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阿弥陀佛的加持确实我们收到了,我们没有感觉,为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1-24 17:24     标题: 阿弥陀佛的加持确实我们收到了,我们没有感觉,为什么?

现在能够帮助我觉悟的、帮助我回头的,千经万论、诸佛菩萨都给我们介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有智慧、真有方法来帮助我们,建立西方极乐世界,让我们到那个环境里面去学习,一生就成就了。这个机会,开经偈上说百千万劫难遭遇,古德讲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我们今天居然遇到了,值得庆幸。为什么?脱离六道轮回的机会到了,一生究竟成佛的机会到了,应该要死心塌地,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执持名号。你看千经万论都教我们放下执著、放下分别,只有这个法门不但不教你放下,要执持,坚固的执持。不要执持别的,执持别的就六道去了。执持阿弥陀佛,到哪里去?极乐世界去。这个法子真妙!佛菩萨知道我们放下执著太难太难,换个东西,换一样,还是执著,坚固执著,不要执著情执,执著阿弥陀佛。把那些情、把那些爱、把那些怨、把那些恨统统放下,别执持那些,执持阿弥陀佛,我们就成功了。这个法子妙极了,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妄想分别执著不用断,自然就没有了,你说这个东西妙不妙!

  为什么会没有了?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神通道力的加持。这也是很难以相信。我们信佛,佛不妄语、佛不骗人。现代科学家提出意念能量不可思议,尤其发现别人集中的意念回向给我,等於我自己修行功夫完全相同。这是我们以前没有想到,也不能相信。为什么?自古以来都说修行,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谁也不能代替谁,怎么可以说代替?阿弥陀佛可以代我们修行,阿弥陀佛把他的愿行功夫回向给我们,我们就真能得到,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佛三千年前就讲了,讲了太多,我们半信半疑,甚至於不敢相信。现在理搞清楚,从理上讲讲得通,为什么?我们因为是一个自性。那为什么阿弥陀佛加持给那些人得利益,阿弥陀佛同时要加持我们。佛的心是平等的、是清净的,从来没有差别的。经上讲得很清楚,四十八愿是为遍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而发的,那就是他加持的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平等加持。为什么我们得不到?他加持确实我们收到了,收到了我们麻木不仁,我们没有感觉,那是什么?我们的烦恼太重、业障太重,烦恼跟业障障碍住了。是收到,收到了没有感应。问题不在对方,在我们自己。老祖宗讲的话没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不知道反求诸己,我们只知道外面我没收到,对佛菩萨的加持起严重的怀疑,问题确实在此地,我们对佛没有信心。现在问题是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对什么都没有信心,这可不得了!性德是所有一切德能的基础,这个东西没有了,全部就没有。中国老祖宗也是这么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层大楼,信是第一层,第一层没有了,全部都没有了。佛法也如此,世出世间法信是基础、信是根本。

  《华严》、《大智度论》都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无上佛道的根源,是所有一切功德之母。那什么意思?信能生一切功德,一切功德都是从信心生的,人要没有信心,功德就没有了。我们今天对自己不相信,释迦牟尼佛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相不相信?我的罪业深重,我怎么敢当!很客气、很谦虚,这过分了。你真的是的,怎么不敢当?你看看,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本来成佛,这大乘经上讲多少次!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放下执著,你就是罗汉;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是佛陀。我们怎么不是佛?真是佛,不过什么?带著妄想分别执著的佛。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现成的佛。这是佛法的核心、这是佛法的精髓。我们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无量劫到今天都在迷惑颠倒,问题在此地。不是佛告诉我们,我们怎么会知道这个事情,这就是真相,诸法实相。

