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普贤行愿品述义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13-9-6 12:34     标题: 普贤行愿品述义

普贤行愿品述义




智谕法师


写普贤行愿品述义的因缘


我虔诚恭敬信仰阿弥陀佛,虔诚恭敬持念阿弥陀佛圣号,虔诚求生极乐世界阿 弥陀佛国土.有人问我,本师释迦牟尼佛是裟婆教主,你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 ,念十万亿佛土外之佛号,岂非舍近求远?不然,我念弥陀名号,正是信受佛语, 依教奉行,本师释迦世尊所教.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 诸佛所说……」

以前曾为住众讲过普贤行愿品。 当时为感经中有曰「……… 唯此愿王不相舍 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其 人自见生莲华中……」所以不揣愚钝,讲述此经。以此因缘。今天乃写这本述义。 说是讲普贤行愿品,不过好听罢了,事实上是领导大众,恭诵普贤行愿品。

清凉国师。有普贤行愿品疏。已是尽善尽美。现在作此述义。谨以经文,献于 读者而已。


智谕于西莲净苑


--------------------------------------------------------------------------------

普贤行愿品述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述义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释智谕撰解


本品即六十华严与八十华严之入法界品,故文旨皆在入一真法界。然此品经文 ,唯见于四十华严。四十卷华严。皆名「入不思议境界普贤行愿品」,今此普贤行 愿品述义,即四十华严之第四十卷。(全名如题)

四十华严,系天竺乌荼国王书呈唐德宗者。于唐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进奉 梵夹,十二年六月五日,奉诏于长安崇福寺译,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译毕进上。 大正藏第十册八四八页,记载有文。

清凉国师号华严菩萨,为普贤行愿品作疏,华严五祖宗密作疏钞,极为详尽, 请读者参阅。(见卍续藏第七册)


释经题


品题全文,应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罽宾国三 藏般若奉诏译。

【大方广】

大方广三字,表所证之法,亦即所入之法界。大者言其体,方者言其相,广者 言其用。故大方广,其义即体相用也。大者无所不包,是法界体性。方者以轨范为 功,是法界之相。广者业用无边,无所不造,是法界之用。

法界无界,等同虚空,无有分别,故其体无量是曰大。虚空无有分别,即是横 遍竖穷,是故轨范一切,业用无边,是曰方广。所以大方广,即所入之不思议解脱 境界。

大者理圆,方广者事周。理借事现,事以理成。无事则理不可见,无理则事无 以立,故法界理事无碍,以大方广言之。

【佛华严】

佛华严者,表能证之人。佛是自觉觉他觉满,乃得果之人。华表菩萨万行,乃 修因之人。严谓庄严,菩萨修因,成就诸佛果德。故大方广表所入之法界,佛华严 乃能入法界之人。

【经】

梵语修多罗,有贯穿义,为佛所说,众生遵循,可登彼岸。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心无所住为能入之智,法界无界为所入之境,能所契合,称之为入。

不思议者,法界如虚空,无形无相而横遍竖穷,横遍竖穷而无形无相。无形无 相则无,横遍竖穷则有。无形无相而横遍竖穷,则无赅有。横遍竖穷而无形无相, 则有彻无。赅有之无,虽无而常有,彻无之有,虽有而恒无。如是法界,言语道断 ,心行亦灭。心行处灭故不可思,言语道断故不可议。故曰不思议。

解脱者,心无所住则人我空,法界无界则法我空,我法二空,则一丝不挂,一 尘不染,是谓解脱。

境界者,一真法界,犹如虚空。虚空非有,而分十方。十方虚空,一皆非有。 故法界者,不得谓有,不得谓无。有而非有,非有而有,无而不无,不无而无,是 其境界也。

【普贤】

约化德曰普,行入法界普化十方也。约性德曰贤,德圆邻极为众生之师范也。 

【行愿】

其行普化十方横遍也。其愿无有穷尽竖穷也。

【品】

品者,即经目也。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罽宾,北天竺国名。三藏者,通达经律论者,称三藏法师。般若罽宾国人,貌 魁梧持戒谨严。唐德宗贞元年间,译四十华严经。


