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乘無量壽經 (三十三)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5-10 10:41
标题:
大乘無量壽經 (三十三)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三十三集)
1998/11/2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请掀开经本第十一面,经文第三行︰
【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踰者】
今天我们接着再介绍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这个时候他是以国王的身分出家拜师学道。前面曾经介绍过他的禀赋「高才勇哲」,在修学过程当中都超越了他的同伴。今天我们接着再看经文,『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殊」是殊特、超胜,也就是说他的德行、他的弘愿超过一切大众,也就是超过一切菩萨,这个地方我们要明了,也应当要学习。诸佛如来在因地都发大愿,我们现在在因地也发大愿,愿是发了,愿能不能兑现?这就有问题了。如果所发的愿能够圆圆满满兑现,百分之百的兑现,这个愿就殊胜了。如果愿虽然发了,也能做到,但是做得不够圆满,这个愿就欠殊胜。许多凡夫佛子,愿是天天发,完全没有兑现,所以修学怎麽会有成就?法藏的「殊胜行愿」指什麽?通说就是四弘誓愿,别说是下面「第六品」所讲的四十八愿。愿虽然有四十八条,归纳起来还是不超过四弘誓愿,所以四弘是总说,四十八愿是别说。四十八愿显示四弘誓愿他百分之百的做到了,这就是他殊胜之处。
四弘愿里面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也都发这个愿,常常在共修的场合当中,在礼忏当中,我们也都念四弘誓愿的偈子。念是念,到底有没有发?这就很难说。不是说我们念了就发了,没有那麽简单。每个人发,每个人发的情形不一样,你做到了几成?愿文里面说得很清楚,众生无边,不只我们居住的这个都市,也不只这一个国家,也不只这一个地球,无量无边是指的尽虚空、遍法界,我们有没有这麽大的心量?现在同学们都有一些科学的知识,知道太空当中有许许多多的星球,星球的数量是没有办法数尽的。而这些星球当中,决定不是只有地球这一个星球上有人类居住,所谓是有高等的生物。科学家们相信,有高等生物居住的星球,数量还是很多很多。他们所说的高等生物,只限於我们今天讲的动物、植物,指这两类。佛给我们讲六道,而六道的观念、六道的事实,在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也就是说二千五百年前,古印度许多古老的宗教家,他们都承认,他们都肯定。怎麽知道?都是在甚深禅定当中见到的。所以我们晓得,很深禅定里面突破了时空。实在讲,今天我们佛家讲的十法界,很像科学家里面所说的十种不同空间的维次,所谓是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乃至於无限度的空间。科学家懂得,知道宇宙之间有这个现象,但是现在还想不出方法来突破。
由此可知,今天世间人的观察,无论用什麽样的科学仪器观察太空,实在讲也只能观察到三度空间,充其量观察到四度空间,再上去就看不到了,就不是科学仪器能够做得到的。这就是说现代有许多传说,说看到外太空飞行的工具,一般人称为飞碟,也发现了有许多的状况;甚至於传说还有外太空人、外星人,曾经降落在我们地球上。现在一般书店里面报导这些的书刊数量很多。是不是真有这回事情?非常可能有。像传说当中的飞碟,飞碟我是亲眼见过的,我相信有这个东西存在。我看的时候不只我一个人,我旁边很多朋友们同时都看到;而到第二天报纸上也刊登出来,许多人看到。这些说明凡是能够看得到的,外星人到地球上来登陆,他在六道里头还是属於人道,他不是天道。如果天道,天人要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何必还要用工具?还要用飞行工具?不需要了。他还要用飞行工具是人道,不是天道。由此可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天有二十八层,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叫一个大千世界。佛告诉我们像这样的大千世界,在太空当中无量无边,没有法子计算的,经上常讲「恒河沙数」。
