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定弘法师:定弘法师谈因果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5-3 18:17     标题: 定弘法师:定弘法师谈因果

尊敬的耀智大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非常感恩大和尚慈悲,给定弘下达这样殊胜的慈命,让定弘能够在出家以来第一次以出家身回到家乡,首先在我们广州大佛寺来讲经,定弘感到无比的荣幸。大和尚对於定弘多年来一直都非常的照顾,我还没有出国留学之前,还在广州中山大学念书的时候,就有幸认识了大和尚,大和尚都一直鼓励我学佛。后来我到美国,博士毕业了,在大学教书,大和尚也多次的叫定弘回来大佛寺跟大家谈谈佛法。

  我记得在六、七年前,我当时还没有辞掉工作,大和尚就让我来此地给大家讲一讲「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不知道在座有没有同修当时在座?那个时候大和尚就一直鼓励我要发心弘法。现在定弘已经出家了,出家的使命,定弘给自己定下的使命就是弘法利生。虽然出家日浅,但是承蒙大和尚的爱护、栽培,多次打电话来让定弘回到家乡给大家讲经,大和尚还非常慈悲说,这里广州大佛寺就做为你以后的弘法基地。(我想诸位的掌声不是给我的,是给大和尚的。)我们要知道,佛法能不能够兴盛起来,主要不是看弘法,是看护法,这个护法的人要有大智慧、大威德、大福报,他才能够把佛法护持好。我们大和尚在这里就是给我们做示现,他以大的智慧、大的心量栽培后学,护持弘法的人,我们应该首先感恩我们的大和尚。当然大佛寺诸位法师住持道场非常的不容易,每一位法师在这里都是发大心,以自己的身教、言教来住持佛法。所以我们今天能够有这样的福报,坐在这样庄严的念佛堂当中,听说旁边还有同步的直播,还有分会场,这都是大和尚以及诸位常住法师不辞辛劳护持道场,才让我们得以有这样的福报在这里听经闻法,所以我们也非常感恩诸位常住的法师。

  从今天开始,我们连续五讲,每讲两个小时,大和尚让我给大家讲佛法。我来之前向我的恩师请示,来这里讲什么好?师父老人家就说讲因果。这个因果对现在社会来讲非常的重要,过去净土宗的第十三祖印光大师就十分重视因果的教育,他说,现在要挽救世道人心,离开因果教育,连佛菩萨、圣贤都没有办法。所以佛法在世间必须要担负起教化众生、觉悟众生的使命,用什么教育最好?就是用因果。所以恩师老人家慈悲,特别给我安了这个题目,他的题目叫做「因果?!」,一个问号、一个感叹号。

  确实我们细细思惟,整个佛法教育的内涵,就是因果两字。佛法是心性之学,它目标是帮助我们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生佛平等,众生本来皆具有圆满的佛性,所以众生每个都能够作佛。明心见性这不光是禅宗追求的目标,所有的法门目标都在这里。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目标也是为了明心见性,只不过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了,你肯定能够明心见性,古人讲的「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明心见性者,怎么样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梦东禅师,这是净土宗第十二祖,又名彻悟禅师,他说「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一个明心见性的大德,当然善谈心性,你仔细听听他讲的,肯定离不开因果。人能够深信因果,最后一定能够达到大明心性;换一句话说,我们现在希望这一生念佛往生净土,也不能离开因果。所以因果可以说是贯穿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

  佛成佛之后,首先在鹿野苑讲法,对五比丘说声闻法。声闻法是四谛,四圣谛「苦集灭道」,这个就是因果,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佛所说的不外乎就是这两种因果。按照天台家分判,世尊说法分为五时,第一时是华严时,《华严》讲五周因果;阿含时,刚才讲的声闻法讲四谛,也是因果;然后方等、般若,最后法华、涅盘。一直到《法华》,这是佛讲到最后,讲到一乘了义,古人称「成佛的法华,开慧的楞严」,《法华经》是教你怎么成佛的,《法华》讲的是一乘因果。所以佛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因果教育。

  我们问什么叫因果?因果就是自性性德的规律,它是自然的,它不是人为创造,就好像在空谷里叫一声,大叫一声,这个声音传出去了,它就有回声。回声它是自然,它不是说山谷里还有另外一个人,你叫一声,他又叫一声,不是,自然而然,这就是性德的作用。能够随顺自性的性德,你就一定能够断恶修善,断恶修善就有善的果报;如果违逆性德,造恶业,果报就是不好的,恶有恶报。所以当我们能够深信因果,必定能随顺性德,随顺性德时间久了,自然了,就能明心见性。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这五堂课讲因果,也是用佛所说的四谛法。

  四谛法,不光是声闻法当中才有四谛,四谛法是通大小乘,小乘讲四谛,大乘,乃至一乘圆教,都是讲四谛法。我们首先解释一下四谛,四谛叫苦集灭道。苦谛,谛就是真谛的谛,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就是真理。圣人、佛菩萨见到了真理,见到了真相,他把这些真相告诉我们。我们听到圣贤、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就能够觉悟,就能够断烦恼、开智慧,乃至出三界、成佛道。第一个真理叫苦谛,苦,受苦的苦,这是讲三界六道里面的苦报,六道里面只有苦,没有乐,《法华经》里讲三界通苦,三界犹如火宅。这是因为众生迷惑颠倒,造业要受苦报,所以苦是迷的结果。第二是集谛,集就是集合的集,这个集就是集起。我们迷惑了之后就会造业,造什么业?贪瞋痴慢等等这些烦恼,还有杀盗淫妄这些恶业,这些业聚集起来就形成了苦报,这是讲三恶道的苦报。如果我们行善,行善如果心不清净,还离不开贪瞋痴的烦恼,那你所造的还是六道里面的业,叫善业,善业在六道里面得善报,但是没有出离六道轮回,还是苦。集起三界里面的苦报,这种造业就叫集谛,所以苦是果,集是因。佛先讲果报,苦这个果报,再给你讲因,这能够提起你的注意。我们凡夫往往都是先看到果报,知道这果报苦,然后就想到要如何避免。

  如果我们想真正离苦得乐,必须要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这就是出世间的因果,灭、道两谛,就是两种真理。灭谛就是涅盘,涅盘也称为寂灭、灭度等等,这个是觉悟之后的果报。灭什么?灭除烦恼、灭除生死,是灭这个。不是说一听到涅盘,这个人死了就叫涅盘,这搞错了。涅盘是一种境界,这是什么境界?没有烦恼的境界,没有生死的境界。所以人还不用死,活著,他已经断除烦恼,他已经离开生死轮回了,这个人也叫涅盘,叫有余涅盘。当他离开这个世间了,真的身体这报身也缘尽了,一般世间人说死了,实际上他没有生死,他离开人间了,这种涅盘叫无余涅盘。余是余下来,身体都不留下来了,那叫无余涅盘。所以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就证得涅盘,也就是他成佛了,在世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七十九岁入灭,他入灭,就是入无余涅盘。所以这是概念常识我们要搞清楚,涅盘不是说死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5-3 18:17

灭谛就是悟道的果报,觉悟了就能灭烦恼,因就是道,道谛,道就是能通於涅盘的道路。这个道路也是方法,分为正道、助道。每一个法门,就是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能帮助你证得涅盘,换句话说,这些都是正道。每一个法门都有正助双修,譬如说大家可能很熟悉念佛法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正道,它能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是入涅盘,那就真正成佛。助道是什么?就是辅助你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要断恶修善、要积功累德,这个是辅助,这叫助道,所以净土法门也是正助双修。这是属於道谛,每一个法门都是道,都帮助你证得圆满的涅盘境界。涅盘的意思就是永远脱离烦恼,得大自在的境界,就是成佛的境界。

  我们每一个人,首先我们要有自信心,每个人都能成佛。为什么?《圆觉经》上说明了,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是佛,当然能够成佛。现在为什么不是佛,我自己照照镜子,看我怎么看都不像佛,原因何在?《华严经》里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不能证得我们本来是佛,这个证就是证明。佛告诉我们,本来我们都是佛,现在我们没证明,没得到佛的受用,只有苦报,没有那种佛的大自在、大智慧、大神通,就是没有证明。没有证明的原因就在於我们自己有妄想分别执著,佛讲了,只要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就证明,当下你就知道,原来自己确实本来是佛,一点没有缺少。

  所以,我们这一次的讲座就围绕四谛法,详讲因果,把因果弄明白了,我们就能够离苦得乐,就能破迷开悟,甚至转凡成圣。圣就是佛,佛是大圣人,我们要立志作佛。在末法时期,最方便、最容易的法门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都要立志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干什么?去作佛的,去到那里,阿弥陀佛教化你,你一定能成佛。立了志以后,我们就要认真来学,学懂了,认真的修,依教奉行,你就能够成功。所以这五堂课大家真听明白了,你这一生能作佛。讲四谛的因果,我也不要自己讲,我用经典来讲。讲经说法一定要依靠经典,不能自己乱说,离开佛经一句,那都是魔说,所以我们一定要依靠佛经。我自己现在是专修专弘《大乘无量寿经》,所以我讲四谛,我用《无量寿经》的两品经文来讲。这个世间因果就是苦、集二谛,我选用:

  【无量寿经.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这品经文把世间的苦、集二谛讲得非常具体、非常透彻,我觉得比任何的注解都圆满。出世间因果,我自己是修学净土法门的,我也将这个出世间的因果就定位在净土里头,就是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往生不退成佛,这就是出世间的因果。我选用《无量寿经》第二十四品,「三辈往生」这品,这一品就是专门教我们怎么往生的,你懂得怎么往生这个因果,你就保证能够出三界、成佛道。所以我们就开始讲这两品经,按照苦集灭道的顺序,我首先讲第三十五品。我们看第三十五品的经文,这一品品题就是「浊世恶苦」。大家对《无量寿经》熟不熟悉?熟悉。如果熟悉,我就不从经题介绍了,本来讲经按照规矩先讲经题,再介绍译经者。我们这部经是五种原译本的会集,是民国时代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会集得非常好,可以说是《无量寿经》最善本。我们为了时间,省略一点,简略一点,我们就略过经题,就不讲这个经的经题了。经题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个经题也是会集汉译的《无量寿经》的经题和宋朝法贤所译的经题,两个合在一起,很圆满。诸位如果想了解经题,可以听我过去讲过的《无量寿经》,广东话、国语都讲过,今天就正式从这一品经文开始讲。

