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观经四帖疏讲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4 17:04     标题: 观经四帖疏讲记

观经四帖疏讲记


善导大师 撰著


智圆法师 讲解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一(玄义分)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首先劝令大众发菩提志愿,归命三宝。这里的菩提志愿特指发无上心、超越生死、入弥陀法界。包含了相合净土的出离及菩提志愿。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志 横超断四流 愿入弥陀界 归依合掌礼

出家在家的大众应各自发起无上道心。对生死生厌离很难,对佛法发欣慕也很难,所以在这样稀有难逢的因缘到来之时,我们一定要共同发一个金刚志愿:尽此一生就要超出轮回、截断生老病死四瀑流,解决无始以来未曾解决的生死大事,因而,愿我们即生就能生入弥陀净土世界,获得不退转,一生圆成佛道!此金刚志一发以后,永不为他人所转,一切时都坚固地执持这样的志愿,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为了即生证入弥陀净土这个目的,我们要皈依尽十方法界的一切三宝海,因此都合掌顶礼三宝。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法性真如海 报化等诸佛
一一菩萨身 眷属等无量 庄严及变化 十地三贤海
时劫满未满 智行圆未圆 正使尽未尽 习气亡未亡
功用无功用 证智未证智 妙觉及等觉 正受金刚心
相应一念后 果德涅槃者 

这是指归命一切佛菩萨。
首先归命尽十方世界法报化三身一切诸佛。“法性真如海”指法身佛。“海”是比喻,深广无涯之意。“法性真如”指法身,它不是分别心所能测度的,因此称为“深”;它根本也不落在任何限量里,因此称为“广”。这样超越了一切限量、非语言分别所能达到的真如法性,就是佛的法身。从法身里现出的报、化两种色身,就是指色身佛。因此,我们一心归命尽十方世界的一切法报化三身佛。


接着,我们也归命从初发心到最后位的一切菩萨。因此说到,对于十方世界里的三身佛的所有眷属、海会菩萨都全部皈依。这里有无量的庄严报身以及变化身,包括圣位十地和地前三贤的菩萨海。无论是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满未满足,智慧和行持圆未圆证,烦恼有没有尽,习气有没有亡,是处在功用地还是无功用地,证得智慧还是没证得智慧,处于上至妙觉位以及等觉位,或者处在金刚喻定的最后位菩萨,或者相应一念后现前果地涅槃的诸佛,我们都至诚地皈命。

我等咸归命  三佛菩提尊  无碍神通力 冥加愿摄受 
我等咸归命 三乘等贤圣  学佛大悲心 长时无退者 
请愿遥加被  念念见诸佛

我们都至诚归命法报化三身菩提,也就是诸佛如来,您们以彻照无碍的神通力已经鉴知了我的心,明确了我的愿,祈愿在冥冥中加被我的心,摄受我。我们都至诚归命三乘所摄的一切贤圣,以及所有学佛大悲心、长时无退转的菩萨众,祈愿你们在法界中直下加被我们,使得我们念念能见到诸佛如来。

我等愚痴身 旷劫来流转 今逢释迦佛 末法之遗迹
弥陀本誓愿 极乐之要门 定散等回向 速证无生身

这是说祈愿加被的目的,即想在这一生当中受持净土法门,完成生入净土、速证无生的愿望。因此说到:我们被愚蒙的心所牵引,不断地流浪在生死当中,旷劫难以出离,今天幸逢释迦佛末法的遗教,宣说的弥陀本愿海、往生极乐净土的捷径要门,因此祈求诸佛菩萨加被,我们以修持定、散两门的善根回向愿王,在即生当中往生净土、速疾证得无生法身。
接着善导大师表明了自己说偈的本怀和撰造本疏、开净土门的大义。

我依菩萨藏 顿教一乘海 说偈归三宝 与佛心相应
十方恒沙佛 六通照知我 今秉二尊教 广开净土门

我是依仗菩萨藏顿教一乘的净宗法海,宣说此偈归命三宝,与佛的心意相应。祈请十方恒沙诸佛以无碍的六通照知我并垂赐加被,现在我秉持释迦、弥陀两土导师的圣教,广为开显净土妙门,托出弥陀的本心、法门的本义,愿这一切都冥符圣心。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

这是发愿回向。愿以造本注疏的功德,平等布施给法界的一切众生,愿共同发起菩提心,往生到极乐世界。

此观经一部之内,先作七门料简,然后依文释义。

对这部《观经》的大义先作七门料简,即先分成七门来阐示它的含义。然后依着经文,逐句解释它的义理。也就是说,先宣说玄义,之后再顺释经文的意思。

第一、先标序题;第二、次释其名;第三、辩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第四、正显说人差别;第五、料简定散二善通别有异;第六、和会经论相违,广施问答,释去疑情;第七、料简韦提闻佛正说得益分齐。

所谓七门料简,分别是:第一、首先标出序题,即宣说本经的由序或者缘起;第二、其次解释经名的含义;第三、要辨明解释本经的特别宗趣,“宗”是本经所崇奉处,指的是观佛三昧或念佛三昧;“趣”是修行的所趣,也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教之大小”,是判定本经属于大小乘中的菩萨藏;第四、显示宣说本经者的差别即佛亲自宣说;第五、料简定善和散善两者通别的含义;第六、和会经论相违之处,广大地设立问答,透过解释去除行者的疑情;第七、辨定韦提希闻佛正说得利益的时间和程度的量。

第一、先标序题者。

这里包括两分内容:一、标明一代时教兴起的因缘,二、标明净土大教兴起的因缘。

窃以真如广大,五乘 [1] 不测其边;法性深高,十圣 [2] 莫穷其际。真如之体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无边,边体则元来不动。无尘法界,凡圣齐圆。两垢如如,则普该于含识。恒沙功德,寂用湛然。

这一段宣说众生本来是佛。
“真如”,就是诸法本来如是,真者不妄,如者不异。真如极其广大,一切五乘人没有证到佛位之前,都测不到它的边际。法性甚深高广,连十圣也穷不到它的底蕴。
“真如之体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无边,边体则元来不动”,真如与法性是一个意思,这是用对仗的手法来作描述。真如就是理体,它有无法测度的量,一切都为这量所摄。而这个量性也并非是离开众生蠢蠢的妄动之心以外有这个真如本性,换言之,真如本性就在这一切妄心当中。


法性离绝边表。“边”是指有、无、双亦、双非四边。“无边”就是离戏,它不落在任何分别识所缘境中。“边体则元来不动”,“边”就是妄识前显现的一切人我、法我的相,都有一个定相可得,落在一个固定的点上称为“边”。这一切显现,它本来的体性就是实相本身。虽然显现四边的法或者显现人我、法我的相,但这一切都是妄相,由于它是妄识、分别心所造,因此都是生灭的客尘法,有生灭、来去等的变异。但是,实相本身是原本不动的,没有任何变异,这也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的本自的妙体。


“无尘法界,凡圣齐圆”:“无尘”就是本来清净,离诸客尘。“法界”,就是一切万法的根源。“凡圣齐圆”,就是凡夫圣者只是现相上假立的差别,实际上本自一如,也就是凡圣同等本自具足这个法界,无欠无缺。在凡夫不减,在圣人不增,本来圆满称之为“圆”。


“两垢如如,则普该于含识”:“两垢如如”,烦恼障、所知障的两种垢染本来是虚妄分别的体性,在实相中并不存在。因此,就在这一切现相的当下,它本身就是如如法性,从来都没有什么变动。“则普该于含识”,因为识只是一种妄现,它的体性就是本自的实相,也因此在一切含识的心中,都有这样的如来藏或者自性佛。


“恒沙功德,寂用湛然”:就是在这个妙体上有超过恒河沙数的自性功德法。“寂”就是本来寂灭,或者本来就没有生灭,“用”就是本身具足恒沙的妙用,“湛然”就是清净明澈,无诸垢染。


以上说明众生本来是佛。在实相当中,本来没有佛和众生的差别。那为什么佛又要化身在这个世界传教呢?以下说明大教兴起的因缘:

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故使大悲隐于西化,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三檀等备,四摄齐收。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乐果。

但是在现相中,众生入了很深的迷梦。由于这种错乱的力量,出现了很深的缠缚,这就叫做被覆的如来藏。净体无由显发、出现照用,这就叫法身流转五道,或者本身的自性佛迷掉了,陷在一种虚妄的梦境里,不能归回本体。其实,刹那也没有离开过,丝毫也没有间隔。但是由于落在妄想里,确实有一种虚假的相续轮转。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应他的心,在他面前显现化身来引导他,他就一直也没办法回头。


图片附件: 42784196477348897.jpg (2015-10-30 14:06, 437.6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14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3663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4 17:05

因此诸佛在大悲心中,“隐于西化”。“西化”,是指毗卢遮那如来在此世界中化现在西域印度。“隐”,是指一个秘密界,即在法界里面自然以悲力顺着众生的善缘显现应化,在凡情面前就只看到一个与人类同类的身,实际上他是大悲的力用,但是凡识见不到他的秘密界,称为“隐秘”。

“惊入火宅之门”,这是譬喻的手法。众生都处在火宅当中,时时被三毒的烈火炽燃焚烧,不得止息,因此,佛以悲心无自在地入在火宅门里作救度。


如何来救度众生呢?就是以下两句——“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洒甘露”是指宣说妙法,法水滋润众生的心地,使他的善根不断地萌发,这叫做“润于群萌”。就是法有一种增长善根界的力量,由于法的启发作用,众生的善根就不断地显发了。


其次,“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就是以智慧的火炬或者光明照破漫长轮回暗夜中众生的重重昏暗。“昏”是指无明,即众生心上的业果愚和真实义愚。因为他一直被无明力所转,不能见到本性的光明,因此一直陷在这样一重又一重的迷惑颠倒当中。


“三檀 [3] 等备,四摄齐收”,就是以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舍来平等利益一切众生,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摄受一切众生。


“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乐果”,这是指宣说四谛或者离苦得乐的正道,给他开示长劫以来生死大苦的因由或者根源,然后宣说离苦的正道,使他证得永远寂灭苦和苦因的无漏乐果。

只为群迷性隔、乐欲不同,虽无一实之机,等有五乘之用。致使布慈云于三界,注法雨于大悲。

“群迷性隔、乐欲不同”,就是指迷惑中的凡夫,由于他们累世形成的习性各有不同,各自的乐欲千差万别。这些习性都是由一念无明以后,随着各自的妄动串习,造成各自的倾向。这里没有一个是实法的根机,因为完全是一种如梦境般的显现、习气力的表现,所以就随着众生的迷染缘现出了千差万别的根性。为了引度众生回归法界,就要用如幻的法来度如幻的众生。因此,针对于无量众生的根性,相应地就有五乘所摄无量妙法的大用。这就是说,如来应着众生的无量根性,施设无边法门。


“致使布慈云于三界,注法雨于大悲”,就是兴起慈悲心,演出无量教法甘露,普被于三界的各种有情。这一切都是源于大悲拔济众生的苦而宣说能离苦得乐的教法,因此叫做“注法雨于大悲”。


如来这样说法的效果如何呢?以下说到:

莫不等洽尘劳,普沾未闻之益。菩提种子藉此以抽心,正觉之芽念念因兹增长。依心起于胜行,门余八万四千。渐顿则各称所宜,随缘者则皆蒙解脱。

这是讲佛当时出世的时候,应众生的机而宣说教法,凡是有缘的人都得到解脱。
佛说法有契理、契机两种德相,这里只是说到普应根机施设相应的法门。无不契合众生的尘劳之心,施以相应的引导的方便,因此说到“莫不等洽尘劳”。无不契合叫做“等洽”,“尘劳”是指凡夫的心在不断地妄动、杂染当中。所谓施设教法,无非是调伏这个妄动的心,使它能够趣于解脱。所以要应着众生的心施设教法,比如为贪重的人施设不净观,为嗔重的人施设慈悲观,为痴重的人施设缘起观。所谓“契机者妙,应病者良”,如果不契机,那就不起效果。


如来说法,本来就没有什么实法可得,但是应着众生的心就设立各种对治的方法。这个法一传下去,就契合到众生的根性,他用起来非常适合,而且能够达到目的,因此说到,众生听到了未闻的法以后,都普沾法益。也就是菩提种子经由教法的启发得以“抽心”,就是它开始萌芽了,正觉的苗芽因为妙法的滋润念念地增长。


众生都依着自己的心、顺着佛指示的法道发起各种圣妙的修行。这就是指净土门之外的八万四千法门。这里又分顿教、渐教两种,各自都称合众生的机宜。根未熟者需要通过渐教逐步地引导,根已熟者通过顿教迅速圆成。总而言之,随着教法的启发因缘,都能够得到解脱。


这里的“随缘”,要知道如来藏随染、净两种缘。众生过去未闻教法的时候,一直随迷染缘流转在三界六道的苦趣当中,是一种惑业苦的错乱循环。而闻到教法以后,转迷为悟,随着悟净缘开始逐渐趣于解脱,也就是解脱他心中的愚蒙以及错乱的力量。而这中间也有各种层次,譬如宣说五乘教法,宣说因果的时候,要解除业果愚,摆脱因各种非福业而落入恶趣的苦难。进一步,宣说无我的教法,要消除他的无我真实义愚,去掉随着我执而起的各种烦恼业行。这样,就能让众生解脱三界的果报。再进一步,还要开示法无我,让他解除掉一切缘法实执引起的变易生死。
像这样,如来施设教法,使众生随着教法一分、少分或者满分的清净悟缘,逐渐消除无明、止息妄动的业行,就从这样一个杂染缘起中得到解脱。


以上是说,佛出世时应众生机说法,所以应当解脱的都在那个时期解脱了,应当成熟的也都做了成熟。但是,还有很多众生当时没得到解脱,对这部分众生,应当如何救度呢?接下来,就要特别宣说净土大教的缘起。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

有一类障碍很深的众生,难以期待他即生或者短期内达成开悟,有生之年不可能现证到圣道的。虽然世尊应众生的机,已经无微不至地施设了圆满的教法,所谓教开八万四千门,但是由于凡夫的迷情,他没有能力在即生当中圆满地把握。也就是在他的一生当中,缘着这些教法,还是没有办法实现证果。

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仁显彰别意之弘愿。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机缘,引起佛宣说了净土妙法。因为韦提希遇到逆子的因缘,她内心很生厌离,要生到无忧恼世界。佛化现光明台,显现无数清净佛刹,韦提希观见后,至心地祈请如来说:我今乐欲往生极乐世界,唯愿如来教我思维、教我正受。因此,应她祈请的因缘,娑婆教主本师释迦佛就广开了净土的要门,针对安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显示其特别密意的弘愿法门。


这就是此方佛宣说彼方佛,摄引众生往生彼佛世界的法门,这就出现了特殊的净土门的教法。这一门的主旨是要把众生全部引摄到另一佛世界的教法当中得到度脱。当然,它的主题就是要宣说这一尊佛的特别愿力和进趣彼国的要门。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所谓往生彼国的要门,就是这部《观经》所说的定、散两门。“定”是指止息妄动的思虑,凝定心识。也就是舍除了杂乱的想,心渐渐凝定系在一个所观境上,最终入到三昧正受的境界,这就叫做定善。散善,是处在散乱位,修行的方式主要是舍掉恶业、修持善行。回向定、散两门所摄的善行,求愿往生西方,就能够直接生入净土,因此它是得生净土的要门。


那为什么凡夫依止定散两门,下至很低的要求都能够往生西方呢?这是由于弥陀弘愿摄持的缘故。在十方佛里,这是一种极特殊的愿力,使一个凡夫没有断除惑业,就能仗佛慈力的加被,临终时往生极乐世界,因此说到安乐能仁特别的弘愿大义。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所谓弘愿,就如同《无量寿经》所说:一切善恶凡夫之所以能得生净土,无不是乘着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作为增上缘才得以达成的。这就是法门极奇特之处。因此,障重众生即生无由取悟证果的话,就要借助弥陀大愿得生净土来解决生死的问题。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 [4] 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此即略标序题竟。

佛的密意极其弘深广大,对于这样不可思议佛行境的净土教门,一般的智慧是难以晓了的,连三贤十圣者都无法窥到它的奥妙。何况我只是个信外轻毛的凡夫,哪里敢说我了知净土的甚深旨趣呢?为什么又能够坚定地求生西方呢?这唯一是仰凭释迦佛在此方发遣,阿弥陀佛从彼国来迎。这边是佛叫我去,那边是佛来接我,我哪里能不去呢?这不是一般人的劝导。虽然我不知道法门的甚深奥妙之处,但是我最相信的是佛,佛叫我去,我哪能不去?佛来召唤我,我哪能不投入佛的怀抱?因此,我是义不容辞、毫无怀疑。既然两土导师这么殷勤地劝导、接引,我唯一应当日夜精勤地奉持佛的法教,一直到命终为止。一舍掉这个秽身,就能证得净土法性身的常乐自在。
这里的“常乐”是不受变易之苦,也就是不受有漏的轮转之苦。一证到净土的法性身以后,常享无漏大乐。因此,就一了百了,永远断绝了生死流转之苦。


这以上就是我略标序题、宣说净土教法的缘起,以及依止圣教趣往西方的由序,到此宣说完毕。

思考题

(玄义分)
1、众生的实相如何?现相中又是如何?
2、没有佛陀的救度,众生能否回归本有的实相?佛是如何救度众生的?
3、以什么缘故,佛宣说了净土法门?净土要门、弥陀宏愿的大义各是什么?
4、在序题末后,善导大师是如何示现归心净土的?我们应该如何随学?

[1] 五乘:《楞伽经》中有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大乘之说。
[2] 十圣:指十地圣者菩萨。
[3] 檀:梵语“檀那”,译曰布施,施与。
[4] 信:十信位,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个十位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4 17:06

第二、次释名者,经言: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

第二、解释经名。经名是“佛说无量寿观经”,共一卷。按照经名的次第,先解释“佛”,再解释“说”,再解释“无量寿”,再解释“观”,再解释“经”。

言“佛”者,乃是西国正音,此土名觉。自觉觉他,觉行穷满,名之为佛。

“佛”是印度语言,此土翻为“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称之为佛。
简别于凡人、声闻缘觉和菩萨三类,获得无上大觉,称之为佛。

言自觉者,简异凡夫。此由声闻狭劣,唯能自利,阙无利他大悲故,言觉他者,简异二乘。此由菩萨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双行不著有无也。言觉行穷满者,简异菩萨。此由如来智行已穷,时劫已满,出过三位,故名为佛。

自觉是简别于凡夫。因为凡夫陷在完全的愚蒙当中,对于真实义的两种无我丝毫不知,所以以“自觉”二字区分不是凡夫。
接着再由声闻发心狭小、下劣,只起了自利心,缺乏利他的大悲的缘故,所以说“觉他”简别不是二乘。不仅有自觉的心,还要有觉他的心,也就是以法界无边众生为重,发起了要拔济一切众生苦的大悲心,想赐给他们无上的觉悟,这叫做“觉他”。
因此,菩萨更进一层,他们以智悲为本性,有智慧的缘故,能够自利;有悲心的缘故,能够利他。常常能够智悲双运,不著在三有边和寂灭边。然而菩萨尚居学道位,没有达到觉行穷尽圆满,所以,以“觉行穷满”简别不是菩萨。
正由于如来无论智慧和修行都已经达到了最圆满的地步,所有修行需经历的时劫全部圆满,超出了凡夫、二乘和菩萨三种地位,因此称为佛。以上“佛”解释完毕。

言“说”者,口音陈唱,故名为说。又如来对机说法,多种不同,渐顿随宜,隐彰有异。或六根通说,相好亦然。应念随缘,皆蒙证益也。

“说”,是从口发出音声,陈述法义称为“说”。再者,如来对机说法,由于众生的根机有各种不同,所以如来随顺机宜施设顿教、渐教,有隐密说、显了说等各种不同。而且不仅舌根能说法,眼等六根都能说法,相好也能说法。总而言之,应众生的心、随其机缘而遍说妙法引导,使得他们都能够得到利益。

言“无量寿”者,乃是此地汉音。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

“无量寿”是此土的汉音。“南无阿弥陀佛”是印土的正音,六字的解释依次是归、命、无、量、寿、觉,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归命无量寿觉”。以上是梵语、汉语对照,意思应是如此。

今言“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并彰,故名“阿弥陀佛”。

再就人法来解释含义。“无量寿”是法,证得了无有限量的寿命,有法身寿、报身寿和化身寿,总而言之是指法。“觉”是指成就无上果位的佛,是人。人、法同时显扬,称为“阿弥陀佛”。

又言人法者,是所观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报,二者正报。

人、法这二者,就是本经所观的境,这又有依报、正报两种。换言之,“观无量寿经”所观的就是无量寿佛,也就是西方的圣境,有人、有法,或者说有依报、正报两种。

就依报中,即有其三:一者地下庄严,即一切宝幢光明互相映发等是;二者地上庄严,即一切宝地、池林、宝楼、宫阁等是;三者虚空庄严,即一切变化宝宫、华、网、宝云、化鸟、风、光、动发声乐等是。如前虽有三种差别,皆是弥陀净国无漏真实之胜相。此即总结成依报庄严也。

在依正两分当中,首先说明依报的具体情形,包括地下、地上、虚空三种庄严。地下庄严,指宝地下面一切宝幢光明互相照耀映发等的庄严相。地上庄严,是指地面之上显现的一切宝地、莲池、宝林、宝楼阁等等。虚空庄严,是指处在虚空当中一切变化的宝宫殿、宝花、罗网、宝云、化鸟、微风、光明、发起的各种声响、音乐等等。

总而言之,按照方所来分,就分成了地下、地上、虚空;按照种类来说,就是从无漏心所现的种种色声香味触等的庄严;或者从事相而言,有所谓的宝幢、金地、莲池、宝林、宫殿、罗网、化鸟、音乐等等。无论怎么说,这都是阿弥陀佛清净国土无漏真实的殊胜妙相。以上就是总结成立为依报庄严。
再就十六观而言,依报还有哪些观法呢?

又言依报者,从日观下至华座观已来,总明依报。就此依报中,即有通有别。言别者,华座一观是其别依,唯属弥陀佛也。余上六观是其通依,即属法界之凡圣,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

在本观法中,观依报庄严,包括从日观乃至花座观之间,都是要显明依报的德相。在依报中,又有通有别。别指花座这一观,说的是特别的依报,唯属于色身阿弥陀佛的所依。其余的六观是一切主伴圣贤的共同所依,也就是说,凡是法界的凡夫、圣人,只要往生到极乐净土,就有共同受用处,因此称为“通”,就是共通的所依。

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见境相故。言真依者,即从琉璃地下至宝楼观已来,是其真依。由是彼国真实无漏可见境相故。

以上六种共通所依当中,又有真、假的差别。假是指日想、水想、冰想等,这是假的所依。因为这只是此土世界与极乐相似的可见境相,并非净土本身的境相。然而以它为方便,可以观起琉璃地等。而所观成的琉璃地乃至宝楼观,这才是净土真实的依报相。因为这是彼弥陀佛国真实无漏可以现见的境相。以上解释了依报的情形。
在所观境当中,除了依报外,还要明观正报国主和圣众的庄严相。

二、就正报中,亦有其二:一者主庄严,即阿弥陀佛是;二者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在正报当中,也有主伴两类。主庄严指的是阿弥陀佛,伴或圣众庄严指的是现今在西方的圣众以及十方法界同生西方的圣众。

又就此正报中,亦有通有别。言别者,即阿弥陀佛是也。即此别中亦有真有假。言假正报者,即第八像观是也。观音势至等亦如是。此由众生障重,染惑处深,佛恐乍想真容,无由显现,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证境,故言假正报也。

在正报当中也有通有别。别指阿弥陀佛,在别当中又有真假之别,假正报指第八像观。观音势至等也有真有假。
为什么要施设假观呢?这是由于此土众生的障碍深重,长期陷在染污的迷惑妄想里,极其深厚,不是一下子能相应净土圣境。佛恐怕众生一开始就想西方三圣的真实色身像,由于观境太广大深微,障惑深重不能显现,所以首先施设方便,假立一个真像,让众生的心住在上面,观想等同于彼佛来证得清净境界,所以说是假正报。

言真正报者,即第九真身观是也。此由前假正,渐以息于乱想,心眼得开,粗见彼方清净二报种种庄严,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见彼真实之境相也。

所谓真实正报,指的是第九观,佛的真身观。这是由于前面已经修了假正报,心凝定在一个所缘上面,逐渐地止息掉了乱动的妄想,渐渐得定。在这个基础上,心眼忽然得开,粗略地见到了西方清净依正二报的种种庄严,除掉了昏乱迷惑。由于除了障垢的缘故,就能见到西方真实的境相,这时所见的叫真正报。

言通正报者,即观音势至等已下是也。向来所言通别真假者,正明依正二报也。

所谓的通正报,就是观音、势至等以下的菩萨,指的是共同的正报庄严相。以上以通、别、真、假四分,无误地显明了依正二报的情形。这样就以人法或依正二报解释了所观境,这也就是“无量寿佛”所代表的内容。
接着解释“观”和“经”的含义。

言“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观”是照达义。常常用净信心的手,持智慧的光辉,照明彼弥陀国正报、依报等的庄严事。
这里用的是譬喻的手法。信心如手,智慧如火炬,手拿着火炬,指在信心当中运起观慧,能够照明国土的情形。这表示信心是根本,智慧有观照的力用。所观照境就是阿弥陀佛国土的正报、依报庄严。这就是观的含义。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4 17:07

言“经”者,经也。经能持纬,得成匹丈,有其布用。经能持法,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缘因,乘愿往生,证彼无为之法乐。既生彼国,更无所畏。长时起行,果极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虚空。能招此益,故曰为经。

这里说的“经”有持法、持机等各种含义。首先是譬喻为经线,由于经线能够持住纬线,织成布匹,起到布的作用。因此相应地,经文也有摄义、持机、度生的作用。

具体来讲,以这个经教能持住法义,能诠的经教相应于所诠的理事,一一指示真理。再者,它能够随顺众生的根机而做相应的开导。以这部经来说,就是要摄一切机,随着众生的根性有定有散的差别,就构成一个完整的西方教法系统,而不会使得法义零落。换言之,从第一观一直到十六观之间,就像一匹织就的锦绣,以这个经就持住了定散二种所摄的一切机,示明了摄引他们往生净土的一切教,这就是摄持的含义。


之后就它的力用而言,它能够使得趣向修行者借着依教起行的因缘,乘着愿力往生净土,证到无为的法乐。一生到西方净土,再没有生死的怖畏,在那里入了不退转地,长期起菩提万行,一直到证到无上菩提为止,得到如同虚空般法身常住的果位。


由于这部经能招来这样往生净国、证无为法乐、果极菩提、圆证法身成佛的大利益,因此称为“经”。

言“一卷”者,此《观经》一部,虽言两会正说,总成斯一,故名一卷。故言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此即释其名义竟。

所谓“一卷”,指这部《观经》虽然有两会的宣说,总的集成一部称为“一卷”。所以说到“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以上解释名义完毕。

三、辩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如《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如大品经以空慧为宗。此例非一。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趣。言教之大小者,问曰:此经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第三、辨明本经的宗旨和教相。如《维摩诘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大般若经》以空慧为宗,各部经都有不同的宗旨。这部经以观佛三昧或者说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趣。宗是崇奉处,趣是修行的归趣。本经所崇奉的修行宗旨就是观佛三昧或者念佛三昧,就是心专注在阿弥陀佛上面,得到正定三昧,而且是得到无散乱的正定。如此修行的宗旨是要趣证到什么果位呢?就是一心愿入极乐净土,这就是修行的趣向处。


再说到教相的大小。这部经在声闻、菩萨二藏中属于哪一藏呢?在顿、渐二教中摄在哪种教中呢?回答:收在菩萨藏里,属于顿教。

四、辩说人差别者。凡诸经起说不过五种:一者佛说,二者圣弟子说,三者仙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今此《观经》是佛自说。问曰:佛在何处说?为何人说?答曰:佛在王宫为韦提等说。

第四、辨明说经者的差别。凡是说经不外乎五种情况:佛说,圣弟子说,仙说,诸天说和化人说。这部观经是佛自己说。
佛在何处说?为何人说呢?回答:佛在王宫为韦提希等人说。

五、料简定散两门,即有其六:一、明能请者,即是韦提;二、明所请者,即是世尊;三、明能说者,即是如来;四、明所说,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观门;五、明能为,即是如来;六、明所为,即韦提等是也。

第五、料简定散两门,或者说分门别类地抉择定散两门的含义,有六分细节:能请就是韦提,所请是世尊;能说是如来,所说是定散两门所摄的十六观门(其中,前十三观属于定善,后三观属于散善);能成办者是如来,所成办者是韦提等希求往生无忧恼国土的愿望。

问曰:定散二善,因谁致请?答曰:定善一门韦提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

问:定散两门是因谁的祈请而宣说的呢?回答:定善一门是由韦提祈请而说,散善一门是无人祈请、如来自说。

问曰: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虚,何机得受?

问:不知定散两善出在哪些经文里?既然如来传教都能够不虚地加被到众生,那到底是哪种根机得受此法益呢?

答曰:解有二义,一者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木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除斯已外,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机得受义竟。

回答分两段,首先答后一问。
什么机能得受呢?首先拣除不能得受之机,再显示能够得受之机。谤法者、没有信心者、处在八难或者是非人,他们不堪得受此法。这就像朽木不可能生花,顽石不可能润泽一样,这些众生暂时处在无缘的状态,不可能接受本法而得到教化。除此以外,凡是一心信乐求愿往生者,上至于尽这一生,下至于至心十念,都乘着佛的愿力无不往生到佛的净土。这就回答了什么样的根机能够得受本法的利益。


其中,“一心信乐求愿往生”,这是表示具足信愿。“上尽一形,下收十念”,这是表示具足行持。“乘佛愿力”,表示这是自他二力合修。“莫不皆往”,就是都得到了往生的利益。总而言之,具信愿行者为本法的当机。

二、出在何文者,即有通有别。

二、定善散善出自哪些经文?有通、别之分。通是泛称,是通指一切净土;别是别指西方净土。

言通者,即有三义不同。何者?一、从韦提白佛,唯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者,即是韦提标心自为通请所求;二、从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者,即是韦提自为通请去行;三、从世尊光台现国,即是酬前通请为我广说之言。虽有三义不同,答前通竟。

所谓的通,有三种差别义。如何呢?(一)从韦提祈白世尊,唯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这是韦提标明自心,通请所求的无忧恼世界;(二)从韦提说到,唯愿佛日教我观行清净业处,这是通请去往无忧恼净土的行持;(三)从世尊在光台中显现十方净妙国土,这是酬答或者回应前面韦提通请为我广说的请求。因此,世尊给她总的显示十方各种无忧恼处。虽然有这三分含义不同,总的回答了前面的通义。

言别者,则有二义:一、从韦提白佛:我今乐生极乐世界弥陀佛所者,即是韦提自为别选所求。二、从唯愿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韦提自为请修别行。虽有二义不同,答上别竟。

所谓的别,有两分含义:(一)从韦提乞白佛:“我现在乐意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座下”,这是韦提自己特别选择了求生极乐世界;(二)从“唯愿教我思维、教我正受”,这是韦提祈求传授特别往生西方净土,或者说与西方圣境相应的观行。以这样两种义,回答了上面的别义。

从此已下,次答定散两门之义。问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答曰:从日观下至十三观已来,名为定善;三福九品名为散善。

以下开始解释定散两门的含义。问:哪些修法是定善,哪些修法是散善呢?回答:在十六观当中,从日观到十三观之间称为定善,其他三福九品的内涵称为散善。

问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别?出在何文?答曰:出何文者,经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其文。言差别者,即有二义:一谓思惟,二谓正受。言思惟者,即是观前方便,思想彼国依正二报总别相也。即地观文中说言: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即地观文中说言: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

问:在定善当中有什么观行层次上的差别?这些差别出自哪些经文?
回答:说到出处,就是经中所说“教我思维、教我正受”这一句。所谓的差别,就是有思维和正受两种层次,思维在前,正受在后。所谓“思维”,是观行得定的前方便,指行者思维缘想彼国依报正报的总相和别相。也就是地观文当中所说: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这就对应了上面“教我思维”一句。而所谓的“正受”,是想的心全部都息灭,不存在缘虑状况。这时候三昧相应胜境,称为正受。这也就是地观文中所说的: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这就对应了上面“教我正受”一句。总的来说,在定善的修行当中,有前面的思维和后面得定的正受这两种修行的差别。

定散虽有二义不同,总答上问竟。

总的来说,这里的修行有定善和散善两种差别。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又上来解者,与诸师不同。诸师将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为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观,以为定善。如斯解者,将谓不然。何者?如《华严经》说: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异名,与此地观文同。以斯文证,岂得通于散善?

以上的解释和诸论师不同。诸论师把思维一句相合三福九品作为散善的行持,而把正受一句对应于十六观行,作为定善的方式。
像这样解释,我认为是不对的。为什么呢?按照《华严经》所说,思维、正受只是三昧的异名,也就是三昧的内涵就是思维和正受,和本经的地观文所说相同。以经文来证实,怎么能把思维对应在散善上面呢?

又向来韦提上请,但言“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次下又请言,教我思惟正受。虽有二请,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无请处,但是佛自开。次下散善缘中说云,“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已下,即是其文。

再者引经证成。一开始韦提请示了如来,只说到“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因此她请示的是如何观行或者说修持定善的方法。接着她又继续请教“教我思维、正受”,这是应前面的想法而来,因此思维、正受就是说定善的修持方法。再说到散善的文字,没有出现祈请的情况,只是佛自己为未来世的众生来开演。接下来散善的因缘当中也说到“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以下,就是它的经文证明。也就是说,散善这一门是佛自己说的,没有人祈请,因此韦提希所说的“教我思维、正受”,不会指向散善的内容,因此思维不应该对应为散善的行持。

思考题

(玄义分)
1、解释经名:佛说无量寿观经(解“无量寿”时,可尝试画表解释。)
2、《观经》的宗趣是什么?哪种根机能得受此法益呢?
3、(1)什么是定善、散善?
(2)定善有什么观行层次上的差别?如何对应经文理解?
(3)定散二善诸论师是怎么解释的?为什么不合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4 17:08

六、和会经论相违,广施问答,释去疑情者,就此门中即有其六:一、先就诸法师解九品之义;二、即以道理来破之;三、重举九品返对破之;四、出文来证,定为凡夫不为圣人;五、会通别时之意;六、会通二乘种不生之义。

第六、和会经论相违处,广泛施设问答,释去学人的疑情。
在这一门当中,有六分内容:一、举出诸师解释九品的含义;二、用道理来破除;三、重新举出经中九品的文句,反对破斥;四、出示经文的证明,宣说九品决定是为凡夫,而不是为圣人;五、会通别时意趣的含义;六、会通二乘种不生的含义。

初言诸师解者,先举上辈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无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经一小劫得无生忍故;上下者是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经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圣人生位。

首先说到诸师的解释,先举出上辈三种人的地位。他们认为上上品是四、五、六三地的菩萨,怎么知道呢?因为一生到西方就证到无生法忍的缘故;上中品是指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萨,怎么知道呢?因为一到净土经一个小劫得证无生忍的缘故;上下品是指大乘种性位以上到初地之前的菩萨,怎么知道呢?因为一到彼土经过三小劫才证入初地的缘故。这三品都是大乘圣人的地位。

次举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罗汉故;中中者是内凡,何以得知?由到彼得须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厌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经一小劫得罗汉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圣人等也。

接着举出中辈三种人的地位。诸师说到,中上品是小乘三果圣人,怎么知道呢?因为一到西方就证得四果罗汉的缘故;中中品是内凡地位(内凡,指那些将要进入圣位的人。小乘以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位为内凡。),怎么知道呢?因为一到了西方就证得初果罗汉的缘故;中下品是世善凡夫厌苦求生的情况,怎么知道呢?因为一到了西方,经过一小劫得证罗汉果的缘故。这三品唯一是小乘圣人等的情形。

下辈三人者,是大乘始学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共同一位,求愿往生者。

下辈三品是大乘的始学凡夫,随着他具有的过失轻重差别分成三品,共成一位,求愿往生。

未必然也,可知。

但以上的解释不一定正确,从下面的理证、教证可知。

第二、即以道理来破者,上言初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如《华严经》说,初地已上,七地已来,即是法性生身、变易生身,斯等曾无分段之苦。论其功用,已经二大阿僧祇劫,双修福智,人法两空,并是不可思议神通自在,转变无方。身居报土,常闻报佛说法。悲化十方,须臾遍满。更忧何事,乃藉韦提为其请佛,求生安乐国也?以斯文证,诸师所说,岂非错也?答上二竟。

第二、用道理来破斥。所谓初地到七地之前的菩萨,就像《华严经》所说:从初地到七地以前,都是法性生身、变易生身。这些菩萨没有分段之苦。论其功行力用,已经经过了两大阿僧祇劫福慧双修,达到了人法两空的境界。都是不可思议神通自在,能够随意转变。身居于报土,常常闻报佛说法。又以悲心能化现在十方世界,须臾间遍满各世界中。又要担忧什么,须借韦提希为他请示佛求生安乐国呢?换句话说,以此等圣者菩萨自身的能力,想生安乐世界随意得生,并不需要韦提来做什么请求。以这些经文证明,诸师所说诚然是错谬的。以上破斥了上二品的判定。

上下者,上言从种性至初地已来者,未必然也。如经说,此等菩萨名为不退,身居生死,不为生死所染。如鹅鸭在水,水不能湿。如大品经 [1]说,此位中菩萨由得二种真善知识守护故不退。何者?一是十方诸佛,二是十方诸大菩萨,常以三业外加,于诸善法无有退失,故名不退位也。

再说上下品的情况。上面说到从种性到初地之前的地位,这也不尽然。如同经中所说,此等菩萨称为不退位菩萨,他们身体居于生死界中,而不被生死法所染。就好比鹅鸭在水中,不会被水浸湿。就像大品经所说:此等地位中的菩萨由于得到两种真善知识守护的缘故,不会退转。哪两种呢?就是十方诸佛和十方诸大菩萨,常常以身口意三业加被于他,使得他对于一切善法都不会退失,因此称为不退位。

此等菩萨亦能八相成道教化众生。论其功行,已经一大阿僧祇劫双修福智等。既有斯胜德,更忧何事乃藉韦提请求生也?以斯文证,故知诸师所判还成错也。此责上辈竟。

这些菩萨也能够示现八相成道教化众生。论其功行力用,已经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福慧双修等。既然有如此殊胜的功德,还有什么必要借韦提希请求这往生的方法呢?以这些经文为证,就知道诸师的判决还是错谬的。以上破斥上辈的判位完毕。

次责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途永绝,四趣不生,现在不造罪业,必定不招来报。如佛说言,此四果人与我同坐解脱床。既有斯功力,更复何忧,乃藉韦提请求生路?

其次,破斥中辈三人的判分。诸师说到中上品是三果圣人,但是这些圣人已经永绝了三恶趣苦,不会生在四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当中,现在不造罪业,必定不会招来来世的苦报。如同佛所说,这四果人跟我同坐解脱床。既有这等功力,那还有什么担忧,一定要借助韦提请求一个脱出生死的路呢?

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以斯文证,故知诸师所判,义同前错也。

诸佛大悲特别关注苦难者,心里特别愍念那些常时陷在苦海里的众生,所以劝导这些沉溺凡夫归于净土。就像溺在水里的人十分紧急,必须先救度,已经在岸上的人非常安全,不是需要紧急救度者。以这些经证就知道,诸师对中品的判决跟前面一样,也是错谬的。

以下可知。

这以下的分位也都可知是有问题的。

第三、重举九品返对破者。

第三、再举经中说到的九品因果的情形来对照破斥。

诸师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者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读诵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读经,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业专精励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续不断,各回所作之业求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放光授手,如弹指顷即生彼国。以此文证,正是佛去世后,大乘极善上品凡夫,日数虽少,作业时猛,何得判同上圣也?

诸师说,上品上生人是四、五、六地的菩萨,那么为什么《观经》里说三种众生都能往生上上品呢?哪三种呢?第一种是只能持戒修慈,也就是慈心不杀具足戒行者;第二,不能持戒修慈,只能读诵大乘者;第三,不能持戒、读经,只能念佛、念法、念僧等修持六念者。这三类人各自专精励力修自己的行业,在一日一夜中乃至七日七夜中相续不断地修持,并且各自把所作的善业回向求愿往生。那么以这份功行之力,在他们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化佛、菩萨大众放光授手,弹指顷就生到了彼佛国土。
以这段经文证明,这是指佛去世以后大乘极善的上品凡夫。“极善”是指善行修得极好。虽然他们修持的日数很少,但是由于作业的时候极其猛利,而得以往生上上品。这种情况怎么能判决为四、五、六地的菩萨呢?

然四地、七地已来菩萨,论其功用不可思议,岂藉一日七日之善、华台授手迎接往生也?此即返对上上竟。

说到四、五、六地的菩萨是有不可思议的功用力,哪里需要借一到七天的善行来感召佛和圣者花台授手,迎接往生呢?以上破斥了诸师对于上上品的判定。

次对上中者。诸师云是初地、四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读不读,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论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生彼国。以此文证,亦是佛去世后,大乘凡夫行业稍弱,致使终时迎候有异。然初地、四地已来菩萨,论其功用,如《华严经》说,乃是不可思议,岂藉韦提致请方得往生也?返对上中竟。

接着对应上中品的判定来作驳斥。诸师说,这是指一到四地之前的菩萨,那么为什么《观经》里说不必受持大乘经典呢?怎么叫做“不必”呢?就是指读或者不读,不决定读了。又说只是善解意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没有说到行持。又说“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这样的功德回向愿往生,到临欲命终时,阿弥陀佛和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就生到了净土。以这段经文证明,也是指佛灭度后的大乘凡夫,由于行业上比上上稍微劣弱,导致临终时显现的接引境也有所差别。但说起初地、二地、三地菩萨自身的功用力,就像《华严经》所说,已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哪里需要借助韦提希祈请才能往生呢?
以上破斥了诸师对于上中品的判定。

次对上下者。诸师云是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亦信因果?云何亦信?同上深信,故名为亦。又言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唯此一句以为正业,更无余善。回斯一行求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得往生。以斯文证,唯是佛去世后,一切发大乘心众生,行业不强,致使去时迎候有异。若论此位中菩萨力势,十方净土随意往生,岂藉韦提为其请佛,劝生西方极乐国也?返对上下竟。

接着再对应上下品的判定来作驳斥。诸师说这是指种性以上初地以前的菩萨,那么为什么《观经》里说“亦信因果”呢?要知道,“亦信”就是指等同于上一个品位的深信,所以称为“亦”。又说到不谤大乘,只是发起了无上菩提心,只有发菩提心这一句是它的正业,再没有其他的善心。回向这一善行的功德求愿往生,到了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就往生了净土。以这段经文证明,这唯一是指佛去世后一切发大乘心的众生,由于他行业不强,致使去净土的时候所现的接引相不同。而说到种性位以上菩萨的势力,他们可以随意往生十方净土,哪里需要韦提希祈请佛而且劝生极乐世界呢?以上破斥了诸师对于上下品的判定。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4 17:08

即此三品去时有异,云何异?上上去时,佛与无数化佛一时授手。上中去时,佛与千化佛一时授手。上下去时,佛与五百化佛一时授手。直是业有强弱,致使有斯差别耳。

上辈三品人去净土时所出现的境相有所差异。如何有差异呢?上上品去的时候,显现的是佛和无数化佛一时授手。上中品去的时候,显现的是佛与一千化佛一时授手。上下品去的时候,显现的是佛与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这是因为因地修的净业有强有弱,致使临终显现的果相有这样的差别。

次对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观经》云,若有众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比丘圣众,放光说法,来现其前,此人见已,即得往生?以此文证,乃是佛去世后,持小乘戒凡夫,何小圣也?

其次对应中辈三人的判定而作破斥。诸师说,中上品是指小乘三果的圣人,那么为什么《观经》里说,如果有众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诸戒,并不造五逆,没有众多过患,在他们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比丘圣众放光说法,现在他们面前,这些人见后就得以往生呢?以这段经文证明,这是指佛灭度后持小乘戒的凡夫,哪是小乘的圣人呢?

中中者,诸师云见道已前内凡者,何故《观经》云,受持一日一夜戒,回愿往生,命欲终时,见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证,岂得言是内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后无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缘,授其小戒,回愿往生。以佛愿力,即得生也。

对于中中品的地位,诸师说是见道以前的内凡,那么为什么《观经》里说受持一天一夜的戒,把所修的功德回愿往生,到临命终的时候见佛就得以往生呢?
以这段经文证明,哪里能说是内凡人呢?这唯一是指佛灭度后无善行的凡夫在生的时候庸庸度日,偶尔遇到了小法因缘,给他传授小戒,他持了一昼夜的戒而回愿往生。得到佛愿力摄持的缘故,就生入了净土。

若论小圣,去亦无妨。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

如果说小乘圣人去生净土,这也没妨碍。但是这部《观经》佛是针对凡夫宣说的,并不关圣人的事。

中下者,诸师云小乘内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离者。何故《观经》云:若有众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乐事、四十八愿等,此人闻已,即生彼国?以此文证,但是不遇佛法之人,虽行孝养,亦未有心希求出离,直是临终遇善劝令往生,此人因劝,回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为出离故行孝道也。

对于中下品地位的判定,诸师说这是指内凡之前的世俗凡夫,在世时唯修世福而希求出离者,那么为什么《观经》里说,如果有众生孝养父母,行持世间的仁慈,在他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讲述西方弥陀佛国的快乐之事、佛的四十八愿等,这人闻后就生到了西方呢?
以这段经文证明,这唯一是指在生时没有遇到佛法的人,虽然他在行持孝养的善行,但没有希求出离的心,只是临终遇到了善知识劝他往生。他因为劝导,转过心来趣向西方,当即就得到往生。而且这人在世时自然行孝,也不是为着出离生死的目的而行孝道。所以,对方说到的“求出离者”这四个字和经文不符。

次对下辈三人者。诸师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学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未有道位,难辨阶降者。

接着对应下辈三人的判定一一破斥。诸师说这些人都是大乘的始学凡夫,随着所犯过失的轻重而分成了三品,并没有道位,难以辨明他所处的阶位。

将谓不然。何者?此三品人无有佛法、世俗二种善根,唯知作恶。何以得知?如下上文说,但不作五逆谤法,自余诸恶悉皆具造,无有惭愧,乃至一念。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教令称佛一声。尔时阿弥陀佛即遣化佛菩萨来迎此人,即得往生。但如此恶人触目皆是,若遇善缘,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途,未可出也。

破斥:这样判定是不对的。原因是这三品人根本没有佛法和世俗两种善根,平生只知道造恶。对此,经文里有明显的说明。比如,下上品的经文里说,只是没有造五逆和谤法罪,其他是无恶不造的,而且造恶时没有一念惭愧之心。到他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说大乘,教他称佛一声。当时阿弥陀佛就派遣化佛、化菩萨来迎接此人,随即就生到了净土。像这样的恶人触目都是,如果遇到了善缘就能往生,如果没遇到善缘,决定下三恶趣,难有出头之日。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毁破。又偷常住僧物、现前僧物,不净说法,乃至无有一念惭愧之心。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现在其前。当见火时,即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功德,劝令往生。此人闻已,即便见佛,随化往生。初不遇善,狱火来迎,后逢善故,化佛来迎,斯乃皆是弥陀愿力故也。

接着解释下中品的情况。这一类人首先受了佛戒,受了不持,随着就毁破。而且偷盗常住僧物、现前僧物,邪命说法,乃至没有一念惭愧之心。到了他们快命终的时候,地狱众火一时现在心前。当见火时,他就遇到了善知识,给他讲述弥陀佛国的功德,劝导他往生。他闻信以后,当即就见了佛,随着化佛生到了净土。最初没有遇到善人时,地狱火已经现前,接着遇到善人的缘故,化佛就来迎接,这全是仗着弥陀愿力的缘故。

下下者,此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此人以恶业故,定堕地狱,多劫无穷。命欲终时,遇善知识,教称阿弥陀佛,劝令往生。此人依教称佛,乘念即生。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沉。由终遇善,金莲来迎。

再解释下下品的情况。这一类众生生前造不善业,五逆十恶,无恶不造。以造恶业的缘故,决定要堕地狱,在多劫中无穷无尽地受苦。在他快要命终的时候,遇到了善知识,教他称念阿弥陀佛,劝导他往生。他依着教导称念佛名,乘着佛念而生到了净土。这种人如果不遇善知识,决定堕地狱。但由于他命终遇到善知识,称佛的缘故,就显现金莲花来迎接他。
可见,这三类人是纯恶凡夫,没有佛法、世俗两种善根,不能判为大乘始学凡夫。

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华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若作此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再者,看《观经》定善和三辈上下经文的含义,总的是指佛涅槃后五浊恶世的凡夫,仅仅以遇到的缘有差异,而导致有九品差别。
这意思是说,上品三类人是遇大法的凡夫;中品三类人是遇小法的凡夫,这里小法包括遇小乘法和人天善法两种情况;下品三类人是遇恶法的凡夫。因为他们平生只是造恶业,但是在临终仗着念佛等的善根,乘佛的愿力而得到往生,他们生到极乐世界花开以后,才开始发菩提心,怎么能把他们判为始学大乘者呢?如果作这种见解,不但会耽误自己,而且会误导别人,有很大的祸害。
现在这里一一出示经文明显作证,是为了使今天的善恶凡夫都能共同得到九品往生的利益,因为心里打消了疑惑、生起了信心,就能乘着佛的愿力而都得到往生。
这样显明了经意后,我们凡夫就很有信心了。不管以前行善还是造恶,只要今后回转心来一心归投阿弥陀佛,求生佛的净土,就都能往生。我们只要看看下辈往生的情况,都是纯粹造恶的人,只是到了临终,遇到善缘后,回转了心意求愿往生,都得到佛摄受,顺利生到了净土。
所以往生法门在行门上的要求是很低的,只要具足了真信切愿,再加上一定的修行就都能往生,而且这全是凡夫可以企及的。可见这个法门极其简易,的确是大愿普度的法门。
这样大家就会非常有信心,乘着佛的不可思议神力都容易往生。不然说得太高了,一般人就认为:我们没有希望,绝对不可能生西方。这样丧失了信念,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它会使得很多有缘者丧失即生永超轮回、永远离苦得乐的机会。

思考题

8、诸师是如何解释九品往生之义的?
9、以道理破斥诸师对上三品和中上品的判定。
10、(1)上品上生往生的因果情形如何?以此为证,应如何判别上品上生人的位次?诸师所判有何过失?
(2)上品中生往生的因果情形如何?以此为证,应如何判别上品中生人的位次?诸师所判有何过失?
(3)上品下生往生的因果情形如何?以此为证,应如何判别上品下生人的位次?诸师所判有何过失?

[1] 大品经:指《大般若经》。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6 11:39

第四、出文显证者。问曰:上来返对之义,云何得知世尊定为凡夫不为圣人者?未审直以人情准义,为当亦有圣教来证?

第四、出文显证者。有人问:上面反对的内容,怎么知道佛宣说本法一定是为了凡夫而不是为了圣人呢?这只是以个人的想法来作判定,还是也有圣教的依据呢?

答曰:众生垢重,智慧浅近。圣意弘深,岂宁自辄?今者一一悉取佛说以为明证。

回答:众生的垢障很重,智慧浅近,佛传法的心甚深广大,哪里敢自出新裁随意判定呢?现在就一项一项地引佛的圣言作为证明。

就此证中,即有其十句。何者?第一、如《观经》云:“佛告韦提,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者,是其一证也。

可以引十句经证:第一、像《观经》所说,佛告诉韦提希,现在我给你广说众多譬喻,也使未来一切凡夫想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第一个证明。因为里面明显说到了“令未来世一切凡夫”。

二、言“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者,是其二证也。

二、说到“如来现在是为了未来世的一切凡夫,被烦恼恶贼所伤害者,宣说清净业”。这是第二个证明。因为所被的根机是未来世被烦恼贼戕害的众生,哪里是圣人呢?

三、言“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者,是其三证也。

三、说到“如来现在教导韦提希和未来世的一切众生观想极乐世界”。这是第三个证明。

四、言“韦提白佛:我今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极乐世界”者,是其四证也。

四、韦提希白佛:我现在以佛力加被故,见到了极乐国土。如果是在佛涅槃之后的时代,众生浊恶不善,被五苦逼恼,怎么能见到极乐世界呢?这里韦提希是为了未来世的恶苦众生,而请示如何观行现见极乐净土。既然是浊恶不善、五苦所逼的凡夫,哪里是圣人呢?这是第四个证明。

五、如日观初云“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专念”已下,乃至“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见日”已来者,是其五证也。

五、在讲授日观一开始时,说到“佛告诉韦提希,你和一切众生专念”已下,一直到“一切众生如果不是天生的盲人,有眼睛的人都见过日轮”以上,这也是教导一切凡夫作日轮观,而不是教导圣人。这是第五个证明。

六、如地观中说言“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者,是其六证也。

六、在地观中说到“佛告诉阿难:你好好受持佛语,为未来世的一切大众想要脱离苦海者,宣说地观法”,这就是第六个证明。既然是欲脱苦者,当然不是圣人。

七、如华座观中说言“韦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者,是其七证也。

七、在花座观里说到“韦提启白佛说:我因为佛力加被而见到了无量寿佛和两大菩萨,未来的众生应当如何作观呢”。这是第七个证明。

八、次下答请中说言“佛告韦提: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者,是其八证也。

八、接下来回答上面的祈请中说到“佛告诉韦提希:凡是想观想彼佛者,应当发起想念”。这是第八个证明。

九、如像观中说言“佛告韦提:诸佛如来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者,是其九证也。

九、像观中说到“佛告诉韦提希:诸佛如来入于一切众生心想中,故汝等心想佛时”等等,既然说到入在一切众生心想中,说明只对凡夫宣说的。这是第九个证明。

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说“为众生”者,是其十证也。

十、在九品的经文里,一一说到了“为众生”。这是第十个证明。

上来虽有十句不同,证明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以斯文证,岂是谬哉?

以上虽然引了不同的十句,都是在证明佛宣说这部十六观法,唯一是为了常没众生,而不关大小乘圣者的事。“常没”,是指恒时陷溺在苦海中,无法超出。佛为了救度常没众生的缘故,宣说十六观法,也就是引导众生以修持定善和散善,往生西方净土来超出苦轮。对此有明确的经文作为确证,哪里是虚诳的说法呢?
这样我们的心就定了,原来《观经》是针对我们凡夫宣说的,因此我们依靠这部经法修行决定能往生。如果是为圣人宣说的,与我们关系就不大,因为我们凑和不上。既然是为着我们凡夫,连一生造恶的人回转心来求愿往生,也都能往生的话,我们应当非常有信心。这的确是即生就能解脱的大法。这一生在我们的地位上,能够把握这个法门,那确实就能以极简易的方便、极快的速度,解决无量劫来一直无法超出生死苦海的问题。

第五、会通别时意者,即有其二:

第五、会通论典中所说的别时意趣,有两段内容:

一、论云:如人念多宝佛,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者 [1] 。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报,道理成佛之法,要须万行圆备方乃克成,若将念佛一行即望成者,无有是处。虽言未证,万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华严经》说,“功德云比丘语善财言:我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谓念佛三昧”,以此文证,岂非一行也?虽是一行,于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没,故名不堕。

第一、论典中说到:如果有人念多宝佛,必定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
菩提是佛果的名称,也是正报。按理来说,成佛的法道必须圆满具备万行才能成就。如果仅以念佛一行就期望成佛,这在理则上是不符顺的。
虽然不是以此圆证佛果,但属于成就菩提万行中的一行。怎么知道呢?如同《华严经》所说“功德云比丘对善财说:我在佛法三昧海中唯一知晓一行,所谓念佛三昧”,以此段文证明,难道不是菩提万行中的一种吗?虽然只是一行,但从他起行开始,一段时间还处在生死位当中,这样不断升进,直到超出生死乃至成佛之间,永远不会退没,这叫“不堕”。也就是以念佛一行的功能力量,可以使行者自从修持以来,在生死的迁流中,乃至到最终成佛为止,永远不会退堕陷没下来,因此称为“不堕”。

问曰:若尔者,《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亦应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别?

问:如果是这样,那么《法华经》里说到“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也应当是已经成佛完毕。这两段经文在含义上有什么差别?

答曰:论中称佛,唯欲自成佛果。经中称佛,为简异九十五种外道。然外道之中都无称佛之人,但使称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摄,故言已竟。

回答:论中说到称佛名,唯一是希求自己成就断证圆满的佛果。而经中说到的称佛,是简别不同于九十五种外道。外道当中没有称念佛名的人,只要称念一声佛,就已经被摄受在佛道当中,因此说“已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6 11:40

二、论中说云:如人唯由发愿生安乐土者。久来通论之家不会论意,错引下品下生十声称佛与此相似,未即得生。

二、论中举了这样一个别时意趣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唯一由发愿就能往生安乐净土,这种说法就是别时意趣。长久以来,诸论家没有契会论典的含义,错误地引了《观经》里下品下生十声称佛,作为同等的例子。也就是说,通论之家认为,经中说到的十声称佛,这是有别时意趣的,不是当即就能生到净土。

如一金得成千钱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声称佛亦复如是,但与远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噵佛直为当来凡夫,欲令舍恶称佛,诳言噵生,实未得生。名作别时意者。

比如说,由这一金就会得到一千钱,这种说法就是别时意趣。不是说你现在以一金为本钱就得了一千钱,而是通过一番一番的贸易增长,通过这一金不断地增长,经过很多天以后,才能得到一千钱。十声称佛也是这种情况,由于你十声称佛已经种下善根,在将来不断增长以后,能够成就往生净土的果位。因此,这十声称佛就成为遥远的未来得生净土的一个远因,不是说现在就能生。因此他们解释说,《观经》里,佛只是为着当来世的凡夫着想,让他舍掉恶念,一心称念佛号,因此以方便语说到这样做就能往生净土,实际不是指称了十念就能往生净土。这样传教的方式就叫别时意趣。

以下对此破斥。《观经》里的十声称佛往生,并非别时意趣,以此引为别时意趣的范例,这有绝大的错误。

何故《阿弥陀经》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愿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言护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称佛之名也。今既有斯圣教以为明证,未审今时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论乃加信受,诸佛诚言返将妄语?苦哉!奈剧能出如此不忍之言?