这麽多世界,实在讲,哪一个世界里面都有众生。我们为什麽能够这样肯定?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我们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这个道理是什麽?依报是从正报变现出来的。法相唯识宗的典籍就讲得很清楚,讲法界的形成,最初是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无明变成三细相。三细相就是讲宇宙生起的因缘,无明业相;从无明业相里面生出见分;由见分再生出相分,相分就是境界相。那怎麽可能说有一个星球上面,没有正报的人住在那里,他怎麽会出现依报?怎麽讲也讲不通。现在我们地球上人类科技发展,算是有了初步的成就,我们太空人也登陆月球了,证明月球上没有看到有人。人没有看到,畜生没有看到,那月球上有没有鬼住?他就看不到了。我们地球上有鬼住,偶尔也有见到鬼的;也有神仙住,我们这个地球是凡圣同居土。
唐朝时候的记载,五台山大圣竹林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曾经有人遇到过。你们读《慈悲三昧水忏》,念到悟达国师害了人面疮,求助於迦诺迦尊者;迦诺迦尊者是阿罗汉,他的道场在四川。他跟他有缘分见到了,病治好之後离开道场,再回头一看道场没有了,变成一片荒山。所以我们晓得,菩萨的道场、罗汉的道场、天人的道场、鬼神居住的地方,我们人见不到;见不到不能说没有。我们今天只可以说月球里面没有人,没有我们熟知的动物。动物的种类非常复杂,有些动物我们人见不到,所以只可以说,我们人类熟悉的动物见不到,说不定还有我们肉眼见不到的那些生物,居住在这些星球上面。《药师本愿经》里面给我们讲的月光菩萨、日光菩萨,不但是月球里面有菩萨住,太阳火球里头也有菩萨居住。这种境界正是像《华严经》上所说的,「不思议解脱境界」,不是我们凡夫能想像得到的。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众生种类、族别之多,也是无量无边。四弘誓愿这一句,这一切众生我们都要发心去度脱,你说这个心量多大。我们今天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能够接触得到的众生,我们要度他。接触不到,我们知道决定有;接触不到是我们的能力没有恢复,我们肯定他存在。我们相信佛的话,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佛决定没有妄语;而且佛所说的话,决不是神话、决不是预言。佛要我们一桩一桩将它证实,在修行是信、解、行、证,要把佛的话证明、证实,要我们真正认识明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我们现在能见到的也好,见不到的也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关心他,我们常常念他,所以才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心愿里面包含着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这个度是什麽意思?用现代的话来说,关怀他。我们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众生需要帮助的话,只要我们自己力量能做得到,一定要伸出援手,一定要帮助;没有力量帮助,我们也要真诚为他祝福,这是度的意思。为了要帮助这些众生,佛法里面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个愿心多大,一个众生也不舍弃。这个事情只有佛才能办到,菩萨都不能做到圆满,只有佛才能做得圆满,何况我们凡夫。
所以我们要发愿帮助一切众生,首先自己要修成佛道。为什麽?到佛的境界,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能力完全恢复了,我们的眼睁开来,远可以看到虚空法界,尽虚空、遍法界我们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就像佛在经上讲「如对目前」,就好像我们人面对面,看得那麽仔细、那麽清楚。经上尤其举例,多远距离?一旬,一旬是我们中国人讲八尺,八尺的距离很近。我坐在此地跟你们的距离不只八尺,大概有二十尺都不止。你想想看,那麽近,那不是看得很清楚。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我们看极乐世界也如同面前,能力恢复了。往小处去看,不必用科学仪器,我们能看到桌椅板凳摆在我们面前,事事物物看到这个东西里面的原子、电子、粒子,看到它在里头运动,这是你见的能力恢复了,眼的功能。耳的功能恢复了,我们今天讲的声波,宇宙之间的声波也是无量无边,我们能够想像得到,能够理解。声波是从哪里来的?振动来的,只要有振动就有音声,振动幅度大小不一样,於是形成波的长短不相同。我们今天这个耳,在许许多多不同音波里面,只能够接收非常窄小的一部分,比这个音高的我们听不到,比这个音低的我们也听不到,这个大家都能懂得,都能理解。如果我们耳根能力完全恢复了,极高的音波我们能听得清楚,极低的蚂蚁在蚂蚁洞里说话,我们也能听得清清楚楚。你的能力要不能恢复,你怎麽能帮助一切众生?所以恢复能力,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大事情。
