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次第
第一篇 信解行证
壹.前言
贰.信
一、信的意义
二、正确信仰的条件
参.解
一、解的意义
二、慧解的方法
肆.行
一、行的意义
二、修行的态度
伍.证
一、证的意义
二、证悟的生活
第二篇 五乘佛法
壹.五乘佛法的意义
贰.五乘佛法的内容
一、人乘──三皈五戒
二、天乘──十善业道
三、声闻乘──四谛法门
四、缘觉乘──十二缘起
缘觉乘,梵语为pratyekabuddha-yna,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缘觉,从断惑证真而言,与声闻是一样的。但两者主要的不同是缘觉乘「不由他觉」,是无师自悟的;是远离人事,远离愦闹,独来独往的。缘觉乘因为出於没有佛陀出世,或者没有佛法的时代,所以又称为独觉;又因为是观十二因缘而觉悟真谛之理,因此称为缘觉。缘觉圣者始观无明乃至老死的流转现象,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的还灭真谛。由此因缘生灭,而悟非生非灭的道理,因此称为缘觉乘。这一类圣者,就名为辟支佛。证得辟支佛果与声闻乘的阿罗汉果地位相同,所以合称为「二乘」。
一切法皆是缘起法,缘起法的定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是说明一切法的存在,有彼此相依相待的关系,都是从因缘而起。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皆不出此缘起法。其内容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就是十二支缘起,又称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有情众生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生灭轮转的十二个程序:
无明:就是无知,是根本的妄执,对於通达真理的智慧,有蒙蔽障碍作用。如缘生万法生,缘灭万法灭,一切法本来无常无我,人们不知道缘生法的真实相,是为无明。无明以痴为体,以迷闇为性,由此无明妄动,众生於是轮转世间,所以成为生死的根本,又称为愚痴,是过去烦恼的总称。
行: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行为,是业的別名。是依过去的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的三行,而造成罪福,名为行。
识:为初入胎识,由过去惑业动力,感异熟报体的阿赖耶识,遇缘托胎,以完成现实的生命体──现在这一生的开始。
名色:名是受想行识(精神),色是物质(肉体),名色包括了主观的精神与客 观的物质。名色就是五蕴的异名,可以总摄一切精神与物质。
六入: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的内六根,传达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境的机能。
触:内六根与外六境相接触,主观上所起的感觉作用。根、境、识三种和合曰触,苦乐感情、饑寒痛痒,都是由触觉所领导产生,所以触是认识的开始。
受:受是心的领纳。有三种:1.对不欢喜的境物人事生起苦痛感曰苦受。2.对欢喜的境物人事生起快感曰乐受。3.对无记性的境物人事不起苦乐感受,或因为修养而能克服各种苦感和乐感,名为不苦不乐受,是情绪的作用。
爱:爱是染着企求,有爱财、爱情、爱命、爱生、爱执等;爱,又有欲爱、色爱、无色爱,也就是对所欲境渴爱的贪念。爱是生死的根本,爱是无明的意思,所谓「贪爱名为母,无明则是父。」贪爱增上则成取,以取为缘,表现於行动者为有。
取:是驰取追求,由爱而来。也就是由种种的执取,於是三业繁兴,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此名为取。取有四种:1.对五欲或色声香味触等五尘起追求想曰欲取。2.对正理起谬解,如对五蕴生我见、边见,妄计取着曰见取。3.於生活不合规律而有许多禁戒曰戒取。4.对所爱事物起我和我所有执,如我执、我见、我慢、我法、我语等曰我取。
有:是存在的意思,由爱着驰取之不停,发为纵我为物所役的行为,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後有报,名有。有,指欲有、色有、无色有等三有。
生:是未来受生。是由能生身心的潜在业力,而於六趣四生中受生,完成未来的新生命,名生。
老死:是身心演变的必然结果。未来之世,既然受生,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与之俱来。
十二因缘中的无明和行,是过去二因;识、名色、六入(处)、触、受,是现在五果;爱、取、有,是现在三因;生和老死是未来二果。列表如下:
这十二因缘说,亘於过、现、未三世,有两重因果,故名三世两重十二因缘。如不了脱生死,此三世因果相续的说明,就是无限生死相续的历程全貌。
十二因缘的道理,甚为玄妙,兹以二例来譬喻十二因缘:
1.如城:十二因缘有如一座城墙,人为城墙所困,虽然有门,但是门口站有许多卫兵,不容易出去。人本来是可以跳出十二因缘的束缚,但是由於贪、瞋、痴、我执、烦恼的牵引,因此不容易跳出十二因缘的流转。
2.如果树:十二因缘有如一株果树,果树是由种子萌芽、长大而成,继而开花、结果;果子落地後又长新株,又復萌芽、长大、开花、结果。新生的果实虽不是原来的种子,但是彼此之间却有着密切的关系。种、果相生,一直延续下去,如同生死缘起相续一般。
五、菩萨乘──六度万行
参.五乘佛法的人间佛教
第三篇 三学增上
壹.何谓「三学增上」
贰.三学的内容
一、戒学
(一)「戒」的意义
(二)「戒」的类別
二、定学
(一)「定」的意义
(二)修定的方法
三、慧学
(一)「慧」的意义
(二)修三慧的方法
参.三学的重要性
第四篇 止观双修
壹.止观的定义
贰.止和观的关系
由此看来,止观二者虽然並举为一词,就相对而言,止的意义偏向消极的防遮性,观则具有积极的建设性,必須二者並修,才能达到定慧一如,断惑证真的效果。
以上是就修证的效果而言,就修学的次第来说,如果修止无功,修观也不会成就。因此,经论中说到止观、定慧,总是止与定在前,观与慧在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说:「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後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復如是,先以定动,後以智拔。」一语道破止观或定慧之间的关系。
从佛教的譬喻中,可以看出止和观的关联性与止观双修的重要性。《成实论》卷十五载:止如捉草,观如鎌刈;止如扫地,观如除粪;止如揩垢,观如水洗;止如水浸,观如火熟;止如熔金,观如造器;止如平地,观如下种;止如明镜止水,观如影现万象;止如平立,观如发箭;止如服腻,观如投药;止如铠杖庄严,观如御阵坏贼等。
参.止观双修的种类
由於止观双修对於修习佛法是如此重要,所以诸经论中所说的法门,与止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
一、三十七道品与止观
二、七净(七种净德)与止观
三、八大人觉与止观
四、一心二门与止观
「心、佛、众生,三无差別。」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动而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之相。《大乘起信论》为了说明心的这种性质,遂将含摄诸法的众生心,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以显其体用,称为一心二门,並将止观配於二门如下:
(3)事理圆融门:这是大乘终教基於《大乘起信论》的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的止观法门。心真如门属理,心生灭门属事,理事如真空妙有的圆融无碍,所以能止观双运,悲智互导,离执有执空之二失。
(4)语观双绝门:这是顿教的止观门。言说观行,乃至无说、无观皆是法,若能超越分別思惟、言和无言,直观诸法实相,就是证得解脱。
(5)华严三昧门:这是一乘圆教的止观法门。观宇宙诸法互相缘起,重重无尽,同时顿现,一多相容,大小互入,一即万法,万法即一,融通周遍,不相妨碍。
2.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是天台宗三种止观中的一种,以「四种三昧」和「十乘观法」为主要内容,是智者大师晚年在华顶开悟後所讲,最为圆满殊胜。
(1)四种三昧:三昧,梵语samdhi的音译。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是将心止於一处,不令散乱,保持安静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
就能生起正智慧而觉悟真理。藉着下述四种行法,可以正观实相,令心调直,称为三昧。
a.常坐三昧:依《文殊说般若经》、《文殊问般若经》所修的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独居静室,结跏趺坐,舍除杂念,繫缘法界,观一切法皆是佛法,专心称念一佛圣号。於期限内精进不懈,念念无间,则能破除业障,显发实相之理。因为仅修常坐一行,所以又称为一行三昧。
b.常行三昧:依《般舟三昧经》所修的三昧,所以又称为般舟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在道场内,身常旋行绕佛,除了吃饭,余皆不可坐,口常诵阿弥陀佛圣号,意常念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如此精勤不懈,三昧成就时,能在定中见十方诸佛显现於前,所以又称佛立三昧。
c.半行半坐三昧:又可分为二种:
ㄅ、方等三昧:依《大方等陀罗尼经》所修的三昧,以七日为一期,在道场内诵持陀罗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匝,疾徐适中。旋咒已,却坐思惟,观实相之理,观毕復起旋咒,如此反覆实行。
