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略论定力的初修:以念佛法门为例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1-24 20:50     标题: 略论定力的初修:以念佛法门为例

佛法的实修,离不开戒、定、慧三方面的实践。戒、定、慧三者之间又有着复杂的关系:依有初步定力,方能较好持戒;对于戒相严格的持守则是得定的前行;戒、定资粮的具足,是正慧获得的基础。相反的,若无慧之助伴,则无法正确持守戒行,无法正确修定。所以戒、定、慧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增上缘。

佛法的实证,止观是重要的基石。对于一个想要实证佛法的人来说,在基于持戒、布施、忍辱、精进、听闻正确的道理之外,落实到行动上的实际操作,便是对于止和观的践行,由此才能够获得正确的智慧。所以不管是见道前还是见道后的修学,离不开止观的实修。

又,若想要求高品位往生极乐,或者想要今生就分证解脱,取证声闻诸果乃至大乘见道,对于止观的修学,都不可能不涉及。修定法门是如此的重要,入手修定的方法很多,修定的人数也众多,但是不得要领的人,久修而无明显进步的大有人在。本文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就如何初步修学定力的层面(未到初禅地定之前的部分),来探讨一下如何契入修定法门,并略谈及一些修观的知见,希望于佛子略有帮助,以报三宝恩德。

一、定的本质
“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1]

这是玄奘法师对于定的总结。定,有的地方直接就说“心一境性”,初学者虽然不能直接获得心一境性,但是做到于某个对象一心专缘,还是可以的。由此,对定的定义可以做如是描述:

定,就是对于默认的单一目标,做持续的专注而不被引转。而定力则是观行引发智慧的重要条件之一。

下面就围绕定的定义,从单一目标(下文多用所缘来指代这个目标)、专注、持续、转折的时机、注意事项几个角度,谈一下定力的初步修学。

二、所缘的建立
2.1、所缘

所缘,也就是上文中玄奘法师在《成唯识论》所说的“所观境”。通俗地说,就是修定者在练习定力的时候要去专注的那个目标。对于修定的目标,无著菩萨总结了《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声闻地中的内容,列出实修止、观时应该专注的三大类所缘:外缘、上缘、内缘[2]。

对于这三种所缘,世亲菩萨在《六门教授习定论》里解释到:

外缘,谓白骨等观所现影像,是初学境界;上缘,谓未至定缘静等相;内缘,谓从其意言所现之相为所缘境。[3]

外缘,依照世亲菩萨的解释,就是白骨观、不净观、佛随念、四大观等所取之对象。这些用来安止心的对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外”取一个对象,来作为意识所投向而专注的对象。包括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这些念佛法门的所缘,都属外缘所摄。通过外缘的安立,使得修学止观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烦恼的偏重而有所选择,依此所缘修学,能够“得作意住”[4]。

上缘,简单地说,就是未到地定及以上四禅八定所缘之对象。这些对象细微清净,故名为“上”。依此练习专注,可以获得世间禅定,得“世间清净”[5]。

内缘,也就是三乘见道及其以上的圣者,以所证现量为所缘,以实证所得慧为所缘的对象,修学种种三昧。如声闻见道者所缘的“五阴非我”,大乘见道者所缘的“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以及无量三昧,这样的一类所缘,均叫做内缘。

以上三种所缘,对于初学来说,所有能够专注的对象,多为外缘,所以接下来就常见的念佛方法,从“所缘”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探讨。

2.2、持名念佛的所缘

持名念佛,修行的人数很多,是一种普遍且广泛的修定方法。持名念佛,就是口称佛名,同时心中专注于所念的佛号,有的甚至还要求配合步伐、呼吸等,以帮助其完成专注。

如前面对定的定义可以知道,定所专注的对象,其特性就是单一。但是对于这个单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上,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初学来说,持名念佛所念的对象,就是佛号,这个佛号,就是一个单一的目标,故以此练习摄心。但是在定力比较好的人看来,持名念佛的所缘不是一个单一的对象,它是由声音、声音所指向的语义、声音之间的间隔和节奏、佛号所伴随的音律,这些共同组成了持名念佛所专注的对象,如果是一边手拨佛珠一边念佛,那么在持名专注对象中,还要外加一个对于手拨念珠的专注。

同样的道理,持名念佛的时候,伴随特定的步伐或者呼吸一起念佛,此时专注的对象有:组成佛号的声音、声音之间的间隔和节奏、声音所指向的语义、佛号所伴随的音律、特定的步伐或者呼吸节奏。所以有的时候把持名念佛叫做“口念心听”,之所以用“听”字,就是想要表达此法门所要专注的是声音及与声音相关的节奏、音律、语义等所缘。

持名念佛所专注的那一堆对象,初学虽然无法清晰地加以区分,统地混杂在一起,当成了“一个单一的”对象,但是这样并没有过失,照此修学下去就好,在需要转折的时候,才来考虑转细所缘的问题。检查某个对象是否适合作为修定的对象,方法之一就是看这个对象是否能够被自己比较容易地专注。比如上面的一堆所缘中,有人是不需要配合呼吸和步伐就可以完成专注的,而有的人则因为心非常的粗糙,念力不足,只能在原先的一堆的所缘上,加上步伐、呼吸等,进一步粗化所缘后才能完成专注。