能力要怎麽个恢复法?佛在《华严》上告诉我们,「出现品」里头经文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是一语道破,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如来,都有佛陀那样的智慧、那样的德能。德能就是我刚才所举的耳目聪明。你的目,眼睛能够见虚空法界,耳朵也能听虚空法界,哪里用得我们现在这麽麻烦!我们在此地讲演,我们知道现在全世界,有许多人在这个时候,同时在收看我们的讲经,借重科学仪器来传播,这多麻烦!佛说我们有本能,不需要借重任何仪器的帮助,诸佛如来在他们本国讲经,我们这儿能听到、能看到。不但我们眼能看到,耳能听到,我们的手还能摸到、还能接触到,这真正是不可思议,这是讲的德能。「相」是相貌,如大经上所讲,「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我们人人都具足。为什麽今天全部都丧失了?这正如佛说的,我们怎麽失掉的?妄想、执着,这当中还有一个分别,省略了;妄想、分别、执着把我们的能力丧失掉了。
我们也很清楚能体会到十法界怎麽来的,十法界里面的众生都是迷,都没觉悟,只是迷的有浅深不一样。六道迷得深,四圣法界迷得浅,只是这个差别而已。四圣法界没有见性,这经上讲得很清楚;一定要突破十法界,证得一真法界,才算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我们知道十法界从哪里来的?从分别、执着而来的。有分别又有执着,是六道;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六道就没有了。剩下来的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他们有分别没有执着;如果分别也没有了,那就好了,十法界没有了,入一真,一真是平等法界。诸位要晓得十法界不平等,一真法界就平等了。你有分别,你就没有办法入平等法界,所以要把分别舍掉。
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我们舍一切执着,就舍六道轮回。一切执着,不论是世法、佛法,《金刚经》上讲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告诉我们佛法都不可以执着,你执着佛法还是错误。佛法要不要?要。不但佛法要,世间法我们也要;要没有关系,执着不得,分别不得。只要你离分别、执着,世出世间法你就受用自在,你就得大自在。这正是《华严》上给我们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本来是没有障碍的,障碍都是出在妄想、分别、执着。你妄想、分别、执着不断,理事有障碍,事事有障碍,只要你把这个东西舍弃之後,事事就没有障碍。我们在大经里面看到如来得大自在,唐译的《华严经》形容他「师子频申」;晋译的《华严经》里面「师子奋迅」,都是比喻大自在的意思。由此可知,我们如果不能恢复自己的智慧德能,这个愿是空愿,不能兑现,你没有能力帮助别人。
要怎样恢复自己的能力?佛教给我们断烦恼。所以第二愿「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的头绪太多了,说不尽,佛经里面讲「八万尘劳烦恼」。八万不是随便说的,真有,你们查查《佛学辞典》,查查《教乘法数》,八万四千烦恼真的它一条条给你列出来,真有那麽多。而四弘誓愿愿文里面跟我们讲的「烦恼无尽誓愿断」,比八万四千还多,不只八万四千。怎麽个断法?如果你要是一桩一桩断,那就太麻烦了,那是很笨的修学方法。在中国古代的祖师大德教我们,实际上都是佛在经中所说的,修行要从根本修,断烦恼要从根本断。这就像砍树一样,你不想要这棵树,把这棵树去掉,你怎麽砍树?先去摘叶子,一片一片叶子摘下来,然後再削枝,你说你有多麻烦。聪明人从树根挖下来,马上就拿走了,哪有那麽麻烦事情。烦恼虽然多,它有根,根是什麽?就是刚才讲的妄想、分别、执着,这是根。你要不知道妄想、分别、执着到底是什麽东西?佛很具体的告诉我们,贪、瞋、痴、慢,我们就恍然大悟了。「身见」,头一个是身见,把这个身体看作我,执着身体就是我,这是烦恼的根本。从这个错误的认知,产生出我贪、我瞋、我痴、我慢,麻烦来了,都是一个「我」字。这个「我」是从执着里面生的;妄想、分别、执着里面产生的,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跟你讲真话。佛说这些,那有没有我们这个身体在?有。佛讲的「无我相,无人相」,那个相是你分别、执着的相,是无那个相,不是没有这个身相;这个身相在,每一个身相都在此地。「无我相」是没有分别、执着的我相;没有分别、执着的人相;没有分别、执着的众生相。「寿者相」就是我们今天讲时间跟空间的观念。寿者是指时间,时空是抽象观念,换句话还是从分别、执着里头产生的,不是真的。佛教给我们离相,是离妄想、分别、执着的相,不是我们事实这个相,你要搞就搞错了。这个相是怎麽回事情?