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20     标题: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掌中之叶――止观】

一时,世尊在憍赏弥黄檀树林里。那时世尊捡起几片黄檀树叶放在手中,然后问比丘们说:「诸比丘,你们认为如何?是我捡起来放在手中的这几片黄檀叶子比较多呢?还是头顶上黄檀树林里的叶子比较多?」比丘们回答说:「世尊捡起来放在手中的黄檀叶子很少,而头顶上黄檀树林里的叶子很多。」世尊说:「同样地,诸比丘,我所了悟但没有宣说的法很多,而我(志在)宣说的法很少……。」――出自《相应部.56谛相应.第31经》为何世尊只对弟子们宣说「掌中之叶」这般少的法呢?因为这「掌中之叶」的法是有利益的、与梵行的基础相关、导向厌离、离贪、灭尽、寂静、胜智、正觉、涅槃,所以佛陀志在对弟子们宣说「掌中之叶」的法。这便是本书的缘起。这「掌中之叶」的法又是什么呢?这「掌中之

叶」的法就是四圣谛。只有四圣谛才是真正导向厌离、离贪、灭尽、寂静、胜智、正觉、涅槃的法。虽然世尊还宣说其它如布施、持戒、生天、感官享受过患、出离殊胜等善巧法门,但是一切善巧法门都志在归向这究竟解脱法门――止观禅法。四圣谛是诸佛不共(特有)的殊胜教法,八圣道分包括在四圣谛之中。实践四圣谛的方法就是修行止观。换言之,「掌中之叶」的法就是止观禅法。

【解脱道与菩萨道行者】

为什么止观如此重要呢?对于解脱道行者而言,只有通过修行止观,修行者才能现证涅槃。《法句经》第372偈说:无慧者无定,无定者无慧,兼具定与慧,彼实近涅槃。对于菩萨道行者而言,止观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了止观才能现证真实的般若波罗蜜,有了般若波罗蜜才能实践菩萨万行。《金刚经》有云: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段经文说的是菩萨的使命。《金刚经》说得很清楚:「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菩萨的大悲心愿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众生到彼岸――涅槃。作为菩萨道行者的您,如果只是一味地布施、持戒、忍辱……而不想掌握止观,那么您还不是真正的菩萨,只不过是善心人而已。《金刚经》有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如果您还不清楚何处才是众生的最终归依处,那么您究竟要把众生带到哪儿去呢?纵然您清楚了众生的最终归依处是涅槃,但是您可通晓那通往涅槃的道路吗?如何修行止观才能实证涅槃呢?这些都是菩萨道行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本书特点】

有人学佛多年,听了许多有成就的法师所教的法,可是总是觉得力不从心,以致最终不能受益。又有人苦修了一段时间,开始时还有一些成绩,可是时间愈久愈没有进展。本书要讲的是, 您需要对佛教的根本教法――止观禅法――重新认识,重新深入明白,并启发自己那么,您学佛修行多年的难题将能迎刃而解。很多书一再讲的都是传承里所讲过的话,我们听久了,虽然有所悟,但只属于个人肤浅的认知而已。另一方面,很多实修者的问题并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对于基本的问题认识得不够深入。希望借着本书,能够阐明止观的心要,指出您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您真正懂修行吗?真正懂佛法吗?它要告诉您,佛法博大精深,可是因为能力的极限、定力的不足,所以您所领悟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您需要认真再去思考「什么是修行?」、「什么才是佛法?」。也只有如此,您才会认识到,原来佛法不是您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修行的悟境是无尽止的。本系列的书将谈及培育定力的法门(止禅)与培育智慧的法门(观禅)。掌握了止观禅法,您就得到佛法宝藏的核心,无论要追求解脱或弘法度众生,都可以随心所欲,满心所愿。

【对象】

期望提升定慧的一切修行者――包括解脱道行者与菩萨道行者。本系列的书讲的是原始佛教的止观,而您可能是一位修持密宗或北传佛教无上法多年的老修行。然而,实实在在的,在佛法的精髓――原始佛教教法――里,您反而会窥探到、认知到原来您对佛法懂得这么少,原来原始佛教保留下来的是一套如此博大精深、契合科技时代的止观禅法。

【止禅――现代学佛人的良方】

现代学佛人一个共通的问题是:心总是无法收摄。尽管听了许多法,乃至有所领悟,但是在体证方面总是觉得摸不着边。我们是一群生长在物质爆发时代的现代人,面对的是那无尽止的感官诱惑。我们也是一群生长在资讯爆发时代的现代人,冲击着我们的是那让我们

马不停蹄的文明讯息。这一切都使我们心猿意马,非常散乱,时时刻刻无法安住。所以,止禅正是对治现代人通病的良药,应当作为现代学佛人修行的首要工夫。希望透过《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之止禅》系列的书,能够指出修行止禅的一条康庄大道,帮助修行者顺利地提升定力,以作为培育智慧、追求解脱、弘法利人的深厚基础。愿大家修行进步,愿佛法久住世间。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21

第一章定

定的基础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清净道论.第一章.第1段》.现在我们要开始走上一条正道――培育内心宁静安详之道,亦即一般所说的「定」。在佛法的修学上,这是我们称为「心清净」的道路。这条道路唯有「住戒」或「立足于戒」的人才能履行。为什么呢?因为只有立足于戒的人才能无愧于心。唯有以一颗坦荡无愧的心,你才能顺利地培育定力。因此,如果我们真心要培育定力的话,就应当稳固地建立起自己的戒行。什么是「戒」呢?扼要地说:不作诸恶,实践善行,清净自心,是诸佛教。《法句经.第183偈》在这首偈中有三项要点,其中前两点是戒的范畴:一、不作诸恶――身业方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业方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方面:不贪婪、不瞋恨、不邪见。

二、实践善行――身业方面:救护众生、布施、贞洁;业方面:诚实语、和合语、柔顺语、利益语;意业方面:出离、慈爱、正见。三、清净自心――当一个人具备了不作诸恶与实践善行的基础之后,他应该进一步修行诸佛的更殊胜教法,那就是清净自心。什么是清净自心呢?那就是通过止禅与观禅来净除内心的烦恼,乃至彻见涅槃实相,究竟解脱。结语:(一)戒包含:1.不作诸恶;2.实践善行。(二)戒清净的修习能使修行者无愧于心,这圣洁的心便是修定的基础。什么是定。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些问题,来综观心清净的培育。

什么是定

问题一:什么是「定」?回答一:善的心专注一境称为「定」。《清净道论.第三品.第2段》许多人在读到「什么是定?定是善的心专注一境。」时,会立刻想到心的专注一境,而通常忽略了「善的」二字的重要性。在《中部.第44小方广经》里不是有如此的对话吗?当毗舍佉(Vis kha)居士问到「什么是定」时,法施(D h a m m a d i n n )阿罗汉比丘尼回答说「定是心专注一境」。那么,认为定是「稳定不变」的状态有什么不对吗?关键就在于它必须是「善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到:我们正在培育的定必须是有利益的定。于是,你会开始发问:什么定是有利益的?什么定是没有利益的?定是稳定的状态。然而,稳定的状态有两种:一种是犹如死寂的城市;另一种是犹如充满活力而且和谐的城市,由于它和谐,所以稳定。很明显地,我们不想要成为死寂的城市。我们想要的城市充满生气与活力的,而且没有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动乱。真正利益我们的是有活力的稳定性。

老旧的废城尽管看起来很稳定,但是对我们而言是毫无用处的。它的稳定性只是一种死寂而已,毫无利益可言。由于忽略了「善的」这样的重要字眼,所以许多人在修定时遭遇到问题。很多修行者倾向于存有这种错误见解:既然定是心专注一境,那么我就应该将心「冻结」起来。是的,当他们如此修定时,确实会有定力,只不过那是一种没有利益的定而已。经文中所谓的「心专注一境」,事实上是一种「动」的状态。例如:当我们看着一盏电灯时,可以见到它的光是稳定的,于是我们会认为它处在一种静止不变的状态。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它是处在一种动的状态。在一盏电灯里,每秒钟有数不清的光子发射出来,速度快得让我们误以为它是静止不变的光明。因此,我们不应该培育死寂的稳定。「死寂稳定」的根源是一颗充满悲伤、忧郁、沉闷、无知觉、绝望的心。

这些负面心态通常能在老人身上见到。相反的,「和谐的安稳」的根源是一颗充满好奇、活泼、欢喜、和谐、朝气、魄力的心。这些正面心态通常能在婴儿或小孩身上见到。因此,在你静坐修定时,很重要的是要让你的心自然地流畅进行。有利益的定需要渐次的训练。经过逐步的练习之后,当你的心愈来愈喜欢修定的目标(例如呼吸)时,也就是说,每秒钟有更多的心识剎那缘取如呼吸的目标时,你就会体验到愈来愈多的平静与稳定。结语:(一)当定是「稳定而充满活力」的状态,我们称它为「正定」。(二)许多修行者倾向于冻结他们的心或冻结他们的修行目标,藉此制造稳定性。然而,这是一种没有利益的定,我们称它为「邪定」。(三)正确的作法是:每当你修定时,只要让心自然流畅地进行。经过渐次的训练之后,当心与目标愈来愈和谐时,一种深度安定与自在的状态就会形成,这就是所谓的「善的心专注一境」。

定的涵义

问题二:「定」的涵义是什么?回答二:「定」就是平等地放置。什么是「平等地放置」呢?就是将心和心所(二者通常合称为心))平等地、正确地放置与保持(通称专注)在单一目标(或译为所缘)。《清净道论.第三章.第3段》第一级的修行者应如何正确地明白以上的陈述呢?你现在正努力地朝向得定,所以,只要你一天比一天更能将心专注在单一目标(所缘),那么,你已经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了。在训练的阶段,你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完全地将心专注在单一目标(所缘)。再者,你应该对以下两点深入了解:

(一)什么是将心专注?很多修行者在修行的开始阶段,每当发现内心有杂念时,就会过度地担心与忧虑。其实,只要修行者不纵容或陶醉在杂念中,也就不必过度地谴责自己。内心还有杂念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乃至在近行定当中,杂念还是会生起的,只要轻轻地将心带

回到修行目标即可。正确的心态是只要你的心体验着禅修主题就对了,不需要过度苛刻地固守目标。正如一位钢琴家在演奏乐曲时,他看起来好像同时眼睛看着乐谱、手指弹奏琴键(有时还翻着乐谱)、脚踩着踏板、耳朵听着自己弹奏出来的乐音、身体还随着音乐的旋律在摇摆。在他同时做出这些活泼的动作时,他正是处在很好的预备定状态中。同样地,在你修定时,应该让自己的心活泼,不要呆板地将心固定在修行目标上,以为那样是定的唯一呈现状态。

在这里,千万不要误解「将心平等地专注」为死死地守着一成不变的修行目标。应当理解这句话是指心与修行目标之间活泼的互相交流。这种互相交流可以通过种种方式进行,只要它是和谐的、有趣的、富有创意的互相交流就对了。为什么说这种交流是「平等地」呢?因为这种交流具有「和谐」的特性,所以是「平等地」。

千万不要误解「将心正确地专注」为只有做着单一件事情(即专注着你的目标)才是正确的。其实,只要你所做的一些事情都围绕着你的单一主题,那就是正确了。就像上述钢琴家的例子,在演奏钢琴的过程中他是处在预备定的状态。

这时他的耳朵、手、脚、身体都同时在做着不同的事情,但是这一切活动都围绕着他的单一主题――演奏乐曲,因此他就处在一种很好的定境中。同样地,在你修定的时候,如果你的一切身心活动都围绕着修定的主题,循着这一主题的轨道前进,你就做到了正确地」放置与保持心和心所这一项要素。

(二)什么是单一目标(所缘)?单一目标(所缘)并不是单一件东西,而是可以呈现不同面貌的单一主题。修定时所专注的目标并不只是物质的目标,更多时候它是由心变现的抽

象目标。即使是物质的目标,它也是每秒钟都在改变,只是由于这种改变太微细了,所以不容易察觉。在修定的开始阶段,通常我们会采用像呼吸这一类物质的目标作为起点来启发自己,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目标并不是自始至终永远不变的。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将目标看成是一种主题,例如:当我们以呼吸作为修定的目标时,我们应当体验呼吸为一种滋养生命的能量。当你能如此珍惜呼吸时,你才会开始品味、享受呼吸。由于呼吸是一种主题,因此它是一种能够呈现为不同面貌的抽象目标。刚开始时呼吸可以是粗而长的,接着可能变成细而短,然后可能变成无法捉摸。这一切变化正是呼吸作为滋养生命的能量这一主题的健康表象。

只要你的心继续围绕着滋养生命的能量这一主题去体验呼吸,呼吸可能会变成灰白色的棉花或未经磨亮的钻石,乃至变成更殊胜灿烂的禅相。因此,不要死板地将呼吸看成是物质空气的东西。呼吸应该是你心里欢喜、珍惜的主题。如此你才不会误解单一目标(所缘)为单一件东西。其实,单一目标(所缘)是可以随着你的心进入不同层次空间时呈现不同面貌的单一主题。

比如在《清净道论.第四章.第2 9段》就记载了一段重要的解说:在修持「地遍(或土遍)」时,我们可以借用任何一个能启发我们心生起欢喜的主题或概念。

「土」这物质,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地、大地(天戴「地载」)、友善的大地(堪忍如大地)、赐给我们财富者(皇天「后士」)、蕴藏无比财富者(地以厚德载物)、或任何一种能启发你与地相应的主题或概念。以此类推,在修持其他业处时,也应如此。结语:(一)修定时,你正在朝向于将心平等地、正确地专注于单一目标(所缘)。只要你保持活泼的心,每天与修行目标和谐地交流,就是这里所说的「平等地专注」。(三)正确地专注:只要你的心围绕着单一主题的

正确轨道前进,就是这里所说的「正确地专注」。(四)单一目标(所缘):单一目标不应想成是单一个东西,更不是死死的物质目标,而应当想成是一个主题,能够随着心境转变而呈现种种不同的面貌。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22

定的特征、作用、呈现状态、近因

问题三:什么是定的特征、作用、呈现状态与近因?回答三:定的特征是「不散乱」,作用是「去除散乱」,呈现状态是「不摇动」,近因是「快乐」。《清净道论.第三品.第4段》对于修行止禅以培育定力的人而言,这是一段很深奥的陈述。(一)「不散乱」,(二)「去除散乱」,(三)「不摇动」,(四)「快乐」。这四项都需要详细地考查。其中,「快乐」这项作为主导的近因尤其重要。为了明白这段话,让我们想象一位非常忙碌的企业家。经过一整天的工作下来,他非常疲累。然而,一个半小时之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等着他。现在,他坐下来,放下一切的事务,修行呼吸念(或称安般念)。

二十分钟之后,他入定了。他的秘书来到门口正要敲门时,看见他坐着不动。这就是定的呈现状态――「不摇动」;此时,他的心有「不散乱」的特征,他所证得的定有「去除散乱」的作用,可是产生这一切的近因(直接原因)是「快乐」,这快乐的根源是他通过善巧的方法体验呼吸而产生的。在上述这段叙述里的第一个陷阱是:当我们看到定的呈现状态时,我们不知不觉地想要模仿这种不摇动的呈现状态,以便获得定力。

事实上,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培育定力呢?我们应当培育定的近因(最直接的原因),而不是培育定的呈现状态。这种误解使许多修行者在静坐时很怕移动自己的身体,他们总是认为身体一动的话,就会使自己离开了「不摇动」的状态。然而,就第一级的修行者而言,当你的身心太紧时,自然会想要动一下,让身体舒服、心快乐一点。这时不应该强制自己的身体不动,因为借着多培育一些定的近因(即快乐),你就会更接近于定。因此,在修定之时,我们的重点不是「不散乱」、「去除散乱」、「不摇动」,而是「快乐」。「不散乱」、「去除散乱」、「不摇动」都是修定的结果,「快乐」才是定的原因。修定的结果就是定本身,它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从它的特征来看,它是「不散乱」;从作用来看,它是「去除散乱」;从呈现状态来看,它是「不摇动」。

但是在修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培育定的原因(近因),而不是培育它的结果。第二个陷阱是:当我们联想到「定的特征是不散乱」时,我们会很害怕心里有杂念产生,因为那意味着我们的心散乱了。于是我们将修行目标冻结、固定起来,想着:「现在我没有杂念,只有单一个目标,因此我具备不散乱这项特征,我正在如此培育定力。」然而,如此做时你是在培育定的特征,而不是在培育定的近因。事实上,你应该做的是,让你的心愈来愈享受修行。唯有当你的心愈来愈喜欢修行时,你的心才会自然地产生具有不散乱特征的定。所以,你不应培育特征,而应培育近因。正是因为有了快乐,所以你的心才能进入具有不散乱特征的定。第三个陷阱是:当我们联想到「定的作用是去除散乱」时,我们会怀着很强烈的动机,想要清除内心所有的念头,以便培育定。然而,如此做是在培育定的作用,不是在培育定的近因。事实上,正确的作法是透过培育定的近因来获得定。

有了定之后,定自然就有去除散乱的作用,也自然会使你的杂念愈来愈少。有人会问:「当我们觉察到心跑去想其它念头时,不是应该将心带回修定的目标来吗?」是的,不过这么做不是我们的主要重点。我们的主要重点是定的近因。我们应当让心愈来愈享受修行本身。借着在每次修行时都有愈来愈多的快乐,定会自然地产生出来。定力加深时,它就会去除散乱。不要以为你真的能够以清除所有的杂念的方式来产生定。当你开始对修定有一分的享受时,就会感受到一分的快乐,而这一分的快乐就会产生一分的定力。这一分的定力就有「去除散乱」的作用,能够更有效地避免杂念生起,于是产生了第二分的快乐。

这第二分的快乐依次地产生第二分的定力。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轻微的定力有避免杂念的作用,进而产生更强的定力。因此,我们只需要培育近因,百分百的「无散乱」最终才会自然地显现出来。结语:(一)在修定之时,我们不应培育定的特征「不散乱」、作用「去除散乱」、呈现状态「不摇动」。这些只是修定的结果而已。(二)在修定之时,我们应该培育定的近因,也就是快乐。

正因与邪因

培育不适当因素的人,他的行道是艰难的,通达是迟缓的(苦行道迟通达)。培育适当因素的人,他的行道是容易的,通达是快速的(乐行道速通达)。《清净道论.第三品.第16段》现在,既然我们知道止禅的主要重点在于培育定的因,就应该更加深入地探讨它。事实上,止禅有许多种因,但是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快乐,因此我们称它为「近因」。造作邪因,就会得到邪定;造作正因,就会得到正定。没有正确地了解这一点就急急忙忙开始修定的人,往往会得到邪定。他们花一份时间培育邪定,然后花一份时间解除邪定,最后再花另一份时间培育正定。相反地,懂得培育正因的人先花半份时间正确地了解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然后花一份时间培育正定。如此,前者花三份时间才能培育起正定,而后者不但只花一份半时间就能培育起正定,而且没有受到负面作用的干扰。这就是为什么说他的行道容易,而且通达快速(乐行道速通达)。

那么,哪些是定的因呢?「当他见到自己弃除了五盖时,愉快生起了。由于愉快,所以喜悦生起了。由于内心喜悦,所以身体轻安(平静)了。由于身体轻安,所以感受到快乐。由于快乐,所以心得定。」(译者按:根据注释,这里的「身体轻安」包括物质身体(色身)以及精神身体(名身)的轻安。其它因素则只涉及精神层面。)《长部.沙门果经》上述经文列举出定的产生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我们找不到强逼、决意、死守这几项,经上不曾说这些是定的决定因素。

反之,我们却发现与这几项正好相反的因素,那就是远离烦恼、愉快、喜悦、轻安、快乐的心。修定的关键不在于强逼心去专注或以很强的决意去专注修行目标。关键在于运用善巧的方法,使你的整个修定过程更有趣味、更快乐、更轻松、更优美。唯有当你的修定过程产生愈来愈多身心的愉快、喜悦、轻安、快乐时,你的心才会自然地不散乱,不再一直奔向其它与定无关的事情去寻找快乐。然而,一个重要的提示是,在刚开始修定的阶段,适量的决意与自律是必要的,但它们绝不是修定的主要动力。这就是为什么一旦你具备了必要的决意与自律之后,良师必须教导你如何善巧地修定。从上述的经文,我们可以总结「定」的因如下:

正定:1.脱离五盖,例如:以利益他人的清净动机修行;以放下的精神修行。2.以愉快、喜悦、轻安(平静)的态度修行,例如:适当的精进、静坐时间适度、依照身体舒服的程度而渐渐加长静坐时间、以平衡的心境来体验修行目标。3.近因――善的快乐(没有执着的快乐)。

邪定:1.心伴随着五盖,例如:以自我中心的动机修行;以强烈执取、追求结果的心修行。2.修行时没有愉快、喜悦、轻安,例如:太逼迫自己、不顾身体的舒适而硬要长时间静坐、过紧地专注于修行目标,以至于造成头痛等问题。3.近因――不善的快乐(有强烈执着的快乐)与压力。

在这些因当中,最基本的因素在于心中是否有五盖。有五盖则产生邪定;没有五盖则产生正定。在《中部.第108牧者目连经》中,当一个婆罗门问道:「世尊是否称赞所有的禅那(定)?」时,阿难尊者回答说:「婆罗门,并非所有的禅那(定)都是世尊称赞的,也不是所有的禅那(定)都是世尊谴责的。」「什么样的禅那(定)是世尊不称赞的呢?有的人心被贪欲缠缚,被贪欲淹没,不能如实地了知(如何)脱离已生起的贪欲。滋长着内心的贪欲,他修定、再修定、反修定、错修定。」「他的心被愤怒、昏沉与睡意、掉举与追悔、怀疑缠缚,被愤怒、昏沉与睡意、掉举与追悔、怀疑淹没……世尊不称赞这种禅那(定)。」

除了脱离五盖之外,我们应该经常注重的是:我们的修行必须是充满愉快、喜悦、轻安、快乐的。因为,有了这些因素,我们就能成就正定。所以,在我们感到自己有了定之前,我们的指导法则是:(―)修行之前:(反省)「我的心是否脱离了五盖?」(二)修行之时:总体而言,只要我们感到舒服、放松、快乐,我们就是走在正道上了。如果你这样子修行,那么止禅将是轻松愉快、不费艰辛的事。正如学习游泳,必须学习系统与善巧的方法。

