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古今高僧大德开示:不具足自力十念相续清净心的信愿不是真信切愿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1-9 14:23
标题:
古今高僧大德开示:不具足自力十念相续清净心的信愿不是真信切愿
莲池大师、印光祖师、喇荣五明佛学院益西彭措堪布、藕益祖师等祖师大德开示:不具足自力十念相续清净心的信愿不是真信切愿,原文见下:
莲池大师开示:信之愿之。则生彼国。教中有如是义。是其趣也。不徒为语言文字而已。(摘自《弥陀经疏钞》)
莲池大师开示:【疏】又信即心净。如唯识说。
【钞】成唯识论云。信者。谓于实德。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何言心净。以心胜故。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今修净土。主乎心净。信为急务。明亦甚矣(摘自《弥陀经疏钞》)
莲池大师开示: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变此娑婆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之处,便成七宝庄严之极乐国,乃必令众生驰驱于十万亿佛土之迢迢也?”噫!佛不能度无缘,子知之乎?净缘感净土,众生心不净,虽有净土,何由得生?喻如十善生天,即变地狱为天堂,而彼十恶众生,如来垂金色臂牵之,彼终不能一登其阈也。是故刹那金色世界,佛摄神力而依然娑婆
印光祖师赞叹莲池大师开示、幽溪大师开示象藕益祖师一样圆满了义而可靠可信,原文见下
“而古人欲令举世咸修,故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以其言约而义丰,行简而效速。宏法大士,注疏赞扬。自古及今,多不胜数。于中求其至广大精微者,莫过于莲池之《疏钞》。极直捷要妙者,莫过于蕅益之《要解》。幽溪法师,握台宗谛观不二之印,著略解圆融中道之钞。理高深而初机可入,文畅达而久修咸钦。奈流通既久,错讹甚多。因校订重刻,俾复旧观。《弥陀》一经,得此三疏,法无不备,机无不收。随研一种,亦可知其指归。遍阅三书,方堪彻其阃奥。”
永明延寿祖师开示:“如或言行不称,信心轻微,无念念相续之心,有数数间断之意,恃此懈怠,临终望生,但为业障所牵,恐难值其善友,风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须因实,果则不虚。”
道绰祖师《安乐集》开示:
问曰:《无量寿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
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若风刀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何不预克念也?
藕益祖师及《妙宗钞》开示:下品下生念佛境界是“心念相续、称佛不散、不成事定、亦为定摄。”。具体内容见下:
藕益祖师对《妙宗钞》的评价见下: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妙宗钞》开示: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属下下品。答理观事定相即修者。心虽不二。事杂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观忘情。伏惑方发。故别惑初伏名观行位见法界理。深 伏乃名相似位见。分断方得真见法界。今之行者观日观氷及观瑠璃。虽用法界心境而观。而惑全未伏。凡情尚浓方得名字见法界日。非观行位。作此判者。盖约钝根 於日等观。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也。若利根者法界日显便能圆伏。及任运除二种麁惑。岂非日观历九品邪。问今用理解想日现前。纵未断惑事定已成。据下 经说。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顷称彼佛名。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众恶。临终苦逼得遇善友为说妙法。虽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狱故。苦切称名具足十念。既绝后恶即乘此念。托彼莲中名下下品。今论始行乐习三昧亲善知识。闻法了心。本具净土依正诸法。标心具修十六 观法。故先观日令心坚住。望后诸观此当末品。彼人虽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力。故得预於第九品也。(旁注:念佛折服现行烦恼或暂伏烦恼与伏惑的区别,见本文中后段的相关祖师开示。)
净土宗第十一祖省庵祖师开示:自力、佛力各自负责念佛往生哪部分?
“《净土文》云:‘身无病苦,心不颠倒。’当知身无病苦,则求在于佛。心不颠倒,则求在于我。在于佛者,非我敢必。在于我者,安可不自勉焉?”。
印光祖师:自力、佛力与清净心的关系
净土既是唯心所造,当云唯心,不当又言净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净土,何得祗是唯心,别无净土之外境乎。唯心净土者,以清净心,念佛求生净土。及至临终,由己之净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净土《三编·复顾宗况居士书》
印光祖师:有唯心净土, 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 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净心, 感生西方之净土。
三论宗祖师嘉祥大师《胜蔓经宝窟上》开示说:“清净心,净者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名为净心。”。
印光大师开示:自力感召佛力的往生原理是“水清月现”
“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众生信愿具足,至诚感佛,则佛应之,如水清月现也。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嗔、痴相应,与佛相背,如水浊而动,月虽不遗照临,而不能昭彰影现也。月乃世间色法,尚有如此之妙。况阿弥陀佛,烦惑净尽,福慧具足,心包太虚,量周法界者乎?”
印光祖师开示: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印光祖师:汝既生正信, 凡所言所行, 当勿与彼同,则或可转彼邪执。第一须要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第二须具真信切愿, 持佛名号, 不使名利及人天福报之心稍萌,则可谓德净。即维摩所谓, 欲生净土, 当净其心,随其心净, 则佛土净。心有污秽,何能生净土乎。(续编·复海门蔡锡鼎居士书三)
印光祖师开示:具足净念的信愿方为真信切愿,原文见下:
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实益,由不注重信愿,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仍在此五浊恶世中,做苦众生耳。(文钞续编上复郁智朗居士书)
印光祖师开示什么叫净念?
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
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文钞续编卷上复修净师书)
幽溪大师:自力与佛力
离苦得乐.即得往生.岂虚谬哉.是则虽由慈光外摄。而又全凭念力至心。.寄语行者.寻常称名.七日之期.而功始一日.一日之期.而功始一时.
