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最殊胜的成就,即是烦恼减弱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9-4 09:25
标题:
最殊胜的成就,即是烦恼减弱
显密万法目的都是「调伏心续」
当我们谈到正法时,都会听到有所谓「三乘」、「显密」的很多分类,虽然有这么多的类别,本质上都是佛陀开示的正法。当一个行者要开始实修、勤修正法时,要具备的一个重点,就是要让这些法真正能「降伏自心」。
要让这些法能够成为烦恼的对治,让粗糙散乱的心得到平静调柔。因此可以说,显、密各种教法,无一不是平伏自心的方式,大乘小乘的开示亦复如是,一切的法门都是修心、调伏自心的口诀和方法。
若说「一切法门都是对治烦恼、降伏自心的方法」,我们可能会疑惑说,既然万法本质相同,为何还要分大乘、小乘、三乘等显密分别?如此众多的修心法门,都是因应弟子们不同心性的次第和成熟情况而产生的,因为每人修心的进展不同,需要的口诀法门也不同,因此每种方法都应该要去学习,不可轻忽,任何佛法开示的方法都是我们修心的教法,都应该依止。
不然有人会想说“我是大乘行者、某些教法是属于小乘、共同乘的修持,因此我不需要”等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例如共同乘中的「转心四思维」,的确若从大乘角度看来时,像是小乘法门、是下士道修持,但从一般人、世间人的修持来看时,这就是大乘法门,且是无上珍贵法门。因为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教法,因此不能轻忽、舍弃任何教法。
「修行」就是「修心」,要让「心」进步,就像身体会随年岁而发育成熟,不然身体日益衰老,但心仍停在幼稚阶段,这是不行的,身心要能与时俱进,最终得到圆满。
最殊胜的成就,是「烦恼减弱」
修持佛法的目的,就是「降伏自心」,噶当派教言开示说:“最殊胜的成就,就是烦恼减弱。”我们一般听到「成就」时,就想到得到共同或不共、殊胜的成就,例如不共成就是金刚持果位,或共同的成就,如同「神足通」,也就是三个月要走的路程,因为具备神通,一天内就能到达等等的共同成就。
然而,我们修行的目的,不是向外去得到什么神通;修行的目的,是降伏烦恼,调伏自心,如果符合这样的目的,而得到了成就,那是值得开心的,但如果不符合这样的目的,就算得到了某些成就,也不值得去重视。
因此,真正的成就,就是烦恼减弱,当你发现修持后烦恼减弱,就已经得到了成就,就应当感到满足、欢喜。相对的,若是烦恼愈来愈增长,即使此时得到了有的没的大小成就,都无益处,这些都不是一个佛法修行者需要的成就。
佛法的目的就是要降伏自心、让烦恼减少。若你已经做到这一句「真正的成就,是烦恼减弱」,就应该感到开心,因为你已经达到修持佛法的目的。
选自2014大宝法王噶玛巴春季课程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9-4 09:26
真正的修行人,干什么活都不会觉得累,积福消业吗!打扫卫生的时候是抹业障,擦烦恼。不干净是你的心,心不干净才是真不干净,你把不干净的心弄干净了,这就是修行。你看你现在,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自己搞得脏兮兮的,一百个人看见,一百个人伤心,哪有这样的学佛人?哪有这样的修行者?像傻子一样,胡里胡涂地学,什么时候能解脱,什么时候能成佛?所有的三界众生包括天人、天王和梵轮王都赞叹、恭敬、供养佛菩萨。我们不是在学佛吗?可是你连周围几个人的赞叹和恭敬都没有得到。
你要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和真理,知道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知道生死的来源与去处。把这些道理弄明白,这叫学佛修行。“明心见性”说起来很神,实际上没有什么可神的。什么叫明心见性?实实在在地说,就是让你找到你自己。你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你自己,没有弄明白自己的心到底在哪里,总是这样胡里胡涂地过日子,难道这还不愚痴吗?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也懂得很多的道理,但由于他没有腿,所以不会有什么成就,所谓的理想不过是空想而已,懂得一点道理也不过是说食数宝。
还有一种人有腿没有眼睛。尽管他的腿很健康,一天能走很多路,由于他没有眼睛,不过是盲闯而已,毫无方向地在那里走。也许走来走去,仍在原地方,根本没有挪窝。这种人,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因为他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在佛教里边,有眼睛没有腿,比喻有理论没有实践。这种人往往把佛法的道理讲得一套又一套,修行的理路也懂得一点,但就是不肯去做,或者想做又下不了决心。这种人虽然能说,但由于不能行,所以他永远也不能到达目的地,永远只能停留在替人数珍宝的阶段。