  佛证得了,怎么证得?他放下,我们没放下。他把这个事实真相告诉我们,希望我们也放下,跟他一样。阿弥陀佛慈悲,知道我们这些人放不下,特别建立西方极乐世界,迎接我们到那里去,大家在一起共修,依众靠众,阿弥陀佛领导我们放下,不是别的。我们在此地要真能放下,何必到极乐世界?这个地方放不下,所以我们才要到极乐世界,去换一个环境,因为那个环境里头人人都放下,在那里不放下不好意思。阿弥陀佛率先带头,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众生发的,不是为自己,他没有自己。他我执、法执全破了,他发愿干什么?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就是迷惑颠倒坚固执著死不肯放下的,为这些众生而发的,为这些众生建立极乐世界,帮助我们成就的。所以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他没有念头,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了度众生,我们要能体会得到。

钞【一总余承,如上根例。】

  五根是以信根为总,其余四根统统是信根生的;五力也不例外,五力还是以信力为总。信有了力量,后面进、念、定、慧统统都有力了;信没有力,后面这四条也是没有力。可见得它这个关系是非常的密切。

  由此可知,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净宗法门,信是三资粮(往生三个条件)里面第一个条件,最基本的一个条件。诸位想想,你没有信,你怎么会发愿?你怎么会念佛?因为真信,他才会产生这个愿,愿是从信生的,有了愿,他才肯念。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念什么佛?他不会念的。由此可知,信是根本的根本,的确是基本的条件。

  我们修学,跟定一个老师也是如此,如果对老师没有信心,你跟这个老师时间再久,老师方法再巧妙,来指导你,你也是什么都得不到。为什么?对老师没信心。没有信心,对老师必然轻慢。所以那个对老师的尊敬,他为什么会尊敬?他相信。对於老师愈有信心,对这个老师就愈会恭敬,表现在外面是尊师,老师看到你这么尊敬,他就晓得你对他很相信,他说的话你能依教奉行,老师就会认真教。老师教给你的,你是阳奉阴违,表面上恭敬,那没有用处,那是假的,老师不会教你的。为什么?教你,你也学不会,白费精神、白费光阴,老师不会干这个傻事情。真正的恭敬是依教奉行,绝对不在形式,这是我们要晓得的。形式,那多半是做给别人看的,做影响众。大家不知道这个老师的学问、道德,用这种方法启发别人,这是真正慈悲。对老师显示恭敬,让别人看到,他对这个人为什么这么恭敬,这一打听,「某人真有学问道德」,起景仰之心,甚至也跟这个老师修学,用意在此地。这就是什么?表演,戏台上表演的,那是另一番苦心。绝对不是老师要求学生表面上、形式上要这些礼节,不是的。

  最恭敬的就是依教奉行,真正的供养也是依教修行供养,老师对於学生期望就是如此而已。「信为道元功德母」,《华严经》上所说的入道之源,一切功德都是从信心里面生长出来。在三十七道品里面,五根、五力,「信」排在第一;净宗三资粮,「信」也排在第一;十一种善法,第一个善法就是「信」。佛在大小乘经典里面,排列的顺序第一个就是「信」,不信,一切不能成就。所以经典一展开,「如是我闻」,六种成就,第一个「信成就」。所以我们对这个要非常的重视。

  信心的建立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过去世的善根,是自然对於三宝、对於老师产生敬信;第二种就是对於佛法的理论逐渐明了,信心增长。

净土大经科注  (第九十八集)  2011/12/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98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5-1-24 17:26 编辑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1-24 17:25

下面这再详细给我们解释「如是」,如是是「信成就」。「居六种成就中之首位」,头一个要相信。你接受教育,你对老师没有信心,对於你所学的功课没有信心,你就学不成。所以头一个对老师要相信,第二个对课程要相信,你才真能学到东西。如果你对老师没有十分的恭敬心,你得不到十分利益。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讲了很多次,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对谁诚敬?对老师诚敬,对你所学的课程有信心、有诚信,你才真的学会。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老师,为什么学生学的效果不相同?没有别的,信心不一样,道理在此地。老师看学生,哪个学生可以教?哪个学生没法子教?他怎么知道?他没有神通,他就看学生对老师有没有尊敬心。老师并不是要求你要对我怎么尊敬,不是的,老师是看到你能够接受多少东西。

