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当代密宗大德谈发愿求生净土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4-13 12:37
标题:
当代密宗大德谈发愿求生净土
编者按:净土法门是整个佛法的核心与归宿,是诸佛的果地秘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不论显密顿渐,何宗何派,入门不同,但最后殊途同归,都要以净土为归趣,所修任何功德都要发愿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方为究竟圆满。当代密宗大德异口同声,发愿求生净土,即为明证。以下开示以搜集材料的时间先后排序,与大德本人修为无关,请勿生分别。
一、把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当作最主要的修行!
堪布卡塔仁波切
虽然有许多报身净土,也有很多化身净土(凡圣同居土),但除了极乐世界,一般人是不可能转生那些净土,你必须达到初地菩萨以上的果位才可以转生这些净土。一般人可以转生的唯一净土只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它是诸佛赞叹的一个净土,没有任何痛苦,没有任何会阻扰开悟成佛的障碍,任何人虔诚的祈祷愿生彼国皆可生于那里。事实上,若有人虔诚的祈祷发愿往生极乐国土,肯定会往生那里。而且较其他国土更殊胜的是,一旦你生于极乐世界,直到你达成佛果,不需再生于其他非净土。任何人生于极乐世界都成为一生补处菩萨,也就是在他们这一生之后立即成佛。每一个人生于极乐世界后一直留在那里直至成佛。因此,极乐世界每一位皆是一生补处菩萨。
记着这些应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理由,恰美仁波切说:“把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当作你最主要的修行,把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当作你的主要本尊。”
二、 有了厌离心和欣愿心,我们念佛号去净土才能成就
祈竹活佛《死亡过程和净土修行》
我们也知道平时持念佛号或咒语能往生净土的法门,但这也并非我们所想象的“我只需要平时念念佛号,我死的时候就能去净土”这么简单。
比如要去极乐净土,首先要对我们世间的福报不再留恋,对六道轮回里的真实情况非常清楚而生起出离心,然后还需要我们内心有真正的愿力——我们要真正的一心发愿去极乐净土!有了这两点(厌离心和发愿心),我们念佛号去净土才能成就。
如果我们平时只是常常去供养弥陀,虽然念佛也念得不少,好像看起来修行都还不错,但如果我们心里其实总是留恋轮回里的事情,这样的行者如同被绑住双脚的小鸟一般,想飞却飞不起来。这样的人貌似修的是净土法门,但心却还在轮回里打滚,其实是很难去得了净土的。
三、发愿很重要,有愿才往生
达真堪布
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曾经发过愿,谁忆念他,谁能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一定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这个愿望不实现,他就不成佛。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已经成立了,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阿弥陀佛的愿也全部实现了。
但是我们没有忆念阿弥陀佛,没有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有时候也念阿弥陀佛,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都是假的。阿弥陀佛是真心真意的,我们不是真心实意的。如果我们深信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深信了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么好的世界,这么好的导师,谁不向往啊?但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深信,还在留恋娑婆世界,还在贪着这些。一旦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了,就害怕了。这就说明了你不是真心的,你没有深信。
若是你真心想去西方极乐世界,真心想面见阿弥陀佛,你就不会怕死,而且对你来说,死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那样你不是快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吗?你不是快要到阿弥陀佛面前了吗?还有什么可怕的?但是现在,一说要死了,都害怕了。到雪域高原了,很多人都有反应,呼吸一困难,就害怕了。还是不舍得离开,还是留恋世间!说明出离心还是没生起来,真正的愿没发出来。
出离心是根本!到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你。但你不愿意死,害怕死,你就走不了。阿弥陀佛也不能强迫你走!你真正生起出离心了,真正对轮回有甚深的体悟,知道轮回是苦海,是火坑,你还会留恋吗?西方极乐世界特别好,连苦的名字都听不到,那么好的一个世界。都说想往生、愿意往生,但是到临终的时候都放不下。所以不是阿弥陀佛不接我们,而是我们不肯跟他走。我们的愿要和佛的愿相应才能往生。阿弥陀佛真心实意地接我们,我们真心实意地想去,这才是相应。
我认为阿弥陀佛那边没问题,是我们这边有问题。我们不是真心实意地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到关键的时候(临终),放不下家和财产,放不下儿女和亲朋好友,心里贪恋的都是这些。你的心里已经装满了娑婆世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心门关得严严的,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成千上万的菩萨与大乘比丘来迎接你的时候,怎么能进到你的心里呢?所以发愿很重要啊!
这些愿不是很容易就能发出来的。如果没有生起出离心,怎么能真心实意地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不可能,到时候一定会留恋世间的。只要留恋了,就不是真心实意的(求往生);不是真心实意的,就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平时都觉得自己有愿:“我也想去极乐世界啊!”你是想去,但你不是真心实意的想去。你想要到那边,就必须要放下这边。若是你放不下这边,怎么能去那边呢?愿很重要,若是不具备出离心的话,这个愿是不会有的。
其实阿弥陀佛主要强调的就是这个愿:“只要念我,只要想到我的世界来,都能实现愿望。”这几个前提条件都是为了能够发起这个愿。
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发愿:“我要为众生成佛。”但是这个愿心都是假的。你怎么为众生成佛?为众生成佛首先要破除“我”,放下“我”,没有“我”才能真正地为他人。有“我”就不能完全地为众生,说为众生也是假的,也是欺骗。若是真正发心、发愿到位了,就没问题了。这都是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没有出离心怎么能发菩提心?没有出离心怎么能回向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呢?所以我们的发心发愿都有问题。
佛是无欺的,佛从来不会欺骗众生,这都是佛讲的,佛经中有明确的说法。我们一定要相信,要深信!