--------------------------------------------------------------------------------

普贤行愿品述义


释经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 。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 演说不可穷尽。】

此经序分,在四十卷经第一卷。第一卷序分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 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大庄严重阁,与菩萨摩诃萨五千人俱……」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普贤二字,见如前释。菩萨具云菩提萨埵,菩提译为觉 ,萨埵译为有情,故菩萨译为觉有情。菩萨既能自觉,复能觉悟有情。若自觉觉他 觉满,便名为佛。今自觉觉他尚未觉满,但名菩萨。复次自觉者上求佛道,觉他者 下化众生,故菩萨乃上求下化之圣者。摩诃萨应作摩诃萨埵,译为大有情。地上菩 萨称菩萨摩诃萨。

称叹如来功德已,系接第三十九卷文,第三十九卷有云「我今欲说佛功德海一 滴之相」,于是便以偈赞佛。

佛功德不可思议,故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相 续演说不可穷尽。

佛剎即一个佛所化之国土,换句话说,即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十方诸佛,经不 可说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极微尘数劫……。

一由旬(约四十里)为八俱卢舍,一俱卢舍为五百弓,一弓为四肘,一肘为二 四十指横布,一指为三节,一指节为七麦量,一麦量为七虱量,一虱量为七虮量, 一虮量为七游隙尘,一游隙尘为七牛毛尘,一牛毛尘为七羊毛尘,一羊毛尘为七兔 毛尘,一兔毛尘为七透水尘,一透水尘为七透金尘,一透金尘为七微尘,一微尘为 七极微尘,一极微尘为七邻虚尘。

人寿十岁,每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由八万四千岁,每过百年减一 岁,减至十岁。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一大劫。故不可 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极为久远。

十方诸佛,相续不断演说如来功德,不可穷尽。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 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 *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普贤菩萨,告诸菩萨及善财菩萨言,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大愿。即礼敬 诸佛,乃至普皆回向。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

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 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

善财菩萨请问,云何是十种大愿?普贤菩萨于是分别解说之,先答礼敬诸佛, 礼是身业清净,敬是意业清净。

尽法界虚空界十方诸佛者横遍也,三世诸佛者竖穷也。横遍竖穷一切佛剎极微 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普化十方横遍也,无有穷尽竖穷也,此是普贤行 愿力。

起深信解(宋明本作深心信解),如对目前,如佛现前也,诸佛法身横遍竖穷 ,唯是一心,唯心所现,唯心所造。故起深信解时,佛即心,心即佛,同是一真法 界,无有隔碍,是以如对目前。

【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悉以清净身语意,能礼敬之相也。身清净则无杀盗淫,语清净则无妄语恶口绮 语两舌,意清净则无贪瞋痴。三业清净,则一切无碍,故能遍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 说佛剎极微尘数佛。】

经文在表一多无碍,佛与身犹一室千灯。灯光互摄互入,重重无尽。一灯入一 灯,一灯入千灯,千灯入一灯,千灯入千灯。故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剎 极微尘数身。 

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佛,亦是一多无碍义。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 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 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虚空无界无有穷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宋明本 作「以」虚空界不可尽故。

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皆因缘生法,无有自性,等同虚空,故亦不可尽 ,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而」众生界……宋明本作「以」众生界……。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此礼敬无有穷尽,乃至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虚空尚有为物间断时,而我此礼 敬无有间断。身口意三业,常行礼敬,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 。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 萨海会围繞。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 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 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我当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甚深胜解,即普贤信解。普贤信解者,于一解无量,于无量解一,一多无碍。 一者理也,多者事也,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即入一真法界。

现前者即现在目前也,犹上文所言「如对目前」。知见者,于无量解一曰知, 于一解无量曰见。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辩才天亦名妙音天,天女舌根微妙。出过即超过 ,谓以超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 即一多摄入,重重无尽义。

如此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乃至尽于十方法界,一 一如来处称扬赞叹,无不周遍。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 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是虚空界尽……悉如前解。

