,这是显这个理性,就是「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说出来的都是假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53

二、火大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

这一段文是破妄执,明藏性就是火大性,并没有旁的,这里破妄想执着,佛对阿难说,「火性无我,寄于诸缘」,这火性当然没有我了,什么东西叫火?借着外边的缘,有什么烧什么,烧完了就完了,他也没有个我,所以寄托在诸缘上,他没有一个名字,什么东西叫火?「汝观城中未食之家」,佛对阿难说,你看城中还没吃饭,「欲炊爨时」,炊爨就是做饭,做饭先要取火,「手执阳燧,日前求火」,这阳燧好比当时的火柴一样,手拿火镜合艾叶一照,对准太阳就生出火来,这名字就叫「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名和合者」,你无论什么事情,一开口就说是和合的,这个道理不能一概而论,应当是和合的好叫和合,不应当和合的,统统的都叫和合,这个道理讲不出,这里有一个比例,「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一众人不是一家子人,他要一家子不算一众,就算一家,

「众虽为一,诘其根本」,你要问起他们的根本来,「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就「如舍利弗,婆罗门种」,这是最清高的一个种族,「优楼频螺」就翻木瓜林,是他的名字,「迦叶波种」是他的姓,翻龟字,有念丘,这是他的姓,姓龟,也说姓丘,这是各有姓名,这是聚在一块和合为众,「乃至阿难,瞿昙种姓」,瞿昙就是佛俗家的种族,「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

这是三个地方,你不是说和合吗?这和合得挨着才叫和合,你离好几万里还叫和合吗?所以这个地方佛驳他,说彼手执着火镜于日求火,佛问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火若是从日来的,只能烧你手中之艾,说从日来的火不烧你的手,只烧你手中之艾,他还能选择着烧吗?

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

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若火从日来的,「来处林木皆应受焚」,所有来处之林木都应受烧了,那是一定的理,「若镜中出」,说火是从镜中出的,「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这也是个理,说不通,「纡汝手执」,勉勉强强拿手抓住他,「尚无热相」,连个热相都没有,「云何融泮?」还能融化吗?绝没有这种事情,「若生于艾」,若火生于艾叶上,

「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若是从艾里生的,就不必借镜子、日头(太阳)的光明相接,然后火才生出来,当然这个理不合,「汝又谛观,镜因手执」,镜子在手里拿着,「日从天来」,日头(太阳)在天上,「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这个火是从哪里游历来的?「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你哪能说是和合有的?这个日与镜子距离多少万里,这怎么叫和合呢?「不应火光无从自有」,也不应当这个火光,无故的就有了,这个道理怎么说也不对,这就显这个理性,这种道理是不可思议的,你要想思议就是妄想执着。

三、水大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词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佛住的地方名室罗城,人物丰盛的地方,这地方有外道的老师叫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这是光说四个人的名字,这个等字就多了,有九十六种外道,这些个人的名字都称「诸大幻师」,怎么称他叫幻师呢?幻是无常的,梦幻泡影,这四种都是不能常在的,他们在世间上会这个法就是暂时的,不能长久,所以他与佛法比,他就差的天地悬隔了,佛法为永久的事情,外道的幻法有点灵验,一转眼就完,不能耐久,但也有点灵验,不然谁相信他,

「诸大幻师,求太阴精」,这些个诸大幻师求太阴精,他用月亮的精华,「用和幻药」,用这幻化的药,当时好看,不能耐久,「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方诸就是从月中取水的珠,用来承受这月中的水,你就说这水是哪礼来的呢?「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这底下都说不通,「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都能向外流水,要说能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果然若从月中来,那必得取盘子的方诸,就用不着了,月里头自己会出水吗?「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若是月里头出的,不用盘子方诸去接,「不流,明水非从月降」,所以就发明明明白白的水,非是从月里头降的,说是「若从珠出」,若是从求水的珠子出的,

「则此珠中,常应流水」,这是一定的道理,珠子里出,常常地得有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若珠子处常常的流水,就用不着等待白月昼宵,「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若水是从空中生的,空没有边际,水当然也没有边际,「从人洎天,皆同滔溺」,皆都被滔滔大水所淹溺了,「云何复有水陆空行?」从虚空有的也说不通,「汝更谛观」,你更要审实观察,「月从天陟」,月在天上行,「珠因手持」,珠在手持着,「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承珠的水盘是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水从什么地方流到此地,「月珠相远」,月亮与取水的珠子两下距离很远,「非和非合」,也不是向一块参和的、也不是向一块凑合的,「不应水精无从自有」,还不能无故的自有,若没有,水精从哪里来的?怎么说都不对。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佛对阿难说,「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你们自己心里尚且还不知道如来藏中,如来藏中是什么?「性水真空,性空真水」,如来藏这个意思包含的很多,如来藏中性水是随缘的、究竟的随缘有个不变的真空,再转过来说性空是不变的、真水是随缘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统统都是,说看因缘足不足,「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他随着有什么业现什么相,这个地方把这个说开了,「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说世间人没有知识,都是人的一点知识的心分别合计度量,但有言说都无真实的义理。

四、风大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黎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此一段文发明风大性即藏性,要除了如来藏妙真如性,哪里还有风大性?离开风大性,哪个地方还有如来藏性?以上这段文,分开说是破妄执,妄就是虚妄不真,拿这个不真的当真的,你就抓住不松手,把妄破除了,把他推倒了,才能显出真面目来,佛对阿难说,「风性无体」,你看这风性没有自体,「动静不常」,风吹起来就是动、风销了就是静,这说动静不能常,这说风大的性,「汝常整衣入于大众」,佛对着阿难说,你常常入众做道场,整顿衣服,「僧伽黎角动及傍人」,僧伽黎能是僧众的大衣二十五条衣,当人披这衣时,衣角动及旁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就有微风拂人之面,说此风是从哪里来的?

这就破这个妄执,「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此风是从衣角而出?还是从虚空发出来的?还是从人面生的?这是三个问题,「此风若复出袈裟角」,先说此风若是从袈裟角出的,「汝乃彼风」,你天天都披衣入众,当然袈裟里有风,你彼袈裟你就是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衣服里有风,当然是摇动了,衣服就不能附在你身上,就离开你的身体,就飞腾了,这是说风出袈裟角的理由不对,「我今说法,会中垂衣」,在法会之中披着衣下座,「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你看看在我的衣里什么地方是风所在之地?「不应衣中有藏风地」,我这衣中不应当有藏风之处,这样,「若生虚空」,若说风生在虚空,

「汝衣不动,何因无拂?」虚空是个不动的,你这个衣要是不动,「何因无拂?」说风生在虚空也说不通,「空性常住」,虚空的性是个常住的,谁看见虚空摇动?「风应常生」,虚空是个常住,风也应常生,有虚空就应当有风,「若无风时,虚空当灭」,若不刮风时,虚空是常在的,这道理说的真实,这一定给推FAN,若无风时虚空应灭,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说虚空能生风,风要没有了,虚空也应当没有了,「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说风销灭谁都见着了,这个虚空销灭是个什么形状?这话说不通啊!把这个道理都推FAN了,这就是破妄执,破人的妄想执着,「若有生灭,不名虚空」,这个话站不住,若有生灭,他就不叫虚空,虚空哪还有生灭,是不是?「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这个更说不通,「若风自生被拂之面」,再转过来说这风是他自己生的,生在被刮风的面上,

「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若从你的面上生风,他不能吹自己,应当拂汝面,这道理才对,「自汝整衣,云何倒拂?」你自己整衣,怎么刮着自己?「汝审谛观」,你仔细审察审察,「整衣在汝」,整衣在你这一方面,「面属彼人」,面属于对面的人,彼人是对面的,「虚空寂然,不参流动」,虚空是个寂然不动的,他不参与流动性,「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是从哪里来的呢?「风空性隔」,风与虚空两种性质不同,风是动性、空是静性,他是隔离的,「非和非合」,也不参和、也不能向一块凑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他生不出风来,风是风、空是空,也不应风性无所从来,自己就有,说完了,破尽了,都立不住,说到这儿就显理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55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上边说的一些都说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呢?佛对阿难说,「汝宛不知,如来藏中」,你宛然不知道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风是从性中生的,性风他是随缘、真空是不变,你别看那个风,那个究竟的真空是不变,这是随缘不变,「性空真风」,性空是不变,真风是随缘,这两句就是这么讲,「性风真空」是随缘不变、「性空真风」是不变随缘,随缘的时候就不变、不变的时候就随缘,你看这变里就有个不变、不变里就有个变,这是一定的,「清净本然」,你看这个样子不变又变、变又不变,这是热闹了,「清净本然」,清清净净的一点捣乱的地方也没有,是本然就这么样,你没清净过,你就心思是捣乱起来了,「周遍法界」,全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怎么个理呢?「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着众生的心,这众生的心是一切唯心造,你要知道,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个知觉达到哪里,那个事实就做到哪里,「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阿难,如你一个人微微的一动,衣服有微风出,他这是天然的,微动就有微风出,「遍法界拂」,遍法界全都这么拂动,「满国土生」,这个满国土中都生出风来了,「周遍世间,宁有方所」,是怎么个道理呢?「循业发现」,你有什么业就现什么相,要不圣人在世间上常劝人学佛、学圣、学贤、学公道作正直,就是为的是「循业发现」,人的心术要不好,早晚得倒霉,自己害自己,也不管是哪等人,也不管是外国人、中国人,一概而论,那是丝毫也不许错的,这话包括的太远了,「世间无知」,世间人没有知识,「惑为因缘,及自然性」,认为是因缘和合有的、自然有的,这都不对,「皆是识心,分别计度」,这都是你学的那点知识的心,分别、合计度量,你说的全不对,你不能说这件事情一定是怎么的,这是「循业发现」,这句话是最要紧,你造什么业现什么相,一点客气也没有,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单单的就怕你没有言说,你说出就不对,到后边说入无言说道,阿难尊者快开悟了,尾后还有几段,阿难尊者一开悟,大家要注意,善根深的随着一看就开悟,这个事不希奇,这一段就讲到这里。

五、空大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剎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此一段文第五大科,发明空大性即藏性,这虚空有多大,这个藏性就多大,分四段,第一段先破妄想执着,佛对阿难说,「空性无形」,说空的性理没有形相,「因色显发」,因什么知道有虚空?因为有这个形形色色显出没有形色的虚空,是因色显发,是这么个道理,底下就说事实,「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说佛住的地方室罗筏城「去河遥处」,佛说法的地方离恒河不远,这里说离河很远的地方,「诸剎利种」,这都是皇族贵族,都是皇帝本家之人,「及婆罗门」,婆罗门是清净种族,自古以来,佛经都有说,佛降生都在婆罗门家,很高贵的、很清高的,当下还是如此,「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毗舍是商人,首陀是农人,颇罗堕是利根人,就是九流之数,旃陀罗就是下等人,在印度最没有地位的,「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新创立安居的地方,要安居人民就得用水,要凿井的时候,出土一尺,于中就有一尺的虚空,

「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这是一定的理,「虚空浅深,随出多少」,这个虚空浅深随着出土的多少,出的多,虚空就深;出的少,虚空就浅,拿这个先做个样子让人好明白,这个题目注重在虚空,佛借着这个,破除人时妄想执着,破执总得说出一个事情来,说「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这是三个问题,第一论到去土能可以出空,虚空是因出土才有的,第二个问题是因凿所有,得拿铁凿子凿地才有虚空,第三个问题是无因自生,没有因由、无故地就有虚空,这是三个问题,底下佛解释。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设若这个虚空是没有因由,自己就生出虚空,这又说不通,「未凿土前,何不无碍?」你未凿土前因什么障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唯独见着大地都遮住了,迥然没有通达,所以说「无因自生」不对,「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再说若人出土的时候有的虚空,应当一边出土一边入空,「若土先出,无空入者」,若是只见土出未见空入,「云何虚空因土而出?」你出土多少人皆看见了,谁看见虚空入进去了?

「若无出入」,若说没有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虚空与土就成了一体,没有差别相,能这么个样子吗?「无异则同」,若没有特别的因由就相同了,「则土出时,空何不出?」这又推倒了,这里还有说不清的地方,「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凿若是能出空就不应当出土,你怎么只见出土,「无见空入?」「不应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又说不因凿出土,这个理也不对!

你说「凿自出土」,你怎么见空?说出土也不对、说出空也不对,这个道理就是不可思议的道理,你要见到世间一切道理都不可思议,你就会修行,谁能见到不可思议,谁就能修行,「汝更审谛」,佛对阿难说,你更要审谛,这个谛当个真理讲,这就引导三谛之理:有真谛、俗谛、中谛;由三谛之理又发生三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不能常止才修观,有空观、假观、中观,这都是三次第,现在讲到这个地方,他是独一无二的,一心三止、一心三观、一心三谛,这是佛法。人不能直接修佛法,就得由次第的法门,从空观、假观、中观研究出个真理来;有真谛理、俗谛理、中谛理,你把这个理说真了、说实了,才叫谛。你要明白这个理,根性慢的人,就得由次第而入,先观真谛、后观俗谛、再观中谛;要是上根利智的人,观一境三谛,一种环境就是三谛之理,一心三观,一心就是观空、观假、观中,没有次第的那些事情,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你得向这真理上审察,向真理上起观念,这才能修行,底下再解释正文说「凿从人手」,凿是由人的手拿着「随方运转」,爱向哪里拿就向哪里拿,这与虚空有什么相干?「土因地移」,这个土看着地高了就把它平矮了,移动移动,「如是虚空,因何所出?」若这样说又不对了,「凿空虚实」,凿子是实在的,虚空什么也没有,一虚一实,这两样「不相为用」,谁也不给谁使唤,谁也借不上谁的光明,「非和非合」,也不是参和、也不是凑合,要这么一说,虚空怎么来的?「不应虚空,无从自出」,无所从来,他自个儿就有个虚空吗?下面开权显实,把这些推FAN了说真实义了。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这段文这是发明大均,把五大先均匀了,说「若此虚空,性圆周遍」,虚空性无处不到,周遍世界,哪能说凿个孔就出个虚空,「本不动摇」,虚空是不动的,不能说是凿出虚空来,「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后边还有两大的文,一共是七大,他都得归成这一个理,当知现前这五大均开了,都是一般大,地多大虚空多大,水多大、火多大、风多大,他是一般大,是循业发现,哪个地方都有地、水、火、风、空,均名五大,因什么大呢?哪都是!「性真圆融,皆如来藏」,这就归在佛法上,不是你拿思想想到的、说到的,「性真圆融」,性是个真的,谁看见性?万物都有性,有名无相,你要说出相来就不是,哪个相上还都有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如是不变之体、来是随缘之用,体用会到一块名叫如来藏,「本无生灭」,谁看见虚空从哪里生出来?从哪里灭了?你说把墙孔堵上就灭了,不是那个事情,你得从根本上解决,各处都得说通才行,

「阿难,汝心昏迷」,你的心昏况迷惑了,「不悟四大元如来藏」,你没醒悟这四大根本就是如来藏,根本就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你哪能找出一定变、一定不变?世界上没有这个,就拿人说,自己看不出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旁人一看你肥了瘦了,你没有地方说一定是怎么的,「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你观察这个虚空是从哪里出的?从哪里入的?还是不出不入?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段文显理,佛诃斥阿难说,「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你完全都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觉是随缘的,性觉的根就是个真空,随缘有不变的真空,性空不变就是真觉,所以说性空真觉这是不变随缘,就起一个真觉,「清净本然」,这个清净不是现造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周遍法界」,全世界都是这个样,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有什么知识,你打世界上得什么好处,当时科学发达也是这个意思,都是人心造的,「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循就是随顺,众生造什么业现什么相,「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世间人无知,惑为因缘生的、惑为自然有的,这全不对,皆是你的学识的心分别计度。

六、见大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只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这一段文发明第六大根大即藏性,说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根大性,什么叫根?这是最要紧的!这地方大家要注意,造天、造地、造人,都有个根本上造的,你自己有个根,这个根是最大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多大,地、水、火、风、空多大,这根性就多大!你要把眼、耳、鼻、舌、身、意撂下,你要纯粹的见、闻、齅、尝、觉、知,就是胜义根,成佛作祖就靠他!佛对阿难说,「见觉无知」,说是你的眼看见了,你这个知觉,怎么叫无知呢?

他见不自见、觉不自觉,说看见了,你看见了什么?眼睛见着外边的事情,你见着你的见了吗?你见不着你自己的见、觉不觉着自己的觉,那么怎么才见?怎么才觉?你得有一个对相,你就见着了、就觉着了,说「见觉无知」,什么是对相?「因色空有」,不是虚空就是形形色色,所有世界都是形形色色,空就是虚空,说这个见不自见、觉不自觉、知不自知,他要所知道的、所明白的,因色空才有-有色有空,佛对阿难说:「如汝今者在只陀林」,佛住在只陀林,常与诸比丘弘扬佛法,「朝明夕昏」,这是说所经过的境界,「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这都是人所共知的,「则明暗等,因见分析」,这句话要紧,六根就在这个见上代表就都有了,不用多说了,一个就代表六个。你看世间上,一会儿就黑暗了、一会儿就光明了,谁知道这个光明?谁知道这个黑暗?就因为有见,才能分析得开,说此见这就是破这个妄想执着,「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这个问题,说此见为复与世间的明暗相、与太虚空,还是为同一体、为非一体?这就是妄想执着,这个见不是和旁的东西一样的,这地方得要看重了,或是相同、是不相同呢?转过来说,或是不同、还是非不同呢?

说到这里,不用讲了,一说都知道了,佛又对阿难说,此见你要知道,别拿这个妄想执着给污染了,「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这就是说妄想执着了,你拿见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就错啦!「则明与暗二体相亡」,这明和暗二体互相亡灭,怎么说呢?「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若说见与明暗等都是妄想执着,说不通,再说「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这个见绝不跟着明暗虚空走,这个见,就是一个造世界的一个法宝,就在自己身上,你想成佛作祖的一个真正的至宝,这个地方最要紧的,这个地方不弄清楚了不行,说「必一于明,暗时当灭」,这是说一体,完全不是一体,说「灭则云何见明见暗?」你这个见要是跟着一块灭了,哪还能见明见暗呢?

「若明暗殊,见无生灭」,设若是这个明和暗不同,明是明、暗是暗,这个见没有不同,这个见就是见,「见无生灭」,不生不灭,永远是这样,明来见明、暗来见暗,「一云何成?」你拿见与明暗虚空比,这不是差的太远了,这地方把妄想执着都破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57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前边说见与明暗等一体是不对的,这里再说「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前面说是一体不对,说非一体也不对,「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你这个地方转过来说非一体,就是离开了,离开了也不对,这也是妄想执着,你离开明暗虚空,你分析这个见的起头,从哪来的?做何形相?没有啦!说「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你是离不开的,你要离开了就错了,你要离开,见就显不出见来,有名无实,此见等于龟毛兔角,说「明暗虚空三事俱异」,这三样不同,「从何立见?」他与见有什么关系?从哪里立出见来?「明暗相背,云何或同?」你说同也不对,明与暗相背他就不能相同了,

「离三元无」,离开明、暗、虚空这三样,什么也没有了,「云何或异?」还说什么异?还说什么不同?什么都没有了,用不着说不同,「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你能分开哪是空?哪是见?从什么地方分开这是我的见?哪是空?「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你见着暗、见着明,这个见性不能改变,明暗能改的,明来了,暗就没有了;暗来了,明又没有,见性不能改,「云何非异?」见与世间上旁的物件不同,你怎么说非异呢?见哪能和世间上的东西一样,这个地方把这个见就说尊贵了,要紧的保护这个见!承认这个见!「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你要微细详审!详审!审谛有三谛理、审观有三观法,审谛有真、俗、中三谛,审观有空、假、中三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这都说开了,这都各有来源、各有边际,

「如是见精,因何所出?」怎么叫见精呢?精就是精纯不杂,纯粹的见,没有旁的参杂,所以叫见精,说「如是见精,因何所出?」以上说的四样各有来源,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这四种都有来源、都有根源,这个见精从哪里出来的?「见觉空顽,非和非合」,再者见有知觉,虚空是顽梗不灵,虚空与见这两样不能参和在一块、也凑合不在一块,「不应见精,无从自出」,再者说各有来源、各有本位,这个见精从哪里来的?不应无所从来。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见字代表六根,也有用两个或三个字的时候,「若见闻知,性圆周遍」,这个性是圆融无碍、周遍法界,「本不动摇」,不是从东摇到西边、从南跑到北边去,是个整个的,哪个人都有见、闻、觉、知,都不承认这么大的用处,大家都知道,见在眼上成了习惯性了,越熏越迷惑,「当知无边不动虚空」,你看无边的虚空都知道了,「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和这个见搁在一块,「均名六大」,均在一块这个名字就叫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根大,

「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说这个见与地、水、火、风、虚空,这六大分均了,都是这么大,本来没有生灭,佛对阿难说,你研究佛法没研究到好处,沉沦下去,「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你根本上不醒悟见、闻、觉、知,你自己把自己湮没了,不知道「本如来藏」本来就是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你当向自己观察观察,你自己的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从哪里生?从哪里灭?「为同为异?」与哪个相同?与哪个不同?「为非生灭?为非同异?」你怎么说都不对,他根本上不是嘛!他与旁的东西不同,见、闻、齅、尝、觉、知这个名字叫六根,造世间人类万物,都是这个根生出来的,你知道什么东西皆有根,「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汝曾不知」,佛诃斥阿难说,你从来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见觉明」,性见就是随缘不变,性见看见什么?这有个如来藏,要是说如来藏就是见、闻、觉、知,他没有真主宰,拿什么见?说「性见觉明」,这是随缘不变,发出见来,根本上他有个觉明,「觉精明见」,觉精是不变随缘起了名字,就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就是这两句「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东西不是这么一点,他是周遍法界,世界多大他就多大,就是人的见、闻、觉、知,只说见代表六样都是这样,就能与七大并同,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茔然」,你就是这一个见根,遍周法界,余者都代表了这个听,就是闻,耳听、鼻齅、舌尝、身触、心知是「妙德莹然,遍周法界」,说「妙德茔然」,妙德是这分功德说不完没法说,说妙到极点,「妙德莹然」,茔然就是普照一切,都是这个样子,然就是统统一律,「遍周法界」就是这么大的,这个能力「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圆满这十方的虚空,宁有方所吗?「循业发现」,有什么业力现什么相,我们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根大,根本也不往这上头想,根本也没这么用,他是循业发现,我就知道耳朵听、眼睛见,旁的不知道了,要不知道就显出见性来了,你要常知道,要演习,说演习出来了,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佛呵斥世间人迷惑,或说是因缘和合的,或说是自然的,「皆是识心分别计度」,这就是世间学的那点认识的心,拿这个分别合计度量,「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种道理除非巧说,佛怎么巧说呢?曲引旁征,从旁边说出来的,不是直接说佛法是个什么样。

七、识大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这段文是发明识大性即藏性,这里指明如来藏妙真如性,向你自己身上的认识去找,佛一共说了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二十五位大士都证圣果,识就是人的知识,在第七大中的识与别处的知识不同,这个识最大,这个识是从哪里来的?都是从知见上来的,往往有人说,某人有知识,这个知是知、识是识,这个地方分析开了,你要问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个总法,不明白就是识大性,这个识与前六识又不同,这是根本识,说这个识大性怎么发明?这道理就在这里,你一说就错,一说就给人添疴,是怎么回事呢?得要曲引旁征,他明白这个道理从旁边征问,不能直接着说,直说就错,开口便错、举念即乖,你一举念这佛法我明白了,错啦!大家要注意,佛说法破处就是显处!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对的地方不说了,让你自己心思,这是怎么个道理?

这地方要不说开了,随便怎么销文,不知哪个对哪个,这是一定的道理。佛先破妄执,阿难是当机众,佛是大慈大悲,循循善诱,还得替他问、还得替他破,还得让他听了明白,你说这个慈悲心多大,这是论识大性,佛问阿难说:「识性无源」,知识的本性没有源头,不知从哪来的,怎么个理呢?「因于六种根尘妄出」,这六根尘,是眼根对色尘、耳根对声尘、鼻根对香尘、舌根对味尘、身根对触尘、意根对法尘,说这六个识性没有源头,因什么呢?得说个理由,说从这六种根尘上出了这些识,是虚妄而出,借着根尘两边才发生认识,他不是单方生出来的,先把这些破了,最后显这个根本识,与前六识不同,

「汝今遍观,此会圣众」,佛说法时有很多大菩萨、阿罗汉听法,佛叫阿难普遍观看此会圣众「用目循历」,这是佛慢慢引导他,你用眼目挨着看看,「其目周视」,眼往周围一看,「但如镜中,无别分析」,这是第七识大分上,正是点人,让人开悟的地方,「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说像大光明镜一样,镜子没什么分析,这里头含着什么,你有了分析了就不是大光明镜子,是什么?就是镜子里照的影子,这要分别透了,「汝识于中,次第标指」,你这个认识在法会之中,次第标明了这是谁,「此是文殊」,这就是文殊菩萨,当时对阿难说,引导让他认识自己,这每个人都是自己不认识自己,若认识自已早就成佛了,「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这都是有名的圣人、有名的菩萨,佛指出来「用目循历」,一个一个挨着看,这是什么?

含着这个滋味,这都是影子,都是镜子里的影子,在这个地方要把心沉下去,就醒悟过来了,就认识自己了。在这地方先说两句闲话,就如同在镜中,这地方最要紧的,就拿我们屋里的人吧,有几十位,你看我、我看你,这都是在镜子里的影子,大家要知道这个镜子就不知道镜子了,大家要想,镜子不知镜子,镜子知道镜子的影子,这个人上当就在这个地方、迷惑就在这里,你总算这个影子是真的,真的是镜子他来什么照什么,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这个来了、那个去了,这都是客,这个主人不动,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个真性,你向我们说话,知道的都在镜子里头,你的影子看我的影子、我的影子看你的影子,拿着影子当真的,你不知道这个镜子才是真的,没有这个镜子,哪有这些影子?要悟这个理有三层,我也说过,可不常说,怎么有三层呢?

你看我们这普通的人,光认得镜子里的影子,不认识镜子,怎么的?他大得无量无边,他没有个影子,他怎么认得镜子,他就是认得有个数,其不知都是影子,所谓「终朝常对面,相见不相识」,你要问如何是道,「终朝常对面,相见不相识」,顶亲近不认识,这个道理怎么把他说开了,这道理就在这里,在镜子里头,都是各对各的,都是看镜子里的影子,不知道我们在镜子里,倘有一人-指学佛法的人,他明白了,还有怎么回事,他这就认识了,就知道形相是影子,影子是无常的,大光明镜子照出影子来了,得认得这个镜子,这就不错。要认得镜子,镜子又成了自己,所以在这上头起了观念认的是自己了,这个地方要明白,如同小乘人,认偏真理,偏到一边去,他不是中道,怎么是偏真理?这镜子是真的,影子是假的,偏在一面是真的,这还比普通的人强,普通人全不认得,光认影子,这是把影子掉下了,光认镜子,所以他高一层,这是四果阿罗汉把习气毛病去净了,证小来圣人果,再比他高一层的,是高在哪儿?

说不必离开影子才叫镜子,这镜子成的影子,影子也没离开镜子,连影子都叫镜子,他这都成在一面上去了,他那个镜子不是影子、影子不是镜子,这个明白了比他高一层,都照这个镜子说,这是第二层,第三层,这就高了,这是开佛的知见,佛的知见是中道,你也别着在这个影子上、你也别偏在镜子上,镜子离不开影子、影子离不开镜子,离了影子没镜子、离了镜子没影子,你在这里不偏于哪一面,这就算是中道,这是三层的意思,我是略略的说一说,大家好知道这个意思。所以佛给阿难指出五个人:文殊菩萨、富楼那尊者、目犍连尊者、须菩提尊者、舍利弗尊者,这都是圣人,都在佛座下,「此识了知」,佛就问他「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四个问题,这是指着了知就是识,「此识了知」,了然知道了,打哪里知道的?「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四个问题,说完了阿难也不会问、也不会答,佛出的主意说完了,佛还得替他解说,他答不上来。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叫一声阿难!言语又转过来问:「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这就是驳的话,设若是你认识的这个性,生在眼睛看见的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若没有明、暗、色、空这四样,「四种必无,元无汝见」,你这个看见的见就没有了,大家想想看,明也没有、暗也没有、虚空也没有、形色也没有,你拿什么东西当见?显不出来了,「见性尚无」,你看见的见性尚且还没有,「从何发识?」你从哪里找认识?你有见好有见识,见性尚且还没有,打哪里还发出认识来?把这个认识给他推倒了,说识这个文前后互相借用,「若汝识性生于相中」,若是识性从相中生的,「不从见生」,说这个识不是生于见分,是生于相分,成立这个世界两大宗:一个见分是有知识,看见的见,一个相分有形相,你说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他从一面生的,「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你找不出一个相来,你这个知识从哪里发生?「若生于空」,一样一样的说,若是识生于空,「非相非见」,你若从虚空生的,不是相不是见了,「非见无辨」,你要没有见,还有什么辨别?还有什么认识?

「自不能知明暗色空」,你不知道明暗色空,你还有什么认识?「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形相没有了、所缘的境界也没有了,这个见、闻、觉、知也没有用,没有见、闻、觉、知,见识、闻识、觉识、知识更没有了,这一破到底,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怎么叫二非呢?也不是相分生的、也不是见分生的,「空则同无」,空就像没有一样,「有非同物」,有也不与物相同,「纵发汝识」,纵然你发生你的认识,「欲何分别?」你有什么用处?你还分别什么?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若说突然出的,也不是从明暗、也不是从色空、也不是无因有的,是怎么来的呢?若说无所因突然而出,这样更说不过去,「何不日中,别识明月?」你要这么信口开河,你没有一定的拘束,你若无所因突然出的,你不在日中认识月亮?有这么个理吗?在日头(太阳)里还看见月亮,这也说不通,「汝更细详」,佛问阿难,你更详详细细的「微细详审」,微微细细的都把他审到了,佛又告诉他说,「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你听听这话,这不是一破到底吗?说见寄托在你的眼睛上,相推在前边的环境上,可以形状出来的就叫有,没有相就叫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呢?你研究到这里都研究完了,你这个识的缘从哪里出来的?哪里还有识呢?

这底下还怕人家说这个识和见性是两下参和的,佛又说「识动见澄」,这两种性不合,识是活动性、见是不动的,「非和非合」,一个动相、一个静相,两不相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不应识的缘故,无所从来,自己就出来,前边都是破人的妄执,恐怕人有这种心思,佛对阿难说,人都想不到,佛都给他想到了,把这个毛病都给去净了,最后这两句话,不应当识的缘由,无所从来,他自己就出来,哪能这么个样子呢?说这七大就从根本上解决。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58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麤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若说认识的这个心,根本是无所从来,是怎么回事?「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这得给他说出个比例来,说那识是从哪来的?成立这个识,把这个话都说死了,再把这些话推FAN了,都不能用,底下佛就告诉他说「当知了别,见闻觉知」,这是简略地说四种,眼见、耳闻、身上觉、心里头知道,若是说六根具足了,这里含着的两个就不说了,简略两个,见、闻、齅、尝、觉、知减去两个字,四个字一句容易明白,「圆满湛然」,你要问这个识性是怎么来的?怎么有的?他当然与前六识不同,是怎么来的?你的知根应当知道,了别分别开了,哪个人都有见、闻、觉、知,这不是浮尘根,眼、耳、鼻、舌、身、意是无常的,说到见、闻、觉、知,再多说两句话,好让人听明白,这道理难懂,我们想法让人明白,

所以不怕多说、不怕重叙,当知了别见、闻、觉、知是圆满湛然、湛然清净,「性非从所」,就在这一句话,这个性他不是有所来,人都知道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是造天地的根本,你自己得认识,造世界拿什么造?就是见、闻、齅、尝、觉、知,不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到时候就得坏啊!「性非从所」,这个见性非从所来,不是有所出的地方,要由所生出的,那就不对了,人要知道这个地方,听经就不白听了,说知道认识自己最要紧的是见、闻、齅、尝、觉、知,不带啰嗦!我的见不在眼睛上、闻不在耳朵上、齅不在鼻子上、尝不在舌头上、感觉不在身上、知道不在心里头,得这么样才慢慢转过来,拿着这个做个比例,这是胜义根,浮尘根是不坚固的,眼、耳、鼻、舌、身、意到了时候就坏,你知道把这浮尘根都放下,你要认识自己的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没有形相,是造世界万物的真材料,人要知道认识了,慢慢的自己就认识自己,见、闻、齅、尝、觉、知是自己,

常说「终朝常对面,相见不相识」,这是怎么回事情?就是见、闻、觉、知不认得见、闻、觉、知,总要找个形相,有句话说「喧宾夺主」,哪个是宾?哪个是主?大家要知道,这个地方要真放下,放不下还得练一练,有形相的是客,没有形相的见、闻、觉、知是主人,大家知道;因什么叫客?后来的就是客,先有见、闻、觉、知才有这个身体,先来的就是主人,这个宾主打哪里分?打这里就分出来了,「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没有所来,「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识与虚空再加地、水、火、风、根,均开了一样的名字,都是这么大,你要知道虚空多大,你那个见、闻、觉、知就有多大,这个地方是最要紧!要不给解开了,当时明白不明白,糊里糊涂的,这就错了!不对啦!

说这七大性均开了,这是造世界的东西,「性真圆融,皆如来藏」,这七大性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缘之用,在随缘的时候就不变、在不变的时候就随缘,「本无生灭」,「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阿难,你没发明这个见闻、没发明这个了知,了知就是认识,你不了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在这里,「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你要不能悟这个,「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都不对!这个地方才显出人的天性,前头都是破妄执着,这底下就告诉他说-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段文是显理性,人都是从性理上所生,根本都在这里,常有人说,这人太不对了,不讲天理,忘了根本了,这是骂人最厉害的几句话,佛说「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这是由性里头发出识,这是随缘,明知是不变,明明白白的知道,不随着那个识走,「觉明真识」是不变随缘,本觉是明明了了的,打这上头不变随缘,才发生了这个真识,这是说这个识是这么有的,「妙觉湛然,遍周法界」,这个人要自己认识自己,说「妙觉湛然」,是只有觉不许你分别,大家要不信,就常常的炼一炼、演习演习,你的心里什么也不分别,你看你做得了主吗?哪个人都做得了主!

你慢慢炼一炼,炼来炼去就炼出来了,这个妙字就是不可思议,「妙觉湛然」,湛清湛清的就是,周遍法界都是,「含吐十虚」,十方的虚空也可以说含、也可以说吐,他也可以在里头、也可以在外头,含是十方虚空在我的肚子里、吐就是我就在十方虚空里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有什么业现什么相!这是最要紧的,我们要造出世的业,不能成佛也能成圣成贤,你要开佛的知见,一样成佛!成佛是人的本份,那不是打妄想、也不算是高攀,你要说我要发个财,这都叫妄想,说做小官也是妄想,你要说我要成佛,独尊无二,这是自己的本份事情,人人有份!也不管富贵贫贱、男女老少,谁都是一样!这地方才叫平等,我们世间人造什么业现什么相,这是一点不会错的,「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世人迷惑不是说因缘和合有的,要不就是自然生出的,都不对!「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开悟妙心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罣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这一节文是从六根、六尘、六识加上七大共二十五科,已经讲完,这里但说最后大众开悟,「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上来佛所说的一切法,法法皆非,法法皆妙,皆蒙如来微妙的开导指示,大家由这里就获大利益,就开悟了,「身心荡然,得无罣碍」,听佛说完以上七大的道理,真是彻底澄清,一点疑惑障碍也没有,身心坦坦荡荡的,「得无罣碍」,与以前大不相同,到了无罣碍的境界。底下是说三大:体大、相大、用大,「是诸大众,各各自知」,他们都开悟了,心里头自然就解脱了,不被世法据住了,在座的听众听佛说完妙法,自己都知道了,知道什么呢?「心遍十方」,平常人不知道心能普遍十方,只知心在肚皮里头,就是妄想习惯,不知道人的真心周遍,尽虚空、遍法界无一不是自己的心。人只知道心在身体里头,也并非不是,然而是从真心里化出来的妄想心,不知道身体里头本有的真心无量无边大,释迦佛是为了引导人,其实他早就成就多少万世的佛了,他示现成佛,夜睹明星悟道,都是说的这种事,真心遍十方无所不知,

「见十方空」,看见十方的虚空像什么似的,「如观手中所持叶物」,就如同手中拿一个树叶。在这个时候,各各都听法获益,都知道我们人有三大,相大是般若的因,将来证般若的果;体大是以戒为因,将来证法身德;用大以定为因,将来将成解脱德,般若德是人的智慧成的、解脱德是人的放下一切、法身德就是遍满一切处,这是相大已竟,底下说体大。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说体大,「一切世间诸所有物」,到了这时候,就看见世间诸所有的物,诸般所有的东西,「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这菩提就是觉,也翻觉道,明是这个不可思议的明白,我们人的明白都是心里打妄想的明白,岂不知那都是妄想的因缘,愈扯愈多,元心是起始的那个心,这个心就是一个妙明,这个地方得要思议,思想思想!什么叫妙明?这个明白不是心里头打妄想,明白这个、明白那个,就是个现量的境界,你是哪样都知、哪样都明白,可是不去分别这些事情,这个地方是最要紧,明白与明白不同,这个地方叫妙明!不起分别!什么叫妙呢?不可思议!不是心里头思想出来的叫明白、口里头议论出来的叫明白,不可心思口议的明白叫妙明,「妙明元心」,起头的那个心无量无边,

「心精遍圆」,这个心纯粹了,不能够胡思乱想,纯粹的就是个知觉,遍圆就是没有不到的地方,「含裹十方」,把这个境界都裹在心里,这说性具的体大,以下就说用大,怎么个大法呢?这时候自己「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到这个时候反观父母所生之身体,犹彼十方虚空拿风吹来的一点微尘,「若存若亡」,拿风一吹,一会儿看见、一会儿看不见,就是这么样,底下说一个比喻,「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这个身体又如同湛清大海里流出的一个小水泡,「起灭无从」,人在世界上,拿佛法比较,说实了,如大海中一个小水泡,风一吹有了、风息了又灭了,这时才知道,我这个身体这么大,人常说佛法无边,到此结成都属于真因,有真因才有真果,不是虚妄的事情,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得着自己的本心,真是玄妙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大,「常住不灭」,这个时候才知道,我这个心是常住的,从来也没灭过,随着身体生减是妄心所造,不是究竟根本的真心,大家都开悟了,都得了利益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5 15:58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这是指着当机众,阿难代表说偈赞扬佛说的这些未曾有之法。

偈赞发愿

妙湛总持不动尊

阿难心里领悟佛的三德秘藏,所赞佛宝,妙湛是不可思议、湛清湛清的智慧成般若德,总持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理成解脱德,智慧、功德两样圆满成法身德,法身是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这是赞叹法宝,首楞严是一切事究竟坚固,王字是依他为主,世希有是赞扬三德秘藏之真因,世间少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阿难说,我跟佛学佛多年,竟都是颠倒的思想,到现在才知道以前不对,销除我多生多世颠倒,不明白佛法就是妄想颠倒,世间都是有生有灭的,以佛法才销去我亿劫的颠倒想。

不历僧只获法身

阿僧只劫这个时间最大,佛早已成正等正觉,释迦如来大权示现,说经过三大阿僧只劫,阿僧只劫翻无量数的大劫,不用经历三大阿僧只劫就获得法身,当时一听佛讲这个道理,从根本上就明白了,才得到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到这个地方就发愿了,我得着佛的这些好处,我也得让世间人都得着好处,我愿今证这个果位,我愿成宝王,怎么叫宝王?佛宝、法宝、僧宝,三宝之王就是佛,佛说的法就叫法宝,跟着佛学都叫僧宝,僧者众也,在家人也叫僧,你只要是佛弟子都叫僧,因什么得分开了?出家人就叫僧伽,在家人叫居士,居士也是最好的名称,士为四民之首,士、农、工、商,居于士位为人民的头脑人,这才叫居士,这个名字是清高,不但于高,而且还清,所以才有这么个名字。

还度如是恒沙众

我也跟着佛学要度恒河沙数的众生,印度恒河长四十里,宽窄不一样,河里的沙子和面粉那样细,发愿要度这么多人。

将此深心奉尘剎

将我得闻佛法的深微奥妙之心,佛说的道理我都得着了,我不将私自享受,也让大家知道,奉献于像尘土那么多的世界,一个剎是一个佛的世界,多的不可说了。

是则名为报佛恩

我能这样才算报佛恩,不这样做不算报佛恩,这是他得佛说法的好处,无形中赞扬佛法的力量,这个好处这么大。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伏在地请佛世尊为做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什么叫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是五蕴变的:色、受、想、行、识,人都着在色相上,时间到了这个时候,染来染去的就浊了,人的享受、心里的思想、人的行为、人的认识都不接近佛法,就成了恶世,因为阿难得着佛法的好处,发愿先来此世界度众生。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发愿度世间上一切的众生成佛,若有一个不成佛的,终不取涅槃之乐。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这三大,大雄是佛的法身、大力是佛的智慧、大慈悲是佛的方便,救度一切众生,我希望佛加被,详细审察审察我心里还有没有微细的妄想,好把他除净了。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请佛加被令我早早的成无上佛果,我在十方世界做大道场,度化众生,共成佛道。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舜若多就是虚空,你看虚空没有坏的时候,就是虚空坏了,我的志向也不坏、也不会退,烁迦罗就翻金刚,我这个心就像金刚一样,一点更动也没有,不能说了不算,我就得这么办!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04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唐清河房融笔受

历举疑端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今天这是第四卷开始,「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这是比丘的名字,中国话叫满慈子,印度人起名多数代着父母的名字,富楼那翻满,是他父亲的名字,弥多罗尼翻为慈,这个子字就是他儿子的名字,连他父亲母亲的名字都在一块,印度有这个乡风,尔时满慈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他从座位上起来了,「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他为当机众,这个机会他先领教,他恭敬佛的时候,在大众中从座位上起来,袒露着右肩,右膝着地叫胡跪,合起掌来对佛启请,就是这个仪式,称佛为「大威德世尊」,威德慈悲,威是为给众生破除迷惑、德是为众生增长智慧,所以称「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善为众生开演如来的第一义说,第一义谛是成佛的法门,才称第一义谛,这个第一义谛是把这个理研究实了,有三谛之理-真、俗、中三谛,空、假、中三观,用三观观三谛之理,这是一定的规矩,「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世尊常推举我为说法的第一个人,

「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今天闻听到如来的微妙法音,就如同聋子逾百步外听小虫叫唤,小虫距离这么远尚且见不到。何况能听到呢?这是表示佛说的法太微妙太高尚了,不容易懂,「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佛虽然慈悲宣说明白了,使令我们扫除迷惑,佛的心是慈悲的意思,哪知道我们等于还没听到,「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佛说的道理太深了,未得详究这个义理,究竟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当然还有疑惑了,又请佛说-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阿难听完第三卷就开悟了,这是因人的根性不同,有法性的、有慧性的根性;法性的根性是一步一步的修行,慧性的根性他一听就明白!要实行,来的慢,这是各人的恨性不同,今天就把这个意思说出来了,「如阿难辈,虽则开悟」,说阿难辈在三卷后,不是开悟了吗?说阿难这一类的人,虽然是开悟,闻着佛说法明白这个道理了,可是「习漏未除」,阿难尊者所知障轻,在世间上生生世世染的所知障轻,所以一听佛法!容易听进去,他是一种慧性,天然的一种智慧,他是说阿难虽然开悟,还是意犹未尽,

「习漏未除」,习气毛病还没断,这是说他的短处,有长处、有短处,说完了,阿难开悟了,「我等会中登无漏者」,满慈子是大众的代表,他这一班人是法性的人多,自然的修这个法,一点一点的证果,差不多跟着佛的弟子,到这时候都证四果阿罗汉了,这是说阿难有长处还有短处,说我等也有短处,在法会中登无漏位,虽然已经破尽烦恼,然而究竟的佛法还没接受,「虽尽诸漏」,说我等虽然断尽欲漏,世间上一切习气毛病都没有了,「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现今闻着佛说的微妙法音,尚且(纡当勉强讲)勉勉强强,听不明白,心里疑惑,疑惑就是悔恼,心里不痛快。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请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这是满慈子有疑惑就问佛,「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说一切六根、六尘、五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名词都说全了,这里按富楼那这一班人都证道了,然而第一义谛,佛的智慧还没开,就是说世间一切根尘、阴入处界等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清净本然」,这都是佛世界,底下又问,果然是佛世界清净本然就得要现出佛的世界来,这世界怎么还是这个样子?「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请佛说一说,这世界都在这摆着,怎么就成了佛世界了?这是执难问疑,是心里的疑惑,这山河大地,这是「诸有为相」,都是有作有为的,都是世人做的,在世界上享受的,「次第迁流」,这世界的变化,生了灭、灭了生,怎么成了如来藏?怎么成了佛法呢?这是个大问题,又说「终而复始」,这一段完了,那一段又起来,这边宇宙山河都荒废了,那边宇宙山河又起来了,这叫「终而复始」,说完了这个,底下还有问题请问佛。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处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这是佛说过的,本性圆融无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说的顶好,这有说不过去的地方,「世尊,若地性遍」,这地是泥上成的,佛说这地性普遍世界,这个理怎么说得通?「云何容水?」满世界都是地,哪个地方能容水?大家想想这个话,问的很对,若地普遍哪里还能容水?「水性周遍」,若都是水,「火则不生」,水性周遍,怎么能容火?「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佛说水和火普遍了虚空,我们也没看见,「不相陵灭」,水也不灭火、火也不灭水,「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地性是障碍的物、空性是虚通的,若有虚通的就没有窒碍的、有窒碍的就没有虚通的,若把窒碍的和虚通的都放在一块,「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虚实是对待法,若

说周遍法界都是大地、都是虚空,这话怎么让人相信?「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我们不知道佛说的这种义理,哪个地方是个归宿?「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我们不懂,惟愿如来宣扬流动大慈大悲,开启我们的迷云,我们都迷惑得像云遮住了,不见光明,「及诸大众,作是语已」,满慈子代表大众把话说完了,向佛顶礼,听佛开示,「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两个膝盖两个膀臂一个头顶都顶在地下!这是最尊重的礼叫五体投地,钦仰希望佛把这个道理说明白了,就像渴的难过似的,没有再比这个更高上的如来的教诲。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05

宣说胜义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同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就在这时,佛应许他的请求,就告诉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什么叫漏尽?把习气毛病漏尽了,不在三界之中受生死了。佛法要学到无学位,证四果阿罗汉为果头佛,在小乘里是第一了,富楼那特意问世尊,回答法会大众说「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你们问得很好,我正想着要说,普遍的让法会听众都知道胜义中的道理,胜过一切,没有比他再高的真实的胜义性,这是说精中之精、微中之微的道理,不是单提另还有个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怎么叫定性声闻?他就知道证到四果阿罗汉,也不修了、也不学了,就在此为止,不知道了一分分段生死,还有变易生死未了,所以「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这是佛给他们说胜义中的真胜义性,让法会之中定性的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

什么叫二空?阿罗汉只是证到人空,没得到法空,两样都空了才可以,「回向上乘」,有的未证圣果、有的已证圣果都在内,及诸一切未得二空的,这是佛许可让他们都回向上乘,上乘就是大乘法,「阿罗汉等」,让阿罗汉等都回向上乘,「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皆让你们得着一乘大法,阿罗汉有四个阶级,要说成佛是直接立地成佛,没有阶级,寂灭场就是成佛的地场,「真阿练若」,清净修行的处所,「正修行处」,修行成佛之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好好的听着,应当给你们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这一段文是说觉性不属迷悟,为迷悟所依,「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佛说,如你富楼那说过,既然是清净本然,怎么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你素常没闻见我说法?如来我给你们宣说的就是「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这个护照的功夫,本来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他觉是人本有的知觉,妙明也不是能明、也不是所明,本来就明白,不起分别心,没有不明白的,这叫「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这性觉与本觉就是一样,一样怎么说两句呢?恐怕说一句漏下去,还怕人误会了做旁的讲,这两句搁在一块讲,性觉-天然的自性的觉,是不可思议的明白,修行人的本觉就是以性觉为本(这是「性觉妙明」),本觉就是明妙,这两句话本是一句话,恐怕漏一句,也恐怕旁人误作旁的讲,「本觉明妙」也是不可思议的,这两句话虽然是颠倒着说,是一句话!「性觉妙明」也可、「本觉明妙」也可,佛举出这两句话来,富楼那也听见说过,「富楼那言,唯然世尊」,唯是答应,然就是是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我常听佛宣说这个义理,就是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这是佛常讲的。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这是两个问题,破这个觉也非是明、也不是不明,佛说我问你的话,你领会了,你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你这个自性明白了,「称名为觉」,要不是这样「为觉不明,称为明觉?」这是两样,为是明「称名为觉」?是不明「称为明觉」 呢?「富楼那言」,富楼那回答佛说:「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这是富楼那回答佛的一个问词,他的意思着在一面上了,得有所明才对,他说佛问的这个话「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可是「若此不明名为觉者」,佛说的两样:明与不明都不对,不明,名字还叫觉,觉什么呢?「则无所明」,就没有所明之处了,这个地方佛就把富楼那的口供问出来了,就知道他的心里领会到什么程度,富楼那回答佛这个,自己还觉着还不错,若是不明还算什么觉呢?没有所明白的还有什么用呢?底下佛就回答他,他就没有地方找大门去,「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若没有所明的地万,就没有明明白白的觉唔了,

这一句还好明白,底下又说「有所非觉」,若是有所明,有所明就是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就是无觉,「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明还不归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这是两样都不对,佛说到这里就怕富楼那误会了,那么有所明也不对、无所明也不对,都不对,就是无明,佛把这话也给推倒,你说无明也不对,「无明又非觉湛明性」,要没有明更不行,也不是本觉妙明的湛然清净的那个明性。佛对富楼那说,有所就非,无所明就非明,有所明就把觉染了,不是究竟的觉了,无所明就非明了,佛恐怕富楼那再误会了,要整个的有所明、无所明都没有就对了,要再这么会是更错了,底下加上一句「无明又非觉湛明性」,你要说是没有明,那更不是觉湛,又非是觉湛的明性,这怎么算对,底下佛又说-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性觉必明」这句话,这就是起虚妄的因,把自己的本性一迷,就虚妄不真了,是一种事情,不是提另还有个迷,提另还有个明白,明白也是你这个性、不明白也是你这个性,说「性觉必明」,这就是发明所起的虚妄之因,这个性本来就有觉,本觉本来就有明,加个必字,「性觉必明」,还有个有明、还有个不明,为什么说全都不对?说「性觉必明」,怎么不明白呢?「妄为明觉」怎么就不好呢?妄是虚妄,虚妄做为明白了,就觉了,这个性觉根本是明白的,哪个人都带着明白,因那个明白,你学一些不明白(所明白),就随着不明白(所明白)转了,这就是人吃亏的地方,俗语讲话就是上当了,「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这个人你自己不识,虚妄做为所明之觉,「妄为明觉」,怎么算明?怎么算觉?怎么算虚妄呢?底下解释说「觉非所明」,觉是觉悟,从心里头明白认识自己的本心叫觉,明是个用、觉是个体,有体就有用,有用可有不知道体的,有明还有不知道觉的,这个地方让人明白在这个所字上,这个性觉必定他是个明的,怎么会虚妄而不明白呢?

