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学佛的次第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13-8-27 19:38     标题: 学佛的次第

学佛的次第

第一篇 信解行证

壹.前言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深广,初学佛者欲一窥佛法堂奥,究竟应从何处着手?佛法是历久弥新,万古不变的真理,经得起时空的考验,我们可以从信、解、行、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


贰.信


一、信的意义


信,指对某一种宗教能专注不疑而生起崇仰的真诚心理状态,也就是信仰的意思。佛经中常以各种譬喻来说明信仰的重要性,归纳如下:

1.信仰如手:我们进入了宝山,如果没有双手,就无法挖取宝物。同样地,我们进入了佛法的宝山,惟有依靠信仰的双手,才能获得佛法的宝藏。

2.信仰如杖:我们爬山时,如果有了拐杖作依靠,必定会感到轻松多了。人生在世,常常会感到世路茫茫,崎岖不平,如果我们有了佛法的信仰作为依怙,就可以安然走向平坦的大道。

3.信仰如根:树木植物有了紮实的根部,才能长出茂盛苍翠的叶子,开出芬芳美丽的花朵;人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我们有生命的根;一切事业的成功,也是因为有巩固的根基。信仰,就是产生无量功德的根本。《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依靠信仰为根,我们在佛法中修福修慧,不但奠定了人生的根基,也能进而到达解脱的境界。

4.信仰如船:在茫茫的大海中,惟有藉着船筏,才能到达目的地。《大智度论》卷一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我们必須要掌稳船舵,才能在浩瀚深广的佛法大海裡,采取佛法的宝藏;在人生的苦海裡,惟有依靠信仰的大愿船,才能安然无恙地渡过惊涛骇浪,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5.信仰如力:国父曾说:「信仰就是一种力量。」对一件事情有了坚定的信仰,自然就能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

6.信仰如财:世间的生活需要钱财,但是由於我们只知一味地向纷纭的心外世界求取财宝,却忽略了自己内心蕴藏有无限的财富,而信仰就是我们内心的宝藏、内心的能源。所以,在佛经上有所谓的「七圣财」,就是以信仰为首位;有了信仰的财宝,我们的人生将会更丰富。


二、正确信仰的条件


信仰有很多种,有的人一开始就信了邪教,这就是「邪信」,误入邪教,正如以盲引盲,相牵入火坑,如果不能迷途知返,影响所及,可至千百世,所以我们在选择信仰时,不可不慎。比「邪信」好一点的是「不信」,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固然在精神上无所寄托,但是至少还没有走错路,将来还有得度的机会。另外有一种人是信得很虔诚,但不知分辨而「信」得入迷,这是「迷信」。迷信比不信又好一点,因为虽然入了迷,但总还有一种信仰,至少宗教劝善止恶的观念深植心中,就不会为非作歹,作奸犯科。我们的信仰应该是「正信」,《成唯识论》卷六说:「云何为信?於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这就是正信。正信应符合以下条件:

1.信仰实在有的:我们选择信仰的对象,应该审查它是否真实存在。也就是我们所信仰的对象,应是在历史上经得起考据证明的。

2.信仰道德高的:我们交朋友,都想要结交品德高尚的人,何况信仰的对象,更应该考虑他的德行是否清净?他的慈悲是否具足?他的人格是否完美?

3.信仰能力强的:我们信仰的对象必需是具有能够自度度人、自觉觉人的大善知识。

4.信仰戒行净的:我们信仰的对象必需是戒行清净,行止足以为众生模范的大导师。

5.信仰正法圆的:我们信仰的对象必需具有圆满的正法,可以适用於任何时空人事。

6.信仰智慧满的:我们信仰的对象必需具有完满无缺的智慧,如此,我们跟随他学习,才能获得充满智慧的生命,不但自己受益,也能贡献社会。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具足智德、断德、恩德等三德,戒行清净圆满,而且他的伟大事蹟都是历史上确有记载,经得起考验证明,符合上述条件,所以佛陀及佛陀所说的教法,乃至延续佛陀精神的佛教僧团,都是我们正信的对象。《杂阿含经》卷三十所谓的「四不坏信」:「於佛不坏净信,於法不坏净信,於僧不坏净信,於戒律不坏净信。」基本的精神就是对於真理的尊崇敬信,而无丝毫疑惑的彻底自信。


参.解


一、解的意义


解,就是慧解,指经由见闻学习而了解教理,得到真理的智慧。

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地方,在於佛教並不一味叫人信仰,佛教的信仰是要我们建立在理智上,因此佛教很注重慧解。


二、慧解的方法


佛法广大无边,我们应如何来寻求慧解呢?

1.亲近善士,多闻薰习:古人说:「无友不如己者。」在佛道上修行也是如此,当我们皈依三宝以後,要经常向法师们问道求益,要多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教。善财童子为了求法,不辞劳苦,参访了五十三位长老大德,最後证得无生法忍;赵州禅师年高八十,犹四处行脚,寻师访道,终於开悟。大根器者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萤火小智者,更需以谦沖虚心的态度寻师求道,听经闻法。

而闻法也要有正确的心态,《成佛之道》说:闻法应该「如地植於种,如器受於水,应离三种失。」

所谓「如地植於种」,意思是说,一块田地,如果把种子撒在地表上,鸟雀一啄,就没有了,如同闻法,不用心深思,左耳进,右耳出;这是第一种过失。如果这块地坚硬不堪,即使播了种,也无法生根萌芽,如同一个人我执很重,凡事排拒不接受;这是第二种过失。如果地上布满杂草,禾苗便不容易生长,如同心中有了成见,先入为主的观念使佛法不能生根萌芽;这是第三种过失。

所谓「如器受於水」,意思是说,一个杯子,如果把它倒覆了,再好再多的水也装不进去;如果杯子有了裂缝,水一倒进去,立刻就流失了;如果杯子里有了秽物,再清净的水也会被污染。所以听经闻法不能用轻心慢心,不能有成见、邪见,也不能有杂念妄想,应该要以深心、庄重心、恭敬心、谦卑心、柔软心、清净心,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2.广阅三藏,一门深入:「为学有如金字塔」,这句话也可以用在佛学的研究上。我们对佛学有了一般的了解以後,还要广读佛典。佛入灭後,後世弟子将佛陀所说的法,以及历代诸圣贤的着作论典,彙集成为经、律、论三藏,成为研读教义的最佳门径。博学之外,我们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深入钻研,触类旁通,以得佛法之真髓。

3.以四依止,入佛智慧:佛陀说法为因应各种根器,观机设教,因而建立了不同的法门,後世弟子们又因人、时、地等差异条件,有各种阐述。因此,我们在亲近师长,研究佛法时,应以「四依止」作为学佛的方针:

(1)依法不依人:按照真理去学习,不以人为依归。因为人有生、老、病、死,有不同的思想、见解,而真理则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所以学道应该依法,不应依人。

(2)依智不依识:应以理智作判断,而不依自己一时的好恶来作决定。

(3)依义不依语:依照佛法的根本义理,而不执着於语言文字。

(4)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按照究竟绝对的真理,而不依各种方便的教化。

4.如理思惟,法随法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智慧的特性在於思考,生吞活剥经论上的文字,纵使能博学强记,充其量也只是世智辩聪而已,无法成为自己的智慧。所谓「如人数他宝,自无半分毫。」只有经过深刻思惟,亲自体验的智识,才能成为自己的法宝。

《大毘婆沙论》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有信无智,增长愚痴。」这是说明信解之间,彼此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同等重要,偏一不可。尤其信解之外,更要实践,所谓「说食不能饱」,因此,学佛一定要修行。


肆.行


一、行的意义


行,就是修行。佛教与一般的哲学不同,佛陀说法,主要是使众生都能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因此,佛教不仅是讲知识,说理论,佛教最注重的还是生活上的实践行持。


二、修行的态度


不同根器的修行人,有不同的修行方法,例如:声闻乘修四谛法,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观,菩萨乘修六度万行,乃至各宗各派也有各自不同的修行法门,如:莲宗以念佛为要,禅宗以参禅为主,华严宗以经教为宗。虽然如此,修行所应秉持的坚毅态度则应该是一致的。《俱舍论》卷二十七记载有如来的三种圆德,其中「因圆德」有四项成就佛道的修行态度,可作为我们效法的榜样:

1.无余修:福德与智慧二种资粮具修而无遗。

2.长修: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而修行不倦。

3.无间修:精进勇猛而无刹那荒废修行。

4.尊重修:恭敬所学,尊重一切众生,不生憍慢。


伍.证


一、证的意义


证,是契会真理而证悟的意思。解与证也是不能分开的,不经体证的道理,不能算是真的理解,只能说是知道;若非通达理解,也没有证悟可言。


二、证悟的生活


从凡夫到修成圣果,绝非一蹴可就,必須经过种种的阶段。不同根器的修行者,因方向、目标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证悟阶位。例如:

1.声闻乘:自凡夫至阿罗汉,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证得的果位有四──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和阿罗汉果。

