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学佛修行要有耐力有恒心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3 16:23
标题:
学佛修行要有耐力有恒心
我自95年到五台山开始,来到汉地已有15个年头,这些年来,我明显感觉信佛的人越来越多,学佛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对佛法感兴趣,我内心是无比的欢喜,同时也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沉重,但有个突出的现象是:很多人信佛、学佛很多年,懂的也非常多,拜的师父也很多,平时都很好,一遇到境界自己做不到,心念怎么也转不过来,所有的毛病通通表现出来,看不到学佛的成效;有的人是越来越偏执,越来越烦恼,越来越浮躁,没有耐心,慈悲心也降低;有的人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不相信佛法,内心越来越污浊,自己越学越痛苦——这是为什么?佛法是断烦恼,佛法的特征是寂静的快乐,应该是越学信心越足,越学越快乐、越学越自在。为什么会越学离佛越远呢?
这些人也不是不精进,每天也在修法,持佛号和咒语,也在做善事,善事做的也很多,付出的辛苦也很大,如此的努力为什么不能与佛法相应?问题在哪呢?只是在学形式,而没有学实质。学佛的实质在哪里?在念头上,在于起心动念能不能与法相应,精细起来是每个念头能不能与法相应,我们外在所有的行为都是心念决定的,外在行为表现有区别,是善或是恶,或者有善恶的大小,别人看到了可能会用一些标准来衡量你一下,也许会赞叹随喜你也有可能会厌恶排斥你,但是真正判断是善是恶以及善恶大小的准则是什么?是你自己的发心,这个别人不知道,就像大乘菩萨做了一件事,如“悲心船长杀短茅黑海盗保护船民”的公案,可能在普通人的眼里,杀人是严重的恶行,绝对不能理解,但是对于菩萨来说,就得如此做,这是一件大善事。所以佛法的标准在哪里呢?在内心的念头上,外人衡量你,说你做了一件很大的善事,那么究竟是不是一件很大的善事呢?看你自己的心念了,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觉得很冤枉“为什么我终日行善,还没有改变命运,还会遭受某种果报呢?”冤枉吗?一点都不冤枉,业力和因果绝对不会错的,你做善事的时候内心是怎么想的?你的念头对吗?你的念头是污浊的、杂染的念头,受这个果报一点都不冤枉。所以修行的重点在于自己的心念上,学佛难也难在这里了,我们平时的念头是什么?自私自利、贪嗔痴慢,多半都是围绕自己,就算有的时候发了些善心,做了点善事,这个善心还不够纯净,当我们想为别人的时候,同时还有着为自己的打算,自己得到些虚荣、名利等等。那么进一步想想看,在这样的状态下,没有进步很正常,下堕也不冤枉,因为自己没有做到啊!通常我们的心念都是杂染的,是与佛法的要求相悖的,要是没有认真的观察认识不到,要是没有分辨善恶的智慧也分别不出来,所想、所做的都与佛法不符,怎么会有功德?怎么可能不受果报?因此我们修行的重点是转变自己的心念,这一点开始的时候不容易,但一定要努力,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努力就有救,心念转过来了,获得利益是自己的,福德智慧是自己的,法喜充满是自己的,恶事、坏事也找不到你。同时我们一般人也不会知道别人的发心,所以对于别人做的事情,自己不要以自己的烦恼心妄自去批评,结果是自己造了业,划不来。
内心的状态对了,与佛法相应了,外面的行为努力去做,做什么样的善事都可以、都对,都在积攒功德,自己也从早到晚时时欢喜,我们内观自己的心念,但行为上也要努力去做,不修法,不做善事,自己不努力怎么会有福报,哪里有无因之果?