「妄为明觉」,虚妄做为所明之觉,连这个觉都糊涂了,底下点清楚了说,「觉非所明」,研究这个性理有三层,照着明说,有能明、所明、本明,这里凡能说的都在所明上,前边说的都不对,都在所明上了,我们人在世间上不明白佛法,都不明白在这所字上,这个所是所有—所有的对相,你看人,你想什么必定有个对相,是对不对、是好不好,这都是相对的事情,大家要知道,外面的事情与你心里头知不知、觉不觉有什么相干?道理就在这里,你要一有所觉所明,就把这个本觉染了,

「因明立所」,你因为有明就立出个处所来,处所这都是相,「所既妄立」,这个所就是虚妄的成立,就「生汝妄能」,既然妄所成立,就生出你的妄能来了,有所就有能,这个佛法到了究竟,能所双亡,能所从根本上都给他销灭,这本有的觉性就现出来了,就因能所遮盖本性,说这个世界成立就从所上来的,「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一妄一切妄,「无同异中」,本来无同无异,就是一个佛世界,这么一闹「炽然成异」,就好似一大堆火炽然间崩出来了,原来都是一样,这一异,越异越坏!

「异彼所异」,你把异上又生出一个异相,「因异立同」,在异相上又立出个同相来,有同有异都在外相上,「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有同有异,还有个无同无异,就是越连络越多了,「如是扰乱」这个人就是自己扰乱自己,「相待生劳」,互相对待,你劳动我、我劳动你,互相不安,「劳久发尘,自相浑浊」,你劳久了发尘的时候,就污染了,自己就不得自如了,「自相浑浊」,像浑水似的,心里头不清净了,「由是引起尘劳烦恼」,尘世上的劳苦越发变成烦恼了,由这里-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起为世界」,从这里成立世界,指什么说呢?「静成虚空」,这个静而不动的虚空是一边,「虚空为同」,虚空这是个同相,「世界为异」,世界上有形有相、各式各样的没有同样的,再加上一句「彼无同异,真有为法」,无为而为,无所不为。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06

三种相续
一、世界相续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以上佛略略地说这个世界的成立,就是一同一异,虚空为同、世界等等的万物为异,底下就说世界的相续,略略的说世界成立的意思,你心思还有什么东西成立的?一切唯心造!就是人心成的,把人心除去还有什么材料?地、水、大、风都是从心里变化出来的,人要不明白佛法,就是自暴自弃,人心的能力大,他都用偏了,大材小用,底下说世界相续不断的意思,「觉明空昧」,这是说人的知觉是明亮的,外边的环境顶大的就是个虚空,是暗昧的,这一明一暗一成立,这两个就不合了,「相待成摇」,对待一起就不稳了,你对我、我对你,互相对待摇动起来了,一动就生风,「故有风轮执持世界」,这世界一起的时候,先有风,「因空生摇」,你这个觉明要没有空,向哪里摇动?他得借着空,摇的时候久了,「坚明立碍」,

摇来摇去的就僵住不动了,坚明就立了障碍,成为「彼金宝者」,这个世界成立,五行先成立金子,「彼金宝者」是「明觉立坚」,他「因空生摇,坚明立碍」,摇久了就坚固了,坚固了就发了明,就立了障碍,成为金宝者是「明觉立坚」,明觉就是觉明,就成了坚固相了,「故有金轮保持国上」,所以才有这个金轮能保持国土,这世界大地山河这么坚固、这么结实都是从这上头来的。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这一段文乃是发明世界相椟,「坚觉宝成」,这个觉明就成了坚固的觉了,这是指着人心说,坚觉宝一成「摇明风出」,他就不安静了,这一摇动当然生风,这是说世界有的时候,「风金相摩」,风和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故有火光相摩发热,就生出火光来,这个世界成立就是这么个样子,这个火做为变化性,火性无我,火的性没有本体,他遇着什么烧什么,「宝明生润」,这指着「风金相摩」就成了宝,「故有火光为变化性」,这个宝明就生润了,这个明还指着觉明,这个人心就这个觉明一发动,就成立这个世界,这不是一个人的心,这是众人的心,「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所以这个宝明生起润,润就是水,这个火光就上升,上升就蒸这个水,愈蒸水愈大,「故有水轮含十方界」,含受这十方的世界,由这里「火腾水降」,这是水火既济、水火相交,「交发立坚」,

水火一交生出坚固相,怎么出了坚固相呢?就是「湿为巨海」,水就成为巨海,干的地方就是「干为洲潬」,洲潬-大的陆地叫洲、小的陆地叫潬,「以是义故」,以着这个义理,说世界相绩的话,「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世界相续这就有了眉眼了,这说大海中还常起火光,船在大海洋里走着,阴天没有月亮,波浪统统都是火,我都见过,「彼洲潬中,江河常注」,陆地还有水,还有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这是说变化相,说水的势力小、大的势力大,就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这给人说出一个显验来,让人好信,怕人不信,解释说「是故山石击则成焰」,两块石头撞在一块就出火星子,这是一定的理,「融则成水」,你把山石化了,就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土的势力小、水的势力大,就抽为草木,草木是土里生出来的,还得用水抽出来,「是故林薮」,林是树林、薮是草地,「遇烧成土,因绞成水」,这就显出来了,有水还有土,遇着火烧,他就变成土,这都是草木,这草木才长出来,一拧就出水,他又能出水,又能出土,世界相续就是这么来的!「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互相交换,他这种子对种子,各样的万物都生出来了,「以是因缘世界相续」,三种相续,这是说世界相续,就是这么成立的。

二、众生相续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这又发明众生相续,「复次富楼那」,复次就是接着上边说,佛对富楼那说,「明妄非他」,明白这一切的虚妄,不是旁的,就是「觉明为咎」,上文说「觉明空昧」,觉是明的、空是昧的,「相待成摇」,这还是接着那个说的,这还是「性觉妙明」不守本分,还是他的过咎,「所妄既立」,由此就立上所知所见,所妄已成立,这就是有一定的理了,「明理不逾」,世界发明这个理,是各不超越,各有一定的作用,不能乱用,「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六根不能互用,被世间法执住了,一个顶一个,你超不过去,眼只是见色,不能听声。这世界没成的时候,或修行人成道的时候,这六根能互用,见也能听声,色、声、香、味、触、法,六种都能互用,凡夫就不可以,见只是见不能听声,「色香味触,六妄成就」,六根对六尘,是一样管一样,一样不能管六样,这就是世界上的凡夫境界,「由是分开见觉闻知」,见是见、觉是觉、闻是闻、知是知,不能六根互用,「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同业相缠」就是世间上男女之情,这是个人有个人的业,有同的有不同的,同业就是相缠,这就是胎生卵生的,这是众生相续,有胎生的,我们人类、驴、骡、牛、马都属胎生,鸡、鸭、雀、鸟都是卵生,是「同业相缠」,胎卵都是造一样的业相缠的,「合离成化」,合是二缘生、化是一缘生、胎生是三缘生、卵生是四缘生,卵生的四缘是中阴、公、母、伏蛋,胎生的三缘:中阴、父、母,「同业相缠」是离不开的,就是人间夫妻几百世的因缘,今世是夫妻、来世还是夫妻,你要是一个做善的、一个做恶的,性情不同就离开了,「同业相缠」指的就是胎生卵生,「合离成化」,湿生是二缘生,湿气到了时候他就生,都是虫子这些小物,化生是一缘生,也不用父母、也不用阴阳,它自个就生出来,好比米里的虫子,它自己缩成了,养成了泡,泡破了就飞了,这地方说的是四生,「同业相缠,合离成化」,底下说人投胎。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媾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见明色发」,他与哪个父母有缘,他的中阴身就看见父母那里明亮,去到那里就投胎,「明见想成」,他看见有亮到那里去投胎,那个思想也成就了,「异见成憎」,异见,与他的知见不相合,他是个男的,他见了他父亲就憎恶他,「同想成爱」,男的中阴身见他母亲是相合的,「同想成爱」,由这里是「流爱为种,纳想为胎」,这不要细说了,由彼此的爱心,这是种子,一纳想就坐胎了,「交媾发生,吸引同业」,一样的业力,这是胎生的,「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羯罗蓝是凝滑,

一坐胎的时候名叫羯罗蓝,是一七的名,遏蒲昙是成泡形,是二七的名字,到三七日成软肉,到四七日成硬肉,到五七日成纹流,分开胳臂腿了,由此「胎卵湿化」四种众生「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这个卵得离开了,是想生的,你看孔雀,到了飞禽里头,一个雌一个雄,雄在上方叫、雌在下方合,一叫一合这就坐胎,「胎因情有」,坐胎因男女之情,「湿以合感」,湿气和热度合在一块,就生出来了,「化以离应」,它自己变化会飞,生来就是这么一种物,「情想合离,更相变易」,由这里情想有个合有个离,其中的变化,这就说不尽了,「所有受业,逐其飞沉」,所以有什么思想就受什么业报,有在空中飞的、有在水里沉的,「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三、业果相续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世界相续与众生相续已经讲完,当文是业果相续,怎么叫业杲相续?有世界就有众生,有众生就有业果,业有三种:有善业、恶业、不动业,业字是造作之义,善、恶业都懂啊,什么叫不动业呢?不动业都是修行人造作的,这里发明业果相续不断,佛对富楼那说「想爱同结,爱不能离」,这个人在世间上统统都如此,只要是动物就有这个思想,就有这个亲爱,业果相续这是照着众生来说,造善恶业,不要说那个不动业,那是修行人才有,现在说「想爱同结」,思想和亲爱合在一块凝结住了,结成了一个了,这个爱,世间上谁能离开父母之爱、子女之爱?这都是亲爱的,这业果相续就是从爱上来的,才能相续不断,

「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一代一代的向下传,「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这都是爱欲所贪,「贪爱同滋」,这贪心和亲爱的心互相滋生,由这个贪爱滋生「贪不能止」,人在世界上哪个人没有贪心?贪爱止不住,佛说要在世间法说,这还者是正理,人人都如此,若按佛法说,这就不对了,造业就要受果报,「则诸世间」,因为贪心就有四生,「卵化湿胎」,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凡是有生命的都叫众生,「随力强弱,递相吞食」,四类众生当然有力量大的、力量小的,这就是弱肉强食,你看这卵生的鸡鸭,当然人要吃它就吃,它下了蛋人也吃,化生的虫子,我们人类就不理会了,「递相吞食」就是力大降力弱,大鱼吃小鱼、人吃猪羊牛,就是这么个意思,「是等则以杀贪为本」,这就是杀业越多越好,以这个为本。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瞰。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人的力量大,把羊宰着吃了,羊死了还有托生人的时候,人死了还有托生羊的时候,「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照这个如是乃至十生之类,这众生有十二类,这怎么说十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有想生、非有色生、非无色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去掉无色生、无想生,没有形色的一类众生、没有思想的一类众生,不能参在里头受生死,这个众生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死了又再死、生了又再生,「互来相啖」,就像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是互相轮着班的吃,「恶业俱生,穷未来际」,这就是杀业、恶业俱都生出来了,未来际是时间久的意思,

「是等则以盗贪为本」,就是一个强盗,力大降力弱,「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你宰它、吃它,来世你得还它,所以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百千的劫,一劫就是多少万年,如是你死我亡的变化相,「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生了死、死了生,这是说杀业,爱业呢?「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你缠着我、我绑着你,谁也跑不了,这就是离不开的意思,「唯杀盗淫,三为根本」,说这三段文就是一个杀业、一个盗业、一个淫业,这三样算根本,这上边说的这些都离不开这三个字,「以是因缘,业果相续」,依着这种因由缘起,造业就受果报,相续总不断的,人在世间上,生生死死,报仇的、报恩的,都是这么个样子。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07

相续通结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佛又对富楼那说,「如是三种,颠倒相续」,这三种颠倒是杀业、盗业、淫业,不应该做的去做,这都是颠倒,「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都是从根本上来的,人的天性「性觉妙明」就是一个本有的知觉,把觉性都抛了,只是用这个明了知性,他明了世间上一切的事情,不用这个觉性,「因了发相」,光用这个了,不用知觉,正知、正见不用了,光用这个了别心发出事相来,这是「从妄见生」,不是从正知正见生出来,「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所以这个世间上山河、大地、诸有为相,都是由人心生的,「次第迁流」,次第的改变,不能常常的存在,「因此虚妄」,这宇宙、山河、大地、人生都是虚妄的,人的心性才是真实的,由这心性变化出来的,变成「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不住,这种虚妄无有了期,「终而复始。」

除疑解惑

富楼那言。若此吵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这是富楼那听佛说的义理,又生起了疑惑,对佛说设若这个不可思议的知觉,「本妙觉明」的妙觉也不是修成的、也不是炼的,本来就妙,根本就是,「与如来心不增不减」,若此妙觉本来就是妙,本来的不可思议的妙觉明与如来的心不增不减,我门凡夫众生的心,要能对这个不可思议的知觉,也没有增、也没有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怎么无中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这不都是从心里头生的吗?「如来今得妙空明觉」,说佛现今得了「妙空明觉」,不思议的真空、明明了了的正觉,若这么个样子,你这是佛心现前了,「山河大地有为习漏」,这是世间上的漏落的、堕落的,「何当复生?」怎么又生出来呢?佛在这里也看见了,这是佛心生的,我们看见是我们心生的,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又生?这地方是富楼那的疑惑,底下佛回答—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聚落是个地方,他疑惑南边当了北边了,「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这个迷是因迷有?因悟有?「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同悟」,他对佛说,像这样的迷人,拿南当北、拿北当南,也不是因醒悟、也不是因迷惑,「何以故?」什么缘故呢?「迷本无根,云何因迷?」这个迷拿什么当根本?「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有根有本可以生出枝叶来,他没有根本,从哪里生出迷来?「悟非生迷」,你要说由醒悟生的迷,醒悟就不迷惑了,迷惑就不叫醒悟,「云何因悟?」怎么说因悟?也不是因悟,也不是因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

「佛言」,你要知道这个意思,迷路的人惑南为北,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佛说「彼之迷人,正在迷时」,正在迷惑的时候,「倏有悟人指示今悟」,有个醒悟的人来指示他让他醒悟,「富楼那,于意云何?」佛对富楼那说,在你的心意之中,以为如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说这个人纵迷惑在村庄上,聚落是村庄,「更生迷不?」佛说这个做比例,此人已经受人指教了,纵迷于聚落,还「更生迷不?」就是这么一句话。

不也。也尊。

这个迷人被人指点就不再迷惑了,他把南北颠倒了。他明白就行了,底下佛又说-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佛对富楼那说,「十方如来,亦复如是」,你知道吧,十方的如来也就是这么的,等于十方的如来叫人一指点,南是南、北是北,就是这么个样子,这有多么容易,十方如来就不迷惑了,原起不是佛,是普通的人,他就迷惑,让人一点就醒悟了,照这个方向实行实做也就成了佛,「此迷无本,性毕竟空」,这个迷没有根本,这个性是无形无相的,「昔本无迷」,在根本上就没有个迷,这个迷也不算重病,「似有迷觉」,就像是有点迷觉,你要一觉悟就好了,佛说这是最容易的事,「觉迷迷灭」,说似有迷觉,似有若无的,似乎有这么一点迷惑的知觉,若是觉迷迷就灭了,并没有什么难事,「觉不生迷」,成了佛就不能再做凡夫,一悟永悟,「亦如翳人」,翳就是眼睛有病,「见空中华」,眼上有病的人,他看见空中有花,「翳病若除」,眼上的病如果去了,「华于空灭」,空中也没有花了,「忽有愚人」,这又转过来说,忽然有这么一个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他眼睛有病,看见空中有花,眼睛好了,花就没有了,他在空中花所灭的地方,「待华更生」,这地方听说有个花灭了,将来还得生,有灭必有生,「汝观是人」,佛问富楼那,你观察观察这个人,「为愚为慧」,这是佛问他的一句话。

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富楼那说,「空元无华」,这虚空根本上就没有花,「妄见生灭」,虚妄的知见,看见有花生有花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你看见花在空中灭了,你不知道是眼睛的毛病,这已经是颠倒了,「敕令更出」,敕令这花在处空中更生出来,「斯实狂痴」,不但愚痴,而且是狂人,「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这样的狂人他够不上为愚人慧人,「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这是佛重叙富楼那所问的话,你解悟了这个理,怎么还问诸佛如来「妙觉明空」?诸佛如来他这个知觉是不可思议的,所以称为妙觉,他明这个空理,你在这个地方下问词,「何当更出山河大地?」这个话这是说,佛已经证了佛果,关于世间上一切法皆空,怎么还出山河大地呢?底下佛重叙富楼那问的,又说个比喻,比喻真智真断,不能重再起妄。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佛又说这个比喻,说佛已经成佛果,等于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成了精金再不能杂于矿石,又「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这话说的是,成了佛不能再作凡夫的事情,就是这个意思,把这个比喻说完,佛说,「诸佛如来菩提涅槃」,菩提是智德、涅槃是断德,佛把这道理都觉悟圆满了,证到不生不灭了,「亦复如是」,也像说的这个比喻一样。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08

性相参观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底下佛又叫富楼那,「又汝问言」,又你在先前问的话,「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地、水、火、风本性怎么圆融无碍?怎么能周遍法界?佛拿他以前问的话给他解释,佛说四大性皆周遍法界,这话本真不好讲,寻常人一听就不相信,佛举出富楼那疑惑的话,「疑水火性不相陵灭」,他疑水火性不相侵陵销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要考征起来虚空和大地,一个虚、一个实是两不相容的,两个俱能周遍法界,不该相容啊,大地若是塞满了虚空,虚空就没有了,都是虚空就不成大地,这个理都说不通,这是佛拿他以先所说的话,现在问好了,底下再给他说个比喻。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佛说你不知道万法皆空,「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譬如这个虚空,他的体不是群相,不是世间上形形色色的这些事情,所以虚空不拒绝一切相,在这里头任运作为,佛把这个话讲开了,底下给他说了七种譬喻「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佛给他说了这七个比喻,你疑惑大地与虚空不相容,水与火不相容,以这个相离这个理,他所以执难问疑,所以佛给他说比喻,若在我们人一听,本真是水火不相合,所以人都疑惑世间相的这个相都是实在的,岂不知这都是一性所成的,佛的眼睛所看见的都是无形无相的,所以佛给他说个比喻,佛拿虚空比喻天然的理性,说世界上万物各有各的性,这个性是无量无边的,能容纳一切相,因什么能容纳一切相?相是从性里生的,

所以你看见一切物是实在的,水不容火、地不容空,各不相容似的,说各物都不离虚空,法法皆空,要知道虚空不拒绝诸相发挥,一切诸相在空里发挥,彼太虚空他能互容,你要知道水火各有个空,那比如虚空「体非群相」,虚空之体可不是群相,这是佛向性上引他,世间上就是一个事一个理、一个性一个相,这都是对待的,所以这个事总得溶化在理上,这个相总是溶在性上,所以举出来一样一样给你看,那个性体好比虚空,「日照则明」,每样都能在空,水也不离太虚空、火也不离太虚空、地也不离太虚空,此太虚空日照就明,「云屯则暗」,云屯就暗,「风摇则动」,风摇就动,「霁澄则清」,雨过天晴叫霁,「气凝则浊」,气凝聚在一块就浊,「土积成霾」,土积在一堆就叫霾,「水澄成映」,水若是清凉就像镜子似的,映就是反映,有什么相对着水都映进里头,

「于意云何?」我说的这七种比喻,在你的心意之中怎么样?你信不信?你明白不明白?「如是殊方,诸有为相」,就是照着上边说的这七样殊方,方向很多了,有形相、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这七样是他自己生的呢?彼就指的日照、云屯等,不是自己生的,是虚空有的呢?「若彼所生」,这七样是自己所生的,就是这么句话,「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就拿这个日照,应当十方世界都是日光了,你要知道里边有做不到的地方,「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十方世界都是日色,就不能看见圆日,怎么还能看见圆日呢?看见日头(太阳)当然不是日色了,「若是空明,空应自照」,空明也给他驳了、日明也给他驳了,「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这是足见其明也不彻底,「若是空明」,虚空若是生明,虚空应当自己照自己,云何在中宵半夜里云雾满天之时不生光耀呢?足见其还不是空明,这也不是日头明,「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应当知道,也不是日、也不是空,还与空日不两样,就是这么一句话,底下还有解释-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真妙觉明。亦复如是。

这是承着上头说,「非日非空」,还「不异空日」,说不是还说是,这是怎么回事?这底下就说实了,你说空说日,这都是形相,都是虚妄的,「观相元妄」,观相根本上就是虚妄,「无可指陈」,对于相不是实在的事!对着相说,「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你若邀空华,还得结空果,佛又对当机说「云何诘其相陵灭义?」你要知道是这个,你就不能盘问这个互相陵灭了,底下说在相上看没有真的,根本上就是虚妄的,哪能研究出互相陵灭的真义呢?「观性元真」,观性根本上就是真的,这地方要紧就在性上,性相是相对的,相是无常的、性是真常的,「观性元真,唯妙觉明」,这个性唯独就是不可思议的性觉妙明,妙是不可思议的这种真理,「妙觉明心,先非水火」,这就说到佛的心里,「先非水火」,先当本字讲,根本就不是水火,你还问水克火,不相陵灭!这是说到性上,你要是在相上,哪一样也靠不住,你看我们这个人一天一变,三年不见就变了样,十年不见面就不认识了,所以说这个相是靠不住,

「观性元真」,性是怎么个理呢?「唯妙觉明」,唯独就是不可思议的性觉妙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这世间上宇宙、山河大地都是从妙觉明心里头发出示的,你要说到根本上,他是没有相克相生,他是一体,你要知道这个都是「妙觉明心」,你说水火不相容,他根本上也不是水、也不是火,是什么?由「妙觉明心」里发出来的,是这么一句话,「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你还又问水不能容火、火不能容水呢?「真妙觉明,亦复如是」,这个真妙觉明,就是说的妙觉明心,就是这么个样子。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河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这段又仍是佛答富楼那,说「观性元真」,对着「观相元妄」,观是观察、观念、观照的意思,观照这个性根本上就是真的,怎么知道他是真的?所以知道唯独就是妙觉妙明,觉是人的知觉、明是人心里的明白、妙是一个不可思议,佛法重在这个妙字上,「唯妙觉明」,唯独就是这个不可思议的知觉、不可思议的这个明白,这是承着「观性元真」而说,你要观察实了,观相根本上是虚妄不实的、观性是个无形相的,根本上就是真实不虚的,怎么叫真实不虚?解释这个「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因什么说「观性元真」?他没有二样,唯独就是观一个妙,妙是不可思议,「唯妙觉明」,一个妙贯两个字,说唯独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觉悟、不可思议的明了,没有二种事情,这是承着观性,根本上就是一个真实的,这个真实怎么个用法呢?是怎么个意思呢?唯独就在这个妙觉妙明,这是佛法里头最要紧的,解释妙觉妙明就是一个心,这个「妙觉明心,先非水火」,先当本字讲,根本就不是水火,因富楼那疑惑问佛水火不能相容,所以佛说这种道理,回答说:「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

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拿这个做个比喻,这个地方说,「汝以空明,则有空现」,说世界上地、水、火、风,虚空、万物、万事,这里头含着地、水、大、风、空、根、识这七大,这个地方说这些个话干什么?就说这个觉明,「真妙觉明」,根本上就不是水火,还有什么不相容?说你要知道这个意思,说一切世间上,地、水、火、风、空、根、识从哪里来的?都是从这个「真妙觉明」、「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共说了三个,这是最要紧的!说这个「真妙觉明」随处皆是,这个明有能明、所明、本明,这个本明就是「真妙觉明」,这个明也不是所明、也不是能明,发明这个本有的本明。佛说你用什么都得从根本上求,你要想明什么?你就得从妙觉明上来,说「汝以空明」,你若是用这个空明,他这个空明就现出来了,这地、水、火、风也是这么个意思,地、水、火、风是「各各发明,则各各现」,他依着什么各各发明各各现?就是依着这个「真妙觉明」,你要想空明也不离这个「真妙觉明」,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这是说一样,地、水、火、风、空、根、识,这是七大,哪一个发明,哪一个现,都依着什么发明发现呢?都依着这个「真妙觉明」,「真妙觉明」就是一个妙觉明心,你在哪个地方求明,他就在哪个地方现出来,「若俱发明,则有俱现」,说俱现这里就有问题,「云何俱现?」怎么个俱现法?佛对富楼那说,「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日头(太阳)影子照在水里头,两个人一块看这水里的日影,拿这个做个比例,「东西各行」,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则各有日随二人去」,这是一定的,「一东一西先无准的」,这也不是早先先把他预备好了,这里你「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你这里不应该这样执难问疑,一个日怎么随东西各行,若各有日随行,「各日既双」,当然是双的,「云何现一?」这是一个日头,这是怎么个道理呢?底下就给他结成了,「宛转虚妄,无可凭据」,拿这个比世间上的事情,是宛转虚妄的,是没有可凭据的。

倾夺藏心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前边佛把水火不相容的疑问说完了,这又提到色空相倾相夺的问题,富楼那问佛两个问题:一个水火不能相容、一个是色空不能周遍,佛又解释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他以为有形色就没有空、有空就没有色,这两样是相反的、不相合的,「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没离开如来藏,如是不变之体、来是随缘之用,这个如来藏是本经的一个大总题,统统都归这个如来藏,如来藏就是妙真如性,如来藏包容一切,「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都是如来藏,「是故于中,风动,空澄」,风是动性、空是不动性,「日明,云暗」,一个动、一个不动,一个光明、一个黑暗,「众生迷闷」,这就说世界上普通的人迷惑沉闷,因什么迷惑沉闷?他以为风是风、空是空、日是日、云是云,一定是不相合的,世人因这些事情就迷闷了,因迷闷就「背觉合尘」,你要在知觉上观察,一切唯心造,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心的别名,因什么迷惑?因什么沉闷?没有二种病,就是一种病-「背觉合尘」的病,把自己的本有的知觉违背了,与六尘合在一块,觉就是自己的本觉妙明,若是清净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人人都如此,不是提另有个如来藏妙真如性,人人都在如来藏妙真如性里,人人都有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不会用,因什么不会用?不知道!

要知道了也没有高低、也没有先后、也没有老少,是个平等法!众生迷闷了,把自己的本知本觉违背了,拿这个心就着在六尘上,大家知道这个见、闻、觉、知,这是人身上的法宝,你把如来藏迷在色、声、香、味、触、法上,佛要不给说透了,谁知道?人要修行成道成佛,都在见、闻、觉、知上。释迦佛夜睹明星,他是眼见;观世音菩萨悟道,他是耳闻,各有所本,人在六尘上不迷,守住见、闻、齅、尝、觉、知本位,这就是真修行,不用去问老师怎么修行,自己就明白,这是现成的,自己不是有见、闻、觉、知吗?

不应见的不去见,不能拿眼迷在色上、耳朵迷在声上、鼻子迷在香上、舌头迷在味上、身体迷在触上、心里头迷在法尘上,佛这个地方说得明明白白的,「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所以我们叫世间人,世间上的形相都摆出来了。什么叫佛法?离开世间相就叫佛法,你哪里去找佛法?自己身上有佛法,自己也有世间相,本来都在自己,因此,「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拿六根迷六尘,多冤枉!人生转眼就过去,有什么可贪的?这都是人迷惑的地方,都是人受苦的地方。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09

妙合藏心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这场。遍十方界。

这一科文还是说不变随缘的利用,这个题目「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个话要是不研究佛经的人一听就沉闷了,怎么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就是说全体大用,这个意思我得多说几句好明白,不变是体、用是随缘,虽然是随缘,体不变,怎么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说个比喻,大家容易明白了,「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们人人每天都用,这是离不开的,因这个话不常听,就不好明白,一说了就明白了,就拿我讲经,一个体、一个用,所以说不变就是体、随缘就是用,我到这里来讲经,大家来听,我就随大家的缘让我讲经,这是用,有用必有体,身体就是体,身体随缘讲经,讲完了,我还是这个人,也没变化,你们诸位听陉,也是随缘,听完了,还是你这个身体,你们大家想想,要不给说上两句话,大家就沉闷,不知道什么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所以这个世间上的事情,你要说开了就容易懂、也容易记住。这段经文,这是说不变的体起了随缘的用,这是佛对富楼那说,因他执难问疑,他有不懂的地方,这就是一难,心里头生疑惑,让佛给他解说,上边已经说了一半,从念的这段文起,又算一半。上文他疑惑的水火不相容,佛说水火互不相碍,佛已经给他说完了,二种疑惑是色空不能遍满世界,不能容空,空要是遍满世界,不能容色,他的着一边说,要说色空都遍满世界,这话当然是让人疑惑,佛拿富楼那问话重提起来,佛的口气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他是相倾相夺于如来藏,佛是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就是这么句话,要紧就在这个妙明,怎么叫妙明?妙是不可心思、不可口议,我们人以为心里不思想、口里不议论,还有什么?就是一个明,这个明明白白就是人的本心,这个本心永远也不生、永远也不灭,你要是相倾相夺,那就有色空、有生灭,因什么成佛呢?

就是一个妙明这二个字就妥当了,明白了这个理,照着这个起观念,这就是向成佛的路上走,底下再说如来藏有什么好处呢?「而如来藏」没有旁的,「唯妙觉明」,唯独是妙觉明,妙觉是口不可议、心不可思的知觉,妙明是明明了了的「圆照法界」,法界就是十方世界,他要真能做的,就能圆照法界,要能圆照法界就都成了如来藏,「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为无量」是指什么呢?如来藏,「无量为一」是指什么呢?也是如来藏,「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也是如来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也是如来藏。

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身含十方无尽虚空」,都在如来藏里含着,「于一毛端,现宝王剎」,在一个毫毛的头上能立一个佛的世界,宝王剎是佛的世界,佛依止的地方,这是说小中现大,因什么?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如来藏,没有二样;佛为三宝之王,佛宝、法宝、僧宝,佛也称宝王,在一毫毛头上现宝王剎,这是说小中现大的境界,「坐微尘里,转大*轮」,世界上尘土是微尘,比尘土还小叫微尘,坐在微尘里能度化众生,佛度众生就是「转大*轮」,「灭尘合觉」,没有旁的法,你把六尘销灭了,与这见、闻、觉、知契合,就是「故发真如妙觉明性」,就能发生出真如来,因什么叫真如?你如就真,就叫真如,真如这两个字是佛法中的特别的名词,世间上各如本位,就叫真如,佛经上一起头就是「如是我闻」,如就是、不如就不是,这个地方还加一个真字,「灭尘合觉」,把六尘灭了,合见、闻、觉、知,「故发真如妙觉明性」,就能发生出来真如妙觉明性。

藏心俱非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

这段文是承着上边解释理性,也可以说性理,在大科上是第二科,名叫随缘不变之体,上来是不变随缘之用,这个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经文中到了究竟的话了,世界上一切所有都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个地方是发明随缘不变如实空义,上边已说随缘不变的用,这个地方是显随缘不之体,这个随缘,上边说人的心性化成水、化成火、化成日月之明、化成黑云之暗,拿这些代表世间上的一切,名名色色都说到了。这是承着上边说,不变随缘之用已经解释完了,这里发明随缘不变之体,做三次解释,先说「空如来藏」,这段文先说如实空义、第二说如实不空义、第三是说非空非不空义,前边说完用,这里说体,如来藏就是不变之体、随缘之用,怎么讲呢?「本妙圆心」,就是人的心,人人皆有心,人人皆能成佛,人人皆应当学这个成佛的法,「本妙圆心」,他不是哪个时候造出来的,根本上就是不可思议,你不可说在哪个地方起头,不是心里可以思想到、也不是嘴能说到的,说不到讲不到,你这一个劲的说是怎么回事情?这就是曲引旁征,从旁边把他考征实了,直接着不能说,就是曲曲折折的把他引起来,让人好明白这个理,明白什么理?明白不可说的理,这个理一说就错了,开口便错!举念即乖!你要心里一想就错了,不用说你说的对不对,就是佛说法四十九年也没正式说,佛从旁边绕着说,把你引到这条路上,引的让你自己认得,是这么个道理,要是一说出来就成了病了,一说就有名相,你不着在名上就着在相上,佛就怕人执着,佛就怕人抓住不松手,我们人把世间事情就当真的,拼了命一定要干,其实你还没干好,干好了又怎么样?

朝代都换了多少,哪个说一定久远,这是继续着上边说不变随缘之用,随一切缘,你心里用水、用火、用风,就现出水火风来,你要明白了根本上没有水、火、风,水、火、风就不现,你要装扮还不行,这得从根本上解决,「而如来藏本妙圆心」,他从根本上就是一个不可思议,这个不可思议的心称为「本妙圆心」,这个圆不是我们眼睛看见的那个圆,无论你天地多高多大都充满了,因什么充满了?都是他生的,一切唯心造,大家别疑惑,都有我们一分子。你心思我是一个凡夫,你要不明白真理,就是普通人,要明白了,就有阶级了,有贤人、圣人,还有大圣人菩萨、佛,有这些阶级,这是关系什么?关系你把不可思议的理明白多少,你明白圆满具足了,你就成佛,就是难明白,怎么说呢?不可说嘛!说出来又给人添一层迷惑,他是这么个道理,「而如来藏」就不必说了,「本妙圆心」,根本上他就是个不思议的、圆融无碍的,无所不在!这个圆字包罗一切,不是一定对着方圆说的,圆满没有不充足的地了,所以名字就叫如来藏,藏者藏也,已经藏完了,都藏好了,永远藏着,这是叫藏,说「本妙圆心」,根本上他就是一个不思议的、圆满一切的一个知觉,哪个人没有知觉?

我们人的知觉用的不完全,拿见、闻、觉、知当心,岂不知这也叫心,是个妄想心,大材小用了,你心思这个心就在人的肚皮里头啊?要这么一点有什么用处呢?还能成佛吗?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是!都是自己的本心,大家要知道,人人都不容易承认,没有善根不容易信,「而如来藏本妙圆心」,底下说「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这是说七大,上文也讲过七大,七大有根大,根有浮尘根、胜义根,浮尘根是无常的,胜义根要明白了,在这里站住脚根,这就是明白道了,道就是把佛法通达了,不是还有个什么东西叫道,说是这个「本妙圆心」,他一样一样的说,说如实空义显这个体,这是说如来藏体上的空义,「本妙圆心」非是心,也不是现在打妄想的这个心、也不是虚空、也不是地水火风,七大这是说其总,底下分开说「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这又是一段,这地方就是空十八界,前边七大为总,这是分开说,都指着什么说?指着「本妙圆心」,就是解释如来藏的一句话,什么叫如来藏?就是「本妙圆心」,怎么叫「本妙圆心」?底下分开来说,都得说到了圆融无碍,这个圆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圆字当圆满说,不是对待说的。上来是空七大,非七大是空了,了然这个「本妙圆心」,这叫真空,

我们人的眼睛看见的叫顽虚空,顽梗不灵、什么也没有的这个空。上边是总名,这是分别开说,非眼、耳、鼻、舌、身、意,是妙有真空,这六根是色相,我说的六胜义根是见、闻、齅、尝、觉、知,这里得分析开了,眼是眼、见是见,我们人都认为能见的都是眼睛,没有眼睛就不能看见,没有眼睛还有魂灵,魂灵还是有眼睛看见,这个地方得知道,没有眼睛就看不见了吗?所以,人日久年深,生生世世都是这么经验的、这么听见的、这么看见的,所以佛出世一说这个根本道理,有点不容易信,信得有点善根才能信,多生多世听过多少次,他才愿意听,没有善根的人,你无论说什么他也不信,他把世间法看的真了又真,那就没有办法了。我才刚念的这一段文,这是说空十八界,三六一十八: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识-「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这当中超略四个名词去,前边七大文,凡夫、圣人、众生界、佛界,统统是由这七大造成。底下分开说,我们凡夫每天必用的十八界,分开眼等六根、色等六尘、眼识界等六识界,这是凡夫法,凡就是普通的人,这是说凡夫法,要在「本妙圆心」,

「本妙圆心」就是解释「如来藏本妙圆心」,分别开了又说十八界,大家都知道了。底下又说圣人法,这是非凡夫法、非圣人法,圣人分三种:有小乘圣人、有中乘圣人、有大乘圣人,小乘圣人是四果阿罗汉;中乘圣人叫辟支迦罗,也叫辟支佛,以十二因缘成道;大乘圣人是菩萨,菩萨修六度法,这是空十八界,十八界要是不起分别心就是妙有,妙有非有就是真空,妙有真空就是这么个道理,底下是空圣人法,空中乘圣人法。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

这一段是中乘圣人十二因缘法,这十二因缘法先念一念,好知道是什么,头一个就是「明合无明」,由明转成了无明,我们人的灵性是最灵的,要不就学什么都能成什么,学世间上的事就是世间上普通的人、你要学圣人的事就是圣人、你要学佛的事就是佛、学菩萨的事就是菩萨,这十二因缘法是中乘圣人法,由明转成无明,这算是一支,「非明无明,明无明尽」,这个非字贯在底下,「非明非无明,非明无明尽」,就是这么个念法,这一个非字非三样,「非明非无明,非明无明尽」,连明也没有了、无明也没有了,都尽了,底下还有一段,「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把这段落分开了,还好记好明白,前边说的六根、六尘、六识,三六一十八界,这是我们普通人都有的、都有作用的,这底下说圣人法,  「非明非无明,非明无明尽」,由底下连着十二个因缘,这上头整个的说就算一个无明,这是说非无明,简单的说,他要说开「非明,非无明,非明无明尽」,这三样都没有,这是空义,名词是世间上的名词,要在这个名词上空,就是圣义、就是佛羲,说「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到这里是十二样,我念一念,大家也可以知道,也不算讨厌,

「无明缘行」,无明就是糊涂,心里胡思乱想,人要明白这个道理,心不能错用,心是最宝贵的,你把他宝贵好了,人人都能成佛,世间上想发财致富、你想做什么人物,这都是妄想,你要说成佛最高了,这是人的本份事情,佛者觉也,自己身上带着的东西,不向外求,成佛改个名词,就是成觉,成了我自己的知觉,我以知觉为本位,不以有形有相的身体为本位,大家这个地方就好明白了,这地方说「非明无明」,这是说非,你敢正式的说这个名字,把这个非去了,无明这是必须有的,人人都是这个样子,都从无明里经过,「无明缘行」,你心里糊涂,心就歇不住,想完了这个就想那个,你一缘行得有认识,「行缘识」,你就有了认识、有了分别,人所认识的,「识缘名色」,人生、人死,人是怎么生的?不必细说,你有这种认识,将来还得托生人,「识缘名色」,名色是坐胎的名字,哪个人没有父母?「名色缘六入」,坐胎在母腹长成六根,「六入缘触」,人一生下来,六根触六尘,怎么叫触呢?不认识!