通常,前来学习游泳的人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决意与自律了。因此,教练的主要任务是先让他不怕水。然后,他会教导基本的技巧,就像游泳时如何用口鼻换气、如何正确地踢水、如何正确地划水。在他的心底,他在每一个过程所教的内容应当是让学生觉得有趣的,而且是学生能够胜任的。接着,他会教导如何在浮圈的帮助下游泳。然后,他会要求学生放掉浮圈,由他在身边看着学生游泳。最后,学生就能够独立地自己游泳。由于每一个过程都是学

生的身心所能胜任的,所以学生会感到愉快、喜悦、轻安、快乐,会愈来愈喜欢水。因此,学生会游得愈来愈好,直到游泳变成他的第二天性。有善巧的修定过程也是如此:首先,学生本身必须有决意与自律,即使修得不理想仍然会继续修下去。在老师这方面,则是要教导学生方法,使他愈来愈喜欢修行目标。然后,要以学生身心都能胜任的方式,教导他掌握修定的要领,让他在修定的每一个过程中都能愉快、喜悦、轻安、快乐。因此,学生会修得愈来愈好,直到入定变成他的第二天性。

结语:(一)正定的最基本原因是脱离五盖的心。(二)除此之外,愉快、喜悦、轻安与快乐也都是定的重要原因。(三)在你还未获得定之前,两项有用的指导法则是:1.修行之前:「我的心是否脱离五盖?」2.修行之时:「只要我的心感到舒服,我就是做对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23

分辨正定与邪定

要分辨正定与邪定,可以从静坐之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判断。经过渐次的训练一段时间之后,现在你可能会体验到某种程度的定。这时,还有一些事情要注意:(一)虽然你已经弃除了粗的五盖,但是当微细的五盖生起时,你可能觉察不到它们。(二)在修定当中,你会体验到快乐,但是快乐可分成两种:善的快乐(没有执着)与不善的快乐(有执着)。(三)很重要的是,第一级修行者在修定当中不应该去检查、分析「现在我的心中是否有五盖?」、「我现在是不是有正定?」,因为这些分析与检查会削弱他们的定力。因此,在这个阶段最好的办法是:在每次修定之后才检查自己的状态,藉此来分辨刚才所入的定是否为正定。

下表列出一般的检查准则:

正定:(心远离五盖)从定出来之后的结果:1.内心详和、宁静。2.身体恢复体力、活力。

3.心清明、敏锐。4.心不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干扰或影响。5.活在当下,能够更有效率地工作。6.非常知足与平衡,充满宽容心与忍耐心。7.脑(逻辑中心)与心(情感中心)互相联系,有和谐感与平衡感。

邪定:(心受到五盖污染)从定出来之后的结果:1.心阻塞、冻结、困陷在一个看似「详和」与「平静」的地方。


2.颈部僵硬、肩膀冻结、头痛、体力耗尽。

3.心无法正确地思考,尤其是无法计数、分析、理解微细的主题,但心有种「定」的感觉。

4.心甚至无法感受外在的

目标,有一种疏远的感觉。5.心不在焉,身体在这里,但是心在其它地方,因此无法有效率地工作。6.容易生气、激动,因为害怕有人会「盗」走你那表面的平静。7.脑(逻辑中心)与心(情感中心)分离,有迷惘感与性格分离感。

结语:(一)对于第一级修行者而言,在修定当中不应该去检查自己的境界。(二)借着检查修行之后的状态,你就能知道自己所入的是正定或邪定。

定的种类与层次

问题四:定有多少种?回答四:定有三种,即预备定(遍作定)、近行定与安止定。在修定之时,随着烦恼的逐步净化以及定力的逐渐进展,修行者会经历定的三个层次,也就是三种不同强度的定。

一、预备定(或名遍作定)这是开始付出努力修定时所得到的定力。这种定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专注于某一目标时自然会用到的定。预备定的强度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自然专注能力不同。有些人能够很轻易与有力地专注于他们所做的事情,有些人则很难将心保持在任何的单一事物上,即使只是很短暂的时间也不能。根据科学研究,在上课当中,平均学生每分钟就会有6~10秒钟的分心。换句话说,在那6~10秒钟里,学生们失去他们的预备定,因此无法了解老师正在教些什么内容。无论自己的预备定强度如何,都应该把握修定的要领,继续努力修行。在不断地稳定与增强预备定之后,它就会发展成近行定。在增强预备定的过程中,修行者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当修行者将心平静下来、放下过去与未来的一切挂念、纯粹地只是放松时,他的心会慢慢地愈来愈宁静,愈来愈能觉知当下剎那。

尽管他的心不时地还会有杂念,当他一察觉杂念时,只需要轻轻地将心带回到修定的目标,例如呼吸。渐渐地,这种觉知当下的时段会逐渐加长。这个阶段称为「觉知当下的阶段」。(二)当修行者的心愈来愈能安住于当下境界时,他自然会经验到愈来愈多的内在平和,尽管内心还是不时有杂念生起。这个阶段称为「平静觉知的阶段」。这平静觉知是很重要的阶段。正是在这个阶段,修行者会开始喜爱修行。即使修行的时间不长,但是每次修行时,他都会感到精神回复充沛(再充电的感觉)。

这就是许多经过修行训练的政治家、企业家在一整天的忙碌之后,想要安住以恢复精力的阶段。家庭主妇在照顾好动的小孩一整天之后,也能享用这阶段里的安宁舒适。尽管修行者对修行目标可能还未掌握得很清楚,但是每一小段静坐的时间都是很有利益、很有价值的。(三)如果能够每天继续修行,这平静觉知会愈来愈强,修行的目标会愈来愈清楚,修行者也愈来愈能够觉知修行的目标。


这个阶段称为「自然觉知修行目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即使你专注于修行的目标(例如呼吸)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头痛,因为你不去强迫你的心,也不去紧紧地抓住你的目标。

这时,觉知目标就像是你的第二天性(老习惯)一样。就像你每天进出自己的房间时,不需要动这样的念头「我正在进门」、「我正在出门」。事实上你的心是非常熟练地如此做,这是习惯成自然的事。因此,我们称这个阶段为「自然觉知修行目标的阶段」。你会愈来愈熟练于这种培育心性的练习,愈熟练时就愈不用造作。

(四)当上一个阶段进一步发展到成熟时,修行者就达到预备定的顶端,能够在一段长时间里自然地觉知目标,没有受到多少干扰。正常而言,在这个阶段,境界会愈来愈微细。当我们的心愈来愈熟练时,它会不假思索地作用。

心会直觉地觉知修行目标,因为这时的目标已经太微细了,无法用粗的心念去觉知它。正如玩任何一种球类运动,进步到相当程度时,你必须不假思索地击球;只要你一思考,你反而击不中球。因此,必须记住,只要你直觉地在觉知目标,你就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个阶段称为「成熟的预备定阶段」,最终它会发展成近行定。

二、近行定。称呼它「近行定」是因为它是通向止禅的入口,也是通向观禅的入口。当它被用来修行观禅时,传统上称它为「剎那定」。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它是专注于原本的相或(就某些业处而言)似相的一种稳固的定。

在这个阶段,修行者还会知道发生在自己内在与周遭的事情,但是不会受到影响。从这里开始,修行者可以选择继续修止禅或转修观禅。如果选择转修观禅,这阶段的定力(近行定或剎那定)能够用来修行对一切现象与过程(一切有为法)的正念观照,藉此培育对生命本质更精细、更完全、更直接的觉知。如果选择继续修止禅,借着增强与纯化这阶段的定力,修行者终究能证得安止定(禅那)。

三、安止定。在安止定的阶段,心融入修行目标(似相),完全没有杂念和造作。在最初进入安止定的阶段,这种境界可能只持续不到一秒钟。经由不断的练习,这种境界的持续时间会逐渐延长。

就初学者而言,有时可能会由于不够精通,而在一次静坐当中有近行定与安止定混合发生。我们将在第二级里详细地讨论近行定与安止定。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25

结语:(一)依照定的强度而分,定有三种:预备定、近行定、安止定。(二)在预备定的层次,修行者会经历四个阶段:1.觉知当下的阶段;2.平静觉知的阶段;3.自然觉知修行目标的阶段;4.成熟的预备定阶段。(三)成熟的预备定阶段是通向近行定的阶段。(四)借着体验近行定的进展,修行者最终能进入安止定。

定的精通程度

问题五:依照精通的程度而分,定有多少种?回答五:三种。「刚刚获得的定是下等,还不很熟练的定是中等,很熟练而且自在的定是上等。」《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0段》《清净道论》提到下等、中等、上等这三个层次的精通。在这里,我们以安止定为例来说明这层

涵义。下等的精通是指刚刚获得安止定的情况,就像一些初学者,只体验了几个心识剎那的安止定之后,又再掉回到近行定。这正如在地上爬行的幼儿,能够突然地站立起来,然后马上又会跌倒回地上。他会使用各种技巧来延长站立的时间,然而这不是一两天就能成功的。

就修定而言,我们不应该强迫心去延长安止的时间,而应该注重于十种安止的善巧方法(参见《清净道论实修手册之止禅 (第二级) 》一书),藉此来延长安止的时间。同时也应该每天修行,因为进步是需要时间和不断练习的。

当心对于处理这种微细经验愈来愈善巧时,就达到中等的精通。这时,心安住在安止定中的时间渐渐增长,修行者渐渐能体会安止的五种基本自在,即:入定自在、住定自在、出定自在、转向自在与省察自在。上等的精通是定力的高度开展与长时间的持续入定。要达到上等的精通是不容易的。想要达到长时间入定,需要许多因素完美与和谐地配合才行,包括健康的身体。

要了解安止定,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必须澄清:通常会令人迷惑的是「为什么在安止定中我仍然听见声音?」这项迷惑之所以生起,乃是因为「安止定」一词可用在两种不同的层次:相对的层次及究竟的层次。我们必须更精确地讨论这件事。在相对的层次上,入安止定的人仍然可能听见声音。佛陀称这种情况为「定还未纯净」,正如大目犍连尊者的例子:他安住在第四禅中,却仍然听见大象的声音。大目犍连比丘告诉诸比丘说:「诸友,我在这叶毗尼河边入不动三昧(第四禅)时,听见群象入

流渡河所发出的声音。」诸比丘抱怨、不满、愤慨地说:「为什么长老大目犍连入不动三昧时还能听见声音?长老大目犍连说上人法(大妄语)!」他们向世尊禀告此事。世尊说:「诸比丘,他是有这种三昧,只是还不纯净。目犍连所说的是事实。目犍连不犯戒。」出自《律藏.大分别.波罗夷四》在究竟的层次上,安止定的每一个心识剎那都以修定目标作为对象,不会同时也认知其他目标,当然也就不会听到声音。当修行者入色界定时,这些安止定的心识剎那是色界心;当修行者入无色界定时,这些安止定的心识剎那是无色界心。然而,心的生灭速度实在太快了,一秒钟内就有数万亿个心识剎那生灭过去。

那么,一次静坐的时间里心识剎那的数目之多可说是数不尽的。当修行者的定力还未纯净时,在一次静坐中,他的心会进进出出安止定许多次。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承认他达到了安止定的境界。举例而言,现在我手中握着一杯水。就相对的层次而言,我可以说:「我手里有一杯水」。然而,就究竟的层次而言,这杯子里并不纯粹只有水,水里还有许多矿物质,意思是这杯水还不纯净。水分子是水分子,矿物质分子是矿物质分子,彼此不同。可是,尽管水里还有矿物质存在,我是否就不能称它为「一杯水」呢?在现实生活中,我还是可以如此称呼它的。如果要讲得更精确的话,我应该称它为「一杯还不纯净的水」,就像佛陀称呼大目犍连尊者的第四禅一般。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此精确地斤斤计较用词是很不切合实际的。

因此,在谈理论时,我们可以用究竟的层次来谈止禅;但是在谈实修时,则必须用相对的层次来谈,因为定力的培育是渐进的,纯净的程度是由少分慢慢地进步到多分,不能要求一开始能够入定就达到百分之百纯净。即使是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所入的第四禅都还未百分之百纯净,还有听见声音的时候,由此可知,如果想顺利地在止禅上进步的话,一开始就只能从相对的层次来谈实修,如此才切合实际。

唯有学会禅那之后还继续专修止禅许多年的老修行,才可能用究竟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禅那。如果一开始就硬要以究竟的层次来要求自己,实在是与自己过不去,只会打击自己的信心,扼杀自己的进步,不会产生正面的效果。修行者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如此厘清,不可混淆。

结语:(一)以精通的程度而言,定有三种,即下等、中等、上等。(二)安止定一词可用于两种层次:相对层次(日常用法)与究竟层次。(三)在相对的层次上,有纯净的安止定与不纯净的安止定。(四)在究竟的层次上,安止定指的是色界心与无色界心的心识剎那。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28

第二章定的进展

行道与通达

在此,从最初开始专注到某个禅那的近行定生起为止,这中间的修定过程称为「行道」。从近行定到安止定为止,这中间的智慧称为「通达」。《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5段》在这里,我们主要可以认知到修定的两个阶段:从预备定到近行定是一个阶段,从近行定到安

止定是另一个阶段。从预备定到近行定这中间的修定过程,我们称为「行道」;从证得近行定之后到证得安止定这中间的智慧,我们称为「通达」。在本书的第一级当中,我们注重在「行道」的培育;在第二级当中,我们注重在「通达」的培育。先谈「行道」的培育。修定通常分成三个步骤:一、前行。二、正行。三、结行。

一、前行

前行(修定之前的准备工作)――放松与放下。如果修行者还没有完成破除障碍等前行就努力修行,那么他的行道是艰难的(苦行道)。《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6段》修定之前必须先做好准备工作,以帮助修定时顺利稳定。所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做好前行的工作,修定就成功了一半。在《增支部.六法集.第24经》,佛陀谈到修定时说:比丘应当――善巧于入定,善巧于住定,善巧于出定,善巧于定的准备,善巧于定的行处,善巧于定的决意。以下是这段经文中六种善巧的解释:善巧于入定――想要入定的时候,就能够迅速地入定,又称为「入定自在」。善巧于住定――按照自己预先决定要住定多久,就能够安住在定中多久,又称为「住定自在」。善巧于出定――按照自己预先决定要在什么时候出定,就能够在那个时候出定,又称为「出定自在」。

善巧于定的准备――能够避开不利、不适当的因素,运用有利、适当的因素,做好令心喜悦以便顺利于入定的准备工作。善巧于定的行处――能够了知修定的目标、修定的禅相等。善巧于定的决意――能够决意进入一层比一层更高的禅那,例如:进入过初禅之后,决意要进入第二禅,就能够自在地入第二禅。以此类推。佛陀将「定的准备」与入定自在、住定自在、出定自在等并列在一起,这充分显示出修定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对于第一级的修行者而言,定的准备(前行)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工作,比正式坐下来修定(正行)更加要紧。定的准备如果做得不好,则修定很难顺利;反之,定的准备如果做得好,则修定实在是很轻松愉快的事。定的准备工作重点在于清除气血阻塞、身心僵硬、五盖烦恼等修定的身心障碍,以帮助修行者顺利地迈向正定,它能决定正式修定的成败优劣。

譬如在炒菜之前,如果挑菜时没将菜挑好,洗菜时没洗干净,切菜时没切得正确,那么炒出来的菜必定瑕疵百出。同理,静坐前如果没将身心调理得安详舒坦,那么静坐时难免身心躁动不安,杂念丛生,很难产生高品质的效果,更难得到高度的成就。如果想真正修好定,定的准备工作将是花费最长时间的阶段。好比炒菜,正式炒菜所用的时间并不长,而炒菜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挑菜、洗菜、切菜等,反而占更长的时间。就初学者而言,如果要静坐修定十五分钟的话,静坐前的准备工作可能至少要三十分钟,以确保静坐时能有高品质的心境。善巧于修定的人懂得提前调理自己的身心(前行),以便让身心处在适合修定的状态,然后才开始正式修定(正行)。

如果经常训练定的准备工作,日久功深之后,乃至能在一天当中经常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经常处在良好的前行状态,那时就随时都可以开始进入正行修定。关于修定的姿势,第一级修行者最好采用自然和轻松的散盘坐或单盘坐。双盘腿坐姿不适合大部份的初学者,因为那会造成绷紧,使大量的能量往上升到头部而造成能量阻塞。

双盘坐只适合身心都已经非常放松的人,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能量在全身流通顺畅,不会只积在头部。因此,你应该逐步地慢慢训练自己,由散盘到单盘,然后到双盘。如果你的健康情况不允许,也可以坐在椅子上修定。定的准备工作括而言是:放松与放下。



【放松的方法】

若是出家人,修定之前可以诵经、拜佛、经行或做伸展运动,以便放松身心。

1. 诵经――宜用丹田(小腹)的力量,用出自肺腑深处的情感,用祥和平静的心情来诵。一面诵,一面理解经文的涵义,体悟佛陀的智慧与慈悲。诵经的重点在于领略意境,而不在于数量多寡。若能诵出经文的意境,则身心自然平静放松。

2. 拜佛――宜虔诚恭敬,缓缓礼拜,同时感受自己的身心沐浴在佛陀崇高伟大的德能当中,得到精神上的加持。无论以哪一种方式拜佛,若能忘却自我,一心融入佛德,则身心自然平静放松。

3. 经行――身心放松,来回行走。刚开始时脚步可以稍快,然后随着心情的平静,渐渐放慢脚步。经行时内心可以轻轻地对众生散发慈爱,也可以将身心完全观空,或觉知当下身心的现象,或心往下沉,觉知脚步的移动或感受脚与地面的接触。无论用哪一种方法经行,都必须以能够让身心平静放松为准则。

4. 舒展运动――例如甩手、体操或拉筋等。选取适合自己的动作而前后、上下、左右舒展头、颈、躯干、四肢各部份的肌肉与筋骨。若是在家人,修定之前除了可以做上述的项目

之外,也可以做一些有助于放松的运动,例如:太极拳、瑜珈、站椿等。若是在不受八戒的日子,也可以听柔和的音乐,或唱歌,或跳舞。应当以调柔身心、舒筋活血以帮助修定。采取这些活动能带来身心舒畅的好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29

【放下的方法】

1. 安稳地坐下来之后,首先,在内心放下一切:放下对过去的回忆;放下对现在的企求,包括想要修定的意愿;放下对未来的抱负,包括所有的大计画,甚至也包括佛法的工作。

2. 将心静静地保持在心轮(胸部中央)一带,只是单纯地保持平静与舒适,或者轻轻地忆念善法,例如修行四种护卫禅:散发慈爱、忆念佛德、观察不净、忆念死亡无常,让心保持喜悦、平静。若能如此保持心平静,没有五盖烦恼生起,心就会渐渐进入修定的状态。

3. 如果依上面方法令心保持平静时,心开始浮动,五盖生起,则应针对所生起五盖烦恼的种类,用个别的方法对治(对治五盖的个别方法可参见后面第五章节)。如此对治之后,如果五盖烦恼的力量减到相当弱的程度时,则让心趋向于一切放下,包括对治的方法也放下,只是保持平静,然后渐渐进入修定的状态。

4. 如果用上述的对治方法之后,五盖烦恼的力量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持续增强,则不适宜继续静坐。此时你应当起身,重复之前的放松工作,直到身心充分放松与平静之后,才再度回来静坐。

结语:(一)对于第一级修行者而言,前行是最重要的阶段。(二)前行包括:1.放松――放松身心。2.放下――i.放下过去的回忆、现在的企求、未来的抱负;ii.对治五盖。

二、正行

正行(修定之时的用心法则)――如实与自在「被渴爱征服的人,他的行道是艰难的(苦行道);没被渴爱征服的人,他的行道是容易的(乐行道)。」「没有熟练于详和的人,他的行道是艰难的(苦行道);熟练于详和的人,他的行道是容易的(乐行道)。」《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7段》在这个阶段,修行时我们不应过度强调我们能够静坐多久,而应该检查以下两项重要的事情:第一,我们是否以渴爱的心在修行?以渴爱的心在修行无异于做世俗的活动,例如:连续两天不停地观看连续剧、旷课去沉迷于电动游戏以至于出了许多问题。这些活动是能够带给我们快乐,但是这种快乐称为「邪乐」,因为它是伴随着渴爱的快乐。根据《阿毗达摩论》,有两组心是伴随着快乐的:一组是善的,另一组是不善的。不善的快乐必

然有贪爱(即渴爱)相伴随,有时还伴随着邪见(例如我见)或骄慢。善的快乐则没有贪爱伴随,而有信心、正念、无贪、无瞋、中舍等正面的素质伴随。不以渴爱的心在修行就是如实地修行:一分就是一分、两分就是两分,呼吸长的时候知道呼吸长、呼吸短的时候知道呼吸短。这听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却是很深奥、知易行难的。

我们经常犯的毛病是不满现状:当我们面对短呼吸时,由于不满意,所以试图将它变长;当我们面对长呼吸时,由于没耐心,所以试图将它变短。这些故意或习惯性的操控都是由于渴爱所造成的。因此,在这里我们

将没有渴爱这项原则称为「如实」。第二,什么是「熟练于详和」的涵义呢?如何才能达到平静与详和呢?当我们存着一颗自在的心去「接触」事实时,我们就能轻易地包容一切的改

变,无论它是好的、坏的或不好不坏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的情况下,我们的心都能平静、不抗拒、不反弹、不回击。因此,在这里修行止禅的关键在于「自在」。但是,也别忘了「接触」这两个字!因为,当你没有接触任何事实、任何境界考验时,你看起来好像很平静。然而,这只是一种漠然而已,不是真正的平静。真正的平静是我们能够自在地「接触」事实,同时能「包容一切」,这就是为何我们必须同时注重「自在地体验」,这两项要素。

【如实的方法】

口诀:「一分就是一分,两分就是两分」。这里所谓的「如实」,就是当下的境界是怎么样,就照着那样去体验它,有几分就就接受它是是几分。当修定所缘取的目标只有一分清楚时,就满足于一分,照着当下一分清楚的样子去体验它,没有其他任何的造作。当目标有两分清楚时,就满足于两分……。当目标从一分清楚忽然变成十分清楚时,就照着当下十分清楚的样子去体验它,不生起兴奋或骄傲。