有腿没有眼睛,比喻对佛法的道理、修行的要领并不十分了解,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只知道跟着人从形式上去念经拜佛。这种人修行只不过是盲修瞎炼而已。盲修瞎炼是不能够到达目的地。因为他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修,修行的路途当中有哪些问题,他并不了解。
从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量无边的业,这些业习使我们只要遇到一点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分别、妄想和不平等的心,我们根本就不能做自己的主。所以,我们要在每一个境界到来的时候,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觉照能力,磨练自己。这就叫“历境验心”——在一切所缘的境界上来考验自己的心是不是平等,是不是光明自在,是不是能够解脱。在事修上,如果我们能够把“当面关”一一打得破,在一切所缘的境界上不起好丑是非之心,不起好恶之心,那就说明我们在事修上有了一定的工夫。
事修离不开理悟的指导,反过来,事修的积累又能增进我们的理悟,两者互相增进,到了最后,我们就能够从解悟跃进到证悟。证悟和解悟有什么不同呢?解悟等于是看地图,看旅游指南;证悟就是我们根据地图或旅游指南亲自去走了一番,对于所经历的境界,一切都了如指掌,不会再有迷惑。修行的要求和目的,就是要“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解行并重,由解入行,最后入证。平常我们总在说如何修、如何学,真正到了节骨眼上,却不能主宰自己,往往为当下的烦恼所转,这说明我们在事修上下的工夫还不够,还没有达到证悟。
只说不修,就等于到佛门中白走一遭,一无所得,那是很可惜的。好比一个人到了宝所,却不识宝,空手而归,那不是浪费时间吗?对出家人而言,只说不修不但是空手而归,而且还要袈裟下失却人身,那更是非常可惜、非常悲惨的事情!所以我一再要求,每个人一定要发起痛念生死的心。怎样才叫做“痛念”呢?就是“大事未明,如丧考妣”——生死这件大事没有弄明白,就好象死了父母一样悲哀!要发这样的痛念生死心是很不容易的。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你却说这三界还是挺好玩的!出离心发不起来,修行也就自然谈不上。只有真正地认识到人生的痛苦,认识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认识到生死烦恼时时刻刻在逼恼着我们,你才有可能真正地发起出离心,你才肯真正地用功修行。
一个修行人真的很忙,他顾不得别人对自己怎么样,毁谤呀、赞叹呀、或者外缘上制造障碍等等,他都无所谓。他主要是看护好自己的这颗心,不能让它有一念的偏离。当然如果有很好的外缘来帮助我们降伏这颗心,我们也应该好好地接受。降伏自心的过程,只有依靠自己去做,别人只能外缘上给予一些引导、开示。或者谈一谈他的体会。每个人的根性不同,你可以选择与自己相应的方法,来让心住在正念当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要训练能生惭愧心。也许我第一念错了,但第二念马上要能纠正过来,绝对不让它重缘思觉,继续错下去的。如果你不用上心,即使你在念佛修行,也根本没有在用功。因为你只是随着别人在念佛,你没有真正地把这句佛从口里念出来,从耳朵听进去,然后让心念在这句佛号中。不管外面的境界如何,不会影响你。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要这样的应用,虽然身在动中,但是我的心要保持正念,不能让它动。从早到晚,一定要让心住在正念当中,不要浪费每一个心念。念念不空过,念念成佛道。
诸位!修行是修什么?这个不好修,那个不好修,修一辈子只有徒增烦恼。有人说:“我业障很重。”你问问他,什么是业障?他也说不出来。罪业很重,什么是罪业,他也搞不清楚!《地藏经》上讲得清楚,“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罪业是什么?罪业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打妄想。由此可知,学佛人他学什么东西?就是把妄想去掉而已。妄想去掉,心就定,心就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
学佛到底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这个一定要搞清楚!绝对不是我念了多少部经、念了多少部论,我也会写、我也会讲,那没有用处的,那些世间人都会!把佛法当作世间一种学问去研究,他搞的是佛学,不是学佛。学佛是要搞戒定慧,佛学是搞世智辩聪。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5-6 21:10
念咒要注意持戒并且不要有怀疑心,八个原因导致诵持咒语不灵验!