在相宗里面讲,阿赖耶的相分;如果从性宗里面讲,唯心所现,这是唯心所现的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就是说的这个。这是诸法实相,这个相不碍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碍事的是什麽?碍事的是你妄想、分别、执着那个相,那个相碍事。这个道理就很深很深,要细说得相当长的时间,好在《华严》後面还都会说到,而且说得很多。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断烦恼一定从根本上断,这我们常讲看破、放下。看破,了解事实真相;放下,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更具体的说,放下贪瞋痴慢,放下是非人我,我们过的生活,就是诸佛菩萨高度智慧的生活。所以你一定要先断烦恼,你不断烦恼没有能力学佛法。
所以烦恼断尽之後,这第三愿叫「法门无量誓愿学」,你学法门就很简单、很容易。为什麽?智慧开了,烦恼断了之後智慧开了,无量无边的法门一接触就通达。诸位在《无量寿经》,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看到,西方极乐世界修学的状况,你看多麽殊胜,不但阿弥陀佛天天讲经说法,西方世界六尘都说法。诸位听了半年的《华严》,六尘说法的意思应该能懂得一点。六尘真说法不是假的,树木花草、一切万法没有一样不说法。又何况每个人都有能力,每一天亲近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你去供佛,你是修福;供佛当然听佛说法,闻法是修慧,西方极乐世界是福慧双修最好的一个处所,最好的道场。所以释迦牟尼佛劝我们到那边去,十方一切诸佛劝勉我们到极乐世界去,道理就在此地。为什麽不到别的世界去,一定要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修学环境最佳之处。如果论其余的,有些世界比极乐世界还要殊胜,极乐世界不能跟它比的。但是论到教学、学习,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都比不上极乐世界。我们要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才明了诸佛菩萨劝导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真正的意思。这个时候修学就快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智慧,跟如来果地上智慧无二无别。所以末後说「佛道无上誓愿成」,那是结果。四弘这四条在此地略说。法藏菩萨如何将四弘誓愿落实?如何将四弘誓愿修到圆满?那就是四十八愿。我们学这部经要在这个地方着眼,这个地方一点都不可以马虎的。
此地的经文只有一句「殊胜行愿」,行跟愿一定要合起来,有愿有行。愿在前头引导你,以行去践愿,实践你的愿望,你的愿望才能达到,才能够圆满。希望同修们要细细的去思惟,细心去体会。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应该怎样用心?应该怎样修行?一定要发愿,要能舍己为人。法藏能满愿,就是循着这个原则去做的。法藏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这个道场,不是自己享福,提供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只要喜欢这个地方,都欢迎你来修学,这个福报大家享,他自己没享。我们今天学佛,修学净土,这多麽殊胜,修学净土就是学阿弥陀佛。我们像不像阿弥陀佛?每一天至少要问几次,我像不像阿弥陀佛?不像阿弥陀佛不行,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一定要像阿弥陀佛。怎麽个像法?我以前说过多少遍,要把这部经字字句句都做到,你就像阿弥陀佛。这部经就是阿弥陀佛,所以我们要真信,要能够理解,要依教奉行。不是念阿弥陀佛的愿,是依照阿弥陀佛那个愿,我们要发愿,发跟他同样的愿,修跟他同样的行,这才像阿弥陀佛。有个两、三分相像,你就决定往生;你能够修个八、九分的相像,上上品往生,这是我们应当要努力的。
下面这一句味道也很足,「及念慧力」。实在讲,这一句是讲我们行门的根本,五根、五力。此地讲念慧力是讲的五力,根有了力。五根只讲到念、慧,其余三个省略掉;「信、进、念、定、慧」,它把「信、进、定」三个字省略掉,意思是圆满的,决不是漏掉的。因为这个经文它四个字一句,这是文字之美,意思很圆满,文字上有省略,我们要知道。但是你想到五根、五力,你就必须要知道「三十七道品」,前面还有「四念处」。念处我们有没有?念处是智慧,也是我们讲的看破。四念处是教给我们四种正确的观念。我们今天修行,同修们常讲功夫不得力,你的根基没有紮稳,你功夫当然不得力。不得力是什麽?放不下,为什麽放不下?没看破。佛教给我们从哪里学起?从四念处学起。