2.菩萨乘:又称佛乘,从凡夫到成佛,需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个阶位。

依证悟的迟速而言,又有顿悟与渐悟之分。快速直入觉悟的境界,称为顿悟;依顺序渐进的觉悟,称为渐悟。其实,顿渐之说是就一期的生命而言,从众生整个生命的洪流来看,这一期的顿悟实在是累积了多生多劫的福慧而来。

总之,无论是声闻四果,还是菩萨五十二阶位,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是由我们平日的「小悟」累积所成就的解脱境界。所以,我们不必将证悟寄托於未来,重要的是我们每天是否有一点小悟。我们要怎样观照自己呢?证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兹列举如下:

1.证悟的境界,是没有忧悲苦恼的情绪:如果我们对忧悲苦恼的事能淡然处之,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2.证悟的境界,是没有得失成败的念头:如果我们能不患得患失,随缘自在,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3.证悟的境界,是没有拘束障碍的困难:如果我们能处难不觉难,处苦不觉苦,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4.证悟的境界,是没有生老病死的感受:如果我们能勘破生死,来去一如,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信、解、行、证並非单线的次第,而是一种循环的效应。我们由正信,生起清净的心,而求慧解,经由实践,得到证明,印可真理的妙用;而後增加信心,再求深入的理解,更藉着履行反省,获得真理的印可,又增胜净信;如是周而復始,不但能使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安顿身心,又能开拓我们的智慧领域,提昇我们的生命品质,净化我们的身心。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13-8-27 19:44

第二篇 五乘佛法


壹.五乘佛法的意义


乘,是指车,有运载的意思。佛法可以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所以将佛法譬喻为「乘」。所谓五乘,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佛法,是佛陀为了教化众生,依众生根机的不同,而将之运载至理想世界的五种法门。

众生所造的善恶诸业,是众生未来轮回六道的依据,修善则有升天、为人的福报;作恶则有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途的忧患,但终究还是沈沦於生死苦海中。佛陀为了愍念众生,依众生根器的种种差异而权设不同的方便法门,目的仍希望归於大乘佛道。

有一类众生因为耽着世间欲乐,不了解世间尘劳之苦而希求人天福报,因此佛陀开出人乘、天乘,是佛教的共世间法;而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佛教的出世间法。

如来出世的真实意趣,在於化导人类由人乘而直趣佛道,太虚大师曾提出「人成即佛成」的独到见地,表明出世圣法的根基是建立在修集人天善法的正常道上,所以佛陀才特立「五乘佛法」。



贰.五乘佛法的内容


人乘,以三皈五戒为乘,出三途四趣而生人道;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为乘,运载众生越於四洲而达天界;声闻乘,以四谛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於三界,至涅槃而成阿罗汉;缘觉乘,以十二因缘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於三界,至涅槃而成辟支佛;菩萨乘,以六度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超三界二乘之境,至无上菩提大般涅槃的彼岸。在这些法当中,「四谛与缘起」法门,是三乘共法的总纲。离了「四谛与缘起」法门,也就没有解脱道──出世佛法可说。


一、人乘──三皈五戒


三皈依,是指皈投依靠佛(导师)、法(真理)、僧(亲教师)等三宝,藉着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超越无边的生死苦轮,能远离一切的怖畏,而解脱一切的忧悲苦恼。所以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主要是不侵犯的意思。

不杀生,是对於他人生命的尊重,不随便侵犯他人的生命,大家的生命就能自由,得到保障。不偷盗,是不侵犯他人的财产,财富就能安全。不邪淫,是不侵犯他人的身体、名节。不妄语,是不侵犯他人的名誉、信用。不饮酒,是不吃刺激的东西,伤害自己的健康智慧,转而伤害別人。戒有自由、不侵犯的意思。所以持戒能带给我们真正的自由。如果一个人能够奉持五戒,人格道德就健全;一家能奉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能奉持五戒,这个社会、国家必定是个安和乐利的国家社会。

《大毘婆沙论》卷一七二记载:「人」有三事胜诸天:人能勇猛修诸梵行,精进不怠胜於天;人能记忆过去所作所说的事,不会忘失记忆比天殊胜;人能修持净戒胜於天。所以佛出人间,诸天命终也以人间为净土,因为人间是最适宜修学佛法的国土,因此佛陀开示人乘佛法,让众生有切身的体证。


二、天乘──十善业道


十善业也称十善戒,依《华严经?十地品》所说,十善业道为菩萨戒。从《阿含经》以来,十善业是主要的德行,是五戒的再延伸,再扩大。指身业修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三业;口业修持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等四业;意业修持不贪、不瞋、不邪见等三业,合称十善业。

不杀生而能放生,自然长寿;不偷盗而行布施,自然能发财;不邪淫而洁身自好,家庭自然和谐;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而能诚实,名誉、信用自然良好;不饮酒、不乱吃而懂得养身,身心自然会健康;不贪取而喜舍,自然能获得更多的关怀;不瞋恚而行慈悲,自然能拥有无限的欢喜;不邪见而广修智慧,自然能解脱自在。

因此,《大智度论》说:修持十善道,则摄一切戒。有了十善戒法来规范身心,自然能得诸禅定而生天乘,所谓由戒生定,就是这个道理。

得生天道有四事福乐:

1.身高端严:最低的四天王天,身高也有九十丈,相好庄严。

2.寿命长久:四天王天寿长五百岁,合人间的九百万岁。

3.欲乐幸福: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种种欲乐胜於人间。

4.禅定微妙:享受四禅八定的微妙禅乐。

但是,天人虽然享有四种福乐,一旦福尽命终时,则五衰相现:

1.衣服污垢。

2.头顶花冠枯萎。

3.身体发臭。

4.腋下流汗。

5.不乐本座。

因此,天乘仍然不是最究竟的解脱之道。

在佛法中,十善业是一切佛法的依止处。《海龙王经》说:「十善业道,是生人天,得学无学、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


三、声闻乘──四谛法门


声闻,梵语为sravaka,音译舍罗婆迦,意译作弟子,是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的弟子,也就是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以期入於「灰身灭智」的无余涅槃行者。声闻乘,乃专为声闻所说的四谛教法。

四圣谛指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是四种宇宙人生真实不虚的实相,是大小二乘共学、应学的基本法门,是三乘共通的根本佛法,唯有圣者才能深切体悟而决定无疑,所以叫做四圣谛。

苦谛,说明人生世间的特性是苦。是以智慧观察,知三界是个充满痛苦,缺乏快乐的火宅;集谛,是以智慧彻悟到贪瞋痴等烦恼是所以造成生死痛苦的原因;灭谛,是透过智慧,灭除一切苦迫,所证得的清净涅槃境地;道谛,是对治烦恼,离苦得乐的出世法门──三学八正道。苦、集二谛是迷界的世间因果,苦是集的结果,集是苦的原因。灭、道二谛是悟界的出世因果,灭是道的结果,道是灭的原因。《遗教经》说:「佛说苦谛,真实是苦,不可令乐。集真是集,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

佛陀证道後,曾三转四谛fa 轮,第一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劝修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第三自证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佛陀对五比丘所说的四谛法门,演绎开来,就是佛教,为了便於了解四谛的大概轮廓,列表如下:


四、缘觉乘──十二缘起


缘觉乘,梵语为pratyekabuddha-yna,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缘觉,从断惑证真而言,与声闻是一样的。但两者主要的不同是缘觉乘「不由他觉」,是无师自悟的;是远离人事,远离愦闹,独来独往的。缘觉乘因为出於没有佛陀出世,或者没有佛法的时代,所以又称为独觉;又因为是观十二因缘而觉悟真谛之理,因此称为缘觉。缘觉圣者始观无明乃至老死的流转现象,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的还灭真谛。由此因缘生灭,而悟非生非灭的道理,因此称为缘觉乘。这一类圣者,就名为辟支佛。证得辟支佛果与声闻乘的阿罗汉果地位相同,所以合称为「二乘」。

一切法皆是缘起法,缘起法的定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是说明一切法的存在,有彼此相依相待的关系,都是从因缘而起。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皆不出此缘起法。其内容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就是十二支缘起,又称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有情众生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生灭轮转的十二个程序:

无明:就是无知,是根本的妄执,对於通达真理的智慧,有蒙蔽障碍作用。如缘生万法生,缘灭万法灭,一切法本来无常无我,人们不知道缘生法的真实相,是为无明。无明以痴为体,以迷闇为性,由此无明妄动,众生於是轮转世间,所以成为生死的根本,又称为愚痴,是过去烦恼的总称。

行: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行为,是业的別名。是依过去的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的三行,而造成罪福,名为行。

识:为初入胎识,由过去惑业动力,感异熟报体的阿赖耶识,遇缘托胎,以完成现实的生命体──现在这一生的开始。

名色:名是受想行识(精神),色是物质(肉体),名色包括了主观的精神与客 观的物质。名色就是五蕴的异名,可以总摄一切精神与物质。

六入: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的内六根,传达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境的机能。

触:内六根与外六境相接触,主观上所起的感觉作用。根、境、识三种和合曰触,苦乐感情、饑寒痛痒,都是由触觉所领导产生,所以触是认识的开始。

受:受是心的领纳。有三种:1.对不欢喜的境物人事生起苦痛感曰苦受。2.对欢喜的境物人事生起快感曰乐受。3.对无记性的境物人事不起苦乐感受,或因为修养而能克服各种苦感和乐感,名为不苦不乐受,是情绪的作用。