  『浊世恶苦』,你看就是讲苦,这苦谛。我们身处在五浊恶世,我们现在看看这个世间,很佩服释迦牟尼佛讲的,那个时候三千年前,这个社会不会那么污染,佛就能够讲到五浊恶世,《阿弥陀经》里讲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五浊。劫浊是我们这个大时代很污染。见浊就是见解的污染、思想的污染,现代人真的特别严重。特别是现在媒体这些工具很发达,接触那些不健康的内容非常方便,打开电视,打开电脑网路,就会碰到很多不健康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会污染我们的思想,污染我们的心地,所以我们要远离这些污染,最好不要看电视、不要看电影。我自己不看电视、不看电影、不看报纸,远离污染源。有的人问,你不看报纸,你不懂新闻怎么办?我告诉他,没什么新闻,每天报导的,我用两个字就能总结了,一个苦、一个集,对不对?苦报,都是哪里出现什么危机了,哪里出现什么动乱了,哪里杀人放火了…为什么有这些苦报?造业,造业受报,哪有什么新闻?所以我就不用看了,我修的是灭道,出世间的因果,念阿弥陀佛,学《无量寿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天天天下太平。所以见浊要远离。

  众生浊,这是我们的身体污染,刚才讲见浊是心理污染,众生浊是身体污染。这个身体多病,尤其是吃的这些粮食、这些食品,也很多不卫生,甚至里头有毒。尤其是吃肉食,肉食里面都有毒素,这些牲畜要培养它们,下了不知有多少的这些化学药品,所以如果吃肉吃多了身体就会出毛病。还有烦恼浊,这是我们一天到晚有很多忧虑、牵挂、烦恼,贪瞋痴慢疑都是缠缚我们身心的,烦恼浊。最后命浊,是我们的生活整个就在污染当中,在六道轮回里面出不去。所以五浊,佛讲的没错,尤其看看现在社会,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佩服世尊,真的是讲的一语道破。我们就要生起出离的心,要发心离开这个浊苦的恶世,在这里容易堕落,很难修行,身心都不安,都有痛苦,所以要发心出离。这一品经文是告诉我们浊世恶苦,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

  这品经文分为五个大类的内容,就对应五戒,五戒里面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一品经文就是告诫我们造这种五恶所得到的现世报和来世报,都是苦报,所谓五恶五痛五烧,五痛是现世报,五烧是来世地狱果报,地狱都是猛火在燃烧。它也对应十善,就是反过来十恶,身所造的杀生、偷盗、邪淫,口所造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就是思想里头的贪、瞋、痴,这是本品经文给我们概括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经文:

  【佛告弥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

  《无量寿经》里面有两位当机众,前半部经文是阿难尊者当机,当机就是他做学生的代表,他来向世尊请问佛法,佛回答他,这就是经典,后人把它结集成经典,就是阿难尊者结集的。后半部经文是弥勒菩萨当机,弥勒菩萨当机有很深的寓意,为什么?因为弥勒菩萨他是「当来下生」,下一尊佛。在这个大时代里头有一千尊佛出世,这个时代称为贤劫,贤就是圣贤的贤。因为这个时代里头,这一劫当中有一千尊佛出世,这是非常稀有的,所以称为贤劫,这么多圣贤出世,叫贤劫。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成佛了;弥勒菩萨就是底下这一位,第五尊成佛。《无量寿经》后半部弥勒菩萨当机,释迦牟尼佛把净土法门付嘱给弥勒菩萨,劝他在往后担负起弘扬流通净土法门的任务。我们就想到,弥勒菩萨当来三会龙华,他从兜率天下生成佛,成佛之后,他福报很大,不像释迦牟尼佛要讲四十九年法,讲经三百余会这么多,弥勒菩萨只讲三会,就讲三场经,就把该度的众生全都度尽了,叫龙华三会,所以他不用那么辛苦。他只讲三场经,到底讲什么法门?从这个经典我们就能看得出来,释迦牟尼佛已经把净土法门嘱咐给他了,让他负责将来的弘扬,所以他将来下生龙华三会当中,我们肯定他一定会讲《无量寿经》,一定讲净土法门,一定是劝导众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5-3 18:18

这个法门不光是释迦牟尼佛极力弘扬,你看《阿弥陀经》里也讲,《无量寿经》里也讲,十方诸佛都极力称扬赞叹这个法门,所以这部经就是十方诸佛所称赞、所护念的经典。因为这个法门能帮助上中下三根,就是一切根性的众生,都能够当生成就。其他的法门未必可以有保证,这个法门有保证,因为它是靠阿弥陀佛愿力加持,接引我们往生净土。这是二力法门,不光靠自力,还要靠佛力,而且主要是靠佛力,靠自己是很难很难,靠佛力那就很容易了。这个法门称为易行道,容易修行、容易成功,所以我才选定这个法门。我跟我的恩师学法二十年,很幸运,终於把经教给听懂了,既然世尊劝告我们要好好修这个法门,那我就老实听话,一心念阿弥陀佛,专依《无量寿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这一生就一定能成就。

  所以弥勒菩萨在这里给我们做当机众,它带著很深的用意。佛在这里告诉他,『汝等能於此世』,汝等就是你们,在现在这个五浊恶世,能『端心正意,不为众恶』,这是『大德』。端心正意,就是正心诚意的意思。这是儒家《大学》里头讲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叫八目,《大学》三纲八目。心怎么才能正?如果我们的心里头夹杂著自私自利,夹杂著名闻利养,夹杂著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心就不正。所以要我们的心正,要把这些污染除掉,把它洗掉。

  大概不少学佛的同修,中年学佛的,学了佛之后,常常感到自己业障深重,过去不懂,造了那么多那么多的业,现在后悔、懊恼、内疚,受良心的谴责,很不安。听说佛法里可以修忏悔法门,於是都来拜忏,什么梁皇忏、慈悲三昧水忏,觉得这个还不够,还打个水陆法会。做了种种的这些努力,问一问自己,罪业忏掉了没有?到底什么叫忏悔,我们要懂,不是说我们以前犯了很多过错,现在在佛菩萨面前跟佛菩萨说,我过去造了这些业、这些业,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早上说一遍,晚上说一遍,每天都说。这叫忏悔吗?这个不仅没有忏悔,而且业是愈来愈重。为什么?你看过去你身体在造,已经犯了一次过错了,现在我心里老想著它,想还不够,还要口里说出来,身口意三业都在造作,这个业就愈来愈重,这个心怎么能够正?你整天心里装的是罪业,装的是烦恼,不清净,是污染。真正忏悔是得清净。

  怎么叫忏悔?身口意三业都不再造作,这叫真忏悔。不仅我身不能做,口不说,心也不想了,过去的永远已经过了,从今天开始我已经重新做人,这就真忏悔。所以不是你老想著,内疚、懊恼,那不是忏悔,要把你的罪业从内心记忆里头完全洗刷掉,心里不要装那些污染、装那些垃圾。要装什么?我告诉你,要装阿弥陀佛,你心里只念阿弥陀佛,只装阿弥陀佛,哪有罪业?阿弥陀佛没有罪业,这一念回心,你罪业全部忏掉了。古德有偈子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真正的忏悔是什么?身口意都清净。罪是你的妄心造出来的,现在我不再用妄心了,我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真心,真心里面没有罪业,那个妄心灭了,罪业也空了;罪空了,心也灭了。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下去,念著念著,不知不觉,你已到西方极乐世界了,这是真正的正心诚意。

  所以正心,是心里只装著纯净纯善,就是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装,什么都别想,就想阿弥陀佛,就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当然你要能想得起来,必须要学习《无量寿经》,你不学,你在那胡思乱想也不行,要依据经典来想。所以一定要多听经,尤其是一门深入《无量寿经》。诚意,就是念头没有妄念。阿弥陀佛是正念,不是妄念,我只念阿弥陀佛,这个意地就真诚。曾国藩先生给「诚」字下的定义下得好,他说「一念不生是谓诚」。什么叫诚?一个念头都没有,这个念头是讲妄念,一个妄念都没有。怎么做到?念阿弥陀佛就能做到,你念阿弥陀佛就没有妄念了,有妄念的时候就没有念佛。所以我们要努力的修「净念相继」,念阿弥陀佛净念相继,这就是端心正意。你能在这个世间老实念佛,端心正意,不再造罪恶,『甚为大德』,佛都赞叹你,你是大德,你就是菩萨了。所以我们这里念佛堂这么大,这么庄严,大家要天天来念佛,你能来念佛你就是大德。不仅在念佛堂里要念佛,出到念佛堂外还得念佛,这句佛号不能间断。下面我们再看经文:

  【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

  佛在这里自问自答,为什么你能在五浊恶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就能称为大德,为什么?因为十方世界善人多,恶人少,这是讲我们娑婆世界以外的世界。佛,释迦牟尼佛,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他教化的地区称为娑婆世界,这是一个佛世界。有多大?用我们现在天文学的概念来说明,一个娑婆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这一个世界叫做单位世界,有多少?三千大千。三千大千就是一个大千,就是一千个单位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所以三千是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三个千连乘叫三千,这是形容那个大千世界。三个一千连乘就是十亿,十亿个单位世界是一个娑婆世界。单位世界有多大?黄念祖老居士给我们说明,单位世界就是一个银河系。过去很多人认为是个太阳系,不对,为什么?经上明明说了,单位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须弥山旁边,日月绕著须弥山转。日月是太阳系,太阳系绕著银河系中心在转,所以须弥山应该是银河系的中心,单位世界应该是一个银河系。所以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是十亿个银河系这么大的空间,不光是我们地球。

  娑婆世界里有六道轮回,而且恶人多、善人少,跟他方世界比起来不同。这里讲十方世界,是娑婆世界以外的地区,每一个世界都有一尊佛教化,称为一个佛国土。其他的佛国土里头,善人多、恶人少,很容易劝导教化。唯独是我们这个五浊恶世『最为剧苦』,造恶业的人多,感得的苦难也多、也大,所以这个世界的众生特别难教化。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我今於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

