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在家人宜修的四种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3-11-25 15:23     标题: 在家人宜修的四种法

在家人宜修的四种法



  佛陀住世之时,不仅经常告诫出家弟子严格持守戒律,注重各种威仪,而且他对在家信徒的生活和修行也十分关注。他还经常应在家信徒的邀请为他们说法,指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式生活和修行。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就耐心细致地向在家弟子讲述了在家人应当修行的为人处世的四种法。
  佛陀一次与诸比丘弟子一起来到鸠娑村,到那个村庄之后,佛陀与比丘弟子前后围绕坐在一棵树下。当时村中的婆罗门及长者居士等人,听说佛陀的到来,非常高兴,都竞相来到佛陀所坐的树下,头面顶礼佛足。然后坐在一边对佛陀说:“世尊,您和众弟子一起来到我们的村庄,一定有什么事情要做吧?”佛陀回答说:“我在三个月之后,即将入涅槃。在入灭之前,我从毗耶离城起步,逐村问候,依次来到你们的村庄。”这些人听到佛陀即将入涅槃的消息后,悲伤欲绝,举手拍头,捶胸大叫。边哭边说:“呜呼苦哉,世间眼灭,我等不久将失去佛陀的指导言教。希望世尊您能再住世一劫,化导更多的众生。”佛陀告诉他们说:“你们不应当如此悲伤,世间有为之法,本来就是这样,你们不必再悲伤了,静心听我最后对你们谈话。”
  于是大众才强忍泪水,低头默默听佛陀的教诫。当时在大众之间有一个婆罗门,名叫弗波育帝,聪明智慧,博闻强记。这时如来就告诉他说:“你们应当知道,在家之人,有四种法应当修习。”接着佛陀告诉大家言:
一者恭敬父母,尽心孝养。
二者恒以善法,训导妻子。
三者愍念僮仆,知其有无。
四者近善知识,远离恶人。
  佛陀所说的四种应当修习的方法涵盖了在家人的人伦道德和为人处世。佛陀在第一条中说“恭敬父母,尽心孝养”。这反映了佛陀对孝道的重视,佛陀认为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恩德,在他们老年之后,理应得到子女的孝养,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佛陀自己就是践行孝道的典范。据佛陀传记记载,佛陀在作太子时,在侍从的陪伴下,出游四城门,见到生老病死等种种无常之相,发愿要出家修行。净饭王担心佛陀出家修道,没人继承王位,便为佛陀娶了美丽漂亮的妻子,希望打消他出家的念头。为了不违背父亲的意志,佛陀只好顺从婚娶。他没有违反父王之意,生了儿子罗睺罗,这是佛陀对父亲孝心的表现。佛陀在尽了世间的娶妻生子的义务之后,为寻求佛法真谛,在一天夜里告别深爱的妻子和儿子,离开王宫到各地参访名师,行各种苦行,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
  后来,释迦牟尼佛为报父母深恩,曾在父母生命垂危时,连自己身上的肉也割下来供养父母。后来又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在皇宫为父阐扬净土,令其闻法生信,超升三界。佛陀的父亲净饭王过世,佛陀回来举丧,亲自为父王抬扶棺木入殓,然后和儿子罗睺罗、堂弟阿难、难陀四人,将父亲的棺木抬上他自己经常讲经说法的“灵山”安葬。
  佛教认为,父母养育子女之恩,深厚广大无与伦比。如果哪个做子女的违背了养育父母之恩,不孝顺父母,将来就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中受苦。如果众生孝顺父母,那么会得到诸天护持,福乐无尽。佛教的一些经典还详细列举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以此说明子女必须以孝行来报答。这些经典还指出,对于父母的恩情,做子女的若只是在生活方面奉养回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佛法化导,让父母能够信奉佛法,修行佛道,从而永脱轮回之苦。
  佛陀不仅要求在家信徒应当对父母恭敬供养,而且还在多种经典中论述了父母抚养子女所付出的艰辛,以及子女应当如何孝养父母。如《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佛陀讲述了母亲怀胎和哺育子女成长的艰辛,告诉作子女的,父母对他们的恩德很大,即使自己“左肩担父,右肩担母”,也难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佛陀要求为人子女者,对父母一定要奉行孝道。
  在《佛说孝子经》中,佛陀也讲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恩德,要求子女不仅要对父母尽世间的孝道,更应当引导那些多做恶事的父母改邪归正。
  佛陀在《善生经》中,告诉善生作子女的对父母应当奉行五种孝道。经云:“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夫为人子,当以此五事敬顺父母。”