若选取的对象,需要非常耗费心神才能完成专注,并且越修越觉得进步不大的时候,应该考虑找一个更粗的所缘来作为专注的对象,否则只是事倍功半的徒耗心力。要转粗持名念佛的所缘,可以通过加快念佛的节奏来增粗所缘;也可以加入步伐、呼吸、独特的节奏等,来增粗所缘。所以找一个适合自己现阶段专注的对象,是一件很关键的事情。对象选取的不合适,往往会让人有一种挫折感或者没有成就感,而进一步修学的动力便会不足,久而久之便对修定没有兴趣了。

还有一种持名念佛,就是心念心听,这种念佛方法并不出声,只是在心里重复默念着佛号。这事实上也是持名念佛的一种,其专注的所缘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所指向的语义、文字之间的间隔和节奏、佛号所伴随的音律等,与出声念佛的所缘有很多相似性,故归为一类。

2.3、忆佛念佛的所缘

对于忆佛念佛来说,其所缘相对要微细和广大一些。下面就忆佛念佛的所缘,从“微细”和“广大”两个角度,做一些详细的描述。

诸佛有无量的功德,随取一功德,都可以作为专注的对象。譬如取佛的名号,夹杂对佛威德的忆想,便建立持名念佛的所缘。对佛色身的专注,建立观想念佛和观像念佛。对佛法身以及其他功德的忆想,可以建立忆佛念佛。所以忆佛念佛这个方法可以专注的对象,是非常广大的。

这里的广大,不应该理解为要同时专注很多目标,应该理解为在这么多可以专注的对象中,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或者相应的对象,来建立专注的所缘。譬如专门忆想佛的法身,以此作为一种专注的所缘。类似的,取佛的十号[6]中的一种,遣除名言,用忆想或者思维、系念的方法来专注,由此可以建立忆佛念佛。再比如经典中描述了佛有种种威德力、神力、智慧力、方便力,随便取其中的一种,以一种仰皈心、靠倒心,去完成对佛的这种相好的无名言、形象的忆想,也是忆佛念佛的一种。由这个角度分析,忆佛念佛所对准的对象,是非常广大的。

所谓的“细微”,也是相对而言。相对于持名念佛来说,忆佛念佛所专注的对象,要细微得多。比对持名念佛的那一堆所缘,忆佛念佛其实就是取持名念佛中名号所指向的语义,作为专注的对象。对比观想念佛和观像念佛,忆佛念佛专注的对象就是佛形象所指向的语义。这是从所缘的角度谈忆佛念佛和其他念佛法门之间的关系。

语义,就是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意思。比如用英语说“Good night”,对于没有学过英语的人来说,他只有听到声音,并不理解声音所传达的意思。对于懂英语的人来说,他不仅听到声音,还听到以声音为载体所传达的意思“晚安”。再比如婴儿认识世界的行为,婴儿在没有开口说话之前,并没有学会我们这个社会的语言交流方法,但是并不妨碍他不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这个世界,此时婴儿内心所缘,全都是无语言对应的语义。由这个道理可以知道,以声音、文字为载体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语义”。同样的,图像、形象所传达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通过形象、图形这种载体,进行的一种对“语义”的传播。所以忆佛念佛所要专注的所缘,如同婴儿不会说话那样,在遣除声音、图像、形象、文字等载体以后,对于“语义”的专注。这种细微的所缘,类似于“内缘”,如果能够知道如何把这种相似于内缘的所缘,转变成内缘,这就是开悟见道的修学过程。

修定,其所缘应该满足“单一”为要点。持名念佛的所缘,初学虽然观察到的是“一个”,可是细心观察还是能够发现这其实是一堆。观想念佛和观像念佛的所缘也是如此,佛形象,可以是一个整体的观察对象,但是细分就可以分为佛身形、头、目、躯干、四肢、气质、神韵、身光等,如果以这些对象作为观察目标的时候,会在这些对象之间来回观察,这事实上是属修观的范围,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修止了。另外,对比持名念佛,佛号的节奏保持某种规律变化,就像正弦曲线一样,有振幅和周期。而忆佛念佛的时候,没有节奏、音律等作为夹杂,其状态类似一条直线,振幅为零。所以这样的所缘,必然细微,所练就的定力也必然深细。

如果初学忆佛念佛的人,无法完成对细微的所缘的专注,应该转粗所缘,以帮助其完成专注。若无法找到要对准的那个“念头”,一方面除了仔细地揣摩这个法门以外,另外一方面对于所缘的认可也非常的关键。所谓的认可,就是依照自己现在有的专注力,在能够正确理解这个法门的前提下,只要心中确定下来的念头是与佛有关,就是念佛,只要在练习专注,就是在念佛。先不必过分地纠结这个所缘是否一定准确,或者过分地分析所缘是否符合较高标准。现阶段能专注的,就是适合自己的。

例如某人决定以“释迦牟尼佛是天人师,一切人天均以释迦牟尼佛为无上导师”这段文字所指向的语义,来建立对佛的忆想。首先他应该思维清楚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意思,然后遣除文字相,把这段话的意思压缩成一个点,虽然心中没有浮现这段话,但是其语义在心中非常地清楚地显现,且无间断。若无法安住在这个语义中的时候,可以考虑把这个念头放在身体的某个地方,也就是说,把语义这个所缘加粗——加入“在身体某个地方”这个所缘进来,专注力不强的人,便能够安住于这个变粗的所缘中。如果还是不能安住,一方面可能是没有领会这种修学方面,另外一方面可能是专注力不够。如果是前者,建议反复思维学习与修定相关的知见;若是后者,可以考虑以持名念佛或者心念心听为切入,练习一段时间后,再转入忆佛念佛的修学上来。