  佛在这里说,我在这样一个五浊恶世里成佛,为了什么?『教化群生』。佛他来这个世界是来做老师的,他的工作就是教育工作。所以佛教不是我们一般人想像的宗教,佛教真正的定义是佛陀的教育。释迦牟尼佛是什么人?他是老师,你看我们称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就是根本的老师;我们自己称「三宝弟子」,弟子是学生,所以我们跟佛陀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佛在这里告诉我们,他教化众生,这个教化的对象不只是人类,包括九法界所有一切众生,下至六道,这是凡夫法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道,六道以外,上面还有声闻、缘觉、菩萨,总共是九法界。

  佛来这里教化他们,让这些众生『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舍离五种恶业,哪五种恶业?后面经文所讲到的,杀盗淫妄酒这五种恶业。离开五痛、五烧,五痛是讲现世报,五烧是来世报。我们看到现实社会中很多例子,一生都在造恶的人,你看他最后死一定是非常悲惨,都是恶病缠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非常的痛苦;或者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现世的报应现前了。现世叫花报,来世是果报,果报比花报就更惨了,果报在三途地狱,叫五烧。所以我们希望离开苦报,就必须去除五恶,要做一个善人,善人一定能得善报。即使我们看到有些善人为人很好,为什么他老是受人欺负,没有什么好报?那不是,他现在受人欺负,还他宿世的业债,业债还清了,善报就现前,所以他愈到老是愈好,而且来生更好。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5-3 18:18

我们这个世间人,包括一切众生,都有造恶的倾向,就是很容易会作恶,内有烦恼,外面有诱惑,内外一夹攻就很容易造了,要行善就很不容易。所以佛在这里讲,世尊来到我们世间就是教化众生断恶修善,降化众生的不好的意念。降是降伏,化是教化、转化,令他们能够修持五善,五善是五恶的反面,能够获得福德、善果。所以这品经很重要,我们要把它当作我们的戒律来学,这就是五戒十善,我们必须要严持五戒,力修十善,我们念佛才能够相应。如果是一边念著佛,还一边造著恶,不可能往生,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如果心地不善,怎么可能到上善人俱会的地方?所以修善就很重要。底下经文讲:

  【何等为五。】

  这是佛自问自答,哪五种恶?

  【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噉。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聋盲。瘖哑。痴恶。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

  我们先看到这里,佛给我们先讲第一种恶,就是杀恶,杀生。他说『世间诸众生类』,这种众生类别很多,人如是,其他动物亦如是,其他道的众生亦如是。『欲为众恶』,欲就是心里想著,想什么?想著造恶。什么是最大的恶?杀,这里讲『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恶业里面最大的就是杀恶,报应最惨烈的也是杀业。所以佛第一个说明,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强者伏弱,强势的人、强势的众生就会欺负弱势群体,互相克制,互相残害。「克贼」,贼也是害的意思,相杀相害。造得最多的是什么?『迭相吞噉』。为什么要杀它?要吃,为了要吃它,所以要杀它,互相你吃我,我吃你。我们这一生把那个众生杀了,它心里的怨恨不可能放下,它要报复,来生遇到了,它要把我们也杀掉。所以《楞严经》有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人这一生杀那个羊,吃它;那个羊来世做人,我们来世做羊了,又被它杀,如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台湾过去有一位广化老法师,他是专门学戒律的,也念佛的,戒律也持得很好,有出了一部《沙弥律仪要略》的注解,出家法师跟他学戒律的很多。他过去在大陆的时候是个军人,当一个小军官,他驻守的地区,他就天天叫他的卫兵给他去买鸡、买鸭回来,杀来吃。他很喜欢吃肉,一天吃一只鸡,或者一只鸭。结果吃了几年,把当地的所有的鸡鸭都吃掉了,再找不到了。原来几年前都是鸡鸭成群的,现在一个都找不到了,他心里就有点发毛,自己竟然吃了这么多的生命。后来到了台湾,学佛了,出家了,出家之后,有一次闭关修行的时候,在关房里面,他忽然看到成群结队无数的鸡鸭,他知道完了,这些冤亲债主找上门来了。他这样一惊,滑倒了,把腿摔断了。这摔断以后,怎么治都治不好,最后只能够坐轮椅,所以他是台湾很有名的轮椅法师。他自己跟大家讲,他是现身说法,过去造作这么多的杀业,你看现在出家修行了,这些冤亲债主都不放过,所以杀业怎么能够造?这是告诉我们冤冤相报是没完没了,欲要把冤亲债主的结化解掉,现在就要断杀,断恶修善,而且要努力将自己的功德替他们回向。

  现在人,这里讲『不知为善』,不懂得行善积德,所以『后受殃罚』,就是刚才广化法师给我们示现,受到灾殃、受到刑罚。刑罚可能是现世遭到了法律制裁,譬如说杀人的肯定受到法律制裁;即使逃过阳间法律制裁,阴间的法律逃不过,阴律严格,造作杀业将来一定要受苦报。杀业重的人都要下地狱,下地狱做什么?过去我们怎么杀众生的,让众生受的苦,现在一一来受。譬如说广东人很喜欢吃铁板烧,把肉放到烧红的铁板里头,或者是拿油锅来煎那些鱼。我听说做那个菜很残忍的,鱼活生生的,活蹦乱跳的,油烧得滚烫的,然后把鱼整个就放到那油里头,把鱼的身子全都煎熟了,它的头还是活的,那个嘴还在动,他就要吃这种最活鲜的,太残忍了!将来他下地狱也是这样,鬼卒把他头拎起来,然后就把他身子放到油锅炸,已经炸得熟了,头还在动。铁床地狱那就是铁板烧,底下火烧得通红,人就在上面煎。所以这都是造作恶业自然感召的果报。

  造恶业的人,他对众生残忍虐待,他的识田里头就种下这种种子,种子到时候就会现出来,现什么?自己就变成受报的人,自作自受,全是自己念头变现的,就像人作梦一样。梦境谁造的?不是阎罗王造的,也不是上帝造的,更不是佛菩萨造的,自己念头造出来的。你要是没有念头,你就不会作梦,你有什么念头就做什么梦,你要是有善念,善念很多,心地善良,你做的是美梦;如果你恶念很多,你做的就是恶梦。所以三途地狱的果报就是梦境、就是恶报,但是自己在受报的当下不知道那是梦境,所以苦,苦在这。业力现前了,他自己身不由己,就在这样的梦境里头就受这种恶报,恶报受完了他才能出离。出离是什么?梦醒了。所以虽然是梦,但是那感受是真的,你在作梦的时候,有人把你扔到油锅里,你真的很痛,你真的会大叫,地狱就是这样的。

  过去,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他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有一次有个很奇妙的经历,地府里头东岳大帝找他,找他干什么?帮著做判官,做一个月代理判官。大概是那个判官休假旅游去了,请章太炎先生来做代理。所以他白天工作,晚上也得工作,一睡著就像死人一样,叫也叫不醒,他那魂已经到地府去了,这是走阴差,上班去了。他就跟东岳大帝建议,因为他读佛经,他看到有一种地狱的刑罚非常的残忍,叫炮烙地狱,烧红的铁柱子,然后叫罪人抱,一抱上去,全身都焦烂。所以他就建议东岳大帝,这个太不人道的刑罚能不能把它去除?东岳大帝就笑笑,没说话,就叫小鬼带他去看看现场。小鬼就带著他走了一段路,然后停下来说,到了,前面就是,看到没有?章太炎睁眼一看,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看不到。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你没有造这个业,你就看不到那个境界。炮烙地狱,受刑罚的人他能看到,他能感受到,为什么?他有这个业;没有这个业的,就在面前,看不到。所以章太炎才明白,原来这是自己业力变现的,不是说阎罗王惨无人道,制造一个刑罚让罪人去受,不是的,自己自作自受。所以我们希望不受苦报,转我们的念头,把杀盗淫妄种种的恶念、恶业都要去除,你才有可能不受恶报,否则「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跟著你的,走不掉。

  这里讲到现世的报应,『故有穷乞、孤独、聋盲、瘖哑、痴恶、尪狂』,这都是什么?残疾、穷困、贫贱等等。穷乞是乞丐;孤独,失去了伴侣;聋盲,聋哑人、瞎子;瘖哑就是不懂说话的这些哑巴;痴恶,痴是愚痴,精神错乱,精神病这种人,恶是心地邪恶,就是他的心理都不正常;还有尪狂,尪狂就是发狂的。这些种种的报应都是『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修善所导致的;当然也包括这一生,这一生要是不好好修善积德,不肯行善,反而造恶,中年以后这些报应往往会现前。经文下面说:

  【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这是世间有福报的人,『尊贵』的,这是地位高;『豪富』,这是财富多;『贤明』,贤能又明白,有智慧,通达人情事理,有道德、有学问这种人,我们讲圣贤君子;『长者』,这是有社会地位,也有财富,年纪也比较大的,这叫长者,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恭敬;『智勇』是有智慧又勇敢,孔子讲君子三达德「智、仁、勇」,有智慧,又有勇敢、有仁慈;『才达』是有才华,又能通达世间学问。这一类人都是有福报、有智慧、有仁慈心的人,善人、君子。他们都是前世『慈孝』,慈是慈悲,对众生有慈悲心,爱护众生、关怀众生、照顾众生;孝是孝顺父母、尊重老人、恭敬师长。『修善积德所致』,他还修种种的善法,积功累德,才能够有现世的福报,这都是讲因果。

  所以,我们看到这世间真的有智慧、有福报的人,我们很羡慕他。光羡慕不行,你要想想他是怎么才能得到这样的福报,他前生修的,我们如果也想得到这样的福报,我们这一生要努力的修。你看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就给我们做好样子,他本来命运不怎么样,早年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算得很准,算他考试考第几名,得多少俸禄、多少斗米,当多大的官(他是当一个很小的官),命中无子,而且短寿,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就当寿终正寝,全给他算出来了。真的,他前面二十年完全按照孔先生算的命来走,一点都没错。他知道人是真有命运,「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他就心灰意冷了,干什么都没用,反正命都注定了。所以他干脆跑到栖霞山去拜见云谷禅师,跟云谷禅师对坐,打坐,放下妄念,什么都不想,一坐就坐了三天三夜。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5-3 18:19