  佛陀在这几部经中,除了劝人要尽世间孝道之外,还应当劝化父母听闻佛法、信奉佛教,接受三归五戒。佛陀认为,如能使父母闻法得戒,修习三昧,成就无上智慧,最后获得解脱,这才算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这才是真正的孝行。
  佛教认为,佛教的出世孝行,不仅惠及现世父母,而且上至七世远祖,恩泽绵长。这种出世之孝,不仅能使父母双亲现世常得安乐,而且能使父母寿终之后,往生佛国净土,得福寿不止之果报。既生佛国,便能与诸佛世尊相会,得闻佛法,并依法修行,令双亲能获道得度,从根本上解脱烦恼,彻底离苦得乐。
  除了在这两部经中论述孝道之外,佛陀还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说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六方礼经》等多种经典中,对如何奉行孝道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说。
  佛陀在在家人应当修习四种法的第二条中说“恒以善法,训导妻子”。本条中的妻子不仅包括现代汉语中的妻子,还包括儿子。这是针对作丈夫的来说的,佛陀认为,作丈夫的应当在品行方面作妻子儿女的表率,做到真诚待人,恪尽为人夫与人父的职责。同时,对于妻子和儿女在品行和为人处事方面的不足之处给予及时的引导,使他们都成为品行端庄、爱心待人的人。
  对于作丈夫的奉行善法,佛陀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论述。其中论述内容最多的当属《善生经》。佛在《善生经》中对于作丈夫的职责有详细解说。经云:“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阙,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佛陀认为丈夫对待妻子应当做到以下五点:首先,对妻子以礼相待。夫妻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对丈夫来说,妻子是他一生中最亲的人,也是能够终生相伴、相互扶助的人。父母虽然亲,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老去;子女长大后会成家立业,分开另过,离你而去。所以,丈夫对妻子要以礼相待,勤加爱护,建立一种相濡以沫的夫妻关系。第二,对妻子尊重而不要轻慢,令其身心自在。丈夫对妻子要尊重,对妻子正当的作为应当予以积极支持。第三,随时供应妻子衣食之需。妻子是跟随丈夫生活的,丈夫有责任随时提供给妻子生活所需,让妻子生活得快乐。在现代社会中,妻子对丈夫的依附关系已经渐渐消失,多数妻子都是经济上独立的个体。但丈夫平时在衣食和精神方面对妻子必要的关心体贴还是不可缺少的。第四,丈夫应当经常供给妻子庄严自身的装饰品。人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女人的爱美之心更胜于男人。所以,作为人夫,应当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为妻子提供必要的装饰品,让妻子感觉到你对他的体贴与细心呵护,同时也能够让她感觉到装扮之后的美丽。第五,丈夫应当托付妻子管理家财和眷属。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告诫善生,做丈夫的应当将家务之事,悉数委托妻子主管,这既是对妻子的信任,也是对家庭事务的合理分工。
  在《善生经》中,佛陀对父母对子女的职责也作了解说。经云:“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善生!子于父母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佛陀认为,父母对子女爱护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父母要尽可能教育子女,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平日生活中如果发现子女有不良的习气毛病,就应当及时给予纠正,引导他们走正确的人生之路。第二,父母教育子女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的过错,更多的时候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并对他们的优点给予适当的赞叹。第三,父母对子女的爱要体贴入微。爱护子女是所有天下父母的天性。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有了父母的爱,子女才能感受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般的温暖。第四,做父母的人,应当为子女求取婚嫁。佛陀认为,做父母的不只是将子女养育成人就算尽到了义务,还应当指导子女选择合适的配偶,帮助子女完成婚嫁的任务。第五,当子女年幼时,父母应当随时给子女提供衣食之需,以尽自己抚养义务。