我此赞叹无有穷尽,赞叹者,法界缘起也。无尽者,法界无界也。法界缘起, 一即无量,缘起法界,无量即一。如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遶。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所有尽法界下,至菩萨海会围繞,是所供养。我 以普贤行愿力下,是能供养。

普贤身不可思议,略有三类。一、随类身,随天人等之所见,随类不同。二、 渐胜身,乘六牙象,妙相庄严。三.法界身,摄入无尽,十方法界,无处非普贤。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 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供养具有三,一、资生具供养,如衣服饮食汤药卧具等。二、敬具供养,如华 香灯乐等。三、庄严具供养,即一切宝物供养。

天,表自然,表贵重,云表众多,有法界缘起,万法繁兴义。于诸灯中,一一 灯炷如须弥山般高,一一灯油,如大海水般深广。

【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以如是等供养具,称理称事常为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养者,如法供养也。财供养有尽,法供养无尽。如 法供养,虽施一微尘,能遍三世一切诸佛前。以法供养,一即无量故。

所谓以下,即分别法供养。如说修行是法供养,以闻思修证四慧中,闻思二慧 只是助缘,唯修慧方能证无上佛道。

利益众生是法供养。所谓利益者,仅令众生现前得利,不为利益。必令众生后 世尽未来际,直至成佛,方为利益。

摄受众生是法供养。摄者摄取,受者受众生修学佛道。摄众生向道者,即四摄 法。四摄法者,一、布施摄,以布施为方便,摄令众生归道。二、爱语摄,以柔软 语正法语为方便,摄令众生归道。三、利行摄,度化众生,调伏众生,令其归道。 四、同事摄,菩萨乘大悲愿,于苦事降同众生,于乐事令众生增善得乐,谓同事摄 。

代众生受苦是法供养,菩萨上求佛道为度众生,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皆代众 生受苦。菩萨下化众生,示入恶世,皆代众生受苦。

勤修善根是法供养。勤修不贪不瞋不痴三善根,即法供养也。

不舍菩萨业是法供养。菩萨业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也。

不离菩提心是法供养。菩提心者是成佛心,成佛心者是普度众生心。十方三世 一切诸佛,皆以发菩提心而得成就,若不发菩提心,终不成佛。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善男子!如前供养者,似是言上妙诸供养具,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 服云天种种香,然种种灯等供养。所以如前供养功德,不及法供养。但经文有云,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如此说来, 华云……等,亦为如法供养,不应再与法供养相较。所以清凉国师曰,据梵本意, 是以未修普贤行愿供养,不及今修普贤行愿供养故。

迦罗,析身毛为百分,其一分名迦罗。

俱胝那由他,俱胝译为千万。那由他,有译十万,有译百万,有译千万。

「谕」分,应为「喻」分。

优婆尼沙陀,清凉国师云,此云近少,亦云近对,谓少分相近比对之分。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此总说法供养之殊胜。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

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

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此广大胜供养,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

梵语忏摩,乞容恕义。云忏悔者,忏是梵语,谓发露先罪。悔是华语,谓改往 修来。有理忏事忏,理忏者,达无生理,心灭罪亡。事忏者,谓取相忏作法忏。取 相忏者,于佛前至诚忏悔,要见好相,罪方得除。作法忏者,于僧众前,作法忏悔 。

障有二种障三种障,二种障者,烦恼障与智障。三种障者,烦恼障、业障、报 障。

【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剎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我于过去无始劫,无始谓过去一念不觉,非谓很久很久以前。贪瞋痴即烦恼障 ,发身口意作诸恶业,即发十恶业,即业障也。造诸恶业,无量无边。然此诸恶业 皆烦恼因缘所生,无自体性。若有体性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身口 意三业忏悔。清净三业者,无杀盗淫、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贪瞋痴。

于一切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即普贤行一即无量,此即所对之境。后不复造 ,恒住净戒一切功德,明能忏心也。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总结忏悔无尽,表三业清净无诸恶业。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

