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从收看电视节目联想到学佛受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1-14 14:55     标题: 从收看电视节目联想到学佛受用


   佛菩萨悲悯众生,佛光普照,每时每刻、无处不在,不断加持着众生,但是为何能真正得到加持的众生就那么少呢?

  有人学佛学了一辈子没有什么受用,到头来还是一身病,临终时依然没有任何往生极乐的把握。

  有的人学佛后感到许多事情依然不顺利,不顺心,家庭依然不和,孩子依旧不争气,想发财也没发成,想升官也无望,生活中总是有那么多磕磕碰碰不顺心,于是,他们开始怀疑佛菩萨真的存在吗?开始怀疑佛菩萨的不会保佑他们,于是放弃了学佛,甚至见到佛菩萨法像也不想礼拜了,开始放任自己,肆意造业;

  有人还好,怀疑归怀疑,但还能坚持念念佛号,还能做些施舍等善事,他们期望,虽然目前没有感受到佛菩萨的“威灵”,但既然大家都这么做了,我也做做也许有用呢?抱着一种晓幸的心里走上了所谓的修行学佛路。

  种种众生,种种心态,种种行为……大家都期望得到佛菩萨的保佑,大家都想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天下真有这么美的事吗?

  曾有一次在寺院里看到这样一对夫妻,他们两口子带了许多供品到寺院供养,看着他们那么虔诚上高香,上供品,礼拜。我心里不禁赞叹“好呀”。过了不久,我们刚好一起下山,在山脚路边躺着一个约莫70多岁的老人,看上去挺可怜的,我随手从口袋摸到零钱做了布施,但是走在我身边的那个女却说了一句让我震惊的话,她说,“我告诉你呀,从寺院出来时不能给乞丐钱的,那样我们的功德就都转到他身上去了”。

  我懵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样答她,只好说“随缘吧”。但我心里突然感到很痛,这真的是一对虔诚的佛子吗?他们究竟想向佛菩萨求什么?他们这样的心境能求到佛菩萨的加持吗?

  于是我们边走边聊,才了解到他们夫妇结婚多年却一直未能生育,听说这寺庙菩萨很灵验,乘今天初一想上上香,做些供养后,求观世音菩萨给送个子。

  我不禁问“你感觉能求到吗?”,

  女的说,虽然我们求了两年了还没有求到,但我相信,我们这么虔诚求,在家里天天上香,上水果,每天念1000多遍“阿弥陀佛”佛号,每逢初一十五都到庙里来礼拜,最终一定会求的到的。

  我又问“那你能告诉我你依据什么来确定你这样做,就是虔诚?”

  女的反问,还有更虔诚做法的吗?

  我答“其实呀,虔诚在心不在表,真正的虔诚是依教奉行,佛菩萨叫你戒杀生,你戒了吗?叫你修好十善,你修了吗?叫你要布施、忍辱你做到了吗?叫你时刻慈悲众生,你心里有吗?……如果你都没有做到,你就不是真正的虔诚。”

  也许世间人大部分的心态都像这对夫妇吧。买一些水果什么的到寺院上供一番,就想求得全家平安,一切如意,要求的多的很……这是何等“一本万亿利”的买卖呀。真有这么美的事吗?

  由此,我又想到收看电视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要看到清晰、精彩的电视节目必须有以下几个要素:

  1、必须要有一台好的电视机。

  2、要把电视机频道不断微调到与自己所要看的电视台发射信号相一致。

  3、闭路线不能受干扰。

  学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是否在学佛修行的道路上经常问自己,我是个法器吗?(犹如一台质量好的电视机,黑白电视机永远收不到彩色的节目。)

  我的身、口、意三业与上师、佛菩萨完全相应了吗,我依教奉行,严守戒律了吗?(电视机频道微调的问题),我的心被外界干扰了吗?

  如果这些问题我们自己都无法回答好,则我们在学佛修行的道路上似乎得不到佛菩萨的加持,就如电视机收不到清晰的电视信号一样,我们能怪谁呢?其实并非佛菩萨没有加持我们,佛菩萨加持无处不在,是我们因为我们的业障、我们修行的不如法,才显得无法接收到这种加持力 。

  由此,我又想到一个佛法的公案。说的是一个修弥勒大悲的行者,在山洞里整整修了40余年,可是这40年里,他既没有见过弥勒菩萨,连梦见弥勒都未曾有过。他开始怀疑自己不是修这个法的料,就很失望的下山了。走到山腰,他看到一头狗,一头身上多处糜烂的“癞皮狗”躺在树下,显的非常痛苦。他悲心顿起,就想救这只狗,可是当他靠近这只狗时,狗身上发出的恶臭,使他要作呕。于是,他还是走他的路。可是他走了几步后,心里很痛,想,我怎么能看着这样一只这么可怜的狗不理呢?于是又回头,走到狗身边,可刚弯下腰,那恶臭使他实在无法忍受,行者就对狗说“狗呀狗,不是我不悲心,不救你,你实在臭呀”。