云谷禅师觉得这个人不简单,竟然跟我能坐三天三夜不打一个妄想,太难得了!就问他,你用什么功夫?了凡先生说,我没用什么功夫,我只是知道我的命已经给算定了,所以什么都没得想了。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我原来以为你是一个豪杰,原来还是一个凡夫。这一下子把了凡先生给问住了,此话怎讲?云谷禅师说,你这二十年的命运给人算定,你都不能改它一改,你说你是不是凡夫?命运还能改的?能改,佛门就是教你怎么改造命运。首先你要懂得改造命运的原理,命运是前世你修善或者造恶累积的果,你的善恶已经形成这个果报了,当你要出生的时候,你自然就感召你的那个八字,那个年月日时,你自然感召的。你出生的时候,别人帮你的命算一算,你这生辰八字,就能给你讲出个道理。这个命运是你前生的果报,你现在要改这个命运怎么改?断恶修善,你就能改。

  所以云谷禅师教了凡先生做功过格,功过格是什么?用《太上感应篇》一百九十五条天天对照、反省自己的心行,如果违背了《感应篇》的教诲,要改,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天天做断恶修善的功夫,而且要力行善事。所以他发愿做三千条善事,求什么?求考上举人。他命中没有举人,只能做个小秀才,秀才不叫功名,举人、进士才叫功名。命中本来没有举人的,结果他忽然考到了举人,命运就开始改了,这下他有信心了。然后又发愿再做三千条善事,回向自己能够生子,传宗接代。古人都是很信这个的,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有子嗣。结果刚刚发愿没多久,他真的生了儿子。三千条善事做圆满了,然后他又发愿做一万条善事,希望考取进士,进士就是古时候最高的学位,结果后来真的考上了。所以了凡先生在晚年给他儿子写了四篇家训,《了凡四训》,第一篇就是「立命之学」,立命之学并不复杂,就是断恶修善。你想要得到「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等等这些福报,那你就要修慈孝,修善积德。了凡先生能做到,你也一定能做到。这是一个真人,不是假造的,明朝真有其人,现在袁了凡的后代我们都有认识,袁家子孙都还不错,祖宗积的德。下面经文说:

  【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之后。入其幽冥。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兽。蜎飞蠕动之属。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魂神命精。随罪趣向。所受寿命。或长或短。相从共生。更相报偿。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这里经文讲到『世间』,眼前我们就能看到这种因果报应的事实,那些造罪业的『寿终之后』,断气了,『入其幽冥』,幽冥就是恶道,幽冥界,三恶道包括地狱、饿鬼、畜生。『转生受身』,这一转世受了另外一个身体。『改形易道』,形体改了,譬如说做了猫、做了狗、做了猪,这改了形体;或者易道,就是变了道,本来是人道,现在变了畜生道,入了饿鬼道,甚至到了地狱道。这都是因为自己生前造恶所致。『故有』,故就是因此,有『泥犁』,泥犁就是地狱,『禽兽』,禽兽是畜生道,『蜎飞蠕动之属』,这些都属於畜生道,畜生里面福报很小的,就是小飞虫、小爬虫这一类,朝生暮死,福报非常小。这些恶道众生都是前世没有好好行善积德。

  下面用比喻说明,『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世间的牢狱就是惩罚罪人(犯罪分子)的,古时候的牢狱还要上刑罚,种种的酷刑来惩罚他,甚至处以极刑,极刑就是砍头,断其身命,这是比喻最苦的报应。实际上人造恶多端,到恶道里面受的苦比断头要更苦。人最苦的莫过於死,所以用这个做比喻,实际上比喻是不可能说到真实的,只能是彷佛,让我们能理解,真实的比这个痛苦万倍都不止。所以『魂神命精,随罪趣向』,魂神指第六识,就是我们讲的灵魂,命精是指第八识,也就是我们投胎的主体,随罪趣向,受罪业的驱使,身不由己,自己做不了主了,是自己罪业决定来生趣向。到恶道里面所受的寿命有长有短,而且『相从共生』,这是业力牵引,众生与众生之间互相就能够感召到一起来。

  众生在一起这个关系,佛讲了不外乎四种,讨债、还债、报恩、报怨这四种缘分,除了这四种缘分以外,没有别的缘分。没有这四种关系,你不会感召到一起,哪怕是一家人,父母儿女、夫妇之间都是这四种缘。如果是遇到善缘,很不错,我们过去对他有恩,他就对我有恩,他对我很好,这是善缘,见了面大家互相很欢喜。像我们今天见了面很欢喜,过去都是善缘。有的时候我们遇到恶缘,真的,见了对方,也没得罪他,他就对我很不好,一天到晚挑我毛病,打击我、伤害我,前世结了怨。『相从共生』,互相报偿,互相就是报复,酬偿业报。『殃恶未尽』,如果我们所造的罪殃、恶报没有受尽,就永远不能脱离苦海,辗转在恶道当中,循环流转,『累劫难出』,经历好多好多劫都出不来,难以得到解脱。『痛不可言』,真是非常的痛苦。

  生死轮回就是这么一回事,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求解脱,要生死心切,六道里面众生冤冤相报,互相报偿,互相缠缚,没完没了,痛苦不堪。所以你学佛是不是真学,就看你是不是真明白,真明白的人一定生起求解脱的心。过去夏莲居老居士以前学佛也是杂修,什么都学,后来学到净土法门了,其他法门都放下。他听到净土法门以后,把自己关在房里笑了三天,高兴得不得了,这回我可以出离生死了,其他法门救不了我,净土法门能救我!你看这样的心境,你就知道他生死心切,人家学佛为什么学的?出生死、出轮回。最后经文讲: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天地之间』,我们讲宇宙之间,就是整个六道轮回,因果报应,『自然有是』,它是自然的,不是人为创造的,如是因得如是果,造善业必得善报,作恶必得恶报。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是这里讲的『虽不即时暴应』,有的时候果报可能不是马上现前,但是因果决定不虚,因缘成熟的时候一定会报应。在佛经里面就给我们讲一个故事,琉璃王杀释迦族,琉璃王本来是跟释迦族人是亲戚关系,他的父亲想要跟释迦族,就是迦毗罗卫国联姻。释迦牟尼佛这家族很兴旺,大家很尊重,别国的人跟他联姻,结果释迦族人就看不起那个国家,於是找了一个婢女把她封为公主,嫁过去,就生了琉璃王。

  结果琉璃王八岁的时候,母亲带著儿子到娘家去省亲,释迦族人都知道琉璃王是一个婢女生的儿子,印度等级观念很严重,所以看不起奴婢生的儿子,於是就笑话他、侮辱他,说你这个奴婢生的下贱人,你怎么还能跟我们一起玩?琉璃王当时就很生气,发了毒誓,我将来继承王位,我一定要报仇。结果后来真的做了国王,他就养精蓄锐,壮大他的军队,有一天就兴兵来打释迦族人。释迦牟尼佛劝止,劝了一次,不听;两次,不听,最后释迦牟尼佛知道,定业难逃。结果琉璃王军队长驱直入,要灭释迦族人,这是种族大屠杀,把释迦族人全部赶尽杀绝。释迦牟尼佛劝释迦族人,千万不要去跟他打仗,赶紧逃,所以有一部分释迦族人逃到了西藏。

  当时大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的阿罗汉,他就用他的钵,把释迦族人五千人装到他钵里,他想留这个人种,就把这个钵送到天上,暂时安放。战争过后,把这钵取下来一看,这一钵里化成血水了。目犍连当时很吃惊,问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会这样?释迦牟尼佛说这叫定业难逃,然后说出过去的一段经历。

  说在很久很久过去世,琉璃王这些军队是一个湖里头的鱼,琉璃王是鱼里的头目,最大一条鱼。释迦族人是这个湖边村庄里的村民,有一次闹饥荒,村民们就把湖水都抽干了,然后把鱼都打捞上来,要吃掉。最后吃那条大鱼,就有一个小孩不想吃鱼,只是在那个鱼脑袋上面敲了三下,他没有吃任何鱼,其他人都吃了。结果多生多世以后,琉璃王,他是鱼的转世,他带著他的军队来灭释迦族,报仇来了。释迦牟尼佛就是当年那没吃鱼的小孩,在那鱼脑袋上敲了三下,所以这个战争当中,释迦牟尼佛头痛了三天。说明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经里有一首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假使百千劫之后,所造的业还存在那里,在人的阿赖耶识识田里的种子它没有灭,等到因缘聚会的时候,种子现行,就形成果报。所以怎么可以造作恶业!『善恶会当归之』,就是善恶报应一定会发生,甚至你成佛了,还逃不过因果。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把《无量寿经》第三十五品第一段,杀恶,就讲解圆满了,从明天开始我们讲盗恶,一定要深信因果。今天讲得不妥的地方,请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多多批评指正。阿弥陀佛。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5-3 18:20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无量寿经》第三十五品讲世间因果的经文,昨天我们学习到这段经文里面五恶、五痛、五烧,其中的第一种恶是杀恶。五恶就是五戒里面所禁止的,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作这五种恶业必然感得六道三途的苦报,这就是世间苦集二谛,世间的因果报应。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二种恶是偷盗恶,我们来看经文:

  【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雠。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

  我们先看到这里,这里是讲到偷盗之恶。经文讲『世间人民』,这是我们现在都能够看到,一般的人没有接受圣贤的教育,没有接受因果的教育,一定是胆大妄为。这里讲『不顺法度』,偷盗是违反世间法律。什么叫偷盗?不是自己的东西,是有主人的,我们没有徵得主人的同意,自己拿走了,或者是自己取用,贪便宜,用这种偷盗之心盗qu他物,这叫偷盗。广义上来讲,如果是别人的功劳我们说成自己的功劳,归功於自己,人家的名誉我们也归於自己,这都是偷盗;说得更细的,自己不该享受的享受了,这都是偷盗。所以儒家讲事事都要符合道义,仁义礼智信这叫五常,五常对应的是五戒,跟佛家讲五戒是一样,仁者就不杀生;义者就不偷盗;礼者遵守礼法,就不邪淫;智者是不饮酒,饮酒会乱性,丧失智慧种;信者就是诚信的人,是不妄语,所以儒家讲五常跟佛家讲的五戒是完全相应的。偷盗是属於不义,义者宜也,宜就是应该,应该做的我们才做,不应该做的绝对不能做,这叫义,偷盗就不义。这里讲「不顺法度」,这是违法乱纪,违法乱纪这也是属於盗行,为什么?有偷心,违反法律的人都是干偷偷摸摸、偷鸡摸狗的勾当,这就是偷盗。