四念处第一个「观身不净」,这是初步入门。就是让我们对这个身见虽然不能断掉,这个执着要减轻,那就有进步了;从观身不净这个方法减轻我执。身虽然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少不了它,佛家常讲「借假修真」,我们要借这个假身修真性,没有这个假东西还不行。所以它有用,你尽量去用它,不碍事,不能执着它。这是我过去讲经常讲的,我们在这个世间一切万物,我们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使用权有用,所有权就是执着,不必要我所有,我有得用就好了。这个讲堂,我们在此地讲经,我们坐在这里,我们有使用权,所有权是居士林的,不是我们的。对这个身体也是一样,不要执着这个身体是我,不要过分的去爱护它,过分的去照顾它,错了。我要利用它、要使用它,我绝不执着它,然後舍身受身你就自在了。所以佛教给我们的法子好,教你常常观察「观身不净」,这不是个乾净的东西,不是一个好东西,你那麽珍惜它,那麽爱护它干什麽?错了。
第二教我们「观受是苦」,受是什麽?享受。在新加坡人都有福,这是福地,世界上许许多多地方人在受苦受难,这个地方人衣食丰足。你仔细想想,你天天享受的,你是乐还是苦?不错,很快乐,你不知道真苦。为什麽?因为你三餐饭吃得很饱,饭菜都吃得很可口,很乐;一天不叫你吃饭,饿得苦,苦就来了。由此可知,三餐饭是药,是救苦的,你少一顿就苦了,少两顿更苦了,你才知道你的享受是苦。你为什麽没有感觉到苦?是因为到时候你就吃药,把那个苦伏下去,你就没有感觉到苦了。一次药吃迟了时候,苦就现前,你还不觉悟!世间的享受只有苦没有乐,所以跟你讲,苦是真的,乐是假的。怎麽说?乐会变成苦,乐就是假的;苦不会变成乐,所以苦是真的。以吃饭来说,你吃一碗很快乐,吃到好吃的,吃二碗也很快乐,连着叫你吃十碗、二十碗你就苦了,乐不就马上就变成苦了。肚子饿很苦,饿一天苦,饿两天更苦,饿上十天、二十天,只有一直苦下去,绝对不会说饿到一个时候会乐了,没这个事情。乐是假的,苦是真的,你自己要好好的去想,佛讲的话一点都不错,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心是什麽?念头,念头七上八下。所以世间人往来,你明白觉悟了,虚情假意,哪有真的?给你说真心,怎麽对你好,怎麽爱你,过两天就变了,心里马上就变掉了。所以你要明了,听佛的话觉悟了,他说好,笑一笑,假的,不是真的;他说不好,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反覆无常,这都是讲的事实真相,这是凡夫。诸佛菩萨他们的心是真常,叫「常住真心」,那是永远不会变的;凡夫迷惑颠倒,哪里会不变?千变万化。自己对自己都做不了主,对别人哪有保障?怎麽可靠?第四佛教给我们「观法无我」,我是什麽?主宰。《华严经》上讲过八种我,在此地就不要再罗嗦了,这里面八种最主要的意思就是主宰。一切万物都做不了主,都是在变化的;人、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一切万法没有自体,一切万法都不能常住,这就叫无我。佛是教给我们这四种基本的观念,你要能常常对於人生宇宙常作如是观,你就开智慧了;这我们讲是你看破了。
看破之後就能放下,放下是什麽?「四正勤」,「四如意足」。足是什麽?满足,知足常乐。佛给我们示现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生活所需三衣一钵,养这个身体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知足。四如意足四条合起来讲,就是知足常乐。这当中有「四正勤」,四正勤是教给我们,这一生当中处世待人的态度、处世待人的原则。「正」是正确,「勤」是勤奋,四种正当,应当勤奋去做的,一个是断恶,一个是修善。佛教给我们,已经造的恶要赶快断,没有造的恶决定不要去造,这两条是断恶;已经在修的善,这个善要增长,还没有学的善要赶紧发心,这两条是修善;所以四正勤合起来讲是断恶修善。我们今天得人身,在这个人间过这几十年,几十年的日子应该怎麽过法?佛指点我们的原则,「断恶修善」。而世尊也示现这个榜样给我们看,我们在佛陀传记里面看到,《大藏经》里面有《释迦方志》,有《释迦谱》,古人写的,这是释迦牟尼佛最古老的传记。他一生示现给我们看,确确实实前面这十二条他做到了,「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他真做到了。我们要想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想功夫得力,你也要把这三科十二句做到,你修行有根、有基础了,你的功夫才会得力。从这个基础上提升才是五根、五力,五根、五力是建在这个基础上的。
