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慧律法师:法爱是修行的毒瘤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2-17 20:57     标题: 慧律法师:法爱是修行的毒瘤

法爱是修行的毒瘤


慧律法师



◆法爱,简单的定义就是:自己认为自己的法很了不起,生贪着心,法爱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很有修行,或者是自己的法门最殊胜,对法的爱的执着。在座诸位!一定要用佛的心性修行,就是说:我今天修什么法门,那是我自己的事情,千万不可以去抨击任何一个法师,或者道场、一个法门,这个也是法爱的另外一个转向、变相。攻击别人,就认为自己对,好朋友谈一谈,行;邪知邪见不在此限,因为邪知邪见会误人!八大宗派平起平坐,是站在正知正见的角度说,不是站在恶知见、邪知邪见的角度说。

◆如果你有一点点智慧(就觉得自己很行,深以为是),这个就叫做法爱,法爱智。对法,你认为你自己开了智慧,很喜欢自己的成就,诸位!这个叫做法爱,这个就是智爱,智慧的爱。你务必把这个念头放下,不要说:我开悟了,别人不开悟,我可以拿一支皮鞭,认为我是般若的皮鞭,我够当作你们的老师!诸位!这是禅师所忌讳的,你已经落入法爱了。

这个法执的爱一坚持下去的时候,就有门户之见,就会有攻击别人、伤害别人,其他的法师讲的法,跟我们这个上人讲的法不一样的时候,绝不包容,然后自己奠定自己是正法,然后贴标签,贴标签:我就代表正法!好像去释迦牟尼佛那边申请了专利,我就是贴上:我是正法的标签,其他统统不行!没有宽恕心、没有包容心,完全站在这种法爱的角度。

◆法爱是佛门的毒瘤,这个是很可怕的东西!一修行密宗,他就会觉得其他:我们是最上,三密相应,即身成佛。一修学净土宗,他就会法爱,那就是:我们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哪一个八大宗派有这么伟大的?没有!禅宗,修禅的人如果有法爱:即心是佛,哪有这么多的葛藤?对不对?持律的就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戒、定、慧是三学增上,没有持戒,空谈理论,没有用的!持戒。

有一个出家众,一个小尼师,去读了律学院回来,她的师父来跟我诉苦;她的上人没读什么书,书读得不多,也没读过什么佛学院,她疼爱徒弟,就把这个徒弟送去律学院,专门持律的,去研读。这个徒弟回来,每一天跟她上人对干,说:师父!你这个不如法,水果要怎么排怎么排。师父!你这个,已经十二点多了还在吃,这个不如法!我们到律学院的时候,十一点半、十一点四十五,筷子就放下!回来一直骂她,说:师父!你这样不如法、那样不如法!这个上人很苦恼,来到我这个地方,她说:慧律法师!我怎么办?我说:你就当作说徒弟给你增上缘,她讲的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叫你持戒是对的,不过方法是错,因为你是上人,她是下人,下对上怎么可以对师父这样说:你这样犯戒、你这样不持戒!她(师)说:她去律学院回来,从头到尾把我嫌得……她讲台语:把我从头嫌到尾!说我没持戒,这样不清净,过午要几点……对不对?要怎么样怎么样做。我们种一个果园,她就说:你这个不如法,出家人种什么果园,怎么可以这样子?那个是杀生!她师父就说:难道要我像你整天坐在那边,这样那一堆果园、茶园怎么办?对干!这个其实也是无解,这个就是对持戒的一种法爱。持戒不是不对,持戒不是不对,很好;但是方法:如果要纠正人家,要向这个持戒的方向,可以用更慈悲、更柔软、更弹性的。

◆自生法爱的意思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很有修行,或者对某一个法特别的喜欢、特别的着。《金刚经》里面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还是要舍离的,不是让你贪着的,法是借着佛陀所讲的真理,从生死的此岸,要让你解脱到彼岸的,法不是让你执着的,法是让你还没有悟以前暂时依靠的,如果悟了,法法皆空。乃自生法爱,不达修证性空。

◆只有有法爱的修行人,他才会吵架,争来争去,搞个能所;本觉的妙性没有这个。

◆以超越法爱、法执;诸位!这个法爱跟法执是修行人最难突破的,当他对法有觉受的时候,或者是有一点点功夫的时候,他写那个文章起来就不可一世。一个人的法爱、法执是很可怕的,而且束缚于修行人没有觉察,束缚在修行人的没有觉察。为什么?因为修行人都会固执自己的,修行到某一种程度,本来法是要解脱的,他却把法当作是一种内在里面自己的财富,可以随时随地的炫耀,诸位!拿法来炫耀就是法爱、法执。

