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13-8-29 11:18
标题: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作者:学诚法师
一、皈依内涵勿忘失,深信业果依法行
我们皈依三宝,在皈依的仪式上要念: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在皈依学处中讲到,乃至舍命因缘,也不能弃舍三宝。如法皈依三宝肯定能够保证一、两生不堕恶趣,但是不能保证千百生都不堕恶趣,也不能保证究竟解脱生死。我们希望生生世世不堕恶趣,乃至究竟解脱生死轮回,最关键的是皈依法。具体地说,皈依法的内涵就是要深信业果,依着业果抉择取舍、断恶修善,因为所有苦乐的果报,都是由我们自己所造的善恶业决定的。否则,今生今世皈依了三宝,可以得到三宝的庇护,就如同一个罪犯做了很多坏事,本来会被法院判刑,却得到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庇护,暂且可以免除眼前的制裁,但如果不忏悔、不改过,还一直为非作歹,终究还是会受到惩处的,甚至性命都难保。学佛也是如此,如果说今生皈依了三宝,但是没有如法修行,没有真正依着业果抉择取舍、断恶修善,仍然随顺自己的无明烦恼造作恶业,最终难免还会堕入恶趣,轮回受苦。因此,对于业果的如理取舍是很重要的。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假如不报,时机未到,时机一到,全部都报”,业果是真实不虚的,没有人能够不受业果法则的约束。《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说:“非山非海中,无有地方所,亦不在空里,能避于先业。如影随人去,无有安住者。善恶业不亡,无上尊所说。”(卷第十八)《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说:“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谈起业果的道理,似乎大家都知道,但是要真正了解,哪些因会产生什么果,哪些果是什么因感得的,就很不容易了。我们只有这样分析、抉择,才会做到“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如果对业果法则不清楚,就没有办法取舍,行为就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
没有办法取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相信有六道轮回、三世因果。释迦牟尼佛最初说法的时候,就开示了有情轮回六道的最基本教义。六道也称 为六趣,亦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分属三善道与三恶道。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六道众生,对于普通人来讲,人、畜生可以看到,地狱、饿鬼道的众生,以及阿修罗、天人,就不容易看到,要有特殊功夫或特殊业力的人才能够看到。我们造了善业,就会生到三善道,造了恶业,就会生到三恶道。投生到善道或恶道以后,还会继续造业、感果、轮回,如此一生又一生,死而又生,生而又死,生生相续,一直在六道里面轮转。梵语“补特伽罗”,翻译为“有情”,中文的意译是“数取趣”,就是数数往来于六趣中的意思。这就是众生外在的生命轮回状态。
一个人死了以后还会去投生,死后的状态与生前的形象都不再有关系了,这时就进入到中阴身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根本无明的一种状态,根本无明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然后就是“行”开始起作用了。我们生命最初的活动,不是第六意识心在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根本无明,然后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就是十二因缘在流转。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解释的十二因缘,是众生内在的生命轮回状态。内在与外在生命轮回的原理,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六道轮回的现象,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
知道了生命的真相是六道轮回以后,还要进一步了解业感缘起的道理,这样才能够知道如何取舍。这就需要广阅经论,对于造业感果的道理求发定解。《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中,对因果报应有如下的讲述:
“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
二、断贪瞋痴破无明,依戒定慧得解脱
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能够得到暇满人身,又有因缘听到正法,是非常希有难得的,值得好好珍惜,让暇满人身发挥最大的功用。作为人,就应该明白做人的意义:人生何去何从?人生的价值何在?人生的宗旨目标究竟何在?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古人说人人都可为尧舜,佛教讲人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因此,出离轮回、成就佛道就是人生究竟的宗旨。
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够觉悟的心,通过心来主导言语和行为,造种种的业;反过来说,所有的身语表现,都是内心活动的体现。如果能够了解自己的心,让心时刻缘着光明面,缘着善法,并依着戒定慧用功,善业就能不断累积,如同古人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逐步就能够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反之,如果不能够了解自心、把握自心,就很容易被无明烦恼所覆蔽,贪瞋痴三毒就会不断引发恶业,渐渐积累、增长,就会退步堕落,在生死中不停地流转,如宗喀巴大师《往生极乐净土愿文》中所说:“无明障取舍,瞋剑斩善趣,贪索系生死,业水漂有海。”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状况:初学佛头几年,心力很强,冲劲很大;几年之后,心力慢慢减弱,意志也消沉下来,没有了善法欲,什么都不愿意去想了,再好的佛法都不想要了。当善知识、同行善友指出我们的缺点、毛病,希望有所改善的时候,或者提出建议,希望事情能够做得更好的时候,就会说: 我就是这样子了,我改不了了;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我没办法处理,跟我没什么关系……然后找种种的理由保护自己、逃避责任。这就是内在无明烦恼的一种表现,明明知道自己很多思想及行为是错的,似是而非,不如理、不如法,是有责任的,是可以改善的,还坚持说我就是这个样子了,事情就是这个样子了。言外之意就是你看着办,或者你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学佛久了,如果疲掉了,走不上去了,就会变成这种相状:好像我就是这个样子,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人会慢慢变得消沉、懒惰、因循,做事情怕麻烦,内心没有善法的力量。对于烦杂、琐碎、基础性的工作不愿意去做,能混就混,同行之间则互相推脱、逃避责任。
