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在这种乱世不造罪业,不跟人结怨,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这是真正导引众生同归极乐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5-8 17:05     标题: 在这种乱世不造罪业,不跟人结怨,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这是真正导引众生同归极乐

2015-05-08海賢老和尚

 1:海贤老和尚教给我们,他教的什么?任何一个人,男女老少、贤愚不肖,不管是什么样的根性,一句阿弥陀佛圆成佛道。他证得的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彻悟之后为我们表法,把《华严》、《般若》、《无量寿经》完全落实在生活当中。他每天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那叫随缘;心里面一句阿弥陀佛从来没有断,那叫妙用。

 2:贤首国师教我们修行方法里面四德,「随缘妙用」,表法是第二句,「威仪有则」,行住坐卧不失威仪,做到尽善尽美。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全是一句佛号,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真正妙极了,真正难得。

 3:他能成就,我们怎么不能成就?他示现的一个农民,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虽然剃度出家,师父只教他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他念到往生,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有几多人能活到九十二岁?他念这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

 4:证得念佛三昧,我估计他在四十前后,也就是说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跟禅宗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是同等的境界,跟教下的大开圆解都是同等的境界,这个境界里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真正得大自在。

 5:虽然证得,不说;虽然不说,他露了,显露了,显露在哪里?显露在生活上,显露在穿衣吃饭,显露在农耕,显露在接待宾客,跟大众相处。光盘上讲的这句话应该是真的,不是假的。只要跟老和尚接触的人,没有一个人不喜欢他,他非常和蔼可亲,一点架子都没有,一丝毫傲慢的心态都没有。

 6:孔子一生的德行,他的学生赞叹老师有五德,一般人没做到的夫子做到了,这五德是温良恭俭让。老师温和,你跟他接触,你感到很舒服、很快乐。老师善良,对待一切人事物没有丝毫恶意,你得罪他,他不在乎,他没放在心上。在他面前说错话、做错事情,他不会责怪,为什么?他知道你为什么会做事不妥当,他晓得,他会教你,他不会责怪你。

 7:节俭,海贤老和尚节省,非常俭省。从这些小地方你就能看到爱惜物力,晚上不需要灯明的时候不开电灯,睡觉睡得很早。一般起来也很早,通常是三点钟起床,有时候一点、二点起来了,起来烧香、拜佛、念佛、绕佛,这是他的功课,一生没有改变。

 8:往生这天晚上,他敲着引磬念佛,平常没有敲引磬的。念了一夜,没人知道,大家也没在意。第二天早晨,他们道场也是三点钟起床做早课,早课做完之后,看到老和尚房间里还有灯亮着,这奇怪,老和尚节省,怎么还浪费电?习惯上,睡觉的时候他一定熄灯,灯为什么亮的?进到房间里看,老和尚往生了,走了。

9:灯也是表法,老和尚虽然走了,你看灯没有熄,佛光普照。他不是把灯熄掉走,灯开着走的。里头都有表法的意思在,你要会看,老和尚点点滴滴为什么。


10:贤首国师《还源观》上的四德,末后两句,「柔和质直」,这是教我们做人的态度。质直是真心,里头要用真心,外面要用柔和,跟人家接触人家生欢喜心。老和尚一生,没有人看到他发脾气过,不会发脾气,不会以傲慢的心态待人接物,谦虚、忍让,非常了不起。你欺负他、得罪他,他原谅你,他没放在心上。

11:活在这个世间,一生辛辛苦苦,「代众生苦」,做出一个好样子来。做人应该像他这样,自己的业障消干净了,自己修行的功德圆满成就了。处处学。一天看三遍,看上三百遍,你的欢喜心生出来了,为什么?愈看愈有味道,把这个里头的奥秘看出来了。

12:遍数少了看不出来,为什么?你有烦恼,你有业障障碍了,老和尚表法的义趣你不能觉察。遍数看多了心定了,清净心现出来你就看出门道了,看出门道,法喜充满,你就会跟他学习。像他这样子处事待人接物,在这种乱世不造罪业,不跟人结怨,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这是真正导引众生同归极乐。