四、以愿力得佛接引,用信心化解违缘
达真堪布
我们天天念《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发了很多愿,最后发的愿是,愿所有的众生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我们也跟随普贤菩萨,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经常念莲师心咒,有时候也念阿弥陀佛圣号或心咒。莲花生大士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是从阿弥陀佛的心间幻化出来的。阿弥陀佛为了救度末法时期的众生,化现成莲花生大士的形象,所以念莲师就是念阿弥陀佛。 金刚萨垛佛也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的总体,一切坛城的主持。莲花部的主尊是阿弥陀佛,他也是阿弥陀佛。其实诸佛菩萨都是一体的。认为他们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这些凡夫的分别心。
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阿弥陀佛发愿接我们,是真心想接;我们发愿去西方极乐世界,要真心想去。这两个愿力是往生净土最重要的条件。
阿弥陀佛是真心想接我们的,关键是我们是不是真心想去?如果真心想去,你肯定时时刻刻都发这个愿,到临终的时候也不会忘记。临终的时候,你能够想到阿弥陀佛,你能够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就一定能去。但是如果那个时候你想的不是极乐世界,而是家里的琐事,你的心和阿弥陀佛的心不相应,那谁也无法接引你。
现在这些学佛人都给自己制造障碍,制造违缘。这是我们不能解脱、不能成就的最大的障碍和违缘。有一点点事情就动心了、退心了,这都是你自己的损失。信心不足,自己没有智慧,又不相信别人,总是在这样的状态中,什么也得不到。
五、谈发愿的重要性
益西彭措堪布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要性。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在语录上讲:“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他老人家讲了一个公案:郁头蓝弗生在水边树林下修行非想非非想定,每次快要修成定时,都会被鱼和鸟惊动。郁头蓝弗生起了嗔恨心,他就发了一个恶愿:“我以后要做飞狸,到树林里吃这些鸟,到水里吃这些鱼。”后来他修成了非想非非想定,转生天上,活了八万大劫,天报穷尽之后,就堕落为飞狸。果然恶愿成熟,入到森林里就吃鸟,入到水里就吃鱼。这样一种和我们的佛性相违的恶愿,都有这样大的作用,八万劫之后都能满愿,何况我们发称合本性的善愿呢?一定会随愿成熟!
《神僧传》里记载,以前有个僧人,他在石头佛像前开玩笑地发愿:“如果我今生生死不了,愿我来生做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他转世果然做了一名大将军。这样开玩笑发的愿都能实现,何况我们以至诚心发往生净土的愿呢?一定会圆满的,绝对不空耗!
《神僧传》里还有一则公案:过去有个僧人,通达很多经论,但所到之处遇不到一个向他求学的人。他感慨地说:“我一生就这样度过吗?”这时候旁边的僧人跟他说: “你没听过‘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的道理吗?你有什么积蓄,我帮你结缘。”这个僧人回答:“我没有什么其它积蓄,只有一块布料。”旁边的僧人说:“有一块布料也可以。”然后就把布料卖出去,买回了一些食物,带着他到森林中有很多鸟、虫的地方,把食物撒在地上,同时教他发愿。然后又嘱咐他:“你二十年以后,才可以传法。”这个僧人按照嘱咐,二十年后才开始传法,很多受他教化的弟子都是当年接受食物的鸟和虫。这就是愿力不可思议的地方,以他人的愿都能摄受虫、鸟等旁生,让它们脱离恶趣转生人道,何况我们从自己心里发清净大愿,哪有不能成就的道理呢?决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看看上面的公案就知道,的确发愿就能直接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种大愿,由四十八愿成就了佛果,四十八愿的每一愿都是救度众生的大愿。我们现在真切发求生净土的愿,正好和弥陀摄受我们的愿相吻合,就可以往生极乐刹土。何况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的大慈悲心,绝对会摄受我们,所以我们应该祈祷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必定满愿。
宋朝有一个人叫莹珂,有酒就喝,毫无节制。后来他看了《往生传》,心里非常感动,就下决心念佛。他特意选了一间清净房子,朝向西方,铺设好座位,然后念佛。念了三天就有感应,梦见上师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要好好念佛。”莹珂对阿弥陀佛说: “娑婆世界很浊恶,容易忘失正念,我只想快点往生净土,承侍净土圣众。”上师阿弥陀佛安慰他:“你的心愿既然如此,我在三天后来接你。”过了三天,莹珂就叫大众念诵《阿弥陀经》,不久,他突然说:“阿弥陀佛和清净大海众都来了!”然后就安然地往生净土。如果我们的发愿力越来越增强,越来越坚固,那么往生净土就会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发愿非常重要。
唐朝的怀玉禅师精进修持净业,在天宝元年六月九号这一天,他见到佛菩萨周遍虚空,有恒河沙数那么多。有一个人举着银色莲台来接他,怀玉惮师就说:“我一生精进念佛,我的志愿是取上品金台,为什么不是金台来接我?”刚说完,银台就隐没不现。之后,怀玉更加精进用功。二十一天后,又见佛菩萨遍满虚空,而且看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全身都是紫金色光明。佛菩萨一起驾着金台来迎接他,怀玉禅师含笑往生净土。
还有藏地乔美仁波切,不但他老人家自己,连他的母亲也是带着肉身直接飞往极乐刹土,非常稀奇!乔美仁波切在他的传记里说:“如果我不能把今生的母亲带到极乐世界,乔美就是吃自己的不净物。”这样以不可思议的大愿加被自己的母亲,最后他的母亲也跟他一起肉身直接飞往极乐世界,非常不可思议!这也是愿力很清净、很殊胜、很坚固,以猛利发愿的功德而实现的。
晋朝的慧远大师与东林高贤123人结社念佛,发愿往生净土,后来全部往生。其中有一位刘遗民居士。他在庐山自己修了一间禅房,精进修行净土。有一天他在念佛时,见到了上师阿弥陀佛,以白毫光照着他的身体,而且垂手表示安慰和接引。这时候,刘遗民就问:“佛能不能给我摸顶并以衣服覆盖我的身体?”刚说完,上师阿弥陀佛就给他摸顶,又拿袈裟披在他身上。
我们由这些公案就知道,阿弥陀佛对众生有不可思议的慈悲,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凡是具足信愿的人,都直接度化,直接接引往生净土。想早点往生,就让他早点往生;想得金台,就换金台来接引;想以手摸顶,就以手作摸顶;想以袈裟覆体,就以袈裟覆体。佛既然慈悲摄受一切众生,不可能不慈悲摄受我;佛既然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不可能不满足我的心愿。如果我们能真切发愿,信心一定在里面,信愿如是真实,自然发起求生净土的修行,这样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百分之百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上面讲了“信愿”二字的含义,只要发起坚定的信心,特别相信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殊胜功德,自己从内心希求往生净土,就能很快往生极乐世界。《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修行人必须求生净土,才能了脱生死、圆满菩提,否则难出三界、难逃轮回!所以,大家要下功夫,要精进,不能散乱,要好好把自己的心用在念佛求生净土上,来安住修净土的功德。
大势至菩萨的应化身印光大师说得好:“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净土法门是如来一代时教之特别法门,上中下根皆能得益,一切法界众生均当修习,上至等觉菩萨,下至贩夫走卒,只要肯信愿念佛,一律都能借仗佛力救拔,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一生成就的最高超最玄妙最不可思议的无上大法!