当目标从十分清楚忽然掉到只有一分清楚时,就照着当下一分清楚的样子去体验它,不生起沮丧或恋惜。掌握了「一分是一分,两分是两分」的诀窍,就是活在当下。无论境界如何变化与发展,心都只是如实地体验每一个当下,没有任何分心,这就是最好的正念与正知。

【自在的方法】

修定极重要的一个诀窍是:自在地体验。「自在」是心无所求、无罣碍的状态;「体验」是感受目标。这里涉及「自在」与「体验」这两项要素,二者必须并重。当修行者自在地体验目标时,就是处在平衡的状态。在此,与七觉支相比照,「自在」涵盖了轻安觉支、定觉支与舍觉支,而「体验」则涵盖择法觉支、精进觉支与喜觉支。自在和体验两者中都有念

觉支的成分。如果修行者偏重于自在,而忽略了体验,则轻安、定、舍三觉支力量会强过择法、精进、喜三觉支,而使心倾向于松懈。反之,如果修行者偏重于体验,而忽略了自在,则择法、精进、喜三觉支会强过轻安、定、舍三觉支,而使心倾向于浮躁。在以上两种情况下,由于七觉支不平衡,所以心力不能发挥到最佳的效果,定力也不能顺利地加深,即使勉强得到一些定力,也不能持久。

必须同时顾及自在与体验,以自在的心境体验着目标,两者相辅相成,不偏不倚。如此细细地品味,工夫相应时,定力自然会加深、稳定与持久。无论有什么境界在心中生起,如:光明、喜悦与快乐等,只要内心自在地保持着对修行目标的微

细觉受,那就对了。就让光明、喜悦与快乐自然地发展。初学者修定的正行部份不宜太久,一次以不超过三十分钟为宜。重点不在于静坐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体会静坐的要领,品尝静坐的滋味。随着心境的体验与定力的提升,静坐时间会自然地渐渐增长。每次静坐,心境都不会相同,有时心容易平静,有时心不易平静。修定的正确态度是能做几分就算几分,不去勉强。要对内心的感受培养出敏感度,当心想要结束静坐时,就应当结束静坐,不应勉强多坐。让每次静坐都在自然与愉快的气氛下进行。

修定很重要的是要有「趣味」,让心自然地品味定的好处,自然地愿意修定、喜欢修定。因此,修定时绝对不能着急,否则会弄巧反拙。愈是保持心无所求,愈是悠哉游哉,则愈有利于定力的培育。当然,适当地阅读有关修定的利益、修定成就者事迹的书,以令心倾向于修定,也是有帮助的。但是,绝不能因此而心急贪快,否则反而会延迟进展,得不偿失。古人所谓「缓缓修,速速到」是很有道理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30

【加深定力的六对素质】

当你善用上述的两项原则修定时,你的定力会随着修行时间而增强。在这个阶段,如果你能找到良师指导,那是很好的,因为人们通常会卡在这个阶段。虽然他们已经运用所了解的基本原则来修定,但是他们不能确知自己修行上的强处与弱点。如果能够找到良师,他可以检查你的心境,讲出你修行境界的强处与弱点,那就很好。

他会指出你还缺乏的素质,例如心轻快性;或者他会指出你的心太着急、耐性不够。为了加深定力,修行者必须注重以下六对素质(心所)(参见《LIGHT OF WISDOM》《智慧之光》英文版,第97~98页)。这六对素质正是良师检查学生或修行者自我检查境界的依据。

1.身轻安、心轻安

(这六对素质里的「身」都是指「心所」――伴随着心生起、帮助心认知目标的附属心理素质,例如:感受、记忆、意志等。)身轻安:心所的宁静。心轻安:心的宁静。轻安的障碍:着急。障碍产生的原因:你可能有太强的目的取向(追求成功的意图太强)。矫正的方法:放下,尤其是放下想要得到好境界的强烈欲求。你应该只是心无所求地坐着,让你的心趋向安然,如此就会产生身轻安与心轻安。

2.身轻快性、心轻快性

身轻快性:心所的不沉重(灵活)。心轻快性:心的不沉重(灵活)。轻快性的障碍:紧张。障碍产生的原因:过度地忆念修定的目标。矫正的方法:只要直觉上还感觉自己在体验着

修定的目标也就够了,让你的心趋向轻松,如此就会产生身轻快性与心轻快性。

3.身柔软性、心柔软性

身柔软性:心所对目标不对抗及不阻碍。心柔软性:心对目标不对抗及不阻碍。柔软性的障碍:抓取(紧紧抓住修定的目标)。障碍产生的原因:由于心常常会分散,生起杂念,所以你想要紧紧地抓住修定的目标。矫正的方法:当你发现心里生起杂念时,只要轻轻地将心带回来,让你的心趋向于接受它当下所能做到的程度,如此就会产生身柔软性与心柔软性。

4.身适业性、心适业性

身适业性:心所成功地缘取目标。心适业性:心成功地缘取目标。适业性的障碍:试图守住(保持住粗显的「修定者」觉知)。障碍产生的原因:由于害怕自己会开始失去五种粗的感官印象以及自我存在的感觉,所以试图要保持住粗显的「修定者」觉知。矫正方法:放下「修定者」,让你的心趋向忘我,如此就会产生身适业性与心适业性。

5.身练达性、心练达性

身练达性:心所的健全无病。心练达性:心的健全无病。练达性的障碍:习惯住着(执着在本来认知的粗显空间)。障碍产生的原因:由于太习惯于本来所认知的粗显空间,当定力加深而心将要从粗显的层次进展到微细的空间时,生起害怕,不敢向前。矫正的方法:让境界自然发展,让你的心趋向于自然发展,如此就会产生身练达性与心练达性。

6.身正直性、心正直性

身正直性:心所的正直不欺骗。心正直性:心的正直不欺骗。正直性的障碍:(对修行的目标)冷漠。障碍产生的原因:当你的心愈来愈详和时,你倾向于过度中舍而忘了或忽略了体验修定的目标。矫正的方法:真心地体验与感受修定的目标,让你的心趋向于真心地对待目标,如此就会产生身正直性与心正直性。

结语:(一)正行时的两项原则:1.如实:一分就是一分,两分就是两分。2.自在:自在(心无所求)地体验修行目标。(二)要进一步提升定力的话,必须克服六件事:1.着急。2.紧张。

3.抓取(紧紧抓住修定的目标)。4.试图保持住粗显的「修定者」觉知。5.习惯住着(本来认知的粗显空间)。6.(对修定的目标)冷漠。

三、结行

结行(修定之后的收摄敛藏)――收心与收功。他能够在所希望之处、所希望之时、所希望那么久的时间,毫无困难地从(初禅等)定中出来,这是出定自在。《清净道论.第23章.第27段》在此,对于第一级修行者而言,我们将范围只限定在一般性的出定自在。

在入定自在、住定自在、出定自在这三项当中,多数的修行者通常只注重于前两项,而甚至完全忽略了第三项。他们通常花很大的心思在训练入定自在,放慢动作,很有耐心地学习所有入定的技巧。再者,他们也强调在训练住定自在,以便能够在自己预定的时间中住定。许多人倾向于这么想:「只要我们想要出定,也就出定了。」

其实,我们的心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有许多修行者遇到这样的问题:即使他们想要出定,可是他们的心并不愿意出定。他们往往是:他们的心出定几秒钟,然后又再入定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修行者开始有了禅相之后,晚上睡觉时会无法入眠。他们的心拒绝出定,因此他们整晚都看着明亮的光。在身体方面他们感到很疲劳,但是他们的心就是想要在定中。

不要误以为这是一种好现象!以为能够整晚都在定中不是很好吗?(请注意这里的「定」并不一定是正定。)这一点必须厘分清楚,有下列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高深的修行者。他经过长期的训练,身体与心理方面都足以使他能住在定中达到一天、两天,乃至七天那么长的时间。但是,只要他想要出

定的话,他就能够立刻从定中出来。另一种是刚刚获得定的人。他在身心两方面都还不足以让他长时间入定。而当他想要出定时,他的心却拒绝出定。如果他的老师没有警告他说这种

现象是不好的,他可能会沉迷于这种现象,误以为自己的修行很有进展。如此让身体过度劳累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心只是喜爱定,但是并没有训练成能够长时间入住在正定中,反而是长时间入住在邪定中,并且导致一些严重的问题,就像头部冻结、身体颤抖与失眠。针对上述无法自在地出定这个问题,解决之道就是每次正行之后都要注重结行的练习。这是「预

防胜于治疗」。从一开始就经常练习在想要停止静坐时,就能逐步地将心从修定的状态中引导出来(即结行)。那么,以后定力愈来愈强、愈来愈深时,也就能够在想出定时自在地让心离开定境,因而成就出定自在的工夫。当你刚开始第一级阶段的修行时,前行是你的主要重点。修行一段时间之后,当你开始体验到某种程度的定时,那时结行与前行就是同等重要了。

以下是为何我们必须注重于练习「结行」的理由:静坐修定和日常活动,一个是静态,一个是动态,两者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无论是由动到静或由静到动,都必须要有个渐次过渡的阶段,不能急遽地突然转换,否则,不但对身心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修定成果也会产生负面作用。上述谈到的「前行」是由动到静的过程,现在将谈的「结行」是由静到动的过程。这两者对修定而言,有着同样的重要性,绝对不可忽视。可惜多数修行者都只重视修定的「正行」,忽略了「前行」准备的重要性,更不知道有「结行」收摄这一回事,这导致在修定过程中遭遇种种困难,修行无法顺利提升。结行是由止禅转修观禅的最关键阶段。

很多人即使已经坐在那里修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止禅,还是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修行观禅。他们会认为心的力量不够是因为坐禅的时间不够久,其实这种想法未必尽然。无论你坐的时间有多长,如果不懂得方法将止禅所产生的能量收回来利用,你就仍然会感到心力不足。试想你所产生的能量有一半以上都没有回收,那不是很可惜吗?这就好比农夫所种的农作物长出许多丰盛的果实,他也必须懂得去完全地收获它们,这样他才能充分地享受那些果实所带来的利益。

同样地,在你修行止禅的时候,你的心散发出盛亮的光明,这些光明围绕着你而存在。除非你懂得如何去收获它们,并且将它们存放在适当的地方,否则你就无法充分地利用它们。常用的方法是将这些光明能量收回到心轮的地方,如此会使你的心变得更加有力。因此,修行者要利用止禅光明来修行观禅的最重要阶段是止禅的「结行」阶段。修行了止禅之后,做好结行工作,然后才转修观禅,那么止禅的定力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力量,而且心也能够灵活体悟,充分发挥智慧的力量。以下这张对照表列出了完全出定者与未完全出定者的情况。未完全出定者可能是没有修结行,或者虽然修了结行,但是没有完全从定中出来,这很像邪定的症状。

完全出定者的情况:(一)修结行的时候,有些人会感觉能量被带回来。他们会感觉「心回来了」。他们甚至会感觉很「正常」或踏实。他们的心完全满意于回到平常的层次。(二)下次静坐时,你能够轻易地修行你的业处,因为你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心。你感到能够再次精力充沛地修行。(三)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感到: 1 . 内心详和、宁静。2 . 身体恢复体力、活力。3 .心清明、敏锐。4 . 心不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干扰或影响。5 . 活在当下,能够更有效率地工作。6 . 非常知足与平衡,充满宽容心与忍耐心,因为你能够完全地控制自己的心境。7.脑(逻辑中心)与心(情感中心)互相联系,有和谐感与平衡感。

未完全出定者的情况:(一)修结行的时候,即使你试着放下修行目标,例如禅相,但是心就是不能放下。即使你很努力地尝试放下禅相,可是禅相仍然一再回来。这时心不受控制,不断地掉入「定」中。你会感到能量仍然「泛滥」在你的头部。你会感到你的心停在「其它层次」,没有回到平常的境界。(二)下次静坐时,你无法找到自己的心。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你也可能感到没有能量可以再次修行。(三)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感到:1.心阻塞、冻结、困陷在一个看似「祥和」与「平静」的地方。2 .颈部僵硬、肩膀冻结、头痛、体力耗尽。完全出定者的情况未完全出定者的情况。3 . 心无法正确地思考,尤其是无法计数、分析、理解微细的主题。4.心甚至无法感受外在的目标,有一种疏远的感觉。5 . 心不在焉,身

体在这里,而心在其它地方,因此无法有效率地工作。6 . 容易生气、激动,因为你无法控制自己的心。7 . 脑(逻辑中心)与心(情感中心)分离,有迷惘感与性格分离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31

【收心的方法】

当你心里决定要结束修定时,你应当先自我暗示放下修定的目标:「放掉、放掉」。然后让心静静地保持在心轮(胸部中央)一带,内心想着:「愿我的心回到平常的境界来。」想过之后只须让心静静地保持在心轮,不再忆念刚才修定时的一切境界。等到心感到相当自在之后,就开始感受全身各部位的粗糙。如此将心收摄回来,是由静到动、由细到粗的第一步这一步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至关重要,不容轻忽。有些人自从开始静坐修定之后,人似乎渐渐变得呆板、迟滞,仿佛心不在焉,失去了平常处事的灵巧性与积极性。定力似乎愈有成绩的人,这种现象往往会愈明显。这是因为静坐后不懂得收心所造成的。

虽然表面上已经结束静坐,内心却不由自主地还一直在缘取刚才修定时微妙的境界,所以看起来好像还未回过神来,好像心还挂念在某个地方,不能全心全意地活在当下的境界。在修定之后,你应当放下刚才定中的境界,无论那些境界是多么微妙、多么舒服安乐。你应当内心自我暗示将刚才修定时的心完全收回来,让心回到平常的境界来,然后就只是保持平静安详。那样,心会自然地起作用,不再缘取刚才修定时的境界,而回复到平常的状态。

如此保持平静时,你也许会感觉心不断地回来。就让这种感觉自然地持续下去,直到这种感觉平淡了,才开始感受全身的粗糙。有的人在自我暗示之后不会明显地感到有心收回来的感觉,这也不要紧。你只须保持平静,直到心里感觉自在、灵活,才开始感受全身的粗糙,让心回到平常动态、粗糙的世界。

【收功的方法】

当你将心收摄回来并且感受全身粗糙一段时间之后,就在内心告诉自己:「愿我发散出去的一切好的能量都回到我的内心来。」如此想过之后,仍然将心静静地保持在心轮一带无论感觉到什么,都只是在那里自在地体验。然后你也可以逐一地希望上方、下方、前方、后方、左方、右方所有好的能量都回到心里来。

每次发愿之后,心都只是保持在心轮的地方,平静地体验。如此将能量收回来之后,要让能量均匀地分布到全身。你可以选择下列方法的一种来达到此效果:(一)将心整体地扫视,从头到脚,一再重复几次,然后静静地保持在心轮。(二)让心逐一地感受「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这五个身体部份,重复大约十五遍。然后可以整体地从头扫视到脚。也可以增加到十个身分,即:头发、体毛、指甲、

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重复几遍。最后静静地保持在心轮。方法:心轻轻地在每一个身分的地方感受一会儿,无论感受得清楚与否,都不须停留,接着感受下一个身分……如此一再地感受身体各部位时,收回来的能量就会平均地分散到全身各处,气血循环就自然会通行顺畅。如此既能使心活力充沛,又能使心灵活机敏,适于任何工作或使命。

对于有些修行者而言,如果上述的方法不适用的话,这也不要紧。只需保持平静,直到心里感觉自在、灵活,才开始感受能量回收,气血流畅于全身。有些人在静坐修定之后,会感到头重、头胀、头痛或胸闷,这是气阻塞在头部或胸部所引起的。由于修定时心意专注在一处,所以气也会凝聚在一处,最常见的凝聚地方就是头部和胸部。

这不但会造成身体的不适,还会影响修定的顺利进展。收功是对治气塞的最好方法,这和练完气功的人必须收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让能量回收,气血通畅,既能将静坐或练功的成果收回给自己利用,又能避免产生负面的作用。收功之后,接下来你应该将修定的功德回向给亲友、仇敌、护法神等,乃至回向给一切众生。然后应该忏悔,即:以真诚的心,对自己曾经冒犯过的一切众生道歉,请求他们原谅。有的人喜欢在修定之前先忏悔,那也是很好的作法。最后将双手搓热,按摩头、面与肢体。然后可以慢慢起身,做其他事情。

结语:(一)收心――放掉修行目标,让心回到平常的境界。(二)收功――1.将所有好的能量收回身体里面。2.借着感受身体的各个身分以及放下一切执取,使能量分布到全身。(三)起坐之前――1.回向功德给亲友、护法神等。2.向冒犯过的一切众生道歉。3.按摩肢体。

净化过程

对于有些人而言,行道是艰难的。由于五盖等敌对状况的顽强抵抗,所以行道困难。《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5段》人们经常感到不解:为什么有些人修行止禅进步很快,有些人却进步很慢?除了运用正确的方法之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有一些烦恼还在障碍着我们。因此,如果我们真正是真心的修行者,就应该在修行的过程中努力克服自己的烦恼。如果我

们不改变内心的恶劣倾向,即使不断地静坐,我们仍然会卡在那里,不能进一步提升。修定的过程中,心会逐步地净化烦恼,由粗烦恼到细烦恼,经历数个阶段的净化,最后才达到禅

那。在经中,佛陀用金匠冶金的譬喻,来描述修定进展中各个阶段的净化。【引证】由粗到细地净化烦恼――出自《增支部.三法集.第100经》「诸比丘,金(矿)里有粗的杂质,就像泥土与沙砾,碎石与沙岩。金匠或金匠的学徒首先将金倒入水槽中洗涤、冲涮、清洁。如此清除杂质之后,金里还有中等的杂质,就像细砾与粗沙。

于是他再将金洗涤、冲涮、清洁。如此清除杂质之后,金里还有细的杂质,就像细沙与黑尘。于是他又将金洗涤、冲涮、清洁。如此清除杂质之后,只留下金粉而已。然后金匠或金匠的学徒将金粉倒入溶锅当中,

冶炼、精炼、锻炼它。但是他还不将金从锅里取出,因为渣滓还未完全去除,而且金还未柔软、适用、明亮,还易碎,不容易塑造。然而,到了某个时候,当金匠或金匠的学徒冶炼、精炼、锻炼金时,渣滓完全去除了,这时的金柔软、适用、明亮、容易塑造。无论想要将它做成什么首饰,像皇冠、耳环、项链或金炼,它都能达成那项目的。同样地,诸比丘,对于致力于培育增上心(即修定)的比丘,在他心里有粗的杂染,就像身、口、意的恶行。热心与能干的比丘放弃、驱逐、废止、灭除这些恶行。

弃除了这些之后,在他心里还有中等的杂染,就像欲望的念头、愤怒的念头、伤害的念头。热心与能干的比丘放弃、驱逐、废止、灭除这些念头。弃除了这些之后,在他心里还有细的杂染,就像亲戚的念头、家乡的念头、名誉的念头。热心与能干的比丘放弃、驱逐、废止、灭除这些念头。弃除了这些之后,还留下法的念头。他的定还不宁静、不殊胜、未获得轻安、未达到一心、还需要靠勉强来维持。

然而,到了某个时候,他的心向内安住、稳定、一心、专注。于是他的定是宁静、殊胜、获得轻安、达到一心、不需要靠勉强来维持的。由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了解修定时念头起伏由

粗到细的动向。最初有很粗的烦恼,它们甚至会表现在身业及语业方面,例如违犯五戒等。如果你能守好五戒,那么最粗的烦恼平伏了。这时,萦回在心里的主要烦恼是五盖。然而,对于大多数第一级修行者而言,最难克服的大敌是内在的评论。这种烦恼涉及「我」与「我的」:「我修得好吗?」、「我修得不好吗?」、「我的修行何时才能进步呢?」、「你不觉得我能静坐一小时是很了不起的吗?」、「如果有一天我证得阿罗汉果,你会觉得如何?」、「我现在能够如此平静,人们会不会注意到我的伟大?」……只需要稍存一点觉知,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内在评论总是围绕着「我」与「我的」在打转。我们会对自己感到厌烦,只想关掉这内在的收音机,让自己能清静一下。经过一番的渐次训练之后,最后这收音机终于关掉了。那时,正如佛陀所说的,我们内心还会留下分析法的惯性念头。

读过很多佛法的人那时会去标记、分析他们当下的一点修行体验(境界):「这就是平静觉知的境界吗?」、「这到底是近行定还是安止定呢?」、「我现在是不是有了很强的能量或定力?」……在这个阶段,如果你能够清楚地记起修行的目的,你也许就能超越这一关。修行止禅的目的在于内心的完美宁静、静止与清明,在于摒除所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以自在的心去体验、享受当下的境界,而不去分析它。当分析法的念头也消失时,心自然会进入丝毫不需造作的一心专注。

结语:借着净化以下四个阶段的烦恼,最终我们会获得禅定:(一)能够表现在身体和言语方面的粗显烦恼:违犯五戒。(二)在意念方面,由于过去事件和未来计划而生起五盖等的念头。(三)在意念方面,围绕着「我」和「我的」的内在评论。(四)在意念方面,分析法的念头,用来标记与解释修行的体验(境界)。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32

修定的最重要法则

修定的最重要法则是什么呢?「圣弟子以放下为目标而得到定,得到心专注一境。」《相应部.根相应.第9经》由上述经文可知,修定的最重要的法则是「放下」。在物质的领域里,我们必须很主动并积极地去争取和追求诸如钱财、权利、伴侣等的物质财富;然而,在心灵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学习放下、舍弃、自在。许多有强烈的世间习性倾向的人,一旦

开始修行时,就以那股强烈的执取,拼命地向前冲刺修行,认为这样子修行就是通向成功之道。他们看起来修行得非常辛勤,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烈的自我中心推动力,认为如果没有了自我的话,他们就没有了力量,那样如何还能修行呢?然而,如此修行下去,最终他们往往会得到邪定。在他们能够走上正路,得到正定之前,他们已经先花了一份时间培育邪定,又必须花上至少一份时间解除邪定;接着他们必须花上至少一份时间解除邪定;然后再花半份的时间修正自己的心态以了解正定,最后花一份时间正确地培育正定,总共花了至少三份半的时间。

(特别注意:这里假设解除邪定只花一份时间,这是最保守的估计。事实上,有些人必须花更多倍的时间解除邪定所造成的困扰。而且,这里假设修行者能够及早发现自己所获得的是邪定,加以改正。其实,有些人一直没有发觉自己所获得的不是正定,也就不知道应该修改。如此的话,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得到正定。)

对于愿意改变自己做事方式的人,真正地遵循佛陀所说的话,以「放下」作为他们修行的重点,如此他们的修行肯定会进步得更快速与顺利。他们花了半份时间修正自己的心态以了解正定,再花一份时间培育正定。他们总共花了一份半的时间就修成了正定,而且完全没有身心不适的副作用。利养之道实是一途,

涅槃之道是另一途。如此了知这层道理,比丘身为佛陀弟子,不应该喜乐于名望,而应当修习于出离。《法句经.第75偈》关于这一点,我们要引述梵种长老所著的《修行的基本方法》。在该书中,他对于「放下」有绝妙的阐释。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摘录:1. 修行是达到放下的方法。在修行当中,应该放下外在复杂的世界,以便达到内在宁静的世界……体验这种超脱世间的清净心是非常美妙与快乐的。2. 修行的目的是心的完美宁静、静止与清明。

如果能够了解这项目的,那么你就会很清楚该朝什么方向努力,以及用什么方法来达成这项目的。3. 努力的方向是朝向于放下,朝向于开展倾向舍弃的心。佛陀许多简洁而深奥的开示当中的一则是:「心倾向于舍弃的修行者能够轻易地成就定。」佛陀的意思是:成就深度修行与强力境界的主要方法是愿意舍弃、放下与出离。4. 在修行当中,我们不应培育累积事物与执着事物的心,而应该培育愿意放下事物、放下负担的心。修行以外的时间,我们必须挑起许多责任的担子,就像许多行李箱一样。但是在修行的时候,这些行李都是不需要的。

5. 放下过去意谓着不去想你的工作、家庭、承诺、责任、经历、幼时的美好与恶劣时光等

等。你借着显现出对它们毫无兴趣而放下过去所有的经验。在你修行的时候,你变成一个没

有历史的人。6. 如果你放下所有的历史,那么我们全部都是平等与自在的。我们让自己从这些会限制我们的担忧、观念与想法中超脱出来,这些束縳会让我们无法培育由放下所产生的详和宁静。7. 至于未来、预期、恐惧、计划、期待――所有这一切也都全部放下。佛陀曾经在谈到未来时说:「无论你认为事情将会变成怎样,结果经常不是那样。」

智者知道未来是不确定、不可知、不可预测的。预测未来通常是非常愚蠢的事,而且在修行时想起未来是对宝贵时间的一大浪费。8. 你所知道就只是当下的时刻――就是现在!如此,你达到了这美妙的寺院时间尺度。在这个时间尺度里,你只修行在当下,毫不在意过了几分钟、还剩几分钟,甚至不记得今天是星期几。9. 在这个超越时间的领域里,你体验到当下,正如数千年来所有智者所体验的当下一样。它永远是如此,没有差别。你已经进入了「现在」的领域。

不过,有一件事我们必须补充:就连「我现在想要修行」这样对现在的执着我们也必须放下。我们必须放下具有许多的想要、作为、不顺自然的这种「现在」,例如「我要做这个」、「我要做那个」。何不让你的心自在自然地做?

