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9-2 09:05     标题: 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


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

据《大般涅槃经》中载:佛临入涅槃前,阿那律尊者请阿难问佛四件事:一、佛灭度之后,佛弟子将依谁而住?二、以何人为师?三、于经典结集时,一切经首应安何语?四、恶性比丘应如何处置?佛答:一、如来灭度后,佛之弟子应依四念处而住;二、以戒为师;三、将来结集经典时,一切经首应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某大众俱”;四、恶性比丘,再三劝诫,坚持作恶、不肯改悔,则应默摈之,不与共语,亦不共住。

佛陀每讲一部经,一定是六个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法会才能成就。有这样一个可信的事实、有记录者、有时间、有说法主、有听众、有处所,整个加起来叫做六种成就。除了像《心经》这样省略这部分内容的经典以外,绝大部分的经典都具备六种成就。

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
第一是信成就:信即“如是”,乃诸经之法体。《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谓如是之法,是佛所说,信受不疑,故名信成就。信成就就是每一部经开头的“如是”两个字。意思是像这样的一部妙法,我们大家都要深信不疑。

第二是闻成就:闻即“我闻”,“我闻”叫做闻成就。“我”就代表结集这部经的人,就是阿难尊者。这样一部无上甚深的经典是我阿难尊者亲自从佛那里听闻而来,这叫闻成就。

第三是时成就:时即“一时”,佛经里面不是像现在这样把某年某月某日记得清清楚楚,谓众生有缘,能感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名时成就。

第四是主成就:主即“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谓佛为世间、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故名主成就。或者在佛的加持、印证下,菩萨所说的法也可以叫做经。“法王印证,演说妙法”,所以叫主成就。

第五是处成就:指佛陀说法的地方。比如“一时佛在舍卫国”,舍卫国就是处。这部经是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说的。当然,处成就可以在天上,也可以在人间,应缘而住,无有定处。但是每一部经都有自己的说法处。一些小的经典,在一处就说完了。像《华严经》这样大部头的经典,就有“七处、九会”,佛在七个地方,说了九次,才说完整。

第六是众成就:众就是听法者。如果没有听众,向谁说法呢?所以有众成就。所谓众成就,就是圣凡聚会。每说一经,有声闻弟子,有菩萨弟子,有天龙八部,有一切善男信女,所以是圣凡聚会,这叫众成就。

这六种成就也叫六种证信。有这六种成就,证明这部经是可信赖的,不是伪经,不是非佛说,不是非阿难所结集。从这六种成就,也可以来辨别是不是真正的佛经。

诸佛出世观机逗教,总是根据众生的根机和时节因缘,而说相应的法。要使所说的法与众生的根机相应,必须远离四种过失。“一、无非处,二、无非时,三、无非器,四、无非法。”非处不说,非时不说,不是那样根机的众生不说,暂时不能接受的法不说。说法当机,“应病与药,令得复除”。远离四失,就是无非处、无非时、无非器、无非法,应病与药,令众生闻法得解,远离烦恼。“即是如来不共之德。”

听闻正法,是千生万劫难遭遇;听闻正法之后,如说修行,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学佛的人,时时刻刻要以佛为师,以法为重。重法就是重佛,重佛就是重自己。为什么?因为佛教导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依法修行,开发本有的佛性,成就自己本有的无上功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学与学佛,本是一事,本不可心生分别。但是当末法时代,往往有一种慧业文人,单讲佛学不去学佛;说得天花乱坠,还是无补身心;这也是一种末流之弊,不可不赶紧纠正的。所以我将佛学与学佛的分别,说与列位听听。

  订证佛门的掌故,研穷佛经的义理,叫做佛学;修心养性,发愿往生,叫做学佛。学佛的人,虽也不可抛荒佛学,然而专讲佛学不去修行,这便大错特错。因为学佛这件事,是要实地用功,不能单凭口说;如不实地用功,无论讲得怎样精通,终是数他人之珍宝,算不了自己资财,说庖厨之饮食,饱不了自家肚腹。况且近来一班名士及新学家讲佛学的,不是把佛经当做考据学来研究,就是把佛经当做哲学来参详;支离附会,枝节横生,不但无益佛学,还恐生出种种障碍,成就种种谤佛因缘。这一类谬种流传,其祸甚于洪水猛兽,我们佛弟子,所当鸣鼓而攻的。