所以般若之智觉得以生起。般若之智觉生起之后,又再进一步观照:此能觉之智以及所觉之理,皆是本自空寂,以皆是如来藏心所现故。因此又破除进一步的法执:甚至对能觉之智(般若智),以及所觉之理,皆能不生贪着。

◆法执是什么意思?对自己所拥有的修持觉得很殊胜,叫做法执。自己修的法门爱取不舍,同时贬低别人,有法执、有法爱,就会排斥别人,对法上的执着,对法上的爱。法执断故,我见、我慢、我执亦断。因为没有自己的知见,站在尊重、平等的角度,都应该包容。哪怕哪一个人知见、看法跟我们一样、不一样,我们都包容、宽恕。

◆什么叫自生法爱?诸位,这一句是讲给老修行人听的,老修行修到一阵子以后,懂得很多的佛学的名相,他就拿这个来自负,拿这个来骄傲别人,认为:我可以为众生开示几句佛法了,堪受供养了、堪受礼拜了!这个念头就坏了,这个叫做法爱。法爱就是认为自己很有修行,贪爱自己的法,认为自己很行。认为自己很行的,就是不行!

——选自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





图片附件: abbr_fd510be6ed383b6b2d344b6368d49892.jpg (2019-9-29 12:13, 103.5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7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4656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2-18 19:24

学佛越久,最容易起傲慢心,要小心





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的一个弟子,是承担翻译的。有一天,客人来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都以一句话来回答:“有个人发癫痫了,还以为承天寺是他建的。”每次都是如此。后来他弟子才知道,原来老和尚这句话是对他讲的,不是对来访的人说的。老和尚这样教育弟子,防止弟子起傲慢心。

学佛久了,最怕的就是起傲慢心。看到别人吃肉,自己吃素,就觉得别人业障重。看到别人破戒,就觉得自己戒律清净。看到别人在看电视,自己在念经,就觉得精进,别人堕落。总觉得自己很有修行人的样子。要是有这个想法,是很苦的,越学佛就越苦。只会懂得看到别人的过失,这就是吸收阴气。这样子越学佛,越往地狱跑。

比如做善事,不要觉得,我在做善事,别人没有做善事,我有善根懂得积累阴德,别人没有善根。不要有这个想法。也不要觉得,我带领大家做善事,我功德最大。如果有这个心态,会很苦,越做善事,越苦。

大愿法师讲到有个老和尚,建了一座庙。在往生前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抬着他去做官。法师就知道,这个做官,就是当土地神去了。因为他执着自己的善事,没有办法得到解脱。做善事的人,要学习虚云老和尚,见了一个庙,就走了,交给弟子管理,坦坦荡荡。自己又去云游,去其他地方建寺。这样才会心中没有挂碍。否则,越做善事,越有障碍。那可是苦了。

还有“功德”的说法。功德只能来赞叹别人,而不要拿来赞叹自己。佛开示各种善事和产生的功德,都是为了赞叹别人,让别人对善事产生信心。而不是用来赞美自己的。达摩来到东土,梁武帝问他,我是否有功德,梁武帝做了很多善事,但他还是执着自己的善事,一执着善事。达摩就跟他说,没有功德。所以我们做善事,不能做自己有功德想,只能做消业障想。

学佛久了,一定要破除这个学佛相。我们讲众生恶业越来越重,这个众生,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如果自己不学佛,自己的恶业会越来越重。所以说,要记得,做善事,就当做理所当然的,本来如此的。人活在这世界上,本来就应该做善事,当做本分事想。这样修行才能进步。

做善事也好,尤其要有本分的心,做坏事会导致痛苦。执着自己做善事,执着自己功德大,也一样很痛苦。许多人没有学佛,不知道功德,做事就是理所当然,就是天性,这样子的人,就最快乐。所以,千万不要在“功德”上下功夫,互相对比,这样障碍修行。


图片附件: u=1390720195,2746887829&fm=26&gp=0.jpg (2019-9-29 12:16, 107.2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4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4657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2-18 20:14

佛法的重点在哪裡?念佛法门要注意什么问题?


慧律法师



    诸位,佛法不是什么法门的问题,法法是平等的,念佛也好,诵经也好,持咒也好,拜忏也好,任何的法会也好,问题在于解决我们生命的迷茫,就是破除无明,断除烦恼,心入于真如的心性,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问,念佛好不好?很好啊,问题是你念佛,能不能把你的执着放下?烦恼有没有断除?脾气有没有改一改?碰到执着的事情,能不能做到不生气?