结语:修行的精力要用于三方面的放下:(一)放下过去的历史。(二)放下未来的期望。(三)放下现在的执着:「我想要修行」。

如何在修定当中进一步运用放下的原则?

【引证】具足顺生的因缘,定即自然生起――《增支部.十一法集.第二经》「诸比丘,有戒德、具足戒行的人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愿我没有懊悔』。有戒德、具足戒行的人自然会没有懊悔。」「没有懊悔的人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愿我愉快』。没有懊悔的人自然会愉快。」「愉快的人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愿我喜悦』。愉快的人自然会喜悦。」「喜悦的人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愿我身体平静(轻安)』。喜悦的人自然会身体平静(轻安)。」

「身体平静的人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愿我感到快乐』。身体平静的人自然会感到快乐。」「快乐的人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愿我的心得定』。快乐的人自然会心得定。」「有定的人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愿我如实知见』。有定的人自然会如实知见。」「如实知见的人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愿我厌离(苦)』。如实知见的人自然会厌离(苦)。」「厌离的人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愿我离贪』。厌离的人自然会离贪。」

「离贪的人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愿我体证解脱智见』。离贪的人自然会体证解脱智见。」……「如此,诸比丘,由(一)法流向(另一)法,由(一)法圆满流向(另一)法圆满,以便从此岸渡到彼岸。」在我们讨论「如何在修定当中进一步运用放下的原则」之前,我们先谈谈修定的因素。(一)在这世间,不是一因而生一果(或多果)……但是是由多因而生多果,例如从气候、土地、种子及水等种种因,产生了具有色、香、味等种种的果(我们称这果为芽)。

《清净道论.第十七章.第106段》(二)世尊在适当的时候采用一个代表性的因与果是为了教法的优雅以及适合堪受教导者的个性。《第107段》(三)世尊如此宣说有时是因为它是基本因素,有时因为它是最明显的,有时因为它与众不同。《第107段》从上述《增支部》的经文和《清净道论》的补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非常重要的结论:(一)修定的最基本因素是没有烦恼的心,其它的基本因素是愉快、喜悦、轻安,而最直接的基本因素则是快乐。(二)除了没有懊悔之外,还有其它因素能促成愉快,例如欣赏美丽的花朵、聆听良好的佛法开示。同样的,除了愉快之外,还有其它因素会促成喜悦。同样的原理也应该应用在轻安、快乐上。(三)所以,除了培育戒德外,好的老师首先会多教你启发愉快、喜悦、轻安、快乐的善巧方法。(四)哪些方法有助于产生愉快等素质呢?1. 放松心灵的练习:如想象自己犹如波浪、想象自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水母、欣赏美丽的夕阳等方法。

2. 放松身体的练习:如气功、瑜珈、经行、跑香等运动。然而更重要的是,好的老师会教你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去培育定的因素(修定),以让你最终真正得定。上述经文教导我们应该以完全放下的精神来培育定的因素(修定)。(一)我们应该以放下的精神来当培育愉快、喜悦、轻安、快乐这些因素,我们不应以强烈地渴望得到定的心境去修定。(二)我们应该对佛陀在上述经文中一再强调的两个措辞有信心:1.「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

2.「自然会」。(三)这是个很美的修定心态,不只能在正确的因素下功夫,而且能以轻松无企求的的心境去培育这些因素。就让愉快、喜悦、轻安、快乐这些因素自然的增长。直到有一天,当这些因素成熟时,定就会在在一个自然和毫无费力的情况下产生。(四)「由(一)法流向(另一)法」意味着我们必须培育定的正确因素,这样你才能真正趋近于得定。们应该发觉并实践更多有助于培育「没有懊悔、愉快、喜悦、轻安、快乐」的方法。(五)「由(一)法圆满流向(另一)法圆满」意味着放下是培育定的因素(修定)当中最重要原则。

结语:(一)我们必须培育更多的善巧方法来启发愉快、喜悦、轻安、快乐,以便更能得定。

(二)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以放下的精神来培育定的因素(修定)。(三)在培育定的因素(修定)时我们应该对佛陀强调的两点有信心:1.「不需要生起这样的意愿」――不要期待

结果。2.「自然会」――让结果随着因素成熟而自然地到来。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35

第三章老师与学生

良师的特质

给予业处的善友(良师)是:亲切认真可敬者,讲说温和言语者,能做深奥谈论者,不会无因催促者。(《增支部.七法集.第36经》)具备如此等特质、真心要利益人、侧重于进展的人称为「善友」。《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1段》许多修行者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我应该跟随多位老师或者跟随一位老师学习?」答案是:「就第一级修行者而言,最好是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从这位老师学到所有止禅与观禅的精要之后,你可以再去跟随多位老师学习。」为何如此呢?因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老师有时会有不同的方法与途径。有时他们所讲的话听起来似乎彼此矛盾,但是事实上他们所谈的道理是一致的,只不过从完全相反的途径去契入它而已。因此,为了避免混淆,刚开始最好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学习。当你的基础稳固之后,你可以跟随多位老师学习。那时你可以学到通向涅槃的多种途径。然后你就能成为真正善巧的老师,能够针对不同根性的人,给予不同的修行方法,就有点像佛陀那样。

好的禅修导师就像好的医生一样。好的医生对不同的病人不会千篇一律地用同一种药,而是先检查病人,了解病人的个别体质、病症与需要,然后才给予适合病人本身情况的药。同理,好的禅师对不同的学生不会千篇一律地给予同一种业处,而是先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个别性行、烦恼与需要,然后才给予适合学生本身情况的业处。然而,非常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很好的老师?谁是很好的老师?根据《清净道论》,好的老师(善友)具备以下的特质。从能力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适合做你的老师。(一)他是亲切、认真、可敬爱的人你和这位老师之间必须有很强的因缘(业的联系)。正常而言,由于很强的业系因缘,你会感到自己能够以真诚的心敬爱你的老师。不止如此,通常你们会有相同的兴趣范畴,例如:如果你是一个智力倾向的人,你当然会喜欢听到你的老师将科学研发资讯用在他的教学上。如果你倾向于持戒与德行,那么精通戒律的人适合做你的老师。(二)他是言语温和的人他必须对你有慈悯心。当他对你有慈悯心时,他会不厌其烦地教导你。通常好的修行者喜欢独处闲居,但是为了学生的利益,他会暂时放下自己的喜好而给予你教导。(三)他能谈论深奥的义理

他必须是很有智慧的人,所说的话都来自深思与深刻体悟,而不是照着书本上的内容含糊地说。(四)他不会无缘无故地催促你他懂得比你多,证悟的境界比你高,因此,他敦促你做的事情必定是能够帮助你提升修行境界的事。(五)他是真心要利益人、侧重于进展的人

见到你在修行上有进展,他会很高兴。正如做父母的人终生辛劳,只为了抚养与教育子女成为对人类有贡献的成就者。同样地,好的老师真正在意的是学生禅修上的利益与成就,而不是他个人的利养、名誉与荣耀。他真正地关心你的修行,关心你「何时」、「如何」才能证悟涅槃。他的心只用在如何更有效地帮助你证悟涅槃。

结语:(一)就第一级修行者而言,最好是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学习止禅与观禅的精要。

(二)好的老师(善友)具备以下的特质:1.他是亲切、认真、可敬爱的人。2.他是言语温和的人。3.他能谈论深奥的义理。4.他不会无缘无故地催促你。5.他是真心要利益人、侧重于进展的人。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36

良师的资格

好的禅修指导老师需要具备哪些资格呢?主要的资格有两项:(一)他自己本身有所体证因此,如果能得到漏尽者(以阿罗汉作为老师),那是很好的。如果不可得,那么就依顺序(选择)亲近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证得禅那的凡夫、持诵三藏者、持诵二藏者、持诵一藏者等人。《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4段》如果老师本身走过了修行的道路,那么他才有资格引导你修行。有些人很会「纸上谈兵」,只因为他们读过很多关于修行的书,谈起话来就好像他们很懂得修行的道路如何走。

然而,一旦谈到实际修行的体验时,他们就被难倒了。对于禅修指导老师而言,亲身的体证是很重要的条件。亲身的体证可以证明他所学的理论确实能够运用在实际修行的复杂情况里。(二)他博学于止禅(与观禅)的道理前面提到的漏尽者等人,只能讲述他们自己亲证的道路。而博学者由于亲近过各个不同的老师,所以他所给的教导以及对问题的回答已得到净化。他会从各处引用经典与理由,解释适合与不适合的情况之后,(为学生)讲说业处,指示出大道,就好像在幽秘森林里行走的大象一样。

《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5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里说到单有亲身体证并不能使你成为好的老师,因为你只能教那些能与你走同样一条路的学生。然而,当一位老师深入研究止禅的理论,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之后,他就能教导适合不同根基学生的不同道路,所以《清净道论》里说:「(博学者)能够讲说业处,指示出大道。」

换句话说,老师必须很善巧。什么是善巧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善巧:1.他所给的教导;2.他对问题的回答与解说。1.给予适合你的特定修道教授「修道教授」是老师为了帮助你修行逐步提升所用的言词。教导修行不同于对大众讲说佛法。如果你所教导的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却不能在学生的身上产生效果,那么你所给的教授就是不契机。逐阶地给予修道教授需要有善巧才能够做到,就像我们的教育体制一样。在幼儿园里,当一个小朋友问老师说:「老师,我是从哪里来的?」做老师的只能善巧地回答说:「你是从你母亲的肚子里来

的。」然后这个小朋友继续问:「那么,为什么有时候我母亲的肚子能生小孩,有时候不能?」这时,善巧的老师会告诉他这类的话:「当你做个乖孩子时,你的母亲会很高兴,那时她就会再生一个小孩给你作伴。」然而,许多教禅的老师往往忘了这种常识。在教导修行时,他们忘了听者的心灵层次,一味地坚持只用最究竟的观点给予教授,而这对多数初学者而言是不契机的。老师给予的修道教授特别要针对学生的性行,能够对治学生特有的烦恼,开发学生特具的潜能,这样的教授才是契机的。

2.以你能够理解的方式解答有关止禅的问题他能够以你所能理解的方式、以最适合你的方式来解释深奥的教授。这在止禅方面尤其不容易做到。为什么呢?通常当止禅的修行愈来愈深入时,心境会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我们生活在人间,但是当你的心提升时,慢慢地,你的心境会超越人间的境界,达到欲界天、色界梵天、乃至无色界梵天的境界。

这些境界是你这生当中从来没有达到过、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境界。善巧的老师会用易懂的言语、给予不同的譬喻、以不同的媒体工具为指针,来表达困难的主题,让你能够了解。透过如此善巧方法所得到的正见虽然还不是亲身体证,但是它就像非常有用的罗盘一样,能够让我们不偏离正道。因此,你可以清楚地见到:如果能找到一位良师,你的修行就成功一半了。精勤的修行再加上良师指导,这就像「如虎添翼」一般。

结语:(一)良师的资格包括:1.他自己本身有所体证。2.他博学于止禅(与观禅)的道理。

(二)博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善巧:1.给予适合你的特定修道教授。2.以你能够理解的方式解答有关止禅的问题。

良师的重要性

许多人常常低估了老师在他们心灵修行道上的重要性。他们从不花费时间、精神与努力去找寻良师。他们认为老师就像书本一样,如果每件事都已经写在书上了,那么何必还要辛辛苦苦地去找寻老师呢?难道我就不能直接从书上学习吗?有一天,阿难尊者告诉世尊说:「尊者,这是梵行的一半,那就是:善友、善朋、善伙伴。」

(世尊说:)「不是如此,阿难。不是如此,阿难。这是梵行的全部,那就是:善友、善朋、善伙伴……」《相应部.四十五道相应.第二经》为何良师如此重要呢?因为:1. 人们常会说:「我跟随经典学习也就是跟随佛陀学习,这样难道不保险吗?」表面上看,你似乎是在跟随佛陀学习,但是当你读经典时,你只理解到自己所能理解的程度,所以你所理解的佛陀也受到你对经典理解的影响,与真正的佛陀可能相差甚远。然而,如果你能跟随智慧比你更高、对经典的理解比你更深的人学习,你可能会发现他甚至可以从完全相反但又根据确凿的角度来理解经典,以便让你更深刻地理解佛陀,更接近真正的佛陀。

因此,唯有跟随良师学习,你才能从自己有限的思想框框中跳脱出来。2. 修行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书本只能提供一般性的指导方针而已。一旦我们开始实际修行时,就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情况。这些情况无法单靠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而是需要良师协助我们解决。因此,即使最好的书本也无法取代良师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在各行各业中,想要成功就必须先跟随在一位明师座下当学徒,学习无法从书本上学到的种种技能。3. 古人说:「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跟随良师学习可以让你节省许多时间。你的老师本身经历过种种的错误,克服过种种的艰难,因此,对于那些已经有方法解决的老问题,你不需要自己去重新设法解决。而且,如果你认真学习,你可以免除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4. 事实上,这是最快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这就像要研究牦牛的长相,借着读书本上的描述与看书本上的图片,我们只能得到非常片断的概念。借着观看牦牛的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较好的内心印象。借着亲自到动物园去观看真实的牦牛,我们可以完全知道牦牛长得什么样子,这是最快速、最清楚的方法。因此,当你跟随良师学习时,你不再是逐步地跟随经典学习片断的法,而是跟随法的化身――良师学习。

5. 当你真正尊敬某人,对某人有信心时,有意无意当中你就是在变成他的模样。因此,如果你有一位已经证悟的老师,而且你真心地学习他在修道上的行持,那么你也将能得到证悟。6. 不只是得到证悟而已,如果你密切地跟随他行持,你必然会得到与他非常相似的善巧作风。这也就是为何佛陀在经典里提到舍利弗尊者的弟子们也都有大智慧,而目犍连尊者的弟子们也都有大神通的理由。

结语:(一)良师的重要性包括:1.唯有跟随良师学习,你才能从自己有限的思想框框中跳脱出来。2.开始实际修行时,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情况,这些情况需要良师协助我们解决。3.节省许多无谓探索的时间。4.良师是法的化身;跟随良师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模式。5.敬仰与信心是学习的垫脚石。6.如果你密切地跟随良师行持,不只是得到证悟而已,你必然会得到与他非常相似的善巧作风,未来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他人。

良师在止禅方面的角色

问题:良师在止禅方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回答:良师给予两方面的止禅业处,因此称为「业处的给予者」。在止禅的阶段,良师给予学生两方面的业处。哪两方面呢?《清净道论.第三章.第5 7段》里说:即(一)普遍适用业处(一切处业处)(第59段):1.一切处都需要(就像建立防护,以免遭受外来的伤害)。2.它们很有帮助,也可作为主修的业处。3.例如:慈爱、死随念、不净想、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二)(个人)特别业处。(个人)特别业处(应用业处)(第60段):1.四十种业处当中,适合某人个别性格的业处。2.它是「特别」业处,因为修行者必须时常应用它,而且它是修行境界步步升高的近因。3.四十种业处当中的任何一种。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37

一、普遍适用业处(一)慈爱1. 散播慈爱给僧团,散播慈爱给同住者,如此大家可以和谐相处。2. 散播慈爱给他前往托钵的村里的领导人物,如此他的需用品能够受到善意的领导

人物的合法保护。3. 散播慈爱给那里的人民,如此能使人民信任他,不会对他产生敌意。4. 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如此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畅行无阻。《清净道论.第三章.第58段》(二)死随念1. 他断除不正当的追求。2. 他增长警惕心,不执着地生活。《清净道论.第三章.第58段》(三)不净想(例如:骨想)修不净想的缘故,即使天界的享乐也不能引诱

他的心生起贪爱。《清净道论.第三章.第58段》(四)佛、法、僧随念激发欢喜心。《清净道论.第四章.第27段》

二、(个人)特别业处为了给予适当的特别业处,老师必须决定学生的主要性行(性格)。这是很困难的工作,因为大部份学生并不了解自己。良师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由于每个人的性格都由深浅不同的多层面所构成,所以老师需要时间去观察学生。(第四章会再作解释。)

所以,应当去亲近这样教授业处的善友,对他履行大小的各种义务而学习业处。《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5段》

结语:(一)在止禅的阶段,良师给予学生两方面的业处:1.普遍适用业处(一切处业处)。2.(个人)特别业处(应用业处)。(二)普遍适用业处是一切处都需要的业处。(三)特别业处是四十种业处当中,适合某人个别性格的业处。

学生

学生在今天,当学生们寻求老师时,他们倾向于寻找完美的老师。然而,他们是否了解唯有完美的学生才有资格得到完美的老师?要想得到良师,必须先培养自己的德行。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素质,即使完美的老师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也无法认得,无福消受良师的指导。一般的学生往往对老师要求太多。他们期望老师能改变他们、提升他们,但又不愿意放下自己的成见与执取。他们希望得到快速的成果,但又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代价。他们只希望得到一位完美的老师,至于他们自己呢?他们对三宝与老师付出多少恭敬与努力呢?他们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呢?当他们看到老师选择食物吃的时候,他们立刻判断他们的老师一定也像他们一样挑食。关于这一点,《清净道论》与注疏里记载如下的一个故事:在古时候,有一次,有一位长老和一位年轻比丘进入村子托钵。

来到第一户人家时,他们各获得一勺子的热粥。当时长老因为胃中生风而感到胃部非常疼痛,他心里想:「这粥对我有利益,我应该在它还未冷却之前喝了。」居士们就拿了一张木凳到门外。长老坐下来喝粥。年轻比丘看了感到厌恶而说:「这老人被他的饥饿击败了,竟然做出他应该感到羞耻的事。」长老托完钵回到寺院时问年轻比丘说:「贤者,在佛陀的教法中你有了什么立足处(殊胜的成就)吗?」「有的,尊者,我是须陀洹。」「贤者,那么你就不必再为证悟更高的圣道努力了,因为你冒犯了漏尽者。」当时那位年轻比丘立刻向长老请求原谅,因而去除了由于冒犯圣者导致不能证悟更高圣果的障碍。当学生们见到他们的老师有时会伤心、沮丧,他们会立刻判断老师是和他们一样的凡夫,因而失去对老师的恭敬心。

关于圣者也会悲伤的例子可参见《佛陀的圣弟子传》(第253页)有关毗舍佉(Vis kh ))的事件:有一次,毗舍佉在白天时顶着烈日去见世尊,因为一向帮她配发布施食物的心爱孙子达陀(Datt )突然去世了。当她向世尊诉说悲伤时,世尊问她是否想要拥有如舍卫城人民一样多的子孙,她愉快地同意。「但舍卫城每天有多少人死亡呢?」世尊问。她想了一下之后说:「世尊,在舍卫城每天有九、十个,三、五个,或两个,至少会有一个人死亡。舍卫城每天都会有人死亡。」世尊问她在这种情况下,她会不悲伤吗?她说她必须承认,这样她每一天都会感到悲伤。世尊说:有一百个心爱者的人,就会有一百个悲伤。