  释迦牟尼佛说:“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多闻就是佛学,精进就是学佛。列位根性聪利的,佛学学佛,兼而行之,固属胜事;否则与其佛学,无宁学佛。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7-5 08:53

 正见,八正道之一,是正确的认识和观念,即以四圣谛(苦集灭道)来看人生、世界,从苦及烦恼而得解脱的快乐。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名正见。

  正见的意思(太虚大师)

  正见,谓于现实之宇宙人生真相,有正确之见地,肃清违越于现实之唯神论、唯识论、唯物论之一切迷谬,真知灼见,不复被其障蔽摇惑。此非改进教育而有最善之教育不为功,亦为教育所求达之目的也。

  正见的意思(星云大师)

  「正见」即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是透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教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的正确见解。学佛应该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有了正见的智慧,对于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判断,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而不至造下三涂之因,自然免受五趣轮回之苦。《杂阿含经》卷二十八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正见的重要,由此可见。

  正见的意思(济群法师)

  (一)正见,属于慧的内容,即如实地认识世界。佛教认为,正确认识可导向智慧,而错误认识将引发烦恼。惟有通过智慧的文化确立正见,才能铲除烦恼,抵达真理。所以在各宗派的修行中,都是以正见为首。比如佛教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属于不同宗派的正见。依照这些正见,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契入修行,成就菩提。

  (二)正见,即如实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是相对于世人颠倒的认识而言。世人因无明所惑,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五蕴无我,却执有我;世间无常,却执永恒;事相虚假,却执实在;人生是苦,却执以为乐;不见因果,却道无因无果。拥有空性正见,就能破除迷惑,如实通达人生真相。

  正见的意思(圣严法师)

  正见,就是依四圣谛而得的知见,即是正确的看法,故又称为“谛见”,因为谛就是如实和真实。正见与不正见是相对的,不正见,又名邪见或颠倒见。唯有与无漏智慧相应的空、无常、无我是正见。

  正见便是见苦是苦、见习(集)是习、见灭是灭、见道是道。苦、习是世间因果,即是十二因缘的流转;灭、道是出世间因果,即是十二因缘的还灭。正见肯定世间因果,便是见有布施、有斋戒、有咒说、有善恶业因、有善恶果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便是见有世间之真人往至善处,见善去、善向。正见认知出世间因果,便是见于此世彼世而得成就涅槃,自知、自觉、自作证。如此见于世间及出世间的因果法,便是如实知见。所以依正见而先得“法住智”(对因果缘起的决定智)及“涅槃智”。

  八正道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正见,必须以正见做为基础,修行其他的七个项目时,才能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正道。就像夜间在山路开车,没有车灯或地图时,也许碰巧能到达目的地,但是这种机会并不多。正见,就是车灯、就是地图,能够让人平安、安全、正确、快速而顺利地到达解脱的目的地。具备正见,能让我们知道修道能离苦而得解脱;如果不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种种身心的状况就是苦果,那就不可能修行了。

  正见,就是以法住智,知道因为有因、有缘,所以有苦,必须要如法修行,修成之后才能证涅槃智而得解脱。以正见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清楚的,有责任、义务,在时间的前后关系中,从过去到现在、未来,只要未得解脱,三世因果确定是有的,否定它,即是外道的邪见;肯定它,就是正见。

  《佛学大辞典》对正见的解释

  正见,(术语)八正道之一。离诸邪倒之正观也。华严经三十曰:“正见牢固,离诸妄见。”胜鬘经曰:“非颠倒见是名正见。”

  《佛学常见辞汇》对正见的解释

  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为八正道之一。

  《三藏法数》对正见的解释

  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三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阿毗达磨辞典》对正见的解释

  云何正见?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名正见。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