幽溪大师:“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净空法师对暂伏烦恼及清净心的定义:没有清净还能往生?行!长期清净不容易,一、二分钟清净可以,一、二分钟没有贪瞋痴慢可以,长久了不行,烦恼会发作,我把它短时间压住,这是可以做得到的。
藕益祖师《示念佛法要》:“试自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
藕益大师《净土忏并放生社序》中说-----观经云:逆恶之人,临终十念皆得往生。夫临终十念,必深植善根。今逆顺境缘,便不复有正念,何况临终?且临终苦现,止藉善友提撕;今青天白日,尚不能于明师友真实格言信受奉行;当临终时,安保善友现前?设现前开示,神识昏迷,而欲求其信解,此又决不可得之数也。
藕益祖师《净土十要》之《净土或问》开示:
尔若心无间断。见佛不难。间断心生。决不见佛。既不见佛。与佛无缘。既无佛缘。难生净土。净土不生。必堕恶道。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三涂恶道业也。
藕益祖师开示:净土即唯心净土,唯此一事。此事第一要信得极,二要时时发愿,三要念佛工夫不间。三事具,至愚亦生;三事缺一,虽聪明伶俐,亦不生也。
藕益祖师《净土忏并放生社序》:今杂乱垢心,闻犹不闻。现行烦恼,炽然不息。以此脱苦,杯水投车。逮临终无验,翻疑佛法不灵。自误误他,堕谤法罪。
喇荣五明佛学院益西彭措堪布开示:真信切愿的真信就已经具足十念相续的一心境界(旁注:藕益祖师、印光祖师把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至心及临终十念相续心定义为散心或未得一心,而莲池大师、道绰祖师、龙树菩萨、智者大师、幽溪大师、憨山祖师则把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至心与临终十念相续心定义为一心,益西彭措堪布如下开示采纳了莲池大师、道绰祖师而非藕益祖师、印光祖师的定义。相关祖师开示附在堪布本篇开示之后。)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五十一 (节选)
净土法门贵在有信心,一念生信,佛的不可思议力量就会立即在心中显现。所以,信心是成就往生的第一个要点。
信心的三种德相
首先从反面来看,如《往生论注》说:“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此三句展转相成……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
意思就是,有三种情况,无法生起真实的信心,以致于无法和佛相应。其中“信心不淳”,指信心若有若无,很轻薄,不够深厚。“信心不一”是说,没有决定的信,还夹有怀疑,处在左顾右盼、摇摆不定的状态当中。“信心不相续”是指,信心无法持续,还会被其它念头中断。
相反,如果能够念念相续,一心坚定,淳厚至诚,就能跟佛相应,而成功往生。对此,道绰大师解释说:“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意思就是,如果信心能够相续,不杂余念,那就是一心;只要有了纯一的信心,就是深厚的信心。而这“相续心”、“一心”、“淳心”,不是指别别分开的三种心,而是指一个信心所具备的三种德相。换句话说:信心的内涵是,深厚而不浅薄,纯一且不杂怀疑,并且这种信心不会被破坏而中断。
有了具三种德相的信心,你就跟弥陀愿海合体了,就能直接被阿弥陀佛摄受,不往生绝对不可能。就像电台广播的信号在空间里周遍,接受的频道也已经调准,而且打开了开关,接收不到信息是绝对不可能的。否则缘起就错乱了。同样,弥陀愿海已经成就,自己也具足了信心,决定求生极乐,这样的话,“果佛因心互感应,根身器界潜转换。”因心和果佛相合,法界的因缘已经齐备,就必然出现往生不退,圆现净土,转凡成圣的利益,出生不可思议的果报。
比方说,你不必自己去探索电磁学的原理,也不用去建设电台等等,只要你把收音机调准频道,跟电台发射的信号相应,就能接收到电台所发出的一切信息。又像以转轮王的力量游行四天下。一个人想周游四大部洲,如果单凭自力,就必须自己一步一步地修禅定,修出四静虑,发了神足通,之后才能周游天下。而另一个人,因为相信乘坐转轮王的轮宝就能自在飞行,并且愿意乘坐,这样他跟转轮王的心一相应,得到轮王的欢喜摄受,就能直接坐到轮王的轮宝上,刹那间游行天下。以信成就往生,就是这个道理。
一念至心,决定往生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是指“愿心”。首先,“至心”,即《观经》说的“至诚心”。善导大师解释说:“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意思就是,“至”就是真,“诚”就是实。也就是这种心完全真实,没有任何虚伪的成分。“至诚心”指的是,一切众生身口意所修的解行,必须从真心中出,不能在外面装样子,诈现一种贤善精进的相,做给别人看。实际内心深处全是虚假,各种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劣的习性牢不可破。这种情况,看上去虽然三门精进行善,其实全是伪善,都是杂毒的善法,是一种虚伪的行为。这就不叫做真实业。
这里善导大师一语道破,往生的关键在于真诚心。真心愿往生,一念就能成办。也就是经文说的“乃至一念”,有了这个“真诚心”的内涵,即使一念,也必然蒙佛摄受,随愿往生。
相反,如果没有真诚的愿心,百千亿念也没办法往生。就像蕅益大师所说:“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这就表明,具有真实的信愿,临终十念、一念,也决定能够往生。如果没有真实的信愿,只是口头上念,即使功夫再深,念到名号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就像铜墙铁壁一样坚固不坏,也没有往生的道理。因为你不是真的想去,对于往生这件事,根本没有真实、至诚的信愿,所以不能往生。也就是说,再多的假心也比不上一念真心。
所以,一定要有“至心”。有了真正愿生的心,一念就能往生。换句话说,愿心的要求就是“真实”,在缘起上有了“真诚心”的因,决定感得真正往生的果。这也就是缘起律无欺的表现。
要知道,因缘上的事没有半点虚假。决定以如是因得如是果,没有丝毫差错。以虚假的因,绝对不可能得真实的果。所以,口头上说得再好,念得再好,没有真正想往生的心,或者说心里的方向没定下来,也没办法往生。
而缘起的根本就在于你内心的欲乐。你心上有了真实求生的欲乐,从此就决定了方向,一切行动都会被这种决定的欲乐所牵,就能真正实现果利。相反,如果没有真实的欲乐,或者说愿心,只是做些表面文章,就没办法成就大义。
“回向愿生彼国”,即《观经》说的“回向发愿心”。善导大师说:真心愿意把一切过去现在未来所修的一切功德,全部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这种心要像金刚一样坚固,不会随他人不同的见解、行为所转,唯一决定往生,毫无退怯之意[3]。这样就知道,愿心的关键在于“决定”。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1-9 14:24
有了真实、决定愿生的心,就必定可以往生。如《普贤行愿品》所说:“是人临命终时……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临终之时,一切外在的财产、亲友,包括自己的身体等等,全都带不走。唯有愿王不会舍离,一切时中都会引导你的心,让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弥陀疏钞》也说:“但有愿者,无一不生。方知愿力,如是广大,焉可不信,焉可不愿?”内心只要有真实的愿,没一个不往生的。这就是愿心的力用。