那些有九十……五……四……三……二……一个心爱者的人,就会有九十个……一个悲伤。而那些没有心爱者的人,则没有悲伤。我说只有这样,才会没有忧、悲、苦、恼。《优陀那.8:8》佛陀这样地说了之后,已是圣者的毗舍佉就不再伤心了。她可以迅速地恢复,因为她剩余的烦恼至多可让她轮回到欲界七世而已。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只有佛陀才是完美的天人师。假如我们本身的福德是那么的好,我们早就应该在佛陀的世代出生,接受佛陀的亲身教导,甚至证得了阿罗汉果。

然而为何我们会延迟至今?那一定是因为我们的福报还未好到能够以佛陀作为导师的程度!所以,即使我们只得到须陀洹圣者为老师,也算是非常幸运的了。何谓须陀洹――他在这娑婆世界中,再度投生来欲界的次数最多只有七次。这即是说他的心流中仍存有对欲界的执取。但他又为何与你不同?其中差异之处在于他对欲界的执取至多仅有七世,而你的却是没有底限。所以在灵修上你是十分落后于你的须陀洹老师。纵然他偶尔仍会伤感、沮丧,但这倾向是罕有的。所以,对于老师,千万不可以貌取人。表面上他们可以像一般人一样,但是在心灵上他们可是远远超越过你的。

结语:(一)完美的学生才有资格得到完美的老师。(二)我们不该以老师的外表与举止来判定老师的思想与他的修行层次。

好学生的素质

什么是好学生的素质呢?好学生的素质包括:(一)具足涅槃意乐:此等涅槃的意乐当被细分为六种行相(第128段)(二)具足定(与涅槃)的胜解(第129段)(三)将自己贡献于佛世尊(第124段)(四)舍施自身于导师(第126段)(五)履行学生的大小任务(第71段)《清净道论.第三章》

一、具足涅槃意乐

具足涅槃意乐1.等正菩提。2.辟支菩提。3.声闻菩提,即阿罗汉(漏尽者)、阿那含、斯陀含及须陀洹。《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28段》如果你已经是个修行者,那么这概念应该已经根植于你的心中。但是,许多修行者被问及为何修行时,却无法给予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他们会告诉你是为了解除内心的痛苦。这意味着他们还没有很强的涅槃意乐。在《相应部.缘相应.第2 3经》佛陀说断惑因缘的顺生次第是:「苦-信心-愉快-喜悦-轻安-快乐-定-如实智见」。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唯有当你真正地了知苦的时候,你才会生起真切的信心。当强大的信心生起时,愉快、喜悦、轻安、快乐也会随顺生起。然而,许多修行者却十分悲观。他们提不起修行的精进心,改变不了自己的性行,虽然他们自知世间是苦。为什么他们提不起精进心?他们有甚么问题?他们的问题是还未真确透彻地了知苦。佛陀说:「我只教一样东西,(即:)苦及苦的灭息。」有趣的是,你或许认为苦及苦的灭息是两件事,但是为何佛陀说他只教一样东西?这是很重要的中道正见。一件事情――两个层叶面,这两者是同一个现象的两面。出世间的正见应该同时具有两面,正如一个钱币具有两面一般。那么,是哪两面呢?那即是苦与苦的灭息;知苦了苦;或离苦得乐。因此,除了知道那是苦,我们还必须知道趣向灭苦之道――体证涅槃是最高的喜乐。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的心才能充满着愉快、喜悦、轻安和快乐地修行。世俗的生活也是同理。我们相信财富、权力、家庭可以带来快乐,因此发奋图强地认真工作。许多人也不计较充当学徒的辛苦:吃得不好,只能铺席卧地而睡,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至十二小时。虽然他们在肉体上十分疲累,但是精神上却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深信这一切可换取往后的快乐。由于他们乐观地承受这些痛苦,渐渐地经验多了,积蓄多了,有的就买了一货车,开始帮人运载货物。

过了一段日子,他的钱更多了,因此就买了一间店铺买卖灯饰。再过一段日子,他甚至有能力买一间厂房以制造配件。同样地,在修行的道路上,只要你拥有一颗愉快的心,知道体证涅槃是真正与究竟的快乐,那么你就能以愉快的心情去克服修行途中的一切辛劳与痛苦。渐渐地,修行的经验多了,你就能掌握生起喜悦、轻安、快乐的窍诀。继续不断地修行,进一步就能掌握自在入定等的窍诀。如此继续努力,最终你将能获得如实智见,亲身体证涅槃的至乐境界。

【引证一】:证悟之乐――出自《律藏.小品.第七破僧犍度》释迦族的跋提王在佛陀座下出家之后,在第一次雨季安居期中证得阿罗汉果,具足三明。之后,跋提比丘每在林野、树下、空闲处静坐时,往往会由衷发出赞叹说:「好快乐啊!好快乐啊!」其他比丘不明白原因,误以为他在怀念在家为王时的快乐,所以报告佛陀。经过佛陀查问,跋提比丘表示由于在证悟之后,内心体验的无为与安乐,远远超越在世间做国王的快乐,所以才发出如此的赞叹。于是,佛陀有感而发地说:内心没有忿怒的人,如此超越了有与无。他是无畏、安乐、无忧,诸天神无法见到他。由此可见,证悟能带来极大的快乐。

【引证二】:转轮王的快乐比不上初果须陀洹的十六分之一――出自《相应部.大品.须陀洹相应.经一》转轮王在人间统领四大部洲,权势达到顶峰;死后投生忉利天为天神,有众天女陪伴,享受天界的胜妙五欲之乐。但是佛陀说:他的乐比不上须陀洹圣者的十六分之一。

【引证三】:转轮王所享有的快乐――出自《长部第26经.转轮王狮吼经》转轮王拥有七宝,即: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玉女宝、侍从宝、参谋宝,而且有一千个英勇无比的儿子。所以,他在权力、财富、感官享受等一切尘世的快乐方面都达到了极点。转轮王具有智慧,知道何时该行善、何时该退休、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修身养性等等。转轮王具有定力,他进入静室之后,能自在地进入慈、悲、喜、舍四无量定。即使如此,转轮王的快乐仍然不及初果圣者的十六分之一,可见证悟的快乐何等殊胜!结语:中道正见即一体两面的真理:知苦了苦或离苦得乐,二者缺一不可。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38

六种行相

六种意乐导致诸菩萨的菩提成熟:透过无贪意乐,诸菩萨见到贪欲的过患;透过无瞋意乐,诸菩萨见到瞋恚的过患;透过无痴意乐,诸菩萨见到愚痴的过患;透过出离意乐,诸菩萨见到家居的过患;透过独处意乐,诸菩萨见到群聚的过患;透过解脱意乐,菩萨见到一切生存界的过患。《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28段》以上是以诸菩萨的菩提――等正菩提――为例来阐述意乐,但这六种意乐的行相对于辟支菩提与声闻菩提行者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实际上,每个行者都需要启发修行的意乐,而他们修行的进展就取决于他们意乐的纯度和强度。许多人都同样发起意乐而修行,外表差别不大,但实际上他们意乐的内在素质却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这里谈及一旦你如此具足意乐而修行,你在培育戒、定、慧乃至最终体证涅槃的所有修习意愿应被详细分为六种行相。

1.贪行意乐者:我要证悟。原因:这通常发生在一个原本已经非常执取的人。在他追逐着世间的名利地位时,或许他可以很成功。可是一旦失败了,他却经不起连连的挫折,因此转而在宗教上寻求庇护。他想为自己挣回面子,想证明自己不是个失败者,因此他一心想要体证涅槃。这是含有贪欲的意乐。无贪意乐者:愿我得到漏尽者之证悟。

原因:在见到贪欲的过患之后,开始时你还不能完全放下你的控制欲。但是,凭着你的诚意,渐渐地你就可以培养出离的心,不再执着于要成就些甚么。证悟不是一种欲求的成果,而是放下欲求的成果。即使是想要成为「圣者」,例如漏尽者,也是件累赘的事。所以,你要真正地了解只有在证悟之后,你的心才能解脱于欲有,包括想要变成「圣者」的贪欲。想要「成为圣者」还是因缘法;证悟则是一种超越「想要成为圣者」的境界,所证悟的是究竟无为法(超越因缘的法)。具有如此正确见解的意乐是无贪意乐。

2.瞋恚意乐者:我不喜欢这世界。原因:当你面对许多的不如意时,你会变得愤世嫉俗。或许你有过一段破裂的人际关系,所以你瞋恨男人或女人,甚至瞋恨全世界。或许你花了很多心血在你的生意上,最终却遭受你最要好的朋友兼生意伙伴欺骗了。你对全世界感到气愤,你不想再见到那些人,因此你转向证悟之道,以为这样你就可以自由了,不必再见到那些无谓的人。这是含有瞋恚的意乐。无瞋意乐者:我对这无常的世间感到厌离。原因:这是一个如实知见的人。

当你见到以上种种世间的不圆满时,一开始你或许会心怀愤恨。但是见到瞋恚的过患和了知因果业力的法则之后,你开始醒悟或许在过去世你也曾经伤害他人,所以这一世你才会受到伤害。唯有从现在开始不再伤害他人,才能在未来不再受到伤害。你就这样地培养起宽容之心,宽恕别人对你犯下的种种错误。

渐渐地,你会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反省你的种种遭遇。你开始看到无论你有多少周全的计划,结果却往往出乎意料。别人的情况亦是如此。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这世界,所以在这世间没有任何人可以永远如意。这样,你开始看到世间的无常性,对这无常性感到厌离。你最终了解,要超越无常就必须修行,直到证悟。具有如此正确见解的意乐是无瞋意乐。

3.痴行意乐者:我真的要行善、禅修,然后证悟。原因:在听闻佛法之后,你才了解种下善行种子对证悟的重要性,因此你想要积善。你开始行善、禅修、每天发愿。这对于初学佛的人而言是正确的。但是过了一段日子之后,你开始忘记这也不过是要超越这一切因缘法的方法而已。有时你会太忙碌而没有时间禅修,你因而太过自责,太执着于禅修。然而当你做了很多善事之后,你不但自满而且还感到骄傲,太执着于所做的善行。

你忘了这一切善行也只是为了有朝一日你能够超越这一切因缘法,包括诸如布施、持戒、禅修等善法。这是含有愚痴的意乐(痴行意乐)。无痴意乐者:我希望借着这些善行和禅修,得以在日后超越一切善――体证涅槃。原因:除了不造恶业和积极行善的教导之外,一个有智慧的人还应当听闻净化心灵的教导。

为了弃除愚痴的过患和对法的强烈执着,我们必须理解法也只是一个筏。我们必须乘着这个筏,渡过波涛汹涌的轮回之海以到达彼岸。开始时你仍然带着无明,以强烈的信念去履行一切任务。然而,在你的智慧增长之后,你才了解到即使有时无法禅修,但只要保持着一颗欢喜与清明的心,你就会越来越靠近目标!只有当你不再执着于因缘法或有为法(包括善法)时,你才能渐渐地超越因缘法。

所以你必须抱持着正确的心态而修行,了解法也只是达到证悟的方法而已,它本身并不是证悟。虽然精进的修行很重要,但不执着于法、不执着于证悟的正确心态也同等重要。对法的执着也是证悟的障碍。你要趣向证悟,就必须舍弃一切执着,包括对佛法本身都不应执着。具有如此正确见解的意乐就是无痴意乐。

4.没有出离意乐者:抱持着在修行中累积名望、财富、权力之强烈动机而修行。原因:因为看到某些被冠以圣者名称的人拥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名望和权力而感到羡慕。为了得到世间的种种好处而修行,这是没有出离意乐。出离意乐者:愿我得以证悟而不受八风(利、衰、名誉、毁谤、称赞、讥讽、乐、苦)所动摇。原因:在现代社会中,成功人士拥有了财富,

接着名望、权力和朋友也随之而来。但生命是起起伏伏的,他肯定也会尝到它的反面。有得就有失;有了名誉就有毁谤;有欢乐就有悲伤;有称赞就有指责。为了商业利益的冲突,好朋友也会变成敌人。你觉悟到在一切有为法或现实中,你不可能只得到好的一面。你确实期望超越有为法的证悟;你真的羡慕不受这八种世间法干扰的人;你激发修行意乐,而不向往名利地位和世间的快乐。这就是出离意乐。

5.没有独处意乐者:你在现实社会中积极地帮助众生而无法修行;你以为只要有慈悲心就够了,不需要远离群众去禅修,仍然可以证悟。原因:听闻佛法之后,你开始修行。在履行基

本的布施、持戒和禅修之后,你发觉获益良多。你开始与众人分享。接着越来越多人来找你。你逐渐地发现各种不同的善巧方法可以在这基本层次上帮助众生。开始是帮助你的家人,接着是帮助亲戚朋友,然后你对络绎不绝前来求助的人应接不暇,更别说拨出时间去证得更高层次的智慧。你不认为远离群众有甚么好处;你认为现在更好,因为你积极地在改善人们的生命,而你自己肯定将会证悟。这是没有独处意乐。独处意乐者:让我独居于僻静之处,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地观照生命中的现象以达到证悟。

原因:理解帮助他人是增上行的重要基础。一般上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你开始时在修行道上会很真诚地帮助他人。完成了这基础之后,有智慧的人将意识到纯粹实践慈悲的行为并不能带来最终的解脱。不断地实现众人的种种期望也并不是帮助他们的最终办法。见到家居的过患:了解到这种服务群众的社会责任是无止尽的。

生命短暂;证悟之道并不容易。我如今必须离开群众以培育定力。我必须静下来以透视更高的真实法。即使是即将成为究竟圆满者(佛陀)的菩萨也必须离开皇宫,离开服侍他的五比丘,凭借独处的力量而证得佛果,何况是我?独处乃是我寻求更高的定慧、以获得证悟的方法。这就是独处意乐。

6.没有解脱意乐者:我要回归「真我」的涅槃。原因:当开始修习佛法时,你认为涅槃是一个有着恒常快乐的天堂。当你的修行达至更高的层次,你认为涅槃是一种恒常、有着极大快乐的心灵境界。你很难理解涅槃是超越一切因缘法,甚至超越心的境界。这是没有解脱意乐。

解脱意乐者:见到一切有情投生之过患而想要证得超越一切有为法的阿罗汉果位。原因:通过修行,你才能觉悟一切名色法和因缘法乃是无常、苦、无我。只有无为法的涅槃是恒常、乐、无我。见到一切生存界的过患,你因此抱持着解脱意乐而趣向涅槃,以便从一切生存界中解脱。这是解脱意乐。

结语:六种行相的涅槃意乐:1.贪行意乐/无贪意乐。2.瞋恚意乐/无瞋意乐。3.痴行意乐/无痴意乐。4.没有出离意乐/出离意乐。5.没有独处意乐/独处意乐。6.没有解脱意乐/解脱意乐。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39

二、具有定(与涅槃)的胜解

了解定在开展修行的重要性之后,一位学生应当具有定(与涅槃)的胜解、定的尊重、定的趋向。【定的益处】出自《增支部.四法集.第41经》:(一)带领进入安详的梵住(得现法乐住)一切从五根所产生的愉悦都是短暂的。有时即使是世间最美好的享受也会让你感到空虚、惆怅。这种快乐并不能打动你的心,因为只有透过禅修才可以得到更大的快乐,那就是心灵上的快乐。

(二)得定生智见(得殊胜知见)当你有了定力之后,借助定力之光,你可以引导心灵,看见肉眼所看不到的东西。你能够看见自己的许多过去世,看见生于善趣的天界众生如天神及梵天神,看见生于恶道的众生如饿鬼等。这一切可以激发你的思考,以便深入地了解生命的意义。

(三)正念与警觉(得分别慧)稍微的正念与警觉就可以让你进入定的境界。然而这种定力也同时会提高你的正念与警觉。一旦你的心非常专注时,你可以觉知内在与外在的事物。强稳的定力是对事物的无常、苦和无我特质具有特强的正念与警觉的基础。透过强稳的定,你才能以正念照见十一种五取蕴,即:内在的、外在的、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粗的、细的、低劣的、高尚的、近的、远的。唯有如此,你才能对五取蕴所构成的生死轮回感到厌离,并超越一切有为因缘法。(四)渡难渡瀑流(为永尽诸漏)为了证悟涅槃,你必须以持续不断的精进力,解开将你缠缚于三界的坚牢之结。定力赋与你透

视层层因缘实相的能力,甚至是最微细的心法和色法单位。唯有透过禅定,你才有能力专注于既快又微细、剎那生起又消逝的名色法。所以借助定的力量,你将得以证悟无为涅槃。我们必须破除四种名密集,破除三种色密集,运用名色法和五蕴法重复地观照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的名色,然后再观照最微细的名色单位的无常、苦、无我三相,直到证悟涅槃。唯有透过强稳的定,你才能破除名色密集而如实地观照它们。

【引证】佛陀说:尊重定能使佛法久住――出自《相应部.16迦叶相应.第13经》「迦叶,有五件事能导致正法久住、不衰、不失。哪五件事呢?在此,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对导师(佛陀)恭敬尊重,对法恭敬尊重,对僧恭敬尊重,对戒恭敬尊重,对定恭敬尊重。迦叶,这五件事能导致正法久住、不衰、不失。」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佛陀从禅修法中将「定」挑出来而一再强调它的重要性呢?因为佛法是很深奥的,是由智者所领悟的。

佛法在于照见事物的真实本质,而事物的真实本质是非常深奥的。你可知道一秒钟里出现了几万亿个心识剎那吗?如果你的心奔驶、分散,你如何能洞彻、透视到最小单位的心识剎那呢?如果你不能洞察实相,你又如何能证悟最高安乐的涅槃呢?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这法是给有定之人,而不是给无定之人。」出自《增支部.八法集.第30经》事实上,轮回的大苦聚来自无明――也就是见

不到实相。如果你已经是修行者,我相信你一定读过许多佛法,而且确信应当修道。然而,问题是从书本获得的了解是一回事,实践是另一回事。你可能同意诸法无我,但是你还未能做到无我。这是因为有些烦恼可以借着学习所得的智慧而去除,而更深的烦恼则唯有当你的心能透视微细深奥的实相时才能去除。关于这一点,没有定的话是办不到的。

结语:(一)定的益处包括:1.得现法乐住。2.得殊胜知见。3.得分别慧。4.为永尽诸漏。(二)尊重定能使佛法久住。

三、奉献自身于世尊

当你身在偏僻之处而遇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事物时,你应当如是省思:「你难道没有明智地奉献自身于佛陀吗?」这样,凭着对最高的归依处――佛陀――之信念力量,你即可袪除恐怖感。即使帝释天王、天神之王和四大天王在遭遇厄难时仍会感到恐慌;佛陀则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不会感到恐慌,他是真正无畏的大智者,是绝对可靠的归依处。在《旗幡经》《Dhajagga Sutta》里,佛陀告诉比丘们在遭遇厄难时应当只想起他,然后忆念佛陀之功德。因为,只有佛世尊已不再恐惧、退缩,即使是面对最凶恶的魔怪。佛陀的法力无边,他是

我们所能得到的最高护卫、最高加持!当阿难尊者还是一位努力追求解脱的须陀洹时,他说他自己:经历二十五年整,我不断增上修行,世间欲念未曾生:洞见最胜之佛法。经历二十五年整,我不断增上修行,世间瞋念未曾生:洞见最胜之佛法。《长老偈 (Thag) 1039-1040》

偈颂中提到的二十五年,就是他担任佛陀侍者那段时期。在那段期间,他还是一位初果须陀洹圣者。初果须陀洹圣者还未断贪与瞋的烦恼,因此心中还是会有欲念与瞋念生起。阿难尊者之所以能够在二十五年那么久的时间里,心中没有欲念与瞋念生起,这是因为他时常追随在佛陀左右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对佛陀的坚定信心与虔诚奉献,因此心中没有欲念和瞋念。优陀夷(Udayi)比丘有一次曾如下批评阿难尊者。阿难曾问世尊,他的声音会在宇宙中传多远?世尊回答,诸佛是不可测度的,声音可以传得比一千世界(含一千日、一千欲界天、一千梵天)更远,甚至比三千世界更远。

他们可以放光穿越那一切世界,甚至和声音一起传到住在当处的所有众生。阿难对于这样的描述感到很高兴,它无所不摄并超越一切层面。他惊叹:「我真幸运,有位如此全能、具大势力的无上师!」优陀夷驳斥他:「阿难吾友,你的大师具大势力,与你何干?」这些话是个严厉的指控:阿难一直都只看到佛陀个人,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实利益――自己的觉悟。佛陀立即站在阿难这边,说:不是这样,优陀夷!不是这样,优陀夷!如果阿难未得完全解脱就死了,由于他的心清净,他会成为天王七次,或成为南瞻部洲之王七次。

但是,优陀夷!阿难会在这一世就证得究竟解脱。《增支部.三法集.第80经》再说,假如你相信自己甚于佛陀,你一般上很难跳出本身旧有的框框,因为我们的生命深受自身思想与信念的影响。身为凡夫,我们很难放弃一切世俗的享乐。虽然我们可以有些正见,但贪瞋痴的烦恼仍然强盛。如果你与一般人交往,你会很容易重拾旧有的陋习,如喝酒、赌博与滥交。这些仅会带来即时但不善的快乐。只有当我们坚定地遵循佛

陀的教诲,并全力倾心于佛世尊,我们才能挣脱这充满着诱惑、神秘、幻象又空洞的欲界。否则,你很容易又会沉沦其中。

结语:奉献自身于世尊的好处有:1.当你身在偏僻之处而遇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事物时,你即可袪除恐怖感。2.对世尊的信心能增长其他一切善法。3.能超越一切世俗享乐的诱惑。

四、奉献自身于老师

「尊者,我现在把自身奉献于您!」《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28段》如果不能舍弃自身,则会成为一个具备下列特质的人:不能受责备、顽固、不听劝告、或不咨询老师就随自己所欲要到那里就去那里。对于这样的人,老师将不予以财施或法施,他因而难以学得奥秘的典籍。《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26段》这并不是说你不能发问;你必须恭敬地请教。这也并不是说你不能与老师讨论他所给予的指示。即使是在请示和讨论过后,你的老师仍然会叫你做一些在你逻辑范围以外的事。如果他是一位如上所述的良师,那么你应当尽量遵从他的指示。在开始时,你或许不能理解很多事物,但只要以巨大的信心与恭敬心去执行,在亲身体验过后,你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那是在你的正规逻辑和推论范围以外的更高层次。