  『奢淫骄纵』,为什么人会做出不义的行为?这里就讲到奢淫骄纵,奢是生活奢侈,淫是生活不检点。淫,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凡是没有节度的行为都是淫;狭义上讲,就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里都是偷,这世间有一个词叫偷情,这就是偷盗。我听说有一个也是刚接触学习传统文化的同修忏悔自己,她原来背著她的先生在外面有外遇,结果发现自己的女儿也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后来才悟到,自己偷盗,偷别人的先生,祸就报在自己的儿女身上。骄纵,骄是骄慢,纵是放纵自己,放纵欲望,不能够节制,任由自心所喜爱的,就随心所欲做出不道义的行为。这叫『自恣』,自恣就是自己不节制,放纵自己。

  底下举出几个情况,让我们认识到偷盗恶所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广的。这里先举位高者之恶,在位的人,不管你是什么样的领导,政府的官员也好,机关团体的领导也好,『居上不明,在位不正』。这个情况自古以来就很多,在其位不谋其政,居在上位的人不明白,就是糊涂,不能够选贤举能、任用贤能的人,不能够替老百姓做好事,在他的位置上行不正之风,譬如说贪污受贿,或者是拉帮派搞分裂,对自己不喜欢的、讨厌的人打击报复,做种种邪曲的事情,这都是属於偷盗。为什么?你拿著这份薪水,国家给你的工资俸禄,你没有替国家办好事。古人有一句俗话讲,「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你卖红薯还不至於造恶业。所以在其位就得要谋其政,就得要做好本职的工作。

  底下讲『陷人冤枉,损害忠良』,陷是诬陷,诬陷人、冤枉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因为他不正,他心里有邪曲,见到正人君子,他就觉得是妨碍自己了,怕自己做的亏心事被人知道、被人检举揭发,所以他就先下手为强,对那些正派的人、知情的人打击陷害,对那些直言不讳的忠臣不能忍受,非要把他置之於死地不可。损害的是忠良,忠臣良将,忠良之人心地正直,他绝对不会与那种「居上不明,在位不正」的人同流合污,这两个人志不同道不合,就很难和平相处,所以他就对忠良加以损害;或者自己结党营私,形成自己的势力压制忠良,让忠臣、良臣不得其用,甚至被流放,我们现在讲的下放。

  『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心术不正的人必然会这么做。心跟口不一样,心口不一;不但如此,还「机伪多端」,种种的机诈,我们说用机心、用伪心弄虚作假,表面一套,内心一套,甚至口蜜腹剑,口里讲的话很甜,心里比刀子还利、比蛇还毒,用种种的伪诈的手段来欺压、陷害忠良之人。我们讲这种人是政客,他不是为民著想,完全是搞自私自利,他不知道现在用种种机伪的手段贪来、夺来一点点名闻利养,却为此造下了无边的罪业,将来三途苦报等著他,一堕落下去无量劫受苦,而阳间也是背万世的骂名。你看历史上宋朝陷害岳飞的秦桧,这是很典型的居上不明,他当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在位不正,他不是为国家、为人民,他是为自己。人一有私心肯定就会造罪业,就有所谓的利益冲突,他跟岳飞在一起,就觉得岳飞跟他是利益冲突,岳飞是忠良,他自己心术不正,他就不能得逞,所以他就要陷害岳飞。岳飞北上抗金兵,秦桧他自己卖国,反而给岳飞套上「莫须有」的罪名说他要卖国,结果皇上下了十二道金牌把岳飞调回京城,就将岳飞处死,结果金兵就可以长驱直入。这说明什么?国如果有这种奸臣,那国家就会面临著灭亡的危机。秦桧他自己也没有好下场。如果你去过杭州看岳王墓,岳飞,是大家把他的像供起来,这是精忠报国的英雄,民族英雄。秦桧呢?后人给他塑了个铜像,跟他太太两个人跪在岳王殿外面,凡是游客来了,先去礼拜岳飞,然后朝著那个铜像痛骂一顿,还拿个木板打,这是什么?千古骂名。在阳间有这种报应,那阴间肯定都是在地狱里受刑罚。你看他用这种损害忠良的手段来夺取自己一点点的名利,后头的苦报是无量,这种人不是聪明人,他耍小聪明,大愚痴!这是不懂得因果报应,稍懂得因果,怎么敢做这种事情?

  下面讲到『尊卑中外,更相欺诳』,尊就是比自己位高者,包括年长者、德高者,长辈我们要尊重;卑是比自己地位低的,年纪幼的,幼小的我们要爱护;中就是本国人;外就是外国人。就是讲到上下、内外、亲疏这些关系,我们都需要用真诚的爱心来对待。这里它说用欺诳的心,欺诳是骗,欺骗,跟他人讲妄语,行为上偷盗,这些都是有果报的。做人不可以用欺伪的心,要用真诚的心,特别是我们学佛的弟子,如果我们待人处事接物还不能用真诚,那学佛是不可能成就。真诚是最起码的。我们学大乘必须先发菩提心,而菩提心的体就是至诚心,至诚就是真诚到了极处,这是菩提心。所以我们不能在心里有半点虚伪欺诈,有这种心就要痛自悔责,要把这种妄心去除干净、扫荡干净,那你学佛才能够上路。

  世间也有一种人,表面上是一个忠厚善良之人,实际上他的心术没有很正,心里总有欺骗、虚伪,虽然他能够把自己那颗伪心、机心掩盖得很好,一般人看不出来,但是你要知道因果报应不会有差错。过去谛闲老法师,这是天台宗第四十三代的传人,民国时期的人,他是民国三大高僧之一,谛老、虚老(虚云老和尚),还有就是印光大师。谛老是学天台教下,他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是说他在上海曾经认识一个当过官的人,在清朝末年当过官,姓程,这个官员后来因为清朝被民国推FAN,他也就告老还乡,回到自己家乡归隐了。在家里,因为他很富有,在家乡也做了很多好事,修桥、补路,甚至修庙、斋僧,整个乡里的人都赞叹他是个好人、是个善人,结果到最后竟然堕到地狱。当时他的太太就很想知道先生死了以后到了哪一道,就请了一个tong 灵的法国人,法国人可能他有一种法术能够招魂,把那魂招回来就附在他身上,说出自己的状况,非常灵验。於是就把这法国人请到家里让他招魂,结果招了一个晚上都没招回来。

  这个太太就有点不高兴了,你这是不是来骗人的?法国人说我不是骗人的,我确实没找到他,不知他在哪。她说,那你怎么能证明你是去招他?法国人说,你家里还有没有什么亲人刚过世的,我可以帮你招他回来,也就证明了我不是骗你的。刚好这太太家里有个儿子,这个儿子最近也死了,这儿子一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所以年纪轻轻福报就享完了,刚刚去世,就是这个官员的儿子。於是这太太说,那好,你看看能不能把这儿子的魂招回来。法国人又施展法术,真的,把她儿子的魂招回来了,招回来之后跟他妈讲话,他妈问他很多问题,这儿子竟然都能回答,而且很准确,这妈才相信,知道这不是假的。就问这儿子,你现在在哪一道?他说我现在很苦,我现在正在地府里被审判,因为生前没干好事,阎罗王现在正在审判我,还没定罪,所以现在能够放风让我出来。然后又问,你有没有看到你爸爸?他说我爸爸现在比我惨得多了,我爸爸现在已经在地狱里面,他出不来,所以招魂都招不出来。

  这妈妈听到儿子这么讲也不能不相信,於是她自己就很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她心目中,自己的先生是一个很好的人,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怎么可能堕地狱?堕饿鬼、堕畜生都已经是很难以置信了,堕地狱这不可能!她就去访问,结果正好问到她先生过去同时为官的一个老朋友,就把这个事情跟他老朋友讲,这个老朋友才跟他太太讲出她先生一段鲜为人知的事情,只有他老朋友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原来他先生过去在清朝做官的时候,当时社会动乱,这是慈禧太后当令,满清末年社会都很动乱,社会一动乱,人心不善,自然就招感天灾,所以当时天灾很多、饥民很多。清朝政府就拨出赈灾的银两叫这个官员去赈灾,结果这个官员看到这些银两就生起盗心,就把这些官银收为己有,贪污了,就没有去赈灾,因此很多饥民就饿死了。后来满清又被推FAN了,这个事情也没有人去追究,不了了之。

  他得了这么多的银两,正好告老还乡,就在家乡过好日子。可能内心也有点不安,就拿出一点钱做好事,所以乡里的人都赞叹他是好人,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些做好事的钱是怎么个来源。这不是净财布施,这是不净财,做好事也没有功德,所以他死了以后堕地狱。这个事情连他太太都不知道,你看他是城府很深的人,能够把这个事情掩盖得这么细致,不露声色。但是,阳间的人虽然不知道,天地鬼神知道,阎罗王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他还得受。而且他贪污得来这么多的钱,到时候谁来受用?他那个儿子不务正业,赌博、吸大麻把他的钱财都耗散干净。你看来路不正的财,到最后肯定去处都不好,家里就出这个不肖子。所以这都属於在位不正。所以把因果报应事实真相说清楚了,谁还敢造罪业!