所以,最关键、最可贵、最重要的,就是有真实愿生的心。往生极乐,难就难在真正下决定上面。
愿心不可流于口头
很多人虽然念佛,但仍然没有往生,就是因为只是口头上,或者表面上说:“极乐世界好,我一定要去”,但实际上,他心里根本没决定下来,没生起决定往生的愿心。一旦你的心真正做出了决定,有了这一念“至心”,或者说心里有了“真实愿生”的内涵,从此,极乐世界的大门才会向你敞开,你才能真正踏上往生之路。所以,往生极乐的标志就是生起决志求生净土的心。生起这一念“至心”之前,做什么都不决定能够往生。
口头上说“我要去极乐世界”,实际心里根本没定下来,就不可能真正往生。这种心态下,做什么都很难成为往生正因。比如,口里不断地说:“极乐世界多好啊,我当然要去。”甚至讲很多这方面的理论。因为听了很多,也学了很多,而且大家都这么说,所以你也能讲得来。
像这样,或者一味地随声附和,或者为了面子上过得去,虚情假意地敷衍几句,或者表面上念一念,或者装作很有信愿的样子,滔滔不绝地说,反正就是没一个真心。这样的话,表面上说得再好,念得再好,只要心里没断定往生,就不会真正去极乐世界。只会随着自己真正的意愿,往心里最看重的事情上发展。
而且,只要你没下定决心往生极乐,无论你在这个世界上做什么事,即使做再多的善法,修再多的功德,再怎么持戒、修定等等,只要没回愿往生,那么身为一个凡夫,你也不可能很快去极乐世界。极乐国土里的事就跟你没太大关系。往生之后得不退转等的功德、利益也不会在你身上实现。
所以,口头上谈很多、念很多,甚至做很多这样那样的善法,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关键的问题是,你心里的目标到底在什么地方?要知道,只要心没定下来,再怎么做、怎么说,都不能证明你有真实的愿心,也就不会得到往生的果。
但是,去极乐的心一定,你未来的方向也就定了。有了这个内涵,哪怕只有一念也能往生。因为这一念定下来后,只要不被违品破坏,今后就会一门心思地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真正有这种心的人,对这个世界的事绝对不留恋,不会做任何长远的打算。对他来说,在娑婆世界,不过是暂时住一下而已。时间一到,马上就去极乐世界。因此,他的一切所做所行、所思所想,都会围绕着往生极乐来进行,一切善根都会非常欢喜、主动地回向于往生极乐。
所以,贵就贵在生这一念“至心”。了解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后,真正心动了,那一念愿生的心一起来,一念决定往生极乐的心一出生,你的心就直取净土了。
佛陀十大弟子之论议第一迦旃延子尊者及藕益祖师、印光祖师把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至心及十念相续心都定义为散心念佛境界,而莲池大师、道绰祖师、龙树菩萨、幽溪大师、智者大师则把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至心及十念相续心都定义为一心念佛境界,另外,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把十念相续心定义为未得一心不乱,而把一心不乱定义为观行位境界,等同于净空法师定义的念佛成片,彻悟祖师还强调念佛到一心不乱才能保证往生。故而莲池大师强调“念佛未得一心不能往生”,幽溪大师强调“散心念佛非往生正因”,藕益祖师强调“念佛功夫或念佛心有间断则不能往生”,李炳南居士时而根据藕益祖师、印光祖师的定义而强调“念佛未得一心能往生”,时而根据莲池大师、道绰祖师、龙树菩萨、幽溪大师、智者大师的定义而强调“念佛未得一心不能往生。”。需要声明的是:莲池大师开示、幽溪大师开示被印光祖师赞叹为同藕益祖师一样可靠可信,莲池大师还被黄念祖居士赞叹为阿弥陀佛化身,彻悟祖师是被印光祖师亲自推荐为净土宗祖师的,而李炳南居士已经被净空法师亲自赞叹为大彻大悟法身大士境界。上述各位祖师的开示原文见下:
佛陀十大弟子之论议第一迦旃延子尊者开示;关於欲界是否有定,有种种议论。或以欲界无禅定,唯有散心,故所谓欲界定,系指未至定,即入於初禅定之前的阶段。或以欲界虽多散心,仍有少部分定心,取此少部分之定,称为欲界定。以其定心不永续,消灭甚速,故又称电光定。然成实论卷十一,则谓欲界有确实之禅定,能发出无动智。〔阿毘昙毘婆沙论卷四十一、七帖见闻卷三末。迦旃延子尊者造,五百阿罗汉释。〕
藕益祖师《阿弥陀佛经要解》关于散心、定心的开示: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阿弥陀佛经要解便蒙钞》开示:藕益祖师把观行位定义为定心,而把名字位定义为散心。原文见下。
散。即名字位。定。乃观行位也!(《阿弥陀佛经要解便蒙钞》是印光祖师一生唯一讲解过的经注)
被藕益祖师定义到“散心”范畴的“名字后心”却被地藏菩萨定义为“一心”境界。藕益祖师相关开示原文见下。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一心。所谓系想不乱。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三者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若人修习此忏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终不能获清净善相。是名说占第二轮法。
初始学习求愿至心。未离散动。未伏障种。乃名字初心。故未能获清净轮相。第二种中下至心者。卽是摄意专精。能得欲界细住。或是初随喜品。或是名字后心。故亦可得清净轮相。多是冥益。中至心者。卽是成就勇猛。须在观行后心。多分兼得诸余好相。上至心者。卽是相应至心。须在相似初心。能感菩萨现身说法。故得究竟不退也。然应之冥显亦不须论。但必第三至心。方证不退。则前二种虽获善相。急须修行禅定智慧。令与二观相应可矣。不然。故业虽灭。新业还生。亦可惧也。二示第二轮相竟。
净空法师开示:观行位是念佛成片境界,名字初心、名字后心之名字位都是没得定的无功夫境界。原文见下。
天台大师的六即佛,前面说过,理上讲,一切众生都是佛,叫理即佛。事上讲,我们是凡夫,凡夫称佛,叫「名字即佛」,有名无实。名字,名字是学佛,没有定慧,叫名字中人,没有定慧,功夫不得力。持戒目的是得定,持戒而不能得定,是名字位中人。功夫得力叫「观行即佛」,观是止观,止观就是禅定,他修了,他真正修,功夫得力。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叫功夫成片,那就是观行即佛。功夫成片就保证你决定得生净土,这个境界并不高,决定生净土。什么叫成片?心里头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全都放下了,叫一片,叫功夫成一片。这是一心不乱里头最浅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节选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七六集)2013/2/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40-0176
印光祖师开示:下品下生念佛人临终虽然未得一心不乱,但其临终十念也是无有杂念之相续类清净心。