解脱――这究竟的快乐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即使是寻求普遍的快乐,你也必须花许多年的时间在教育上,再加上勤奋工作,然后才开始会有一些物资上的享受和舒适。然而,心灵上的快乐、禅定所带来的快乐属于更高的层次,那是更珍贵的。因此,作为学生的应当精进,特别是必须愿意遵循老师的指示,针对本身作出改进。所以说,老师将不会教授奥秘的典籍予劣等的学生。结语:(一)只有通过老师,我们才能学到修行奥秘的部份。(二)如果不能舍弃自身的我执和我慢,则不能受教。

五、履行学生的任务

世尊在《犍度》中说:「比丘!门人应对导师履行正务。」《清净道论.第三章.第71段》【学生的任务】1.佐理老师的起居饮食,如打扫房间等。(第71段)你或许并不擅长于执行这些任务,但你可以供养其他物资品以作为替代。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向老师表示感激,同时也能减轻老师在协助你与他人时的负担。最重要的是你要谦虚地布施或供养,如此才能种下更好的善业,且成为增上的助缘。2.礼敬老师(第72段)唯有抱着恭敬与谦虚的心,你才能真正地得到老师的祝福。为了圆满地对老师履行正务以让老师感到欢喜这一环节,学生也应当在晚上的时候去礼拜老师。3.当学生有病痛时,他应当通知老师,以便在适

合自己状况的时间向老师请示。(第74段)私人的接见面谈也非常重要。这不像普及教

育,因为老师必须针对每位学生的个人进展给予指导。如有需要也可以每天与老师会面,况且这也可以激发精进及完成老师所给予的日常功课。或许,刚开始时你不会察觉到每天的点滴指正为你带来的进步。但时日一久,你将会发觉自己似乎已经进步神速。这就是所谓的滴水穿石,积沙成塔了。从世俗迈向修行的路程中,这可算是最有效的方法――潜移默化。《清净道论.第三章》

结语:学生的任务包括:1.佐理老师的起居饮食,如打扫房间等。2.礼敬老师。3.当学生有病痛时,他应当通知老师,以便在适合自己状况的时间向老师请示。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43

第四章性行与业处

性行

性行有六种,即贪行、瞋行、痴行、信行、觉行、寻行……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

《清净道论.第三章.第74段》依据《清净道论》的定义,性行和本性、增性是同一意义,皆指人的个性倾向。精确地说,这里所指的性行是一个人在禅修上所显的性行。有些人天生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子,但他在禅修上却很可能有着过人的潜能或造诣。将人分为六种性行,是种相当简约的方法。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同时具备贪、瞋、痴、信、觉、寻六种性行当中的某几种性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很多人有多重性格。再者,俗语说得好:「一种米养百种人」,世上实有千千万万不同种类的人,怎么说只有六种性行呢?虽说人可以五花八门,但也不离这六大种,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很多修行人在修行时都忘了关注自己所属性行。

一人的良药很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药。比如说,现代健康学大多建议我们多吃生菜,喝生水,但对某些体质偏寒,特别是胃虚的人可不要盲从。同样的,诸如:「完全放松」、「不需决意」等禅修口诀并不适合痴行修行人。痴行修行人反而适合诸如:「时时用心」、「保持正念」等禅修口诀。

这一切分别都取决于修行人性行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通常大部分禅师都只能讲述他们自己亲证的道路。他们通过自己多年的苦修,最终发现了一套适合自己性行的方法。然而,他们的方法对于与他们相克性行的修行者却是不管用的。这性行上如此巨大的差异源自各人宿世习气与今世文化背景的不同。比如说在互相问好时,中国人惯用「今天不错」来形容自己美好的一天,然而对西洋人来说,「今天不错」就包含些贬义。因为只有当自己有点无聊乏味时,西洋人才说「今天不错」。

所以,善巧的禅师会为不同性行的学生宣说不同的修行业处。教育体系的不同也会造成老师与学生的代沟。现代教育体系多注重理智的培育,因此常常忽略了情感上的健全发展,所以现代人在修定时多数偏向于用脑。由于过度用理智专注禅修目标,所以禅修一久就有头痛的现象。事实上止禅的正确发展主要有赖于健全的情感发展。未被现代文明影响的乡下人反而是情感智商较高,因而较容易修定的幸福人。他们不惯于让心情过度紧张,或让自己处在压力中,所以修起止禅来得心应手。

因此在教导现代人时(多属瞋行众生,对自己与其他人都过度苛求),老师都应该注重放松教学,侧重情感的培育,在修行环境的选择都会偏向较舒适优美的环境。所以,了解个人的性行就能更了解适合个人的修行模式。如此明白性行上的差异决定修行方法与模式的不同,你将不会在面对种种不同的禅修方法时感到混淆,也不会因实践某种禅修法而批评其他禅修法门。请牢记《增支部.三法集.第65经》的教示,以更广大的心胸与思量,去接受更多追根究底也不离断贪瞋痴的各个不同的善巧法门。从种种法门当中,选择适合自己性向的方法来修行,亲身体验能灭除贪、瞋、痴的方法就是信心的立足点。

(佛陀说:)「加拉玛族人,不要因为是传统、或传承、或听说、或典籍记载、或合乎逻辑、或推论、或想来合理、或考虑之后接受的见解、或讲说者看起来很有能力、或想到『这沙门是我们的老师』就相信。而是,当你们亲身明白『这些法是不善的、有过失的、智者所指责的、受持与奉行之后会带来伤害与痛苦的』,你们就应该舍弃它们。」「加拉玛族人,你们认为如何?当贪欲、瞋恨、愚痴在一个人心中生起时,会为他带来福利或是伤害呢?」「带来伤害,尊者。」……「这些法是善的或是不善的呢?」「是不善的。」「是有过失的或是没有过失的呢?」「是有过失的。」「是智者所指责的或称赞的呢?」「是智者所指责的。」

「正是由于这个理由,所以我才说:不要因为是传统、或传承、或听说、或典籍记载、或合乎逻辑、或推论、或想来合理、或考虑之后接受的见解、或讲说者看起来很有能力、或想到『这沙门是我们的老师』就相信……加拉玛族人,你们认为如何?当不贪欲、不瞋恨、不愚痴在一个人心中生起时,会为他带来福利

或是伤害呢?」「带来福利,尊者。」……「这些法是善的或是不善的呢?」「是善的。」「是有过失的或是没有过失的呢?」「是没有过失的。」「是智者所指责的或称赞的呢?」「是智者所称赞的。」「正是由于这个理由,所以我才说:不要因为是传统、或传承、或听说、或典籍记载、或合乎逻辑、或推论、或想来合理、或考虑之后接受的见解、或讲说者看起来很有能力、或想到『这沙门是我们的老师』就相信……《增支部.三法集.第65经》简而言之,如果一个修行人能在性行这课题上深思,那么他将会在修行上少走很多冤枉路,少犯很多过失。有些修行人由于到了一些不适合自己性行的修行场所而造了很多口业。

通常他们会看不惯很多事情、跟办事人产生冲突、或与同修产生误会争执,其主要原因是外在因缘与自己的性行太不契合。他在这修道的过程虽然积了一点善业,但是在体悟上并不是很受益。最终,惹来的是心中的种种不满和造下毁谤的口业。所以当你考虑想到某个道场修行,或想参访某位善知识之前,你应当先考虑到性行这个关键课题。如此,你将会在修行道路上少走很多冤枉路。结语:(一)性行有六种,即贪行、瞋行、痴行、信行、觉行、寻行。(二)在修行时,注重性行这个课题能让我们:1.了解适合自己的修行模式。2.将不会在面对种种不同的禅修方法时感到混淆。3.也不会因实践某种禅修法而批评其他禅修法门。4.在修行道路上少走很多冤枉路。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44

性行的原因

什么是性行的原因呢?依据《清净道论》所载,形成性行的原因主要

有四种,即:(1)宿作之因(2)界之因(3)病素的原因(4)宿因决定。[《清净道论》「六种性行」之瞋行人研究]一文整理如下表﹕

【性行的原因】

(1)宿作之因:贪行者——因宿世的美好加行与多作净业,或从天上死后而生此世者。瞋行者——因宿世多作斩、杀、缚、怨等的行为,或从地狱及龙界死后而生此世者为瞋行者。痴行者——因宿世多饮酒及缺乏多闻与问究,或由畜界死后而生此界者成为痴行者。

(2)界之因:贪行者——若四界平等者则贪行者。瞋行者——其他二界(火界风界)重的。痴行者——因地界和水界二界重的人,成为痴行者。

(3)病素的原因:贪行者——痰增长为贪行者或风增长为痴行者。瞋行者——。。。。痴行者——风增长为痴行者﹔痰增长为贪行者。

备注:因宿世的美好加行与多作净业者,或从天上死后而生此世者,并不是一切都成为贪行者或瞋行者或痴行者。同样地,依上述的方法对于界亦无增长的肯定说法。至于在病素中则仅说贪痴二种;而且又前后自相矛盾。他们对于信等性行则一种原因也没有说。所以这些都非确定之说。

(4)依宿因决定:

根据优娑昙结顿所说:「此等有情依宿因决定而有贪增盛,瞋增盛,痴增盛,无贪增盛,无瞋增盛及无痴增盛。」作业时依贪瞋痴何者作用较强,决定呈现出贪或瞋或痴的面貌,如下:

贪强:无瞋无痴——贪着而无忿有慧(无天性)。有瞋有痴——贪着、瞋恚而有愚痴。有瞋无痴——贪着而忿怒有慧。无瞋有痴——贪着与愚钝而无忿(乐天性)。

无贪:无瞋无痴——无贪无痴而有慧者。瞋痴强——少烦恼、瞋恚而又钝慧。有瞋及无痴——有慧、但有瞋而忿。无瞋及痴强——贪着、无瞋恚而乐天性但愚钝。

依上述可知,各人在起心动念之际,往往是贪、瞋、痴(三不善因)、无贪、无瞋、无痴(三

善因)出现频率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不同强度的性行。譬如若常没有贪念而瞋心、痴念却都强,就会呈现「少烦恼、瞋恚而又钝慧」的个性,所以所谓瞋行人往往也可能是贪行人或痴行人,只是瞋相较强而已,这是宿因及作业时之习性所致。

结语:形成性行的原因主要有四种:1.宿作之因。2.界之因。3.病素的原因。4.宿因决定。

性行的同分与区别

这六种性行,信行者为贪行者的同分,觉行者为瞋行者的同分,寻行者为痴行者的同分。

《清净道论.第三章.第75、76、77段》性行的同分与区别是一件十分值得思考的事情。在确定了自己的性行后,在修行道上你将能知道自己容易掉入的陷阱,不会一味地只在你性行上的长处下功夫。当你应用自己性行的优点修行时,你也能觉察到自己性行上的偏激。比如说,你是一个信行者,常常以信念行事,但你应该警觉自己的信念容易偏向贪念。除此之外,贪念会以类似信念的面貌呈现。当你不警惕时,贪念会油然而生。有些人甚至以为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单靠着信念行事,最终遭受很多因贪念而生的痛苦时,还不知自己错在何处。例如,在佛陀时代有位住在舍卫城的婆罗门名为跋迦梨(Vakkali)。

有一天,他目睹佛陀在城里托钵。佛陀圣洁、安详的外表深深地吸引他。由于对佛陀的敬仰,他要求加入僧团,以便能更亲近佛陀。出家为比丘后,他总是靠近佛陀身边,疏忽身为比丘应有的职责和禅修。在此,信念慢慢地转变成贪念。佛陀因此告诫他:「跋迦梨,你这样靠近我、注意我是无益的。你应该去修定,因为唯有见法者见我。不能领会佛法的人并没有「看见」我。所以,你必须离开我的视线。」听了佛陀这么说后,跋迦梨十分沮丧且无法忍受。他离开精舍,登上给哈故土(Gijjhakutu)高峰,想要跳下去自杀。这时侯,佛陀明白跋迦梨的内心痛苦和沮丧,并知道他可能因此丧失证得圣果的机会。

佛陀放光以让跋迦梨觉得佛陀好像就在他身边。跋迦梨果真马上放下类似信念的贪念杂染,放掉哀伤,顿时感到欢喜和振奋。世尊说:「对佛法具有欢喜心、信心十足的比丘将体证涅槃――轻安、无为、快乐的境界。」

《法句经第138段》此时,跋迦梨领略了纯凈信念与掺有贪念杂染的信念的区分。他勇敢地放下对佛陀的执取,油然生起坚固不移的凈信。在听完此偈之后,他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从这个故事,我们能领略到很珍贵的教诲。俗语说:「善恶在一线之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善因缘的引导下,贪念可能转变成信心;在恶因缘的引导下,信心可能转变成贪念。虽然两者表面上差别不大,然而,一位好的老师却可以很明确地指出你何时是具足信心,何时却不自觉地倾向贪念。因此,修行者必须注重以下将要讨论有关性行的同分与区别的陈述。这是修行者自我检查修行的一个好依据。

(一)信与贪

这两者为同分,因为他们都显得热情又不喜欢苛刻的表现。

信行者与贪行者之差别:

信行者:1.追寻高尚的戒德等,譬如:为了净化自己而持戒、禅修。2.不放弃有利益的,譬如:在净化的过程中,即使与烦恼对抗是很痛苦的,他仍然会坚持下去,不到成功绝不中止。

贪行者:1.追寻世间名利,譬如:抱着想要成名的意念而禅修。2.不放弃有害的,譬如:由

于过度精进而导致身心都累垮了,但是他还是要硬撑下去,不到成功绝不放弃。

(二)觉与瞋

这两者相似,都有不滋润、不执着所缘的现象。觉行者在善法中不滋润、不执着所缘。瞋行者在不善法中不滋润、不执着所缘。

觉行者与瞋行者之差别:

觉行者:1.只寻求真确的过失,譬如:虽然不喜欢某个人,但你还是实事求是,当那个人做了一些有利大众的善事,你还是会对此善行表示赞扬。2.抱持着回避诸行的态度。比如说,当不利的事发生时,觉行者明白事情不会天天一帆风顺,不利之事总会发生,这是诸因缘的过患。

瞋行者:1.只寻求不真实的过失,譬如:当你不喜欢某个人时,你会倾向于对他有偏见,所以不论他做甚么,即使是善意的,你都会批判为劣行。2.抱持着回避有情的态度。比如说,当不利的事发生时,瞋行者就会怪罪于人。

(三)寻与痴

为了让还未生起的善法生起,痴行者会尝试策划种种精进的方法。但是,这些决策不只不能帮助他成功,反而会障碍他的成功。换言之,由于痴行者的愚痴,即使他以善念要去改进自己,最终只会得到反效果。寻行者也是如此,他尝试理解和思惟一切事物,但有些事是不能被理解的。当他尝试用种种思惟来理解一些匪夷所思的事物时,他将因不得其解而感到更加困惑。有邪见的人被归纳为痴行者。

寻行者与痴行者之差别:

寻行者:.1.有各种混淆思惟。比如常常在遇到一件事物之后,他会反复地在脑海里思

惟这一件事物乃至思惟过度,头脑一片混淆。2.因有各种混淆的思惟而不能确定。

痴行者:1.掉举。比如常常想起自己该做而没去做、不该做而又去做的一些陈年往事。2.因不能洞察故动摇。

结语:(一)信行者为贪行者的同分,觉行者为瞋行者的同分,寻行者为痴行者的同分。(二)修行者必须注重有关性行的同分与区别的课题,因为这是修行者检查自己修行的一个好依据。

性行的辨知法

威仪与作业,而食及见等,于法之现起,辨知于诸行。《清净道论.第三章.第87段》

依据《清净道论》所载,将性行的辨知法分成几个项目,也参考[《清净道论》「六种性行」之瞋行人研究]一文整理如下表:(外相介绍)

贪行者、信行者:走路:以自然的步骤及优美的走法而行走,徐徐地放下他的脚,平正地踏下,平正地举起,他的足迹是曲起的(中央不着地)。站立、坐:以令人喜悦而优美的姿态站立或坐着。睡:不急地、平坦地布置床座,慢慢地卧下,以令人喜悦的姿态并置其手足而睡。若叫他起来时,他不会紧急地起来,而会慢慢地答复,犹如有怀疑一般。

工作:不急不缓令人欢喜而圆满地工作。食:喜欢脂肪及甘美的食物。进食时,则作成不大过一口的圆团。细尝各种滋味而不急迫地进食。若得到任何美味则生喜悦。见:即使见到细小的喜悦事物,也会生起惊愕而久视不止。纵然只有小德行,也会生起执着;但真实有大过失时,却不去重视。在他离开一个地方时,会留恋回顾不舍而去。

瞋行者、觉行者:走路:以脚尖像掘地一般而行走,他的脚急促地踏下,急促地举起,而他的足迹是尾长的(后跟展长)。站立、坐:以顽固的姿态站立或坐着。睡:急促地这里那里把床座布置一下,将身投掷到床上,皱着眉头躺着。若叫他起来之时,则紧急地起来,犹如被触怒一般地答复。工作:紧张而不圆满地工作。食:喜欢粗酸的食物。

进食时,则作成满口之团,不细尝滋味而紧急地进食。若得任何不美之食物则生瞋怒。见:即使见到细小的不如意事物,也会如同厌倦一般,不会久视。纵然见到小小过失,也会生起瞋恼;而真实有德行时,却不会在意。在离去时,显得想要离开的样子,而毫无顾恋地离去。

痴行者、寻行者:走路:以混乱的步法行走,他的脚像惊愕者的踏下,亦像惊愕者的举起,而他的足迹是急速压下的(前后都展长)。站立、坐:以混乱的姿态站立或坐着。睡:不善于计划地布置床座。大多身体散乱、覆面而躺卧。若叫他起来时,则发出「唔」声而迟缓地起来。工作:缓慢而紊乱地工作。食:没有一定的饮食嗜好。

进食时,作成不圆的小团。将残食投入进食用的器皿中。常弄脏嘴巴。内心散乱、东想西想地进食。见:见到任何事物都是依顺他人的意见,听到别人苛责或赞叹他人,他也跟着苛责或赞叹,自己没有智力取舍辨别。

一般而言,不同性行者有不同的威仪(行、走、坐、卧等)。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一位瞋行者也可以表现贪行者的威仪等。对于一个杂行者,他则有多种行相。义疏又说 :「获得他心通的老师就会知道弟子的性行,并且会为他宣说适当的业处。其他的老师则会用种种方式询问弟子,从谈话中辨别弟子的性行。」《清净道论.第三章.第96段》简言之,不能只以外相去判定自己的性行,更好的方法是去寻获一位具有他心通的老师。如果找不到具有他心通的老师,能寻获一位能善巧地教导你的老师也是很好的。因此,具备以下条件的老师为十分珍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46

(一)获得他心通唯有佛陀对他心通具足全面的掌握。尽管舍利弗尊者也以他心通帮助了许多人,但是对于有些人他还是不能全面掌握。因此,我们不能期望在佛陀般涅槃之后找到一位对他心通具足全面掌握的老师。换言之,我们不可能在佛陀般涅槃后找到一位完完全全明白你的所有因缘的老师。如果你能够找到拥有部份他心通的老师,你就应该感到庆幸了。

事实上,连你自己也不能完全了解你自己。老师偶尔也会在判断你的性格上犯下小小的错误,但你千万不要因此失去信心。如果你能够找到拥有部份他心通的老师,而且老师也愿意引导你,你就应当对老师具备信心。如此,在他的引导下,你将能修行到证悟涅槃。

(二)具有足够的时间与你对话讨论,以让你充份地表达自己你应当坦诚地与老师交流,被问到问题时也应当坦白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不要提供自认为老师想要知道的答案,也不要提供从书本上读到的答案。

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准确地了解你、帮助你。如果找到了一位好老师,你就应该坦诚,不要被我慢心束缚着。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给你对症下药。当老师辨知了你的性行之后,他就知道你的长处与不足,从而约略地规划你个人的进展蓝图。这蓝图中将概括你的禅修进度、适合住所与禅修业处。

结语:通过三种途径,老师能够辨知学生的性行:(一)诸如走路、站立、坐、睡、工作、进食、见的外相。(二)他心通。(三)充分的师生交流和交谈。

住所

什么样的住所是适合某种性行的修行人呢?很多修行人只知道修行的住所应该简陋朴素,然而,依据《清净道论》所载,不同的性行者适合住在不同的住所。

(一)瞋/信/痴行者舒适而令人一见就生起喜悦的住所为适当。1.地点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2.设备良好。3.犹如梵宫一样地用各种色彩严饰的住所。4.布置有清洁悦意的家俱。

5.处处撒布芳香的花及华香。6.没有昆虫、臭虫及蛇鼠。7.给侍饮食者美丽可爱,浴净涂油,有熏香华香等的芬芳。8.食物具有色香味及养分而令人悦意的。分别处:痴行者的住处以面向四方、没有障碍而空旷者为宜。

(二)贪/寻行者恶形丑色、令人一见就厌恶的住所。1.地点不能过高或过低。2.没有良好设备。3.高悬的山窟、草舍或柴庵。4.散遍尘垢,朽腐崩溃。5.荒芜,有猛兽的危害。6.给侍饮食者形貌丑恶、臭气可厌。7.食物粗糙而且坏色,无论何种食物都只以够充饥即可。《清净道论.第三章.第97段》分别处:寻行者不适合住在面向四方空旷处的住所。

(三)觉行者.觉行者没有不适合的住所。《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02段》

结语:(一)不同的性行适合住在不同的住所。(二)瞋/信/痴行者适合住在一见就令人生喜悦、舒适的住所。(三)贪/寻行者适合住在恶形丑色、一见就令人生厌恶的住所。

(四)觉行者没有不适合的住所。业处修行者应从四十业处中寻得适合自己性行的业

处。《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03段》《清净道论》记载的止禅业处共有四十种。依《阿毗达摩理论与实践》一书(第301-302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47

四十种适合不同性行的业处整理如下表:【四十业处】
七组
四十
业处



安止定


性格








十遍
地遍






一切
水遍






一切
火遍






一切
风遍






一切
青遍







黄遍







赤遍







白遍







限定虚空遍






一切
光明遍






一切
十不净
膨胀相







青瘀相







脓烂相







断坏相







食残相







散乱相







斩斫离散相







血涂相







虫聚相







骸骨相







十念
佛随念







法随念







僧随念







戒随念







舍随念







天随念







寂止随念







死随念







身至念







出入息念






寻/痴
四梵住
慈梵住







悲梵住







喜梵住







舍梵住







四无色
空无边处






一切
识无边处






一切
无所有处






一切
非想非非想处






一切
食厌想







四界差别观









从上表中可看到不同性行者适合修不同的业处。然而,《清净道论》还说:其实,每一种善法的修习都对降伏诸如贪等烦恼有效。每一种善法的修习都对增长信心等善法有益。《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22段》因此,学生应当掌握多种业处,建立强稳的基础,为将来观禅的修习作准备。

如《弥醯经》说﹕「应当修习四种法:为除贪欲应当修不净 ; 为除瞋恚应当修慈爱 ; 为断杂念应当修安般念 ( 呼吸念 ) ; 为绝灭我慢应当修无常想。」……对一种性行者宣说七种业处。(慈、悲、喜、舍、不净、无常想、安般念。)《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2段》
结语:(一)虽然说不同性行者适合修不同的业处,然而,概括地说,每一种善法的修习都对降伏诸如贪等烦恼有效;每一种善法的修习都对增长信心等善法有益。(二)一位学生应当掌握多种业处,建立强稳的基础,为将来观禅的修习作准备。


普遍适用业处 在观察你的性行及获知你过去的修行之后,老师将能给与适合你的(个人)特别业处。

然而,通常老师会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不坚固,所以,他也会给予你诸如慈心禅与佛随念的普遍适用业处。为什么老师要如此做呢?在《增支部.十一法集.第十经(缅文版第九经)》里,佛陀说有两种修定方式。

第一种为轻率的修定方式:行者在贪欲、瞋恨、昏沉与睡意、掉举与追悔、怀疑的缠缚下修定、再修定、反修定、错修定。佛陀称这种修定方式为劣马的修定方式:山达,怎样是以劣马的方式修定?