爱:爱是染着企求,有爱财、爱情、爱命、爱生、爱执等;爱,又有欲爱、色爱、无色爱,也就是对所欲境渴爱的贪念。爱是生死的根本,爱是无明的意思,所谓「贪爱名为母,无明则是父。」贪爱增上则成取,以取为缘,表现於行动者为有。

取:是驰取追求,由爱而来。也就是由种种的执取,於是三业繁兴,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此名为取。取有四种:1.对五欲或色声香味触等五尘起追求想曰欲取。2.对正理起谬解,如对五蕴生我见、边见,妄计取着曰见取。3.於生活不合规律而有许多禁戒曰戒取。4.对所爱事物起我和我所有执,如我执、我见、我慢、我法、我语等曰我取。

有:是存在的意思,由爱着驰取之不停,发为纵我为物所役的行为,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後有报,名有。有,指欲有、色有、无色有等三有。

生:是未来受生。是由能生身心的潜在业力,而於六趣四生中受生,完成未来的新生命,名生。

老死:是身心演变的必然结果。未来之世,既然受生,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与之俱来。
十二因缘中的无明和行,是过去二因;识、名色、六入(处)、触、受,是现在五果;爱、取、有,是现在三因;生和老死是未来二果。列表如下:





这十二因缘说,亘於过、现、未三世,有两重因果,故名三世两重十二因缘。如不了脱生死,此三世因果相续的说明,就是无限生死相续的历程全貌。

十二因缘的道理,甚为玄妙,兹以二例来譬喻十二因缘:

1.如城:十二因缘有如一座城墙,人为城墙所困,虽然有门,但是门口站有许多卫兵,不容易出去。人本来是可以跳出十二因缘的束缚,但是由於贪、瞋、痴、我执、烦恼的牵引,因此不容易跳出十二因缘的流转。

2.如果树:十二因缘有如一株果树,果树是由种子萌芽、长大而成,继而开花、结果;果子落地後又长新株,又復萌芽、长大、开花、结果。新生的果实虽不是原来的种子,但是彼此之间却有着密切的关系。种、果相生,一直延续下去,如同生死缘起相续一般。


五、菩萨乘──六度万行


菩萨乘,梵语为bodhisattva-yana,又称佛乘。以悲智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超越三界生死,达到涅槃彼岸为目的。人天乘的佛教,重於积集世间福行的增上心──以「现(世)乐後(世)亦乐」为满足;声闻缘觉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解脱的出离心──以「涅槃解脱乐」为最终的鹄的;菩萨乘的佛教,重於利他济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乐」为修行的极至,而六度万行乃为利他济世的具体实践。

六度,全称为六波罗蜜多。波罗蜜多译为度,到彼岸的意思。波罗蜜要具备几个条件:1.菩提心相应,2.住大悲心,3.以般若无所得智慧为摄导,4.須回向一切众生,自利利他,为法为人,能合乎这几个条件。才能称为真正的菩萨行,才能到达彼岸。六波罗蜜的内容是:

1.布施度:有财施(物质布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去除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

2.持戒度:持守戒律,不作恶而修清净行,並常自反省,能对治身口意的恶业,使身心清凉。以此来成熟众生,建立正法,名为持戒度。

3.忍辱度:忍耐迫害苦痛,能对治瞋恚,使心安住。不能忍辱,瞋心一起,便失慈悲心,而不成大乘菩萨。

4.精进度: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

5.禅定度:修习禅定,能对治散乱心,使心安定。

6.般若度:能对治愚痴,开真实的智慧,把握生命的真谛。「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布施等五度所以能趣入佛道,完全是般若(智慧)摄导的力量。所以布施等要能成就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而修。

菩萨发心修学大乘法门──摄受正法,不出於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即大乘的异名。《胜鬘经》说:「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六波罗蜜是菩萨行的大纲,如《增壹阿含经》序品说:「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別,人尊说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力如月初,逮度无极观诸法。」因此可知,菩萨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含摄在六波罗蜜中。



参.五乘佛法的人间佛教


我们学佛要能以菩萨为目标,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自觉觉人,把人我的关系看成是分不开的,是一致的。把五乘佛法调合起来,就是人间佛教。譬如,今天要到台北,台北是学佛的最终目标(代表一个净土),现在坐火车出发,经过台南、台中、新竹,在台南可以不靠站停车,乃至台中、新竹都不靠站停车,而直接开往台北(成佛的目标);但不能不经过台南、台中、新竹。也就是说,成佛可以直接实践大乘佛教的法门,但是也一定要经过人天乘、声闻缘觉乘的佛教来完成自己。

如何实践五乘佛法的人间佛教?

1.五戒十善是人间佛教2.四无量心是人间佛教

3.六度四摄是人间佛教4.因缘果报是人间佛教

5.禅净中道是人间佛教

受持五戒十善,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践六度四摄的菩萨道,明白因缘果报的甚深道理,勤修禅净融和的中道,就是统摄五乘的人间佛教。


图片附件: 01p272graph.gif (2013-8-27 19:44, 11.6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52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3317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13-8-27 19:52

第三篇 三学增上


壹.何谓「三学增上」


三学是指戒、定、慧,是佛教的实践纲领,是学佛者所必修的课目。《翻译名义集》说:「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此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漏」就是烦恼和非究竟的意思。因为戒定慧三学可以断除一切烦恼而获得究竟的妙智,所以又称为「三无漏学」。

此外,诸经论中每提及此三学,多冠以「增上」二字,称为增上戒、增上心(即定学)、增上慧,此「增上」有殊胜的意味,因为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槃,功德殊胜,所以又称「三增上学」,或「三胜学」。


贰.三学的内容


一、戒学


(一)「戒」的意义


戒,梵语尸罗,或波罗提木叉,意指行为、习惯、道德、虔敬。《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四分律》卷三十五说:「波罗提木叉者,戒也。自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集众善法,三昧成就。」这是说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住处,一切定慧等功德,都由持戒而成就。

依广义而言,戒通善恶,凡是善恶习惯都可以称为戒,例如好习惯称为善戒(又作善律仪),坏习惯称为恶戒(又作恶律仪),然一般是指净戒、善戒,特別是指佛教徒的戒规,有防非止恶的功用。

据《菩提资粮论》卷一载,尸罗有习近、本性、清凉、安稳、安静、寂灭、端严、净洁、头首、赞叹等十义。其中,自「清凉」以下是净戒的再转释。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依处,也是实践佛道的基础;止恶行善,是戒的总相,守戒是实践修道的表现。

唐代道宣律师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中,以戒法、戒体、戒行及戒相四点,说明「戒」的要义:

1.戒法:是佛陀制定的法规,作为行者的规范,此禁戒的法规,如不杀、盗、淫、妄等。

2.戒体:是受戒法时,在行者身心上所发得而领纳在心中的法体,有防非止恶的功能。

3.戒行:发得戒体後,护持身、口、意三业不犯过失的如法行为。

4.戒相:戒行表现在外,其美德光显威仪,可为人轨范,让人生起敬信之心的相状。

其中,戒体最为重要,它是受戒者在三宝前发誓持戒时,心裡所产生的一种转变,能在将来策励止恶修善的力量,甚至在梦中也能发挥功用,不毀禁戒。所以在领受戒法时,必須秉持一颗至诚恳切的心,将「戒体」纳入自身,才能达到受戒的效果。

经典中常以各种譬喻来说明「戒」的重要性,略举数则如下:

1.戒如良师:学校的老师教导学生世间的知识,戒律的老师则引导我们如何使三业清净,延续我们的法身慧命。因此,佛陀在《遗教经》中说:「於我灭後,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

2.戒如轨道:走路时,如果依街道指标,就不会走入岔路;汽车行驶,如果人人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发生车祸。戒律有防非止恶的功能,遵守戒律的轨则去做,就不会起惑造业,承受苦果。

3.戒如城池:古代国家设有城墙和护城河,以防止敌国的侵略;现代各国之间,也讲究国防的建设,以保卫人民的安全。戒就像围墙城池、国防建设一样,能巩固我们的慧命道业,不被五欲六尘的盗贼所侵犯。佛陀在临入灭时,一再告诫弟子们:「当持净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住处。」唯有受持净戒,才能使慧命长固久安。

4.戒如水囊:在外旅游的人,备有水囊才能解除乾渴。人生旅途也会有许多烦忧热恼,唯有依靠戒的清凉甘露,才能够消除热恼,洗涤尘垢,所以「戒」含有清凉的意义。

5.戒如明灯:在黑夜大海中飘泊的船隻,靠着灯塔的照射,得以安全靠岸;夜归的人,藉着路灯的照明,得以平安回家。学佛修道也必須藉着戒的明灯,照破无明烦恼,使迅速找回清净的自性,到达解脱的彼岸。

6.戒如璎珞:世俗的人以项鍊首饰来装扮自己,学佛修行的人,以守持净戒来庄严自己的德行。戒行清净的人,好比戴上了道德的璎珞宝冠,人身自然庄严。


(二)「戒」的类別


从戒的各种分类,可以略知持戒的内容与方法:

1.通戒与別戒:通戒指「七佛通戒偈」,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佛出世之初,因为佛弟子清净,所以不須別制禁戒,因此以一偈涵摄诸戒。後来由於僧团庞大,龙蛇混杂,不得不在枝末上別別安立戒条,称为別戒,也就是为僧团七众所各別制定的戒律。

2.止持戒和作持戒:护持所受的戒体,停止恶业的造作,称为止持戒;策励修习善业的行为,就是作持戒。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属於止持戒,是消极的作为,「众善奉行」则属作持戒,是积极的行持。

3.性戒和遮戒:佛陀针对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所立的戒,称为性戒;如果本质並非是罪恶的,然而容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本质上为天理所不容,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佛陀为之制戒,属於性戒;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令人失去理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佛陀为之制戒,属於遮戒。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是十分圆满的。

4.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戒律。菩萨戒的内容是三聚净戒,如《璎珞本业经》所说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断一切恶,摄善法戒积集一切善,饶益有情戒摄受一切众生。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差別在那裡呢?《分別经论》卷二说:声闻戒,重视形式,动则越仪,有如膝上花,动则解散;菩萨戒,重视心行,不拘外轨,有如头插花,行止不动。

5.在家戒和出家戒:佛门裡的七众弟子──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所受的戒律不同,略述如下:

(1)在家戒:如优婆塞(upsaka近事男)、优婆夷(upsik近事女)等信持的五戒、八戒,称为在家戒。亲近承事三宝的在家男女,於皈依三宝後,首应受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受持五戒後的在家男女,可随分随力,进一步受持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在一昼夜间守持出家的八条净戒,因为只受持一日,所以与出家戒尽形寿受持不同。八戒是在五戒以外,加上:不着香花蔓(不香油涂身)、不观听歌舞、不坐卧高广大床三戒,及不非时食一斋,並将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改为不淫戒。

(2)出家戒:依品类不同,又可分为下列三种:

a.沙弥戒与沙弥尼戒:出家要先受沙弥与沙弥尼戒,进一步才受具足大戒。沙弥、沙弥尼受持十戒,即八关斋戒加上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戒。

b.式叉摩那戒:沙弥尼在受比丘尼戒前,必須先修学六法,二年期间内戒行清净,无有毀犯,才能受持比丘尼具足大戒。这一段期间就称为式叉摩那,所修的六法为不杀畜生、不偷三钱、不摩触、不小妄语、不饮酒和不非时食等六种戒法。

c.具足戒:凡沙弥受持十戒清净,或沙弥尼增受六法无犯,年龄已达二十岁以上,可进受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由於与其他在家出家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

具足戒的条文很多,若依其原因及罪性,大致可分成七项:

A、波罗夷:梵语prjika,意译断头、极恶、无余、不共住等义。在僧团裡,如果有人犯下瞋心杀人、不予而取、贪婪奸淫和妄言证果等四重禁戒其中的一条,就是犯了波罗夷罪,必須逐出僧团,不能共住。

B、僧残:梵语samghvsesa,意思是犯了很严重的戒,犹如风烛残年,濒临死亡的人,必須向僧众忏悔,以全残命。在律典中,共有十三条僧残法,如蓄意毀谤、破和合僧等,都属於僧残罪。

C、不定:指犯戒有无轻重尚不明确,須视当时情况来作判断,也就是所谓的嫌疑罪。有二条戒规属於不定法。

D、波逸提:梵语pyattika,意译堕、令堕、能烧热、应对治、应忏悔。波逸提有舍堕与单堕两种,意思是说,凡是犯了此罪而不忏悔,将堕入恶趣,因此称为「堕」。

a舍堕:必須尽舍所犯的财物於僧前,藉以舍去相续的贪心及洗清罪恶。舍堕下共有三十条戒,大都与日常衣物用具有关,例如把多余的衣物收藏起来,不肯转送给他人,超过十天以上不用,就是犯了舍堕法。

b单堕:是指只要向他人忏悔,就可以得到清净的堕罪。单堕共有九十条戒法,例如使用离间语属两舌语戒,言行不符属小妄语戒。

E、波罗提提舍尼:梵语pratidesanya,意译为向彼悔、显示、说罪,是向对方忏悔就可以除灭的罪。共有四项戒属於提舍尼,例如佛世时,不自己入城托钵的比丘就是犯了提舍尼戒。

F、突吉罗:梵语duskrta,意译恶作、小过、轻垢、失意、应当学。有关威仪方面的一百条戒法都属於突吉罗戒,是轻微的戒法,在戒本中将它纳入众学法内,是应当在大众中再努力学习的意思。故意违犯此戒者,須向上座比丘忏悔;非故意违犯此戒者,自行忏悔即可。例如衣装不整,行止有失威仪等都属於突吉罗。

G、灭诤:七条有关息灭诤论的戒律。例如当面对质、忆念陈述都属於灭诤的法则。

从具足戒种类的完备,可以看出佛教僧团极具有现代民主法治的精神。

《杂阿含经》卷三十七中,佛陀对於「戒」有一番积极的解释:「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於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我尚不喜人加麤言,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骂辱?是故於他不行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绮语?是故於他不行绮饰,如上说。如是七种,名为圣戒。」

《四分律》卷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一、《五分律》卷一、《十诵律》卷一中,曾举出佛陀制戒的十种意义:

1.使僧团大众能和合相处。

2.藉和合清净的僧团风范来摄受僧众。

3.以戒法来调伏个性顽劣的众生。

4.使有罪者忏悔後,内心得到清净快乐。

5.使修行梵行者能安住在佛法上,进德修业。

6.使未生信心的人生起信心。

7.使已生起信心的弟子更加坚定学佛的信心。

8.使僧众言行有所规范而断除现在的烦恼。

9.使僧众断除烦恼後,进而产生定力,断除未来烦恼。

10.使正法得以长存,佛法得以久住世间。

可见持戒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而自愿受持的「自通之法」,也是使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研读佛教的律典,可以发现无论是简单的在家五戒,或出家数百条戒律,都是慈悲心与菩萨道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在守持戒律时,应把握戒的基本精神,才不会拘泥於戒条的形式,而能与时俱进,发挥安顿身心、净化社会的功能。


二、定学


(一)「定」的意义


定,梵语samadhi,音译三昧、三摩地。能令心专注,远离散乱浮沈,而达到平等安详的精神状态就是定,也称为禅定。

禅定能产生一种力量,使我们不易为外境所转,而显发真如自性,长养法身慧命,所以又有「定根」、「定力」之称。

因为禅定有如此大的功效,自古以来成为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门。佛陀时代,修习禅定早已普及当时印度的宗教界。佛教传到中国以後,中国的禅宗祖师们,将印度注重瞑思的风格,融入生活中,达到动静一如的定境,开展出中国独特的务实禅风,对於中国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後来传到了日本,也蔚为风尚,历久不衰。现代科技文明极端发达的欧美各国,纷纷回过头来,学习东方的禅定工夫,找寻心灵上的禅悦法喜。可见「禅定」是任何时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唐时圭峰宗密禅师曾将禅分为五类:

1.凡夫禅:无哲学或宗教内容,纯粹为治病或增进个人身心健康,或磨鍊定力。因不再作深一层修持,不明生死之理,仍不免三界六道轮回。

2.外道禅:对佛教界来讲,凡非佛法的法门,都称外道。是指其心外求法而言。这种禅已具有哲学或宗教的内容。因其修持之目的,或为求生天,或为求神通,甚而为求特殊技艺。修这种禅,即使上生天界,也是在三界六道轮回之内,所以称为外道禅。

3.小乘禅:乘是车辆的意思,小乘即是小车辆。能自己乘骑,而不能运载他人。这种禅已具佛法内容,高过凡夫、外道。其所证为「无心定」境界,妄念不生,烦恼已歇。因其只为个人解脱轮回,不发心度众,故名小乘禅。

4.大乘禅:深具佛法的内涵,已见性悟道,了解世间之妄见,並证入绝对无分別的实相,是内在佛性的体现。有奉献身心,济度众生的愿力。

5.最上乘禅:乃禅定中之极致,十方三世诸佛之所证,绝对生命的表现,且溶於最纯净的生活方式中。


(二)修定的方法


修习禅定可以从打坐开始着手。打坐经验久了,不管林下水边,岩洞塚间,乃至闹市街衢,都能够安然入定。但是初学的人,最好选择在室内,远离嘈杂的地方,比较能够收到效果。在室内,灯光不可太亮,以免刺眼;也不可太暗,以防昏睡。最好能摆设佛像,燃香供佛,以摄心提念。坐禅的位置,应避免在直接通风、日烈、高显处,以免引起感冒伤风,或其他病症。

除了环境以外,也要注重饮食、衣着等问题。饭後一个小时之内不要打坐,因为此时血液集中在肠胃,既不合乎生理卫生,也容易造成昏沈。肚子饑饿也不宜打坐,最好是七、八分饱。衣着方面以宽松、舒适、柔软为要,以免妨碍血液循环。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沈入睡,浪费宝贵时间。

上述的预备事项齐全以後,就可以开始打坐了。禅坐的方法,不外调身、调息、调心三项,略为说明如下:

1.调身──毘卢遮那佛七支坐法

(1)盘腿:有双盘和单盘两种。单盘就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或把右腿放在左腿上,佛教称为半跏趺坐。双盘就是将两腿都盘起来,佛教称为全跏趺坐,即先将左脚放在右腿上,再将右脚放在左腿上,名吉祥坐;或先将右脚放在左腿上,再将左脚放在右腿上,名降魔坐,亦名金刚坐。如果无法双盘或单盘,两腿交叉架住,散盘也可以。只是盘起腿来,能够集中思想,统一心意,比较能进入禅定的境界。

(2)结印:腿盘好了,双手要结印。先将右手仰放在肚脐下,左手置於右手上,(或相反),两个拇指轻轻相拄,两手臂自然紧贴腋下,这种结印方式称为「法界定印」,可以使气血通畅。
(3)直脊:盘坐时,背脊自然挺直,如算盘珠子的叠竖。若身体衰弱或有病者,最初不能挺直,且听其自然,练习日久,自能渐渐竖直。但要注意,虽不是过俯,也不可过仰,是自然之直。
(4)平胸: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无歪斜现象。

(5)收颈:头須正直,颈项靠紧衣领,前颚略向下压住两条大动脉,保持从侧面看去,耳朵和肩膀成一直线,鼻柱与肚脐也在一条线上的姿势,可使五脏六腑功能运作良好。

(6)抵齶:收敛下巴,嘴巴轻闭,舌尖轻轻抵住门牙上龈的唾腺,以促进消化。

(7)敛目:将眼光收起来,初学者眼睛最好微睁,注视座前两、三尺的地方,以免昏睡。

此外尚須注意事项有:

(1)安座:上座之前,先将座处调整安稳,使坐久之後,无不适之感。

(2)松带:手表、眼镜、腰带等一切束缚身体的物件,一律松开,使身体松弛,且不妨碍血液循环。

(3)垫臀:无论初习或老修,肾部都須垫物,以松软为佳,厚薄随人而异,以能坐得四平八稳,不阻塞气脉即可。若是双盘,垫物可薄;若是单盘,垫物須厚。双盘而垫过厚,则上身不稳;单盘而垫过薄,则双腿容易酸麻。

(4)裹膝:气候冷时,要包裹膝盖,使其暖和,不可使风寒侵入,若风寒侵入,必得风湿症。即使气候热时,亦須注意。

(5)吐气:口吐浊气,先自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後开口放出,不可粗急,缓缓安静而吐,且作观想,想身中浊气随之而出。这样口吐鼻纳,重复再三。若身息调和,一次亦可。

(6)摇身:将身左右摇动几次,然後端直,无倾斜之患。或者身体前倾,使尻部突出,再缓缓将上身树直。

(7)微笑:使面部神经松弛,慈容可掬,心情即自然放松,若面部表情生硬枯槁,变成冷峻,内心亦随之僵硬。

(8)勿有所靠:上身或背部不可倚靠他物,若背部靠物,使气脉不能上行,反向心脏前进,严重者,易致吐血。

2.调息:也就是调节呼吸,使呼吸由粗重急喘到细微均匀,才能使心意集中。息即呼吸,有四种相:

(1)风相:鼻中呼吸有声。守风则散。

(2)喘相:呼吸虽然无声,但出入结滞不通。守喘则结。

(3)气相:息虽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细。守气则劳。

(4)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精神安稳,心情愉悦。守息则定风。

喘气三种相,都是息未调和,而特意用心去调和,反而成为过患,不能达到坐禅静定之效。

举要言之,呼吸任其自然,不加控制。但平心泯念,而安住於寂然之境,久而久之,自能气沈丹田,脉解心开。

3.调心:我们的心念有如野马奔驰,猿猴跳跃,不易控制,如果不能调御心念,即使坐破蒲团也没有意义。数出入息、观想诸佛相好或法界光明、念佛、持咒、参话头等,都是制心一处的方法。《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以「九种心住」说明从最初摄心到成就正定的九个阶段,即:

(1)内住:最初繫缚其心,使心住於内,不外散乱。

(2)等住:最初所繫缚的心,其性粗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所以次即於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

(3)安住:若此心虽復如是内住、等住,但是仍然还会有失念,於外散乱的时候,因此一旦心一外散,立即觉察,摄心还住於所缘中。

(4)近住:此时已能做到不起妄念,心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预先觉知,先为制伏,不令此心远住於外,所以称为近住。

(5)调顺:深知定的功德,了知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十相是使心散乱的过患,因此於彼诸相,调伏其心,不令流散。

(6)寂静:了知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及贪欲盖等诸随烦恼,能令心扰动,所以於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

(7)最极寂静:由於失念的缘故,如前所说的各种不正寻思及随烦恼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能不忍受,立即除遣断灭。

(8)专注一趣: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於三摩地相续而住。

(9)等持:由於数修数习,数多修习,功夫纯熟,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三上以繫缘止,即以繫心五处为缘,令心不散。所谓「繫缘止」是繫缚住攀缘的妄心於一处,使此妄心止息,而进入静止之境。

(1)繫心顶上:因心昏沈多睡,所以将心息向上繫。但若繫之过久,则令人气浮,乍如风病,或似得通欲飞,不可常用。

(2)繫心髮际:此处髮黑肉白,容易繫住。或可产生白骨观。但若繫之过久,则眼睛喜欢向上瞻,或见到黄赤等色,如花如云,种种相貌,令人情想颠倒,也不可常用。

(3)繫心鼻柱:鼻是风门,觉知出息入息,念念不住,易悟无常之理,且易心静,能发禅定。
(4)繫心脐间:脐是气海,亦名中宫。繫心在脐,可使血液下降,能除众病,或时内见三十六物,发特胜等禅定。女众则不宜多繫此处,易得血崩之患。

(5)繫心地轮:此在最下(座处地下),血气随心之缘繫而下降,则四大调和,亦能发不净观。
这五法中以鼻柱、脐间(丹田)、地轮为最稳当,但应认识机宜,若身觉得上浮,则应繫缘於下,若觉得沈重时,则应繫缘於上。总之,修习者於修习过程中,須细加体会,如有过患,应知对治之法。

上座坐禅之时,是由粗至细,由动入静;下座之时,是由细至粗,由动出静,上座下座都不可粗犷、卒暴,尤其下座,应该轻轻动身,安详而起,徐徐而行。若不如此,由於坐禅当中,心息寂静而住,气脉微细而行,如今下座过於顿促,令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四肢僵硬,如得风劳一般,於下一坐中,会感到烦躁不安。

所以下座时,須注意一些事项:

1.放心异缘:坐禅已毕,欲下座时,应先舒放其心,转换所缘,即全心专注於下座的动作。

2.开口放气:继而开口吐出浊气,观想气从百脉随意而散。

3.摇动上身:然後微微起动身体,再轻轻摇动肩、膊及手、头、颈。

4.次动二足:上身动过後,再动二足,使其完全柔软不僵硬。

5.摩诸毛孔:以双手搓热,分別遍摩全身各部分的毛孔。

6.手揜两眼:摩手令煖,轻拭两眼,觉得舒适後,将手放下,然後张开眼睛。

7.热歇方出:坐禅时往往气血流通,全身温暖,热度增高,有时出汗,須待身热稍退,出汗稍敛,方可随意行动。

打坐並不是为了求神通、灵异,它只是修定的一种方便法门,最重要的还是要将禅定的工夫落实在生活上,而非走旁门左道。六祖惠能大师曾说:「何名坐禅?外於一切善境,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所以,中国禅宗以搬柴运水、出坡作务来修习禅定,藉事练心,找回自己本来的面目。因为「明心见性」才是禅定的最终目标。


三、慧学


(一)「慧」的意义


慧,梵语prajna,音译般若,指洞悉真理的智慧,以其境界甚深如海,非世俗萤火小智所能比拟,所以通常直译为「般若」。一般宗教多重视信仰或慈悲的层面,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拥有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拥有般若智慧,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大乘菩萨以般若智慧作为六度的上首,所以能悲智双运,济世利人。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得无漏智慧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经云:「般若为诸佛之母。」


(二)修三慧的方法


般若智慧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修习呢?佛教将修慧分成三个阶段:

1.闻所成慧:由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或阅读佛典,从文义中生起信解所得的智慧。

2.思所成慧:以闻慧为基础,对法义深入思惟、观察,深刻体会佛法妙谛。要成就思所成慧,应按照佛陀所说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来简择、审度,才能正确体会佛陀说法的究竟意义。

3.修所成慧:依据闻、思二慧理解佛法後,依照法义,精勤修持与定心相应的观慧,叫修所成慧。再由此有漏的闻思修慧,引发得到能所不二的般若实相慧,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


参.三学的重要性


有关三学的次第,《瑜伽师地论》卷廿八说:「何缘三学如是次第?先於尸罗善清净故,便无忧悔;无忧悔故,欢喜安乐;由有乐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如实知见,故能起厌,厌故离染;由离染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证无所作究竟涅槃。如是最初修习净戒,渐次进趣,後证无作究竟涅槃。」