普愿法界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5-4-13 12:43 编辑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4-13 12:38
十四、发愿就能够投生极乐净土
创古仁波切
我们发愿是发什么愿?发愿说一切的众生都能够投生到极乐净 土,这是发愿的意思。
佛经当中也有提到非常多的净土,净土它也有分非常多不同的类 型。有的是非常清净的净土,是指说凡夫没有办法投生到那里的。极乐净土是很 特别的,不管是凡夫、或者是有烦恼的众生也都可以投生到那里去。所以说我们 是在无量的净土当中选到一个最容易投生的地方,那就是极乐净土。那至于其它 净土,一些清净的国土是指说一些登地的菩萨,只有一些大菩萨才能够去的,不 是我们凡夫可以去的。 能够投生极乐净土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可以以凡夫身,也就是有烦恼的身投生 极乐净土,然后祈请投生之后,我们可 以随时到其它本来不能去的净土去, 像密严刹土或者是其它清净的净土都能 去。
我们要发愿投生在净土当中,要远离不清净的 这一切,而投生到清净的净土去。透过发愿祈愿就能够投生极乐净土、成就佛道。
(创古仁波切《阿弥陀佛法门实修教授问答》)为自他发愿回向往生净土
我们要认识临终时的障碍在哪里?即执着此生。透过发愿、正信来消除此障碍。 如何发愿?我与一切善、恶业缘的结缘众,都发愿临终时没有痛苦,无量佛菩萨 来到我们的面前。很多人在临终时会见到净相,此时便没有恐惧了,而会 感到欢喜,此时是没有死亡,也没有痛苦的,祈愿八大菩萨临空中,接引至极乐 国。平时要多思惟:六道不值得去留恋,人天之福乐都是短暂的,在临终时愿生 畏惧苦,我们受苦已很长的时间了。以此思惟培养正念。又常思惟,一出生便有 苦,各种违缘、障碍很多,人间知其本质是苦的,便要断去贪恋。对自己的贪着、 对外的贪着如钱财,朋友、眷属都是如此。世间任何事,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分、有高必有低、有生必有死。一切如梦幻,因此要毫无贪恋心,如此投生净土必无障碍, 所以要观一切如梦宅。 我们现在轮回大海中, 此时任何顺缘都具足下, 四因都能修持,绝不能浪费的,临终时不要想太多,对人天果报都不要去想,犹如罪犯脱离囚狱,必定不会留恋牢狱。一心只想投生净土。好友助念的心要专一, 祝愿亡者能往生极乐净土。不要悲伤,不令亡者生瞋心、伤心等。
最后总结的要点: 1. 今生至临终时要发的愿: 要断除对六道的贪执及生起必往生净土的勇气。 2. 临终到投生净土前:要生起必生净土之念,连一丝贪恋娑婆的 心都没有,如鸟脱离鸟笼一般,愿瞬间即往生净土,如具备很强的信心,瞬间便能到达。 3. 投生到净土后之心念:此时是从莲花中化生,自生刹那悉圆满,不再是普通人的相貌,而是相好圆满,但也要发愿不要生起怀疑的心, 一生疑心便五百年包在花苞中,但可以听闻佛音声及受用种种念想 所需的清净物。故要发愿不疑并具恭敬心、信心而求生净土。 (创古仁波切澳门教授极乐净土法门摘要)
十五、速疾往生极乐国!
赛仓仁波切《不死鼓音陀罗尼》中说:“从此往西方,阿弥陀佛国,若称其名号,往生彼胜土。……。”大师世尊悯念我等浊世弟子,在诸多经典中,于众多佛号、陀罗尼咒的功德中,广说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亲口承许说:“我昔发下如是愿,若有有情闻我名,愿常来我国土中;我愿贤善皆圆满,众多世界有情来;彼等来我净土已,即于一生不退转。” 如果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发心菩提,并且数数发愿往生彼土,将会生于极乐世界,既生彼土,永不堕恶趣,无上人天师亲许下真实无欺的金玉之言。因此,我们不应有丝毫的疑惑,应当发起坚固的深信。如果心存疑虑,发愿彼土,即便往生,见佛闻法也说要等人间五百年的时间。 有些佛土,情器资财非常地广大,除了大乘种性者,其他很难往生;有些净土,虽然能往生,但说还会再堕轮回。极乐世界,由发心之力,容易往生,一次生已,不复由惑业再返轮回之处。特别如《悲华经》中说,由于与贤劫千佛共同发心之力,与入此佛教者有着特别的因缘,因此,包括此佛经零星的总持、经典在内,其功德胜利都一再地宣说往生极乐世界。
故应怀着强烈的信心,深心愿生彼国,数数修习信愿之心;一切善根回向往生彼国,藉由怙主往昔殊胜的发心愿力,此世不经他生,定会往生极乐世界,不容置疑! 敬礼供养皈依无上师、天人师、世尊、如来、应供、正遍知、怙主阿弥陀佛!