小孩一生下来哪认识呢?他眼见到什么东西就要触动;「触缘受」,对心思的就欢喜,不对心思的就哭;「受缘爱」,长大就分别知识,见什么我爱、那个我不爱,爱什么求什么,「爱缘取」,愿意吃什么就买什么吃,「取缘有」,作取什么有什么,这就说到人做善有善报,你爱做善你就取善、做恶你就取恶,你把恶取了,就是你自己的,「有缘生」,到了来世,从前世说今世,从今世到来世;「生缘老死,老死以后又生」,老死到了究竟—忧悲苦恼,人到临死的时候,哪还有好境界呢?忧愁、悲哀、痛苦、烦恼,最后得这四个字-「忧悲苦恼」,这是十二种因缘,这里说的文辞简略,「非明无明」,也不是明、也不是无明,也不是明无明尽,「如是乃至」,我说的这十支,前边说的无明,最后说老死尽,「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这就不用细说了,这是中乘圣人用这些法修行,底下再说小乘的圣人。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11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这是小乘圣人修行法,证到极果阿罗汉,我念的六句话,「非苦非集,非灭非道」,这四句话-苦、集、灭、道,人在世间是离不开的,苦集是凡夫法、灭道是圣人法,这非字不用讲,非就是完全不是。佛先说苦、集、灭、道,人有八苦交煎,我也常说,不说到这里也就不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谁能离得了?生下来就哭,因什么哭?他不好受才哭;老苦,你看我这个样子,走路还得人帮忙,这就是老苦,不论老少有了病就是苦,谁敢说我没有病?到临死更苦,还有四苦:爱别离苦,你好爱他,他死了,离别了;怨憎会苦你越烦他越离不开,你天天怨他憎恶他,天天还得聚会,不聚会没有饭吃;还有求不得苦,你看人没有儿女,求儿求女,求不着也是苦,最后一个是色身的苦,五阴炽盛苦,五阴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有这个色身,我不知道旁人,我就知道我自己,有衣、食、住,你没有这个不行,有这个身体,他不能独立,非有帮忙的不可,没有吃的、穿的、住的,你怎么活着?人生活为这衣、食、住,得受多少苦处,你不受苦不行,所以说五阴。色阴就是有形相的身体;受阴就是要享受衣、食、住;想阴,你得想主意,什么事情也得有思想,光想不行还得去实行,这叫行阴;人家能行你不能行,还得先学知识,这叫识阴,先念书学知识,好吃饭穿衣住房子,你看这一个身体多苦,这叫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是八苦交煎。

你到了佛法上,不但不是乐、也不是苦,非苦,到这个地方苦是从哪里来的?召集来的,「非苦非集」,人人都学佛,哪有这些苦楚?所以说成佛不算是妄想、也不算高求,是人人的本份事,成佛怎么讲?就是成就自己的知觉,这个知觉不是胡思乱想,有了正经的道路了,大家别看成佛太高了,我们还能成佛吗?人人都有成佛之份,就是这种好事,人不信的多,你要相信那得多少世的善根,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这里说苦从哪来的?是从集上来的,你自己招集来的,自己做什么业受什么报,要想去苦,知苦就别招集了,苦就灭了,知苦断集,怎么断法呢?得慕灭修道,你得羡慕这个佛道,把一切的烦恼都销灭了,就证了寂灭了。

所以苦、集、灭、道这四个字,先说这个非字,非苦啊!你就不能够受世间上五阴炽盛苦、八苦交煎了;非集,就不能招集了,你明白这个佛法,哪能招世间上的苦?这个苦都是自己找的,人自个儿找苦,他不苦也不行吶!非灭、非道,要想去苦集、要想不受苦,你得有个道理啊!你得学个道理才不招集啊!把道修成了,就证寂灭的佛法,你灭除一切烦恼成就佛道,知苦断集,想灭烦恼就得修道,苦、集、灭、道这叫四谛法,「非智非得」,你得有这个智慧、羡慕这个寂灭,你就得修道,这个地方得有智慧,有智慧然后才能得证四果阿罗汉圣人位。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黎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蜜多。

这一段文是说六度法门,这是大乘法,随跟着就是佛法,「非檀那」,这是梵语,都没翻,这是最尊重的意思,原来的音声不肯翻,解释是一样能明白,这先说六度法,大乘法是先以六度入手,头一度就是檀那,檀那就是布施,大乘法最要紧的是布施,财布施、法布施,都行要施舍,「非尸罗」,第二是尸罗,完了再解释非字,这非字容易解释,尸罗就是戒律,学佛的人,不管大乘小乘先持戒律,大乘有大乘戒、小乘有小乘戒,这里说的大乘菩萨戒,「非毗黎耶」,第三是毗黎耶,就是精进,「非羼提」,羼提是忍辱,「非禅那」,禅那就是禅定,「非般剌若」,般剌若就是般若,我们简单说就是智慧,禅那寻常说就是止观,这叫六度,这都是行菩萨道必须要用的,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你没有智慧也不能度化人,因禅定你才能修行,

所以依六度能可以离苦海到彼岸,「非波罗蜜多」,波罗蜜多直接着翻就是由苦海到彼岸,从苦海里头可以到在彼岸上,以六度可以离苦得乐,就是这么个意思。上边都加个非字,这佛法有泯的时候、有立的时候,泯就没有六度相,所以这一个非字就是诸法空相,这就表示空,并不是断灭空、也不是顽虚空,这是在有上说空,叫妙有真空,说到波罗蜜多,已经离苦得乐了,这个功夫已经修成了,这底下又说-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这是佛法,刚才六度是菩萨法,「怛闼阿竭」就翻如来,平常说如来佛,印度话叫「怛闼阿竭」,「非阿罗诃」,非字是空义.阿罗诃翻应供,佛的十号之一,「三耶三菩」翻正遍知,这个正理普遍的、没有不知道的。这个大涅槃与二乘涅槃不同,涅槃这两个字翻不生不灭,他这里分析有大乘的涅槃与小乘的涅槃,阿罗汉与缘觉都叫小乘圣人,他也有两种涅槃:活着的时候是有余涅槃、到临命终时叫无余涅槃,把世法俗业都销灭了,到这地方叫不生不灭,这是二乘人的二种涅槃。这里说如来十号,文来的简略,一提这三号,其余的也都明白了,解释的时候不得不说一说,「非大涅槃」,这是对着小乘说的,大乘涅槃也有两种,

就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之分,小乘只是了脱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还没了脱,变易生死是分段生死的根本,这个地方他还没了脱,这里说大涅槃就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一齐了脱,都没有了,又「非常,非乐,非我,非净」,这专说常、乐、我、净这四个字,常是永远常在、没有生死;乐是永远安乐、没有烦恼;我是永远没有变化;净是永远清净、没有污染,这是佛的四德,把佛经上要紧的名词都集到这里来,为发明佛的果位,这里加一个非字,这个地方先不用说了。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以是俱非」,以着这个俱非,这是承着上边说,非小乘、非大乘、非佛法,加上个非字,「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这叫世、出世在一块,出世也不离世间、世间也不离出世。佛是无所谓出世、也无所谓世间,众生这个缘要熟了,随时教化,说「以是俱非,世出世故」,说到这里已经结成了。

藏心俱即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以上是说一切法如实空义,这又说一切法如实不空,什么就是什么,合在一块说,「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以是俱非,世出世故」,这是明随缘不变,如实不空义,前边说的非完全就是说诸法性空,空是妙有真空,不是眼前这个虚空,这又说如实不空义是真空妙有,说「以是俱非,世出世故」,以着这个该怎么样呢?「即如来藏,元明心妙」,这就是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缘之用,随缘里头藏着不变、不变里头藏着随缘,这就是说不可思议的道理,人人都俱足,我们人都是着在一边,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你要说亦有亦无就不明白了、就不信了,说非有非无更不信了,

所以以着这个「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他就成这个佛法,这就是如来藏,如是不变之体、来是随缘之用,随缘里藏着不变、不变里藏着随缘,你不能说一定是个什么,世间万物也都是这样,我们人也是变就不变,你没看见他变、他无故的就老了,你说是无中生有,有中就成无,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即如来藏」,他是承着世出世故,你向哪里去找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如来藏「元明心妙」,元是当根本讲,根本上就是明明白白的一个心,不可思议,「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心造的,这个人的自尊自贵,哪个人没有心?也不管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统统都有心,有心你要会用,人人都能成佛。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

承上边说「即如来藏元明心妙」,这说「即心即空」,空就是没有,随跟着说有,「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大」,这是说七大,这才说了六样,这个心是说的就是胜义根,这说「即心即空」这段文,上边说非,这是说即,即就是有,这个心是见、闻、齅、尝、觉、知,是胜义六根,还有六种胜义识,这识与根还不一样,到这七大上是从根本上解决的,所以这个心与其他的解释全不同,就依着这个「即心即空」,「即心即空」是依着这个「元明心妙」,以这个「元明心妙」,心就是心、空就是空,他怎么说七大?这才说六样,这见、闻、齅、尝、觉、知算是胜义根,算是一大,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也算是一个识,一个根、一个识,加上虚空、加上地、水、火、风四大,这正是七大,七大这是总说,底下又分开说-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指着凡夫法说的,「即色,即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尘,「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这是六识,这六根、六尘、六识是十八界,前边说空,这里说有,就是凡夫所承认六根、六尘、六识,统统的都归在如来藏,是这么个意思,底下又说十二因缘。

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

佛说十二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是十二支,念的这段文简略说完了,统统都归如来藏,「即明,无明,明无明尽」,明就是指的人心明明了了的,这个无明从哪来的?是从明上来的,这个人元来都是清清净净的、明明白白的,就是因自己不认识自己,拿世法一染,就不明白了,明就成了不明,「明无明尽」,说这个明和这个无明,统统的都到了究竟,该怎么样呢?无明就缘行,「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如是乃至」,由这个明、无明缘行,他这个人的心没有着落,这是说发起的话,由这个明就成了无明了,因什么无明呢?他一有对相就不认识自己的明,拿这个明就染了,由这上头就无明,明和无明都没有,「如是乃至即老」,「无明缘行」,行世间的事,「行缘识」,有这个认识,他分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由过去的事情又成现在世,「识缘名色」,这就是人一坐胎的名字,由这个不明白,

所以这个人就投生了,「名色缘六入」,一坐胎就有六根了,六根怎么叫六入?就是眼能入色、耳能入声、鼻子入香、舌头入味、身上入触,这是前五根对五尘,心里头能入法,就是前五根对其五尘的法,他都入进去,就叫法尘,这是说由这个明就成了无明,「六入缘触」,人一生下来六根对六尘,小孩他什么也不明白就叫触,「触缘受」,人一生下来就要吃奶,「受缘爱」,谁给他东西吃,他就向谁好,「爱缘取」,他长大了爱什么他就取什么,「取缘有」,你取什么就有什么,今世有什么业,来世受什么报,

「有缘生」,这是说到来世,「生缘老死」,生下来,还得老、还得死,这是十二因缘,是简略的说,「如是乃至即老即死」,乃至是个超略之词,从无明上来的,明无明尽,「如是乃至」,把当中的几支超略过去了,「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又从今世到来世,这是十二困缘,是中乘圣人法,怎么就成了中乘的圣人呢?他是修还灭门,我们凡夫是顺生门,顺着就生人、逆着就生圣,怎么是还灭门?你要想了生脱死、成圣成贤,先灭这个无明,无明灭就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一起灭,这是还灭门,底下还有四谛法。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15

即若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

前边都是非苦、集、灭、道,这又说即,即苦、集、灭、道,这四谛把他研究实了,一点也不错,怎么叫苦、集、灭、道呢?人生下来就哭,所以说生苦,苦是从哪来的呢?由集来的,就是由十二因缘,自己招集的,苦不是谁给的,你做什么业生什么人,你前生造聪明业,今生就是聪明人,前世做糊涂事,今世就是糊涂人,苦集得怎么去呢?得修道!

要想离苦你得把这些集的东西都销灭了,灭了凡夫法就成圣人,这地方叫寂灭,这寂灭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不是生灭的意思,再说销灭世间上一切烦恼,应该怎么除去?得修道!苦是世间果、集是世间因、灭是出世果、道是出世因,你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要有智慧才能得证小乘圣人果位。

即檀那。即尸罗。即毗黎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蜜多。

这段文是大乘的六度法,「即檀那」,头一度是檀那,翻布施,大乘法第一步引导人先做布施,有钱舍钱,没有钱舍什么?你明白佛法就施舍佛法,财施、法施!有钱财布施也好、没有钱财有佛法的布施也好、有钱有佛法一起布施更好,行布施有什么用处?布施度悭贪,你要有贪心,就不能行檀那,这是说钱财不肯舍,你要明白佛法不肯给人说,这也与檀那相反,若肯财施、法施,度自己的贪心、又度一切人的悭贪心,刻薄悭吝、贪得无厌的这种心就没有了;第二种「即尸罗」,尸罗翻戒律,就是让人持戒,大乘的戒律持十重四十八轻戒;第三「即毗黎耶」,毗黎耶是精进,勇猛精进!什么勇猛精进?就是布施与持戒要精进!

不能懈怠;第四是「即羼提」,羼提是忍辱,你要行布施、持戒、精进,有人毁谤你,还得要忍辱,不忍辱就会退道心;第五是「即禅那」,禅那也叫禅定,这是华梵并举,这个禅是印度话、定是中国话,修定功,你要完全说梵音叫禅那,就是禅定的功夫,这是自己静坐修行就叫禅那;第六「即般剌若」,般剌若简称就是般若,翻为智慧,这是菩萨六度,底下说六度的好处,「即波罗蜜多」,波罗蜜多翻离苦得乐,也叫到彼岸,这是菩萨所行的六度法门,自度度人,由大乘的菩萨才能成佛,小乘不能成佛,只可以成圣,这是小乘的圣人。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

「如是乃至」,这是超略之辞,「即怛闼阿竭」,怛闼阿竭翻如来;「即阿罗诃」,阿罗诃翻应供;「三耶三菩」,略了一个即,这也是特意的简略,三耶三菩翻正遍知,正是中正的,中正之道普遍皆知,没有不知道的事情,若是证到佛的果位,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的世界,多少万劫不可说的时候,没有不知道的,都在他的知觉之中;「即大涅槃」,大涅槃这是对着小涅槃说的,加一个大字,为是与小乘中乘分开,涅槃翻不生不灭,就是离苦得乐的意思,永远常在,这是佛证到究竟叫大涅槃。

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这是成了佛果的四种安乐享受法,也叫佛的四德,「即常」,永久享受不生灭之乐;「即乐」,这个乐不是对着苦说的,是永远的安乐;「即我」,一切法无不是自己的本身,成了佛,一切众生统统都是佛的一个本体,一个佛是一切诸佛的本体,所以一切人与佛都是一体,这道理都要知道,「即净」,清净无染,在尘不染尘,这是大涅槃以后的四德:常、乐、我、净。先说非,这又说即,非就不是、即就是,这是一边泯、一边立,泯立同时。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这是对着即非说的,连着上文说的,「以是俱即」,俱都是什么?「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出世间法就不离世间法,小乘、中乘人就分开了,他是出世间法与世间法不相合,阿罗汉还有回小向大的时候,中乘圣人他不度化人,独善其身叫辟支佛,梵音也叫辟支迦罗,说这些名相,这都是总名相,佛把这些散开再归纳在整个的,整个的又统统归纳一个佛性,「以是俱即,世出世故」,是怎么回事情呢?底下又说—

即非圆融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

「即如来藏」,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前边讲过如来藏,「妙明心元」,这个妙就是心不可思想、口不可议论,明是明明了了,就是这个心,心就是性的利用,元字这是结成了,元字当个根本讲,这就是妙明心的一个根本,这是总题文的意思,明随缘不变,前边他用即,是不变随缘,不变之体随一切缘,他用非字,这科文用即字,前边他是明不变之体起随缘之用,这个地方是明这个随缘不变,前边是不变随缘,不变的体也分三种,「遮照同时」,遮是非去一切法,所以最后也非六度、非佛果,这里是即字,照就是显露出来了,说这个即字就是照,这「遮照同时」你听听这个话,像我们所知道的,遮的时候就不是照、照的时候就不是遮,我说的时候就是不说、不说的时候就是说,这是一个大乘法,凡夫法,说就是说、不说就是不说,是就是、非就非,这个地方是一个整个的,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上边说出世法就是非、说世间法就是即,佛把这些法都总起来,「以是俱即,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即一切法、出世间法就是非一切法,这个地方这是个对待的,佛法是个绝对的,「超伦绝待」,没有伦次、绝了这个对待,所以这地方说到「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这就把这些名称都集在一块了。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这是佛的这些弟子们不能够完全接受,佛说的这些道理-「离即离非」,你说就是也不对,即也得离;不即,就得非,非也得离;「是即非即」,说是即,也不对;非即,更不对,这都不对!开口便错!举念即乖!你开口一说就错了、你举念就乖离了,这地方就叫离四句之过、绝百非之谤,你有这四句,哪一句话都有过,由这四句话开成了一百句,一就开四句,四四一十六句,分开说也是错,这十六句,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十六,也是错!你说到一切归到百非上也是错,开口便错,就怕你开口,「入无言说道」,这个道理入在不可言说上,所以这个道理只可以会不可言传,佛说「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这是佛说,你们做不到的事情,小乘法还能借着所说的事情解释「妙明心元」,不思议的这个明明了了的知见心的根本,该怎么样呢?「离即离非」,你说他这就是,这不是即吗?

也得离开,非呢?前边说了这些法,都是非,你再说是即,也非,说非即,也不是,这叫离开四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统统不对,这些话都是世间人说的,「如何世间三有众生」,怎么叫三有众生呢?有欲、有色、有无色叫三有,有欲就是欲界天,这是说天上的人,天上的人比我们世间人高,天上的人为上界、世间的人为下界,天上有二十八层天,有欲六层,有男婚女配;有色-有形有色没有欲了,有十八层;有无色界—就是四空天有四层,共二十八层天,这都是凡夫。你再说到出世间,「及出世间声闻缘觉」,这是小乘、中乘的圣人,虽比二十八天高,这都是用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拿所知道的心测度我如来证佛果的这个道,「无上菩提」,没有比他再高上的觉道,你没离开所知所觉的心,这个病都在所上,你拿所知道的心测度如来无上佛果,这都错了,这是佛的诃斥,你用世间的语言入佛的知见,你哪能入进来?底下说一个比喻。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佛拿乐器作比喻,琴是七弦、瑟是二十四弦.尧、舜的时候讲「琴瑟友之」那个典故上,人要办喜事,就用琴瑟这两字,那是帝尧的两个闺女,都给帝舜做媳妇,说帝舜他能弹琴,这娥皇、女英,是尧帝的两个闺女,这是两位公主,这时候称呼他弹瑟,琴合瑟一弹,这是交友,「琴瑟友之」是这么一句话,七言对上有这个话,「譬如琴瑟箜篌」,箜篌是笙管笛箫,这都是竹子做的,所以字不离母,都是用竹字头,琵琶也是丝弦,是抱着弹,琴瑟是放在桌上弹的,佛拿这些乐器作比喻说,「虽有妙音」,这些琴、瑟、琵琶、笙管、笛、箫虽然有好的音声,你得会弹,「若无妙指,终不能发」,音声最妙,若手指头不灵活也发不出好的音声来,「汝与众生」,这是佛问弟子们,说你们与世间上一般人众多成分而成的,有生命的都叫众生,「亦复如是」,

也就是这么个意思,佛法这个道理,你拿嘴一说,不是有就是无,不是亦有亦无、就是非有非无,你拿这个开成一百句,这都得离开,「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宝觉真心,虽然是各各圆满,就不能用,人人都有宝觉真心,他自己把自己迷惑了、埋没了,怎么叫宝觉?这个觉是永远不改、永远不变、永远不坏的,这才够上宝觉,这才叫真心,「各各圆满」,这是佛问法会上人凡能听经的、研究经的、闻着一句两句的,你们这个知觉都是圆满的,就是不会用,你们哪个人不圆满?就是用错了、认错了、做错了,若要是「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比如我一按指在这个琵琶丝弦上,这如同是什么?「海印发光」,拿这个做个比喻,海印三昧,这是禅定的功夫,我要一按指,好比这个事情成就了。

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汝暂举心」,佛说你们暂时举心,不用说话,那就错了,不用等着说出来,说出来更错,「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因什么缘故?这底下有缘故,若这样我们就不能行了,「由不勤求无上觉道」,佛给弟子们说的,开出一条路来,由你们不勤求这个无上的觉道,无上的觉道是佛道,成佛的法你们都不愿意听、不愿意学,距离得太远,「爱念小乘」,这小乘法得效验得的快,所以他是爱念小乘法,「得少为足」,你们这时候有证到四果阿罗汉、有证到辟支佛果的,辟支佛果不是究竟的佛果,中乘、小乘不是大乘佛法所摄。

开释妄因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炒明。受此沦溺。

这一科文是发明人的迷悟因缘本无自性,所以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这是说人的缘起,富楼那尊者更不用说,当然是根本上与佛是一样的,说「宝觉圆明」,宝是永远不变坏的意思!世间的金玉珍珠也叫宝贝,但是不能与宝觉相比,这宝贵的知觉是永远不坏的,常在圆明,圆是无欠无余,无所不在、无所不是,所以说宝觉的这个明白是圆融无碍的、遍满一切处,这是说人的觉性是这样,这个「真妙净心」是承着「宝觉圆明」说的,他以性为体、以心为用,体用是不相离的,觉性是圆明的,没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这个「真妙净心」,真而无妄,没有虚妄的,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知觉心,净就是无杂染,这个净心,就是心不可思、口不可议,就叫妙净心,这是说人人本具的,诸佛与众生,谁也不多、谁也不少,可就是有发现的、有不发现的!

有迷惑不承认的,佛是完全承认了,这个「宝觉圆明,真妙净心」,也不是修出来的、也不是炼出来的,本来就如此,我们人迷昧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用修、也不用炼,这是个现成的,这个地方是富楼那对着佛说,「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圆满没有二样,佛与众生没有二样,这是说人的心性元起的地方,这底下一转个又说,「而我昔遭无始妄想」,我因什么与佛不一样呢?而我往昔,起初的时候,自己遭的无始的妄想,怎么叫无始?没有根本、没有起头的地方,本来的知觉因为迷惑遭了这个无始的妄想,就与佛不一样了,「久在轮回」,轮回就是人的生死的一个别名,轮过来回过去,生了死、死了生,久在生死之中,

「今得圣乘,犹未究竟」,现今我虽得证圣乘,乘者是运载之义,乘船乘车都叫乘,说得圣乘,就是说我虽得了圣人的真理,这还没到家,还在路上行着,得着走的道路,有了依靠了,然而还没得到究竟,这是他自己说实话,说完了自己证到的见地。底下又赞扬世尊,说「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种种世间上一切的虚妄,圆圆满满的都销灭了,一点也没有了,「独妙真常」,佛是独立自在、不可思议的、真正的、永远常在不改不变,这是说佛证到的地位,把佛的这个意思也说了,

「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这是请问佛的话,说「敢问如来」,这里含着不敢问的意思,因此不敢问佛,我这才勉强着敢问,「敢问如来」这是自己冒昧,「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说佛证到佛果地位,我们在半路上走着,这还有世间一切众生、四生六道,这是说这一切众生,「何因有妄?」是什么因缘他就有虚妄不实的事情?有这虚妄不实的事情,是「自蔽妙明」,自己遮蔽住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明明了了的心就不发现了,因此这么一糊涂,这是误作误为,「受此沦溺」,在这个世界上受这个沉沦陷溺之苦,好比丢在大海里头,就是这么苦,这是富楼那尊者问佛,底下佛回答。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佛告富楼那说,「汝虽除疑」,你虽然除了疑了,「余惑未尽」,余惑还未尽,人的迷惑有层次,有迷理的无明、有迷事的无明,除了疑惑是指头一层的迷惑,头一层的迷惑是见思的迷惑、第二层的迷惑是尘沙的迷惑、第三层的迷惑就是无明的迷惑,修行人得破尽了这三种的迷惑就能成佛;这个疑字,比起迷惑虽然轻一点,见思惑一破,就证小乘圣人;尘沙惑一破,就可以行菩萨道;无明惑破尽了,就能开佛的知见。按富楼那这个时候虽然证了四果阿罗汉位,他不住果,还向前奔,所以佛才对他有这一种开示,佛说富楼那「余惑未尽」,尘沙惑若尘若沙,他没有个定数,可多可少,怎么叫可多可少呢?根性若利,直接着就把无明惑破了,这无明是根本的迷惑,富楼那早已破尽见思惑,尘沙惑还没破完,佛一看这个机缘成熟了,直接说给他破无明见法性,我给你说究竟的理,先给你说这么一个比喻,「吾以世间现前诸事」,拿现前诸多的事情,「今复问汝」,拿你听见过的事情,你也知道的事情,

「今复问汝」,我还要问问你,拿这个做比喻,「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佛拿这件事对富楼那说,「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你早先不是听见室罗筏城中有一个人,名叫演若达多,中国话叫祠授,他母亲在祠堂祈祷来的,求神赐给她的儿子,印度话叫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这个人忽然在晨间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眉目很清楚,他一看镜子里头的头就当真的,

「瞋责己头不见面目」,离开镜子,不见面目,因此就起了魔障了,「以为魑魅,无状狂走」,魑魅魍魉就是妖魔鬼怪一类,他不见自己的头,就怕起来了,因此就狂走无状了,以为妖魔鬼怪,无故的狂走,佛说到这里对富楼那说,「于意云何?」在你的心意之中,以为怎么样?说「此人何因无故狂走?」佛说出这个人来,让他心思心思,此人是什么因由无故的狂妄的找自己的头?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佛举出这个人做比喻问富楼那,富楼那回答佛说,「是人心狂,更无他故」,这个演若达多心里发狂,没有旁的缘故,这个心是狂妄的,这个地方这是佛让富楼那自己说这句话,这个人狂走找自己的头,大家说他是狂妄了,「是人心狂」,更没有其他的缘故,底下佛就有话说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20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佛对富楼那说,「妙觉明圆」是人人本具,人的本觉是不可思议的,他的本明是无所不明、圆满一切,没有缺的地方,这「妙觉明圆」,不是修出来的,是「本圆明妙」,他根本上就是这么个样子,根本上就是圆融无碍的、一个不思议的一个明白,说「妙觉明圆,本圆明妙」,这是把这个法显出来,显出正法来,以正好显虚妄,这是指人的心性,就是这么个样子,这是不能改变,也不是修炼出来的,人人本俱的。这底下转过来就说他这个狂妄,前边拿这个法先证明这个「妙觉明圆」,本来就是明妙,说「既称为妄」,就没有根据,「云何有因?」这「妙觉明圆」是有根有本的事情,可以当时就表示出来,既然成了虚妄不实的事情,若有因由就不算虚妄了,这句话这是佛答富楼那「是人心狂」,让他自己说,「更无他故」,佛的意思就在这里,没有旁的原故,你这个地方还不明白,还要问我,佛说这个意思答他,借着这个比喻,把这个意思说透了,说「既称为妄,云何有因?」他若有因由就不叫妄,「若有所因,云何名妄?」有一定的因由起来的,也就不算妄了,「自诸妄想,展转相因」,是拿自己的妄想展过来转过去互相为因,「从迷积迷」,迷上加迷,「以历尘劫」,拿这个比方人不认得自己的本性,就是这么个样子,「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佛发明这个理给他说透了,这还是反不过来。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你还问什么因由,因着迷是他自己有的,「识迷无日,妄无所依」,你要认识这个迷惑没有因由,这个妄就没有依止之处,因什么他没有依止之处,还没有生灭呢?「尚无有生,欲何为灭?」他没有本位了,生的时候都没有,哪还有灭?他本真就是个虚妄的,「得菩提者」,是明白佛法了,自己觉悟这个大道理,心里明白菩提,「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如睡醒了的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心里明明白白的,一点也不参杂,「欲何因缘,取梦中物」,你找不出证据来,你梦中梦的事情,心里明白,但是取梦中的东西拿不出来。

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若复无因,本无所有」,况且更没有地方去找,这还问因什么?「如被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他无故的就跑,到处找头,「自怖头走」,他自己恐怖说头没有了,在脖子上按着,他不知道,狂妄了!这比喻人的本性时时在身上,无所不在,他自己不承认,演若达多不承认自己的头,因什么不承认?看不见了就不承认,我们人人都有佛性,还能不承认吗?不承认我们从哪里生活?这是表示这么个意思,这是说「忽然狂歇」,忽然他不狂妄了,把这狂妄劲没有了,「头非外得」,他疑惑着头没有了,是狂妄的时候,「纵未歇狂」,纵着他没歇狂的时候,「亦何遗失?」脑袋何曾有遗失?这就是自己不认识自己,佛对富楼那说,「忘性如是,因何为在?」虚妄在什么地方?你自己看不出,自己妄自狂妄,妄自找头,世间人的本性见不着,就疑惑没有,你要没有性,你哪有命,没有命,你哪有知觉呢?这根本是个性,我拿他做这么个比喻,说是「纵未歇狂」,就在跑着找头之时,「亦何遗失?」头也未曾丢失,得着也不是由外边得来的,还在脖子上安着,富楼那!哪来的妄想?就是从心里起的虚妄,不用再问在哪儿?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佛这就出法子来了,没有旁的,「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你单单的不用分别世间上的事情这就对了,「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这是说狂妄之性就是这么个样,你还问在哪个地方呢?佛说你想修行,问究竟的理,单单的不随世间法转,世间法都是虚妄不实的、都在梦中,梦醒的人,梦中的事情拿不出来,「业果众生,三种相续」,由这个业因业缘到业果上,这说业果众生有三种相续,这三种相续不断,在世间上永远受苦,怎么个理呢?「三缘断故,三因不生」,由三缘能显出三因来,什么叫三因?贪、瞋、痴,贪心、瞋恨心、愚痴心这三样,人人皆有,轻重之说不能免的;什么叫三缘?杀、盗、淫,杀生害命、强取强夺、一味的邪淫,所以说,你要把杀、盗、淫三缘断了,三因的贪瞋痴也就没有了;你要去了贪、瞋、痴的心,杀、盗、淫也就没有了,你因贪就盗、因瞋就杀、因愚痴就邪淫,「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你要断一边,没有因就没有缘了,没有缘这个因也就没有用了,「则汝心中」,就是你的心里头,「演若达多,在性自歇,歇即菩提」,演若达多就是你心里的狂妄,你把心中的狂妄若是歇下去,那就是觉悟了菩提佛果,就在自己有无果决的心,「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说到这里,佛叹惜人自己不承认自己,「胜净明心」,这上边说「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菩提从哪里来的?由「胜净明心」,胜净,这个净胜过一切,不能污染,怎么叫胜净?外边有可亲、可爱、可厌烦的都不理会,你要有亲爱的事情也就染了、有烦恼的事情也就染了,这个净要胜,胜一切的境就行了,就没有一切的污染了,「胜净明心」就是一个明白,不要糊涂,「本周法界」,你别把自己看轻了,就是我们人人的这个知觉的心,要把虚妄的事情要撂下,根本上周遍法界,要是不明白,糊涂了,也是周遍法界,自己不承认!这个性理无边,这个是本有的,人人的天性,自己不认得自己啊,「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这不是从人怎么用力量、怎么修炼、怎么受苦得来的,不是那个事情!看佛说的这话有多么果决、有多么干净,「不从人得」,是本来的,不是人去得来的,还得用力气,「何籍劬劳」,用力的劳苦,「肯綮修证」,是劳筋动骨的修证,都用不着这个,因什么?是个现成的,随着佛又给他说一个现成的道理。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佛说一个比喻,「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有一个人在自己的衣里有一个如意珠,或是父母给他的,或是亲戚朋友给他的,让他保存,「不自觉知」,他自己不知道有个如意珠,「穷露他方,乞食驰走」,穷得无聊,向他方乞食,东走西走为的是讨饭吃,「虽实贫穷」,虽然是实实在在贫穷。「珠不曾失」,这个如意宝珠还在身上,他不知道,「忽有智者」,忽然有一个有智慧的人看出来了,或者是给他拴珠的人看出来了,比如这个意思,「指示其珠」,告诉他身上有个无价宝珠,你自己怎么还讨饭吃,「所愿从心」,你愿意得什么有什么、你愿意用什么有什么,「致大饶富」,可以致大饶富,饶富是很大的财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拿这个比喻发财致富,想成佛都行!如意宝珠是什么?是人的佛性!自己不承认,你要慢慢的细心承认了,当下就是!不用费事,劳筋动骨、费力气,一点力气也不用费,本有的!这个如意珠你想怎么的就怎么的,所以想苦有苦、想乐有乐,谁还愿意想苦?总想乐事,想乐事你永远的安乐。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21

开释迷闷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也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

这一段文是阿难尊者有疑惑问佛,这是个疑问,「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阿难疑惑佛上来说过,因缘这是随时活动的一个名词,这不是究竟的佛法,前边佛就驳过他,阿难心里头仍然放不下,今天到这个时候他一看,旁人说的这个道理,佛都给他解释清了,这一宗事情心里头放不下,是什么?就说因缘不是究竟的佛法,这是活动的一个名词,阿难以为因缘就是佛法,所以就儱侗了,阿难在法会大众中要问话,必得先要顶礼,佛在上边坐着,顶完礼站起来对佛表白,说「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三缘就是世间人做的杀、盗、淫,三因就是贪心、瞋心、痴心,有这三种心就容易做三种缘,做出来就是杀、盗、淫。佛说三缘断故,三因就不生了,外边没有杀、盗、淫,心里自然的贪、瞋、痴就少了,一点点就销灭了、就不生了,贪心生盗心、瞋恨心生杀业、愚痴心生就是世间上邪淫的人,这是修行的法子,人要想修行先从根本上入手就去贪、瞋、痴,外边的三缘更不应当做了,「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这是佛自己亲自说的,这是修行最要紧的地方,狂妄心歇下来就是佛心,上哪里去找佛心去?

哪个地方去找佛呢?就怕人或轻或重多少都有一点,一有不对,瞋恨心就起来了,有智慧的人觉得不对,当时就销了,要没有智慧、没有研究佛法、不会修行,这瞋心就越养越大,大来大去就要杀人,那是一点也不错!贪、瞋、痴的心要是断了,从根本上做恶的根就断,这个人心里头要没有一点规矩,就像疯狂的人,随便乱想、随便乱做,「心中达多,狂性自歇」,狂妄的性自己不想歇都会歇下,心里头没有贪瞋痴了,哪还有是非心呢?狂性自己要歇下,歇下来就是菩提佛心,我们人在世界上自己都不觉悟,觉悟世间法,修行清净心的法子不用了,所以人心就狂妄了,你上哪里找佛心?全在歇上,「歇即菩提」,歇下!这菩提的心就是佛心,成佛是心成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歇下去就是菩提心,

「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这句话是阿难对佛先说的,说佛法不在因缘上,因缘本来是个动词,阿难所以对佛说,什么事也是因缘,「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佛自己不赞扬因缘,这里的因缘是从佛嘴里说出来的,说什么「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有因有缘,这不是佛说的吗?阿难拿因缘就当佛法了,这是他错的地方,皎就是亮亮光光的、明明白白的,这是佛说的,自己不承认是究竟的佛法,「云何如来,顿弃因缘?」说斗然间把因缘两个字放弃了,这是我早先跟佛学的。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阿难说我也是听佛说因缘法开的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又对世尊说,不是我一个人知道,佛常说这个道理,此义何独我阿难这般年轻有学的声闻,佛三十岁成道,阿难才出生,在法会里头也是阿难是最年轻有学问的声闻,还有没学的还得学,普通说,有学问、没学问在佛法里头叫有学,就是求学的时候,求了学然后你好修行,不求学你怎么会修行。这地方就比较说了,说此义就是因缘中用不中用的这个义理,我们都是中用的,此义不独我们听佛讲过,我还有多少没学的,还得要学,怎么叫声闻呢?不能自己识得本心、见自本性,修行人讲明心见性,明白了自己的心、见到自己的天性。根性来的顿,初学的人必得给他说法,他拿耳朵听见,这才叫佛法;你要在禅宗里头,不一定在说话上,一举一动都是佛法,那更不明白了,你说他还不明白,必得说法他才明白,所以这叫有学的声闻,到无学就绝学了,绝学就是没有忧愁了、心里一点妄想心也没有了。

修行的法没有什会特别的巧法子,就是心里起妄想,大家要知道,哪有巧法子?哪个人心里没有妄想,轻重之说,若能每天去点妄想,别说每天,每月每年能去点妄想,这就是最好的事情,这都叫佛法,什么叫佛法?佛法没有什么稀奇!「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比我高多少倍的都听见因缘法,佛为什么顿然间把因缘弃舍了?「今此会中」,这就举出法会之中有名望的「大目犍连」,俗语有说,目连僧救母,这是佛的有名的大弟子,「及舍利弗,须菩提等」,这都是有名的大弟子,这三位早先是外道的修行人,后来皈依佛,他早先「从老梵志」,是印度婆罗门,那是最高上的、最尊贵的一个教门,这三位原来都是婆罗门的人,因为听到佛的道理真实,才丢了婆罗门跟随佛学,这名字叫老梵志,他怎么叫老梵志?这都是老修行,梵志当清净讲,他立的志向都是清净的,心里一点贪、瞋、痴都没有,他是从外道「闻佛因缘」,他们闻听佛说的因缘法,「发心开悟」,他们是因为听见佛说因缘,心才开悟,「得成无漏」,人没有妄想,就不漏落在世间上受苦,是永远得大安乐,「今说菩提不从因缘」,佛早先教我们从因缘上修行,现今又说菩提佛果不从因缘了,菩提佛果是成佛的法门,「楞严经」是最上的大法,佛说完「楞严经」就说「般若经」,说完「般若经」,就说「法华经」,再说「涅槃经」,说完了就入涅了。

阿难尊者因佛说的话心中不服,他特意请教佛,说是要不从因缘法入手,怎么修行呢?「则王舍城拘舍梨等」,说王舍城有个外道叫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他们说自然法成第一义,佛说成佛的法为第一义,从因缘上起,因缘和自然是相反的,因缘是有因由、有助缘,这个事情才能成,自然是不用造作,自然就成道。

有这么一种外道叫自然外道,他的头目人叫拘舍梨,佛说证菩提佛果不从因缘,那么就等于王舍城里的外道拘舍梨等,那些人说的自然,不用修行就成第一义了,阿难请教佛,说到这里把他的理由说完了,「惟垂大悲,开发迷闷」,惟望我佛可怜我们,开导我们发明这个道理,除去我们心里的迷闷,阿难尊者把请教的意思说完了。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佛对阿难尊者解释这个意思,「即如城中演若达多」,说阿难比如城中有一个发狂的人,名叫演若达多,你们都知道,他因照镜子,不见自己的头,到处找头,我说不用因缘的比喻,就如城中这个人,「狂性因缘」,他无故的发狂,「若得灭除」,要是一销灭了,「则不狂性,自然而出」,不狂的这个性自然的就出来了,

「因缘自然,理穷于是」,你说的因缘自然的理,到此为止,这因缘和自然就是佛又给他解说,我因什么早先说因缘,现在又说因缘不究竟,那时不说因缘法你不能证四果圣人,直接说大乘法你不相信,佛是叫他从小乘入大乘,这是佛度化人的权巧方便,当然阿难尊者有此一问,本来他也应当问,因什么?早先佛让他学因缘,这时又不让他学因缘,所以佛指演若达多「狂性因缘」为例,「狂性因缘」若灭了,「则不狂性」因缘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的理由也就这么一点章程,也就这么个意思。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佛对阿难说,「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来演若达多的头就没丢失,头本自然在他的脖子上安着,「本自其然」,本来他自己就是,若是这么样,「无然非自」,没有一种道理说不是,若这么说「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这是什么缘故呢?到处狂走找头?「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佛对阿难说,演若达多的头在脖子上长着,他自己发狂,「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布头狂走?」他若有因缘就不叫狂了,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若是自然头以这个因缘发了狂,若果然是这么样,这没有理由可讲,「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不能说把头丢了,还去哪里找头去?「狂怖妄出」,他要有理由就不叫妄了,就是真的了,「狂布妄出」是「曾无变易」,并没有什么变易,「何藉因缘」呢?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这说不是因缘成了外道的自然法,说本狂是自然就会狂,「本有狂怖」,他根本上就是个疯狂,「未狂之际」,早先他不狂,突然间他狂妄了,他在未狂的这个时候,他「狂何所潜?」他那个狂在哪里藏着?你说说这个理,「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若不狂于自然,狂就不是虚妄的了,那他怎么又狂走呢?这个理怎么讲呢?

若悟本头。识知狂定。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若是醒悟了认识他自己的本头,他知道是狂妄走,「因缘自然」,哪个算因缘?哪个算自然?这与因缘自然毫不相干,「俱为戏论」,「是故我言」,因着这个,早先佛说的「三缘断故,三因不生」,这是对阿难说,底下佛又把这个话又转回来,又给他破除,「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就因着这种道理,我才说三缘一断,杀、盗、淫就没有了,这是实实在在的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菩提心一生起,就是成佛的心,生灭的凡夫心就销灭了,「此但生灭,灭生俱尽」,因此生灭俱尽,「无功用道」,这是佛法无作无为的工夫,你要是有造作,那就错了,「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佛法怎么修呢?就是歇心的法子!你要是歇狂妄心就是修行,事情应做的我还得做,做完了就拉倒,不必多忧多虑,用不着的事情不用想他,这就是成佛的法子,哪还有巧法子?所以这就叫「无功用道」,没有功德!佛法是无作无为的,「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你若有自然在心里头,你心里头就有个影子、就有个自然,你有因缘,心里就有个因缘的影子,这个心越干净越好,

「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你要常有因缘,这个因缘常在你心里头,「生灭心灭,此亦生灭」,说到这里还没到家,说「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我这个自然心又生出来了,要不让他生,生也灭了、心也灭了,「生灭心灭,此亦生灭」,你再这么着,还是心里有生灭心,你有作用就不行,「无生灭者,名为自然」,无生灭的名字就叫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又如世间上诸相杂和的成为一体,世间上哪一种物都是诸相杂和的,成为一体,「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要不是和合的,他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本然也不是本然、和合也非是和合,「合然俱离」,合也不要、然也不要,合与然俱都离开,「离合俱非」,连离带合还不对,要知道这个就放下一切了,「此句方名无戏说法」,这才够上佛说法没有戏论法,都是真实的,不是游戏随便乱说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22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祇益戏论。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佛对阿难说,「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你还不错,多知多闻,但是对于菩提涅槃的道理尚在遥远,非是历劫辛苦修证的,「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虽然你能忆持十方如来的十二部经,不光一尊佛说的十二部,佛说的经有十二部份,不是十二部,多字叫十二部经,一个经里头有七分八分的、有十二分不全的,所以叫十二部经,十二个说法,是这么个意思,不是指我们念的这一部一部的,有十二种说法,「清净妙理如恒河沙」,你都明白了,佛法你都会说,你心里没有正式的功夫不行,「祇益戏说」,你不实行实作,你尽给人说,这就像献论之法,「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你就把因缘自然说的顶明了的,

「人间称汝,多闻第一」,无非说你是个有学问的,就属你第一,与你有什么相干?你也不能超生了死,「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佛这就揭他的短了,为什么你叫摩登伽女把你迷住了?你就是没有真修行,这是佛说,「何须待我?」你还须要我去救你,我用这个「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把摩登伽女的心中淫欲之火顿然就没有了、就销歇了,这没有真修行怎么能救你?这个摩登伽女虽然不好,他撂下一切这就对了,当下他就学佛,当下他就「得阿那含」,他把狂妄心一歇,这就证了三果的圣人住,你看这个佛法说容易有多容易,然而这还叫小乘,佛还让阿难修大乘,「于我法中,成精进林」,摩登伽女她在佛法之中成道,这是说不但她一人,得道的人很多,都是精进而成的,多的如树林子那么多,都沾着佛法的好处了,「爱河干枯」,就是世间上的贪爱像大河似的,容易把人淹死,淹人的灵性,亲爱像大河似的不容易过得去,已经干枯了,没有爱水了,「令汝解脱」,这是佛对着阿难说,他把你们解散了,才把你才救出来。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

佛对阿难说,「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你虽然奉持如来的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你聪明读了多少的佛经都能奉持不忘,这也不可以了脱生死,你总得修无漏业,就不会漏落生死了,什么是无漏业?就是前事不思后事不想,就在现前这一念,不摇动,你一摇动就堕落下去。

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罗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远离世间憎爱二苦」,世间上有两种苦:一个是憎恶心—从心里厌烦你、一个是亲爱的心,这两种是最苦不过,在这里不能说一切都做到,总要减轻,这就叫修行;去憎恶心,你不要与这个人不对就起瞋恨,和这个人好,就亲爱的离不开,这都不对,这叫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摩登伽是个不正当的女子,「由神咒力」,由佛说神咒的力量,连阿难与他都救出来了,「销其爱欲」,把这个爱欲的心给他销了,「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他就是佛法之中一个明心见性的好比丘尼了,立刻就转凡成圣了,证圣果了,这佛法你要有真心,真能放得下,就是这么超近,「与罗睺罗母,耶输陀罗」,罗睺罗的母亲就是佛的夫人,名叫耶输陀罗,这说性比丘尼就是摩登伽女转邪归正的名字,成了修行有名的人了,「同悟宿因」,这时候她与耶输陀罗都醒悟了,都开了神通了,多生多世所做的事情都知道了,

「知历世因」,历代世世的因果报应都知道了,「贪爱为苦」,都醒悟了有贪心、有爱心是最苦的,「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把一念贪爱的心放下,拿这一念清净心熏修,前事不思后事不想,这就是修无漏善,你要是想善想恶都不对,你要能这样修就叫无漏善,不再堕落世间,超出三界了,「或得出缠」,出缠是成小乘圣人,「或蒙受记」,大乘的菩萨蒙佛给他授记将来作佛,「如何自欺,尚留观听」,佛说阿难这时候都着在言语上、听闻上观听的这种心你还没歇下去。

求最上乘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这段文是佛指示阿难不生不灭为本修的因,起妙三观门,当文中是阿难启请,上来佛把摩登伽女及耶输陀罗的因缘果报,已经都说清楚了,「闻佛示诲」,这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这样的开示教诲,「疑惑销除」,疑惑都销除了,疑惑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一醒悟了诸法实相,佛说的这个道理要悟透了,一切法皆是实相,因佛解释这个究竟的真理,阿难与法会大众,身体与心意特别觉着轻安,身体不但安然自在,而且还觉得轻快,不像早先那么重,得着这种境界,这是学佛法得的益处,这如同「得未曾有」,这从来也未曾有过,今天得着了,佛说的法心里一透彻,很轻安的安然自在,这是得着从来未曾有过的这种好事,在这个地方感动的「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听佛说的这种道理,身心轻安,所以这么一感动就掉下眼泪;悲泪是有泪无声叫悲、有声有泪叫哭、无泪有声叫嚎,这时候他感动的有泪无声,叫悲泪,

「顶礼佛足」,就是五体投地,顶礼完了,又「长跪合掌」,双腿跪在那里,合起掌对着佛表白说「无上大悲,清净宝王」,这是称佛没有再高上的悲悯的心,佛的无上大悲心没有超过的,怎么称宝王呢?佛称三宝之王,佛宝、法宝、僧宝,佛为宝王,这地方是表佛的善心、悲心,「善开我心」,佛说的这些道理善于开导我们的迷迷糊糊的这个心,心里都清凉了,怎么就能够开心呢?「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这是说佛善于开导我们这个迷迷糊糊的心,以这个如是种种的因缘,由浅入深,由因缘方便,又提奖「引诸沉冥」,由这里提倡奖励,引导诸人不要沉没了,不要在幽冥黑暗中不见光明了,诸人蒙佛引导皆出于苦海,说到这里又称-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剎。

阿难对着佛表说自己所得的好处,已经出离苦海,虽然承如是法音,也知道如来藏妙觉明心能可以遍满十方的世界、含育如来的十方国土,能可以包含如来的清净万宝庄严,「妙觉王剎」,教我们人的心都能觉悟,觉悟什么?心不可思、口不可议的这种道理,这才称妙觉,佛为妙觉之王,佛住的地方叫宝剎,说到这里又引出来-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佛又责备我们后学多闻无功,光拿耳朵听,听完了心里没有工夫用,这叫多闻无功,「不逮修习」,不能达到修习的地方,这是佛教导我们,说到这里,自己又说一个比喻,「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好比旅行坐车坐船的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我们蒙佛说的这个道理,就如同天王赐给华美的好屋,这比方佛法就是这么个局面,「虽获大宅」,虽然是得着开大的宅舍了,天王赐的华屋是不错啰!「要因门入」,这么大的宅子,没有门进不去,就不能得着享受,说到这里这又恳求,「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惟独我心里头所愿望的,我佛如来,不舍大悲的心,还得给我们着实的指教,我们好受利益,我们法会大众都是蒙昧无知、心里暗钝,为贪小乘效验来的快,虽然是跟着佛学,仍然还在暗昧之中,

由此可以「捐舍小乘」,捐除弃舍了小乘法,「毕擭如来无余涅槃」,使今我们得着如来的无余涅槃,什么叫无余涅槃?涅者不生、盘者不灭,不生不灭为之涅槃,无余是没有余剩,完完全全的都是涅槃的境界、都是一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是这么个意思,涅槃怎么还有有余涅槃呢?小乘为有余涅槃,证到四果阿罗汉,那就算圣人了,他在佛这里求大乘无余涅槃,要知道小乘里头也有无余涅槃,还有个有余涅槃,怎么个理呢?证到四果阿罗汉,在小乘里就叫无余涅槃,初果、二果、三果这还是有余涅槃,还有余着涅槃还没证到,到了大乘是究竟无余涅槃,他把小乘的有余、无余都搁在一块,都算有余涅槃,还有变易生死没去尽,这是说他自己在小乘里求佛,「本发心路,今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上来说他修小乘不对,应当舍了,要修大乘,他自己根本上发心这条路,佛令有学的「从何摄伏?」从哪个地方摄心能把这个心摄伏住了?无始劫来这个习气太深了,

「畴昔攀缘」,就是往昔之中这个攀缘的心,不是一生一世,是多生多世攀缘,怎么叫攀缘。就是有拉扯的地方,俗语说攀高结贵,缘是牵缠不断,总是没到究竟的无为法,摄伏攀缘的心才能「得陀罗尼」,陀罗尼是大乘里头总持的法子,俗语说你做的事情有把握了,这是修行到有一定的把握、有一定的拿手,会修行了,这就叫陀罗尼,陀罗尼就翻总持,翻中国话是总起修行的法,有把握了、能抓住了,是这么个意思。我往昔攀缘的心,请佛摄持制伏住了,我得着佛的陀罗尼大法,就入佛的知见了,入进佛知佛见了。佛的知见就是觉自觉,佛者觉也,佛字是印度话,说具足了是佛陀耶,东方人就叫佛,翻中国话就是知觉的觉,人人都有知觉、人人都能成佛,成佛不是向外边成,成出个什么来?就是成就自己的知觉,人人有知觉,怎么不能成就呢?把正式的知觉都用错了,用到世间上,人人都如此,在名利场中为名利所染,就是受这个病;人要明白自己的知觉,人人都能成佛,成佛不是成一个什么样的佛,是成就自己的知觉,我们当下有知觉,怎么不能成佛?这知觉有三个阶段:有所知觉、能知觉、本知觉,我们世间上的人都有知觉,这三种知觉就用一样知觉,用什么知觉呢?