我们在《阿弥陀经》上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学人;也就是说,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些人,还修什麽?经上讲,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前面四条没有说,前面四条不用了,他都有了,基础都有了;到西方极乐世界,根、力、菩提分、八正道还要继续再修。「三十七道品」,天台智者大师讲得好,一般人都把它看成这是小乘教义,这个看法是错误的,三十七道品是通大、小乘,这是佛法里面的根本法,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统统要修,共同科目,我们要认识清楚。智者大师把「三十七品」以藏、通、别、圆四教的方式来讲解,我们这才恍然大悟,才看出「三十七品」是佛家的圆满法LUN,包括一切法在其中,它是佛法的总纲领。
现在我们回到经文里面讲,「念慧力」就是五力。五力第一个是「信」,先有根,而後这个根才产生力量。我们要问,我们的信有没有根?今天听到念佛好,明天再听到一个人参禅好,你的心就动摇了,後天又听到一个人念咒好,又想去念咒去了。你的信没有根,像浮萍一样在水上漂,随波逐流,没根,这个信怎麽行?这样的信心一事无成。他为什麽信没有根?前面三科的基础没有做好,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这个基础没有打好,信没根。如果前面这十二句你都做到,你的信就有根,为什麽?认识清楚。一切法事理因果都能明了,知道断恶修善,知道知足常乐,你的心是定的,所以你的信才有根,根在增长。怎麽增长?亲近善知识,亲近善友,读诵大乘。每天研究讨论,理愈研愈明白,於是你的信就有力量,决定不会动摇。
从信你才会肯精进,这个「进」是精进,特别注意「精」字,精是纯而不杂、一门深入,这叫精进;不能学太多,不能学太杂。四弘誓愿里头告诉我们,「法门无量誓愿学」,那怎麽叫我们学一门?这个一门跟那个无量是一个意思,一点都没有矛盾。怎麽说?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一经通一切经就通了。一切经不是无量法门吗?你一个法门通了,所有一切法门都通了,这叫「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经怎样才叫学通?是不是这个经都会背了叫通了?不是的。是不是这个经的道理都懂了才叫通了?也不是的。怎麽叫通?每一部经都有教、理、行、果,佛家里面讲四经。文字是教;文字里面含的道理那是理,理是真理、是真如自性;这里头又有修行的方法,那是行经;教、理、行融合成一就叫证,这样你才算是通了。别说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一切经是从一个理里面说出来的,通常讲教理。
我过去跟李老师学教的时候,老师在上第一堂课就教我,你要学教理,那个时候我还不十分懂得。他跟我讲,如果你从教理上下手,将来一切经都贯通了,省事。如其不能,你要是没有这个能力,就退而求其次,你着重教义;义也是理,但是义理范围小,通一宗的,不能通全部,能通一宗,这是属於义理,这他老人家当初教给我的方法。你能从这上着眼,学东西快。不是说学一部经就会讲一部经,照老师那个方法去描,那个不行!怎麽描也描不过录音机。录音机一个字都不漏,我们怎麽描也描不过它;怎麽跟老师学也学不像录相带,这里头有方法。但是无论是从教理或者从义理,也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心要细,心要专,心要清净,还要热爱佛法,你要具备这几个条件才行;这几个条件不具足,不行,义理也办不到。换句话说,还是要前面念处、正勤、四如意足,还是要有这个基础,没这个基础,难!所以我讲「三十七道品」前面这三科,我跟古人讲法不一样。古人讲的不好懂,我把「四念处」讲作看破,大家好懂;我将「四如意足」讲作放下,大家也好懂,这样子你才真正能得受用。我自己学佛,实在讲得力於章嘉大师,那是刚刚开始学佛,他老人家教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所以以後我到李老师那个地方去学教,比较上得力。是因为前面第一个老师,给我奠的基础正确,所以懂得精进、一门深入。
世尊所说的一切经,在理上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任何一部经,你全心全力在这上用功,你要懂得无论哪一部经展开,都有「教理行果」四分。我们怎样学习?「信解行证」。信教、解理、修行、证果,你这一部经通了。这一部经通了,就一切经通了,一切经只要一接触、一看、一听就懂了,所以很容易。如果诸位怀疑,说这可能吗?许多同修们都看过《坛经》,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的。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所以不是他写的,是他讲的,他的学生给他记录的。惠能大师不认识字,他学教的时间很短,一生当中学教,大概在我们想像当中,顶多两、三个小时不得了!他一生当中学教,顶多两、三个小时。半夜五祖忍和尚把他叫到房间,跟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後头就不要讲了。诸位要晓得,他那两个小时是真了不起,五祖跟他讲的是《金刚经》的教理行果,惠能在听讲的时候,两、三个小时就信解行证;两个人都了不得,一个会说,一个会听,哪里像我们这里,讲这麽多年还不能证果。能大师一证之後他什麽都通了,他在逃难的时候,第一个遇到无尽藏比丘尼,这个比丘尼一生受持《大涅盘经》;《大涅盘经》的分量相当多,有二种译本,一个译本是三十六卷,一个是四十卷,分量都相当多。虽然读诵,天天读,不解其义。能大师逃难碰到了,这个比丘尼把《大涅盘经》念给惠能听,惠能大师听了之後,就给她讲解这里头的意思,无尽藏比丘尼也开悟了。这个经他没学过,他一听就懂,这就是说明一经通一切经通是事实。