  如果我们念佛,贪心也不改,脾气很暴躁,跟别人百般的计较,那么,你念佛的意义不大。佛法是要降服我们的心的,是借用这句佛号,善巧方便,让我们作一个依靠。所以我们念佛,重要的是要念到一心不乱。但是,如果你没有开智慧,你怎么一心不乱呢?有很多念佛的人都忽略了一个重点,就是要听经要闻法,他只知道自己年岁大了,来不及了,要念阿弥陀佛,要拼生死,然后就越念越烦恼,脾气压不下去,贪、嗔、痴也不除,那这样的念佛就没有多大意义。

  你看那些证阿罗汉果的圣人,有每天都在发脾气的吗?没有啊;你看释迦牟尼佛,有每天在跟人家百般计较吗?也没有啊。念佛如果不能降服你的心,你念他干什么?重点在于能不能离一切相,去贪、嗔、痴,断杀、盗、淫,破除烦恼,开大智慧。如果念佛没有这个功力,没有这个能耐,那表示你这句佛号力量不大,方法错误。如果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念,就可以断所有的贪,后半辈子再也不生气,晚上也不会百般计较睡不着,能开佛的大智慧,这样念佛才有意思嘛,要不然我们念佛干什么呢?

  所以说,如果你现在活着的时候,你都控制不住,念佛的时候拼命打妄想,没有能力控制你这颗心,降服不了烦恼,请问,你临命终百苦交煎的时候,或许是车祸,或许是变植物人,或许是开刀,或许是高血压,或许是剧烈的头痛,你有没有能力把这句佛号念到一心不乱?没有办法的。所以,我们现在念佛的方法是错误的,不听经不闻法,死抱着一句佛号,嘴巴在念,心却跑出去到处玩,念佛没有能力摄心。

  并不是说念佛好还是不好,而是心的问题,也不是说诵经好还是不好,也是心的问题。台湾有一个人,念一句佛号,诵一部经典,十五年了,认为这样叫做专修,比较不杂,来到我们这里,师父问他有没有烦恼过?他说有,有烦恼就叫做杂修,心夹杂着烦恼而修;问他有没有生气过?他说有,有就不能叫专修,叫做夹杂着脾气而修;问他这十五年来有没有跟一些人和事过意不去?他说也有,那也是杂修啊,夹杂着人我是非而修啊;问他有没有为了一件小事情气到晚上睡不着觉?他说也有,那也叫杂修啊,怎么是专修呢?专就没有烦恼了。所以,我们现在弄错方向了,我们知道要念佛,可是不知道要降服,不知道要断烦恼,方法错误。因此,念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他不听经也不闻法,那这个就没有办法了。






图片附件: u=2206203503,786965806&fm=173&app=25&f=JPEG.jpg (2019-9-29 12:21, 42.7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2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4658



图片附件: ac345982b2b7d0a2725bd7d6c7ef76094a369aef.jpg (2019-9-29 12:21, 413.4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0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4659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6-9 22:21

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慧律法师开示






◎ 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尊之为师,自称弟子。”身为佛弟子,当礼敬三宝,只要现出家相,具足正知正见,皆应护持。只要有能力,对于正信的道场,都尽心护持。切不可因护持某位法师或道场,而排斥毁谤其它法师或道场。佛教是一体的,应当团结一致,互相支持。切莫护持自己的师父,胜过护持整个佛教,对于其它法师则采否定的态度,此种作为非但有违佛教所说的“平等、无分别”,也忘失了:“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间。”人应当互相尊重,不该彼此伤害。佛教讲“因缘法”,仰慕某位法师的修持,表示自己与此位法师比较有缘,确实应戮力(24)护持,但并不代表其它法师没有修行。

  由于佛教的组织不严密,看法很难统一,此即所谓“见浊”,执着自己的见解,严禁弟子听其它法师讲经,或参访别的道场。如此,自己无法解脱,佛教也不会兴盛。对于自己的因缘福报不强求,才合于佛法。

  总之,佛教徒当以开阔的胸襟,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捐弃山头主义,门户之见。因为重点不在护持“某人”,而在护持“整体佛教”,护持“正法”!