  文章恭录—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51集2014/06/01



  学习《贤公和尚 学佛榜样》全球同学共修活动

  号召同学们遵师教诲,老实、听话、真干,用真诚心、清凈心、恭敬心,一天至少看叁遍贤公光碟,念一万声佛号。依众靠众,互相影响、鞭策、鼓励,克服懈怠、懒散之习气,精进学习,必得贤公老和尚慈悲加持,以期早日取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把握。

  《海会圣贤》全集收藏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5-8 17:06

为什么生生世世修学都不能成就?这个前面也曾经多次的提示,放不下,毛病出在这个地方。起心动念先有个我,这就坏了。我、我所有的,我跟人当中有一道很深的界限,虽然无量劫的修学,都在增长我执,这是我们没有法子脱离三界,没有法子超越六道的原因。我们在《金刚般若》里面看到,过去虽然常常读《金刚经》,实在讲没看清楚,太粗心太大意了。以往总以为,菩萨要离四相、要离四见,像小乘初果、二果、四果阿罗汉大概没有!在《金刚经》上明明跟你说明,须陀洹已经不做得须陀洹的念头;换句话说,小乘初果已经把四相放下了,他才能证得初果。由此可知,我们为什么连个初果都不能证得?坚固执著四相。这一部《金刚经》,你要能懂得这个意思,你得的利益就很大。这才晓得,如果不离我相、不离人相,起心动念还要落在这上面,往生都不能成就,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往生不能成就?这经上讲得太多了,往生的人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里头没有四相,有四相就不是菩提心,这几天说得很多了。

  所以,我们比不上那些没念过书、不认识字的老阿公、老阿婆,比不上他们。他们心清净、他们真的放下,没有分别。你给他说好的,他笑笑,阿弥陀佛;你去说不好的,他也笑笑,阿弥陀佛。他的心真清净,他一心专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界好人也好,坏人也好,好事也好,坏事也好,与我统统不相干,再不过问。他到这个境界,所以他能往生。如果周边这些人事还常常要去过问,那个麻烦大了,那叫魔障,你脱离不了魔障。所以这一关就很难透脱。

 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看到很多例子,证明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可以成功。从前的人能做得到,我们现在的人也可以做得到,问题就是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够真正去做?是不是能够真正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切放下,不是说连我们的生活都放下,那就错了,我们生活本分的工作尽心尽力去做,不是本分的一概不过问。不应该看的他去看,不应该听的他去听,看了、听了回来就胡思乱想,甚至於看多、听多,对念佛这个法门起了怀疑,这是绝大的错误。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不要看经,也不要念咒、参禅、也不要去搞神通感应,甚至不要做法会,做法会也是打闲岔,这才叫做不夹杂。念二、三部是中等根性的,念一大堆是下等根性的,上上根的人一生一部《弥陀经》、一部《无量寿经》,一部经就够,那才叫做真正上上根,为什么?纯而不杂,不夹杂。

  我们念净土五经,还夹杂著观想、观像,《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的,还会起这些念头都叫做打闲岔。连这个东西都打闲岔了,何况其他的?遇到别人说「你读的经太少,这个也不晓得,那个也不晓得」,不知道,心清净,有什么不好!遇到这些人,我们自己谦虚一点,「我根性劣,我受持这一本就够了,再多一种我受不了,你们根性利,你们可以多学」,恭维他几句就好了。即使是讲经也不需要知道太多,时代不一样了。隋唐那个时代要博学多闻,为什么?佛法的风气非常普遍,学习的人很多,有此必要!现代这个时代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现代,诸位仔细去观察,这个时代表面上看起来,佛教好像挺兴盛的,其实它是佛学,它不是学佛,完全是形式、表面的,没有真正修学功夫在里面,这个环境要认识清楚。

  在这个时代,我们自己这样修学,自己得大利益;遇到有缘的人,所谓有缘就是他能够接受,我们把这个法门推荐给他、介绍给他,他能够得利益;无缘的人,合掌令欢喜,叫他欢欢喜喜。机缘没有成熟的人,你硬要去度他,你不是自找麻烦!佛都度不了,你有什么能力度?缘不成熟,佛都不能度,佛门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他现在还不能接受,还听不进去。不能接受的、度不了的,我们要明了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合掌令欢喜就好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