所有善不善业的作者唯一是自己的这颗心,尽管身体的一举一动、口中的一言一语并没有表露出来,但是心的分别念也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善果与严重的恶果。
所以,我们每个人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态,如果处在善心之中,理应生起欢喜,尽量使善业与日俱增;倘若处于恶意之下,那就必须立即忏悔,而且暗暗自我谴责:
我这个人真是恶劣,虽然听闻了那么多正法,竟然还生起这样的恶分别念,实在惭愧。并下决心:
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使这样的分别念在自相续中永不再现。
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善事,首先务必要详详细细观察自己的动机,如果确实是善的动机,就去做那件善事;
如果处在与别人竞争的心理或者装模作样、贪图名誉等心态中,那就必须要认真加以纠正,做到以菩提心来摄持;
如果不论怎样也无法扭转自己的动机,还是延缓做那件善事为好。
从前,有许多施主预先约定前来拜访奔贡甲格西,当天上午,格西在三宝所依前摆设供品,装饰得极其美观。
当时,他观察自己的动机,结果发现竟然是为了在施主们面前显得庄严的不清净心态,于是顺手向三宝所依和供品上撒了一把灰,并自言自语:“你这个比丘不要那么虚伪。”帕单巴尊者得知此事后说:“西藏的所有供品中,要数奔贡甲的那一把灰尘最好。”
因此,我们随时随地要仔仔细细观察自相续,一旦心术不正,有造罪的苗头出现,就要马上意识到,并且忏前戒后,绝不能让自相续与恶业同流合污。当然,在凡夫地的阶段,相续中不生起恶分别念的意乐加行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从前,奔贡甲格西来到一位施主家中,当时各位施主出门在外。格西心里琢磨:我没有茶叶,不如趁机偷一些茶叶,留着以后住山修行时用。
当他把手伸进茶叶袋里时,立即提起正念。于是,他大声呼喊施主们:“我这个人正在干偷茶的勾当,把这只手从手腕处砍断。”
阿底峡尊者也这样说过:自从我本人进入别解脱门之后,可以说是一尘不染;对于菩萨学处(菩萨戒),偶尔出现过一两次过失;而步入密宗金刚乘以后,虽然零零碎碎的过失屡有出现,但(都是当下忏悔,)从来没有让堕罪过夜的情况。尊者在行途中也是一样,每当闪现恶分别念时,马上取出一个木制的曼茶罗,立即忏前戒后。
在攀耶嘉的地方,有施主在众多格西聚集的行列中供养酸奶,当时奔贡甲格西坐在行列中间。
他看到施主给位居前列的人供奉了大量的酸奶,不由得心想:这么好的酸奶轮到这里,似乎已经没有我的份了。
当萌生这样的念头时,他紧接着便提起正念,认识到自己的思想不对头,于是暗暗自责:“你这位比丘对饮用酸奶居然有这么大的信心。”随即把碗扣下。
当供养者来到跟前请他享用酸奶,因为生起了恶念,格西对他说:“我已经饮用过了,实在不想再享用。”本来,他只是想和所有比丘平等地得到一份,并不含有什么不善的成分,但仅仅因为想到自己有希望获得好酸奶的私欲,就全然放弃了享用。
我们如果随时随地观察自相续而断恶从善,调柔自心,久而久之自相续就会完全变为善业。从前,扎堪婆罗门经常观察自心,每当生起一次不善的分别念时,他就放置一个黑色石子,每当生起一次善的分别念时就放置一个白色的石子。
最初时全部是黑色石子,通过精勤进行对治,去恶从善,到中间时呈现黑白各半,最后已全部成了白色的。
所以我们一切时处应当以正知正念摄持,生起善的对治,力求做到连细微的罪业也不沾染。
有的人学佛三分钟热情,坚持不多久就开始松懈,这哪能成就?万物尚且经过寒往暑来,才呈现生生不息的生命,修行若不恒行吃苦,哪里能感招脱胎换骨的福份?