归命怙主阿弥陀佛,十方诸佛佛子一切资粮田圣众,祈请垂念于我:我当救度等虚空际的一切慈母有情,出离苦及苦因,速速证得清净圆满的佛果!是故愿往生极乐世界,清净受持怙主阿弥陀佛的言教!尽我三门所积一切善根,尽所有一切凡圣三世善行,如来承许语无异转谛实之力,法界清净不可思议之力,愿我从此命终,无它生处障碍,径生极乐世界,于怙主阿弥陀佛前,化生莲胎!愿我生已无间,即刻现证无量总持、三摩地等大功德聚!从无上导师阿弥陀佛等十方一切佛,清净受持言教,令心欢喜!愿刹那刹那前往一切佛土,无有滞碍!愿顺利安置一切有情于清净圆满的佛地!
愿我临终舍寿时,海众围绕阿弥陀,
眼前清晰见金台,我身即生安乐刹。
阿弥陀佛现在前,亲语授我菩提记,
愿我正获授记已,变化百千俱胝身。
获得无比悲智力,速疾圆满菩提行,
于十方界诸众生,发自慧力多饶益。
释迦法王无量光,弥勒文殊秘密主,
观音海众缘起力,令此诸愿速成就。
愿从此土命终际,即于西方极乐国,
托胎莲质速往生,受享胜者语甘露。
稍称名号大悲露,息灭有苦炽焰坑,
善愿自他苦恼众,速疾往生极乐国!
愿此善根回向自他一切有情速往极乐世界!
(赛仓仁波切《往生极乐世界发愿文作法明示加持速入》)
十六、诺那活佛谈发愿求生净土
问:修西方净土与修其他佛土,有无难易处之别?
答:诸佛均普度众生,其功德相等,唯阿弥陀佛为誓愿最为特别之佛,观世音菩萨为菩提心甚大之慈悲菩萨。凡修西方净土者,除弑师父大逆不道,与已皈依三宝或皈依四宝之人,忽又叛教改修外道毁谤正法者,其业障太重,阿弥陀佛不能救度外,其余纵属十恶之人,只要诚求忏悔,一心求佛,便蒙接引。观世音菩萨之誓愿,为我之一切功德,均普施于众生,十方三世众生一切业障苦恼,均归我代受,众生不成佛,我不成佛,众生都成佛,我方成佛。凡求子、求财、求寿、求权、求福、求解除疾病苦厄危险zai 难、求往生、求证菩提,以及一切所求,无不如愿成就。故修密者,任修何佛为本尊,均须兼修西方净土,因其他佛土,多赖自力,须修证至二地以上之菩萨果位,方可随愿自在往生,修净土者,或多赖佛力,少赖自力,或少赖佛力,多赖自力,只要一心求佛,纵具缚凡夫,亦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如行者誓愿往生毗卢遮那佛土(即中央金刚),或愿往生其他佛土,若自力不能往生,可先往生西方净土,后阿弥陀佛再按行者誓愿,以佛力转送于愿生之佛土。行者如兼修净土,赖佛力为阶梯,任何佛土亦易往生,如不赖佛力专仗自力,则任何佛土亦难往生。
问:显教法门修西方净土者,照阿弥陀佛经所说,须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方可决定往生。但一般居士,世务憧憧,终日奔走,衣食不暇,且人命无常,一口气不来,便成隔世。倘忽得急病,尚未能念到一心不乱程度,不知临命终时,亦可往生否?
答:修净土以信、愿、行三字为主。“愿”字是否恳切,尤为能往生与不能往生之重要关键。只要汝一心愿去,毫无疑心,虽功德浅点,亦可往生。如誓愿不坚,往生心不切,虽功德甚大,亦未必能往生。我讲个譬喻汝听:阿弥陀佛之慈悲愿力,譬之为一大圆圈,行者之心,譬之为一条坚牢长绳,绳端还要系一钩子,将此钩确确实实钩住大圆圈,不使脱离,则临终时,无论何人,佛力一吸,便蒙接引往生矣。如行者之心,虽为一条长绳,但绳不坚牢,或绳端无钩,钩不住大圆圈,则功德再大,亦恐怕未必能往生。总之,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平等普度众生,汝能往生与不能往生,只看汝是真愿意去与不愿意去为断。
问:修显教净土者,命终时能否往生,以愿去不愿去为断之理,已蒙上师开许,请问命终时,应如何发愿,方可决定往生?
答:修显教净土者,临命终时,对于一切事务,不管他亦不理他,亦不问自身四大分离痛苦不痛苦(平时念佛精进者命终时不痛苦),万缘放下,一丝不挂,将心团结为一,不使散乱,一心观想弥陀,求佛接引,如平时失足落海,求人援救,又如头发着火,扑救头燃之心一样;更要有坚固往生之自信力,我自信一定能往生,一定能蒙佛接引,果能如此发愿,无论何人一定往生。如稍存个“恐怕自己功德不大,不能蒙佛接引”之犹豫心、怀疑心,则一念之差,心力散乱,不能往生矣!学佛恰如打仗,决心不坚定者,往往功败垂成,决心坚定者,终获最后胜利。命终之顷,正如打仗者,判分胜负最后五分钟之有决心与无决心耳!