“《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当此之时,绝无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故不言及谤法。即平素谤法之人,亦必如堕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谤耶?”(《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薪儒居士书》)
印光祖师开示:《观经》下品下生,是约已见地狱至极之苦相说。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闻佛名,哀求救护,了无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虽是乍闻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故虽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四十八愿,乃约平时说,《观经》下下品,乃约临终说。由时事不同,故摄否有异。
藕益祖师开示: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欲决定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真,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藕益祖师文中的“执持名号”可参考下面彻悟祖师对“执持名号”的定义)
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对“执持名号”及“十念相续心”和“一心不乱”的各自定义:
所谓执持名号者,即拳拳服膺之谓,谓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则非执持也。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也。念念相续,无杂无间,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圆成净业。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未入此门,终非稳妥。学者可不勉哉。(旁注:彻悟祖师定义的一心不乱是观行位境界,等同净空法师定义的念佛成片。)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八十三:“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总名一心。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是时不令贪恚等心相续得入。”
天台智者大师《观音义疏卷上》云:“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续,余心不间,故名一心。”
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佛经疏钞》开示:
〔疏〕其往生者。繇上一心不乱。作三九因。更细分之。亦应无量
〔钞〕三九者。大本三辈。观经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事理亦复各分胜劣。后得往生。如其本因而为品位也。
一,三辈者。如大本谓:
(1)上辈者。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命欲终时。佛兴圣众。现其人前。便于七宝池内。莲华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居七宝宫宇。在虚空中。去佛为近。是名上辈生者。配前则双得事理一心者也。
(2)中辈者。不能大修功德。而亦发菩提心。专念回心。命终生彼。功德智慧。次于上辈。是名中辈生者。配前。则得事有余。得理不足者也。
(3)下辈生者。不能作诸功德。而亦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至十念。生彼宫宇。惟在于地。又次中辈。是名下辈生者。配前。则仅得乎事。未得乎理者也。
二,九品者。观经所云上之三品:
(1)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罗尼门者。有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者。有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者。配前。则双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浅。故成三品。例上辈也。
(2)中之三品。有生彼国。即得阿罗汉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罗汉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罗汉者。配前。则事盈理歉。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中辈也。
(3)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国。经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经于六劫。莲华乃开。发无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发菩提心者。配前。则有事无理。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下辈也。
细分者。如前阶品中。分之又分。则百千万亿无尽辈品。皆以事理所得深浅。而为次第也
"念念念佛。更无杂念。是名一心。夫无杂念者。止得事之一心。”
“又云虽念亦无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论云专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者。此双含事理而言也。”
“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
-----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述《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莲池大师开示:念佛未得一心不能往生
先明根器。有是有非。次别阶等。有胜有劣。欲令舍非从是。弃劣取胜也。信。谓信生佛不二。众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故。如经所云。汝等皆当信受我语。是也。愿。谓信非徒信。如子忆母。瞻依向慕。必欲往生故。如经所云。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是也。行。谓愿非虚愿。常行精进。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故。如经所云。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也。此之三事。号为资粮。资粮不充。罔克前进。又复此三。如鼎三足。或俱无。或具一缺二。或具二缺一。皆不可也。又以喻明。譬之五谷。其无信者。不信即种是谷。栽培此种。定得成谷者也。信而无愿者。虽知佳种。无心求谷者也。愿而无行者。虽望得谷。不事耕耨者也。俱无互缺。准上可知。此三者。皆羸劣破漏之器。不堪承受甘露法味。故名非器。又复世人虽行众善。于彼佛土。无信行愿。亦名非器。虽有诸过。于彼佛土。有信行愿。亦名为器。反是皆器。如下所明。