以上种种的行相,也就是内在无明的一种写照。其实我们也很清楚这些都是自己内在心识活动的一种表现,但是很难了解心是何物?心里面到底有多少东西——有多少好东西?有多少坏东西?对于心的本性、功能、特点的认识与了解不足,就造成好的、善良的一方面不能得到发挥,但恶的、无明的一方面 却时时刻刻在出现。这就说明对自己的本心完全不了解,无明无知的源头,就是有情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
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佛法告诉我们,心性的本质是空,一切法的自性都是空。但是空并不等于说什么都没有,就犹如空气一样,它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如果真的没有空气,我们的生命就会“呜呼哀哉”了。空气是有的,有它的成分,有它的功用。佛法中讲空性的意思,是说一切法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观待因缘而存在的,没有独立存在、恒常不变、天生如此的东西。《中论》说:“问曰:云何知一切诸行皆是空?答曰:一切诸行虚妄相故空。诸行生灭不住,无自性故空。”(卷第二)
既然如此,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无明不会永远是无明,烦恼不会永远是烦恼,无明可以变成智慧,烦恼可以转为菩提。用功修行,开发戒定慧,就犹如点亮一盏内在的明灯,照破内心无明的黑暗,认清自己的本心。然后,好的、善良的一方面就能够发挥出来,对于外在人、事、物的种种缘起、现象,才有能力判断和做出正确的分析与抉择。否则,就犹如一个盲人,虽然有眼睛,但是看不到东西,就会处处碰壁。无明也是如此,因为无明、烦恼把眼睛遮蔽住了,就看不清楚东西,只会看到一些形象、形状,然后根据自己的情绪进行取舍,这样就有问题了,就容易坏事。
举例来说,在过去也好,现在也好,很多寺庙里边,常常会出现一种状况:有些人对大法师很尊重,对一般的僧众就很忽视、轻视,甚至观过,这种状况比比皆是。其实在一个丛林里边,一般人很难看清楚哪个人修行好,哪个人修行不怎么样。只有功夫比别人高的人,才能够知道别人的修行程度,凡夫根本看不出来。对于在家居士们而言,由于没有长期同出家的法师们相处,只是有时来寺庙一下,住几天就走,更不可能知道法师们的修行程度。甚至住在同一个寺庙的僧人,有时候也不知道彼此的真实状态。比如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他修密行,释迦牟尼佛其他的弟子们都不知道他在修什么法门。这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认识去观察、衡量和判断其他法师修行的境界和功夫。大家往往会犯错误,因为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好恶去判断、取舍——这位法师看得比较顺眼,就认为这个法师不错,很有修行;那位法师我看着不怎么高兴,就说那位法师不修行。这样是非常不好的,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
如何让我们的心性从无明烦恼的障蔽中得到开启呢?就必须靠修行。修行就是要找到使自己内心清明、清楚的一套办法,从源头上面让内心清净,然后能够对外在的人、事、物有一种很清晰的觉察、抉择的能力。这是比较重要的,不然内心被无明烦恼所障蔽,我们对外在人、事、物的觉察就会很迟钝、不敏感。比如说当看到一个茶杯、一个扩音器、一尊佛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就只看到一个外在的形象,茶杯还是茶杯,扩音器还是扩音器,佛像还是佛像,人还是人,而内心里面不能够做出进一步的反应与抉择,很难现起相关的许多缘起,很难即刻反应到:这个茶杯有什么用,这个扩音器有什么用,这尊佛像是从哪里请来的,这个人是谁、有什么特长等等。只有要喝茶的时候才会去找茶杯,要讲话的时候才会去找扩音器,往往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想到去找。如果平时没有准备,需要的时候才去找,能够找得到吗?往往就会出现困难。平时我们必须在家里面、寺庙里面准备好了某种东西,需要的时候才能够找得出来。同样的道理,如果想要去三善道,或者进入佛菩萨的境界,平时就要累积这方面的资粮,造作相应的善业,最后临命终时,这些善业才能够现得起来。如果平时没有用功修行,临终时就没有这种善业,到那时就会是恶业在推动,把我们送到三恶道里面去。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本心被无明烦恼覆蔽住了,会觉得一件东西,只有当它和近期的生活有关系时,才是所需要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概念: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就是与物质生活有关的东西,而忽略了心灵,忽略了内在的需要。结果就导致心灵内在的需求,求也求不到,找也找不到,甚至有时候连自己内心的问题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所有这些都是被无明所蒙蔽的结果,造成我们对心性本质的不了解。
因为我们不了解心性的本质是空的,就以为有一个实在的“我”存在,因为觉得有实在的“我”存在,就会把一切外在所体现出来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假相当真,并且会把它们都当成是“他物”,当成心外种种的法、种种的物。然后就很容易在心外的种种事物上面作分别,就由无明进入到第二个状态——行的状态,就是去造业。刚才谈到的这些外在的境界就如同梦中的境界一样,做梦的时候也有说,也有笑,也有山,也有水,也有街道、乡村等等,会觉得非常真实,因此在梦里边也就会去造业。在现实生活当中,造业的原理亦复如是。其实无论做梦也好,现实生活也好,种种境界无非都是心相的体现,是内心对外在的认识,然后由这些认识所显现出来的种种影像。因为心被无明烦恼所覆,有我法二执,造种种的业,所以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生起贪着,看到与习性不相应的东西就产生厌离,甚至厌恶,这些都是贪欲、瞋恚、愚痴的表现,是因为不了解事物本空的道理而产生的,这也是根本无明与行的一种体现。