  

◎ 大小乘之争



  佛法本一味,原无大小乘之分。但因应根器,对厌离世间之苦,只求自了者,说解脱生死之小乘法。对悲愿深重,欲自觉觉他者,说大乘法。此乃因材施教,也是佛教能延续至今的原因。

  大小乘之争历千年而未休,大乘轻视小乘,斥为焦芽败种。小乘则谓大乘非佛说。小乘严格持戒,以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微密观照为修行方式,其精神值得敬佩。然而,大乘也绝对是佛说。《圆觉经》、《楞伽经》的内容,与祖师证悟的境界毫无乖异,即可得知。否则《净土圣贤录》所记载之往生事迹,与禅宗祖师的成就,又当如何解释?

  大小乘思想上的分水岭,在于:小乘认同四大为实,但以析空观破此执着;大乘则认为四大乃是心的影像,是清净自性所影现的假相,无实体可得。小乘的观空,确非易事。欲达到大乘的圆满大寂灭处更难。两者并无对错,只是思想不同,唯有互相尊重。只要契机,便能受益。

  

◎ 八大宗派各执其是



  八大宗派系指大乘的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及净土宗,若加上小乘的俱舍、成实二宗,是一般盛行的十大宗派。

  佛教初来震旦,并无宗派之分,后因佛典翻译昌盛,思想体系与义理各有独到之处,复以师承各有法脉,所着重之经论互异,遂依其特色分类判摄,而于隋唐时期各擅胜场(25),大放异彩。实则八大宗派之共同精神,可以“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来概括统摄。所谓“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只要契理契机,法法皆通涅盘城。祖师大德苦心判摄,乃为方便众生明了佛法奥义。无论各个宗派,皆有其难能可贵之处,应平等视之。但弘扬正法,仍须因缘具足,切勿非人是己,致失佛法本旨,所谓“诤与道相违。”不可不慎。修习者亦当随机拣择。

  盖佛法固有深浅偏圆之别,并无好坏是非之分,彼此尊重,尽份发展,更能带动正法的兴盛。


  

◎ 误将方便当究竟



  大乘佛法的伟大,即在广开方便门。诸如:朝山、拜忏、佛七、诵经、种种法会......。然而大乘佛法的悲哀,就是把方便当究竟。误将梁皇、水陆、念佛、诵经......,认为是修行。把庄严的宗教仪式,误为佛法之必然。殊不知,庄严的仪式,只是求解脱悟道的增上缘,祖师慈悲藉此因缘而作接引。其实,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的法会、佛七......等活动。

  在此必须了解:何者为究竟?何者是方便?倘能悟到究竟,所有方便皆是究竟。所谓究竟,就是要见到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若一切活动,未能配合觉性的启发,只能称之为增上缘。拜忏不能随文入观、自我省察惕励,仍是习气不改,就失去拜忏的意义。朝遍名山,唯独遗漏我慢高山,心地如何能平?

  所有方便法其立意本善,但众生往往在相上打转,忽略了应从心地下手。若能了解朝山是缘起法,当体即空,便能悟明心性。但能契入空性,参与一切活动,都能法味盎然。倘误把方便当作究竟,认为自己在修行,欲觅菩提,了不可得。


  

◎ 心性不明,着相修行



  修行的重点,就在离相。没有心性功夫,不但无法断烦恼,甚至,愈精进却离佛愈远。

  时下有一些修行人,以自己认为精进的方式用功,诸如:打饿七、搞神通、长坐不卧、不吃不睡、刺血写经(此举精神可嘉,但并不鼓励。)......花样繁多。在外表上看似乎令人激赏,实则难免哗众取宠(26),沽名钓誉(27)之嫌。观照、断烦恼、彻底放下贪嗔痴,方名之为修行。只要善用心法,不着相,行住坐卧皆是修行。

  梁武帝问达磨祖师:“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磨言:“实无功德。”何以故?功德须发自本性、清净心、无所著心,倘若布施可积功累德,成佛岂非变为买卖交易?本性不增不减,功德若能累积,则已落入数量观,此是福德而非功德。更有人拜佛求消灾,念佛求见佛,而不知自性即是佛。未悟到平等圆满的觉性,用妄想修行,境界现前,无明必定一马当先。

  许多初学者急于成就,经教不通,功夫不到,名堂却很多,或负重拜山,或练不倒单,或勉强静坐,误认以此方式可即刻开悟,彼将开悟视为一种境界在追求,认为可修出某物,如是有所求之着相而行,不仅背离清净无为的本性,尚且容易退失道心,更有甚者,走火入魔亦时有所闻。此即是:“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28)越昔时迷?”在色身上用功,其实是“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万法本不可得,道在心悟,岂在坐耶?在假相上做工夫,犹如未打地基而建高楼。心外求法,恰似新手驾驶,超速疾驰,未达目的即车毁人亡。切记!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精进应当具正知见,不起妄念即名真精进。