随者随顺,喜者欢喜。随顺者,随顺佛实功德,达甚深理究竟佛道,随顺佛权 功德,普度十方三世益物。如是随顺,则即广事而达深理,即深理而通广事。欢喜 者,见众生得益,起欢喜心,无嫉妒意。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盘。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此随喜佛功德。从初发菩提心,为一切智者,为求无上佛道也。勤修福聚,不 惜身命。例如心地观经记载,佛前身作雪山童子,为求半偈,弃舍全身;再如金光 明经舍身品记载,佛作萨埵王子,舍身救虎等等。

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种种波罗蜜者,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等十波罗蜜。证入种种菩萨智地者,初地证 入布施波罗蜜,二地证入净戒波罗蜜,三地证入忍辱波罗蜜,四地证入精进波罗蜜 ,五地证入禅定波罗蜜,六地证入般若波罗蜜,七地证入方便波罗蜜,八地证入愿 波罗蜜,九地证入力波罗蜜,十地证入智波罗蜜。

成就无上佛菩提,即成等正觉。般涅槃即入涅槃,涅槃旧译为寂灭,新译为圆 寂,即不生不灭义。分布舍利,舍利即灵骨,有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生身舍利 又有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据金光明经舍身品云,此舍利乃无量戒定慧功德之所熏 馥。

如是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 随喜。】

此随喜六道四生,所有功德。六道者,天、人、阿修罗、鬼、畜生、地狱。四 生者,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此随喜二乘功德。佛法有教理行果四种,声闻以教为主,闻佛言教悟四谛理, 成学无学位。辟支译为缘觉或独觉,以理为主。初发心时值佛,后出无佛世。以理 性不灭,有佛无佛理法常住故,所以于无佛世,无师独悟证道,故名独觉。观十二 因缘悟道者,故名缘觉。但天台宗谓,出无佛世悟道者名独觉,于佛世观十二因缘 悟道者名为缘觉。至于菩萨,则以行法为贵,二乘人以教理为主,故自度不度众生 。菩萨以行为贵,所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悲智双运。成就果法者,唯佛一人。

声闻乘三果以前,皆为有学,四果阿罗汉则为无学。辟支佛乘,辟支佛向为有 学,辟支佛果为无学。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此随喜菩萨功德。菩萨上求下化,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上求也。广 大功德者,下化众生也。如是功德,我皆随喜。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总结无尽。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轮者。】 

转者,自得复转示他人。法者轨则义,能生物解,令众生对事物了解。轮者, 能使法流演圆通。此一大愿,请佛菩萨转*轮。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极尘数广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繞。】

此示请佛菩萨转*轮也。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

此明请法,请法有无量功德。世尊成等正觉,知菩提者,清净、寂静、光明、 无诤,故默然而住。受大梵王请,始至鹿苑为五比丘转妙*轮。又如须扇多佛,成 佛后无人请法,于是朝成佛夕取灭。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明劝请无尽。

【复以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

众生心净,见佛久住,众生心垢,见佛疾灭。众生心净,弥陀住世无量,众生 心垢,释迦住世八十。故请佛住世,须是众生心净。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剎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一切诸佛,及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 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总结无尽。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佛弘法度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如是精神,应随佛学。

【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 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 。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 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娑婆译为堪忍,娑婆世界简称为忍世界。以娑婆世界众生,安忍于贪瞋痴烦恼 中,菩萨度化时,刚强难调。

毗卢遮那如来,是释迦牟尼佛真身,亦即法身,居华藏世界。华严经所说,为 释迦牟尼佛之华藏世界,共二十重。由上至下,第十三重,即娑婆世界。

依天台宗谓毗卢遮那为法身,卢舍那为报身,释迦牟尼佛为化身。华严宗谓卢 舍那即毗卢遮那的略称。因为报身有成无灭即法身也。

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卢舍那圆满报身佛也。莲华台者, 莲华台藏也。「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释迦牟尼 佛,乃由报起化之化身佛也。千百亿之数,即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初发心者,初发菩提心也。发菩提心者,信解大乘,愿成佛度众生也。

世尊舍身命而行布施,剥皮为纸……。

释迦牟尼佛,往昔行菩萨道时,作最胜仙人,为求佛法,寻说法师。天魔诳言 ,我有一偈,但汝须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我方为说。仙人即如其 言,魔便忧愁隐去。仙人以至诚心,感东方三十二佛土,普无垢世界,净名王佛, 现身为其说法。并放大光明,照最胜仙人身。尔时痛苦即除,身复如故。佛为其说 「集一切福德三昧」,仙人即得无碍辩智。