要用戒定慧对治贪瞋痴。贪瞋痴和六根、六尘重新组合起来,再去开合,就能产生八万四千种烦恼。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如果以这些烦恼作为自己的动机,表现出来就是杀、盗、淫、妄等十恶业。想不造十恶业,造十善业,就要从“戒定慧”的修行开始。否则十恶业一旦造成了,就构成了业力,它是一种力量,其作用就会产生业障。业障、烦恼障的出现犹如满天乌云,打雷、下雨、闪电等种种不正常的天气就会出现。雷电交加是气候不正常的表现,同样的道理,内在的业障、烦恼障作怪时,我们的行为也会表现出种种的异常。直到有一天,当我们从根本无明当中醒悟过来,明心见性,彻证无我的真实义以后,满天的乌云就烟消云散了!那时候太阳出来了,晴空万里,就不再会出现这些不好的境界。所以释迦牟尼佛最初说法的时候,开示有情轮回六道的最基本原理,并且说明六道众生的行为彼此之间会互相影响。六道的存在是真真切切的,六道轮回的道理也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最初说四谛法的时候讲的。到后来讲大乘佛法的时候,世尊又说六道以及六道众生所依托的依报都是心相的表现,这就是大乘佛法不同于小乘佛法的特点,无论唯识、中观都是如此。所以在大乘佛法里面,什么都是空,什么都是不实在的,什么都是心的一种显现,这就是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不同的地方。
三、对境练心学取舍,命自我立勿迟疑
作为人,如何来面对人生,面对现实生活,无非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选择,一种是放弃;或者说一种是要,一种是不要。如果不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舍弃的是什么,那就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状态,也是内在无明的一种体现。人生就像一场博弈,这盘棋你要不要下赌注?就要选择或放弃。你不选择就放弃,你选择它就押下赌注。赌注押错了,你的钱就没有了,但至少你是选择了。同样的道理,当面对生活的时候,我们常常微笑,还是常常埋怨?通常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埋怨。当面对命运的时候,是屈服,还是去战胜?当面对烦恼的时候,愿意当俘虏,还是愿意战胜内在的烦恼?这一点是很实在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烦恼的,你要不要去战胜它?或者是被烦恼所屈服?当面对人群的时候,是亲近,还是疏离?大家住在同一个寺庙里,是要与同行结缘,还是远离众人?远离人群就可以什么都不管,回到自己房间里面去;如果要同众生结缘,要做的事情就多了。对于在家居士而言,你的职业、家庭等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分析、判断,然后进行选择或放弃。所有这些就是人生的写照,作为人就是要学会掌握这种能力。
世间上的事情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当所有的事情纠葛在一起,就不容易看清楚,于是造成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怎么放弃。这是外在因素的影响。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自心,要解决问题必须回归到自心。这样,就要依着佛陀告诉我们的方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如何用心。如果不知道如何用心的话,肯定看不清楚。比如说住在一个寺庙里,寺庙里有多少样东西,有时候我们很难讲得出来。又比如在一个讲堂里面,能够把每一样事物具体叫什么名字都很清楚地讲出来,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再比如说看到一块石头,它是什么颜色,我们大概还能讲讲,但是你要把它讲得很清楚细致,也是不简单的。至于在一个大寺庙当中,能够把别人的名字都记得住,更是非常难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平时用心的程度、时间是很少的,对外在的人、事、物就非常不关心、不用心,自然而然就认识不清楚。所以对于这些非常复杂的境界,我们要学会用心:用心去了解,用心去理解,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看到这些东西,然后慢慢启发自己的悟性和灵性,用心去感悟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样的话,命运就在我们的手里,命运也就在我们的脚下,靠我们自己去走。其实可以说,命运就在我们的心里。一个人的命运怎么样,就是要看他的心怎么样。心里面有尘埃,有无明烦恼,就要每天用心去观照,也就是神秀大师所说:“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我们要对每天生活工作当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观察清楚,就需要很细心地去体验,对生活要非常地用心。比如对别人要宽容,对自己要严格,对人对事要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慢慢学会在宽容当中净化自己的烦恼。如果对别人要求非常地严格,不能宽容别人,那你怎样净化自己的烦恼呢?还有更重要的,是放弃我们思想的包袱。比如常常讲要做好事,做坏事时会害怕,但有时候好事做多了也会害怕,觉得好事很难做,弄不好会得罪人,慢慢地就不做了,最后干脆好事、坏事都不做了。当然有的人也常常做很多好事。如果一个人能够一直坚持做好事,那就很不简单,这就是佛菩萨一般的境界。学佛怎么修行?怎么用功?就要面对生活,面对人群,并学会如何选择与放弃。只有懂得选择、懂得放弃的人才会成功,才会有快乐和幸福可言。就像《论语》里边讲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连善恶是非都分不清楚,那一个人会有什么快乐和幸福可言呢?我们大部分人是凡夫,在平凡的世界里面,在平凡的生活当中,不计其数的人都在苦苦追求幸福和快乐的钥匙。怎样得到这把钥匙,然后打开通往幸福与快乐的大门呢?佛法就是这样一把“心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智慧,就是戒、定、慧。我们每个人的外表都差不多,都有眼睛、耳 朵、鼻子、头发……,但是心灵是不一样的。人与人心灵之间的差异远大于外表上的差异,而真正决定命运的是我们的心灵。很多修行有成、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人,往往都是选择了既定的目标,永不放弃地追求,永远都能够进退自如,这样,才能够在整个人生坎坷泥泞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如果人生这条路非常平坦, 甚至是柏油路,那么你走过去就没有任何足迹;如果这条路很泥泞,那你踏一步就会有一个脚印,虽然很难走,但总能够留下自己的足迹。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不要怕面对境界,这些境界就是自己的人生,就是人生的经历。你走了过去,留下了脚印,对以后的人会有很大的启示,是非常珍贵的。如果你走来走去,徘徊不前,就很可惜了。当然,如果你修行到非常高的境界,连脚印都没有,那就更了不起了。行事如风一般,在这个世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那是大菩萨的一种功夫。