  

◎ 错把依赖当依止



  要明心见性,当有正知正见。要有正知正见,当依大善知识发明心地。修行要有方向,善知识如同眼目,指引正确的知见和下手处。若无正确的观念,则永不能成道。因此善知识对于道业是否成就,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法身慧命之存亡,端赖行者运用般若智能,慎择善知识。

  “倾心依附”是学道者对善知识应有的态度。《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若对师长怀有成见,或有不同的看法,修行难以成就,盖其心与善知识不能相应。若以感性、崇拜、仰慕的心态来亲近善知识,修行之路无法长远。以其所崇拜者,为善知识外在条件,如:学历、相貌、辩才......等。然善知识是“人”,而不是“法”,难免有未尽圆满之处,学道者遂忘失自己乃是为求法、了生死而来,处处看师父的缺点,指陈师父的过失,长此以往,道心便退。

  修学者若出于感性的心态,崇拜善知识,亦常见将善知识神格化之情事,举凡健康状况、家庭琐事、乃至谋职生子皆求助于善知识,已达“每事问”之地步,此是将追求真理的指导者,沦为趋吉避凶、求神问卜之附庸(29),误以善知识为无所不能,神通广大,而错把依赖当依止,自心本具智慧光明及判断力却闲置不用。佛告以:依法不依人。遵循善知识教导,系为学习放下解脱自在之菩提道,而非将民间信仰模式,套用于善知识身上。

  就体性而言,与其亲近外在之善知识,莫若内心一念回光返照,于一切法即相离相,自心即是最大之善知识。若见诸相,当体即空,即是见自性佛。倘若烦恼、颠倒,牢执不放,外善知识虽欲救拔亦爱莫能助。是以,自救更胜人救,肯放下即是自救之最佳途径。自我解脱,远比依靠善知识更重要。

  

◎ 求神通感应,胜过求解脱真理



  前已言及,今之诸多学人弊病,乃在误把方便当究竟。方便法门已将佛教正法带往可怕、危险之边缘地带。求感应多过求真理。讲经弘法往往门可罗雀;邪说异端,神通感应则每每门庭若市。若做一切佛事,以闻香、见光、见佛、治病等感应为诉求,只为消灾解厄、现世福报,则佛教与神道有何差别?

  神通感应作为增强信念之增上缘原是无可厚非,然并非万能之利器,若以此度众,绝非长久之计,盖个人宿业有别,佛力固有不可思议之处,仍须视个人是否能虔诚求忏,及罪障轻重而定。八正道中未列“正神通”,《阿含经》亦告以:“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吾人所应依者,乃是自心、真理,而非神通。盖神通非究竟解脱之道,由身口意造作之业力,因缘果报之法则,并非神通所能抵制。神通第一之目犍连尊者亦难挽释迦族灭亡之定业,即可见一斑。

  末法时期,学道者难以成就即在“求”、“着”二病。灌顶求消灾、持咒求解难、拜佛求见光、静坐求开悟、喝符水求病愈,凡有神奇灵异每每趋之若骛。殊不知,佛法乃是心法,修习密宗而欲成就佛道,亦当断烦恼,方可证果位。身染疾患,不就医求诊,而坚信持咒即可治百病。诸如此类,着相而求,比比皆是。却不知病有二种,一为生理疾病,如头痛、感冒等。一为业障病,即群医束手,药石罔效之病。色身乃四大假合,本有生灭,难免不调,自当求医服药。至于四处求医仍无起色者,或恐为业力所感之病,此种病情则当求助于佛法,一心忏悔往昔过愆(30),真诚改过,礼佛诵经,多做功德,以期能解怨释结。

  众生着相,尤好光怪陆离之异象,举凡放光、分身、飞天、遁地......往往穷追不舍。以此求着之心,极易为谈玄说怪者误导,或为神棍所骗,终至倾家荡产,身败名裂。实则,纵有通天之能,若烦恼不断,贪嗔痴不除,轮回之苦,在所难免,于生死有何益哉?切不可求见瑞相,当以降伏自我为修行本分。若由心性下手,把烦恼弄通,方可名为真神通。


  