如果说这是别时意趣,为什么《阿弥陀经》里释迦佛说诚实语,以及十方诸佛都是出广长舌相显示诸佛不诳语,而证实释迦所说谛实不虚呢?用这样的现象来证明这是诚实不虚,哪里是别时意趣?所谓别时意趣,就是所说的话是一时的机用,只要引导众生能够得到利益就可以,所说别有用意。

但是在《阿弥陀经》里,佛特别告诉舍利弗: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阿弥陀佛,即应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间,一心愿生净土。在他临欲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圣众就来迎接往生。紧接着下文就出示十方恒河沙数等的诸佛都各自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因为吐出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的广长舌相,说明诸佛已经断尽了妄语的习气,以此来证成这部经确实不虚。诸佛都是这样说,你们众生应当信受这部一切诸佛共同护念的极深的不可思议的经法。所谓护念的对象,就是指上文所说在一日至七日之间称佛名号的行者。因此诸佛都是在证成、在护念,此等行者必然得到极大的利益。

现在既然有了这样明确的圣教作为证明,搞不清楚现在的一切行者对于凡夫小辈的论调特别信受,对于诸佛的诚谛之语反而以为是方便妄语,这是很悲哀的事,竟然说出这样让人不忍听闻的话。因为这话直接是在否定释迦和诸佛的诚谛之语,也是否定弥陀大愿不可思议的神力,这是极其可悲的事情。

虽然,仰愿一切欲往生知识等,善自思量,宁伤今世错信佛语,不可执菩萨论以为指南。若依此执者,即是自失误他也。

尽管如此,我还是诚心地愿一切希求往生的善知识们,好好思量,宁可这一世错信了佛语而失误,也不可以把菩萨的论调作为修行的指南。如果你依据一种不符合佛语的论调来执持的话,那确实成了自己失误、又误他人的大错谬了。

这只是退一步来说,不是说佛语会有错误,而是说,在佛语和菩萨的论之间做个选择的话,就要以佛语为无上的量。因为佛已经现证了一切种智,他是无错谬地见到了一切真理和所有不可思议的事。而西方法门确实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智慧和悲愿的力量所成就的,唯有诸佛才能了达,不是其他九界众生以自力所能知晓的。

因此,这两者做一个权衡的话,就要知道,由于菩萨断证没有达到圆满,没有彻证到量,凡是他所说的如果与佛语相合,那就可以印证说如是如是;如果他所说的和佛语不相合,那就说明他是不符合真理的,或者说不符合一切种智现量的所见,这就必须舍弃。
这里是标明行者对于圣教生信的量,因此以一种坚信的方式来说:即使佛语有错误,我也相信到底,其实佛语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如果菩萨的论调与佛语相违,那才真正是不符合真理的法则而出现偏差。

所以他们说十念不能往生,这就完全不符合佛心和弥陀大愿的本意。这种言论的流播,确实会使自己丧失即生往生净土、顿超旷劫轮回、迅速得证不退转位、解脱成佛的大利益。而且会误导千千万万的人,使得他们丧失信心,认为此生不可能往生净土,只有到遥远的未来世才可以。这样,他们就发不出决断的心一心祈愿往生,或者说中间会产生疑虑、退阻,无法至心地趣往净土。这样就退失了无数众生即生横超生死、往生净土的大利益。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必须以佛语为量。这是极其甚深不可思议的事,我们很难见到它玄妙的理体以及弥陀不可思议的力量。但只要我们深信佛语,以此为量,我们就必将得到极其不可思议的利益。只要你相信这样一个无上如意宝的功能,直接去顺应它的操作法则来做,就必将得到利益。并不一定要你真正见到如意宝的体性和力用,这是很难的事。

好比今天一般的人都能够使用傻瓜相机或者各种便利、高级的电子产品,他并不需要完全透彻里面的深妙原理,这只是极少数高层专家的事情。但是只要你信受的话,就一定能得到该产品的便利。把这个譬喻扩大到无数倍,那么我们也应当如是地信受佛语彻见后的指示,我们也应该相信这个法门有不可思议的功能、力用,它完全超乎我们的想像或者其他通途法门的范围,也根本不是下凡的情量乃至于诸学道圣者的量所能测知。因此,在这件事情上必须以佛语为量,坚信到底。

同样的道理,善导大师在后面谈到“深心”的时候,特指的是一种对于佛语坚定不移的信心。一方面,相信自己在生死流转当中常没常流转,始终没得到一个极奇特的因缘,使得自己顿超生死。而另一方面,就要深信,今天终于闻到了弥陀四十八愿的无上愿海法门,它使一个障重凡夫下至于至心十念都能生至功德极其殊胜的净土,因此了解到这是旷劫难遇的良机,就好像穷人遇到了无上的如意宝那样欢喜。以这种深信心,就排除了各种怀疑,哪怕是其他所有的论师、所有的声闻缘觉阿罗汉、所有的一到十地的菩萨,甚至于十方诸佛来说这个法不了义,或者说并非如此,也不生任何疑难、退却。像这样的心,就是真实的信心。

问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论中但言发愿,不论有行。

问:论中所说的是怎样起行,而不能得往生呢?
回答:凡是想得到往生成果的人,必须要行愿具足,缺一不可。而这部论里只说到发愿,没有说到实行。

问曰:何故不论?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论。

问:为什么没有说到实行呢?
回答:因为他没有起一念要真正实行的心,所以他只是有一个愿而没有实际行动。

问曰:愿行之义有何差别?答曰:如经中说,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是故今此论中,直言发愿,不论有行。是故未即得生、与远生作因者,其义实也。

问:愿和行在含义上有什么差别呢?
答:如同经中所说,只有口称佛名的行为而没有一个想求生的愿望,这样就只是一个单单的行动,也就不可能到达所愿处。如果只有愿望而没有行动,这就是虚愿,也不可能达成目标。一定要行和愿互相摄持,也就是说以真实的愿来摄持行为,引导他往所愿处行进,而且必须要由实际的行动来填满所愿,这样才能够达成所求的目标。

总而言之,愿行缺一不可。没有什么愿望,只是做一种行为,不可能达成所愿。就像一般人念念阿弥陀佛,但他没有往生的愿,所以不会往生。或者单单有一个空愿,没有实行,也不可能到达。就像一般人说自己想达到什么目标,但他根本就不付诸实行,也不可能达成。
所以,在这部论里只说到了发愿,没有谈到实行,因此他不可能在今生得以往生,只是给遥远的未来种一个因。论中所说的是一个真实的情况,并没有不对,要这样理解别时意趣的含义。

问曰:愿意云何,乃言不生?答曰:闻他说言西方快乐不可思议,即作愿言,我亦愿生。道此语已,更不相续,故名愿也。

问:所谓只有一个愿是什么意思?而说不能往生呢?
回答:这个人听到别人讲西方极乐世界如何快乐不可思议,他心里也会这样发愿说,我也想生到那里。但说了这句话以后,他再也不相续,也就是他并没有发出不断称念佛的行为,所以叫做只有一个虚愿。

思考题

1、中辈三人往生的因行如何?应如何正确判别其位次?诸师所判有何过失?
2、下辈三人应如何判定?为什么?
3、九品往生总的应如何判定?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4、举出三个教证,证明佛说十六观法只为凡夫,不为圣人。
5、破斥错解别时意趣:
(1)诸师如何将“下品下生十声称佛往生”错解为别时意趣?
(2)举出经教,对此作破斥。
(3)为什么说宁可错信佛语,不可执菩萨论为指南?

[1] 《摄大乘论》云:“二、别时意。譬如有说,若人诵持多宝佛名,决定于无上菩提不更退堕。复有说言,由唯发愿,于安乐佛土得往彼受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12 17:08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而这部《观经》里说到十声称佛的修行,实际上已经具足十愿十行了。也就是说,在他每一声称佛的行动当中,都有愿和行在里面,连续十声称佛,就有连续十次愿行的内涵。怎么说在一声称名当中就具足愿行呢?因为他内心有实际的心理趣向,当他说“南无”的时候,他确实是归命,也就是一心发愿要趣往极乐世界。而他口里称“阿弥陀佛”的时候,这就是往生的行持。因为往生并不是通过外面的脚去走,而是通过自己的心一念一念地称阿弥陀佛,跟佛心相合,就是在往极乐世界行进了,也因此这是他的实行。

这与前面的根本不同。前面只是说,我也要去极乐世界,但口里没有发出念佛的行动,而且心上也没有当即直接趣向西方,因此只能与未来做个远因。或者另一种人,虽然口里念了阿弥陀佛,但是内心并不是一心归投阿弥陀佛,勇往直前地奔往净土。所以,要看内在的心行上有没有一种直接的愿欲投向,以及有没有按照往生的行门在实际地行走。如果有这两个内涵,就是具足愿行。如果没有这两个内涵,只是口里念念,不代表有愿;只是心里想:我愿意去,这也不代表有实行。

但是,在《观经》里说到,下品人临终时,地狱相都已经现了,这个时候,善知识教导他求往生,他就相信了,而且是真心要往那儿去。之后发出了行动,称念阿弥陀佛,这就是已经坐上了大愿船,往西方净土去了。所以,他念阿弥陀佛,每一声都是具足愿行的。愿行已经具备,符合了弥陀本愿,当然是当下往生,怎么能解释成别时意趣呢?

又来论中,称多宝佛,为求佛果即是正报,下唯发愿求生净土即是依报。一正一依,岂得相似?然正报难期,一行虽精未克;依报易求,岂以一愿之心即入?

而且上面论当中说,念多宝佛,指的是行者自己要求证佛果,这是正报的事。后来又谈到仅仅以发愿求生净土,这是指想生到佛的依报国土当中。一个是正报成佛,一个是依报——生到佛的他受用土当中,这两个在求果的性质上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

那么应当这样来做精细的拣择:说到要成就断证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是无上的佛果,难以一时达成。所以,虽然念佛这一行很精,也不能由此就克果,而必须是一切的因行都圆满具足,才能得成无上菩提。而说到生依报的国土,这是一个较低的目标,容易求证到。虽然如此,也不可能仅仅以一个唯愿无行的心就能证入。换言之,由于得成正报的佛果非常高,所以即使你修念佛非常精湛,也难以一时达成。而生入到弥陀依报的国土,这是非常容易达到的,但也不是有愿无行所能证入的。应当这样理解。
下面再用一个譬喻使大家悟入。

虽然,譬如边方,投化即易,为主即难。今时愿往生者,并是一切投化众生,岂非易也?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了解了这个譬喻,就会深信:确实凡夫即生往生到西方净土是很容易成办的事。譬如说边疆的小国要投靠中央大国,这是很容易的。只要他的心信顺、不背逆,非常尊崇中央的国主,有信心、愿望以及付出行动去归投,那当然就被中央大国摄化了。如果他要充当中央大国的国主,那就很难,必须要达到相应的地步,有那么大的福德、权势,他才能统治中央大国。

这个譬喻极其恰当,说得非常好,你一听就马上懂了。现在我们凡夫不是自己去充当圆满的佛,因为这非常难,必须具足成佛的因缘你才能成佛。但是我现在要生入弥陀国土去,这个很容易。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无上慈悲,你的心完全信顺佛,而且愿意去,又能够念佛,那佛当即摄受,马上就能生到佛的他受用土当中,这是极容易成办的。这样了解以后才知道,所谓十念往生并非夸张的说法,确实是容易达到的,是很容易成办的,只要你归投降化就可以了。

我们不要再刚强难化,一直认为我在娑婆世界如何如何。其实我们已经彻底生在一个苦海当中了,应当真心希望投到中央大国,也就是佛的净土世界。因此要想:一切完全交给阿弥陀佛。当然阿弥陀佛要收,那么怎么收呢?条件很低,只要有信顺的心,不违逆;其次要有愿去的心,不愿意在苦海中继续沉溺;再其次,不断地称念弥陀名号,也就是给阿弥陀佛拍电报,阿弥陀佛就收了。就像边疆的小国写了一封归投的信,让信使交给中央国主。中央国主一看,当然就收了,这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因此,这里用决定的语气说到,只要你有这样的信愿,上等者尽此形寿一直修到生命最后一刻,下等者临终至心十念,都能够仗着佛愿力的摄持,得以往生。就像所有的边疆小国,只要他诚心投化,中央大国就全部摄受,这就叫做“易行”,这就叫做“直截”。所以绝对不能判为别时意趣,不然大违经旨,大违佛心,大违缘起法则。

斯乃不可以言定义,致信之者怀疑,要引圣教来明,欲使闻之者决能遣惑。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以经论文字的表面来确定它的含义,或者随着自己的臆测就下结论,使得本来有信心者反而疑虑退失信心。一定要以诚谛不虚的诸佛的金刚语来作证明,这样,就能使闻到的人决定遣除怀疑。这以后,他就一心信顺,决不退悔。这样一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为止,都有一个金刚般的信心,有一个一心信任、求愿的心,中间不会被怀疑障碍,这就能顺利往生。所以,这件事极其重要,必须按照这样以教以理来证成,使得一切行者都能够直接一心投入净土。

第六、会通二乘种不生义者。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有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

第六、会通二乘种不生。问:弥陀净国是报土还是化土?回答:是报土不是化土。怎么知道呢?引三段经文证明。一、《大乘同性经》上说:西方极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二、《无量寿经》上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那里行菩萨道的时候,发了四十八愿,有一愿说:如果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如不往生,就不取正觉。现在已经成佛,这就是酬答因地愿行的色身,因此是报身。换言之,如今在西方净土显现的佛身是酬答往昔因行而出现的,因此是报身。三、《观经》里说:上辈三人临终时都说,阿弥陀佛与化佛来迎接此人,这里说到报身和化身共同来授手,因此用了一个“与”字。以这段经文来证明,就知道是报佛。

然报应二身者,眼目之异名。前翻报作应,后翻应作报。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又三大僧祇所修万行,必定应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应身。斯乃过现诸佛辨立三身,除斯已外更无别体。纵使无穷八相,名号尘沙,克体而论,总归化摄。今彼弥陀,现是报也。

然而报身和应身只是不同的名称而已,就如同眼与目一样,所指都是一个。先前把“报”翻译成“应”,后来把“应”翻译成“报”。凡是说到“报”,就是指因地的修行不会虚弃,一定会招来相应的果报。由于果是应着因而来,因此称为酬报。

进一步推论,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的万行,一定会得到菩提果。现在既然已经成就了无上觉道,因此是过去的菩提行感应而来,称为是“应身”。总之,“报”、“应”是一个含义,这就是现在、过去诸佛辨立三身的意义,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体性。纵然是示现了无穷的八相成道的事业相,或者在各世界之中有恒河沙数的名号安立,就体性而论,都是归于化佛所摄。

总而言之,这都是佛应着无量世界的机感而现出相应的色身、名号、事业相等,这一类就是应众生的机而幻化的相。而现在弥陀在西方成佛,指的是因圆果满而示现的色身佛。因此,在他当下现证菩提之处,所显现的是报身报土。

问曰:既言报者,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何故《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槃时?此之一义若为通释?

提出一个疑问:既然说到“报”,报身常住没有生灭,为什么《观音授记经》里说阿弥陀佛也有入涅槃的时候?这两者如何会通解释?

答曰: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尚非三乘浅智所窥,岂况小凡辄能知也?虽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经以为明证。

回答:诸佛入不入涅槃,这是诸佛的境界,尚且不是三乘的浅智所能窥测,何况小见凡夫怎么能了知呢?虽是如此,如果一定要想得到确认或者了知的话,这里不妨引一段佛经作为明证。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12 17:09

何者?如《大品经•涅槃非化品》中说云: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颇有实事不空者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须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识即是化,乃至一切种智即是化。

哪一段经证?《大般若经·涅槃非化品》中有一段经文:当时佛告诉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有一个化人再幻化一个化人,这个化出来的人能得到一点实事吗?或者说你去寻找他的时候,能得到一种实法吗?须菩提说:世尊,肯定得不到,因为他是化出的,在显现处似现为有,实际寻找时丝毫不可得,所以不是实事,只是一种化的假相。佛告诉须菩提:与此类似,像当前所见到的种种的色也是化的,受想行识也是化的,乃至一切种智也是化的,真实寻找时得不到这样的定法或者实法。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间法是化,出世间法亦是化,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三解脱门,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并诸法果,及贤圣人,所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果世间法是幻化无实,实际寻找的时候一点也得不到,出世间法也是了无实法可得,那么所谓的一切道果之法是不是也如此呢?所谓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所摄的这三十七道品的法,以及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乃至无上佛果上的十力、四无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等,这些修持道法出现的果位,以及贤位、圣位的人,所谓的声闻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缘觉果位、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这一切显现出来的法也是幻化吗?

佛告须菩提:一切法皆是化。于是法中,有声闻法变化,有辟支佛法变化,有菩萨法变化,有诸佛法变化,有烦恼法变化,有业因缘法变化。以是因缘故,须菩提!一切法皆是化。

这时佛很肯定地告诉他:须菩提,一切法都是化。实际上无法可得,并没有什么实法真实地在那儿显现。这就是说,在这些法里面会出现各种的差别相,譬如说,修持四谛,就会发现有五道、四果、四向等的声闻法的变化,好像有一个一个的法。或者修习十二缘起,有辟支佛有学、无学等变出来的法。或者说修持六度,有菩萨法界各种变化的法。或者说有诸佛各种变化的法。就有漏界来讲,有众生起贪嗔等烦恼各种变化的法,或者以他造集业力出现各种因缘果报的变化法等等。以这一因缘故,须菩提,一切法都是化。因为都是随着缘起而现似各种相状,其实真实寻找是得不到的,所以这一切没有实法可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诸烦恼断,所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断诸烦恼习,皆是变化不?

须菩提又表示怀疑说:世尊,一切惑业力所现的法都是一念无明,在错乱力当中现出来,如同虚空中,翳眼见空花那般的相,当然它是虚幻不实的,寻找的时候根本得不到,只是一种错觉。那么把一切虚假的烦恼已经息除了,出现的圣果的法——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道,断除了烦恼习气,像这样的圣人法也是变化的吗?

佛告须菩提:若有法生灭相者,皆是变化。

佛告诉须菩提:这也是变化的,如果是有生灭相的法,就都是变化的,没有什么两样的。换言之,如果出现了生灭的相,比如说有增减、来去、生灭等等的相,这些相都是虚假的,如同幻化,所谓的四果等声闻、缘觉的法,同样是虚幻的。为什么是虚幻的?因为本来惑业苦的法都是不真实的,如同空花般本来不可得,那么它的消失也是不可得的。没有这个法,哪有这个法的消失呢?
因此,所谓的圣人法是就凡夫法安立的,清净法是就杂染法安立的,并没有实法可得。基于假立了凡夫的惑业法,有种种虚假的空花般的果报,才针对它安立这些假法息灭的圣人果位。因此,所谓的圣人果位并不是在法界中能实际得到的东西,只是一种名言的假立,所以实际寻找是不可得的。你不要以为有一个真实的圣人法可得,同样是虚假不实的。

须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变化?佛言:若法无生无灭,是非变化。须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灭非变化?佛言:无诳相涅槃,是法非变化。

当时须菩提就说:世尊,既然说到这些都是变化的,那有没有什么法是非变化的呢?
这就到了抉择的重点上了。如果你有变化的东西,都是忽尔性的客尘,原来没有,忽尔间现前了,之后它又有增减等等,这种法都是假的。须菩提因此问到:有没有一种不变化的法,或者说不是随因缘而变化的东西?

佛说:如果一个法没有最初的生,也没有后来的灭,这种法就不是变化的法。
须菩提说:那什么是不生不灭非变化的法呢?

佛说:变化的东西就叫做虚诳的相,或者说假法。本自没有这些空花般的虚诳之相,那就是本自清净的涅槃,它是不生不灭的,在这个法上没有丝毫的变异。因此,本自没有错乱相的清净涅槃,它是一个非变化的法。

世尊!如佛自说,诸法平等,非声闻作、非辟支佛作、非诸菩萨摩诃萨作、非诸佛作。有佛无佛,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

须菩提又说:世尊,如同佛自己说到,诸法的平等性,既不是声闻作出来的,也不是辟支佛作出来的,也不是大菩萨作出来的,也不是诸佛作出来的,它是诸法本自的法性。无论有佛出世、无佛出世,诸法的体性是恒时空寂的,这个性空就是涅槃。那为什么又说涅槃这一法不如化呢?应该一切都是化,一切都是空寂的,得不到什么实法。为什么又出来一个不是化的涅槃的法呢?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法平等,非声闻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发意菩萨,闻是一切法皆毕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则惊怖。为是新发意菩萨故,分别生灭者如化,不生不灭者不如化耶。

佛告诉须菩提:是这样是这样,诸法的平等性就是这样,它是法性,不是谁作出来的。因此不是声闻所作、辟支佛所作、大菩萨所作、诸佛所作,乃至诸法性自空寂,这就是涅槃,没有别的涅槃可得。但是,新发意的菩萨听到一切法都毕竟性空,没有什么东西可得,乃至涅槃也都如幻化,并没有一个涅槃的实法可得,他的心会惊怖。为了这些新发意菩萨的缘故,佛分别生灭的法如化,不生不灭的法不是如化,因此你们可以得到一个涅槃。

今既以斯圣教,验知弥陀定是报也。纵使后入涅槃,其义无妨。诸有智者应知。

以这一段圣教,就可以证知弥陀决定是报身报土。纵然说到后面入涅槃,这个意义也是没有妨碍的,因为涅槃本来不可得。诸法本自空寂,不要以为真的示现在西方的阿弥陀佛没有了,入涅槃了,因为涅槃也是一个假立的概念。因此,真正成了佛以后,他就是不生不灭的本体金刚身,也没有什么可入的涅槃,一切的实法或者落在边际上的法都是不可得的。

所以有智慧的人就知道,虽然在一类众生前或许会见到这种相,但是就佛本身来说,真正因行果满出现的佛,确确实实没有什么住处,也没有从此入彼的戏论,也没有一个所入的实法的涅槃可得。总而言之,不在凡夫的戏论当中,决定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报身。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问:既然弥陀和所居的净土都是报佛报土,这是极为高妙的法,小圣都难以升入,垢障凡夫怎么就能够趣入呢?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回答:如果就众生为垢染缠缚的状况而言,的确是很难趣入的。但是由于弥陀本愿力作为强增上缘,导致五乘人都能够入报土。
这里的五乘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修行五类法的人都能得以入于报土。

问曰:若言凡夫、小圣得生者,何故天亲《净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今彼国中现有二乘,如斯论教若为消释?

问:如果凡夫、小乘人都能够生入净土,为什么天亲菩萨《往生论》里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论中说到二乘种不能生,现在在极乐国中有二乘阿罗汉,像这些论述,应当怎么解释才能融通呢?

答曰:子但诵其文,不窥理况,加以封拙怀迷,无由启悟。今引佛教以为明证,却汝疑情。

回答:你只是读文字,根本不明白文字所要阐释的具体义理,加之你一直封锁在自己一种拙劣的见识里,心在各种疑惑的笼罩之下,所以你就打不开见解。现在我引用佛的圣教作为明证,去掉你心中的疑情。

何者?即《观经》下辈三人是也。

引哪段圣教呢?就是《观经》里说到的下辈三人的往生状况。

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众生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如此愚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教令称阿弥陀佛。当称佛时,化佛菩萨现在其前,金光华盖迎还彼土。华开已后,观音为说大乘,此人闻已,即发无上道心。

怎么知道二乘种不生呢?就像下品上生当中所说:如果有众生生前造了很多的恶法,而且没有惭愧心,这样的愚人寿命将要终尽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说大乘,教他称念阿弥陀佛。当他一称佛的时候,化佛菩萨就现在面前,有金光、花盖迎接他生到了彼土。当花开之后,观音菩萨给他讲说大乘法,他一听,就发起无上道心。因此,像这类人根本就不会生起小乘心,这可称为二乘种不生。

思考题

1、会通别时意趣:
(1)论中判唯由发愿生安乐国土为别时意趣,是否有误?为什么?
(2)只有发愿是什么意思?而说不能往生?《观经》十声称佛与此有何不同?
    2、“论云:如人念多宝佛,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应如何理解?结合譬喻说明众生求生净土与此不同。
3、弥陀净国是报土还是化土?为什么?
4、既然弥陀是报佛,报身常住,永无生灭,而经中说弥陀也有入涅槃时,二者如何会通?
5、既然西方是报佛报土,报法高妙,凡夫为何能生入?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12 17:10

问曰:种之与心有何差别?答曰:但以取便而言,义无差别。当华开之时,此人身器清净,正堪闻法,亦不简大小,但使得闻即便生信。是以观音不为说小,先为说大。闻大欢喜,即发无上道心,即名大乘种生,亦名大乘心生。

问:种和心有什么差别?回答:这只是按照方便说不同的字,意思上没有差别。种就是心,心就是种。二乘种不生,就是二乘的心不生。莲花开放的时候,他根身法器非常清净,正是堪能受法之时,也不管什么大小,只要使他听到了法,他就会生信心。因此,观音也不会给他讲小乘法,首先就给他讲大乘法,他一闻了以后,就生大欢喜心,当即就发起了无上菩提心。这之后的情况就叫大乘种生,或者大乘心生。也就是一受法的启发,马上就发起了大乘无上的菩提心,根本就不会生二乘的心。

又当华开时,观音先为说小乘者,闻小生信,即名二乘种生,亦名二乘心生。此品既尔,下二亦然。

又有一种情况,在花开敷的时候,如果观音先给他讲了小乘,一听了小乘法就生信心,这种情况叫做二乘种生或者二乘心生。

也就是说,前面一类行者的情况与这里不同,他的种性不定,听闻什么法,相应就会生起信心。所以,菩萨只给他说大乘法,所以叫“二乘种不生”。下品上生是如此,那么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也是如此。

此三品人俱在彼发心,正由闻大即大乘种生。由不闻小故,所以二乘种不生。凡言种者,即是其心也。上来解二乘种不生义竟。

这三品人都是在彼土发大乘菩提心。正由于一到了那里就闻大乘法,当即大乘种生或大乘心生。由于他在花开的时候,不闻小乘法的缘故,所以二乘种或二乘心毕竟不生。所谓的种就是心。以上解释了二乘种不生的含义完毕。

这里说到下品三人有大乘的机,一生彼土的时候就传大乘法,当即就生大乘的菩提心,而不生小乘心,这一类情况叫做二乘种不生。

女人及根缺义者,彼无故可知。

至于女人及根缺,在极乐世界没有这个情况。也就是以弥陀愿力的加被,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者都是大丈夫相,非女人相。又弥陀愿海已经加被诸根圆满,没有根缺的情况。

又十方众生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一无妨碍,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证小果,证已即转向大。一转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种不生。

其次一种情况,就是指十方众生过去世修小乘戒行而发愿往生的人,也没有任何障碍,都能够往生。只是一到了西方,首先证小果,证得了小果,马上回小向大。一旦回转向大以后,再不会退堕生二乘的心。这种情况也叫做二乘种不生。

前解就不定之始,后解就小果之终也,应知。

总而言之,对于二乘种不生,以上做了两种解释,这都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第一种解释,对于不定种性,而且过去已经有了大乘宿习的人而言,他在花一开敷的最初,菩萨就会给他宣说大乘法,所以当即就生了大乘心,不会生小乘心。

第二种情况,过去宿习小乘很浓的人,他一往生之后,顺他的机给他传小乘法,让他先证小果。但是从他终究的情况来看,他一证小果以后,立即就会回小向大。一旦转入大乘之后,再也不会退堕,因此绝对不会落入到二乘心当中。

因此说到,从整个极乐世界众生的发展倾向来看,绝对不会堕在小乘当中。就好比一个学校,虽然有各种层次,但最终大家一致都会学到大学毕业为止。绝对不会有只是小学毕业的程度,或者升到上面又退堕下面的这些情况。

总而言之,这就是弥陀一切皆成佛的一乘誓愿所致。有些是一生入就发大乘心,有些是先证小果,再转入大乘,最终全部都趣进大乘,不会退堕,直至成就无上菩提为止。
第七、料简韦提闻佛正说得益分齐者。
第七、要辨定韦提闻佛说法得无生忍利益的时间界限。

问曰:韦提既言得忍,未审何时得忍?出在何文?
问:既然说韦提得了无生忍,不晓得在哪个时候得了忍?又有什么经文的依据?

答曰:韦提得忍出在第七观初。经云:佛告韦提: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音势至侍立左右。时韦提应时得见,接足作礼,欢喜赞叹,即得无生法忍。

回答:韦提得忍是在宣说第七观的最初之时。经上说到:佛告韦提:“我现在要给你分别解说除苦恼的妙法。”在这样说的时候,阿弥陀佛住立在虚空中,观音势至侍立在佛的左右。当时韦提希就见到了西方三圣,在三圣面前,她接足作礼,欢喜赞叹,在这个时候就得了无生忍。

何以得知?如下利益分中说言: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非是光台中见国时得也。

这有什么确凿的根据呢?这是按照下面利益分的经文所说:韦提见到佛身和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这就明确地指出,当见到西方三圣,生了欢喜心,豁然大悟的时候,当即证得了无生忍。并不是之前以佛的加被,现见了光台中的净佛国土得的无生忍。

问曰:上文中说言,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此之一义云何通释?

问:在上面讲的光台现见佛国净土的经文里说到了,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就得了无生忍。这种说法怎么来融通解释呢?看起来好像是在前面得忍。

答曰:如此义者,但是世尊酬前别请,举劝利益方便之由序。

回答:当时这样说,只是世尊在回应韦提希特别的请求,也就是对于西方极乐世界应如何思维、如何正受的祈请,世尊事先就说到见到极乐世界微妙庄严,应时能得到无生忍的利益,以这个作为劝导的方便。所以,这是一个提前的铺垫或者由序。

何以得知?次下文中说言: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次下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观已来,尽名异方便也。欲使众生于此观门一一得成,见彼妙事,心欢喜故,即得无生。斯乃直是如来慈哀末代,举劝励修。欲令积学之者,无遗圣力冥加现益故也。

怎么知道呢?因为接着下文说到,诸佛有特异的方便,使得你能够见到西方净土,接下来就开始做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观之间,所有这些观修就叫做诸佛使众生现见到净国庄严的特异方便。这是如来想要使众生对于这些观门一一都能成就,见到西方的妙庄严事,当即心生欢喜,以此为因,证得无生忍。

总而言之,这是如来以慈愍心悲怜末代众生,先举出利益劝令众生趣入观行,想使那些能够精进修炼者,不失去佛力冥冥中加被、现前利益的缘故。所以,世尊首先要说出以佛力见到彼国庄严事,就能得到何种利益,这样让行者生起渴仰的心。因此,这是后来已经出现了西方三圣时,发欢喜心所得的利益,而不是之前见到光台中净佛国土时得证法忍、无生忍等。

评曰:掌握机系十有三结,条条顺理以应玄门。讫此义周,三呈前证者矣。

这一段意思不明确,解释不出。

上来虽有七段不同,总是文前玄义。料简经论相违妨难,一一引教证明,欲使信者无疑,求者无滞。应知。

以上有七段,总的是解释经文前的玄义部分。这里简别辨定了经论中看似相违的地方,或者有妨难的地方一一都引了圣教作为证明。总的目的是要使行人产生无怀疑的信心,使寻求往生者心里没有障碍。要知道上来宣说的用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第一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12 17:10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二(序分义)

△从此以下,就文料简,略作五门明义:
一、从“如是我闻”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明其序分;
二、从日观初句“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明正宗分;
三、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正明得益分;
四、从“阿难白佛”下,至“韦提等欢喜”已来,明流通分。
此之四义佛在王宫一会正说。
五、从“阿难为耆阇大众传说”复是一会。亦有三分:一、从“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已来,明其序分;二、从“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已来,明正宗分;三、从“一切大众欢喜奉行”已来明流通分。

从这里以下,按照经文做逐条判别,略作五门来明全经大义:
一、从“如是我闻”一直到“五苦所逼,云何见极乐世界”之间的经文,判为序分。
二、从日观的第一句“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一直到下品下生之间,判为正宗分。
三、从“说是语时”一直到“诸天发心”之间,这是得益分。
四、从“阿难白佛”一直到“韦提等欢喜”之间,这是阐述流通分。
以上四义都是佛在王宫这一会里所宣说的经义。
五、从“阿难为耆阇大众传说”以后又是另一会,其中包含了三分:(一)从“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以上属于序分;(二)从“从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以上阐明正宗分;(三)从“一切大众欢喜奉行”以上表明流通分。
总而言之,整个全经分成五个部分,含摄了两会。前四门说的是第一会,包括了序分、正宗分、得益分、流通分,第五门说的是第二会,在第五门里又分了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兴,正陈所说,次明正宗。为说既周,欲以所说传持末代,叹胜劝学,后明流通。

这是说明序、正宗、流通三分的次第缘由。也就是说,世尊的教化必定有个缘由,因此首先要说明序分,也就是缘起。其次,由序已经兴起,或者缘起已经建立,要正式地陈述应机的教法,因此接下来宣说一部经的正宗分。正宗分就是全经的主旨所在,也就是应着当时的机缘要宣说何种法义。这样宣说周全后,要让所说的妙法传持于末代,因此要赞叹它的殊胜利益,劝导后人修学,因此最后明示流通分。

上来虽有五义不同,略料简序、正、流通义竟。
以上虽然说了五种差别义,总的就是简略地阐明序、正宗、流通三分的含义。

△又就前序中复分为二:一、从“如是我闻”一句,名为证信序;二、从“一时”下,至“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正明发起序。

再把序分成两分:“如是我闻”一句是证信序,“一时”以下到“云何见极乐世界”是真实阐明发起序。

【如是我闻】
初言证信者,即有二义:一谓“如是”二字,即总标教主,能说之人;二谓“我闻”两字,即别指阿难,能听之人。故言“如是我闻”,此即双释二意也。
“如是我闻”这一句是证信序。最初说证信序有两个用意:一是“如是”两字,是总的标明教主,能说之人;二是“我闻”两字,是别指阿难尊者,能听之人。所以说“如是我闻”,这就双释了能说、能听。

又言“如”者,即指法,定散两门也。“是”即定辞,机行必益。此明如来所说,言无错谬,故名“如是”。

再者,“如”是指本法的定散两门所摄的真实义,“如”就是如于真理而说。“是”是判定词或决断语,这是指在宣说定散两门后,合机者依法而行,必得利益。这也是表明如来所说完全符合真理,无有错谬,的确是往生西方净土的正因法行,如是行持必得如是利益,因此说“如是”。

又言“如”者,如众生意也。随心所乐,佛即度之。机教相应复称为“是”。故言“如是”。

前面是以“如实无谬”解释“如是”,这里是以“如机无误”解释“如是”。“如”是指契合众生的心,随着众生内心的愿欲或者欲乐,佛就施设相应的法来度化他。由于所传的教与所化的机相应,所以称为“是”。也就是言无虚发,教应于机,这就叫做“如是”。

又言“如”者,欲明如来所说,说渐如渐,说顿如顿;说相如相,说空如空;说人法如人法,说天法如天法;说小如小,说大如大;说凡如凡,说圣如圣;说因如因,说果如果;说苦如苦,说乐如乐;说远如远,说近如近;说同如同,说别如别;说净如净,说秽如秽。说一切诸法,千差万别,如来观知历历了然。随心起行,各益不同。

接着广展开来说,所谓的“如”是要让我们明了如来的说法,说渐法时就如渐法般,如顿法时就如顿法般;说相恰如相,说空恰如空;说人法恰如人法,说天法恰如天法;说小乘法恰如小乘法,说大乘法恰如大乘法;说凡夫法恰如凡夫法,说圣人法恰如圣人法;说因恰如因,说果恰如果;说苦恰如苦,说乐恰如乐;说远恰如远,说近恰如近;说同恰如同,说别恰如别;说净恰如净,说秽恰如秽。这里以渐顿、相空、人天、小大、凡圣、因果、苦乐、远近、同别、净秽十对,来表明佛宣说一切诸法的差别相,都毫无错谬,以如来一切种智,如同观掌中的庵摩罗果历历了然,都是以亲证而宣说,不加任何臆测猜想或者颠倒邪计。由于如来是称合真理如实宣说,指示众生真理的法则以及离苦得乐的正道,所以众生心随教法发起修行,都能各自得到除过引德、离苦得乐的利益。

业果、法然,总无错失,又称为“是”。故言“如是”。

“业果、法然”,无论是说业果的缘起,还是说法尔的真如,都无有错谬失误,称为“是”。因此以如实说而称为“如是”。

言“我闻”者,欲明阿难是佛侍者,常随佛后,多闻广识,身临座下,能听能持,教旨亲承。表无传说之错,故曰“我闻”也。

“我闻”二字,是要表明阿难是佛的侍者,常常跟随佛后,他具有多闻广识的功德,亲临于佛座下,他有陀罗尼,能够闻持不忘,所以说“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佛的一切圣教旨意都亲承于心,所以他是亲自承受如来教法的意子。为表明阿难结集的时候,传达佛说毫无错误,故说“我闻”。意思是我亲自听到的,没有一点错。

又言“证信”者,欲明阿难禀承佛教,传持末代,为对众生故,言如是观法,我从佛闻,证诚可信,故名证信序。此就阿难解也。

所谓的“正信”,是要表明阿难禀承佛的教法,传持于后代千秋万世,为对众生作证的缘故,阿难在结经前要说明,“像这样的观法,我是亲自从佛那里听来的”,证明这都是真实的佛语,十分可信,因此这一句叫“证信序”。这是就阿难这一侧面而解释。

△二、就发起序中细分为七:
初、从“一时佛在”下,至“法王子而为上首”已来,明化前序;
二、从“王舍大城”下,至“颜色和悦”已来,正明发起序,禁父之缘;
三、从“时阿阇世”下,至“不令复出”已来,明禁母缘;
四、从“时韦提希被幽闭”下,至“共为眷属”已来,明厌苦缘;
五、从“唯愿为我广说”下,至“教我正受”已来,明其欣净缘;
六、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下,至“净业正因”已来,明散善显行缘;
七、从“佛告阿难等谛听”下,至“云何当见极乐世界”已来,正明定善示观缘。
上来虽有七段不同,广料简发起序竟。

就发起序中细分为七段:
一、从“一时佛在”一直到“法王子而为上首”之间,说明教化前的由序;
二、从“王舍大城”到“颜色和悦”之间,正式说明发起序当中阿阇世囚禁父亲的因缘;
三、从“时阿阇世”到“不令复出”之间,说明阿阇世囚禁母亲的因缘;
四、从“时韦提希被幽闭”到“共为眷属之间”,说明韦提希厌苦的因缘;
五、从“唯愿为我广说”到“教我正受”之间,阐明韦提希欣求净土的因缘;
六、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到“净业正因”之间,说明散善、显示行门的因缘;
七、从“佛告阿难等谛听”到“云何当见极乐世界”之间,说明定善、显示观法的因缘。
上面虽然有七段不同,总的已经详细地拣择辨明了发起序的内容。


思考题

1、依据本疏,如何解释“二乘种不生”?(分“不定之始”、“小果之终”两种情况。)
2、韦提得无生忍是在何时?有何经文依据?
3、细解“如是我闻”。为何称这一句为证信序?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12 17:12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初解化前序者,就此序中即有其四:

第一解释教化前的由序,这当中有四部分内容:一、“一时”;二、“佛”;三、“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四、“与大比丘众”以下。

初言“一时”者,正明起化之时。佛将说法,先托于时处。但以众生开悟,必藉因缘,化主临机,待于时处。又言“一时”者,或就日夜十二时,年月四时等,此皆是如来应机摄化时也。

首先说到“一时”,是要说明如来发起教化的时间。佛要说法,首先要借托于时间和处所。这是因为众生开悟必须要借助因缘,化主应着机缘而降下教法,也观待于时间和处所的因缘。
又说到“一时”,或者是指日夜的十二个时辰、年、月、四季等等,这都是如来应机摄化的时辰。

言处者,随彼所宜,如来说法,或在山林处,或在王宫聚落处,或在旷野冢间处,或在多少人天处,或在声闻菩萨处,或在八部人天王等处,或在纯凡若多一二处,或在纯圣若多一二处。

所谓的“处”,就是随顺当时的因缘便利或者机宜,如来说法或者在山林当中,或者在王宫聚落当中,或者在旷野坟间,或者在很多人天聚集处,或者在声闻菩萨聚会处,或者在八部人天王臣等处所,或者是纯凡夫的一人、两人或多人处,或者在纯圣者的一人、两人或多人处。

随其时处,如来观知不增不减,随缘授法,各益所资。斯乃洪钟虽响,必待扣而方鸣;大圣垂慈,必待请而当说。故名“一时”也。

随着相应的时间和地点,如来观知不会有一分增益,也不会有一分减损,都是恰如其分地随着机缘而传授教法,各自利益所资或者说弟子。这就是佛应缘任运施教的事业相。
为什么要说到“一时”呢?就好比洪钟虽然很响,但也必须观待扣击才能传出钟声。佛陀虽然以慈悲覆盖一切,也必待众生请法才能宣说,因此说“一时”。这也是众生的善缘和佛的智慧、悲力相应的时候,就自然应机说教。这都是观待因缘和合而显现的,因此说到时节因缘相合的当下,叫做“一时”。

又“一时”者,阿阇世正起逆时,佛在何处。当此一时,如来独与二乘在彼耆阇。此即以下形上意也,故曰“一时”。

又“一时”,可以说阿阇世正在做五逆罪的时候,佛在哪里呢?当此之时,如来正和大小二乘眷属在耆阇崛山当中。这就是以下文来显明上文的意思,所以说“一时”。

又言“一时”者,佛与二众于一时中在彼耆阇,即闻阿阇世起此恶逆因缘。此即以上形下意也,故曰“一时”。

又所谓“一时”,指佛与大小二乘徒众,一时中在彼耆阇崛山林当中,当时听到阿阇世起了恶逆的因缘。这就是以上文看下文来说,因此说“一时”。

二、言“佛”者,此即标定化主,简异余佛,独显释迦意也。

二、说到“佛”,这是标明确定化主,简别不是其他佛,显明唯一是释迦佛。

三、从“在王舍城”已下,正明如来游化之处,即有其二:一、游王城聚落,为化在俗之众;二、游耆山等处,为化出家之众。

三、从“在王舍城”以下的一句,这是标明如来游行教化的住所。这也有两分:一、游行在王城聚落里,这是教化世间的在家徒众;二、游于耆阇崛山等处,这是教化出家的徒众。也就是本经有前后两会,所化的徒众不同。

又在家者,贪求五欲,相续是常,纵发清心犹如画水。但以随缘普益,不舍大悲。道俗形殊,无由共住,此名境界住也。又出家者,亡身舍命,断欲归真,心若金刚,等同圆镜,悕求佛地,即弘益自他。若非绝离嚣尘,此德无由可证,此名依止住也。

接着说到徒众和佛的关系,有所谓的境界住和依止住两种,这也是由于在家、出家情形不同所决定的。在家人一向贪求五欲,相续不断,纵然发了清净心,也就像画水一样,画过就没有了。但是如来为了随众生的机缘做普遍的利益,不会舍弃大悲。但是在家和出家的形像不同,无法共住,因此称为境界住。
而出家人舍离了世俗,断除了爱欲,归于真如,志愿如同金刚,内心等同圆镜,希求佛地来广大利益自他。如果不是远离尘嚣,安住静处一心修行,这样的无上功德也无法证得,因此,出家众是常随如来依止而住。

四、从“与大比丘众”下,至“而为上首”已来,明佛徒众。就此众中即分为二:一者声闻众,二者菩萨众。

四、从“与大比丘众”到“而为上首”之间,这是标明佛的徒众,包括两类——声闻众和菩萨众。

就声闻众中,即有其九:初言“与”者,佛身兼众,故名为“与”;二者总大、三者相大、四者众大、五者耆年大、六者数大、七者尊宿大、八者内有实德大、九者果证大。

按声闻众来说,分九分:“与”字表明佛和声闻众共住,其他的八个含义是总的大、相状大、众多大、耆年大、数目大、尊宿大、内有实德大、果证大等。总而言之,这些是在说明这个“大”的含义。

问曰:一切经首皆有此等声闻以为由致,有何所以?

问:在一切经首都标了这些声闻众,有什么原因?

答曰:此有别意。云何别意?此等声闻多是外道。如《贤愚经》说:优楼频螺迦叶领五百弟子,修事邪法;伽耶迦叶领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那提迦叶领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总有一千,皆受佛化,得罗汉道。其二百五十者,即是舍利、目连弟子,共领一处修事邪法,亦受佛化,皆得道果。此等四众合为一处,故有千二百五十人也。

回答:这有特别的意思。如何呢?这些声闻多数是外道。就像《贤愚经》所说:优楼频螺迦叶领五百弟子修持邪法,伽耶迦叶领二百五十位弟子修持邪法,那提迦叶领导二百五十位弟子修持邪法,总共有一千人,都得受佛的教法,证得阿罗汉果。剩下的二百五十人,是舍利弗、目犍连的弟子,他们合集在一起修持邪法,也受到佛的感化,证得道果。这四处众会弟子合在一起,总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

问曰:此众中亦有非外道者,何故总标?

问:在这些法众当中,也有非外道,为什么总标为外道呢?

答曰:如经中说,此诸外道常随世尊,不相舍离。然结集之家简取外德,故有异名。是外道者多,非者少。

答:如同经中所说,这些外道恒时跟随如来而不离开,而三藏的结集者就外道受佛法化,以此显扬佛的功德,因而用外道的名字总标。总的来说,就是过去做外道的多,非外道的少。

又问曰:未审此等外道常随佛后,有何意也?

又问:不清楚这些外道恒时跟随如来,这有什么含义?

答曰:解有二义:一就佛解,二就外道解。就佛解者,此诸外道邪风久扇,非是一生,虽入真门,气习犹在,故使如来知觉,不令外化,畏损众生正见根芽,恶业增长,此世后生不收果实。为此因缘,摄令自近,不听外益。此即就佛解竟。

回答:这有两个含义:一是就佛边来解释,二从外道边来解释。从佛边解释,这些外道久久熏习邪法的风气,不是一生。虽然入了佛门,但习气还在,所以如来了知他们的根性,不让他们到外面去教化众生,害怕以他们的习气感染众生,损坏了他们的正见根芽,进而增长恶业,使得今生和来世收获不到真实的果实。以这个因缘,摄持这些外道徒众一直待在身边,不让离开,不允许他们去外面独立传扬佛法。这是就佛这边解释。

次就外道解者,迦叶等意,自惟旷劫久沉生死,循环六道,苦不可言,愚痴恶见,封执邪风。不值明师,永流于苦海。但以宿缘有遇,得会慈尊,法泽无私,我曹蒙润。寻思佛之恩德,碎身之极惘然。致使亲事灵仪,无由暂替。此即就外道解竟。

再就外道边解释,迦叶等诸弟子的心意是:自己思维旷劫以来久久地沉沦在生死里,不断地在六道里面循环轮转,受尽难言之苦,而且自心相续都是充满了愚痴、恶见,被各种邪的习气封堵了自心。如果没有值遇明师,就会永远漂流在苦海中。但是因为宿世的善缘,能够遇到大慈的世尊,以佛无私的广大法施润泽我们的心灵。这样想到了佛的大恩德,即使粉身碎骨也难以图报。因此他们以报恩之心常常亲自承事如来的真身,无有片刻远离。这是就外道幸遇如来教法,重生了法身慧命,感恩戴德而常随佛不离开,而这样解释的。

又问曰:此等尊宿云何名众所知识?答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一切凡圣知彼内德过人,识其外相殊异,故名众所知识。上来虽有九句不同,解声闻众竟。

又问:这些尊宿为何称为众所知识呢?
回答:道德高深称为“尊”,年高腊长称为“宿”。一切凡圣都能了解他们内在有超人的功德,而且也能识别他们外在的显现有迥然不同的德相,因此称为“众所知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12 17:13

上面虽然有九句不同,总的解释了声闻众。

次解菩萨众。就此众中,即有其七:一者标相、二者标数、三者标位、四者标果、五者标德、六者别显文殊高德之位、七者总结。

接着解释菩萨众。在这一类大众中有七项内容:标明了相状、数量、地位、果位、证德,特别显示文殊是菩萨众的上首,最后总结。

又此等菩萨具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而且这些菩萨都具足无量的行愿,安住在一切功德法藏当中,能够自在地游于十方世界,施展权巧方便,都是深入佛法秘藏究竟彼岸者。

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随缘开示,即转法 lun。扣法鼓、执法剑、震法雷、雨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愍伤众生。

他们在十方世界里示现八相成道,这里取成道、转法 lun两相来说明。也就是这些大菩萨在各个世界里示现成为那一世界的教主,当成佛之际,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数国土,普皆六种震动。随着众生的机缘开示相应的妙法,转动fa 轮。扣击法鼓、执持法剑、震动法雷、普雨法雨、演法布施,常常以微妙法音觉悟世间的迷情,断裂他们心中的邪分别网,消除各种恶见的缠结,消散掉烦恼的尘垢,并且摧坏他们心中很深的欲壑,显明清净的本性,以光明智慧融会一切佛法,以愍念众生的心,宣流佛法,化导众生。

未曾慢恣,得平等法。具足无量百千三昧,于一念顷无不周遍。荷负群生,爱之如子。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开朗,不可思议。

从来不会缘于执著自我而起骄慢、任性,已经证得平等法。有了“我”,所谓的以自我为中心,围着我转,然后起各种我慢、任性,这都不是平等法。因为有执著自我,就有了相对的他,而且在此就有各种分别,导致内心不平等。所以,是由于我执而出现各种偏执的相。一旦去掉了我执,就真正得了平等法,无论对待什么样的境,没有贪嗔,心地平等。

而且具足无量百千三昧,在一念顷无不周遍。以增上意乐担荷一切众生,爱同独子,誓愿把他们都救度到无上的涅槃彼岸。这些大菩萨一切善根都度越彼岸,达至究竟,获得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开明,不可思议。

以上解释了与会的三万两千菩萨众所具有的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

虽有七句不同,解菩萨众讫。

总的以七句解释了菩萨众。

上来虽有二众不同,广明化前序竟。

以上虽然说到了声闻众、菩萨众的差别,总的就是详细解释了化前序的内容。
以下正式解释发起本部教法的因缘,首先要从远因缘说起。这里要谈到阿阇世王囚禁父母的因缘,先讲囚禁父亲的因缘。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当时在王舍大城里有一位太子叫做阿阇世,他听从了恶友提婆达多的教唆,把父王频婆娑罗幽禁在七重内室中,下令群臣不能前往。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

当时国太夫人叫做韦提希,她很恭敬国王,恐怕国王被幽禁会饿死,所以她就澡浴清净,用酥蜜和着炒麦粉涂在身上,而且在璎珞中盛着葡萄浆,秘密地呈献给国王。

【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当时大王吃了炒麦,喝了葡萄浆后,求来净水,漱完口,合掌恭敬,向着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这样说到:“大目犍连是我的亲友,愿发慈悲授我八关斋戒。”当时目犍连就像鹰那样疾速地飞到国王这里,每天都授给他八关斋戒。世尊又遣派尊者富楼那给国王说法。像这样经过了三个七天。国王吃了炒麦和葡萄浆,又听闻了妙法的缘故,脸色变得很和悦。

二、就禁父缘中,即有其七:一、从“尔时王舍大城”者,总明起化处。

第二、在禁闭父王因缘当中,又分七部分来解释:一、“尔时王舍大城”一句,总的标明发起教化的处所。

此明往古百姓但城中造舍,即为天火所烧,若是王家舍宅,悉无火近。后时百姓共奏于王:臣等造宅,数为天火所烧,但是王舍,悉无火近,不知有何所以?

首先解释王舍大城的名称由来。往古之世,城中的百姓只要在城中造房子,就会被天火焚烧,如果是王家的舍宅,火都不会靠近。后来百姓共同启奏国王说:臣等造立舍宅,屡屡被天火焚烧,但是国王的舍宅,火都不靠近,不知是什么缘故?

王告奏人:自今已后,卿等造宅之时,但言我今为王造舍。奏人等各奉王敕,归还造舍,更不被烧,因此相传,故名“王舍”。

国王告诉启奏的人:从今往后,你们造舍宅的时候,只要说:我们现在是给国王造房子,这样就能避免火灾。启奏的人都各自尊从国王的敕令,回来建造房屋,就再也没有被火烧,因此,这一方法辗转相传,流布世间,所以人们称这座城市为“王舍城”。

言“大城”者,此城极大,居民九亿,故噵王舍大城也。

说到“大城”,是因为这个城市极大,有九亿人口,因此称为王舍大城。

言起化者,即有其二:一谓阇王起恶,即有禁父母之缘。因禁则厌此娑婆,愿托无忧之世界;二则如来赴请,光变为台,影现灵仪,夫人即求生安乐,又倾心请行,佛开三福之因,正观即是定门,更显九章之益。为此因缘,故名起化处也。

说起“起化处”,这有两个因缘:一、阿阇世王起了恶心,有了囚禁父母的事件。韦提希因为被囚禁的缘故,厌离这个娑婆世界,想托生于无忧恼世界;二、如来应她的祈请,现出光明,光中化为宝台,台中现出十方清净世界的影像,夫人在这里选择一心求生极乐世界。她倾出诚心请求往生的行门,佛给她开示净业三福之因,接着说明十三正观,这属于定善之门;更显示九品往生的利益,这属于散善之门。由于是在王舍城这里发起了这部经法,因此称为起化之处。

二、从“有一太子”下,至“恶友之教”已来,正明阇王恍忽之间,信受恶人所误。

二、从“有一太子”一直到“恶友之教”之间,这是说明阿阇世王一下子迷糊了,信受了恶人的误导。

言“太子”者,彰其位也。言“阿阇世”者,显其名也。又“阿阇世”者,乃是西国正音,此地往翻名“未生怨”,亦名“折指”。

说到“太子”,是彰明他的地位,说到“阿阇世”是显示他的名称。“阿阇世”是印度语,翻译成华语叫做“未生怨”,也叫“折指”。

问曰:何故名未生怨及名折指也?

问:为什么他称为未生怨或者折指?这其中有什么因缘?

答曰:此皆举昔日因缘故有此名。言因缘者,元本父王无有子息,处处求神,竟不能得。忽有相师来奏王言:“臣知山中有一仙人,不久舍寿,命终已后,必当与王作子。”

回答:这都是依据往昔的因缘而取此名的。说到因缘,原本父王频婆娑罗没有儿子,他处处求神还是得不到孩子。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相师,启奏国王说:“下臣知道山中有一位仙人不久要舍寿离世,命终以后一定会给国王做太子。”

王闻欢喜:“此人何时舍命?”相师答王:“更经三年,始可命终。”王言:“我今年老,国无继嗣,更满三年,何由可待?”

国王听了很欢喜,就问:“这个人什么时候舍命?”相师回答:“还要经过三年才会命终转世。”国王说:“我现在年纪老大,国家没有继承人,还要过三年,我哪里等得到? ”

王即遣使入山,往请仙人曰:大王无子,阙无绍继。处处求神,困不能得。乃有相师瞻见大仙,不久舍命与王作子,请愿大仙垂恩早赴。

国王就遣使者入山,教他请求仙人这样说:我们的大王没有太子,缺乏继承人。处处求神也都没有满愿。现在有相师看见大仙不久要转世给国王做儿子,请大仙慈悲,能够早一点转世。

使人受教入山,到仙人所,具说王请因缘。仙人报使者言:“我更经三年始可命终。王敕即赴者,是事不可。”使奉仙教还报大王,具述仙意。

使者听命进入了山林,到了仙人那里,具体诉说了国王请求的因缘。仙人回答说:“我还要过三年才能转世。国王命令我马上就投生,这件事不可以。”使者按照仙人的回应回来报告大王,具体说明他的意思。

王曰:“我是一国之主,所有人物皆归属我。今故以礼相屈,乃不承我意。”王更敕使者:“卿往重请。请若不得,当即杀之。既命终已,可不与我作子也?”

国王说:“我是一国之君,所有的人和天下的事物都是我的。我现在屈驾以礼相请,还不听从我的意思!”国王就再次敕令使者:“你可以再次去请。这次请不到,就立即杀掉。这样他死掉了,能不给我做儿子吗?”

使人受敕至仙人所,具噵王意。仙人虽闻使说,意亦不受。使人奉敕即欲杀之。

使者遵从王命到了仙人这里,具体说明国王的意思。仙人听了他说,心里还是不接受。使者就按照国王的教令要杀他。

仙人曰:“卿当语王,我命未尽,王以心口遣人杀我;我若与王作儿者,还以心口遣人杀王。”仙人噵此语已,即受死。既死已,即托王宫受生。

仙人说:“你可以转告国王,我寿命还没有尽,国王用心和口派人来杀我;我如果给国王做儿子,一定以心和口派人杀国王,来还此报。”仙人这样说后,接受了处死。死了之后,他就托在王宫里受生。

当其日夜,夫人即觉有身。王闻欢喜,天明即唤相师,以观夫人,是男是女。相师观已而报王言:“是儿非女,此儿于王有损。”王曰:“我之国土皆舍属之,纵有所损,吾亦无畏。”

就在这一天夜晚,夫人觉得有了身孕。国王知道了很欢喜,到了天亮的时候,就叫来相师观察夫人所怀的是男还是女。相师观看后,回答国王说:“是儿子不是女儿,但这个儿子对于国王有损害。”国王说:“我的国土全交给他了,纵然有损害,我也不怕。”其实他只是要面子说不怕而已。

王闻此语,忧喜交怀。王白夫人言:“吾共夫人私自平章,相师噵儿于吾有损,夫人待生之日,在高楼上,当天井中生之,勿令人承接,落在于地,岂容不死也?吾亦无忧,声亦不露。”

当时国王听了相师这样说,他是又忧又喜。喜的是终于生了个太子,忧的是这是一个讨债鬼,将来要害自己。其实他忧心忡忡,对这个很忌讳,不想要这个孩子。他就对妇人说:“我和夫人私自商量一下,相师说这个孩子对我有损害,夫人要生产的时候,走到高楼上面,对着天井生下来,不要让人接,落在地上,哪里会不死呢?我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也不会暴露。”

夫人即可王之计,及其生时,一如前法。生已堕地,命便不断,唯损手小指。因即外人同唱言折指太子也。

夫人就顺着国王的计策,等到要分娩的时候,就按照前面所说,到了高楼上对着天井生下。结果孩子堕在地上,没有断命,只是损伤了小指头。因此,外人都称他为折指太子。

思考题

1、从应机起化、上下相形两层含义解释“一时”。
2、什么是境界住?什么是依止住?
3、千二百五十声闻常随佛后,有何用意?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12 17:14

言“未生怨”者,此因提婆达多起恶妒之心故,对彼太子显发昔日恶缘。

说到“未生怨”这个名称,就是因为提婆达多起了嫉妒恶心的缘故,对太子揭发了过去的恶缘。

云何妒心而起恶缘?提婆恶性,为人凶猛。虽复出家,恒常妒佛名闻利养。然父王是佛檀越,于一时中,多将供养奉上如来,谓金银七宝,名衣上服,百味果食等,一一色色皆五百车。香华伎乐。百千万众赞叹围绕,送向佛会,施佛及僧。

提婆达多怎么起嫉妒心,以他的诱使发起太子往昔的恶缘呢?提婆达多这个人秉性很恶劣,为人凶残,虽然出了家,恒常妒嫉佛得到名闻利养。当时频婆娑罗王是佛的大施主,一时间带上很多的供养奉献给如来,有金银七宝、名贵的衣服、百味饮食、蔬果等,每种都装了五百车,形形色色,非常丰裕充足。同时又以香花伎乐来作供养。百千万的大众浩浩荡荡,口里称说赞叹,前后簇拥送向佛这里,供养佛和僧众。

时调达见已,妒心更盛,即向舍利弗所求学神通,尊者语言:“仁者且学四念处,不须学神通也。”既请不遂心,更向余尊者边求,乃至五百弟子等,悉无人教,皆遣学四念处。请不得已,遂向阿难边学,语阿难言:“汝是我弟,我欲学通,一一次第教我。”然阿难虽得初果,未证他心,不知阿兄私密学通,欲于佛所起于恶计。阿难遂即唤向静处,次第教之。

当时提婆达多见此情景,嫉妒心更加炽盛,他当即到了舍利弗这里,祈求学神通。尊者说:“仁者先学四念处法,不必学神通。” 这样,他的请求没得到满足,就向其余的尊者那里去求,乃至对于五百佛弟子请求,都没有人教他,都叫他学四念处。他这样请求没有满愿后,又到阿难这里来学,对阿难说:“你是我弟弟,我想学神通,你就一个一个次第地教我吧。”阿难虽然得了初果,但没有证他心通,他不知阿兄(哥哥)私下里秘密地学神通,心怀诡计,想对于佛起不好的心。阿难就把他叫到了寂静处,次第地教他神通。

跏趺正坐,先教将心举身似动,想去地一分一寸,想一尺一丈,想至舍,作空无碍想,直过上空中想,还摄心下至本坐处想。

让他结跏趺坐,先教他以心抬着身体往上动,要逐步地观想离地越来越高,首先离地一分、一寸,再离地一尺、一丈,再想已经升到了屋顶上,作空无碍想、一直升到高空当中想。之后,再摄心下降到所坐的地方。

次将身举心,初时去地一分一寸等,亦如前法。以身举心,以心举身,亦随既至上空已,还摄取身下至本坐处。次想身心合举,还同前法一分一寸等,周而复始。

接着以身体举着心,最初离开地一分一寸,再逐渐越来越高,像前面所说那样。这样以身举着心,以心举着身,也都是随着前面的程序,一直举到高空以后,再摄取身体下到座位。之后又想,同时举着身和心,还像前面一样,先离地一分一寸,越来越高,这样周而复始地练习。

次想身心入一切质碍色境中,作不质碍想。次想一切山河大地等色入自身中,如空无碍,不见色相。次想自身或大遍满虚空,坐卧自在。或坐或卧,以手捉动日月。或作小身入微尘中。一切皆作无碍想。

接着观想身心入到一切质碍的色法境中,心里想这毫无质碍,就这样无碍地入进去。又想一切山河大地等的色法都融入到自身里面,就像虚空那样没有障碍,看不到色相。又想着自身或者四大遍满虚空界,在虚空里无论是端坐、躺卧,都自由自在。或坐或卧,都可以用手捉动日月。或者变成很小的身体入在微尘里。总之,一切做法,都想这是没有障碍的。

阿难如是次第教已,时调达既受得法已,即别向静处,七日七夜一心专注,即得神通,一切自在,皆得成就。

阿难这样次第教授以后,提婆达多得到修神通的法要,他就独自到了寂静处,经过七日七夜一心专注地修习,成就了神通,一切都非常自在。

既得通已,即向太子殿前,在于空中现大神变。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左边出水,右边出火。或现大身,或现小身。或坐卧空中,随意自在。

当时得了神通后,走到太子宫殿前面,在虚空中显现大神变。身体的上端出火,下端出水,或者左边出水,右边出火。或者显现很大的身,或者显现很小的身。或者在虚空当中端坐、躺卧,随意自在。

太子见已,问左右曰:“此是何人?”左右答太子言:“此是尊者提婆。”太子闻已,心大欢喜,遂即举手唤言:“尊者何不下来?”提婆既见唤已,即化作婴儿,直向太子膝上,太子即抱,呜口弄之,又唾口中,婴儿遂咽之,须臾还复本身。

太子见了以后,问左右说:“这是什么人?”左右回答太子说:“这是尊者提婆。”太子听了以后,非常欢喜,他就举着手对虚空中的提婆说:“尊者怎么不下来呢?”提婆见他这么讲,就变成一个婴儿,直接落到太子的膝盖上,太子抱着这个小婴儿,亲着他的嘴来玩耍,又向他口里吐唾液,婴儿也就把它咽下去了。须臾间,恢复了本来的身形。

太子既见提婆种种神变,转加敬重。既见太子心敬重已,即说父王供养因缘,色别五百乘车,载向佛所,奉佛及僧。

当时太子见到提婆现种种的神变,就起了加倍的敬重。既然见太子有这样的敬重心,提婆达多就开始跟他讲频婆娑罗王供养的因缘,说:你的父王用各种供品都装满了五百车,载到佛那里供养佛和僧众。

太子闻已即语尊者:“弟子亦能备具色各五百车,供养尊者及施众僧,可不如彼也?”提婆言:“太子此意大善。”

太子听后对提婆说:“弟子也能备齐形形色色的好东西,各装满五百辆车来供养尊者和尊者手下的僧众,还会不如他吗?提婆说:“太子,你的心太好了!”