用所知觉!眼见、所做的、所说的,这都在所知觉上,普通人都是,听见我所说的,你们记住了,这叫所知觉,说这些话就是让你把所知觉去了,是这么个意思,你要不说话,你也不能明白,把所知觉去了,第二步就是能知觉,比所知觉就高了,到成佛的位子是本知觉,所知觉就是我们每天所用的、自己做的,这都在所上,那个能字都够不上,何况这个本字呢?佛告诉人没有旁的,就是教人把所知觉慢慢的撂下,第二步就要明白能知觉,再把能知觉放下,能所双亡,到了这个地方,本知觉现出来了,本知觉就是佛心,有佛心才能成佛,佛的本意让人认识自己的本知觉,这个本知觉什么样呢?你从所知觉上就知道了,眼所见的、耳所听的、身体所做的、心里所想的,这不都是所知觉吗?你这所知觉必定有个能知觉,我说话你们所听的,这是在所上,谁能听就是能知觉,人可是用这个所知觉,不认得能知觉,把本知觉就付于九宵云外,都是在所知觉上作意,我所说的话、你所听的、你所学说的,这都是错误,都错在这个地方,修行怎么修?

更没有巧法子,不是得花多少钱、用多少日子苦工夫,不是那个事情,自己本身带着,自己明白了、自己会用,能所双亡!本觉现前!这就是成佛的头一步。成佛有四十二个妙陀罗,这四十二种不可思议的总持法门就成佛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四十个位子,一个等觉、一个妙觉,等觉与佛相等就差不多了,到妙觉那就证了究竟佛果,这是成佛一定的次序,这是阿难尊者求入佛的知见,就为的求本知觉,「作是语已」,把这个话说完了,又对佛顶礼,「五体投地」,两个胳臂肘、两个膝盖、头顶置伏在地下,这叫五体投地,这是最重的礼,阿难代表大众请佛说这个本觉的道理,「在会一心伫佛慈旨」,在法会的大众都一心等待着佛慈悲开示本觉的宗旨。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22

二决定义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

这一段文是经家叙意,尔时就在大众一心伫佛慈旨的时候,「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世尊哀愍法会之中,缘觉是中乘圣人、声闻是小乘圣人,他们都是独善其身,不能兼善天下,「于菩提心未自在者」,菩提心是成佛的心,未能够心里有主宰,未得自在,不但于当时,「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我们都在末法之内,末法众生也有「发菩提心」的,「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开导大乘不思议的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这是佛对法会大众,回小向大了,回转过小乘来趋向大乘了,说「汝等决定发菩提心」。

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决定义。

「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佛说,你要发菩提心得要自利利人、行菩萨道,你自己未成佛还得先度众生,这都在大乘范个以内,「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三摩提也说三摩地,是正定正受,这是正定的工夫,得实实在在的在心上用观心的工夫,「不生疲倦」,不可生出疲倦来,因什么呢?得用三摩提的工夫,「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一、修因同果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这一段文是佛又总起来劝当机的人着实审察、着实观念,佛对阿难说,「第一义者」,佛法以第一义为主,第一义没有第二义,第一等的真实的义理,「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佛对阿难说汝等若欲捐免舍去声闻法,今天要发大乘心修菩萨乘,入佛的知见有四层: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应当照着这个意思进步,你要想入佛知见应当审察观察,「因地发心,与果地觉」,因是发起的因由,在因地发心,将来有因必有果,你得考查考查,「为同为异?」说有什么因才结什么果,你在因地发心,与果地的知觉是同是不同?不相同这就走错路了,佛又对阿难说:「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说设若是你在因地发心,你用生灭心,有生有灭这完全是凡夫心,若拿这个当根本上修行的缘起就错了,「而求佛乘不生不灭」,然而你要在这上头求成佛的法门,佛的法门是不生不灭,你拿生灭心求佛乘不生不灭,根本就不对了,「无有是处!」得怎么办呢?给他说一个比喻。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迭浑浊。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这是佛给他立一个比喻,说你心里头要明白,「诸器世间」,怎么叫「诸器世间」呢?我们这个世界上诸般的宇宙、山河大地,就像是个器皿成立的一个世间,「可作之法」,这都是可作之法,有形有相、可作可为,将来「皆从变灭」,将来都得变化销灭,他是生灭的因,所以归生灭的果,佛又问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你观察观察这个世间上可作之法,哪个不坏?「然终不闻烂坏处空」,然而终久不闻虚空能烂坏了,佛拿虚空做个比喻,「何以故?」这是什么缘故?没听见烂坏的虚空,「空非可作」,这虚空不是可作可为的东西,拿虚空比喻一个人的妙觉空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是造作的,所以不可烂坏,「由是始终无坏灭故」,从始至终没有销灭的时候,虚空从来也没造作,永远也不能坏,拿虚空比喻人的天性永久不坏,就是人自己不认得,认得就对了!佛指出虚妄的,总起来做个标准,这都是可坏的,「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这地、水、火、风假借参合成这个身体,人拿着这四大当自己,「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这四样就把你缠上,逃不出去,脱离不开,把你就分散了,分散了你湛清湛清、圆融无碍、不可思议的妙觉明心,不能结成一个,怎么个分散?就是以着这个妙觉明心错用了!「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你自己不知道团结、不知道观照、不知道贵重,你都把他做为世界上「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从始是开头、入终是末后,从头至尾,「五迭浑浊」,这五迭就是色、受、想、行、识,重重迭迭的这五样,浑就是不清、浊就是不净,不清净了。

五重浑浊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汨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云何为浊?」怎么叫浊?「阿难,譬如清水」,这清水本来是清清净净,「清洁本然」,他本然的这一分清洁,「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质留障碍,这是两样,比如一分清水,清净本然,又比如尘土灰沙之伦那一类的,本质都是质留障碍,这是两样一清一浊,佛分开了让他明白,这个地方得了然。

「二体法尔,性不相循」,一个清水的体、一个灰沙的浊体,这两样法尔清清楚楚的在这里摆着,这两样是「性不相循」,清水不随顺沙土、沙土也不随顺清水,谁也不随顺谁,这两样一个清一个浊,怎么就浑浊了?「有世间人」,这就是指出这个人来做表示,「取彼土尘」,他把土尘取出来,「投于净水」,这两样都失了本来的面目了,「土失留碍」,把土放在水里,这个质留障碍也化了,「水亡清洁」,把土放在水里,清洁的水也变成浑浊了,「容貌汨然」,水的容颜、土的相貌,汨然就是都沉没了、都不见了,这个「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愎如是」,上来说到浊的来源,说到净水合沙土两下一合就成了浊了,这底下说其总相,若分开说,「汝浊五重」,这五重也是这个样子,底下说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就浑浊了,见浊是人的知见都不清了;一不清就烦恼了,就是烦脑浊;人人都烦恼就是众生浊,到了众生浊就是归到命浊,人的寿命一时比一时的短,我们人一起初的寿命是八万四千岁,这时候我们活到七、八十岁就是老头了,活一百岁的也不多,六、七十岁是普通的,人的寿命早先是八万四千岁,他是一百年减一岁,减到最小,只活十岁,不但寿命减,身体也减,到了十岁,身体一呎高,这是一点一点的减,谁也看不出谁小,到人寿十岁再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这叫增减劫,底下分五层说。

一、劫浊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佛对阿难挨着说,第一层是劫浊,「汝见虚空遍十方界」,说你见这个虚空遍满了十方的世界,这是说到根本上,「空见不分」,这个虚空和见分不开,我们这个人看见的这个见,你看见虚空了,屋里头是空的,拿眼睛看见了,眼是眼、见是见,见寄托在眼上,不是眼见,这是单提另说见,这里说「汝见虚空」,你看见的这个见,见着处空,「遍十方界」,这个见有多大?遍满十方界,但空和见是分不开的,空乃色法、见乃心法,这空见根本上就分不开,色心二法不能分开,若分开了,就成了浊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也是指所以浑浊之由,这叫劫浊,「有空无体」,若祇有空,而没有见,有空没有见就不成体了,「有见无觉」,若光是有见而无觉也是没有体,有空无见谁承认这个体,有见无空就没有觉了,大家想想,我们看见的见,因为有虚空才能看见,若都堵塞住了,你还见什么?知觉什么?所以他总得有空才能显觉,有空没有见就没有体了,有见没有虚空,这知觉也就放不开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这就叫浑浊,这空和见不能分开,到这个地方是「相织妄成」,他向一块堆、一连络,这虚妄相就成了第一重名为劫浊,「是第一重,名为劫浊」,这就是第一重劫浊的时候,「相织妄成」的这个名字就叫劫浊,底下就说见浊了,怎么叫见浊?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23

二、见浊

汝身现搏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这是第二重,「汝身现搏四大为体」,佛说汝身现在搏结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见、闻、觉、知,这是一个见性,这是一个清净的,是不浊的,这地方说浊,是见、闻、觉、知变成浊了、不清净了,「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拿什么壅令?就是四大: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参在见、闻、觉、知里头了,这个人见的也是四大、闻的也是四大、觉的也是四大、知的也是四大,把这个见、闻、觉、知都染污了、壅塞住了,使令留质障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这个地方是说见浊的意思,由身现搏四大为体,见、闻、觉、知也是四大,这四样本是清净的,怎么成了浊?拿四大地、水、火、风一参合就浊了,底下说烦恼浊。

三、烦恼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这第三说烦恼浊,心中「忆识诵习」,忆是想过去的事情、识是分别现在的、诵习是学将来的,这是说烦恼事就多了,「性发知见」,由这「忆识诵习」,在这个地方发出知见来,就复杂了,在复杂里头「容现六尘」,从这里头他能容纳现出这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参合在一块,现在的六尘混杂了,「离尘无相」,你要离开六尘,就没有形相了,「离觉无性」,离开觉就没有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由这两下里一块相织,虚妄的事一成,就叫烦恼浊,底下说众生浊。

四、众生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这是说众生浊,「又汝朝夕生灭不停」,又你早晚生灭不停,就是人的身体新陈代谢,变来变去的就老了,「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人的知见,每个人都愿欲留于世间,怎么叫众生浊?心里的知见都想在世间多活多少年才好,这就是众生浊,这世间谁也待不常、待不住,你就是待上几万年,完了也得离开,他本是个虚妄的,「知见每欲留于世间」,这个知见就染了,「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业运就是这里好那里好,总想往好地方迁移过去,为什么?水上好、有发展、衣食丰足,你就为这些,你怎么为也是有一定的限度,你哪能在世间上总活着?由这个「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由这里搬到那里、由那里搬到这里,「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这是第四重叫众生浊,众生都愿在世间上常住,谁也不愿意死,这就是说看不透看不清,底下第五是命浊。

五、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这个人的见、闻、觉、知,元来没有差别性,都是本有的,没有特别的参杂、没有异性参杂,「众尘隔越,无状异生」,这是说人的见、闻、觉、知清清净净,「众尘隔越」,由世间上许多尘劳给隔越了,「无状异生」,从这无状无形的就生出变化来了,生出特别的法子,「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见、闻、觉、知这就是性,在这众尘一隔越、一参杂,这就无故的异生了,「性中相知」,在性中完全都知道,「用中相背」,你要用起来就不相合了、就违背了,「同异失准」,有同有异,他失了准则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澄浊复湛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这一节文,以不生灭性,合虚空的第一义,在这里是去浊就清,好比水,把浑浊的水去了就是清净的水,这个比喻很恰当,人心如果不会修养就像浑水,要是会修养,慢慢地,净来净去,这浑泥就下去了,水就清了,再把泥倒出去,就永远清净了,佛对阿难说,「汝今欲令见闻觉知」,佛说你要欲使你的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那是距离很远,这地方你要认清了,佛的四德:见证在常德上、闻证到乐德上、觉证在我德上、知证在净德上,所以佛的见是常常的见,不是这个时候见那个时候不见,我们这个人也有常见,自己迷昧了,不知道,这道理由哪里显出来呢?你假定说,我们看见海里来了一只轮船,这叫看见,船一会儿就过去了、就不见了,这是说关于见,一个常、一个断,这个人看不见船,就心思没有见了,这个地方就把自己迷了,船过去是没有船,不是没有见,见是永远不灭的,船来了也有见、船去了也有见;世间上一切的事,无时不见,人迷惑在所见上,所以我们都叫凡人,不明白圣理,都迷在所见上,连能见也达不到,何况本见呢?更迷惑了!

这个地方一转个就知道了,这个见是常常的见,佛证常、乐、我、净,是从根本上解决的。我们人就疑惑是无常的,你知道无常的是常,世界上的不常,是事相不常,你的知觉还能不常了吗?自己不承认,这就是迷在事相上,所以人才有生死,其实人从来也没有生、也没有死,自己错认了!你这个人活着也有见、死了也有见,那个见是永远常在的,自己不承认,因此见着相了这才叫见,见不着相,那就没有见,你看人糊涂到哪里去了?所以佛说这个理,费了多少工夫、多少言语,就为的让人从根本上解决,由根本上求,

所以人以为见是不常,证到佛果就知道见是常在的,闻一切声音都是安乐的,所感觉的无量无边、形形色色都是我这一身,知觉一点也染不着,永远的清净。佛证常、乐、我、净四德就是由见、闻、觉、知上证的,以上是拿见说的,连闻、觉、知统统都是一样,说「一根返源,六根清净」,这是说这四样,把那两个略去了,意思都在里头含着,研究都是四个字一句。说见、闻、觉、知要和佛比较,佛证如来常、乐、我、净,距离得太远,其实也没有远近,就是这个迷糊劲离的太远了,这里说「远契如来常乐我净」,这是证了佛果了,就是拿见、闻、觉、知证的,哪个人没有见、闻、觉、知?哪个人不能成佛?就是用错了,佛说到这里。

你想拿见、闻、觉、知证常、乐、我、净,该怎么办呢?「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你应当先选择这个死生的根本,怎么为死?怎么为生?生死的根本在哪里?「依不生灭,圆湛性成」,得依着不生不灭、圆融无碍、湛然清净的这个性,才能成就,你若不这样不能成就,上哪里找这个圆湛性成去?怎么能修道?就是见、闻、觉、知!要知道这个见是无所不见、无时不在,闻、觉、知都是如此,因为人不理会,忽略过去了,要想修学佛法、明白佛法还是明白自已,佛法就是知觉的方法,这个见、闻、觉、知就是不生不灭的圆湛性成的,圆湛性成就是见、闻、觉、知成的,他把这个名字变了,就是在会用不会用,就为这个所以要契合如来的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的根本,把这个择清了,好依这个不生灭圆满湛然的性成,你听这话,上哪里找这个圆湛性去?

就是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遍满一切处、是圆融无碍,你以为眼睛看着物这就算见,没看物的时候也是遍满十方,哪个地方没有见?这个地了还是按我们没成佛的人说的,成了佛的境界,更是圆满一切。你得依着不生灭圆湛性成,圆是圆满一切,见,你别以有形有相的时候以为见;闻,别拿有声音的时候以为闻;觉,别拿有感觉的时候以为觉;知,没有事情来,那个知还常在着,一来就说不知道,哪个说不知道?你不知道还说个不知道,说不知道的是谁?就是你那个知!「一根返源,六根清净」,见、闻、齅、尝、觉、知,一根要清净了,六样都清净了。我们在这里研究多少年,连我也没清净,就是功夫不纯,并没有旁的毛病,应当先择死生的根本,你要想永生不死,得依着这个不生灭性,你别着在相上,随时都是圆湛,你上哪里去找圆湛性成去?看见的见,不着在相上,这不是圆满一切吗?你要着在事相上,好比清水变成浊水了,

所以我们见才能见多少,不能见十方,对着面算见着,脑后的事情就看不见,这就是没见着清水,好比清水加上泥土搅浑了,什么也照不进去了,怎么照呢?你别摇动,澄久了,水自然就清了,没旁的巧法子,大家要知道,这就在自己,「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这还是说依不生灭圆湛性成就,是指着见有见性、知有知性,他是圆满一切、不生不灭的,这个见、闻、觉、知永远也不灭,人不会使唤,你要想「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你就得见、闻、觉、知都得清净,你要眼睛乱看、耳朵乱听就浊了,你要见、闻、觉、知常常的清净,由这个湛然清净旋其虚妄灭生,你不用见、闻、觉、知清净,你不能旋转虚妄的生、虚妄的灭,转不过来,这个题目,佛先说这个见、闻、觉、知,

「远契如来常乐我净」,这地方你要能这样就「得元明觉」,元者当个根本讲,你就得根本的明觉,不是才生出来的,你自己迷昧了,这根本上的知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你若想证果必有因,有佛因才能证佛果,这是一定的道理,因地心就是见、闻、觉、知,到了无生灭的性上为因地心,你有佛因好结佛果,「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你先得着好因,然后才有好果,到了你结果的修证上。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拿这个譬喻上边那个法,「如澄浊水」,就如同见、闻、觉、知不会用,眼染色尘、耳染声尘、乃至心里发动染法尘,这都是染,好比清水掺上泥土就成为浊水,要想浊水治清了,还得用澄浊水的法子,浊水慢慢的不动,泥土就沉下去了,「贮于静器」,放在静的器皿里,这是告诉澄水的方法,「静深不动」,静的工夫深了,水就不动了,「沙土自沉」,自然的沙土就沉下去了,「清水现前」,这里有个比喻,「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先要制伏客尘的烦恼,烦恼为客尘,自己本来没有,从外边招来的就叫客,他不是本主人有的,自己由外招的,「清水现前」这是头一步,「名为初伏,客尘烦恼」,这个修行人头一步,就像澄清水似的,浑水慢慢的澄清了,「名为初伏,客尘烦恼」,第二步工夫就是「去泥纯水」,纯粹的都是清水,你就再动也不能浑了,

「名为永断根本无明」,这个地方把根本的无明就断了,根本无明一断,就是成佛的头一步十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是四十二个阶级,到了头一步,初住才把根本无明破一分,「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这个明相是说到了永断根本无明,这个明相得要精、得要纯,所以一切变现也不为烦恼了,就好比这个清水,你要把泥土除去了,这瓶子里都是清水,再摇动也不浑了,这个清水比如无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拿这个理做比喻就合涅槃了,到了究竟涅槃上就不生不灭,证到断德的果就叫涅槃、智德就叫菩提,涅槃是由修上得的,由修当然是有本有的,「皆合涅槃,清净妙德」,到这里就证到了不可思议的断德佛果。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26

二、解结从根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这段文是说应当详审烦恼的根本,人在世间上有痛苦就是烦恼,第一义说过了五浊世界,这第二义是佛对阿难说,「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上大勇猛」,你们大众必定欲想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成佛道的因,菩提是智德,人有智慧把烦恼断尽了,这里说大众发菩提心,就是发起成佛的道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佛说「楞严经」是七十岁左右,这是后来说「妙法莲华经」的前阵,先把这个路开通了,「法华经」的文浅义理太深,「楞严经」虽然文深,还容易解释,还可以由这个分别上得入,

「决定弃捐,诸有为相」,生大勇猛得有决定的心,决定什么?得弃舍了、得捐除了「诸有为相」,我们人在世间上都是有作有为的,佛法是无作无为,这个无作无为怎么能成就呢?要有作有为就不能成就,这是世间法,世间法越深,人的烦恼越重,前边佛说的五浊世界,就是烦恼重了,这个地方佛给人说出个方法,你要去烦恼得用什么方法?所以佛这才这么说,世间上有作有为的就有生有灭,有生有灭就有成有败,这是一定的规矩,「应当审详烦恼根本」,你当详详细细的审察审察烦恼的根本,这个人在世间上受苦的根就在烦恼上,佛告诉法会大众应当审察烦恼从哪里起?你得从根本上去,你从枝末上去,去了他还生出来,那是白用功,说这个烦恼根本怎么回事呢?怎么就不好呢?说「此无始来,发业润生」,此是指着烦恼说,这烦恼从无始劫来,无始就是由没有头的那个地方算,这个要不常看佛经的人一听,心里还感觉发闷,这没有头的事情该怎么办?讲的是有头有尾嘛!有头有尾是世间法,他这是独一无二的,无所谓头无所谓尾,你要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就有烦恼,说烦恼的根本是什么东西?

「此无始来,发业润生」,从那没有头的地方算,往往有人说从哪起头?这个话说的都不对,佛说法是从根本上解决,说从哪个地方起头?你说说!中古时三皇治世、五帝为君都承认这个,这是半截腰的事情,三皇以前是谁?再以前的又是谁?你从此往上推,推在多少万万倍,也是找不到头,没有头,头就是始,起初从没有头的地方算,「发业润生」,业是造作之义,发动这个造作,润生是滋润这个生死,人在世界上都有生死,万物都有生灭,这个事情是「谁作谁受!」哪个地方所做的罪,哪个地方就受苦,「谁作谁受」这四个字不可做普通的话讲,什么做善享福、做恶受罪…,这是普通的一个解释,佛是让人从根本上解决,根本上在人道上论善恶,这已经是到了枝末了,那根本上就是苦,这是一定的,这是个题目,底下解释。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阿难是大众代表,佛对他个人说,「汝修菩提」,菩提就是知觉的一条大道路,证果也证菩提果,因同果同,就像种庄稼一样,下什么种出什么苗,人也是如此,你要修菩提因证成佛的果,你得怎么办呢?「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设若你不审察审察、不观察观察烦恼的根本,烦恼的根本人人都有,有轻有重,轻的少受苦、重的多受苦,看你种什么因就受什么果报,这烦恼就是人受苦的根。若不审观烦恼的根本,你就不能知道这个虚妄的根尘,虚妄的根尘就是眼六根、色六尘,虚妄的根尘一转个就是真实的佛道,打哪儿修啊?从六根、六尘上修,这是人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谁也不缺,这是成佛的根本、也是下地狱的根本,所以佛从根本上解决。

这个虚妄的根本你得知道,把他去了才行,你要不把他去了,则不能知虚妄的根本打什么地方颠倒?佛常说人的颠倒是舍本求末,要说本来的来历,后文说的很明白,你要知道哪个地方是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烦恼根本的地方都不知道,还说什么降伏?烦恼你不能降伏,你怎么还能取如来的果位?底下佛让他们审察,这地方直接说怕他不明白,这说出一个譬喻,对阿难说。

六贼劫宝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有结有解就是有作有为、无结无解就是无为的大法,说这个道理先立一个比喻,让阿难观察,「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世间解结之人或是解开了罪业、或是结成了罪业,解结的这个人要从根本上解决,「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你不知道所结的地方,你从哪里去解?这个人都被烦恼把心拴上了,人烦恼的时候多,安乐的时候少,人人都是如此,这里说一个比喻,没有结没有解就好了,人结什么业就受什么苦,底下说「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你没闻见虚空被你破坏了这回事吧,虚空你能打破吗?这是先说一个比喻,你要知道这个,你就知道修行了,底下怕他不懂,说「何以故?」说这话是什么缘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就是这么八个字,这就拿虚空做个比喻,你有作有为,你把他结成了,然后你再解,有结有解这就是人的一生一死、一苦一乐的事情,这都是无常的。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佛对阿难说出所以然来,怎么可以去邪归正呢?接着上边「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的比喻,这里又总起来指示所结的六根是为贼媒,「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人在世间上受苦,就因脚步走错了,心里头不明白,糊涂了!这地方佛遂跟着总起来指示结业的根本,从根本上给阿难说虚空也没看见结、也没看见解,要想修行得认识自己,不是特别还有什么法,说人人都知道是自己,这个地方就是错的地方,这个身体是在世界上的一个物,人就以这个真,因这个身体具足六根,佛给他指明了,怎么颠倒的。怎么败坏的?人在世间上怎么有这些个烦恼?不因旁的,就是你现前的眼、耳、鼻、舌及与身心,这是人人都在身上带着的,这六样要会用就是成佛的根本,不会用就是家里的贼媒,自己家里的宝物是见性、闻性、齅性、尝性、觉性、知性,修行人讲明心见性,就是要明白自己的心、见着自己的性,

所以,要不明白自己的心、见不着自己的性,永远是瞎修盲炼,要时时观念自性,分开说就见性、闻性、齅性、尝性、觉性、知性,这地方一定要弄清楚了,六根不会用成为六贼媒,内六根勾引外六尘,把自家的宝物六种根性都毁坏了,「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和众生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就是一个世界,身体比虚空大地小,说到身上的性,和诸佛菩萨都一般大,都是遍满虚空,这个地方是最要紧的,佛给他讲开了,「自劫家宝」,这是从哪里来的?「由此无始」,从没有头的那个地方算,因什么没有头?

这道理是个圆的,所以不能说有头有尾,有头有尾是世间法,「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众生普通说六道众生: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这说「生缠缚故」,家贼引外贼,把家宝盗去了,所以就不能脱离这个世界上的痛苦了,因什么不能脱离?「生缠缚故」,拿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缠上了,「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我们众生世间,一个人身好比一个世间,凡圣同居的国土,这叫器世间,人身就是在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我们这个众生世间都在器世间里,超越不出去,生了死、死了生,生死轮回脱不开,底下佛又详细指示。

众生世界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具中贸迁。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祇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迭。一十百千。总括始终。

这一科文分别指示世界之相,这是佛对法会大众由浅入深、由凡入圣,约众生世界以明妄数,什么叫众生世界?我们人的身体,这就是一个世界,所以佛把这个意思都说明了,一层一层的上前进步,由凡大众生达到佛的果位,先明这个世界发明虚妄的数目,佛对阿难说,「云何名为众生世界?」这众生世界不是说普通的世界,说一个人的身体就是一个世界,是这么个道理,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这个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迁流不息,「界为方位」,界就是各有各的界限,有形相的边际,这有一定的方位,方位是不动的,世是流动的,「汝今当知」,先把这两样说出来:一个流动的、一个不动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这叫界,有了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要不怎么叫世界?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还不是一定说我们身体外边,这就说人身上就是一个世界,让人知道,天地是一大天地、人身是一小天地,说「方位有十」:东西南北四正,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还有上下,这就是十方,过去、未来、现在这是流动的,「方位有十,流数有三」,方位有十样,流动的位置是三样,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这说一个人身上就叫众生世界,就是妄作妄为,这都是从妄想来的,「身中贸迁」,在人身上,贸易迁流、新陈代谢,你一个劲的活动,「世界相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界是方位,往一块一交涉,这都指着人身上说,「而此界性设虽十方」,界的这个性设立的十个方位,「定位可明,世间祇目东西南北」,世间祇可以名目,判为东、西、南、北四方,「上下无位」,上下没有定位,「中无定方」,当中也没有一定的方位,把这个没有方位的都去净了,「四数必明」,为的显明这四个数,东、南、西、北人都可以明白,说这是方位,「与世相涉」,与过去、未来、现在世,这么一交涉,一个不动的方位、一个流动的世,「三四四三」,三个四就是十二个数、四个三也是十二个数,是「宛转十二」,无论怎么算,转过来、转过去,你说三四也是十二、你说四个三也是十二,「流变三迭」,流动变化重迭三次。

「一十百千,总括始终」,佛说人身就是一个小世界,先由方向的浅处入深,由粗入到微细,这是一步一步的引导人的意思,这是十二数流动三迭,流动变化重迭三次,「一十百千」,十个一为十、十个十为百、十个百为千,这是由少数往多数上论,「总括始终」,从始到终。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26

六根功德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这是说人身上是个小世界,说这个世界的功德,这是先说总数,底下再发明优劣,「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佛又让阿难在人身的六根之中,各有功德的利用,「克定优劣」,你在一千二百之中,克定了,你把他指真了,优是具足、劣是不具足。

一、眼根缺劣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先说眼根,人身上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先说眼根功德的优劣:功德就是利用,力量还有用到了、还有用不到的,就是这么一句话,这功德就作力用讲,「如眼观见」,这是眼的功用能力,后边看不到,人的眼睛见明不能见暗,「后暗前明」,前边就是明明亮亮的,后暗就不知道,人人都如此,「前方全明,后方全暗」,看前方全明后方全暗,这一个人是四面:前、后、左、右,前后方面大一点、左右方面小一点,「前方全明」,眼睛都看见了,「后方全暗」,眼睛用不上,都看不见,克定功德就不够一千二百,「左右旁观,三分之二」,向左右一看能看三分之二,一边二分,这是四分,前边四分,后边全看不见,一共这是八百功德,「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一千二百功德,剩八百功德,当然是不全了,「三分言功,一分无德」,说眼的力量能可以有八百功德,三分缺少一分,一分没有功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这说眼根正合有这个数,这是佛由浅处向深处论能转凡成圣成佛,无故的怎么能成佛呢?这都有个来历,一步一步的让你转凡成圣人,眼说完了再说耳的功德。

二、耳根具优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这段文说耳根的名相是从凡夫的地方说这个利用,「如耳周听,十方无遗」,人的耳朵周听十方无遗,这眼睛只能看前不能看后,让人知道这个利用,这耳朵的利用就大了,哪一方也遗漏不了,「动若迩遥」,外边有动就有声音,迩是近、遥是远,在动上声音有近有远,「静无边际」,你若静下来,耳的闻性没有边际,这是佛告诉人实地练习,真实的证据,你要用功得选择超近的方法,佛说的这种道理让人自己择选,论到耳根的功德,「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比眼根的功德多四百功德。

三、鼻根缺劣

如鼻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鼻子就不行了,用功别打鼻子上用,要用功要拣择,「如鼻齅闻」,与耳闻的利用就不用了,「通出入息」,这是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这个气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当中缺少了,「验于鼻根,三分阙一」,考验这个鼻根性三分缺一分,「当知鼻唯八百功德」,这段文容易明白,不用细说。

四、舌根具优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舌宣扬」,这个舌根宣扬佛法的力量就大了,「尽诸世间」,世间上的智慧,「出世间智」,出世间的智慧都能宣扬,你看舌根的本事多大,「言有方分」,言语还有方分、还有限度,可以说多说少,「理无穷尽」,拿舌头说出话来显出理来,可就无穷无尽了,「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这不是有偏相,舌根是有这种能力。

五、身根缺劣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身觉触」,或是冷风热风触在身上,这是身根的形相,「识于违顺」,触在身上的冷热风,我身上冷,又来一分冷风触在身上,这就违背了,冷时用个棉袄加在身上这就顺了,这是拿这个做比例,触的违顺地方很多不能细说,「合时能觉」,这地方就分开了,冷风合在身上,他能知觉,「离中不知」,离开了就不知道了,离开有一个不知道、身上还有个知道的,这是两个,「离一合双」,离开是一样离开了,光风离开了,风合上就是双的,「验于身根,三分阙一」,离开就成单的、合上就是双的,所以这个地方三分缺一分,「当知身唯八百功德」,这身体只有八百功德,不够一千二百,底下说意,意是人的心所发为意,心一发动就叫意,意也就是心,这是说意根的相。

六、意根具优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默容就是默默之中能容纳十方的世界、十方的方向,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都能容纳,默默之中容纳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都在心里,「唯圣与凡,无不包容」,连圣人的法、凡夫的事情都能包得过来,「尽其涯际」,尽其边际都包含无余,「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把六根说完了,底下是劝简略明。

悟圆通根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佛对阿难说,「汝今欲逆生死欲流」,你要离开生死的苦恼,「返穷流根,至不生灭」,你得返过来穷研生死的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六个受用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种受用的地方,「谁合?谁离?」哪个可以相合?哪个可以离开?你用功夫要拣择,「谁深?谁浅?」哪个地方深?哪个地方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哪个地方算圆通?哪个地方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你要悟了圆通的根,一样也不缺,「逆彼无始织妄业流」,你不要顺着那个无始以来织妄的业流,「得循圆通」,你才能得随顺圆通的道理,「与不圆根,日劫相倍」,这个圆通的理抓住一样都能通达,与那不圆满不圆通的一比较,这就是一个巧、一个拙,「日劫相倍」,一日是十二小时,一劫是八万四千年,一增一减,佛告诉人修行一定要拣择,不要走远路,白费工夫。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我现今给你预备齐了,给你显出来六种湛然清净、圆满无碍的明了,明白你本来所有的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我给你都说过了,你自己详细选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这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三六一十八界都在人身上长着,「一一修行」,哪一样都可以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在这十八界里头,也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但汝下劣」,这个事情单单的对你说,你这个根性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你不能在这六根、六尘、六识里头,圆满自己的本有的自在智慧,「故我宣扬」,所以我把这个道理宣扬出来让你选择,「令汝但于一门深入」,你看这六根、六尘、六识从哪个地方都能入手,只要一门深入,「入一无妄」,真实无妄的方法,「彼六知根」,眼、耳、鼻、舌、身、意,「一时清净」,你从一根上用功,「一根返源,六根清净。」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27

修断虚习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上边说「令汝但于一门深入」,身上的六根这就是六个门径,眼、耳、鼻、舌、身、意,就说一根就行,「一根返源,六根清净」,他问逆流,我们这六根都是顺流,六根顺着六尘转,这就是凡夫的境界,人人都如此,逆流就是不顺着境界转,怎么能不顺境转?用返观的功夫,人都是眼观色、耳闻声,都是顺流,你要修行不能顺世间法起观念,你要逆流转过来观,不观外边的形形色色,逆回来观自观,观就代表见,你观见自己的见,这就叫逆流,这有什么好处呢?这么就清净啰,你向外观随着眼睛看什么就忙乱了,就不清净了,这是一定的理,阿难问逆流,不是一时半时可以做得到,你得转过来,得有功夫,怎么个理呢?你得任运转过来而成于自然,就同寻常向外观,不用费劲,慢慢就行了,你见色、闻声这都容易,你要观自观这就为难,怎么观自观?在这地方要研究要注意,这个地方明白了就会用功了,观自观是观无相的,不观外面,不顺着流,转过来,观这个无形无相的,

「云何逆流,深入一门?」头一门就是眼,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根门头,就拿眼睛说,逆着眼根的流,「返观观自性」,返观观自观就是观自己那个观性,他因什么叫性呢?他没有形相,能把性观熟了,这就是圣贤的道理,一门要返源,六根都返源,一根成六根都成,一根清净六根都清净,就有这样的好处,不是六根都得用功,这里说一根入门,怎么「能令六根,一时清净」?阿难问的意思,一是一、六是六,深入一门怎么能令六根一时清净?这是他的问词,佛就回答他。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

佛对阿难说,「汝今已得须陀洹果」,你现今已经证到初果圣人,怎么证得的呢?就因为「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这是说他已断的事情,后面还有很多,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二十八层天都叫凡夫,你已证须陀洹果,在小乘里觉得很轻微,拿三界来说就是超过二十八天的圣人,佛又一转个说,「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你虽然证到初果圣位,你仍然不知道六根上积的习气,什么叫无始的虚习?从无始劫来积下的虚妄习气,就是思惑,证须陀洹果,见惑已断,这个思惑就不容易,思惑深微,这个习气,不是六根不贪六尘就算了,不是这么容易,

「彼习要因修所断得」,这得真正的修行才行,只在理上悟,你说六根不贪六尘,只要有决定的心,谁也做得到,谁都能证初果,谁肯?连我也这么说,连我也没做到。可有一宗,你假比我得着一点,我就依着这个做,谁做谁成,这都是人人自己身上有的,也不用求这个求那个,求自己就行了,可得有恒心,「彼习要因修所断得」,思惑不能这么痛快,你要断思想上的迷惑得要真正的修行,不从修上,不能证果,见惑你破了,思惑你还没破,余者还有尘沙惑、无明惑你都没破。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今汝目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何况就是一比较,「此中生住异灭」,这是说断无明惑,生相无明、住相无明、异相无明、灭相无明,共四十个阶级,这一个位子里有十个位子,这是生、住、异、灭,各有分齐,各有一分子,齐是分开了,各有头数,这是一定的数目,「今汝且观」,这是先给他说有断的惑、有没断的惑,前头你断的是见惑,「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你观察观察现前的这六根,算是一个还是做为六个呢?旁的先不用问,阿难,佛让他拣择了,「若言一者」,这就是说六根设若是言一者,说不通,「耳何不见?」若是一就是一样了,耳朵怎么不能看见?「目何不闻?」眼睛怎么不能闻声?你要说一个,

「头奚不履?」脑袋怎么不能走路?「足奚无语?」你这个脚怎么不会说话?你要说一个都不对,就得说是六了,「若此六根决定成六」,若这么说一定就是六个,说六个也说不通,「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现在我说法的法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我给你们宣扬微细奥妙的这种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我给你们宣说微妙的法门,你的六根是哪个来接受?你要说是六样,哪一根来接受?说到这里,「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说法,问我们用哪一根接受,我用耳根来听,阿难觉着很有理,「佛言,汝耳自闻」,你要说六根决定成六,也说不通,「汝耳自闻,何关身口?」既然耳闻,与你的身口有什么相关?

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口来问义,身起钦承」,用口来问义理,身起恭敬,钦佩承受,「是故应知,非一终六」,你要说一也不行,不是一,终归还是六,「非六终一」,一中就有六、六中就有一,佛就破这个妄数,「终不汝根,元一元六」,说到根上,究竟归宗,你怎么说也不对,说一也不对、说六也不对,根本上就是虚妄的,你哪能说得出来,不研究可以,你要一研究,就说不通了,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说这个根元来也不是一、也不是六,都是虚假的,「由无始来,颠倒沦替」,不是现在糊涂的,从无始劫来就是这么颠倒、沉沦替落,「故于圆湛,一六义生」,在这里一颠倒、一沦替,「故于圆湛」,圆湛就是人人本具的天性,是圆融无碍、湛然清净的,这里头弄出一个一六的义生出来,哪有个一?哪有个六?「汝须陀洹」,你证了初果,「虽得六销」,你虽然把六根都销了,「犹未亡一」,你这一样还没有完,这都是虚妄的。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处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佛给他说一个比喻,借这个比喻,好显这个理,「如太虚空」,佛法好比是太虚空,太虚空好比是人人的天性,「参合群器」,太虚空他根本上什么也没有,就是个空,若有就不叫空,「参合群器」,这个器皿是什么?房廊屋舍、有形有相的统统都叫器皿,大地山河,这都叫器皿,如太虚空参合一切器世间,不是众生世间、不是动物,这都是矿物植物,「由器形异」,有这个器世间,才有不同的种种样样在虚空出现,若没有器世间这些物,虚空哪有这些名字?他也没有高低、也没有大小、也没有长短圆方,这是拿物比的,拿虚空比人的天性、器世间比世间上所有,「由器形异」,由器皿的形相不同,「名之异空」,这空也就有了别样了,这个空是个方的、那个空是个圆的,空本来没有方的圆的、长的短的,这是因器皿才显出长短方圆来,这就是籍着器世间弄出这些名词来,

「除器观空」,你除了器世间,观观这个空,把有形有相的都去了,你观察观察空,「说空为一」,你把各式各样的都销灭了,你一定说空为一,这一也不对,因为空也没有个一、也没有个多,「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这个太虚空真冤枉啊!你给他起的名字,怎么你起的名字成了同异的分别?「何况更名是一非一」,更不对了,你说他是一个是六个,这统统都错,「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受用根也没有一也没有六,自己把自己迷惑了,你说有一有六,让眼睛看可以,说话就不行。

六受用根

一、因色成见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这一段文,说六受用根从这里起手,发明由真实的性理上起了虚妄的六种偏用,先说眼根,怎么叫偏用?就是偏用在形色上,着在相上,眼只可以看相,不能够闻声、也不能说话,只可以用在一样上,我们人习惯了,你也这样、我也这样,都承认了,其实这是偏用了,大材小用。说一根要返源,六根一齐都清净,我们人的六根都偏在一面上,不能六根互用,成佛是六根互用,这先说眼根是怎么结成的?为的在哪个地方结,好从哪个地方解,就像结扣似的,怎么结得怎么解,「由明暗等二种相形」,眼根由明暗二种形相表现出来的,明借着暗形容、暗籍着明形容,「于妙圆中,粘湛发见」,于妙性圆理之中,「粘湛发见」,粘就是沾上了、湛是清净的根性,湛就当清净的意思,由明暗的二种相,把湛然清净的性粘上了,这一粘由明暗发出见来,这就起了偏执了,所以着在明上就厌烦暗。佛眼是六根互用,天眼也比我们人眼强,这个地方不必一样一样的说,照文一销也就容易明白。

在妙性圆理之中,明暗二相粘上湛然清净的性,从这里发出见、闻、觉、知的见来,见的精华映着色,映是对映,对着形色,形色有长、短、方、圆,显色有青、黄、赤、白,这都在形相里头,着在形相上,「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由这个见精映于形色,这就浑浊了,这个见性一浑浊,所以「结色成根」了,结的色凝结住了,就成了人的眼根了,「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根的元始起头,这名目就为「清净四大」,什么叫清净四大呢?人的眼根就是清净四大所成,四大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人的皮肉筋骨是地大成的、血脉津液就是水大、温热燥暖就是火大、气力动转就是风大,地、水、火、风这叫四大,世界上有形有相的、感觉出来的都叫大,世间上就是这四样大,前边说过总起来有七大,把二十八天一起说,让人好明白的,一了一切了,都让他明明了了的。说见精对着这个形色成了眼根,为清净四大,这清净四大有质,可是无形无相,他所以为清净四大;我们这四大都是浑浊的,都有形有相,根元名目就做为清净四大,清净四大这个形相「因名眼体,如蒲萄朵」,你看人的眼珠,像蒲萄粒,这就是清净四大成的,这底下由清而浊,

「浮根四尘,流逸奔色」,浮根四尘就是浊的,有形有相,浮根四尘还是地、水、火、风,这是我们眼见、耳闻的事情,浮根就如同水里参上土搅混了,成了浊水,所以人的眼只可以看也看不多远,没有挡着的物顶多看几十里地,佛眼尽虚空、遍法界,一见如故都能见着,这种事情人人都能做得到,人人还都能行,就是人错用了,道理就在这里。这是佛可怜我们世间人不知道,佛才示现人间,十九岁出家、二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圆寂,也和人一样,为的是让人好照着这个学,你要示现个旁的样子,人不能学,说那是神,我们人办不到;佛特意的示现,和我们的人情事故一样,为的引导我们,他现出个佛身来,我们人没办法学,所以他由十九岁出家、二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所以这是一定的,佛是大慈大悲,想办法让我们人相信,信了好认得自己,自己都不认得自己了。

我说这个也是一时还做不到,这是染的太深了,多少万万劫糊里糊涂的总这么干,说这个眼睛是清净四大成的,「如蒲萄朵」,有这么个样子,这是简单说,「浮根四尘,流逸奔色」,我们当下是浮尘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虚浮的六根,因什么叫虚浮?都是世间上尘相所成的,不是清净所成的,浑浊成的,就有这种习性,「流逸奔色」,我们的眼睛旁的不能用,无论什么事情,他非要拿眼睛看看不可,这是天然的,说这些话干什么?