——诺那活佛《显密净土差别之开示》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4-13 12:39
十七、往生净土的正因是信愿
益西彭措堪布 信心是往生净土最关键的正因。《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
《安乐集》中安立三种心:一者淳心,指信心深厚;二者一心,指信心纯一;三者相续心,指信心相续,不杂余念。该论又说:信心如能相续,则是一心;如能一心,则是淳心。具此三心,如不得往生,无有是处。
《阿弥陀经》云:“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因此,释迦佛着重强调信心。行人首先应信受佛语真实不虚、真实有极乐世界的万德庄严、真实有往生净土的不可思议利益,由深信而发愿求生,由发愿而修习净业。所以,信心是往生净土的第一正因。
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并说:“信力圆时则佛力圆。”
《无死鼓声总持经》云:“具信善男或善女,谁有信心、胜解及恭敬心,将往生净土。”
什么是往生的正因呢?就是信愿。净土宗的蕅益大师说过一句话:“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就是说,能否往生极乐世界就看有没有信愿,往生品位是上等还是下等,全看修持功夫的深浅。同样,藏传佛教也是这样讲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净土教言》中说:“忆念阿弥陀佛和欲求往生极乐世界此二者最为重要。”意思是说,忆念阿弥陀佛,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欲求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发愿求往生。很多净土祖师都强调信愿这两个条件,这有什么根据呢?佛在《阿弥陀经》中亲口宣说:“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意思是说:舍利弗,你们都应当信受我的语言和诸佛所说。如果有人已经发愿、现在发愿、将来发愿,想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这些人都得到于无上菩提不退转的利益。过去已发愿的,已得往生;现在发愿的,现在往生;将来发愿的,也在将来往生。具足信愿就可以往生,所以信愿是往生正因。
信心是往生净土最关键的正因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十八、必须发愿回向求生净土
益西彭措堪布
人生非常短暂,一寸时光就是一寸命光,为什么不爱惜时光呢?近代的印光大师经常提醒人修无常,他老人家在自己房间里贴了一张大大的“死”字,就是提醒修往生、不执著娑婆世界的殊胜教言。
真正懂得光阴的宝贵,就不会空耗人生!就会念念持诵这个具有无量功德的心咒和佛号。真正懂得时间的宝贵,就会时时熏修净业,不舍得浪费一分一秒!如果我们把求生净土的净业放在一边,去修人天善法,只想得到一点人天福报,这也是浪费生命;如果我们只修小乘法门,只想一个人得到解脱,这也是虚度光阴;如果我们追求世间八法,那更是浪费生命。等于拿一颗如意珠换一颗糖吃。阿弥陀佛不希望我们只求这样的结果,佛的大愿是要我们这些痛苦众生快速往生他的殊胜净土,尽快获得不退转菩萨的果位。如果我们懂得尊重自己、爱惜生命,就一定会全心全意地投入,这样就容易感通佛心,就容易成熟净业,临终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亲眼见到阿弥陀佛,时时得到佛的开示,发明心地,证入法界,现前无量光、无量寿的大自在境界。这样的大境界,完全就是由自己现在真信切愿地修习净土法门而成就的。所以希望每位道友都能好好珍惜,在这样殊胜的法会中积累好往生资粮,临终都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一切善根都要回向往生净土
愿我迅速以此善 成就无量寿佛尊
一切众生尽无余 悉臻彼等之胜位
这是回向偈,即愿以此善根,能迅速成就无量寿佛的功德,同时令一切众生,都获得同样的果位。这里的发愿修成无量寿佛,同时已包含了发愿在临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关于回向,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说:“言回向发愿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又说:“心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同时此处也可加念各类净土回向文,以及《普贤行愿品》、《入菩萨行论回向品》等回向文,龙树菩萨曾说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可诵《普贤行愿品》中的“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二颂,同样可以得到大乘的回向功德。上师法王如意宝的《胜利道歌》在最后也劝人回向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说此善根愿诸众,解脱轮回深渊境,有缘弟子令欢喜,往生西方极乐刹。”净土学人的回向,就是把一切积资忏罪的资粮全部存入极乐世界的银行,到自己临命终时,悉皆取出,以顺利往生极乐世界。否则,若不回向,则在生起猛厉嗔恚、邪见等烦恼时,就极易烧毁自己的善根,所以应发愿供养、回向自己的一切善根,愿无边有情得以快速往生,故请佛陀无相银行帮我保存,不会怕谁偷了去,不怕烦恼烧毁,对于修行有很大的帮助。故此,做完善业后马上回向,何乐而不为呢?!同时,在作完其余善行之后,也应像印光大师所开示的那样:“无论诵何经,持何咒,须念佛若干声回向,方合修净宗之宗旨。”
益西彭措堪布《上师阿弥陀佛修法 极乐捷径讲义》
十九、出离心是往生的根本
达真堪布
乔美仁波切的《极乐愿文》里讲的很清楚,出离心是往生的根本,没有出离心,很难往生。因为到时候会留恋世间,走不了啊!若是有出离心,将轮回与世间视为火坑,视为苦海,那样就会日日夜夜求解脱,到时候就能把握住自己。因为对世间没有丝毫的贪恋,日日夜夜都在为求解脱而精进修行,这样就会把握住决定命运的最后关键时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真心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必须要生起出离心
达真堪布
无论是学修普贤的十大愿王,还是学修诸佛菩萨的行愿,都是为了往生净土,为了面见阿弥陀佛。往生净土的愿望很重要,是不是真心想往生,真心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能脚踩两只船,一个是此岸,一个是彼岸。想到那边去,但是放不下这边,这样很危险啊!你要到达彼岸,就必须要离开此岸;你舍不得离开此岸,就无法能够到达彼岸。所以,我经常强调出离心。
什么叫做出离心?就是断除对世间的贪恋。若是没有断除对世间的贪恋,就没有出离心,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心也是假的。现在很多人都说:“没有事,有阿弥陀佛的愿。”但是阿弥陀佛发愿的时候,也没有勉强众生啊!谁真想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求必应。但是我们想往生的心,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想面见阿弥陀佛的心,想和阿弥陀佛面对面交流的心是不是真的?这是最重要的。若是你真心想去西方极乐世界,真心想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第一时间就会来接见你,甚至会给你授记成佛。这是真实不虚的!
到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在西方极乐世界安排好了接见你,但是你不肯去,还牵挂娑婆世界这边,阿弥陀佛就没办法了,阿弥陀佛也不能绑架你,也不能把你抓走。否则,你即使到了西方某个世界,也不是真正的西方极乐世界,因为还是不自由的,心没有得到自在,显现的也不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变成阎罗王了,你还是在六道中。所以出离心很重要。若是你对世间没有丝毫的贪恋,真心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清除了往生的诸多障碍。这个时候,通过阿弥陀佛的愿力,一切障碍都能立即消除。
其实对世间没有贪着、生起出离心的境界并不高。小乘有这个境界,连一般真正入道的凡夫都有这个境界,真正入小乘道、入大乘道的凡夫都有出离心。但是临终转换的时候是摆脱生死轮回的关键时刻。你若是能真正放下今生,能真正放下世间,真心实意发愿求生净土,阿弥陀佛的愿力与加持立即就会融入相续。此时,所有的业障、烦恼障、所知障等障碍就会悉皆消除,立时就会面见阿弥陀佛,立即能住于极乐世界,这都是同一时间完成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4-13 12:41
往生净土就是密宗的即身成佛
黄念祖
“一生成办”现在很多人还是不大懂。密宗是一生成就。净土更是一生成就。我曾经问过贡嘎上师,现在学密的人有意的来标榜自己,压低净土,我说“往生净土算不算密宗的即身成就?”贡嘎上师很负责任,“你说的是哪个净土?”贡嘎上师的汉语说的非常好,我们交谈很畅快,他直接用汉语说,比翻译强的多(经过翻译后七折八扣的)。他问我说哪个净土?我说西方极乐净土。“哦,那就是即身成佛!”所以,到了极乐世界就是一生补处菩萨,当生都成佛。那一生成佛了,没有别的生了!所以说“一生成佛”就是指今世这一生嘛!