自此已后,大得供养,心转高慢。譬如以杖打恶狗鼻,转增狗恶。此亦如是,太子今将利养之杖,打提婆贪心狗鼻,转加恶盛。

从此以后,提婆得到很多供养,心变得越来越高慢。就好像用木杖打恶狗的鼻子,只增长狗的恶心。同样,太子用利养的木杖打提婆贪心的狗鼻,使他的恶心逐渐增盛。

因此破僧,改佛法戒,教戒不同。待佛普为凡圣大众说法之时,即来会中,从佛索于徒众,并诸法藏,尽付嘱我,世尊年将老迈,宜可就静内自将养。

因此,他破裂僧团,改了佛的戒律,教导其他的恶戒。等到佛普为凡圣大众说法的时候,他就来到法会中,向佛索要徒众,而且说:“你的法藏都付嘱我吧,世尊你年纪也老了,应该找块僻静的地方,好好地休息晚年。”

一切大众闻提婆此语,愕尔迭互相看,甚生惊怪。尔时世尊即对大众语提婆言:“舍利、目连等,即大法将,我尚不将佛法付嘱。况汝痴人食唾者乎?”

一切大众听到提婆这话,惊愕地互相看着,感觉特别惊讶奇怪。当时世尊在大众中对提婆说:“舍利、目连等是大法将,我尚且没有把佛法付嘱他们,何况你这样的痴人吃唾液者呢?”

时提婆闻佛对众毁辱,由如毒箭入心,更发痴狂之意。藉此因缘,即向太子所,共论恶计。

当时提婆听到佛当众呵斥他,就像毒箭射入了心脏,更加发起他愚痴狂妄的恶心。借着这个因缘,他就跑到太子这里来商量,图谋不轨。

太子既见尊者,敬心承问言:“尊者今日颜色憔悴,不同往昔。”提婆答曰:“我今憔悴正为太子也。”

太子见到了提婆,以恭敬心请问:“尊者今天脸色不好看,不同往常,怎么这么憔悴?”提婆说:“我现在憔悴正是为了太子。”

太子敬问:“尊者为我有何意也?”提婆即答云:“太子知不?世尊年老无所堪任,当可除之,我自作佛;父王年老,亦可除之,太子自坐正位。新王新佛治化,岂不乐乎?”

太子恭敬地问:“尊者为我是什么意思呢?”提婆就说:“太子你知道吗?世尊年老了,没有用处,应当除掉他,我自己作佛;你父王也年老了,也可以除掉,太子自坐王位。新王新佛治国教化,岂不是快乐之事?”

太子闻之极大嗔怒:“勿作是说。”又言:“太子莫嗔,父王于太子全无恩德。初欲生太子时,父王即遣夫人在百尺楼上,当天井中生,即望堕地令死。正以太子福力故,命根不断,但损小指。若不信者,自看小指,足以为验。”

太子听后生了很大的嗔怒,说:“你不要这样胡说。”他说:“太子不要嗔怒,你父王对太子根本没有恩德。最初要生太子的时候,父王就派遣夫人走到百尺楼上对着天井生产,就是希望你堕地而死掉。只是以太子福德力的缘故,命根没有断,只损了小指头。如果不相信,你自己看小指可以作证。”

太子既闻此语,更重审言:“实尔已不?”提婆答言:“此若不实,我可故来作漫语也?”因此语已,遂即信用提婆恶见之计,故噵“随顺调达恶友之教”也。

太子听了后再次审问:“真的是这样吗?”提婆说:“如果这不真实,我会故意来随便说吗?”因为提婆的挑唆,太子就信用了他怀着恶心的诡计,所以经文说“随顺了调达恶友的教唆”。

三、从“收执父王”下,至“一不得往”已来,正明父王为子幽禁。

三、从“收执父王”到“一不得往”之间,是说明父王被逆子幽禁的情况。

此明阇世取提婆之恶计,顿舍父子之情,非直失于罔极之恩,逆响因兹满路。

这说明阿阇世听信了提婆的离间语,顿时舍弃了父子的情分,这不但辜负了浩天罔极的大恩,而且因此一路发展出各种逆天悖伦的恶行。“罔极”是指父母的恩德如同天空,没有边际。“逆响”是反向的回应,由于他当时起了这样的恶心,就出现了各种囚禁父母、杀父的回应。“满路”是指一路发展的结果。

忽掩王身曰“收”,既得不舍曰“执”,故名“收执”也。

起了一念恶心后,他忽然把国王禁闭起来,叫做“收”,这样关进去不放出来,叫做“执”,所以说“收执”。

言“父”者,别显亲之极也;“王”者,彰其位也;“频婆”者,彰其名也。言“幽闭七重室内”者,所为既重,事亦非轻,不可浅禁人间,全无守护。但以王之宫阁,理绝外人,唯有群臣则久来承奉。若不严制,恐有情通,故使内外绝交,闭在七重之内也。

“父”显示是至亲,“王”彰明地位,“频婆”是显示名字。“幽闭七重室内”,因为事关重大,不能随便在外监禁,没有守护。国王的深宫内院杜绝外人进入,只有群臣因为要商议大事,长期进宫来承奉国王。如果不严加治理,恐怕内外通消息,把这件事泄漏出去,所以,为使内外断绝交往,就把国王闭在有七重障碍的内宫当中。

四、从“国太夫人”下,至“密以上王”已来,正明夫人密奉王食。

四、从“国太夫人”到“密以上王”之间,说明夫人秘密地给国王送食物的情况。

言“国太”者,此明最大也;言“夫人”者,标其位也;言“韦提”者,彰其名也。

“国太”是标明国家中身份最高的女性,“夫人”是标明她的地位,“韦提”是她的名字。

言“恭敬大王”等者,此明夫人既见王身被禁,门户极难,音信不通,恐绝王身命,遂即香汤澡浴,令身清净。即取酥蜜先涂其身,后取干麨始安酥蜜之上,即著净衣覆之在外,衣上始著璎珞,如常服法,令外人不怪。又取璎珞孔,一头以蜡塞之,一头孔中盛葡萄浆,满已还塞,但是璎珞,悉皆如此。庄严既竟,徐步入宫与王相见。

说到“恭敬大王”等,这是表明夫人已经见到了国王被幽禁起来,极难进入,音信不通,唯恐国王的生命断绝,她情急之下就想了一个计策,首先沐浴使身体清净,然后先取酥蜜涂在身上,又取炒麦放在酥蜜上面,穿着干净的衣服覆盖在外面。衣服上又佩戴璎珞,就像通常的服饰,让外人不生怀疑。又取来璎珞孔,下头以蜡塞住,从上面灌入葡萄浆,盛满后,上面也塞住,每个璎珞都是如此。这样做好了妆扮,就徐徐地进入内宫,跟国王相见。

问曰:诸臣奉敕,不许见王。未审夫人门家不制,放令得入者,有何意也?

问:群臣们遵奉敕令不允许进到内宫见国王,不清楚为什么看门的人不管制夫人,放她进入?

答曰:诸臣身异,复是外人,恐有情通,致使严加重制。又夫人者,身是女人,心无异计,与王宿缘业重,久作夫妻。别体同心,致使人无外虑,是以得入与王相见。

回答:诸臣的身份不同,而且是外人,恐怕他们入宫通了消息后,会传布到外面,所以要严加重重管制。而夫人是女人身,没有别的计谋,和国王宿缘深重,做了长年的夫妻,他们是不同的身体、同样的心意,致使看门者没有顾虑,所以她就能进入与国王相见。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15 19:06

五、从“尔时大王食麨”下,至“授我八戒”已来,正明父王因禁请法。

五,从“尔时大王食炒”到“授我八戒”之间,这是说明父王因为囚禁,念及到生命安危而请求正法。

此明夫人既见王已,即刮取身上酥麨,团授与王,王得即食。食麨既竟,即于宫内,夫人求得净水,与王漱口。

这里说明夫人见到国王后,就刮取了身上的酥蜜和炒麦,揉成了团子交给国王,国王得到就吃下去了。国王吃完以后,夫人就在内宫里祈求得到了净水,给国王漱口。

净口已竟,不可虚引时朝,心无所寄,是以虔恭合掌,回面向于耆阇,致敬如来,请求加护。此明身业敬,亦通有意业也。“而作是言”已下,正明口业请,亦通有意业也。

漱口完毕,不可虚度时间,内心无所寄托,所以国王恭敬地合掌,面向耆阇崛山,向如来致敬,请求加被。这是表明身业恭敬,也通有意业。也就是身体这样做恭敬的行为,也是表明内在起了恭敬的意业。“而作是言”已下的内容,是表明口业祈请,当然也有意业的祈请。

言“大目连是吾亲友”者,有其二意:但目连在俗是王别亲,既得出家,即是门师,往来宫阁,都无障碍。然在俗为亲,出家名友,故名亲友也。

说到“大目键连是吾亲友”,有两个意思:从前目连在世间是国王的亲戚,已经出家后又是师父,往来于深宫内院没有障碍。然而在世俗是亲,出家成了友,故称为“亲友”。

言“愿兴慈悲,授我八戒”者,此明父王敬法情深,重人过己,若未逢幽难,奉请佛僧不足为难。今既被囚,无由致屈,是以但请目连受于八戒也。

所谓“愿兴慈悲,授我八戒”一句,这是说明父王对于法有很深的敬重之心,能够看轻自己,尊重传法者。如果没有遭遇幽禁的患难,自己亲自去请佛和僧众不算难事。但是现在被囚禁在深宫,没有自由,不能够施展谦下的礼仪亲自迎请,所以唯一请目连尊者来给自己传授八关斋戒。

问曰:父王遥敬先礼世尊,及其受戒即请目连,有何意也?

问:父王首先恭敬合掌敬礼世尊,等到受戒的时候,就请了目连,这有什么用意?

答曰:凡圣极尊,无过于佛。倾心发愿,即先礼大师。戒是小缘,是以唯请目连来授。然王意者,贵在得戒,即是义周,何劳迂屈世尊也?

回答:凡圣最尊贵的无过于佛,因此倾注诚心发愿时,首先敬礼世尊。戒是支分的因缘,所以唯一请目连尊者来传授。但国王现今的意思是想在命终之际得到净戒的功德,这样就已经达到了目的,这不必劳驾世尊前来。

问曰:如来戒法乃有无量,父王唯请八戒不请余也?

问:如来的戒法有无量种类,父王唯一请授八关斋戒而不请其余,这是什么用意?

答曰:余戒稍宽,时节长远,恐畏中间失念流转生死。其八戒者,如余佛经说,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持心极细极急。何意然者?但时节稍促,唯限一日一夜,作法即舍。

回答:其他的戒稍微宽泛,时间长久,害怕中间失掉正念又流转在生死。而这八戒如同其余佛经所说,是在家人持出家戒,这个戒在持心的要求上是很细很急的。怎么知道呢?因为持戒的时间短促,只限于一日一夜,作法后就舍去。
这也是国王出于临死的考虑。因为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在这当头,最怕陷入生死,所以他非常急切地想受持八关斋戒,得到净戒功德,利益来世。

云何知此戒用心行细?如戒文中具显,云:佛子,从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诸佛不杀生,能持不?答言:能持。第二又云:佛子,从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诸佛不偷盗、不行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脂粉涂身、不歌舞唱伎及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此上八是戒非斋。不过中食,此一是斋非戒。

怎么知道这个戒用心和行持细微呢?如戒文中具体显示说:佛子,从今早到明早一日一夜,如同诸佛不杀生,能持吗?答:能持。第二又说:佛子,从今早到明早一日一夜,如诸佛不偷盗、不行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脂粉涂身、不歌舞唱伎和过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以上这八条是戒不是斋。过午不食这一条是斋不是戒。

此等诸戒皆引诸佛为证,何以故?唯佛与佛正习俱尽。除佛已还,恶习等犹在,是故不引为证也。是以得知,此戒用心起行,极是细急。

这些戒都引诸佛为证,是什么缘故呢?这唯一是因为诸佛无论烦恼和习气都已断尽,在佛以下的地位,都还余有恶习等,所以不以其他身份为证。由此就知道,这个戒在用心起心上是特别细、特别急的。

又此戒,佛说有八种胜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得功德超过人天二乘境界,如经广说。有斯益故,致使父王日日受之。

而且佛说持八戒有八种殊胜的利益。如有人一日一夜圆满地持受而不违犯,所得的功德超过了人天和二乘境界,如同经中详细演说的。有这等利益的缘故,致使父王日日请受。

六、从“时目犍连”下,至“为王说法”已来,明其父王因请得蒙圣法。

六、从“时大目连”到“为王说法”之间,说明因为父王的祈请得蒙圣者赐予戒法。

此明目连得他心智,遥知父王请意,即发神通,如弹指顷到于王所。又恐人不识神通之相,故引快鹰为喻。然目连通力,一念之顷绕四天下百千之匝,岂得与鹰为类也?如是比校乃有众多,不可具引,如《贤愚经》具说。

这一段是说明目连得了他心智通,在远处就知道了父王请法的心念,当即发起大神通力,如弹指顷的时间里,就到达了父王这里。又怕人不了解神通的相状,就引了快鹰作为譬喻。但是目连的神通力在一念间就能够转绕四天下百千次,哪里是鹰的速度可比呢?有很多像这样的比较较量,不能详明,如同《贤愚经》所说。

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者,此明父王延命,致使目连数来授戒。

说“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这是表明父王延缓了寿命,致使目连数数来给他授戒。

问曰:八戒既言胜者,一受即足,何须日日受之?答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刀不厌利,日不厌明,人不厌善,罪不厌除,贤不厌德,佛不厌圣。然王意者,既被囚禁,更不蒙进止,念念之中畏人唤杀。为此昼夜倾心仰凭八戒,望欲积善增高,拟资来业。

问:既然说八戒殊胜,受一次就足够了,何必日日受呢?回答:山不厌高等,比喻功德越多越好。国王的意思是,既然被囚禁,更没有行动的自由,所以念念之中都害怕被别人传令杀害,时时都在担忧里。因此,他昼夜倾注心力,仰凭持八戒的功德,希望所积的善业得以增高,能资助来世。

言“世尊亦遣富楼那为王说法”者,此明世尊慈悲意重,愍念王身,忽遇囚劳,恐生忧悴。然富楼那者,于圣弟子中最能说法,善有方便开发人心。为此因缘,如来发遣为王说法,以除忧恼。

“世尊亦遣富楼那为王说法”一句,表明世尊慈悲心重,怜愍国王忽然遇到了囚禁的zai 难,恐怕他身心因此而忧虑憔悴。富楼那在圣弟子中是最会说法的,他很有方便能够开发人心。就是很有说法的善巧,能够让人心境打开,消除忧恼。因为这个缘故,如来派遣他去给国王说法,除掉他内心命难中的忧恼。

七、从“如是时间”下,至“颜色和悦”已来,正明父王因食闻法,多日不死。此正明夫人多时奉食,以除饥渴,二圣又以戒法内资,善开王意。食能延命,戒法养神,失苦亡忧,致使颜容和悦也。

七、从“如是时间”到“颜色和悦”之间,这是说明父王因为饮食、闻法,多日不死。这就说明了夫人多日以来秘密地奉献食物,解除国王的饥渴。二位圣人又以授戒和传法内在滋养他的心,善巧开解他的心境。以食物延续性命,以戒法能滋养心神,使得他消除忧苦,身心好转起来,脸色也变得和悦好看了。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明禁父缘竟。

以上虽然分了七段说明,总的是说明囚禁父王的因缘。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当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现在还存在吗?”守门人当时回答:“大王,你不晓得国太夫人身上涂着炒面和蜜,璎珞里盛着葡萄浆,拿来给国王吃。沙门目连和富楼那从虚空中来,给国王说法,我们没办法管住。”当时阿阇世听到这个话,就嗔怒他母亲说:“我母亲是贼,和贼做伴,沙门恶人使用幻惑的咒术,让这个恶王这么多天都不死。”他就拿着利剑要杀掉母亲。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15 19:07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

当时有一个大臣叫做月光,聪明多智。他和耆婆一起向阿阇世王作礼后说:“大王,臣听说《毗陀论经》讲,劫初以来,有很多恶王,以贪图国位的缘故,杀害生身的父亲有一万八千个案例,从来没听说过有残忍无道伤害母亲的事。大王今天做此恶逆的杀母之事,玷污了国王种姓,臣不忍听闻,这样的旃陀罗辈,我们不适合再住在这里。”当时两位大臣宣说完毕,就用手按着剑,倒退而行。

【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当时阿阇世惊慌恐怖,对耆婆说:“你不再辅佐我吗?”耆婆说:“大王,千万不要杀害母亲。”国王听到这个话,忏悔求救,就扔掉了剑,不再害母。敕令内官把母亲囚禁在深宫里,不让她出来。

三、就禁母缘中,即有其八:一、从“时阿阇世”下,至“犹存在耶”已来,正明问父音信。

第三、在禁母因缘当中,有八个部分:一、从“时阿阇世”到“犹存在耶”之间,这一段是说阿阇世问父亲的音信或者情况。

此明阇王禁父日数既多,人交总绝,水食不通,二七有余,命应终也。作是念已,即至宫门,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

这里是说阿阇世囚禁父亲已经有多日了,与外隔绝,也不供应水和食物已经两周多了,应当已经饿死了。他这么想后,就到了宫门,问守门的人:“父王现在还存在吗?”

问曰:若人(不)食一餐之饭,限至七日即死。父王已经三七,计合命断无疑。阇王何以不直问曰:门家,父王今者死竟耶?云何致疑而问犹存在者,有何意也?

这里有个疑问:如果有人一顿饭不吃,限期到第七天一定会死。父王已经经过三周,应当决定已经断气了。阿阇世王为什么不直接问:门家,父王现在死完了吗?为何以疑问的方式问:现在还存在吗?这里有什么含义?

答曰:此是阇王意密问也。但以万几 [1]之主,举动不可随宜。父王既是天性至亲,无容言问死,恐失在当时,以成讥过。但以内心标死,口问在者,为欲息灭恶逆之声也。

回答:这是阿阇世王的一种意密提问。因为他是万几之主、一国之君,举动不能随便。父王既是天性至亲,不能直接问死,恐怕问的不得体,成为讥笑之处。所以,他心里标定的是父王已经死了吧?口里问的是父王还存在吗?这就是想息灭恶逆的罪名。

二、从“时守门人白言”下,至“不可禁制”已来,正明门家以事具答。

二、从“时守门人白言”到“不可禁制”之间,这是说明看门者以事实具体回答。

此明阇世前问父王在者。今次门家奉答。言“白言:大王,国太夫人”已下,正明夫人密奉王食,王既得食,食能延命。虽经多日父命犹存,此乃夫人之意,非是门家之过。

之前阿阇世王问父王还存在吗?这里接着是看门者的答复。从“白言:大王,国太夫人”以下,这是看门者说明情况:夫人秘密地给国王带来饮食,国王吃了以后,食物能延长生命。虽然经过很多天,他还生存着。这是夫人送饮食造成的,不是看门者的过失。

问曰:夫人奉食,身上涂麨,衣下密覆,出入往还,无人得见。何故门家具显夫人奉食之事?

提问:夫人送食物是很秘密地进行,身上先涂蜜酥,然后再粘上炒麦,用衣服覆盖,这样进出往返,没有人见到,为什么看门者能具体地说明夫人送食物的事呢?

答曰:一切私密不可久行,纵巧牢藏,事还彰露。父王既禁在宫内,夫人日日往还。若不密持麨食,王命无由得活。今言密者,望门家述夫人意也。夫人谓密,外人不知,不期门家尽以觉之。今既事穷,无由相隐,是以一一具向王说。

回答:一切秘密的事无法长久地保密,纵然密藏得很巧妙,最终还是会暴露的。既然父王囚禁在深宫内,夫人每天都出入往返。如果她不是秘密地拿着炒麦等,国王根本不可能延续生命。现在说到的“密”,这是指看门者讲述夫人的想法,夫人以为这是秘密,外人不知道,没想到门家已经全部知道了。事情既然已经到这地步,也没办法隐瞒,所以看门者就一一对阿阇世王讲说了。

言“沙门目连”已下,正明二圣腾空来去不由门路,日日往还为王说法。大王当知,夫人进食,先不奉王教,所以不敢遮约。二圣乘空,此亦不由门制也。

从“沙门目连”以下,这是正式说明目犍连和富楼那两位圣者以神通力从虚空中来去,并不经由门路,每天往返给国王说法。大王要知道,夫人进食,我们之前没有得到国王的吩咐要禁止她,所以我们也不敢拦阻;其次,两个圣人是从虚空来去的,又不是从门里进出,这也不是我们管制的范围。
门人是想推卸责任。夫人天天来送食物,你也没有下命令禁止夫人进入囚禁室,所以我们没有责任要遮止她。其次,两个圣人是从空中进入囚禁室的,又不是从门进来的,也跟我们没有关系。

三、从“时阿阇世闻此语”下,至“欲害其母”已来,正明世王瞋怒。此明阇王既闻门家分疏已,即于夫人心起恶怒,口陈恶辞,又起三业逆、三业恶:骂父母为贼,名口业逆;骂沙门者,名口业恶。执剑杀母,名身业逆;身口所为,以心为主,即名意业逆。又复前方便为恶,后正行为逆。

三、从“时阿阇世闻此语”到“欲害其母”之间,这是说明阿阇世王嗔怒的情况。也就是阿阇世王听到看门者具体地讲述以后,就对夫人起了嗔怒的恶心,口里说了各种恶语,又起了三业逆、三业恶:骂父母是贼,这是口业逆,不顺伦理;骂沙门以幻术惑乱,这是口业恶;拿着剑要杀母,这是身业逆,这也是逆悖伦理;身口的行为以心为主,因此也是意业逆。因为本来应当孝顺,反而悖逆而杀母,起了这样的心就是意业逆。而且,前面发起的方便叫做恶,后面出现的正行叫做逆。

言“我母是贼”已下,正明口出恶辞。

“我母”以下,是说明他怎样口里宣说粗恶语。

云何骂母为贼、贼之伴也?但阇王元心致怨于父,恨不早终,母乃私为进粮,故令不死。是故骂言我母是贼、贼之伴也。

他为什么要骂母亲是贼,贼之伴呢?这是因为阿阇世王原来是对父亲心怀怨恨,恨不得早死。因为他听了提婆达多的挑唆,知道自己出生的时候,父亲要把他害死,所以他就发了很大的恨心。但是母亲却私下里给父亲送食物,使得他不死,所以他就骂:“我母亲是个贼,她是贼的伴。”这个贼就是指他父亲。因为这个贼是他的冤家,生的时候,他父亲要把他弄死,现在母亲成了父亲的帮凶,所以骂母亲是贼的伴,就是贼的同党。

言“沙门恶人”已下,此明阇世瞋母进食,复闻沙门与王来去,致使更发瞋心,故云,幻惑咒术而令恶王多日不死。

“沙门恶人”以下,这是说明阿阇世嗔怒母亲送食物的时候,又听说沙门跟国王来往,致使他又发嗔心,不禁说到:“这些个沙门用幻惑的咒术,使得恶王多日不死!”所以,他当时嗔心非常大。

言“即执利剑”已下,此明世王瞋盛,逆及于母。何其痛哉!撮头拟剑,身命顿在须臾。慈母合掌,曲身低头,就儿之手。夫人尔时热汗遍流,心神闷绝。呜呼哀哉!恍忽之间逢斯苦难。

“即执利剑”以下,这是说明当时阿阇世王嗔心炽盛,难以遏制对母亲产生的恶逆心,想杀掉母亲。这是何等可悲!他抓住母亲的头,手里准备拔剑,已经到了生命的紧要关头。慈母双手合掌,弯着身体,低着头,靠在儿子的手上。当时夫人恐惧得身上都冒了热汗,心神迷闷。呜呼哀哉,恍惚之间遇到这样的苦难。

四、从“时有一臣名曰月光”下至“却行而退”已来,正明二臣切谏不听。

四、从“时有一臣名曰月光”到“却行而退”之间,这是说明大臣恳切地劝谏,不被听从。

此明二臣乃是国之辅相,立政之纲纪,望得万国扬名、八方仿习。忽见阇王起于悖逆,执剑欲杀其母。不忍见斯恶事,遂与耆婆犯颜设谏也。

这是说明两个大臣都是国家的辅相,要建立朝政的纲纪,希望美名能传扬于万国,使得八方世界效仿学习。忽然见到阇王起了悖逆天伦的心,执剑想要杀害母亲。他不忍心看到这样恶劣的事,就和耆婆一起触犯龙颜,忠心劝谏。

言“时”者,当阇王欲杀母时也。言“有一臣”者,彰其位也;言“月光”者,彰其名也;言“聪明多智”者,彰其德也。

“时”指阇王想杀母的时候。“有一大臣”,是彰明其地位,“月光”,是彰明其名称,“聪明多智”,是彰明他的德相。

言“及与耆婆”者,耆婆亦是父王之子,奈女之儿,忽见家兄于母起逆,遂与月光同谏。

“及与耆婆”,这是说耆婆也是父王的儿子、奈女的儿子,忽然见到家兄对于母亲起恶逆心,就和月光一起来劝谏。

言“为王作礼”者,凡欲咨谏大人之法,要须设拜以表身敬。今此二臣亦尔,先设身敬觉动王心,敛手曲躬,方陈本意也。

“为王作礼”,这是说凡是要禀白劝谏上位大人,就有这样的法则,要礼拜来表示身恭敬。现在这两位大臣也是如此,首先以身敬礼,触动王心,收手曲躬,做完了恭敬礼拜以后,才陈白自己的意见。

言“白言大王”者,此明月光正欲陈辞,望得阇王开心听揽,为此因缘,故须先白言,“臣闻《毗陀论经》说”者,此明广引古今书史历帝之文记,古人云:“言不关典,君子所惭。”今既谏事不轻,岂可虚言妄说?

“白言大王”,这是说月光大臣正想陈白意见,希望阇王听了后能够转回心意,采纳他们的忠告。为了这个因缘,所以必须首先启白,“臣听说《毗陀论经》里说”,这是广引从古以来,历史书上历朝历帝的文记。古人说:“言不关典,君子所惭。”现在既然劝谏之事极其重大,哪里能没有出处而虚言妄说呢?
“言不关典,君子所惭”,就是指君子凡有所说,都有正宗典籍的依据,而不是随口乱说。如果随意妄谈,没有根据,那是君子的惭愧处。这也表示一切重大的事,都要有一种典籍的出处。

言“劫初已来”者,彰其时也。言“有诸恶王”者,此明总标非礼暴逆之人也。言“贪国位故”者,此明非义所贪,夺父坐处也。言“杀害其父”者,此明既于父起恶,不可久留,故须断命也。言“一万八千”者,此明王今杀父与彼类同也。

“劫初以来”,这是彰明时间。就是从此劫开初以来,直到今日为止。“有诸恶王”,这是总的标明非礼暴逆之人。就是所行不顺礼仪或者天理,与伦理之道悖逆而行,施展残暴之行。“贪国位故”,这是说明非义所贪,夺取父王的地位。因为父亲有生养大恩,本应孝顺,不应与父亲争夺,显然违背了伦常,成为非义。“杀害其父”,这是说,既然对父亲起了恶心想夺取权力,那就不可久留,需要断掉命根。“一万八千”,这是说国王今天杀父亲,和过去的恶王是同一类型。

言“未曾闻有无道害母”者,此明自古至今,害父取位,史籍良谈,贪国杀母都无记处。

“未曾闻有无道害母”,这一句是说,从古至今杀父取王位,在历史书上有很多记载,而贪国杀母没有记载。

若论劫初已来,恶王贪国但杀其父,不加慈母,此则引古异今。大王今者,贪国杀父,父则有位可贪,可使类同于古。母即无位可求,横加逆害,是以将今异昔也。

如果说到劫初以来,恶王贪图王位,只杀害父亲,不加害母亲,这是引古事说明不同今日。大王今天贪求国位而杀害父亲,父亲有国位可以贪取,这类同于古。而母亲没有国位可求,却横加恶逆之害,这已经表明不同往昔。

言“王今为此杀母”者,污刹利种也。言“刹利”者,乃是四姓高元,王者之种,代代相承,岂同凡碎?

“王今为此杀母”,这是说国王做这种杀母的行为玷污了高贵王种。“刹帝利”是印度四种种姓中高贵的国王种姓,代代相承,不同于一般。

言“臣不忍闻”者,见王起恶,损辱宗亲,恶声流布。我之姓望,耻惭无地。

“臣不忍闻”,这是说见到国王竟然起恶心杀母,这是有辱于宗党家族,将会恶名远扬,遗臭万年。我们的种姓、名望都会被扫尽,羞惭耻辱无地可钻。

言“是旃陀罗”者,乃是四姓之下流也,此乃性怀凶恶,不闲仁义,虽著人皮,行同禽兽。王居上族,押临万基之主,今既起恶加恩,与彼下流何异也?

说到“旃陀罗”,这是四种种姓中最下等的贱族,这一类人怀着凶恶的性情,内心不安住仁义,虽然有一张人的表皮,而内在的心和行为等同禽兽。国王居于高贵上族,成为万民之主,今天既然起恶加于有恩的母亲,与这些恶劣的贱种有何差别?

言“不宜住此”者,即有二义:一者王今造恶不存风礼,京邑神州,岂遣旃陀罗为主也?此即摈出宫城意也。

所谓“不宜住此”有两个含义:一、国王今天造恶,不存礼教,在京城神州之地,哪里能以贱种旃陀罗为国主呢?这就是摈出宫城的意义。

二者我若在国,损我宗亲,不如远避他方,永绝无闻之地,故云“不宜住此”也。

二、我如果还在此国,就会侮辱我的宗族亲党,我不如到别的国家躲得远远的,永远听不到这种可怕的事,所以说“不宜住此”。

言“时二大臣说此语竟”者,此明二臣直谏,切语极粗,广引古今,望得王心开悟。

“时二大臣说完此语”,说明两位大臣直心劝谏,语言极其恳切也很粗粝,广引古今的事例,希望国王能够开启觉悟。

言“以手按剑”者,臣自按腰中剑也。

“以手按剑”,这是指大臣自己按着腰中的宝剑。

问曰:谏辞粗恶,不避犯颜。君臣之义既乖,何以不回身直去,乃言却行而退也?答曰:粗言虽逆王,望息害母之心,又恐瞋毒未除,击剑危己,是以按剑自防,却行而退。

问:像这样说了很粗恶的劝谏词语,不避讳触犯龙颜。既然已经背离了君臣的礼义,为什么不回转身直接离去,还要倒退着告退呢?
回答:虽然动了粗语逆悖了王心,但是心里只是希望他止息害母的心,并没有乖戾君臣之义。又恐怕阇王心里的嗔毒没有消除,他会持剑危害自己,所以按着剑自卫,倒退着离开。

思考题

1、频婆娑罗王被囚禁的内外因缘是什么?既有宿世因缘,为何阿阇世王仍然造下了逆罪?从此事件中,我们能得到何种因果取舍上的启示?
2、频婆娑罗王是如何因囚禁而请法的?对于我们皈依三宝有何启发?
3、如来戒法有无量种类,为何父王只请授八关斋戒而不请其余?又为何日日受?

[1] 万几: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种种政务。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23 13:03

五、从“时阿阇世惊怖”下,至“汝不为我耶”已来,正明世王生怖。此明阇世既见二臣谏辞粗切,又睹按剑而去,恐臣背我,向彼父王,更生异计。致使情地不安,故称“惶惧”。彼既舍我,不知为谁?心疑不决,遂即口问审之,故云:耆婆汝不为我耶?

五、从“时阿阇世惊怖”到“汝不为我耶”之间,这是说明阇王生怖的情况。这是说阿阇世王既见到两位大臣说了这样急切粗恶的劝谏之词,又看到他们按着剑离开,他恐怕大臣背弃自己,向着父王,又会生起其他的闪失。这使得他当时心里非常不安,所以惶惧。他们既然舍掉我,不知道是为谁?心里怀疑不决,也就发之于口,说出审问的话,所以说:“耆婆,你不为我了吗?”

言“耆婆”者,是王之弟也。古人云,家有衰祸,非亲不救。汝既是我弟者,岂同月光也?

耆婆是国王的弟弟。古人说,家里有衰祸,只有亲人来救。你既然是我的弟弟,难道跟月光一样吗?

六、从“耆婆白言”下,至“慎莫害母”已来,明二臣重谏。此明耆婆实答大王:若欲得我等为相者,愿勿害母也。此直谏竟。

六、从“耆婆白言”一直到“慎莫害母”之间,这是说明二臣重新劝谏。耆婆当时如实答复大王:“如果想要我们作为辅相,请你不要加害母亲。”以上直谏的内容完毕。

七、从“王闻此语”下,至“止不害母”已来,正明阇王受谏,放母残命。

七、从“王闻此语”到“止不害母”之间,说明阇王受了劝谏,放了母亲一命。

此明世王既得耆婆谏已,心生悔恨,愧前所造,即向二臣求哀乞佑。因即放母脱于死难,手中之剑还归本匣。

这是说阇王在耆婆劝谏之下,生了悔恨心,反悔前面所造,就向二臣乞求佑护。这样就放母亲脱离死难,手中的利剑插回了剑匣。

八、从“敕语内官”下,至“不令复出”已来,明其世王余瞋禁母。此明世王虽受臣谏,于母犹有余瞋,不令在外,敕语内官,闭置深宫,更莫令出与父王相见。

八、从“敕语内官”到“不令复出”之间,这是说世王还有余怒,把母亲囚禁在深宫。这是说明世王虽然受了大臣们的劝谏,放了母亲,但对母亲还是余恨未消,不让她出门在外,敕令内官把母亲闭置在深宫当中,不要让她再出来跟父王相见。

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明禁母缘竟。

以上虽然有八句不同,总的详细讲明了禁母的因缘。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

当时韦提希被幽禁以后,身心忧愁憔悴,对着远方的耆阇崛山向佛顶礼,这样说:“如来世尊,往昔的时候,恒时遣阿难来慰问我。我现在忧愁不堪,世尊威德深重,没办法见到,愿遣目连和阿难两位尊者和我相见。”这样说了后,悲伤得泪如雨下,远远地向着佛顶礼,还没有举头的时候,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道了韦提希心里所念,就敕令大目犍连和阿难从虚空中过来。佛从耆阇崛山隐没,从王宫出来。

【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当时韦提希顶礼后,举头见到世尊释迦牟尼佛,紫金色的身体坐在百宝莲花上,目连侍奉在左,阿难侍奉在右,帝释、梵天、四大天王等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花,用以供养。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当时韦提希见到佛、世尊,自己扯断璎珞,举身投地,号哭着对佛说:“世尊,我宿世造了什么罪,生了这样的恶逆之子?世尊又是何等因缘,和提婆达多成为眷属?”

四、就厌苦缘中,即有其四:一、从“时韦提希”下,至“憔悴”已来,正明夫人为子幽禁。此明夫人虽免死难,更闭在深宫,守当极牢,无由得出。惟有念念怀忧,自然憔悴。伤叹曰:祸哉!今日苦,遇值阇王唤,利刃中间结,复置深宫难。

第四、在厌苦因缘里有四部分的内容:
一、从“时韦提希”到“憔悴”之间,这是说明夫人被逆子幽禁的情况。这里说到夫人虽然免掉了死难,又被关闭在深宫里面,当时的守护非常严密,没有办法出来。她只有念念怀着忧虑,自然导致身心憔悴。她伤叹说:“真是大灾祸啊!今天这么苦,再临到逆子阿阇世王召唤,恐怕就要在利刃下结束生命了,想要再被关到深宫里也是极困难的事了。”

问曰:夫人既得免死入宫,宜应讶乐,何因反更愁忧也?

问:夫人既然得免死难,入了深宫,应当庆幸快乐,为什么反而更加忧愁呢?

答曰:即有三义不同:一、明夫人既自被闭,更无人进食与王。王又闻我在难,转更愁忧。今既无食加忧者,王之身命定应不久。二、明夫人既被囚难,何时更见如来之面及诸弟子?三、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宫,内官守当水泄不通,旦夕之间唯愁死路。有斯三义切逼身心,得无憔悴也?

回答:这有三个原因:(一)夫人被幽闭在深宫,再也没有人给国王送饮食。国王又听说我在危难中,会更加忧愁。现在既没有食物,又内心又焦急忧愁,国王的生命恐怕不会太久。
(二)夫人既被囚禁,何时能再见到如来和众弟子呢?已经没有人身自由了。
(三)说明夫人被关押在深宫里,内官会看守得水泄不通。性命在旦夕之间,忧愁死亡即将到来。
有这三种切逼身心的事,怎么会不憔悴呢?

二、从“遥向耆阇崛山”下,至“未举头顷”已来,正明夫人因禁请佛,意有所陈。此明夫人既在囚禁,自身无由得至佛边,唯有单心面向耆阇,遥礼世尊,愿佛慈悲,表知弟子愁忧之意。

二、从“遥向耆阇崛山”到“未举头顷”之间,这是说明夫人因为被囚禁而祈请佛,心里要有所陈述。
这里夫人已经被囚禁,自己没有自由走到佛那里,只有以诚心向着耆阇崛山遥礼世尊,愿佛慈悲,也能表示知道弟子内有忧愁之情。

言“如来在昔之时”已下,此有二义:一、明父王未被禁时,或可王及我身亲到佛边,或可如来及诸弟子亲受王请。然我及王身俱在囚禁,因缘断绝,彼此情乖。二、明父王在禁已来,数蒙世尊遣阿难来慰问我。云何慰问?以见父王囚禁,佛恐夫人忧恼,以是因缘,故遣慰问也。

说到“如来在昔之时”以下,有两个意思:一、说明父王没有被囚禁的时候,或者国王和我可以亲自到佛这里,或者如来和诸弟子可以亲自受王祈请来作应供。但是我和国王现在都身不由己,处在囚禁中,因缘断绝,彼此隔离,无法联系。二、说明父王在囚禁期间,数数蒙世尊派遣阿难来慰问我。怎样慰问呢?这是因为佛见到国王被囚禁,恐怕夫人内心忧恼,因此派阿难来慰问。

言“世尊威重无由得见”者,此明夫人内自卑谦,归尊于佛:弟子秽质女身,福因鲜薄,佛德威高,无由轻触,愿遣目连等与我相见。

“世尊威重无由得见”,这是说夫人内怀谦卑,表示对佛的尊重:弟子只是个秽质女身,福因很浅薄,佛功德威重,无比高尚,无法很轻易地接触,愿遣目连等和我相见。

问曰:如来即是化主,应不失时宜。夫人何以不三加致请,乃唤目连等,有何意也?答曰:佛德尊严,小缘不敢辄请。但见阿难,欲传语往白世尊,佛知我意,复使阿难传佛之语指授于我。以斯义故,愿见阿难。言“作是语已”者,总说前意竟也。

问:如来既是一代教主,应当不会失去时宜。夫人为什么不再三地祈请佛,只是叫目连等,有什么用意呢?
回答:佛是极其尊严、具无上功德者,小事情不敢请佛。只是想见阿难一面,让阿难传语向世尊汇报,佛知道我的意思,又会叫阿难来传佛语,给我指示教授。以这个用意的缘故,愿见阿难。
“作是语已”,这是总的陈述了上面的想法。

言“悲泣雨泪”者,此明夫人自惟罪重,请佛加哀。致敬情深,悲泪满目。但以渴仰灵仪,复加遥礼,叩顶跱䟻,须臾未举。

“悲泣雨泪”,这是说夫人自想罪业深重,请佛悲愍加被。因为当时她恭敬念佛的心很深,致使满眼都是悲泪。一心只渴仰见到世尊,又从远处叩头顶礼,在须臾之间,还没有举头。

三、从“尔时世尊”下,至“天华持用供养”已来,正明世尊自来赴请。此明世尊虽在耆阇,已知夫人心念之意。

三、从“尔时世尊”到“天华持用供养”之间,这是指世尊应祈请亲自前来。当时世尊在耆阇崛山,已经知道夫人心中的想法。

言“敕大目连等从空而来”者,此明应夫人请也。

“敕大目键连等从空而来”,这是说明应夫人祈请,从空中过来。

言“佛从耆山没”下,此明夫人宫内禁约极严,佛若现身来赴,恐畏阇世知闻,更生留难,以是因缘,故须此没彼出也。

“佛从耆山隐没”,这是说明王宫里禁约特别严格,佛如果现身前来,恐怕阿阇世王听到,会生障碍,以这个缘故,必须现神变力从此处没、从彼处出来赴请。

言“时韦提礼已举头”者,此明夫人致敬之时也。言“见佛世尊”者,此明世尊宫中已出,致使夫人举头即见。

“时韦提礼已举头”,这是说明正当夫人礼敬的时候。“见佛世尊”,这是说明世尊在内宫里已经现出身相,使得夫人举头就看见了。

言“释迦牟尼佛”者,简异余佛。但诸佛名通,身相不异,今故标定释迦,使无疑也。言“身紫金色”者,显定其相也。言“坐百宝华”者,简异余座也。言“目连侍左”等者,此明更无余众,唯有二僧。

“释迦牟尼”,是简别并非他佛。诸佛都通名为佛,身相也都具足相好,现在标定释迦世尊,使得读者没有疑问。“身紫金色”,显定他的身相。“坐百宝华”,简别不是其他的座位,而是宝莲花座。“目连侍左”等,说明没有带别的徒众,只有两位圣僧随侍。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23 13:04

言“释梵护世”者,此明天王众等见佛世尊隐显王宫,必说希奇之法,我等天人因韦提故,得听未闻之益。各乘本念,普住临空,天耳遥餐,雨华供养。

“释梵护世”,这是说天王、天众等见到世尊以隐秘的方式显现在王宫,这样示现决定是要说稀奇的法,我们天人因为韦提祈请的缘故,能够听到未闻的法,普沾利益。所以他们各自以这样的想法普遍降临在虚空中,以天耳在远处领受妙法,而且雨下天花来作供养。

又言“释”者,即是天帝也。言“梵”者,即是色界梵王等也。言“护世”者,即是四天王也。言“诸天”者,即是色、欲界等天众。既见天王来向佛边,彼诸天众亦从王来,闻法供养。

“释”指帝释,“梵”指色界梵王等,“护世”指守护世间的四大天王,“诸天”包括色界、欲界等的天众,他们见到天王都往佛这边来,天众们也就跟随天王一起来闻法和供养。

四、从“时韦提希见世尊”下,至“与提婆共为眷属”已来,正明夫人举头见佛,口言伤叹,怨结情深也。

四、从“时韦提希见世尊”到“与提婆共为眷属”之间,这是说明当时夫人抬头就见到了佛,口里说很多伤叹的话,说明自己内心的怨结很深。

言“自绝璎珞”者,此明夫人身庄璎珞,犹爱未除,忽见如来,羞惭自绝。

“自绝璎珞”,这是指夫人身体以璎珞作装饰,贪爱身体的心还没有除去。忽然见到如来,感觉羞愧,自己扯断璎珞。

问曰:云何自绝也?答曰:夫人乃是贵中之贵、尊中之尊,身四威仪多人供给。所著衣服,皆使傍人。今既见佛,耻愧情深,不依钩带,顿自掣却,故云自绝也。

问:为什么要自己扯断呢?
回答:夫人是贵中贵、尊中尊,行住坐卧都要很多人来服侍。她所穿的衣服也都是叫旁人来侍候的。现在见到佛,有很深的羞耻心,也不依钩带,顿时就自己扯断,所以说自绝。

言“举身投地”者,此明夫人内心感结,怨苦难堪,是以从地踊身而立,从立踊身投地。此乃叹恨处深,更不事礼拜威仪也。

“举身投地”,是说夫人内心非常悲感,有难忍的怨苦,所以当时情不自禁地从地面踊身站立,又踊身投地。这都是表明她悲叹怨恨的心很深,也不顾及礼拜的威仪了。

言“号泣向佛”者,此明夫人婉转佛前,闷绝号哭。

“号泣向佛”,这是说夫人在佛前宛转在地,当时心思迷闷、压抑到极点,不由得号哭起来。

言“白言”已下,此明夫人婉转涕哭,量久少惺,始正身威仪,合掌白佛:“我自一生已来,未曾造其大罪,未审宿业因缘有何殃咎而与此儿共为母子?”此明夫人既自障深,不识宿因,今被儿害,谓是横来,愿佛慈悲,示我径路。

“白言”以下,这是说夫人当时婉转啼哭,时间很久才稍稍清醒,这时候开始整理端正威仪,合掌对佛申诉:“我这一生以来也没有造过什么大罪,不知道宿世因缘造了什么孽跟这个孩子成为母子?”这是说夫人自己业障深,不晓得宿世因缘,今天被儿子谋害,认为是横来之祸。她祈求佛慈悲,给她指示其中的缘由。

言“世尊复有何等因缘”已下,此明夫人向佛陈诉:我是凡夫,罪惑不尽,有斯恶报,是事甘心。世尊旷劫行道,正习俱亡,众智朗然,果圆号佛。未审有何因缘乃与提婆共为眷属?

“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以下,这是说夫人向佛陈述:我是凡夫,罪业、烦恼都没有尽,有这样的恶报,这我很甘心。但世尊旷劫以来行道,无论烦恼和习气都完全消尽,智慧明朗,果德圆满,称之为佛。不知道有什么因缘和提婆达多成为眷属?

此意有二:一、明夫人致怨于子,忽于父母狂起逆心;二、明又恨提婆教我阇世造斯恶计,若不因提婆者,我儿终无此意也。为此因缘,故致斯问。

这有两个意思:(一)说明夫人对儿子很有怨意,他为什么忽然对于父母起这样的恶逆之心,造这样狂乱的大罪?(二)她又恨提婆达多教他儿子起这样的恶心,造这种逆罪。如果不是因为提婆,我儿子终究没有这个意思。因为这个因缘,她就这样发问。

又夫人问佛云“与提婆眷属”者,即有其二:一者在家眷属,二者出家眷属。言在家者,佛之伯叔有其四人。佛者,即是净饭王儿;金毗者,白饭王儿;提婆者,斛饭王儿;释魔男者,是甘露饭王儿。此名在家外眷属也。言出家眷属者,与佛作弟子故,名内眷属也。

夫人问佛云“与提婆眷属”有两个意思:一、成为在家眷属,二、成为出家眷属。在家是指佛的伯叔辈有四个人,佛是净饭王的儿子,金毗是白饭王的儿子,提婆是斛饭王的儿子,释魔男是甘露饭王的儿子。这些叫做在家外眷属。出家眷属,是指给佛做弟子,所以称为内眷属。

上来虽有四句不同,广明厌苦缘竟。

以上虽然有四句不同,总的宣说完了厌苦的因缘。

【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当时韦提希夫人说:“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要往生,我不再欢喜这样的浊恶世界。这个浊恶之处充满了地狱、饿鬼、畜生,多数都是不善聚。愿我未来不再听到恶的声音,不再见到这些恶人。现在我向世尊五体投地,哀求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清净业处的方法。”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

当时世尊放出眉间光明,显现为金色,遍照着十方无量世界。照耀完毕,又收回来住在佛顶上,化成一座金台,像须弥山的形状。十方诸佛清净微妙国土,都在金台中显现。

【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或有国土以七宝合成,又有国土纯粹是莲花,又有国土如同自在天宫,还有国土如同玻璃明镜……十方国土都在金台中呈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庄严明显,使韦提希明了地现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当时韦提希对佛说:“世尊,这些国土虽然清净,都有光明,我现在乐欲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唯愿世尊教我思维和正受的方法。”

五、就欣净缘中,即有其八:一、从“唯愿世尊为我广说”下,至“浊恶世也”已来,正明夫人通请所求,别标苦界。

第五、在欣净因缘当中有八分的内容:
一、从“唯愿世尊为我广说”到“浊恶世也”之间,这是说明夫人总的祈请所求,特别标明此方是苦世界。

此明夫人遇自身苦,觉世非常。六道同然,无有安心之地。此闻佛说净土无生,愿舍秽身,证彼无为之乐。

这是说明夫人当时遇到自身的苦难,觉得世事无常。本来是自己的爱子,忽然间变成冤家,所以她感觉世间事都是很无常的。六道都是这样,没有一处安心之地,或者说根本无可寄托。又听到佛说净土是无生之地,一旦往生就断绝了生死,常处在无忧恼的快乐之中,所以一心想舍掉这个秽身,证到净土无为的大乐。

二、从“此浊恶处”下,至“不见恶人”已来,正明夫人举出所厌之境。

二、从“此浊恶处”到“不见恶人”之间,这是夫人举出了自己所厌的境界。

此明阎浮总恶,未有一处可贪。但以幻惑愚夫,饮斯长苦。

这是说阎浮提世界总体的浊恶性质,没有一处值得贪求,如同厕所,如同利刃原,如同罗刹洲。但是迷惑的愚痴凡夫还在这里受用连绵不绝的长苦。

言“此浊恶处”者,正明苦界也。又明器世间,以是众生依报处,亦名众生所依处也。言“地狱”等者,三品恶果最重也。言“盈满”者,此三苦聚非直独指阎浮,娑婆亦皆遍有,故言“盈满”。

“此浊恶处”,这是说明苦世界。又是指明器世界,因为这是众生的果报依处,也叫做众生的所依处,也就是众生寄托的环境。说到“地狱”等,这是指最重的三品恶果。“盈满”,是指这三种苦难聚集之处,不只是指南阎浮提一个地方,在娑婆世界十亿个小世界里到处都有,所以说“盈满”。

言“多不善聚”者,此明三界六道不同,种类恒沙,随心差别。经云:业能引识,世世处处,各趣随缘受果报,对面不相知。

“多不善聚”,这是说三界六道有像恒河沙那么多的不同种类,也是随着众生各自心识的差别而显现。经上说,业力能够引着心识,一世又一世在各处随着业缘而受果报。虽然前世是亲人,转世再来,改形易面,即使对面也不认知。

言“愿我未来”者,此明夫人真心彻到,厌苦娑婆、欣乐无为,永归常乐。但无为之境不可轻尔即阶,苦恼娑婆无由辄然得离。自非发金刚之志,永绝生死之元,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免斯长叹?

所谓“愿我未来”这一句,是表明夫人已经发出了彻底地厌弃纯苦的娑婆界、欣乐无为净土界的真心,愿意永远归于常乐之地。但是,无为的境界不是轻易就能到达的,苦恼的娑婆也不是说一下就能离开的。如果不是发起金刚不变的志愿,誓愿永远断除生死的根源,而且如果不亲自依托慈尊佛力的加被,怎么能顿时免掉长劫的忧苦?

言“不闻恶声不见恶人”者,此明如阇王、调达杀父破僧及恶声等,愿亦不闻不见。但阇王既是亲生之子,尚于父母起于杀心,何况疏人而不相害?是故夫人不简亲疏,总皆顿舍。

“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这是说阇王和调达杀父、破僧以及出现的各种恶劣的名声等,都愿不见不闻。阇王是亲生的儿子,尚且对父母起杀心,何况疏远的人,怎么不相害呢?以这个缘故,夫人不管亲疏差别,总的愿顿然舍离。就是不想再呆在这样的浊恶世界,这里纯粹都是烦恼恶苦。

思考题

8、韦提夫人被禁的因、缘各是什么?
9、韦提夫人是如何通请生处和得生之行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29 13:50

三、从“今向世尊”下,至“忏悔”已来,正明夫人以净土妙处,非善不生,恐有余愆障不得往,是以求哀更须忏悔。

三、从“今向世尊”到“忏悔”之间,这是说夫人认为净土是极其胜妙之处,没有善心是不能往生的,恐怕自身还有各种罪业障碍往生,所以哀求再次忏悔。

四、从“唯愿佛日”下,至“清净业处”已来,正明夫人通请去行。此明夫人上即通请生处,今即通请得生之行。

四、从“唯愿佛日”到“清净业处”之间,这是说明夫人通请去无忧恼净土的行门或者修行方法。夫人在上面已经通请指示无忧恼生处以后,现在又通请得生净土的妙行。“通”就是总的说,不是指特别某一刹土。

言“佛日”者,法喻双标也。譬如日出,众暗尽除,佛智辉光,无明之夜自朗。

“佛日”,这是法和譬喻结合的名词。就好像日轮出现,就能消尽黑暗,佛的智慧光明出现,就使无明暗夜自然明朗。

言“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者,正明既能厌秽欣净,若为安心注想得生清净处也?

“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就是说我已经能厌舍娑婆秽土,欣求无忧恼净土,怎样安心专注观想而得生清净处呢?

五、从“尔时世尊放眉间光”下,至“令韦提见”已来,正明世尊广现净土,酬前通请。

五、从“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到“令韦提见”之间,这是说明当时世尊显现了很多净土,来回应前面的通请。

此明世尊以见夫人广求净土,即放眉间光照十方国。以光摄国,还来顶上化作金台,如须弥山,如之言似,似须弥山,此山腰细上阔。所有佛国并于中现,种种不同,庄严有异。佛神力故,了了分明,加被韦提尽皆得见。

这是说明当时世尊见到夫人广求无忧恼净土,当即放出眉间的光明,普照十方国土。当时光明摄持了诸多国土,再回到头顶上化成了一座金台,像须弥山的形状。也就是像须弥山那样,腰部细、上边广阔那样的形相。所有的佛国都在金台里显现,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庄严相。以佛神力加被的缘故,都了了分明地现在眼前,使得韦提希全部现见。

问曰:韦提上请为我广说无忧之处,佛今何故不为广说,乃为金台普现者,有何意也?

问:韦提上面的祈请是为我广说无忧恼处的情况,为何佛现在不给她广大地宣说,而在金台里普遍显现,这有什么用意?

答曰:此彰如来意密也。然韦提发言致请,即是广开净土之门。若为之总说,恐彼不见,心犹致惑,是以一一显现,对彼眼前,信彼所须,随心自选。

回答:这是彰明如来的内心秘密。韦提希发言祈请,就是广开净土的妙门。如果给她总说,恐怕她没见到,心里还会疑惑,所以就一一现量显现在她眼前,使她信受她所要的,随着她的心自己做选择。

六、从“时韦提白佛”下,至“皆有光明”已来,正明夫人总领所现,感荷佛恩。此明夫人总见十方佛国,并悉精华,欲比极乐庄严,全非比况,故下云“我今乐生极乐世界”也。

六、从“时韦提白佛”到“皆有光明”之间,这是说明夫人总的领受或者见到了显现的诸佛国土,感戴佛的恩德。这里夫人总的见到了十方佛国都是精华微妙,但是比起极乐世界的庄严,根本无从比拟,所以下面说“我今乐欲往生极乐世界”。

问曰:十方诸佛断惑无殊,行毕果圆亦应无二。何以一种净土即有斯优劣也?

问:十方诸佛在断惑上没有差别,而且他们都圆满了菩提行而成就了圆满的果位,这也应当是不二的。为什么同样是净土却有这样优劣的差别呢?