  现在我们国家也都特别倡导廉政建设,对於贪污受贿不正之风的官员严惩不贷。用法律的手段有它的好处,但是问题在於作这些恶业的人,他的心未必能够转回来,所以用强制的手段只能让他更加隐秘,他不敢妄为,但是他那个偷盗的心,假公肥私、损人利己的心未必消除。要怎么才能彻底让他的心正过来?那就要靠因果教育。过去我看到一段新闻报导,国家组织部长李源潮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讲话当中提到,领导干部、党员必须要培养敬畏心。我觉得这个提法太好了,人如果没有敬畏,他就胆大妄为。《论语》孔子也讲,君子有三畏,三种敬畏心,敬天命、敬大人之言、敬鬼神因果。人能有敬畏心,自然不敢去造恶,这个比法律的手段可能更有效果,它从教育上已经帮人防非止恶,不用等到你犯罪才去制裁。怎么培养敬畏心?最好的就是因果教育,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知道有天地鬼神时时监察。我们犯罪不要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其实神目如电,我们在暗室屋漏干了点亏心事,早就被神明记录下来,到最后阎罗王一并算帐。生的时候可能就遭到报应,譬如说被法律制裁锒铛入狱,官员被双规,财产被没收,这是现世之报;来世必定是三途,三途的苦报就久远了。

  下面经文讲,『瞋恚愚痴,欲自厚己』,这是造作不善的人自己瞋恚愚痴。瞋恚是火气很大,老爱发脾气、爱骂人,动不动就起情绪,怨恨恼怒烦,造这些业的人,根源都是愚痴,愚痴是糊涂,不明白事理,不懂得真相,不知道他发脾气对人未必会伤害,对自己伤害最大。造作怨恨恼怒烦的人都是属於瞋恚业,第一个伤自己身体,中医上都懂,人的情绪直接影响自己的五脏六腑,怨恨恼怒烦这五种情绪,怨心,怨气大的人,整天怨天尤人,伤脾胃。现在人脾虚很多,脾为什么会虚?情绪上整天有怨。脾虚的人什么表现?这中医上知道,没有力气,体虚,说话气上不来,面色苍白,没有血色,好像常常熬夜的人都有这种情况,脾虚。恨心强的人,恨意很浓,人家对不起我、伤害我了,我就恨他没完,恨他一辈子,这种人伤心,恨伤心,这心脏系统不好,心血管系统不好,常常出现问题。现在人也很多什么脑血栓、中风,这都属於心脑血管疾病。怎么办?把那恨意消除,你心血管系统就健康了。恼,整天都恼的人,一有不如意的就恼,伤肺。你看《红楼梦》里面记载,林黛玉就常常恼,贾宝玉一对她不怎么样了,她心里就很不痛快,常常哭哭啼啼,恼了。所以她怎么死的?肺病死的,用我们现在话说她肺痨,肺痨死的。

  怒,怒气重的人伤肝,所以我们讲整天发脾气,这是肝火太旺了。肝在五行之中属木,木头的木,金木水火土,它属木,火是烧木的,你火太大了,把木头都烧了,那肝就烧坏了。现在人也是常常有肝病,肝炎、肝癌,所以现在常常有捐肝的、捐肾的,常常肝出毛病了,就做换肝的手术。肝不好的人眼睛也不好,因为肝开窍於目,眼睛花了。所以一个人常常发脾气,他眼睛也不好,特别上了年纪就会出现很多眼病,老花眼、白内障等等。这要细细反省自己,把怒气放下,不要老生气,生气一点好处都没有,伤人又伤己,伤人是三分,伤己是七分。也办不了事,你情绪一起来,没有智慧,你怎么能办好事?要办好事,总得心平气和,你才有智慧。最后一个,怨恨恼怒烦这个烦,整天都烦心,不耐烦,这伤肾。现在肾病也很多,肾虚的、肾气不足的,整天烦。耐烦的人肾气足,肾乃先天之本,肾气伤了,人都会短命的。所以耐烦做事者,他长命;那个做事不耐烦,急急燎燎的,这个人是短命相,福薄。怨恨恼怒烦都属於瞋恚,要放下,这是愚痴糊涂才会这么做,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生瞋恚,凡是生瞋恚的都是没有智慧。

  底下讲「欲自厚己」,自己总想厚待自己,利用自己的权势、职位、工作的方便来沾油水,自己得到利益,损人利己、假公肥私,这都是属於愚痴造成的。欲自厚己是贪,上面是瞋恚和愚痴,贪瞋痴三毒烦恼。底下『欲贪多有』也是贪,总希望自己多一点,钱多一点,东西多一点,房子多几间,不知道东西多了累赘。房子多了辛苦,你有一个房子,你就得照顾它、打理它,水电煤气等等你都得交,很多事,这下雨了,哪漏雨你还得补,所以常常为它忧心烦恼。我没有房子,名下没有任何财产,也没有银行存款,银行帐号我都关掉了,什么都没有,自在!是不是你什么都没有就没有享受?也不是,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而且你想多,你想你的财富多,怎么做?多布施,愈布施愈多,愈布施福报愈大。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5-3 18:20

福报并不是说你拥有的财富很多,不一定,你拥有财富多未必快乐、未必幸福。所以我也接触过一些老总,企业的老板,很有钱,他们看到我一天到晚笑容满面,很自在,无忧无虑,对我挺羡慕的,来问我,为什么你能这样?我说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没有忧虑,你有的太多了,所以你忧心忡忡。把东西都布施出去了,你看我受用也很自在,虽然名下没有房产,到哪都有房子住;没有汽车,到哪都有汽车坐,今天还有一个老总给我开车,老总来当义工,很了不起,开著他的奔驰车来接我;名下没有钱财了,我发现我用不上钱,生活也很简单,一日三餐都非常简单,都是有人供养。我们出家接受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医药、卧具,卧具就是你住的地方。过去佛在世是树下一宿,在树下铺一条布就叫卧具,在上面打坐;我们现在比不上佛那个身体,在树下过一宿,恐怕第二天就得入医院了,所以还得要住个房子,房子也有人供养,这多自在,我觉得这就是福报。你有福报不一定要有钱,你说我有没有钱?我没钱,身无分文,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挺有福报。

  福报怎么修?多布施。你能一心一意为正法、为众生,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去考虑,不需要积财,真正有需要,佛菩萨来供养你,韦驮菩萨护法。我们师父老人家以前讲得很幽默,说假如你是真修行人,你没有饭吃,要饿死了,那韦驮菩萨岂不要撤职查办?这很幽默,当然韦驮菩萨是不会被撤职查办,人家是等觉菩萨了。说明什么?他一定来护你,你要有这个信心。《论语》里面孔子都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你所谋的是道业,问问自己修道修得怎么样?断烦恼断了多少?智慧开启了没有?弘法利生做了没有?忧道不忧贫,自己贫穷无所谓,出家人都称贫僧,做个贫僧好,於人无争,於世无求,这样你的道业才能有长进。

  我曾经在我辞掉昆士兰大学教授工作的时候,路过新加坡回国内来,在新加坡有幸会见中国驻新加坡的大使张大使,他听说我把大学教授工作放弃了,现在要学习圣贤之道,那是六年前的事情。他也很关心我,就问,那你吃饭怎么办?我就回答他,君子谋道不谋食。我不知道他听明白了没有,确实真正修道人不用考虑吃饭问题。我是这么想,假如真的没饭吃了,饿一天死不了,饿三天还勉强挺过去,饿七天我就念佛往生了。你考虑自己这么多,那阿弥陀佛你考虑了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你有没有考虑?心里装的不是阿弥陀佛,装的这些世间的事情,心怎么能够清净?修道的人要真干,心里统统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考虑自己。你这样不仅自己能成就,而且你有能力把佛法复兴起来。

  所以我师父跟我讲要无我。我是一个月前到扬州的大明寺,有一个鉴真佛教学院,这个学院的法人代表就是大明寺的方丈能修大和尚,他聘请我做鉴真学院的名誉院长兼客座教授。我向师父老人家请示要不要去,师父说可以去,然后叮嘱我,说你要为复兴佛法贡献的话必须要无我。有我,你不仅不能兴佛法,你是在灭佛法,你能无我,你就能兴佛法,所以我也感觉到这个使命很重。要真正修道,师父也常讲,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就是放下「我」,你不肯放下,自己就会堕落。这里「欲贪多有」,不仅不能贪,尽量的舍,舍得愈多,你成就就愈高。泰戈尔有一句名言说,当小鸟的翅膀上挂上了黄金,就飞不起来了。你要是想飞上天空,把黄金抖下来;你若要这个黄金,就飞不起来了,这是很有味道的一个比喻。

  『利害胜负』,就是争胜负、争利害,为了争就会『结忿成雠』,互相之间形成冤家,冤冤相报,报复互相残杀,到最后就是『破家亡身』,就是家破人亡。相争,争到最后是两败俱伤,没有说真正有胜利的一方。就好像美国打伊拉克,这是发动反恐战争,所谓的打伊拉克,打了八年,到最后撤军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失败了。占据伊拉克这八年当中,死伤的美国兵有四千多人,而且国民是愈来愈觉得恐慌,恐怖主义不是愈打愈少,是愈打愈多,你说这战争胜利了吗?我看这是惨败。凡是战争不可能有胜利,只有是两败俱伤,而且是什么?「结忿成雠」,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所以发动战争的人到最后果报肯定都是三途。

  『不顾前后』,就是不顾前因后果、因果报应。圣贤人教我们不争,你看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乃至其他宗教,ji 督教的耶稣、yi si  lan教的穆罕默德,没有一个圣贤人教我们争的,只会教我们让,忍让、谦让、礼让,让到底,这是圣贤之道。如果是争,争到最后,自己什么都得不到,而且损害就大了。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上讲,「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不跟人争,天下没人跟你争,你能让天下,天下就把你尊为天子了。你真是有道德,德行上堪称圣人,即使是现在可能当今社会的人他要排挤你,他没有给你名位,不要紧,孟子说的不需要有人爵,爵是爵位,人的爵位不需要,我们要天爵,天地鬼神尊重你,后世的人尊重你。像孔老夫子当时没有一个诸侯国敢任用他,但是后世人尊他为「万世师表」,大圣人!