所以这个通,是从这一部经里头明心见性,见性才叫通,不见性不叫通。见性之後,世出世间一切法都通了。为什麽?世出世间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见性就是见到心性,见到识性,所以世出世间法一接触就全通了。法达禅师到曹溪去见六祖,向他老人家请教,见面当然是礼拜了。六祖看出来了,他礼拜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就问他,「你一定有一点本事,值得骄傲」,头不着地是骄傲,值得骄傲。就问他有什麽本事?他说他念了三千遍《法华经》;不错,是有点本事。《法华经》的分量很大,大概一天念一遍,三千多遍是十年,这知道他念《法华经》念了十年,值得骄傲。六祖就问他《法华经》什麽意思?说不出来了。法达倒过头来向六祖请教,六祖说《法华经》我没听过,你念给我听。他从头念起,念到「方便品」,《法华经》二十八品,「方便品」是第二品,念到第二品六祖说不必念了,我全明白了;就跟他讲,讲了之後他也开悟了。这就说明一经通一切经通。所以佛教育跟世间教育不一样,我们今天用世间教育这个框架来学佛教育那就糟了,把佛的经典当作世间教科书来看就完了。佛法教学的目的在哪里?「明心见性」,教你开悟;不是教你这个经这一句怎麽讲,这一段怎麽讲,不是的。你悟了之後,经是活的,你怎麽讲都行,长说、短说、深说、浅说,无不自在,不悟怎麽行?
所以「进」,一定要精进,这两个字我们一定要认清楚。从精进有根产生到精进力量,然後才到念。第三个阶段是「念」,念是什麽?心里头真有了,这是念。佛家常讲的「总持法门」,念就是总持法门,心里面有原则、有纲领,掌握住原则纲领。我们念佛也不例外,也是这个道理。「阿弥陀佛」这一句经文,这一句确实是经文,这一句也是咒语,大总持法门。这一句里头无量义,总括一切诸佛所说之法,都离不开这个总纲领,这是念的意思。掌握总纲领之後,你的心才得定,心坚定了,换句话说,清净心、平等心现前了。妄念没有了,分别没有了,执着也没有了,正是《坛经》里面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入这个境界,这是定的境界。「无一物」是一个妄念都不起来了。定能生慧,慧起来了,世出世间一切法自然通达明了。这一句,前面一句是讲法藏菩萨的弘愿;这一句是讲法藏菩萨的功夫。人家修持的功夫,信、进、念、定、慧这五种产生了大力量,下面讲「增上其心」。所以这个地方讲五力,跟普通一般讲五力意思又不相同,它是殊胜的五力。我们可以把前面殊胜一下贯下来看,殊胜行、殊胜愿、殊胜的念慧力,这样赞叹才显示出他「高才勇哲,信解明记,悉皆第一」,才能显示得出来。
『坚固不动』,「坚固」就是讲他的行跟愿坚定,决定不动摇,所以他才有不可思议的成就,我们要学就要在这些地方学。坚固就是不退,祖师大德常常给我们讲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这里头特别注重「圆」。如果单单讲「证三不退」,初住菩萨就证三不退;可是要讲到「圆证」,那就不是初住菩萨了,初地还不行。说到圆证至少也是八地,这是方便说;克实而论,圆证是法云地的菩萨、等觉菩萨,才可以称得上圆证三不退。所以这个经上一再跟我们讲,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就是圆证三不退;古德给我们注解,七地以上这才是阿惟越致。所以这个经典、法门实在是不可思议!我们今天怎样做到我们的愿行也能够坚固不动,决定不动摇?一心一意,放下万缘,老实念佛,这是你坚固不动了。除了一心向往西方极乐世界之外,别无二念,你才能做到坚固不动。
生在这个世间,依照佛教的原则断恶修善,给世间人做个好样子,无论他学不学佛,断恶修善决定是一个好榜样。而善恶的标准必须要清楚,凡是利益社会,利益大众的这是善;不利於社会、不利於大众,利益自己的、利益自己小团体的都是恶,这是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善恶的标准。我们明了这个标准,记住这个标准,依照这个标准来修学。我们能够想像得到,在这个世间,这个世间多元文化,随其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乃至於生活方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对社会、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这是决定行得通的。决定不为自己,念念为社会、为人民、为众生。