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优之与劣,非凡惑所知。隐显随机,望存化益。或可故隐彼之优,独显西方为胜。

回答:佛是法王,神通自在,至于优劣的差别,本不是我们的凡夫迷惑之心所能知道的。况且在这个示现上,是隐藏还是显露,完全是随机而做,唯一是想让所化得到利益。或许可以特意隐藏彼土的优点,独独显示西方为殊胜。

七、从“我今乐生极乐”已下,正明夫人别选所求。

七、从“我今乐生极乐”以下,说明夫人在十方佛国里特别选取了自己的所求。

此明弥陀本因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依因起于胜行,依行感于胜果,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依乐显通悲化,依于悲化显开智慧之门。

这是说明弥陀本国——极乐世界,原本因于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发起增上的胜因,依于殊胜的因而起殊胜的行,依于殊胜的行而感殊胜的果,依于殊胜的果而感殊胜的报,依于殊胜的报而总的显现了刹土的极乐境界,依于极乐境界显示通于无量大悲的应化,依于大悲教化而开出了智慧度生的门径。

然悲心无尽,智亦无穷。悲智双行即广开甘露,因兹法润,普摄群生也。

然而悲心是无有边际的,智慧也无有穷竭。这样以悲智双行,也就广开了甘露法门,因此法雨普润,摄受无数种的众生。

诸余经典劝处弥多,众圣齐心皆同指赞。有此因缘,致使如来密遣夫人别选也。

其他的经典劝化众生往生西方之处非常多,而且众多的诸佛菩萨共同一心指示赞叹西方净土。由于这个因缘,使得如来秘密地让夫人在佛土当中特别地选择了极乐净土。

八、从“唯愿世尊”已下,正明夫人请求别行。此明韦提既选得生处,还修别行,励己注心,必望往益。

八、从“唯愿世尊”以下,这是说明夫人请求特别往生西方的行门。这里夫人已经选定了往生处,接下来想修特别的往生行,策励自己倾心专注,期望得到决定往生的利益。

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种种庄严也。言“教我正受”者,此明因前思想渐渐微细,觉想俱亡,唯有定心与前境合,名为正受。

“教我思维”,这是指定前的方便,思维忆念彼西方依正二报的种种庄严。“教我正受”,是说因为前面的思想渐渐趣于微细,觉和想都消失了,只有定心和前面的观境相合,这种情况叫做“正受”。所以,修观包括前面的思维和后面的正受这样的前后次第。

此中略已料简,至下观门,更当广辩,应知。

这里简略地做了解释。对此,在下面讲定善观门的经文里会详细辨明。

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明欣净缘竟。

上面虽然说了不同的八句,总的显明了欣净的因缘。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正当韦提希请求如何思维、如何正受的时候,世尊当即微笑,有五色光从佛的口中发出,一一光都照着频婆娑罗王的头顶。尔时大王虽然在幽闭之处,顿时开发了心眼,没有障碍,在遥远处见到了世尊,他当时就头面作礼,自然得到增进,成就了阿那含三果。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当时世尊告诉韦提希:“你现在知道吗?阿弥陀佛离这里不远。你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国成就净业。我现在为你广说众多譬喻,也让未来世的一切凡夫想修净业的人,得生西方极乐世界。”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欲生彼国,要修三种福: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种事称为净业。”佛告诉韦提希:“你现在知道吗?这三种业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

六、就散善显行缘中,即有其五:一、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成那含”已来,正明光益父王。

第六、在散善显行的因缘中,有五个部分。“散善显行”,就是显示散善的行门。
一、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到“成那含”之间,这是说明佛以光明利益频婆娑罗王。

此明如来以见夫人愿生极乐,更请得生之行,称佛本心,又显弥陀愿意。因斯二请,广开净土之门,非直韦提得去,有识闻之皆往。有斯益故,所以如来微笑也。

这是说明如来见到夫人至心愿生西方净土,而且请求得生西方的行门,这就称合了本师释迦佛度生的本心,又能显明弥陀大悲普度的愿意。因为这两个祈请,能够广开净土之门,不但是韦提因此能得生净土,凡是有识之士听闻以后都能往生。有这种大利益的缘故,所以如来显示微笑。

言“有五色光从佛口出”者,此明一切诸佛心口常威仪法尔,凡所出光必有利益。

“有五色光从佛口出”,这是显明一切诸佛心口恒常具足威仪,法尔如是,凡是如来放光,必定有所利益。

言“一一光照频婆顶”者,正明口光不照余方,唯照王顶。然佛光随身出处,必皆有益。佛足下放光,即照益地狱道;若光从膝出,照益畜生道;若光从阴藏出,照益鬼神道;若光从脐出,照益修罗道;光从心出,照益于人道;若光从口出,照益二乘之人;若光从眉间出,照益大乘人。今明此光从口出,直照王顶者,即授其小果。若光从眉间出,即从佛顶入者,即授菩萨记也。如斯义者,广多无量,不可具述。

“一一光照频婆顶”,这是说明佛口现出的光明没有照到余处,唯一照着国王的头顶。佛光随着身体不同部位出现,一定有相应的利益。佛足下放光,是光照地狱道而作饶益;光明从膝盖中出,是光明饶益畜生道;光明从阴藏出,是光明饶益鬼神道;光明从脐部出,是光明饶益修罗道;光明从心间出,是照耀饶益人道;光明从口中出,是照耀饶益二乘人;光明从眉间出,是照耀饶益大乘人。现在光明从口出,直接照到国王的头顶,这是为他授记得小乘果。如果光明从眉间出,又从佛顶没入,那是授菩萨记莂。像这样有极多无量的含义,无法一一详述。

言“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已下,正明父王蒙光照顶,心眼得开,障隔虽多,自然相见。斯乃因光见佛,非意所期,致敬归依,即超证第三之果。

“尔时大王虽在幽闭”以下,这是说明父王蒙佛光照耀头顶,顿时心眼开发,虽然有很多障隔,但是能够无碍地见到佛。这样因为光明而见佛,心里大出意外,因此恭敬顶礼,生起很猛利的皈依,顿时超胜,证第三圣果。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29 13:51

二、从“尔时世尊”下,至“广说众譬”已来,正明答前夫人别选所求之行。

二、从“尔时世尊”到“广说众譬”之间,这是阐明答复前面夫人特别选取求生西方的行门。

此明如来从上耆阇没、王宫出,讫至此文,世尊默然而坐,总未言说。但中间夫人忏悔、请问,放光现国等,乃是阿难从佛王宫见此因缘,事了还山,传向耆阇大众,说如上事,始有此文。亦非是余时佛语也,应知。

要知道,如来上来从耆阇崛山隐没,从王宫涌出,一直到这里,世尊默然端坐,从没有言说。而这期间夫人忏悔请问,佛放光明,在光台中现出十方净国等,诸如此类的情况,都是阿难跟随佛在王宫,见到这些因缘,事情完毕,回到耆阇崛山,转告耆阇崛山的大众,说了如上的事迹,才留下这些经文。这也不是其他时,佛口对僧众宣说的,应当如是了知。

言“尔时世尊告韦提”已下,正明告命,许说也。

“尔时世尊告韦提”以下,这是说明世尊正式告诉,答应为她宣说。

言“阿弥陀佛不远”者,正明标境以住心,即有其三:一、明分齐不远,从此超过十万亿刹即是弥陀之国;二、明道里虽遥,去时一念即到;三、明韦提等及未来有缘众生注心观念,定境相应,行人自然常见。有斯三义,故云不远也。

佛说到“阿弥陀佛不远”,这是标明境界,让众生系心彼国。这有三层含义:(一)说明分齐不远,就是空间的距离不远,因为从此方超过十万亿刹土就是弥陀国的所在;(二)说明距离虽然遥远,但去的时候一念就到,所以说不远;(三)说明韦提等以及未来的有缘者在注心观念,定境相应的时候,行人自然常见,就在眼前,因此不远。有这样三种含义,所以说不远。

言“汝当系念”已下,正明凡惑障深,心多散动,若不顿舍攀缘,净境无由得现。此即正教安心住行。若依此法,名为净业成也。

“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这一句,这是说明凡夫烦恼业障深重,心常时散乱妄动,如果不能顿时舍弃攀缘,净境无由显现。这就是教导行者要安下心来住在观行当中。如果依照此法修成功了,就叫净业成就。

言“我今为汝”已下,此明机缘未具,不可偏说定门。佛更观机,自开三福之行。

“我今为汝”以下,是说明如果不具机缘,就不能特别只说定门。因为法不对机不得利益,所以佛再度观机,自己开示三福妙行。换句话说,前面是应韦提希的请求,如何思维如何正受,因此佛宣说观法。韦提希没有请求宣说散善的行门,这是佛观机后为了普遍利益众生而自己宣说的。

三、从“亦令未来世”下,至“极乐国土”已来,正明举机劝修得益。此明夫人所请利益弥深,及未来回心皆到。

三、从“亦令未来世”到“极乐国土”之间,这是举所化机劝导众生修持净业,得到往生利益。这里显明了夫人请法的利益极深,未来的众生只要回转心来趣向西方,都能生入净土。
夫人请法利益弥深,是指应着韦提希的祈请,世尊宣说了十六观经定善、散善两门,这使未来世的一切凡夫,凡是想修净业的人都能够生到西方,所以说利益非常深。
“回心皆到”,这也是讲众生只要有信愿,一心投向西方,就都能往生,这表明西方净土确实是普度法门。因此经中说到“未来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这就是每个人都有希望成就的法门。

四、从“欲生彼国者”下,至“名为净业”已来,正明劝修三福之行。

四、从“欲生彼国者”到“名为净业”之间, 这是劝修三福之行。

此明一切众生,机有二种: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即摄生不尽,是以如来方便显开三福,以应散动根机。言“欲生彼国”者,标指所归也。

这是说明众生有两种机:(一)定机,(二)散机。如果只依定善而行,那就不能摄尽众生,所以如来方便显示、开导三福来普应散动根机。因此下面所说的净业三福,都是属于散动根机所行。因为在心无法一心住定的时候,就要这样修习各种福德来资助往生。说“欲生彼国”,这是标明所归之处——西方佛国。

言“当修三福”者,总标行门也。云何名三?一者下,即有其四:

“当修三福”,是总的标明往生的行门。有哪三种福呢?第一种含摄四种行: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以下依次解释。

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或有化生、或有湿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复有四生,如经广说。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父母,即有大恩。

(一)孝养父母,这是说明一切凡夫不可能独自生,都要借助因缘生。怎么借助因缘呢?有的是化生,有的是湿生,也有卵生或者胎生。在这四生当中,每一种又有四生,就像经中广说般。只要是借托助缘而生,就有父母。既然有父母,就有生身的大恩德。

若无父者,能生之因即缺;若无母者,所生之缘即乖;若二人俱无,即失托生之地。要须父母缘具,方有受身之处。既欲受身,以自业识为内因,以父母精血为外缘,因缘和合故有此身。以斯义故,父母恩重。

如果没有父亲,就缺少了能生的因;如果没有母亲,就缺少了助生的缘;如果父母都没有,那就没有托生之地。一定要父母助缘具备,才有受身之处。既然自己想受一个身体,以自己的业识作为内因,以父精母血为外缘,因缘和合所以有这个身体。以这个含义,父母生身的恩德极重。没有父母就不可能有受生之处,所以要自己的业识加上父精母血的物质条件和合起来,才能够成就这个身体。由于父母有给予身体的恩德,所以恩德极重。
下面再讲母亲孕育、抚养的恩德。

母怀胎已,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常生苦恼,复忧产时死难。若生已,经于三年,恒常眠屎卧尿,床被衣服皆亦不净。及其长大,爱妇亲儿,于父母处反生憎嫉,不行恩孝者,即与畜生无异也。

母亲怀胎以后,要经过十个月,行住坐卧常常苦恼,而且忧心难产会死去。好不容易生下来了,在三年里喂奶、长养,婴儿拉屎撒尿的时候,母亲就把婴儿推到干净地,自己常常睡在屎尿处,床被、衣服都不干净。等到长大了,儿子却喜爱媳妇,亲近自己的儿子,对于父母反生厌恶、嫉恨,不行孝养报答父母,这就跟畜生没有差别。

又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极也。

再者,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下面看看佛是怎么说父母恩重的。这里说一则公案,通过比较显示父母的恩德极大。

然佛在世时,遇值时年饥俭,人皆饿死,白骨纵横。诸比丘等乞食难得。于时世尊待比丘等去后,独自入城乞食。从旦至中,门门唤乞,无与食者,佛还空钵而归。明日复去,又还不得,后日复去,又亦不得。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年遇到饥馑荒年,很多人都饿死了,白骨纵横在地。比丘们乞食很难得到。当时世尊等到比丘们都去了以后,独自进城乞食。从早上到中午挨家挨户地求乞,没有人给食物,佛就空钵返回。第二天又去,还是乞讨不得。第三天再去,也一样空手而返。

忽有一比丘道逢见佛,颜色异常,似有饥相。即问佛言:“世尊!今已食竟耶?”

后来有一位比丘在道上遇到佛,见到佛面色不同平常,好像有饥饿的相,就问佛:“世尊,您已经吃过了吗?”

佛言:“比丘!我经三日已来,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饥虚,无力能共汝语。”

佛说:“比丘,我三天以来乞食没得到一勺食物。我现在饥饿虚弱,没有力气跟你说话。”

比丘闻佛语已,悲泪不能自胜,即自念言:佛是无上福田,众生覆护。我此三衣卖却,买取一钵饭,奉上于佛,今正是时也。作是念已,即买得一钵饭,急将上佛。

比丘听到佛这样说,伤心得泪水止不住地流,自己就想:佛是无上的福田,众生的护佑者。我把三衣卖掉,买一钵饭来奉养如来,现在正是时候。他这样想了之后,就买了一钵饭,急忙供养给佛。

佛知而故问言:“比丘!时年饥俭,人皆饿死。汝今何处得此一钵纯色饭来?”比丘如前具白世尊。

佛明知故问,说:“比丘,现在是荒年饥馑的时候,人都饿死了,你从哪里得到这一钵纯色的米饭?”比丘就把前面的情况具体向佛述说。

佛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诸佛之幢相。此衣因缘极尊、极重、极恩,汝今易得此饭与我者,大领汝好心,我不消此饭也。”

佛又说:“比丘,三衣是三世诸佛的幢相,这衣服的因缘极尊、极重、极有恩德。你现在拿它换来这碗饭给我,我领了你的好心,我不能消受这碗饭。”

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圣中之极,尚言不消者,除佛已外谁能消耶?”

比丘又对佛说:“佛是三界福田,是无上的圣人,尚且说不能消受,除佛以外还有谁能消受呢?”

佛言:“比丘!汝有父母已不?”答言:“有。”“汝将供养父母去。”比丘言:“佛尚云不消,我父母岂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于汝有大重恩,为此得消。”

佛说:“比丘,你父母还健在吗?”他回答:“还健在。”“你可以供养父母去。”比丘说:“佛都说不能消受,我父母哪里能消受?”佛说:“能消的。什么缘故呢?父母生了你的身体,对你有深重的恩德,因此能消受。”

佛又问:“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无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见汝与饭,大生欢喜,因此即发信心。先教受三归依,即能消此饭也。”时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义故,大须孝养父母。

佛又说:“比丘,你父母对佛有信心吗?”比丘说:“都没信心。”佛说:“现在会有信心的。见你供养他们饭,他们生了大欢喜心,因此就会发起信心。你先教他们受三皈依,就能够消受这碗饭。”当时比丘受了佛的教令,愍念敬仰而去。从这段因缘就知道,要特别孝养父母。

又佛母摩耶生佛,经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后成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忉利天一夏为母说法,为报十月怀胎之恩。佛尚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故知父母恩深极重也。

而且佛母摩耶夫人生了佛,过了七天就去世生到忉利天。后来佛成道,到了四月十五日,就上了忉利天在一夏期间为母亲说法,报答十月怀胎的恩德。佛尚且酬恩孝养父母,何况我们凡夫,哪里能不孝养呢?所以说父母恩德极为深重。


思考题

1、韦提是祈请“为我广说无忧之处”,为何佛不为他广说,而作金台普现呢?
2、十方佛国无数,为何夫人别选弥陀净土?
3、思维、正受各是何义?
4、为什么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
5、韦提所请是定善之行,佛为何自开三福散善之行?
6、为什么说父母恩德极重?思维佛不消饭供及为母说法的行仪,引发孝养父母之心。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1-12 10:23

二、言“奉事师长”者,此明教示礼节,学识成德,因行无亏,乃至成佛,此由师之善诱力也。此之大恩,最须敬重。

(二)“奉事师长”,这是说明师长教导我们礼节,滋长我们学识,成就我们品德,这样在因地上使得我们德行端正而不亏失,直到成就佛果为止,这都是由师长循循善诱的力量所致。因此,师长教育的恩德最需要敬重。

然父母及师长者,名为敬上行也。

以上孝养父母和奉事师长统称为“敬上行”,尊敬上位的善行。

三、言“慈心不杀”者,此明一切众生皆以命为本。若见恶缘怖走藏避者,但为护命也。经云:一切诸众生,无不爱寿命,勿杀勿行杖,恕己可为喻。即为证也。

(三)“慈心不杀”,这是说明一切众生都是以命为根本。有了性命,才有此世的一切;没有了性命,就失去了此生。所以,众生为了护命可以舍弃一切。他们见到有各种损害的恶缘,都会恐怖得逃走、躲避,这就是为了护惜生命。经中说到,一切诸众生,无不爱惜生命,所以不能够杀害它,或者用木杖来打它等等。我们只要将心比心地想一想,就会懂得这个道理。
“恕己可为喻”,意思是说,我以生命为根本,最爱重自己的性命,众生也一样以生命为根本,最爱重自己的性命。我连一点针刺的苦都不能接受,何况断坏命根的苦?众生也是如此。我要替它着想,这叫“恕己”。“可为喻”,就是将心比心就该知道众生的心,也是不想受到伤害,因而不能做伤害众生的行为。
以此经文就足已证明,我们应当对于一切众生都怀着慈心而不作伤害。

四、言“修十善业”者,此明十恶之中杀业最恶,故列之在初,十善之中长命最善,故以之相对也。已下九恶、九善者,至下九品中,次应广述。此明世善,又名慈下行也。

(四)“修十善业”,因为在十恶业中杀业最重,所以把杀生列在前面,十善业中以护生护命最善,所以与之相对而放在最前。
这要知道,第三“慈心不杀”是别,第四“修十善业”是总。也就是在第三当中特别选取最重要的一条单独列出。又接着说第四,这是总的说明十善业。至于其余九恶、九善的内容,在下面的九品往生章里会依次详细解释,这里就不多说。
“此明世善,又名慈下行也”,这两条叫人天善道,又称为慈下之行。就是对于下位要发慈爱心。

二者下,即有其三:一、言“受持三归”者,此明世善轻微,感报不具,戒德巍巍,能感菩提之果。但众生归信,从浅至深,先受三归,后教众戒。

三福中第二种,含摄三个内容:
(一)“受持三归”,就是说世间善法力量轻微,不能感得殊胜菩提果。而戒的功德很大,能感菩提果。只要众生归投生信,从浅到深,先受持三归,后教导守持各种戒,这样就能趣向菩提果。

二、言“具足众戒”者,然戒有多种,或三归戒、或五戒、八戒、十善戒、沙弥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或菩萨三聚戒、十无尽戒等,故名具足众戒也。又一一戒品中,亦有少分戒、多分戒、全分戒也。

(二)“具足众戒”,戒有很多种类,比如三归戒、五戒、八戒、十善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菩萨三聚戒或十无尽戒等。总而言之,有从粗至细,从世间到出世间,从小乘到大乘各种的戒。受持、具足这些戒行中的一种或多种,称为“具足众戒”。而且一一戒品当中,又有少分戒、多分戒、全分戒的差别。

三、言“不犯威仪”者,此明身口意业、行住坐卧能与一切戒作方便威仪也。若轻重粗细皆能护持,犯即悔过,故云不犯威仪。此名戒善也。

(三)“不犯威仪”,这是说身口意业、行住坐卧能够给一切戒作方便威仪。无论轻重粗细,都能够护持,有所违犯,就随时悔过,因此说不犯威仪。以上总的是宣说戒善。

三者下,即有其四:一、言“发菩提心”者,此明众生欣心趣大,不可浅发小因,自非广发弘心,何能得与菩提相会?

三福中第三种,含摄四个内容:
(一)“发菩提心”,要知道菩提心是佛道正因,众生已经发起欣求心,想趣证大乘佛果,因一定要符合果,不能只是浅浅地发一点小心。如果不是广发菩提大愿心,怎么能与菩提果相会呢?或者说怎么能得到菩提果呢?因此应当发起以下的誓愿。

唯愿我身同虚空,心齐法界,尽众生界,我以身业恭敬供养礼拜、迎送来去、运度令尽。又我以口业赞叹说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尽。又我以意业入定观察,分身法界,应机而度,无一不尽。我发此愿,运运增长;犹如虚空,无处不遍;行流无尽,彻穷后际;身无疲倦,心无厌足。

唯愿我身体等同虚空界,心齐于法界。换言之,就是心量等同虚空法界。穷尽一切众生界,我都以身业恭敬供养礼拜,迎来送去,把所有的众生都运送度脱到菩提果地,无一剩余。而且我以口业赞叹、说法,使得众生都受我教化,言下就能得道,誓愿度尽众生成佛为止。而且我以意业入定观察,在法界中分化无数身,普应众生的根机而作度脱,一直到度尽众生界为止。我发这样普度的大愿,不断地运转、增长,愿心如同虚空般,无处不遍及;我的利生之行一直相续不断,到尽未来际为止,身体无有疲倦,心里无有厌足。这就是所谓的菩提心。

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是众生能求之心。故云“发菩提心”也。

上面是就利他分而说,这里是就上求佛果来讲。“菩提”是佛果的名称,“心”是众生能求的心。以发了求大菩提果的心,叫做“发菩提心”。

二、言“深信因果”者,谓深信世间出世间苦乐因果。若作苦因,即感苦果;若作乐因,即感乐果。如似蜡印印泥,印坏文成,不得疑也。

(二)“深信因果”,是指深信世间和出世间的苦乐因果法则。如果做了苦因,一定感苦果;如果做了乐因,也一定感乐果。就像用蜡印印泥,当蜡印坏的时候,就有相应的印文出现。也就是造了相应的因,必然感得相应的果,无可怀疑。因果律丝毫不错乱。

三、言“读诵大乘”者,此明经教,喻之如镜。数读数寻,开发智慧。若智慧眼开,即能厌苦欣乐涅槃等也。

(三)“读诵大乘”,这是说明经教犹如明镜,数数地读诵、思维、熏习,就能开发智慧。如果智慧眼打开了,就能明白苦乐的自性,对于苦发厌离,对于乐起欣乐。而且知道涅槃是诸苦永寂、诸乐圆成的究竟境地,也因此会求证涅槃等等。这都是透过读诵大乘开启慧眼,才能够明白自己生命的道路。因此会一心厌苦欣乐,一心希求净土涅槃之乐。

四、言“劝进行者”者,此明苦法如毒、恶法如刀,流转三有,损害众生。今既善如明镜、法如甘露,镜即照正道以归真,甘露即注法雨而无竭。欲使含灵受润、等会法流,为此因缘,故须相劝。

(四)“劝进行者”,就是见到众生流转的苦相:在三有中感受各种苦法,就像服了毒那样;又在起各种恶法,就像拿刀自损那样。众生一直都在苦法、恶法当中不自在地流转三界,无明、惑业的力量一直在损恼众生。
现在既然自身已经获得如同明镜、甘露般的善法,有明镜就能彻照正道,使众生回归真如;有甘露就能倾注法雨,无穷竭地利益众生的心。为了使一切有佛性的众生都受到法水的滋润,平等地契合正法而离妄归真、离苦得乐,为了这个缘故,所以劝导行者修行法道。

言“如此三事”已下,总结成上行也。

“如此三事”以下,总的成立上面三种净业三福的修行。

五、从“佛告韦提”下,至“正因”已来,明其引圣励凡。但能决定注心,必往无疑。

五、从“佛告韦提”到“正因”之间,这是引圣励凡,也就是说明这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一切佛都是循着这样修行而成就净业、得成佛果的,也就是要行持世福、戒福、大乘福等。这样策励凡夫随学诸佛修持净业三福。只要能一心专注地修持三福,必定往生,无有怀疑。

上来虽有五句不同,广明散善显行缘竟。

上面虽然说了五句,总的说明了散善显行的因缘。“散善显行”,就是在散善方面显明了修持往生的行门——所谓的净业三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这里佛特告阿难和韦提希:“你们要谛听谛听如来的教导,而且要好好地思维忆念。如来现在是为了未来世的一切众生、那些被烦恼贼所伤害的人,宣说净业的法门。善哉!韦提希,你问这样的大事,快悦佛心。阿难,你应当受持这部大法,广泛地为很多众生宣说佛语的教诲。如来现在是教导韦提希以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观修西方极乐世界。由于佛力加被的缘故,就能够见到清净国土。就像拿着明镜见到自己的面相那般清楚。当见到彼国极其微妙快乐的事相时,心生欢喜的缘故,当时就能得到无生法忍。”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佛告诉韦提希:“你是凡夫,心想的力量很微弱,没有得到天眼,不能观到远方的事物。诸佛如来有特异方便,能加被使你见到。”当时韦提希对佛说:“世尊,像我今天是由于佛力的缘故,见到了西方国土;如果佛灭度后,诸众生等处在浊恶不善的时期,被五苦所逼恼,他们怎么才能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呢?”
这时候,韦提希就请示未来世众生见知西方净土的修行方法,这也就启开了后面佛宣说十三观门的序幕。

七、就定善示观缘中,即有其七:

第七、在定善开示观行的因缘当中,有七个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清净业”已来,正明敕听许说。此明韦提前请愿生极乐,又请得生之行,如来已许。今就此文,正欲开显正受之方便。此乃因缘极要,利益处深,旷劫希闻,如今始说。为斯义故,致使如来总命二人。

一、“佛告阿难”到“清净业”之间,这是世尊答应宣说,敕令阿难和韦提希善自听闻。
这是说,之前韦提希启白佛,愿生极乐世界,又请问佛得生极乐世界的修行,佛已经许可宣说。现在这一段文是正式要开显得到正受的方便。所谓“正受”,就是心与净土圣境相应。这是极其重要的因缘,利益极深极广,旷劫以来也难以听到,在今天因缘成熟时才开始宣演。因为有极深大义的缘故,致使如来总的咐嘱阿难和韦提两人。

言“告阿难”者,我今欲开说净土之门,汝好传持莫令遗失。言“告韦提”者,汝是请法之人,我今欲说,汝好审听,思量谛受,莫令错失。言“为未来世一切众生”者,但如来临化,偏为常没众生,今既等布慈云,望欲普沾来润。

说到“告阿难”,这是佛告诉阿难:我现在要开演宣说净土妙门,你要好好传持,不要使法教遗失。说到“告韦提”,佛是说:因为你是请法的人,我现在要宣说了,你要好好细心倾听,而且对于我所说的法义思量以及用最真实的心来谛受,不要使所传的法有错谬和丢失。所谓“为未来世一切众生”,这是如来要宣化时,特意为着长时陷溺苦海的众生,现在既然平等地要以慈悲心说法,希望法雨普遍地滋润到未来世一切众生。

言“为烦恼贼害”者,此明凡夫障重,妄爱迷深,不谓三恶火坑暗在人之足下。随缘起行,拟作进道资粮,何期六贼知闻,竞来侵夺。今既失此法财,何得无忧苦也?

“为烦恼贼害”,这是说明凡夫有很深的障碍,都陷在虚妄的爱著、很深的迷惑当中,都不知道有三恶趣的火坑潜藏在人的脚下。那么在人生中,随缘起了各种修行,准备作为进道的资粮,哪里晓得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贼在这时竞相来侵夺、损害。这就是为烦恼贼所害。因为烦恼能够制造衰损,丧失功德法财,因此称为“贼”。像这样,在稍有善根,想发心进道的时候,中间又被烦恼贼伤害,失掉了法财,哪里会没有忧苦呢?
这就说明凡夫修道的困难。作为一个凡夫,要发心求道的时候,就会出现障碍重重的情况,会出现各种烦恼障、业障、报障等等。因此,需要有一种疾速清净业障的大力量的方法。

言“说清净业”者,此明如来以见众生罪故,为说忏悔之方,欲令相续断除,毕竟永令清净。又言“清净”者,依下观门专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除,故清净也。

所谓的“说清净业”,这是说明如来见到众生罪业深重的缘故,为其宣说忏悔的方法,要使得他们断除恶业相续,毕竟永得清净。又所谓的“清净”,就是依止下面的观门专心念佛,一心注想西方,念念中除灭多劫重罪,所以说清净。

二、从“善哉”已下,正明夫人问当圣意。

二、从“善哉”以下一句,说明夫人的请问称合佛心。因此说到“善哉”,表示相合佛度生的慈悲心。

三、从“阿难,汝当受持”下,至“宣说佛语”已来,正明劝持、劝说,此法深要,好须流布。此明如来前则总告令安心听受,此文则别敕阿难受持勿忘,广多人处为说流行。

三、从“阿难,汝当受持”到“宣说佛语”之间,这是劝导阿难持受本法、宣说此法,这个法甚深切要,要好好地流通广布。这是说明如来前面是总的告诉两人安心听受,这一句是特别敕令阿难要受持佛语不要忘掉,在人群里广泛地宣说流布。

言“佛语”者,此明如来旷劫已除口过,随有言说,一切闻者自然生信。

“佛语”,是说如来旷劫以来除掉口过,无论有什么言说,一切闻者听了都自然生信心。

四、从“如来今者”下,至“得无生忍”已来,正明劝修得益之相。

四、从“如来今者”到“得无生忍”之间,这是如来以修持本法得利益的状况来劝导大众修持。

此明如来欲为夫人及未来等,显观方便,注想西方,舍厌娑婆,贪欣极乐。

这是说明如来想为夫人以及未来世的众生等,显示观行的方便,令他们能够一心专注观想西方圣境,厌舍娑婆、欣求极乐。

言“以佛力故”已下,此明众生业障,触目生盲。指掌谓远他方,隔竹箦即逾之千里,岂况凡夫分外、诸佛境内窥寻?自非圣力冥加,彼国何由得睹?

“以佛力故”以下的句子,是为了显示众生原本业障深重,触处都如同生盲般。在指掌处的范围里,都认为是遥远的他方,隔着一层竹席,就好像在千里之外一样看不到,何况是凡夫分外、诸佛境界中的事物,怎么能探测到?如果不是佛力冥冥中加被,哪里能暏见遥远十万亿刹之外极乐世界庄严的妙相?因此显示了这是得佛力加被的缘故,能使这个圣境如在目前。

言“如执明镜,自见面像”已下,此明夫人及众生等,入观住心,凝神不舍,心境相应,悉皆显现。当境现时,如似镜中见物无异也。

“如执明镜自见面像”以下,这是说明夫人和众生等入于观中,一心安住,心神凝聚不断绝,到了心境相应时,一切净土的境相都能显现。当境相显现时,就好像在明镜里看到物件那样清晰。

言“心欢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何胜踊跃!因兹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谈,未标得处,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专精,心想见时,方应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

“心欢喜故得忍”一句,这是说明阿弥陀佛国土的清净光明忽然现在眼前的时候,那是何等踊跃。因为欢喜的缘故,就得到无生忍,也叫做喜忍、悟忍、信忍。这只是事先做一个预告,没有标明具体得忍的时处,目的就是想让夫人等发起希求这种利益的心,为着这个目标而勇猛精进,一心专注地努力,到了心真正见净土的时候,才是得到悟忍。而且这多是十信中的忍位,而不是解、行以上的忍。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奉事师长?
2、为什么要慈心不杀?试以恕己之心加以体会。
3、三福中的戒福是怎样的?
4、解释: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5、细心体会以下经文的涵义:
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1-26 10:58

五、从“佛告韦提”下,至“令汝得见”已来,正明夫人是凡非圣。由非圣故,仰惟圣力冥加,彼国虽遥得睹。

五、从“佛告韦提”到“令汝得见”之间,这是说明夫人是凡夫,不是圣者。因为不是圣人的缘故,唯一仰仗佛力冥冥加被,使得彼国虽然遥远,也能清晰地睹见。

此明如来恐众生置惑,谓言夫人是圣非凡。由起疑故,即自生怯弱,言韦提现是菩萨,假示凡身,我等罪人无由比及。为断此疑,故言“汝是凡夫”也。

这是如来恐怕众生心生疑惑,认为夫人是圣人不是凡夫。由于这样起了疑惑,他就会生起怯弱心说:韦提现在是菩萨,示现为凡夫身,我们罪人哪里比得上?她能见到净土,我们是不可能的。由此生怯弱心,退失利益。如来为了断除这样的疑虑,所以直接说:韦提希,你是凡夫。这就表明,这是凡夫修行成就的法门,不要高推圣位。

言“心想羸劣”者,由是凡故,曾无大志也。言“未得天眼”者,此明夫人肉眼,所见远近,不足为言,况净土弥遥,云何可见?

“心想羸劣”,这是由于处在凡夫位的缘故,没有大的志愿和心力。“未得天眼”,是说明夫人只具肉眼,能见的范围很小,不足为言,何况净土十分遥远,怎么能见到呢?

言“诸佛如来有异方便”已下,此明若以先所见国土庄严者,非汝凡能,普悉归功于佛也。

“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以下,这是说明先前见到的国土庄严并非凡夫的能力,因此都归功于佛力的加被。

六、从“时韦提白佛”下,至“见彼国土”已来,明其夫人重牒前恩,欲生起后问之意。

六、从“时韦提白佛”到“见彼国土”之间,这是说明夫人再次感恩道谢,来发起后面的提问。也是夫人表达自己得蒙佛恩加被,可以现见到极乐世界。未来世佛已灭度、不在世间,众生怎么能见到呢?也就是从自己承蒙佛恩,能这样见净土,由此就启开了她的疑问:未来世的众生怎么办呢?

此明夫人领解佛意,如上光台所见,谓是己能。向见世尊开示,始知是佛方便之恩。若尔者,佛今在世,众生蒙念,可使得见西方;佛若涅槃,不蒙加被者,云何得见也?

这是说夫人领解了佛的心意,像前面光台所见的十方刹土,认为是自己的能力。现在听了世尊开示,才知道是佛方便加被的恩德。如果是这样,佛现在在世,众生蒙佛护念,可以见到西方;佛如果涅槃,没有得蒙佛加被,怎么能见西方呢?

七、从“若佛灭后”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夫人悲心为物,同己往生,永逝娑婆,长游安乐。

七、从“若佛灭后”到“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夫人发了悲心愍念众生,愿众生同自己一样往生,永远告别娑婆苦海,游于安乐之境。

此明如来期心运度,彻穷后际而未休。但以世代时移,群情浅促,故使如来减永生之寿、泯长劫以类人年,摄憍慢以示无常,化刚强同归于磨灭,故云“若佛灭后”也。

这是说如来立下誓愿心,要度尽一切有情一直到穷尽未来际也不休息,因此如来本来没有灭度。但是因为随着时代的迁移,众生的心越来越短浅。福薄业深,导致寿命也非常短促。因此,如来为了救度众生,从永劫的金刚寿当中现出化身,在人类当中显现类同人的寿命。为了调伏众生的骄慢,如来示现无常;为了化导刚强难化的众生,如来也同众生那样,归于磨灭。这一切都是为着发动众生的出离心、无常心,一心求解脱的缘故,如来示现如同凡夫身那样,最终归于磨灭,示现无常。所以说到“若佛灭后”。

言“诸众生”者,此明如来息化,众生无处归依,蠢蠢周慞,纵横走于六道。

“诸众生”,这是说如来化缘已毕,归于涅槃,众生没有皈依处,都是随着一种无明愚蒙的力量而不断地妄动,处处都内心不安,在六道里面纵横狂走。这就是所谓的众生,可怜愍者,须救拔者。

言“浊恶不善”者,此明五浊也,一者劫浊,二者众生浊,三者见浊,四者烦恼浊,五者命浊。

所谓“浊恶不善”,总的以五浊来表达,所谓的劫浊、众生浊、见浊、烦恼浊、命浊,说明末世浊恶不净的情况。

言劫浊者,然劫实非是浊,当劫减时,诸恶加增也。

所谓的“劫浊”,劫本身不是浊,但是当减劫的时候,众生的恶行会不断地加剧增长。因此就整个时期的状况而言,称之为“劫浊”,就是一种混浊的时代。

言众生浊者,劫若初成,众生纯善。劫若末时,众生十恶弥盛也。

所谓“众生浊”,当劫最初形成的时候,众生是纯善无恶。劫到了后末的时候,众生起的十恶业日益炽盛,因此称为众生浊。

言见浊者,自身众恶,总变为善,他上无非,见为不是也。

所谓“见浊”,就是颠倒见。这是一种有问题的眼光,就如同戴着墨镜看一切都是墨色。由于颠倒见的作用力,使得众生会颠倒是非曲直,会颠倒地看待事物。比如,对自身上很多的恶,会认为这是一种善的相,变现出这样的错觉。他人身上本来没有过失,但是以自己的颠倒见会见为不对。诸如此类,都是见浊。所谓的不如实见、颠倒见,或者歪曲看待,这都是由于心识不清净的缘故,所看到的都是扭曲的、颠倒的、不正确的。

言烦恼浊者,当今劫末众生恶性难亲,随对六根,贪瞋竞起也。

“烦恼浊”,就是指当今劫末的众生性情很恶劣,难以亲近。六根等随意接触,就会发起贪嗔。

言命浊者,由前见恼二浊,多行杀害,无慈恩养。既行断命之苦因,欲受长年之果者,何由可得也?

“命浊”,是指由于前面的见浊、烦恼浊做了很多杀害的行为,没有修持慈愍、报恩、养育等仁慈的善行。这样一味做断命的苦因,想得到长寿的果报,那怎么可能呢?也就是由众生杀业等的缘故,寿命很短促,这叫做命浊。

然浊者,体非是善,故云“浊恶不善”也。

那么为什么在“浊”后面加一个“恶”字呢?因为这些浊的体性不是善法,所以叫做“浊恶不善”。

言“五苦所逼”者,八苦中取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苦,此名五苦也。更加三苦即成八苦,一者五阴盛苦、二者求不得苦、三者怨憎会苦,总名八苦也。

“五苦所逼”,是在八苦里面选取生、老、病、死、爱别离作为代表。此外还有五阴盛、求不得、怨增会三苦,总的叫八苦。换言之,五苦就是八苦的略说。

此五浊、五苦、八苦等,通六道受,未有无者,常逼恼之。若不受此苦者,即非凡数摄也。

这五浊、五苦、八苦等,这是六道众生普遍要受的,没有一个能避免的,它是恒时不断地逼恼众生的身心。如果不受这些苦,那就不是凡夫了。

言“云何当见”已下,此明夫人举出苦机,此等罪业极深,又不见佛、不蒙加被,云何见于彼国也?

“云何当见”以下,这是说夫人举出这些处在众苦中的所化机,他们罪业极其深重,又见不到佛,得不到佛加被,怎么能见到彼国呢?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明定善示观缘竟

上面虽然说了七句,总的显明了如来开示定善十三观的因缘。也就是由最后夫人这样提问,末时的众生恶苦深重,又不见佛,不蒙佛加被,怎么能见到西方圣境?因此佛给她开示十三观法。

初明证信序,次明化前序,后明发起序。上来虽有三序不同,总明序分竟。

前面是证信序,接着说了化前序,之后说了发起序。虽然有三序不同,总的讲明了序分的内容。
总而言之,在正宗分之前说明要发起本法的由序,有共同的证信序,又有化前序,以及主要的发起本法从前到后的因缘。从前面阇王囚父禁母,后面夫人厌苦欣乐,之后又发起宣说散善三福和定善十三观的由序,这就是本经的序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1-26 10:59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二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三(定善义)

△从此已下,次辨正宗,即有其十六。还就一一观中,对文料简,不劳预显。今定立正宗与诸师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从日观初句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是其正宗。从日观已上,虽有多义不同,看此文势,但是由序也。应知。

这以下接着辨明正宗分的含义,包括十六观门。下面就每一种观,对着经文做详细的分辨,不在这里预先显示。现在确立正宗分和诸师不同,这里是直接就十六观法来判定正宗分,从日观初句到下品下生结束之间,是本经正宗分的内涵,也就是本经的主体。日观之前的内容,虽然有多种含义,但是看行文的走势,只是由序,要知道这一点。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佛告诉韦提希:“你和众生应当专心系念在一处,观想西方。如何作想呢?凡是作想,这是指一切众生不是生盲,有眼目的人,都见过日没的情景。应当发起想念,端坐面向西方,谛观日轮要隐没的处所,使得心坚固安住,专一注想不移动。一直见到日轮要隐没的情景,如同悬鼓般。这样见到日轮后,无论是闭眼、开眼,都使它明了现在眼前。这叫做日想,称为第一观。”

就初日观中,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五:

第一日观当中,首先是发起,其次辨明观相,最后总结。有五段内容:

一、从“佛告韦提”下,至“想于西方”已来,正明总告总劝。此明韦提前请弥陀佛国,又请正受之行,如来当时即许为说。但以机缘未备,显行未周,更开三福之因,以作未闻之益。又如来重告,劝发流通。此法难闻,广令开悟。

一、从“佛告韦提”到“想于西方”之间,这是说明佛总的劝告大众修持十六观。这是说,韦提希前面请求显示弥陀佛国,又请求传授正受、生起相应的行门,如来当时就答应为她宣说。但是机缘没有具备,显示净业之行没有周全——韦提希只请示了定善观行,未问到散善行门,会使一大批散机无由趣入本法,所以佛又自开净业三福的因行,来饶益未闻者。也就是说,打开行者的见识,使其了解到如何修习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作为往生的要行。接着如来殷重劝发韦提希和阿难尊者谛受本法以及在大众中广为流通。这是极其难闻难遇的大法,要广大地宣说,使得众生都能够心开悟解。

言“佛告韦提:汝及众生”者,此明告劝,若欲等出尘劳,求生佛国者,宜须励意也。

“佛告韦提:汝及众生”,这是劝导晓喻众生,如果你们想出离烦恼或者生死界,求生佛国的话,应当策励自心,一心修持十六观法。

言“应当专心”已下,此明众生散动,识剧猿猴,心遍六尘无由暂息。但以境缘非一,触目起贪乱想,安心三昧何容可得?

“应当专心”以下,这是说明众生的心一直在散乱动荡当中,心识的妄动比猿猴还厉害,缘着六尘处处都在动,没有暂时停息。因为面对的境缘特别多,眼睛一触到、心一接触到,都不断地起贪欲、各种的乱想。处在这么严重的散乱当中,怎么可能安心于三昧的境界呢?
“三昧”是住心一处,毫无散动。妄识缘于各种境缘,不断起分别妄动,这跟三昧完全相违。因此,必须按照下面来做,才可能成就。

自非舍缘托静,相续注心。直指西方,简余九域。是以一身、一心、一回向,一处、一境界、一相续、一归依、一正念,是名想成就,得正受。此世后生,随心解脱也。

说到修三昧的条件,就是要求万缘放下,一心专注。因此说到:如果不是舍开杂乱的缘,寄托于静处,相续不断地以心投注于所观境,那就不可能成就。
这里直接指明西方,区分不是其他的九方。所以就是以这一个身,一个心不散在别处,一个回向处——直接向于西方极乐,一个处所,一种境界,一个相续——注心于一个境不断绝,一个皈依——归于西方阿弥陀佛,一个正念——心里一直缘虑西方。像这样,就是以一代无量,舍开了万缘,专注于一境。这样做,就能得到想成就,有了三昧正受。身境相应,此生后世,随心自在解脱。

二、从“云何作想”下,至“皆见日没”已来,正明牒所观事。此明诸众生等,久流生死不解安心。虽指西方,不知云何作意。故使如来为生反问,遣除疑执,以示正念之方。

二、从“云何作想”到“皆见日没”之间,这是说明所观的事相。
这是由于众生等久久地流转在生死中,散乱惯了,一直都是攀缘不已,不懂得安心的法道。虽然指示了西方,他也不知道怎么来作意。所以如来为了众生而反问说:“云何作想?”这是要遣除众生内心的疑执,来指示现前正念的方法。

言“凡作想者”,此明总牒前意,显后入观之方便。

“凡作想者”一句,是承接前面的问意,发起后面入观方便的承接语。

言“一切众生”者,总举得生之类。言“自非生盲”已下,此得简机堪与不堪。

“一切众生”,这是总的说明得生净土的种类。“自非生盲”以下,这是分辨根机堪与不堪的情况。

言“生盲”者,从母胎中出,眼即不见物者,名曰生盲。此人不得教作日观,由不识日轮光相故。除生盲以外,遇缘患者,教作日观尽得成就。由未患眼时,识其日轮光明等相。今虽患目,但令善取日轮等相,正念坚持,不限时节,必得成就。

“生盲”,是指从母胎出生眼睛就看不到东西,这就是天生的盲人。这个人不能教他作日观,因为他从没见过、不知道日轮的光相。除了生盲以外,后来遇到障缘得了眼病而盲眼之人,都可以教他作日观,都能成就。因为他没有得眼病的时候,已经见过日轮光明等相。现在虽然失明,但是他的心里还是能缘取总相,心里还是能够作意。只要让他的心善取日轮等的相状,正念坚持,不限时节,一定能成就。

问曰:韦提上请愿见极乐之境,及至如来许说,即先教住心观日,有何意也?

问:韦提上面请求愿见极乐圣境,等到如来答应宣说,就先教她住心观日,这有什么用意呢?如来正式开示的时候,为什么要先教她把心安住下来观想日轮呢?

答曰:此有三意:一者欲令众生识境住心,指方有在。不取冬夏两时,唯取春秋二际,其日正东出、直西没。弥陀佛国当日没处,直西超过十万亿刹即是。

回答:这有三个用意:
(一)是想让众生认识所观境缘,心有所住,因而指明方向所在,这样他就好缘了。如果不指方立向,就不知道心放在哪里。这里不取冬夏两时,唯取春秋两季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两个季节里,日轮是从正东方出生,又是在正西方隐没。而弥陀佛国按空间论,是处在日没处的正西方。就是从此方直接往西,越过了十万亿刹土,就是西方佛国的所在。因此在心的缘起上,应当指明西方,使行者心系一缘,这就成为趣向西方的缘起。

二者欲令众生识知自业障有轻重。

(二)就是教众生认识自己的业障有轻重的差别。

云何得知?由教住心观日,初欲住心时,教令跏趺正坐,右脚著左髀上,与外齐。左足安右髀上,与外齐。左手安右手上,令身正直,合口齿勿相张,舌柱上颚,为令咽喉及鼻中气道宣通故。

怎么能知道呢?由教导行者住心观日得知。最初要住心的时候,应当结跏趺坐,右脚放在左腿上面,刚好与外端平齐。左脚安在右腿上面与外端平齐。左手安在右手上,使得身体正直。口齿闭拢不要张开。舌头抵住上颚,这是为了使咽喉和鼻中的气道流通。

又令观身四大内外俱空,都无一物。身之地大,皮肉筋骨等,心想散向西方,尽西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泪等,心想散向北方,尽北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风大,散向东方,尽东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火大,散向南方,尽南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空大,即与十方虚空一合,乃至不见一尘不空之相。又想身之五大皆空,唯有识大湛然凝住,犹如圆镜,内外明照,朗然清净。

接着要观想四大内外一切皆空,没有一个东西。身体的地大,像皮、肉、筋、骨等,心里观想散向西方,一直到西方边际之间,最后散得一个微尘也见不到,全部都空掉了。又想身体的水大,包括血、汗、津、泪等,心里想都散向北方,一直到北方的边际之间,散到最后一个微尘也见不到。又想身体的风大散向东方,尽东方边际之间,见不到一尘之相,全部都散空了。又想身体的火大都散向南方,一直到尽南方边际,最终不见一个微尘的相,全部都空尽了。这样的地水火风都散空了以后,那就没了身体的物质部分。再剩下的是个空大,这个空大就跟十方虚空合成一个。这样就不见有一尘不空的相,也就是色法上全空尽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不见了。
这样五大皆空以后,就只剩下一个识大,只有一个心识。这时候是湛然凝住,就是非常清净。没有任何尘垢,这个就叫做“湛然”。“凝住”,就是没有散动,就是住在一心中。好像是一个浑圆剔透的大圆镜,不要想成一个面的镜子,而是要想成尽十方都是明镜的体性。无论内外都明了彻照,朗然清净。其实也没有了内外,身体一消掉了,就没了内外的相。这样,只剩下一个了了分明的识大,一切都照在心里。

作此想时,乱想得除,心渐凝定,然后徐徐转心谛观于日。

这样观想后,乱想就得以消除,心渐渐地凝聚、安定,没有散动。然后徐徐运转起心,谛观日轮。

其利根者,一坐即见明相现前。当境现时,或如钱大,或如镜面大。于此明上,即自见业障轻重之相。一者黑障,犹如黑云障日。二者黄障,又如黄云障日。三者白障,如似白云障日。此日犹云障故,不得朗然显照。众生业障亦如是,障蔽净心之境,不能令心明照。

利根者一坐,就能见到明相现前。在境现的时候,有的像钱币那么大,有的像镜面那么大。在这个明相上面,自己能见到业障轻重的状况。这里标了三种:一是黑障,就像黑云障蔽了日轮;二是黄障,又像黄云障蔽了日轮;三是白障,像白云障蔽了日轮。这个日轮由于云障蔽的缘故,就不能朗然显现。众生的业障也是如此,障蔽了净心之境,不能使心明照。
自心的业障有一种相的表现,能否观得起来或者观得如何,这跟心有关。内心有业障,它就障蔽清净的境相现前,也就是没办法明了地观照。业障轻微,就能观得容易。利根者,他是善根深,业障薄,所以他一坐就能够见明相。其他观不起来的,就是由于业障障蔽的缘故。

行者若见此相,即须严饰道场,安置佛像,清净洗浴,著净衣,又烧名香。表白诸佛、一切贤圣,向佛形像:现在一生,忏悔无始已来,乃至今生身口意业所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等罪。极须悲涕雨泪,深生惭愧,痛彻心髓,切骨自责。

行者如果见到有这些业障相,就应当及时忏悔。也就是必须严饰道场、安置佛像,自己清净沐浴,穿著干净的衣服,又需烧香。向一切诸佛贤圣表白,在佛像前这样陈述:现在这一生忏悔无始以来一直到今生之间,身口意所造的五逆十恶、四根本罪、谤法、阐提等的罪业。一定要做到心里痛切悲伤,泪如雨下,生起很大的惭愧心,痛彻心髓,切骨地责备自己。

忏悔已,还如前坐法,安心取境。境若现时,如前三障尽除,所观净境朗然明净,此名顿灭障也。或一忏即尽者,名利根人也。或一忏但除黑障,或一忏得除黄障,或再忏并除白障,此名渐除,不名顿灭也。

这样忏悔以后,还像前面那样端坐,安定自心,缘取镜相。观境现前的时候,前面三种障碍无余消除了,所观的证境非常明显清净,这叫做顿灭业障。有的一忏就能尽障,这是利根。有的一忏只除黑障,或者一忏得除黄障,或者再次忏悔连白障也除掉了,这种情况叫做渐除,不叫做顿灭。

既自识业相如是,唯须勤心忏悔。日夜三时、六时等,但忆得即忏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譬如汤火烧身,一觉即却,岂容从待时、待处、待缘、待人方始除也?

已经认识了自己的业相是如此,应该有自知之明:我过去造了很多业,表现出这样的障碍,所以一定要很虔心地精勤作忏悔。也就是日夜三时或者六时等,只要一忆起了业障就顿时作忏悔。能够这样及时地忏除,那确实是上根上行之人。也就是根性好,修行好,一觉察有业障,顿时就忏除。就像沸汤和烈火烧到身上,一觉察马上就会脱开。就像这样,一知道有业障,马上就忏。不是说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换一个地方,等待一个什么因缘,等什么人才能消除。

三者欲令众生识知弥陀依正二报,种种庄严,光明等相,内外照曜,超过此日百千万倍。

(三)这是要让众生了知,弥陀佛国依正二报,种种庄严,光明等相,都是内外照耀,超过此方的日轮百千万倍。
要知道,西方佛国是个光明世界,我们这里属于南瞻部洲的欲界,是靠着日月来照明。四天王天以上就不靠日月,天人的福德力,可以显现世界、身体、器界的万物都有光明。一层层天往上走,他的光明越来越殊胜。就像《往生论注》里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当中,现在的金跟佛在世时的金相比相差很远,而佛世的金跟转轮王的金又相差很远,或者比较天界的金,一层层上去,都有百千万倍的增长。到了六欲天,算是最好的金,明朗度最高,但是放在极乐世界的万物当中,隐没不现,就像蜡烛在太阳光下只现一个黑圈那样。
像这样,由于极乐世界是无垢业所感,又是弥陀大愿力所现,所以极其光明晃耀,万物都是光明的体性,不必要日月。不论是有情的色身还是器界的万物,水鸟花林、宫殿楼阁,都是妙宝合成,它本身就是光明体性,非常赫奕、炽盛,因此说超过了此方的日轮百千万倍。
因此,我们首先作日观,是由于极乐国土的显色如此。不像我们这里,除了日轮和极少数的东西呈现出光明的相,其他的都是暗淡的。

行者等若不识彼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轮光明之相。若行住坐卧,礼念忆想,常作此解。不久之间即得定心,见彼净土之事快乐庄严。为此义故,世尊先教作日想观也。

行者如果不认识极乐净土的光明相,那就要先看此世界当中日轮的光明相。因为日轮是个光明体,我们一看的时候,整个内外左右全是光,是一团光。了解了这个日轮的相,再比拟西方,大致、相似地可以了解,万物成怎样的光明相。而且不论是行住坐卧、礼拜、念佛、观想、忆念,心里都要做这种解。也就是在心里有一种胜解,知道极乐世界是一个光明的世界,样样东西全是光明体。
像这样,能够做到一心专注,相续不断地观念,不久就能得到定心,见到极乐世界快乐庄严的事相。为了这个目标,世尊先教我们作日想观。

思考题

1、佛为什么要说明韦提是凡夫?又为什么要示现和人类同等的寿量,终归无常?
2、解释:浊恶不善,五苦所逼。
(定善义)
3、世尊先教住心观日有何用意?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2-7 20:14

三、从“当起想念”下,至“状如悬鼓”已来,正教观察。此明正身威仪,面向西方,守境住心,坚执不移,所期皆应。

三、从“当起想念”以下,到“状如悬鼓”之间,这是正式教导观察的方法。就是教我们首先要跏趺坐,具足威仪,面朝西方,心一直谛观日轮要隐没的地方,使得心坚固地住在这个境上不移动。像这样,久而久之,所期望的都会应验,也就是自己所期望的观想境界会如愿现前。

四、从“既见日已”下,至“明了”已来,辩观成相。此明标心见日,制想除缘,念念不移,净相了然而现。

四、从“既见日已”到“闭目开目皆令明了”之间,这是辨明观想成就的相。这里是标明自心一直都是明见日轮的相。“制想除缘”,就是控制好心,专一观着日轮,除掉其他杂想的缘。这样念念不移,就是念念住在观想境上不离开,最终境相会了然现前。就是说,已经见到日轮以后,还要继续用功,让它坚固成就。最终要达到,无论是闭着眼睛还是开着眼睛,它都是明了地现在心前,这样就得到坚固了。

又行者初在定中见此日时,即得三昧定乐,身心内外融液不可思议。

行者最初在定中见到日轮的时候,就会得到三昧定的喜乐,身心内外的感受不可思议。

当见此时,好须摄心令定,不得生心贪取。若起贪心,心水即动。以心动故,净境即失。或动、或暗、或黑、或青黄赤白等色,不得安定。

要注意,如果已经见到日轮,要好好地摄住心,使得它安定,不要被烦恼引动。这里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指观境现前的时候,你不能生心贪取它,不要非常激动。心里一起了这样贪境界的心,心识就妄动,心水就不平静了,它就动起来了。境界一起,心著在上面就叫起了贪,这样一来心就失去了平静,它就在动荡中。因为心动荡的缘故,净境当即打失。日轮就变得或者在动,或者变暗、变黑,或者青黄赤白等色,不能安定。

见此事时,即自念言:此等境相摇动不安者,由我贪心动念,致使净境动灭。即自安心正念,还从本起。动相即除,静心还现。既知此过,更不得起增上贪心也。

一旦见到起了贪,打失了境界,那就要调整,要重新恢复。怎么做呢?应当这样想:这些境界摇动不安,是由于我贪心动了念头,想取这个境界,著在上面,致使净境妄动、消失。那就应当再安下心来,把持正念,再从头修起。这样动相遣除了以后,清净的观境又会现前。已经知道了这个过患后,以后就再也不能起增上贪心了。无论现什么境,都要很平淡,不要像着了魔似的,认为了不得。修道人的心应该是很平静的。“宁动千江水,勿扰道人心”,道人的心一直应当是平淡的,不要有什么大喜大忧。

已下诸观,邪正得失一同此也。观日见日,心境相应,名为正观。观日不见日,乃见余杂境等,心境不相应,故名邪也。

下面诸观在判断邪正得失的标准上,完全像第一观一样。换句话说,这里首先做个交待,下面都依此类推。以日轮为例,如果你观日轮又见到日轮,这是能观的心和所观的境相应,这称为“正观”。如果你观日轮,却没见到日轮,反而见到其他的杂乱境等,那么你能观的心和所观的境不相应,这就叫邪观。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这样判断:如果我观日轮,出现了日轮,这就是相应,是正观。如果我观日轮,结果出现别的境,那就是邪观。明明没观它还出来,这是什么东西呢?这是邪境,不能著在上面。

斯乃娑婆之暗宅,触事无以比方。唯有朗日舒辉,寄想远标于极乐。

我们这里是娑婆世界黑暗所在,我们遇到的许多事情没有能比拟西方万物的情形。只有一个相当的比喻,就是在我们这里有明朗的日轮,它放出光辉,我们的心观想日轮来表示极乐世界的光相。

五、从“是为”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五句不同,广明日观竟。

五、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虽然有五句,总的详细说明了日观。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

其次做水想。要见到水很澄清,也要使它明了现前,心不分散在别处。已经见了水后,要把水想成冰。要见到冰内外映彻,作琉璃想。这一想成就后,就见到琉璃地内外映彻。

【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在这个地面之下,有金刚无漏体性的七宝金幢擎着琉璃地。宝幢是八方形,具足八楞,也就是正方形去掉四个角成八楞形状。每一个方面都有百宝合成。一一宝珠有千道光明,一一光明中有八万四千种妙色,映照着琉璃地面,犹如亿千日光,难以了知它的内涵。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

琉璃地上以黄金合成的妙道,如同金绳。这里只是以黄金为例,其实有一宝合成、二宝合成,乃至无量宝合成,而且都和地面相配合。比如道是黄金,地面是白银,道是琉璃,地面是玻璃等等。总而言之有无数种的组合,分划出各种的图案。七宝合成的地界,非常整齐分明。

【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在每一个妙宝中,都有五百种色泽光明。所放出的光,有的像花,有的像星星、月亮等等,悬处在虚空当中,形成了光明台。而且这是一个大的住宅群落,有千万种的楼阁都是由百宝合成。而且在光明台两边都有百亿根花幢,上面装饰着无量的乐器。从光明中流出八种清风,风吹击着乐器发出苦、空、无常、无我的法音。这就是水想,称为第二观。

二、就水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六:

第二、在水观当中,也是首先举出名字,其次辨明观的行相,最后总结,有六段内容:

一、从“次作水想”下,至“内外映彻”已来,总标地体。

一、从“次作水想”到“内外映彻”之间,这是总的标明地的体性。

问曰:前教观日,为知业相等,故令观日。今此观中又教观水,有何所以?

问:前面教导观想日轮,是为了解业的状况等,所以让我们观日轮。现在这一观中,又教导我们观水,这有什么用意?

答曰:日轮常照,以表极乐之长晖。复恐疑彼地不平,类此秽国之高下。

回答:日轮恒时普照,这表示极乐国土恒时光明照耀。接着怕行者怀疑,彼国国土的地面是不是像秽土这样高低不平呢?

但以娑婆暗宅,唯日能明。此界丘坑,未有无高下之处。欲取能平之者,无过于水。示斯可平之相,况彼琉璃之地也。

这是因为娑婆是个黑暗的住处,只有日轮是光明体,能够比拟极乐的光明界。而且此土世界都是丘陵坎坷、高低不平,处处如此。要取平坦的相,那就只有水最好了。

比如,看到海面碧波万顷,风平浪静的时候,就非常平坦。所以,以这个水的平坦相,来比拟极乐世界的琉璃地。因为极乐世界的地面平坦如掌,无有高下的相,因此用观水来打比方。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2-7 20:14

又问曰:此界之水,湿而且软。未审彼地亦同此水耶?

又问:此世界的水湿润柔软,不明确彼国的地面也同于此方的水吗?

答曰:此界之平水,以对彼地等无高下。又转水成冰者,对彼琉璃之地内外映彻也。此明弥陀旷劫,等行无偏,正习俱亡,能感地轮之映彻。

答:此世界很平的水面是对应彼国的宝地平坦没有高下的相。又把水转成冰,这是取冰内外透明来比拟净土琉璃地内外映彻的相状。这里要晓得,由弥陀旷劫以来行持平等行,没有偏心的相,以心平故感得宝地平。再者,由于内在的烦恼和习气全部消亡了,非常地清净、明彻,所以就感得地轮映彻、洞然,没有障碍的相,或者说没有尘垢、暗淡等的相。

这就要知道,净土的庄严都是阿弥陀佛无漏心所现。而我们处在娑婆世界的人道里面,也是我们宿世的业习。我们这里半天暗、半天明,不是全
部的光明。而且除了日轮以外,其他的也不是光明体。这是一种善恶夹杂的业所感的。这就是我们作为人类共同的业相。到了天上就明朗多了,因为是纯善的因所感,所以他的福德、受用、光明等等都超过了人类。

其次我们的心不平等,也就是对待各阶层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比如,对于亲人或者有地位的人,表现态度很好。对于疏远的仇敌,或者说低下的人,会表示看不起,心态上有高下、不平等,因此感得这个世界也是丘陵坑坷,到处都是不平的相。如果我们的心一直都非常坦直,没有这样的高下之相,那感得的国土也一定是平坦正直。

又问曰:既教想水以住心,转水以成冰,转冰以成琉璃地者,云何作法而令境现?