由此可知,三学次第相倚,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吾人学佛不可缺少的资粮,所以,在诸经论中多处提及三学,历代祖师大德也大力提倡此法门。例如:

《杂阿含经》:「三学具足者,是比丘正行。增上戒心慧,三法勤精进,勇猛坚固城,常守护诸根。」

《大方等大集经》:「所谓戒定慧,无上陀罗尼,能令三业净,一切人所爱。」

《海慧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诸佛正法护持者,身语心业皆清净,戒定慧净亦復然,得解脱智善清净。」

道安法师:「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戒乃断三恶之干将也,禅乃绝分散之利器也,慧乃济药病之妙医也。」

鸠摩罗什法师:「持戒能折伏烦恼,令其势微;禅定能遮烦恼,如石山断流;智慧能灭烦恼,毕竟无余。」

将三学的重要性归纳如下,引发大家的信心:

1.适合人类特性:经中说人有追求梵行、忍耐勇猛、累积智慧等三项特性,是其余六道所不及,戒、定、慧三学与这三种特性相通,是我们进趣佛道的最佳门径。

2.息灭贪瞋痴:贪瞋痴是众生的三种根本烦恼,众生因为它们的存在而妄想颠倒,造业轮回,所以又称为「三毒」。勤修三学,守持戒律,可以养成勤俭、喜舍、慈悲、布施的习惯,就能对治悭贪的毛病。「瞋」念起时,要用「定」来对治,修习禅定能使我们心虑澄净,遇到逆境,就不会生起瞋心。善於运用般若智慧观照,就可以转烦恼为菩提。所以勤修戒定慧是熄灭贪瞋痴的良方。

3.经律论所诠:约三藏而言,经藏诠释定学,律藏诠释戒学,论藏诠释慧学,所以,修习戒定慧三学,在思想和生活上能实践佛陀的教法。

4.涵摄八正道:八正道是四圣谛的主要内容,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於戒学,正见、正思属於慧学,正念、正定属於定学,正精进通於戒、定、慧三学。所以,依三学而行,是趣向解脱的正道。

5.符合六度行:大乘菩萨道以六波罗蜜为正行,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正是戒学的主要纲目,禅定归於定学,般若属於慧学。因此,三学是自他兼利,同登彼岸的舟船。

总之,三学的次第合乎现代教育方法,是福慧双修、行解並重的根本功夫,我们应该勤加修行,以悟入佛之知见,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13-8-27 19:58

第四篇 止观双修


壹.止观的定义


定慧二学在佛法上往往相应不离,《北本大般涅槃经》说:惟有定慧等持,才能得无相涅槃。在修习的方便上,佛教常以「止观」来代替「定慧」,因而有「止观双修」、「定慧等持」的说法。

止观是什麽意思呢?止,梵语amatha,音译为奢摩他、舍摩他,又作止寂、等观,意为止息一切妄念,心归於专注一境的状态。观,梵语vipayan,音译为毘钵舍那、毘婆舍那,意为开启正智,正确观照诸法,而断灭诸结烦恼。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说:「为三事故,修奢摩他。何等为三?一者不放逸故,二者庄严大智故,三者得自在故。復次,为三事故,修毘婆舍那。何等为三?一者为观生死恶果报故,二者为欲增长善根故,三者为破一切诸烦恼故。」

《成实论》卷十五则进一步解释:「止名定,观名慧。一切善法从修生者,此二者皆摄,及在散心闻思等慧,亦此中摄,以此二事能办道法。所以者何?止能遮结,观能断灭。」


贰.止和观的关系


由此看来,止观二者虽然並举为一词,就相对而言,止的意义偏向消极的防遮性,观则具有积极的建设性,必須二者並修,才能达到定慧一如,断惑证真的效果。

以上是就修证的效果而言,就修学的次第来说,如果修止无功,修观也不会成就。因此,经论中说到止观、定慧,总是止与定在前,观与慧在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说:「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後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復如是,先以定动,後以智拔。」一语道破止观或定慧之间的关系。

从佛教的譬喻中,可以看出止和观的关联性与止观双修的重要性。《成实论》卷十五载:止如捉草,观如鎌刈;止如扫地,观如除粪;止如揩垢,观如水洗;止如水浸,观如火熟;止如熔金,观如造器;止如平地,观如下种;止如明镜止水,观如影现万象;止如平立,观如发箭;止如服腻,观如投药;止如铠杖庄严,观如御阵坏贼等。

参.止观双修的种类


由於止观双修对於修习佛法是如此重要,所以诸经论中所说的法门,与止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


一、三十七道品与止观




二、七净(七种净德)与止观





三、八大人觉与止观



四、一心二门与止观


「心、佛、众生,三无差別。」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动而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之相。《大乘起信论》为了说明心的这种性质,遂将含摄诸法的众生心,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以显其体用,称为一心二门,並将止观配於二门如下:



此外,中国佛教各宗派也以止观为修行的要道。

1.华严宗的五教止观:杜顺大师在《华严五教止观》中,依观门的深浅差別,阐示不同的止观法门,而终归於华严三昧门,也就是一乘圆教的事事无碍法界观。

(1)法有我无门:这是小乘的界分別观。行者观诸法皆由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和合而成,以破除我执,然而仍执众缘为实,为法有我无门。

(2)生即无生门:这是大乘始教的人法二空观,分为无生观与无相观两种。

a.无生观:观诸法无自性,皆由名相所生,此生並非实有,所以说无生。

b.无相观:观一切法皆空,连「无自性」这个法也空去。


(3)事理圆融门:这是大乘终教基於《大乘起信论》的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的止观法门。心真如门属理,心生灭门属事,理事如真空妙有的圆融无碍,所以能止观双运,悲智互导,离执有执空之二失。


(4)语观双绝门:这是顿教的止观门。言说观行,乃至无说、无观皆是法,若能超越分別思惟、言和无言,直观诸法实相,就是证得解脱。


(5)华严三昧门:这是一乘圆教的止观法门。观宇宙诸法互相缘起,重重无尽,同时顿现,一多相容,大小互入,一即万法,万法即一,融通周遍,不相妨碍。

2.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是天台宗三种止观中的一种,以「四种三昧」和「十乘观法」为主要内容,是智者大师晚年在华顶开悟後所讲,最为圆满殊胜。


(1)四种三昧:三昧,梵语samdhi的音译。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是将心止於一处,不令散乱,保持安静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


就能生起正智慧而觉悟真理。藉着下述四种行法,可以正观实相,令心调直,称为三昧。


a.常坐三昧:依《文殊说般若经》、《文殊问般若经》所修的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独居静室,结跏趺坐,舍除杂念,繫缘法界,观一切法皆是佛法,专心称念一佛圣号。於期限内精进不懈,念念无间,则能破除业障,显发实相之理。因为仅修常坐一行,所以又称为一行三昧。


b.常行三昧:依《般舟三昧经》所修的三昧,所以又称为般舟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在道场内,身常旋行绕佛,除了吃饭,余皆不可坐,口常诵阿弥陀佛圣号,意常念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如此精勤不懈,三昧成就时,能在定中见十方诸佛显现於前,所以又称佛立三昧。

c.半行半坐三昧:又可分为二种:


ㄅ、方等三昧:依《大方等陀罗尼经》所修的三昧,以七日为一期,在道场内诵持陀罗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匝,疾徐适中。旋咒已,却坐思惟,观实相之理,观毕復起旋咒,如此反覆实行。


ㄆ、法华三昧:依《法华经.妙音菩萨品》和〈妙庄严王本事品〉所修的三昧,以二十一日为一期,修行的方法包括礼拜、忏悔、绕佛、诵经、坐禅等。


d.非行非坐三昧:在《大般若经》称为「觉意三昧」,不拘期限,也不囿於行仪,在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


四种三昧中,前三种三昧属於实相的理观,有严格的方法施设,只有非行非坐三昧是事理双观的修行方法,而且没有行仪和日期上的规定限制,可尽形寿奉行,很适合现代忙碌的社会。
(2)十乘观法:是圆顿止观的十种正观法,如同车乘,能令行者从生死苦域趋於涅槃安乐之境,所以称为十乘观法。


a.观不思议境:观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一念,具足一切诸法,此观已超越思议分別,所以称为不思议境。


b.发真正菩提心:行者谛观不思议境未成功时,容易生起懈怠心,所以必須发起菩提心,立四弘誓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c.善巧安心止观:善巧运用止观法门,将心安住於法理之中。

d.破法遍:破除遍於一切诸法的执着心。


e.识通塞:又称为知得失。行者如果在破法遍中,仍然无法悟入无生之理时,就必須检讨得失,时时以契合实相观智为目的。


f.道品调适:又作修道品。行者虽知法门的通塞,却仍然无法进道时,就必須一一检讨三十七道品,选择其中适合自己资质能力者实行。

g.对治助开:又作助道对治。在实践时,如果遇到障道无法开启圆理时,必須藉助道来排开,例如以六度对治六蔽等。

h.知次住:行者易患「未得谓得」的通病,因而失去功德,所以了知自己修行的阶位是很重要的。


i.能安忍:指在顺逆境中,必須安忍不动,才能成就道业。


j.无法爱:又作离法爱。指破除对於非真正菩提的爱执,俾能契入中道,妙证无生法忍。

3.净土宗五念门中的作愿门与观察门:世亲菩萨的《净土论》指出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有五种修行法门,称为五念门,而昙鸾的《往生论》,将作愿门和观察门分別摄为止门和观门。

