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达真堪布:什么是佛真正的独有的功德?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2-8 15:28
标题:
达真堪布:什么是佛真正的独有的功德?
佛要求我们先认识痛苦,了解痛苦,什么意思?就是要认识六道轮回,要了解六道轮回,要深信六道轮回。然后是“集谛”,“集谛”讲的是因果,要认识因果关系,三世因果的道理。佛是至高无上的,他的至高无上之处就是宣讲六道轮回、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谁也讲不透,三世因果谁也讲不明,只有佛能说得清楚,这是佛的至高无上之处。其它慈悲心等,别的教派也讲,很多外道也讲,而且很多外道非常注重、非常强调慈悲,这不是佛的至高无上之处。佛讲无我空性,其它教派、那些外道也讲无我,也讲空性,这也不是佛的至高无上之处。
那什么是佛真正的独有的功德?什么是佛真正的至高无上之处呢?就是六道轮回、三世因果。佛讲慈悲是从这个基础上,佛讲空性是从这个基础上,这是佛特有的功德。其它教派也讲慈悲心——慈心、悲心,也讲无我和空性,但不是从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的角度,在这个基础上讲的,所以不全面、不究竟、不圆满。要真正讲出诸法的事实真相,事实真理,就要在六道轮回、三世因果这个基础与角度上讲。
佛讲胜义谛的时候也是,是在世俗谛的基础上讲的,世俗谛是证悟胜义谛的一个基础,一个前提条件。佛讲二谛双运,世俗谛和胜义谛是双运的。佛讲空性不讲单空,佛讲慈悲不讲一个单单的慈悲,佛讲智悲双运,悲空双运。悲心和空性是双运的,是一体的。所以根就是我们四外加行的内容。今天都要明白,你若是真心想解脱成佛,就要把基础打好,先把四外加行的内容修好。对这些道理有甚深的体会和感受,真正能够在相续中生起定解的时候,再修下一个课程,之前是不可能的。
一切显现法都是相对法,都不离相对的真理,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
佛讲过,哪里有吉祥,哪里就有不吉祥;哪里有佛,哪里就有魔。就像我们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有人认为好,也有人认为不好。我们的心情有顺心如意的时候,也有不顺心、不如意的时候。不顺心、不如意都是很正常的,这才叫圆满,所以没有必要烦恼。
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都是很正常的。大家到一个道场或者亲近一个僧团时,会看到很多如法的,心里就很欢喜;也会看到很多不如法的,心里就很厌恶。其实,这都是自己的问题,所有的显现都是正常的。没有魔就没有佛,有魔才有佛。若没有恶,哪来的善?有恶才有善。有好的,肯定就有不好的;有赞叹的,肯定就有诽谤的。这些都是相对法,所以没有必要太执着。
一切都视作正常,当你的心不随境转,不被这些外境动摇的时候,你就成就了。在一切顺境、逆境、好事、坏事当中,心都如如不动,保持一个平静的状态或本具的状态,这叫成就。若是想一切都如意、顺心,在哪里都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
念佛不是随随便便的。你会说“阿弥陀佛”,这叫会念佛呀?哪有那么容易?那样的话,谁都会念佛了,谁都能往生了。能念佛不能往生吗?能念佛当然能往生。关键是你不会念佛,念不到佛!你会说阿弥陀佛四个字,这不叫会念佛。念佛有念佛的方法,净土宗讲的,“看破放下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这才是念佛啊,这是真正的念佛!看破放下不容易。什么叫看破?看破,就是要看明白诸法的真相和真理,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一点点也不迷惑,这叫看破。诸法,不管是外器世界、内情众生,不管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一点点也不糊涂,彻底能够了知诸法的真相真理,这叫看破。看破不是什么也没有啊!你们认为看破就什么也没有了似的,这叫断灭。什么叫放下?对万事万物,对一切法无有恐惧,无有恐怖,无所畏惧,无有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就是放下。
看破不是什么也没有,放下不是什么也不要。对诸法的本性,对诸法的真相真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叫看破。放下是什么?对万法,对诸法无所畏惧,没有任何的挂碍,没有任何的执着分别,这就是放下啊!看破了才能放下,真正放下了才有清净平等。之前,“今天太舒服了,心太清净了,环境太舒服了,太清净了。”这都不一定是清净啊!真正的清净平等,是你真看破放下了,那个时候才会自然出现,之前出现不了啊,感觉不到啊!感觉心情好一点了,就“太清净了”。遇到比较安静的环境,说“太清净了”,这都不是真正的清净。都会说平等,我也是平等,他也是平等,都是平等的。但是真正的平等,不是谁都能明白的。看破了,放下了,才有真正的清净。有清净平等,才能自在随缘念佛。现在我们都会说随缘随缘,我们所说的这个随缘是随便。
随缘可不是随便啊!随缘是一种智慧。都会说,“啊,随缘吧!”随缘有那么容易么?随缘了,不会有压力,不会有烦恼,不会有痛苦。你现在有压力了,有烦恼了,有痛苦了,这不是随缘,这是随便!随便是造业,肯定有恶报啊,过后肯定会有压力,肯定会有很多烦恼痛苦。