问:既然教导想水来住心,又转水成冰,转冰成琉璃地,那么怎样作法而使境相现前呢?

答曰:若住身威仪,一同前日观中法。又欲观水以取定心者,还须对相似之境而观,即易可得定。

答:安住的威仪,就像前面日观中的做法。又想观水来取得定心,还需要对着相似的境来观,就容易得定。

行者等于静处取一碗水,著床前地上,好满盛之。自身在床上坐。当自眉间著一白物,如豆许大。低头临面水上,一心照看此白处,更莫异缘。

行者在静处取一碗水,放在床前的地上,把它满满地盛好,自己在床上坐,在眉间粘一个像豆子那么大的白东西。低头对着水面,一心看着显现白物影像的地方,心不要缘在别处。

又水初在碗,波浪不住,临面观之,不见面像。为观不休,渐渐面现。初时面相不住,乍长乍短,乍宽乍狭,乍见不见。此相现时,更须极细用心。不久之间,水波微细,似动不动,面相渐得明现。

最初水在碗里动荡不能停住,面朝着水看的时候,见不到自己的脸。但是不断地观下去,渐渐地脸就现出来了。
最初面相不稳定,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宽、有时窄,有时能见到、有时不能见到。而这个相现的时候,还需要极细地用心。不久水波微细了,看起来好像在动又不动的这个时候,面相逐渐地明显出现了。

虽见面上眼耳鼻口等,亦未须取,亦不须妨。但纵身心,知有勿取也。唯取白处了了观之。正念守护,勿令失意异缘。当见此时,心渐得住,水性湛然也。

虽然已经很清楚地见到了脸上的眼睛、耳朵、鼻子、口等的细节,也不必去缘取。出现了,也不要以为有妨碍。只是放松身心,知道它有,但也不去取它。心唯一就取那个白处,很明了地观着它。这样用正念守护心,不让心跑到其他所缘上。这样见到这个白点的时候,心就渐渐地安住了,水性也是湛然清净。

又行者等欲识知自心中水波浪不住者,但观此水动不动之相,即知自心境现不现明暗之相也。

又行者想要知道自己心中的水波浪住不住的话,只要看这个水的动相和不动的相,就会知道自己的心境现和不现、明相和暗相的情况。也就是外面的境其实就是我们的心。

又待水静时,取一米许,当水上信手投之水中,其水波即动遍于碗内。自面临上观之,其白者即动。更著豆许投之,水波更大。面上白者,或见不见。乃至枣等投之于水,其波转大。面上白者,及自身头面,总皆隐没不现。由水动故也。

又等到水平静的时候,取一粒米,在水上信手扔进去,这个时候,水波就动遍了碗内。自己的面在上方往下看着,眉间的白点就在动。再拿着豆子那么大的东西扔下去,水的波动就更大了,脸上的白点有时见、有时不见。乃至用枣等投在水里,水波还要大,脸上的白色连带自身的头、脸都隐没不现了,这是由于水动荡的缘故。

以下说明这个譬喻所表达的涵义。

言碗者,即喻身器也。言水者,即喻自心水也。言波浪者,即喻乱想烦恼也。言渐渐波浪息者,即是制舍众缘住心一境也。言水静境现者,即是能缘之心无乱,所缘之境不动,内外恬泊。所求之相显然。

这个碗是比喻我们的身体,它就像一个容器。这个碗里有水,好比身体里有一个心,这个心就好比是水,有的时候是平静的,有的时候是动荡的,这是表达定和散的状态。波浪表示散乱态,就是表示心里起了各种乱想和烦恼。渐渐地波浪止息了,这就表示制好了心,舍掉了其他杂缘,心住在一境上。水平静了,境相现在水里,这就表示能缘的心不乱动的时候,所缘的境也就不动了,内外非常恬淡安和,所求的境相很明显地现在心前。

又细想及粗想,心水即动,心水既动,静境即失。如细尘及以粗尘,投之寂静水中,其水波浪即动。

心里起了细的想和粗的想,心水就荡漾了。心水一动起来,安然寂静的境相就丢失了。这就像用一粒米,或者更大的豆、枣等投到寂静的水里,水里就动起了波浪,失掉了平静的水相。

又行者等但看此水动不动相,即识自心住不住也。又境现失不失邪正等,一同前日观也。

行者只要看这个水动不动的状态,就会认识自己的心住和不住的情况。而且这个境现失不失坏,或者说是邪观还是正观等,都跟上面说的日观一样。
比如说日观现前以后,要求开眼、闭眼都很明了地现在心前,这就表示观出来了。如果动了贪心等等,就失掉了。这里的水观也是如此。或者,观的是日轮,也出现日轮,这叫正观;观的是日轮,出了别的相,这叫邪观。同样,这里观的是水出现水,是正观;观的是水出现其他相,这是邪观。

又天亲赞云,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此即总明彼国地之分量也。

再以天亲菩萨《往生论》里的一颂说到:极乐世界的境相,胜过了三界,这是总的指明它的清净相。其次,说到它的量庄严的时候,就表达为如同虚空,广大无边际,这是说明彼国国土地的分量。也就是没有一个局限的量,就像虚空一样找不到边际,极乐世界也找不到边际。所以就不必要用有限的数量去说,极乐世界到底有多大范围。

思考题

1、行者在定中见到日轮、得三昧殊胜定乐时,为何不能生心贪取?如果生了贪心该怎么办?
2、如何辨别正观、邪观?
3、佛教导观水有何用意?水、冰各表极乐宝地的何种相?此相由何感得?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2-11 10:47

二、从“下有金刚七宝”下,至“不可具见”已来,正明地下庄严,即有其七:

二、从“下有金刚七宝”到“不可具见”之间,这是说明地下庄严,有七个方面的涵义:

一、明幢体等是无漏金刚;二、明擎地相,显映庄严;三、明方楞具足,表非圆相;四、明百宝合成,量出尘沙;五、明宝出千光,光周无边之际;六、明光多异色,色照宝地,随机变现,无时不益也;七、明众光散彩,映绝日轮。新往者睹之,卒难周悉。

(一)说明地下宝幢都是无漏金刚体性。因为它不是有漏惑业力所感,不是坏苦所摄,所以说它是无漏金刚性。不像此方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因缘迁变之后,就会变得腐朽、破烂,最终坏灭无余。极乐世界的柱子不是这里的土木建筑,是金刚性。

(二)说明这个宝幢擎起地面的情形,显示宝幢光明辉映在地面上,显出无量庄严。

(三)说明幢的形状,具足八方的楞形,不是圆相。

(四)表明幢体是由百宝合成,超过恒河沙数的数量。

(五)说明合成宝幢的妙宝都是发光体,每一宝珠都能发出千道光芒,而且光明照耀周遍到无边际的处所。就是说它发出来的光没有一个边际局限的量,不像此方发的光有一定的照耀范围。极乐世界从如来智慧现出的妙宝体性,能够发光,而发出的光是没有边际的。好比佛色身一毛孔的光是周遍的、没有边际,或者佛一个音声也是找不到边际的,同样,这里宝幢的光是找不到边际的。

(六)说明这个光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妙色,红、黄、蓝、绿等等。这些各种的妙色照着宝地,而且它是随着往生者的机感而变现的,无时不作饶益。
这就说明如来不可思议的智慧、悲愿与众生善根和合的时候,自然地表现出各种的妙相。所以,“随众生心,现所知量”,无不如意圆满。而且都是应机作利益,任何的妙相都是契合行者的心而作饶益的。
所以,这极乐世界全部都是大加持物,全部都是智慧,都是如意宝性,一接触就会得利益。这里说的“无时不益”,就是指随时都作利益。

(七)说明这么多的光都能散各种的色彩,光明辉耀超过日轮。新往生的人去看,实在难了解它的内涵。也就是没办法测到它里面到底有多少色、多少光、多少利益、多少功能,没有办法全部搞清楚,这叫做“卒难周悉”。

赞云:地下庄严七宝幢,无量无边无数亿,八方八面百宝成,见彼无生自然悟。

赞叹:地下具足庄严的七宝幢,有无量无边无数亿那么多,简直是一个宝幢的林海。每一个宝幢都是八楞形,每一个面都是百宝合成。只要眼睛见到了这些庄严宝幢,就自然悟得无生,所以力用不可思议。

无生宝国永为常,一一宝流无数光,行者倾心常对目,腾神踊跃入西方。

西方称为“无生宝国”,因为它都是妙宝体性,无一不如此。而且一往生以后就没有了生死。这里都是佛的无漏心所现的妙相,所以国土常然无衰无变,叫做“永为常”。细到宝地、宝幢、宝物等一切法上都是如此。宝幢上的妙宝都流出无数的光明,行者倾心观想,常常现在眼前,这样心神踊跃入于西方圣境。

又赞云:西方寂静无为乐,毕竟逍遥离有无。大悲薰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无殊。或现神通而说法,或现相好入无余。变现庄严随意出,群生见者罪皆除。

又赞叹:西方是寂静无为的安乐。像我们此土的安乐都是有漏的有为法,也就是由烦恼和业变现出来的,所以都有生住异灭的相。其实是苦性,暂时现一下,后来就没有了,一切都会归于衰灭。但是西方没有惑业的妄动造作,所以它是寂静无为的安乐,已经超出了生死界。一直神游于法性当中,所以是“毕竟逍遥”。既离开有边也离开无边,既不是实有也不是断无,一切都是从容中道,不著有无,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有边无边。
“大悲熏心游法界”等六句,是说菩萨往生之后,获得无生法忍,自在无碍利益众生的情形。也就是以自在无碍的神变力能够入在法界的尘尘刹刹当中,分出了无数的身利益众生。“等无殊”都是平等的法性的游戏,没有什么两样的。只是应着众生的心来做各种的显化,有的现各种神通来说法,有的显现相好,“入无余”,就是遍入无余,能周遍地入在一切众生界里。随意地变现出庄严来,众生一见到就能够消除罪业。

又赞云,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又作偈赞叹说:归来吧!归来吧!三界的魔乡不可久留。旷劫以来一直在此地流转,六道各种的生处没有不经历过的,也就是不断地在六道里轮转。这样一个群魔充满的地方,一切所到之处,没有安乐可得,你只能听到愁苦哀叹的声音。所以这是一个苦海,处处都是苦因、苦果。从人我执里起烦恼造业,然后变出各种生死的相,需要受各种的苦。即使有一点乐受,也都是虚假的,都是苦性的,最终都是落入苦,没有一个法不是落入苦中的。因此这里无可留恋。
我们已经能够这样深明大义,看到了净土和秽土天地悬隔的差别,就知道净土是唯一的家乡,那里才是永恒安乐之地。因此我们就发心这一生结束以后,就要入到西方涅槃之城。

三、从“琉璃地上”下,至“分齐分明”已来,正明地上庄严显标殊胜。

三、从“琉璃地上”到“分齐分明”之间,这是说明地上的庄严,表明它的殊胜。

此明依持圆净。七宝池林等是能依,琉璃宝地是所依。地是能持,池台树等是所持。此由弥陀因行周备,致使感报圆明清净,即无漏为体也。

这是说明依、持圆明清净。七宝体性的宝池、宝林等是能依,琉璃宝地是所依。或者说宝地是能持,池台树等是所持。总而言之,就是以琉璃宝地持着各种地上的庄严。
由于弥陀因地的修行圆满完善,导致感得的国土圆明清净,是无漏的体性。

赞云:宝地庄严无比量,处处光明照十方。宝阁华台皆遍满,杂色玲珑难可量。

赞颂说:宝地有无从比拟衡量的无数庄严,处处都发出光明,每一道光都照耀十方世界。在地上到处都充满了宝阁、花台,都是各种妙色汇合,玲珑剔透难以衡量。

宝云宝盖临空覆,圣众飞通互往来。宝幢旛盖随风转,宝乐含辉应念回。

虚空遍覆着宝云、宝盖,圣众无障碍地在空中飞行,互相往来,空中的宝幢、幡盖都随着风而转动。在光辉当中风吹妙宝发出的微妙乐音,应着心念而有回音。

带惑疑生华未发,含华笼笼喻处胎。内受法乐无微苦,障尽须臾华自开。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萨徐徐授法音。光触体得成三忍,即欲见佛下金台。法侣迎将入大会,瞻仰尊颜赞善哉。

如果还有怀疑、带惑往生者,莲花没有开,还在花里面,就好比是处胎。但是在这里都是受着法乐没有丝毫的苦受,障碍一旦消尽,须臾间,花就自然开敷。耳目精明,身体金色,菩萨徐徐地给他传授妙法。光明一触到身体就成就了三忍,当时想要见阿弥陀佛,就走下了金台。法侣们把他引入了大法会里,瞻仰着阿弥陀佛的尊颜,情不自禁地赞叹佛的功德。

言“金绳”已下,正明黄金作道,状似金绳也。或以杂宝为地,琉璃为道。或以琉璃为地,白玉作道。或以紫金白银为地,百宝作道。或以不可说宝为地,还以不可说宝作道。或以千万宝为地,二三宝作道。如是转相间杂,转共合成。转相照曜,转相显发。光光色色,各各不同,而无杂乱。行者等莫言但有金道,而无余宝作道也。

“金绳”以下,说明黄金作为道路,形状就像一条金绳。或者以杂宝作地,琉璃作道;或者以琉璃为地,白玉作道;还有的以紫金白银作地,以百宝作道;又有的以不可说宝作地,还以不可说宝作道;或者以千万种宝作地,两三种宝作道。
像这样互相组合搭配,互相合成;互相照耀,互相显发。总而言之,光光色色各各不同,但是没有丝毫杂乱。行者等不要说只有一种黄金的道路,没有其他宝作道路,经上只是举一个例子。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2-11 10:48

四、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下,至“乐器以为庄严”已来,正明空里庄严,即有其六:

四、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以下,到“乐器以为庄严”之间,这是说明虚空中的庄严,有六段内容:

一、明宝出多光;二、明喻显其相;三、明光变成台;四、明光变成于楼阁;五、明光变成于华幢;六、明光变成于宝乐之器。

这六段分别是:(一)说明从妙宝发出众多光明;(二)用比喻来显示这些光在虚空中或者显成花,或者显成星月等的相;(三)说明光变成了台;(四)说明光变成了楼阁;(五)说明光变成了花幢;(六)是说明光变成了妙宝乐器。
总而言之,虚空中的设施都是光明化现的。所以要知道极乐世界各种虚空庄严的由来。

此明地上杂宝,一一各出五百色光。一一色光,上涌空中,作一光台。一一台中宝楼千万,各以一二三四乃至不可说宝以为庄严合成也。

这是说明地上各种妙宝,每一种都发出五百色光。每一种色光都上涌虚空,然后变成了一个光明台。像这样,虚空中有无数个光明台。每一个台当中又有千万数宝楼阁,而每一座宝楼阁,又各自以一二三四乃至不可说的各类妙宝作为庄严而合成。
总而言之,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幻化。这就是宝中现光,光中现台,而且台中又化成了宝楼阁,宝楼阁又是以各式各样的妙宝合成。总而言之,幻化无量。

言“如华又似星月”者,佛以慈悲畏人不识,故借喻以显之。

说到“如华又似星月”,这是佛以慈悲心,怕此土的人不了解,所以借用花、星月等熟悉的形象来作显示。

言“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者,宝地众多,光明无量,一一光等,化作光台,遍满空中。行者等行住坐卧,常作此想。

说到“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这是指在宝地上众多杂宝,发出无量光明,每一种光都化成了光明台,遍满了虚空。行者在行住坐卧中常常作这个观想。

五、从“八种清风”下,至“无我之音”已来,正明光变乐音,转成说法之相。

五、从“八种清风”到“无我之音”之间,是说明光明变成了乐音,转成了说法的妙相。

即有其三:一、明八风从光而出;二、明清风即出,即鼓乐发音;三、明显说四倒、四真恒沙等法。

这也有三部分:(一)说明从光明流出了八种风;(二)清风一出来,就吹击乐器而发出音声;(三)音声在明显宣说四倒四真,乃至恒河沙数的妙法。“四倒”,指常乐我净四倒。“四真”,指苦、空、无常、无我。像这样宣说了无数的妙法。

赞云: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一念及一时,利益诸群生。赞佛诸功德,无有分别心,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赞叹:安乐国十分清净,恒时转无垢fa 轮。在一念及一时中,利益无量众生。赞叹诸佛的功德海,没有分别心,能够使众生疾速地满足功德大宝海。

六、从“是为”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六句不同,广明水观竟。

六、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上面虽然说了六句,总的显示水观完毕。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

这一想观成时,要一次观一个观境,逐次地进行。而且在它现前后,不但要使它极其明了,还要使得它相续成片,无论是开眼、闭眼都现在心前,不让它失掉。唯一除了饮食的时候,其他时间恒时缘念此事,也就是心心都安住在西方的所观境上。像这样在心想中出现了观境,就叫粗分地见到极乐国土。

【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由此继续升进,如果正受相应,证取了三昧,那个时候见到了极乐世界的国土宝地了了分明,那是没办法用语言说到它的微妙处的。像这样就叫做地想,称为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佛告诉阿难:“你要好好记持佛语,为未来世的一切大众,凡是想脱离苦海的人,宣说这个观地的妙法。如果观成了净土的无漏宝地,就能除灭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在他临命终时,舍身去往后世时,必定生到西方清净国土,没有其他趣向,对此心里要确信无疑。”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像这样作观,称为正观。如果现前的境界跟能观的心不相符,就称为邪观。

三、就地想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六:

第三、在地想观里,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明辨观行的相状,最后总结。有以下这六个部分:

一、从“此想成时”者,正明结前生后。

一、“此想成时”,这是承前启后的句子。

二、从“一一观之”下,至“不可具说”已来,正明辨观成相。即有其六:

二、从“一一观之”到“不可具说”之间,这是说明观想成就的状况,即有其六:

一、明心标一境,不得总杂观之。

(一)说明心要住在一个境相当中,不能总的混杂来观。换句话说,一次观一个境。

二、明既专一境,境即现前。既得现前,必令明了。

(二)既然心专一地安住在一个境相上,观境就能够现前。已经现前以后,一定要使得它明了为止。

三、明境既现前,闭目开目,守令莫失。

(三)境相现前了,还要使得它相续。也就是要做到,无论是闭眼、开眼,都要守在心前不要让它失掉。

四、明身四威仪,昼夜常念,唯除食时,忆持不舍。

(四)要做到达成一片,无论是行住坐卧的哪种威仪,都要昼夜常常缘念所观境。除了饮食是杂用心的时候,不宜起观,其他时间都要忆持,不能够丢掉。

五、明凝心不绝,即见净土之相。此名想心中见,犹有觉想故。

(五)像这样自心凝定不间断地一心住在所观境上,功深力极,就见到净土的相状。这叫做在想心当中见到,因为还有觉想的缘故。

六、明想心渐微,觉念顿除。正受相应,证于三昧。真见彼境微妙之事,何由具说。


(六)功夫再次升进,想心渐渐微薄,觉念顿时除去了。这时就达到了正受相应,证得了三昧。真实地见到了佛国境界微妙之事,会出现微妙的清净相,这哪里是用语言能描述到的呢?语言是非常有限的,没办法说到净土境界的微妙处。所谓唯见方知,语言是没办法达到的。

斯乃地广无边,宝幢非一。众珍曜彩,转变弥多。是以劝物倾心,恒如对目。

简略说说,这是指宝地极其广大无有边涯,地下有无数亿的宝幢。每一个宝幢都是众宝合成,发出各种眩目的色彩。而且在这样的百千种色的光明当中,会化现出种种的光明台、楼阁、法幢等等。有一层层的幻变,无量无数。所以,真正的观境现前,就会见到净土穷微极妙的相状。也因此,劝导行者倾注心力,让所观境恒时现在心前,就像在对面那样。

三、从“是为”已下,总结。

三、“是为”以下是总结句。

四、从“佛告阿难”下,至“说是观地法”已来,正明劝发流通,随缘广说。即有其四:

四、从“佛告阿难”到“说是地观法”之间,这是佛劝导阿难尊者流通这部妙法,而且随缘广泛地宣说。这又有四段内容:

一、明告命;

(一)是佛告命或者吩咐阿难。

二、明劝持佛语,广为未来大众说前观地之益;

(二)是佛劝导阿难记持佛语,广泛地为未来的大众宣说观净土宝地的利益。也就是要给众生说明,这样观想会得到何种殊胜利益。也就是后面说的,它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而且临终的时候必定往生西方,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利益。

三、明简机堪受堪信,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

(三)抉择堪受、堪信此法的是哪一类的根机,总的来说就是具有信愿行的人。首先标出愿,以“欲”字说明。也就是他心里确实有真切的愿心,他想舍掉这个娑婆世界生死的蕴身。也就是这样一个五蕴的体,一直是一种惑业苦循环的相续。随着惑业力的轮转,就在这个生死当中不断地取一个身、舍一个身,这样一种过程没办法断绝,这个叫做苦的相续,叫做五取蕴的相续,叫做“生死之身”。那么从这样一种蕴的体性当中,它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八苦、五苦、三恶道苦,乃至六道中的一切苦难。
这位行者确实已经对于这个生死之身产生了厌患的心,他想一心舍掉它。他有这种愿望的时候,又闻到了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他当时就有信心、能够真正地如教奉行。对于这样具有信愿行的人,你只要一传法,他听了之后,决定会照着去办。这就使得他们即生就能超越无边际的、累劫难出的苦海,顿时生到极乐国土、解脱成佛。
因此见到这种情况,就是不惜生命也要急着给他宣说,不要拖延。就像医王治病的时候,已经看到某人有什么病,用什么药能治好他的病,就不能再延缓。因为他堪受这个甘露,直接要把甘露给他吃。

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何以故?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如果我们能够让一个人舍掉了苦的相续,脱出生死苦难,那就是真正的报答佛恩。什么缘故呢?因为称合佛的本怀。诸佛出世用各种方法劝化众生,不只是想让众生制止恶业、修持福业得到人天快乐。诸佛的本愿是想让众生彻底地脱出苦海,得到究竟的解脱、永恒的安乐。所以,佛的心是想让众生永远离苦,不是只让他得到人天之乐。人天的乐是苦的自性,像电光一闪,须臾间就没有了。也就是这个因缘一散,福业一尽的时候,他又回落到三恶趣当中,长时间受苦。所以,这只不过是暂时好一两天,然后又旧病复发,还要落到长劫的苦中,这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以这个缘故,诸佛唯一劝导众生求生净土,趣向无上菩提。
所以,今天我们有因缘劝告一些具根器者,让他们立志求生西方,这就是在成就他们作佛,这是最究竟的利他,称合诸佛的本愿,也就是说这和诸佛的心是一样的。

若不乐信行者,如《清净觉经》云,若有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如不闻,见如不见,当知此等,始从三恶道来,罪障未尽,为此无信向耳。佛言,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

以下再辨明净土法的根器的相,何者为器?何者非器呢?简言之,具信愿行者是器,不具信愿行者非器。
这里说到,如果听到了净土法没有好乐(“乐”表愿)、信心和行持的人,或者说不具信愿行的人,那就像《清净觉经》里所说:如果有人闻说了净土法门,听了像没听到一样,见了像没见到一样,要知道这些人才从三恶道里来,罪障还没有消尽,因此听到这个法,心里没有信向。也就是他没有一种信心向往,说明心中被业缠缚,发不起善心。佛说:我说这个人不能得解脱。

此经又云,若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即悲喜交流,身毛为竖者,当知此人,过去已曾修习此法。今得重闻,即生欢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清净觉经》中又说:假如一个人,他听到了净土法门,一听时就发生悲喜交流的相,而且身体的汗毛都竖起来。要知道这个人过去已经修过这个法。今天再次听到,所以一听就能生欢喜,能够一心正念修行,所以必定得往生。
这要知道,判断是否为法器,就要看他闻到这个法的表现如何,从这个外相能够推知他的内心有没有善根。比如这里说到,一听了净土法门,就出现了悲和喜。一方面感觉长劫以来,都没有遇到这样的法,一直都沦落在生死里出不来,所以“悲”;另一方面,又产生“喜”,就是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程。当时一听到这个法,他就感觉像得到如意宝那样,这一生靠着这个法就能解脱,就能生到净土快速地成佛,有一种无比踊跃欢喜的心。那么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现呢?就是因为过去曾经修过这个法,今天一听到的时候,就触发善根,马上就生起欢喜。
“正念修行”,就是说他会一心铭记这件事不忘,而且开始着手修行。那么像这样,他既有信,又有愿、又有行,那是决定能往生西方的。

四、明正教观宝地以住心也。

(四)对于这样的人,就要教导他观想净土的宝地,把心住在上面。换句话说,就是一心要住在净土的境界上。这就是让他寄想于西方,把心送到西方,这样来彻底成办这一件大事。

思考题

1、细致思维西方净土的地下庄严、地上庄严和虚空庄严。
2、为什么说劝导具器的人求生净土称合诸佛本愿?
3、净土法门具器者的相如何?非器者的相如何?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2-19 20:01

五、从“若观是地者”下,至“心得无疑”已来,正明显观利益。

五、从“若观是地者”到“心得无疑”之间,这是显明观宝地的利益。

即有其四:一、明指法唯观宝地,不论余境;二、明因观无漏之宝地,能除有漏多劫罪也;三、明舍身已后,必生净土;四、明修因正念不得杂疑,杂疑则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后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于佛会。

这有四个部分:
(一)说明本法唯一是观想宝地,不涉及其他境;
(二)因为观出了无漏的宝地,就能除灭有漏的多劫罪业;
(三)说明这样观成之后,舍了这业报身,就必定会生到净土。这是一切都由心想而成的道理。我们的心观着一个东西,久而久之已经坚固成性,将来心就生到这里。由于心已经坚固得定,一切处都出现宝地,那这个心就完全住在了净土的境相当中,没有别的想法,将来决定能生到净土;
(四)说明我们在修因的时候,要一心正念,不能夹杂怀疑。也就是纯一的信心,非常确信决定如此。由于心是纯一的缘故,所以一往生的时候花就开,然后见佛悟无生、成道等等。这要看到,一起信心的时候,心完全是打开的;一有怀疑的时候,它就有犹豫、有不定、心不开张。
因此如果夹杂怀疑来修,虽然你能够往生,就会闭在花里,不能够出来。或者生在边界,或者堕在胎宫。后来因为大悲菩萨入了开华三昧加被,消除了疑障,宫花才开敷,这个时候才真正到了净土。当时具有非常显赫的如佛般三十二相等,法侣携手把他带到佛的法会里。
所以,我们这里关键要检查自己的心。现前如果还有疑障,要赶紧消除,因为有疑的时候,就不决定,心就不打开。心花还是一种含苞未放的相,他就被闭住了。这样有疑虑来修,将来即使往生也不直接,隔着一道障碍,不能当即花开见佛。如果信心非常真实,当即心就开,行为立即做出来,果就立即现前。这都是缘起的道理。

斯乃注心见于宝地,即灭宿障罪愆。愿行之业已圆,命尽无疑必往。

这就是一心专注在观境上面,就能够见到净土的宝地。而见到无漏宝地的时候,就灭除了宿世的罪障。像这样进入到观行的轨道,具足信心,又有很恳切的愿力,再加上有观想的实行等等,这样信愿行的净业已经圆满了,那必然一舍这个报体,就生到了净土。这是果随因行的缘故。所以说到了“无疑必往”,毫无怀疑,决定会往生的。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现前因地上一定建立信愿行。这就是往生的正因。一旦把它修集圆满了,坚强有力了,那决定趣向西方,没有别的趣向。
当前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信愿持名,这三个条件保证,念念都是西方莲花种子,念念都是净土真因。每一念一起的时候,西方就出莲花。而且念念相续的时候,莲花就不断地荣显繁茂。一旦他净业成熟的时候,就必定现前净土。一定要深信缘起的至理,绝对没有一丝毫的错乱。

今既观斯胜益,更劝辨知邪正。

现在已经了解这一观的殊胜利益,接着要劝导大家辨明观的邪正差别。

六、从“作是观已”下,正明辨观邪正。邪正义者,前日观中已说。

六、从“作是观已”之下,这是辨明观行邪正的相。邪正的意义在前面的日观中已经宣说。也就是观地的时候,就出现了地,心境相应叫做正观。观地的时候不出现地,出现其他,心境不相应叫做邪观。

上来虽有六句不同,广明地观竟。  

以上虽然说到六句,总的阐述了地观的修行。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地想观成后,接着观宝树。观宝树,要一样一样地来观,作七重行树想。每一棵树高八千由旬,这些宝树都具足七宝花叶。每一种花叶都观作不同的珍宝色泽,在琉璃色中出金色的光,在玻璃色中出红色的光,玛瑙色中出砗磲的光,砗磲色中出绿珍珠的光。以珊瑚、琥珀、玛瑙等的一切众宝作为映饰。妙珍珠织成的罗网,整个覆盖在树上。

【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

每一棵树上,从下到上有七重罗网。间隔的两重罗网之间,都有五百亿座妙花宫殿,如同梵王的宫殿。诸天童子自然显现在里面,每一位童子身上都挂着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做成的璎珞。这些摩尼放出光明,照着百由旬范围,极其炽盛,犹如合聚了百亿个日月的光明,无法以语言描述。而且众宝间错,都是上等的妙色。

【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再说宝林中的这些宝树,一行一行都对得非常整齐,而且一片一片叶子都互相呼应配合,在众多的叶子间生出很多的妙花。花上自然出现七宝的妙果,每一片树叶都是长宽二十五由旬左右,叶子具有千种妙色,如同百种图画,好似天人的璎珞。而且在叶子上众多的妙花,都显现成阎浮檀金色,如同旋转的火轮般,宛转在叶子之间,从中涌出各种妙果,如同帝释瓶。从中有大光明,化成幢幡和无量宝盖。这些宝盖里映现了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所行的事业,十方的佛国都在宝盖中呈现。见到这样的宝树后,也应当次第地一项一项来观想。要观见到宝树上的根、茎、枝、叶、花、果,都要非常地分明。像这样就是树想,称为第四观。

四、就宝树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

第四、在宝树观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修观的行相,最后总结,有这样十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次观宝树”已来,正明告命,总举观名,结前生后。

一、从“佛告阿难”到“次观宝树”之间,这是正式地交待阿难,总的举出观名,承前启后。

二、从“观宝树者”下,至“作七重行树想”已来,重牒观名,生后观相。正教仪则也。

二、从“观宝树者”到“作七重行树想”之间,是重新举出这一观的名称,来发起后面宣说观行的相状。这是正式来教导观想的轨则或者做法。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2-19 20:01

此明弥陀净国,广阔无边,宝树宝林,岂以七行为量也?

这要晓得弥陀清净佛国广阔无有边涯。在这样的无尽国土里,宝树宝林哪里只以七行为量呢?

今言“七重”者,或有一树,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晶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砗磲为实。如是七重,互为根茎乃至华果等。七七四十九重也。

这里说到“七重”,是指一种树以紫金作为根,白银作为茎,琉璃作为枝,水晶作为条,珊瑚作为叶,玛瑙作为花,砗磲作为果,也就是根茎枝条叶花果各以一宝合成。在这七方面进行排列组合,比如根可以是金银等的任何一种,枝也可以是金银等的任何一种,乃至果也可以是任何一种,这样就有七七四十九种。

或有一宝为一树者,或二三四乃至百千万亿不可说宝为一树者。此义《弥陀经义》中已广论竟。故名“七重”也。

或者所谓的七重表达的是无量百千亿那么多的种类,其实是一个代表词。
按照树的体性而言,有的是一种宝合成的树,比如说纯金树、纯银树、纯琉璃树;有的是两种宝合成,或者是金作根,白银作枝叶花果等,或者银作根,琉璃做其他等,像这样以两种宝合成;或者以三种宝合成、四种宝合成,乃至以百千万亿不可说的宝合成一株树。像这样就是事相繁兴、无量无边,这就是“七”的含义。这在《弥陀经义》里已经详尽地论说过了,因此称为“七重”。

言“行”者,彼国林树虽多,行行整直而无杂乱。

所谓“行”,这是表达佛国的林树虽然无量无数,但是不会有一点杂乱,一行一行非常地整齐、美观。

言“想”者,未闲真观自在随心。要藉假想以住心,方能证益也。

说到“想”,这是指还没有纯熟到能够起真实的现观,自在随心地现前,因此要借助假想使心安住,才能够得到实益。

三、从“一一树”下,至“由旬”已来,正明树之体量。

三、从“一一树”到“由旬”之间,这是说明宝树的体量。也就是宝树是什么体性,是何等的量度。

此明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赞云: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这里要晓得,诸多的宝林树都是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的,而并非有漏业所感。既然佛心是无漏,因此所现的宝树也就是无漏,这说明宝林纯是无漏体性。不能理解成烦恼和业所感现的事物,所以绝不同于此方的各种花果树木。
这也如同《往生论》中所赞叹的:这是由阿弥陀佛正道大慈悲出世的善根所生,因此万物都是圆满具足清净光明,如同明镜、日轮、月轮等一般。

言“量”者,一一树高三十二万里。亦无老死者,亦无小生者,亦无初生渐长者。起即同时顿起,量数等齐。何意然者?彼界乃是无漏无生之界,岂有生死渐长之义也?

“量”,指每一株树都高有三十二万里。这些树都是平等一相,既没有衰老、死亡的相,也没有刚刚出生的幼苗等现相,也没有最初出生渐渐长大的次第相,起的时候同时顿然现起,量数都是等齐,没有高下参差或者生住异灭等的相。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彼极乐界是无漏无生的法界,哪里有所谓生死渐长的含义呢?

四、从“其诸宝树”下,至“以为映饰”已来,正明杂树杂严杂饰异相。

四、从“其诸宝树”到“以为映饰”之间,这是说明各种的树、各类的庄严、各种的严饰、不同的妙相。总而言之,它是要表达极乐世界呈现的超出凡夫臆想分别的境界。

即有其四:一、明林树华叶间杂不同。

这里分成四段来说明:
(一)说明林树的花、叶有各种间杂搭配组合的不同。

二、明一一根茎枝条果等,皆具众宝。

(二)说明在根、茎、枝、叶等的每一分上,都是由各种妙宝合成。

三、明一一华叶转互不同,琉璃色中出金色光,如是转相间杂。

(三)说明每一种花叶都各自不同,无量种类。比如在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出红色光等等,这样辗转互相搭配、间杂,形成无量百千的纷繁妙相。

四、明更将一切杂宝而严饰之。又赞云: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四)这些宝树又以一切不同种类的宝作为严饰,如同《往生论》所说:极乐的万物都是妙宝合成的体性,具足微妙庄严。无垢的炽盛光炎非常明净,照耀器情世间。

又赞云:弥陀净国,宝树众多。四面垂条,天衣挂绕。宝云含盖,化鸟连声。旋转临空奏,法音由人会。他方圣众,听响以开心。本国能人,见形而取悟。

又赞颂到:弥陀清净国土有无量众多的宝树,在每一棵宝树的四面垂着枝条,天衣悬挂、缠绕在上面。上端又有宝云含盖,化现的灵鸟连声地演唱,旋转着临空演奏。所传出的法音,天人们都能领会到法义。他方来的圣众一听到化鸟说法等这些微妙的声响,就能心开意解。本国有智慧的人,只要一见到这些妙色的形相,就能够悟到真如法性等。

五、从“妙真珠网”下,至“色中上者”已来,正明树上空里庄严相。即有其七:

五、从“妙珍珠网”到“色中上者”之间, 是说明树上虚空里的庄严妙相。包括七个方面:

一、明珠网临空覆树;二、明网有多重;三、明宫殿多少;四、明一一宫内多诸童子;五、明童子身服珠璎珞;六、明璎珞光照远近;七、明光超上色。

(一)说明有珍珠罗网在虚空上覆盖着宝树;(二)说明从下到上有七重罗网;(三)说明在相邻两重罗网之间有五百亿座妙华宫殿;(四)说明每一座的宫殿里,有很多自然显现的童子;(五)说明童子身上都披服摩尼璎珞;(六)说明他身上五百亿的摩尼都会放出光明,照耀着一百由旬的范围;(七)说明光明非常超胜,是色中的上等。

六、从“此诸宝树”下,至“有七宝果”已来,明其林树虽多,而无杂乱。华实开时,不从内出。斯乃法藏因深,致使自然而有。

六、从“此诸宝树”一直到“有七宝果”之间,这是说明虽然有很多的林树,但是行行相直、叶叶相当,没有丝毫杂乱。花果的开放并不是从里面一点点地出来,这是由于法藏因地的修行极深,使得它自然就会显现。

七、从“一一树叶”下,至“宛转叶间”已来,正明华叶色相不同。即有其五:一、明叶量大小等无差别;二、明叶出光色多少;三、明恐疑不识,借喻以显,如天璎珞;四、明叶有妙华,色比天金,相喻火轮;五、明迭相显照,宛转叶间。

七、从“一一树叶”到“宛转叶间”之间,这是说明花叶色相的差别。这有五个内容:
(一)说明树叶都是一样的大小,长宽二十五由旬;(二)说明叶子发出多少光色,谈到了叶子上有一千种的妙色;(三)恐怕还不了解这个情况,就借譬喻来显示,就像天人的璎珞那样,也就是叶子上面有百种微妙的图画,好似天人的璎珞;(四)说明在叶子上面有很多的妙花,它的色泽好比是阎浮檀金,用旋转的火轮来比喻它的相状;(五)说明花和花之间互相辉映,宛转于树叶之间。也就是各个树叶之间都有很多的花,花就像旋火轮,色泽就像阎浮檀金一样。好像一个旋转的火轮,彼此互相地映照,在树叶间转动那样。

八、从“涌生诸果”下,至“亦于中现”已来,正明果有不思议德用之相。即有其五:

八、从“涌生诸果”到“亦于中现”之间,这是明示妙果有不可思议德用的情形。“德”是德相,“用”是妙用,也就是它有不可思议的功能作用。这有五个方面:

一、明宝果生时自然涌出;二、明借喻以标果相;三、明果有神光化成旛盖;四、明宝盖圆明,内现三千之界,依正二严种种相现;五、明十方净土普现盖中,彼国人天无不睹见。

(一)说明宝树生的时候是自然涌出,不是一点点生出来,这都是以弥陀无漏心自然现出;(二)借比喻来表达它的相状,说到如帝释瓶;(三)说明果发出神光,化成幢幡、宝盖;(四)说明宝盖圆明,也就是像帝释网的如意珠那样,一颗圆明剔透的宝珠里能够现出一切的珠影,同样在这样一个宝盖的圆明珠内能够现出三千大千器情二种庄严的各种妙相;(五)说明十方净土全现在宝盖当中,彼国人天都亲眼睹见。

又此树量弥高,纵广弥阔。华果众多,神变非一。一一树既然,遍满彼国所有诸树之果众多,尽皆如此。应知。

而且树的量越高,它的宽广度就越大。在这样的树上出现众多的自然花果,而且这些花果上面出现各类的神变。每一株树是如此,遍满佛国所有的树有极多的妙果,每一个都是如此,具有不可思议的德用。应当这样了解。

一切行者,行住坐卧,常作此想。

一切观想行者,行住坐卧应当常常做这种观想。

九、从“见此树已”下,至“分明”已来,辩观成相。即有其三:一、明结观成相;二、明次第观之,不得杂乱;三、明一一起心住境:先观树根,次想茎枝乃至华果,次想网宫,次想童子璎珞,次想叶量华果光色,次想旛盖广现佛事。既能一一次第观之者,无不明了也。

九、从“见此树已”到“分明”之间,这是辨明观想成就的状况,有三节内容:(一)首先总结观想成就的状况;(二)说明需要次第地作观,不能有杂乱;(三)说明要一步一步地起心住在所观境上:首先观树根,其次想树茎、树枝乃至树花、树果,接着又想树上的七重罗网和罗网中的五百亿宫殿,接着想宫殿里的童子身上披着璎珞,再接着想叶子的量和上面花果的光色,再想在光所化成的幢幡宝盖里显现了广大的佛行事业。能够这样一一次第地来观,就会做到一切细节无不明了。

十、从“是为”已下,总结。

(十)从“是为”以下总结观名。

斯乃宝树连晖,网帘空殿,华分千色,果现他方。

这是最后的赞颂。宝树是无漏心所现的光明体性,所以一行一行整整齐齐连着,一片光辉。在这宝树上也是有各层的罗网,罗网间有虚空宫殿。花上分千种的色泽,美妙无比。而其中妙果神光化出来的宝盖中,显现了他方世界无量的境界相。

上来虽有十句不同,广明宝树观竟。  

以上虽然说到十句,总的详细说明了宝树观。

思考题

1、修宝地观有何利益?修净因时夹杂怀疑有何果报?
2、净土宝树的体性、量度如何?
3、思维净土的杂树杂严杂饰异相、树上空中庄严相、花叶庄严相和树果的不思议德用之相。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1-1 16:37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接着要想水。要想到极乐国土有八池水,每一个宝池的水都是由七宝合成。宝性柔软,从如意珠王出生。宝池里的水分成十四支,每一支都是作七宝妙色。以黄金做成水渠,渠下都是杂色的金刚作为底沙。每一个水渠里都有六十亿七宝莲花,每一朵莲花都是方圆十二由旬。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

这些如意水流注在花间,又有流出水渠,循着宝树往上流往下流,无不自在。而且触碰的声音传出微妙的法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又有赞叹诸佛相好等等。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光化成了百宝色鸟,这些鸟都在以和雅、哀亮的声音鸣唱,常常赞叹念佛、念法、念僧。这就是八功德水想,称为第五观。

五、就宝池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第五、在宝池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观相,最后总结,有这样七段内容:

一、从“次当想水”已下,总举观名,即是牒前生后。此明宝树虽精,若无池水,亦未名好。一为不空世界。二为庄严依报。为斯义故,有此池渠观也。

一、从“次当想水”以下,总的举出这一观的名称,这是承前启后。这是说明虽然宝树非常精妙,但如果没有池水,也还不算好。一是为了不空世界,也就是显示整个净土妙有庄严;二是为了庄严依报器界。为了这个含义的缘故,有这池渠观。

二、从“极乐国土”下,至“如意珠王生”已来,正明池数,并辨出处,即有其五:

二、从“极乐国土”到“如意珠王生”之间,这是说明宝池的数量,并且辨明池水的出处,即有其五:

一、明标指所归之国;二、明池有八数之名;三、明一一池水七宝所成,正由宝珠映彻涌出八德之水,其体即是七宝,故名宝水也;四、明虽是七宝,体性柔软;五、明八池之水,皆从如意宝中出,即名如意水。

(一)指明所归向的极乐国土;(二)说明水池有八个;(三)说明每一个宝池里的水,都是由七宝合成,这也是由于如意珠王内外映彻,从中涌出具八功德的妙水,由于它的体性是七宝,所以称为宝水;(四)虽然是七宝,但是不像此方的珍宝体性坚硬,它是柔软的体性;(五)说明这八个宝池里的水都是从如意珠王出生,因此称为如意水或者摩尼水。

此水即有八种之德:一者清净润泽,即是色入摄;二者不臭,即是香入摄;三者轻、四者冷、五者软,即是触入摄。六者美,是味入摄;七者饮时调适、八者饮已无患,是法入摄。此八德之义,已在弥陀义中广说竟。

这个池水有八种德相:(1)清净润泽,这是属于色入,也就是它很清湛、光泽,这是色上的功德;(2)不臭,这是属于香尘,也就是鼻根闻的时候非常芳香;(3)、(4)、(5)分别是轻、冷、触, 这是属于触入或触尘,也就是身体触的时候,它很轻,又很清凉,而且是柔软的;(6)美,属于味入,舌根触及的时候,非常甘甜;(7)、(8)饮食的时候,身心调畅适悦,饮后没有过患,这是属于法入,也就是心一触的时候,有这种德相。这八德的含义在《弥陀经义》当中已经做过广说。

又赞云:极乐庄严安养国,八德宝池流遍满。四岸含晖间七宝,水色分明映宝光。

又以偈颂赞叹:极乐庄严安乐的国土,宝池中的八功德水遍满了国土。池渠的四岸都是以妙宝合成,含着光辉。水色极其分明,映着宝光。

体性柔软无坚触,菩萨徐行散宝香。宝香宝云成宝盖,宝盖临空覆宝幢。宝幢严仪围宝殿,宝殿宝铃垂珠网。宝网宝乐千重转,随机赞叹宝宫楼。

宝水的体性十分柔软,并没有坚硬的触觉。菩萨徐徐地在岸上行走,周围都散发着各种宝香。宝香在空中结成宝云,又结成宝盖,宝盖又在空中覆盖宝幢。以宝幢为庄严,有各种严饰围绕着宝殿,宝殿当中有宝珠的罗网,四边垂着宝铃。风触及到宝网,摇着宝铃出了千万转的宝乐,有各种极其微妙的乐章。这些音乐都应着众生的心发出赞叹妙宝宫殿楼阁的法音。

一一宫楼有佛会,恒沙圣众坐思量。愿此有缘常忆念,舍命同生彼法堂。

极乐国有无数的宝宫楼,每一座宫楼里都有佛说法的法会,那里面集聚着恒河沙数的圣众,都在佛的座下思量法义。愿有缘者能够常常忆念极乐国土的胜妙,舍弃了此生的寿命后,共同生到这样的法堂当中,亲自听佛说法,开悟自心。

三、从“分为十四支”下,至“以为底沙”已来,正明池分异流,旋还无乱。即有其三:一、明渠数多少;二、明一一渠岸,体是黄金;三、明渠下底沙,皆杂色宝。言“金刚”者,即是无漏之体也。

三、从“分为十四支”到“以为底沙”之间,这是说明水池分成不同的支流,在池的旁边循环围绕而没有杂乱。
这有三个含义:(一)说明每一个水池分出十四个池渠;(二)说明每一个水渠的四岸都是以黄金为体性;(三)说明渠底部的沙都是杂色的妙宝。说“金刚”即是说沙是无漏体性。

四、从“一一水中”下,至“寻树上下”已来,正明水有不思议用。

四、从“一一水中”到“寻树上下”之间,说明水有不可思议的德用。

即有其五:一、明别指渠名,显彼庄严之相;二、明渠内宝华多少;三、明华量大小;四、明摩尼宝水流注华间;五、明宝水从渠而出,寻诸宝树上下无碍,故名如意水也。

这里有五分内容:(一)特别指明渠的名字,这是为了显示池渠的庄严相,而不是其他设施的庄严相;(二)说明渠内有六十亿宝莲花,极其繁多;(三)说明花的形量大小都是方圆十二由旬;(四)说明摩尼宝水流注在花间;(五)说明宝水从渠中出来,循着宝树上流下流自在无碍,所以叫做如意水。

五、从“其声微妙”下,至“诸佛相好者”已来,正明水有不可思议德。即有其二:一、明宝水华间流注,微波相触,即出妙声,声中皆说妙法;二、明宝水上岸,寻树枝条华果叶等,或上或下,中间相触,皆出妙声,声中皆说妙法。或说众生苦事,觉动菩萨大悲,劝令引他;或说人天等法;或说二乘等法;或说地前、地上等法;或说佛地三身等法。

五、从“其声微妙”到“诸佛相好”以来,这是说明水有不可思议的德用。
有两方面内容:(一)说明宝水在花间流注,微波触及的时候发出微妙的音声,音声里在宣说妙法;(二)说明宝水上岸,循着树的枝条花果叶等,或者往上流或者往下流,中间水和水相触的时候都会发出妙声,声音都演说妙法。或者说众生的苦难之事,来觉动菩萨的悲心,劝导菩萨发心利他。或者说到人天等法,或者说到声闻缘觉等法,或者说到地前、地上等菩萨诸法,或者说到佛地法报化三身等法。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1-1 16:38

六、从“如意珠王”下,至“念佛法僧”已来,正明摩尼多有神德。即有其四:

六、从“如意珠王”到“念佛法僧”之间,说明了摩尼有很多的神妙功德,即有其四:

一、明珠王内出金光;二、明光化作百宝之鸟;三、明鸟声哀雅,天乐无以比方;四、明宝鸟连音,同声赞叹念佛法僧。然佛是众生无上大师,除邪向正;法是众生无上良药,能断烦恼毒病,令法身清净;僧是众生无上福田,但使倾心四事,不惮疲劳,五乘依果,自然应念所须而至。

所谓的如意珠王有神妙的德用,可以从四方面说明:(一)珠王内能出金光;(二)光又化作百宝圣鸟;(三)鸟又传出清畅哀雅的妙音,天乐都无以比拟;(四)说明这些宝鸟都相续不断地同声赞叹佛法僧。这也是启发极乐众生的善根智慧。佛是众生的无上大师,教导众生去除颠倒心,生起无颠倒的心,趣向正道。法是众生的无上良药,能够断除内心烦恼三毒等病,使得法身清净。僧是众生的无上福田,只要倾心致力于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事供养而不辞疲劳,那么五乘的果报自然应验,一切所需都会如意现前。

其宝珠前生八德之水,后出种种金光。非直破暗除昏,到处能施佛事。

这就看出如意珠王前面能够出生八功德水,后面能现出种种的金光,光又化鸟,鸟又出妙音,音中又说妙法,法又能够开悟众生的心,所以这不只是现了光破除黑暗而已,而是处处都能施作佛事。其实这都是如来的智慧变现出这些妙相,然后演说法音来契悟众生,起到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作用,这叫做施作佛事。

七、从“是为”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明宝池观竟。

七、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上面虽然说了七句,详尽地阐明了宝池观。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在这样众宝合成的宝严国土里,无边无际的处所中,可以划分出无数个地界。在每一地界上面,都有五百亿座宝楼,每一座宝楼里都有无量的极乐天人,演唱着圣妙的天伎乐。又有很多乐器悬处在虚空当中,就像天上的宝幢那样,不鼓而自鸣。而且这些如同天鼓自鸣般出现的各种妙乐,都在宣说念佛、念法、念僧。也就是以佛的悲愿力和众生的善根和合,就会任运地作佛的事业,都是无有分别自然流现。
这一想观成后,就叫做粗分地见到了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这是总的对于宝的观想,称为第六观。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如果见到了此种情形,就能够除灭无量劫的极重恶业,命终以后必定往生彼佛国土。如是观而如是现,叫做正观。如是观而不如是现,叫做邪观。

六、就宝楼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一:

第六、在宝楼观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观相,最后总结,有十一段内容:

初、从“众宝国土”者,即是总举观名,牒前生后。此明净土虽有宝流灌注,若无宝楼宫阁,亦未为精。为此依报庄严种种圆备也。

一、从“众宝国土”,是总的举出此观的名称,承前启后。这是说明净土虽然有宝流灌注,如果没有宝楼阁,那也还不算精妙。因此,这里要圆满地具备依报庄严的各种妙相。这也是弥陀愿力的实施,他要求国土精妙无比,具足无量庄严。

二、从“一一界上”者,正明宝楼住处,地界遍于彼国,楼亦无穷也。

二、“一一界上”,说明极乐天人的宝楼住处,由于一块块的地界周遍了佛国,每一个地界里都有五百亿宝楼,因此楼是无量无数的。

三、从“有五百亿宝楼”者,正显其数。一界之上既然,遍满彼国亦皆如是。应知。

三、从“有五百亿宝楼”这里,正式地显示每一块地界里的宝楼数量。在每一个地界上面都有五百亿的话,那么遍满国土的无数块地界里,都是这个数量,因此这个国中充满了楼阁。

四、从“其楼阁中”下,至“作天伎乐”已来,正明阁内庄严。

四、从“其楼阁中”到“作天伎乐”,这是说明楼阁内部的庄严。也就是这里面有无数的天人在演奏着各种的伎乐,具足了美妙庄严。

五、从“又有乐器”下,至“不鼓自鸣”已来,正明楼外庄严。宝乐飞空,声流法响。昼夜六时,如天宝幢,无思成自事也。

五、从“又有乐器”下到“不鼓自鸣”之间,这是说明楼阁外的庄严。如何呢?有宝乐在空中回响,声音流出各种微妙法音。昼夜六时,就像天界宝幢,无分别而成就自然的事业。
这都是不可思议的。由弥陀的妙心所现,悲愿所成,众生善心所感,因此诸缘和合时,没有分别而自然能够发出各种的法音,引导众生归入菩提。

六、从“此众音中”下,至“念比丘僧”已来,正明乐虽无识,即有说法之能。

六、从“此众音中”到“念比丘僧”之间,这是说明这些音乐虽然没有心识,但是它有说法的功能。这也说明法界不是妄识的体,不动分别而能做出佛事。

七、从“此想成已”下,至“宝池”已来,正明显观成相。此明专心住境,悕见宝楼,克念不移,自上庄严总现。

七、从“此想成已”到“宝池”之间,说明观想成就的相。这是表明专心地住在所观境上,希慕能见到净土的宝楼,然后克制心念一心专注在所观境上不移动。这样积久功深,达到极其精益的地步,上面的各种庄严会总的现在心前,这样就初步观到了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

八、从“是为”已下,总结。

八、“是为”以下是总结句。

九、从“若见此者”,牒前观相,生后利益。

九、“若见此者”这一句承接前面的观相,发起后面宣说利益。

十、从“除无量”下,至“生彼国”已来,正明依法观察,除障多劫,身器清净,应佛本心,舍身他世,必往无疑。

十、从“除无量”到“生彼国”之间,这是说明真正依法修观成就见到了极乐国土,那就能除灭无量亿劫的极重恶业,使得身器清净,能够和佛的本心相应。这样临终舍弃身报要去后世的时候,决定会生到极乐世界。

十一、从“作是观者”下,至“邪观”已来,辨观邪正之相。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明宝楼观竟。

十一、从“作是观者”到“邪观”之间,这是辨明作观邪正的相。上面有十一句,详细地说明了宝楼观的情况。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善自谛听,好好地思维忆念,我为你们分别解说除苦恼的妙法。你们要好好记持在心,广泛地为大众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世尊正这样宣说时,无量寿佛站立在虚空中,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菩萨侍立在佛的左右。西方三圣光明极其炽盛,无法见到光明的边际、体量等,即使百千阎浮檀金色也比不上一分。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当时韦提希见到了阿弥陀佛,立即接足顶礼,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因为佛力加被的缘故,面见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大菩萨。未来众生,应当要怎样来观想无量寿佛和二菩萨呢?”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

佛告诉韦提希:“要想观出彼佛的色身,应当先这样发起想念。在七宝地上作莲花想,使得莲花每一片花叶上都具有百宝妙色,莲花花叶上面有八万四千脉,如同天画般微妙奇丽。每一条脉都有八万四千种光,要使得这微细的纹理了了分明地见到。”

【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

花叶小的长宽各二百五十由旬,像这样莲花具有八万四千瓣花叶,叶和叶之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作为严饰。这些摩尼珠里,每一颗都放着千道光明。光明化成了宝盖,由七宝合成,普遍地覆盖地面。莲花台是以释迦毗楞伽宝做成,莲花台上面有八万金刚甄叔伽宝、梵摩尼宝和妙珍珠网作为装饰。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在莲花台上,出现了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每一根宝幢都像百千万亿须弥山那样高广。宝幢上面垂下宝幔,犹如夜摩天宫的情景。又有五百亿微妙的宝珠,严饰着宝幔。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每一颗宝珠都有八万四千道光,每一道光变作八万四千种不同种类的金色,每一种金色都照遍了宝严国土。处处施展了不同的变化,变现出种种的庄严相。或者现为金刚台,或者变作珍珠网,或者化作杂花云。在东南西北等的十方,随意地变现,做佛普利众生的事业。这样就是作花座想,称为第七观。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诉阿难:如此微妙的宝花座,这是源于法藏比丘愿力所成。也就是阿弥陀如来在因地的时候就发起大愿,未来成佛,在国土示现色身的时候,要坐在这样具足无量庄严的法座上。以这个愿力,在功行圆满时,就自然地显现,因此说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如果想观念阿弥陀佛的话,应当首先作花座想。在作这个观想时,不能混杂而观,应当一个一个细节地观。一片一片的花叶,一颗一颗的珍珠,一道一道的光明,一一花台,一一宝幢等等,都要使它观得非常分明,如同在镜子里见到自己的面相那样清楚。达到了这个标准,观想成功了,就能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一定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如是观如是现,称为正观;如是观不如是现,反而现成其他,称为邪观。

思考题

1、宝池观:
(1)净土宝池中水是何体性?从何而出?有何功德?
(2)此水有何不可思议德用?
(3)摩尼珠王有何神妙功德?
2、思维净土的宝楼庄严。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1-1 16:38

七、就华座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九:

第七、在花座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次辨观相,最后总结,有十九段: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除苦恼法”已来,正明敕听许说。

一、从“佛告阿难”到“除苦恼法”之间,这是佛吩咐阿难和韦提希谛听并许可宣说。

即有其三:一、明告命二人;二、明敕听,令之谛受,正念修行;三、明佛为说华座观法,但能住心缘念,罪苦得除。

这有三个内容:(一)佛明确吩咐阿难和韦提希;(二)佛命他们谛听,让他们真实地受持在心中,正念不忘,精勤地修行;(三)佛为他们宣说花座观法,只要心能住在观境中缘念,就能消除罪苦。
这是说到观法的利益,当无漏观境现前的时候,就能除灭有漏的罪苦,有极大的灭罪力量。

二、从“汝等忆持”下,至“解说”已来,正明劝发流通。

二、从“汝等忆持”到“解说”之间,这是劝导流通本法。
这就是说要他们好好地将观法忆持在心中,而且有因缘的时候,要广泛地为大众演说,使得这个法门流通在世间,恒常不绝。

此明观法深要,急救常没众生妄爱迷心,漂流六道。汝持此观,处处劝修,普使知闻,同升解脱。

那么为什么世尊劝发流通呢?因为这有极大的度生功用。这要晓得观法甚深、要妙,它能够快速地救度常没众生以虚妄的爱著迷惑心漂流在六道中的命运。所以你要守持好这个观法,处处劝有缘人修持,使得一切见闻者同升于解脱之域。
这里也蕴含了很深的修心道理。“常没众生”,就是指众生一向都是缘着不清净的世俗境界,起各种的妄想、贪爱,心识迷惑掉了。一直在这种境缘当中攀缘、驰逐、取舍,生各种贪嗔、分别、造业,从而漂流在六道当中,这样一种惑业苦的流转无法切断。
现在怎样才能让他回心趣向解脱呢?那就是要让他一心专注在净土无漏的境相当中。这样他的心就转换成了一心专注清净,这样就能止息掉迷染的障惑之心,截断了漂流六道的业力。因此说这个观成就的时候,能够除灭五万亿劫生死之罪。而且由于一心专注净土,注想佛国的无漏境,等到他坚固成性之后,就和佛的愿力相合,决定被引摄到无漏的清净刹土,这样就能够彻底地截断生死的流转。因此有这样修法的极切要的要点,所以说“观法深要,急救常没众生”。为此世尊劝导阿难要好好地受持,广为流通。

三、从“说是语时”下,至“不得为比”已来,正明娑婆化主为物故,注想西方。安乐慈尊知情故,则影临东域。斯乃二尊许应无异。直以隐显有殊,正由器朴之类万差,致使互为郢匠。

三、从“说是语时”到“不得为比”之间,这是说明当时娑婆化主释迦如来正为着众生的缘故注想西方,当即安乐世界的弥陀世尊就彻知心意,因此现身在东方娑婆。这也是两土世尊心心无异,也就是当释迦许可要宣说的时候,弥陀就当即应现。所谓“隐显”是就此土众生而言,弥陀隐、释迦显,但是就法身而言并没有什么隐显的障隔。
为什么二土世尊各显于一方世界呢?这就是由于所化机的根器有差别,致使导师互相作为师匠来教导一方。“器朴”就是原材料的意思,指的是根器。

就此意中,即有其七:一、明告劝二人时也。二、明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也。

这里有七段内容:(一)说明是世尊劝告阿难和韦提两人的时候;(二)说明当世尊刚要宣说观想阿弥陀佛的时候,弥陀世尊应声就现前,这是来证成如是观就如是见佛,如是往生。这表示有感必应,有观必成,心想佛故就会现佛。这就是弥陀应声即现的表示义。

三、明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

(三)明示弥陀在空而立,这说明只要众生回转心来正念弥陀,愿生我国,立即就能往生。
这都是随感随应的意思,众生一启开信心正念,弥陀当即就现在他的心前,无有丝毫延误。这也是以佛心周遍的缘故、应物如响的缘故。

问曰:佛德尊高,不可辄然轻举。既能不舍本愿来应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

问:佛乃功德巍巍无上之人,不能轻易地站立。既然已经不舍本愿,以大悲心来回应的话,何故不端坐而赴机呢?“赴机”就是应着机感而显现的意思。

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回答:这里要知道佛的显相有特别的密意,都在表达着大悲心切,救苦心急,因此直接示现了站立接引的相。
这唯一是因为娑婆是一个极大的苦界,在这里面充满了各种杂乱的恶业,导致“八苦相烧,动成违返”: 就人类而言,也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这八种苦交相地煎熬、烧煮,常常不停地在逼恼着众生的心,有的时候是这种苦来烧,有的时候是那种苦来烧。总而言之,处在众苦交煎的状态里,没有一时的安乐。“动成违返”,就是指这个心动不动就成了颠倒。也就是凡夫内在有无量烦恼随眠,一触遇到顺境的时候就生贪,触遇到逆境就生嗔,触遇到中庸境就生痴。总而言之,一触到境缘的时候,就颠倒地起心,落在烦恼当中。无不是自造苦因、自食苦果,落在极错乱的如同疯子般的状态里,烦恼的病情十分地深重。
有人想:在这样的世间,不也有很多美好的境界吗?其实这样一种暂时的乐境,当下就是苦因,最终无不以苦而告终。或者说如同小孩食刀刃上的蜜,有割舌之患。乐里面隐含极大的过患。
“诈亲含笑”,就是说所谓世间的美好、快乐、圆满等等,它好像时时在含笑向人们招手,表现得非常亲爱。这是一种假相,众生的六根一触到的时候,就已经被俘虏了。
“六贼常随”,就是指在可爱境一出现的时候,心里一缘到生了贪著的时候,就落入苦中。“六贼”,就是指当即生起六种识和相应的各种烦恼。也就是一下就失掉了功德法财,造成了无量的后患,所以处处都是处在很危险的境地。
“三恶火坑,临临欲入”,“三恶火坑”就是指三恶趣烈火炽燃的极大火坑。众生就像一个盲目的小孩,非常幼稚,就贪火坑边上的这些名利声色等。一贪的时候,就有很多堕落到火坑。作为父母是非常焦急的,因为孩子没有见识,非常短浅,而且他把现前的一些具有蛊惑性的欲乐境当成是真实的乐,所以一心要去抓。而这个境的后面是一个极大的火坑,所以他东走西撞的时候,时时都可能走到坑边,掉落到火坑里,这叫“临临欲入”。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不赶紧迈步去救这些迷惑的凡夫小儿,那他一定会落在三恶道的火坑里,千劫万劫难以解脱。这是极其紧急的事,因此佛也显示立即作救度的行为,不能以一种缓慢端坐的方式赴应机感。
这也就是画弥陀接引图的时候,都是站立相的原因。他也是面对娑婆苦海,众生极危急的情况做救度。因此,我们也应该想想自己深陷在轮回苦海里,处处险情重生,非常地危急。因此我们在呼救的时候,也要向着上方的弥陀如来祈求,一心投入佛心。这样为佛愿摄持,就能解脱苦海。

四、明观音势至以为侍者,表无余众也。

(四)说到观音、势至作为弥陀左右的侍者,这是表示没有其他的法众。

五、明三尊身心圆净,光明逾盛也。

(五)说明西方三圣身心圆满清净,光明极其炽盛,超越凡流以及其他学位圣者。

六、明佛身光明朗照十方,垢障凡夫何能具睹?