当劣马被绑在马槽旁边时,它如此修定:『饲料!饲料!』为什么呢?因为它不会想着:『今天马车夫会派我做什么事?我要如何回报他?』当劣马被绑在马槽旁边时,它只会如此修定:『饲料!饲料!』」「同样地,犹如劣马一般的人去到林野、树下或空闲处。他的心被贪欲缠缚,被贪欲淹没,不能如实地了知(如何)脱离已生起的贪欲。滋长着内心的贪欲,他修定、再修定、反修定、错修定……」「他的心被瞋恨、昏沉与睡意、掉举与追悔、怀疑缠缚,被瞋恨、昏沉与睡意、掉举与追悔、怀疑淹没,不能如实地了知(如何)脱离已生起的瞋恨、昏沉与睡意、掉举与追悔、怀疑。滋长着内


心的瞋恨、昏沉与睡意、掉举与追悔、怀疑,他修定、再修定、反修定、错修定……山达,这是犹如劣马一般的人修定的方式。」佛陀称第二种修定方式为良马的的修定方式。佛陀对山达比丘说:「山达,以良马的方式修定,不要以劣马的方式修定。」「山达,怎样是以良马的方式修定?当良马被绑在马槽旁边时,它不会如此修定:『饲料!饲料!』为什么呢?因为它会想着:『今天马车夫会派我做什么事?我要如何回报他?』……因为良马视刺棍加身犹如债务、束缚、损失、不幸。」


「同样地,犹如良马一般的人去到林野、树下或空闲处。他的心不被贪欲缠缚,不被贪欲淹没,他如实地了知(如何)脱离已生起的贪欲。」叶「他的心不被瞋恨、昏沉与睡意、掉举与追悔、怀疑缠缚,不被瞋恨、昏沉与睡意、掉举与追悔、怀疑淹没,他如实地了知(如何)脱离已生起的瞋恨、昏沉与睡意、掉举与追悔、怀疑……」


由于想要快速地证得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禅,很多修行者都急急忙忙地要修习(个人)特别业处。他们轻率地修习「普遍适用业处」或根本不修习「普遍适用业处」,因而在禅修上遇到很多问题。普遍适用业处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在禅修中给予修行者保护,甚至在前行中帮助修行者去除五盖的障碍,让修行者能在无五盖障碍下修习(个人)特别业处。慈心禅与佛随念是第一级课程中的「普遍适用业处」。


现代人承受着诸多压力,以致在禅修时心容易僵硬起来。慈心禅可以软化我们的心灵。当我们具备了柔软的心之后,我们将能顺利地修习(个人)特别业处。由于外来的诸多诱惑,现代人也容易感到混淆、茫然。在前行中修习佛随念能让我们的心有个真正的心灵归依处与立足点,好让我们更能专注于禅修。为了让众多修行者奠定一个良好且稳固的修行基础,在第一级课程中,我们将深入讨论普遍适用

业处――慈心禅与佛随念。这能确保修行者日后不会以劣马的修定方式修习止禅,而是以良马的修定方式修习止禅。在第二级课程中,我们才会详细地讨论(个人)特别业处的修习。

结语:(一)因为基础还不坚固,很多修行人在修定时容易堕入劣马的修定方式。(二)如果行者修习普遍适用业处――慈心禅与佛随念,他将会自然地以良马的修定方式修定。
慈心禅与佛随念


传统上,在修习诸如慈心禅等止禅业处时,我们惯于应用一套完整的禅修指示。这完整的禅修指示里涵盖了很多要点,然而这些要点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就能马上领略的。初学者应该顺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在有系统的实修指示和训练下,慢慢领略各个不同要点的意境。当修行者能够过五关斩六将,经历重重意境的突破后,最终他就能掌握禅修指示里的所有要点。对于一位修行者,口头上一字不漏的念诵或是日日不断的重复修习都是至关重要的预备工作。然而,在实修的道路上,最重要的莫过于对法的直接领略,我们称之为「突破」。

实修是个渐进的过程。首先,修行者应在某个重点上下功夫。随着禅修的进步,修行者就能注重下一个重点。当你真正修到某个层次时,你才能真正领略某一段(之前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但还不能以心直接领略)禅修指示的真正含义。

此时,修行者就会有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禅修体验,这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最终,重重的小突破酝酿成对某业处的完全掌握。在禅修的开始阶段,修行者不应一开始就尝试明白整个禅修口诀。这对修行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心理负担。以下我们将谈及专为第一级修行者而编写的的实修指示。更高的慈心禅与佛随念的实修指示将在在第二级的书中谈及。

结语:(一)初学者应该顺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在有系统的实修指示和训练下,慢慢领略禅修指示里各个不同要点的意境。(二)修行最重要莫过于对法的直接领略,我们称之为「突破」。


慈心禅

【方法】祝福一切众生远离危难、远离精神的痛苦、远离身体的痛苦与健康快乐。愿我远离危难。愿我远离精神的痛苦。愿我远离身体的痛苦。愿我健康快乐。愿亲爱的人如:父母亲、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愿无好恶感的人如:路上的行人。愿讨厌的人。愿东方的一切众生远离危难。愿他们远离精神的痛苦。愿他们远离身体的痛苦。愿他们健康快乐。愿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愿一切众生远离危难。愿他们远离精神的痛苦。愿他们远离身体的痛苦。愿他们健康快乐!
˙

慈心是一种感觉,一种柔和且真心的内心感觉;文字只是用来启发「慈心感觉」的一种工具。˙然而,很多人忽略这一重点,常常在修慈心禅时口中念念有词,心里却连一丝的感觉也没有,这样并不能达到慈心的境界。˙慈心是一种超越语言的感受,并不是一种东西,它是可欲而不可求的。˙修习慈心禅时:――不用担心有没有慈心的感受出来――开始可能只是一点点的感觉,这就够了,记得滴水可穿石啊!――不用担心发慈心的方式是否正确――并没有所谓标准的「爱的程式」,只要有心就够了!――不用担心不能一字不漏地念诵整个口诀。


――口诀只是我们借用来启发慈心的「工具」罢了,别咬文嚼字!要放轻松!˙那怎么样才能培育与滋养慈心的感受呢?培育与滋养慈心时千万别着急,最重要的是能看到众生的真、善、美。˙简略地说,能够看到「美」,就能生起慈心。美并不是一种罪过,他是瞋行者的良药,更是修习慈心最好的助缘。˙另一重点是爱别人之前先要学会爱自己。˙如果自己是个真正幸福的人,很自然地就很想与人分享。幸福的人更容易关心别人。˙欣赏美,学习真正地爱自己。˙到花园散步、欣赏美丽的花朵、到沙滩漫步、

到山上看日出、到郊外越野、在湖边欣赏夕阳。宠一宠自己……˙在欣赏美的同时,让自己放轻松,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吐出一口憋在心里的闷气。˙在休息的同时,你将会领会到你已经好久没有真正的关心你自己这个众生了。你自己这个众生多么需要爱与关怀。你可能给自己很多的物质照顾,然而在心灵上却有一大缺陷。˙

所谓的物质照顾也只是商家们的广告,在实质上,你只是在你的身体表皮上涂漆,身体的内在还是个空洞。˙所以,爱自己从休闲开始。生命的一部分应该回归于大地母亲的怀抱。让自己沐浴在大自然的美丽韵律中,倾听小鸟的歌唱,潺潺的海水声……感觉无忧无虑。˙如果有朝一日你能感觉到自己就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如果有朝一日你能感觉到被爱着,就像小孩被呵护着,那么你在慈心禅的修习过程已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呢?你就让自己持续地被爱滋润和灌溉,一天一天的成长,直到这爱盛溢出来……滋润每一个人的心房……家家户户……男女老幼……
˙这就是慈爱――慈心禅。


佛随念
【方法】思惟佛陀的九种功德:阿罗汉:他已灭除烦恼。正遍知:他凭自己证悟圆满的正觉。明行足:他的智慧与德行达到完美。世间解:他了解世间。无上士调御丈夫:他是那些堪受调伏者的无上引导者。天人师:他是天神与人类的导师。佛:他是觉悟者。世尊:他是过去生善业福德果报最吉祥的拥有者。˙很多修行人都有念佛的经验,可惜的是虽然口里念着佛号,但是心却不能与佛相应。˙如果一味强调念念不休,在形式上下功夫,而不先在最基本上启发与佛相应的感觉,终究会一事无成。˙

佛,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是个太抽象、太遥远的概念。˙要怎么做才能让我们与佛相应呢?˙你要能感觉到在灵修的道路上,自己只是个呱呱坠地的小孩。佛陀就是你的父母亲,给予你如同父母亲的照顾和呵护。
˙

对佛有信心,就像小孩在学校被人欺负时,始终会很自信地说:「我爸爸很壮,你别欺负
我,不然明天我教我爸爸来跟你算帐!」有爸爸撑腰、有妈妈悉心照顾的小孩最幸福,有佛
陀加持的修行人也是最幸福的!˙如果能对佛有着更深的认识,我们就能对佛生起更坚固的信心。˙到印度四大圣地朝圣能让你对佛陀这位历史伟人的真实性更具信心,并让我们亲身感染佛陀诞生、成道、说法和般涅槃所遗留下来的神圣气氛。˙


每日在生活中实践佛法是另一个重点。当你对佛法有更深的体悟时,你对佛陀的信心会自然增强。˙常常亲近有修行的出家众能让我们感受到善知识的慈悲摄受……佛陀是我们修行中最佳的善知识、最珍贵的朋友……˙感慨自己过了大半生,替自己做了些什么?太相信自己,反而被自己骗了……佛陀才是真正的智者、我们真正的朋友兼导师啊!˙坚固的信心不能在朝夕内生起――正所谓「日久才能生情」。˙开始的信心是柔和平淡的,当相应的感觉愈来愈深时,就会有一种喜悦、轻安、愉快,乃至到最终的心心相应,完全地契入佛功德世界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49

第五章修行的障碍

十种障碍

住所家利养 ,众与业第五 ,旅行亲戚病 ,读书神变十。《清净道论.第三章.第29段》

障碍有两类:一类是比较外在的,即所谓的十种障碍;另一类是较为内在的,即所谓的五盖。先,修行者应当破除十种障碍。以下十种障碍的陈述乃改编自《清凈道论》,只是第十种(神变)另加了一些适合初学者的解释。《清净道论》的陈述是以出家修行者为例所做的解释,在家修行者的情况可以据理类推。这十种障碍对有些人是障碍,对有些人则不成障碍。前者

在修行时应以少事为妙,后者则能因不执取而不被障碍所束缚。

(一)住所1. 这并非对一切人都是障碍。对于热心从事于装修建筑等事的人,或在自己的住所里喜好积储很多物品的人才是障碍。2. 有些人会因种种原因而对自己的住所有种种的期望,并对住所的一切非常执取,对这样的人而言,住所自然成为障碍。

(二)家1. 「施主的家幸福,我也幸福」,如果像这样子和施主相亲相伴而住,对于这样的人,家则成为障碍。2. 对于有些人,即使与父母亲同住,(因双方都喜好修行,或因本身超然于外境,所以)父母亲也不成为障碍。

(三)利养1. 利养是四种资具。2. 从清早到初夜,他(修行者)不断地接待各方人士。3. 即使在破晓时分有人求见,他也必须接待。4. 他(修行者)应当离开大众而单独在那些没有人知道他的地方修行,这样则可以破除障碍。

(四)众1. 这是经学众或论学众。2. 因为要教授他们或质问他们,使得他(修行者)没有机会去禅修,所以徒众是他的障碍。3. 他应该以三个方法破除障碍:‧如果那些学生已经学会了大部份课程,只剩少部份未学,则须教完少部份之后,就进入森林而住。‧如果他们只学得了少部份,还有大部份未学,则应当找另一位教师替代自己。‧如果找不到替代教师,他仍然应当舍离徒众而去。

(五)业1. 业是新营造(修建)之工作。2. 从业者必须知道工匠等从事营造的材料是否获得了,又须监督他们是不是在工作,这一切都是障碍。3. 他应该以三个方法破除障碍:‧如果只有少部份未做的话,便完成了它。‧如果还有大部分未做的话,则应交付给僧团或僧团里负责的比丘。‧如果无法这样做,则应当将自己的所有物施与僧团,然后离去。

(六)旅行1. 旅行是行于道路中。2. 在修行的期间计划旅行,即使是朝圣之旅也是一种障碍。3.他应当放下旅行的念头。

(七)亲戚1.当师长们或父母亲有病便是他修行的障碍。2. 他应该看护他们,直到他们痊愈,即断除了障碍。

(八)病1.任何疾病都会令人苦恼,所以是障碍。2.所以有病时,必须服药治病。3. 如果治疗很久仍未病愈,他应对自己的身体如此思惟:「我不是你的奴隶和雇佣。为了养你使我沉沦于无终止的轮回之苦!」然后毅然地去修行。

(九)读书

对于常常阅读与修行无关之书籍的人,读书是障碍。

(十)神通

1. 神通对于观禅而言是障碍,对于定而言不是障碍,因为神通是透过定而获得的。2. 因此,希望修成观智的人应该断除包括神通在内的十种障碍。希望修成禅定的人则应该断除上述九种障碍。在这里,我们可以从更适合初学者的另一个角度来看。有些初学者是为了得到神通才来修行的。3.当一个人对神通的修习太过于热衷时,他将不会欣赏禅定的微细进展。

4.在他修行时,他将不断地寻求神通迹象,而忽略心的微妙发展:即从粗显的遍作定到较微细的近行定,然后再到最精细微妙的安止定。5. 神通是不容易证得的。只有全面地掌握最高的禅定,例如修行八种遍禅到非想非非想处无色禅,成就高超的五自在,甚至于完成了十四种御心法,比如顺禅、跳禅等等,然后才有可能成就神通。因此,只有少许卓越的修行者才能有此成就。6.所以,如果一开始修定时就好高骛远,只是一味寻求神通迹象的显现,那么「神通」就成为障碍。

在十种障碍里的住所、家、利养、众、业与亲戚中,我们理应在修行前尽量履行本身的任务与责任。然而,世间的事务却易令人产生错觉。我们常以为世间的事务终有一天可以有个终究的了结,其实不然。我们必须在事务处理告一段落时,就坚决地拨出时间,暂时抛开一切事务而从事修行,因为世间的事务是无止尽的。如果具备良好的条件,能够完全放下世间事务而专心修行,那就更好。所以,如果你要修习更高层次的法乃至达到解脱,你必须具备如此的正见。

结语:(一)十种障碍为:住所、家、利养、众、业、旅行、亲戚、病、读书、神通。(二)我们必须坚决地(暂时或长久)抛开世间事务而修行,因为世间的事务是无止尽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50

五盖

对某些人而言,行道是艰难的,因为他们受到五盖等敌对状况的顽强对抗。《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5段》五盖(五种障碍)与禅那是互相对立的。如果自己内心的五盖还未去除,则会产生障碍,使心不得净化,因而不能进入近行定和安止定,也无法彻见实相。五盖即:

1.贪欲2.瞋恨3.昏沉和睡意4.掉举和追悔5.怀疑。许多修行者都可以觉知粗显的五盖。透过亲身体验,他们了解到唯有降伏五盖后才可轻易又自然地专注。然而,对一位老修行者而言,这会比较复杂。为何复杂?除了粗显的五盖之外,五盖的性质也可能是微细、潜伏性的。缺乏高度的警觉与经验,你将不知道心已被微细的五盖所污染。例如慈心的远敌瞋恨是比较粗显的,而其近敌贪爱则相对是微细的;悲心的远敌伤害心是比较粗显的,而其近敌忧伤则相

对是微细的。因此,在开始修习慈心禅时,我们很容易察觉远敌瞋恨的生起,及时用慈爱来对治。修习一段时间之后,虽然远敌瞋恨不常生起了,我们却容易掉入近敌贪爱的陷阱中,不知不觉之间对我们散播慈爱的对象生起微细的贪爱。在开始修习悲心禅时,我们很容易察觉远敌伤害心的生起,及时用悲悯心来对治。修习一段时间之后,虽然远敌伤害心不常生起了,我们却容易掉入近敌忧伤的陷阱中,不知不觉之间对我们散播悲悯的对象生起忧伤的情怀。

每当我们被微细、潜伏的五盖征服,不能及时察觉而继续禅修时,我们总会觉得只有一半的心在专注,另一半却被卡在某种境界。这种现象让我们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修行者由于有相当的修行经验,所以很容易摆脱粗显五盖的障碍。但是,如果不了解更深一层的禅修教授,或者有时正念与正知的力量薄弱时,就很可能受困于微细的五盖而不自知。

这是导致他们的修行境界不能继续提升的一项重要因素。此外,老修行者还会碰见一种复杂的现象。有时,当下并无明显的外在因缘使他们心生五盖,但他们还是无法专注于禅修,或者即使可以专注却无法持久。以下便是他们无法持续专注的两个常因:

1.过去恶因当下成熟而产生负能量每一天,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着业力所生的种种色法或能量在我们身上产生。如果当下有过去恶业成熟,这恶业即会产生或强或弱的负面能量。它笼罩着我们,导致我们无法专注禅修。如果我们有能力检查当下笼罩着我们的负面能量,我们将能循着负面能量的轨迹而追溯到它的原因乃是过去所造下的恶业。反过来说,善业所产生的正面能量会让我们易于专注禅修。所以,为了使禅修更顺利,我们应该积极行善,护持修行者。

这不但能使更多的过去善业成熟,而且当现在这些善业在未来成熟时,它们将成为禅修的重要助缘。以下是某些老修行者常有的现象:即使今天你多次禅坐都很好,次日早晨醒来时却觉得很不舒服,以致不能专注禅修。这是因为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业成熟,而业力产生不同的业生色聚的缘故。过去的恶业所产生的负能量导致你不能如理作意,心不清明而且动摇,无法专注。

但是你不需要为此而担心,不要以为你一夜之间就失去原有的禅修善巧。许多人就是因此而太过于担心,所以就努力勉强要重新得回之前的微妙境界,却反而弄得身心疲惫不堪。过去的某些不善业力十分强大,你无法凭一时之力去克服它,只能任它自然地消耗,直到那段不善的果报耗尽为止。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勉强禅修,你只须去散散心、阅读或思考佛法、诵经或向三宝

忏悔。这些活动可以激起正面思惟,加速净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一两天,也可以长达一两周。关键是每当你禅坐不佳时,不要总是以为你一定是做错了甚么,很可能你的禅修方法并没有错,只是过去的恶业力正在成熟,产生负能量影响着你的缘故。

2.在净化过程中负能量也可能被释放这是因为每当五盖生起时,心会制造负面的心生色法与时节生色法,而这些负面色法或能量会滞留在我们身体。禅修时,身体的净化过程使一些过

去阻塞在体内的负能量被释放出来。那时,心将被负能量所笼罩,使人觉得犹如被困在一种混浊、朦胧的境界中,以致无法禅修。这种现象通称为「好转反应」,发生在禅修者的「排毒时期」。

心在净化的同时,身体也同时被净化。所以,当某些阻滞的负能量被释放时,你会觉得好像在「冒烟」、无精打采,无法禅修,这时你就不应勉强自己,因为负能量被清除的同时并不适合注入正面的能量。

譬如在大扫除的时候你不会搬入新家俱。你应当等到所有的尘埃都被清除后,房子完全干净了,才能搬进新家俱。同样道理,这种在净化过程中清理浊气的现象被称为「好转反应」,有些人甚至会有一些症状如晕眩、呕吐、头痛等,而无

法专心禅修。对治「好转反应」的方法正如以上第一点所述:只须放宽身心,不必担忧。在这过程之后,身心会更轻松,打起坐来也就更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修行进展的过渡期间(旧有的负能量被清除以便日后能容纳更多的正能量时),你不能久坐,也无法深入禅修。因此,当你有时无法禅修时,你无须自责,那可能是好转反应,是个好现象呢。放松与顺其自然是最佳的方案。

结语:心无法专注时,可能是因为一)粗显的五盖生起。(二)微细的、潜伏性的五盖生起。(三)过去恶因现在成熟产生负能量。(四)心在净化的同时,身体也同时被净化。

所以,某些阻滞在身体里的负能量被释放出来。

对治五盖的方法

以下先讨论对治五盖的共通方法,然后讨论个别的对治方案。

一、【共通对治法】

――觉知五盖的生起五盖当中的任何一盖生起时,可先使用共通对治法,即自在地觉知它的存在,让它自然平息。如果无效,则应采用个别的对治法将它灭除。无论是对治五盖或其它烦恼,共通的方法就是在它们生起时尽早觉知。一旦你自在地觉知它的存在之后,很多烦恼就会自然平息。这方法既简单又有效,不但能及时中断烦恼的相续生起,修习久后还能提高心的警觉性,预防未生起的烦恼再度生起。「当我不放逸、热心、决意而住的时候,我心生贪念。