  下面经文说,『富有悭惜,不肯施与』,富有的人反而悭贪、吝啬,不肯布施,不肯舍财,甚至看到人家有zai 难需要帮助,也不肯伸出援手,这个心就不仁,所谓为富不仁,那他的富不可能长久,下场肯定是不好。我父亲以前跟我讲过家乡的一个故事,我家乡在广州市萝岗,萝岗水西村。我父亲小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解放,当时这村里有个地主,地主家很富有,养了一个小地主,儿子。这儿子心很坏,就是这里讲的「富有悭惜,不肯施与」,同村的孩子都很穷、很苦,没饭吃,他家很富有也不肯施与;他不肯施与还罢了,甚至还拿著腊肠往那湖里扔,说我这腊肠拿来养鱼,也不肯给这些人吃。最后解放之后,土地改革斗地主,你说斗地主,村里先拿哪一家地主斗?那肯定是斗他,把他家抄了,把他家全部人赶出,街头流落成乞丐,所以那个扔腊肠的小地主最后饿死街头。这果报非常的明显,非常快速,典型的为富不仁。一家饱暖千家怨,所以我们要是富有,要赶紧布施;不肯布施,那不是福报,那是zai 难。你能够多布施,真有zai 难来的时候,大家都护著你,你对人仁慈,人家感你的恩,你家有难了,大家都帮助。你为富不仁,家里著火了,旁边的人都不来救火,翘著首看热闹,烧好,烧得好,谁叫你为富不仁!肯定是这个心理。

  经文讲『爱保贪重』,爱是情爱、欲爱,保就是想保持住,自己爱的东西想保持住,贪心又很重,於是就『心劳身苦』。你看经文把我们这些情况讲得多么的透彻,人为什么会忧虑、会烦恼,会那么多痛苦、辛苦?就是爱保贪重,你要是能放下,就没有什么忧虑,也不会辛苦了。所以财要多布施,财称为通货,通就是流通的,不能把它堵在那,堵死在那不动就有问题了。所以古代的铜板中间都有个孔,让你知道这要通才行;如果堵住不通,停在那里了,这就出问题。所以我们有财,多用来帮助社会、帮助众生、护持正法,这都是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用自己的福报更来造福、更来利益众生。

  『如是至竟,无一随者』,至竟,竟就是终了、到头了,到头的时候没有一样能跟著你走。这古德讲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跟著你的只有业。你看人临死的时候,即使家财万贯,他能带走什么?一分钱都带不走,连自己的身体都带不走,能带走的就是自己造作的业,如果一生造善业多,投生善道,造恶业多,投生恶道。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为别人的就是善,为自己的就是恶。你用这个标准来看,现在人有几个是行善的?有几个能做到大公无私?造的都是恶业,那来生就知道去处了,你看多可怜。

  我记得有个同修跟我讲了一件事情,就是讲在某个地方猴子很多,那个地方的人就常常去抓猴子来吃猴脑,这很残忍。怎么抓猴子?当地的人很有经验,他知道猴子很喜欢吃坚果,榛子这些东西,还有香蕉什么的。他就拿那个椰子壳,椰子壳是很硬的,把它上面的盖切掉,露一个孔,猴子的手刚好能伸进去。伸进去之后,那必须是伸开手才能出来,如果抓著拳头是出不来的。他们就设计了这个椰子壳,里头放著猴子喜欢吃的东西,就放在地上,一个一个。结果猴子看到这椰子壳里有它喜欢吃的东西,全都下来了,把手伸进椰子壳里头,把那个东西抓住,有香蕉,还有花生,这些坚果,抓住之后手就出不来了。因为它必须要放开手才能出得来,可是猴子不懂得放开手,死抓著不放。结果那个椰子壳就套在它手上,它怎么弄都弄不出来,当然它也就不能上树了,它上树得拿手,它只能在地上到处乱串。后来猎人来了,就轻而易举的把这猴子抓住,然后拿刀把它手一砍,就拿过去吃猴脑。我们看到这猴子也是很愚痴,抓住东西都不懂得放手。其实想想,人不也都是这样吗?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想想凡人,为了他的财产,为了他的名利,一生的追求,到最后造了无穷的业,可能导致现世就家破人亡,来世三途受报。所以咱们也不要笑那个猴子愚痴,关键想想自己,引以为戒,这些财产、这些身外之物要放下,你不放下、不撒手,你就出不来,你想出三界、想往生净土,那得撒手放下,不要作茧自缚,自己缠缚自己了。

  这里讲『善恶祸福,追命所生』,一个人行善、造恶,自然感得有福或者有祸,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是自己招来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恶感得的是福和祸,都是自作自受。福和祸是果报,善和恶是业因,这些业追逐著你,跟著你到投生的地方,所以追命所生,你带的是业力。『或在乐处,或入苦毒』,如果善业多,你就到快乐的地方投生,像人天这是快乐的地方;或在苦毒,这是三恶道。而我们如果细细思惟,人天也不快乐,人间所谓的乐实际上也是苦。我们凡人所追求的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五欲谁不想?谁都要,可是你想,这五欲好像给你带来快乐了,实际上它给你带来无穷的苦。财,财富,你一味追求,到最后只有痛苦,愈追求贪心愈重,欲海难填,追求一辈子还觉得不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5-3 18:20

 所以怎么才能快乐?知足就快乐,知足常乐。知足者富,谁最富有?知足的人富有。像我,我感觉到我挺富有,为什么?我不想再去挣钱了。有一次我跟一个老板谈起来,那老板说,我觉得你比我还富有。我说你为什么这么认为?他说,你挣钱都挣够了,我挣钱都挣不够。那就是,我都够了,所以我比他富,不够的人,亿万财富都是贫穷。所以财色名食睡,追求下去只会痛苦、只会烦恼,哪有真乐!即使你在人天享乐,享受的时候好像是乐,失去的时候肯定是痛苦。因为那个富贵享受不可能长保,你享受的时候愈快乐,预示著你失去的时候愈痛苦,还不如我没那么多享受的人,失去的时候还不觉得什么。所以有句话讲,富有的人死亡的时候很痛苦,因为他放不下;倒不如一个乞丐,死亡的时候,他倒觉得是一种解脱,这也挺有道理。所以世间的这种欲乐,佛法称为坏苦,它实际上是苦不是乐,在三界六道里面你根本找不到真乐。而极乐世界的乐是真乐,为什么?它是永恒的,因为他没有欲,他心地清净,清净的乐是没有得失、没有苦乐相对这样的快乐,这叫极乐,这个极乐就是绝对的乐,不是相对的乐。世间人的乐都是相对的,有的时候乐,失去的时候苦,它有对立、有相对,那是凡夫生灭心所变现出来的幻相,所以这种苦是因为迷惑颠倒才产生。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这里又讲到一种情况,『见善憎谤』,看到人行善就觉得很生气,生起憎恶的心,甚至会毁谤,这个人心地不善。他『不思慕及』,不是想跟人家学习,不是向往、羡慕人家行善,反而是憎谤。『常怀盗心』,常常有偷盗的心理,『悕望他利』,就是见到别人有利益,或是是公家有利益、有便宜可占,就占这个便宜,『用自供给』。譬如说有权势的人利用权力来营私,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包括贪污、接受人家的礼物。人家给你送礼,不是真心给你的,他不是因为你很有德行、很有学问,人家真正由衷的恭敬你才送的。是什么?你有权势,人家托你办事,人家给你的是有所求。你本身应该做的,不是因为人家送礼才做,这时候接受人家礼物就已经是偷盗,犯盗戒了,希望别人的利益给自己享用。

  『消散复取』,用这种损人利己的方法得到的东西当然就很容易失去,所以很快的消散,用完了,花光了,然后再用这种方式来索取、来盗qu,无止境的来贪取,最后把自己的福报都享尽了,享尽,寿命就跟著终了,所谓禄尽人亡。偷盗结罪大小是看你损害的影响面有多大、程度有多深,如果是偷盗一个人的,那你跟这个人结罪,将来你得还这个人,这个罪业相对还不算大,只是这两个人之间的讨债还债的关系;如果我们偷盗的是一个国家的财物,这是公有财物,这个财物是属於广大人民的,我们偷盗、占用那是对一国人民结罪,欠的是整个国家人民的债,那个债就重了,那你什么时候还得起?将来得做牛做马来还。所以真正廉洁奉公之人,公家的一针一线都不敢擅用。以前,我们师父过去的老校长周邦道先生,他也做过官员,做官员的时候真正廉洁。公家给他家安了公用电话,这打电话,公事就用这个电话打,私事不打这个电话,到街上的公用电话去打,不打公家的电话,连家里人都不可以用,接听可以,接听不用钱,打出去不行;公家给他配的车,上班、公事,他坐这个车,如果是办私事,不坐这个车,自己去挤公共汽车。这个官员太难得、太少见了,真正是廉洁奉公,他知道因果,擅用国家财物那就是欠国家人民的债。

  还有一个比这个罪更重的,盗三宝物、盗常住物。常住是十方道场,这个道场是十方道场,就是所有的出家人都可以用、都可以住,如果我们擅用这个常住的东西,没有经过常住同意,而且是以一种偷心、占便宜的心盗qu的,盗qu就是不与取,人家没同意,常住没同意,你就拿了,你就用了,这个果报就重。为什么?因为常住物是属於十方,十方僧众那个范围就太广大了,绝对不是地球,也不是这十亿个银河系的娑婆世界而已,而是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的圣贤僧,那是无量无边,那我们对他们欠了债能还得起吗?

  《沙弥律仪要略》,莲池大师编著的,讲了一个故事,迦叶佛的时候,这是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一位佛,时间是很久远之前了。那时候有个小沙弥出家了,还没受大戒,他对他的师父感情很好。这种感情实际上也是不正确,为什么?情执,他是依人没有依法,佛说依法不依人。他就觉得这是我的师父,这个出家人是我师父,那个出家人不是我师父。他的工作是守果园,给常住的道场守果园。有一次,他看到果子成熟了,他就偷偷摸摸的摘了七颗果子来供养他的师父。我们看这人不错,很有孝心,老想著他师父。但是他没有经常住同意,自己属於偷盗,虽然不是为自己,为他师父也不行。结果他那一生之后堕地狱,在地狱里面吞热铁丸,那果子变成热铁丸了,烧得通红的大铁丸让他吞进去,肠胃什么都焦烂,铁丸从身体里出入,非常痛苦。你看偷常住物七颗果子,还不是为自己,是为他师父,这罪业都在阿鼻地狱,如果偷盗比这更多的那还了得!所以华聚菩萨说过,五逆十恶罪我都能救他,但是偷常住物,我就救不了他,这说明偷常住物比五逆十恶罪还要重,那决定是地狱。所以真正在如法的道场修行,那个盗心首先要放下。什么叫盗心?占便宜的心,我们还有占人便宜、占道场便宜这个心,这就麻烦了,造罪业。还不如别来道场,那罪业还小一点,你占别的地方的便宜还不至於那么严重。

  经文讲『神明克识,终入恶道』,就是刚才讲到的这一期生命完了,他所造的罪业,神明都把它记录在案。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死簿、善恶簿,就是个人档案。神明,有专门负责记录人善恶档案的这些神明。《华严经》上也讲到,人与生俱来的就有两个神,一个叫同生,一个叫同名,分别站在人两个肩上,人看不到他,他看到人,所以我们所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乃至起心动念,都瞒不过他。一个神记录善,一个神记录恶,跑不掉,到最后死的时候,阎罗王把这善恶册子摊开来一看,你这罪就判定了。神明克识,识就是记录,把它记下来,克就是能的意思,神明真能记下来。