(六)说明佛色身的光明朗照十方无边际的世界,有垢障的凡夫哪里能完全见到佛光的边际体量?这是无从洞悉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1-1 16:39

七、明佛身无漏,光亦同然。岂将有漏之天金比方之也?

(七)说明佛是无漏的身,发出的光也是无漏的光,有漏的天界阎浮檀金,哪里能比拟呢?这两者的体性相差亿万里之遥。

四、从“时韦提希见无量”下,至“作礼”已来,正明韦提实是垢凡女质,不足可言。但以圣力冥加,彼佛现时,得蒙接足。斯乃序临净国,喜叹无以自胜。今乃正睹弥陀,更益心开悟忍。

四、从“时韦提希见无量”到“作礼”之间,这是说明韦提希实际是具有烦恼垢染的凡夫女身,单凭自力根本不可能见到阿弥陀佛。但是以佛圣力冥冥中加被,就使得阿弥陀佛当即现前,这时候她就能够对佛接足作礼。
在序分中,当时以佛力加被,她的心已经能观缘到清净国土,当时禁不住地欢喜踊跃。现在是真正地见到了弥陀的色身,更加使得她心开意解,得到无生忍。

五、从“白佛言”下,至“及二菩萨”已来,正明夫人领荷佛恩,为物陈疑,生于后问。

五、从“白佛言”到“及二菩萨”之间,这是夫人领荷了佛的大恩,她发利他心,为未来世的众生陈述疑问,发起后面的请问。

此明夫人意者,佛今现在,蒙尊加念,得睹弥陀。佛灭后,众生云何可见也?

夫人的意思是,现在佛还在世上,我得到世尊的加被护念,得以睹见弥陀。在佛灭后,色身不在世界住留,众生没有世尊的加被护念,怎么能见到弥陀世尊呢?

六、从“未来众生”下,至“及二菩萨”已来,明其夫人为物置请,使同己见。

六、从“未来众生”到“及二菩萨”之间,这是说明夫人为了众生而作祈请,想要让众生跟自己一样能见到西方三圣。

七、从“佛告韦提”下,至“当起想念”已来,正明总告许说之言。

七、从“佛告韦提”到“当起想念”之间,这是佛总的告诉韦提希,许可为她宣说。

问曰:夫人置请,通已为生。及至如来酬答,但指韦提,不通生耶?

问:夫人这个祈请是普遍地为了一切众生,等到如来应答的时候,却只是指着韦提希,而没有通说一切众生,这是什么缘故?

答曰:佛身临化,说法以逗机。不请尚自普弘,何论别指而不等被?但以文略故无,兼为之心必有也。

回答:佛身随感而应化,都是以说法而巧逗机宜。众生不请尚且自己普弘大法,何况这是特别为众生祈请,怎么会不平等加被呢?只是因为这个行文简略,所以就省略掉了,但是如来兼为一切众生之心是一定有的。

八、从“七宝地上”下,至“华想”已来,正明教观方便。

八、从“七宝地上”至“花想”之间,这是正式教导观行的方便。

问曰:众生盲暗,逐想增劳。对目冥若夜游,远标净境,何由可悉?

这里有个怀疑:众生都是在盲目当中到处奔逐、攀缘,滋生各种的劳虑、辛苦。就是在他面前的境,也好像在暗夜里盲目行走那样,一无所见。何况是极深远的净土境界,怎么可能周详精细地观到呢?意思是说,众生这样盲目乱动的状态,怎么能观到那样极其深细微妙的佛果境界?心识和观境相差太远,他是没办法观出来的。

答曰:若望众生惑障,动念徒自疲劳。仰凭圣力遥加,致使所观皆见。

回答:如果按众生自身的烦恼障来看,他只是在不断地动妄念,徒自疲劳而已。在这样的烦恼妄动当中,就像一盆不断动荡的水,哪里能现出清净的影像呢?但要知道凭借佛力,在远处作加被的缘故,使得他勤行观想,就能见到深细的观境。

云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见也?欲作法者,诸行者等,先于佛像前,至心忏悔,发露所造之罪,极生惭愧,悲泣流泪。

怎么样作法使心安住而能够见到西方观境呢?要作法的话,诸行者首先要在佛像面前至心忏悔,发露以往所造的罪业,要生极度的惭愧,达到悲泣流泪的地步。

悔过既竟,又心口请释迦佛十方恒沙等佛。又念彼弥陀本愿。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处深。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指授开悟所观之境,愿得成就。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与不见,皆是佛恩力。

这样忏悔了罪业之后,又以心和口祈请释迦佛和十方恒河沙数诸佛来作加被。心里又要忆想阿弥陀佛的本愿,他是如何来摄受我、救度我,要相信以诚心能得到佛力加被。
这样做了之后,自己要表白:弟子某某(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生下来就是这个盲人的状况,完全处在无明当中,罪业如此深重。因此虽然佛跟我不障隔,但是以我自心业障的缘故,有很深的障碍,见不到佛。所以,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我,以佛力加持在我心上,能够帮我开出所观的境来,愿我顿然现见圣境,得到观想的成就。
“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与不见,皆是佛恩力”,这是表达自己一心向佛的决心:现在我要顿时从心里舍掉自己的生命,一心全部交给阿弥陀佛,至于见和不见,都是佛的恩德力加被。我就不再自作主张了,把心全部都交给弥陀,连生命都交出来。这就是基于自己对佛力的信心,发起了一心仰赖的心,因此连命都能够放下来归向阿弥陀佛,哪怕死了也不要紧。

噵此语已,更复至心忏悔竟已,即向静处,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

这样向着佛作了表白了以后,再至心忏悔。做完以后,就要住在一个静处,面向西方结跏趺坐,像前面的做法一样。

既住心已,徐徐转心想彼宝地杂色分明。初想不得乱想多境,境多即难得定,唯观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无问日夜,行住坐卧,身口意业,常与定合。唯万事俱舍,犹如失意聋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

这样心已经安住下来了,就缓缓地运转心想极乐宝地呈现各种的彩色,非常地分明。“徐徐转心”就是不要着急,心要很安闲。最初想的时候,不能乱想很多境,境多了就难以得定,只是观方寸、一尺等。就是首先观一个单一的境,先观方寸、一尺等容易观的境,再逐步地增长上去。
时间上要求一直坚持观想,或者一天、两天、三天,或者四天、五天、六天、七天,或者一月、一年、两三年等。不管是白昼还是黑夜,在行住坐卧当中,身口意业常常要与定相合。
要修观的话,一切万事都要全部舍掉。就好像一个已经丧失了神志的盲聋痴呆的人那样,一心只想这个,其他不想不问不缘。像这样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一心专注在这上面,三昧就容易得到。

若不如是,三业随缘转,定想逐波飞。纵尽千年寿,法眼未曾开。

如果不这样一心专注,锲而不舍,身口意三业不断地随着因缘而动转。稍微有一点定想,也随着妄念的波动早已打失掉了。这样稍微观一点又跑掉了,永远也难以凝聚成定力,使得观境现前。因此说,纵然经过一千年,法眼也不会开。这里“法眼”是指洞见净土圣境的眼睛。
再说一下“定想逐波飞”,波是指心里攀缘妄动,定想就像风平浪静的水中现的影像,而波浪一起的时候,就不现前影像,这个定想马上就失掉了。所以修观的时候,必须在静处一心专注,要离开一切的攀缘杂想,这个要求是很高的。

若心得定时,或先有明相现,或可先见宝地等种种分明不思议者,有二种见:一者想见。犹有知觉故,虽见净境,未多明了;二者若内外觉灭,即入正受三昧。所见净境,即非想见得为比校也。

如果心得了定,或者先有明相现前,或者会首先见到宝地等各种极其分明难思难议的净相,总的来说有两种见:一是想见,还有知觉的缘故,虽然见到净境,不是太明了;二是如果内外的觉想都灭掉了,那就入了正受三昧,所见的净土的净境,就不是前面的想见能比得了,这是真正地证入了三昧,与净土的圣境真实相应。

九、从“令其莲华”下,至“八万四千光”已来,正明宝华有种种庄严。

九、从“令其莲花”到“八万四千光”之间,说明莲花有各种庄严。

即有其三:一、明一一华叶备众宝色;二、明一一叶有众多宝脉;三、明一一脉有众多光色。此令行者住心,一一想之,悉令心眼得见。

这有三段细节:首先说明每一瓣花叶都具足百宝色,其次说明每一瓣花叶都有八万四千宝脉,再次说明每一宝脉都有八万四千光色。这是让行者心住在观境上,一一明了观想,使得心眼都见到。

既见华叶已,次想叶间众宝。次想宝出多光,光成宝盖。次想华台,台上众宝及珠网等。次想台上四柱宝幢。次想幢上宝幔。次想幔上宝珠,光明杂色,遍满虚空,各现异相。如是次第一一住心不舍,不久之间,即得定心。既得定心,彼诸庄严一切显现。应知。

已经见到了花叶后,再想花叶间的众多妙宝。又想一一宝都出很多光,光就变成宝盖。又想花台,台上有众多的妙宝和珠网等,再想台上有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又想幢上披下宝幔,又想幔有众多宝珠,珠子发出各种彩色光明,遍满虚空,这些光都现着各种不同的妙相。
像这样依照次第,一分一分住心观想而不舍离,不久就能得到定心。已经得到定心,极乐世界的这些庄严会全部显现,要知道这个要点。

十、从“了了”已下,辨观成相。

十、从“了了”以下,这是辨明观想修成的状况。

十一、从“华叶小者”下,至“遍覆地上”已来,正明叶叶有种种庄严。

十一、从“花叶小者”到“遍覆地上”以来,这是说明花叶有种种庄严。

即有其六:一、明华叶大小;二、明华叶多少;三、明叶间珠映多少;四、明珠有千光;五、明一一珠光变成宝盖;六、明宝盖上照虚空,下覆宝地。

这有六段细节:(一)说明花叶最小达二百五十由旬;(二)说明花上有八万四千瓣花叶;(三)说明叶和叶之间有百亿摩尼珠;(四)说明每一颗摩尼珠都含有千种光色;(五)说明每一道的珠光都变成了宝盖;(六)说明宝盖光明辉映,上照着虚空,下覆盖着宝地。

十二、从“释迦毗楞伽”下,至“以为校饰”已来,正明台上庄严之相。

十二、从“释迦毗楞伽”到“以为校饰”之间,说明台上的诸庄严相。即莲花台由释迦毗楞伽宝而成,上有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作为严饰。

十三、从“于其台上”下,至“妙宝珠以为映饰”已来,正明幢上庄严之相。

十三、从“于其台上”到“妙宝珠以为映饰”之间,这是说明宝幢上的庄严相。

即有其四:一、明台上自有四幢;二、明幢之体量大小;三、明幢上自有宝幔,状似天宫;四、明幢上自有众多宝珠,辉光映饰。

这有四段细节:(一)说明台上有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二)说明宝幢的体量如同百千万亿须弥山;(三)说明幢上面有自然显现的宝幔,形如天宫;(四)说明宝幢上有很多宝珠,放着光辉作为映饰。

十四、从“一一宝珠”下,至“施作佛事”已来,正明珠光有不思议德用之相。

十四、从“一一宝珠”到“施作佛事”之间,这是说明幢上的珠光有不可思议的德用之相。

即有其五:一、明一一珠有多光;二、明一一光各作异色;三、明一一光色遍于宝土;四、明光所至处,各作异种庄严;五、明或作金台珠网华云宝乐,遍满十方。

有五段细节:(一)说明每颗宝珠都含有八万四千光;(二)每一种光色都作八万四千种色;(三)说明每一种光色遍照到宝严国土;(四)说明光明所到之处,能够作各种的庄严;(五)说明这些光或者化作金台、珠网、花云,或者传出宝音乐等,遍满了十方极广大的区域。

十五、从“是为”已下,总结观名。

十五、从“是为”以下是总结观名。

十六、从“佛告阿难”下,至“比丘愿力所成”已来,正明华座得成所由。

十六、从“佛告阿难”到“比丘愿力所成”之间,这是说明这样殊胜微妙的花座是由弥陀愿力所成。

十七、从“若欲念彼佛者”下,至“自见面像”已来,正明重显观仪。如前次第住心,不得杂乱也。

十七、从“若欲念彼佛者”到“自见面像”之间,这是再次显示观想的仪轨或法则。要像前面那样次第使心安住,不能杂乱。

十八、从“此想成者”下,至“生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结观成相,即有二益:一明除罪益;二明得生益。

十八、从“此想成者”到“生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观想成就的状况,有两种利益:(一)观想成就能够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二)明观想成就必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

十九、从“作是观者”下,至“名为邪观”已来,正明辩观邪正相。

十九、从“作是观者”到“名为邪观”之间,这是说明观行邪正的状况。

斯乃华依宝地,叶间奇珍,台莹四幢,光施佛事。

这是总结赞颂偈:依着宝地显现了佛的莲花座,这是十分地奇妙、庄严,在叶和叶之间莹饰着奇珍妙宝,在珍宝台上竖立着四根宝幢,上面有各种妙宝珍珠作为严饰,放着各种的光辉。这些光明作种种变化,作佛利生的事业。

上来虽有十九句不同,广明华座观竟。

以上有十九句的细节,详细地说明了花座观。

思考题

1、弥陀站立赴机有何密意?
2、众生心识昏盲,观极深远的净土境界为什么能见到?
3、作观前,如何在佛像前忏悔、请佛加被?这对我们修行有何启发?
4、解释:“定想逐波飞”。说明如何修观才能现前净土的真实境界。
5、思维阿弥陀佛莲花座的庄严。即次第思维:
(1)莲花的种种庄严;(2)莲花台的诸庄严相;
(3)宝幢上的庄严相;(4)幢上珠光的德用之相。
6、花座观成就有何利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9 11:16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佛告阿难和韦提希:已经观想见到了花座以后,接着应当观想佛身。为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在一切众生的心想当中,所以你们心里想佛的时候,这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自己的心这样观想佛,自己的心就会现出佛身。诸佛正遍知海无碍地照见,当观想佛时,就从自己的心想中现出佛身来。以这个缘故,你们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阿弥陀佛如来应供正遍知正等觉。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想彼佛的方法是,首先想他的身像,逐步地进行,最终会见到真实的佛身。首先想像的时候,应当做到闭眼开眼都见到一尊宝像,如同阎浮檀的金色,坐在花上。
见到宝像安坐花座后,心眼得开,了了分明,就见到极乐国土的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各种的宝罗网弥漫在虚空当中。见到这些事相时,要使得它极其明了,如同观手掌那样清晰。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在这样见到后,又想出一朵大莲花在佛的左边,像前面的莲花的一样。又观想一朵大莲花在佛的右边。想观世音菩萨的身像坐在左花座上,也作金色,跟前面无差别。又想大势至菩萨的像坐在右花座上。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这个想观成的时候,佛菩萨的像都放光明,金色的光照着宝树。每一株树下也有三个莲花,在莲花上各有一佛、二菩萨的西方三圣像。总而言之,在极乐国土里到处都有三圣的形像。
这个观想成就时,行者会闻到水流、光明以及宝树、凫雁、鸳鸯都在宣说妙法,出定入定恒时闻到妙法。

【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 [1]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行者所闻的这个法,在出定的时候,能够忆持不忘,让它跟修多罗契合。如果不契合,就叫做妄想;如果契合,就是粗想见到极乐世界。这叫像想,名为第八观。作这种观想,能够除灭无量亿劫生死之罪,在现身当中得到念佛三昧。

八、就像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三:

第八、在像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次辨观相,最后结成,有十三段: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所以者何”已来,正明结前生后。言“所以者何”者,是其问也,所以须想佛者何。

一、从“佛告阿难”到“所以者何”之间,这是承前启后的句子。说到“所以者何”,是提出问题:之所以要观想佛的原因是什么?

二、从“诸佛如来”下,至“心想中”已来,正明诸佛大慈,应心即现,有斯胜益,故劝汝想之。

二、从“诸佛如来”到“心想中”之间,这是说明诸佛有大慈悲心,应着众生观想的心,就会在他心中显现,有这样殊胜的利益,因此劝你观想佛的身像。

问曰:韦提上请,唯指弥陀。未审如来今总举诸佛,有何意也?

问:韦提上面祈请唯一是指阿弥陀佛,不清楚如来现在总的举出诸佛来回答,这有什么用意?

答曰:欲显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等齐无二。端身一坐,影现无方。意赴有缘,时临法界。

回答:这是要显示诸佛同证了法报化三身,同圆了悲智果位,平等无别,佛佛都是如此。他们都住在法界里,顺着众生的善缘而随机影现,并没有固定的方所。

言“法界”者,有三义:一者心遍故解法界,二者身遍故解法界,三者无障碍故解法界。

说到“法界”,有三个意思:(一)心周遍的缘故,称为法界;(二)身周遍的缘故,称为法界;(三)无障碍的缘故,称为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因为心到哪里,身也跟着到,身是随着心的,所以说是法界身。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言“入众生心想中”者,乃由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即以无碍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现。但诸行者,若想念中,若梦定中见佛者,即成斯义也。

“法界”是指所化的境即众生界。“身”是指能教化的身,指的是诸佛的身。“入众生心想中”,这是说由于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就以无障碍智了了明知,也就当即能入到他的心想中显现。诸行者或者在想念中或者在梦中、定中见到彼佛,就是这个涵义。

三、从“是故汝等”下,至“从心想生”已来,正明结劝利益。

三、从“是故汝等”到“从心想生”之间,这是总结劝导求取观想的利益。

此明标心想佛,但作佛解。从顶至足,心想不舍。一一观之,无暂休息。或想顶相,或想眉间白毫,乃至足下千辐轮之相。作此想时,佛像端严相好具足了然而现。

这是要定好心专一地想佛,只作佛来理解。从头到脚,心里一直想着不离开。这样一一地观出来,没有暂时的间断。或者观想佛的无见顶相,或者想眉间白毫相,乃至足下的千辐轮相。这样作观想的时候,就会出现庄严端正的佛像,具足相好,了了然现在心前。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9 11:17

乃由心缘一一相故,即一一相现;心若不缘,众相不可见。但自心想作,即应心而现,故言“是心即是三十二相”也。言“八十随形好”者,佛相既现,众好皆随也。此正明如来教诸想者具足观也。

这是由于我们的心缘着一个一个相的缘故,就有一个一个相的显现;心如果不缘,这些相就见不到。自己的心这样想作,就会应着心出现,因此说“是心即是三十二相”。说到“八十随形好”,这是因为佛像已经现出了,众多的随形好也都要随着它显现,这也是说明如来教导诸行者在观想时要作完整的观想。

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缘相,如作也。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现,即心是佛也。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

说到“是心作佛”,就是依着自己的信心来缘着佛的相好,如同在心里作出佛来。说“是心是佛”,是指心里能这样想佛,佛身就依着自己的心而显现,这样心里就出现了佛,因此说“是心是佛”。离开这个心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心外的佛。

言“诸佛正遍知海”下,此明诸佛得圆满无障碍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之心。但能作想,即从汝心想而现,似如生也。

说到“诸佛正遍知海”以下的内容,是说明诸佛都证得了圆满无障碍的大智慧。无论众生作意或者不作意,都恒时能够周遍地了解一切众生的心念。只要你的内心能这样作想,诸佛加被,就从你的心想里显现出佛身,就好像生出来一样。

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

有的行者把这一门的含义理解成要作唯识法身观,或者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这样理解是大的错误,绝对和佛经的本义没有少分相似。
因此,善导大师特别把这里的法界解释成众生界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解释成自己的心,以信心这样缘想佛作观,自己的心就会现出如是的佛身来,而不作其他的理解,都是住心观像上面来解释的。

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

这里说到的“想像”,这是自心假立出来的佛身三十二相,这不是指真如法界身。因为真如法性哪里有相状可缘?又哪里有色身可取呢?然而法身没有色相,根本不是眼识所对的境,更没有人类妄识前的事物可以作比方,因此唯一取无色相的虚空来譬喻法身的体性。

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要知道,这一部十六观门的法从头到尾都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根本没有说无相离念。这个看清了就明白,从第一观开始一直到十三观为止,都是要指定方所,立好所观的境相,然后心住在上面来取境。从头到尾都是观一个个有相的净土境界,根本没有说到无相离念,因此大师这样解释非常正确。
如来为什么这样设立观法呢?这是因为如来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要让末代的罪浊凡夫立相住心还做不到,何况离相而求呢?就好像没有神通本领的人,想在虚空里建立舍宅那样,这是做不到的。

四、从“是故应当”下,至“三佛陀”已来,正明如前所益,专住必成,展转相教,劝观彼佛也。

四、从“是故应当”到“三佛陀”之间,这是说明基于有前面这样一想佛就能现出佛身的利益,只要专心安住必定成就,因此再再地教诲、劝导行者观想彼佛的身像。

五、从“想彼佛者”下,牒前生后。言“先当想像”者,定所观境。

五、“想彼佛者”,是承前启后的句子。“先当想像”,这是指定所观的境。

六、从“闭目开目”下,至“如观掌中”已来,正明辩观成相。

六、从“闭目开目”一直到“如观掌中”,这是说明观想成就的状况。

即有其四:一、明身四威仪,眼之开合,见一金像似现目前,常作此想;二、明既能观像,像即须有坐处,即想前华座,想像在上而坐;三、明想见像坐已,心眼即开;四、明心眼既开,即见金像及彼极乐诸庄严事,地上虚空了然无碍。

这有四段细节:(一)说明身体在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无论是开眼合眼,总要见到这一尊金像好像现在眼前那样,常常要作这一观想;(二)说明已经能做到观出佛像,那么佛像就应当有他的坐处,因此就要想前面观的莲花座,想佛像就坐在上面;(三)已经能想出佛像坐在花座上的时候,心眼当即打开;(四)这个心眼既然打开,就真正见到了金佛像以及极乐世界的各种庄严事,无论是地上、虚空中的情景,都了了然没有障碍。

又观像住心之法,一如前说,从顶一一想之。面眉毫相,眼鼻口耳,咽项肩臂手指。又由心向下,想胸腹脐阴,胫膝(⻊+尃)足,十指千辐等,一一想之。

接着说观像、心住在所缘上的方法。就如同前面所说,从顶部一一地观想出来,面部、眉目、白毫相、眼、鼻、口、耳、咽喉、颈项、肩膀、手臂、手指。又由心间往下观想胸部、腹部、脐部、阴藏、大腿、膝盖、小腿、脚掌、十指、千辐轮相等,这样一段一段观想。

从上向下名顺观,从下千辐向上名逆观。如是逆顺住心,不久必得成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叫做顺观,从下面的千辐轮相往上观叫做逆观。像这样无论顺观、逆观,心次第地安住作观,不久就能观成佛像。

又佛身及华座、宝地等,必须上下通观。然十三观中,此宝地、宝华、金像等观最要。若欲教人,即教此法。但此一法成者,余观即自然了也。

而且无论佛身、花座、宝地等,都必须上上下下贯穿起来通观。在十三观里面,以宝地、宝花、金像等观最为重要。如果你想教人就教这个观法,只要这一法修成了,其他的观都自然明了。

七、从“见此事已”者,结成上像身观,生后二菩萨观也。

七、从“见此事已”这一句,这是总结上面的弥陀色身像观,发起后面观音、势至二菩萨的观法。

八、从“复当更作一大莲华”下,至“坐右华座”已来,正明成上三身观,生后多身观。

八、从“复当更作一大莲花”到“坐右花座”之间,这是表明修成了上面的西方三身观,然后发起国土中遍满了三身的观想。

欲观此二菩萨者,一如观佛法也。

要观二大菩萨的身相,完全跟观佛的方式一样。

九、从“此想成时”下,至“遍满彼国”已来,正明结成上多身观,生后说法相。

九、从“此想成时”到“遍满彼国”之间,这是总结成立上面修出了多身观,然后发起后面国土万物说法的相状。

此明诸行者等,行住坐卧,常缘彼国一切宝树、一切宝楼华池等。若礼念,若观想,常作此解也。

这是说明行者行住坐卧,常时缘着彼国的一切宝树、宝楼、花池等,或者是礼拜而忆念,或者是端坐而观想,常常要做这样理解。

十、从“此想成时”下,至“忆持不舍”已来,正明因定得见极乐庄严。又闻一切庄严,皆能说于妙法。既见闻此已,恒持莫失,名守定心也。

十、从“此想成时”到“忆持不舍”之间,这是说明因为三昧成就而见到了极乐世界的庄严,又听到了一切的庄严相都在宣说妙法。这样见闻净土净相以后,要恒时保持不要让它失去,这叫做守住定心。

十一、从“令与修多罗合”下,至“见极乐世界”已来,辨观邪正之相。

十一、从“令与修多罗合”到“见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辨明观行邪正的相状。

十二、从“是为”已下,总结。

十二、“是为”以下就是总结句。

十三、从“作是观者”下,至“得念佛三昧”已来,正明克念修观,现蒙利益。

十三、“作是观者”到“得念佛三昧”之间,这是说明能够一心专注地修观,现世就得到大利益,也就是成就念佛三昧,除灭无量亿劫生死之罪。

斯乃群生障重,真佛之观难阶。是以大圣垂哀,且遣注心形像。

这是大师最后总结的赞偈:这就是因为众生有很深的业障,难以一下子观出真佛的色身,因此大圣释迦牟尼佛垂下慈悲,设立方便,先教众生住心观佛的形像。等到这个观成了,就会见到佛具足无量相好的微妙色身。

上来虽有十三句不同,广明像观竟。

以上说到十三句,详细地阐明了像观的观法。

思考题

1、善导大师如何解释“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对此为何不能理解成要作唯识法身观,或者作自性清净佛性观?
2、应如何观弥陀色身像?


[1] 修多罗:所指有二:(一)为一切佛法之总称;(二)特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类,此时又意译为契经、正经、贯经。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15 18:31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这个像观修成以后,接着要观无量寿佛的身相和光明。阿难你要知道,无量寿佛的色身犹如百千万亿夜摩天的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的白毫右旋宛转,如同五座须弥山。佛眼清净犹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佛色身的毛孔演出光明,如同须弥山王。佛色身的圆光,有百亿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广大。在圆光里,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每一尊化佛都有无数的化菩萨作为侍者。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

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都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种好又有八万四千光明,每一光明都普照着十方世界的念佛众生,摄取他们的心而不舍离。像这样佛色身的光明相好,以及变现的化佛,没办法用语言描述到他的量。行者只应当忆念,使得心眼现见。一旦见到了无量寿佛的色身相好以及化佛,就见到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的缘故,称为念佛三昧。作这样的观行,就叫做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的缘故,也就见到了佛心。佛的心就是大慈悲,以无缘的慈悲摄受法界一切众生。能够这样作观,在命终舍掉报体,要前往他世的时候,就一定生在诸佛前,得证无生法忍。以这个原因,智者应当细心谛观无量寿佛。

【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观无量寿佛的色身,应当从一个相好进入。先只观眉间的白毫相,使得它极其明了。一旦见了眉间的白毫相,佛色身的八万四千相好自然会现在心前。一旦见到了无量寿佛,就见到十方无量诸佛。而以亲见无量诸佛的缘故,诸佛就现在心前,为行者授记。这就是遍观一切诸佛的色身相,叫做第九观。这样作观,称为正观;如果观成其他,叫做邪观。

九、就真身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二。

第九、在真身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观相,最后结成。有十二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身相光明”已来,正明告命,结成前像观,生后真身之观也。

一、从“佛告阿难”到“身相光明”之间,这是承前启后的句子。是佛告命阿难和韦提希,结成前面的像观,发起后面的真身观。

二、从“阿难当知”下,至“金色”已来,正明显真佛之身相,逾天金之色也。

二、从“阿难当知”到“金色”之间,这是正式显明佛真身的显色超越了夜摩天阎浮檀的金色,用百千万亿倍来作比拟。

三、从“佛身高六十”下,至“由旬”已来,正明身量大小。

三、从“佛身高六十”到“由旬”之间,这是说明色身的形量极其高广,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由旬。

四、从“眉间”下,至“菩萨为侍者”已来,正明总观身相。即有其六:

四、从“眉间”到“菩萨为侍者”之间,这是总的观想佛色身的相好。有六分细节:

一、明毫相大小;二、明眼相大小;三、明毛孔光大小;四、明圆光大小;五、明化佛多少;六、明侍者多少。

(一)说明眉间的白毫相有五座须弥山那么大;(二)说明佛的眼目黑白分明,宛如四大海水;(三)说明佛身的每一个毛孔中,都发出如同须弥山那样大的光明;(四)说明佛身的圆光有百亿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五)说明圆光当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的化佛;(六)说明每一尊化佛有众多无数的菩萨作为侍者。
这样总的说明了所观的弥陀色身妙相的情况。

五、从“无量寿佛”下,至“摄取不舍”已来,正明观身别相,光益有缘。即有其五:一、明相多少;二、明好多少;三、明光多少;四、明光照远近;五、明光所及处遍蒙摄益。

五、从“无量寿佛”到“摄取不舍”之间,这是显明观想佛色身的差别妙相,而且放出的光明利益一切有缘众生。这有五分细节:(一)说明佛身有八万四千相;(二)说到每一相都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三)说到每一随形好都有八万四千光明;(四)又说到光明普照到十方无数的世界;(五)说到凡是被光明照到的众生,都特别蒙受佛光的摄化加持。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问:修持各种行门,只要能够回向都能得以往生,为什么佛光普照唯一摄受念佛者呢?

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答:这有三个意义。总的要知道缘起最关键,包括亲缘、近缘和增上缘三者,说明佛光偏照有缘人。
(1)明白亲缘的含义。这是指众生一起了信愿,发起了念佛的修行,从口里常常称念佛的名号,佛当即就听到了;身体常常礼敬佛,佛也当即见到了;心里常常缘念、忆想佛,佛也是非常清楚的了知。众生非常真心、恒常地忆念佛,佛也是真心恒常地忆念众生,彼此的身口意三业联络紧密,不相舍离,这叫亲缘。
由于缘亲的缘故,就能得到特别的利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15 18:32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2)明白近缘的含义。近缘是指佛心和众生心之间没有毫厘许的距离,众生真心愿见佛,佛就应念现在他的眼前,这就叫做近缘。在众生真诚心中念佛,佛当即就降临在他的心中。就好像池水清净的时候,月影当即现前。当然,现前的情形有模糊、清晰的差别。业障越来越清净的时候,就能真正见到佛身;业障没有清净的时候,佛身也现了,只是自己没见到或见得不真切。这就叫做近缘。以近缘的缘故,一心念佛当下得蒙佛摄受。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3)明白增上缘的含义。就是佛给众生加了一把力,能够把他拉起来往生净土。众生一心称念佛的时候,就像平常说大力士解除了众多势力的围攻,或者像劫末火烧毁世界那样,凭借佛的力量能够除掉多劫的罪业。而且在临命终时,佛和圣众亲自来迎接。各种的邪业系缚就不能做障碍,因此能顺利往生。这叫做增上缘。
反过来想,如果众生不一心靠着大力量的阿弥陀佛,在他临命终的时候,累世所造的罪业、各种冤家债主都会作障碍。凭这种情形是无法摆脱生死业系而生到界外净土的。但是由于佛力摄持的缘故,就像大力士拽住小孩,能把他一下子抛置到净土那样。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广显念佛三昧竟。

此外其他的众行虽然也称为善行,但与念佛相比,是根本比不上的。因此在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的功能。比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里,唯一说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佛国。在《阿弥陀经》中也说到:一日至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西方国土,十方恒河沙数诸佛也出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来证成此法门真实不虚。而且在此经的定、散文中,唯一标明专念名号得生。这是有很多例证的。
以上详细地显明了念佛三昧的含义。

六、从“其光相好”已下,结少显多。辄欲观者,难为周悉。

六、从“其光相好”以下,这是结少显多。也就是语言只是少量地叙述,显示还有极广多无法测量、陈述的情况。要完全观察清楚弥陀色身的情况,这是很难完备、周全地宣说的。

七、从“但当忆想”已下,正明庄严微妙,出过凡境。虽未证目前,但当忆想令心眼见也。

七、从“但当忆想”之下,这是说明弥陀色身的庄严微妙,无数倍超出凡夫心识所见的境界。但作为行者,虽然目前没有亲自证到,也不要紧,只要专一地忆想,得到佛加被,最终会让心眼见到。
所以有很多事情不是说一下子就要说清楚,只要按照方法去做,最终证到了,就自然明白,在这之前是说不清楚的。

八、从“见此事者”下,至“摄诸众生”已来,正明功程不失,观益得成。即有其五:一、明因观得见十方诸佛;二、明以见诸佛故,结成念佛三昧;三、明但观一佛,即观一切佛身也;四、明由见佛身故,即见佛心也;五、明佛心者慈悲为体,以此平等大慈普摄一切也。

八、从“见此事者”到“摄诸众生”之间,这是说明观想的功夫不会白费,所谓功不唐捐,这样观想一定会成就极大的利益。
这有五段内容:(一)以这样观弥陀的色身,就能够见到十方诸佛。所谓的见一佛即见一切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个西方净土是大总持法门。常常说的两句话:生一土即生一切土,见一佛即见一切佛,表示他能够在一法中圆摄一切;(二)要知道见到诸佛的缘故,就成就了念佛三昧。所谓的念佛三昧就是在定境中见无量诸佛。在净土经里都这样宣说。当真正观想成就的时候,就会在自己心中见到无量诸佛。(三)说明只要观一佛,就能观到一切佛身;(四)说明由见佛身的缘故,就见到了佛心。这也是很妙的事,一旦见到了佛身,就见到了佛心。(五)佛心是以慈悲为体性,他是以平等的大慈,普遍地摄引一切众生。一旦见到佛身无量的相好光明,而且光中出无数的化佛、化菩萨。每一个光明都在普照十方世界的众生,饶益他。那么这种身相就是大慈悲的表现,也就是大悲周遍力用开展到极致的显现。因此,你一旦见到了佛身,就见到了佛心。身和心是不可分的。

九、从“作此观者”下,至“得无生忍”已来,正明舍身他世,得生彼益也。

九、从“作此观者”到“得无生忍”之间,这是说明行者一旦这一世的身寿穷尽,他就会舍开这个身体到他世去,当即就会生到极乐世界,得到利益。

十、从“是故智者”下,至“现前授记”已来,重明结劝修观利益。即有其五:一、明简出能修观人;二、明专心谛观无量寿佛;三、明相好众多,不得总杂而观,唯观白毫一相。但得见白毫者,一切众相自然而现也;四、明既见弥陀,即见十方佛也;五、明既见诸佛,即于定中得蒙授记也。

十、从“是故智者”到“现前授记”之间,这是再次以修观的利益来劝发行者的信心。
这有五个细节:(一)是简出能修观人是智者;(二)要求专心谛观无量寿佛;(三)是说明相好众多,不能总的混杂而观。它的诀窍是,首先唯一观白毫一相,只要能见到白毫相,一切相好自然就能现在心前,因此需要从观白毫入手。这也是一即一切,不可思议。这都是世尊很大的摄生方便,里面有很大的加被和善巧。你观一个白毫相,结果八万四千相都会历历分明地现前。(四)已经见到了阿弥陀佛,就见到了十方佛。这确实是很妙的,观一个白毫相,就展开来见无量的微妙相好,见到一尊佛,就展开来见到了十方一切佛,所以从一毛孔中深入一切法界。(五)说明已经见到了诸佛,就在定中得到诸佛授记。这就是成佛的大事已经定了。

十一、从“是为遍观”已下,总结。

十一、“是为遍观”以下是总结句。

十二、从“作是观”已下,正明辨观邪正之相。

十二、从“作是观”以下,正明辨观邪正的相。

斯乃真形量远,毫若五山。震响随机,光沾有识。欲使含灵归命,注想无遗。乘佛本弘,齐临彼国。

这是最后的赞颂偈:这就是佛的真身形量,那是极其的微妙、广远,完全不是凡夫心识所及。单是一个白毫都像五座须弥山那样高广。佛的梵音声响,如大雷震,在法界一切处随机而作化导。佛的光明普照到十方无数国土,摄受一切有缘众生。总的来说,就是要使一切含灵归命阿弥陀佛,一心专注观想佛的色身而无遗漏。这样,一定会乘着佛的本弘誓愿,都能够现生生入极乐国土。

上来虽有十二句不同,广明真身观竟。

以上说到了十二句,详细地阐明了真身观的修法。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已经了了分明地观见了无量寿佛之后,接着应当观想观世音菩萨。菩萨身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呈现紫金色的身相,顶部有肉髻。颈部有圆光,各方面都达百千由旬。在圆光里有五百化佛,就像毗卢遮那佛示现了本师释迦牟尼佛一般。一一化佛各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围绕作为侍者。而且全身的光明中,都有五道众生一切色相在里面显现。

【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

观世音菩萨顶上以毗楞伽摩尼宝作为天冠,天冠当中有一尊站立的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部呈现如同阎浮檀金色的色泽,眉间的白毫相具足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都化出无量无数百千化佛,每一尊化佛都有无数化菩萨作为侍者。总而言之,变现自在,弥漫了十方世界。手臂如同红莲花色。

【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色身相,以八十亿微妙光明作为璎珞。在璎珞当中,普现着一切的庄严事。手掌显现五百亿杂莲花色,十个手指每一个指端都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每一画都有八万四千色,每一色都有八万四千光,光明极其柔软,普照一切。菩萨就是以这样的微妙宝手,接引法界众生。

【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菩萨举足时,足下出现了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花弥满散布在一切处。
菩萨其余的身相具足众好,如同阿弥陀佛一样。唯一顶上的肉髻相和无见顶相不及世尊。如此观想,即是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称为第十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佛告诉阿难:“如果想观想观世音菩萨,应当这样作观。这样作观的话,不会遇到各种灾祸,而且能够净除业障,遣除无数劫的生死之罪。这一位大菩萨,只要闻到名号,尚且能获得无量福德,何况谛观?”

【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如果有想观观世音菩萨身相者,首先观菩萨顶上的肉髻,其次观天冠,其余的众相也要依次第而观,都要使其了了分明,就像观掌中物一样。这样作观,称为正观;如果观成其他,叫做邪观。

思考题

1、修持各种行门,只要回向净土都能得以往生,为什么阿弥陀佛光明普照唯一摄受念佛者呢?
2、念佛三昧的含义是什么?
3、修真身观的诀窍是什么?修成有何利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15 18:32

十、就观音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五:

第十、在观音观中,也是先举名目,再辨明观相,最后结成。有十五段: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菩萨”已来,正明结成前真身观,生后菩萨观。

一、从“佛告阿难”到“菩萨”之间,这是承接上面修成了弥陀真身观,发起后面的菩萨观。

二、从“此菩萨身长”下,至“皆于中现”已来,正明总标身相。即有其六:

二、从“此菩萨身长”到“皆于中现”之间,总的标明菩萨的身相。有六段细节:

一、明身量大小;二、明身色与佛不同;三、明肉髻与佛肉髻不同;四、明圆光大小;五、明化佛侍者多少;六、明身光普现五道众生。

(一)菩萨的身量是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二)身体是紫金色,与阿弥陀佛不同,阿弥陀佛如同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三)明肉髻与佛肉髻不同;(四)颈项的圆光有百千由旬;(五)圆光中化出五百化佛,每尊佛都有五百化菩萨和无量诸天作为侍者;(六)最后说到全身的身光当中,都普现六道众生的情景。

三、从“顶上毗楞伽”下,至“二十五由旬”已来,正明天冠之内化佛殊异。

三、从“顶上毗楞伽”到“二十五由旬”之间,这说明菩萨顶部的天冠里立着化佛,有二十五由旬。

四、从“观音”已下,正明面色与身色不同。

四、从“观音”以下,这是说明菩萨的面色是阎浮檀金色,跟身体的紫金色不同。

五、从“眉间”下,至“莲华色”已来,正明毫光转变,遍满十方,化侍弥多,臂比红莲之色。

五、从“眉间”到“莲花色”之间,这是说明白毫光有种种的变化,遍满十方世界,化出来的佛与侍者数目极多,手臂好比红莲花色。

即有其六:一、明毫相作七宝色;二、明毫光多少;三、明光有化佛多少;四、明侍者多少;五、明化侍变现遍满十方;六、明观音宝臂,色如红莲。

这有六段细节:(一)白毫相作七宝色;(二)白毫发出的光明有八万四千种;(三)每一种光明中都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四)每一尊化佛都有无数化菩萨作为侍者;(五)这些化佛和侍者菩萨作种种变现,遍满了十方世界;(六)观音的手臂如红莲花色。

六、从“有八十亿光明”下,至“庄严事”已来,正明身服光璎,非众宝作。

六、从“有八十亿光明”下到“庄严事”之间,这是说明菩萨身体披服着光明的璎珞,也就是由光明自然显成璎珞的相,而不是由各种宝作成的。

七、从“手掌作五百亿”下,至“接引众生”已来,正明手有慈悲之用也。

七、从“手掌作五百亿”到“接引众生”之间,这是说明手有拔苦与乐的大用。

即有其六:一、明手掌作杂莲之色;二、明一一指端有八万印文;三、明一一文有八万余色;四、明一一色有八万余光;五、明光体柔软,等照一切;六、明以此宝光之手接引有缘也。

这有六段细节:(一)菩萨的手掌作杂莲花色;(二)十个手指端都各有八万印文;(三)每一印文中有八万四千色;(四)每一种色中有八万四千光;(五)光的体性柔软,平等普照一切;(六)就是以这样的宝光妙手接引有缘众生。

八、从“举足时”下,至“莫不弥满”已来,正明足有德用之相。

八、从“举足时”到“莫不弥满”之间,这是说明菩萨的妙足具足德用的情形。经中说到,举足的时候,足下出现千辐轮相,而且自然化成了五百亿光明台;下足的时候,有金刚摩尼花弥满、散布在一切处。

九、从“其余身相”已下,指同于佛。

九、从“其余身相”之下,说明各种相好都与阿弥陀佛相同。

十、从“唯顶上”下,至“不及世尊”已来,正明师徒位别,果愿未圆,致使二相有亏,表居不足之地也。

十、从“唯顶上”到“不及世尊”之间,这是说明师徒之间地位有差别,在果上行愿还没有完全成满,致使观音次居于补处,还不及教主阿弥陀佛,表现在肉髻相和无见顶相还有欠缺。这是示现居于不足之地。

十一、从“是为”已下,总结。十二、从“佛告阿难”下,至“当作是观”已来,正明重结前文,生其后益。

十一、从“是为”以下,总结。十二、从“佛告阿难”到“当作是观”之间,这是再次承接前文,发起后面宣说利益。

十三、从“作是观者”下,至“何况谛观”已来,正明劝观利益。

十三、从“作是观者”到“何况谛观”之间,这是以观想的利益来劝发行者的信心,提起行者的渴仰、渴慕之心。

十四、从“若有欲观观音”下,至“如观掌中”已来,正明重显观仪,劝物倾心,使沾两益。

十四、从“若有欲观观音”到“如观掌中”之间,重新显示观想的仪则或者法则,劝导行者倾注心力于观行,使其得到两种利益——所谓不遇诸祸和净除业障。在净障里,又说到了能除无数劫生死之罪。

十五、从“作是观已”下,正明辨观邪正相。

十五、从“作是观已”下,这是辨明观行邪正的相状。

斯乃观音愿重,影现十方。宝手舒辉,随机引接。

最后赞偈云:这是观音菩萨有很深重的悲愿,分身无数化现在十方世界,而且以柔软的宝手放出无量光明,随机接引一切众生。

上来虽有十五句不同,广明观音观竟。

以上说到十五句,详细地说明了观音观的修法。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接着要观想大势至菩萨,菩萨的身量大小如同观世音,项部的圆光各面都是百二十五由旬,照着二百五十由旬的范围。全身的光明都普照十方国土,呈现紫金色,有缘的众生都能见到菩萨的光明。只要见到菩萨一毛孔的光明,就随即见到十方无量诸佛的净妙光明。以这个缘故,称此菩萨为“无边光”。由于菩萨以智慧光明普照一切有缘,使他们都能脱离三恶趣,得到无上力,因此称此菩萨为“大势至”。

【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这位大菩萨的天冠当中有五百宝花,每一朵宝花上有五百宝台,每一台中都显现出十方诸佛清净国土的广长之相。顶上的肉髻如同红莲花。在肉髻上有一个宝瓶盛满了诸种光明,光明中普现诸佛的事业,其余的身相都与观世音同等无别。

【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

在菩萨行走的时候,十方世界普皆震动。在大地震动的地方,普现了五百亿莲花,每一朵莲花都像极乐世界的莲花那般庄严、高广、显耀。

【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当菩萨端坐的时候,西方七宝国土,一时间普皆动摇。而且从下方的金光佛刹到上方光明王佛刹之间,无量尘数分身的无量寿佛、分身的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都普皆云集于极乐国土,清晰整齐地显现在虚空中,各自坐着莲花座演说妙法,度脱苦难众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15 18:33

【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这样作观,称为观见大势至菩萨。这是在观想大势至菩萨的色身之相,这样观菩萨称为第十一观。它的效果是能遣除无数劫以来的阿僧祇生死罪业。而且作观者能不处胞胎,常常游于诸佛的净土。以上两观成就,称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十一、就势至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三:

第十一、在势至观里,也是先举名目,次辨观行相状,最后总结。有十三段细节:

一、从“次观大势至菩萨”者,总举观名。

一、“次观大势至菩萨”,这是总的举出观名。

二、从“此菩萨身量大小”已下,次辨观相。即有其五:

二、从“此菩萨身量大小”之下,是接着辨明观行的相状,有五分细节:

一、明身量等类观音;二、明身色等类观音;三、明面相等类观音;四、明身光相好等类观音;五、明毫相舒光转变等类观音。

(一)首先菩萨的身量与观音相同,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二)身色也如同观音,成紫金色;(三)面相也如同观音,如阎浮檀金色;(四)身光相好也如同观音;(五)毫光舒展出八万四千光明,每一光明都化现无量无数百千化佛,每一化佛都有无数化菩萨作为侍者等,这也类同观音。

三、从“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已下,正明圆光等不同观音之相。即有其四:

三、从“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以下,说明圆光等不同于观音。有四分细节:

一、明圆光大小;二、明光照远近;三、明化佛多少;四、明化佛侍者多少。

(一)说明圆光有一百二十五由旬;(二)光明照到二百五十由旬的范围;(三)说明光中有多少化佛;(四)每一尊化佛有多少侍者。(但是后两点经文里没有。)

四、从“举身光明”下,至“名大势至”已来,正明身光远被,照益有缘,等及他方,皆作紫金之色。

四、从“举身光明”到“名大势至”之间,这是说明菩萨的身光照到很远的范围,利益一切有缘。这种色身的光明平等地普照到他方世界,都呈现紫金的色泽。

即有其八:一、明身光总别不同。二、明光照远近。三、明光所触处皆作紫金之色。四、明但与势至宿业有缘者,即得睹触此光。五、明但见一毛孔光,即能多见诸佛净妙身光。此即举少以显多益,欲使行之者悕心渴仰,入观以证之。六、明依光以立名;七、明光之体用。即无漏为体,故名智慧光。又能除息十方三恶之苦,名无上力,即为用也。八、明名大势至者,此即依德立名也。

说到菩萨的身光有八分细节:(一)说明是全身的光明;(二)说明光明照耀到十方国土;(三)说到光明所接触的地方都呈现紫金色;(四)凡是跟大势至菩萨宿业有缘的人就能够睹见、触遇到光明;(五)说到只要见到菩萨一毛孔的光明,就能见到十方无量诸佛的净妙光明。这是举少以显多益,目的是想使行持者希心渴仰,深入观境来证得这种利益。举少显多是说,你只要见到一个毛孔的光,都能够见到十方无量佛的净妙身光。下至一毛孔光都是如此,何况是更大的量?这就透出来了,真正见到势至菩萨的身光有不可思议的加被和利益。(六)依于菩萨光明的德相而立名为无边光。(七)说到光明的体用:光明的体性是无漏,因此称为智慧光。这样一种光明,它代表智慧,能够除灭、息止十方世界的三恶趣苦。这叫做无上力,这就是光明的力用。(八)称此菩萨为“大势至”,也就是他的光明所到之处就会出现息灭恶趣苦的大势力,这也就是依于德用,而立出名号。

五、从“此菩萨天冠”下,至“皆于中现”已来,正明天冠庄严之相与观音不同。

五、从“此菩萨天冠”到“皆于中现”之间,说明势至菩萨的天冠庄严相和观音菩萨不同。

即有其四:一、明冠上宝华多少;二、明一一华上宝台多少;三、明一一台中映现十方诸佛净土;四、明他方土现,彼此都无增减。

所谓天冠的特殊处有四分细节:(一)说明天冠上面有五百宝花;(二)每一朵宝花上有五百宝台;(三)每一宝台中都能映现十方诸佛的净土;(四)最后点明这是极广长的净土相。“彼此都无增减”,就是说宝冠也没有大,净土也没有小,总而言之,出现了广狭无碍的自在境界。

六、从“顶上肉髻”下,至“普现佛事”已来,正明肉髻宝瓶之相。

六、从“顶上肉髻”到“普现佛事”之间,这是说明菩萨肉髻盛满光明,而且光明中普现无量佛事。

七、从“余诸身相”已下,指同观音也。

七、从“余诸身相”以下,说明其他相与观音等同。

八、从“此菩萨行时”下,至“如极乐世界”已来,正明行与观音不同相。

八、从“此菩萨行时”到“如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在行走上有与观音不同的相状。

即有其四:一、明行不同相;二、明震动远近相;三、明所震动处华现多少;四、明所现之华,高而且显,多诸莹饰,以类极乐庄严也。

这有四分细节:(一)说明这是菩萨行走上的特别德相;(二)说明当菩萨行走时,十方世界普皆震动;(三)说明凡是震动之处,都现出五百亿宝花;(四)说明所现的宝花高广、显耀,在宝花上有很多光莹的装饰,类同于极乐宝花的庄严。

九、从“此菩萨坐时”下,至“度苦众生”已来,正明坐不同观音相。

九、从“此菩萨坐时”到“度苦众生”之间,这是说明菩萨的坐不同于观音的情形。

即有其七:一、明坐相;二、明先动本国相;三、明次动他方远近相;四、明动摇下上佛刹多少相;五、明弥陀观音等分身云集相;六、明临空畟塞皆坐宝华;七、明分身说法各应所宜。

这又有七分细节:(一)说到这是菩萨端坐的相;(二)说到一端坐时,首先震动本国极乐世界的情形;(三)不仅动摇本国,而且下至于金光佛刹,上至于光明王佛刹之间,都普皆动摇;(四)说到动摇下上佛刹多少的情形;(五)又讲到在这些刹土中弥陀、观音、势至西方三圣的化现有无量微尘数那么多,悉皆云集极乐国土;(六)说明都整齐清晰地显现在虚空中,都坐在宝莲花上;(七)说明这些分身的西方三圣都在演说妙法,普应众生的机宜而作利益。

问曰:《弥陀经》云:彼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何故此经分身说法,乃云度苦者,有何意也?

提问:《弥陀经》里说到,彼极乐国中的众生远离了一切苦,唯一受用各种快乐,因此称为极乐。为什么在这部经里说到了西方三圣分身说法度脱众生的苦厄呢?这是什么含义?意思是明明说到没有苦,怎么这里说到三圣在西方国土里度脱苦难呢?

答曰:今言苦乐者有二种:一者三界中苦乐,二者净土中苦乐。言三界苦乐者,苦则三途八苦等,乐则人天五欲放逸系缚等乐。虽言是乐,然是大苦。必竟无有一念真实乐也。

回答:要分清苦乐有两种定义:一是三界中的苦乐,二是净土中的苦乐。而这里说的是净土中的苦乐,下面要辨明两种苦乐的内涵。
首先说到“三界苦乐”,苦是指三恶趣、人中的八苦等无量的苦,乐是指在人天当中有享受五欲的放逸系缚等的乐。虽然说到是乐,其实是大苦,因为毕竟没有一念真实的乐。全部都是苦因,与苦相连,毕竟都将转成苦苦。

言净土苦乐者,则是地前望地上为苦,地上望地前为乐。下智证望上智证为苦,上智证望下智证为乐。此例举一可知也。

“净土苦乐”是高下境界的相对立名,上智为乐,下智为苦。举例来说,处在地前,观待地上就称为苦,而地上相对地前称为乐。下智证观待上智证称为苦,上智证相对下智证称为乐。以此类推,各种方面都可以定义苦乐。

今言“度苦众生”者,但为进下位令升上位,转下证令得上证。称本所求,即名为乐。故言度苦也。

现在说到三圣在极乐国土度苦众生,这唯一是使下位者上升于上位,下智证者转得上智证。由于称合了他的心愿,因此称为乐,以此叫做度苦众生。

若不然者,净土之中一切圣人,皆以无漏为体,大悲为用,毕竟常住,离于分段之生灭。更就何义名为苦也?