佛菩萨的加持是助力,福是自己积的,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做好人自然福德深厚;做坏人,当福报耗尽就会恶报现前,俗话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要想立即提升运气改好命,就要有耐力,有恒心,勤于耕作,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看到别人修得有进步,得到了福报,自己就恨不得不睡觉急急去做;过了几天,觉得枯躁,没意思,就懈怠。
为什么会这样?因果没学好,出离心没修好,无量劫来我们的业障太多了,哪里短时间就能清除?
要从长远发心,坚持从内心上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来转化自己。要经得过长时间善行的积累、忍辱负重,才能感应得人际关系融洽,六亲眷属来护持,不顺的事业也顺利,财运也通顺,甚至原本多病的身体,也不知不觉健康强壮起来。
你持之以恒诚心去做,因果是不会辜负你这一片善意的;你不诚心,死的时候都没有把握,更谈不上解脱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3 16:28
(一)认识苦是觉悟的前提
每个人皈依佛门都有各自的理由,有的是对佛菩萨有所祈求,有的是遇到困难请求上师、佛菩萨的帮助,有的是对自己的一些生活状态感到厌烦,有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欢喜,但无论如何,每个皈依佛门的人都有对苦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认识和感受,即便个人的经历不同,但是身心痛苦却是普遍存在。有些苦来的剧烈些,如疾病,病痛会把一个强壮的人瞬间瓦解,会消沉人的意志,多数人在病痛的折磨下失去了快乐,我们也见到过很多重病的人没过多长时间生命就逝去,但导致快速死亡的原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因为疾病而陷入到低迷、颓废的情绪中及终日的自艾自怜的痛苦中而无法自拔。死亡更是一种痛苦,我们现在虽然没有感受到,但可以见到,当我们的亲人去世的时候,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们在体验死亡的过程中痛苦挣扎,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因失去亲人感到悲伤,但有的人早已做好了迎接死亡的准备,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他们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
也许对于一个年轻健壮的人,疾病并不是生活中的常态,虽然见过他人死亡的场面却也会很快忘记,但求不得苦却是常常困扰我们,在汉地普遍的观念中,如果我们不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去追求什么或是进行些努力,周围的人包括我们的亲人、朋友等会认为我们消极,不求上进。但当我们总是不断地努力去追求,为我们的 “ 理想 ” 拼命地挥洒汗水和泪水的时候,实现我们的追求的情况总是少数,也许我们会渴望有个能够成功的机会,也会妒忌他人的成功,也许我们还会以一种掩饰自己失落的心里说:我不在乎。即便我们在与他人竞争中获得胜利,而得到了我们所期待的,但是在这个追求的过程,我们攻于心计、紧张、担心、害怕等等负面情绪让我们不快乐,同时即便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击败他人获得成功,也会发现我们所实现的目标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痛苦。
遇到痛苦后,普遍情况下人们都会感觉到迷茫、无措,还可能颓废,但有些人就会在痛苦中反思和觉悟,我见到某些被称为事业有成的人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奋斗,得到很多人的羡慕,当这些人突然遇到一些严重的事故或患上某种严重的疾病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原来辛苦奋斗所得之物,名誉也好,地位也好,财产也好在痛苦面前一无用处,然后他们认识到这就是佛法中无常的道理,并进一步明白只有精神上的信仰和寄托才能解决自己精神上和心灵上的问题。
现在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条件非常的好,但是人们的心灵却显得格外的脆弱,不用说遇到zai 难一样的严重的变故,就是平日生活中很微小的事情也能让人的内心烦躁不安,惶恐不已,很多人患上抑郁症,终日在担心、害怕和紧张中度过,太多的负面情绪已让人们内心感到无比的沉重,在这种情况下,能让人们内心轻松、自在和快乐的就是佛法。
( 二)人生的孤独和缺失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都是孤独的,出生的时候是孤独的,死亡的时候是孤独的,就算在忙碌中及与他人交往时也是孤独的,只是我们在忙碌或与他人相聚中暂时的遗忘孤独。我们对自己存在很茫然,内心很不确定,总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存在,于是想通过奋斗而得到别人的认可或是通过享受而慰藉自己的内心。