藕益祖师开示:净土即唯心净土,唯此一事。此事第一要信得极,二要时时发愿,三要念佛工夫不间。三事具,至愚亦生;三事缺一,虽聪明伶俐,亦不生也。
藕益祖师《净土十要》之《净土或问》开示:尔若心无间断。见佛不难。间断心生。决不见佛。既不见佛。与佛无缘。既无佛缘。难生净土。(详文见下:)
问曰。念念相续之修。岂非余所愿也。奈何定力未成念头无主。或旧学未忘。或邪想乱起。或境缘相触照顾不牢。或情想纷飞遏捺不住。不觉念头东走西走。眨得眼来千里万里去了。又或惹著一毫世事。便是五日十日半月一月摆脱不去。岂特间断而已哉。言之可惭。思之可恸。又当何策以治之。
答曰。呜呼此天下学者之通病也。汝当间断之时。若不痛加鞭策。则专修无间之念永无成就之期。余闻古人有二种痛鞭之策。今复为汝献之。汝当谛而听之。一曰报恩。二曰决志。三曰求验。第一报恩者。既修净土。当念报恩。佛恩国恩固未暇论。只如父母养育之恩。岂非重恩。师长作成之德。岂非重德。尔最初出家。便说要报重恩。后来行脚。又说要报重德。离乡别井二三十年。父母师长艰难困苦。尔总不顾。父母老病。尔又不看。及闻其死。尔也不归。如今或在三涂受罪受苦。望尔救他。望尔他。尔却念念间断。净土不成。净土不成。自救不了。自救不了。如何救他。既不能相救。尔是忘恩负义。大不孝人。经云。不孝之罪当堕地狱。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地狱业也。又且不蚕而衣。不耕而食。僧房卧具受用现成。尔当勤修净业。图报信施之恩。祖师道。此是施主妻子分上减克将来。道眼未明。滴水寸丝也。须牵犁拽耙。偿他始得。尔却念念间断。净土不成。净土不成。酬偿有分。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畜生业也。第二决志者。若学专修。志须决定。尔一生参禅。禅既不悟。及乎看教。教又不明。弄到如今。念头未死。又要说几句禅。又要说几句教。又要写几个字。又要做几首诗。情挂两头。念分四路。祖师道。毫厘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尔却志无决定。情念多端。因此多端间断正念。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三涂羁锁业也。又且守护戒根。志不决定。或因身口念念驰求。教中道。宁以洋铜灌口。不可以破戒之口受人饮食。宁以热铁缠身。不可以破戒之身受人衣服。况因诸戒不严。邪心妄动。因此妄动。间断专修。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何止热铁洋铜业也。又且断除憎爱。志不决定。每于虚名浮利自照不破。名利属我便生贪爱。名利属他便生憎妒。古人云。贪名贪利。同趋鬼类。逐爱逐憎。同入火坑。尔却因此爱憎间断净土。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饿鬼火坑业也。第三求验者。既学专修。当求灵验。尔如今发白面皱。死相现前。知道临终更有几日。须在目前便要见佛。只如庐山远法师。一生之中三度蒙佛摩顶。又如怀感法师。称念佛名便得见佛。又如少康法师。唱佛一声众见一佛从口飞出。唱佛十声则有十佛从口飞出。如贯珠焉。此等灵验万万千千。尔若心无间断。见佛不难。间断心生。决不见佛。既不见佛。与佛无缘。既无佛缘。难生净土。净土不生。必堕恶道。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三涂恶道业也。戒之戒之。如上三策。当自痛鞭。使其念不离佛。佛不离念。感应道交现前见佛。既见乐邦之佛。即见十方诸佛。既见十方诸佛。即见自性天真之佛。既见自性天真之佛。即得大用现前。然后推其悲愿。广化一切众生。此名净土禅。亦名禅净土也。然则永明所谓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岂不验于此哉。勉之勉之。
李炳南老居士:学佛原则,依法不依人。“一心不乱”煌煌经文,岂可不遵,但有多少义趣耳。有理一心,有事一心,有长时之一心,有短时之一心,有平素之一心,有临终之一心等等。一心者定也。必定始静,必静始明,必明始能心佛感应。所谓“以心作佛”,“即心是佛”生死大事,何能徼幸成功。小乘罗汉,尚须七番生死,遑论成佛,三之远,此则一生成办,带业出要,再不有作,出苦无期矣。古德著一“念佛四大要诀。”第一即曰“念佛不求一心。”此不过云,初学不先求一耳。乃慈悲接引之意,因未曾说明,即有违经之嫌。后世诸祖,颇以此语为病,贻误后学。上举种种一心,最低必得临终一心,若无把握,往生无望。(旁注:李炳南居士这里并非是批评印光祖师观点,而是驳斥玉峰法师“念佛四大要诀”的观点。印光祖师也曾专门撰文批驳玉峰法师此类观点。)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1-9 14:25
印光祖师: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其所著述,依之而修,亦可往生。但其偏执之语,未免有大妨碍。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从上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岂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
李炳南居士答疑:
问:持名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是否即能现佛,如不能一心不乱,恐不能往生吧?(白洁卿)
答:不问现佛与否,得到一心,自是最好境界。纵得不到一心,只要临终正念分明,亦能往生,但品位不高耳。
憨山大师: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幽溪大师:是持名非一心。即散心持名。虽是佛乘缘种。亦非往生正因。
莲池大师开示:
或有人问:“今天看见世间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这是为什么?”这里有三个原因:
一、口虽念佛,而心怀不善,因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既然念佛,就要依照佛的教导行持,要积德修福,要孝顺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爱,要夫妻相敬,要至诚忠信,要柔和忍耐,要公平正直,要阴德方便,要慈悲惠济一切,不杀害生命。不凌辱下人。不欺压平民。只要有不好的念头生起来,就着力念佛,一定要念退这不好的心。这样才是真正念佛的人,一定得成佛。
二、口虽念佛,心中却胡思乱想,因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念佛的时候,按定心猿意马,字字分明,心心照管。好像自己在西方净土面对弥陀,不敢散乱。这样才是真正念佛的人,一定得成佛。
三、口虽念佛,而心中只愿求来生富贵,或者认为我是凡夫,西方没有我的份,只图来世不失人身就满足了。这不符合佛心,佛指引你生西方,你却自己不愿意往生,因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凡是念佛的人,都要决心求往生,不要怀疑。况且即使像天宫那样的富贵,福报享尽,也还是要堕落的。何况人间富贵,能有多少时间呢?如果说你是凡夫,西方无份。但圣贤都是凡夫做的,怎么知道你不能生西方呢?这样可以发广大心,立坚定志。誓愿往生,见佛闻法,得无上果,广度众生。这样才是真正念佛的人,一定得成佛。