让人知道这六根是怎么结合的,就像结扣似的,在哪里结在哪里解,头一个是眼根,最容易从眼根上入手,一根返元,六根都清净。浮根四尘,他流速奔色,没有歇着的时候,你看我们的眼睛,哪有歇着的时候?你要修行这个神气就定了,不能东看西看,所以说从哪里结的从哪里解开,这就是流逸不歇,奔走这个形色,哪儿有特别的形色,上哪里奔走,这是说眼根,六样挨着,都是这么个意思,眼根说完了,又说耳根。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28

二、因声成闻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这耳根的作用从哪里来的?由动才显静,由动就能发声,由发声就显出静来,「由动静等二种相击」,由这动静互相击动,耳朵就有声音,有声音耳朵好听,必须要击动,说话这也是击动性,喉咙里有个膜元,拿气一击动,这音声就出来了,外边也是如此,矿物对矿物,铜铁这些东西一碰他就响了,就是这么个意思,这是大略说,让人知道从哪里结成的,从哪里解开,就是这么个道理,这个好明白,「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一动一静,向一块一碰,就出声音了,「于妙圆中」,在这个妙圆的性理之中,妙性圆理不可思议之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听的这个精了、精粹的这个地方,「卷声成根」,一卷这个声卷回来了,这是无形中的一句话,卷声就成了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个地方还算是天眼天耳,「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这浮根四尘必得听听,这叫流逸奔声,以下说鼻根。

三、因香成齅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齅。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这个鼻根由于通塞二种互相发动,「于妙圆中」,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妙圆之中,「粘湛发齅」,由这通塞二种粘着圆妙和发,产生鼻子的齅闻性,「齅精映香」,齅气精微,他对着香气,「纳香成根」,他收纳的香气就成了鼻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个鼻根起始的名目就叫清净四大,这个意思是不与我们浑浊的四大相同,修行人得到天眼通、天耳通,什么事情都能看见、多少万里都能听见,这还是说开天上的事情,还没到究竟的事情,根元名目就为清净四大,比浑浊的四大那还高一层,因相立名,

「因名鼻体,如双垂爪」,鼻子的体相如双垂爪,我们人的鼻孔头上,像龙爪往里头收着,「如双垂爪」,就像两个龙爪垂下来,向里头勾着,这是按着经文说的,鼻子的形相是清净四大所成的,「浮根四尘」是浑浊了,我们现在所承认的浮根四尘,也是地、水、火、风四尘,有形有相就为尘了,「流逸奔香」,鼻子能闻香味,拿他代表香、臭、腥、辣,这都是气味,有好闻的、有不好闻的,这是一种,底下指舌根结相。

四、因味成尝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这说舌根结的形相,「由恬变等」,舌的性是淡,不算甜性,就是清淡的这么一个性,没有苦、辣、酸、甜、咸,这叫恬,变就变成苦、辣、酸、甜、咸了,由淡味变成有味,「由恬变等二种相参」,这两样向一块一参杂,「于妙圆中」,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圆理之中,这就发现「粘湛发尝」,湛清的本性发出尝来,这是「尝精映味」,拿舌头尝的这个精粹,「尝精映味」,对照着这个味,「绞味成根」,绞就是拧在一块,拧合一块,绞味就成了舌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根在起始的时候,名目算是清净四大,「因名古体」,这舌的本体「如初偃月」,这舌根的形相就像初二、三那个月亮似的,是个半圆形,「浮根四尘」就不净了,舌头贪滋味就叫「流逸奔味」,奔走五味,人各有所好,贪求奔逸,底下指示身根结相。

五、因触成觉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这是说身根的结相,「由离合等」,由离合等一离一合发动触尘,冷风热风触在身上,发冷发热,「二种相摩」,这个摩比触动表示轻的意思,「于妙圆中,粘湛发觉」,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圆理之中,他粘上湛然清净的这个性,就发出这个知觉来了,这就是指着身根说,「觉精映触」,知觉的精粹,对照着这个触尘「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从根本上起头的时候,名目是为清净四大成的身体,「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怎么叫腰鼓颡?古时的乐器拿皮做的鼓,它是个细腰,时下的鼓做成大圆肚,古时的鼓两头是粗的,当中是个细腰,所以这个身体的形相就和腰鼓似的,「浮根四尘」,就是有形有相的地、水、火、风,浮根指着身体说,四尘是指的地、水、火、风说,「流逸奔触」,流动奔走这个触尘,身体受触尘的迷惑,底下是意根。

六、因法成知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由生灭等」,这是指着我们知觉的心,一会儿这个妄想就生出来了、一会儿又灭了,生灭是对待的,「二种相续」,灭了又生、生了又灭,生灭的变化无穷,不定思想什么,有善思想、有恶思想,有静坐的思想、有动作的思想,这思想就不同了,「于妙圆中,粘湛发知」,于妙性圆理之中,粘上湛然清净的性,发出知觉来了,痛、痒、酸、麻都是身上的知觉,「知精映法」,知道的精粹精华对着法尘,怎么叫法尘?法尘就是前五尘谢落的影子,前五根对色、声、香、味、触前五尘,心里再分别前五根对前五尘法,这叫法尘,「知精映法」,这个知觉的精了,对照着这个法尘,「揽法成根」,在这里一收揽法尘,成了一个意根,意根有知觉,也可以说有形相,在肺下有个心房,就指肉团心,其实心的知能遍满一切处,可是有近的地方、有远的地方,有灵动快的、有灵动慢的地方,那就不同了,「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是指意根的根本发起的这个名目,他叫清净四大,「因名意思」,一发动就为意,

「如幽室见」,如同幽暗黑屋子里,你看不见我什么样、我也看不见你什么样,但是知道有这么个样子、有这么个人,这是拿这个表示。就拿我们人的思想来讲,飞禽动植、苦乐悲欢统统都可以知觉,看相貌看不出来,这个地方是触尘,「因名意思」,意是心之所发、思是意之所发,「如幽室见」,就像在幽暗的屋子里能见着,但分不出什么样子,这是说清净四大,「浮根四尘」,还是有形有相的这个心,「流逸奔法」,流动放逸奔驰种种的法尘。

脱粘尘妄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这一段文是,总结偏局之相,把他总起来结成偏局之相,怎么叫偏局之相?偏在一边了、局在形相上了,是什么局在形相上?佛对阿难说「如是六根」,就由这个六根各局一面,见、闻、觉、知都偏在这一面上了,偏在这一面就不能全体大用,只可以用在片面上,怎么个理呢?眼只可以见明暗,若没有明暗,就没有见体;苦离开动静,就没有听的本质;若没有通塞,这个齅性就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离开恬变,舌的尝性就没有,「不离不合」,这是指着身根,「觉触本无」,知觉的这个基础本来就没有,「无灭无生,了知安寄」,这是指的意根,这是说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偏局了,眼只能见、耳只能闻,余者不用说了;六根若是正用,这一根可以做六根的事情,眼根不但只能见,也能闻、也能齅、也能尝,六根互用就是圣人,就是修得有程度了,佛先对着凡夫上说,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由六根的本知本觉上,这是性觉妙明,性里头有个知觉,从妙里头发出一种光明,「由彼觉明」,这是个根本,「性觉妙明」能普遍十方都能知道、都能见着,这是说这个根,要说枝末上这就分开了,不能普遍了,只可以一根有一种用处,「由彼觉明,有明明觉」,从这个性觉妙明才有这个能明、所明之觉,「由被觉明」的这个明分三种,觉明就是本有的光明,心里头本有的明白,「有明明觉」,就有能明、所明的知觉,从本明上生出能明、所明,这三种一分就把性觉妙明违背了,光用这个能明、所明,「失彼精了」,失去了他本有的精了的知见,由这一失「粘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由这里就偏用,不能具足,怎么叫「粘妄发光」?眼睛粘在形相上,这是虚妄的,从这里发出光来,所以就是片面的作用,不能具体的作用,粘妄一发光,「是以汝今」,佛对着阿难说,以是虚妄的,不应粘向一块就粘,这就叫虚妄,不是真的,粘妄一发光,是发出知觉来了,也有一点光明,不具足!

因此这个「离暗离明,无有见体」,你外边离开明相、暗相,你就没有见了,大家想想,人人都如此,你离开明、离开暗哪还有见?这个见全仗着外边的明与暗,我们的眼睛才有这个见;若离开明暗就没有见的本体了,见的能力全在明暗上,这个地方就是错用;「离动离静,元无听质」,耳朵离开动静就没有听性的原质了;「无通无塞,齅性不生」,鼻子离开通塞,齅闻性就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变是舌头上的苦辣酸甜咸五味、甜是淡味,若离开淡味及苦、辣、酸、甜、咸五味,你的尝性就没有了,这都是偏局在一面、大材小用的地方,

「不离不合,觉触本无」,要不能离开、不能合上,这是指着身体,拿凉风合上又离开了、热风合上又离开了,有离有合就有知觉,要不离不合呢?感觉的基础本来就没有了,他触动的知觉性就在离合出来的,「无灭无生」,是指着心说,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没有闲着的时候,这都是错用的地方,「无灭无生,了知安寄?」你这个明了知觉在哪里寄托?要寄托,就寄托在生灭上,心里有生灭相,我就知道了,其实大材小用偏局在一面了,这是前面这六根说完了。底下发明返妄圆拔,你要返回妄用,得着这个圆理,就把这些毛病都拔出去了,说的六根都是虚妄不实,刚才说的六根都不实在,这就是我们普通凡夫用的,佛说这个法让人转凡成圣,底下说返妄圆拔。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29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

「汝但不循」,佛对着阿难说,没有旁的法子,你单单的不要循顺着普通人用的那个法子,这是说返妄圆拔,返妄归真,你把这些虚妄都拔去了,没有二种法子,你单单的不随顺,「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这三对六样对着六尘,就是十二样,「汝但不循」,你不随着,动静对耳说、合离对身说、恬变对舌说、通塞对鼻说、生灭对心说、明暗对眼说,「如是十二」,这是说六根对六尘,「诸有为相」,这是有作有为的,你这有作有为的形相怎么个作法呢?你从有为作到无为,「如是十二诸有为相」,这是说众多数,就是这些有作有为的相,这都是凡夫法,你要转凡成圣,「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不用这六根挨着拔,极简单,你可得实作,「随拔一根」,随着你拔出这一根来,眼根拔出色尘、耳根拔出声尘,六根离开六尘,不用这六样都离开,要是一样离开这六样都脱离了,这道理是说这个意思,

「随拔一根,脱粘内伏」,随你拔哪一根,就说眼根,你别粘上这个色相,眼看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种种的形色,你别粘在这里头,人的眼睛都粘在形色上,都离不开,一举一动眼睛就着在形色上,你不信大家就试验试验,佛把这个理说透了,「脱粘内伏」,脱了眼睛粘这个形色,你别沾上,内里头你把他制伏住就容易了,「伏归元真」,你一制伏他就归到根本上的真理,你要说返妄不难,迷惑是六样迷惑,一样不迷惑,五样都不迷惑了,「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你要是能制伏住归到根本上的真性真理,真正的理性,「发本明耀」,发出了根本的光明照耀,「耀性发明」,这光耀之性一发明,「诸余五粘」都得解脱,六根去了一根,余下五根粘五尘,这不用一样一样的说了,一共是六根、六尘,这一根拔出来,发出根本上光明照耀,光耀之性一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下余的五根,一块都脱了,应这一根一拔,六根圆圆满满的都脱离了,六根脱开六尘修的这个法,还是简便了,很容易了。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这个地方说把虚妄之相拔出来就是真实的,真实的该怎么样呢?底下说真实,「不由前尘所起知见」,这个见不由前尘的明相、暗相,不由那上头起知见,我们的眼睛总对着形相,六根总是一个理,名相可不同,什么叫「不由前尘」?我们的眼睛看见色尘就染了尘相,不由前尘上所起知见,在这上头不起知见,自己守住本位,「明不循根」,这个光明不随着眼根,「寄根明发」,这句话怎么讲呢?我们人的眼没修行的时候,不用这个法子,非明不能见,这眼上的明对着外边的明,这才可以见,你要修行用功,返妄归真,这个眼就互用,眼不是光能看见,也能闻、也能说话,这六相互用,一样就做六样用,这叫「明不循根」,这个明白不是随着一根对一根说,所以这个地方不随着根,你看光明不随着眼根,我们平常的人光明随顺眼根,眼根随着光明,修行要明白了这个理,就不循根,底下又说,「寄根明发」,眼上的光明性寄在眼根上,从这上头发出来,寄在眼根上,明可不循眼根;随着眼根就有限制,随着眼根,你只能看色,不能闻声,寄在眼根发明,寄在这上头,「由是六根,互相为用」,由这六根上头互相起用。

六根互用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这个地方是证明六根互用,不是一定眼能看,耳才能听,就拿现在的事情做个证明,举出这六样来,让法会中人好信,佛对阿难说,就是现在的这个事情可以证实了六根互用的意思,「汝岂不知」,你岂不知道吗?现在你亲眼见着的,「今此会中」,今此法会之中,「阿耶律陀无目而见」,阿那律陀翻无贫尊者,他是佛的堂兄弟,因用功太紧,把眼用瞎了,得开天眼,没有眼睛什么都能看见,拿这个证明不是非眼不能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龙本来是没有耳朵,他也能听,这都是证明不用耳还能听,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殑伽河里的河神,是一个女神,没有鼻子能闻着香味,「骄梵钵提异舌知味」,他的舌头与旁人的舌头不同,他吃饭,能知道天上的美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他是风神也叫虚空神,他没有身体可以感觉出痛、痒、冷、热,「如来光中,映令暂现」,他没有身怎么还知道触呢?他得借着如来的光明一对照,令他暂时现一现,「既为风质」,现一现已经做为风质,「其体元无」,他这个本体根本就是没有,「诸灭尽定得寂声闻」,这是说到意根上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是个久用功的,「久灭意根」,久远地就把意根不发动了,不像我们人的意根胡思乱想,他这个意根不动,「圆明了知」,圆明就是没有不知道的,圆满普遍的都明白了,都能了知,「不因心念」,他心里不起念就能都明了。

根尘并销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锁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这一段文是指示六根互用的,所以由这个总题又分三段,一是指示妄体本真,就是这段经文,浮尘诸变化相,本来就是无上知觉,所谓「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随无明染缘,如水成冰,因智慧净缘,如冰化水,言说「如汤销冰」,当如汤与冰同一水性,但智慧火能融无明坚执,喻之如汤,这是约修德而言,显示返迷归悟,若约性德,本来无增无减,更非二物,「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这是第二段指现量为证,以上虽指示六根互用的例证,又恐执迷之人,以为所引证是圣人的事或异类果报的事,非常有之事,不关性具,所以今举世人现量境界为证明六根互用的事实,「如彼世人,聚见于眼」,世人所有妄见,仅仅聚在眼根,「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仍然相类,以手循他人体外绕,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这即是互用之理性,「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当知寻常缘尘之见,必须因明而有,暗时便成无见,今不缘尘而发本明耀,不惜明缘而能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由根尘之妄既销,云何觉明之体不成圆妙极果呢?这是第三段以示修显性。

误疑断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这一段经文是决通疑滞,由这一总名又分二大段:一明因果俱常,决通初义,二明结解无二,决通次义,先解释第一段明因果俱常决通初义,又分二:一疑问、二答示,一疑问又二,一疑因果相违,以上这段经文,就是阿难对佛说迭以前所说的话来问佛,佛在第一义中说过,「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灭果,无有是处,据此则知,从因地之觉心欲求常住不生不灭,要与果位之名目相应才可以。以下是标七果名,言「菩提」者,是以五住究竟无有见思、尘沙、无明诸惑;言「涅槃」者,是分段、变易二种生死永亡;言「真如」者是相性不二,皆无虚妄曰真,其体不动曰如;言「佛性」者,是永不改变义;

言「庵摩罗识」,是白净无染,永不被尘垢染污;言「空如来藏」者,不是前三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这是说空前三种如来藏之空如来藏,别九界众生之身相未空;言「大圆镜智」者,是洞照万法向无分别义,「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此七种名虽别,其体性无殊、其相清净无染、其用圆满具足,其体性本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这是正式陈说他所疑,「若此见听」等六根「离于明暗动静通塞」等六尘,「毕竟无体」的话,「犹如念心」,岂不是如同前七番所破之念虑妄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吗?果体坚凝,究是常住,根尘无体即是断灭,「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之六根以为本修之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欲获如来七种常住之果,岂不是因果有所相违吗?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6 13:30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推垂大慈。开我蒙悋。

这一段又是第二疑前后异说,阿难的意思,「若离明暗,见毕竟空」,若离开明暗等尘,见闻之根毕竟是空的话,「如无前尘,念自性灭」,等于如没有前尘,念虑之心自性销灭,我今「进退循环,微细推求」这个道理,「本无我心,及我心所」,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不知将谁立因而求无上觉道,「如来先说,湛精圆常」,况且如来先说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这是说六根本是「湛精圆常」,但是现今又说离尘无体,此则断灭,如是前后异说,「违越诚言,终成戏论」,岂不违越诚言,而终成戏论吗?「云何如来」称为「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悋」,我今愚迷未得彻悟,惟愿大慈世尊开我之蒙悋。

击钟验常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这一段文是属于示答分三段,一斥迷诃说,佛听说完他的疑问,接着就对阿难说,「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你是有学多闻的人,但是还未尽诸漏,你心中徒然知道,前尘为颠倒念心之所因依,谬认六根、六尘与念心相同,这就是「真倒现前,实未能识」,以前尘为实有、离尘即说断灭,这是总斥阿难之迷,「恐汝诚心犹未信伏」,以下许以开示阿难虽有诚心请法,平常信世间法之心,未走降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所以击钟捣舂世俗之事,除阿难的离根无觉之疑惑。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又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这一段文是指着世间的事实来除阿难的疑惑,共分五科,这是第一验闻有无,验就是考验,如同先生考试学生读书及格不及格一样,这是佛陀考验阿难对于听闻佛法所得的利益如何见解,就拿世间的钟声做为佛事,先叫罗睺罗打钟两次,是问他有闻无闻,结果大众及阿难皆以打钟时有闻、声销时叫无闻,这是根本错的地方,佛知道了以下又问。

如来又敕罗睺击锺。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这是第二段文验声有无,两次叫罗睺罗打钟,两次问声,大众回答,同前,此问与前各别,此答与前相同,异问而同答,已显大众及阿难将闻与声,矫乱不分,所以佛用诃责的言词对大众说。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这是第三段责其矫乱,问闻则答闻、问声则答声,自无主张,经佛发明又不自审,反难于佛,众生昏迷之根源皆由终日着境,不知有心,以迷心不加觉察,故矫乱不分,以下佛破他的谬说。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这是第四段破其谬说,闻性若实离耳则耳如同枯木,当知声有生有灭,闻性不随声有声无,声在闻性中有生灭,不是你的闻性为声尘或有或无,设若闻性实无,又谁知无闻性者,当知你说「音响双绝,则名无闻」,实是大错,以下又说。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这是第二段总予结斥,说明声与闻明明各别,汝尚不知「惑声为闻」,「以常为断」,由此当知内根外尘于闻性中自有生灭,终不应言汝之闻性离诸动静开通之外,说汝闻性无有体性。

引梦验常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以下又引梦作证,重睡即眠熟,工作疲极,睡时不知外境界事,因为六根不与六尘接触,以梦事为佛事,以示闻性不昏,捣练即洗衣之声,舂米是木石响,自怪钟作木石响,是独头意识之错乱,于是可知闻性寂常,又以经文作证云。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不但是梦中汝之闻性不灭,纵然汝之形体销灭,命光迁谢了,此闻性也不会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这段文是发明众生迷尘故断,众生循外尘、逐妄念,从无始来流转六道,受杂染之果报,曾不开悟实性清净妙常之理。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这段文是发明守性故常,若弃生灭这一句,并不是把现前生灭的身体不要了,是弃去于真常中之虚妄生灭之情见,守其即生灭中本自真常之性体,若常有这种智光现前,六根、六尘、六识之妄心,应时销落,当知想心所缘之尘相,元来无有实尘,六处识心与六种情根元来也无有实垢,常有这种择法眼,知道那是真实、那是虚妄,尘与垢自然远离了,云何不成无上知觉呢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14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唐清河房融笔受
结解同因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这一科文发明结解无二,怎么叫结解无二?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结的时候也是从这六根上结、解的时候也是从这六根上解,结什么呢?解什么呢?说造业从哪里结成的?就是由这六根结成的,你要是解也得从这六根上解,阿难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请教佛说,「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佛说解结都从六根,阿难没领会,在这里他又问,说人结这个业从哪里结的再从哪里解,他疑惑有两个地方,哪个地方结的,哪个地方解,「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设若不知道结业的根本,我信这个业终久解不开,他说到这儿又问,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我及法会中有学的声闻,什么叫有学声闻?这佛法之中到了无学,无论哪一法不用再学了,以这个为本,学到无学之处,阿难才证到初果,他所以未到的地方还很多,「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这是阿难自己说的,从无始劫来佛说的道理都不明白就叫无明,生一回死一回,与诸无明一块灭一块生,我生的时候无明也生、我灭的时候无明也灭,没离开这个无明,「虽得如是多闻善根」,他自己说我虽然得着多听多闻善法,结这些善根,虽「名为出家」,还是不究竟,

「犹隔日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我虽然是出家证到初果,比凡夫强一点,他自己说一个比喻,就像发疟疾的人,俗语说发疟疾,今天好明天又犯,这就叫如隔日疟,他怎么说如隔日疟呢?他证了初果,他要静坐入定就像无病的人,他要一出定就像犯了病一样,一出定就胡思乱想,一入定心里的观念就不散乱,他自己说我就像发疟疾似的,又对佛说,请佛大慈大悲总要哀愍我沉沦陷溺呀,我是沉沦在苦海里头,陷溺到底了,「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解是解脱,不但我们现在学佛人得益,「亦令未来苦难众生」,还有未来学佛的人、受苦遭难的人,「得免轮回」,都可免轮回,轮回指生死说,生了死、死了生,永远不断,得免生死轮回,「不落三有」,这三有就是有欲、有色、有无色,所谓三有皆有生死之苦,「作是语已」,把这个话说完了,「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阿难尊者及法会大众都五体投地,给佛行礼,「雨泪翘诚」,雨泪就是掉眼泪、翘诚就是一身一心的恭敬,以身心恭敬掉着眼泪的样子,「伫佛如来无上开示」,伫就是等着,等着佛说无有再上的开导指示。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只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阿难请佛开导指示,这时世尊磷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未证四果阿罗汉皆为有学人,「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也为未来的一切众生,「为出世因」,给未来的众生作出世的因缘,「作将来眼」,作后来的眼目,好认识佛法的大道,「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佛的手放光好比是南阎浮提出的紫金光一样,以这个手摩阿难顶,佛慈悲先摩他的顶,这就要给他解释这个道理。

「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十方指着四正、四维、上下,普遍佛的世界,「六种震动」,震是震吼击、动是动涌起,震吼击是声音、动涌起是形相,动是地动,这是佛的道德威力所成,佛法是惊天动地的,动有三种:从地上动、从地涌出、从地上起来,六种震动是表有声有色,「微尘如来」六种震动,惊动了无数的微尘佛,这就是十方的如来,「住世界者」,这还未归常寂光,在世界上还度化众生就有这么多的佛,不是一尊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出现,就是现在住世度化众生的佛,如同微尘数那么多,佛若不说谁能知道这么大的妙境,「各有宝光,从其顶出」,这些位如来各有宝光,各各都放宝光从其顶出,都从头顶上放出光来,「其光同时,于被世界」,如微尘数的这些如来,在他自己的世界上住着,各佛有各佛的宝光,从头顶上放宝光,「来只陀林」,释迦佛来这个地方说法,「灌如来顶」,十方如来放光,来到娑婆世界都灌在释迦牟尼佛的头顶上,这个光对光都接在一块,「是诸大众,得未曾有」,大家一看十方的佛,从十方放光来灌在释迦佛顶上,「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从来也没见过这稀有之事。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大家都听见十方的如来像微尘这么多,都是异口同音告阿难说,「善哉阿难」,佛赞扬人,多数说善哉,说善哉阿难,很好了,「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从有生以来就有这个无明叫俱生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使汝轮转生死结根」,这个无明,能支使你轮回生死,「生死结根」就是结业的根本,「唯汝六根」,阿难问,十方如来恐怕他不信,结业的根还有旁的,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在你的本身上,解开也是在你的本身上,没有二样,「唯汝六根」,就是你现前的六根,「更无他物」,没有其他的东西,「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前边告诉你,使你轮转生死也是六根,没有旁的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是佛的果位,「今汝速证安乐解脱」,证佛果为解脱,解脱世界尘劳一切苦处,「寂静妙常」,到了这个地方,寂静普遍的、不可思议的就叫妙常,是什么?拿什么成的?「亦汝六根」,也是你的六根,你的结业生死也是六根,你想成佛也是六根,「更非他物」,不是旁的。还有个物让你成佛,这阿难又疑问了。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阿难虽闻十方如来的声音,虽闻如是的法音,「心犹未明」,心里头还没明白,「稽首白佛」,稽首就是行最重的礼,对佛表白,「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他这又是疑问,十方佛对他说,他还疑惑,他心里不明白,他给十方如来稽首表白着说,云何使令我生死轮回?这是由六根来的,安乐妙常也是六根来的,同是六根而不是旁的事物呢?这是阿难的疑问。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23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佛告诉阿难说,根和尘是一个源头,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六根对六尘是一个源流,没有二样,「缚脱无二」,你被他捆绑上也是六根,你想离了六尘也是六根,没有二样,说「识性虚妄,犹如空华」,六根六尘中间发生六识,眼识乃至意识,识性是个假的、虚妄的,没有本体。所以说「识性虚妄,犹如空华」,这个识性,看着又如同空中的华,一会儿就完了,那不能长远。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 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这说由六尘发出的知,因六根才有形相,「相见无性」,这六根是见分、相是相分,这指着两边这个色相上说!这相、见两者没有自性,对着相上论,「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由这个知,他就知这个相,「相见无性」,这是说这个形相上,前边说的是性,这地方说的是相,「因根有相,相见无性」,见是能见、相是所见,他没有自性,是怎么个意思?「同于交芦」,这个芦草,它是一个一个的在围子边上生出来的,被风一吹就弯了,两个芦草对在一块了,拿风一摆当,芦草对芦草一磨,把皮磨破了,芦草一出土,他还是水湿性,两下一磨,磨出水来,就沾上了,这两个芦草沾在一块就叫交芦,两下相交成了芦,他没有本体,他根本上没有体;离开甲乙二芦,离开甲就没有乙、离乙就法有甲,本体没有真实,因尘发出知识。因眼根见着形相,这两边互相借用,「相见无性」,这相上是个无性的,因相才有见、因见才有相,就像交芦一样,因甲芦才叫乙芦、因乙芦才叫甲芦,才叫交芦;若没有相就没有见、没有见也就没有相了,他两面对待起,这都是没有自性,没有自性的根本,「是故汝今」,是指着阿难说,「知见立知」,在知见上再立知,「即无明本」,即是于本知本见上再立上知见这就错了,你看我们心知眼见,这是本知本见,在本有的知见上再立所知所见,这就是无明的根本,「知见无见」,在本有的知见上,不再立所知所见,「斯即涅槃」,这就是不生不灭的地方,成佛的断德,「无漏真净」,这才是没有欲漏的一个真正的寂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你还说什么这里头还容着旁的东西,什么也不能容。

世尊说偈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这一段文是重颂的文,甚么叫重颂呢?上边长行文里已经说过了这个意思,佛又恐怕人不明白,又重颂,就像作诗,一定是几个字一句,有五个字、七个字、六个字、四个字一句的,就叫重颂,现在这段文就是显性,显出性来,做为修行的根本,所以有这么一句话叫「明心见性」,所以说要想修行必须要明白这个性,才能修行,要不显出这个性来,你拿什么修行?你怎么修还是世间法啊!这科文显性,以为修行人的根本。

「尔时」,就在这个时候,「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上边长行文说过了,又想重叙,把这个意思宣扬一下,让人明白、让人记着,所以就说偈言,咱们说作诗,佛经上说是作偈子。

这个偈子上说「真性有为空」,这真性两个字就是一动一住,这一段文是专门发明真性的意思,真性上边说过,旁的经文也有,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在这个地方简单说就叫真性,真性这两个字不容易明白,「妙真如性」,这是简单的文,是不可思议的,你思想不到、你议论不到,你思想的就不是、你议论出来的更不是!这是说非是真性的意思,显这个真性,这个真性没法说,说没有真性,不是真性的地方都说完了,剩下的不可说的就是真性,就是这么个意思。底下说非真性的事情,明白了非真性,这个真性是不可说的,你就显出这个真性来了,就是这么个道理。底下说有为者不实,就是空的,没有真实的道理,因什么呢?「缘生故如幻」,你要说有为,就是因缘所起的,从因缘上生,是故如幻化,就不是真实的事情,转眼就销灭了,「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若这么说,这个无为法对不对呢?也不对,无为就没有起灭了,什么事情也不为了,哪还有起有灭呢?这个地方说无为,正是说没有实在的道理,「不实如空华」,不实在就像空中的花一样,没有实在的,若这么一说,「言妄显诸真」,这行不行呢?也不行,你要言虚妄的事情,拿这个妄显这个真理,这个也不妥当,怎么个理呢?「妄真同二妄」,你不是说以妄显真吗?连妄带显的这个真理,同二妄,这两样都是虚妄,因为这个真是依于妄而显出来的,所以连妄也是妄、真也是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真与非真,犹无法可说,你还说什么有能见、有所见呢?全没有了,「中间无实性」,能见、所见都没有,这个中间就没有真实的性理了,「是故若交芦」,这是说一个比喻,是所以的原故,就像交芦似的,什么叫交芦?甲乙二芦交凑在一块,中间没有实性,不是原有的,比如没有实性就与交芦似的。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这颂是说结解同因,上边都说过,六根怎么结的,再从六根上解,六根造成的世间上的业力,就是受苦的业力,结成这个业就是拿六根结的,你要解还得从六根上解,从什么地方结的还得从什么地方解,「结解同所因」,都是这一种事情,这个因由是相同的,「圣凡无二路」,结与解是一样的因由,都是从六根上,能解的就是圣人,能结不解的就是凡夫,无论圣人凡夫没有二条路,就是在六根上这条路,「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你观察观察,两下里相交的这个性,空也不是空、有也不是有,你说空说有,这两样俱都不是,「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你要迷昧晦暗了,这地方就叫无明,这是修行的大障碍;你心里发明,这就叫解脱,在哪儿结的,在哪儿解,这话说得很爽神,所以到究竟处,他没有造作,他就是无为法,无为是怎么个无为法呢?一个字,就是一个明白的明字,佛经上用这个明,儒书上也用这个明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以儒、释的道理是一家的。说空也不对、说有也不对,怎么个意思呢?前边说过,圣人在六根上解、凡夫在六根上结,「圣凡无二路」,都在六根上,这又说「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说你观交中性,你观空也不是、有也不是,「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迷昧晦暗了这就叫无明,心里头没明白,要说发明就在这个明上解脱了,怎么叫解脱呢?你心里明白就是一个明明了了就是,就没有能明、也没有所明,一有能明、所明就错了,你所明白的是什么?你能明白是谁能明白呀?能所双亡,当中有一个明字,一发明这就解脱,并没有什么造作。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23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

这又重颂前文,指示修行以合妙性,这个妙就是一个不思议,刚才说的发明便解脱,这个明就是不思议,也没有能明的、也没有所明的,就是自己这一个明明白白的这个明就对了,你要说我明什么,一有所明之处就错了、一有能明的工夫也错了,就是一个明就对了,说完了「发明便解脱」以后,这又指示修行以合妙性,最要紧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这么个意思,重在这个性上,性是个体、心是个用,心性、体用是不相离的,也不是两样、也不是一样,「解结因次第」,说解的时候也得挨着解,你结业在六根上,不定由哪个地方结的,解也是一个一个的解,「解结因次第」,解和结有一定的次第,「六解一亦亡」,你要把六根都解了,一也就没有了。

根选择图通。入流成正觉。

从六根里头选择,哪根圆融,假比从眼根上用功、从耳根上用功,这就分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修行用功法在前文说过,后文也有,没详细说,这一部「楞严经」把这个理发明全了,究竟选择就是从耳根入手,从闻性比眼根上接近,这眼是见前、见左右,不能见后边;这个闻性能闻十方,显出闻性普遍十方。我们人自己不觉,修行人一研究慢慢就觉出来了,要选择从耳根上入手就接近,你要从眼根上用功,他有见的地方、有不见的地方。这个闻性就是心里头明明白白的,也没有所明、也没有能明,就是一个明,这地方不说明吶,这个明包的宽啊;若说知,有见、闻、觉、知,就照知说,也没有能知、所知,就是一个知,见、闻、齅、尝、觉、知都可以,这一个明字包的宽,「根选择圆通」,哪个圆融?哪个通达?由这里人修行的这一流,就可以成正觉,正觉是不偏不倚,佛者觉也,人要成佛,就是成就人的本觉,这里说「入流成正觉」,这不是能觉、也不是所觉,中正之觉、本有之觉。这是说这个修行的话,不是从头至尾的说,他是重颂前边长行文里的意思,重颂也是选择着说,不是一定的次序,说入圣人之流就能成正觉,也没有能觉、也没有所觉,是本有的正正当当的知觉,哪个人没有知觉?我们人人有本知觉、能知觉、所知觉,我们都用所知觉,所有世界上的一切事务,万别千差我都知道,这都是所知觉,不知道有个能知觉,都着在所知觉上,本知觉付于九霄云外,也不闻不问了、也不知道,其实这个知觉以本知觉为根本,你一知道什么就是所知觉,有所就显出能来,成佛是能所双亡,就是保护自己的本知觉,都是自己现成的,不用向这里求、那里取,都在自己身上带着,哪个人没有知觉?这说「入流成正觉」,得从根上选择圆通,将来指实了,就是耳根圆通-闻性;这一个闻性是遍满十方,这个闻性总其说就是人的心,人的心都说在肚皮里,其实连带肚皮外也无处不是心,处处都有知觉、都有心,说心在肚子里的是个妄想心,真心在身体外头,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自己不承认,观念的时候,你得观念真心,不要观念这个妄心,这是说「入流成正觉」,这是一段一段的,这个文不连着,他是颂前边那个长行文,那个地方恐怕人不明白,所以再重颂一说。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这是孤起颂,前文还没有,他自己起来的,前边长行文上有叫重颂,「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佛说的这四句叫孤起颂,长行文里没有,「陀那微细识」,陀那这两个字是梵音,要翻中国话就翻执持,执是拿手抓住、持是放不下,拿手持着他,这是说人的病根,佛说一大藏教,无非是破执之具,破人的执着;陀那起初的时候叫微细识,极微细,假比那一样放不下,他不知不觉,抓住了放不下,永远放不下,这个地方叫微细,人也查不出来,这就是说妄想的根本,「习气成暴流」,就是这个熏习,在世间上习来习去的成了暴流水,你躲也躲不住、拦也拦不住,这是我们人心里头胡思乱想,止也止不住,这个毛病有犯的、有不犯的,说到这里,「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这是佛说,这个「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了,不容易拦挡了、也不容易去掉了,这个地方是「真非真恐迷」,你说他真,他又不是真的;你说他非真,他又是真的,所以他就是一个生死的根,你说他真,他又是生死的根;你要说他非真,又是离波求水,也不好不求、也不好实求,你一个劲的求还求不着,你要不在这个地方用心,人的妄想还不容易去。佛说陀那微细的识,习气成了暴流,说他真也不对、说他不真也不对,所以这个地方不是迷惑人吗?倒是真?倒是不真?所以佛恐怕人由这里迷惑了,说「我常不开演」,佛不轻易说这个「陀那微细识」,这地方不好说真、不好说假;不好说是、不好说不是,因甚么?真又非真、非真又真,这不是迷惑人吗?佛因此不常常的开导演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这个地方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怎么叫「自心取自心」?这个人无非是色、受、想、行、识,这是五蕴,受、想、行、识都是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取自己的心,这就错了,因为不明白是自己本有的而去取,所以错。

这个心说起来万法唯心,见、闻、齅、尝、觉、知也是心,这地方你在自己的心上用功,拿这个心观照这个心,这个地方就是「非幻成幻法」,不是幻化的事情就成了幻化了,这个心就是现量境,不是有所取的、不是有所求的,你要一取一求,本来不是幻就成了幻,一求取就成了幻,「不取无非幻」,要不求取就没有非幻了,用不着求取,这修行法一尘不染,你若一求取就染了尘啦,不取就对了,「非幻尚不生」,若不取的话,连非幻也不会发生,非幻都没有了,「幻法云何立?」幻法从哪里成立?这是说不让人有求取的心,无求取的心怎么个修行法呢?就是个现量的境界,你现前的心量也没有能、也没有所,本来这个心就是个明,也没有所明的地方,你要说明白这个、明白那个,那就错了,自己就把自己迷惑了,这个地方是说无为大法,是无作无为,下文又赞叹这个法门。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这是颂叹法门,颂扬赞叹佛经上佛说让人修行的法门,给他起个名字,叫什么?「是名妙莲华」,叫「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这三样是一个名字,底下说这个功能,「弹指超无学」,这是颂扬赞叹这个法门,这地方是说修行正宗的名词,怎么叫妙莲华?妙是不可思议,佛法重用莲华这两个字,世间上花草很多,多数是先开花后结子;这莲华是花果同时,花和果是同时出,有花就有子,这表示佛法因果同时,有立地成佛的,就在人的根性利钝,你看「妙法莲华经」上,龙女转眼成佛,说易很容易,难起来多少世还修不成,这里表示这个法门就是花果同时,就叫妙莲华,底下说这一样不完全,这三样才算一个体,「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这金刚是坚固不坏的,金刚王是更坚固了,这是比喻人的知觉,「如幻三摩提」,翻正定、正受,正正当当的修佛法的禅定,有正当的享受,他怎么说如幻呢?幻化无常,这是说反面的,怎么如幻呢?因也如幻、果也如幻、因果也是如幻,一如幻一切如幻,佛法是顿超直入,没有这些个啰嗦,你要是说出来,有为也是幻、无为也是幻,有为、无为两边也是幻,所以这统统都是幻化无常,这个如幻推到了一切法,这一切法都不用,就是无法,三摩提,是正定正受,上边说的这三句是算一个正定正受,修这个有多么快,你看「妙法莲华经」上龙女成佛就是这个样子,八岁的龙女道理都明白了,这是根性的关系,

「弹指超无学」,弹指之间,就能超出无学去,到无学的时候把佛法都学成了,不用再学了,这个无学,不像普通的人讲的无学就是没有学问,是不用再学了,所有应学的都学完了,不用再学了,是这么个道理,说无学不容易,弹指之功就能超过去,「此阿毗达磨」,阿毗达磨就翻无比法,这是没有可比的大法,「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阿毗达摩翻无比法,世界上论佛法之中各有各法,然而,佛法之中无比法,所有佛说的一切法都比不上他,这是无有可比的,梵音就叫阿毗达磨,这个无比法是一切诸佛菩萨都尊重的,「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这是众圣共遵,十方的诸佛都是从这一法上成的佛,薄伽梵是佛的圣讳,涅槃门就是阿毗达摩无比法,连十方诸佛都是由这一条路,这涅槃翻不生不灭的一个门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32

绾巾六结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只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这一段文是解释六解一亡,六是指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一解开了,一也就没有了,不但六数之中的一个没有了,这一个没有也没有了,这六解一亡就是这么个意思,一空到底,这个空不是眼前看见的虚空,这是什么空呢?这个空分有五层,我们常见的就是虚空,什么形相也没有,依着这个就叫空,这是一层空,你要一入圣位,就明白知觉能所双亡,把眼见的虚空撂下了,这是人空没有了;把我见没有了是第二个空;第三是法空,我也空了、法也空了,我法俱空;第四到了空也空了,所以就叫妙有真空,就是入菩萨位;第五是真空妙有,这又回来了,妙有真空,这在最后这一个空字,这是菩萨的知见,要到了真空妙有,空有不二,到了究竟的佛知佛见。这时是说阿难与法会大众悟的,有彻底的、有不彻底的,可都得着利益了,这是阿难尊者代表叙说这个利益,「于是阿难」,就是在这个时候,「及诸大众」,听见最后这个意思,所以心里受了利益了,「闻佛如来无上慈诲」,如来是十种通号之一,佛有十种通号,佛是第九,如来是第一个,搁在一块堆,怕人不明白,「闻佛如来」,这是通号中两个号合在一块,「无上慈诲」,没有比他再高尚的慈悲的教诲,慈是一种慈爱,佛是爱惜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佛才生起慈心教诲,教诲大众,大众闻佛这个无上的慈诲,「只夜伽陀,杂糅精莹」,佛说的法,只夜是重颂、伽陀是孤起颂,怎么叫重颂?

怎么叫孤起颂呢?在前边长行文中有三两个字一句、有四五个字一句,不一定几个字算一句,因为长行文中说的道理,恐怕大众还有不了解的地方,所以才重颂,把长行文中的意思再重叙一下,再重说一次,拿几个字一句的文说,就像我们中国人作诗,几个字一句这是一定的;佛法里头叫颂,颂还不一样,颂扬这个道理字句总是要恭稳的,所以孤起颂和重颂是承着上文说的,「杂糅精莹」,杂是参杂、糅是糅在一块、精微不杂,莹就是智慧的光明,杂是指的佛说的一切法糅在一块,用这个重颂或者孤起颂再重说一次,这里头的道理就叫「杂糅精莹」,重叙一次反而不明白,所以这种妙理是一种「妙理清彻」,怎么叫妙理?发明这个道理,不是可思想、可议论的,怎么办呢?他就是曲引旁征,绕着弯的引出来,让你自己认得自己的心,怎么叫自己认得自己的心?

这心就是人的知觉,让你自己的知觉说得自己的知觉,就是这么一句话。若认得自己的知觉,把世间上一切的烦恼都放下,这就叫修行,保住自己本有的知觉;这个知觉有三种,我也常说,有能知觉、所知觉、本知觉,人光用所知觉,世界上有人所说的话我记住了,所有的什么事情、什么事相、什么物我都懂,这都是指的所有的东西,所有的声、色、货、利,这总不离见、闻、觉、知,这都是所知、所见、所闻、所觉,这是人迷在所上了,所是所有的事情,人迷在所有的事情上,该怎么办?佛说没有旁的法子,怎么叫佛?佛就是知觉的觉字,哪个人没有知觉?人的这个知觉都用在所知觉上,把本知觉就迷了,不但所知觉不对、能知觉也没彻底,佛说的成佛大法,就是本知觉的觉字,大家要知道就叫佛,哪个人没有知觉呢?哪个人不能成佛呢?因什么不能成佛?就是因为所知觉就累住了,我所有的身体、我身体以外所有的事业,这统统都着在所上了、着在所知觉上,怎么不好呢?被他所累了。这个身体也是个物,有远有近,所以一个见分、一个相分,知见的一分子、形相的一分子,人都迷在形相这一分上,这形相有生有灭、有苦有乐,所以因着乐就显出苦来、因着苦就显出乐来,这都是个对待法,佛说的本知觉到了真空妙有上了,把能所都放下了,本知觉是什么样呢?自己可以回心考察,考察什么?