1-3、【怀疑心、起恶心、不诚心】,有这三种心,持咒必不如愿
“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这里是大悲咒经中的摘录,当然并不只是单指大悲咒,其它咒语也差不多。
什么是起恶心呢?就是害众生之心。恶心尚且如此,做恶事当然更不好了,比如杀生、邪淫、偷盗等这些统统包括在里面。
4-8、【吃肉、喝酒、吃五辛、淫欲、在不净之家中食】
菩萨摩诃萨为破众生种种恶故,受持神咒,读诵通利,利益众生。
为咒术故受持五法:
一者,不食肉。
二者,不饮酒。
三者,不食五辛。
四者,不淫;
五者,不净之家不在中食。
菩萨具足如是五法,能大利益无量众生,诸恶鬼神、诸毒、诸病无不能治。
——以上摘自 菩萨善戒经
【原因】
持咒主要靠自己诵咒的功夫,咒术要灵又有赖种种护法神的护持。《楞严经》说吃五辛的人护法神远离,因为吃五辛的人会有种种特别的恶臭,我们人身在其中久了好像闻不到或者不敏感,身心比我们清净很多的护法神就比较忌讳了。不仅如此,一些邪鬼邪神又特别喜欢吃五辛的人,在晚上睡觉时,这些邪鬼邪神通过舔这些人的嘴唇获取它们需要的“营养”,所以吃五辛的人久而久之福德渐渐消散。
吃五辛尚且如此,那其它吃肉、饮酒、淫欲等就更容易理解了。这里的不淫不只是不邪淫,也包括了夫妻之间的正淫,如果你想持咒灵验一些,你就要尽力避免这些淫欲行为。
“不净之家不在中食”又怎么理解呢,根据上下文分析【喜好吃肉、喜好喝酒、喜好五辛、喜好淫欲、心怀不善总起恶心作恶事】之家都算是不净之家,不净之家善神远离,邪神邪鬼又特别喜欢亲近,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不难理解
综合以上分析,出家人比在家人的环境清净很多,持戒也比较容易持,所以总体上出家人诵持咒语的效果会比在家人好,不过也只是相比较而言。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5-9 20:24
海涛法师: 众生之所以生死流转、忧苦不断,是因为有贪爱
1.我们之所以爱护身体,是要借用它行持有意义的善法。尽管身体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但诚如《中观四百论》所言:「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2.作为一个修行人,不要过于贪执自己的身体,如果总是把厕所里的不净粪一直当黄金来对待,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3.龙猛菩萨也说:「美女的身体再诱人,也像不净粪一样骯脏不堪。不净粪的形状再好、再新鲜,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价值。」
4.密勒日巴尊者说过:「见而生畏之尸体,本为现在之身体。」现在的身体只不过有一口气而已,除此以外跟死尸没有两样。
5.所以,不管是男人的身体、女人的身体,在修过白骨观、不净观的人眼里都是非常可怕,死后的身体如是,活着的身体也不例外。
6.知道了身体的本质后,平时就不要把所有的精力和财物都花在这上面。索甲仁波切有一句话说得好:「有些人把所有的精力、财产都用来装饰身体,这是非常愚笨的行为。就像路人只在旅馆中住一夜,却将全部钱财用来装饰旅店一样。」
7.众生之所以生死流转、忧苦不断,是因为有贪爱。贪爱缘于我执,我执即无明,不知不明生命的实相,而执着于有实质不变的「我」或「我的」,所以贪着身心现象。贪着身心,所以执着于生死;执着生死,所以贪生畏死。
8.贪爱与我执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碍之一,若能认清实相,便能渐渐舍离烦恼,得到正确的知见。
9.《前行》中也有教言说:「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此身一切善恶之奴仆。」有鉴于此,我们也不能随便糟蹋这个身体。
10.如果利用这个身体守持净戒、行持布施等六度万行、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虽然它是非常不清净的东西,却也能依靠它让心得到永恒的解脱、永恒的快乐。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