这种安立专注所缘的方法,因为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能因为某人能够专注于比较细微的所缘,便认为他人所专注的比较粗的所缘是不正确的。所缘只要不是令人烦恼增上的,都可以,关键在于对于自己能够对准的那个所缘,是否能一直专注和持续。如果一直能专注和持续,那么定力便能增长,这就是正确的修学。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1-24 20:51

2.4、止与观所缘的异同

止的所缘,是一个单一的目标;观的所缘,是一组。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要求对于所缘专注且持续。

虽然定的目标是一个单一的目标,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做如是的见解。对于初学来说,忆佛念佛的目标非常细微,这就是一个单一的目标,他只能用来修止。可是对于定力很好的人来说,这个所谓的很细微的目标,还是可以细分的,于是便在这些细分的对象中,配合作意,专注地、持续地来回观察,此便是观。所以即使是同样的一个对象,不同的人来观察,可以建立不同的修学。


止与观比对略表


止观

观察的目标
单一、稳定的目标
多重因缘变化的观照

观察用的方法
专注于目标
分析、判断、抉择

是否持续专注
持续
持续

是否思维
定心于设定目标
如理思惟、作意

修学的前行条件
清净戒行,正知正见
亲从善知识教导、持戒

所缘
稳定于目标
目标的外缘、上缘、内缘




2.4.1 如理作意和止观的关系

有四种法,若正勤修是人名为多有所作。何等为四?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7]

一个人走向修学的道路,在亲近真善知识,亲从善知识那里获取了正见之后,接下来就是“如理作意”。

云何名为如理作意?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引摄其心,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观察深妙句义,如是名为如理作意。[8]

此为大目犍连尊者对“如理作意”的解释。这里主要站在见道以前的角度,讲解如何以闻、思所成慧,建立如理作意。见道以前的如理作意,其所缘取的对象为“深妙句义”,也即是基于正教量而得的思所成慧。

如理作意的所缘可以是一组,也可以是一个单一的对象,仅仅缘“理”所指向的语义,像“看话头”那样建立所缘练习专注的时候,此时为修止;如果配合见闻觉知做专注的观察,便转入修观当中。见道前的如理作意和现量观察的区别在于:如理作意,就是用佛法建立世界观。在实际的修学当中,如理作意是取某概念的内涵为所缘,然后在见闻觉知当中去找出概念的外延。现量观察则相反,现观是在专注和持续的前提下,对外延的周遍观察、思择,从而找到外延所指向的内涵。又,如理作意所缘取的这些概念,必须经过思维加工,形成了稳定而成熟的见解,也即是思所成慧,才能成为其所缘。如果仅仅是闻所成慧,是不能很好的建立稳固而持续的所缘的。若所缘不稳固,则自然无法建立止观的修学。

见道前的如理作意所缘只是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外延不一定能够指认,比如按照“万法唯识”的道理去如理作意,只能是说从道理上信了这样一种说法,现前面对的只是万法唯识这个语义,而如何才是具体的现量观察“万法唯识”,并没有现前见到。只有当现量获得以后,内涵与外延均实证无疑,才转入见道后的如理作意。现观是从概念的外延入手,其所缘的对象,一定是要亲见、面对的对象——这个面对,包括六个识现前正对的目标。比如观察色法虚妄,眼前一定有色法正对。如果没有正对色法,而取“色法虚妄”的语义来专注,这就转入如理作意或者如理思维当中去了,已经不算是在现量观察了。

见道后的如理作意,其所缘为现量,此大不同于见道前的如理作意。由此见道后的如理作意对行为取向的改变,是十分显著的。

2.4.2 如理作意和如理思维的异同

如上分析,如理作意的所缘是概念的内涵,伴随着专注与持续。思维,是我们对于所获取信息的加工,包括采集、提取、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活动。概括地说,就是对逻辑和语义的运用。如理思维的所缘就是逻辑和语义。在对逻辑、语义进行思维分析的时候,心所专注的对象跳跃性比较大,无法形成稳定的专注,所以一般的思维都是散心状态。如果只是专注地缘取思维的对象,除此以外别无所缘,这样也能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所缘,所以专心思维的人,也能获得相似的三昧。

2.4.3以“慧”为所缘的止和观

佛法中智慧,大体可以分为两种:解脱的智慧和成佛的智慧(成佛的智慧也叫做般若智慧或者般若波罗蜜),这两种智慧从获得的来源上,又可以分成如下三类:听闻所获得的智慧、思维所获得的智慧、实修所获得的智慧。有一种修学止观的方法便是以如上智慧为所缘,建立止观的修学。

闻所成慧,就是以听闻得到的智慧(此多为正教量),建立自己的世界观,恒作是念,建立如理作意。若对于所忆想的内容,加上专注和持续,这便是修止;若配合见闻觉知的“恒作是念”,此时便转入修观当中。

思所成慧,就是基于听闻的正确道理,经过推理、部分观察、思择等所建立的比量智慧。此时修止的方法,仍然是取无名言的语义,作为专注作意的所缘,练习持续。若配合见闻觉知的观察,同时取思所成慧为作意所依,这便是由思所成慧建立观行。

修所成慧,是建立在闻、思满足,同时通过观行,已经获得现量智慧。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的所缘,都只是概念的内涵,而非外延。而修所成慧则是建立在内涵与外延均清楚明白地了知之上,所以通过修所成慧来建立如理作意的时候,其作意力量远远超过于前两者。又,修所成慧,可以分为见道前和见道后的修所成慧。见道前的修所成慧,现量的部分少,作意的部分多。随著作意力、观行的增上,能够获得的现量就越来越多,夹杂的作意就少起来,当满足见道资粮以后,此时获得见道的修所成慧,内涵和外延均实证无疑,就不再需要就要观察的内容进行作意,取现量境超越作意而住。此时修学止观,只需取所证悟的智慧为内缘,建立止观的修学。若所缘为声闻解脱智慧,则建立声闻的种种三昧。若此智慧为般若智慧,则建立真如三昧,进一步建立无量三昧。