藕益祖师时而定义一心不乱是断见思惑阿罗汉境界,时而定义一心不乱是伏见思惑凡夫境界。
印光祖师谈藕益祖师定义的事一心念佛:事一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分,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惑,方名事一,破无明证法性,则名理一。若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此之二一,固皆无难。若实系具缚凡夫,则事一尚不多得,况理一乎。
藕益祖师:〖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开示: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
藕益祖师《佛说阿弥陀佛要解》开示: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
印光祖师:“念佛至一心不乱”是观经上品上生的境界 。原文见下:
“ 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 边之差别。其往生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言九 品者,不过略指大纲耳。若至一心不乱,则与观经上 品上生同。其未至者,与恶业重而将堕者,固亦当与 观经中中下品同也。非此经专接引一心不乱者,余皆 非此经所摄之机也。如是,则三经固是一经。否则, 便是执文悖意,其过非小。”(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念 佛居士书)
知礼大师《佛说观无量寿经妙宗钞》开示:未能伏惑属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见思)方预上三。
幽溪大师《圆中钞》曰:「持名一心不乱者,因也。得一念者,约行成而为言也。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临终正念,自然现前,往生净土必矣。」
下面的几段净空法师及黄念祖居士对上段幽溪大师开示的注解,可以全面反映佛经及历代净土宗祖师对散心、定心、一心、一念、一心不乱、事一心、事一心不乱等佛教名词的定义差异到何种严重程度,读者若不阅读前面的祖师开示,绝对会被净空法师及黄念祖居士如下开示说糊涂了。
净空法师开示:下面,「又《圆中钞》曰」,幽溪大师的着作,「持名一心不乱者,因也。得一念者,约行成而为言也」。持名一心不乱,这是念佛功夫的标准。一心不乱有浅深次第不同,有理一心,有事一心,后面会说到。最浅的叫功夫成片,这个我们可以做到。昼夜二十四小时,除一句佛号之外没有第二个杂念,这叫事一心,我们能做得到。那么得一念,得一念是功夫成就,得一念就是得一心。我们从最浅的来说,功夫成片,这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如果说事一心、理一心,我们做不到,为什么?把烦恼念掉了。我们虽然念,念是伏烦恼,心里头有这一句佛号,烦恼不会起来;佛号没有了,妄念就起来。所以这是伏,这不是断,这不是真正一心,这叫功夫成片,也可以说一心不乱的第一个阶段,这最浅的。但是有这种功夫,往生就有把握,何况真正得一心不乱。
「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这就是刚才讲,它能够伏烦恼。得一心,得一心烦恼灭了,烦恼断掉了,没有了,这个很难。烦恼断掉了,那是什么?就证阿罗汉果。见思烦恼断了是阿罗汉,尘沙、无明断了是菩萨,大菩萨,不是小菩萨,法身大士。「临终正念,自然现前,往生净土必矣」。这个就是功夫成片得到了,你要好好的保护它,为什么?你保护不了它的话,它会退心,它会退转。得一心就不会退心,真正得事一心不乱不会退心,功夫成片会退。所以得到功夫成片,念佛依旧不要间断,天天要念。对于世缘一定要淡薄,日常生活得过且过。苦一点好,为什么?苦一点,对这个世间不会有留恋。所以,富贵人念佛不容易往生,为什么?他留恋。贫穷人念佛很容易往生,因为他日子过得太苦,他不想再过苦日子,所以他往生的心很切。这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叫我们修苦行,他道理很深!佛教导我们,他都做到了,他不是叫我们修苦行,他去享乐,没有。你看,他全部的财产就三衣一钵,都在身上。一生没有住处,释迦牟尼佛没有房子,人家要送给他都不要。晚上住哪里?住大树底下,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苦行!这种苦行让我们对这个世间无有丝毫贪恋,目的在此地。人一定要知足,释迦牟尼佛那个知足是达到百分之百,究竟圆满,这是为了容易脱离六道轮迴,对于六道轮迴没有贪恋。
。。。。。。。。。。。。。。。。。。。。
「若得一念」,我们念佛得到了一念,「则临终时,能伏诸惑,正念自然现前」。这一念就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别无二念,临终时侯这是真有把握,不会有杂念来干扰。所以,正念自然现前,着重自然两个字,一丝毫勉强都没有。这样的人往生需不需要助念?不需要。真正念佛到这个境界,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我们看到了,古书,《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所记载的,绝大多数的人都三年,这个功夫就成就了;有勇勐精进,三天成功的。这我们讲快,三天,慢,三年,例子太多了,问题就是在看破放下。如果真看破、真放下了,那就是《弥陀经》上所说的若一日若二日,一天就达到这个境界,一念就到这个境界。往生真不难,成佛真容易。
。。。。。。。。。。。。。。。。。。
所以「不为贪瞋烦恼之所杂乱」,这一句比什么都重要,非常重要。「事上即得,理上未彻」,事上做得很如法,得到心清净,但是没有开悟。「惟得信力,未见道故」,他的信心增长,愿心也增长,没有见性,这叫事一心。「又《弥陀要解》曰」,《要解》蕅益大师的,「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这个说得好,只有几句话,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念佛,无论是事上念,事上念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口念,念这句阿弥陀佛。或者是口念耳听,自己念,听得清清楚楚,与自己的心相应,佛号从心生,从口出,从耳听,这样子反覆的念法,容易摄心。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念到伏烦恼,功夫成片,断烦恼,除就是断,断烦恼,见思烦恼先断,这都是事一心。摘自净土大经科注-第355集(净空法师)