『修行精进』,「行」,的指过去错误的行为,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过去我们没有接触佛法,没有人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们的想法错了,看法错了,我们说法、作法都错了,这是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招来六道三途的果报,错误行为变现这个境界;现在我们明白觉悟了,把这些错误行为修正过来。正确、错误的标准,我们不能不依靠佛法,所以对佛法要建立坚定的信心。佛是过来人,我们不相信过来人的话,相信谁的话?所以佛说的一切经,就是我们修行的标准。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与经典所说的相应,这是好的,是正确的;如果与经典讲的不相应,我们自己一定要觉悟,我们错了。错了要赶快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行,诸位同修要记住,不是每一天念多少部经,念多少声佛号,磕多少大头,不是的,那不是修行。那个作法可以说的什麽?信教。佛有四种经,「教理行果」,你只有一个;你自己修行的方法,「信解行证」,你也只有一个。我信教,理不懂,行没修,虽然天天念经、念佛,还是胡思乱想,还是干一些损人利己,干这些事情。不但佛经里面讲的功德利益你得不到,你还在造罪业。所以信教不行,要解理;理解了还不行,要修行;修行才管用。修行纵然没有证果,你决定不堕恶道。你是真修,修的功夫没到家,到家就证果了;功夫没到家,虽不证果也必得人天福报,这是决定靠得住的。所以修行在我们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是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教,相信老师的教诲;第二个阶段是明理;第三个阶段是修行;第四个阶段是证果。佛说的教理行果,我们自己的功夫是信解行证,这是精进。这个精进跟前面五力的精进不一样,那是讲的通途法门,这是讲的专门。你选择一个法门,你选择一部经典,一门深入,这个精进是讲这个意思。我们在一生当中修学能不能有成就,这四个字是关键,「修行精进」四个是关键。
诸位一定要明了,佛家常讲开悟,常讲觉悟,什麽叫开悟?什麽叫觉悟?知道自己的毛病就叫觉悟,就叫做开悟;把自己毛病改正过来就叫修行,就叫功夫。这些名词术语不能解错了,不能够解偏差了,我们发现有不少人说到修行,以为修行就是吃素,吃斋念佛那叫修行,这是很大的误会。吃斋念佛是修行的样子,他是不是在修还不知道。真正修行,真正有功夫,不一定吃斋念佛。佛家的法门太多了,八万四千法门念佛只是其一,不用这个方法用别的方法也是在修行。所以一定要正确的理解,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行为,一门深入,这才叫真精进。
末後,『无能踰者』。实在讲「修行精进,无能踰者」,这两句是总赞,赞叹法藏菩萨。「无能踰者」,同学当中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禀赋好,中国人常讲他天分好;在佛法里面说,他的善根福德深厚,缘也殊胜,遇到的好老师,善根、福德、因缘三个都殊胜。「善根」简单的说,於如来所说的DA法能信能解,这是属於善根。「福德」是能行能证,这是福德。所以诸位就明了,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麽?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一个真修行人,诸佛护念。诸佛如来五眼圆明,前面跟诸位讲了,尽虚空、遍法界没有看不到的,没有听不到的。真正发心修行,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连那些妖魔鬼怪都佩服你,都尊敬你,你了不起,他不敢惹你。真正修行人还有妖魔鬼怪来扰乱,你就可想而知,你是什麽功夫?连妖魔鬼怪都瞧不起你,你的功夫就可想而知。真有功夫的人,妖魔鬼怪尊敬你,即使冤家债主也不敢惹你,这些事理我们都不难懂。所以在同学当中没有人能够超过他。法藏比丘的愿行,我们应当学习,才真正是弥陀弟子。
这个道场希有难逢,解行相应,希望诸位同修要知道珍惜。一生当中遇到不是偶然的,就像开经偈里面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所说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所以我们遇到了要珍惜。纵然有一点点小障碍也要克服,不要在意,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把胜缘殊胜的缘障碍了,那太可惜了,这一点我们要认识清楚。今天时间到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