譬如某人想要断我见取证声闻初果,刚开始则可以随善知识建立“五阴非我”的正见,建立此正见以后,行住坐卧间,取这个正见为所缘,恒作是念,以此建立止的修学。在此修学当中,继续随善知识建立思所成慧,继续作意不间断而住。当止的能力建立得比较好以后,此时便可以按照四加行的观行方法,次第做观。每获得一分现量,便取为所缘,作意而住,如此次第增上,直至观行完毕。见道以后,以此解脱智慧为所缘,继续修学止观,奔向二果的修学,如此辗转直至声闻极果。

类似的,想要求取大乘见道,也不见得一定要看话头、参话头。因为看话头和参话头的核心在于建立大乘见道所需要的止、观。若其他的方法也能够练习止观,则照样直指见道。比如《占察善恶业报经》所讲的唯心识观和真如实观就是一种不同于看话头和参话头的大乘见道的修行方法。

准此道理,譬如想要修学真如三昧,刚开始可以取“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9]所涉及正见为所缘去修止,行住坐卧间,随一切见闻觉知都作是念:“这些都是第八识如来藏。”恒作是念,作意而住,建立相似的真如三昧的修学。如此作意一段时间以后,我所的烦恼,变得比较淡薄,如果作意力比较好,还会出现如梦似幻的觉受。此时可以依照思所成慧,逐渐进行现量观察,由现量少作意多慢慢地转变到完全依于现量而住,完成见道。当见道以后——阿赖耶识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现以后,便可以此实相般若为内缘,建立真如三昧的修学。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1-24 20:53

2.4.4看话头、忆佛念佛、看“静”、一念不生的异同

看话头,也是修止的一种方法,禅门里常用此法来练习专注力并由此转入参话头——一种大乘开悟见道的观行方法。“话”,简单地说,就是起心动念以及由起心动念而引发的身业或语业。“话头”,则是起心动念的前头,如果一句话或者念头已经在心里面被我们知道了,这不算是“话头”,而是“话尾”了。“看话头”的“看”,同于“看护”的“看”,有聚精会神地对准和持续地盯着的意思。看话头的所缘是依照所选取的要参究的那句话——譬如“念佛是谁”,不取语言文字,只取其语义,压缩成一个点,然后用专注力保持这个语义不在心中浮现,这就是所谓的“看话头”。看话头功夫成片,就是练习以“话头”为所缘,进行持续的专注。

看话头的所缘与忆佛念佛的所缘的不同之处在于,忆佛念佛的时候,念头在心中要明显地浮现出来,然后对准这个语义做专注。看话头的时候不许有语义浮现,但是还要保持这个语义处于待浮现状态,心中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念头一旦浮现出来后的具体意思。如果此时失去专注,语义就会浮现,便不是在看话头了。看话头功夫成片,就是保持在行住坐卧间专注而不间断,其修学要领还是在于培养专注力和持续力。

看话头和一念不生的异同在于,看话头的所缘是未浮现在心中的那个语义,而一念不生是以“专注”为专注的所缘。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在专注于单一所缘练习持续。还有一种常见的修定方法是看“静”,这种修定方法是以“安详的没有杂念的心境”为专注对象。

看话头、忆佛念佛重点偏于动中功夫的建立,对于观行乃至见道,都是明显有帮助的。而看“静”、一念不生,其所缘偏于寂静,重在培养舍心,舍去对五欲六尘的攀缘,是重在境界受的觉观,对见道的帮助有限。所以对于想要求生净土、见道的同修来说,看话头、忆佛念佛是正修行,看“静”、一念不生等方法,知道其原理即可,请不要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应该寻求正确的所缘,建立正修行。

这是从所缘的角度,比较如理作意、如理思惟、忆佛念佛、看话头、看静、一念不生的区别和联系,明白了修止、观的核心道理以后会发现,任何一种修止观的法门,都是建立所缘,然后练习专注和持续。所以智慧力比较好的修学人借助于某一种所缘建立专注和持续以后,只需要转换所缘,便可以很快地修学其他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的践行便快速起来。

当然,所缘的安立,是建立在亲近真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之上的。如无正见伴随,虽然建立了所缘在练习定力,但是此时有可能沦落为外道。譬如对准丹田、气脉、明点、愤怒本尊等练习专注,虽然能够获得专注力,但其所缘非外缘、上缘、内缘之一种,其受用则不顺于解脱或者无益于解脱。所以所缘的安立、转换,一定要以符合经教、三量、诸法印为前提,以能够导致身心安止为前提(不能安止身心的所缘包括以与嗔恨、贪欲、愚痴相应的对象为专注对象,或者一些无法获得解脱于贪嗔痴的专注。譬如有人主张观察愤怒的“护法神”,或者观察男女生殖器等,专注的结果是身心掉动,烦恼反而增胜)。

三、专注力的培养
所缘确立以后,接下来就是对准所缘,练习专注了。

所谓的专注,就是对准修定安立的所缘,摒除外缘,心无旁骛地全神贯注地关注,并保持持续。这种专注和持续的力量,就是所谓的定力。凡是能够满足于持续和专注这两个特性的,便可以叫做在修定,违反两者中的任意一条都不是,这也是检验是否在修定的标准之一。