  所以我从小父亲教导我的,尊师重道。那个时候大概在民国二十几年,我记得我好像是,应该是五、六岁的时候,六、七岁,六、七岁的时候。上私塾,那个就是现在讲是家庭子弟学校,是我一个亲戚,姑母家里的,那个时候他们是大家族。所以大家庭我还接触到,有印象。这一个村庄范围很大,家里大概总有两百多人,就是一个家族,不分家的,他们兄弟十个,不分家。所以这一家人口上上下下大概有两百人的样子,很大的一个家族。他们有一个祠堂,祠堂除了春秋祭祀之外,都没有用。所以私塾就在祠堂里,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校,这个家族的小孩都到里面念书。同学我记得好像不是很多,应该三十人到五十人的样子,不是很多。年岁大的,大概有十七、八岁,年岁小的,像我们进去很小,六、七岁。一个教室上课,一个老师。这个是私塾教学。进学的那一天,就是上学的那一天,我父亲带著我去,带来礼物,送给老师的束修,所以带著礼物供养老师的。进到学堂,那个大殿,就是祭祖的大殿改成礼堂。当中放了一个牌位,那些字我都认识,我在那个时候,父亲在家里教我识字,大概能认五百多字的样子。所以那上面几个字我都认识,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那牌位我知道,很大的一个牌位,老师坐在旁边,两边学生,同学站在两边。我父亲带著我,我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向孔老夫子行最敬礼,三跪九叩首。拜完之后,我父亲请老师上座,老师坐在孔子牌位的下面,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我们知道尊师重道就从那里学来的。你看我父亲对待老师,三跪九叩首,我们还敢不听话吗?老师跟家长表演给你看,教你怎么样尊师重道。我从那里学来的,所以一生对老师都很尊敬。

  以后你看我学佛在台湾,这三个老师,就占这一点便宜。我跟老师没有丝毫关系,可是亲近老师之后,老师对我特别关怀、特别照顾。我亲近方老师,只求著他同意我到学校去旁听他的课,那这个缘就非常稀有了。没想到,他让我每个星期到他家里,给我上两个小时课,学生就我一个。我那个时候也受宠若惊,感激得五体投地。我那个时候生活很清苦,对老师一分钱供养都没有,他是义务教我的。什么原因?十几年之后我们才想到,对老师那一分恭敬心。我跟他不认识,我写一封信给他,我的信是毛笔字,工楷,规规矩矩写的一封信;寄一篇文章给他看,文章也是小楷写的,恭恭敬敬。大概在学校里对老师这样恭敬心的人可能很少。所以第一次见面,召见我面谈,了解我的生活状况,了解我的志趣。对哲学爱好,但是没有学过,没有亲近过哲学的老师,也没有念过这些哲学重要的书籍,一张白纸。这是什么?这是他最喜欢的,没有被污染过。所以不让我到学校去听经,怕污染。到学校听经,一定会认识很多老师、很多同学,会被污染,防止污染。这就是中国古时候的师承,听一家之言。一个老师指导你,你是一条路,你能有成就;两个老师是两种思想、两个方向,有两条路;三个老师三岔路口,四个老师十字街头,完了!所以现在学校麻烦,你看一天几堂课,好几个老师来教你,就把你教糊涂了。这是剑桥麦大维教授找我,我为什么不去,原因在此地。所以中国传统那个教学的方法真的是好,世世代代都有圣贤出来。现在没有了,把小孩都教乱了,头脑都教迷糊了。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古圣先贤教导的,教学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教之道,贵以专」。所以我这三个老师对我都是专,丝毫不能够学杂了、学乱了,决定不可以的。跟李老师十年,课程就那么一点点,那是什么?扎根教育。戒律虽然没有讲,他是在家居士,他叫我读《五种遗规》,用《五种遗规》代替戒律。学讲经的,他有个经学班,二十多个同学,《五种遗规》是经学班学生必读的一门功课。现在难了,非常非常困难,再想找到这种机缘,老师找学生,学生找老师,都不容易,古人所说的「可遇不可求」。