廿三、黄念祖大德谈发愿往生净土
我们一直不成就,不是永不发心,甚至也发过很勇猛的心,但是往往一遇退缘就懈怠了,退了下来。又碰到什么善因缘又发心,又过两天又凉了。进进退退,进一退九,好不容易进了一步,一退退了九步。(《心声录》)
今天发心,明天退心,进进退退,升升降降,经不起考验。“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鱼下籽很多,成鱼的极少。庵罗华是印度的一种花,开花很多,结果很少。菩萨初发心,发心的很多,成佛的很少,他退了。所以你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这个动力就不一样了,并且由愿起行,深信切愿,持佛名号,这个行就保障了愿。这样修行,阿弥陀佛就派二十五位菩萨随时保护行人,避免了一切魔的干扰。真正发心念佛就得到佛的加持,决定往生极乐,决定成佛。这就是入正定聚,所以也就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量寿经白话解》)
愿文每天念一遍,当然很好,但这只是熏习而已。要根据自己的愿生出行动,才真正成为你的愿。愿要起行,有行无愿,是盲目的行动;有愿无行,只是虚浮狂愿,甚至只是狂想曲,所以一定要有行动,要“积功累德”。(《无量寿经白话解》)
真发了菩提心,必然会走上一心专念、无有间断的道路。若不肯这样做,就证明他还没有真发菩提心。(《无量寿经白话解》)
目前但应抓紧一切可念之时间,不使虚过。如听任时光虚度,则过在自身。可念而不念,表所愿不切。信愿有亏,纵念得甚好,定力过人,亦不能往生。(《谷响集》)
《无量寿经》说“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一般人一碰到打击,壮志就消磨完了,学佛只是五分钟热血。唐译里是“纵沉无间诸地狱”,这地方包括地狱,本经是“诸苦中”,当然也包括地狱,所以法藏菩萨的誓愿,纵使堕入地狱,此行此愿也不退转,这正说明决定坚固。如果只有愿没有行,这是虚愿;单有行没有愿,这是盲动。所以要愿行相辅,愿以启行,行以证愿,才可以圆满成就大愿。(《无量寿经白话解》)
人们即生实信,自然出生求生净土之愿。故劝发愿以导行。经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也就是说众生听到经中所说极乐的依正庄严,就应当发起求生极乐净土的大愿。这个大愿极为殊胜,能发此愿,便与阿弥陀佛接迎众生之原相合。人若不发求生的愿,便不能往生了。因为佛恒顺众生,决不强迫众生。人若发愿求生,佛的全部愿力,就显现在这发愿人的身上。所以我们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故《要解》说‘次劝发愿以导行’。
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对于婆娑世界我们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叫作愿。愿很重要,所以说金刚非坚,愿力为坚。金刚石的硬度最高,可以消磨宝石玻璃,瓷器等,但金刚仍不算最坚,唯有愿力是最坚的。《普贤行愿品》说:人们临终时,一切诸根都败坏了,一切办法都没有了,只是这个愿王不相舍离。可见愿的重要。愿是盔甲,当我们要出生死,要同生死敌人做一决战的时候,什么是我们互身的盔甲?就是愿。蕅益大师指出,往生关键,就是信愿。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没有信愿;至于品位高低,那在于念佛的深浅。可见往生关键是正信切愿。有了正信,有了切愿,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要解》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要解》复说:‘若信愿坚固,则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定得生。’信愿要是坚固了,你临终能十念,那怕只是一念也能往生。《宝王三味论》说,临终一念也可以往生。反过来说,若无信愿什么样呢?《要解》说:‘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似的,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不可不知也。’由上可知我们若不先去解决‘信愿’这个往生的关键,不在这关键问题下功夫,只是肯念,于是在缺一不可的信愿行三资粮中,你缺了二个。如同三条腿的香炉,只剩下一条腿,能有一条腿的香炉吗?所以说念的‘风吹不入,雨大不湿’,如铜墙铁壁一样,也没有得生的理。可见花时间来研究‘信愿’是十方必要的。因为这是往生的关键。
愿的内容很直接,即厌离婆娑,欣求极乐。蕅益大师说:‘婆娑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舍离。’婆娑的赃秽,正是我们自心所感召的。既然是自心所感召的那就好办了!都是我自己生出来的,现在我不要它了,岂不是很容易!《要解》又说:‘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极乐即我心本来所感的,心净则土净。我自心本净,所以我理当欣求净土。如经典中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佛,其他佛国那么清净,释迦牟尼佛你这个国土为什么不清净啊?释迦牟尼佛就以足点地按一下,这个世界顿时清净,与极乐世界等等国土同样清净庄严,没有分别。可见此土何尝不净,只是因为我们自心不清净而已。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十方都有净土,此土也是净土,为什么释尊独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呢?这就显出阿弥陀佛大愿王超圣独异的特点。十方与此界都有净土,但是不容易生。诸方净土若不是断了见惑思惑生不了,甚至需要在破无明后方能往生。但是阿弥陀佛那里,保险你成功。这就是说个个成佛啊!所以阿弥陀佛是大愿王,他招收极广,教育极精,凡有来者,必定成功。所以我们要去。
再者,厌离婆娑的厌字很重要。有些修行人,未能出苦,就是由于还没生真的厌离心,对于这个世界的苦,常说八苦交煎。这八苦既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苦。现在谈生苦。人在做胎儿时,在母腹之中,受寒,受热,受压,受挤,暗无天日,不能自在。分娩时如山夹体,倒立而下,十分痛苦。这是粗提一下生苦。至于年老,耳聋眼花,背曲腿僵,牙齿脱落,行步艰难,腰酸背疼,浑身是病,也是很苦,并且是越老越苦。至于病苦,一般都有体会,现在不提。再有死苦,死苦如活牛剥皮,生龟脱壳,像风刀解体,这个苦很是可怕,更可怕的这个死不止一回,而是生生死死没有尽期的。其余就是怨憎会苦。自己碰到的人,总是常常给自己找麻烦,越是可怨可憎的人偏偏会合在一块了,这就叫怨憎会。爱别离苦,那就是跟谈的来的,有感情的,彼此相爱的人,偏偏要分离,生离死别;自己最希求的,偏偏求不到。末后是五阴炽盛苦。色受想行识,这是五阴。这五样东西,把你缠缚了,使你不能出离,此土是八苦交煎,还有什么可留念的?故应厌离。