对于专注,需要注意的是所缘不能经常变换,如果经常变换,则无法完成专注。譬如某人持名念佛一会,马上又改为观想念佛,后又配合呼吸念佛或者经行念佛;或者一会念地藏菩萨,一会念阿弥陀佛;也或者一会唱念佛号,一会改成其他的音律念佛……在进行这样的念佛的时候,虽然有专注,但是所缘一直在变换,是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的。

想要借助持名念佛的方法来练习专注力的时候,应该注意:一旦选取了自己想要念的佛菩萨名号,就不要轻易改变。不要轻易改变的内容包括佛菩萨的名号,念佛的节奏、语速、旋律等等。这些都应该在所缘的选取的时候,就加以确认,除非到转折的时候,否则不轻易改变念佛的佛号、节奏、旋律等。同样的道理,在进行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忆佛念佛的时候,保持所缘的稳定,不轻易转变所缘,是专注的前提。

在忆佛念佛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如何专注才是正确的专注。正确的专注方法是,先心中找到要专注的那个目标,直接对准目标,这样就完成了专注。有人可能会这样来建立所缘:先对准所缘,然后起一个反观心,一直看着自己是否在对准所缘。这样建立的所缘,其实是在拿“我在念佛”或者“我在专注”当成所缘,已经转换了所缘,已经背离了刚开始安立的所缘。正确的专注就是直接对准目标,不许反观。因为见到目标的当下,心中其实已经知道目标是什么,此时根本不必反观是否在对准目标。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如果不学会正确的专注,拿反观的对象当成专注的目标,这样虽然也完成了专注,也能增长定力,但是所缘并不是自己安立的那个,在后面进行转折的时候,因为无力细分所缘,导致久学而不能升进。同时因为对于念头的专注和把握不准确,对于后续的修观也会有影响。

虽然对准了所缘,但是不停地反观检查是不是在对准所缘,这种反观心也要去掉。如果对于修定的所缘能够理解,且学会如何去对准的话,这样做其实没有必要,心中是否对准所缘其实是很清楚的,只是刚开始不太习惯这样的一种专注方式,习惯以后,并保持到动中练习当中,专注力的培养就比较快速了。

以上说的这种反观也属觉观心的一种,在建立修定的正见的时候,应该清晰地理解觉观心的意思,并在实际的练习当中去掉觉观心。

当所缘明确,也能够全神贯注地专注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如下的一些问题:

第一、尽量要保持身心放松。身心紧张出现在所缘选取过于微细,而无法完成专注的时候,便强行作意观察并专注,这样就容易导致紧张。解决的办法就是转粗所缘或者密集禅修,直到身心能比较放松的完成专注。初学在刚刚入手练习修定的时候,往往心识散乱,或因此而生愧疚、着急的心理,为了急于对治所出现的负面情绪,而出现紧张。解决的办法就是认识到:在达到较好的专注且持续之前,必然会经历散乱的过程,此时的专注,只要是不失念,就算正修行。有这样的认识以后,就不会因为暂时的专注质量不好而生懊恼、着急的心态,身心便放松下来。

还有一种导致紧张的可能是对于目标太过于关注,比如说非常迫切地想要念佛功夫成片,想要早些练成这个功夫,于是强盛作意,导致紧张。这种情况导致的紧张,有可能会使得呼吸困难、喉咙不舒服、头部发紧,如果长时间紧张,还会导致内火上升、胸口发闷、口舌生疮等。解决的办法就是放松,不要对目标太过于期待。

第二、心中出现种种妄念,如何对治的问题。练习对准所缘时,会出现妄念的原因很多,这里就不去一一地分析产生的原因,有一法则可采用,就是一旦出现妄念,不对治,也不呵责等,以完全不予理睬的方法解决。因为一旦动念采取措施,那么此时心中所对准的所缘便由最开始安立的所缘,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此时便不能叫做依安立的所缘在修定,所缘已经转移,专注也无法完成,持续也没有了,此时便不能叫做在修定了。所以一旦出现妄念转引所缘的情况,采取的方便便是牢牢对准所缘,不被引转就好。另外,当妄念过多,甚至干扰了正常的修学,此时要注意检查自己的戒行、十善的落实、忏悔、布施等资粮是否具足。

第三,要正确地对准所缘。这里强调的是在一边做事一边兼修的时候,对准所缘的问题。修定的第一要素是对准所缘,或者所缘清晰,其次才谈得上专注和持续。动中练习的时候,由于专注力不够,一般人会失去所缘。正确的做法是对准所缘,并且不准起觉观心去反观是否在对准所缘,然后一边做事,一边关注于正在对准的所缘。动中修学定力的要件是所缘明确,专注是第一位,做事第二位,这样才是在修学动中定力。如果一边运动,但是所缘不清晰,只是在反观的时候才感觉有一个对象在对准,这样已经不是在对准自己所安立对象练习定力了。动中定力的练习很困难,其要领也不容易掌握,所以应该多花些时间来实践和领会。(文中最后部分还会谈及。)

修定是练心,没有快捷方式,唯一的窍门就是多抽出点时间出来反复地练习。需要智慧的地方就是所缘的确立和转折时机的发现,对于专注的提升,只能是多多练习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1-24 20:54

四、持续力的培养
对于止观的修学,经典中向来都是要求诸弟子无间断而行:

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10]

行、住、坐、卧、眠、寤,包含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所有身行。按照世尊的要求,修学佛法的弟子,必须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用功不断的。同样的,诸佛菩萨在其他的经典中也做如是教导: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亦应恭敬礼拜供养,悔所作恶,恒常发愿,于一切时一切处,勤心称诵我之名号,令其至诚。亦当速脱种种衰恼,舍此命已,生于善处。[11]