四、业果法则甚深细,苦乐根本源于心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整个人生,一个人的业缘、习气和心境,这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业缘呢?就是前生造什么业,今生就感什么果。比如说我们今天拥有的这个色身,是业力所感得的,因为前生前世造了做人的业,才有今天的血肉之躯。什么是习气呢?就是我们的习性、习惯性的行为反应模式。人都会做梦,梦里面所经历的许多境界,都是自己习气的反映。人一生当中所经历的一切,就如同做梦一样,也是内心习气的一种反映。什么是心境呢?有情无始以来轮回六道,在内心里面已经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色身是我”的概念。色身是我,我就是这个血肉之躯,这种概念非常地坚固,长期串习就形成了一种心境、业力,在业力的驱使下,我们会日以继夜地不停奔波,一直到死亡时都是这样。因为释迦牟尼佛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小乘佛教中开示不净观,说我们这个四大假合的色身是个臭皮囊。他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对自己的色身产生贪恋和执着,从而让弟子们真正能够走上解脱道。唯有如此,才能够在寺院当中、在家里好好地熏修用功,否则单单贪恋这个色身就能够把我们拖住,让我们不能够出离生死。《大智度论》说:“复次,行者远离五欲,出家学道,既舍世乐,未得定乐,或时心生忧念,如鱼乐水,心相如是,常求乐事,还念本所欲。行者多生是二心,是故佛说当除贪、忧,说贪即是说世间,喜以相应故。初观不净者,人身不净,薄皮覆故,先生净相,后生余倒,以是故初说不净观。复次,众生多着贪欲、取净相,瞋恚、邪见不尔故,是以先治贪欲,观不净。”(卷第四十八)
对于色身的看法,大乘佛教的说法又有不同。在大乘佛法中,佛陀没有说这个色身不好,也没有讲这个色身很好,而是说借假修真。因为靠这个色身能够做很多的善事、造很多的善业,通过自己的色身去用功、修行,然后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向解脱道、菩提道,生生增上,直至成就圆满的佛果。在经典中讲到,菩萨如果拥有具足八种异熟功德的圆满身,便能够快速成就佛果,如《(四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说:“尔时善财童子,白妙德圆满爱敬吉祥岚毗尼园主林神言:圣者,菩萨云何住最后身,要生于此大族姓中?林神告言:善男子,一切菩萨将成正觉住最后身,皆生王宫,或生大族婆罗门家。何以故?为能成就种种利益,调伏自他令成熟故。善男子,能利自他,有三种法:一者、异熟因果,二者、福德因果,三者、智慧因果。云何异熟?谓有八种:一者、寿量圆满,二者、色相 圆满,三者、种族圆满,四者、自在圆满,五者、信言圆满,六者、大势圆满,七者、丈夫相圆满,八者、勇力圆满。善男子,云何菩萨寿命圆满?所谓寿命长远,久住世间;云何菩萨色相圆满?所谓形色端严,相好殊胜,人所乐见,心无厌足。云何菩萨种族圆满?所谓生于豪贵,刹帝利种,婆罗门家。云何菩萨自在圆满?所谓得大财位及大眷属,所作随心,人所宗奉。云何菩萨信言圆满?所谓出言诚谛,人必信受,理诸诤讼,心无高下,凡所决断,如执权衡,言行无违,无求无谄。云何菩萨大势圆满?所谓名称高远,勇猛精进,志性柔和,毁誉不动;工巧艺业,无能过者;处大众会,咸所尊重。云何菩萨丈夫相圆满?所谓具丈夫相,离诸残缺。 云何菩萨勇力圆满?所谓报力殊胜,身常无病,心力勇健,有胜堪能。如是八法,是为菩萨异熟圆满。”(卷第二十六)
拥有具足八种异熟功德的圆满身,对于修行的好处何在呢?经中继续说:“善男子,云何菩萨异熟果耶?谓由菩萨寿量具足故,能得长时无间修习,所有善根积集增长,能久住世自利利他,是为寿命圆满之果。又由菩萨色相端严、众生爱敬故,一切大众咸来归仰,凡所发言无不乐闻,既闻法已皆悉顺行,是为色相圆满之果。又由菩萨种族真正故,世所宗重,令诸众生随顺菩萨所有言教,精勤修习,速疾舍离诸不善业,修诸善业,是为种族圆满之果。又由菩萨自在圆满、具足财位故,能以种种珍宝仆使给施群生,随其所须咸令充足,以此摄取,然后调伏而成熟之,是为自在圆满之果。又由菩萨成就实语故,能以爱语摄诸众生,调伏成熟,令其信受,皆得解脱,是为信言圆满之果。又由菩萨豪贵自在、有大势力故,能令众生感德从化,心生惭愧,尊重爱乐,凡所出言随顺不逆,是为大势圆满之果。又由菩萨具足圆满大丈夫相,诸根成就,无有残缺,是故堪为胜功德器,精进勤求一切智境,得无所畏无障碍行,能大饶益一切众生,所作随心皆无障碍, 一切世间诸天及人无能讥毁,是为具足大丈夫相圆满之果。又由菩萨成就勇力故,普能积集一切善法,安乐成就诸众生界,勇猛精进成就智通,是为勇力圆满之果。 如是名为异熟因果。……是故菩萨能大饶益一切众生,于诸佛刹大众会中而为师首,普能随顺一切诸佛转正*轮,能自调伏,亦能调伏一切众生,令其速入一切智道。菩萨成就如是种种殊胜因果,即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的长相都非常庄严,比如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都很庄严。佛就更不用说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罗汉的长相跟菩萨就不好比,更不能跟佛比了。同样都是圣者,色身庄严程度的差别,就体现了修行心境的差异。小乘人急求个人解脱,观色身不净,证悟空性,出离生死成阿罗汉;大乘人就不同了,为救一切有情出生死海,誓愿成佛,圆满自利利他,因此靠色身借假修真,生生增上,直至圆满佛果。
大小乘佛教对于色身的看法和认识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在行持上都有共同的准则,就是深信业果、调伏烦恼、严持戒律。对于业果法则的深信,依着业果行事是很重要的,因为根本无明是每个人都有的,如何从十二因缘的流转中跳脱出来,我们的行为就很关键了,它直接关系到来生和无限生命。
佛陀告诉我们:业果甚深,业力不可思议。真正讲起来,业是很复杂的,但总摄其主要部分,就是十善业和十恶业。如《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中说:“又此身语意三业,或善或不善。不善者即十不善业道,谓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善者即十善业道,谓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卷第四)善、恶业的果报如何呢?比如:杀生最大的果报,就是堕地狱受苦;如果出地狱后再投生到人道,寿命就会短暂,生活就会有种种的坎坷,并且内心里面容易产生瞋杀之念。反过来说,如果对生命很爱护,经常放生、护生,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周围的环境会很好,寿命也会长,内心也会很慈悲、柔和。所有这些都是跟业有关系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卷第四)里讲到业果有四大原理:
第一个原理:业决定一切。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快乐和痛苦的果报,都是相应的善因和恶因所感得的,善因会得到快乐的果报,恶因则得到痛苦的果报。就好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什么种子就收什么果实。你种下去是甜的东西,收回来的就甜,种下去是苦的东西,收回来的就苦,种下去是辣的东西,收回来的也就辣,这是一定的。如《福盖正行所集经》中说:“若诸有情,毕竟乐作非法黑业,于恶趣中,定受苦报;若诸有情,毕竟乐作清净白业,于人天中,定受乐报。”(卷第十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有的人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却非常地聪明;有些人看起来四肢非常发达,可头脑却很简单,这些差别都跟业有关系。有些人相貌非常庄严,那是因为前世造过这种业,比如向佛供花等等,但有时候说话也许会吓你一跳,声音很难听;而有些人虽然长相不美观,但声音却非常悦耳。这就是说,人的声音和相貌,有时候会不匹配。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奇奇怪怪的事情非常多,这是因为过去生在造业的时候,善恶夹杂,今生感果时也就苦乐参半了。别别造业,感别别果,因果报应,毫厘不爽。如《福盖正行所集经》中说:“若诸有情,所作之业,善恶相参,杂受其报。”(卷第十一)在《贤愚经》中就记载了一个长相丑陋、声音悦耳的比丘的因缘:
“时波斯匿王大合兵众,躬欲往讨鸯仇摩罗,路由祇洹,当往攻击。时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极痤陋,音声异妙,振声高呗,音极和畅,军众倾耳,无有厌足,象马竖耳,住不肯行。王怪顾问御者:何以乃尔?御者答言:由闻呗声,是使象马停足立听。王言:畜生尚乐闻法,我曹人类,何不往听?即与群众,暂还祇洹,到下象乘,解剑却盖,直进佛所,敬礼问讯。彼呗比丘,呗声已绝。王先问言:向闻呗音,清妙和畅,情豫钦慕,愿得见识,施十万钱。佛告之曰: 先与其钱,然后可见,若已见者,更不欲与一钱之心。即将示之,见其形状倍复痤陋,不忍见之,意无欲与一钱之想。王从座起,长跪白佛言:今此比丘,形极短丑,其音深远,声彻乃尔,宿作何行,致得斯报?佛告王曰:善听着心。过去有佛,名曰迦叶,度人周讫,便般涅槃。时彼国王,名机里毗,收取舍利,欲用起塔。 时四龙王,化为人形,来见其王,问起塔事,为用宝作,为用土耶?王即答言:欲令塔大,无多宝物,哪得使成?今欲土作,令方五里,高二十五里,极使高显可观。龙王白言:我非是人,皆是龙王,闻王作塔,故来相问,苟欲用宝,当相佐助。王欢喜言:能尔者快!龙复语言:四城门外,有四大泉。城东泉水,取用作墼,成绀琉璃;城南泉水,取用作墼,其墼成已,皆成黄金;城西泉水,取用作墼,墼成就已,变成为银;城北泉水,取用作墼,其墼成已,变为白玉。王闻是语,倍增踊跃,即立四监,各典一边。其三监所作,工向欲成,一监慢怠,工独不就。王行看见,便以理责:卿不用心,当加罚谪。其人怀怨,便白王言:此塔太大,当何时成!王去之后,敕诸作人,昼夜勤作,一时都讫。塔极高峻,众宝晃昱,庄校雕饰,极有异观,见已欢喜,忏悔前过,持一金铃,着塔枨头,即自求愿:令我所生,音声极好,一切众生,莫不乐闻,将来有佛,号释迦牟尼,使我得见,度脱生死。如是大王,欲知尔时,一监作迟,怨塔大者,此比丘是。缘彼恨言,嫌其塔大,五百世中,常极痤陋。由后欢喜,施铃塔头,求索好声,及愿见我,五百世中,极好音声,今复见我,致得解脱。”(卷第十一)
知道业决定一切的道理之后,在当下种因时就要很注意了,因为种什么因,以后就感什么果。每个人都有一块心地,就跟田地一样,耕耘时种下什么东西,到时候收成的就是什么东西。古德常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最怕因种错了,而众生畏果,果报来的时候,他就害怕了。果是由因决定的,如果真的怕不好的果报,就要在因地上努力避免。同时,对于所希求的好果报,也要在因上努力造作。如《福盖正行所集经》中说:“是故比丘,于彼黑业,毕竟莫造;于彼白业,决定修作。果报卒至,犹如瀑流,善恶之业,影响无差。”(卷第十一)《法句经》中也说:“深观善恶,心知畏忌,畏而不犯,终吉无忧。故世有福,念思绍行,善致其愿,福禄转胜。信善作福,积行不厌,信知阴德,久而必彰。常避无义,不亲愚人,思从贤友,押附上士。喜法卧安,心悦意清,圣人演法,慧常乐行。仁人智者,斋戒奉道,如星中月,照明世间。弓工调角,水人调船,材匠调木,智者调身。譬如厚石,风不能移,智者意重,毁誉不倾。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卷第一)
在现实生活中,做事情的时候,造善业还是造恶业跟动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做任何事情时,一开始的动机就非常重要,动机要正确,要善良,到最后的时候,回向也要如法,也要善良,这样才能够确保所作所为的一切都是善的。但是,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是很难的。有时候可能发心很好,但正做的时候,什么业都夹杂在一起,贪、瞋、痴、慢、疑,什么烦恼都混合在一起,很多业就不清净了,现行的时候,肯定是杂染、清净搅杂在一起。那怎么办呢?就要靠最后的如法回向让它清净。因此,对于最初的动机和最后的回向都要把握好,尤其以最后的为准,因为最后的回向决定了造业的方向。
第二个原理,业增长广大。佛教将因果分为两种:外因果与内因果,它们都会增长广大。外因果的增长,举个例子,比如一粒小小的稻种,春天种下去,慢慢就会长成一株稻子,到了秋季就会收获很多的稻谷,所谓“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籽”。内因果也就是业果,它也会增长、扩大,而且增长的程度是外因果无法相比的。最初即使只是种下微小的善因,将来也会感得极大的善果;反过来说,最初即使只种下微小的恶因,将来也会领受极大的苦果。在《贤愚经》里面记载有一个沙弥,轻诃一位老比丘,说他念经就象狗吠一样,由此感得五百世变成狗的故事: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舍利弗,昼夜三时,恒以天眼观视世间,谁应度者,辄往度之。尔时有诸估客欲诣他国,其诸商人共将一狗,至于中路,众贾顿息。伺人不看,闲静之时,狗便盗qu众贾人肉。于时众人即怀瞋恚,便共打狗,而折其脚,弃置空野,舍之而去。时舍利弗,遥以天眼,见此狗身,挛躄在地,饥饿困笃,悬命垂死,着衣持钵,入城乞食,得已持出,飞至狗所,慈心怜愍,以食施与。狗得其食,济活余命,心甚欢喜,倍加踊跃。时舍利弗,即为其狗具足解说微妙之法。狗便命终,生舍卫国婆罗门家。时舍利弗,独行乞食,婆罗门见而问之言:尊者独行,无沙弥耶?舍利弗言:我 无沙弥,闻卿有子,当用见与。