  中国老祖宗也都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这绝对不是假的。道家讲得很多,你看《太上感应篇》就告诉我们,人身上有三尸神,专门把人的善恶向天曹、上帝禀告,向玉皇大帝禀告;还有一个家里头有灶神,灶神是记录这一家的善恶,也是定期,就是农历每个月月末向天上上帝去禀告。这种神灵是很多的,他们就是干这一行的,专职干这行,所以我们真的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这个神明也可以解释为我们的第八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它的功能就是专门记录我们的善恶,变成种子,这个种子储存八识田中,就是记录在案了,将来遇到缘,种子起现行,就形成果报。有古德把这两种说法合汇在一起,外头有神明记录人的善恶,我们也有八识田中种子落印象,有善有恶都落下种子。更何况用唯识的观点来讲,外头的神明也是自己唯识所变,心外无法,外面的神明都是自己内心变现的,所以内外是一不是二,这种说法就更圆融了。

  所以人如果造恶,恶业满盈了,终入恶道,终就是命终,就到三恶道去了。『自有三途』,「自」用得很好,自然,不是人为驱使,上帝没有能力把你打到三途去,阎罗王也不敢错判案子,你自己的恶业招感,自入三途。三途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无量苦恼』,无量的痛苦、烦恼,『辗转』在恶道之中,累劫难出,这个时间是用劫来计算。一劫的时间有多长?我就计算过,大概是十二点七亿年这叫一劫,这个累劫就是讲无量劫。在恶道里头轮回想要出来可不容易,地狱道受满了到饿鬼道,饿鬼道再畜生道,畜生道受满了,那都不知多少劫才能出离。释迦牟尼佛当年曾经在只园精舍,有一次大家在习劳、干活,佛看到园中有一窝蚂蚁,就禁不住笑起来。弟子们看著,佛为什么冲著蚂蚁笑?问佛。佛就说,你看这些蚂蚁,七尊佛出世了,它们还一直做蚂蚁。不是说蚂蚁的寿命有那么长,蚂蚁寿命很短暂的,但是它死了以后,因为执著这个蚂蚁身,它又轮回做蚂蚁。七尊佛出世了,那时间太长了。你看我们释迦牟尼佛到弥勒佛这个时间有多长?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是一尊佛与一尊佛之间的岁月,那还是比较密的,我们这个劫叫贤劫,千佛出世,有些劫是一尊佛都没有。七尊佛都出世了,你想这时间过多久?这些众生还在蚂蚁道轮回,真是『累劫难出,痛不可言』,要出离相当不容易。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5-3 18:21

我们每个寺庙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都会做盂兰盆会的法会,在中国大陆都很流行。盂兰盆会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晓不晓得?这是佛当年神通第一的弟子大目犍连尊者救他母亲的故事,所以盂兰盆会也是佛门一个孝亲的活动。法会就是一种活动,什么活动?教育活动,因为佛教是教育。如果只是搞仪式上的法会,没有把这个活动的教育内涵讲清楚,那就变成宗教仪式,教化众生的效果就不大,所以这个活动的内涵、意义要首先讲清楚。《佛说盂兰盆经》我过去讲过一遍,用蕅益大师的注解来讲,它也是佛门的孝经,讲目连救母。

  目犍连尊者刚刚证得阿罗汉,六种神通现前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还有漏尽通,六种神通具足。他第一个想到,他母亲现在在哪里?自己有神通,要帮助他母亲,这孝子。於是就用天眼观察,发现他母亲正在饿鬼道受饥饿的痛苦。饿鬼肚子很大,咽喉很细,吃不下东西,东西给他吃,他拿到口,还没有放进嘴里,那口中的火焰喷出来,已经把食品烧成火炭。甚至终年都听不到米浆的音声,非常痛苦。所以目犍连尊者看到他母亲受这种苦很悲伤,立刻就用神通将一钵饭送到他母亲的面前,供养他母亲。结果他母亲一看到饭,你想想,饿鬼比饥饿的人要痛苦多了,饥饿的人看到面包都迫不及待,那饿鬼看到那钵饭就猛然扑上去,还不让别的饿鬼抢,这是悭贪成性招感饿鬼道。所以她看到饭,第一个不是想别人有没有得吃,她先想自己要吃,还不让别人吃,拿手护著,然后去吃那钵饭。结果刚送到嘴边,那饭已经变成火炭,吃不了。目犍连尊者看到这个情形,非常的惊讶、非常的痛苦,自己想救母亲,没有能力,虽然已经证得阿罗汉,已经是佛弟子当中神通第一的大阿罗汉,但是竟然他母亲都救不了。於是他就跑去跟佛讲,求佛来帮助他,怎么能够把他母亲救出来?

  於是佛跟他讲,你母亲造的恶业重,饿鬼是悭贪的业,不是你用神通力可以改变她的业力,不仅你改变不了,即使这些天神,他们力量再强都改变不了。唯有靠十方众僧之力,就是要仰靠三宝加持才能救你母亲。所以佛就教他个方法,到七月十五供僧。每年,佛的制度是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是结夏安居,这些出家弟子们回到佛的身边受再教育,平常他们都各自在四方去弘法利生,这时候回到老师身边继续受再教育。刚好这时候也是雨季,下著雨,弘法也不方便。下著雨还能听法的,这都很难得、很难能可贵,你看今天下著雨,大家还是坐无虚席,所以你们都很了不起。佛叫弟子们干脆雨季别出去说法了,回来好好用功修学提升自己,你才能把法弘好,所以这三个月当中大家勇猛精进,境界大幅提升。

  到七月十五做为僧自恣日,就是出家人互相做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来帮助改过迁善,这一天你来供僧,功德特别大。而供僧人,尤其是真正修行的人,而且是圣贤僧,你供养十方圣贤僧,这个功德回向给你母亲,能够让你母亲从恶道超拔出来;不仅你母亲可以超度,而且能够度七世父母往生到天上。於是目犍连尊者依教奉行,在七月十五那天用供饭菜的那个盆供僧,叫盂兰盆会,结果真的令他母亲到忉利天上去了,而且七世父母得以超生。这是《佛说盂兰盆经》讲的公案,所以以后寺院每年的七月十五都搞盂兰盆会。当时目犍莲尊者能够建立这样的大法会,能够超度他母亲,那是什么?当时真正有圣贤僧,出家人真修行,所以功德特别大。如果寺院里面出家的人没有真正修行,这个功德就不会很大,所以这个供养要真正懂得。

  现在问题是佛法衰微,衰在哪?真正修行的人少,不要说有修行,有道心的人都少,就是立志这一生了生脱死的人都不多。佛门的人信佛的人很多,真想了生死的不多,你要供养这些真正修行的人,那功德才是大。所以现在我们讲盂兰盆会供僧怎么供法?最重要的,培养真正修行的人,培养弘法利生的人才,「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门的兴旺要靠人。我们能够认真努力的造就佛门的人才,这就是供僧,这个比你供养他一钵饭功德大多了。所以现代盂兰盆会意义我们要讲清楚,什么是真供养?《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讲法供养为最,法供养七种,第一个就是如教修行供养。现在说找那个真正如教修行供养,你与其在外面找,我劝你不如你好好自己修,把自己先造就成一个真修行人,你去供养别人,你先供养自己,你要依教奉行,你自己成就了,你的功德就能够让你的父母超生。

  《地藏经》里头就给我们讲这个例子,地藏王菩萨过去是一个婆罗门女的时候,婆罗门女是在家人,女性,虔诚的佛弟子。她母亲不信三宝,造作很多杀业、毁谤等等这些恶业,堕到了地狱。婆罗门女很想知道她母亲的去处,知道她母亲造的不善,肯定会堕恶道,很想救她、帮助她,这是孝女。所以怎么做?经上讲,「遂卖家宅,广求香华」,供佛塔寺。她来护持佛陀教育,把自己的所有的财物全部拿出来,房产都卖了,来护持佛法。寺院自古以来都是从事佛陀教育的机构,它的职能是教化众生,讲经说法,就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古时候寺院常常办弘法的讲座,这个道场是如法的道场,所以能够护持这样的道场,功德很大。婆罗门女因为她至诚心的供养,感得佛示现,当时的佛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那时候已经是像法时期了,佛已经灭度很久了。但是佛是不生不灭的,你有感,他就有应。你看婆罗门女至诚心感,佛就应,在空中有声音报给她,我就是你所瞻礼的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到你忆念母亲比一般人更加的殷切,所以你的孝心感动了我,我来告诉你,你现在想知道你妈妈在哪里,赶紧回家,干什么?念佛名号,「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就是念佛。所以婆罗门女赶快回家,为了知道她母亲的去处,念佛,就念当时的佛。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是一样的。

  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她念多久?一天一夜,就有能力到地狱里面救度众生,作菩萨了。所以地狱的无毒鬼王见到婆罗门女,就称「菩萨,何缘来此?」她是真菩萨,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作菩萨了,人家都知道。因为什么?到地狱里面只有两种人,不是菩萨来,就是造恶业的众生来受苦,婆罗门女不是恶报来的,她是度众生来的。无毒鬼王告诉她,你母亲三天前就已经往生天上了,不仅你母亲生天了,跟她在一起的这些地狱众生都生天了。你看婆罗门女她救度母亲的方法比目犍连尊者更殊胜,目犍连尊者做大法会,不容易做,要仰靠众僧之力,而且他母亲是从饿鬼道生天,婆罗门女母亲的罪业比目犍连母亲罪业重,堕地狱,她能帮她生天。婆罗门女用多少时间?一天一夜就行了。那婆罗门女当时没证得阿罗汉果,论修证功夫不如大目犍连,她为什么救度她母亲的功德比目犍连还要殊胜,原因在哪里?婆罗门女念佛,念佛功德第一大!所以真正想要救度自己父母,最好的方法就学婆罗门女。她做两条,一条,大布施、大供养,就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第二,念阿弥陀佛,一心的去念,一心求往生。那你不仅能超度现世父母,生生世世的父母你都能超度,都能帮助他们往生净土。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这个盗恶就讲到此地,下午三点钟我们再见。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