这是地藏菩萨的对如何持名念佛的教导,其要求就是“于一切时、一切处”,无间断地称诵地藏菩萨的名号。同样,在此经的后半部,地藏菩萨对于修学唯心识观的建议,也是要求不间断而行:

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12]

在基于前面所说的:安立了修定的所缘,也能够正确地对准所缘加以专注,剩下的便是于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保持专注,去练习定力的第三个要素:持续。对于能够于所缘持续且专注攀缘,这就叫做初步的一心。

云何一心?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顾视,屈申俯仰,执持衣钵,受取饮食,左右便利,睡眠觉悟,坐立语默,于一切时,常念一心,不失威仪,是为一心。[13]

如《长阿含经》的定义,如果能够于所缘,于任何时候,都专注不散,这就是一心。由以上的道理,在建立实修的时候,应该做到从早晨醒来的一瞬间,保持正念,对准所缘,练习专注,同时开始一天的生活,这样一直持续到晚上睡着了为止,中间不应该有任何间断。

结合实际的念佛法门来说。持名念佛之初,由于所缘较粗,所以一般人都能够专注三五分钟,可是持续可能是一个很头痛的问题。此时有如下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不能专注的原因是念力不足,容易忘失念佛之念。此时可以在自己的居住的周围贴上所念的佛菩萨的形象,以帮助在失去念佛之念后,迅速找回念头。如果方便,还可以播放与自己所念之佛号节奏、旋律一致的佛号,通过不间断播放的方式,来提醒自己不停地念佛。还可以在手上抓一个念珠,此时念珠不是用来计数的,而是用来起到提醒念佛的作用。通过身体的触觉、耳朵的听觉、视觉三方面提醒自己不要忘失念佛之念,对于初期念佛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

第二、专修和兼修应该同时兼顾。所谓的专修,就是不被打扰的情况下,专心练习禅定。兼修就是一边做事一边分心练习。专修的目的是为了兼修的时候也能比较好地兼顾念头不丢失。兼修的目的是巩固专修的成果,保持功夫不退转。如此兼修和专修应该同时进行,不令有一日一刻荒废。

第三、如果有时间,密集修学,是提高专注力和持续力最好方式。所谓的密集修学,就是拿出整天的时间,从早到晚地专修。这种修学方法对于定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比如一日一夜经行念佛,甚至多日多夜精进念佛,对于实修念佛功夫成片,有较大的帮助。此法也适合于其他的止观法门。

对于初学来说,保持从早到晚地系念而不间断,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前期适合的所缘的安立,便变得非常重要。念佛初期,所缘一定是很粗的,感觉上像是很多念头的集合,这个时候不必为所缘不是单一的一个而担心。专注于一个、专注于数个、专注于一堆,于修定所获得的目标来看,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关键是要获得专注。有了专注,之后才可能建立持续;有了持续的专注,定力便渐渐提升,才知道念头的粗细。这个时候如果知见具足,便可以进行转折。初期,只要那个念与佛有关就是念佛,只要是在练习专注就是在念佛。念头有多粗多细、有多少夹杂,都不是问题,保持专注并持续才是核心,应该牢牢地抓住这个关键点,作为实修的行动纲领。

五、修定的转折问题
修定的转折,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转折的时机的选取,直接决定了修行的速度。而有人也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的修定的知见,长期停留在某个层次而无法进步,原因之一便是不知道如何去转折。

5.1持名念佛的转折

持名念佛(也包含心念心听)的修学,有如下几个大的转折时期:

第一,如上面所说的,当某人借助声音、拨念珠、佛形象、呼吸节奏、有节奏的步伐的助缘,平时念佛失念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能够比较不太用力便能持续地专注于所缘一段时间,此时便到了第一个转折时机。此时转折的内容便是慢慢地去掉助缘,过度到完全不需要任何助缘,也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基本保持念佛而不间断。比如说刚开始必须掐珠才能念佛,此时可以考虑扔掉念珠摄心念佛。配合呼吸或者步伐念佛的,不再结合呼吸、步伐或者其他节奏来念佛。

第二,当日常念佛失念的时候越来越少,专注且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或者身心变得比较调柔,语速也变得缓慢起来,当出现这些征兆的时候,转细所缘的时机便成熟了。这个时候细化所缘的一种,便是减慢念佛的节奏。以前念得很快的,此时可以逐渐放慢节奏(当然有人会主动地放慢念佛节奏,应该视同为主动转折的一种),另外一个转折方向就是去掉伴随在念佛当中的节奏。比如某人以十念为计数单位,十句佛号中又分成442或者343的节奏念佛,当专注力明显进步以后,这个节奏应该去掉,转变成不需要节奏也能完成专注。这种转折主要针对非唱念佛号的念佛方式,如果是唱念佛号,节奏无法去掉,只能是变缓节奏。

第三,当缓慢地念佛坚持一段时间以后,突然有几天懒于念佛,心中甚至都不想起念去念佛。开口与人交谈闲聊的意向变得很淡薄,有时候会出现不想开口说话,只想心中一直想着念的那个佛就好的情况。此时说明念佛功夫比较好了,如果自我检查会发现行住坐卧间失念的时候非常少,念佛功夫基本成片已经建立。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不转折,进一步修学就是证得持名念佛功夫成片。如果想要转折,就是转换所缘,转入忆佛念佛的实修当中来。