我如此觉知:『贪念已在我心中生起,这会导致我痛苦,导致他人痛苦,导致自他双方痛苦;它会阻碍智慧的生起,造成困难,令人远离涅槃。』「当我思惟『这会导致我痛苦』时,它即消退。当我思惟『这会导致他人痛苦』时,它即消退。当我思惟『这会导致自他双方痛苦』时,它即消退。当我思惟『它会阻碍智慧的生起,造成困难,令人远离涅槃。』时,它即消退。当贪念在我心中生起时,我就舍弃它、去除它、灭掉它。」《中部.第19双寻经》

这是佛陀成佛之前所用的修行方法,我们应当向菩萨学习,以此对治五盖等烦恼。五盖之所以生起,直接导因乃是不如理作意(不明智地将心导向某个目标)。对治五盖的直接办法就是如理作意(明智地将心导向某个目标)。五盖当中任何一盖生起时,我们有所觉知,这就是如理作意。

这样,五盖就会暂时中断,不能持续生起,例如:发现心生贪欲时,便立刻觉知它为「贪欲、贪欲……」。所谓的共通方法就是觉知它的存在,接着它就会自然消失。我们必须相信烦恼也是虚妄的、无常的。对大多数修行者而言,他们过于严肃,过于坚持要克服烦恼,这反而使烦恼变本加厉。无常法是不能被推FAN的,你既不应否定它的存在,也不应

将它看成是牢固不可破的。在你心中生起的烦恼也是无常的,生起之后会消失,不会常住在你心里,你何必太急着要马上去除那本来就忽有忽无的烦恼呢?世间凡人的主要问题是不觉知烦恼为烦恼。一旦能觉知它,一般上它都会自然消失。

结语:五盖烦恼的共通对治法:(一)觉知烦恼的生起。(二)相信烦恼是虚妄的、无常的。(三)觉知烦恼能使烦恼自然消失。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51

二、【个别对治法】以下内容主要改编自向智长老(NyanaponikaThera)所著的《五盖》《The Five Mental Hindrances》一书。

(一)[对治贪欲盖]

1.不净观(1)有生命体(活体)的不净观:反复地观察自己身体的三十二身分:发、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皮脂、鼻涕、唾液、关节滑液、尿。开始时先感受它们的存在,熟练之后就感受它们的不净。

我们也可以只取其中一个或数个身分,从头到脚一再地观察,例如:一再地感受「发、毛、指甲、牙齿、皮肤」这五个身分。或者只感受「骨」:从身体某一处的骨开始感受,然后渐渐扩展到其它部份的骨。过后则观察他人身体的三十二身分,方法同上。虽然是别人的身体,我们仍然可以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2)无生命体(死体)的不净观:回想曾经见过的尸体,无论是人的或动物的,皆观察它们为不净。然后反过来观察自己在未来死亡后的尸体,了知它为不净。接着再观察还在世的人,尤其是自己执着的人,观察他们在未来死亡后的尸体为不净。修行不净观契入要领时,也能产生很强的定力,乃至证得初禅。其重点在「如实」,有一分感受就是一分,丝毫不强求。

2.守护六根门。在平常生活中就养成觉知五盖的习惯,不使五盖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当中任何一根门生起。例如:看见美丽的影像时,如果内心生起贪欲,必须立刻觉察它,不让它持续。我们可以在内心默念「看、看、看……」以作为标记,直到贪念消失为止。了知在看的当下只有单纯看的现象而已,不让心因为所看到的目标而生贪欲。在听声

音、嗅气味、尝滋味、触物体、生念头时也都以此类推,标记当下的「听」、「嗅」、「尝」、

「触」、「想」的现象,不使贪欲烦恼经由任何根门侵入内心。在禅修当中,如果贪念生起,也可用同样的方法对治。例如:回想起所吃过的美食而生贪欲时,可以标记「尝、尝……」,直到贪欲消失为止。

3.饮食适量饮食过量容易导致贪欲生起;适量的饮食则能避免这个问题。

4.亲近善知识所谓的「善知识」包括有智慧和善巧的师长与朋友。常与善知识交往将受到正面的陶冶,革除自己负面的个性。遇到贪欲烦恼强盛而无法解决时,向善知识请教与切磋往往能获得适当的解决方法。如果贪欲盖在修行中生起,有时单靠忆念善知识的德行与教诲,即能使贪欲消失。

5.有助于灭除贪欲的适当言论言语对人的思想与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经常与朋友谈论有助于灭除贪欲的话题,例如修行不净观的方法与利益,即可令心倾向于灭除贪欲盖。如果贪欲在修行中生起,有时单靠忆起有关灭除贪欲的言论,即能使贪欲消退。

结语:

对治贪欲盖的方法:1.不净观。2.守护六根门。3.饮食适量。4.亲近善知识。5.有助于灭除贪欲的适当言论。

(二)[对治瞋恨盖]

1.慈心禅。当内心愤怒难平时,首先要停止追寻导致愤怒的原因,转而留意愤怒的心,并不断在内心默念:「愤怒、愤怒……」,直到愤怒消失为止。愤怒再度生起时,再用同样的方法对治。然后转念想起一位自己敬爱的人,并向他散播慈爱:「愿此人快乐、快乐……」,一心一意只感受那人快乐的情绪。

然后对一切众生散播慈爱:「愿一切众生快乐、快乐……」,内心感受一切众生的快乐情绪。接着再忆想一位与自己亲近者,以同样的方法对他散播慈爱。然后再对一切众生散播慈爱……。如此交替地对单一人及一切众生散播慈爱,瞋怒即会渐渐熄灭。慈爱是一种柔和的能量,它促使我们的修行更为顺利。常常散播慈爱不但能避免瞋怒盖生起,而且也有助于定力的提升。

2.思惟每个人承受着自己所造之业的果报我们无需对恶人生起瞋怒之心,恶人自会受到法律的治裁,并在未来承受痛苦的果报。反之,我们也将承受自己所造之业的果报。如果我们常常瞋怒,那么在未来,我们将得到相貌丑陋、人不喜见等的恶报。时常思惟业(因)果报应,当能对治瞋恨盖。

3.时常如理思惟我们必须经常思惟有助于熄灭瞋怒的道理,即思惟瞋怒的祸患与忍耐的功德,例如:瞋怒犹如烈火,只会烧毁自己与他人,有百害而无一利;忍耐犹如清泉,令自己与他人清爽凉冽,利己又利人。瞋怒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唯有保持平静与理智才能将问题解决。瞋怒不断耗损我们的能量与精神,使人快速衰老、容颜可恶;

心平气和则能使人保持青春与活力……

4.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所赐与的言教和身教让我们了悟瞋怒的害处及忍耐的优点。当我们无法平息瞋怒时,应找善知识洽谈,征询他们的意见与忠告。平时应当经常省思与观察善知识的教诲和德行,那么,在瞋怒生起时,忆起他们的教悔与德行将有助于平息瞋怒。

5.有助于培养慈心与灭除瞋怒的适当言论平时应当避免发牢骚,多谈论慈心的利益、修行慈心的方法、瞋怒的祸患、灭除瞋怒的方法等。

结语:对治瞋恨盖的方法:1.慈心禅。2.思惟每个人承受着自己所造之业的果报。3.时常如理思惟。4.亲近善知识。5.有助于培育慈心与灭除瞋怒的适当言论。

(三)[对治昏沉和睡意盖]

1.饮食适量。饮食过量容易导致昏沉和睡意的生起;饮食适量则能避免此过失。

2.转换身体姿势。如果在坐禅时生起昏沉和睡意,应当改为站禅或走禅。改变身体的姿势或增加身体的活动量能消除昏沉和睡意。

3.作光明想。闭眼时观想光明将能保持清醒。睁眼时,在白天可注视天空之亮光,夜间则可注视月光、星光、灯光等亮处。一心融入光明之中即可驱除昏沉和睡意。

4.移到露天之处。昏沉和睡意来袭时,应当移身到空气清新、光线充足的室外。室外的修行使心易于保持清明和醒觉。

5.亲近善知识。善知识能提供克服昏沉和睡意的好方法,让心经常保持警觉。遇到严重的昏沉状况而无法克服时,当向善知识请教对治之道。

6.有助于灭除昏沉和睡意的适当言论。多谈论精进的利益与正确精进的方法,以及前人透过精进修行而成就的事迹,这将能振奋精神、激发修道与精进之心,有利于克服昏沉和睡意。

7.适时适量的睡眠。夜间是正常的睡眠时间,因此应当养成在夜间获得充分睡眠的好习惯,避免在日间睡太长时间。适量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调整,不要跟别人作比较。晚上多睡一小时好过白天打瞌睡三小时。在静坐时,如果昏沉和睡意很严重,用尽上述方法都无法克服,则应当小睡片刻,直到精神恢复后,再继续禅修。

结语:对治昏沉和睡意盖:1.饮食适量。2.转换身体姿势。3.作光明想。4.移到露天之处。

5.亲近善知识。6.有助于灭除昏沉与睡意的适当言论。7.适时适量的睡眠。

(四)[对治掉举和追悔盖]

――(掉举:心动荡不安,一会儿向下掉,一会儿向上举。)

1.对佛法有深入的认识这里所强调的并非博学的重要性,而是对自己的切身问题须有深入的了解。例如:修行呼吸念者须对相关的修行方法与过程有深入的认识,而不一定需要精通其他所有的佛法,甚至无需研读整本《清净道论》。反之,博学而不精深者往往无法学以致用。

若对自己所修的法门了解不深,遇到状况时心就容易掉举,三心两意,无所适从。该掌握的不知道要掌握,该放下的不懂得要放下,心情波动不安,事后又不断追悔,这是许多修行者常犯的毛病。若对自己所修的法门有深入的了解,遇到状况时将会懂得处理而不会慌乱。该放下的就会彻底放下,该掌握的也能及时掌握,所以始终心平气和,自然自在,也没有事后追悔的问题,如此即能避免掉举和追悔盖的生起。

2.发问。我们不能期望自己样样都精通后才来修行。因此,我们将会有许多问题需要向智明者请教。向智明者请教疑难乃是灭除掉举和追悔盖的快速方法。

3.了解戒律。在家人需要充分了解本身所持的五戒和八戒的涵义与持守尺度,以及违犯时如何重持,然后如法行持,方可避免修行时生起掉举和追悔盖。出家人则需要充分了解本身所持之出家戒的开遮持犯,以及忏罪方式,然后如法行持,以避免掉举和追悔盖生起。

4.与有持戒经验的长者相处。与有道德修为的长者相处时,自己也能培养成熟与稳重的气质,以及自制与平静的性格,并能灭除掉举和追悔盖。

5.亲近善知识。善知识能根据我们的个别情况,提供契合我们需求的实际有效方法,以对治掉举和追悔盖。善知识的言行能让我们体验到平息掉举和追悔所带来的利益。当掉举和追悔生起时,有时单靠忆念善知识即可将之平息。

6.有助于灭除掉举和追悔盖的适当言论。多讨论与自已的戒条、修行法门相关的话题,经常与持戒者谈论有助于持戒与修行诀窍的事宜,这将有助于灭除掉举和追悔盖。

7.放下与自在。掉举和追悔之所以生起,主要是由于内心动荡不定,而对治掉举和追悔的方法是保持心的平静。当掉举和追悔生起时,将一切放下,让心自在,心自然会趋向平静。如此持续下去,修行的目标自然会在心中涌现,心将得以自在地体验目标。

结语:对治掉举和追悔盖的方法:1.对佛法有深入的知识。2.发问。3.了解戒律。4.与有持戒经验的长者相处。5.亲近善知识。6.谈论有助于灭除掉举与追悔的适当言论。7.放下与自在。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52

(五)[对治怀疑盖]

1.精通佛法。研究佛法能破除修行者的疑惑,并且提升信心与智慧,怀疑盖因而销声匿迹。

2.询问有关佛、法、僧的问题。除研究佛法外,也应当多向智者请教关于三宝特质的问题,以使自己眼界开阔,避免怀疑盖潜入心中。

3.透彻地了解戒律。透彻地了解戒律能灭除持戒方面的怀疑,间接地也有助于提升对三宝的信心,继而灭除对三宝的怀疑盖。

4.对佛、法、僧的真实性有信心。经常思惟、观察、体会三宝的真实性,对三宝的崇高特质与稀有难得生起景仰与真实的信心,如此当能灭除怀疑盖。

5.亲近善知识。时常亲近善知识能令我们感受到信心的力量与可贵,从而效法善知识的德行,提升自己的信心。怀疑盖生起而无法解决时,更需要与善知识保持密切的连系,以便灭除怀疑盖。

6.有助于灭除怀疑盖的适当言论。讨论佛、法、僧三宝的特质与功德,经常谈论从古至今大修行家的非凡成就,如此将能巩固自己的信心、灭除怀疑盖。

7.修行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在禅修当中,如果对三宝起疑而信心动摇,则应当修习佛、法、僧随念,忆念三宝的崇高特质。当心融入三宝的特质中时,疑心自然消失。如果对自己的能力起疑,则应借着对三宝的信心来肯定自己:「如此深信三宝者,必定是久远生死以来就深具善根,因此只要掌握要领,假以时日,修行必定成功。」

结语:对治怀疑盖的方法:1.精通佛法。2.发问有关佛、法、僧的问题。3.透彻地了解戒律。4.对佛、法、僧的真实性有信心。5.亲近善知识。6.有助于灭除怀疑的适当言论。7.修行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

对治五盖的决策

对治五盖需要善巧。佛陀在《中部.第20除妄念经》中教导了我们以下五个决策。当比丘建立正念于自己的禅修业处,关系着贪欲、瞋恨或无明的邪恶不善心生起时,他应当:

(一)转换业处。他应该转换去一个专门对治所生起之烦恼的业处(参见上文),以对治五盖。如此转换业处之后,如果邪恶不善心还是继续生起,他应该:

(二)思惟五盖的过失。觉知五盖的生起之后,更进一步,就是思惟五盖的过失,一如下述经文所示。如此,心将不会执取于五盖,不再对五盖不如理作意,于是五盖将会消退。在《沙门果经》中就有记载有关五盖的描述及相关的过失。

1.贪欲盖有如负债。一些人在贷款后挥金如土,当债主催他还债而对他粗言恶语、绑他及打他时,他无法保卫自己,同时必须忍受这一切。其债务即是他必须忍受它们的原因。同样地,若一个人对他人心生贪欲,他会对那人产生强烈的执着。若那人对他粗言恶语、绑他及打他,他都必须忍受。其贪欲即是他必须忍受它们的原因。如此,应当视贪欲犹为债务。

2.瞋恨盖有如患病。如果给患胆病者蜜糖或糖等食物,他会食不知味。他以为它们的味道是苦的而将之吐出,说道:「这是苦的,这是苦的!」同样地,对于充满瞋恨心者,即使慈悲的戒师或导师只是轻微地训诫他,他也无法接受。他会尽力排斥,说道:「你压迫我太甚了!」然后离去(不是四处游荡,就是还俗)。就好像患上胆病者无法品尝蜜糖或糖的美味一般,被瞋恨心征服的人无法品尝佛陀教法之美味,即禅那之乐等等。如此,应当视瞋恨为患病。

3.昏沉和睡意盖有如受囚于监牢者。在节庆时被关在监牢里的人不能参与庆典的初、中、后段。当他于隔天被释放出牢后听到「啊,我们昨天在庆典中玩得多么开心呀!啊,那美妙的舞蹈及歌曲!」的赞叹时,他将无法回应。

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参与和享受有关的节日庆典。同样地,对于被昏沉和睡意征服的比丘,当佛法开示正以各种方式进行着时,他无法明白它的初、中、后段。于开示结束之后,当他听到别人「啊,多么美好的佛法开示!多么美妙的辩论及譬喻啊!」的称赞时,他将无法回应。为什么呢?因为他被昏沉和睡意所征服,而无法从该佛法开示中获益。如此,应当视昏沉和睡意为受囚于监牢者。

4.掉举和追悔盖有如身为奴隶。奴隶在节日庆典中玩乐时,中途可能会被告知:有某件紧急的任务要你去做。赶快去办!不然的话,我将斩掉你的双手、双脚、双耳或鼻子!」因此他必须快速去办事而无法享受庆典的初、中、后段。为什么呢?因为他必须服从他人。同样地,不精通戒律者到森林隐居时,可能会犯上某项小罪,甚至会以为被允许的肉食(如鹿肉、羊肉)为不允许的(以为是人肉、象肉、马肉、狗肉、蛇肉、狮肉、虎肉、花豹肉、黑豹肉及熊肉。比丘不允许吃以上十种肉)。

在那时候,他必须舍弃隐居的计划。他不能享受隐居的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他已被掉举与追悔盖所征服。如此,应当视掉举和追悔有如身为奴隶。

5.怀疑盖有如行走于荒凉的道路上。有个人走在荒凉的道路上,他知道那是盗贼打劫杀人的好地方,因此,一听到树枝摇动的声音或鸟叫声都会感到恐慌害怕,心想:「盗贼来了!」由于感到忧虑与害怕,他每走一小段路就停下来回顾。他停下来的地方多于走过的地方。于是几经辛苦才抵达安全之地,或者根本就到不了。同样地,若有人对八件事起疑,即怀疑佛

陀、佛法、僧团、戒定慧三学、过去世、未来世、过去与未来世、缘起,他将会怀疑:「佛陀是否真的圆满觉悟?」而无法充满信心地接受,因此无法踏上圣道而证得圣果。就好像走在荒凉道路上的旅人,因为怀疑盗贼的存在而经常犹豫不决、惊慌及缺乏信心,为自己制造了抵达安全之处的障碍。

同样地,人们因为对上述八件事起疑而犹豫不决、惊慌及缺乏信心,为自己制造了抵达圣者之境的障碍。如此,应当视怀疑有如行走于荒凉的道路上。然而,当他内心的五盖已被灭除时,他应视之为还清债务、健康无病、获释出狱、免为奴隶和抵达安全之地。

总括来说,五盖有以下不利之处:1. 当心被五盖征服时,他将做出不应做之事,忽

略应做之事。他的名誉与快乐都将被败坏。(《增支部.四法集.第61经》)

2. 这五种不纯净的杂质使得心不受控制,缺乏清新明亮及稳定性,不能好好地专注于去除杂染。这就是五盖。(《增支部.五法集.第23经》)

3. 五盖是一种障碍,它导致过度的心而妨碍智慧的生起。(《增支部.五法集.第51经》)

在思惟了以上缺陷之后,如果邪恶不善心还继续生起,他应该:

(三)忽视它(忘掉它,不再注意它)。就像没事般地任由它生灭。这是非常有效的方

法,因为忽视将会自然地削弱五盖的生起。这犹如训练小孩一般,当小孩要玩打火机时,我们应该转移其注意力,让他玩安全的手电筒。如果他还不满足,那我们才向他解释玩打火机的危险性,并尝试让他接近着火的打火机。

如果这样仍吓不了他,那就别理会他。也许他会闹性子,甚至倒地哭滚,但关键是任由他去。过了一会他将会觉得无趣而欲念全消,找其他玩具去了。如果在忽视之下,邪恶不善心仍继续生起,那他应该:

(四)放松地用心注意所生起的念头。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经中所提到的譬喻:「快步走动的人会想:「为何我走得那么快?为何我不慢步走?」他因此而放慢脚步。但此时他又会想:

「为何我慢步走?为何我不只是站着?」他因此而站着。但他又想:「为何我站着?为何我不坐下?」他因此而坐下。坐下后他又想:「为何我坐着?为何我不躺下?」他因此而躺下。

如此,他放弃了粗显的姿势而采取比较细致的姿势。换句话说,这是积极思考的力量。很多时候,在你深度懊悔时,譬如你开车时意外撞死了邻居的狗,你将需要向某人倾诉,而他会慢慢地开解你。开始时,他向你解说某某人也曾撞死其他动物,你的懊悔将会减轻,因为你觉得别人也与你一样犯了同等的错误。

然后,为了再逗你开心,他将会告诉你,他年轻时甚至干下更糟糕的事情,譬如故意把热水泼向街上的野狗。但是,在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后,他现在会为一些受伤的野狗医疗,因为伤心懊悔于事无补。

如此,你慢慢地醒悟懊悔于所犯下的错误是愚蠢的,为何不另外买只狗送给邻居呢?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我们告诉自己培育愈来愈好的心境。凭着耐性与智慧,渐渐地我们将从强而有力的五盖牢笼中被释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想通了。如果邪念不善心还是继续生起,可参考以下第五点:

(五)咬紧牙关、舌顶上颚――以正念按捺住心在这方面,经典中有个良好的譬喻:当以上方法皆失效后,就应当好像强者捉住弱者的头或后颈或肩膀而将他击倒的情况一般,凭着坚强的决心与努力,征服五盖。

结语:对治五盖的的决策:(一)转换业处。(二)思惟五盖的过失。(三)忽视它。(四)放松地用心注意所生起的念头。(五)咬紧牙关、舌抵上颚――以正念按捺住心。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5-22 14:53

附录:
【三学七清净十六观智】
三学
七清净
十六观智
戒学
一、戒清净

定学
二、心清净

慧学

三、见清净
1.名色差别智
四、度疑清净
2..缘摄受智
五、道非道智见清净
3.思惟智
4.生灭随观智(弱的)
六、行道智见清净
4.生灭随观智(成熟)
5.坏灭随观智
6.怖畏现起智
7.过患随观智
8.厌离随观智
9.欲解脱智
10.审察随观智
11.行舍智
12.随顺智
13.种姓智(约第六、七清净之间)
七、智见清净
14.道智
15.果智
16.返照智


二、【「心清净」――止禅的修习】

止禅课程共分三级:第一级:禅的基础。第二级:掌握初禅。第三级:掌握第二禅至第四禅。
总目标:亲近善友,即亲近教授业处的导师。此等教授业处的善友应能够从四十个业处当中给与适合学生性行的业处。《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33段》

谨以此法施之功德,与我们的父母、师长、同修、良朋、读者及一切众生分享﹔愿他们随喜之善业成为他们早日证悟涅槃的助缘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