如果不是按照这样解释,那么净土中的一切圣人都是以无漏为体性,根本没有惑业苦的法。而且圣众的心都是以大悲为用,毕竟常住,远离了轮回分段生死。哪里有什么有漏的苦性呢?如果只是以有漏来解释这里的“苦”字,那是说不通的。因为净土是无漏界,没有丝毫的有漏苦相。

十、从“作此观者”下,至“十一观”已来,正明辨观邪正,总结分齐。

十、从“作此观者”到“十一观”之间,这是辨明观行邪正的相状,总结这一观所处的段落,叫做第十一观。

十一、从“除无数劫”已下,正明修观利益,除罪多劫。

十一、从“除无数劫”以下,这是说明修观的利益,能除灭无数劫阿僧祇罪业。

十二、从“作是观者”下,至“净妙国土”已来,正明总结前文,重生后益。

十二、从“作是观者”到“净妙国土”之间,这在总结前文,再次说明修观的利益。指出了这样观行能够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土。

十三、从“此观成已”已下,正明总牒二身,辨观成相。

十三、从“此观成已”以下,总的说明到此就叫做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身观想成就的情形。

斯乃势至威高,坐摇他国。能使分身云集,演法利生。永绝胞胎,常游法界。

赞偈云: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有极高的威神力,当他端坐的时候,摇动本国和他方无数世界,能使分身出去的无数尘沙西方三圣云集于西方国土的虚空中,演说妙法利益众生。凡是作如是观行者,都能够永绝胞胎,常游法界。

上来虽有十三句不同,广解势至观竟。

以上说到十三句,总的详细解释了势至观的观法。

思考题

1、思维观世音菩萨的妙相庄严。菩萨的妙手及妙足各有何德用?做观音观有何利益?
2、大势至菩萨因何名为“无边光”、因何名为“大势至”?此菩萨行走、端坐各有何德相?
3、极乐世界没有苦,为何还说西方三圣在西方国土里度脱苦难呢?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23 21:19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以上的观境见到了以后,就应当发起自心,观想已经生到了极乐世界,在莲花当中结跏趺坐。然后又想莲花合闭,再作莲花开敷想。莲花打开的时候,有五百色的微妙光明照到身上,要这样想。而且要想自己的眼目开张,见到了佛菩萨遍满了虚空,水鸟树林和诸佛所出的音声都在演说妙法,所说的法与十二部经相合。如果出定的时候,也要对此忆持不忘。见到这些事相,称为见知无量寿佛极乐世界。这是作普观想,叫做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无数身,和观世音、大势至常常来到这位行者面前。


十二、就普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六:

第十二、就普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观相,最后总结,有六段内容:

一、从“见此事时”者,正明牒前生后。

一、从“见此事时”,这是承前启后文。

二、从“当起自心”下,至“皆演妙法”已来,正明凝心入观,即当作自往生想。即有其九:

二、从“当起自心”到“皆演妙法”之间,这是说明凝定心神,深入观境,也就是要作自己已经往生的观想。有九分细节:

一、明自生想;二、明向西想;三、明坐华想;四、明华合想;五、明华开想;六、明宝光来照身想;七、明既蒙光照,作眼开想;八、明眼目既开,作见佛菩萨想;九、明闻法想。

首先自己作生到极乐世界想,再想向着西方,再想身体坐在莲花里,之后莲花闭合,再想莲花开放,再要想到有五百光明来照到身上。接着要想既然得到了光明照触,眼睛由此打开。又要想眼目已经打开,就见到虚空当中充满了佛菩萨。接着要想诸佛等及水鸟树林,发出的一切音声都是在宣说妙法,自己在听闻妙法。

三、从“与十二部经合”下,至“不失”已来,正明定散无遗,守心常忆。一则观心明净,二则诸恶不生。由内与法乐相应,外则无三邪之障。

三、从“与十二部经合”到“不失”之间,这是说明无论是在定位还是散位,都不能够忘失观境,心要守好,常常忆念不失坏。一来使得观行的心很明净,二来使得各种恶念不生。由于内心与法相应,外现就没有三邪的障碍。

四、从“见此事已”已下,明观成之益。

四、从“见此事已”以下,说明这一观成就的利益,也就是能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五、从“是为”已下,总结。

五、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

六、从“无量寿”下,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已来,正明重举能观之人,即蒙弥陀等三身护念之益。

六、从“无量寿”到“常来至此行人之所”之间,这是再次举出能这样作观的人,就得到弥陀等西方三圣护念的利益。

斯乃群生注念,愿见西方。故彼依正二严,了了常如眼见。

这是指诸行者能够倾注心念,渴仰见到西方世界。由于观行的力量,使得彼国依正二种庄严,常时如同亲眼见到般了了分明。

上来虽有六句不同,广解普观竟。

以上说到了六句,广解了普观的修法。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如果想至心往生西方,应当先观想一丈六的佛像在池水之上。如先前所说的无量寿佛真身的量是无边际的,不是凡夫心力所能达到。但是由于彼佛如来宿愿力的缘故,凡是有忆想的人,一定能成就。仅仅观想佛像都得到无量福,何况观想具足身相的真佛呢?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

阿弥陀佛有如意神通,能在十方国土中自在无碍地变现。或者显现大身充满虚空,或者显现小身丈六、八尺。如是种种所现的身形都是真金色。圆光、化佛和宝莲花,如同上面所说。
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身相在一切处与佛相衬。观佛是大身,观两位胁侍也是大身;观佛是小身,两位胁侍也是小身。众生只要观菩萨头首的相,会知道这是观世音,那是大势至。这两位菩萨辅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这就是杂想观,称为第十三观。

十三、就杂想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一:

第十三、在杂想观中也是先引出此观,其次辨明观相,最后结归。有十一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告命,结劝生后。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这是告命阿难和韦提希,以劝导修观而发起后后。

二、从“先当观于一丈六”已下,正明观像以表真,想水以表地。此是如来教诸众生易境转心入观。

二、从“先当观于一丈六”以下,说明观佛像来表示真身,想水来表示宝地,这是如来教导众生用容易观出的境来转心,入于观境。

或在池水华上,或在宝宫宝阁内,或在宝林宝树下,或在宝台宝殿中,或在虚空宝云华盖之内。如是等处,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为令机境相称,易得成故也。

要想到阿弥陀佛的身相,或者是在池水的莲花上,或者安住在妙宝宫殿楼阁中,或者在宝林宝树下面,或者在宝台宝殿当中,或者在虚空、宝云、花盖当中。诸如此类的处所,都一一地至心安住而观想,都作化佛想。这是为了使得根机与境相称合,而容易修成的缘故。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23 21:20

三、从“如先所说”下,至“非心力所及”已来,正明境大心小,卒难成就。致使圣意悲伤,劝观于小。

三、从“如先所说”到“非心力所及”之间,这是说明观境广大、心力狭小,就很难成就。因此使得佛意愍伤众生,设立方便劝导众生,先观小像。

四、从“然彼如来”下,至“必得成就”已来,正明凡心狭小,圣量弥宽。注想无由,恐难成就。

四、从“然彼如来”到“必得成就”之间,这是说明凡夫心量狭小,佛的量极其宽广,凡夫心无从运心观想,恐怕难以成就。

斯乃不以小故难成,不由大故不现。直是弥陀愿重,致使想者皆成。

那又如何行持呢?这要知道佛有异方便作加被,并不因为凡夫心量小的缘故就难以成就,也不由于佛像真身广大的缘故就不现前。这是由于阿弥陀佛愿力深重,能够使凡是一想他的人都成就胜观。也就是说得到阿弥陀佛悲愿加持,也能观到极其微妙广大的佛的真身。

五、从“但想佛像”下,至“具足身相”已来,正明比校显胜。想像尚自得福无量,何况观于真佛者,得益之功不更甚乎?

五、从“但想佛像”到“具足身相”之间,这是通过比较来显示殊胜。想佛像尚且得无量的福,何况观真正的佛身所得的利益功效当然是更加殊胜了。

六、从“阿弥陀”下,至“皆真金色”已来,正明能观所观佛像,虽身有大小,明皆是真。

六、从“阿弥陀”到“皆真金色”之间,这是说明以能观的心所观的佛像,虽然色身有大小的差别,但要知道这都是真佛。

即有其三:一、明弥陀神通无碍,随意遍周。言如意者有二种:一者如众生意。随彼心念,皆应度之。二者如弥陀之意。五眼圆照,六通自在。观机可度者,一念之中,无前无后,身心等赴,三轮开悟,各益不同也。

这里有三分细节:(一)首先要说明弥陀有无碍的神通,能够随意地遍周法界、普度众生。
所谓的如意有两种:(1)如众生的意。随着祈求的心念,如来都能够随意而作度脱;(2)如弥陀的意。佛以五眼圆明彻照,以六通自在利益众生。观到有机缘可度的话,一念之中,没有前后时间的间隔,身心当即同时应无量的机,显现在他们心前。而且以身的神变轮、口的教诫轮、意的记心轮作开示化导,随顺众生的根机,都恰如其分地作利益。

二、明或现大身,或现小身。三、明身量虽有大小,皆作真金之色。此即定其邪正也。

(二)说明如来现身没有固定的,顺着众生心的不同,或显现大身,或显现小身;(三)说明身量虽然有大小,都是作真金色。这也是简别邪正的差别。

七、从“圆光化佛”已下,正明身虽大小有殊,光相即与真无异。

七、从“圆光化佛”以下,这是说明现的身相虽然有大小的差别,但是光明的相与真身没有差异。

八、从“观世音菩萨”已下,正明指同前观。佛大侍者亦大,佛小侍者亦小。

八、从“观世音菩萨”以下,这是说明了两位胁侍的身相与佛相衬。观佛是大身,观两位胁侍也是大身;观佛是小身,两位胁侍也是小身。

九、从“众生但观首相”已下,正明劝观二别。云何二别?观音头首上有一立化佛,势至头首之上有一宝瓶。

九、从“众生但观首相”以下,这是教导要观二菩萨的两种差别相。这就是指观音的头首上有一尊立佛,而势至的头首上有一个宝瓶,这是两者的差别。

十、从“此二菩萨”已下,正明弥陀观音势至等,宿愿缘重,誓同舍恶,等至菩提,影响相随,游方化益。

十、从“此二菩萨”以下,表明弥陀和观音、势至等三圣的宿世愿力因缘很重,发誓同等地舍恶,同等地到达菩提。就像影子跟定身形,回响呼应声音那样,一直相随不离,遍游无数世界,化导有情。

十一、从“是为”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解杂想观竟。

十一、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说到了十一句,详细地解释了杂想观。

上从日观下,至杂想观已来,总明世尊答前韦提第四请云,教我思惟正受两句。

以上从日观到杂想观之间的十三观,这是世尊具体答复了前面韦提的第四个请求,说“唯愿世尊,教我思维、教我正受”两句。也就是佛已经开示了思维、正受极乐圣境的法门,也就是所谓的定善法门。

总赞云:初教日观除昏暗,想水成冰净内心。地下金幢相映发,地上庄严亿万重。

赞云:最初教导行日观法来除掉昏暗,接着想水变成冰来净化内心,又接着观想地下有无数亿的宝幢,相互映发,地上有亿万重的各类庄严。

宝云宝盖临空转,人天音乐互相寻。宝树垂璎间杂果,池流德水注华中。宝楼宝阁皆相接,光光相照等无荫。三华独迥超众座,四幢承缦网珠罗。

在极乐的圣境里,虚空中处处有宝云、宝盖旋绕,从中传出各种人天的音乐,依次有韵律地显现。在宝树上垂着璎珞,而且间杂各种妙果,七宝池内流现了八功德水,水灌注在莲花当中。宝楼宝阁彼此连接,光光互相映照,在整个极乐界里没有阴暗。其中又以三朵莲花特别超胜,它是西方三圣的坐处。在如意宝王的莲花台上,有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如同百亿须弥山。宝幢上垂下了宝幔,又有各种的宝珠、宝网等作为严饰。

禀识心迷犹未晓,住心观像静坐荷。一念心开见真佛,身光相好转弥多。

禀受业识的凡夫心还在迷惑中,不能够明了见到,应当住心观想如来的身像坐在莲花上。等到一念心开见了真佛色身的时候,无论是身体的光明还是相好,会辗转地变得极其地微妙广多,也就是能见到具足无量庄严、胜妙无比的弥陀色身。

救苦观音缘法界,无时不变入娑婆。势至威光能震动,随缘照摄会弥陀。

接着要观想教主的两位胁侍观音、势至两大菩萨的身像。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心缘着法界一切有情,无时不顺应着众生的祈求而化现入于娑婆国土。势至菩萨威神光明,能震动一切世界,也随着众生的机缘,光明照触摄受而令其会归到弥陀国土。

归去来!极乐安身实是精。正念西归华含想,见佛庄严说法声。

归来吧!游子们!在圣妙的极乐国土里安身,实在是精妙无比。因此我们应当以正念住想,自己已经生入了西方莲池海会。首先在莲花上结跏趺坐,莲花闭合。接着莲花开放,之后就有光明照在身上。眼睛开张,见到了虚空中无数佛菩萨的庄严,又听到了国土中水鸟宝林以及佛说法的音声。

复有众生心带惑,缘真上境恐难成。致使如来开渐观,华池丈六等金形。变现灵仪虽大小,应物时宜度有情。普劝同生知识等,专心念佛向西倾。

还有的众生心中带着迷惑,就是有烦恼业障。要直接缘着上面的真实境相来作观,恐怕是很难成就。致使如来又垂下方便,引导众生走渐观的路线,首先观想在莲花池上丈六金身的佛像,这样来逐渐趣入。虽然佛变现的身相有大小的差别,但要知道这都是应着众生的时节、机宜来度脱有情。因此只要我们能去观想佛的身相,并不因为暂时身像小就不得加持,或者说不能成就。反而要知道,通过这样的观想,与佛心契合,逐渐得佛加持,最终一定会现前广大的观境。
普劝同行往生的善知识们,应当专心缘念阿弥陀佛,一心归往西方!

又就前答请中,初从日观下,至华座观已来,总明依报。二从像观下,至杂想观已来,总明正报。上来虽有依正二报不同,广明定善一门义竟。

再者,在答复前面的请问这整段文中,从最初的日观一直到花座观之间,这是总的开示了观依报的方法。接着从像观到杂想观之间,这是总的说明了观正报的方法。以上虽然开了依正二报两部分,总的详细阐明了定善一门的修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三


思考题

1、如何做普观?有何利益?
2、杂想观中,将阿弥陀佛观为一丈六的小身,是属于真身观还是像观?为什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2-24 18:54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四(散善义)



△从此已下,次解三辈散善一门之义。就此义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为正因,二、明九品以为正行。



在解释了十三观门定善的含义后,接着要解释三辈散善一门的含义。在这一门义理中有两个部分:一、说明以三福作为正因;二、说明以九品作为正行。



今言三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声闻、菩萨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回向,尽得往生。第三福者,名为行善。此是发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劝有缘,舍恶持心,回生净土。



这里的“三福”,就是前面说的净业三福:

第一福就是世俗的善根。以前从未听过佛法,只是自己行持孝养、仁、义、礼、智、信等的世间善法,因此成为世俗善。

第二福叫做戒善。在戒当中有人天十善等戒,声闻沙弥、比丘等戒,菩萨等戒。总而言之,是一切世出世间、小乘大乘的戒法。那么对于这些戒,有的是全分受,有的是部分受;有的是全分持,有的是部分持。不论是部分还是完全,只要能把持戒的善根回向往生,就都能够生到净土。

第三福叫做行善。这是指发大乘心的凡夫,自己能坚持修行,同时能兼劝有缘者舍掉恶心,执持善心回向往生净土。



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单行世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戒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人也。



这里具体说到行持三福往生的情况。也就是,在三福当中,有的人只行持世福,回向也能往生;有的人只行持戒福,回向也能往生;有的人只行持行福,回向也能往生;还有人能够兼行上面的戒福和行福,回向也能往生;又有人能兼行下面的世福和戒福,回向也能往生;又有人能够兼行三福,回向也能往生。如果三福一分都不能行持,那就叫做十恶邪见的无善根者。

总而言之,在三福里行持一种、二种或者三种,无论哪种情况回向都能往生。这就叫五乘都能往生净土。

按照这里的判定,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最下等的只能行人天善法的人,只要他对于净土、对佛有信心,然后发愿回向往生,就都能往生。在这之上的情况当然更能往生了。



言九品者,至文当辨。应知。今略料简三福差别义意竟。



所说的九品往生,到相应的经文时再做辨析。以上简略抉择了净业三福的差别义。



十四、就上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



第十四、在解释上辈观行善之前,先作总的料简或者分辨,义理有十一门:



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辩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之类;四者辩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九者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



十一门分别是:(一)总的说明佛告命阿难和韦提希;(二)辨定往生者具有哪种修行地位;(三)总的举出有缘的类型,就是指他有真实的愿望求生净土,就属于有缘了;(四)辨定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作为往生的正因;(五)阐明这一品类当中,堪能的机和不堪能的机的差别;(六)说明这些根机受持行法的差别;(七)说明修业时节长短的差别;(八)说明把所修的善根回向愿生弥陀国土;(九)说明这些行者在临终时,圣众前来接引的差别,以及去时的快慢情况;(十)说明一到了西方,莲花开敷的早晚差别;(十一)说明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今此十一门义者,约对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为一百番义也。



现在这里的十一门义,是针对九品中每一品而说的。换句话说,每一品都有这十一门,总的就有九十九门,这里就统称为一百番义。



又此十一门义,就上辈文前总料简亦得,或就中下辈文前各料简亦得。又此义若以文来勘者,即有具不具。虽有隐显,若据其道理悉皆合有。为此因缘,故须广开显出,欲令依行者,易解易识也。



这十一门义在上辈文之前总的作一个义理分析,也是可以的。或者在中辈、下辈的经文之前,各自作这十一种辨明定义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这十一门可以套在三辈的任何一辈观行的因果情况当中。

又要知道,这十一门义如果按经文来对照的话,就会发现有些有、有些没有。虽然经文上有显示和不显示的差别,但是依据道理来说,每一品当中都应当有这十一门的含义。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需要全面、详细地开显出来,目的是想让依经法实修的行者容易对于三辈往生的情形得到了解、认识。



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广料简上辈三品义意竟。



以上说到了十一门的差别,详细地分析了上辈三品的含义。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上品上生的情况是,如果有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发三种心就能往生。哪三种心呢?就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具足这三种心,必定能生到极乐世界。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这里又要知道,有三种众生能够得到上品上生。哪三种呢?一、慈心不杀,具足戒行;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修行六念。把这三种功德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土。行持这三种功德的任何一种,一天到七天勇猛地修行,就能得以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到了要往生的时候,这位行者以他生前精进勇猛修行的缘故,感召了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以及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等现在眼前。观世音菩萨持着金刚台,和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行者面前。阿弥陀佛发大光明照着行者的身体,和诸菩萨伸出手来接引。观世音、大势至和无数菩萨都赞叹行者,劝进他的心。行者见到后,内心不禁欢喜踊跃,当即就见到自己身体乘着金刚台,跟随佛后,弹指顷的功夫就往生到极乐世界。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一生到彼国,就见到佛的色身具足无数相好庄严,也见到诸菩萨具足色相庄严。光明宝林都在演说妙法。听了以后,就悟证了无生法忍。须臾间能够遍行于十方世界承事诸佛,在诸佛前次第得蒙成佛的授记。回到本国,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这种情况叫做上品上生。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一:



接着就上品上生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往生的因果情形,最后总结。有十一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则双标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辩定其位。此即修学大乘上善凡夫人也。



一、从“佛告阿难”之下,标明二重含义:(一)是告命阿难和韦提希,要他们守持好本法;(二)辨定往生者的地位,这里得上品上生的人是指修学大乘上等善行的凡夫人。



二、从“若有众生”下,至“即便往生”已来,正明总举有缘之类。即有其四:一、明能信之人;二、明求愿往生;三、明发心多少;四、明得生之益。



二、从“若有众生”到“即便往生”之间,这是总的举出有缘者的类型。包括四分细节:(一)说明能信的人;(二)说明他内心求愿往生;(三)说明他发了三种心;(四)说明由此得到往生的利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2-24 18:55

三、从“何等为三”下,至“必生彼国”已来,正明辩定三心以为正因。



三、从“何等为三”到“必生彼国”之间,这是辨定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为往生的正因。



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随机显益,意密难知,非佛自问自征,无由得解;二、明如来还自答前三心之数。



这里有两个含义:(一)要晓得佛是随着众生的根机而显示利益。佛说法的秘密心很难测知,如果不是佛自问自征,就没办法得到理解。也就是庸劣的凡夫无从知晓以什么样的善心能往生,必须佛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自己回答,凡夫才能了解。

(二)说明世尊先是提出三种心是什么,然后自己回答这三种心的情况。

以下次第解释三心的内涵:



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经中说:(1)至诚心。至诚,是真实的意思。标出至诚心,是想要说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的解行,必须在真实心中作。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不能外现一种贤善精进的相,内在怀着虚伪的心,各种贪嗔邪念,心里有各种各样的奸诈诡计,恶的习性难以调伏,碰到事情就像蛇蝎一样的邪恶、狠毒。像这样心肠坏了,虽然表面上起各种身口意的三业修行,也叫做杂毒的善,或者虚伪的修行,不能叫做真实的业。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救头燃者,总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如果安这样的心而起行,纵然在表面怎么样刻苦身心,昼夜二十四个小时非常密集、持续地做,如救头燃一样,总的都叫做杂毒的善。想回向这个杂毒的业行,求生佛国清净的刹土,那是决定办不到的。



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乃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心里杂了这样的邪毒,就和佛的心不相应,也因此无法感得佛力加在心上摄受往生。这都是因果缘起的道理。只有能感和所感相应了,才能够被摄持而往生。心一旦不善,和佛心不合,就无法往生,也因此修善心是第一位的。

这里说到,正是由于阿弥陀佛在因中行菩萨道的时候,下至一念、一刹那身口意三业起的修行,全都是真实心中作的。无论他的心怎么运转、希求、趣向,通通都是真实的,而不是心口不一、内怀狡诈。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彼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



真实有两种:自利真实和利他真实。总而言之,在做自利修行的时候,也是非常真实地做。在做利他修行时,也是很真诚地做,不杂一点虚伪。

自利真实又有两种:有消极地止恶和积极地行善两方面。先说消极地止恶,就是在真实心中制舍自他的各种恶业,以及秽浊的国土等。这都是舍的方面。如何做呢?就是在行住坐卧当中都要想,一切菩萨都是这样制伏自心,舍掉这些恶因恶果,我也应当如是行。现前身口意各种恶行是不好的因,所显现出来的娑婆各种秽浊的相是不好的果。这一切的因果我都要厌舍,这就是所谓的修厌离之心。

其次,积极行善的方面。就是要在真实心当中,勤修自他凡圣等的各种善。这里有点省略,同样也是行住坐卧要想,一切菩萨如何勤修善心,我也应当这样修。

下面具体地分了身、口、意三方面来作解释。



真实心中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赞叹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



首先,要在真实心中行持口业的善。口里怎么行善呢?就是要赞叹阿弥陀佛和西方依正二报的庄严。而且又要真实心中口里厌离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两种果报、各种苦和恶的事。苦表果,总的就是指三界里显现的一切果报都是苦的自性,没有一点安乐的自性,因此心里对此厌离;恶表因,三界里一切众生基于我执而起的各种烦恼业行,都是所谓的恶,因为都会流入到生死当中,不得解脱,而且会发展出后面无边无际的苦事,因此一概地舍离。

同时,也要赞叹一切众生身口意三业所做的善,包括各种善心善行。如果不是善业,那就要敬而远之,也不能对此随喜。总而言之,这里口一直要赞叹善乐、厌舍恶苦。



又真实心中身业合掌、礼敬,四事等供养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身业轻慢、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其次,在真实心中如何发起身业呢?就是身体要做各种礼敬、供养等清净法行,厌舍不清净法的行为。也就是身业要至诚恭敬地合掌、礼敬,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来供养阿弥陀佛和佛国的依正二种庄严,这也要贯彻在日常的行持中。总而言之,这个身体一直都要缘着清净的佛和净土做各种的礼敬、供养等等。

比如对着西方三圣的像合掌、礼拜,然后平常穿新衣服、进餐,或者有各种花、果、水等,供养阿弥陀佛和二大菩萨,心中要这样缘念。最好还要布置一张西方极乐世界图,这样就可以供养极乐世界的依正二种庄严了。或者在出外不方便的时候,心里可以作意,向着西方三圣以及佛国无量的清净海众菩萨、声闻、天人等,以及水鸟宝林等一切的庄严相作供养。以这个缘起,至诚地起了这样的身业,就成为趣入净土的因缘,这相当重要。这也是在《往生论》里开了五念门,有礼拜、赞叹、回向等,这都是要贯彻在日常修行中的。

另一方面也是在真实心中,自己的身体要表示对于娑婆苦海自他依正二报不贪求、不欣赏,想从这样一个恶苦的世界里脱离。就像韦提希夫人那样,她说:这个世间太苦,我不想待在这里,我不想听到这些声音,我要求生到无忧恼的国土。像这样处处要体现有欣厌的心。这样一来,从身体的表现上确实是真诚地趣向西方。



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又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然后真实心中意业如何运转呢?这也是要真实地修持欣厌两门。心里真实地思想、观察、忆念阿弥陀佛和依正二报的庄严,如同现在眼前那样。也就是心不要缘着娑婆的事,而是要念念地思维、观察极乐世界的佛和菩萨、国土的庄严。这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这样不断地缘想、观察、忆念,使得它像现在眼前一样,那就是心真实趣向净土。

同时,真实心中要发起厌舍这个生死三界等的自他依正二报苦法。也就是心里想:这里完全都是三苦相续不断的大监狱,在这里无论自他、依报、正报没有一点安乐的法,全部都是在不断地旋转苦轮。因此心里想:我很厌离这个地方,我再也不要在这儿待了,我一有机会就要出去,生到净土。像这样是具足真实的厌离心。

总而言之,以上生死心中如何运转起身口意三业呢?主要利用身口意三门发起欣厌的心,决定地趣向极乐世界。这就是在修净土上有真实的心或者至诚的心。



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心中作。不简内外明暗,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不善的三业必须在真实心中舍离,如果要起善的三业,必须在真实心中作。不管是内、是外,在明处、在暗处,都必须要秉持真实的心,因此叫做至诚心。所谓有因必果的缘故,心中一旦有了真实的净业的修作,决定会得到往生的果报,也因此至诚心放在第一位。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2)深心,指的是很深的信心。这有两种:自身方面和佛方面。自身方面,深信自己现在是罪恶生死凡夫,在无数劫以来常常陷溺流转,没有出离的机缘。佛方面,就是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毫无疑虑,乘着佛的愿力决定能往生。

也就是这两个方面和合起来,一方面想到自力根本不行,旷劫以来都是一直在流转,没有出离的机会。这就是由于没有碰到弥陀愿海,单凭自己的力量一直无法自拔,难以截断生死的流转;另一方面就要深信,现在有一个最极方便的弥陀愿海法门,它能够摄受我,下至临终至心十念都能够往生净土,从此就永断生死。这两个心和合起来,那就是很深的信心了,一心会往趣西方,万牛莫挽。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接着要深信释迦佛的教诲、十方诸佛的证成。首先是决定无疑地相信,释迦佛宣说的这部《观经》三福九品、定善散善的法门,决定是往生的正因。只要依此实行,一定能获得往生的果报。其次,要相信释迦佛证成、赞叹彼佛依正二报的庄严,使人欣慕。依法行持,决定能得到如是极其胜妙的果报。总而言之,这里要信因、信果。

特别要知道,这个净土法门极其方便圆顿,凡夫行持简易的净业,就能够证到净土极殊胜的果报。



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



其次,决定深信《弥陀经》里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证成、劝导一切凡夫决定能往生净土。这就是诸佛出诚实言,对此极其不可思议的事,以自己现量证知,而为众生作证。不是一尊佛,而是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共同证成此事。因为这是极其难信的法,因此我们随顺诸佛的劝导,相信只要具足信愿行,即生就能生到极其胜妙的净土。有了这个信心,就决定会一心往趣西方。



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是名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这里大师用祈请的话来告诉我们,所谓的深信就是我们作为净土行者,要一心唯一信受佛的圣言量。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相信不说妄语仙人父亲的教导那样,决定信任佛不可思议的智慧所印定的净土法门。我只要按照佛所说的方法去做,决定能得到极其深远不可思议的利益。虽然这不是我现前能证知的,但是由于极其信任佛的圣教,因此哪怕牺牲生命,也都在所不惜,决定依止佛的圣言来行持,因为这个法门胜过了无数生命的意义。

有了这种坚决的信心,那就一心奉行佛语。佛教我要舍的,我就去舍;佛教我去行的,我就去行;佛教我到净土去,我立即就去。这就称为随顺佛的圣教,随顺佛的心意,随顺佛的悲愿,这才叫做真佛弟子。所谓“弟子”,就是依奉师教的人。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



而且一切行者只要能依据此《观经》,起很深的信心,励力地实行,就决定不会误了自己。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佛是智悲具足的人,满足大悲的缘故,没有丝毫损害的心,或者不作利益的心,因此,他凡作一切,都是真心地要为众生与乐拔苦而宣说教法,因此这个法是能够利益到我们的。

其次,佛有圆满的智慧,彻见真理的事实,特别是照见了净土法门的事理因果,因此他宣说的是诚谛之语,所说完全跟事实相符。因此我随顺着佛的净土圣教来实行,决定能够在即生当中远离苦海、生到净土,横截生死、现证不退,速疾解脱而成佛。这才知道这是大事因缘,这是奇特方便。而佛所看到的是没有丝毫差错的,我依照这个法来行,当然不会有任何的耽误,反而是直截了当、快速圆成。因此,有这样的信心就能够坚定地奉行。



思考题



(散善义)

1、三福与九品的关系如何?

2、三辈九品的每一品都有十一门义,分别是什么?对行者有何必要?

3、何种人属于上品上生位?往生的正因是什么?

4、何为至诚心?为何要有至诚心?请从身口意三方面具体谈谈应怎样修行。

5、(1)何为深心?

(2)解释原文:“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2-26 21:13

下面,从反面来显示,佛心佛语是最高的量。



除佛已还,智行未满,在其学地,犹有正习二障未除,果愿未圆。此等凡圣,纵使测量诸佛教意,未能决了。虽有平章,要须请佛证为定也。若称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说,是义不如是。不印者,即同无记无利无益之语。佛印可者,即随顺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若多若少,总不问菩萨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说,即是了教。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也。应知。



这是比较了佛和菩萨的差别:一个是高居法王之位,一切自在无不凭着智慧,决断了解;另一个是还没有达到无上的果位,因此对于甚深的法门无从彻知,必须得依凭佛语为量才能够宣说。

这里说到,除佛以下,智慧和行持没有圆满,还处在学地,烦恼和习气还没有消除,大愿还没有成满。像这样的凡夫、圣人,纵然极力地测量诸佛的教义,由于没有证到究竟的缘故,不能完全决断。虽然有所议论,也必须请佛印证,才能够决定。

如果称合佛的心或者智慧的所见,那就可以印可说“如是如是”,你说的符合佛心、符合圣意,或者说符合事实。如果不称合佛意,就会说:你们所说的并非如此。不印可的,那就等同于没有授记,也是没有利益的语言。佛印可的也就是随顺佛的正教,并不是另外有什么增上。

而佛自身作为无上导师,他的一切言说是不必要别人来印定的,因为他是彻见真谛而如量如实宣说的。所以他说的就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换言之,他能诠的话就是真实的教;他所诠的义就是真实的义;依此教法的规范来行持就是真实的行,也就是能够得到利益安乐的正因;依此来解的话,就是真实的解,也就是真实地解了诸法的真实义;依此发起身口意一切的运作,就是真实的业;依此做出的抉择就是真实的智。无论是多是少,总不必要问菩萨、人天等其他的人来决定是非。也就是佛可以以心直接印定。如果是佛说的,那就是了教,没有不彻了的。如果是菩萨等说,就是不了教,需要佛来印定,要如是了知。



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所以,大师就奉劝一切有缘往生的人:你们唯一要深信佛语,一心专注在佛的教导上,切实地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佛语的教法,成了内心的疑虑障难,抱着各种的迷惑,陷在迷失当中,废失了往生的大利益。



又深心深信者,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再者,所谓以很深的心发起了深信,这是指决定地建立了自己内心的信念和方向。也就是往后一心顺着佛的圣教来修行,去掉一切的疑虑、错解,非常纯正地按照净土的经法来实行。不要被一切其他的理解、修行方式,或者其他不同的所学、见解、执著等退掉自己的心,或者动摇信念。



问曰:凡夫智浅,惑障处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经论来相妨难,证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对治彼难,成就信心,决定直进,不生怯退也?



这里提一个问题:凡夫智慧非常地短浅,处在很深的迷惑障碍里。所以,他对于法门如同盲人一样,没有确认到事实,还是处在一种迷惑不清的状态。如果碰到了解行不同的人,引来很多的经论来妨难,证明说一切罪障凡夫不能往生到那么殊胜的净土。这时候应当怎样对治他的妨难,成就自己的信心,决定直进不退而不生怯退之心呢?



答曰:若有人多引经论证云不生者,行者即报云,仁者虽将经论来证噵不生,如我意者,决定不受汝破。



应当这样回答:如果有人引很多经论,证明说凡夫不能往生。应当回答他:仁者虽然拿很多的经论来证明不能往生,但是我的心决定不受你的破坏。



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诸经论,尽皆仰信。然佛说彼经时,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又说彼经时,即非说观经弥陀经等时。然佛说教被机,大有不同。彼即通说人天菩萨之解行。今说《观经》定散二善,唯为韦提及佛灭后五浊五苦等一切凡夫,证言得生。为此因缘,我今一心依此佛教,决定奉行。纵使汝等百千万亿噵不生者,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为什么不受你破呢?虽然我也不是不信这些经教,对于这些经论我全部都仰信。但是佛宣说那些经的时候,有它特别的处所、时间、对机和利益。换句话说,是针对那个时候、那个地方、那种根机,为了实现那种利益而宣说那种教法的。而说那些经的时候,并不是说《观经》《弥陀经》等的时候。佛说教都是要契合到根机,是应着机来施设教法、成办利益的。以机有无量种的缘故,佛说的教法大有不同。就像一个医生针对不同的病人,他开的药一定要针对病人的病情。由于病人病情大有不同,他所希求的利益也各自不同,因此医生施设的医法都有不同。不能以彼时、彼地、彼人、彼利益而施设的药方,来破此时、此地、此人、此利益施设的药方。

总的来说,可以把佛一代圣教分成通途和特别两种。在那些经论里是通说了人天、菩萨的解行,而这里宣说《观经》定散二善法门的时候,唯一是为着韦提希和佛灭度后五浊、五苦等的一切凡夫,证明说你们都能够往生。这是佛特别地为着未来浊世的一切凡夫,宣说这个能往生的法门。这里有四种特别:应着未来五浊的时代,在这样的阎浮提秽恶国土里,针对我这种病人,此时、此地、此机、需求此利益的人特别开设的药方。你不能用彼时、彼地、彼根机、彼利益的法来破此法门。以这个原因,我一心依止佛的圣教,决定奉行。纵然你们有百千万亿人都在这里否定说不能往生,也唯一增长成就我往生的信心。



又行者更向说言:仁者善听,我今为汝更说决定信相。纵使罗汉、辟支、地前菩萨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皆引经论证言不生者,我亦不起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何以故?由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为一切所破坏故。



以下还要逐层地增长信心,增长到极其甚深不可动摇的地步。因此,大师逐步地引用各方面的教量来坚定信心。我们要从这里能体会到所谓信仰的含义。

大师这样说,行者,你应当进一步跟他说:仁者你好好听着,我现在给你再说决定的信相。纵然是罗汉、辟支佛和地前菩萨等,一个、多个,乃至遍满十方无数个,他们都齐心协力引着各种经论证明不能往生,我也不会起一念的疑惑,唯一增长成就我的清净信心。什么缘故呢?就是我相信佛语。没有比佛更高的量,再多的罗汉、辟支佛、地前菩萨总是达不到佛的这种量,相差太远了。而佛彻见了真理,连丝毫的错谬都没有,不夹杂任何的无明、妄见、测度,或者不契理、不契机的话。因此再多的地前菩萨、声闻缘觉合在一起,都比不上佛智慧的一分。所有的语言都是在没有彻见的时候说出来的,怎么比得上一句佛语呢?

因此,我自己深信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被一切所破,因此丝毫动摇不了我的信心,而且唯一增长我的信心。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2-26 21:14


又行者善听,纵使初地已上,十地已来,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异口同音皆云,释迦佛指赞弥陀,毁呰三界六道,劝励众生专心念佛及修余善,毕此一身后,必定生彼国者,此必虚妄,不可依信也。



再进一步说明信心的相,不为一切所破,不为一切所阻,那是任何人没有办法退转他的,这就叫做“深信”。

因此又要这样说:行者你好好听着,纵然初地以上十地以下的菩萨,一个、多个乃至遍满十方无数个,异口同音都这样说:释迦佛指赞弥陀,破斥毁弃三界六道,劝勉策励众生专心念佛和修其他的善行,在这一生完毕后,就决定往生西方佛国,这一定是虚妄的话,不可依从信任。



我虽闻此等所说,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决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由佛语真实决了义故。佛是实知、实解、实见、实证,非是疑惑心中语故。又不为一切菩萨异见、异解之所破坏。若实是菩萨者,总不违佛教也。



我虽然听到了这些说法,但也不会生一念的疑虑,唯一增长我、成就我决定的上上信心。“上上”表示已经到了极点了。这种信心坚固得如同金刚一般,不会被一切破坏。任何身份的人,多少数量、多少言辞、多少引证,都没有办法引转、破坏它。以这样的坚固信心,决定能成就。所以大师一再说的深心,就是指信心的相,这里面是很深的,依此成就的利益也是很深的。

这里说到,越是这样来说、来破我,我越是增上信心。什么缘故呢?就是我一心信定了,佛语是真实决定了义的,因为它是一切种智彻底照见的缘故。佛是真实知、真实解、真实见、真实证,不是疑惑心说出的语言,因此是最可信任的话。而且我不为一切菩萨不同的见解所破坏,如果你真实是菩萨,应当不违背佛的圣教,所说应当与佛意相合。



又置此事。行者当知,纵使化佛报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各各辉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说言,释迦所说西方净土,指赞劝发一切凡夫,专心念佛及修余善,回愿得生彼净土者,此是虚妄,定无此事也。



再把信心强固的相和盘托出,把这种校量的情况推到极致。

其他佛以下的人就不必说了。行者要知道,纵然是化佛、报佛,一尊、多尊乃至遍满十方无数尊佛,个个放大光明,吐出广长舌相,遍覆十方无数世界,以此来证成自己所说的是诚实言。他们这样说到:释迦佛所说的西方净土,指赞劝发一切凡夫专心念佛和修持其他善行,回愿就能往生西方净土,这是假话,不合事实,决定没有这件事。



我虽闻此等诸佛所说,毕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国也。



我虽然听到这些诸佛的话语,但是毕竟不会生一念疑惑退转的心,害怕生不到净土。



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等同,无少差别。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断杀生十恶等罪,毕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止行随顺六度之义。若有后佛出世,岂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恶也?以此道理推验,明知诸佛言行不相违失。故使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已后定生彼国者,即时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为什么不生疑虑、退悔呢?因为佛佛道同,一尊佛与一切佛,所有的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完全同等,没有丝毫差别。所以一佛制定的法规,也就是一切佛共同制定的法规。

举例来说,前佛制定了断除杀生等十恶业,毕竟不犯、不行,就称为十善止行、随顺六度之义。如果有后佛出世,哪里会改前佛制定的十善,让众生行持十恶呢?在因果的理则上完全同等,并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改掉真理的法则。这也就是所谓的一切佛经都以“如是”二字开头,“如”者不二,“是”者无非。这就说明佛的经法都是贯彻于十方三世一切事,它是三世不易、十界同遵,因此佛所宣说的三乘法,都是不会改变的。以这个道理推展检验,就知道诸佛的言行不会互相违背,而是完全随顺一致的。

因此就使得世尊在指劝一切凡夫,尽这一个报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决定生彼土的这个时候,十方诸佛都共同赞叹、劝导、证成。什么缘故呢?因为诸佛都是同体大悲的缘故。一佛所化就是一切佛所化,一切佛所化也就是一佛所化,并没有自方他方的偏执之心。



即《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



再举一例,在《阿弥陀经》里,释迦佛赞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又劝导一切凡夫,在一日至七日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决定能够往生。接下来的文字说到:十方世界各有恒河沙数的诸佛,同声赞叹释迦,能够在这样的五浊恶世、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不信正法这样炽盛的时候,竟然能够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定能往生。这是极其稀有难得的事!这就是诸佛在给释迦做印证。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而且十方佛等害怕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他们同心同德,同时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来显示佛陀这个话语真实不虚,他们都共同地说诚实言:你们众生都应当信受释迦佛所赞叹的这个法门依正庄严、往生利益,所证成的这一切因果事理等。一切凡夫,不管过去有多少罪和福,修行的时节长久还是短暂,只要在这一生,上等能够做到尽百年形寿,下等做到一到七日相续,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就决定能往生,没有疑惑。



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成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



所以,一佛所说的就是一切佛共同证成的事实。总而言之,一切佛都证见了这件事,这决定是真实的法门,这就叫做就人而立信。这个“人”指的是弥陀、释迦和十方一切佛。

总而言之,是以佛无上的证量和圣教量而建立信心。这样建立的信心不为一切所破,不为一切所退,不为一切所转,一心只想决定求生,这就叫做甚深的信心,是这里深心的含义。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在就人建立信心后,接着要就行来建立信心。也就是对于自己的行门要立定信心,从而毫无怀疑地如是行持。这又要分清,行有正行和杂行两种,要知所选择。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彼佛。是名为正。



首先要了解正行的体相。总的来说,专一地依止往生净土的经法来不断地行持,就叫做正行。

所谓的“正”,就是不杂其他,专一于净土经法,一心缘在净土上修行。具体的相状如何呢?即“一心”。一心专读《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这净土三经等,也包括其他讲到西方净土的经论。不仅读诵,还要一心专注思维、观察、忆念西方国土依正二报的庄严。如果要礼,就一心专礼阿弥陀佛;如果要口称圣号,就一心专称阿弥陀佛;如果要赞叹供养,就一心专赞、专供阿弥陀佛,这就叫做“正”。总而言之,以专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在正行当中又有正、助两行。正,就是一心念弥陀名号,念念不离。助,就是其他的专礼弥陀、专诵净土经典等。

为什么说一心念佛是正定业呢?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行住坐卧,不管时间是短暂还是久长,念念不舍离,这就叫正定之业。因为顺合佛本愿的缘故。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2-26 21:14

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除了正、助两种正行以外,修其他的善根回向往生都叫做杂行。

正行和杂行有什么差别呢?以下具体显示: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总名疏杂之行也。



如果修前面的正、助两种行,心恒时都在亲近弥陀和净土,而且对于佛和净土的忆念常时相续不断,因此称为无间之行。

如果行持后面的杂行,心常常会间断。一般凡夫的心不可能一时缘两种境,缘着其他境的时候,就没有缘到弥陀和西方,导致心常常断掉。虽然可以把这个所修的善根回向而得以往生,但总的称之为疏杂之行。也就是在心和心的相应程度上比较疏远、夹杂。



故名深心。



对于以上就人、就行等而建立了信仰,就称为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



(3)回向发愿心,指的是把一切自修和随喜他所得的善根统统在真实的甚深信心当中,回向往生彼国,这也就是愿的内涵。以下通过所回向、能回向、回向处三点来作解释。

所回向,又包括自作和随喜他两种善根。自作方面,包括从过去一切生当中,以及今生身口意业所修的世间和出世间的所有善根;随喜方面,就是随喜一切凡夫、圣者身口意所修的世间、出世间的所有善根。这就是所回向的善根。

能回向的心,就是一种真实的甚深信心,还要包括猛利的欲,这样就是以信愿摄持善根。回向处,就是祈愿生到彼阿弥陀佛净土。

发起这样的心,就叫作回向发愿心。



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发愿,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再者,回向发愿愿生,必须是决定的真实心当中回向发愿,做自己生到了净土想,这是毫无犹豫,已经在心里完全定了的事。此心信得非常深,就像金刚一样。金刚,无论有多少的火烧、风吹、水浸,都不会改变质地。同样,深信、愿往生的心,不会被其他的见解、修学其他行门等的人所动摇、扰乱、破坏。心里丝毫不会动摇,这就是锻造了一副钢铁心肠,这就叫做金刚之心。

从正面来说,那是决定断然一心,直接地往西方奔,再也不会左顾右盼。不要一听到别人的话,就有进进退退的不稳定状况,或者自己心里怀着怯弱:我凡夫人怎能往生呢?又回过头来,迷失了道路,这就会失掉往生的大利益。



问曰:若有解行不同,邪杂人等,来相惑乱。或说种种疑难,噵不得往生。或云:汝等众生旷劫已来,及以今生,身口意业,于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



这里有个疑问:假使有解行不同的邪杂人员来这里惑乱,或者讲说各种疑难,说这是决定不能往生的。比如他说:你们这些众生在旷劫以来一直到今生之间,身口意业对于一切凡夫、圣人身上,造了那么多的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的罪业,没能除尽。但这些罪业都是把心系属在三界恶道中,怎么可能一生修福念佛,就入到无漏无生的佛国,永远证得不退位呢?这是因果不符的事情。



答曰: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情非一。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随出一门者,即出一切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切解脱智慧门也。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应当这样回答:诸佛教导众生修行,有超过恒河沙数的法门,这也是针对众生所禀受的业识和机缘,随着他有各种心理趣向、状况、因缘等,而施设不同的法门,起到不同的利益,这并非千篇一律。

比如,世间眼目所见到可信的事,都能见到有各种的差别、性向、功能。比如光明能够破暗,虚空能够含有,大地能够承载、养育,水流能够滋生、润泽,火能够成熟、破坏等等。像这些事,都是眼目所对的世俗的法,尚且有千差万别的功能,何况是佛法不可思议的力用,哪里没有种种利益呢?

对于甚深的佛法,随出一门就能出一切烦恼门,随入一门就能入一切智慧解脱门,因此各自随着自己的因缘而发起修行,各自在正道上求解脱。你为什么以一个与我无缘的关要行持来障惑于我呢?然而我的所爱就是我有缘的行,不是你所求的,你的所爱就是你有缘的行,也不是我所求的。所以各自随着自己的好乐而修持相应的行门,就一定能够速疾解脱,不要在这上面争论纷纷。

行者你要知道,如果要学解,从凡夫到圣位乃至佛果,一切没有妨碍都可以学。如果要学行,一定要借有缘的法,如果有缘的话,那就十分有效果,少用一点功力就能得很多利益。这就是说,作为净土行者要立定信仰,一往无悔,这样就能够得到利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2-26 21:15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



又告白一切往生行者:现在再给你们讲一个譬喻,守护自己的信心,防止外邪异见的妨难。是什么譬喻呢?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然于中路乃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



下面为行者说一个“两河白道喻”,来守护信心防止外邪异见的妨难。

比如有一个人他想往西行走百千里的路程。走到中路的时候就遇到了两条河,一条是南边的火河,一条是北边的水河,两条河各自都宽一百步,深不见底,往南和往北都无边无际。就在水河、火河中间有一条极狭小的白道,只有四五寸宽,这条道从东岸到西岸也是一百步。在这条白道的左右,北边水河的波浪不断地浇过来浸湿道路,南边的火河也不断地来焚烧道路。这样恒时都被水火交攻,没有止息。



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民。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现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再说这个人已经到了一处空旷辽阔的地方,这里没有人民。有很多群贼、恶兽,见到他孤身一人,都竞相过来想要杀他。这个人怕死,直接往西走,忽然见到这条大河,自己就想:这两条河南北都见不到边涯,中间只有这条狭小的白道,两岸虽然距离很近,但是怎么能通过呢?今天是必死无疑了。



正欲倒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相。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当时惶怖,不复可言。



当时行者正想倒回来走,只见群贼恶兽渐渐逼近他。他正想从南或北逃走,恶兽毒虫都竞相来围攻。他又正想向着西边沿着道路过去,又害怕堕到水火两河里。当时他的心情十分地恐怖,无法言说。



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总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当时他自己想:我现在回去也是死,停在这里也是死,去也是死,哪种情况都免不了死,我宁可沿着这条道向前走。既然有这条道,一定是可以度过去的。

他这样起念的时候,忽然听到东岸有人劝告的声音:仁者,你只要决定地沿着这条道走,一定没有死难,如果你停住就会死掉。西岸又有人召唤他说:你一心正念直接走过来,我能护持你,你不要怕堕在水火之难里。这个人听到此方发遣彼方召唤,他自己就正定身心,决定沿着这条道直接行进,不再生疑虑怯退的心。



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总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



当时他走了一分二分的时候,东岸的群贼都在召唤他说:仁者回来吧!这条道非常地险恶,没法通过,必死无疑,我们都不会以恶心对待你。

这个人虽然听到了后面的召唤声,他也不回头,一心直接往这条道路上行进。须臾间,他就到了西岸,从此永远脱离了苦难。到了西岸,见到善友,非常庆悦欢喜。这就是比喻。



次合喻者。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



下面一一地对应譬喻来显示意义。

说到“东岸”,这是指我们这里娑婆世界的火宅。它的对岸“西岸”,就是出了生死的西方极乐世界宝严国土。说到“群贼恶兽”诈现亲乐,这就是譬喻我们众生的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我们都把这些看得非常亲爱、非常可意,然而这一切都是惑业苦的现相,无非都是在转苦轮,逼恼身心。因此这些群贼、恶兽其实代表的都是恶苦之法,一无是处。“无人空迥泽”,这是譬喻我们常常跟随恶友,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水火两河”,这是譬喻我们内在有贪嗔两种心,贪如水,嗔如火。两边无有边涯,这是表示贪嗔相续不绝。“中间白道四五寸”,这是譬喻我们在旷大劫里漫无边际的贪嗔河流里,偶尔生起了清净的愿往生心。为什么它只有四五寸呢?和贪嗔无边际的长度相比,极其地微少。这是表示我们凡夫贪嗔非常强盛的缘故,好比是水火;善心微劣的缘故,好比白道。“水波常湿道”,这是譬喻我们心中常常起贪爱的心,能染污善心。“火焰常烧道”,这也是譬喻我们心中常常起嗔恚、嫌恶的心,能烧毁功德法财。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犹有教法可寻,故喻之如声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



说到“人行道上直向西”,这是譬喻平时把各种所行的善业功德直接回向西方。“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这是譬喻世尊已经入灭,后人见不到佛的身体,但还有教法可以依循,所以就譬喻为空中的响声。“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这是譬喻其他解行或恶见的人等,宣说虚诳的见解来不断地惑乱行者的心,以及自己内在造了罪业而导致退失。这也说明修西方的行者,一旦发心要生佛国,就不能再造很多罪业,说明造罪业会使自心退失。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又说到“西岸上有人唤”,这是譬喻弥陀本愿。“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这是譬喻我们众生久久地沉沦在生死里,旷劫当中轮回不已,一直都是在颠倒迷惑当中作茧自缚,不断地缠绕在惑业苦的圈子里,没办法解脱。现在仰仗释迦佛发遣我,指导我直接趣向西方。又藉着弥陀悲心的召唤,现在信顺释尊、弥陀两佛的心意,不再顾及水火两河,念念都不忘失,乘着彼佛愿力的白道,舍命以后就生到了佛国,与佛相见,那是无比地庆幸、欢喜!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



一切行者行住坐卧,无论身口意修什么善根,不管白天黑夜的哪一时节,心里常常作这种理解,常常这样观想,这就叫做回向发愿心。

回向又有往向和还向两种回向。前面是往向,这里讲还向。就是还要进一步做远程的回向:祈愿我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后,就要起大悲心回入到生死界教化众生。这就是远程的回向。近程的回向是说此生命终就要生到西方。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这样具足了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净业的修行无不能成办。这样行愿的正因已经成办,若不往生,无有是处。



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应知。



这里的三心也通摄定善十三观的含义。换言之,修定善十三观的时候,也都要具备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在真实心中去修观,要对于弥陀愿力等建立信心,还要把所修的功德回向往生。

总而言之,三心是无论定善、散善必须具足的三个要因,应当把它贯穿于一切净业的修行,这样修任何行就都成了往生的正因。因此要知道,三心是任何净土修法的必要条件。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2-26 21:15

四、从“复有三种众生”已下,正明简机,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四、从“复有三种众生”以下,简别根机,指堪能奉持法要、依教奉行之人。



五、从“何等为三”下,至“六念”已来,正明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五、从“何等为三”到“六念”之间,这是说明所受持的法的差别。有慈心不杀、读诵大乘、修行六念三种内容。



一、明慈心不杀。然杀业有多种,或有口杀,或有身杀,或有心杀。言口杀者,处分许可,名为口杀。言身杀者,动身手等指授,名为身杀。言心杀者,思念方便计校等,名为心杀。



(一)说明慈心不杀的修法。杀业有很多种,有以口杀、以身杀、以心杀。口杀,就是用口来安排处理杀生的事情,或者口里许可杀生,这都叫做用口来杀生。身杀,是指动身行杀生的事,或者用手等指示该怎么杀,这都叫以身杀。心杀,是指动心、思维,想各种方便、计较、运筹等等来行杀害,叫做心杀。



若论杀业,不简四生,皆能招罪,障生净土。但于一切生命起于慈心者,即是施一切众生寿命安乐,亦是最上胜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杀”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杀故名止善,教他不杀故名行善。自他初断名止善,毕竟永除名行善。虽有止行二善,总结成慈下行也。



说到杀业,无论是胎、卵、湿、化哪一种生命,只要去杀害它,都会造集罪业、障碍往生。而对一切生命起慈愍心的做法,就是给予一切众生寿命安乐,这也是最上胜妙的戒律。

这一条相合上面第一福的第三句“慈心不杀”。又有止善和行善两种。自己不杀叫做止善,叫别人不杀叫做行善。或者解释为自他最初断除叫做止善,终究毕竟断除叫做行善。虽然有止善和行善两种差别,总的结成为慈下之行。也就是对于下位的众生发起慈愍的行为。这就是慈心不杀的意思。



言“具诸戒行”者,若约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约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萨戒。此戒若以位约者,当此上辈三位者,即名菩萨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转成。即合上第二福戒行善根也。



说到具足戒行,如果按照人天、二乘的根器就叫做小戒。如果按照大心大行的根器,就叫做菩萨戒。也就是按照行人的器量、发心来定戒的层次。如果按照往生的位次来判定戒的层次,与此上辈的三位相当的,就叫做菩萨的戒行。这也是由于行人的地位而决定,因此自然转成为菩萨戒。这一持戒功德,合于上面第二福戒行善根。



二、明读诵大乘者,此明众生性习不同,持法各异。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为能。次第二人,唯将读诵大乘为事。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机,法即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智慧。若以德用来比校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读诵大乘也。



(二)读诵大乘,这说明由于众生的习性不同,所持的法行各有差别。前面一种人,单单以修慈、持戒作为他擅长的修行。接下来的第二种人,唯一是以读诵大乘为法业,这也由他的习性决定的。但是这也是共通的,因为持戒就能够持五乘三佛的机,而读诵也能熏成三贤十地万行的智慧。如果用德用来作比较,他们各自有一种能力。这里的读诵大乘合于上面第三福的第三句“读诵大乘”。



三、明修行六念者,所谓念佛法僧,念戒舍天等。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义也。



(三)修行六念,所谓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整个六念的内涵都相合上面第三福大乘的含义。



言念佛者,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一切诸佛亦如是。



所谓念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对于一切诸佛的身口意业功德也如是忆念,这称为念佛。



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并诸眷属菩萨僧。



其次,一心专念诸佛所证得的正法,以及随着教法修行的佛的眷属菩萨僧。这是念法和念僧。



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此等菩萨,但欲得法,不惜身财。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



说到念戒,就是要念诸佛制定的如意宝戒,包括声闻戒、菩萨戒等。而念舍,是要忆念过去的诸佛、现在的菩萨等,他们都是难行能行,难舍能舍,内舍身体、善根,外舍资财,或者内外无余地施舍。像这些菩萨在行持的时候,只是想得到正法,不惜生命和财物。行者能够忆念、认识诸佛菩萨的施舍之行,就需要常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求法的心。也就是心里常常这样想:往圣前贤都是为了求法而舍弃了生命资财等,我也要如是随学。这个“常”字表示一切处都要按这样来学。



又念天者,即是念兜率天上住最后身、一生补处菩萨功德。此等菩萨难行之行已过,三祇之劫已超,万德之行已成,灌顶之位已证。



念天,特指念兜率天上住在最后身、一生补处菩萨的功德。这些菩萨所有难行之行全部都已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历程已经完成,万德的修行已经成满,灌顶的地位已经证到。



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无始已来,共他同时发愿,断恶行菩萨道。他尽不惜身命,行道进位,因圆果熟证圣者,逾于大地微尘。然我尚是凡夫,乃至今日,虚然流浪。烦恼恶障,转转增多,福慧微微,若对重昏之临明镜也。忽思忖此事,不胜心惊悲叹者哉。



行者这样忆念认识以后,就要转到自身上这样想:我从无始以来跟他们一起同时发愿断恶行菩萨道。但是他们都不惜生命,在道上实行,不断地升进地位,最终因行圆满果实成熟而证得圣位,这样的圣者有超过大地微尘的数目。然而我还是凡夫,一直到今天,还在无意义中虚生浪死。而且在自己身上,烦恼恶业等的障碍越来越多,福慧极其微薄,就好像在重重昏暗中照镜子一样,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忽然间想起这件事,禁不住心里特别悲伤感叹。这叫念天,就是念一生补处菩萨,念了以后,就要励力地改过自新,奋发努力。



六、从“回向发愿”已下,正明各各回前所修之业,向所求处。



六、从“回向发愿”以下,这是说明三类行人各将前面所修的善业,回向所希求处,也就是求生极乐世界。



七、从“具此功德”已下,正明修行时节延促。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已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七、从“具此功德”以下,说明修行时节的长短。上者尽这一生形寿,下者在一天、一个时辰、一念等当中,或者从最少的一念、十念到一个时辰、一昼夜、一生。大意是说,一旦真实地发起了心以后,就誓愿尽这一生心不退转,唯一以往生净土为目标。



又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种尽具。或有人三种无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



说到“具此功德”,就是前面所说的三项,有的人是具足前两项,有的人是具足后两项,有的人是三种全部具足。还有的人三种都不具足,这种人叫做穿着人皮的畜生,不叫做人。



又不问具三不具三,回尽得往生。应知。



在这个三项的修行当中,无论是具足三种或者不具足三种,只要回向都能得到往生。应当了知。



八、从“生彼国时”下,至“往生彼国”已来,正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即有其十一:



八、从“生彼国时”到“往生彼国”之间,这是说明此等行者在临命终时,圣者来迎接的情况以及往生的快慢程度,有十一段内容:



一、明标定所归之国;二、明重显其行,指出决定精进者,亦是校量功德强弱;三、明弥陀化主身自来赴;四、明观音已下,更显无数大众等,皆从弥陀来迎行者;五、明宝宫随众;六、明蒙观音势至共执金台至行者前;七、明弥陀放光照行者之身;八、明佛既舒光照及,即与化佛等同时授手;九、明既接升台,观音等同声赞劝行者之心;十、明自见乘台从佛;十一、正明去时迟疾。



这里有十一段内容:

(一)首先标定所归的是极乐国土;(二)重新显示这类人的修行,指出他是属于决定精进者,这也是较量功德的强弱,实际上得到上品上生者,都是功德很强的人;(三)说明弥陀化主亲自现身相来迎接;(四)“观音”以下,是进一步显示有无数大众等,都跟随弥陀前来迎接行者;(五)说明妙宝宫殿随着大众而来;(六)说明蒙观音势至共同持着金刚台到行者面前;(七)说明弥陀放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八)说明佛既然发出光明照触行者身体,随即就和化现的化佛同时伸出手来接引;(九)说明当时被接引生到金刚台上,观音、势至和无量菩萨都赞叹这位行者,策励他的心;(十)说明行者见了后,当时欢喜踊跃,就见到自己乘在金刚台上,跟随在佛后面;(十一)说明去得非常快,弹指间就生到了极乐国土。



九、从“生彼国”已下,正明金台到彼,更无华合之障。



九、从“生彼国”以后,说明乘着金刚台到了净土,没有花合的障碍。不像其他品位都有花闭花开的间隔,那是还有或粗或细障碍的缘故。而这类上品上生者,弹指间就已经到了西方净土,不必要经过花合花开的过程。



十、从“见佛色身”下,至“陀罗尼门”已来,正明金台到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者初闻妙法,即悟无生;二者须臾历事,次第受记;三者还至本国,更证总持巨益。



十、从“见佛色身”到“陀罗尼门”之间,说明金台一到了西方,直接见佛得到的利益差别,有三分:(一)一见佛闻法,当即就悟得无生;(二)指须臾间现大神通,能够周遍游历十方国土承事诸佛,次第蒙授记;(三)回到本国,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像这样上品上生非常快,一往生就登地证果,获得无量功德。



十一、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解上品上生义竟。



十一、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上面说到了十一句,总的解释完了上品上生的情形。



思考题



1、思维水、火二河的比喻及对应的意义。为何对此思维就能守护自己往生的信心呢?

2、净土的回向发愿有哪两种?请分别解释。

3、为什么说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是任何净土修法的必要条件?

4、上品上生有哪三种众生?这三种人是如何获得往生的?