其次谈空。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都是虚妄,转眼成空,一切都不真实。例如肥皂泡。五颜六色,光彩夺目,但一转眼就破灭了。第三是无常。佛在世时问弟子:人命有多长?一个人说人命在旦夕之间,佛摇头说:你不懂得。第二个人回答说在饭食之间,吃一顿饭的时候就能没有命了。佛还摇头说:你也不知 ‘道’。又有一个回答说:人命在呼吸之间。这口气出了,下口气进不进不知道。佛说:你知‘道’了。可见人生真是无常。今天虽好,明天怎么样很难说啊!第四,是无我。那里有个真实的‘我’?只是一个肥皂泡。可是世人处处爱这个‘我’。贪著钱财,有了财,自己就可以受用。贪色,就为了快乐。贪名可以荣耀,贪吃就可以享口福养身体,贪睡为了安逸。可是他不知道,自身只是个肥皂泡。任你怎么去爱护它,也是保不住的。以下我再补充一点厌离的理由,就是这个世界退缘太多,生命太短了。佛法是如此之深,如同大海。可是学习的时机,即我们的寿命又是这么短,难过百年。所以很难啊!并且处处是退缘。逆境还容易克服,最麻烦的是顺境,顺境缠缚人轮回啊!
一心求生,老实念佛,暗合道妙。所谓暗合,就是说不用懂多少玄妙的道理,只是信愿持名,不知不觉自然契合了真如实相。所以这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行者虽不懂玄妙的道理,但能信愿持名,不知不觉就暗合实相了。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就在这里。莲宗祖师道绰大师曾说:‘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这是说你还未能破相,那你就先别管著相不著相。只要专心去念佛,发愿决定往生。所以第一步你先不要求离相,你就是深信切愿老实念佛。你就这么念,你就往生。净土法门就是这么直接了当。
发愿往生净土,就不能脚踩两只船。若是又留恋世间,又想去极乐世界,这个愿就不真实了。所以要往生,就必须具有正信和真实的愿。六信里面,我们开始可先信这一两样。首先应信因果。如能信事信他,就会发愿。发愿之后就会持名念佛。我们通过实践就更好增加信心,从信事信他慢慢发展为信理信自。信心一深你的愿就切了,愿切了你就念的更专诚了,信愿如果真有了,乃至十念,决定往生。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所以我们要在信愿上多用心。 (黄念祖《净土资粮•发愿》)
善导大师两种深信:“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截流大师三种真信:“一信我与弥陀,觉性无二,我虽昏迷,觉性未失,一念会光,便同本得。二信性虽无二,位乃天渊,佛是究竟佛,我则随业流转。三信我是弥陀心内众生,佛是我心内之佛。忆佛念佛,必定见佛。”我与弥陀水乳交融,毫无间隔。所以我们念佛,自然感应道交,如磁石吸铁。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4-13 12:41
廿四、修行要务 立愿为先
黄念祖
发愿很重要。莲宗祖师省庵大师说:“修行要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具发就是全发,要全部发起自觉觉他的菩萨大愿。 (《无量寿经白话解》)
1、往生关键,就是信愿
经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也就是说众生听到经中所说极乐的依正庄严,就应当发起求生极乐净土的大愿。这个大愿极为殊胜,能发此愿,便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之愿相合。人若不发求生的愿,便不能往生了,因为佛恒顺众生,是决不强迫众生的。人若发愿求生,佛的全部愿力,就显现在这发愿人的身上,所以我们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净土资粮》)
蕅益大师指出,往生关键,就是信愿。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没有信愿;至于品位高低,那在于念佛的深浅。可见往生的关键是正信切愿,有了正信,有了切愿,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要解》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要解》复说:“若信愿坚固,到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信愿要是坚固了,你临终能十念,哪怕只是一念也能往生。《宝王三昧论》说,临终一念也可以往生。反过来说,若无信愿怎么样呢?《要解》说:“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由上可知我们若不先去解决 “信愿”这个往生的关键,不在这关键问题下功夫,只是肯念,于是在缺一不可的信愿行三资粮中,你缺了二个。如同三条腿的香炉,只剩下一条腿,能有一条腿的香炉吗?所以说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一样,也没有得生的理。可见花时间来研究信愿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是往生的关键。 (《净土资粮》)
中国佛学院有学员告诉我:国清寺有一个和尚,他听到什么声音,风声、雨声等等,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他佛号念得很好,结果他早上上吊,吊死了。所以大家要知道,信愿不具足不行,这证明了蕅益大师的话。所以我们大家要读诵大乘,提高自己的信愿,也是发菩提心(蕅益大师说,发愿求生净土,即是无上菩提心)。《华严经》的话:“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这一点很重要。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2、愿为铠甲 可出生死
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对于娑婆世界我们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叫作愿。愿很重要,所以说金刚非坚,愿力为坚。金刚石的硬度最高,可以磨毁宝石、玻璃、瓷器等。但金刚仍不算最坚,唯有愿力是最坚的。《普贤行愿品》说:人们临终时,一切诸根都败坏了,一切办法都没有了,只是这个愿王不相舍离。可见愿的重要。愿是铠甲,当我们要出生死,要同生死敌人作一决战的时候,什么是护身的铠甲?就是愿。 (《净土资粮》)
3、有愿必成 现生不退
信愿持名,不但是临终往生,若人根器猛利,修持精进,于现生就有不可思议感应。晋代有一穷苦的人,生活困难,生起厌离心,乃专诚念佛七日,感阿弥陀佛现身说法,当下悟无生法忍,号觉明菩萨。《观经》中,韦提希夫人,只是在家妇女,闻经见佛,也获无生法忍。 (《净土资粮》)