黄念祖居士《净修捷要报恩谈》开示:《无量寿经》讲到“三辈往生”,不管你上辈、中辈、下辈往生,共同的都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就是一贯如此,一如即往。“专念”就是专一的念,不是又念佛号又念其它咒。或者虽然念的是佛号,可是心里总胡思乱想,这都属于不够专一。真正的专念是指你果然能够一向专念,一心不乱就能往生。不管你是不是达到“一心”了。这就比《阿弥陀经》中所要求的要低了。因为《阿弥陀经》是打一个突击,克期取证,规定一个时期内,专心的修,修到如果能达到“事一心”或者“理一心”的地步,这样最后一定能往生。而这里讲的要比《阿弥陀经》讲的要放宽了一点,只要求“一心不乱,专持名号”就可以了。不需要你非达到“事一心”、“理一心”才能往生。能够做得到的当然是好,可以生到“方便有余土”或者“实报庄严土”。而咱们一般往生的人都是到“凡圣同居土”,所以并不需要你非达到“事一心”、“理一心”不可。你只要一心不乱,不是想这想那,不是乱七八糟的想就行。念佛只要一心不乱、清情净净、一心一意的念就能往生。所以玄奖大师翻译的经中用的是“系念名号”这几个字,心就专念这个名号就可以。所以《无量寿经》中也是“一向专念”,一惯的念就是专念。也就是说,不管你自己能否达到“一心不乱”,你都可以往生。因为我们只要求能生到“凡圣同居土”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这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如果你能够念到“事一心”、“理一心”那更好了!所以,对于往生有很多人误解了,以为念不到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这是理解不深。夏老师说过:“念不到一心不乱,一样可以往生。但是不能一向专念就不能往生”。
关于自力、佛力的祖师开示补充资料。
前言:省庵祖师、印光祖师、幽溪大师、智者大师、交光大师开示说“因为念佛人进入念佛成片圆伏烦恼或圆伏惑业观行位境界才能感召净土现前而往生(净空法师也有类似开示)。所以,无量寿经下辈下生念佛人真信切愿感召佛光现前加持而身无病苦,然后自力落实十念相续名字位折服现行烦恼但未圆伏烦恼或圆伏惑业的名字位境界,感召佛力加持而进入念佛成片圆伏烦恼或圆伏惑业的观行境界。”,祖师详细开示原文见下:
释迦摩尼佛开示:自力与佛力
如是人者一切十方无量诸佛所不护念。虽名比丘不在僧数。何以故。入魔界故。持禁戒者即佛弟子。毁禁戒者即魔弟子。又持戒者即出世道。破禁戒者即入世道。我都不听毁戒之人,受人信施如葶苈子。何以故。是人远离如来法故。----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十一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印光法师开示: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以愚痴无知,只求来生人天福报,或不生惭愧,常行不孝不慈,不忠不义等事,心与佛背所致。过在自己,非佛不慈悲也。若其人未发心念佛前,曾作诸恶,今既念佛生大惭愧,痛改前非,则亦可决定往生。佛视众生犹如亲生儿女,儿女不依父母之教,父母无可奈何。众生若肯改过迁善念佛,佛决定于彼临终亲垂接引也。复郑琴樵居士书(节录)
印光祖师:观行位清净心能感召净土现前而往生,原文见下
“心清月现,何可死执以论。须知凡夫有凡夫之清现,声闻有声闻之清现,菩萨有菩萨之清现,唯成佛方为究竟清现也。若如法说,其余一切皆非清现,唯佛方是清现。莲池大师所说,便成错谬。不知自己完全未开正眼,故有此种盲论也。何苦如此。凡夫之清现,乃观行之清现。”。
幽溪大师:念佛进入圆伏五住观行位境界,能感净土现前。原文见下
“极乐称为净土。惟其心净。而后佛土净。但心净土净。其义甚通。圆伏五住。圆破三惑。皆名心净。而此心净。感佛土净。则圆该四土。今是同居净土。”。
智者大师开示: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旁注:.交光大师开示:此中前半以诸戒助成正定。即观行位。后半业报。即齐五信。)
净空法师开示:得定是念佛成片观行位境界。原文见下:
讲经,你已经听懂、你已经相信了,已经愿生净土了,不要再听了,读经要紧。读经什么?修定,修念佛三昧。这个定有三个层次、功夫,第一个层次是小定,清净心现前;第二个定是大定,平等心现前,这都叫“念佛三昧”;最后的觉,这经题上用的“清净,平等,觉”,“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个重要,那是“理一心不乱”。大悟是“事一心不乱”;彻悟是“理一心不乱”;得定是“功夫成片”,决定往生,而且往生品位高,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也是上三品往生,他们的愿大。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49集2015年9月18日讲于香港)
知礼大师妙宗钞开示:下辈下生念佛只需落实名字位十念相续清净心即可。伏惑为观行位境界。原文见下
“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属下下品。答理观事定相即修者。心虽不二。事杂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观忘情。伏惑方发。故别惑初伏名观行位见法界理。”
智者大师开示说:下辈下生念佛人临终已经暂伏烦恼,原文见下
”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开示:伏烦恼是名字位境界,伏惑是观行位境界。原文见下
”蕅益大师的修证,据他自己说是“名字即佛”位。不过,从他的实际实行看,恐怕不止于此位。若按通常的理解,修行人当他彻悟(得名字即佛位)以后,必定不会仍然停留在原地;肯定要愈益精进地加功用行,历事炼心,降伏烦恼,直至于完全到达“圆伏五住惑”的地位——观行即佛位。“。
印光祖师:圆伏五住即观行位,原文见下
五品者.即圆教观行位。所悟与佛同俦.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尚未能断。
上述资料当中的祖师、大德是否都已经大彻大悟是法身菩萨,他们的开示是否完全可靠可信,相关祖师大德已经被后世印证为大彻大悟法身菩萨的资料见下:
印光祖师赞叹莲池大师、幽溪大师象藕益祖师一样伟大而可靠可信,原文见下
“而古人欲令举世咸修,故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以其言约而义丰,行简而效速。宏法大士,注疏赞扬。自古及今,多不胜数。于中求其至广大精微者,莫过于莲池之《疏钞》。极直捷要妙者,莫过于蕅益之《要解》。幽溪法师,握台宗谛观不二之印,著略解圆融中道之钞。理高深而初机可入,文畅达而久修咸钦。奈流通既久,错讹甚多。因校订重刻,俾复旧观。《弥陀》一经,得此三疏,法无不备,机无不收。随研一种,亦可知其指归。遍阅三书,方堪彻其阃奥。”
净空法师赞叹莲池大师明心见性、大彻大悟。
真正得利益,一句佛号就行了,讲得多清楚这一段!蕅益大师在《要解》上说的,前面是莲池大师说的。这些祖师大德都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不是普通人,他们可没说错。你们自己念这一辈子佛,不能往生,要自己负责任,是你的信心不足、愿心不足,有怀疑、有忧虑、有牵挂,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金刚经》上说得多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老祖宗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就成了。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62集2015年10月12日讲于香港