(1)作愿门:指心常作愿,如实修定,以止息散乱心,求生彼国,是为止门,其义有三:

a.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此如来名号及国土名号能止息一切恶业。


b.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超越三界,若人生於彼国,自然止息身、口、意三恶业。

c.阿弥陀佛的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息冀求声闻、辟支佛的心。


(2)观察门:以智慧正念观察三事,以观破昏暗的心,求生彼国,是为观门。


a.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


b.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

c.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

其他诸宗如法相宗的五重唯识观,三论宗的八不中道观,禅宗的打坐观心、提起疑情、参话头,乃至在日常生活中藉服务奉献来明心见性,密宗的身、口、意三密相应的修持等等,也都包含有止观的修行。


肆.结语


四禅八定只是世间有漏的禅定成就,学佛者还必須要深观诸法实相,获得般若智慧,才能趣向究竟解脱。在慧增上学中,闻慧与思慧都是在名言章句上做寻思深察而得的智慧;修慧並不只是依文言章句,而是更进一步与定心相应,在事项上深观法义所得的智慧,能断烦恼,得解脱。换句话说,惟有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才能引发无漏智慧,断惑证真。所以,诸经论对於止观法门皆多赞誉,例如《解深密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所有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止)及毘钵舍那(观)之果。」说明了止观对於修行的重要性。《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进一步阐示惟有止观双修才能证得中道实相。



图片附件: 1.gif (2013-8-27 19:58, 11.5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52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3318



图片附件: 2.gif (2013-8-27 19:58, 4.1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47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3319



图片附件: 3.gif (2013-8-27 19:59, 3.3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58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3320



图片附件: 47.gif (2013-8-27 20:00, 3.5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67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3321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13-8-27 20:05

第五篇 四禅八定


壹.四禅八定的意义


三增上学中,戒增上学有一定的学习次第,就在家众而言,須依五戒、十善戒、菩萨戒的次第而修;就出家众而言,则須按照沙弥(尼)戒、具足戒等次第受持,不能躐等。定增上学也不例外,也有「四禅八定」的次第可资遵循。

什麽是四禅八定呢?四禅,是色界天的四种禅定境界。色界天的四禅境界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境界,合称为八定。所以,八定其实包括了四禅。

四与八的法数之所以並举,是因为色界与无色界是相对的,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如果以色界和无色界相对於欲界的「散」心,则色界和无色界都称为「定」。

此外,四禅也称为四静虑。静,是寂静,也就是定;虑,是审虑,也就是慧。以寂静的定,生审虑的慧,叫做静虑,也就是定慧的意思。然而,定慧不仅限於色界定,也通於无色界定,只是色界的禅定是定慧均等,而无色界的禅定相很细微,而且是定多慧少,所以为区別起见,对色界定给予禅及静虑的名称。


贰.四禅的内容


一、初禅


1.心理活动状态:有寻有伺。寻,指寻求推度;伺,指伺察思维。寻与伺的差別,在於前者是比较粗杂的精神作用,後者是比较深细的精神作用。《阿毘达磨法蕴足论》以扣钟及鸟飞作比喻,说明二者的差別相状:扣钟时,先发粗重的声响,然後细声随之鸣起,粗声好比寻,细声好比伺。鸟儿飞翔,先鼓动双翼,再踊身向前,鼓翼好比寻,踊身好比伺。初禅虽然已经离去欲界的恶不善法,但是还保有寻、伺的心理活动。

2.主观感受:离生喜乐。喜,是对於所得的利益感到欢喜;乐,指轻安的精神作用。离生喜乐,是指修到初禅境界时,已脱离欲界的恶不善法,此时觉得呼吸气息经由全身毛孔出入自如,因而生起轻利安适的喜乐感受。


二、二禅


1.心理活动状态:内等净。即断除寻、伺的分別心理,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

2.主观感受:定生喜乐。是指由此禅定所生起的喜乐。

在达到初禅境界以後,渐渐对初禅境界感到不满足,所以便摄心在禅定上,而泯除了伺、寻的作用。这时,甚深禅悦油然生起,心灵朗然洞彻,如同从暗室中走出,见到日月的光明一般,称为二禅。


三、三禅


1.心理活动状态:行舍、正念、正知。住於非苦非乐的「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

2.主观感受:离喜妙乐。是指离去寻伺喜,唯存乐的心理状态。

在达到二禅以後,喜心涌动,使得禅定不固,所以开始摄心谛观,喜心因而断除,於是泯然入定,绵绵的妙乐从心中流出,遍满全身,可说是「世间第一乐事」,称为三禅。


四、四禅


1.心理活动状态:舍清净、念清净。舍三禅妙乐,令心清净,因此称为舍清净;又唯念修道的功德,所以称为念清净。

2.主观感受:非苦非乐受。是指寻伺喜乐都已断除的境界。

在达到三禅以後,又觉得三禅之乐令心不清净,遂生厌离想,因此更加精进不懈,终於进入四禅。这时出入息断,绝诸妄想,正念坚固,心灵空明寂静,有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般湛然而照,万事万物都显现无遗。



参2四无色定的内容


一.空无边处定


1.心理活动状态:离色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灭三种色: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和不可见无对色。

2.主观感受:与空相应,心中明净,不苦不乐受更加增长。

达到四禅的境界後,身心仍受色法的繫缚,不能自在,於是加紧功力,观察己身有如罗縠,内外通彻,由於一心念空,所以在深定中只见虚空无边,而没有一切色相。这时,心中明净,无碍自在,好像飞鸟破笼而出一样,在虚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称为空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


1.心理活动状态:舍空缘识。

2.主观感受:与识相应,安稳清寂,心识明利。

达到空处定以後,识心遍缘虚空,因为虚空无边,所以识心分散太广,使得定心开始动摇,於是舍弃过去向外缘取虚空,而开始向内以心识为观察的对象,念念不舍。渐渐与识相应後,在深定中不见余事,只见过去、现在、未来诸识显现,与定相应而不分散。这时,心中的清净寂静,无法用言语形容,称为识无边处。


三、无所有处定


1.心理活动状态:舍空与识等内外二境,而缘无所有处。

2.主观感受:安稳寂静,不见诸法。

达到识处定以後,因为心所缘的过去、现在、未来诸识无量无边,能破坏定力,三世心也是和合假有,並非真实,所以,舍去识处,而繫心於无所有处,精进不懈。在深定中,心内空无所依,诸想不起,安稳寂静,称为无所有处定。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


1.心理活动状态:破识无边处的有想境界及无所有处的无想境界。

2.主观感受:不见有无,恬然清净。

达到无所有处定以後,心中如痴如醉,如眠如暗,因为还有无明覆盖,所以无所觉了,无所爱乐。於是一心专精,於非有处非无处,念念不舍,终於出现真实定,一切有无相貌都荡然不存,心中清净无为。在三界的定相裡,以此定的境界最高,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定。



肆.结语


禅定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法门,通於各宗各派。四禅八定是世间定,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道和涅槃时,也曾依这些禅定功夫作为助缘,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由四禅八定的内容可以得知:每一项的禅定成就都是对於前一项的境界感到不满足,而再加功用行,精进修持所达成。「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事贵在有恒,譬如烧火煮水,如果不能不断添柴,水就无法烧开。学佛修道也是如此,如果得少为足,就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尤有甚者,如四禅比丘因证四禅而生慢心,堕入地狱,岂不可惜!

《杂阿含经》卷十七中,佛陀告诉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处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想止息。」接着又说更殊胜的止息,「於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可见即使证到第八定,还不是究竟止息之处,还需要更进一步努力精进,观人空法空,才能彻底去除心垢,达到解脱。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13-8-27 20:08

第六篇 五停心观


壹.五停心观的定义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修的观想方法,又称为五观、五念、五停心、五度观门、五度门。大乘佛法以成佛为目标,因此以念佛观代替界分別观,五种观法合起来又称为五门禅。就声闻法而言,五停心观是进入圣贤位前所必須修行的初阶法门;就大乘佛教而言,五停心观是修习禅波罗蜜前所不可缺少的方便法门。所以,五停心观在修行上的次第而言,处於基础门槛的地位,学佛者不可不知。这五停心观,主要是为对治五种烦恼,如:


不净观──对治贪欲


慈悲观──对治瞋恚


缘起观──对治愚痴


念佛观──对治我执


数息观──对治散乱


贰.五停心观的内容


一、不净观


不净观是指观想自他肉体的肮髒、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的观法。《法华经.譬喻品》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众生因为贪爱,在我、我所有上产生执着爱染,生起种种痛苦,所以学佛修道,想要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首先必須止息心中的贪欲。

诸经中以不净观对治多贪众生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1.以观自身污秽,对治己贪:为了这付臭皮囊,我们往往用尽各种方法去妆扮宝贝它。下列五种观法,是用来减少我们对於自己身体的过份贪爱。