  走了一段路后,他的念头又转了“我这还是修弥勒大悲的行者吗?”,于是他快步跑到狗所躺的树下。他看见狗身上糜烂处已经有许多虫了,他想我如果把这虫拨开,虫没有肉吃,也会饿死的,如果不拨开,狗的病永远不会好,如果用竹签拨,虫会痛。怎么办呢?他终于想到办法了,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给虫吃,用自己的舌头他虫舔到肉上,这样虫子也不会痛,狗也得救了。当他把舌头伸向狗身上糜烂、生虫的地方时,他闻到了一股香味,舌头舔到了一块完好的肉,当他抬头看时,他傻眼了,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弥勒菩萨老人家。

  他激动的号啕大哭,哽咽的说“弥勒菩萨呀弥勒菩萨,你老人家怎么不早点现身呀”。

  弥勒菩萨慈悲的说“孩子,在你进山洞的第一天起,我就在你身边了,你朝东拜时,我在你面前,你朝西拜时,我还是在你面前,你看我的身上还有许多你吐的痰呢。只是因为你的悲心还没有起用,业力太重,自然无法见到我了”。

  弥勒见行者半信半疑的,接着说“这样吧,你把我背在肩膀上,到街上走一圈,看看有谁能看到我。”。

  于是,行者背起了弥勒菩萨来到了闹市,他每看到一个人都问“你看到我肩膀上扛着弥勒菩萨吗?”,许多人骂他神经有问题,只有一个业力较轻的老太婆说“我只看到你肩膀上有一只狗呀”。

  我每次听到这故事就有种想哭的感觉。我为自己的业力而哭,我为众生的愚痴而哭。我们无始劫来的业力就像一块厚厚的黑布蒙住了我们心灵和眼睛,我们又岂能看见什么?我们以为自己眼睛明亮,其实在法界实相面前,我们跟瞎子又有什么区别?我们常为没有看见过佛菩萨而怀疑、甚至否定佛菩萨的存在,这又是何等的愚痴呀!我们自己没有坚守戒律,依教奉行、没有如法修行,得不到受益,却怪罪佛菩萨不保佑我们,这又是何等的罪过呀。

  诸位行者,我们该醒醒了,我们应该每时每刻问自己“我依教奉行了吗?”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1-14 14:56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具有大智慧的人,不是神仙。我们熟知的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出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入灭于公元前四八六年,虚岁八十。释迦:意为能仁;牟尼:意为寂默。释迦牟尼佛,即释迦族的圣人。

  佛并非高不可攀。《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因此说,佛性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且能够觉悟成佛之性。佛法是平等的,人人可以成佛,人人应该成佛。“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吾等凡夫众生与释迦牟尼佛一样,都是拥有“明珠”的人,关键看我们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以坚强的意志,遵循释迦牟尼佛经过觉悟所发现的人生宇宙真理实相的规律去做,改造自己。这个规律便是“缘起性空”与“因果相续”。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现前一念灵知的精神活动在主宰着自己。就是这个现前一念心性活动——为善为恶、为公为私等等,首先是发端于心念,其次是付诸行为活动;这便是每个人缔造自己人生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落脚点。于日常生活中,一念心起,名曰“缘起”,在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如同投下一粒种子,叫作因。

  有因则必定有果,如人们所熟知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谓性空,是说这种因果相招、纤毫不爽的力量不是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能主宰它、左右它,名曰“无我”。因果定律,法尔如是,即使是三世诸佛也无能改易,诸佛正是遵循这一规律修证成佛,教化众生,也无非是宣示这一规律,劝导人们遵循这一规律去做,别无他法。

  落实到当下,我们就要把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的心逐步收敛,对于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放下一些,时时观照并提醒自己的修养与智慧有没有增长,烦恼有没有平息。逐步做到一分知足,少一点贪婪;多一分关爱,少一点瞋怨;多一分智慧,少一点愚痴;多一分谦虚,少一点傲慢;多一分包容,少一点自私;多一分感恩,少一点不满。这样,开始实践慈悲智慧、平等圆满的释迦牟尼佛的教诲,锲而不舍,日久功深,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将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放在胸中,净念相继,与佛愿相应,万善同归,庄严净土,便是最终的安身立命之处。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