身命不惜,何况身外王位城邑……等一切所有,及余难行苦行。

【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剎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示种种神通,即六种神通变化。

现种种佛身。毗卢遮那佛,融摄三种世间诸法,而具十种身。一、众生身、二 、国土身、三、业报身 ( 酬因证果, 故名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独觉身、 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虚空身。此十身中,国土身融摄 国土世间。众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融摄众生世间。如来身智身法身虚 空身,融摄正觉世间。

以此十身,处种种众会道场,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

乃至示现入于涅槃。既示现入于世间,必当般涅槃。故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 是一切,我皆随学。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尘中 。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如今毗卢遮那,尽法界一切余如来,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总结无尽。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恒顺众生者,是菩萨利他行,「恒」字,是说明菩萨饶益有情,永不舍众生。

六道众生,皆求离苦,菩萨随顺其根性而饶益之。于贪心重众生,菩萨修布施 行。于瞋心重众生,菩萨修柔和忍辱行。于愚痴众生,菩萨广行教化。众生堕入六 道,菩萨入生死而行度化。菩萨随顺其根性,方便导归佛道。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剎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 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 

依于火而生住者,如地狱众生。依于风而生住者,如空居天众生,再如众生呼 吸,亦是依于风而生住。

鬼神多依草附木而生住。种种欲乐,例如人乐床榻,兽乐穴居。种种衣服,如 羽毛麟甲等。

于四生中,天及地狱化生,鬼有胎生有化生,人畜各通胎卵湿化四生。如人有 产肉卵,而肉卵中有儿,是为卵生。经载顶生王,自父王顶肉胞中生,是为湿生。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化生,是为化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

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随顺而转,随顺于彼,而转其凡情,令离苦得乐。如经文承事供养,如敬父母 ,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即是随顺。病者作医,失者示正,暗者作明,贫 得伏藏等,皆是转也。

再者,大悲心是菩提心因,菩提心是等正觉根本。大悲心即是随顺,因菩提心 而成等正觉,即是而转。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何以故?菩萨若随顺众生,即为随顺供养诸佛,众生欢喜,即诸佛欢喜。以众 生是诸佛根本,众生以修行功德,方有诸圣者菩萨如来之成就故。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因为大悲心为体,方能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方成等正觉。若无众生,诸佛如 来便不能起大悲心,不起大悲心便不能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便不成等正觉。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举譬明之,沙碛即沙漠也。大树喻佛菩提,枝叶喻禅定智能,菩萨万行喻华, 佛证无上菩提喻果,众生为其根,大悲心为水。其根得水,枝叶华果方能繁茂。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能华果。】 

先举譬喻,次以法合之。佛无上菩提树王,一切众生而为其根。若无众生,则 佛菩萨华果,便无以成就。故大悲为水饶益众生,始能成就佛菩萨华果。

【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者,须是自觉觉 他觉行圆满。凡夫之人不觉,二乘自觉不能觉他,菩萨自觉觉他尚未觉满,唯佛自 觉觉他觉行圆满。以众生为菩提根本故,所以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终不能成 无上菩提。

【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

。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善男子!汝于此一真法界义,应如是解,一切法清净,一切法平等。于众生心 平等,则能成就大悲,以大悲心随顺众生,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总结无尽。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回向便是愿心注向的意思。回向有理事、因果、自他,即回事向理,回因向果 ,回自向他。以上九愿,皆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众生,所有功德,皆悉回向一切众生。愿诸众生离苦得乐, 修善止恶,得入人天涅槃正路。

【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代众生受苦者,菩萨降同众生,入于五浊,虽已了生死,为度众生,示入生死 。菩萨为令众生成就无上菩提,修于布施净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是种种,皆代 众生受苦。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总结无尽。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随顺十大愿王,则能成熟,一切众生;随顺无上菩提,便为成满普贤行愿。汝 于此义,应如是知。成熟一切众生者,大悲下化也;随顺无上菩提者,大智上求也 。上求下化悲智双运,则能成满普贤行愿。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此是较量功德。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剎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