由持名念佛或者心听转入忆佛念佛,也不见得一定要念佛功夫基本成片以后才可以,当满足如下的几个条件,也可以试着进行转折:

第一,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念佛的念头基本不间断。

第二,能够比较清晰地观察到持名念佛所专注的对象,是可以析分的,如前文所示。

第三,试着想佛忆佛,发现不用很费力就能很好地坚持练习。

满足以上的条件的话,就说明由持名念佛转进想佛忆佛的时机成熟了。

5.2忆佛念佛的转折

转入到忆佛念佛的实修,也有个大的转折点:

第一,刚开始入手修学,确定的忆佛念佛的念头,其实是很粗的,夹杂了作意、用力、背景黑、处所等所缘,与无名言施设之佛一起,被当成了忆佛念佛的所缘。当以此一堆所缘,练习专注和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就有能力观察到自己所专注的对象,有时候夹杂了“我在忆佛”或者“我要忆佛功夫成片”等作意在里面;还可能观察到因为无法比较专注地对准所缘,而抓取了身体的某部分来一起用力;或者观察到自己在忆佛的时候,虽然没有声音、形象,但是模糊地把“前面”或者闭眼后的黑,夹杂了无名言的佛,一起当成所缘;也或者观察到把念头放在眉心、额头、身体的某处等处所和念头一起,混合而成,变成忆佛的对象。也就是说,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专注的对象不是一个,而是由几个可以析分的对象组成,且又能够把关键的所缘找出来,作为一个更加细微的所缘去专注的时候,转折的时机便成熟,此时便可以考虑转细所缘,进行下一步的修学。

第二,当所缘的对象,在剥离了处所、用力、背景等混杂的对象的时候,此时的定力已经很可观了。此时所缘非常清晰,再也没有刚开始忆佛的时候的那种朦胧感,抓不准念头的不确定感。这个时候可以轻松地看话头,也可以静坐中入忆佛定,还可以轻松地做到一念不生。此时能够明确地体验到:所谓的看话头、看话头功夫成片、忆佛定、一念不生、观行,只是所缘的不同,专注和持续力,都是一样,并无区别。做如是体验以后,转折的方向有三个:一是锻炼动中意识的专注能力。二是锻炼对念头的体会能力。三是练习静中功夫。

动中的专注力和静中的持续力,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要拿时间出来专门练习。而对念头的体会能力,虽然不是在练习观行,但是这是对观行所需要的观力、作意力的一种有力的练习,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

以上的种种转折,只涉及未到地定之前的修学,未到地定以后的所缘的转变,因为无体验,所以暂时不谈及。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1-24 20:55

六、对于初入门修定的一些建议
6.1、密集禅修

世尊在诸多经典中都要求佛弟子实修,必须是恒无间断的。所以在实际的实修当中,一定要想办法把修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做到从早到晚,做任何事情都不间断。除此以外,尽自己的可能,多抽出大段的时间来进行密集的修学,这是获得定力的最快速的方法。

6.2、放松

放松的问题,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不是问题。或者说心太粗,无能力观察到自己在对准所缘的时候,什么地方紧张了。在实际修学的时候,知道要去保持身心的放松,以这样的正见作为指导,随时注意检查是否有强盛作意或者身心紧张的情况。如果一旦发现有这样的苗头,就尽量想方便来去掉紧张感,免得到了后期才发现,解决起来就比较费力了。

6.3、善知次第和转折

修定,也是有次第的。比如忆佛念佛的所缘比较细微,如果实在是无能力安住在这个所缘上,就应该转粗所缘,换一个所缘比较粗的修学方法来练习专注。当专注力和持续力提升以后,则应知道渐渐地转细所缘,然后逐渐提升。若不知次第,可能长期对准一个非常粗糙的念头练习专注,定力无法得到提升,也或者强行对准一个非常细微的所缘去练习专注,强行修学,挫折感、失落感、烦闷等负面心理就会滋生,这些也会加重修学者的修学难度。

念佛功夫成片,随着所缘的不同,成片所获得的定力也有区别,修学者应该善如上所缘安立的原则,并次第转折。比如持名念佛功夫成片后,转入心念心听或者忆佛念佛当中来,会发现由于所缘变细,所需要的专注力比以前要多很多,功夫一下子不够用了,变成了有间断的相续。同理,当忆佛念佛功夫成片的时候,转换一个更细微的所缘,譬如转入看话头的修学,会发现无法一下子做到看话头成片,还需要巩固一段时间以后才能看话头成片。由此可知,所谓的功夫成片,随着所缘的粗细不同,需要的定力也有深浅。善知次第的修学者在依照一个比较粗的所缘练习功夫成片以后,若能久久安住,则应考虑换一个更细微的所缘来练习新的功夫成片,这样才能保证定力在不断的增长。若不知道转折,定力增上则不容易。



6.4、要安忍

在修定的过程当中,突然的某一段时间会莫名其妙的觉得烦闷、不耐烦,不再想安住在所缘上。此时,如果意志力比较坚强的人,可以咬牙挺过去。如果不想这么费力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试一试如下的方法:

第一,对修定有正确的认识,修定就是磨剑,慢慢磨,越慢就越快。

第二,找些方法,帮助自己提起念佛之念,而且让自己愿意安住在念佛里。比如,阅读世尊的本生故事,往往会惊叹世尊的伟大和不可思议,便会法喜充满,趁此机会想佛,往往会觉得很受用,当过了这一段烦闷的时间以后,再换回最开始自己一直在修的方法。