凡夫往生净土,虽未断惑仍是凡夫,但都入正定聚,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这已经令人震惊了,可是善导大师还有更令人震惊的话。大师开示说:本愿也“具现生不退之密意”。就是说弥陀这条愿(注:二十九愿,住正定聚愿)也包括我们仍在地球上生活还没有往生的修习净业的人。大师是依据经中二十二品里头(原是唐译本)“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中“若当生”怎么讲?应当生,还没生。咱们算不算?你现在虽然没有往生,你还是个人,但凭弥陀大愿之力,你临终会往生。你现在人世,就已经住于正定之聚,超过十信位,不再是升沉不定了。这才叫不可思议之法,所以是大恩大德。又《阿弥陀经》云:“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只发了愿,就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既然不退转了,就是正定聚。所以净土法门不可思议就在这里。所以善导大师就说,这个愿也具现生不退之密义。 (《无量寿经白话解》)
当生的人同往生极乐的人一样,都住于正定聚,决定成佛。这个意思《阿弥陀经》里头也有。……大小两经相合,证明当生极乐的人,身仍在娑婆,就同往生的人一样,同入正定聚,这真是无上的幸运。所以先师夏老听到净土法门后,一个人在屋子里头笑了几天,就是自己笑,笑什么?笑“我这回可得到出三界的路啦”。不然,哪里有路?所以这一点很要紧。 (《无量寿经白话解》)
4、承信启行 具足资粮
信、愿、行是三资粮,缺一不可。例如照相机三条腿的架子,一条腿不能缺。法藏比丘的殊胜信心居第一位,已介绍于前,所以紧接着介绍愿行。愿字很重要,这是自觉觉他的关键。“愿”是从信而来,有了信心才会愿意去做,它是信心的果实,而且它必然要产生行动,所以愿字是承信启行的关键。弥陀因发大愿的誓海,称为大愿王。为证此愿海,法藏比丘于无量劫积功累德,一心庄严极乐净土。由大愿产生大力,出生了大行,成就了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与普度众生的净土法门,其中的关键是“愿”。 (《无量寿经白话解》)
慈照宗主他劝人发愿有几个偈子:“持戒无信愿,不得生净土”,你持戒,没有信没有愿,不能往生。“唯得天人福”,所得的只是人天之福,福尽还得受轮回。“发愿持戒力”,你又发愿又持戒,“回向生乐国”,你拿这个来回向。“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这样的行持,一千人一个也不会丢掉,决定如愿哪!所以就是要发愿。 (《无量寿经讲座》)
这就是长行的总结,这八句:“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来所行,亦应随行。种修福善,求生净刹。”全有了:理呀,事呀,正呀,助呀。救命的一句:“求生净刹”。坚决求生,这愿要切!愿要切,你念不念?你自然要念,那就行啊!相反哪,念得很好,你愿不坚,还在留恋娑婆呀,不见得去得了。留恋娑婆,你喜欢谁是留恋,我讨厌谁,也是留恋哪。爱和憎是一件事 ——情见,总之是娑婆世界人的情见。你心里老讨厌,讨厌得不得了——同样是留恋娑婆,这是娑婆世界的东西,你老是想着它。你老讨厌它,你还是想着它。你干嘛老惦着它?这就是留恋娑婆,你放不下,放不下,这就叫留恋。不是说谁跟我好得不得了,我就是舍不得他,叫留恋。一切事,你只要放不下,皆是留恋。所以要求生净刹,那就不要放不下。 (《无量寿经讲座》)
5、人身难得 切莫因循
人身难得,哪方面难得?天人比人聪明,有福有寿,天人比人好。为什么不说天人身难得?因为在解决根本问题来说,天人身不如人身。天人享乐放逸,不像人能精进;人身难得而易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这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最好机会是人身,但这个机会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三途一报五千劫,如何得了!因此第一个问题很明显,活着就是为解决生死,也就是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 (《谷响集》)
“一念因循,轮回无尽。呜呼苦哉!”一念因循,因循——我等等再说,还有些事没放下,或者有人说等我退休嘛,或等什么事办完再说吧!一念因循,这一念就提不起来,这心就发不起来。这一念因循不是小事,你这轮回六道就无穷无尽了。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当今末世,欲出生死,唯有求生净土之一法。修禅、习密、学教,无一不可,但不求往生则不可,盖“菩萨有隔阴之昏,声闻有入胎之惧”,今生修证纵不无进益,但来世一堕母胎,往往昧失前因。试看今生所行之事,往往忘得干干净净,焉能保证来世不忘本愿?生死不断,则恶趣缘多,再失人身,何堪设想!故云“誓尽此生出娑婆”。 (《谷响集》)
生死苦海,实可畏怖,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了脱之道端在“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切莫蹉跎,错过今生。“此回若错真成错,再出头来是几时?”愿共勉之! (《谷响集》)
三界六途一大梦,四生九有万重难。
从今踏上回家路,佛号声声震大千!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江山易得,大道难求;人生易老,富贵难留。
轮回路险,世道堪忧;黄粱梦短,何必贪求。
佛法无边,信入得救;往生净土,光明自由。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花开见佛,亲侍弥陀,授菩提记,圆满佛果。
化身无量,重入娑婆,普度众生,悉皆成佛!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一旦无常至,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
世上光阴短,地狱噩梦长,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波,欲免轮回苦,及早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妄念死,自性法身活。
得道西方去,莲花朵朵开,花开无数亿,朵朵见如来。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反观此世间,犹如梦中事。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究竟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