受持者,信受奉行。读者看文,诵者忆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是表最少部 分。

五无间业,约因言,即五逆罪,杀父.杀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 。约果言,如地藏经云五种无间。一、受苦无间,二、身形无间,三、罪器无间, 四、众类无间,五、时无间。

【一切魔军。夜叉罗剎。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一切魔军,梵语魔罗,译为杀者,杀修行人慧命。夜叉译为捷疾鬼。罗剎译为 食人鬼。鸠盘荼译为瓮形鬼。毗舍遮乃啖精气鬼。部多名为大身,又名自生,谓不 由父母,而自化生。如是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者发心亲近守护。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若人诵此十大愿王,功德无量,行于世间无有障碍,诸佛菩萨称赞,人天礼敬 ,众生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功德,速得成就妙色身,具三十二大 丈夫相。

普贤身不可思议,略说有三类,一、随类身,随天人等所见不同。二、渐胜身 ,乘六牙象,妙相庄严。三、法界身,重重无尽,法界中无处不普贤。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诵十大愿王,常居胜族,破坏远离恶趣恶友,制伏外道,解脱烦恼,如师子王 摧伏群兽,堪受众生供养。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繞。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 失。唯此愿王不相舍离,引导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到已 即见阿弥陀佛是上品上生。及文殊师利等诸菩萨,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一部华严经重心在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归结于极乐净土。所以华严宗五祖 皆有净土之论,例如初祖杜顺,游化诸国,皆劝人念阿弥陀佛。二祖智俨曾言,净 土系一乘教旨,属华严庄严世界海摄。三祖法藏,谓有二种净土,一、自住处,二 、摄化处。四祖澄观,立五种念佛门,一、缘境念佛门,二、摄境唯心念佛门,三 、心境俱泯念佛门。四、心境无碍念佛门。五、重重无尽念佛门。(见华严经疏卷 五六)五祖宗密,立四种念佛,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 、实相念佛(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卍续藏第七册)。

文殊师利译为妙吉祥。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云,菩萨示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 德婆罗门家,从母右胁生……。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弥勒译为慈氏。

【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能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轮。能令佛剎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得授记已,便当成佛,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轮利益众生。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 。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再次宣说受持十大愿王功德,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受持读诵是自行, 广为人说是化他。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剎尘身 一一遍礼剎尘佛】

此是重颂,义同长行文所述。为欲令后来法众未闻长行文者,于重颂中了解其 义。令在会法众闻长行文未悟者,闻重颂得悟。

先颂礼敬诸佛,人师子即尊称于佛。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系先 明所礼,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系明能礼之人 。清净身语意,身无杀盗淫,口无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意无贪瞋痴。最后半颂,系 双表能礼所礼之相。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 赞佛甚深功德海】

次重颂称赞如来。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表所 赞重重无尽。由信立行,故曰深信诸佛皆充满。

第二颂明能赞无穷。

【以诸最胜妙华鬘 妓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此重颂广修供养。妙高聚即须弥山,须弥山又名妙高山。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恚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重颂忏悔业障。「贪恚痴」另有版本作「贪瞋痴」。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重颂随喜功德。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于无上妙*轮】

重颂请转*轮。世间灯,称佛也。最初成就菩提者,初成佛者,即请转*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剎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重颂请佛住世。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重颂普皆回向。自礼敬至请佛住世,所有福德,皆回向众生及佛道。所有礼赞 供养福,流通本作供养「佛」,误也。

【我随一切如来学 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 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 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 速得成就大菩提】

此明修普贤行,随十方三世一切佛学。

未来一切天人师。天人师者佛也,佛虽为三界大师,然唯天与人可成无上菩提 ,余道众生,须生天、人,出家修道方证菩提。一切众生皆未来佛,于未来之佛, 一切意乐皆圆满。

菩萨修诸波罗蜜,于一切众生爱重随喜欣乐作意,名为意乐。意乐有六种:

一、广大意乐:菩萨无数劫来,舍无数身,所行诸波罗蜜意乐,犹无厌足。

二、长时意乐:菩萨度生,无厌意乐,乃至成佛。

三、欢喜意乐:菩萨行诸波罗蜜,饶益一切有情,自心深生欢喜。

四、荷恩意乐:菩萨饶益有情,只见众生于己有大恩德,不见己于众生有大恩 德。

五、大志意乐:菩萨以诸波罗蜜所积善根,回向一切有情,令得胜果。

六、纯善意乐:菩萨所积善根,共一切有情,一同回向无上菩提。

菩萨如此利乐众生,故曰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所有十方一切剎 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繞诸如来 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灭除烦恼尽无余】

十方所有一切剎一偈,赞佛净土,并有邀佛哀佑意。十方所有诸众生一偈,意 在代众生启愿,愿生诸佛净土。

【我为菩提修行时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 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盘荼 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悉以诸音而说法】

初偈表久修善根,次偈表弘法利生,总言之,即上求下化也。

【勤修清净波罗蜜 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勤修清净波罗蜜,随缘也;恒不忘失菩提心,不失于性也。菩萨行随缘不失性 ,随缘不变也;不失性而能随缘,不变随缘也。如此妙行,皆能成就。

以随缘不失性故,所以能解脱惑业魔境,及世间道。于世间诸法,不染不着, 犹如莲华出污泥而不染,亦如日月行空无所罣碍。

【悉除一切恶道苦 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剎尘劫 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 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 圆满无上大菩提】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谓于一切众生,拔一切苦,平等与乐也。 如是利益,恒无有尽。

我恒顺众生,修普贤行,圆满无上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 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 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 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 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与同行者,同修普贤行。

【愿常面见诸如来 及诸佛子众围繞 于彼皆兴广大供 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 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 尽未来劫常修习】

愿常值诸佛,广修供养,尽未来劫无有疲厌。愿持佛法,修习佛法。

【我于一切诸有中 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 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剎 一一剎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 我见恒演菩提行】

一切诸有,略说为三界有,广说为二十五有。三界有为欲有色有无色有。二十 五有即:欲界十四有,阿修罗鬼畜生地狱为四有,东南西北四部州为四有,六欲天 为六有,共为十四有;色界七有,四禅天为四有,初禅之大梵天,四禅之净居天及 无想天为三有,共为七有;无色界四有,即四空天。三界共计二十五有。

于一切有中,上求下化,故修福智无尽。以定、慧、方便、解脱,利益众生, 故获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剎一偈,谓无尽诸佛及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剎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 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 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 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轮 我深智力普能入】


普尽十方诸剎海一偈,言十方法界。十方法界,皆有佛转妙*轮。一切如来语 清净一偈,正言诸佛转*轮。三世一切诸如来一偈,言诸佛转妙*轮,我以甚深智 力,普皆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 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 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脱及威力】

此言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普贤行愿悉皆能入。我能深入未来一切劫,犹如一 念顷。表普贤行愿,尽未来一切劫,不以为久也。于一真法界中,念劫圆融,三世 即一念,以三世由一念所成故。一念即三世,以一念备具过去现在未来故。故曰三 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以念劫圆融故,所以我于一念见三世一切诸佛。亦常入佛之境界中,佛之境界 ,即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本无分别,然应众生心,而现如幻解脱及威神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 出现三世庄严剎 十方尘剎诸毛端 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 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诣而亲近】

于一毛端极微中一偈,即言横遍十方,普贤行愿悉皆能入也。

所有未来照世灯,照世灯者诸佛也。未来诸佛,成道转*轮度众生,及余一切 佛事,乃至示入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 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 无着无依智能力 定慧方便诸威力 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 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 圆满普贤诸行力】