第三,适当的放松,很有必要。

6.5、皈依与靠倒

当我们很小的时候,晚上跟随父母一起出门,往往是把父母的手拉得紧紧的,不敢松片刻,因为我们确认:父母是这夜晚中唯一的依靠。此时即使有什么好玩的吸引着我们,我们也不敢撒手片刻。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佛弟子,真实地认识到诸佛世尊是我们在生死黑夜中唯一的依靠,此时便生强烈的靠倒之心:诸佛是我唯一的依靠,诸佛世尊是度我出生死苦海之唯一依靠,诸佛世尊是真实皈依处。生如是心时,想佛忆佛之心犹如泉涌,不可抑止。

多闻的佛子可以从经论中学习到如何是真实的皈依三宝,诸佛威德如何伟大,五浊恶世如何苦恼等等,前方诸佛无量相好吸引之,后方众苦逼迫,皈依心切,这样念佛,就不是那么干巴巴的,而是包含感情,如此则成就念佛功夫成片的速度极其迅速。

6.6、修学资粮

《瑜伽师地论》卷20云:“又毘钵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为依;奢摩他支尸罗圆满之所摄受。”[14]毘钵舍那,就是观的意思。修学观行的人,最开始修学最重要的是找一位对于观行有正确体验的善知识或者善友,作为教导自己的老师。奢摩他,就是止的意思。修学奢摩他的重要条件就是持戒清净。其实修定的资粮有很多,但是在众多的资粮中,以严格持戒最为重要。在如上修学定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持戒清净——最起码五戒必须丝毫不犯。

6.7、动中定力

初学由于不能很好地在动中专注于所缘,所以很容易把散乱当成动中功夫。散乱与专注是相对的,这在静中念佛中很容易区别。但在动中功夫中则容易被迷惑,以为能够一边念佛一边做别的事就是动中工夫,其实不然。定力的特性,就是专注和持续——无论动中还是静中,违反了专注和持续,就不是定力。修行动中功夫的时候,一边做事一边念佛,一定要保持专注念佛,心中所专注的对象,一定是时刻明了的(所以反观是否在念佛则无必要)在此基础上,能够做简单的动作,进而能够做复杂些的动作,如此递进,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叫做“骑声盖色”或者“穿声透色”。

练习的时候,心中用力的方向是,自己在念佛,而不是一边动一边念佛;在此基础上做简单动作(比如缓慢地拜佛、经行等),在简单的运动中去练习对念头的专注。只有这样,动中定力才能很快地提高。有些人一上来就觉得自己要一边动甚至做复杂的事情的同时就能念佛,实际上是在散心念佛,这不是在练定力,这是散乱,对于专注力和持续力的培养并无多大帮助,因为专注已经没有了,这样就只能叫“混声同色”了。  

动中功夫,练习的是动静如一:动中要尽量保持与静中一样,能够清晰地、持续地专注于所缘。这时,由于定力能够凝定身心的作用,其动作、言语会变得缓慢,所以动中定力比较好的人,其语速、身体的动作,都是相当轻柔的。当然,如果不能保持(初期一般很难保持),作意的力量要适中,不能太用力(如前文所述),知道这个方向就可以了。

七、总结
修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别是初禅及以上的禅定,非常的不容易证得,并且很容易失去。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较好的修学次第是:先修学基本的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以此定力,去修学智慧的观行,伏、断烦恼。当烦恼被断除以后——特别是跟五盖[15]相关的烦恼,则能显发禅定,并且也不容易退失禅定。

知道观行对禅定的重要性以后,就可以合理安排修定的时间和方法。在知道正确的修定的方法下,应该安立适当的所缘,练习专注力和持续力,然后顺入观行当中。佛法讲究的是现观的智慧,单纯的修定,是无法获得智慧的,观行,才能获得智慧。由止的修学,渐变到观行的修学,这是本文最后的一点建议。





--------------------------------------------------------------------------------

[1] 《成唯识论》卷5 (CBETA, T31, no. 1585, p. 28, b25-26)

[2] 《六门教授习定论》卷1:“言所缘者,有其三种:外上及以内,此三所缘生,应知住有三,自体心无乱。”(CBETA, T31, no. 1607, p. 774, c24-26)

[3] 《六门教授习定论》卷1(CBETA, T31, no. 1607, p. 774, c27-p. 775, a1)

[4] 《六门教授习定论》卷1(CBETA, T31, no. 1607, p. 776, a7)

[5] 《六门教授习定论》卷1:“缘上境时得世清净。”(CBETA, T31, no. 1607, p. 776, a7-8)

[6] 十号:佛有十种名号,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所以释迦牟尼佛,也可以尊称为释迦牟尼如来、释迦牟尼世尊等。

[7]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2〈2 预流支品〉(CBETA, T26, no. 1537, p. 458, b27-29)

[8]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2〈2 预流支品〉(CBETA, T26, no. 1537, p. 459, c8-14)

[9] 《大乘起信论》卷1 (CBETA, T32, no. 1667, p. 584, c7-8)

[10] 《中阿含经》卷24〈4 因品〉(CBETA, T01, no. 26, p. 582, b20-22)

[11]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1 (CBETA, T17, no. 839, p. 904, b25-c1)

[12]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2(CBETA, T17, no. 839, p. 908, a15-16)

[13] 《长阿含经》卷13(CBETA, T01, no. 1, p. 85, a10-13)

[14] 《瑜伽师地论》卷20 (CBETA, T30, no. 1579, p. 389, c4-5)

[15] 五盖:贪、嗔、掉悔、疑、睡眠。这五种烦恼,是遮盖初禅引发的主要原因。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