  佛陀在第三条中说:“愍念僮仆,知其有无”。本条反映了佛陀众生平等的观念。自古以来,僮仆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是低下的。有很多主人会经常对自己的僮仆飞扬跋扈,颐指气使,把他们作为自己任意指使,为自己效劳的工具。有的甚至把仆人称为家奴,对他们任意打骂,完全剥夺了他们的人格尊严。
  佛陀认为,僮仆是服侍和跟随自己的人,僮仆在家庭中不仅照顾主人的饮食起居,而且还为主人料理家务,照顾孩子。他们为主人的家庭建设和和睦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应当得到主人的尊重与关爱。所以,佛陀告诉这些在家的弟子,在平常生活中,应当经常以慈悲之心对待僮仆,感谢他们为自己付出的辛苦,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医药保障,从内心深处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跟随自己作仆人非常幸福,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履行仆人的职责,将主人的家庭照应得更好。
  佛陀在《善生经》中对僮仆关系有更为详尽的论述。经云:“善生,主于僮使以五事教授。云何为五?一者随能使役,二者饮食随时,三者赐劳随时,四者病与医药,五者纵其休假。善生,是为五事教授僮使。”
  在本段经文中,佛陀告诉善生,主人应当以五种态度来对待僮仆。首先,能根据僮仆的能力专长发挥其作用。其次,主人应当及时给僮仆提供衣食供养,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再次,让僮仆做事应当有规定的时间,不能随意延长僮仆的劳动时间,更不能随意增加他们的劳动量。第四,当僮仆生病之时,主人应当及时提供汤药,救治僮仆的疾病,还要从精神上安慰他们,帮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第五,在僮仆工作的同时,还要给僮仆以应有的休假,以便让他们恢复体力,更好地工作。
  佛陀在第四条中说“近善知识,远离恶人”。在佛教中,善知识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等。《杂阿含》卷第四中是这样定义的:“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佛陀认为一个人跟从善知识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使人避免堕落生老病死的六道轮回。
  佛陀将善知识分为持戒严谨的善知识、断疑解惑的善知识、精通五明的善知识等三种。佛陀劝在家弟子要经常亲近善知识,从他们听经闻法,以实现消除宿业,增长福慧,增长信心,道业坚固,成就道果,度脱众生的目的。
  佛陀还告诫在家弟子,应当经常远离恶人,防止被恶人所影响。佛陀眼中的恶人是那些经常做十恶业的人。这些恶人经常身做杀盗淫,口说两舌、恶口、妄语、绮语,意常生出贪瞋痴等念头。恶人经常从身口意等方面做坏事,不仅妨害别人的安全,还会给自己带来祸患。佛陀认为,与这些人接触,不仅会破坏自己的清净心,如果自己的定力不够,还有可能被他们所转,与之同流合污,变成一个坏人。
  佛陀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与什么样的人接触的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人。为了防止自己的在家弟子接触恶人而变坏,所以,他告诫弟子要远离恶人。
  中国古言也有类似佛陀的说教。如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意思是说,与善良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像进入了充满兰草的房间内,天长日久就闻不到它的香味了;与不善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杀鱼的市场,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味了。
  中国不仅有这样的格言,还有很多为了让子女在好的环境下成长,而不断改换环境的故事。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佛陀临入灭前讲述的在家弟子应当修习的四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在家弟子的为人处世,伦理道德,学佛修道等方面作了规范。意在让在家弟子在人格上受人尊敬,在道业上也有所成就。现代的在家佛弟子,若能够按照佛陀的遗教去做,也一定能成为现世品格高尚,来世道业有成的人。


摘自《法 音》2010年第6期(总第310期) 第50页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