(1)种子不净:肉身是由因缘和合而成,内有烦恼业因的不净种子,外有父精母血的不净种子。

(2)住处不净:在母胎中,十月不净。

(3)自体不净:观想自己的身体是由四大不净所成,依《大明三藏法数》卷四十八说:人的身体与体内各有十二种不净物。

a.身体:有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等十二种不净物。

b.体内:有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脏、熟脏、赤痰、白痰等十二种不净物。

(4)外相不净:有髮、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等十二种不净物。

(5)究竟不净:死亡後弃置塚间坏烂,永久不净。

2.以观他身污秽,对治淫贪:观想他身不净,而止息对於他人的淫欲贪爱。《俱舍论》及《瑜伽师地论》将这种贪爱分为下列四种:

(1)显色贪:显色,指青、黄、赤、白等色。显色贪,是见到对方朱唇皓齿、皮肤白晰、脸颊红润等颜色而生起的贪爱。

(2)形色贪:形色,指长、短、方、圆、高、下等色。形色贪,是见到对方高大英俊、千娇百媚等形色而生起的贪爱。

(3)妙触贪:由於对方体态柔软轻盈、肌肤光泽细滑等感触而生起的贪着。

(4)供奉贪:由於对方的趋承服事等,生起贪着,又名承事贪。对治淫欲贪爱的方法,不外观想死屍的膨胀、青瘀、脓烂、坏散、血涂、虫聚、仅余白骨、火烧成灰、鸟兽噉食等相。当我们想到对方也是如此,就能伏灭心中的淫欲贪爱。

3.观世间一切不净,而息止对於一切五尘境界、资生之物等所起的贪爱。又可细分为下列诸项:

(1)以苦恼不净与下劣不净对治与境相应而起的贪爱:苦恼不净,观想我们的苦恼是心与境相触而产生的感受。下劣不净,观想三界中,欲界是最下劣鄙秽者。观想这两种不净,可以止息由心与境相应而生起的贪爱。

(2)以观待不净对治与色相应而起的贪爱:观待不净,由观想较高的境界来对治於较低的境界,例如观想无色界种种殊胜,就不会对色界诸法产生贪爱;观想涅槃寂静,就不会对诸天享乐产生贪爱。以这种对待的观法,就能对治由心与色相应而生起的贪爱。

(3)以烦恼不净与速坏不净对治萨迦耶贪:烦恼不净,观想三界充满烦恼,有如火宅。速坏不净,观想万法由四大五蕴而成,所以无常无我。这两种观法能破除执着我、我所而起的贪爱。


二、慈悲观


慈悲观又作慈心观、慈愍观,是多瞋众生观想由予乐拔苦而得到的真正快乐,以对治瞋恚的观法。

1.以生缘慈来止息违理瞋:有些人常常无端发怒,恼害众生,这种瞋相称为违理瞋恚或邪瞋。对治之道,应先取至亲的人得到快乐的样子作为观想对象,然後再慢慢扩及怨憎的人,乃至一切众生。

2.以法缘慈来止息顺理瞋:在我们被他人恼害的时候,或因自己行善持戒,而对於作恶犯戒的人,往往生起瞋心,这种瞋相称为顺理瞋恚。对治之道,应该观想众生都是五蕴和合而成的假有法,因此无一众生可得,既然如此,又那裡有持戒毀犯、善恶是非等事呢?所以应该本着慈心爱念,把自己的禅悦法喜,与对方一齐分享。这样一来,一切是非善恶之心不起,瞋心自然就能消除。

3.以无缘慈来止息诤论瞋:有些人以为自己所得的法才是对的,別人所说所行都是错的,因此与人诤论时,见他人有违己意,就产生瞋心,是名诤论瞋。对治之道,应修无缘慈,泯除分別妄想,於一切法,不忆不念,因此打从心裡就没有计执诤论,又那裡来的瞋恚呢?所以,就能等视一切众生,以无缘大慈覆护一切众生。


三、缘起观


缘起观又作因缘观,是观想十二缘起,以对治愚痴的观法。观察「痴」这个字,可以了解痴是表示知见上有了毛病,因此,愚痴是指迷於真理所产生的邪见惑障。可从下列三种缘起观来对治:

1.以观三世十二因缘,对治断常痴:有些人认为我及诸法是断灭或常住,如此念念不断,叫作断常痴。对治之道,应观三世十二因缘法中,属於过去和未来的因缘各有二支,属於现在的因缘有八支,因此三世相因,不常不断。

2.以观果报十二因缘,对治计有无痴:有些人妄起分別,认为我与诸法是实有或实无,並且於此生起执着,是为有无痴。对治之道,应观果报十二因缘,观想我人从无明到老死,由因缘所生,没有自性,所以不能说是有,也不能说是无。了解非空非有的实相,就能破空有二观。

3.以观一念十二因缘,对治世性痴:有些人见细微之性能生万法,因而计执有四大五蕴和假名众生及世界,如此念念相续,以世智辩聪能问能说,起贡高之心,诤竞是非,与真实之道渐行渐远,乃至思惟剖析刹那分別的心理,这种执计世间的痴相,称为世性痴。对治之道,应深观一念之中具足十二因缘,得知宇宙万相一多相入相即,非一非异,以此破除相待假有的妄取相。


四、念佛观


念佛观是念佛的应身、报身、法身,以对治恶业障的观法。我们过去身、口、意三业所造作的恶业,未来都会招感恶报,如果在未受报的中间,想要修德行善,因为善与恶违,恶业往往会在此时昇起,障碍善道。解决之道,可从下列三种念佛观来对治:

1.以观应身佛相好光明,对治沈昏蔽塞障:在修行时,有些人容易惛沈闇睡,障碍修行。对治之道,应该在应身佛三十二相好中随取一相,或先取佛眉间白毫放光相,一心观想,再次第遍观其他诸相。

2.以观报身佛功德巍巍,对治恶念思惟障:有些人虽然不会惛沈闇睡,但是常常心生恶念,欲作十恶、四重、五逆、毀戒等事,无时暂停,是名恶念思惟障。对治之道,应该念报身佛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等圆照法界,常寂不动,普现色身利益,一切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因为心中常思佛陀殊胜善法,因而生起悔心,自惭形秽,就能灭除一切恶念。

3.以观法身佛空寂无为,对治境界逼迫障:有些人在修行时,虽然没有上述两项业障,但是却时时身感病痛,或在修定时,常见魔扰;在睡眠时,常梦恶相,使心中产生逼迫苦恼的感觉,是名境界逼迫障。对治之道,应念法身佛法性平等,不生不灭,空寂无为。既是无为,人、我二法缘起性空,別无作者、受者,又那裡来的烦恼对境呢?


五、数息观


数息,梵语npna,华译安那般那,或阿那般那,略称安般。ana,原是遣来的意思,转指入息;apana,原是遣去的意思,转指出息。所以,数息观又称安那般那念,指以计算自己的出息、入息,对治散乱的寻伺,而令心念止持於一境。数息观有六种因相,即数、随、止、观、还、净,这六因具足,才算是圆满,因此又称为六妙门。

1.数:计算入息或出息的次数,以收摄心於一境中,使身心都能止息。数息的方法是从一到十,反復地数,不增不减,因为如果少於十,则易引起急促;如果多於十,又恐怕引起散乱。同时,还要远离三种过失:

(1)减数失:减少数目,以二息为一息,乃至以十息为九息的过失。

(2)增数失:增加数目,以一息为二息,乃至以九息为十息的过失。

(3)杂乱失:以入息为出息,或以出息为入息的过失。

在持息上,应该避免两种过失:

(1)忆念持息太紧,容易造成身分支节颤抖等过患。

(2)忆念持息太缓,容易引起身支懈怠,心中惛昧等过患。

调和的方法,是在正修观时,忆念上放宽身心,心息相依,不加强力,任运记数,则身心自然安稳明静。

2.随:久而久之,心定下来了,就不必再数出入息,只要心繫於息,随着息风出入。

3.止:修息渐成,心自然就会止息动乱。

4.观:观出入息之所依身,为五蕴和合而有,破种种我执妄见。

5.还:收心还照,知能观的心非实,则我执自亡,无漏的方便智自然流露出来。

6.净:心无住着,泯然清净,真实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


参.结语


《心地观经》说:「心如画师,能画种种诸法故;心如僮仆,为诸烦恼所策役故;心如国王,起种种事得自在故;心如怨贼,能令自心受大苦故。」恶行因烦恼而起,烦恼由妄心所造,因此,学佛修行,就是要正本清源,以各种方法将虚妄的心识清除净尽。

然而,药之良窳,贵在应病予药;修行也是如此,种种法门,各有千秋,重在运用得当。当我们使用五停心观时,除了一一对治不同的心病以外,还需要懂得灵活运用,对多种病况应该采取兼治之法,病症改变时,必須改转另外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贪爱和瞋恚都很重的人,应兼修不净与慈心二观,否则只用一种观法,仅能偏治一病,往往使得另一边的过失更加严重,徒劳无功。贪心重的人修习不净观成熟後,往往厌恶外境,因而生起瞋心,这时,就要转修慈心观,才能对症下药,否则,过犹不及,反而增加瞋病,就得不偿失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