ㄆ、法华三昧:依《法华经.妙音菩萨品》和〈妙庄严王本事品〉所修的三昧,以二十一日为一期,修行的方法包括礼拜、忏悔、绕佛、诵经、坐禅等。
d.非行非坐三昧:在《大般若经》称为「觉意三昧」,不拘期限,也不囿於行仪,在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
四种三昧中,前三种三昧属於实相的理观,有严格的方法施设,只有非行非坐三昧是事理双观的修行方法,而且没有行仪和日期上的规定限制,可尽形寿奉行,很适合现代忙碌的社会。
(2)十乘观法:是圆顿止观的十种正观法,如同车乘,能令行者从生死苦域趋於涅槃安乐之境,所以称为十乘观法。
a.观不思议境:观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一念,具足一切诸法,此观已超越思议分別,所以称为不思议境。
b.发真正菩提心:行者谛观不思议境未成功时,容易生起懈怠心,所以必須发起菩提心,立四弘誓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c.善巧安心止观:善巧运用止观法门,将心安住於法理之中。
d.破法遍:破除遍於一切诸法的执着心。
e.识通塞:又称为知得失。行者如果在破法遍中,仍然无法悟入无生之理时,就必須检讨得失,时时以契合实相观智为目的。
f.道品调适:又作修道品。行者虽知法门的通塞,却仍然无法进道时,就必須一一检讨三十七道品,选择其中适合自己资质能力者实行。
g.对治助开:又作助道对治。在实践时,如果遇到障道无法开启圆理时,必須藉助道来排开,例如以六度对治六蔽等。
h.知次住:行者易患「未得谓得」的通病,因而失去功德,所以了知自己修行的阶位是很重要的。
i.能安忍:指在顺逆境中,必須安忍不动,才能成就道业。
j.无法爱:又作离法爱。指破除对於非真正菩提的爱执,俾能契入中道,妙证无生法忍。
3.净土宗五念门中的作愿门与观察门:世亲菩萨的《净土论》指出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有五种修行法门,称为五念门,而昙鸾的《往生论》,将作愿门和观察门分別摄为止门和观门。
(1)作愿门:指心常作愿,如实修定,以止息散乱心,求生彼国,是为止门,其义有三:
a.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此如来名号及国土名号能止息一切恶业。
b.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超越三界,若人生於彼国,自然止息身、口、意三恶业。
c.阿弥陀佛的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息冀求声闻、辟支佛的心。
(2)观察门:以智慧正念观察三事,以观破昏暗的心,求生彼国,是为观门。
a.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
b.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
c.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
其他诸宗如法相宗的五重唯识观,三论宗的八不中道观,禅宗的打坐观心、提起疑情、参话头,乃至在日常生活中藉服务奉献来明心见性,密宗的身、口、意三密相应的修持等等,也都包含有止观的修行。
肆.结语
四禅八定只是世间有漏的禅定成就,学佛者还必須要深观诸法实相,获得般若智慧,才能趣向究竟解脱。在慧增上学中,闻慧与思慧都是在名言章句上做寻思深察而得的智慧;修慧並不只是依文言章句,而是更进一步与定心相应,在事项上深观法义所得的智慧,能断烦恼,得解脱。换句话说,惟有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才能引发无漏智慧,断惑证真。所以,诸经论对於止观法门皆多赞誉,例如《解深密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所有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止)及毘钵舍那(观)之果。」说明了止观对於修行的重要性。《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进一步阐示惟有止观双修才能证得中道实相。
第五篇 四禅八定
壹.四禅八定的意义
贰.四禅的内容
一、初禅
二、二禅
三、三禅
四、四禅
参2四无色定的内容
一.空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
三、无所有处定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
肆.结语
第六篇 五停心观
壹.五停心观的定义
不净观──对治贪欲
慈悲观──对治瞋恚
缘起观──对治愚痴
念佛观──对治我执
数息观──对治散乱
贰.五停心观的内容
一、不净观
二、慈悲观
三、缘起观
四、念佛观
五、数息观
参.结语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