力者,普贤行愿力也。普贤行愿,具速疾周遍法界神通力。普门者法界门也, 普门遍入大乘力,大乘者自度度人。普贤行愿,普修一切功德力。普贤行愿,威神 普覆一切众生大慈力。普贤行愿,具遍净庄严佛土之胜福力。普贤行愿,具大智能 力,于一切法无着无依。定、慧、方便者,略说十波罗蜜,故曰诸威力。普贤行愿 ,普能积集菩提力。普贤行愿,其善业力能清净一切。普贤行愿,具摧灭一切烦恼 力。普贤行愿,有降伏一切诸魔力。最后一句圆满普贤诸行力,圆满其因,则成菩 提果也。

【普能严净诸剎海 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 能甚深入智能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 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 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 以普贤行悟菩提】

海表广大深远,故普贤行能严净诸佛剎;能解脱一切众生;能分别无量诸法; 能深入佛之智能;能清净诸行;修普贤行愿,能圆满一切诸愿;修普贤行愿,即亲 近供养诸佛。普贤菩萨如此修行,经劫无倦。

最后一偈,宣称三世诸佛菩提行因,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愿行愿为因,悟无 上菩提。

【一切如来有长子 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 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 诸行剎土亦复然 如是智能号普贤 愿我与彼皆同等】


一切如来有长子者,尊普贤行也。普贤系法界身,故一切如来皆尊普贤行。我 回向善根,悉同一切如来长子之普贤行也。

身口意三业清净,化诸佛国土众生,亦复三业清净,如是智能方名普贤。愿我 与法界普贤,皆同等也。

【我为遍净普贤行 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 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 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 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我为普遍清净普贤行,及文殊师利诸大愿,满足彼十大愿王之事业尽无余,同 时尽未来际,无有厌倦。

文殊表智,普贤表行,智者启始,行者成终。智无行则不成就,行无智则无以 立。故文殊普贤虽各据始终,而始终为一也。

智启行者曰愿,故曰文殊师利诸大愿,皆由普贤行成就也。我所修行无有量一 偈,明普贤行功德。

以始终一如,故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一切善根,随彼 一切如来诸普贤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如是十大愿王,三世诸佛所称叹。我今将一切善根,回向普贤行。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剎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即所谓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偈意悉如长行,不另释。普贤行愿 品功德,归入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良以于一真法界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明大愿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剎 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 经一切剎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 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 获胜功德过于彼】

十方所有无边剎一偈,言上供养诸佛,下安乐天人。若人于此胜愿王一偈,颂 十大愿王殊胜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 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 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 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 如彼普贤菩萨行    往昔由无智能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 一念速疾皆销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 相好智能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 堪为三界所应供】

于四偈中,颂十大愿王功德。经云有我者为恶知识,无我者为善知识。因为有 人我执,则生烦恼障,有法我执,则生所知障,烦恼障落分段生死,障于涅槃,所 知障落变易生死,障于菩提,故为恶知识。善知识者,空二我,断二障,了二死, 能令众生究竟佛道,永离一切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者,速见阿弥陀佛也。见阿弥陀佛已,光寿无量,便能具足普 贤行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一偈,得无量功德也。往昔由无智能力一偈,言十大愿王,功 能灭罪。此人得生胜族,相好智能圆满,能破外道,堪为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 坐已降伏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轮 普利一切诸含识】

得无上佛果。

【若人于此普贤愿 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 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于诵普贤愿 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 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沈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剎】

重显愿王功德。十大愿王功德无量,纵说少分善根,于一念顷,一切皆圆满, 何况多时?最后回向一切众生,速往阿弥陀佛国土。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 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

尔时普贤菩萨说此偈已,善财童子及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

【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 。】

经中均为诸大善知识所说,云何今谓世尊所说?因为佛乃华严会主,以总赅别 ,故言世尊所说。

【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弥勒菩萨而 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剎海极微尘数诸菩萨

摩诃萨众。】

我们现在这一劫,名贤善劫,过去劫名庄严劫,未来劫名星宿劫。贤善劫有千 佛出世。

比丘译乞士、怖魔、破恶。

一生补处菩萨,一生补佛位也。灌顶位,灌顶受职作佛。

【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

声闻众中,舍利弗智能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为诸声闻上首。

【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及诸天龙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普贤行愿品述义终








图片附件: u=2193686661,3468166461&fm=26&gp=0.jpg (2020-6-23 11:32, 141.0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60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6357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