净空法师赞叹历代净土宗祖师及昙鸾大师、道绰大师都已经大彻大悟是法身菩萨境界(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第九祖,彻悟祖师是净土宗第十二祖。),原文见下:
《往生论注》是昙鸾法师的作品,这是净宗大德,不知道古德为什么没有把他排列在祖师的位子上,这是讲不过去的。昙鸾跟道绰,确实是净宗的祖师,一代的祖师大德,这两个人应当要补进去。
现代净宗十四代,再补两个,就是十五代跟十六代,净宗有十六祖师,他们的话是可以相信的,为什么?这些祖师都是得念佛三昧,而且都是真念到了理一心不乱,虽然一门深入,一句弥陀一生不拐弯,这些人真正能宗通教,显密圆融,他无所不知,为我们示现,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给念佛人做好样子。
印光祖师赞叹智者大师是释迦摩尼佛再来,永明延寿祖师是阿弥陀佛再来。原文见下
“《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
藕益大师赞叹知礼大师《妙宗钞》圆满可信,原文见下:
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紫柏大师与莲池大师、憨山大师和藕益大师并举,被誉为明代四大高僧而载入史册。
净空法师赞叹李炳南居士、黄念祖是居士已经大彻大悟是法身菩萨境界,原文见下:
海贤是示现出家了,还有很多在家居士,像夏莲居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黄念祖老居士,都是法身菩萨,不是凡人,他们在这个世间帮助佛陀接引众生,在帮助阿弥陀佛。
黄念祖大德赞叹莲池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原文见下:
(选自黄念祖居士文集)所以莲池大师说:《观经》说的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念念是理一心,所以念念都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要想一想,八十亿劫是多么长的时间,生死重罪是什么样的罪?八十亿劫这么长时间所犯的一切生死重罪,念一句佛就消灭了,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莲池大师称为弥陀化身,指明个中原因,《观经》中所说十念,念念是理一心哪。到了理一心自然破无明,见法身,功德不可思议。
印光祖师对省庵祖师、彻悟祖师的赞叹原文:「何得以省庵之后,推為第一。使光(自称)能為省庵提鞋,当不致搬弄出此种过活,况曰文章夺过乎哉!……阁下爱光虽深,其如自己失言何!须知省庵之后,有大高人,其过与否,不敢以凡情妄断,当在比肩齐驱之列,其学问、见地、操持、德业,绝无稍逊者,彻悟禪师也。莲宗十祖,当之无愧。光尚不敢谓為后裔,况曰同列乎哉!」
印光祖师认证新排名的净土宗十二位祖师的开示原文:「十二祖,即世称莲宗九祖,於八祖莲池大师下,加蕅益為九祖,截流為十祖,以思齐(实)贤九祖為十一祖,下又添彻悟禪师為十二祖。」。(旁注:“思奇”就是著作《劝发菩提心文》的省庵祖师,藕益祖师、截流大师、彻悟祖师被印光祖师亲自加入到原先的净土宗九祖之列。)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1-28 11:46
我们到底发了这个愿没有?怎么样检验自己发了愿没有?那就要平时看看自己到底还有没有放不下的,如果还有一桩事情放不下,那个愿就不彻底。所以遇到顺境的时候,有没有起贪爱的念头、舍不得的念头?对於人事物都好,凡有舍不得、放不下的这些念头,那就是愿不切。如果遇到逆境的时候,还有没有瞋恚的念头、不平的念头?如果还有,那也是愿不切。因为什么?还跟这个世界种种的牵扯、种种的瓜葛纠缠不清,那往生净土的愿哪里能说切?所以真正切愿往生的人,这个世界都可以放得下,好的也很好,不好的也很好,随缘度日,内心里一点执著都没有。就像一个人出行,走到一个地方住个旅馆,那个旅馆里面条件、卫生,好的也很好,不好也无所谓,明天就走,就回老家了。就这么个心态来随缘度日,讲得通俗一点,这叫得过且过。这样每天增长自己信愿,信愿具足才能往生。每天信愿坚固,那干什么?每天得过且过,你总得干点事,就干一桩事,就是下面讲的「行」,行什么?
没想到这一生出以后,就开始接受人生的苦痛了,老、病、死,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很苦。还有「爱别离」也是苦,离开我们所爱的人,很苦。像一个孩子,如果是五、六岁大的,父母把他送给老师教,那孩子都常常每天想著父母,每天都在哭,这是他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你所爱的人偏偏离你而去,像夫妻也是这样,恩恩爱爱的,就偏偏有一个早死。可是如果是夫妻之间不和睦的,常常吵架的,倒是白头到老,这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他们能够活到白头到老,这是很苦,这怨憎会,不是冤家不聚头。还有「求不得」,你所求的偏偏得不到,古人都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个世间本来就是不如意。所以我们在这世间即使遇到再不如意的事,也要把它看淡一些,无所谓。因为世间本来就是不如意,人来这世间本来就是要受求不得苦,所以何必在这不如意里头去求如意?那叫做妄求。把这个世间放下,到极乐世界那才叫真正如意。所以既然你知道有求不得苦,最好的方式就是无求,你无求就不苦,有求皆苦,有欲皆苦。还有一个「五阴炽盛」,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我们的身体,受、想、行、识是我们的精神,这是身体和精神。我们的思想统统都接受煎熬、接受折磨。我们自己身有感受,夏天很热,接受炎热的煎熬,冬天又很冷,接受寒冷的煎熬;有时候身体里头有内热、有内火,全身好像都不知怎么办,或者是里面有湿、有寒,也觉得身体不好受,这是身体的苦。精神的苦就更多了,常常在感受上、在思想上遇到种种的困惑,等等,这都是五阴炽盛,像被火烧一样。所以人都是有苦的,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苦。
极乐世界是乐,极乐世界的乐我们是想像不出来的,那种乐大概从经上能够体会得一点。佛说极乐,那是乐到极处,可是什么样的乐,你没去总是不知道,不能体会。它这种乐是没有苦的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个乐不是建立在苦的对面的那种乐。有苦有乐,那种乐不是真乐,那种乐,佛叫做坏苦,他乐完了还得苦。像我们吃饭,吃饭美味佳肴很乐,吃起来很香,叫你吃一碗你很香;吃两碗就没那么香;再吃三碗,不行了;再吃个四碗、五碗、十碗、八碗,完了,就变得很苦。所以乐后面都是苦,那是建立在苦对面的乐,那种是有对待、有比较的乐,不是真乐。极乐世界的乐它是清净的乐,没有苦、没有对待的乐,那叫做极乐。这个乐我们凡夫也很难想像,但是是真乐,没有生、老、病、死,没有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没有五阴炽盛,没有那些苦,甚至连色界天的坏苦、无色界天的行苦统统没有,寿命无量寿,永恒的清净法乐,我们要生起向往之心。
一函遍覆—印光大师开示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08/7/13 实际禅寺 档名:52-355-0001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