◎ 尘劳奔忙,荒废道业



  由于社会结构及生活形态改变,现代人可谓十分忙碌。出家众亦难幸免,或建道场,或做佛事,往往南北奔波,以致无法心无旁骛于道业之精进。不似古代丛林,生活单纯,肯吃苦,肯下工夫,实修证悟者所在多有。此系目下佛教亟待正视之问题——客观环境影响,导致实修困难,证果更难。古人欲证得肉身不坏者,可谓探囊取物,多不胜数。今者,若得一人证果,即惊天动地,叹为稀有难得。今昔之比,今人欷歔(31)。法之传递,正赖僧宝弘扬,今之出家众,应当自省,经教不通,悟性不明,正法之延续,将无以为继。

  

◎ 废解徒行,自以为是



  未闻佛法而欲了生死,直如(32)水中捞月。然则“经典无人说,虽慧不能解。”佛法必须解行并重,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理论。闻法乃入道之根本,有志修学者,当把听经闻法列为一生一世最重要的功课,甚且犹重于自身性命。以“花开见佛”为例,切勿徒按字面解释,以为神识在莲花中,日渐长大而终至绽放。若做此解,则未尽圆满。应解作:心中智慧、本性开发,即得见佛。若不悟实相之理,未证无生法忍,心花不开,智慧不现,如何见佛?既曰:“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云何由莲花苞中见如来?唯有般若智慧,始能见自性如来。由此可知,欲解无上甚深微妙法,非初学浅见者,以文字知解而能臆测。

  佛弟子应从真理着手,享受法的喜悦,并以此为动力,为佛教发心,若单凭一时热诚,恐难持之以恒。

  古来祖师大德为求法译经,费尽辛苦,乃至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今者交通便捷,科技发达,毋须远涉深山,只需打开电视,即可闻法受教,实不应以诸多托词,自残慧命。

  又有初学者,以演讲内容深奥为由,怠惰拒闻,此种心态尤应调整。既已入门,自当登堂入室,一窥精要,何可徘徊庭外,无功而返?正以其难解,更应自我策励,精进不懈,有朝一日,必能通达。即今无法深入体悟,列席听讲仍有功德,以其当下即不造恶业故。

  或有学人,不参善知识,不闻开示,唯是一句佛号念到死,一部经典诵到亡。用功念佛诵经固然值得赞叹,然听经闻法亦为修学所不可或缺。盖听经闻法可指引修学者,于心性起观照,在起心动念中下工夫。学佛倘不知佛法是心法,一意于相上打转,境界一起,无始习气、冲动、执着使然,烦恼立现,难以压制。若自谓:“我在学佛,我在精进。”着此圣见,仍是落入四相,依旧凡夫心态。真修行者,圣道亦不为,否则只是相上诵经,实乃被经所转。烦恼不除,深山静坐也徒然!

  佛所说之正法,为吾人修行之依据。听经闻法往往今执着凡夫,于一念之间心开意解,转念之间即得自在。未尝听闻正法者,生命犹如一出闹剧,矛盾挣扎,永无休止。内在摆不平,念念皆烦恼。

  

◎ 广立道场而无“法”的熏习



  所谓:“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丛林制度可对治好逸恶劳之习性,藉团体大众之力,督促行人吃苦用功,而造就唐宋时代佛教大兴。当今各地道场林立,出家众终其一生皆忙于建塔盖庙,然则庄严宏伟的道场,却仅三五僧众安住。若无“法”的熏习,不注重僧才之培育,道场只是一座无生命的建筑物,无法滋长法身慧命。能令佛法生生不息者,在于“法”之熏习,而不在建筑。

  当今生活形态更迭(33),教内虽有大道场,亦不乏小道场,然住公寓之风尤盛,无法凝聚佛教的力量。再者,流弊所及,今之僧众甫剃度,即不受师长管教,不受僧团规范,顺任习气而行,依凭我见而为,稍有逆境现前,即收拾行囊,离师他去。或单独一人,或二人结伴,或三人成行,三三两两购置公寓,自成道场。或出家未久,经教不通,心性不明,即自行闭关、阅藏,而不知闭关之真正意涵,乃在关闭恶业、妄念,非如囚犯,禁锢其身,而自谓修行。无规矩不成方圆,不堪磨练则难成法器。僧团待不住,即非人才。职是之故(34),师长于剃度前,亦当审慎观察(佛制戒律,至少应观察四个月,乃至一年则更佳。)以免其将在家恶习带至僧团,徒增困扰。出家非等闲之事,为成就人天导师,当严格谨慎行之,盖剃发容易剃心难,学人当以剃内在烦恼为务。


  