你看看所知道的事情,那当然心里知道,我所知道的是什么呢?声望啊!形色上有声有色、说我还存多少金钱?还存多少货?得多少利?…人人都如此,没有这个不能生活,这就偏在一面上,为事相上累住了,这就是一个情,情就向下坠,理就是往上升;往往人得意的时候,理正气壮,挺着腰杆,天然的,你不让他挺着腰杆,他也挺着;你看他不对了,竟然在人情这方面不讲理了、随心所欲了,到了场面上腰杆就挺不起来了,就堕下来了;理往上升、情往下降,人情上的事情就多了,是非人我,他自己与这个理上亏了,他自然的就挺不起腰来。学佛的人就是要明白这个理,明白了这个理,你常观这个理,你就不明所以然也能升天,到天上也能享福;你要一味的纵情,一点理也不顾了,就是随你的私情就堕落了。

这个人常念念佛经、常研究研究是怎么回事情,你明白这个理,心自然而然的就向上升,他是天然的,你不用一定怎么用功,你明白这个理了,你这个心里就有了章程了、有了主宰了,这个天性就向上升;你若是没有理,光是在人情上,这身体就堕下去了,这是天然之势。这个时候法会大众说得的利益,阿难尊者表示说「心目开明」,说心也开了、眼目也明了,这个道理看真了,指着这道理说,「叹未曾有」,赞叹未曾有,从来也没听见过这种道理,就是这么一句话。

阿难尊者了然了佛的「妙理清彻,心目开明」,这是赞叹未曾听过的这种道理,这个时候还有疑心不解, 阿难赞叹完了佛,发明得的利益了,他这又重新祈求,还有不明白的。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阿难合掌顶礼,顶完了礼对着佛表白就说,「我今闻佛无遮大悲」,现今我闻听见佛说的这个道理,上边说的是无上的慈诲,没有比佛再高尚的,这又说「无遮大悲」,慈是慈爱之意,大悲是大而无边,对一切众生都有悲悯的心,悲悯众生不明白真理,受苦!这是佛的慈悲心,佛法以慈悲为本,这是要紧的,「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把这个道理都说出来了,一点也没有遮盖的地方,这是佛悲悯众生的心,佛所说的没有旁的,「性净妙常真实法句」,无非是让人明心见性,虽然见了性也得要净,不被世事污染了,心不作思议,也没有可议论的地方,研究到这个地方,「开口便错,举念即乖」,你一开口说就与佛法错了,你的心一举念就违背了,「性净妙常」,佛说法让人明白了,这个性得要清净,心里得要不思议,得要常常的这个样子,永远不变,这叫「性净妙常」,「真实法句」,这是得的好处,佛说的真正实在的大法,称为「真实法句」,句就指着佛说的话,这是他得的益处,后首还有不明白的,「心犹未达六解一亡」,我的心里头还没通达,「六解一亡」,六就是六根,这六根造业结成了,非礼的也要看、不应当说的也要说、不应当听的也要听,说到这里合孔子说的视听言动,非礼的时候就不为的道理差不多,这里也是这么个意思。

说六解就是眼六根结的业,怎么叫结业呢?人的眼睛爱看、耳朵爱听、鼻子爱闻香、舌头爱尝味、身上爱触感、心里头分别,意是心之所发,正式的心说是意,心里头发动的就不一样了-有善有恶、有是有非,这是他得的益处,他自己领了,底下还有不明白的,「心犹未达六解一亡」,我心里还没通达,六根所结的业总是不善业,这个业有三种:有善业、恶业、不动业。往往说造业,不一定是恶业,还有善业,若解开这六样,就不造业了,佛说的法为解这个业,凝结的、不对的六根,这种天然的习气都能去掉、都解散了,结是凝结住了、解是解开了,是这么个比喻,他自个儿说我这个心里还没通达,「六解一亡」,六样解开了,哪个地方还有个一?六解还必定亡个一吗?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一个问题,把这个六解:眼见、耳闻乃至心里头分别,不应当的都给他解除了,把习气毛病都解散了,不随着六根转就亡一了,有一句成语「识得一,万事毕」,把这六样去了就归了一了,这一也不要,六结解开了,一也不叫他有了,把这六种毛病去了,归于一个真心,心里还有分别,还是有个相,也得把他彻底的丢了,那么怎么才算对呢?就是一个现量的境界,现前这一量,你不起分别心,这就是修行的法,你见也只管见、有耳就闻,不随着眼见的转、不随着耳听的转,就照这两样说,谁不愿让人称赞,有人贬斥就不愿意了,人人都是这个意思,所以不用多说,拿这两样比世间上的一切一切。把六样去了,六是个数,还要一亡,一也丢了,你要还留这一样,那也没干净,他说六解还有个一亡,是问这个地方,把六样解脱了,六根不妄作妄为,这归了一,归这一个真理,这六样习气都没有了,这个地方说因什么没明白呢?不通达的地方?就是六解一亡,这里头必有个次序,「舒结伦次」,舒就是解开、结就是结成,说舒结都有伦次的,都有一定的次序,这个地方不明白,说到这里,还得求佛把这个道理给说开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33

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惟垂大慈」,惟望如来垂大慈心慈爱一切,现在他自己还有法会大众,将来还有我们从来学佛的人,这里都关系着,「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再怜愍我们法会上这些人,「及与将来」,并及未来人,「施以法音」,我还得说这个大法,为什么呢?「洗涤沉垢」,为的刷洗涤净了沉沦的泥垢,人的心里头自己随便思想,思想的有的不能对人说,这都是脏垢,都是不净的事情,修行就是一个自性清净心,心一清净,哪个时候都叫修行,不是提另还有个什么法,要有个什么法把心又污染了,你要有个什么法,心里还有个影子,这个心以养的正大光明,无所不照、无所不沾,不但不沾,连沾的习气也没有,这就对了,这就是佛法究竟的地方,我还有心里沉沦的思想都洗净了。他这么一求,佛拿一条腰巾带子(系裙子用的),当下还有围裙,佛以腰巾(系腰的带子),拿他结上六结,这就是迷惑,你把六结去了就如同解开了,就是这么个比喻,迷惑就是六根被六尘所染,不迷惑就是六根不染六尘就对了,没有什么巧处,就是这个意思,不容易明白、不容易承认、也不容易接受。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于是如来。绾迭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迭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詶佛。此名为结。

「即时如来」,佛在这时候不但说,还拿事相做比例,「于师子座」,这个座位分层次,皇上、帝王坐的为龙墩、大将军坐的叫虎位、佛坐的叫师子座,表示佛说法的威德,能销灭一切习气妄想,师子为群兽之王,佛说法好比师子吼,吼一声群兽皆战,这表示慎重尊贵的意思,就在这个时候,佛在师子座上,「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涅槃僧就是内衣,靠身的裙子,僧伽梨是大衣,也叫福田衣,僧人的衣有七衣、九衣、大衣,都是一块一块做成的,那是表示稻田,也叫福田衣,修福的田地,在这清净比丘的身上学习,可以增福,所以叫福田衣,这时佛在「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几是个长桌子、小桌子,四方的圆桌子就叫桌子。

「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劫波罗翻时间,我们人的时间是照着日月说,日头(太阳)一出一没算一昼夜,月亮一亏一圆算一个月,这是表示时间的,「劫波罗天」比日月高,日月达不到,自己就变出时间来了,咱们这里照日月算,十二个月叫一年,十二个时辰叫一日,三十日叫一月,他送给佛的华巾,几是长形的桌子,「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于是如来,绾迭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迭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佛把这六个扣,一一都结成了拿在手中,你看这是什么?还是照样的回答佛说:「此名为结。」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迭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迭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唯。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祇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祇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这一段文佛把华巾拿在手里结六个扣,结成之后就问阿难,「此名何等?」这是佛结华巾,比喻人的迷惑,迷惑自己的本心,佛告阿难说,「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迭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这是佛特意的这么问,不这么问他这个迷惑破不了,我先说一说,要不大家不明白,佛说这个意思是一个比喻,一条巾子好比人的一个真心、结成六个扣好比眼等六根,人都迷在六根上,不认得自己的本心,佛特意拿这个做个比例,让阿难自己说,「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迭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阿难说此巾是一条,虽然本来其体是一,「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你绾多少扣就有多少名字,「何况此巾祇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这是佛刻意的问阿难,「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这是阿难讲的,合佛的这个理。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佛说你知道结一个扣有一个结子,一条巾好比真心成了六种妄想,「我六绾时,名有六结」,这六结是指的眼、耳…等六根,「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巾体比方是个真心,这个体是个同的,因着这一个结就不同了,这是显什么呢?佛法是个唯心的法门,因迷在六根上,就当做因,所以佛特意问他,「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这是说这一个真心绾成了一个结,一个真心结成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不是真心,这地方显这个,佛说:「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佛问的意思,含着拿六根能成一个真心吗?阿难一听不对,「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说不能,我的世尊,这六个结扣若存在,便是第六名,第六终不是第一,佛特意问他,这六根含着眼、耳、鼻、舌、身、意,不是真心,「终非第一」,阿难又说了「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阿难对佛讲这个理,一是一、六是六,佛怎么说这六个结扣能成第一呢?六个哪能成一个呢?这里是阿难迷惑,他不知这六根就是一个真心所化的,要不,他怎么都知道呢?眼见、耳闻等,这是一个真心变成的六种浮尘根,这是佛指点法会上的人,我们研究这个理得要知道,这个地方不明白,永远是迷惑,阿难说六个就是六个,不能成一个,佛暗含着问他六结能成第一吗?阿难当然说第六不能成第一,这是阿难对佛讲这个理,说纵我历生尽其力的明明白白辨别,如何能令是六结乱名呢?岂不知佛这里头问的是这一个心。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34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佛言如是」,佛说不错,「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你说的这个理对,佛就把这个理说出来了,你看这六结,一是一、二是二,到第六,你要知道是「一巾所造」,这里含着六根就是一个真心造成的,这六样都是虚妄的,都迷惑了,你要把这一个真心保护好了,不用这六样,这意思在里边含着,说「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一,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样不同,是一个真心所造的,「令其杂乱,终不得成」,这一个真心让这六样杂乱了,不能成,「则汝六根,亦复如是」,这给他说明白了,你现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这么个样子,你是一个真心成的,「一巾所造」,就比如一个真心,你觉着眼、耳、鼻、舌、身、意是真的,他有生有死,「毕竟同中,生毕竟异」,这一个心成了六样,成了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意不是心,意者是心之所发。

六解一亡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这是佛立这么个比喻,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你若必定嫌其六个结,不愿意让他成,「愿乐一成」,愿意成一条巾,「复云何得?」你再说一说,怎么才能成一条巾?阿难言,「此结若存」,既是结的这个名存在,那就错了,「是非锋起」,就互相交锋对待了,「于中自生」,于中互相不同了,在这里头起了对待,「此结非彼,彼结非此」这个结扣就不是那个结扣、那个结扣就不是这个结扣,「如来今日若总解除」,如来今日若总起来把这些结扣都去了,「结若不生,则无彼此」,这里头含着六结各有伦次,要是一条巾就没有不同的地方,你一分开,他各有所能,「尚不名一」,尚且这个一还立不上名,「六云何成?」这是阿难的意思,他上面问佛什么叫「六解一亡」,因此佛才把对待给他引出来,六解一就没有了,「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这是阿难的话,佛引到这里,让他自己说,阿难说到这里,佛说不是知道吗?「尚不名一,六云何成?」底下才合上他的法。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佛说,「六解一亡,亦复如是」,你问的这六样若解,连一也没有了,有六个存在当然是从一起的,六若没有,所以说一也没有,这是阿难问佛什么叫「六解一亡?」把这个「六解一亡」给他说开了,底下佛立个比喻破他的迷惑,佛对他说「由汝无始心性狂乱」,从无始以来你的心性就是狂乱的,自己是杂乱无章的,「知见妄发」,心性狂乱了,当然你那正知正见就妄发了,「发妄不息」,佛指若阿难说,不知道理的人就是如此「发妄不息」,当然是没有歇着的时候,时时在妄,「劳见发尘」,由劳这个知见就发出尘劳来了,这底下说了一个比喻,说「如劳目睛」,如同你把眼睛用的大过了,「则有狂华」,就看出花来,空中见出花来,这像什么似的,「于湛精明,无因乱起」,这就是于湛然清净、精纯不杂、明明白白的这个真性,无故的、没有因由的乱发起来了,你知道这个就能从恨本上解决了,「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这是佛给他说开了,当时说法会人都如此,我们后来的人也是如此,说一切世间的山河大地,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一切唯心造,这个心乱用、妄用,这是自己劳碌自己,「无因乱起」,就好比一个眼睛,你把他累的起了花了,这是拿小比喻大,说一切世间从哪里来的?就是「妄自作劳」,你的心不住本位,妄自发生出了六个结扣,好比眼、耳、鼻、舌、身、意「妄自作劳」,这都是人心所变的,自己不守住本位,生死,涅槃是不生死,连生死带不生死,「皆即在劳」,搁在一块是狂妄「妄自作劳」,「颠倒华相」,这就起这个颠倒华相,底下正显一切法唯心造的。

解结次第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阿难言,此劳同结」,这个劳就如同结扣一样,说这个比喻,阿难承认了,所以他自己说,这是人妄自作劳,生出来了山河大地,「此劳同结,云何解除?」怎么解除这个结呢?「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佛把结成六个结的巾掣在左边,就问他「如是解不?」若这样能解开吗?阿难说「不也,世尊」,这样不能解开,「旋复以手,偏牵右边」,你说左不能解,掣在右边解开不?阿难说「不也,世尊。」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佛说我以手左边右边牵过来牵过去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你想个方法把他解开,这是逼着阿难说怎么才能解开?「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阿难回答佛说「要解这个结扣,从这个结心的地方解,『解即分散』,这是说从心上结的还得从心上解。」「佛告阿难,如是如是」,佛说你答的不错,是这么个解法,「若欲除结,当于结心」,这明明的告诉人,你破世间上这些迷惑,从心上结的还得从心上解。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佛对阿难说,我说因缘生,你别误会了,世间常说因缘和合就生出来了,好比土与水往一块一参合就成了泥,以这个合这个尘相,就算是,不是这个!「非取世间和合粗相」,不是世间这些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如来发明的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不是离开世间提另还有个出世间法,你得会用,得要知其本因,你知道迷惑在哪里结的,就在哪里解就对了,「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原来这个因由缘而出,能够知道这个道理,这就行了,「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你要放下一切,能解开了,你把心一定,山河大地立刻就成空,完全是人心结的,还要从人心上解;如是,你要能够这个样子,不但一切一切都解开了,就是恒河沙数世界以外一滴之雨,就是这么大的片面一滴一滴之雨点,都知道下了多少点,这话说的玄不玄?这个道理怎么回事情呢?这个地方说这个心就是这么大,你自己不认得,我们的心包大虚空,不是有这么句成话吗?「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这个虚空你看是大不大?生在人的知觉里头,虚空就像海中的一个浮沤、人的心就是大海,你要把这个地方承认了,各位我说这么大,这个心当时就这么大,你自己不承认,「一滴之雨,亦知头数」,一滴之雨都能知道,怎么个理呢?一滴之雨都在你的心里头,要不你还得数数去,都在你心里造作的。

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日乌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你不但知道现前种种松林是直的、棘休是曲的、鹄鸟是白的、乌鸦是黑的,「皆了元由」,你都能知道它们的根本元由,你把心保住了,无所不能,成佛也是这个心,何况妄想造成的这个世界呢?这个世界就是妄想造成的,以是之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你用功要选择六根,「根结若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从哪一根除都行,一根退元,你把他成就了,六根是一样,你除一根就行了,「尘相自灭」,世间上这些尘相,自然的就悄灭了,「诸妄销亡,一切世界上的宇宙山河大地、无量无边的世界,这多少的世界都是虚妄的,当时就销亡了,「不真何待?」这不叫真,什么是真呢?佛说出这个真道理来告诉人怎么修行,这个心一清净,求什么有什么。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34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

这一段文是比喻解结次第,这是佛问阿难的话,你要解这个结,应当一个一个挨着解,结的时候是一个一个结的,解时还得次第而解,这是比喻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我们人的六根是凝结成了的,眼也看不远、耳也听不远,鼻、舌、身、意都有一定的限度;要把这六结解开,这个人的见、闻、觉、知是无量无边的,我们人被六根局住了,所以见不超色、听不越声,人要恢复了本体,就不只这么一点作用,所以叫人学佛,不可以大材小用,佛对阿难说,「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我现今问问你,这个「劫波罗巾」就好比一个真心,他结出六个结,结出了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作用,这是大材小用,你要把他解开了,这是大材大用,佛说「此劫波巾,六结现前」,比方真心上结了六种妄心,「同时解萦,得同除不?」同时在一个时候解萦,萦就是结这个扣,有结的、有没结结实的,能得一块解除吗?这六个扣都把他解开,能不能?这是佛问阿难,阿难回答说「不也,世尊」,不能吶!

那哪能一块解开呢?佛特意的问他,让他证明这个事情,「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阿难对佛解释这个意思,不能一块解开,得要次第解,本以次第绾生的,今日当次第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阿难对佛说,结这六个扣是一条巾结成的,结扣的时候是一个挨一个的结的,「则结解时,云何同除?」解这个扣哪能一块解开?还得一个一个的解。佛特意让阿难自己说给法会人听,「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是怎么个理呢?怎么个解除?说人修行得择一个法,从眼、耳…等六根上都可以入手,后面一共说了十八样,六根、六尘、六识都可以恢复原状、都可以明心见性。佛对阿难说,也得一个一个的解,二十五圆通都可以修,所以究竟选耳根圆通,耳根要修行好入手,耳根有个闻性籍着声音显出自己闻听的这个闻性来。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上来说修行,六根随你选择一根入手,底下是照着一根说,「此根初解」,怎么叫解?不让他拘住了!我们人自己就被身体拘住了,不能自由,「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这就是证声闻缘觉的功夫,得证人空,人这个身体就障碍不住人这个心了,可以随着心随便用,「空性圆明」,这就深一步,这就是法空,「成法解脱」,法解脱是世间上一切法,什么也障碍不住,高山峻岭随便就走过去,一点也挡不住,「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怎么叫俱空不生?人空、法空,人法俱都空了,在俱空的地方也不生执着性,不但人空、法空,连空也空了,这空什么呢?就是不执着,你要一执着就被他所累了,「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这个名字就是菩萨的位子,人空是阿罗汉的位子,这一深入是菩萨的位子,三摩地翻正定正受,「得无生忍」,证了无生无灭的果位。

圆通方便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惟重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阿难及法会大众蒙佛开导指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智慧觉悟了,明白了圆通无碍的道理,这个地方一点迷惑也没有了,知道修行的方法是怎么回事了,「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这个时候向佛顶礼,给佛谢恩,「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对佛表白说,我等今日在法会听佛指示,「身心皎然」,不但身明亮、连心也明亮了,痛快得没有障碍,「虽复悟知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这个地方就表示佛恩,心里这么一开悟,这还有没求的,还得向深处求,对佛表白说,「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很悟六亡义」,这是承着上边六解一亡,已经说过了,虽然是说六根一解,连一也没有了,统统的一解一切解了,「然犹未达」,我还有没通达的地方,还有不知道的,「圆通根本」,学佛讲究证这个圆通的道理,这个圆通的道理的根本在哪里?底下还要请求,世尊!

「我辈飘零」,就是不知道向哪里走,没有一个准宗旨,「积劫孤露」,这是说他自己迷惑的时候太长了,也不知道走哪条路好,「何心何虑,预佛天伦」,这是感激的说,这个哪能想到,心里所想不到、也考虑不到,这就参杂在佛的座下了,说到天伦就像慈父慈母似的,「如失乳儿,忽遇慈母」,上边比天伦之父,这又比慈爱之母,这又如同失了乳的小儿没有乳吃,就苦了,又遇着他自己的母亲,这就得着饮食了,心里该有多么欢喜安乐,「若复因此际会道成」,设若是因此机会成就道果,「所得密言,还同本悟」,这时候阿难尊者心里头感觉很通达,「所得密言」,密言是言外思义,不是直接说,用话显出来,曲引旁征,从旁边把他征明了,「还同本悟」,明白这个理并没有旁的,还是自己的本心,还同自己本悟的,不是外得的,

「则与未闻无有差别」,与没听见的一点分别也没有,还是这个人,还是自己这个心,这个心就有明白糊涂的分析了,「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我心里头惟愿世尊发大悲心,惠施给我们后学的人秘密精严的道理,「成就如来最后开示」,能成就如来最后的开示,这是说到底了,「作是语已」,把这个话说完了,「五体投地」,给佛行最诚的礼,「退藏密机」,是把心沉下去,不向外放,专等着佛开示,「冀佛冥授」,希望佛在不可见的地方,把这个道理授给我们。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36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这一段文是如来垂训圣众,询问诸菩萨及阿罗汉修什么方法证的圣果,「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菩萨是大乘的菩萨、阿罗汉是小乘,都证了果位了,虽然是大乘、小乘之分,佛在法会上一问,心中都了亮了,对于佛法清净徧知,因法会听众很多,让他们听听怎么证的果位,「生我法中」,你们今生在佛法之中,都「得成无学」,什么叫「得成无学」呢?修行的次第已经都修到了,不用再学了,证到无学的果位了,「吾今问汝最初发心」,你们最初修学佛法的时候,「悟十八界」,你们起初入手以十八界为入手的方便,这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佛问这十八种修行的大法,「谁为圆通?」哪个人得着圆通的道理?修到这个究竟的果位呢?「从何方便,人三摩地?」你们是从哪一种方便人到正定正受?三座地翻正定、正受,是果位的名词,这是佛问法会大众怎么证果,让他们回答,有两种益,第一知道已证圣果者是以何法入手,第二能令没证果者听到好跟着学,佛问到这里,法会里当然有为上首的就回答了。

六尘圆通

一 陈那声尘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主

佛成道以后,到了鹿野苑,还有一个鸡园的地方,这两个地方都是僧人所住的地方,佛初度这五比丘,头一个就是憍陈那,他是头一个随着佛在雪山上修苦行的,憍陈那在旁的经里也有翻憍陈如的,憍陈那是梵音,翻中国话叫法器,他原来是个侍火外道,也叫火器,他领着四个人在鹿野苑修行,「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首先从座位上站起来给佛顶礼对着佛表白说,「我在鹿苑及于鸡园」,我在鹿野苑及于鸡园这两个地方修行,「观见如来最初成道」,我见着如来最初成道的时候,给我们说法,「于佛音声,悟明四谛」,我们由这儿悟明四谛之理,怎么叫四谛?有四种道理,研究实在了,研究到究竟的地方就叫谛,这个四谛有世间的二谛、有出世间的二谛,苦谛、集谛是世间的二种因果,灭谛、道谛是出世间的二种因果。

人在世间上人人都有痛苦,轻重多少不均,苦谛是果,从集谛上来的,集谛就是招集来的,这不是谁给的,完全是自己招来的,集就是因,一因一果,这个谛字是不可更改的,一定要承认,谁也逃不出去,先说这个苦因苦果,人人所承认的,怎么个苦法呢?人有八苦交煎: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谁也逃不掉的,怎么知道呢?人一生下来就哭,难过啊!苦阿!这都知道是苦;老也得苦,像我八十多岁走路不加小心就得跌倒,就跌出毛病来,这是痛苦,不用细说;病苦,这不在老少、也不在富贵贫贱,病到了身上不是好受的事情,非受这种苦不可:最后是死苦,都看见过的,这是四种苦。还有四种苦是:爱别离苦,亲爱的父母、夫妻、子女、兄弟,死一个离开了,这是顶苦的,谁也不能说一定没有;怨憎会苦,在一块做事,弟兄不合,你憎恨我、我怨恨你,或者是同事做买卖不合,还离不开,我又怨恨你、你又憎恶我,天天还得聚会,从心里烦也离不开,离开就没有饭吃,不离开又不合理,勉强就得受苦,这叫怨憎会苦;

还有求不得苦,人在世上求的太多了,求财财不得、求官官不得、求利利不得,少儿没女的求儿女也不得;到究竟还有五阴炽盛苦,这五藴就好像拿火烧的一样,这苦在五藴,生生世世、日积月累积累的这个苦,这五种苦处是色、受、想、行、识,色是有形相的身体,不能独立,非帮忙的不可,吃的、穿的、住的,有这个身体就得有享受,没有衣、食、住不能生存,这里就分出富贵、贫贱来了,有苦有乐就从这里头比较出来,有身体要享受衣、贵、住,你得想主意,无故的衣、食、住不来,光想主意也不行,还得实行实做,人家行你不行,你还得学知识,有了做事的知识才能做事维持生活,所以说五藴炽盛苦,就像拿火烧的这么难过,这叫八苦交煎。佛说的这个道理是警觉人,让人离苦得乐,哪个人不承认,说没有这个事,那是说不到的,说由集招来的身体就苦,把这个苦困苦果说完了,怎么能离苦呢﹖再说出世的因果,出世的果是灭谛、出世的因是道谛,灭是寂灭,把习气毛病慢慢的都把他销灭了,才能得一种寂灭,就没有这些个苦恼发生了,就得安乐了,这叫灭谛,这个灭谛是专能把一切的苦恼灭了,灭字又当安乐讲,怎能得永远的安乐呢?

得修道,叫道谛,修道的道理就多了,所以人学佛道能证这个灭谛,证了灭谛能离生老病死这些苦,佛说苦真是苦,你得承认,说离苦得乐真得永远的安乐,这叫四谛法,佛一出世给弟子们说这个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是憍陈那自己说的,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比丘翻乞士,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资身命,佛在世的时候,僧人都托钵,当下南洋群岛信佛的地方,仍然还是托钵,到了中国这又变化了,所以僧人给人诵经说法,由这上头做饮食,就没有托钵了。佛问比丘我,我起初对佛说的法解悟开了,阿若多是梵音,翻解悟的解,如来印证认可我明白了悟了佛法,解悟这个道理成就了,成就在这个妙字上,由佛说的言语达到不思议的地步,妙字是不可思议,你思想不到、你议论不出来,这个地方就叫妙,「妙音密圆」,妙是佛说的不可思议的道理,密圆是秘密不可见、不可明白的地方,我圆明了这个道理,从前到后都圆满了、明白了,称为「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我闻到佛说妙法的音声,我才证到不生不灭的阿罗汉果,知道自己本来就没有生死,也不是炼的、也不是修的,就是自己不知道,要承认这个生死,这就没有办法了,佛说的道理就是让你自己认识自己,认得什么呢?

认得就是个阿若多,就解开了,解开这个妙,要紧就在这个「妙音密圆」,不可思议是圆满的人的知觉,也不是所知所觉、也不是能知能觉,自己的本知本觉,尽虚空、徧法界,统统都是自己,自己就不承认,人人都如此,所以佛说的道理是从根本上解决,他成了佛让一切人都成佛,成佛也不是贵的事情、也不是贱的事情,是人的本份的事情,佛者就是知觉的觉,哪个人没有知觉?没有能知觉、所知觉,就是现前的本知觉,大家天天早晨起来,什么事情也没做、也没做梦,还不知道去做什么事情,就在这个时候,看看你自己心里还有什么?这就是自己的本心,你一发动,是非人我就起来了,就是这么个道理,在这个地方能可以密圆,密密之中不可说的时候圆满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我不是听佛所说的话,我是在音声上悟的道,得证不生不灭,才知道﹗明白啰﹗就是认得自己就对了,「佛问圆通」,佛你问圆通的道理,圆融无碍、通达一切,「如我所证,音声为上」,要在我所证的果位,以音声为最上,他把话说完了,他是头一个,一共十八界后头还有七大,一共二十五位菩萨大士,佛的慈悲了不得,引出这二十五位来,先说这十八样,后边还有七样,为的是人的根性不定在哪里开悟,你这样不明白,还有那样,你明白一样二十五样都明白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二优婆色尘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目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优波尼沙陀这是梵音,翻中国话叫净少,也叫知觉,知道的空理还没圆满,因此为名,他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表白,「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我也是观察佛最初成道的时候,佛教化我观察自己的身体是不净的,人都拿身体当自己了,所以就迷在身体上了,苦恼就多了,身体表示这么一个相,表示出来自己有知觉、有佛性,「观不净相」,观这个身体是不干净,所以我才「生大厌离」的心,我把身体看轻了,「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我悟了形形色色的这个性都不干净,都由不干净上来的,白骨、皮肉筋血,死了、烂完了,连骨头都化成微尘、都归于虚空,

「空色二无」,空也没有了、色也没有了,这个空是虚空的空,什么都没有的空,不是真空妙有的那个空,这个空要分在哪个地方讲,空也没有了、形色也没有了,我厌离他,把身体观化了,「成无学道」,不用再学了,证了无学的道了,「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如来你给我印证,我叫尼沙陀,那个时候将近证果,还没证到圆满,优婆尼沙陀只明白少分的空理,是那么个意思,「尘色既尽」,我观来观去的这个尘色已经都没有了,「妙色密圆」,在这时的身体成了不可思议的妙色身,密密之中得了这个圆融无碍的真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我从我自己的形相证得无生无灭,佛问我圆通的道理,我自己证到的是以形色的身体为上。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37

三 香严香尘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这一段文是香严童子观察香尘开悟,「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他从座位起来对佛行礼,对佛表白着言说,「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闻听见如来,「教我谛观」,谛观就是审定实了观照,观照就是观念,佛告诉他观照「诸有为相」,诸般有作有为的这些形相,从这里你就可以慢慢的就能开悟,「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这是香严童子自己述说佛教他的修行法,辞了佛自己找个地方去修行,宴就是找一个地方宴安、晦就是藏起来,找个地方不让人见面,清斋就是清净的房舍,找这么个地方好悟这个道理,「见诸比丘,烧沉水香」,我看见比丘们燃烧沉水香,这种香木很重,放在水里都能沉下水去,这种「香气寂然」,燃烧完了这个香的气味寂然,人闻着这个香味,心就寂然不动了,心就净了,所以这种沉香就有这种好处,「来入鼻中」,鼻子闻见了,「我观此气」,在这个时候我就观察这种香气,

「非木非空,非烟非火」,也不是木、也不是空,这个沉水香已经烧完了,你要说是虚空,虚空也没有这个香味;也不能说是烟,烟也没有了;也不能说火,火也灭了,香味仍然还在,「去无所著」,香味去了也没所著住,「来无所从」,这香味也不知从哪里来的,由是这么一想,这个香气是从哪里来的呢?也无来、也无去,也非空、也非木,也非火、也非烟,就在这个时候,「由是意销」,自己心里头想不到的地方就开悟了,大家也可以设身处地观察这个香味,无来无去,找不着头绪,借着这个气味,「由是意销」,心里就不妄动了,心一发动就是意,心不动的时候就开悟了,

「发明无漏」,这心里就明白了,明白无漏的道理,漏是漏落,无漏就是没有漏落的地了,心不乱动就归一了,无漏就圆满了;像我们这个心不是漏在这里、就是漏在那里,一天这个心不闲着,所以这叫世间法的心,以这个有作有为的心引导的无法可动了,动就是随着木、随着空、随着火、随着烟,你是无所随,都不是,这个没有所著住的地方、也没有所出去的地方了,这个心就定住了,「由是意销」,意是发动性,他不动了,「发明无漏」,这个心一乱跑,随哪里就漏下去了,到了无漏的时候,这个心就住在本位上了,这是开悟的地方,这是香严童子他从这里醒悟了。我们人听这个经、研究这个经,要回光返照,把心返过来不往外跑,以这个就学习学习,就可以入手。佛是大慈大悲,用这个修行法,让这些个二十五位菩萨、罗汉说说他们自己证果的意思,为的是让法会上的人听,好跟着学,我们听了知道了,就有入手研究的地方,当下不明白的,常常的研究,一点一点的就相应了,因着这个,心就没有漏落的地方,

「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如来印证我得香严的名号,叫香严童子,童子这都是童真出家的,「尘气倏灭」,尘世上这种气怎么就倏灭了,就是因这个香气一住,这六尘一点也染不着了,这个心不随六尘跑,我们这个心每天都用在这六尘上,这个时候这叫一尘不染,拿这个香气引着就住在本位上,「妙香密圆」,什么叫妙香?是思想不到、议论不到,你说这个香是从哪里来的?向哪里去呢?就有这股香味,火也没有了、烟也没有了,因什么还有香气?「尘气倏灭」,闻着这个香味,心里这么一住,尘气倏然就销灭了,就不随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转了,

所以「妙香密圆」,因什么开悟呢?就在这个妙,这个妙字怎么讲呢?就是心思想不到、口议论不到,还有这么一种事情,这就叫妙,这个妙从香来的,叫「妙香密圆」,密是不可分别,是分别不开,这一分别不开,这个理就圆融无碍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我从这个香的庄严,我的心就不乱跑了,得证阿罗汉果,了却分段生死,了却变易生死就是菩萨。我们这个人都有二种生死,有分段生死、有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就是这个身体告一段落,活几十岁一死,这叫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就是人的心,一会儿这个心又生了,生完了又灭了,这是生死的根,大家要知道,这就叫变易生死。阿罗汉断了分段生死,还没断这个变易生死,断了变易生死就成为菩萨,菩萨修到究竟才能成佛,这是一定的道理,他对着佛说「如我所证,香严为上」,我以香庄严我这个自性,才明心见性,以这个为上,这是香严童子证道的来历,底下挨着各位大士叙说个人成道的因缘,让法会大众听,让后来人依法修行,这是佛的慈悲。

四药王味尘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徧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这一段文是药王、药上二位菩萨,这是弟兄二人,怎么称为法王子呢?够了菩萨的身份才叫法王子,佛为无上的法王,菩萨能可以继承佛位,所以称法王子;药王是用药知法、药上是识病用药,这是大端的意思,他代领五百位梵天修学佛法,都从座位上站起来对佛行礼,对佛表白说,「我无始劫」,菩萨都经了多少万劫,这是叫无始劫,无量劫的时间太长了,无量劫做什么呢?「为世良医」,为世间上良善的医生,不是庸医用药害人,良医可以因病下药,药到病除,他对佛说,「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上古的时候为良医都得自己采药,不像现代都是现成的,我们这个世界就叫娑婆世界,什么叫娑婆呢?娑婆这两个字是梵音,翻堪忍,这个娑婆世界最苦,我们这个人还都能忍耐,受得了,就叫娑婆世界,「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这二位菩萨用娑婆世界的草木金石,这都可以入药;草呢?药草就不用说了,木头也有入药的,沉香、檀杳这些木都可以入药,金是水银之类的,石就是化石、石膏这类的,

「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就是这么多尽都知道是苦、辣、酸、甜、咸、淡等六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各种药草弄来做成九、散、膏、丹,或者制成药水,「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徧知」,当然得知道冷药治热病、热药治寒病,有毒可以不用、还有以毒攻毒的,这都不一样了,「悉能徧知」,统统的普徧都得要知道,这是说行医治病的时候,由这儿又「承事如来,了知味性」,早先光知道药味,不知道药性,自从承事佛,常闻法要,知道万事万物各有各性,明白了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知道药的性,说他空也不空,有一种药才有一种味,他也不空啊﹗说他有,又没有,见不着这个性,你说他就是身心,他本来的材料是草、木、金、石,哪能说他是身心?又离不开身心,你非得拿舌头尝才知道是苦、辣、酸、甜、咸,才知道他治什么病,因着这个,「分别味因」,了知味性也不是空的、也不是有的,也不是身心、也不离身心,分别这个味的性是因什么起的,

「从是开悟」,就因这上头醒悟了,知道这药味沾在舌头上才尝得出来,要论到性上就不知道了,不能说他是空、是有,也不能说他是身心、也离不开身心,这是说到这个无形相上了,「分别味因」,分别味的这个因是因性而有,没有这个性就没有这个相,这世界上两种东西︰一种性、一种相,因有这个性才成立这个相、因有这个相才显这个性,要离开相向哪里找性?这相不离性、性不离相,性还不是相、相还不是性,「分别味因,从是开悟」,分别味的因是因性而有相,分别味的因才明白究竟的性理,万事万物就是一性所成,随着这个滋味、形相,这就各有分别,性是一样的,因形相这个性也就随着变了,究竟的性是整个的、不可思议的,

「从是开悟」,悟什么?就悟这个性,由这个有分别的相悟到这个无分别的性,「蒙佛如来,印我昆季」,昆是哥哥、季是弟弟,为「药王药上二菩萨名」,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这是佛给立的名,因着这个药能治病,以这药性上能明心见性,所以才称药王、药上二菩萨,「今于会中,为法王子」,菩萨能继承佛位,所以称法王子,「因味觉明」,因这个滋味才觉悟明白心性,「位登菩萨」,佛给证明登了菩萨位,「佛问圆通」,佛问圆通的道理,「如我所证」,我们弟兄所证悟的,「味因为上」,是由滋味才明白这个性理,我说「味因为上」。

五跋陀触尘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这一段文是肾首菩萨说触尘开悟,触是或冷或热触在身上感觉出来,从这上头开的悟,「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跋陀婆罗也翻贤护,与这位菩萨同行伴侣有十六位,开士就是菩萨的别名,也称为开士、也称为大士、也称为菩萨,他们一同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表白说,「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贤首菩萨与十六位大菩萨对佛叙说过去多少劫以先,闻古佛说法出家的时候,「于浴憎时,随例八室」,佛法在古代就有半月洗身的事,僧人分上座、中使、下座,「随例入室一,照例随着大众走入沐浴的屋子里,

「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突然间醒悟了水洗身子的因由,「既不洗尘,亦不洗体」,怎么知道既不洗尘呢?麈乃触尘,尘相乃无知的东西,怎么会有洗尘的这么一种事情,既不能洗尘也不能洗体,说洗尘也说不通、说洗体也说不过,这个话不好讲、不好明白,就在这个不好明白的这个地方开悟,你要好明白就是人的所知障,常知道的就以为明白了,就是这个不好明白、不好分别的时候,这个心里头就不动转了,说洗尘也不对、说洗体也不对,中间就安然了,这个心就分不开了,就显出无分别心来,无分别心就是一个不思议,不思议就叫妙法,妙就当不可思议讲,这个心就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安然无事了、就不分别了,「得无所有」,也不是洗尘、也不是洗体,这个地方是了无所得,由这里起头,「宿习无忘」,这是往昔的习气,记住这个,就忘不了,这是时间很久了,在威音王佛的时候,这时见着释迦牟尼佛,这是多少万劫了,由这个善因,他证到菩萨杲位,就不能忘了,

「乃至今时,从佛出家」,这是对着释迦牟尼佛说,由古到今,从佛出家乃至到了现今,又随着释迦牟尼佛出家,「令得无学」,跟着释迦牟尼佛得着无学的位子,「彼佛名我跋陀婆罗」,我的名字还是过去的威音王佛给我起的,彼佛就是威音王佛,跋陀婆罗也翻肾首、也翻贤护,「妙触宣明」,这是触尘,水向身上一触动,心里头醒悟了,也不洗尘、也不洗体,是「妙触宣明」,水触在身上,宣发明白,显然明白了不可思议的水触到身上,也不知是洗体、也不知是洗尘,由这儿开悟了,究竟的成就了,「成佛子住」,佛子就是菩萨,有成佛的基础了,住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初级证菩萨果,先证初住,成佛子住,「佛问圆通」,这是对着释迦牟尼佛说,你问我怎么得圆通的道理呢?「如我所证,触因为上」,如我证的果位,就是水触在身上,以着这个为高上的开悟。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39

六迦叶法尘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自尔已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我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我以空法。成阿罗汉。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妙法开明。销灭诸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这是迦叶尊者观法尘悟道,「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摩诃翻广大的意思、迦叶翻饮光,他身上放光、满面上也放光,不但外皮上是金光,他张开口,金光都从嘴里流露出,就像光饮到他的口里去了,是这么个意思,不但他自己出家,他的内人也出家了,「紫金光比丘尼等」,这是这一个比丘尼代表他一家人,没有说有多少人数,紫金光比丘尼,他身上也是放光,放紫金的光,「即从座起」,都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表白说,「我于往劫」,在多少万年以前,「于此界中」,于此娑婆世界,「有佛出世,名日月灯」,名字叫日月灯佛,也叫日月灯明佛,「我得亲近,闻法修学」,我跟着日月灯佛修行学道,

「佛灭度后」,日月灯佛灭度了,「供养舍利」,佛圆寂了焚化出来的舍利,都会放光,人修行也有烧出舍利的,颜色不同,有黑的、有白的、有紫的、有红的,佛的舍利都是白的,佛的舍利来我们中国的浙江省宁波县阿育王寺供奉,我亲眼看过两回,关于看佛舍利,最好看见白色的,其次是红色,最不好是看黑色的,第一次我看见黑色的,这说是罪业重了,又待了几年,谛老法师圆寂,我给他发殡去,没赶上,以后又从有舍利的庙上路过,我再去拜看,又有十几年了,我这回一看是白色的,我心里的话,这业障必是销了不少,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人看一样,还有看不见的,没有缘还看不见,这是说供佛的舍利,「然灯续明」,点着常远的灯,俗语叫常明灯,也就是常供佛灯,总是让他光明,不让他灭了,「以紫光金,涂佛形像」,佛圆寂以后塑的佛像,他拿紫金光金贴在佛的身上,这就是一分诚心,「自尔已来」,从此以后再转为人,

「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所生的身体,常常圆满,紫金光色就像拿紫金光聚成一个人似的,「此紫金光比正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紫金光比丘尼等就是我的眷属,这是同一个时候发心出家,「我观世间,六尘变坏」,我观察世间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不能长远,总归变坏,靠不住,怎么办呢?这就用定功修空寂,「唯以空寂,修于灭尽」,这是迦叶尊者说,唯独用空寂的功夫,他观世间上一切法都是空的,空是无形、寂是无声,他观一切法也没有形、也没有声,你观什么形、什么声,他观没有形、没有声,「修于灭尽」灭尽是个定的名字,修在灭尽定上,把这一切法都灭尽了,功夫也就修成了,

「身心乃能度百千劫」,他这一说身心能度几百千劫,这一劫就有几千万年,他说劫就有几百千劫,这是多长的时间,「犹如弹指」,就像拿手指头一弹指的工夫,他不是说大话,骗人总得想法让人信,这是人不可信的事情,如弹指的功夫,就是几百千劫,「我以空法,成阿罗汉」,他观一切法空,证到无生果位,「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头陀这两个字就翻抖擞,就好比身上有尘上,一个劲往下抖,不让他沾尘,这意思比方一尘也不沾,迦叶尊者行苦行,谁也受不了,穿的是粪帚衣,在粪堆上找出来的烂布,拿它缝成的衣裳,睡觉在露地上睡、在坟间睡、或是在林下睡,一天只吃一顿,过午还不食,过午不饮浆,由这样的头陀行一点尘也不染,世界上的事,他没有喜爱的,「妙法开明」,由这里观这一切法都是不可思议的,从这里开悟,心里头明白了,

「锁灭诸漏」,人的大根随着六尘转,那就叫漏,一漏就堕落,我们人差不多有轻有重,哪个人六根不随着六尘转?眼见色、耳朵闻声、鼻子齅香、舌头尝味、身上感觉、心里头分别,这是人人都如此,轻重之说,迦叶尊者一点也不染了,「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如我所证的果位,以法尘为因,怎么叫法因?眼见、耳闻、鼻子齅、舌头尝、身上感觉,这五样;见、闻、齅、尝、觉,五根着在五尘上,都存在心里头,这个名字就叫法尘,「法因为上。」

五根圆通

一那律眼根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情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阿那律陀,他从眼根开的悟,他是佛的堂兄弟,跟着佛出家,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对佛表白说,「我初出家,常乐睡眠」,我初出家的时候常爱睡觉,一睡觉就不能用功,「如来诃我为畜生类」,如来诃斥他为畜生类,你吃了睡、睡了吃,像畜生一样,「我闻佛诃,啼泣自责」,我闻见佛诃斥我,我就哭得啼啼泣泣的,「七日不眠」,我这一长志气,七天没睡觉,因此「失其双目」,两只眼瞎了,佛慈悲看他眼睛熬瞎了,「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世尊教他用「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这就是说,眼睛虽然不能看,佛告诉他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

「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我不用眼睛就能看见十方世界的事,就像看见手掌上托着一个水果似的,「如来印我,成阿罗汉」,如来印证我成了阿罗汉了,「佛问圆通」,佛问我圆通的道理,「如我所证,旋见循元」,如我所证这个知见的见,虽然是眼睛瞎了,这还有个见性,旋回见来循元,循着见的这个根本,元就是根本,「斯为第一」,以这个为第一。

二周利鼻根

周利盘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周利盘特迦以鼻根的出入息而证道,「周利盘特迦」是一句印度话,是梵音,翻中国话就是继道,他母亲生他的时候,生在路途上,他哥哥出生时也在路途上,所以叫继道,也有翻为大路小路,周利盘特迦是怎么观念?怎么修行?从前到后共二十五样,所以这二十五位菩萨罗汉就因这上头证果的,就是由这二十五种。修行法没有旁的希奇的事情,也没有危难的事情,就是一个观念的工夫,明白这个理,时时观念这个理,就可以成道,佛问二十五位菩萨罗汉,证果是怎么证的?怎么成的道?让他们自己诉说,为着让法会大众及后世众生都知道修行的法,对着佛说话要有一定的理由,「即从座起」,从座位站起来,「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对着佛表白说,「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我缺少记忆力,诵念经典记不住,

「最初值佛」的时候,「闻法出家」,闻听见佛说修行的法,我就出家了,「忆持如来一句伽陀」,我听见佛教我一句伽陀,忆想受持佛教的方法,伽陀两个字叫孤起偈,是四句一偈,有七个字一句或五个字一句,记不住四句,所以佛教他「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在这一百天的时间,一共七个宇,前面三个字记住了,后面的字就忘了;后面三个字记住了,前面这四个字又忘了,佛一看,没办法啦﹗学几句修行的话都记不住,你怎么修行吶﹗「佛愍我愚,教我安居」,佛怜愍我愚痴,「教我安居」,教我安居调出入息,不需要记忆经文,找一个房子,安安静静的居住,「调出入息」,知出知入,就是观念这个修行,「我时观息」,我依照佛教的调息方法观察,「微细穷尽」,气息越观越轻微,微细的不可分别就叫微,见不出许多气息来了,微细到气息穷尽,喘来喘去的气息一点也没有,他自己看到这里,从哪里来的呢?总是「生住异灭,诸行剎那」,他观察这个气息,他自己说用功的意思,这个气一出一入、一入一出的时候,这气生出来了,生了又住,住一会儿又变异,变异了又灭,一点气息也没有了,这么一看,

「诸行剎那」,说世间上一切的事情,由这上头就悟开了,诸行就是世间上诸般的行为,剎那是普通的话,最小的工夫,像我们人一天说话做事,都离不开生、住、异、灭,世间上几十年转眼的功夫一转眼就过去,「其心豁然」,他观这个气息,观来观去观得很微细、很安静,由此就豁然开悟了,他见到「诸行剎那」,世间上一切一切的事情,剎那之间就完了,他心里豁然贯通,「得大无碍」,得到广大无边的没有障碍了,你看我们人这个身体在世间上有多少障碍,冷、热、忙、闲种种的作为,哪有究竟安闲的地方?他一开悟,心里豁然贯通,明白世间上一切的事情都是无常的,不能久住,明白了,这个明白的是谁呢?就是自己这个明白就对了,

「得大无碍」,得着广大无边,没有障碍了,「乃至漏尽」,这个漏,就是泄漏,比如器皿、盆子或碗,有破裂的地方就漏水,人在世间上活着也是这么个意思,人的寿命尽了,就是漏尽了,到时候就死;这个漏有能漏、有所漏、有漏在什么地方,能漏是盆子碗有孔就漏了,人身上哪个地方漏?「乃至漏尽」,这个漏没有了,明白了!了然了﹗能漏的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浮尘根在世上不能长在,所漏的是见、闻、齅、尝、觉、知六种胜义根,人的生死都离不开胜义根,胜义根永远不坏的,六种浮尘根是靠不住的,几十年就坏了,这就是人所经验的、所承认的事情,能漏的是眼六根、所漏的是六种胜义根,你要用错了,就关乎人的生死,漏在什么地方?漏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见是所漏的,由眼睛妄见,漏在色尘上,这六种尘都不长远,所以眼六根随着六尘转了,见性借着眼睛就在色尘上,所以说漏有三层︰能漏、所漏、漏在什么地方,好比耳随声转,听闻性随着他转,怎么个转法呢?是错认了生灭的是我,其实不是自己,见、闻、觉、知,没有生死、没有生灭,他错认了,他随着世界上有形有相的承认有生死,这是大错的地方。

所以佛出世是慈悲,把这个道理给说开了,让人应当保护的、应当离开的,佛说的都是大道理,不同那旁门外道那些事情—运功、点窍、运呼吸气…,不是那些个事情,你把这个理明白了,顿然间就解脱了。由这个心上用功,心就是见、闻、觉、知,妄心在人的身体上、真心在身体外头,身体外头无量无边、无处不是,自己不承认自己,除非佛把这个意思给说开了,「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把这些能漏、所漏都完了,所漏的地方也都撂下了,「成阿罗汉」,我才证了无生,「住佛座下」,我当下为佛弟子,「印成无学」,佛印证我到了无学位,「佛问圆通」,佛问我怎么证得圆满通达无碍的道?「如我所证,反息循空」,反过这个气息来,观来观去的,循顺着空理,这个空不是虚空,是妙有真空,在有上观空了,这个真空就是人的知觉,不做分别,佛问我证得圆通,以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三憍梵舌根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牛呞观舌根悟道,他因轻弄沙门而受果报,牛吃下草去再慢慢吐出来嚼,「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他从座位起来,对佛顶礼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他自己说有口业,因他成道之后,他就知道前世的事情,「于过去劫,轻弄沙门」,说前世造过口业,他看见一位年老比丘,没有牙吃东西像老牛一样,因造此口业,经过多少劫,「世世生生有牛呞病」,生生世世有牛呞病,这因果是一点也不会错的,「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佛看见我有前世的业力,佛告诉他修行一味地清净心地的法门,由此修成了,「我得灭心,入三摩地」,我把这个妄想心灭了,得了正当的定力,就有了相当的好处,他对佛及法会大众说,「观味之知,非体非物」,我虽然有这个病,我吃东西观察这个滋味,有个知觉,苦、辣、酸、甜、咸都知道,知觉的知,我就明白了,「非体非物」,吃东西的这个知觉,他也不是我的本体,本体没有苦、辣、酸、甜、咸,也不是物,他要是物,你不搁在舌头上,你也不知道苦、辣、酸、甜、咸,不能成五味,这是一定的,他明白这个理,