随缘完全是解脱,随缘完全是轻松自在,不会有任何压力,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烦恼痛苦。现在谁都会说随缘,但是随缘很难非常难啊!看破放下了,才有清净平等,真正清净平等,才有自在随缘念佛。到这个时候,我们念佛不一定要靠“阿弥陀佛”四个字啊!行住坐卧都是念佛的过程,吃喝玩乐都是念佛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之前是不可能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2-8 15:33
人的一生常常会遇到不如意和不顺心的事情,自己想追求的总是得不到,不希望、不喜欢的情况还总是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和忍受。
因为在世间体验了苦,很多人信仰佛教、皈依了佛门。又因为佛陀教法的精髓是离苦得乐,于是我们抱有幻想,期待信佛之后,一切会不一样。我们厌恶世俗的生活,觉得寺院的清净才好,于是我们到处去寻觅一个理想和清净之处。
但每次我们都会感到失望,我们心里所期待、所渴望的理想的净土在现实中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于是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层反思,让我们感到痛苦的是什么?当我们不断询问自己的时候,答案终于呼之而出,那就是“自我”。 因为我们一直活在“自我”里面,“我不愿意"、"我不喜欢”、“我的观念是”、“我想要的是” 等等,我们每时每刻活在“自我”当中,只要与“自我”发生冲突和矛盾,就让我们烦恼、嗔恨、情绪失控。
而生活就会这样,不会满足我们的“自我”,并且“自我”是永远满足不了的。当我们张扬“自我”的时候,就会变得傲慢、挑剔,处处围绕自己的利益。要是自己的想法得不到满足,就会伤害别人,当自我的利益得到满足的时候,自我的观念又被加深,又有了更大的欲望。
其实,不论自我能否得到满足,都会让我们痛苦。自我满足不了,伤害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同样痛苦,因为自己一直处在负面的情绪当中;而当自我满足的时候,我们觉得这样应该快乐了,但发现,这样的快乐是虚假无实,因为我们很快又被更强加大的“自我”控制,于是变成为自我的奴隶。
“自我”是何时产生的?“自我”好像是与生俱来。再进一步说,之所以我们在生生世世的轮回流转当中,原因都是因为“自我”,“自我”从哪里来?“自我”在我们的思想里面根深蒂固,因为强烈的“自我”意识,我们认为是别人妨碍我们,别人伤害我们,别人控制我们,别人在算计我们等等。我们认为自己痛苦的原因是因为别人的存在而侵犯了我们,或是认为什么环境限制了我们,于是我们同别人有了矛盾,与别人争斗。
就算我们能够战胜别人,但是无法战胜自己烦恼的内心;于是,我们换个环境,或是以为皈依佛门后就会一切顺心所愿,结果我们还是同样失望。当我们越把过错归咎于他人或环境的时候,就越痛苦。
“自我”是无处不在的,在我们学佛的路上,“自我”是产生偏执和痛苦的根源,当我们以“自我”的心态和思想去修学佛法的时候,也让我们感觉痛苦,学佛的过程本应该是快乐与轻松,佛法就是教会如何离苦得乐,可当“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的时候,我们的贪执就会越强烈,这个时候我们就与佛法远离,也许我们嘴上会说出种种道理,但最终发现这些道理原来是自我欺骗的手段,因为这个道理是为了维护“自我”和为“自我”找借口。
事实上,只有战胜自已才是真正的“勇士”。为了让自己能够快乐,需要与强大的“自我”斗争,这里有个最好的法宝——菩提心。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2-11 10:07
尽管我们开始学佛修行了,但还是在搞轮回,追求世间的福报,希求暂时的安乐。
作为一个学佛人、修行人,竟然还这么害怕死,然后求健康、长寿、平安:“佛祖保佑我,观音妈妈救救我!”这不都是搞世间吗?很多人还想发财,还想着怎样才能赚钱,脑子就在那转,有的还出去买彩票,希望能中大奖。有人问:“难道学佛人不可以健康、平安,拥有一些生活上的便利啊?”可以有,但是你这样处处求,处处贪,就是问题。当你不求、不贪的时候,才会有,而且是永恒的有。当你内心以贪欲而求的时候,根本得不到,即使得到了也是暂时的。
这些世间的福报、暂时的利益,如同粘在刀刃上的蜂蜜一般,利益微薄、过患严重。假设在特别锋利的刀尖上粘着蜂蜜,如果你贪着它,用舌头舔,当舌头刚品尝到些许甜的味道时,就会被割开。这个人是不是很愚蠢?佛菩萨们所用的这个比喻非常恰当。
还有一个比喻,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扔石头砸自己的头”。小孩子们不懂事,觉得好玩,把石头往头上扔,当石头掉下来时,就会砸到自己的头,这时感觉到疼了,开始哇哇哭。没办法,这是自己搞的嘛。我们都是这样,刚开始很得意似的,觉得很好啊,但是过了一会儿、过了几天,就开始在那里哭喊:“天塌了,地陷了,完了!”你看,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伤心,漂浮不定,这就是凡夫。其实,有什么可高兴的事?有什么可伤心的事?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
这两个比喻太恰当了,你们仔细想一想。没有人让你烦恼,没有人让你痛苦,都是自寻的,都是自找的,大家可不能埋怨别人、冤枉别人啊!都是自己的问题,怨谁啊?恨谁啊?要怨就怨自己,要恨就恨自己。也许你会找很多理由,这都不是真正的理由,就是自己太愚昧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