◎ 舍本逐末



  佛与众生,同一本性。学佛者不应将佛神格化,认为其无所不能。遇有难以理解之事,则推之不可思议。当知,经典偶以表法,近取譬喻,绝不可依文作解。以佛陀降生人间,右胁而生为例,此即表法。倘果如字面所言,则天下无人可成佛。盖一切人类皆由母亲产门而出,非从右胁而生。所谓右胁而生者,系表其为贵族阶级,非是异象。是以,应将佛人格化,佛既由人所修而成,则吾人成佛有望。

  佛在世时,即不许弟子存依靠心态。佛所能致力者,乃在启发弟子内在之觉性与智慧,而为成道之增上缘。因此,学者当厘清观念:佛不能救众生,众生应当自救。倘佛能救,便可径将弟子送往彼岸,何需谆谆说法,指示修行路径?或有疑曰:“果如所言,则弥陀接引西方,当作何解?”净土法门确依他力而成,然净业行人亦需老实念佛,放下妄执,始能与佛相应,方可往生莲邦。众等当依靠自心觉性,方为上策。

  慈悲、宽恕、忍辱、观照为内在工夫,佛门欲追求之真理,乃在找到本来面目(亦即自性、法身)。佛教不离慈善,然慈善非等同正法,盖慈善为外在工夫,若能通达空性,无所著而行慈善,则为菩萨行径。佛为宗教家,解脱之圣者,而非慈善家。行十善为佛所嘉许,亦为修行之增上缘,但若着相行善,无法开启内在觉性,仍是人天福报,终非究竟。给予众生“法”的喜悦和济度,便是最终极的慈善。


  

◎ 外现善相,不说正法



  今日佛教之悲哀,即在某些知见不正者剃度为僧,其人虽现出家相,所说却非正法。未具判别能力之众生,则以其身着袈裟,误听误信,观念一错,则全盘皆输,影响至巨,焉可不慎?然而抉择明师,仍须福慧因缘具足,是以,宜处处与人为善,不应障道。

  

◎ 佛法未落实在生活中



  佛法之可贵,在其可体证运用于每个动点,乃实用之教理,而非空泛之玄学。倘仅信佛而未能将“法”落实于生活中,则法不入心,只堪称与佛教结善缘,难以当生受益。修学佛法以“信、解、行、证”为次第,事相与理体应兼顾,所谓“说食不饱”,可见佛之教法重在身体力行。唯有在生灭苦恼的世间,体证佛法的精神,当下便是涅盘极乐之境。君不见:“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世、出世法本来是一,并无二致。以出世法的空性、超越之心,实践于世法之每一起心动念,当下即见本地风光。

  学佛非寄托于死后,往生乃当下大事。情绪之喜怒哀乐,便是念头的六道轮回。因此,内在诸多分别、颠倒、执着,应当即刻处理,就是往生的最大保证。

  佛法若徒具知解,不重实践,则流于课堂之佛学研究,岂非枉服大乘法药?学佛者之通病,即在修行与生活二分法。在佛前精进用功,一出佛堂则依然故我,习气不改,如是修学数十载,仍不能放下种种知见与执着,未能如实观照,善护其心。当知,助念虽为助缘,然仍须具足善因缘,是以无异于赌博。与其渴盼临终时,他人为我助念,何若于生前即了办往生大事?

  又有学人虽深好佛理,然其用功与否,则视情绪起伏而摆荡。心情愉悦则精进无比,反之则放逸怠惰,无法平稳持续,犹如煮水,火力时断时续,难能成就。

  亦有发心勇猛者,所定日课甚是繁重,未依个人日用闲忙酌量而行,遂致以拼赶定数为务,大违定课之本旨。其人为数量观所囿(35),用功不辍却重量不重质,倘能以平等心、无着心、慈悲心,放下凡夫知见与观念,即是真精进。以此心法,配合念佛、诵经,乃至一切用功,便得无上利益。

  或有人视念佛精进为功德,对服务大众则不屑一顾,此系观念错误,因学佛重在解脱,而非功课之多寡。以此分别心,在佛堂自私自利,必不能解脱,不若发心为大众,此大公无私、肯牺牲、愿吃亏的精神,反而解脱。

  所谓世间,即一“迷”字可描述,凡夫耽溺于五欲六尘,行者耽溺于自我知见,执而不悟,便生种种颠倒、妄想。修学佛法当把任何时地,皆当作用功处,则随处皆是道场。


  