「观味之知」,就在这个知觉的知上,这个知「非体非物」,这是人修行的入手处,见、闻、齅、尝、觉、知哪一样都可以入手修行,也不论是男女老少、富贵贫贱,「观味之知」,就在这个知上观察,吃东西知道是什么味道,从这上开的悟,「非体非物」,也不是舌头知这个味、也不是身体;非物,不把物放在舌头上,也是没有滋味,得两样凑在一块,「观味之知」,由这一观察,味的这个知,知觉的知,也不是有形相的身体、也不是吃的物质,由这上头开悟,「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因为现前这一念清净得超升了,超出世间诸漏,漏还是照前边那个意思,六根漏在六尘,这个地方要知道,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都是无常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是无常的,见、闻、齅、尝、觉、知六胜义根是永远不坏的,大家看经把这三个六记住了,就容易明白了。眼、耳、鼻、舌、身、意,哪个地方都能堕落,堕落在见、闻、齅、尝、觉、知,人的见、闻、齅、尝、觉、知就陋劣了,自己就迷惑了、就承认了,人根本上没有生死,根本上不用修不用炼,就你知道就对了,你就不承认,自己一承认,是「内脱身心,外遗世界」,是这么超出去,内里照着身体说,身也脱离了、妄想心也脱离了,不受身心所累,「外遗世界」,这世界就大了,把世界也遗掉了,这个意思是他自己醒悟了,知道自己的见、闻、觉、知没有生死,有生死的是眼六根、外六尘,「内脱身心」,在里边身心都脱离了,不受他所累,不跟他受生死了,

「外遗世界」,外边不受世界的拘束了,人都是大材小用,我们人的知觉能包括无量无边的世界,这是佛亲口说的,佛说出这个理,普徧的让人都离苦得乐,「远离三有」,就是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这是三界二十八天,都有生死之苦,都是凡夫,得超出三界以外,才证到圣人的果位,人在三界,「如鸟出笼」,就像鸟在笼子里头,出了世间就像鸟从笼子里头飞出去了,这有多么痛快,「离垢销尘」,世间上的尘垢都离开了、都销灭了,「法眼清净」,这个时候得开法眼,人有五眼,我们人光用肉眼,其余的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自己都迷昧了,不能用了,都迷在肉眼上了,就以为肉眼能看,离开肉眼就不能看了,耳、鼻、舌、身就不用细说了,一迷一切迷,「离垢销尘」,就是说得了法眼以后,尘世上的事情都销灭了,都染不上了,由这儿「法眼清净」,法眼就是菩萨、罗汉证慧眼、天上的凡夫是天眼、我们世间人叫肉眼、成佛叫佛眼,人人都具足五眼,都不知道了,「成阿罗汉」,阿罗汉就是到了不生不灭的地步,这还是小乘圣人,自利利人才到了菩萨位,阿罗汉是独善其身,

「如来亲印,登无学道」,如来是佛的十种通号,第一个名字如来亲自印证我「登无学位」,不用再学了,这个无学在佛经上说应学的都学完了,不是世间人说不学了的讲法,「佛问圆通」,佛问圆通的这个理,「如我所证」,就照着我所证得的果位,「还味旋知,斯为第一」,在这个味上转过来,转到清净的地位上,旋转我这个知觉不染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斯为第一」,这是我第一的事情。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41

四毕陵身根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余习观身,「毕陵伽婆蹉」,毕陵伽婆蹉翻中国话叫余习,多生多世余下的这个习气,他是贡高我慢的习气,他一说话就压人三分,就像由上泻下似的,他总是自高自大的,「即从座起」,他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表白说,「我初发心」,我起初发心学佛法,「从佛入道」,随从着佛入佛法的道理,「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数次闻着如来说世间上诸般不可乐的事情,「乞食城中,心思法门」,心里托着钵、走着路,想着佛说的这个道理,忘了注意看道路,

「不觉路中毒剌伤足」,就被毒草根刺伤了他的脚,毒气很重,「举身疼痛」,他受到痛,他说「我念有知,知此深痛」,我自己转念,我有这个知觉,知道这种痛苦,他心里就悟到这个理,「虽觉觉痛」,虽然这个知觉觉着疼痛,「觉清净心」,这个见、闻、觉、知是人的清净心的知觉,「无痛痛觉」,觉是个清净心,他就没有痛来痛这个觉,并没有叫这个觉受痛,他想这个觉既是个清净心,哪能有痛苦﹖没有痛来让你觉痛,自己说觉是个清净心,还有个知痛的,哪能有两个觉呢?「我又思惟」,我又一转个、一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决不能有两个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知觉怎么还受痛呢?谁来痛这个脚?就在这个时候,心里的闷解不开了,「摄念未久」,研究不出理由来,心里就没有着落了,这个心就悬起来了,「摄念未久,身心忽空」,这个身心突然间就空了,就觉不出痛来,「三七日中」,三七二十一天,他用这个功夫就在这里一觉悟,悟出真心的理由,他哪一面也不着,「诸漏虚尽」,诸漏指着眼、耳、鼻、舌、身、意,是能漏的,见、闻、齅、尝、觉、知随着眼、耳、鼻、舌、身、意漏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他明白这个理了,见、闻、齅、尝、觉、知不随着六根漏在六尘上,就这么一句话,人要能够把这个地方顶得住,这就叫修行﹗你明白了这个理,这就自己保住自己了,保住了见、闻、觉、知,「成阿罗汉」,

大家在这个地方要注意啊﹗证到阿罗汉的位子,就无生无灭了,就是圣人了,这个地方得要知道,「得亲印记」,得到佛亲口给他印证授记,说你已证圣果了,「发明无学」,佛发明的道理,就是无学位,不用再学了,「佛问圆通」,佛问怎么证得圆融无碍的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如我得着无学的位置,纯粹的保护这个知觉,见、闻、觉、知,你保护一个就成了,「一根清净,六根返元」,这是照身上说的,身上一清净,六根都清净,「纯觉遗身」,纯粹保守这个知觉,内忘身心,外遗世界,「斯为第一」,我以这个为第一。

五 空生意根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须菩提是个梵音,翻中国话叫空生」,他出生时,家里的金银财宝、所有的粮食都空了,所以叫空生,过了几天,所有的金银财宝又现出来了,所以又叫善现,他是从意根而悟道,他从座位上起来,向佛顶礼,对佛表白说,「我旷劫来」,从很长时间以来,「心得无碍」,他早就明了真空的道理,没能圆满,「自忆受生如恒河沙」,他自己想念过去投胎的事情大多了,如恒河沙数之多,足见早先有这种善根了,「初在母胎」,最初在母胎怀孕还没出生的时候,「即知空寂」,我就明白了空寂的理由,「如是乃至十方成空」,我一观空,十方世界都成空了,没有实在的,所以「亦令众生证得空性」,那时他就传过道,也令众生证得空性,这是诉说早先的事情,这时又「蒙如来发性觉真空」,早先光听说这个空,把觉遗漏了,不圆满,这又承蒙佛发明这个「性觉真空」,不知道性觉就是真空、真空就是性觉,以为另有个空性,所以就不圆满,没把这个觉参上,这只是认识相分,把见分遗漏了,不圆满了,

「空性圆明」,由佛一指点,说「性觉真空」,你光知有个空不圆满,「性觉真空」这才是圆满,从这里才「空性圆明」,这个空性早先没圆明,没把觉参上,单提另有个空,那时片面的,「得阿罗汉」,从这里我就证了四果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由这儿一圆融,顿然间,我就开了佛知佛见,宝者是坚固之义,得了如来的性觉真空,入了如来的宝明空海,宝明是坚固、永远不坏,就如同虚空大海,表示宝明广大无边的意思,「同佛知见」,我的知见与佛相同,徧满一切处,「印成无学」,佛给我印证学到头了,证到无学位,「解脱性空」,从此就得解脱,性理是真空妙有,这真空妙有就在性觉真空,妙有真空、真空妙有不是片面的理,「我为无上」,并以此证得无上的果位,「佛问圆通,佛问我圆通的道理,「如我所证」,就如同我所证到的,「诸相入非,非所非尽」,诸相就没有诸相,都是空的,「非所非尽」,非是这个所空,非所就是没有所有,这个非也尽了,不但没有所非,连能非也尽了,「旋法归无」,这才旋转过来,一切有为法都归在无为,「斯为第一」,我以这个为第一。

六识圆通

一鹙子眼识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中路。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舍利弗尊者观眼识悟道,「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舍利弗」却鹙鹭子,舍利是印度鹭鸶鸟的名字,鹭鸶鸟的眼最快最利,舍利弗的母亲一家人都是外道,舍利弗尊者还传过外道,后来遇到佛讲的道理高出一切,这才认佛做师父︰舍利这两个字翻鹙鹭,弗翻子字,直接说就是鹙鹭子,因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舍利弗的母亲眼睛最锋利,见佛法很透彻,由这上头起了个名字叫舍利,弗字翻子,他是舍利的儿子,所以叫舍利子,他是佛的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他从座位上站起来,给佛顶礼,对佛表白说,「我旷劫来」,就是很长远的时劫,「心见清净」,我这个心地就在这个见、闻、觉、知上,见是头一个字,是六胜义根,是六根之主,我们人以为眼能见、耳能听,其实眼六根是浮尘根,有形相的都是无常的,最宝贵的就是见、闻、齅、尝、觉、知六胜义根,佛出世把这个都说清楚了,研究佛法就有这个好处,从根本上解决。舍利弗说,从旷劫来心见根本上就是清净的,

「如是受生」,生了死、死了生,生了多少次,就没法计算,「如恒河沙」,只有用恒河沙做比喻,这种道理,没有善根的人就不信,其不知,要没有这种境界,世界从哪里来的?你找不着根据,这根据在哪里?就在一切唯心造,人心造成的,世界上太平、不太平都是人心造成的;人受苦、受乐、富贵贫贱,乃至成佛,都是人心造的,受生的这个时间太长了,如恒河沙的数,没法计算了,「世出世间」,世间法、出世间法这是两种说法,「种种变化」,这是说过世间上这些变化相,「一见则通」,也不管好相、坏相,一见就通达始终的道理,能彻底知道是怎么回事,由此就获得无障碍,世间上的事情,没有不知道的,早先多生的事就不用说了,「我于中路」,这是说现在的事,我走在路上,「逢迦叶波,兄弟相逐」,遇到迦叶波弟兄三人从老远就跑过来,迦叶波是姓,姓龟氏,相逐是距离很远,「宣说因缘」,宣说因缘法,是听佛陀讲的,因缘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悟心无际」,我才彻悟了心没有边际,广大无边,因此发心随佛出家,早先可也明白,但是理还没圆,佛说法是个圆理,他不能说出有头有尾来,好比个鸡蛋,你说哪边是个头?

「悟心无际」,他悟这个心没有边际,无量无边的世界在人的心里头就如同一个水泡,这里谁能信呢?所以「楞严经」、「法华经」,都不容易信,没有善根都不容易信,我们在世间法听惯了,没听过这个理,所以当然不容易信,「从佛出家,见觉明圆」,这是简略说的六胜义根,明白了见、闻、齅、尝、觉、知是个圆融无碍的,没有始没有终、没有头没有尾,因悟了圆理,就「得大无畏」,无始无终,当然是无畏了,人一生下来算开始,到死算是终,这当然是有头有尾、有因有果、有先有后,这都是对待法,世间人一说话就是对待,究竟的道理你明白了,无言说了,佛说法说了四十九年,怎么叫无言说呢?说这个不可说的道理,他说完了就扫光了,一扫非有、二扫非空,连他自己说的话也扫光了。

学佛得研究这个无言说的道理,你拿世间法研究,越研究越距离的远,明白了圆满的道理,就不怕生死了,他统统就是个自己,无量无边的诸佛、无量无边的众生,就是这一个,谁也碍不着谁,他没有形、没有相,究竟从哪里表示呢?就是人的知觉,在人的身上,分出六种作用不同,知觉代表六根,成佛就是成就自己的一个知觉,不是成旁的事情。明白了见、闻、觉、知是个圆满的,根本上无始无终就对了,人不明白,自己承认有生死的身体,不认识不生不死的见、闻、觉、知,所以受苦,要不说世界从哪里来的?

都是人心生的,相从心转,要不说人心好得福得寿,这地方不必详细说这些事,所以他自己说「成阿罗汉」,到了无生灭的法了,「为佛长子」,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是佛的第一个大弟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他从佛口里说的法,他心里领悟了,这个心是无量无边的大,本来就没有生死、没有苦乐,逍遥自在、独立无畏,人人都独立、诸佛也是独立、众生也是独立,自己不信不听,拿世间法熏修,总想有头有尾,这个理你说不通,在哪里起头?

所以说理是圆的,「从法化生」,从佛口里说的法,从这里化开了,从这里头就生出自己的清净法身来了,「佛问圆通」,佛问这个圆通的道理,圆理不容易通达,通达了这个圆理,不是跑直趟的事,「如我所证」,佛问我所证的圆通,一到了圆通这就到头了,是怎么证的呢?「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我心里发出的见、闻、齅、尝、觉、知的光明,这光明有多大呢?「光极知见」,光明有多大,知见就有多大,极是到了究竟了,这是我修行的法,「斯为第一」。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41

二普贤耳识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普贤菩萨从耳识得证圆通,「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普贤菩萨从本位上站起来行向佛顶礼,对佛看白说,「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这是说根本的话,恒河的沙子像面粉那么细,有四十里地长,宽窄不同,说侍奉如恒河沙数的如来,多的不可计数,菩萨称法王子,接受佛的大法,明白了大义,能可以度化众生,佛为无上的法王,这个法字包括的很广,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在其中,是普徧一切,他给十方如来作法王子,修行的资格相当高超,

「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所以十方如来见有菩萨根性的弟子,上根利智的人都教他们修普贤行,菩萨这两个字翻觉有情,这是简称,说具足叫菩提萨埵,为佛弟子,跟佛学法的人,发慈悲心,他把法学好,再辗转度化众生,令世间人都离苦得乐,普贤菩萨他修过的事情,你们都跟他学,普肾菩萨转过来说到自己身上,「从我立名」,从着我普贤的名字才立名普贤行,说到这里,转过来称「世尊,我用心闻」,我所修行的法是用心闻,什么叫心闻?

人人皆知道,耳朵能闻听,其不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作用,究竟是从心上发出来的,这个心不是在身体里头,究竟的真心在身体外面,人都知这心在肚子里头,那是妄想的一个知识,心量之大,根本和佛性无二无别,谁还碍不着谁,因什么呢?他无形无相,见、闻、齅、尝、觉、知搁在一块,也可以说闻、也可以说觉,有一样代表,可以说六样,人人都用耳闻,我直接了当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我能见着世间上一切的众生,有十类众生,佛也算众生,佛法是平等的,佛为无上众生、菩萨为大道心众生,众生的知见不一样,普贤菩萨都能分别,十类众生分四圣六凡,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这是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这是三恶道,四圣六凡加起来也叫十法界,我能心闻,可以分开众生所有的知见,他有根性?他好习什么?

我教他修行,「若于他方恒沙界外」,若于他方近处当然可以,就是远处,我也不辞劳,就是最远的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世界以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这就是说不只一个众生发心修普贤行,无论百千众菩萨皆能到其处所,教他修行,「纵彼障深,未得见我」,纵然是他的业障重,虽然发心修普贤行,可是见不着普贤菩萨,「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普贤菩萨暗中与发心的众生摩顶授记,「拥护安慰」,菩萨仍是拥护他、保护他、安慰他,让他的心安稳,一心学佛,不让他退道心,「令其成就」,「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佛问我修圆通的道理,不是用耳闻,直接用心闻,「分别自在」,一切各得其所,都得自在,「斯为第一」,我以这个为第一。

三孙陀鼻识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徧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间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艳喜观鼻识悟道,「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孙陀罗翻艳,难陀翻喜,孙陀罗是他夫人的名字,难陀是他丈夫的名字,两个人的名字合在一块,翻中国话叫艳喜,他是佛的亲弟弟,相貌与佛差不多,比佛矮四指,佛度他出家费了很多精神,他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给佛顶礼,就表白对佛说,「我初出家」,最初我从佛出家的时候,「从佛入道」,随从佛入道,修学这个道理,「虽具戒律」,虽然是具足这个戒律,佛传的戒律条条我都能遵守,

「于三摩地,心常散动」,三摩地翻正定,出家修行得禅定的功夫,修不到好处,「心常散动」,定力的这个心就不能散乱,一散乱就没有定力了,他说我的心常常的散动,定不住,「未获无漏」,未得着佛的无漏的大法,漏就是漏落,六种浮尘根︰眼、耳、鼻、舌、身、意是能漏的,所漏的地方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漏的是见、闻、齅、尝、觉、知六胜义根,人不知道,所以认假为真,才有生死,假的有生死、真的没有生死,假的六浮尘根,到时候就销灭了。见、闻、齅、尝、觉、知错认了,眼、耳、鼻、舌、身、意是本体,见随着眼睛就漏在色上、闻随着耳朵就漏在声上,六样不用挨着说,就可以知道了。见、闻、齅、尝、觉、知六胜义根,从来也没有生死,他自己错认了,拿眼六根当自己,眼六根随身体死了,就坏了,托生的是见、闻、觉、知,这地方是最要紧的地方,人的见、闻、觉、知从来没有生死,随着眼六根受生死,这地方就是说漏,他自己说「未获无漏」,还没得着无漏,用禅定的功夫就为的是不漏在六尘上,他说心常散动,动就是六根动在六尘上,他要是自己作得主,就是保住了自己,就是见、闻、齅、尝、觉、知,

「未获无漏」,就是与修行的功夫不相应,「世尊教我及拘絺罗」,世尊见我及拘絺罗,定力不好,又教我们一个方法,「观鼻端白」,教我随着拘絺罗,应该说摩诃拘烯罗,略去两个字,翻中国话叫大膝,观察鼻端的白,和他一样的修行法,他修其他法门不相应,所以佛教他「观鼻端白」,「我初谛观」,他初观察鼻端白,「经三七日」,经二十一天这才见出效验,「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这是起初观这个相,经鼻子一出一入的气像烟一样,「身心内明」,修到这个地方,心里发出光明来,「圆洞世界,徧成虚净」,徧满虚空都清净了,怎么个清净法呢?「犹如琉璃」,这琉璃是真宝石,不是化学出的琉璃,这琉璃清虚透彻,

「烟相渐销」,见到像琉璃宝的境界,那个烟相渐渐地就销灭了,「鼻息成白」,鼻孔出入的气息,就化成白相了,「心开漏尽」,由这儿心里头开悟了,这个心就不胡思乱想了,一乱想就是漏,一开悟看见「鼻息成白,心开漏尽」,就保住了自己的见、闻、觉、知,不随着眼、耳、鼻、舌、身、意漏在六尘上了,漏尽了,这就证漏尽通了,「诸出入息,化为光明」,出入息都化成光明了,这个光明不是小光明,「照十方界」,就是普照十方的世界,「得阿罗汉」,因此证得阿罗汉果,「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给我授记,将来可以成佛果,「佛问圆通」,佛问我圆通,就是修鼻识观,「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我已销灭了这个气息,以这个发了光明,由这个光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我这个光明一圆满了,把一切漏都销灭了,我以这个为第一。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43

四满慈舌识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矿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减诸漏。斯为第一。

这一科文是满慈子观舌识悟道,「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因他父母立名,父名满,母名慈,中国音叫满慈子,他从座位上起来,向佛顶礼,对佛表白说,「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这是很可以了,他亲自对佛说这话,这是大善知识了,旷劫就是年限大远以前,假定说劫,八万四千年,一增一减就叫一小劫,二十个小劫叫一个中劫,四个中劫叫一个大劫,拿中劫说,成、住、坏、空各二十个小劫,共八十个小劫叫一个大劫。他在矿劫以前就具足辩才无碍,位子很高了,辩论这种才学,一点障碍没有,不能被人问短,「宣说苦空」,让人看破世界是苦空、无常、无我,人在世界上有身体,无非是生、老、病、死等八苦交煎,不用细说,到究竟还归空,究竟没有我,究竟无常故苦,宣说劝化人,让人醒悟,因此我,

「深达实相」。虽然苦空。无常、无我,要是认识了诸法实相,世间上一切法都是真实相,不明白诸法实相的道理,就是苦空、无常、无我,不是明白一点,深深的通达他自己说这个话,总是彻底明白,才能对佛这样说,「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就是照着我深达实相的道理,如是乃至恒河沙数这么多位如来,我都听过了诸佛的秘密法门,我都知道,我于大众之中「微妙开示」,我把微妙不可思议的道理,讲给大众听,「得无所畏」,我给人讲演佛法,无所畏怕,不怕人揭我的短,我没有恐惧的地方,「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世尊知道我有辩论的才学,轮就是以音声转*轮,滔滔不绝,

「教我发扬」,教我发明宣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我在恒河沙数的佛前,我都助佛转大*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佛说法像狮子吼,富楼那他也敢这么说,助佛转*轮,也像佛说法一样,如同狮子吼,「成阿罗汉」,证了无生无灭,「世尊印我」,世尊印证我,「说法无上」,说法没有高乎我以上的了,「佛问圆通」,佛问我修圆通的法门,「我以法音,降伏魔怨」,我以说法的音声就能降伏一切的妖魔鬼怪、怨家债主,我都可以降伏住了,「销灭诸漏」,常常说法,自然就没有漏落的地方,用不着再提旁的修行法门,我以说法证到无漏,「斯为第一」,我就以这个是我第一的事情。

五波离身识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喻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为上。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此一段文是优波离尊者观念身识而悟道,「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优波离是梵音,翻上首,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表白说,「我亲随佛,喻城出家」,我亲自随着佛,喻过城门,不是由门走出去,随侍佛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我亲眼看见如来在雪山六年苦行,殷勤不懈,「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魔是与佛反对的,诸魔有魔王、魔臣、魔兵、魔将、魔子、魔孙、魔女,很多就称为诸魔,这些魔境界,佛都降伏了,「制诸外道」,制化诸外道信投佛法。佛起初在鹿野苑只有五比丘,以后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这五人是佛亲自教化的,余者都是由外道转入佛道,三迦叶波、须菩提、目犍连他们未出家时都是外道的老师,听佛说法以后,带领着弟子们都跟佛出家,三迦叶波连师父带徒弟一百人、须菩提连师父带徒弟一百人、目犍连连师父带徒弟一百人、耶叶师徒共五十人、连鹿野苑五比丘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佛的常随众。所谓外道,就是身外求道、心外求道,故曰外道,佛制伏外道,让他们「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最要紧的修行得把一切的贪、淫欲去掉,还有一切的诸漏,这一切的诸漏总不出六根对六尘,六胜义根寄托在六浮尘根上,由这里就堕落在六尘上。佛传这个道,没有什么稀奇,就为的让他解脱世间的贪欲和一切诸漏,这六根就清净了,这六根不会修,先从一根上修,一根清净了,六根就清净了。

优波离尊者说,「承佛教戒」,佛教他先持戒,所以他是持戒第一,「如是乃至,三千威仪」,什么叫三千威仪?比丘受二百五十条戒,行、住、坐、卧都有二百五十条,四个二百五十就成为一千,有身、口、意三聚戒,称为三千威仪,就是持戒的表面有威德可敬、有威仪可表,故称三千威仪,还有「八万微细」的细相,具足说八万四千细行,怎么讲呢?就是由三千威仪,借着身口七支,身有杀、盗、淫三,口有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这七样都要戒除,这七样再加上三千威仪成为三七两万一,再加上贪、瞋、痴等,这一共是四个两万一,总计叫八万四千细行,「性业遮业」,这里还有性业、遮业,自然的习惯染性,你不受戒也是造业,这叫性业;遮业,是佛禁止的,遮住不许你做,这就叫遮业,性业佛未遮止的时候就犯过,身三口四意三共十大恶,这是性业、遮业,

「悉皆清净」,性业是天然的习性、遮业是佛制止的,这两样都是清净的、都不犯,「身心寂灭」,由这一清净身心就寂灭了,寂灭是清净的总名,「成阿罗汉」,证到不生不灭的果位,「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佛法里最重的是持戒,优波离尊者是持戒第一的,「亲印我心,持戒修身」,如来亲自印证我心让我持戒修身,持这些条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众推为上」,因此法会大众,推我为上首,「佛问圆通」,佛问我证到圆通的道理,「我以执身」,我执住我这个身,不叫身有放逸,不许身犯戒,身不犯杀盗淫,「身得自在」,得了清净就自在逍遥,「次第执心」,心戒不容易持,这得次第由浅人深,把心止住了,不许放逸、不许打妄想,「心得通达」,心也就通达无碍,就无所不知了,佛法里这些道理都通达了,「然后身心」,心得通达以后,「一切通利」,佛法的道理没有障碍,「斯为第一」,以这个是我第一的成就。

六目连意识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罣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目连尊者观照意识悟道,「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大目犍连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初于路乞食」,我起初于道路上化斋饭吃,「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优楼频螺」翻中国话叫木瓜癃,因他脖子下有一个肉瘤子,像木瓜似的,「伽耶」是一个山的名字,「那提」是河的名字,他是弟兄三个,「三迦叶波」,迦叶波是他的姓,上边是名字、底下是姓,姓翻中国话是龟,龟在这里念丘,「宣说如来因缘深义」,佛说法的因缘,有深有浅,在教义上有四句成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世间上一切法皆是因缘生的,因是因由、缘是助缘,有这个因由就有帮助的,世间上的事情,都是从因缘上起,因缘有三层︰因缘即空、因缘即假、因缘即中,头一步观因缘法是空的,修空观,空观就浅观一切法空,就不起执着,再次一步修假观,世间上空是片面理,你说有也是假名假相,似有无有,这不完全是空;因缘法第三层也不取空、也不去有,观因缘的中道,这个名字为深义,观空观假,不足为深,观中道的理体,这个义理因缘就深了,因明白了这个理,用功得力了,「我顿发心」,我顿然发起大心,得大通达,早先也有小神通,自从听到因缘的深义,「得大通达」,得了通达无碍的境界,无所不知、无所不到,

「如来惠我,袈裟着身」,如来给我袈裟着在身上,因此「须发自落」,他根本上就有善根,善根成熟了,「我游十方,得无罣碍」,这时候云游十方都无罣碍了,「神通发明」,早先的神通还不明,现在发明了,无所不照,「推为无上」,因此大众推举我为上座,「成阿罗汉」,证无生果,「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我这神通力量,蒙佛指教加被,不独世尊,十方如来也叹我神力,「圆明清净」,我得圆满的光明,得大清净,「自在无畏」,由这理得大自在、大无所畏,「佛问圆通」,佛问圆满的道理通达无碍,「我以旋湛」,我就是用这个旋湛的功夫,旋转浊流成为湛清的水,是比方这个意思,由浊旋湛清,「心光发宣」,我这个心光一发动,宣扬一切佛法,「如澄浊流」,就如同浊水,打成清水,「久成清莹」,因此这个,我久已成了清莹,如清净发了光明,「斯为第一」,我以这个法修行为第一。

七大圆通

一乌刍火大

鸟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徧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土。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火头观火大,「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乌刍瑟摩是梵音,翻中国话叫火头,他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对佛表白说,「我常先忆」,我常有的想念,「久远劫前」,久远劫前的事情,「性多贪欲」,有这种习气毛病很不好,「有佛出世,名曰空王」,那个时候有佛出世,名叫空王佛,空王佛说法,「说多淫人,成猛火聚」,说多贪淫欲的人习气重,将来结果成个猛火聚,将来结果就是临命终的时候,可能成个大火团子,这本来不是一个好事,教我去这个毛病,怎么办呢?佛慈悲「教我徧观百骸四肢」,普徧观这个身上两个腿、两个手以及身上所有的骨节,自身都观照到了,观什么呢?

「诸冷暖气」,你看身上有冷气、有热气的时候起观照,用功夫观念常了,自然的就「神光内凝」,这精神的光明在身子以内就凝聚了,「化多淫心」,变化我多淫的习气心「成智慧火」,欲火变成智慧的火了,「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因此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其他经上说火头金刚,这地方简略,「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我用身上的欲火变成了智慧火,三昧翻正定正受,正正当当修这个禅定的力量叫正定,有正当的享受,这叫正定正受,梵音就叫三昧,「成阿罗汉」,自从得此三昧,就证无生无灭的果位,脱离了世间上的生死之苦,「心发大愿」,不为自己独善其身,又发菩萨的大愿,行菩萨道,「诸佛成道」的时候,

「我为力士」,我给佛作护法神,「亲伏魔怨,降伏魔怨,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亲自在佛道场制伏魔王,「佛问圆通」,佛问圆通的道理,「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我观察身心暖触,功夫已经成就了,我的周身都非常的和暖,因此得到「无碍流通」,没有不好受的地方,一点障碍也没有了,从这里永远没有病了,「诸漏既销」,以上也说过,佛经上最忌讳这个漏,总要把这个漏去净了,如同器皿有缝有窟窿就漏,比喻人的心一起妄想就不是载道之器,就不能装载道德,只好拿水做比喻,其实地、水、火、风、空、根、识,这七大都能漏,不只是水向下漏,有向前后左右漏的,有向上漏的,比如火,他向上漏,水一定是向下漏,这是说个大概,不用细说,「诸漏既销」,身上这些毛病都销了,漏的最宝贵的是什么?

我也常说,就是人的见、闻、齅、尝、觉、知,眼、耳、鼻、舌、身、意是使唤的物,见使唤眼睛、闻使唤耳朵、齅使唤鼻子、尝使唤舌头、觉使唤身体、知使唤意识,这是说六胜义根使唤六浮尘根,见、闻、齅、尝、觉、知六胜义根,自己不认识自己,迷惑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浮尘根上,拿六浮尘根当自己,由这六浮尘根迷惑在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由这里头就认定有我、我所,我们的身体也是有形有色的,拿内六根迷惑在外六尘上,迷惑的是谁﹖就是六胜义根,人都认错了,都以为眼、耳、鼻、舌、身、意能见、闻、齅、尝、觉、知,其实见、闻、齅、尝、觉、知是主人,眼、耳、鼻、舌、身、意是所使唤的物,这是人错的地方,由这里这就叫漏,「诸漏既销」,这说火头金刚他修行多少万劫的时间,诸漏修到既销,已经没有了,该怎么样呢?「生大宝焰」,这是放光,因什么叫宝焰呢?放出来的光明无量无边,没有破坏的、永久长在的,「登无上觉」,登就是证到了,无上觉就是有成佛的资格,虽然没成佛,这有成佛之份,火头金刚对佛诉说他修行的法门给大众听,以火大「斯为第一」,底下持地菩萨又对佛诉说给法会人听。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44

二持地地大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对佛表白说,「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回念在昔之时,在庄严劫最后的一尊佛,叫普光如来,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我为比丘」,我是一个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最要路是非走不可的地方,津口是河口,有水道人走也有障碍,我出力给人除苦,我只要能做的事,尽量去做,「田地险隘」,平川地也有高低的地方,险是最深的坑,高是出一个隘子,高的高、低的低,「有不如法」,有不合理的地方,「妨损车马」,有妨害马拉的车、牛拉的车,「我皆平填」,我皆把他填平了,「或作桥梁,或负沙土」,行人在桥上走或负沙土把坑填平了,「如是勤苦」,我就做这些事不歇着,「经无量佛」,他经过无量的佛,「出现于世」,不管哪一尊佛出世,我都修此苦行,「或有众生于阛阓处」,阛是市场的围子、阓是交易市场的门,这都是热闹的地方,有人买东西拿不动,看他为难,「要人擎物,我先为擎」,不用他求,我先去替他拿着东西,「至其所诣」,他去哪里,我给他送到哪里,「放物即行」,放下东西就走,「不取其直」,不取分文,

「毗舍浮佛现在世时」,这时有一位佛,叫毗舍浮佛,是梵语,翻华言是普徧一切处自在,那时「世多饥荒」,世间上闹饥荒,旱涝不收,民间有苦处,他是出家人,化斋化不到,「我为负人」,我给人帮忙,不要钱,替人背东西,「无问远近」,不管远近,「唯取一钱」,只要一文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或者有车、有牛,走到泥水坑里出不来了,「我有神力」,我就用神通力量,「为其推轮」,从泥坑里救出来,「拔其苦恼」,提拔出赶车人的苦恼、牛的苦恼,这是说他所做的事情,行苦行啊,「时国大王,延佛设斋」,当时的皇帝信佛,请佛吃饭,「我于尔时」,我就在他请佛的时候,「平地待佛」,我把地平好了,我等着佛从这里路过,「毗舍如来」,毗舍浮佛,「摩顶谓我」,摩我的顶对我说法,「当平心地」,你每天平道路,你以后要平你的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你把心地平好了,世界上的一切地统统都平了,你这样平能平多少呢?世间上的地不平的地方太多了,

所以佛让我平心地,「我即心开」,他, 这一句话把我的心开了,我这个心明白了,「见身微尘」,我一看这个身体就是一点微尘,不是普通的尘土,比尘土还微细,分不出来的那个样子,才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这个世界是什么成的呢?大家知道,按佛经上说,就是微尘所成,人身上也是微尘,这是有形相的东西,所以空性什么相也没有,他是个真空的理,从这里头,所以现出微尘来,要不世界从哪里来的?人从哪里来的?所有的微尘等无差别,世界微尘和人身上的微尘是平等没有分别的,

「微尘自性」,最微细的微尘统统都有自性,尘有尘的自性、人有人的自性,「不相触摩」,谁也不会互相障碍谁、谁也不会触摩谁,「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这个身上,哪一样也触不着、也伤不着,「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我在世间上一切法、一切的人,悟到统统都是一个理性所成,我醒悟了无生无灭的果位,忍是地位,「成阿罗汉」,先成了阿罗汉以后,再发大心行菩萨道,我不能得少为足,证到小乘果位,还得上前进,「回心今入菩萨位中」,他回向自心,我要行菩萨道,到了菩萨位中,所以叫持地菩萨,「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闻听见我佛如来宣扬妙莲华,妙莲华不是专指「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也说这种道理,这是成佛的道理,

因什么成佛呢﹖这莲华色旁的花不同,旁的花有先开花后结果的、有先结果后开花的,各有不同,唯有莲华是花果同时,这表示人没成佛的时候,就有佛性,所以拿莲华比较;人修行也是这个意思,你觉着你没修行,你有这个人,你就有佛根,人人都有佛根,人人都有佛性,所以这也算个结果,花果同时,你那个究竟的佛果和这个身体是同时的,这个花好比是个因、果好比是人的果,他要说成的时候是一时成就,人成佛的这个因是现成,不是现种的因。人人都有成佛的因,人人都有佛性,你要成佛,自己一定要承认,所以宣这个妙莲华,表示这个不可思议,有花就有果、有果就有花,这种道理不可思议,就成为妙,「宣妙莲华,佛知见地」,这是一个花果同时,有佛的知见的地位,有这种见地,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我先证明,而为上首」,因着这个我就证了持地菩萨,我才以这个来证明,「佛问圆通」,佛问我因什么证得圆通的道理,怎么了的生死?

「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我审实地观察我这个身体与这个世界,统统都是微尘成的,这就称二尘,等是平等,一点差别也没有,世界与人身同是微尘所成的,「本如来藏」,这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里头的变化,人人都有佛性,人自己不要看轻自己、不要大材小用,不要为世界上的名利迷惑了自己成佛的根性,这是人迷惑吃亏的地方,「虚妄发尘」,世界上的虚妄本是如来藏里头发出的尘相,这个人要修行,「尘销智圆」,你把尘相销灭了,这个智慧就圆满了,「成无上道」,我以这个成就,没有高乎其上的道理,「斯为第一」,我以这个为我第一的修行法。

三月光水大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剎诸香水海。等无差别。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徧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

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夫。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此一段文是月光童子观水大证果,「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他从座起,向佛顶礼,「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对佛说他回忆往昔之时,有一位佛出现于世,「名为水天」,就是水天佛,也可以说水天如来,「教诸菩萨修习水观」,教化诸大菩萨观想这个水,其实修行哪一法都可以成道,「入三摩地」,修水观能可以入正定正受,「观于身中,水性无夺」,观自己身上的水、血脉当然是水性,没有侵夺的,是怎么个理呢?就着地、水、火、风、虚空互不侵夺,先观身上的水,「初从涕唾」,从鼻涕吐的唾沫,这也是水,由这里追穷,「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口中叫津、舌水叫液,这都是属于水,

「大小便利」大小便利更是水,「身中旋复」,身中旋转过来复过去,「水性一同」,浑身都是水,「见水身中」,见水在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剎诸香水海」,与世界外那些浮幢王剎、诸香水海,「等无差别」,统统的都是一个水,「我于是时」,我在观水的时候,连身上的水与世界以外的水都成一体,「初成此观」,起初成就这个观想,「但见其水」,单单的见其水,「未得无身」,这个身体还没化成水,身还是身、水还是水,就在这个时候,「当为比丘」,当时我是比丘,「室中安禅」,我在房室之中用观水工夫安心坐禅,「我有弟子」,我有一位徒弟,「窥窗观室」,从窗外往里看,「唯见清水徧在室中」,唯独看见清水徧在房屋之中,其余的东西看不见,他「童稚无知」,小孩子没有知识,「取一瓦砾」,取一片瓦砾,从窗外往里头一掷,「投于水内」,投在水里,「激水作声」,水响一声,「顾盼而去」,他看一看就走了,月光童子说「我出定后」,我在禅定之中一出定,「顿觉心痛」,顿然觉着心腹之中疼痛,就如同过去的事情,

「如舍利弗,遭违害鬼」,因他有业缘,「遭违害鬼」,也是痛得难过,「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今我自己思惟已经证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时间已久了,没有病缘相缠了,「云何今日忽生心痛?」为什么今天我这个心里突然这么疼痛?「将无退失」,我将来这个病好不了了,不能退了,「尔时童子」,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徒弟,「捷来我前」,到我面前来,「说如上事」,对我说如上的事,「我则告言」,我又告诉徒弟,「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你再见到水,你把门开了,进到水里,「除去瓦砾」,把水里的瓦砾拿出来,「童子奉教」,童子听了奉师父的教训,「后入定时,还复见水」,还是照样看见屋子里头有水,「瓦砾宛然」,瓦片宛然还在,「开门除出」,他听师父的话,开门把它除去,「我后出定,身质如初」,出定以后,身上就没有病了,

「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以后又逢无量的佛,以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他在这时,「方得亡身」,方才得把这个身体离开了,不受身体的累,「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不但身上的水,这个世界上的水,就是十方世界以外诸香水海的水,统统的合在一块,「性合真空」,一切的水都成了真空,真空就是妙有真空,以这个不思议的法,心里不动了,对于这个有法成了妙有了,这才叫真空,「无二无别」,性合真空没有二样了,「今于如来得童真名」,现今我童真入道,「预菩萨会」,我参预在菩萨一块,成为菩萨了,「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我观这个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因为观水性得无生法忍,「圆满菩提」,证得圆满菩提果,得了大觉的真道,「斯为第一」,我以这个为第一。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45

四琉璃风大

瑠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吶。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逢佛未几。得无生忍。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琉璃光菩萨观风大开悟,「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琉璃光是他的名字,法王子是他的果位,就是菩萨,佛为无上的法王、菩萨为法王之子,他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对着佛表白说,「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我忆想过去久远之时,经恒沙劫有佛出现于世,名叫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佛说法给这些弟子开导指示,「本觉妙明」,说人要修行得知道自己本有的知觉,根本上的知觉,本有的知觉不是谁给的、也不是炼成的,本觉就是妙明,人人都有知觉,我们都忘了本啦,人都知道世间上的人我是非、富贵贫贱,都知道所知觉的事情,连能知觉都达不到,这个本知觉连能觉、所觉都不用,用本有的知觉,能所双亡,这才现出本知觉来,怎么才叫本觉呢?

就是一个妙明,明就是明白,心里头明明白白的,心里头明白是照着事情说,我明白了,本有的明是个妙明,怎么叫妙呢?这个明不是心里所思想到的、也不是拿嘴说到的,心不可思、口不可议,这才是本觉的妙明,我们人把自己的本觉妙明都放弃了,光用所明的事情,眼所见、耳所听,就以这个为明白,这就错了,错了该怎么办呢?错了在世间上受苦,什么苦呢?生死苦,人一生下来就哭、死的时候又哭,哭不是好事,「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瑶璃光法王子说,我观察世界上-这都是矿物,及诸众生-这是动物,世界也罢、众生也罢,我们现前的举动行为,这都是风的力量,他说在这个时候,我见都是妄缘风力所转,「我于尔时」,就在这个时候,「观界安立」,观界安立不动,「观世动时」,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这也是活动的,

「观身动止」,人的身体有动的时候、有不动的时候,这也算是动,「观心动念」,人的心没有安静的时候,一个劲的生心动念,「诸动无二」,说到这里一切动都有了,包括在一块说,没有二样,「等无差别」,是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是什么?「我时觉了」,我当时就明白了,明白什么?明白「此群动性」,上边说的一群所发动的性,都是风的力量,风是动性,此群动性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统统都是风性,这个风是个动性,他不从哪里来、也无所去;说来就来、说去就去、说住就住,由这么一看,是怎么回事呢?没有旁的,都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这世界与人身、宇宙、山河大地,统统都是虚假的,都靠不住,风无所从来、也无所去,能发动一切万物的摇动,「十方微尘,颠倒众生」这十方的微尘,和世界上一切顚倒的众生,搁在一块说,「同一虚妄」,都是虚妄,人都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把这假的去了,就成了真的,「如是乃至」,由这个微细处说到这个世界上,「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三千为一个小千、三千个小千为一个中千、三千个中千为一个大千,这三千个大千就成了一个世界,

总而言之,是算不过来的数,这一个世界之内都是什么?这底下说了一个比喻,要在圣人及诸佛的眼睛一看,就不像我们的眼光一样,「所有众生」,一世界内所有的众生,「如一器中」,就如同一个器皿之中,一说器皿就不是大的东西,如箱子、盒子这些东西,「贮百蛟纳」,蚊子是大的,蚋是小蚝,虫子一类,这个蚊子有声音发出来,「啾啾乱鸣」,啾啾就是小声音,「啾啾乱鸣」,在哪个地方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这比方三千大千世界诸佛菩萨的眼光一看,就像一个器皿,「于分寸中」,几分几寸的这么大的地方,所以这些小动物-蚊、虻、蛐、虫,啾啾的乱鸣,就在几分几寸的地方,「鼓发狂闹」,鼓动发起狂妄的乱闹,闹闹哄哄的没有秩序,这是怎么回事情呢?这是开了法眼就看见这种事情,我们人有肉眼、天人有天眼、罗汉有慧眼、菩萨有法眼、佛有佛眼,一共是五眼。

这是说菩萨的眼睛,看见一世界的众生就像百千个蚊虫,在一个器皿之中叫唤,菩萨也是人成的,蚊虫也是个动物、人也是个动物,拿蛀虫比方人在世界上就是这么个样子,这是警觉世人,自己有极大的法身,自己不承认,要认这个小的,这是激发人要认得自己,这是说果位上的菩萨才能见这个样子,这里有先说因后说果的、有先说果后说因的,是怎么个意思?他哪边事情多就先说哪边,因地的事情经验的多,他就说因,怎么修行的、怎么炼成的,他要是果地上的事情多,他就先说果,前边他已经证到菩萨的果位了,这是他所见的,果位从哪里来的?有果必从因上来的,这底下说,「逢佛未几」,我在因地之中遇见佛,没有多少的时间,「得无生忍」,那时就证了无生忍的果位,

「尔时心开」,那时候我心里头就大开圆解,心里明白了,这是先说果,「逢佛未几」,这是说因,「乃见东方不动佛国」,心一开悟,看的就远了,东方为群动之首,虽然是群动之首,然而还有不动的佛国,说到这里,这是表示动静一如,那时我才「为法王子」,这是说在因地行菩萨道,为法王子,「事十方佛」,侍奉十方的诸佛,「身心发光」,那时候我身也发光、心也发光,身是相分、心是见分,见相二分都发出光来,「洞彻无碍」,洞是空空洞洞的、彻是没有挡住的,都透彻了,一点障碍也没有,我证到这个地方,「佛问圆通」,佛问我圆通的道理,「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我观察风力无依,我这才醒悟了知觉的道路,「入三摩地」,入了正定正受,「合十方佛」,由此才与十方佛都合成一体,由这合成一体,「传一妙心」,仍然是普度众生,所传的就是一个不思议的心,大家要知道,说到这里就是说到究竟了,前边说妙,最后还是一个不思议的心,以这个法修,「斯为第一」,就算是第一。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46

五空藏空大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剎。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剎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虚空藏菩萨他自己说果位上的事,证到果位所得的功效,「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虚空是广大无边,藏是实实在在的有所藏,就叫藏,这虚空无所不包、无所不藏,无有边际,这是菩萨的别号;菩萨是略言,说全了是菩提萨埵,翻觉有情,他自己觉悟了,让世界上一切的人都得觉悟,这位菩萨身份很重,与佛相去不远,「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这是照旧的一定的仪礼,对佛表白说,「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剎,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剎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到这里这是一段文,先说他证果的意思,后边再说因地是怎么参学的,这是佛吩咐弟子们各说各的因果来历,让法会大众听,以令后来人学,从座位起来对佛说,「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

我在定光佛所得无边身,那时定光佛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师,他说我与如来很早就是同参道友,佛是早证菩提,各人根性不同,所以虚空藏菩萨还没成佛,他与释迦佛往昔在定光佛那个处所,就已经得了无边身,什么叫得无边身?他是观虚空成的道,所以说你无论观哪一法,或是观有情、或是观无情,观的功夫纯了,就可以证果,他是观虚空证的果,这虚空是无量无边的,他在恒河沙数劫以前,就得证无量无边的身体,「尔时手执四大宝珠」,就在定光佛的那个时候,就有了神通,得了无边身,这里有体有用,「手执四大宝珠」,并没有旁的,都是在自己的知见里头,怎么成的四大宝珠呢?在佛法里发明世间法,总不离见相二分,以这二分为根本,他说四大宝珠,这是以见分观相分现出来的,这相分是地、水、火、风,有形相的一分子,他观地、水、火、风的这个知见,这是无形相的,属于见分。

所以由体得用,「尔时手执四大宝珠」,他这个时候是随意发动,随意就能做,「照明十方微尘佛剎」,这是四大宝珠的光明,能普照十方有微尘数的这些佛剎,佛住的地方叫剎,往往问出家人住在哪个宝剎,就是哪一个佛庙,释迦牟尼佛的剎就是这个娑婆世界,佛所住的世界,就像微尘数那么多,谁造的呢?就是他的见分,所有的佛剎离不开地、水、火、风,发明广大无边的这个意思,说这个道理,这都是人人能做得到的事情,把这个理明白了,起这个观念,时候到了一样成佛,他这是说由体上显出用来,「又于自心现大圆镜」,这就是说根本智,于自己心性之中现出大圆镜智,转入识成四智,「内放十种微妙宝光」,就在大圆镜中放出来十种微妙宝光,微者不可分别、妙是不可思议,这种光明称为宝光,「流灌十方」,这个宝光流注灌满了十方,

「尽虚空际」,把虚空的边际尽了,到什么地方?这个虚空当然是无边了,把这个娑婆世界就超出去了,到了娑婆世界以外的世界了,世界边上就有香水海,香水海里头就出来幢王剎,幢王刹也是佛的住处,高大无边了,这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以外的世界了,这个虚空当然是什么世界都达到了,这就光说这么一点,无量无边的世界都能达到了,这是人人能做到的事。这不是说闲话,你要想发财致富也是关于因果,有做到、做不到的,你要成就自己根本上的事情,就是成佛这一个名字,人人都做得到,也不论是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人人有份,是怎么个意思呢?佛者觉也,就是个知觉,我们这个知觉都用错了,用错了就受苦,用对了就成佛,成佛是人的本份事,不像旁门外道,学那些奇奇怪怪的事,这是本份事,不算妄作妄为。佛特意的在法会之中,二十五位大士,小乘的圣人是罗汉、大乘的圣人是菩萨,还都没成佛,就在这时候让法会及将来的人照这个学,这是说从香水海里头出来的幢王剎,高到极点,这就不能说多高了,为一切幢之王,当下修庙的地方有十面的、有八面的,名字叫幢,剎是佛居住的地方,

「诸幢王剎来入镜内」,这个镜是他自己本身发出去的,「流灌十方,尽虚空际」,尽其虚空的边际,这就不可限量了,「诸幢王剎来入镜内」,他从心中发出的大圆镜,就是无量无边的光明,「涉入我身」,这个幢王剎他是在香水海里头,都「涉入我身」,虚空藏菩萨自己说,说与他的身体都交接在一块,因什么可以容纳呢?恐怕人不信,「身同虚空」,他观虚空观来观去的,这个身体就成了虚空,所以我们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明白佛法,总拿这个身体当自己,不知道身体是自己所使唤的一个物,把自己放弃了,自己从来也没有生死,人自己误认了,这地方要不是佛给你说明白了,佛有这么大的身份、有这么大的智慧,谁肯信?就是这样,不信的人还很多,「不相妨碍」,说是香水海里的幢王剎,这么高、这么大,也是一样容纳在身体里头,

「身能善入微尘国土」,转过来又说,我这个身体就是法身,善于入微尘数的国土,这国土是照着佛国说,你就说这四大部洲,我们在南瞻部洲,一个南瞻部洲还没站过来,要站过来才比如世界上微尘的那么一点,就是这么个样子,「广行佛事」,做什么呢?度化众生为佛事,虽然是这么样容纳一切,「得大随顺」,哪一样也没有违背、哪一样也没有做不到的,得这个广大的随顺,这是把果地上说完了,底下说他因什么到这个身分呢?有这个神通呢?底下说「此大神力」,这个最广大的神通智力,这个力都在这个智上,「由我谛观四大无依」,由哪来的呢?得有观念的功夫,这佛法用功,没有旁的,大家知道,你悟到哪种理,你就观念哪种理,就是观念的功夫,以观念为用功,没有点穴运气那些事情,这是说他因什么得果位,「由我谛观」,谛就是审察实了,观照「四大无依」,大指地、水、火、风,因什么呢?一切唯心造,就是因为人的妄心所起的,没有一定的依归、也没有一定的依止,打哪来的呢?