  底下说,「《智度论》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佛法确实,这个大海,海是性海。佛法的教学是回归自性,回归自性你就得大圆满。这个大圆满是没法子形容的,简单的讲就是佛在《华严经》说的智慧圆满、德能圆满、相好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这圆满不是你学来的,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只要见性就统统证得。所以见性的人就称之为佛,佛佛道同,佛佛智慧相同、德能相同、相好相同,没有一样不同。绝对没有说这个佛比那个佛知道多一点,没有,圆满的,一切佛所证得的,不增不减。其实我们一切众生跟佛没有两样,只是迷失了自性而已。哪一天真把我们这些迷惑颠倒放下,你就成佛了,你跟诸佛如来就没有差别,世间法全通,出世间法也通。为什么?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都是自性所生所现,连阿赖耶所变,全都明白了。怎么样能求得?「贵以专」,专就能求得,杂就没有办法。必须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这大乘经上常讲,你看放下执著,你就证阿罗汉果,你就成正觉;再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成正等正觉;再不起心不动念,你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明心见性,真是惠能大师讲的,与认识字不认识字没有关系,与学不学没有关系,与放下有关系。你学得再多,你放不下,你是世间的学者,你跟佛教里须陀洹都不能比,须陀洹得受用,你得不到受用;须陀洹有智慧,你有知识没有智慧,这一定得搞清楚、搞明白。

  「又《华严经》说,信为手。如人有手,至珍宝处随意采取;若人无手,空无所获。可见,信者乃入法之初门,舍此莫由」。这信多重要!所以大经大论,大经是《华严》,大论是《大智度论》,都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道的根源是信,一切功德都是从信心里头生的。不信,你没有功德,你可以修福德,你没有办法修功德,功德一定要从信心,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我们学佛,在佛法上有没有成就?实在讲,你细心去观察,你对佛信不信?你对法信不信?你对善知识信不信?如果对这三个信心不足,你在佛门只能修到福报、福德,功德就没分。但是福德不能解决问题,福德可以解决眼前生活,有福报,名闻利养可以得到,与了生死、脱轮回、往生成佛毫不相关,这个要知道。可是这些事情对於现在一些追求知识的人来说,他也很正常,他说什么?那些是迷信,那些不合乎科学,他的亏就吃大了。好在现在这个量子力学出现,这是新兴的科学,我相信应该在五年之内就会很普遍。量子力学里头发现,佛所讲的一些原理原则统统证明了。首先给我们证明一桩事情,宇宙是刹那之间出现的,是无中生有的。这个讲法跟佛法就非常接近。实际上它不是无中生有,它是一念不觉,自性变现出一个阿赖耶出来。阿赖耶是造物主,从阿赖耶里面出现了宇宙万物、生命,包括我们自己。这个已经很接近、很接近。所以这个东西有好处。可见,信者乃入法之初门,舍此莫由。

  「又为摄法之上首,故云:才入信门,便登祖位」。这是讲你真信。惠能大师为什么听五祖几句话就开悟?没有别的,他那个诚信达到饱和点,所以一点他就通。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我们这个信里面参杂著有怀疑,不是完全诚信,信的力度不够。这里面学问大!圆满的信心带给你圆满的成就。信心也不是那么容易生起的,特别是现在的科学,科学讲究怀疑,这个跟学佛的入道之门是完全相违背的。佛法里丝毫怀疑都不能有,你有一分怀疑就有一分障碍,有十分怀疑就有十分障碍。我们把信心分成一百分,圆满一百分的这个信心,他立刻就能成佛,就是此地讲「才入信门,便登祖位」,惠能大师就是这个例子。一百分的信心,能够有十分信心就不错,就很难得。我跟这几位老师,老师看到我的时候,我想我的信心也不过就是十分而已,一百分只有十分。如果我是百分之百的,那我就像惠能大师一样,那就成佛了,真的一点都不错。我们自己要怎样提升、要如何加深我们的信心?这个信心与读诵大乘有关系。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