因为内心的孤独感,我们总在试图从外面寻找某些人来陪伴自己,去除自己的孤独感。或是追求些什么事情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填满自己的缺失感。
我们很想去依赖某个人,希望这个人能够永远的保护我们,陪伴我们,关爱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依赖父母,我们痛苦时,难过时,悲伤时,及我们有任何需求的时候,渴了、饿了,或是想要些什么,对父母说,父母会尽一切努力来满足我们,可当我们渐渐长大后,父母也渐渐地衰老或是离开这个尘世,或是当我们不得不远行,我们会发现没有办法再依赖父母了,我们的孤独和无助感一下子涌现出来,那么该怎么办?通常的方式就是寻找另一个可以依赖、陪伴我们的人,于是有了情人和爱人,我们觉得那个人是最理解我,最关心我,能够永远的陪伴我的人,这样两个人就有了山盟海誓,希望有至死不渝的爱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无常的变化,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发生某些事情的时候一样的脆弱和靠不住,这个时候,我们会感觉到痛苦,发现以前的认知是错误,同时反思而明白:原来爱情是不可靠的,对方是靠不住的。也许我们会寻找下一个让我们依赖的人 —— 孩子,我们觉得自己的子女可以依赖,年幼的子女让我们依赖的理由并不是他们为我们做什么,而是我们觉得这个子女是我的,他(她)会听我的,不会离开我,不会背叛我;成年的子女让我们依赖的理由是他(她)会照顾我,关心我。可当子女因某些原因离开我们或是不孝顺的时候,我们又一次痛苦,原来子女也依赖不了,自己还是孤独的。
有的人会在这时产生一种认识:只有依赖自己了,原来别人都是靠不住的,于是变得自私自利,所作所为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但这样的念头和行为最后会为自己带来损害,让周围的人对你厌恶,最终还会明白:自己也是依赖不住的。
也许我们现在进入了佛门,皈依了上师,慈悲关怀我们的上师就成为了我们可以依赖的对象,我们会觉得遇到困难没有关系,有上师可以依靠,遇到痛苦也没有关系,上师可以帮助难题,当我们把一切希望寄托于上师的这个色身的时候,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这个色身的上师同样也无法解决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困难。这个时候,我们也许会茫然,上师都无法依赖,那么该怎么办? ——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也就接近答案了 —— 任何一个有形体的人都是无法依赖的,包括上师和我们自己。
我们不太确定自己存在着,于是我们常常会为了得到别人的赞扬和羡慕来做一些事情,在别人的夸奖中我们才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一直在努力、在奋斗,在与他人竞争,为的是得到一个被他人赞扬和肯定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去做的事情并不是自己真的想去做,仅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当我们受他人所影响和掌控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原来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我们因为他人的赞叹而高兴,他人的侮辱就愤怒,那么我们情绪持续着被他人所左右,自己也不会快乐。还有的人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那就是进行享受,认为享受是快乐,这样自己没白活,享受是快乐吗?享受的本身不一定是快乐,在吃、喝、玩、乐的过程中,自己内心的缺失感暂时被麻痹,并不能填满,而享受之后内心会有更大的缺洞,同时吃、喝、玩、乐的本身也有太多的负面作用,常常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包括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及对他人的影响。
那么如何面对孤独和缺失呢?用信仰来寄托我们的心灵,当我们不断地学习佛法和不断地修行时,我们就会领悟到:原来世间的一切有形都是无常的,同时也是依赖不住的,上师对我们来说,不是要依赖于他的色身,而是依赖于他的精神,把他与佛菩萨等同起来,作为我们困难时的祈祷,精神的支撑,心灵上的寄托,同时我们在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念念为他人奉献和服务的过程中,自己的孤独感和缺失感自然就会消融。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