◎ 广求知见



  多数众生热中听经闻法,却落入广求知见之病,将佛法当作知识研究,此乃学佛者一大悲哀。倘以研究世间学问之方式探求真理,不过徒增见闻觉知,不能息苦。佛法要旨即在离苦得乐,若内在烦恼不除,离道愈远。黄檗禅师曾教示,学道要诀即在——但莫于心上着一物。此话清楚明白,一针见血。可叹者,行人多乐于闻法,而不肯付诸实践。

  如何检验自身工夫?只需自问:是否落入是非、恩怨、对立?倘能时时观照本具之清净心、无所住心,多回光返照,少批判他人,则开悟大事,指日可期。欲度彼岸,需单刀直入,或乘船,或泅水,不可沿岸奔驰。广求知见者恰如沿岸而跑,虽求得众多知解,却不能单刀直入,从心性下手,欲达彼岸,无有是处。

  世间有生老病死诸多色身之苦,兼以受想行识之心苦,嗔恨、嫉妒、攻击、占有等无量执着,是以听经闻法,乃欲今彼放下,今则以广学多闻自矜(36)自夸,傲视他人,非但未能令心解脱,反是重增(37)系缚。奉劝诸学道人,当守护正念,莫做知解宗徒,但有分毫执着,业障便如影随形。


  

◎ 寻寻觅觅,无法安住



  不具正知正见者,犹如染患疥癣(38)之癞皮犬,通身搔痒,不论置于何地皆不舒畅。修学佛道者亦然,知见不正,自心不安,所见皆不顺眼,所处都不称意。事事吹毛求疵,又不知自省,反怪罪他人。以批判心态看待周遭人、事、物,因此东奔西跑,无法安住。关键即在此类学人观念不正,遂拱手将光阴、慧命交由五欲六尘及自心错觉主宰。当知,无法安住,便是无修行;心有不满,即为是非人。若能善自用心,自心即道场,自心即善知识。

 

 ◎ 错误的持戒观念



  “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戒为行者所应持,亦甚值称许。然对“持戒”无正确认知,则往往流于死执相上之戒。以日中一食而言,每有学人未加判别自身条件,而坚持行之,三餐份量作一餐解决,导致胃下垂,健康状况恶化,仍死命坚持,彼以为如是即为修行,复又以此自傲,轻视未持戒者。

  学者应知,戒之梵文为:波罗提木叉,意指“别别解脱”。由是可知,持戒之目的即在解脱。坚持戒律者,烦恼未除,一味盲目精进,自视持戒修行,却只落得一身病苦,犹沾沾自喜,自翎(39)为修苦行。此乃误解苦行之真谛,以色身受苦即为苦行,斯乃肤浅之见。所谓苦行者,无分别心是也,不执着心是也,慈悲喜舍是也。岂可以挨饿、病苦错解!

  日中一食乃佛世时,僧众之生活方式。今日时空变易,是否能持,当视个人情况而定。首要者,当知持午之目的在去贪,若心未解脱,云何曰持戒?修行宜中道,不为受人赞叹而修(此亦是依欲望而行)法无定法,切莫将修行固定于某一形相,所谓圣人的标准,即是没有标准。一切法无常,如何订出持戒之准的?若强(40)言之,则不外:心安、放下、解脱即是。

  学者但能搭衣、持钵,威仪具足,然则心能如如不动否?色身乃缘起之假相,心性方是真实工夫。持戒之人,当以戒为检束自己身心之准绳,而非仅凭勇猛之心,不观时节因缘而死执戒相,此乃为戒所缚,非是持戒。再者,不应以戒为尺,作为衡量他人,讥评他人之利器,六祖惠能大师即曾教示:“心地无非自性戒。”

  何谓真持戒?彻底见性,身心不二,外现威仪,如如不动,是乃真持戒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戒无持犯。”不落入二元对立,达到空性之真平等,方为真正持戒人。

  

◎ 以意识心学佛,追究第一因



  或问:“谁为第一尊佛?”此乃落入观念,以意识心学佛,方有此问。就事相上而言,方便说有庄严劫千佛、贤劫千佛与星宿劫千佛。就理体上而言,佛性乃不生不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缘起如幻,万法皆假相,何来第一、第二?吾人六根攀缘六尘,认假为真,以为境界实有,拘限于时空的观念,以意识型态测度佛之境界,了不可得。盖其已过量、超数量,非意识心所能知能解。

  时间如瀑流,刹那变灭中,某一点之终结,即另一点之肇始(41),若细究之,全属因缘所生,一切本空,只缘心生而种种法生,若心(意识型态)灭,则种种法灭。分别执着乃生万法,若不起心动念,则万法无咎(42)。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