婆罗门言:我有一子,字曰均提,年既孩幼,不任使令,比前长大,当用相与。时舍利弗闻彼语已,即戢在心,还至祇洹,至年七岁,复来求之。时婆罗门,即以其儿付舍利弗,令使出家。时舍利弗,便受其儿,将至祇洹,听为沙弥,渐为具说种种妙法,心意开解,得阿罗汉,六通清澈,功德悉备。时均提沙弥始得道已,自以智力观过去世,本造何行,来受此形,得遭圣师,而获果证。观见前身作一饿狗,蒙我和上舍利弗恩,今得人身,并获道果。欣心内发,而自念言:我蒙师恩,得脱诸苦,今当尽身,供给所须,永作沙弥,不受大戒。尔时阿难而白佛言:不审此人曩昔之时,兴何恶行,受此狗身?造何善根,而得解脱?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诸比丘,集在一处。时年少比丘,音声清雅,善巧赞呗,人所乐听。有一比丘,年高耆老,音声浊钝,不能经呗,每自出声,而自娱乐。其老比丘,已得罗汉,沙门功德,皆悉具足。于时年少妙音比丘,见老沙门音声钝浊,自恃好声,而呵之言:今汝长老,声如狗吠。轻呵已竟,时老比丘便呼年少:汝识我不?年少答言:我大识汝,是迦叶佛时比丘。上座答曰:我今已得阿罗汉道,沙门仪式悉具足矣。时年少比丘,闻其所说,心惊毛竖,惶怖自责,即于其前,忏悔过咎。时老比丘,即听忏悔。由其恶言,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出家持净戒故,今得见我,蒙得解脱。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信受,顶戴奉行。”(卷第十三)
《贤愚经》里面又记载,有一个比丘,因为说一位出家人过河像猴子一样,结果五百世变成猴子的故事:“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年少比丘,见他沙门跳渡渠水,而作是言:彼人飘疾,熟似猕猴。彼时沙门闻是语已,便问之曰:汝识我不?答言:识汝,汝是迦叶佛时沙门,何以不识也。时彼沙门复语之言:汝莫呼我假名沙门,沙门诸果我悉备办。年少闻已,毛衣皆竖,五体投地,求哀忏悔。由悔过故,不堕地狱;形呰罗汉,故致五百世中恒作猕猴。”(卷第十二)
像这样的故事在经典中记载的是非常多的,业果的道理比空性更加微细难测。对于空性的义理,声闻、独觉也能够通达和开演,但对于业果的微细道理,只有通过圣教量来加以推测,因为业果是极隐微法,只有佛的智慧才能够完全通达。正因为业果极其微细,即使是最微小的罪,也应当尽力避免,如《法句经》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卷第一)平时我们常常会对别人有不好的看法,内心里存在很多恶念,这些恶念的种子就像毒素一样,如果不及时清理,等到毒发时就非常厉害。比如癌细胞,刚开始只是一个细胞,等到它扩散的时候就会要命,可能一年或半年时间,生命就结束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会增长广大,到最后就没办法控制。业也是如此,即使造了一点小恶,也会增长广大,等到感果的时候就会非常厉害。
同样的道理,微小的善业也会增长广大,感得妙果。在《贤愚经》中记载了一个婆罗门子洒一把豆子向佛,四颗落入佛的钵内,一颗留在佛的顶髻上,因而感生为转轮王,统治四天下和部分天界的故事: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见诸比丘贪于饰好,着于名利,多畜盈长,积聚无厌。佛见此已,为诸比丘说贪利害:夫贪欲者,现损身命,终归三涂,受苦无量。所以然者,吾自忆念过去世时,由于贪故,而便堕落,受诸苦恼。尔时阿难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过去由于贪故而便堕落,其事云何?世尊告曰: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王,名瞿萨离,典斯天下八万四千小国,有二万夫人婇女,一万大臣。时王顶上欻生一疱,其形如茧,净洁清澈,亦不疼痛,后转转大,乃至如瓠,便劈看之,得一童子,甚为端正,头发绀青,身紫金色。即召相师,占相吉凶。相师占已,便答王言:此儿有德,雄姿奇特,必为圣王,统临四域,因为立字,名文陀竭(顶生)。年已长大,英德遂著,王以一国,用封给之。大王后时,被病困笃,诸小王辈,皆来瞻省,不能自免,遂便薨背。诸附庸王,共诣顶生,而咸启曰:大王已崩,愿嗣国位。顶生答言:若吾有福应为王者,要令四天及尊帝释,来相迎授,尔乃登祚。立誓已竟,四天即下,各捉宝瓶,盛满香汤,以灌其顶。时天帝释,复持宝冠,来为着之,然后称扬。诸王复劝当诣大国,王所治处。顶生复言:若我有福应为王者,国当就我,我不就国。立誓适竟,大国之中,所有宫殿,园林浴池,悉来就王;金轮、象马、玉女、神珠、典藏、典兵,悉亦应集。君四天下,为转轮王。巡行国界,见诸人民,垦地耕种,王问臣吏:此诸群生,欲作何等?便答王言:有形之类,由食得存,是以种谷,欲以济命。王立誓 言:若我有福应为王者,当有自然百味饮食,充饱一切,使无饥渴。作愿已竟,寻有饮食。王更出游,见诸人民,纺绩经织,王复问言:作此用为?诸人对曰:食已自然,无以严身,是故纺织,用作服饰。王复立誓:若我有福应为王者,当有妙衣自然而出,赈给万民,使无穷乏。作愿已竟,应时诸树悉生种种异色妙服,一切人民求得无尽。王更出游,见诸群黎,修治乐器,王因问之:作此何为?诸人报言:衣食既充,乏于音乐,所以治此,欲用自娱。王复立誓:若我有福应为王者,众妙乐器当自然至。作愿适竟,应时诸树若干种种伎乐悬在其枝,若有须者,取而鼓之,音声和畅,其有闻者无不欢豫。王德至重,万善臻集,天雨七宝,遍诸国界。王问诸臣:此谁之德?诸臣对曰:此是王德,亦国民福。王复立誓:若是民福,宝当普雨;若独我德,齐雨宫内。作愿适竟,余处悉断,唯雨宫里,七日七夜。其顶生王,于阎浮提,五欲自娱,经八万四千岁。时有夜叉,踊出殿前,高声唱言:东方有国,名弗婆提,其中丰乐,快善无比,大王可往游观彼界。王则允可,意欲巡行,金轮复转,蹑虚而进,群臣七宝,皆悉随从。既至彼土,诸小王等尽来朝贺。王于彼国,五欲自恣,经八亿岁。夜叉复唱:西方有国,名瞿耶尼,亦复快乐,王可至彼。王即允然,往游其土,食福受乐,经十四亿岁。夜叉复唱:北方有国,名郁单曰,其土安丰,人民炽盛,王可到彼。王即往诣,留止其中,上妙五欲,极情恣意,经十八亿岁。夜叉复唱:有四天王处,其乐难量,王可游之。王与群臣,及四种兵,乘虚而上。四天遥见,甚怀恐怖,即合兵众,出外拒之,竟不奈何,还归所止。顶生于中,优游受乐,经数十亿岁。意中复念,欲升忉利,即与群众,蹈虚登上。时有五百仙人,住在须弥山腹,王之象马,屎尿下落,污仙人身。诸仙相问:何缘有此?中有智者,告众人言:吾闻顶生王欲上三十三天,必是象马失此不净。仙人忿恨,便结神咒,令顶生王及其人众,悉住不转。王复知之,即立誓愿: 若我有福,斯诸仙人,悉皆当来,承供所为。王德弘博,能有感致,五百仙人尽到王边,扶轮御马,共至天上。未至之顷,遥睹天城,名曰快见,其色皦白,高显殊特。此快见城,有千二百门,诸天怖畏,悉闭诸门,着三重铁关。顶生兵众,直趣不疑,王即取贝吹之,张弓扣弹,千二百门,一时皆开,帝释寻出,与共相见。因请入宫,与共分坐,天帝人王,貌类一种,其初见者,不能分别,唯以视眴迟疾,知其异耳。王于天上受五欲乐,尽三十六帝。末后帝释,是大迦叶,时阿修罗王兴军上天,与帝释斗,帝释不如,退军入城。顶生复出,吹贝扣弓,阿修罗王实时崩坠。顶生自念:我力如是,无有等者,今与帝释,共坐何为?不如害之,独霸为快。恶心已生,寻即堕落,当本殿前,委顿欲死。诸人来问:若后世人,问顶生王云何命终,何以报之?王对之曰:若有此问,便可答之,顶生王者,由贪而死。统 领四域,四十亿岁,七日雨宝,及在二天,而无厌足,故致坠落。是故比丘,夫利养者,实为大患,当思远离,深求道真。阿难白佛:此顶生王,宿殖何福,而获如此无量大报?佛告之曰:乃往过去,不可计劫,时世有佛,号曰弗沙,与其徒众,游化世间。时婆罗门子,适欲娶妇,手把大豆,当用散妇,是其曩世俗家之礼。于 道值佛,心意欢喜,即持此豆,奉散于佛。四粒入钵,一粒住顶,由此因缘,受无极福。四粒入钵,王四天下,一粒在顶,受乐二天。尔时诸弟子闻佛所说,有得初果、二果、三果及阿罗汉者,不可称数,受持佛语,欢喜奉行。”(卷第十三)