「妄想生灭」,这一句话就给你说的彻底了,这人就是妄想,什么叫妄想呢?自己的事情不办,竟做身外不相干的事情,随着不相干的事情受苦,受乐的时候不多,苦的时候多,天上享乐的时候比人间多,天上寿命比人间长,到死的时候也不容易死,也是顶痛苦,这下一句话就彻底了,是「妄想生灭」,你就说这个虚空有多少的国土、佛现身,这统统都是一切唯心造,心就是妄想,佛就是妄想所造,有生有灭的,佛在哪个地方?大家要知道,这佛的国土,不管哪一位佛的国土,佛有恒河沙数之多,就远去了,国土的事情是从妄想上来的,「虚空无二」,也都是虚妄的,虚空是不可得、也不可见,就是个虚空,你看撑满了虚空是谁﹖就是自己的知觉,不是旁的,所以说「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佛国也是与这个虚空不二,所有一切一切的世界,无量无边、恒河沙数的世界发明出来,由这个观照的功夫成了虚空藏菩萨,所以这个虚空包藏一切,由这里得无生法忍,

「佛问圆通」,佛问我得到圆满通达一切,从哪儿入手?「我以观察虚空无边」,从哪里入手啊?人人都能做到,没有这么长的工夫,没有这个信心,「我以观察处空无边」,我就是观这个,没有旁的巧法子,我以观念觉察虚空是无量无边,我这个心也是无量无边,由这里「入三摩地」,三摩地翻正定正受,得了正正当当的、完全的大定,得了相当的享受,「妙力圆明」,这个妙法的能力,就是在不思议的心,不思议的心的力量无量无边,「斯为第一」,这才算是佛法中修行的第一法,我以这个为第一。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7 19:48

六弥勒识大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以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徧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此一科文是弥勒菩萨修唯识观,观识大,识就是人的认识,他专观念这个识,观识大他才证了补处的佛位,「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继释迦佛以后成佛的就是弥勒菩萨,那时叫龙华三会,弥勒就翻无能胜,他做慈善的事业很高超,没有胜过他的,他从座起,顶礼佛足,对佛表白说,「我忆往昔」,我回想过去的事情,「经微尘劫」,经微尘数多之时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那时有一尊佛出世名日月灯明佛,「我从彼佛而得出家」,我从日月灯明佛出的家,「心重世名」,那时候我心里喜好在世间有点名望才好,「好游族姓」,因此好交往富贵人家,大族大姓的人家,

「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那时日月灯明佛教我修习「唯心识定」,一切唯心造,心是体、识是用,体用不相离,我就依着这个观念心识的功夫,「入三摩地」,入了正定正受,得到功夫的显验,成就了,「历劫以来」,经历若干劫的时间,「以此三昧,事恒沙佛,由这里起侍奉了恒河沙数的这么多的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早先我好走大户人家,好和族姓交往,这时候我才歇下来,好名的心就没有了,「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等到然灯佛出现,我才得了这个没有比他再高上的正定正受,「乃至尽空如来国土」,由此乃至尽虚空如来的国土,「净秽有无」,世界上的是清净的、污秽的,是有、是无,

「皆是我心变化所现」,大家要知道,不是光弥勒菩萨的一个心变的,大家就是这一个心变,化化无尽、无量无边,一切唯心造,「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他对世尊说,我就是明了这个唯心唯识的道理,「识性流出无量如来」知道成佛都是从识性流出,无量如来都是由心修成的,「今得授记,次补佛处」,现今我已经得授记,作补处的佛,释迦佛的佛法过去了就是弥勒佛,也就是将来的弥勒佛,「佛问圆通」,佛问圆通的道理,「我以谛观十方唯识」,十方的世界没有二种成的,无非就是一个识,

「识心圆明」,识是用、心是体,体用不相离,圆满了、光明了,「入圆成实」,证这个圆成实性,「远离依他及徧计执」,人在世间上的迷惑,没有旁的,就是依他起性、徧计执性;依他起,你就说名字,都是依他起的,普徧的合计,把这个都可以销灭了,怎么叫依他起?人就对着我、我是对着人,我的名字就叫我,对外就是个人,有人就有我、有我就有人,都是对待起的名字,好对着坏、善对着恶,你不用开口,你一开口就是对待,要不就是徧计执,普徧的合计出来的,就执着住了,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真的,真的是什么?就是自己的知识真心,心是体、识是用,用得对了,这就是真修行,「得无生忍」,得到无生忍的果位,「斯为第一」,我以这个为第一。

七势至根大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大势至菩萨观根大悟道,地、水、火、风、空、根、识,这是七大,以这个根大为主,所以最后讲这个根大,在根大以前讲识大,「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大势至称为法王子,这是菩萨修到究竟处,佛为法王,他为法王子,去佛不远了,「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和他同类有五十二位都是一样的修行,「即从座起」,从座位上站起来,向佛顶礼,对佛表白说,「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我忆想在无量无边的时劫,

「有佛出世,名无量光」,那个时候有佛出世名叫无量光,无量无边的光明,这么一位佛,这是照一位佛说,「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十二位佛在这一个劫上继续,在这一个劫中能成十二位佛,「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其最后的佛是第十二位的佛名超日月光,前十一位佛都叫无量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彼佛就指的超日月光佛,教导我念佛的正定正受,怎么个修法?底下就说修行的方法,修这个也得知道这个究竟的道理,「譬如有人,一专为亿,一人专忘」,一个人他念着念着就忘了,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就照着这两个人说,「若逢不逢」,见就如同没见着,「或见非见」,或见也可以说相逢见面,见又非见,他有一个念的、有一个不念的,念的可以相见、不念的不能相见,所以说或有见的、有不见的,「二人相忆」,这又转过来了,这是两个人互相念佛,你也忆念、我也忆念,「二忆念深」,这两个想着念佛的意思,越发的深了,「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这就离不开了,两个人念,当然是容易合在一块了,就如同形不离影,有影子就有形相、有形相就有影子,「不相乖异」,这是合一了。

上来这是说一个譬喻,底下叙说事实,「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上边说是两下里相念,自然是能相见,底下扣实了,十方的如来怜念众生,也就像母亲想念儿子,就这么恳切,「若子逃逝」,这儿子不与母亲亲近,他逃走了,逃到远处去了,「虽忆何为」,虽然他母亲想他,也做不到了,这是比喻佛想念众生快生到佛国去,如同母亲想儿子似的;世间人不知道,就如同儿子离开母亲,逃到远处去,母亲虽然忆想也做不到,转过来又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儿子若想念母亲,也如同母亲想念儿子的时候,「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这当然是母子生生世世的不能离开了,这底下又扣实了,扣在众生身上,「若众生心,忆佛念佛」若世间上众生的心,「忆佛念佛」,这地方就引到念佛上了,你忆佛是心里头想、念佛是口里头念,心里头想佛、口里头念佛,这还能有错吗?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若是念佛念得恳切,现前就有见佛的,古德念佛,三次见佛,没往生的时候就见着佛了,当来佛来接引也必定见着佛,这是念佛的法门,「去佛不远」,离佛当然不远了,底下又合上容易,「不假方便」,不用什么方便的法,「自得心开」,念佛你要念常了,心里自然会开悟,那是一点不错,我都见过三个五个的,这底下又说了一个比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这个人要念佛,自然的就受佛的熏染,这比如染香人身上就有香气,念佛的人当然是有佛因,「此则名曰,香光庄严」,底下合这个比喻,拿这个香光庄严的,念佛的人就如同拿香光庄严,这是大势至菩萨说,「我本因地」,我修行由因才能克果,在我因地之中就是念佛,没有二个法,「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得着正定正受,「入无生忍」,是证的果位,「今于此界」,现今我在娑婆世界上,「摄念佛人」,收摄这个念佛的人,「归于净土」,把他们都收来,归到极乐世界,「佛问圆通」,佛要问我怎么得的圆通,「我无选择」,我对于上边所说的法门,我就没有选择,我就是唯独这一个念佛的法子,「都摄六根」,

这六根、六尘、六识都可以修行,前边都说过了,地、水、火、风、空、识都说了,这就是一个根-空、根、识这是个根,后说的,这是一个凝结的地方、这是一个究竟的地方,所以在最后,「都摄六根」,念佛怎么能都摄六根?把这六根都收摄住了,怎么个摄法呢?一说大家就知道,不说也有能知道的,你念着佛的时候,眼睛观着佛,有佛像也观着佛、没佛像也观着佛,耳朵听着佛声,鼻子闻这香气,舌头反过来、反过去念佛号,身体礼拜恭敬佛,心里忆念一句佛号,六根都归在这一个地方,这是天然的,你要用旁的法,用不上,只可以一门深入,这六门都归在一块用,这多快呢﹗你就念这一句佛号,这六根都能够清净,「一根返源,六根清净」,在这个地方正合这个道理,这念佛修行的法,没有再超过去的,由这里我一味念着佛,「净念相继」,念佛求生净土,心里头没有旁的杂染,清净地念一句阿弥陀佛,继续不断,「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8 12:56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唐清河房融笔受


观音耳根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此一节文是第二十五圆通,这是最后,到了结构的地方,所以必要多说,佛说这部经,注意还是在耳根圆通上,第二十五是耳根圆通,是因我们娑婆世界的人耳根灵,所以由耳根上修圆通接近,是这么个道理,要不怎么把耳根搁在最后,这是多多的发挥发挥,让人明白,人人都会修行,「尔时」,就在大势至菩萨说完,随跟着他接续着说,「观世音菩萨」,菩萨两个字,说具足了就叫菩提萨埵,翻中国话就叫觉有情,他自己觉悟了,再觉悟一切没开悟的有情众生,简略言之就叫菩萨,这位菩萨的别名叫观世音,他是寻声救苦,听见哪里有苦难的事情,你一念观世音菩萨,当时就得救,这种事情我就经过不少,实实在在是灵验,他观世间上的音声,寻声救苦,原题的本名字叫观自在,就是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各有本位,他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着佛顶礼,这是最恭敬的礼,「而白佛言」,对佛表白说,「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我回想在往昔无数的恒河沙劫,时间太长了,「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就在那个时候,有一位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名叫观世音佛,这位菩萨是后来才用的名字,叫观世音菩萨,佛法不讲犯圣讳,佛还愿意因你这个名字,把我这个名字提起来了,是这么个道理;这时候我们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怕犯圣讳,在那很久劫以前,「我于彼佛」,我于观音佛前,「发菩提心」,怎么叫菩提心?我自己觉悟了,「发菩提心」,再觉悟世间上一切有情的众生,我让他转情归理,是叫一切众生觉悟,认识自己,「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彼观世音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是一入手修行,从闻性发起思惟的观念,闻、思这两个字搁在一块,就叫修行。人在世界上,都观念声色,都着在形相上,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尘,都迷在六尘上,不认识自己了,自己就是见、闻、觉、知;教你见自见、知自知,人自己不承认,就认识眼、耳、鼻、舌、身、意是我,岂不知见、闻、觉、知才是我。由闻、思、修,闻着这种道理,转过来观念,闻自己这个闻,就是这么一句话,这个闻是常常的不断思惟,这个思惟就是观念,时时不忘我这个闻性,回生换熟,把见、闻、觉、知都放弃了,都着在眼、耳、鼻、舌、身、意上,这是我们人错的地方、吃亏的地方。佛出世没有旁的,就是教人转过来自己认识自己,因为人都习惯了,拿眼、耳、鼻、舌、身、意当自己的,怎么办呢?你得转过这个观念来,你时时观念见自见、闻自闻、觉自觉、知自知就对了。从闻思上,就是从闻性上,不是从闻听见我说什么话,不是这个,什么话都不用管,他说话我就闻见了,就照着我这个闻说,不讲他说的话有什么动机,就从这个闻上,你要知道这个闻是他自己,你得常常的思惟,别忘了,我们这个人时时这个我忘不了,拿着我的就当了我啦,这个身体是我的身体,是我使唤的物,拿这个当了自己了,自己不认得自己,这个地方才说「从闻思修」,从闻常常的思惟、观念,以闻为闻,也可以说观念自己这个闻性,从闻这里思惟不断,以这个就叫修行,「从闻思修」,修得有效验,「入三摩地」,先得正定正受,观念自己的闻性,不打妄想,就有正当的享受,正定、正受这叫三摩地。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初于闻中」,起初我在闻性之中,得着效验,什么效验呢?「入流亡所」,入了闻性之流,闻性是无生死的,「入流亡所」,怎么叫亡所呢?亡其所知,佛法不让人起执着性,我们人所执着的都是有生死的,无生死的地方就不知道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入流亡所」,入什么流?入闻性的流,有什么好处?就亡其所,他没有所执着的地方,不执着这个身体是我,「所入既寂」,这个所入既然已经寂静无声,当然是有动静才显出声音,动静这二相不生出动静的这个分别相来,就观这个未有的闻;闻分三样,有所闻、能闻、本闻,这个声音是所闻的,所闻必有个能闻的,能所双亡,都把他去了,都亡了才好,这是「入流亡所」,佛法就是破执着性,你一入闻性之流,就不执着了,到了这个地方不执着了,「所入既寂」,所入的这个定力,入了定了﹗已经寂然不动了,有动显静、有静显动,「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明明了了的,这个地方也没有动相、也没有静相,这是说自己得的效验。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这段文是观世音菩萨诉说自己圆满修行的道理,他又叙说他起初修行的时候,他是跟着观世音佛学法,依闻、思、修证三摩地,依闻性修行也最合此方人的机缘,所以观世音诉说他修行入手的法门。观世音佛指教从闻上修行,自己保住了自己,不随着声音转,我们普通人耳朵的闻性都随着声音转了,把声音撂下,保住自己的闻性,在闻性上起思惟,不断的思惟这个闻性,要这么样修行就容易入手,最简单、也最容易明白,「初于闻中」,起初在闻性之中,「入流亡所」,入于闻性之流,普通的人都随着声音转了,起初的我就入于闻性的这一流,就亡去声音所污染的了,我们人不考虑自己的闻性,都着在声音上了,「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所入寂然不动,这个动静二相,由这里心里明明了了的,不随着声音转了,「如是渐增」,如是由浅入深,渐增至「闻所闻尽」,这功夫得渐渐增长,就照着这个「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地方正是圆破色阴,超劫浊,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世界是五浊的世界,五样浑浊,这五样是什么呢?色、受、想、行、识,色是有形有色的身体,有身体就得享受衣、食、住,享受就得发生思想,有思想就得有行为,行什么事就有什么认识,普通人都是这么样,世界就从这五蕴上起的,人受苦也在五蕴上,人人都如此,这个世界就浑浊了,你要享受、我也要享受,你想舒服、我也想舒服,这就造成五浊的恶世。自古以来世界的现相都摆在这里,色蕴愈重,这个时劫就浑浊了,把色蕴破了才能超出劫浊,由这里「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是说破完了色阴,这个阴也有翻蕴,就是积蓄的,日积月累,五蕴是鸠摩罗什翻的,五阴也是在唐朝翻的,所以存古还是五蕴,色蕴就是明白这个圆理了,明白这个圆理破除这个色蕴,就能超出劫浊,就不受色蕴的苦缚,说「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这是承上边说的,就这么样的修行,渐渐增长这个功夫,「闻所闻尽」,能闻的闻、所闻的这个相都尽了,能闻、所闻都没有了,这个功夫用的深入了,这一段文是圆破受蕴,超出见浊,「尽闻不住」,能闻、所闻都销灭了,我不住果,再往前进步,「觉所觉空」,能觉和所觉都空了,这都是一步步的功夫,大家要注意,就会修行,能觉、所觉都没有了,功夫用到这里,「空觉极圆」,连空带觉一切都圆满了,这是破想蕴,超烦恼浊,「空所空灭」,能空的法、所空的法都灭了,「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生也灭了、灭相也已经灭了,这是对待的生灭,底下是正受的生灭,「寂灭现前」,功夫到了这里,万法皆空,得大自在,寂灭是寂而不动,现前是成就大用,这是圆破行蕴,超众生浊。底下是圆破识阴,以圆满的功夫破除识阴,阴是遮藏之义,把识阴破了,超命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活多大岁数,到时候命就没有了,这是叫命浊,把这个浊也超出去了,「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在这时候忽然之间把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超出去了,世间法是凡夫、出世间法是二乘圣人,这是大乘佛法,到这个时候「十方圆明」,十方世界都是圆满光明,功夫用到这儿得大自在,「获二殊胜」,得着两种殊胜的好处,是什么呢?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这是观世音菩萨说,「一者,上合十方诸佛」,头一样,往上说契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人人都有本有的妙,佛证果,证得不可思议的安乐,「本妙觉心」根本上就是不思议的一个知觉的心,我修习这个,他对释迦佛说,「与佛如来同一慈力」,都同是一样大慈悲的力量。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这是观世音菩萨所证的果位,「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这六道有天道,也是凡夫,比人间福报大,第二是人道,第三是阿修罗道,这算三善道,都有善根;还有三恶道,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不但上合诸佛慈力,还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这就是见出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怎么个理呢?「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这是观世音菩萨的这种愿力,我与六道众生一样,有悲哀的事情、痛苦的事情,一味的仰望诸佛拯救,我们世间人谁有痛苦的事情不可解,一念观世音菩萨就解脱了,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就怕你不念,你一念,当时的危难就解除,众生悲哀,我也是一样悲哀,众生仰望着诸佛普救、我也是仰望着诸佛普救。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这一段文是总起来发明全体大用,「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这是观世音菩萨供养观世音佛,「蒙彼如来」,蒙彼观世音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授给我如幻,世间上一切万事万物,无非是如幻如化,转眼就成空,用这个意思「闻熏闻修」,我起初用这个闻性,由这里开的悟,还是用这个闻性来熏、用闻性来修行,时时刻刻不离开这个闻性,以这个闻性为本位,才成了「金刚三昧」,这个金刚三昧就能破无明见佛性,由这个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我以这个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令我身成三十二应」,令我得成三十二应身,现一切相度一切众生,「入诸国土」,不是光在一个娑婆世界,其余的诸佛国土,我都去度化众生。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8 12:58

三十二应

应现圣乘四

一 菩萨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这一段文,这是观世音菩萨应化身,示现三十二应身,「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这里说菩萨入三摩地,这三摩地有深有浅,大乘也有三摩地、小乘也有三摩地,这是大乘里头的三摩地,这是示现四圣法界,三十二应的头一应,若诸菩萨他已经入了正定正受的地位,「进修无漏」,这个佛法到了究竟上,得修无漏行,这个漏大端有三:欲漏、色漏、无色漏。有漏就是凡夫,欲漏是欲界天,有六层: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六层欲界天都有男婚女配;色界十八天: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十八层色界天人用的功夫,都有阶级,离生喜乐地有三层、定生喜乐地有三层、离喜妙乐地有三层、舍念清净地有九层,一共十八层天,这都在有漏里头,还有形色没尽,欲漏是有男女婚配没尽;无色漏有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四层天漏在空里头,空是无色漏,这个地方要醒悟这个道理,能把这三种漏都脱离了,这才能到无漏的地位,这个地方在本位上说,「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的大法,漏尽一通,这就要成佛了,他进修无漏,不能说完全的无漏,也就快到了无漏的地步,还要加工进步的修,「胜解现圆」,

他这个优胜解悟的这个理,发现圆融无碍了,没有缺欠的地方,就在这一点就圆满了,观世音菩萨说,「我现佛身」,这位菩萨就是等觉的菩萨了,与佛差不多了,与佛差一个阶级了,等觉以上就是妙觉果海的佛位,观世音菩萨缺现前这一念还没清净,「我现佛身,而为说法」,漏尽通了,这个地方才可以胜解现圆,优胜的地方现出圆融无碍的境界,这是最末后的一着,说这个究竟无漏的大法,该怎么样呢?「令其解脱」,他还有欲漏未尽,没得解脱,若漏尽通了,这就完全了,这是说等觉的菩萨。

二独觉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这说有学位,和无学位就差一步,有学虽有欲漏未尽,「寂静妙明」,到了寂然不动、静而无声,到了寂静的地方,怎么叫妙明?心里明明白白的,入了寂静,他这个明还不能着在寂静上,妙是不作寂静的思想议论,不可思议才叫妙、才叫明,就是一个明明白白的,这个地方引出「寂静妙明」,大家想想,也不是口议、也不是心思,这叫妙明,在这个地方可以设身处地比量比量,怎么叫妙明?虽然他没到无学位,在有学位上,到了寂静妙明的境界,「胜妙现圆」,他这个不思议的境界圆满了,「我于彼前」,我在他现前指点他,「现独觉身」,独觉是出于无佛世,他自己独自觉悟的,独觉是依着缘觉立的名字,缘觉是依十二因缘法悟道,听佛说十二因缘,二者都是中乘圣人,有修独觉者,我「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三缘觉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这个有学不是平常的讲法,有学问,佛教讲有学是还有应当学的还没学,还有可学的,学到无学位,再没有可学的了,就成了,是这么个讲法,「断十二缘」,断了这十二种因缘,这十二种因缘是人生死的一条大路,关乎三世,前世有无明为因,到现世做无明的事又是因,做来世的结果,过去、现在、未来这是三世,分十二个因缘,头一个因缘是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就是糊涂!由「无明缘行」,由无明就做糊涂事,「行缘识」,行什么事就有什么认识,「识缘名色」,名色是人投胎,有这么个名字和形色,一做胎就叫名色,「名色缘六入」,一做胎就有六入,不叫眼、耳、鼻、舌、身、意,「六入缘触」,六根触六尘,不加分别就叫触,「触缘受」,一生下来就吃奶、穿衣,「受缘爱」,他吃母亲的奶就爱他母亲,「爱缘取」,长大了不光爱他母亲,爱什么取什么,「取缘有」,取什么有什么就着住了,「有缘生」,他今生有什么习惯来生就有受生,

「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再生下来,又经过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有生必有老死,该怎么办呢?最后是忧悲苦恼,一共十二支,过去的二支,无明、行、识,现在的名色至有七支,生、老死二支是未来的,这叫十二因缘,「若诸有学,断十二缘」,想修行断这十二因缘,不顺生死转,就修还灭门,你把十二因缘断了,无明灭乃至生灭、老死灭,一灭一切灭,这是十二因缘还灭门,顺则生凡、逆则生圣,「缘断胜性,胜妙现圆」,在这里胜妙境界现圆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我就往彼面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得解脱。

四声闻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这是观世音菩萨的愿力,「若诸有学,得四谛空」,设若有学人欲「得四谛空」,还没成就,未能到无学位,先解四谛,苦、集、灭、道叫四谛;苦集是世间的因果、灭道是出世的因果,怎么个理呢?人要知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我们人在世间上有诸般的痛苦,大端就有八苦,零星的苦那就说不尽了,八苦是什么呢?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这八苦是人人脱不了的。生下来就哭,老了六根不遂,病不是好受的事情,临死如活马去皮,更不好受,谁也免不了;「爱别离苦」,恩爱的夫妻,死一个,这也是苦,「怨憎会苦」,你越怨恨他、讨厌他,天天还要聚会,还得一块做事,这也是苦;「求不得苦」,想求的得不到也是苦;「五蕴炽盛苦」,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蕴是有形有色的身体,他不能独立,就得享受衣、食、住,这个享受是从哪里来的?得想主意为衣、食、住,你得实行实做,人家行你不能行,还得学知识,有这个色身就连带着后边的四样,这叫「五蕴炽盛苦」,

炽是拿火炽在身上,烧的难过,我们为了衣、食、住,哪个人没有痛苦?大家想想,佛说的四谛法,这苦谛是从哪里来的?自己招来的,知苦要断集,知道是苦,不要再招集苦因,知苦断集这个道理,怎么断呢?就是慕灭修道,你想灭苦就得修道,你羡慕寂灭,就要灭有归空,怎么灭法?得修道,不修道不能灭苦,你灭了凡情,寂灭才现出,「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把生灭法灭完了,才成寂灭之道,先是销灭、后是寂灭,都是一个字,这一个灭字做两样讲,修到「胜性现圆」,胜了理欲交征,他心里得到这个理,他把心里所欲的这个苦胜过了,这是胜性,依着慕道的心把苦因苦果都给他放下了,一定修寂灭的功夫,修寂灭的这就叫道,

修道就把世间的妄想灭了,妄想是个根,不把它灭了,苦是去不掉的,「胜性现圆」,胜理胜过私欲,世间的欲望不让生长起来,所以才能修道,他因有修道的思想,还没修到圆满,「我于彼前,现声闻身」,所以观世音菩萨于彼面前现声闻身,声闻是小乘圣人的一个名字,他还没离开佛说法的声,他没离开耳朵那个闻,他听佛说法,做有为法解,声闻是小乘的根性,不能直接入真空之理,「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现身为他说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四真谛的道理,「令其解脱」,令其解脱苦恼。

应现天身七

一 梵王身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这段文说的高等的凡夫,「若诸众生」,设若众生,「欲心明悟」,他这个心欲想着明白醒悟,不明心见性,这是欲界凡夫,他但求明悟,欲界想明白色界天的理和无色界天的理,「不犯欲尘」,不犯六欲的尘,六欲是眼欲色、耳欲声、鼻欲香、舌欲味、身上欲触、心里头欲法,这是说欲界欲想到色界上去,不犯六欲之尘,这是欲爱的心,「欲身清净」,欲想身清净的得生到色界上去,这个清净不是佛法的清净,这还是凡夫在色界天的清净,所以人要知道,直接顿入的学佛法,不受这些个拘束,不用这些个次第,这是说不明白佛法的人,他想升到天界,就觉着不得了,「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观世音菩萨说,我在他面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得一步一步的来,他这是有次序,他不懂佛法,菩萨就现梵王身,说梵王天的法,他这是离开欲界到色界的初一步,大家想想,这与成佛道相差多远,你直接给他说佛法他不信,就得为他说梵天的修行法,那是讲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

离生喜乐,他是离开欲界生欢喜心,「离生喜乐地」没有定力,要学「定生喜乐地」,得着定,还有喜乐的心,有喜也不对,我离开这个欢喜,叫「离喜妙乐地」,到了妙乐上,离喜妙乐,还有乐,有乐还不对,「舍念清净地」,把乐的这个念头都舍了,这才清净,这是色界十八天的阶级,大家得要知道,觉着这个实在不错了,所以菩萨现梵王身,满他的愿,「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解脱欲界之苦,生到色界上去,这是一段「离生喜乐地」三层,是初禅,「定生喜乐地」三层,是二禅,「离喜妙乐地」三层,是三禅,「舍念清净地」九层,是四禅,一共十八层天。

二 帝释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设若有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欲界天王是帝释天,常说三十三天在须弥山的中腰,南八天、北八天、东八天、西八天,帝释居中,在须弥山顶,这叫三十三天,他欲统领着三十三天,观世音菩萨就在他面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他这个愿力。

三自在天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自在天是欲界的有顶天,在欲界天的顶上叫自在天,「欲身自在,游行十方」,这是他的愿力,观世音菩萨就现身为他说法,令其成就。

四大自在天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若有众生,欲身得自由自在,任运的飞行虚空,他以空中飞行这是成道了,其实这是凡夫,观世音菩萨现大自在天身,为他说法,令他成就他的愿力,大自在天,是色界有顶天,是色界十八层天顶。

五天将军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设若世间有这种人,他爱统治鬼神,救护国土,观世音菩萨现身在他的面前现天大将军身为他说法,成就他的志愿。众生心里各有所好,他心里喜爱统领鬼神,这个鬼神不是两样,鬼是鬼、神是神,有一种就叫鬼神,这是一个名字,在世界上任运游行的,这一类鬼神非常多,都是任运的、散乱逍遥的,什么事情都能做,若有众生,他爱统领鬼神,有什么好处呢?为救护国家的疆土,菩萨也满他的愿,「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这个天大将军,是管四天王的兵,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帝释天在须弥山顶。

六四天王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若诸众生,爱统理世界,「保护众生」,保护世界上一切所有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这个天还在地居天,忉利天就是帝释天,在三十三天,位在须弥山顶,这二种天都叫地居天,虽然是高,还没离开地皮,山还在地上,观世音菩萨现四天王身为其说法,成就其爱护世界、保卫众生的志愿。

七天王太子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或为四天王,或为四天王的太子,爱驱使鬼神,都有五戒十善的因,就能感生四王天的果,菩萨为其说法,令他成就驱使鬼神的志愿。

应现国民十二

一 人王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是说现国王身为治国安邦的众生说法,成就其所愿。

二长者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菩萨随类现身,为族姓者,现长者身,说世间善法引入佛道,令其成就。

三居士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现居士身为说三皈、五戒、六度万行等法,令其成就佛道。

四宰官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设有众生,爱治理国土,「剖断邦邑」,就是分疆裂土,邦是国的边界、邑是州县的边界,分析开了,「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菩萨就现宰官身,主持国家的大事,宰官按世间法说,吏部天官为大主宰、户部地官是大主财,一共是六部,还有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春、夏、秋、冬四部,加上天官、地官,这是六部大臣,这得现宰官身而为说法,成就其志愿,扶救众生。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8 12:59

五术士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设若有人爱好算数,驱神驱鬼的法术,能摄受自心卫护自己,「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菩萨就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婆罗门在印度,佛没出世前就有,佛出世都是出生在婆罗门家,他能守四戒,不杀、盗、淫、妄,佛要降生,会选择清净的地方,将来弥勒佛出世也是出生在婆罗门家,那时叫龙华胜会,我们这时候正是末法垂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没定数。佛法在世间有兴的时候、有没的时候,就是关乎人的机缘善根成熟没成熟,人的机缘成熟了,这佛法就要出现了,这个地方这意思略说几句,当时下婆罗门在印度很盛,佛入灭以后,佛法在印度就慢慢的没有了,

近代世界各国,有智慧的人,看见佛经他知道这种道理有根本,从根本上解决,旁的道门都说不到究竟,因此都要研究佛法。前几年印度有位领事官和我讨论过,问这涅槃有多少种?我给他说了一些,他说我们印度当下立了一个佛学研究会,他和我研究一次就走了,一见面就说他是婆罗门。释迦佛本是婆罗门的种族降生,后来佛才说法,建立佛教,佛入灭后,婆罗门就不信佛法了,因此各国都知道佛出在印度,都到印度找佛法去,印度没有佛法,因此这位领事官说印度立一个佛学研究会,他为的应酬外国人来访问佛法的,他那里没有佛法,佛法都散于周围了,佛法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走动、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兴盛,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兴盛,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也令其由浅达入深理。

六比丘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人喜欢离开家庭,行持佛教里诸般的戒律,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受了戒才可以持戒,比丘翻乞士,在家学佛的人可以称居士,有清高出尘的志愿,就叫居士,出了家就叫比丘,引导不信佛法的教他求学,乞士是上乞佛法以资法身、下乞斋饭以养生命,当下南洋群岛仍有比丘托钵化斋,自己不能做饭吃,不要产业,到了中国风俗不同,就变化了,也可以自食其力,也有国家送产业的,也有自己置产业的,就不用上街托钵了,制度就变了,观世音菩萨现比丘身而为说法,成就比丘的资格。

七比丘尼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设有女人,好学出家,远尘离垢,比丘尼翻乞士女,持比丘尼的戒条,多过比丘的戒条一倍,菩萨现身说法,成就她的志愿。

八优婆塞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优婆塞翻近事男,侍奉佛法的近人,菩萨现身为他说五戒十善法,令其成就。

九优婆夷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优婆夷是近侍女,侍奉佛法接近的女人,佛教之中有四众弟子,这是在家二众弟子,菩萨现身为其说法成就五戒十善。

十内政女人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是说若有女子,欲在朝中执政,修身齐家,菩萨满一切众生愿,「现女主身」,也可以说是女皇帝及大臣夫人、命妇,知识高、受国家封,叫诰命夫人,大家,大家的家字在这里念姑,他这个字用是用大家,大家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给国王诰命的夫人,可以做师父,就是女师,那时不同现在有学堂,就称大家,而为其说法,令其成就。

十一童男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是根本的童子,佛法里有童男身发心修行,童男身童女身修行容易成道,文殊菩萨恨本上就是童男身,观音菩萨也现童男身,令其成就道业。

十二童女

若有处女。爱乐处见。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处女是未曾出嫁的女人,观音菩萨现身说法,成就她的志愿。

应现天龙等九

一天众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底下说成就他所厌离的,人间受苦的时候多,生厌烦心,愿意离开,按天上受乐的时候多,享天堂的福,他怎么还有厌离的心?在佛经上仔细考查,天上有五衰相现,也有生死之苦,就愿意脱离,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令其脱离五衰现相之苦。

二龙众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龙有两种,分天龙、海龙,有两种苦处,他总想脱他这一类,不愿在龙里头,他有两种苦难:一是金翅岛、一是热沙之苦,大鹏金翅鸟,常常吃龙,所以是苦,龙身有鳞,鳞里生虫,在热沙打滚,免除他的难过,所以是苦,观世音菩萨现龙身为其说法,满其所愿。

三药叉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药叉也有说是夜叉的,能飞行,他不愿做药叉,喜欢脱离他的本伦,观世音菩萨现身为他说法,也成就其所愿。

四干达婆

若干达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干达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干达婆翻寻香,哪里有香味他就去,也翻乐神,他能歌舞,他想脱离本伦,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也成就其所愿。

五阿修罗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阿修罗翻无端正。

六紧那罗

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紧那罗也翻疑神,也翻歌神,这在天龙八部之中有这个名字,他要离开这一类,菩萨现身,也给他说说脱离的方法。

七摩呼罗伽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摩呼罗伽是一种大蟒,也叫大腹蟒神,他要脱离其伦,菩萨就现身给他说法,令他成就,脱离蟒身之苦。

八常人众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些众生,喜欢生于人道,菩萨给他说法,成就他的志愿。

九非人众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非人指不是人类的,这就叫不出什么名字来,有的有形相的、还有无形相的,也有有思想的、也有无思想的,土、木、金、石之类就是无思想的,这都在众生之类,他们愿脱其伦,菩萨皆能满其所愿,令其成就。

妙应通结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这是观世音菩萨由前边到这里是现三十二身,应机说法,观世音菩萨从耳根圆通,耳根有个闻性,闻性寄托在耳朵上,「闻熏闻修」,从闻上熏修,我们人不承认闻性,承认耳朵能闻,就因这个意思人就受苦,「皆以三昧,闻熏闻修」,三昧是正定正受,由闻性起熏修的功夫悟道,「无作妙力」,无动作的这种力量,就是耳根的闻性,不用造作,人要修行,耳朵不随声音转,这就叫修行,这个没有什么作为,就是不思议的力量,这种智慧的力量,「自在成就」,在这上头得大自在,成就一切利人的好事。

十四无畏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此一段文是总明全体大用所起,观世音菩萨对佛发明,「我复以此,闻熏闻修」,承着前边已经说过一次,我又以这个「闻熏闻修」,熏就是熏陶渐染,由浅入深,返闻闻自性,闻自性不随声音转,因有声音才显出闻性来、因有闻性才知道有声音,这个地方第一得要认清楚,这里是「闻熏闻修」,以闻闻闻,拿闻闻我的闻性,不去闻声音,这个人闻声音闻惯了,闻自己的闻不容易,所以慢慢的熏习,由浅入深,「闻熏闻修」,修成了,就成道了,大家要知道,这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应该这么去做,这种道理不是容易的事情,怎么个理呢?

闻声闻惯了,一听声音就随声音转了,不随声音转,闻自己的闻,要熏陶渐染,然后相应了,这才叫闻修,这闻熏闻修的工夫炼成了,永远不坏,最宝贵的、最坚固的称为金刚,「金刚三昧」,金是最贵重的、刚是最坚固的,这种「金刚三昧」是证佛果的真因,非有金刚的正定正受,不能够达到佛果。所以观世音菩萨自己对着佛述说,这金刚三昧的道理是「无作妙力」,无作是无为大法,不是用什么力气、用什么功夫,难办的事情,没有作为!这种力量是妙力,妙是不思议,他是闻自闻,这还用什么力量呢?就是习惯性,耳朵闻声闻惯了不容易转过来,这个佛法的道理是公开的,谁能这么做,谁就能达得到,不做就达不到。

「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这是承着上边「无作妙力」说,我修成了无作无为的、不可思议的这种道力,与十方世界不是一个世界,十方是众多的十方,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同悲仰故」,同一个悲仰的缘故,众生的苦恼就是我的苦恼、众生仰望求救就是我仰望求救,你看这个悲心有多大,

「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观世音菩萨能使令十方三世六道众生获十四种没有畏怕的功德,人在世间都有这十四种可畏的事,信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音菩萨,有什么苦难的事情都解散了,我不知经过多少苦难的事,念菩萨圣号皆无畏了,有这么样的好处,我们要忽略不念,这是太可借了,什么是十四无畏?底下说明。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2-28 12:59

一苦恼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我就是没有这么大的力量,能救这么多人同我一样的无畏呢?这是第一样,「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这是说观世音菩萨是这么修行,人要照这么样修行都是观世音菩萨,这是公开的,「由我不自观音」,这是用功的话,由于我自己不能观这个音,观什么呢?观这个闻,声音是有生灭的,人都随着音声转了,你观自己的闻,「以观观者」,用他观想这个观的,观的是谁?观的就是闻性,返闻闻自性,「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机,即得解脱」,令彼十方苦恼的众生,观我观世音菩萨的音声,无论什么苦恼即得解脱,得无畏处。

二火烧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这是发明七难,后面还有一难,三灾八难,这说「二者,知见旋复」,说返观观自性、返知知自性、返见见自性,得返过来,「知见旋复」,旋转过来、返过来,「令诸众生」,这是由着我能可以旋复,我自己有这个能力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这因观世音菩萨知见旋复,我们人不会「知见旋复」,知自知、见自见,旋转回来,知不随着所知转、见不随着所见转,这就叫「知见旋复」,这是第二无畏。

三水溺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观听这个音声,旋复是旋转过来,又是反闻闻自性、闻自闻,令诸众生遭遇大水所漂之难,称菩萨之名,水不能溺。

四鬼害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因有这个修行才能令众生离畏惧、断妄想,大家要知道,这个妄想很厉害,妄想一起,像刀子似的,斩杀自己的心,这个妄想最要不得,观世音菩萨能断妄想,心就不受杀害,断了妄想,就没有杀害自己心的,能断妄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五刀兵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怀。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熏这个闻性,返闻闻自性,熏修这个闻打成一片,一根复元,六根都复元,六浮尘根销了,把六胜义根复回来了,「同于声听」,同于耳闻声音一样的时候,「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能令众生临当被害之时,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他拿着兵刀割人的身体、割人的脑袋,就像割水似的割不动,「亦如吹光」,好比太阳光拿什么风也吹不动,这是个比方,「性无摇动」,这是水性,日光的明性没有动摇。

六鬼见

六者。闻熏精明。明徧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剎。鸠盘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这都是观世音菩萨自己说他修行的好处,令众生得十四种无畏,「六者,闻熏精明」,闻熏闻修精纯明了,「明徧法界」,光明徧满于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有幽暗的地方统统的都照到了,幽暗的性就不能全了,把幽暗照破了,「能令众生,药叉罗剎,鸠盘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可以令众生不受这些妖魔鬼怪的害,药叉罗剎是一种轻捷鬼,也叫飞行夜叉;地行的罗剎是个可畏的鬼,太凶恶令人可怕;鸠盘茶是厌昧鬼,人睡着了,他就附在身上,人无论怎么叫也不能动转,这是厌昧鬼作怪;毗舍遮是啖精鬼,吃人的精气之鬼;富单那是热病鬼,有热病传染,名字就叫富单那,像这些鬼都在幽暗之中,让他可以销灭了,这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力量,「虽近其傍」,这五种鬼虽近其旁,「目不能视」,看不见人在什么地方。

七枷锁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这个音性已经圆满了、销灭了,听闻性就返回来了,观听就是不向外观,返入往闻性处用功夫,「离诸尘妄」,离开诸般尘劳的虚妄之事,「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能令在监禁里受捆绑扛枷带锁的众生,往往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把枷锁都从身上掉下来,不能着在身上。

八贼盗

八者。灭音圆闻。徧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这个音声是外尘,是无常的,闻性是圆满的,由这个闻性上徧生慈悲之力,能令众生经过危险之路,贼也不能劫夺,以下别明三毒无畏。

九贪淫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这是说明三毒,没有畏怕的地方,能令多淫者远离贪欲。

十瞋恚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纯音声的时候,虽然是音声,把声音转成闻性也不成尘了,六根合六尘,统统的圆融了,也没有能对所对,能令这忿恨的众生,远离这些瞋恨恚怒的心。

十一痴暗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销尘旋明」,说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都销灭了,不被他所迷了,旋转过来成了光明藏,「法界身心,犹如琉璃」,这时候的法界身心都如同琉璃一样,功夫用到这里,令众生得这个好处,「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愚痴黑暗,阿颠迦是没有善心的人,也让他离开这个愚痴黑暗,都教他得无所畏。以下是别明二求无畏。

十二求男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徧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把一切形形色色的都融化了,都复回其闻性,能以不动进场涉入世间,还不坏世界,能徧至十方微尘佛国,供养诸佛如来,给诸佛为佛法王子,这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威神之力,还能令法界之中无子的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有这些好处,只要念观世音菩萨,求什么得什么。

十三求女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圆满通达了,六根互用,光明徧照,没有二样,「含十方界」,包含十方世界,「立大圆镜」,立大光明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接受领纳没有失误,能令法界没有儿子的众生,欲求生女,观世音菩萨也满其所愿。以下结明持名无畏。

十四持名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徧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这说百亿日月为一三千大千世界,「现住世间诸法王子」,现在住在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有六十二恒河沙数这么多的诸大菩萨,「修法垂范,教化众生」,在世间都能以给人作模范教化众生,诸大菩萨皆有神通辩才,「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随众生根,演微妙法,智慧各各不同,观世音菩萨说,「由我所得圆通本根」,由我所得圆通的本根,「发妙耳门」,发明耳根是微妙的法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然后身心得到微妙,含容一切,「周徧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一样,「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他对世尊说,持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多就是少、少就是多,「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所以平等无二。底下结明福备众生。

无畏通结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这是结束第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四不思议

也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此一段文发明全体大用所起,这是观世音菩萨对佛说,「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上来我所得十四种无畏,对世间事没有畏怕的,也让一切众生不要畏怕,「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现在还有四种不可思议的「无作妙德」,这四种思想不到、议论不到的,不可思议的这种奥妙的功德,我要对世尊说,让法会大众听一听,我不但得着十四种无畏,我又得着圆通的道理,修无上道,修因证果,能成无上道德的缘故,还能得着四种妙德,这是总说。底下分开四段说。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