5、上品上生者在临命终时,往生的具体情形如何?到极乐世界后获得哪些利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3-3 17:18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上品中生的情况,是不一定受持读诵方等经典,然而善解大乘义趣,对于第一义心不惊动,又能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这些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像这样修行的行者到了寿命即将结束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三圣在无量大众眷属的围绕当中,持着紫金台到行者面前,赞叹说:“法子,你修行大乘,解第一义,所以现在我来迎接你。”说毕,与一千化佛同时授手接引。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当时行者看到自己坐在紫金台上,双手合掌赞叹诸佛,在一念顷就生到了佛国七宝池当中。当时所乘的紫金台如同大宝莲花,经过一夜就开放了。行者身体作紫磨金色相,脚下也有七宝莲花。佛和菩萨一时放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当时就开明了眼目。

由于前世的宿习,这时听到国土中普遍地宣流法音,纯粹在宣说甚深第一义谛。这就是指前世在人间的时候,修行大乘,对于第一义谛心不惊动。以这种宿习,一往生以后,听到的是甚深第一义谛的法。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现前应当好好地熏习胜义谛的义理。

当时他就走下金台,顶礼佛,合掌赞叹阿弥陀佛。经过七天,当时就于无上菩提得到不退转,而且应时就能飞行到十方世界,游历诸方国土,承事诸佛。在诸佛那里修各种三昧,经过一小劫证得无生忍,现前蒙佛授菩提记莂。这一种情况叫做上品中生。



次就上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其次,就上品中生位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的相,最后结成。有八段内容:



一、从“上品中生者”者,总举位名,即是大乘次善凡夫人也。



一、从“上品中生者”这一句,总的举出往生阶位的名字,这是属于大乘次善凡夫人。也就是相对于前者勇猛精进行善者而言,属于次一等的大乘善心凡夫。



二、从“不必受持”下,至“生极乐国”已来,正明第六、第七、第八门中,回所修业,定指西方。即有其四:



二、从“不必受持”到“生极乐国”之间,这是说明十一门当中第六、第七、第八这三门当中,回向所修的行业,决定趣向西方。有四分细节:



一、明受法不定,或得读诵,不得读诵。二、明善解大乘空义。或听闻诸法一切皆空,生死、无为亦空,凡圣明暗亦空,世间六道、出世间三贤十圣等,若望其体性,毕竟不二,虽闻此说,其心坦然,不生疑滞也。三、明深信世出世苦乐二种因果,此等因果及诸道理,不生疑谤。若生疑谤,即不成福行。世间福报尚不可得,何况得生净土?此即合第三福第二、第三句也。四、明回前所业,标指所归。



这四分内容是:(一)受法不定,或者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没有读诵;(二)说明行者善解大乘空义。他听闻到诸法一切皆空,生死空,无为也空,圣者凡夫、智慧愚痴都空。世间的六道法、出世间的三贤十圣等法,如果就其体性而言,毕竟无有差别,都是一味的空性。虽然闻到了这个空义,心里坦然,不生疑惑、阻碍。(三)深信世出世间的苦乐二种因果。世间是指善恶因果,如十善十恶等,出世间的苦乐因果是指四谛。对于这些因果以及它的相关道理,不生怀疑、诽谤。如果生了疑虑、诽谤,那就不成福德之行。世间的福报尚且得不到,何况往生净土?这一条相应于第三福中的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四)说明把前面所修的这些善业回向往生西方。



三、从“行此行者”下,至“迎接汝”已来,正明弥陀与诸圣众持台来应。即有其五:一、明行者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众自来;三、明侍者持台至行者前;四、明佛与圣众同声赞叹,述本所修之业;五、明佛恐行者怀疑,故言我来迎汝。



三、从“行此行者”到“迎接汝”之间,这是说明弥陀和圣众持着紫金台来应现。

有五分细节:(一)说明行者快要命终的短时间里;(二)说明在他临命终时,自然显现弥陀和圣众前来迎接;(三)说明佛的侍者持着紫金台到了行者面前;(四)说明佛和圣众同声赞叹,讲述了他此生所修的行业,说到:“法子,你修行大乘解得第一义。”对他嘉勉鼓励;(五)佛怕行者认为不能往生,所以说“我来接你”。行者就明白,的确是阿弥陀佛来了。



四、从“与千化佛”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众圣授手,去时迟疾,即有其五:一、明弥陀与千化佛同时授手;二、明行者既蒙授手,即自见身已坐紫金之台;三、明既自见坐台,合掌仰赞弥陀等众;四、明正去时迟疾;五、明到彼止住宝池之内。



四、从“与千化佛”到“七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当中众圣授手,去时快慢的情况。有五分细节:

(一)说明弥陀和一千化佛同时授手接引;(二)说明行者得蒙佛授手、提携后,就见到自身已经坐在紫金台上了;(三)说明已经见到自己坐在紫金台后,就双手合掌,仰赞弥陀等圣众的功德;(四)说明到达彼土的时间,指一念顷就生到西方;(五)说明到了西方,住在宝池当中。



五、从“此紫金台”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由行强故,上上即得金刚台。由行劣故,上中即得紫金台,生在宝池,经宿始开也。



五、从“此紫金台”之下,这是叙述了第十门中到了莲池中花开时节的差别。这也是由因行的强弱来分判,上上品由于行持强猛的缘故,临终得到了金刚台,没有花闭花开的过程。上中品由于行持稍劣的缘故,得到是紫金台,生在宝池里,经过一夜莲花才开。



六、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下,至“得不退转”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五:一、明佛光照身;二、明行者既蒙照体,目即开明;三、明人中所习,到彼众声所彰,还闻其法;四、明既得眼开闻法,即下金台,亲到佛边,歌扬赞德;五、明经时七日,即得无生。言七日者,乃此间七日,不指彼国七日也。此间经于七日者,彼处即是一念须臾间也。应知。



六、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到“得不退转”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当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有五分细节:(一)首先说明佛放光照着身体;(二)说明行者得到了佛光照体以后,眼睛就开明了;(三)说明过去在人间所熏习的,一到了西方就感现了各种法音,所显示的还是宣说第一义谛的妙法;(四)说明已经眼目开明,而且闻到了第一义谛的妙法后,行者就走下金台,亲自到佛这边来,歌扬赞叹佛的功德;(五)说明经过七天就证得了无生。所谓七天,是指此世界的七日,不是指西方的七日。此世界经过七天,在净土而言,只是一念须臾间。



七、从“应时即能飞至十方”下,至“现前受记”已来,正明他方得益。即有其五:一、明身至十方;二、明一一历供诸佛;三、明修多三昧;四、明延时得忍;五、明一一佛边现蒙受记。



七、从“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到“现前授记”之间,这是说明在他方世界所得的利益。

有五分内容:(一)首先说明身体能够飞行到十方;(二)说明在一一国土游历供养诸佛;(三)说明在佛前修各种三昧;(四)指明经过一小劫而证得无生忍;(五)说明在每一尊佛那里都现前蒙佛授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上品中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说到了八句,具体解释了上品中生的情况。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上品下生者,在因位也相信因果、不诽谤大乘,唯一发无上道心,以这个功德回向愿生极乐国土。这等行者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以及诸多菩萨持着金莲花,化成了五百化佛来迎接他。五百化佛一时垂下手来赞叹说:“法子!你现在清净,发了无上菩提心,我来迎接你。”

当见到这个情景时,他见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坐在金莲花里。端坐以后,莲花闭合,跟随世尊,就往生到西方七宝池中。经过一日一夜,莲花才开放。在七天中才见到了佛。虽然见到了佛身,对于佛的众多相好,心里还不能很明了,在三个七天后才了了现见。当时闻到众多音声都在宣演妙法,由此能够周遍游历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在诸佛面前闻甚深法,经过三个小劫,得到百法明门,住于欢喜地。这种情况叫做上品下生。

以上总的上辈三品的观想,称为上辈生想,叫做第十四观。



次就上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在上品下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本位。有八段内容:



一、从“上品下生者”者,总举位名,即是大乘下善凡夫人也。



一、从“上品下生者”一句,总的举出阶位的名称,这是指大乘下善的凡夫人。



二、从“亦信因果”下,至“无上道心”已来,正明第六门中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二、从“亦信因果”到“无上道心”之间,这是阐明了第六门,所受持法行的差别,有三分内容:



一、明所信因果不定。或信不信,故名为亦。或可亦同前深信也。



(一)说到所信的因果不定,或者信或者不信,所以叫做“亦”。或者也可以是等同于上一品的深信。



又虽信不深,善心数退,恶法数起,此乃由不深信苦乐因果也。若深信生死苦者,罪业毕竟不重犯。若深信净土无为乐者,善心一发永无退失也。



又要知道,虽然也信因果,但是信得不深,善心就会数数退失,恶法也会数数兴起,这都是由于对苦乐因果没有得到深忍信的缘故。一般人所说信因果都是浅信,所以善常常会退,恶常常会起。真正有深忍信,他就不会第二次犯过了,同时对于善行是坚决不退失的。这要知道信上深浅的差距。

就本法而言,如果深信了生死苦,那罪障毕竟不会重犯;如果深信净土无为乐,那善心一发就永无退失。这说明此位和上位在信心的程度上有深浅的差别。但也有可能达到跟前面一样的深信,这里用的是“亦”字。



二、明信虽间断,于一切大乘不起疑谤。若起疑谤者,纵使千佛绕身,无由可救也。



(二)说明信因果之心虽然有所间断,但是对于一切大乘不起疑虑毁谤。如果起了怀疑毁谤,纵然千佛围绕也没办法救度。

因此一定要杜绝诽谤大乘的罪业,尤其净业行者不能够诽谤禅、密两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三、明已上诸善,似亦无功。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无上道心也。此义第三福中已明竟。



(三)阐明了以上的亦信因果、不谤大乘,都是从消极方面说的,看起来好像没有积极方面的功行。唯一发一念厌患苦海、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回入生死普度众生的心,这称为无上道心或者菩提心。

这个含义在净业三福的第三福当中已经阐述过了,也就是对于菩提心的体相已经做了说明。

但要知道,上面讲的菩提心是一种特别结合在西方净土法门上的诠释。其实,是把出离心和菩提心两者都统合在一起了。发了厌苦的心,不再拘留在娑婆苦海,同时又发了乐生净土,入到诸佛境界的心。也就是一心要求生西方,而迅速地圆满菩萨的大悲愿行,之后回入生死界普度众生。这也就是发了要往生而得解脱成佛,从而普度无边众生的心,这是称合净土的菩提心的行法。



三、从“以此功德”已下,正明第八门中回前正行向所求处。



三、从“以此功德”以下,这是说明第八门当中回向前面正行的功德,趣向于所求之处,也就是愿生极乐世界。



四、从“行者命欲终时”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临终圣来迎接,去时迟疾。即有其九:



四、从“行者命欲终时”到“七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临终的时候圣众迎接,去时快慢的情况。有九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圣众持金华来应;三、明化佛同时授手;四、明圣众同声等赞;五、明行者罪灭,故云清净,述本所修,故云发无上道心;六、明行者虽睹灵仪,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圣众同声告言,我来迎汝;七、明既蒙告及,即见自身已坐金华之上,笼笼而合;八、明随佛身后一念即生;九、明到彼在宝池中。



(一)说明在此生临终的短暂时刻;(二)说明到了临命终时,弥陀和圣众持着金莲花来应现;(三)说明当时有五百化佛一时授手;(四)说明圣众同声赞叹;(五)说明当时行者灭除了罪业,所以说清净,然后要称述行者因地所修,因此说发无上道心;(六)说明行者虽然睹见了西方三圣和诸菩萨的灵仪,但是有疑心恐怕不得往生,所以圣众同声说到:“我来迎汝!”这样打消他的疑虑;(七)说明已经得蒙圣众的宣告后,他就见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坐在金莲花上,莲花笼笼而合闭;(八)说明跟随佛后,一念间就到达极乐世界;(九)说明到了净土就生到宝池里。



五、从“一日一夜”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五、从“一日一夜”以下,说明第十门到极乐世界后,莲池花开时节的差别。这里指一日一夜花才开。



六、从“七日之中”下,至“皆演妙法”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



六、从“七日之中”到“皆演妙法”之间,这说明第十一门中莲花开后所得利益的差别。也就是说七天当中见到佛,但是不明显,二十一天后才了了现见,而且听到了各种音声都在宣演妙法。



七、从“游历十方”下,至“住欢喜地”已来,正明他方得益,亦名后益也。



七、从“游历十方”到“住欢喜地”之间,这是说明在他世界所得的利益,也叫做后期的利益。也就是能够游历十方国土,供养诸佛,在诸佛前闻甚深的法门,经过三个小劫,得住欢喜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上品下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说到了八句,具体解释了上品下生的情况。



赞云: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就行差别分三品,五门相续助三因。一日七日专精进,毕命乘台出六尘。庆哉难逢今得遇,永证无为法性身。



接着是对本观的总结赞叹:以上三品人都是指的上辈上行上根之人,求生净土远离了贪嗔。就他们行持的强弱差别分成三品,以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五门相续不断,每一门和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种心相合。在一日乃至七日之中专一精进,到了命尽之时,就乘着宝台出离了娑婆的六尘。庆幸啊!难遭难遇的解脱机会今天已经得到,从此永远证得无为法性身。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上辈一门之义竟。



以上虽然说到了上辈上、中、下三位的差别,总的解释了上辈往生一门的情形。



思考题



1、上品中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行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2、如何理解上品下生往生条件的“发无上道心”?这和一般的菩提心有何差别?临终圣众来迎的情行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3-3 17:19

△十五、就中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正明辩定其位;三者正明总举有缘之类;四者正明辩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正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九者正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正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正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广料简中辈三品竟。



这里中辈一门,跟前面就上辈观行善所做的分析是一样的。

第十五、在解释中辈观行善之前,先作总的辨析,义理有十一门:

(一)总的说明佛咐嘱阿难和韦提希;(二)辨定往生者的位次,说明他具有哪种修行;(三)总的举出有缘的类型,就是指他有真实的愿望求生净土,就属于有缘;(四)辨定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作为往生的真因;(五)阐明这一品类当中,堪能的机和不堪能的机的差别;(六)说明这些根机受持行法的差别;(七)说明修业时节长短的差别;(八)说明把所修的善根回向愿生弥陀国土;(九)说明这些行者在临终时,圣众前来接引的差别以及去时的快慢情况;(十)说明到了西方,莲花开敷的早晚差别;(十一)说明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中品上生的情况是指,如果有众生受持了五戒,或者持受了八关斋戒,修行诸戒,没有造五逆罪,没有众多的过患,以持戒的功德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比丘众眷属围绕在他前面,放金色光明照到这人身上,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能够远离众苦。行者见到后,心里非常欢喜,当时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台上,长跪合掌,给佛作礼。还没有抬头时,就已经生到了极乐世界。很快莲花开敷,当花开敷的时候,听到了众多音声都在赞叹四谛,应时就证得了阿罗汉道,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等功德,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上生。



次就中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接着在中品上生位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八分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二、从“中品上生者”者,正明辩定其位,即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也。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总的告命阿难和韦提希护持本法。

二、“中品上生者”一句,这是辨定阶位,指的是小乘根性上善的凡夫人,或者说上品的小乘根性者。



三、从“若有众生”下,至“无众过患”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受法不同,即有其四:



三、从“若有众生”到“无众过患”之间,这说的是第五、第六门当中受持法门的差别。有四分细节:



一、明简机堪与不堪;二、明受持小乘斋戒等;三、明小戒力微,不消五逆之罪;四、明虽持小戒等,不得有犯,设有余愆,恒须改悔,必令清净。此即合上第二戒善之福也。



(一)简明根机堪能行持和不堪能的差别;(二)说明受持小乘斋戒等戒法;(三)说明小乘的戒力量较小,不能消除五逆重罪,因此说到不能造五逆罪;(四)说明虽然守持小乘戒等,不能有违犯。假使有一些过失,应当恒时改悔,务必使它清净。这一条相合上面三福当中的第二福:戒善之福。



然修戒时,或是终身,或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时等,此时亦不定。大意皆毕命为期,不得毁犯也。



然而修戒的时候,或者是终身,或者是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个时辰等,这在时间上是没有决定的。总的来说,就是以毕命为期,不能毁犯。



四、从“以此善根回向”已下,正明第八门中回所修业向所求处。



四、从“以此善根回向”以下,这是说明第八门中把所修的善业回向于所求愿处,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五、从“临命终时”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即有其六:



五、从“临命终时”到“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当中,到了命终之时,圣众前来迎接的差别相以及往生时间的长短。这个有六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比丘众来,无有菩萨,由是小乘根性,还感小根之众也;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佛为说法,又赞出家离多众苦,种种俗缘,家业王官,长征远防等,今既出家,仰于四辈,万事不忧,迥然自在,去住无障,为此得修道业,是故赞云离众苦也。五、明行者既见闻已,不胜欣喜,即自见身已坐华台,低头礼佛;六、明行者低头在此,举头已在彼国也。



这六分细节是:(一)首先指的是寿命将尽的很短时间里;(二)说明当时感得弥陀和比丘众前来,没有菩萨,这也是果随因感的缘故,由于行者是小乘根性,以其心还感得小乘的圣众来迎接;(三)说明佛放金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四)说明佛为他讲法,又赞叹出家能远离众多苦患,各种的世俗因缘,家庭事业的牵累、国王长官等的牵制,或者需要在外长时征战、奔逐,或者要到远方去防卫等等,现在已经出了家,仰仗四众弟子的供养、支持,无忧无虑,超然自在,无论去哪里、住哪里都无障碍,也因此能够一心地修持道业,所以赞叹说远离诸苦;(五)说明行者见闻净土的圣众,得到佛放光加被、又说法安慰以后,心里禁不住欣喜、踊跃。当时就见到自己的身体坐在莲花台上,当即就低头顶礼佛足;(六)行者低头还在此方,等到一举头已经生到了彼佛国土。



六、从“莲华寻开”者,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六、“莲花寻开”一句,这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彼国莲池后,花开时间早晚的差别。这里说到很快花就开了。



七、从“当华敷时”下,至“八解脱”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宝华寻发,此由戒行精强故也;二、明法音同赞四谛之德;三、明一得闻说四谛,即获罗汉之果。言罗汉者,此云无生,亦云无著。因亡故无生,果丧故无著。言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也。言八解脱者,内有色外观色,一解脱。内无色外观色,二解脱。不净相,三解脱。四空,及灭尽,总成八也。



七、从“当花敷时”到“八解脱”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三分内容:(一)说明宝花很快打开,这是由于行者因地戒行精严、强猛的缘故。由于因上来得很急、很强,所以果上很快就开放;因上来得很缓、很弱,那果位花也开得迟,这都是因果相应的道理;(二)讲明当时花一开,国土里的法音在同声赞叹四谛的功德,这也是应他过去世修持小乘熏习四谛法很熟习的缘故;(三)说明他一听说四谛法,当即就证得了阿罗汉果。“罗汉”,此方翻为无生或无著。因的烦恼和业消灭的缘故,叫做无生;果的五取蕴消尽的缘故,叫无著。“三明”指的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八解脱”[1]指的是内有色外观色解脱等等。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中品上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上来宣说了八句,总的讲明了中品上生的情况。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中生是指,如果有众生在一昼夜里持八关斋戒,或者一昼夜里持沙弥戒,或者一昼夜里持具足戒,不缺坏威仪,以这一昼夜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由于戒香熏修的缘故,作为这样的行者,在他寿命快要终尽的时候,就见到阿弥陀佛和眷属众放着金色光明,持着七宝莲花来到行者面前。

行者自己听到空中有声音赞叹说:“善男子,像你这样的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法的缘故,我来迎接你。”行者见到自己坐在莲花上,莲花当即合闭,顿时就生到了西方极世界,在七宝池当中。经过七天莲花才开放。莲花开放后,行者眼目开明,双手合掌赞叹世尊。闻到说法,心生欢喜得到了初果。经过半劫后,成就阿罗汉果。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中生。



次就中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接着在中品中生位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七段内容:



一、从“中品中生者”者,总举行名,辩定其位,即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也。



一、“中品中生者”一句,总的举出行者的名目,是辨定行者所处的阶位,指的是小乘下善的凡夫人,或者说下品的小乘根性。



二、从“若有众生”下,至“威仪无缺”已来,正明第五、六、七门中,简机时分受法等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受持八斋戒;二、明受持沙弥戒;三、明受持具足戒。此三品戒,皆同一日一夜,清净无犯。乃至轻罪,如犯极重之过,三业威仪,不令有失也。此即合上第二福。应知。



二、从“若有众生”到“威仪无缺”之间,这是阐明第五、第六、第七三门当中简别根机堪与不堪、修持时间的差别以及所受持的行法等的差别。

有三种情况:(一)受持八关斋戒;(二)受持沙弥戒;(三)受持具足戒。这三品戒同样都是持受一日一夜清净无犯,乃至对于轻罪也如同犯重罪的过失那样,严密地守护,身口意三业的威仪不让它有过失。这是配上面的第二福,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从“以此功德”已下,正明回所修业向所求处。



三、从“以此功德”之下,这是说明回向所修的善业趣向于所希求之处,也就是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四、从“戒香熏修”下,至“在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行者终时,圣来迎接,去时迟疾,即有其八:



四、从“戒香熏修”到“在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中行者临命终时,圣众前来迎接,去时时间迟速差别的内容。有八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比丘众来;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比丘持华来现;五、明行者自见闻空声等赞;六、明佛赞言:汝深信佛语,随顺无疑,故来迎汝;七、明既蒙佛赞,即见自坐华座,坐已华合;八、明华既合已,即入西方宝池之内。



(一)首先说明处在寿命将尽的极短时间里;(二)说明当时弥陀和比丘众前来迎接;(三)说明佛放金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四)说明比丘持着花现在面前;(五)说明行者自己见闻空中有声音等在作赞叹;(六)说明佛赞叹说:由于你深信佛语,能随顺圣言,心无疑虑,所以我来迎你;(七)说明已经得蒙佛赞叹后,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上,然后莲花闭合;(八)说明莲花闭合以后,就入了西方宝池之内。



五、从“经于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五、从“经于七日”以下,这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莲池后,花开时间的早晚。这里是经过七天花就开了。



六、从“华既敷已”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四:一、明华开见佛;二、明合掌赞佛;三、明闻法得于初果;四、明经半劫已,方成罗汉。



六、从“花即敷已”到“成罗汉”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四分内容:(一)花开即见佛;(二)当时合掌赞叹佛的功德;(三)闻佛说法得证初果;(四)经过半劫才成就阿罗汉果。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3-3 17:20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中品中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虽然有七句不同,总的具体解释了中品中生的情况。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中品下生是指,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行持世间的仁慈善心。这个人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幸遇了善知识,给他详细讲解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快乐之事,又说到法藏比丘四十八愿的情形。他听到了西方净土法门后,不久就命终,当时就像壮士屈伸手臂的片刻时间里就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以后经过七天,遇到观音、势至菩萨给他说法,他一听法非常欢喜,得证了初果,过了一个小劫成就阿罗汉果。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下生。

以上总的三种情况叫做中辈生想,称为第十五观。



次就中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接着在中品下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七段内容:



一、“从中品下生者”者,正明总举行名,辨定其位,即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



一、“中品下生者”一句,总的说明行者的名字,辨定了他所处的地位,指的是世善具上等福德的凡夫。



二、从“若有善男子”下,至“行世仁慈”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受法不同,即有其四:一、明简机;二、明孝养父母,奉顺六亲,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三、明此人性调柔善,不简自他,见物遭苦,起于慈敬;四、正明此品之人,不曾见闻佛法,亦不解希求,但自行孝养也。应知。



二、从“若有善男子”到“行世仁慈”之间,这是说明第五、第六门当中,简别堪与不堪的根机差别,以及所受持的法门的差别。

有四分内容:(一)简别根机是善男善女;(二)说明这等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敬奉随顺六亲。这就合到了上面初福当中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两句;(三)说明此人性情调柔贤善,不管是对自方、他方的人,只要见到别人受苦,他都会起仁慈的心;(四)说明这种品类的人,一生当中从没有见闻过佛法,也不了解要在佛道上希求,只是以他的善根,自己行持孝养的善行。



三、从“此人命欲终时”下,至“四十八愿”已来,正明第八门中临终遇逢佛法时节分齐。



三、从“此人命欲终时”到“四十八愿”之间,这是说明第八门当中临命终时遇到佛法时节差别。这是指此前都没闻到佛法,只是临终极短时间里遇到了善知识给他讲说。



四、从“闻此事已”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第九门中得生之益,去时迟疾也。



四、从“闻此事已”到“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中得到往生的利益,以及去时的时间快慢。这是说到当时一闻到了西方的法,很快就命终往生了。去时的快慢,只有大力士屈伸手臂的片刻工夫,就已经生入了西方。



五、从“经七日已”者,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不开为异。



五、“经七日已”一句,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莲池,花开不开放的情况。



六、从“遇观世音”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七日已后,得遇观音大势;二、明既逢二圣,得闻妙法,证于初果;三、明经一小劫已后,始成罗汉也。



六、从“遇观世音”到“成罗汉”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三分细节:(一)说明到了七天以后,就遇到了观音、势至二菩萨;(二)说明既然遇到了两位大圣,听闻了妙法,由此就证了初果;(三)说明经过一个小劫才成就阿罗汉果。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中品下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虽然说到了七句,总的具体解释了中品下生的情况。



赞云:中辈中行中根人,一日斋戒处金莲。孝养父母教回向,为说西方快乐因。佛与声闻众来取,直到弥陀华座边。百宝华笼经七日,三品莲开证小真。



中辈中行中根人,有的是受持了一日斋戒,临终时就处在金莲花中。又有在世孝养父母,到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教导他回向,给他讲说西方快乐的事实以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时佛和声闻众前来迎接,直接就生到了弥陀花座边上。在百宝花笼里经过七天莲花开敷,证得阿罗汉果。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中辈一门之义竟。



以上虽然有上中下三位的差别,总的解释了中辈一门的含义。



△十六、就下辈观善恶二行,文前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之类;四者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明受苦乐二法不同;七者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向所求处;九者明临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总料简下辈三位竟。



这一整段与上、中辈所开示十一门基本相同。只有在第六门加了“受苦乐二法”,也就是相对于下辈,区分为受苦、受乐二法不同。这是因为下辈纯是造恶之人,所以在他没遇法以前都是在受持苦法。之后遇到善知识劝导,在临终的时候受持乐法,有这样的不同。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下品上生是指,有众生在生时造了很多的恶业,虽然他没有诽谤方等经典,但这样的愚人造恶很多,无有惭愧。到了他快要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说大乘十二部经的首题名字。因为他闻到了这些经名的缘故,除掉了千劫的极重恶业。智者又教他合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称佛名的缘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当时阿弥陀佛遣派化佛、化观音、化势至来到行者前,赞叹说:“善男子,以你称念佛名的缘故,消除了累劫重罪,我来迎接你。”这样说了以后,行者就见到化佛的光明遍满了整个屋子。他见到后很欢喜,当即命终,乘着宝莲花,跟随化佛之后,生在莲池当中。



【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经过了七个七天,莲花才开敷。当花开的时候,大悲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立在这个人前面,给他演说甚深的十二部经。他闻后就能信解,发了无上道心。经过十小劫具足百法明门,得入初地,这叫做下品上生者。

在高丽本当中,后面还有一句:



【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



这是由于他听到了佛名、法名和僧名,闻到三宝名的缘故,就得以往生。



次就下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九:



在下品上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有九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告命。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佛告命阿难和韦提希,吩咐之意。



二、从“下品上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造十恶轻罪凡夫人也。



二、“下品上生者”一句,是辨定行者所处的地位,指的是造十恶轻罪的凡夫人。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无有惭愧”已来,正明第五门中简机,举出一生已来造恶轻重之相。即有其五:



三、从“或有众生”到“无有惭愧”之间,这是说明第五门当中简出机宜,指出一生当中造恶轻重的情形。这里有五段细节:



一、明总举造恶之机;二、明造作众恶;三、明虽作众罪,于诸大乘不生诽谤;四、明重牒造恶之人,非智者之类也;五、明此等愚人,虽造众罪,总不生愧心。



(一)总的说明这是一类造恶的根机;(二)说明他在生时造了很多的恶法;(三)说明虽然他造众罪,但是对于大乘经不生诽谤;(四)再次指出这类造恶者不属于智者而是愚人;(五)是说这等愚人虽然造了重罪,总不生惭愧心。



四、从“命欲终时”下,至“生死之罪”已来,正明造恶人等,临终遇善闻法,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忽遇往生善知识;三、明善人为赞众经;四、明以闻经功力,除罪千劫;五、明智者转教称念弥陀之号;六、明以称弥陀名故,除罪五百万劫。(经中说的是“五十亿劫”。古文中的“亿”有时指十万,有时指万万,也许这里是指十万。)



四、从“命欲终时”到“生死之罪”之间,这是说明造恶人等临终遇善知识闻法的情形。

有六段细节:(一)说明在即将命终的很短的时间里;(二)说明这时忽然遇到了教导往生的善知识;(三)此善知识为他赞说了十二部经的经题;(四)是说以闻诸经名字的功用力量,消除了千劫罪业;(五)说明智者进一步教他称念弥陀名号;(六)是说以他称念弥陀名号的缘故,除罪五百万劫。



问曰:何故闻十二部经名,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



问:为什么闻十二部经名只除罪千劫,而称佛一声就能除罪五百万劫?这有什么道理?换言之,为何称佛一声的灭罪力超过了闻受经名呢?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回答:因为当时造罪的人业障很重,加上有很大的死苦逼恼身心。善人虽然说了很多经,但是他当时听受的心非常轻浮散乱。由于他的心散乱的缘故,除罪的力量就稍微弱一些。而佛名只是一句话,它就很方便摄住散心而让心安住。而且又教他以正念称名,由于当时他心很重的缘故,就能除罪多劫。



五、从“尔时彼佛”下,至“生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化众来迎,去时迟疾,即有其六:



五、从“尔时彼佛”到“生宝池中”之间,是说明第九门当中临终的时候,化现的圣众前来迎接,往生时间快慢的情况。有六段细节:



一、明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二、明化众既已身现,即同赞行人。三、明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四、明既蒙化众告及,即见光明遍室。五、明既蒙光照,报命寻终。六、明乘华从佛生宝池中。



(一)首先说到行者正称名的时候,阿弥陀佛当即派遣化佛、化观音、化势至,应声就现在眼前,所谓随呼随应,不隔刹那;(二)说明化现的西方三圣已经现身以后,就同声地赞叹行人;(三)说明所听到化身的赞叹,只说到了以称念佛名的功德力,我来迎接你,没有说到闻经的事。就佛本愿的意思来说,唯一是想劝导行者正念称名,这样就能很快得到往生,不同于杂散的业行。像这部经以及其他诸部净土经法当中,处处广为赞叹,劝令众生直接称念名号,会得到切要的利益,要知道这个要点。

换言之,净土经中,佛广赞称名,这是因为它能够切中要害。尤其在临终的时候,杂散之业会分散力量,而称名极其简要,一念即起,当时心力容易投注在上面,使得心力很强,与佛愿相应就速得往生。所以持名念佛乃方便之极,简易之极,就是这个道理。到了紧急关头,要用一个极其方便,而且能够提起心力的办法,那么称名是极其切要的。到了那个关头,用其他杂散的业来不及,用称名的话,就像一个孩子呼求母亲,立即就能感召。

(四)说明当时在化现的三圣告知以后,就见到了化佛的光明充满了房屋;(五)行者已经得蒙了佛光照触,不久就舍报命终;(六)命终以后,乘着莲花跟随佛,生在宝池当中。



六、从“经七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六、从“经七七日”以下,这是说明第十门当中到了莲池以后,花开时间的早晚差别,这种行者是经过七七、四十九日才花开。



七、从“当华敷时”下,至“得入初地”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五:



七、从“当花敷时”到“得入初地”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当中花开以后得利益的差别。有五段细节:



一、明观音等先放神光;二、明身赴行者宝华之侧;三、明为说前生所闻之教;四、明行者闻已,领解发心;五、明远经多劫,证临百法之位也。



(一)当莲花开敷后,大悲观音和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二)是说二菩萨现身降临在行者的宝花旁边;(三)是给他宣说前世所听闻到的甚深十二部经;(四)说明行者听后,当即领解,发无上道心;(五)说明经历了十小劫,证得了百法之位,也就是得入初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



九、从“得闻佛名”已下,重举行者之益。非但念佛独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



九、从“得闻佛名”以下,是再次举出行者所得的利益,不但念佛得以往生,而且念法、念僧也能生入净土。



上来虽有九句不同,广解下品上生竟。



上来虽然有九句不同,具体解释了下品上生的情形。



思考题



1、中品上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形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2、中品中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形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3、中品下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往生情形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4、下品上生者是什么样的根机?为什么在他临终闻十二部经名时,只除罪千劫,而称佛一声就除罪五百万劫?

5、净土经中,佛广赞称名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修行净土有何启发?



--------------------------------------------------------------------------------

[1] 八解脱: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禅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禅而起。缘初禅之色也。以上二者为不净观。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观净色故名净解脱。于定中除不净相,唯观八色等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也。观净色而不生贪,足显观之转胜,证得此性解脱于身中,故名身作证,具足圆满,而得住于此定,故名具足住,此第三解脱之位,依第四禅而起,亦缘欲界之色也,所异者上二项为可憎之不净色,此为可爱之净色,故是净观也。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此方者依四无色定而起,各于所得之定,观苦空无常无我,生厌心而弃舍之,故名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灭受想定者,灭尽定也,是亦依第四禅弃舍前之非非想即一切之所缘,故名解脱。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3-3 17:21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



佛告阿难和韦提希:下品中生,是指有一类众生毁坏了五戒、八戒或具足戒,这样的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没有惭愧,他是以各种恶业作为庄严。



【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这个愚人以恶业的缘故会堕到地狱里,在他寿命快要穷尽时,地狱的众多猛火,一时间都现在前面。这时遇到善知识以大慈悲心给他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为赞叹彼佛的光明神力,也赞叹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个人听了后,就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顿时化为清凉风,吹着天花,花上都有化佛菩萨迎接这个人。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当时在一念顷中,就往生到西方七宝池的莲花当中。经过六劫莲花才开敷。当花开时,观世音、大势至以清净梵音安慰他,为他演说大乘甚深经典。一听到了妙法,他就应时发起了无上菩提心。这种情况叫做下品中生。



次就下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在下品中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有七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佛吩咐阿难和韦提希。



二、从“下品中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破戒次罪凡夫人也。



二、“下品中生者”一句,这是辨定他的地位,指的是破戒中等罪行的凡夫人。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应堕地狱”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造业,即有其七:



三、从“或有众生”到“应堕地狱”之间,这是说明第五、第六门当中简出机宜和他造罪业行的情况,有七分细节:



一、明总举造恶之机;二、明多犯诸戒;三、明偷盗僧物;四、明邪命说法;五、明总无愧心;六、明兼造众罪,内心发恶,外即身口为恶,既自身不善,又见者皆憎,故云以诸恶业自庄严也;七、明验斯罪状,定入地狱。



(一)首先总的说,这是一类造恶的机;(二)说到他在生时犯了很多戒;(三)说到他又偷盗了僧众的财物;(四)又有邪命说法的罪行;(五)无论造什么罪总无惭愧心;(六)说明他兼造各种罪业,内心发恶念,外面身口放纵造恶,自身既行不善,又人见人憎。因此说他是一个以诸恶业而为庄严的人;(七)说明根据他的罪状,可以断定决定要入地狱。



四、从“命欲终时”下,至“即得往生”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善恶来迎,即有其九:



四、从“命欲终时”到“即得往生”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中临终时善恶相显现的情况,有九分细节:



一、明罪人命延不久;二、明狱火来现;三、明正火现时,遇善知识;四、明善人为说弥陀功德;五、明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六、明既蒙罪灭,火变为风;七、明天华随风来应,罗列目前;八、明化众来迎;九、明去时迟疾。



(一)首先说到,这是在罪人生命即将结束的短暂时间里;(二)说到由于生前的业力,已经出现了地狱之火;(三)说明正当地狱火显现时,遇到了善知识;(四)指明善人为他讲说弥陀的功德;(五)说明罪人闻到了弥陀名号,就除了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六)既然蒙佛力加被,灭除了多劫的罪业,地狱的火转而变为清凉风;(七)当时这个清凉风吹着天花罗列在目前;(八)是说这时在每朵天花上都有化现的佛菩萨来迎接他;(九)说明一念顷就生到了七宝池中。



五、从“七宝池中”下,至“六劫”已来,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五、从“七宝池中”到“六劫”之间,这是说到第十门当中到莲池后,花开时间的差别。这里说到经过了六劫才开敷莲花。



六、从“莲华乃敷”下,至“发无上道心”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三:



六、从“莲花乃敷”到“发无上道心”之间,这是说到第十一门当中,花开以后得利益的差别。有三分内容:



一、明华既开已,观音等梵声安慰;二、明为说甚深妙典;三、明行者领解发心。



(一)说到莲花开敷以后,观音势至以梵音而作安慰;(二)说明二大士为他宣说大乘甚深经典;(三)说明行者听闻的当下领解,发起了无上道心。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下品中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以上这七句,总的解释了下品中生的情况。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下品下生是指,有一类众生做不善业,五逆十恶,造作了很多的恶业。这样的愚人以恶业的缘故应当堕入恶趣,经历多劫无有止境地受苦。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样的愚人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给他种种安慰,为他宣说妙法,教他念佛。这个人由于大苦逼恼的缘故,念不起佛。善友就告诉他:如果你不能念彼佛的话,你就应该称阿弥陀佛的名字。这样他就至心称佛名,一声接一声而不断绝,念满了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以称佛名的缘故,每一念当中都除灭了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以后,见到了金莲花,像日轮一样住在他面前,一念顷就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以上六字丽作“即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当时他在莲花里面,经历了十二大劫花才开放。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给他广说诸法实相,灭罪的方法。他听了以后非常欢喜,当时就发起了菩提心,这种情况叫做下品下生。

以上三者统称为下辈生想,这叫做第十六观。



次就下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在下品下生位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有七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总的吩咐阿难和韦提希。



二、从“下品下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也。



二、“下品下生者”一句是辨定了他的地位,这是指具造了五逆等重罪的凡夫人。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受苦无穷”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造恶轻重之相。即有其七:



三、从 “或有众生”到“受苦无穷”之间,这是说到第五、第六门当中简出根机,并且说明他造罪轻重的情形。有七分细节:



一、明造恶之机;二、明总举不善之名;三、明简罪轻重;四、明总结众恶,非智人之业;五、明造恶既多,罪亦非轻;六、明非业不受其报,非因不受其果,因业既非是善,果报焉能不苦也;七、明造恶之因既具,酬报之劫未穷。



(一)这里说的是一类造恶的根机;(二)总的举出他是做不善业;(三)指明罪业轻重,也就是他五逆十恶等无所不造;(四)总结这些恶业并非智者的业行,而属于愚人;(五)说明既然造了这么多恶,那罪业当然不轻;(六)说明没有业就不受报,没有因就不受果,既然业因不是善的,那么果报哪里能不苦;(七)说明既然具有非常多、非常深的造恶业因,那当然酬报的果是累劫也难以消尽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3-3 17:21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问:在四十八愿里说到,唯除五逆和谤法两类不能往生,而在这部《观经》下品下生文当中,却简除谤法而摄受五逆,这里有什么含义?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回答:四十八愿当中简除了五逆和谤法两类,这是从抑止门或遮止门来说的。因为这两种业障碍极重,如果造了直接入阿鼻地狱,在历劫当中无时无刻不恐怖、受苦,没办法脱出。如来恐怕众生造这样的两种罪过,所以以方便语遮止说,你们造这两种罪就不能往生,其实也不是不摄受。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



本经的下品下生当中取五逆除谤法,因五逆罪已经造了,不可抛弃让他流转,还是发起大悲要摄取他往生。



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其次谤法的情形,也是在还没有造的时候就遮止说,如果你谤法的话,就不能往生。这也是就没有造业的情况来说的。如果他已经造了谤法,还能够回心愿往,还是摄受他能够往生净土的。



虽得生彼,华合经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已外,更无诸苦。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这类谤法者虽然生到了净土,但是闭合在花苞里需要经历多劫。他们在花里的时候,有三种障碍:(1)不能够见佛和圣众;(2)不能听闻正法;(3)不能游历诸佛国土,承事诸佛,广兴供养。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苦。经上说,就像比丘入三禅的快乐那样,要晓得是这种受用。虽然闭在花中多劫不开,岂不胜过阿鼻地狱当中长时永劫受诸痛苦无数倍?总而言之,所谓本经摄取五逆简除谤法,也是就抑止门来说的。



四、从“如此愚人”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闻法念佛,得蒙现益。即有其十:



四、从“如此愚人”至“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闻法念佛得到现前利益。有十分细节:



一、明重牒造恶之人;二、明命延不久;三、明临终遇善知识;四、明善人安慰教令念佛;五、明罪人死苦来逼,无由得念佛名;六、明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七、明念数多少,声声无间;八、明除罪多劫;九、明临终正念,即有金华来应;十、明去时迟疾,直到所归之国。



(一)首先再次举出这是造恶之人;(二)指明时间是在他即将命终的极短暂时间里;(三)说明在此临命终时,有幸遇到善知识;(四)说明善人安慰教导他念佛;(五)说明当时他被死苦逼得很厉害,根本发不起心念佛;(六)是说善友知道他被苦所逼,失掉正念,没法提起,转而就教他口里称念弥陀名号;(七)说明他念的数量只具足十念,一声接一声地相续而没有间断;(八)说明每一念中都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九)说明临终正念现前,见到了金莲花像日轮一样显现在面前;(十)说明去的速度,在一念顷就生到了极乐国土。



五、从“于莲华中满十二劫”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五、从“于莲花中满十二劫”以下,说明第十门当中到了莲池,花开的时间早晚差别。这里是指经过十二大劫。



六、从“观音大势”下,至“发菩提心”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三:一、明二圣为宣甚深妙法;二、明除罪欢喜;三、明复发胜心。



六、从“观音大势”到“发菩提心”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这有三分内容:(一)说明花开后观音、势至二大士给他宣说甚深的诸法实相,除罪妙法;(二)是说在除罪后,他生起欢喜心;(三)说明当即就发起了菩提心;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下品下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七句,具体解释了下品下生的情形。



赞云: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三华障重开多劫,于时始发菩提因。



赞颂到:下辈下行下根人,指的是生前造作十恶五逆等,处在很深重的贪嗔烦恼当中,造下了四重罪、偷僧物罪、谤法罪。但是从来不起惭愧,悔除过失。临终的时候,苦相如云般集聚,地狱的猛火已经现在罪人心前。

这时,忽然幸遇了往生善知识,紧急地劝导他专称弥陀名号。当他念佛时,化佛菩萨寻声赶到,一念倾心就入了极乐宝莲。这三品人,由于昔日的深重业障,在花中需要经过多劫才能开放。花一开,蒙菩萨说法,才发起菩提心。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下辈一门之义竟。



以上虽然说到三种品位,总的解释完了下辈这一门的含义。



前明十三观以为定善,即是韦提致请,如来已答。后明三福九品名为散善,是佛自说。虽有定散两门有异,总解正宗分竟。



总结:以上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十三观的观法,称为定善,这是韦提希祈请,如来做了回答;第二部分是阐述了三福、九品因行果德的情形,叫做散善,这是如来无问自说。虽然有定散两门的差别,总的解释了正宗分的内涵。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这样宣说的时候,韦提希和五百侍女听佛所说,应时就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无限广长的相状,见到了阿弥陀佛的色身和观音、势至两大菩萨,内心生起欢喜,叹未曾有,豁然间大悟,得到无生忍。五百侍女也发起无上菩提心,愿生西方净土。世尊都给她们授记,皆当往生,而且生到佛国以后,获得诸佛现前三昧。当时在虚空中听闻的无量诸天都发起了无上道心。



三、就得益分中,亦先举,次辨,即有其七:



第三、在得益分当中,也是首先举出题名,然后辨明情形,有七分内容:



初、从“说是语”者,正明总牒前文,生后得益之相。



一、“说是语时”,是承前启后句,它是在承接前文,发起后面获得利益情形的经文。



二、从“韦提”已下,正明能闻法人。



二、“韦提及五百侍女”一句,说明当时的闻法者。



三、从“应时即见极乐”已下,正明夫人等于上光台中见极乐之相。



三、从“应时即见极乐”以下这一句,是说明夫人等现见了在前一阶段得佛力示现,在光明台中所见的极乐世界的情景。



四、从“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已下,正明夫人于第七观初见无量寿佛时,即得无生之益。



四、从“得见佛身及二菩萨”以下,这是说明夫人在世尊讲述第七观初,见到阿弥陀佛的时候,就得到了无生的利益。





五、从“五百侍女”已下,正明睹斯胜相,各发无上之心,求生净土。



五、从“五百侍女”以下,说明在场的侍女们目睹了净土殊胜的庄严,各自发起了无上道心,求生净土。



六、从“世尊悉记”已下,正明侍女得蒙尊记,皆生彼国,即获现前三昧。



六、从“世尊悉记”以下,这是说明五百侍女都得到了世尊的授记,都将生到极乐世界,一往生后就获得诸佛现前三昧。



七、从“无量诸天”已下,正明前厌苦缘中,释梵护世诸天等,从佛王宫临空听法。



七、从“无量诸天”以下,这是说到在前面厌苦缘一段中,帝释、梵天、四大天王等诸天跟随佛来到王宫,在虚空中听法。



或见释迦毫光转变,或见弥陀金色灵仪,或闻九品往生殊异,或闻定散两门俱摄,或闻善恶之行齐归,或闻西方净土对目非远,或闻一生专精决志,永与生死分流。此等诸天,既闻如来广说希奇之益,各发无上之心。



当时这些空中的天人们,或者见到世尊白毫光做种种转变;或者见到阿弥陀佛金色之身的相好;或者听闻到佛讲述的九品往生的因行果德差异;或者听闻到定散两门都能摄受往生;或者听闻到无论是善恶之行,只要是回心愿往,都一道归入净土;或者听闻到西方净土就在目前,并非遥远;或者听闻到尽此一生专精决志,直往西方,就能永断生死之流,入于西方清净法流。这些诸天既然听到如来广说净土法的稀奇利益,个个都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斯乃佛是圣中之极,发语成经。凡惑之类蒙餐,能使闻之获益。



这是总的赞叹利益。佛是圣人中无上的圣人,他已到达断证究竟圆满,所以由佛智慧发出的圣言就成为三世不易、十界同尊的经法。凡夫有惑障之类受用到甘露妙法,就能使听闻者都获得极大利益。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得益分竟。



以上七句具体解释了听闻本法得利益的情形。



思考题



1、下品中生者是什么样的根机?临终往生情形如何?

2、下品下生者是什么样的根机?临终往生情形如何?生到了净土,闭合在花苞时,有哪三种障碍?又有何利益?

4、在四十八愿里说到,唯除五逆和谤法不能往生,而在这部《观经》下品下生文当中,却简除谤法而摄受五逆,是什么原因?是否谤法者决定不能往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3-3 17:22

四、次明流通分,于中有二:一、明王宫流通;二、明耆阇流通。



第四、接着要说明流通分,其中有二分:一、在王宫流通本法;二、在耆阇崛山流通本法。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当时阿难从座位起身,禀白佛说:世尊,应当怎样称呼此经?此经的要义应当如何受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



佛告诉阿难:这部经称为《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可以叫做《净除业障生诸佛前》。你应当受持,不要忘失。行这个观佛三昧或念佛三昧,现生就能见无量寿佛和观音势至二位大士。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善男子、善女人,只要闻到无量寿佛名和二菩萨名,就能灭除无量劫的生死之罪,何况忆念?如果念佛,要知道这个人就是人中的白莲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成为他的胜友。他必将坐菩提道场,生在诸佛之家。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告诉阿难:你要好好持这个真言。持这个真言,就是执持无量寿佛的名号。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佛宣说这些圣语的时候,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和韦提希等闻佛所说,都生起大欢喜心。



今先就王宫流通分中,即有其七:



在两种流通当中,首先就王宫流通分里,分成七节来解释:



一、从“尔时阿难”已下,正明请发之由。



一、从“尔时阿难”以下,说明阿难请问,发起下文的缘由。



二、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如来双标依正以立经名。又能依经起行,三障之云自卷。答前初问“云何名此经”一句。



二、从“佛告阿难”以下,这是如来正式双标依正来安立经名。依,指观极乐国土;正,指观西方三圣,因此合立此经名称为“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总的以此经名确立了本经的宗旨是观佛三昧,或者说观想极乐依正庄严。

接着说到,又根据此经的力用来立经名。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依照这部经法发起观行,烦恼障、业障、报障的乌云自然消失,因此立名为:“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总的是以这两项回答了前面的提问“如何命名此经”这一句。



三、从“汝当受持”已下,答前后问“云何受持”一句。



三、从“汝当受持”以下,回答了第二问“云何受持”这一句。



四、从“行此三昧者”下,至“何况忆念”已来,正明比校显胜,劝人奉行。



四、从“行此三昧者”到“何况忆念”之间,这是通过比较来显示殊胜利益,劝导人们来奉行本三昧法。



即有其四:一、明总标定善,以立三昧之名;二、明依观修行,即见三身之益;三、明重举能行教之机;四、正明比校显胜,但闻三身之号,尚灭多劫罪愆,何况正念归依,而不获证也?



这里有四分含义:(一)首先总的标明定善来安立三昧的名称;(二)说明依观修行,就能得见西方三圣微妙色身的利益;(三)再次举出能依教修行的根机;(四)通过比较来显示殊胜,也就是说只要闻到西方三圣的名号,尚且能够灭除多劫的罪愆,何况一心正念皈依三圣,哪里会不获果证呢?



五、从“若念佛者”下,至“生诸佛家”已来,正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五、从“若念佛者”到“生诸佛家”之间,这是显示念佛三昧确有超胜绝伦的功能,不是其他杂善所能相比。



即有其五:一、明专念弥陀佛名;二、明指赞能念之人;三、明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希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华为喻。梵言分陀利,此云好华,亦名妙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上上华,亦名最胜华,此华相传白莲华是。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希有人,人中上上人,人中最胜人也。



这有五分含义:(一)这里特指的是专念弥陀名号的修行;(二)特指要赞叹能念弥陀名号的人;(三)说明如果能相续念佛,此人极其稀有,没有其他物品可以比方,所以用分陀利花来作比喻。

梵语“芬陀利”,此方称为好花,或者妙好花、稀有花、上上花、最胜花,此花相传就是白莲花。为什么引芬陀利花作为譬喻呢?因为如果能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就是人中的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稀有人、人中上上人、人中最胜人。



四、明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四)说明专念弥陀名号者,观音势至常常如影随行般地护持他,就像他的亲友、善知识那样。也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就和观音势至形影不离,在缘起上是非常亲近的,常常都能得到护持。



五、明今生既蒙此益,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



(五)说明现生就能得到这样观音、势至常随影护的大利益,那么可以预断,一旦舍命就当即入了诸佛之家,即西方净土。



到彼长时闻法,历事供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座岂赊?



一到了西方,长时不断地闻法,而且周遍游历佛国,承事供养诸佛,如此迅速地成满了普贤愿海。这样到达了因圆果满的地位,菩提道场的成佛席位哪里少得了他呢?也就是决定成佛的意思。

所以这是一条极其光明直截的坦途,非常殊胜圆顿。只要透过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一妙门,就能够常常得到观音势至的拥护,而且舍命当即就生入诸佛之家——殊胜的净土。一入了净土就能长时闻法增进,念念不断,迅速圆成普贤行海,登至无上果地,因此这是径捷登入涅槃城的妙庄严路。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3-3 17:22

六、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已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六、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这是说明世尊付嘱阿难弥陀名号的妙法,让它流通于千秋万世。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来虽然说到了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两门的利益,但就佛的本愿来说,是想要众生一向专称弥陀名号。这也就是流通本法到了最关键处,实际是归到一句名号。

世尊最后说了深有意趣、意味深长的话,特别付嘱阿难:你好好持住这句真言。你要把它流通到未来世,利益一切众生。持什么样的真言呢?就是持“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一语点明世尊传法的本意,就世尊自己心里的愿望而言,就是想让未来众生专称弥陀名号。



七、从“佛说此语时”已下,正明能请能传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遇餐甘露,意跃无以自胜也。



七、从“佛说此语时”以下,这是说到能请者韦提希、能传者阿难等,在这一场法会当中,听到了前所未闻的法,见到了前所未见的殊胜境界和法益,如同渴饮甘露般,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利益和欢喜,当时内心有情不自禁的欢喜踊跃。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王宫流通分竟。



以上七句具体讲解了王宫流通分的内容。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当时世尊由虚空回到了耆阇崛山。尔时阿难详细地广为大众演说了这以上的经法。无量的人、天、龙神、夜叉听佛所说,都生大欢喜,礼佛而退。



五、就耆阇会中,亦有其三:一、从“尔时世尊”已下,明耆阇序分;二、从“尔时阿难”已下,明耆阇正宗分;三、从“无量诸天”已下,明耆阇流通分。上来虽有三义不同,总明耆阇分竟。



第五、在耆阇会当中也有三分。“耆阇会”就是指在耆阇崛山当中,阿难为在场的大众复述了以上的经义,这就是流通的第二分。在这一分当中,又有三分:一、从“尔时世尊”以下,是耆阇一会的序分;二、从“尔时阿难”以下,是耆阇一会的正宗分;三、从“无量诸天”以下,是耆阇一会的流通分。以上这三义,总的说明了耆阇分的内容。



初、从“如是我闻”下,至“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明序分;二、从“日观”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明正宗分;三、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明得益分;四、从“尔时阿难”下,至“韦提等欢喜”已来,明王宫流通分;五、从“尔时世尊”下,至“作礼而退”已来,总明耆阇分。上来虽有五分不同,总解《观经》一部文义竟。



一、最初从“如是我闻”到“云何见极乐世界”以来,这是本经的序分;二、从“日观”到“下品下生”之间定善和散善的内容,这是本经的正宗分;三、从“说是语时”到“诸天发心”以来,是说明本经的得益分;四、从“尔时阿难”到“韦提等欢喜”以来,是本经两会当中王宫这一会的流通分;五、从“尔时世尊”到“礼佛而退”之间,是总的说明耆阇分,也就是阿难在耆阇重述本经以及流通的含义。

以上由这样五分,总的解释完了《观经》一部文义。



窃以真宗叵遇,净土之要难逢。欲使五趣齐生,是以劝闻于后代。



这里说到流通本法的因缘。

“真宗”,是指仰仗弥陀不可思议智慧悲愿的力量,业系凡夫能一生往生净土的真实宗轨。“叵遇”,就是没有善缘者难以遇到。这都是由于往昔在诸佛前种过无数善根,才能够值遇这样的奇特法门。因此说到,这个在通途八万四千法门之外的净土要门,令垢障凡夫即生横超生死、跻身净土的重要之道是很难遇到的。为此如来悲心,想使未来世的五趣或六道凡夫一起生入净土,所以在此劝导流通,使得后代有缘者都能够闻到这个妙法。



但如来神力,转变无方。隐显随机,王宫密化。于时耆阇圣众,小智怀疑。佛后还山,弗窥委况。



但是如来不可思议的神力都是应缘现化,不拘一格,并没有定相可得,因此说“转变无方”。“方”,指固定的格式。“无方”,就是自在变现,不拘一格。“隐显随机”,就是在有缘者前见到了佛身显现说法,这叫做“显”,在无缘者前不见这些境相,叫做“隐”。

当时应韦提希的祈请,世尊当即降临王宫,显现光明佛刹等等,并且宣说十六观经,外人并不知道,这叫“密化”。当时耆阇崛山智慧不大的人心有怀疑。佛后来返回灵山,大众都不能窥测此中的原委或具体情形。



由是阿难为宣王宫之化、定散两门,异众因此同闻,莫不奉行而顶戴。



以此缘故,阿难代佛宣布在王宫里宣说的定散两门的教法。当时灵山四众等弟子由此同闻到这部妙法,无不奉行顶戴。这也就是本经有王宫和耆阇山两会的原因。



敬白一切有缘知识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浅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辄生异解。遂即标心结愿,请求灵验,方可造心。



这是善导大师最后的交待,陈述自己造论的经过和本怀。

敬白一切有缘的善知识等:我既然是一个生死凡夫,智慧浅短,而佛教甚为深细,我不敢随意地产生不如佛心意的理解。因此我标心结愿,请求灵验,得到佛心的应许,才能够以心造本疏。

这里的“造”是趣近的意思。比如说到造诣,就是心到达之处。“造心”,就是我才开始能运行自己的心,来到达法义的深处。



南无归命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三宝,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彼土诸菩萨大海众,及一切庄严相等。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若称三世诸佛、释迦佛、阿弥陀佛等大悲愿意者,愿于梦中得见如上所愿一切境界诸相。



当时我皈命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佛法僧三宝,特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导师阿弥陀佛以及观音势至两大胁侍,连同彼土一切的菩萨大海众和一切庄严相等。

在这样的圣境面前,我标明心意:某人现在想提出这部《观经》的要义,作为古今不变的定则。也就是给《观经》的要义下一个定论。如果我的所行称合三世诸佛、释迦佛、阿弥陀佛等的大悲愿意的话,愿在梦中见到如是所愿的一切境界相,从而能真实地确认出《观经》的所诠义。



于佛像前结愿已,日别诵《阿弥陀经》三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至心发愿。即于当夜,见西方空中,如上诸相境界,悉皆显现。杂色宝山,百重千重。种种光明,下照于地,地如金色。中有诸佛菩萨,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动身手,或住不动者。既见此相,合掌立观,良久乃觉。觉已不胜欣喜,于即条录义门。



我在佛像前结愿以后,每日特别诵持《阿弥陀经》三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至心发愿。

就在当天夜里,见到了西方的空中如上的境界相,一切都显现在心前:杂色的宝山百重、千重,种种光明下照在地面,地面如同金色。其间有诸佛菩萨,或者端坐,或者站立,或者说法,或者默然,或者动转身手,或者安住不动。见到了这些境相合掌立观,良久才醒过来。醒后不胜欢欣鼓舞,就对于以上的一切净土依正庄严等的义理,一条一条地记录各门含义。也就是说《观经》十六观里,有关西方依正境相是怎样的情形?由于在梦中已经完全地显现了,因此我就一条一条地分门别类决定好它的含义。



自此已后,每夜梦中,常有一僧而来指授。玄义科文既了,更不复见。



自此以后,每天夜里梦中常常有一僧人前来指示传授。等到玄义科文已经结束,就再也不见了。



后时脱本竟已,复更至心要期七日,日别诵《阿弥陀经》十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初夜后夜,观想彼佛国土庄严等相。诚心归命,一如上法。



后来撰写完毕的时候,再次至心约定七天的日期,每一天特别诵持《阿弥陀经》十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而且在初夜和后夜时分,观想弥陀国土庄严等相,诚心归命,如同上面所说的观法。



当夜即见三具硙轮,道边独转。忽有一人,乘白骆驼来前见劝:“师当努力,决定往生,莫作退转。此界秽恶多苦,不劳贪乐。”答言:“大蒙贤者好心示诲。某毕命为期,不敢生于懈慢之心。” (云云)



当天夜晚,就见到三具硙轮在道边旋转。忽然有一个人乘着白骆驼前来劝示,他说:“师父,当努力!决定往生,不要退转。此世界秽恶不净,有很多苦恼,不必劳心贪著享乐。”我回答:“大蒙贤者好心教诲指示,某尽生命为期,不敢生懈慢心”等等。



第二夜,见阿弥陀佛身真金色,在七宝树下金莲华上坐。十僧围绕,亦各坐一宝树下。佛树上,乃有天衣挂绕。正面向西,合掌坐观。



第二天夜晚,又现见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在七宝树下的金莲花上端坐,周围有十位圣僧围绕,也各自坐在一棵宝树下面。在佛边的宝树上有天衣挂绕。我正面向着西方,合掌端坐作观。



第三夜,见两幢杆,极大高显。幢悬五色,道路纵横,人观无碍。



第三夜,又见到两个极其高显的巨大宝幢,幢上悬挂着五色。而且道路纵横,一眼望过去了无障碍,十分地通畅。



既得此相已,即便休止,不至七日。



得到此相以后,我就停止了。本来约定是七天的诵经、念佛来作祈祷,既然已经得到了明显的证相,还没到七天就结束了,因为已经得到印证了。



上来所有灵相者,本心为物,不为己身。既蒙此相,不敢隐藏。谨以申呈义后,被闻于末代。愿使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以此功德回施众生:悉发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为菩提眷属,作真善知识,同归净国,共成佛道。



以上所有的灵相,我的发心是为着后世的众生着想,并不是为了显示自身的功德,或者邀来名誉。既然已经得了此相印证,我也不敢隐藏,我恭敬地把这一段请印证的情形在经义以后,呈示给读者,使它广闻于末代。愿使一切含灵闻到者都能生起信心,有见识能够见到大义者都能够归入西方净土。

我也以此注疏的功德回施给一切有情:悉发无上菩提之心,彼此慈心对待,都视为佛,以佛眼相看。作为未来永不分离的菩提眷属,把任何一个净业行者都视为真善知识,共同归于弥陀净国,同成佛道。



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应知。



此义已经请示十方三宝和释迦、弥陀、观音、势至、净土海众菩萨等共同印证。既然已经得到灵相,印证许可完毕,因此本疏应当等同佛说,一句一字不能加、减。凡是要写本疏的人,应当完全如同写佛经一样对待,必须这样了解。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四终



思考题



1、佛是如何赞叹专念弥陀名号的修行人的?此人会得到何种利益?

2、解释“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并说明佛的密义所在。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