在《杂宝藏经》中,记载了一位先曾以华鬘供养迦叶佛塔、后感生为相貌端正殊特的天女的因缘:
“尔时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得须陀洹,即还天上,集诸天众,赞佛法僧。时有天女,头戴华鬘,华鬘光明,甚大晃曜,共诸天众,来集善法堂上。诸天之众,见是天女,生稀有心。释提桓因即便说偈,问天女言:汝作何福业,身如融真金,光色如莲花,而有大威德?身出妙光明,面若开敷华,金色晃然照,以何业行得?愿为我说之。尔时天女说偈答言:我昔以华鬘,奉迦叶佛塔,今生于天上,获是胜功德,生在于天中,报得金色身。释提桓因重复说偈,而赞叹言:甚奇功德田!耘除诸秽恶,如是少种子,得天胜果报。谁当不供养,恭敬真金聚!谁不供养佛,上妙功德田!其目甚修广,犹如青莲花,汝能兴供养,无上第一尊,作少功德业,而获如此容。尔时天女即从天下,执持华盖,来至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而还天上。诸比丘等,怪其所以,即问佛言:世尊,今此天女作何功德,获此天身,端正殊特?佛言:往古之时,以种种华鬘,供养迦叶佛塔,以是因缘,今获此果。”(卷第五)
知道了业增长广大的道理后,就应该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如《法句经》说:“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卷第一)在平时,应该从待人接物的点点滴滴做起,不忽视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心存善念、口出善言、身作善事,让内在的善法越来越多,内心越来越光明,越来越积极,这样的话,打开幸福快乐之门的钥匙就在自己手里,在我们的心田之中。
第三个原理,业未作不遇。意思是说如果没有造这种业,就不会受这个果报。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很容易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发生车祸时,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受伤,有些人外在看起来好好的,内脏却出了问题,而有些人就安然无羌,什么事都没有。为什么同一车的人会有种种不同的遭遇呢?这就是业的关系。如果没有造过这种业的话,就不会受报,不该死的话,就不会死。反过来说,如果造过这种业,那在这个时候就会死,只要做了,就肯定逃不过,即使是已经见谛的人也不例外。佛世时恶生王带兵攻打释迦族的时候,杀害释种七万七千人,其中很多是见了圣谛的人,但都无法躲过此劫。只有一些不同业者(即先前未造此业的人),在大名长者潜入水里的时候得以逃脱。这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有如下记载:
“于时众内多人受筹,既见筹多遂即开门,令王军入。王曰:我已弃舍劫比罗城诸释迦子,任情诛杀。众闻教已,便纵四兵,旗鼓震天,嚣声聒地,随处诛戮,无悲愍心。时释种大名见此事已,于诸眷属起极悲怜,头发蓬乱,即疾往诣恶生之所,白言:大王当与我愿。王曰:欲须何愿?白言:于诸释种,幸施无畏。王曰:诸余释种,我不能舍,汝之家属,随意当出。答曰:我今入池,自沈水底,乃至我身未出已来,眷属皆放。王闻是语,目视诸臣。诸臣白王:此大名者,是先王亲友,允其所愿。王言:若尔少时令出。是时大名既蒙许已,悲愍眷属,忧恼缠心,疾往赴池,自沉水底,即以头发,系着树根,因兹而死。时诸释种,于过去时不同业者,出城而去,或往末罗国,或往泥波罗,或往其余聚落城邑。若于昔时同恶业者,虽出东门,南门还入,南门出,西门入,西门出,北门入,北门出,东门入。诸臣见已,而白王曰:今时释种皆自烧煮。以何得知?诸门出者,悉皆还入。王曰:速看大名,入水何久?遣使观之,见其已死。还白王,知彼已命过。王加瞋怒,即告臣曰:可设高座,我升其上,躬自瞻望,若我不见人血横流、腾波街巷者,我终不能身离此座。即登座遥望。诸勇健人被杀之时,法尔血少。诸臣议曰:仁等应知,今此恶王作大罪业,自为要契,望血横流,何处得有如斯之事?宜取紫矿,煮令色赤,盛满千瓨,当街倾泻,观其流去,与血不殊。如计便作,报言血至。恶生遥见,谓其是血,便作是念:我今望足,宜可归还。时恶生愚人,抂杀释种七万七千,此诸人内,多是见圣谛者。”(卷第九)
业未作不遇,可以在生活中处处体会。比如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感受到来自于别人的伤害,比如觉得别人不尊重我、不信任我、不配合、摆架子、傲慢、处处与我过不去等等。没学佛法的时候,很容易在外境上分别,找他人的过失,认为他怎么怎么不对,如何对不起我。学佛以后,特别是了解了业果的基本原理以后,就知道实际上根本的原因在于自己曾经造过伤害别人的业,因为业未作不遇嘛。不尊重、不信任、不配合、摆架子、傲慢、与别人过不去等等,都是以前曾经这样对待过别人,所以现在才感得别人这样对待我。要想不再受这种痛苦,只有努力忏悔往昔的恶业,同时在因地努力改善,不要再这样对待别人,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第四种,业作已不失。造了业以后,它不会失去。如《福盖正行所集经》中说:“设经无量劫,彼业不能坏,果报成熟时,众生决定受。 ”(卷第十一)所造的业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而变弱,更不会坏灭消失,即使是微小而久远的业,也终有成熟感果的一天。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在晚年不幸遭到外道的痛打,整个身体被棍棒打得像烂泥一样,血肉淋漓,不久即圆寂了。事件发生后,舍利弗尊者来探望他,问:“你神通第一,不会跑吗?怎么会被外道打呢?”目犍连回答说,那个时候业力太重了,不知道跑,也不知道躲,所以就呆呆地待在那里被外道打。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业果!这个业只要你做了,就躲不过。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了目犍连尊者遇难的故事:
“缘在王舍城,具寿舍利子及大目连,于时时中往观地狱、饿鬼、傍生、人、天五趣,巡行观察至无间狱。时舍利子语大目连曰:具寿,宜当为此无间有情息猛焰苦。时大目连,闻是语已即升虚空,于大狱上降注洪雨,渧如车轴。狱中猛焰,令空中雨随处销亡。时舍利子见是事已,报目连曰:具寿且止,我灭其火。答言:随意。时舍利子入胜解三摩地,降注大雨,令无间狱,地并成泥,咸得清凉,皆蒙息苦。遂见外道晡剌拏,由昔为他说恶邪教,报受大身,于其舌上有五百铁犁耕垦流血。见二尊者报言:大德,仁等若往赡部洲中,传我所说,报我门徒曰:由我生时口说邪法,欺诳他故,彼恶业力堕无间中,于我舌上有五百铁 犁耕垦流血,受极苦恼。然汝供养我本塔时,我身苦痛倍更增剧,从此已后勿为供养。时二尊者闻彼语已默然而受,从地狱没,至王舍城。二人相随共入城内,便于中路逢诸外道,并是执杖推髻之流。外道议曰:我欲打彼沙门释子。一人报曰:今正是时!然有过方打,不损勿听,我且先问,称我意者善,若不遂心打之未晚。舍利子在前而至,问言:苾刍,正命众(露形外道自云正命)中有沙门不?舍利子作是思惟:何心见问?观知欲打,即说颂言:正命众中无沙门,释迦众内沙门有,若阿罗汉有贪爱,即无凡小愚痴人。”
“时彼外道不闲颂义,报尊者曰:汝赞叹我,当随意去。尊者即便顺路而行。尊者目连,前业将熟,缓步而来,外道即见,问言:苾刍,正命众中有沙门不?若不豫观,虽阿罗汉,智亦不行。答言:汝等众内宁有沙门?如佛所说,此是初沙门,此是第二沙门,此是第三沙门,此是第四沙门,除此已外更无沙门。婆罗门但有空名,说是沙门、婆罗门而无其实。如是我于人、天之中及声闻众,说无诳言,作师子吼。又复汝师晡剌拏,由在人中说邪恶法诳惑人故,生无间狱,受广大身,于其舌上有五百铁犁耕垦流血,受极苦恼。彼寄我言:我由人中说恶邪法诳惑众生,今堕恶趣,受耕舌苦,总报徒众,汝等更勿供养我塔,每供养时,我身苦痛倍更增剧,从此已后忆我言教。诸人闻已,便生忿怒,作如是语:诸人当知,此秃头沙门非但于我强论过失,并我大师亦被诽谤,今欲如何?一人报曰:直须熟打,余更何言!岂不平章有过方打,今既谤我大师,斯为巨过,打便合理。众即以杖打尊者身,遍体烂熟由如搥苇,即便四散。时舍利子,怪其在后迟晚不来,遂即往看,见其形体碎如搥苇而布于地。问言:具寿,何意如此?答言:舍利子,此是业熟,知欲如何?舍利子言:具寿,岂非大师声闻众中称说神通最为第一,何乃至斯?答曰:业力持故,我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通耶?时舍利子,以七条衣裹幞其身,犹若婴儿抱持至寺。诸人惊集,问舍利子:尊者何缘,身至如此? 答曰:执杖外道打令烂熟,遂缓下衣,徐置于地。时诸苾刍问舍利子曰:岂非大师声闻众中,说尊者目连神通第一?答言:实说。仁等当知,业力最大。然大目连有大气力,以足右指蹴天帝释战胜之宫,能令摇动,几欲崩倒,于声闻中如来赞说,有大威力神通第一,然由前世业力所持,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于通?是时目连作如是念:我以不净无用之身,亲于佛边而为给侍,奉行教命,随力随能,无有违犯,于佛教主少酬恩惠,谁于德海尽能报谢?我于此身不能荷负,无边苦器深生厌 离,当求寂静,无宜久停,即留命行,舍其寿行。时有苾刍未得圣道者,见是事已,极生忧恼,起出离心,即往林中阿兰若处,受下卧具,少欲自居,屏弃人间,专修寂静。于时王舍城中,并余住处,人皆普闻,执杖外道共打圣者大目乾连,遍身支节悉皆烂熟,碎如搥苇,时舍利子自以衣裹,犹若婴儿持至竹园,仅有残命,极受苦痛,不久将死。时有百千大众总萃竹园,诸臣白王:执杖外道共打圣者大目乾连,遍身支节碎如搥苇,时舍利子自以衣裹,犹若婴儿持至园中,仅有残命,极受苦痛,不久将死。王既闻已,深生痛惜,便与内宫太子、宰相、城内诸人,悉皆云集,诣竹园中。诸人见王,即便开路,至尊者所,涕泪横流,犹如大树崩倒于地,执足号啼,悲哽言曰:圣者何因忽至于此?答言:大王,此是前身自作业熟,知欲如何?王极瞋怒,告大臣曰:卿等即宜奔驰四散,觅彼外道,若捉获者,置于空室 以火焚烧。尊者报曰:大王,不应作如是事,我先作业犹如瀑流,注在于身,非余代受。王报臣曰:若如是者,上命难违,若捉得时,应令出国。王又白言:我之所有,皆奉圣者,随意受用。王言:圣者岂非大师声闻众中称说尊者神通第一?何不飞腾,遭斯苦痛?答言:大王,是大师说。然业力持,我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通耶?如来大师不为二语,亲说伽陀曰: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时诸苾刍咸皆有疑,请世尊曰:圣者目连曾作何业,被诸外道粉碎其身?世尊告曰:汝等苾刍,大目乾连自所作业,无人代受,乃至广说。乃往古昔于一城处,有一婆罗门妻诞一男,年既长大,为其娶妇。儿于妇处极生爱恋,母瞋新妇,儿怀忿心,于其母处不为敬重。母责子曰:汝爱其妇,与我相违。妇闻是语,遂生恶念:此之老母年过容华,于己婿边未能暂离,而更于我夫主强说过非。从是已后常求母过。后于异时,妇见姑嫜作私隐事,遂告其夫,共生瞋忿。子告妇曰:愚痴老耄尚不息心,于我少年强生言责。遂起恶心作碜害语:如何得有勇力之人,打彼身形碎如搥苇!汝等苾刍勿生异念,往时婆罗门子即大目连,由于父母发生恶念作无义言,于五百生中身常被打碎如搥苇,乃至今日最后生身。于我弟子声闻众中神通第一,尚受斯报,是故汝等当知,先所作业必须自受,无人代当,乃至广说,如是应学。诸苾刍众闻已奉行。”(卷第十八)
明白了业作已不失的道理后,忏悔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因为在无始的生死轮回中,所造的恶业是无量无边的。造了恶业之后,除非以“四力”忏悔、防护而使之清净,早晚会找到头上来。善业、恶业一旦造集,决不会不感果而自动消失,因此对于善、恶业的取舍就必须非常地细致、用心。真正能够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时要多阅读因果故事,先在内心当中对业果的原理引发定解,然后一步一步去依法行持。
信佛、学佛,就要知道学佛的标准是什么,要根据佛所说法去衡量。法同生命联系起来,就是业。业的性质就关系到善恶的问题,善恶就关系到苦乐的问题。苦乐有现世的,也有后世的。比如说修行,有时候也是很苦的,念佛、念经、上殿,有时候也会感到苦,但那种苦跟现实生活当中的苦是不一样的,虽然说最终要用心去修行,但是毕竟需要靠这个色身,而这个色身是前生前世业感带来的。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了很多恶业、与法不相应的业,因此当修行、用功的时候,这个色身就会有反应、有苦受,这是必须克服的。修行如果能够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修得清清楚楚,在修行的当下就能够去除很多痛苦,得到很多快乐。我们的生活、工作、命运在今生今世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来生来世就更不用说了,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很多人出家几年以后,如果稍微用一点功,相貌都会跟以前不一样,会非常清净庄严。因为在寺庙里天天听经闻法,天天思维的都是善法,自然而然人就很善良,内心就会清净,人的面相也就会清净,和善法就会相应。依法行持会改变我们的身心,转变我们的命运,这就是业果的理论,我们要深信不疑。我们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法是佛说的,僧是根据法去修行,所以正皈依的是法,落实到行持上就是依着业果去如理取舍,断恶修善,多造善业,多造清净业。
来源:《法音》2007年第9期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