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圣空法师:出家人托钵行脚的缘起及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5-8 09:04     标题: 圣空法师:出家人托钵行脚的缘起及意义


对自己而言,应自度自利,广修智慧福德,明心见性,证悟世出世法,圆成佛道。对他而言,应力行度人利他履行菩萨四摄法,布施(梵语dana)、爱语、同事、利行;实践菩萨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胸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愍念四生六凡,无一不度,如一众生不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之本愿,是名出家人法。

  出家是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莫谓袈裟容易得,只因累劫种福田。

  出家要出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家,三界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生死家,生死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轮回家,轮回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烦恼家,烦恼家不出空出家。因此出家要具足如是正见,方不失出家本怀,不负四重恩也。

  "托钵行脚"缘起

  托钵行脚源自2500多年前的印度佛教传统,当时释迦牟尼佛成佛道后,跟随他修行的弟子很多,但是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始终实践着“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生活,所以他们居无定所,到处行脚,乞食度日。而钵是梵语,中文的意思叫“应量器”。就是乞食的时候盛食物用的器皿。当时佛陀为了去除弟子们对金钱财物的贪执,所以规定只许乞食物,以资身命,不许蓄积金银财物。而每次出去托钵乞食,不许过七家。若过七家还乞不到食物,那今天就饿肚子。所以佛门有句话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所以说:未得佛道,先结人缘!

  至今南传佛教国家(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都遵循托钵这种源自于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这一旧制。佛制托钵其本意深广,能令比丘(梵语bhiksu)、比丘尼(梵语bhiksuni)们能破除我相我执。念念不忘修行是自力的功夫。处处不忘与众生广结善缘。修行在人间,成佛在人间。道在生活行住坐卧,生活行住坐卧即是道的真谛。

  何谓"托钵行脚"

  “钵”的佛教常识 “佛制比丘,三衣一钵”——佛教中,钵是出家僧人必备之物,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钵又称钵盂,梵语PATRA,为钵多罗略称,僧人出门乞食时之食具。其材料、颜色、大小,均有定制,不得随意改变。 钵只可盛放食物,不得存放任何其他物品,包括金银宝物等。 佛陀用石钵,大众僧用瓦钵,外道则用木钵。钵的传说,佛陀成道后,四大天王各献一石钵,佛陀因四天王同时献供,为视平等,同收四钵,运用神通,合四石钵为一钵,样子大小等同。 石钵的分量很重,虽为一个,重量却与四钵相同。这是佛制之乞食法门,日中一食,充饥之法,正意味佛法不离世间觉的写照,修行不得脱离五欲六尘,而面对尘欲以炼心、修心、证心之功,以达心境自在为趣向。

  “托”,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众不得从事生计营业,亦不可蓄存财富物资,惟以延续色身、长养慧命之故,出家众为资养色身及令众生种福田而乞食,其意义有二:一是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二是利他,为福利世人,给予众生种福田的机会。乞食为出家僧众清净之正命,乞食时以维持生命为限,心不贪着,故得食时不喜,不得亦不忧,唯以除旧疾,养气力为要。“行脚”,和尚要“行脚”,即走路,在行走的过程中参悟佛法。

  托钵,又作乞食、团堕(食物落于钵中之意)、持钵、捧钵,即以手承钵之意。亦即持钵游行街市,以化缘乞食。如法托钵的清净善业是三宝住世的表现,在这五浊恶世中,有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三宝,灯灯相续,以慧光照大千,以慈光破痴暗,祈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风调雨顺,佛日增辉,falun 常转。

  托钵的意义有如下几点:

  1.佛陀贵为王子,出家修道解脱,用托钵乞食得到食物等生命的必需品。这是值得世人景仰、出家人必须学习实践的。

  2.佛陀教导佛弟子修习正命,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生活必需品,出家人的方法就是托钵行乞。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光明地接受信众布施,清净安心。不可以装神弄鬼、符咒妖术等邪命方法骗取信众布施,也不可以从事生产或买卖事业来赚取物品。

  3.佛陀教导出家人托钵行乞,少欲知足专心修行。出家舍离世俗的家业、生产事业,经济的贩卖贸易,少事少烦扰,安心修行。透过最简单的托钵行乞获得食物和衣服、住所、药品等生活必需品,这是佛陀教导出家人修习少欲知足的最基础方法。

  4.托钵是出家人每天应做的事,于四种资具的供养,懂得适量,不积蓄物品。避免为了积蓄所起的贪心,去除因为财产物品的积蓄所产生的骄慢。出家人也可以随缘接受人们送至寺院供养的物品,或接受信众邀请到家里接受供养,但这些都是一餐之量,知量知足。

  图:这位砍材的老人看到这么多出家人,将仅有的饼干虔诚供养给大众

  5.托钵乞食去除骄慢。剃头出家,破身好相,舍弃一切装饰品,穿着袈裟,背着钵,天天托钵,以行乞养活自己。天天这样子审思观照自己,还会增长憍慢吗!佛陀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故乡弘法,很自然地托钵行乞,但他的父王反而觉得很丢脸,可见世俗人去除憍慢有多难!为了解脱烦恼,自降身份来行乞,这是佛陀智慧的教导。

  6.托钵可去除自己的贪心。托钵是次第乞食,平等接受布施。不为了食物而攀缘施主,不为了美好的食物而结好贵人。培养平等心,去除贪心。

  7.托钵去除瞋心培养慈心。托钵见到施主欢喜布施的善业,出家人随喜他的善,心存感激,对他修习慈心,祝福施主安乐、没有痛苦,成就一切善。

  8.托钵让施主有机会修习善业。修习不杂染的善业要有好的因缘,供养如法修行的出家人,这是修习清净善业的难得因缘。出家人托钵让信众为自己的生命种福田,自己的生命培养资粮,得到美好的果报。

  9.托钵让在家人有机会接近三宝,进一步学习佛陀纯正的妙法。在家人透过布施的善业与三宝结缘,或则亲眼目睹三宝住世而有缘学习佛法。如法托钵的清净善业是三宝住世的表显,对世间是一大功德。

  出家菩萨乞食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为摄受诸有情故:菩萨在乞食过程中和有情众生发生接触,和他们结缘,并摄受他们;

  第二、为次第故:乞食培养菩萨的平等心,他不论贫富,次第而乞;

  第三、为不疲厌故:一天一天地这样乞,不疲倦,培养他的耐心;

  第四、为知足故:不论乞到什么食物,不可以挑拣,培养知足心;

  第五、为分布故:菩萨乞食分成四份,只有一份是自己的,一份要分给其他的同修,一份要布施给鬼神,一份要分给其他贫穷的人;

  第六、乞食战胜我们对口味的贪著;

  第七、为知量故:让菩萨知道自己的食量,适可而止,同时也要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配得上吃这些食物;

  第八、在乞食中,菩萨要收摄六根,这样一来,修行的各种善法就会显现;

  第九、菩萨在乞食中,为众生播种善根,为佛法的传播提供了方便;

  第十、在乞食中,降伏我们的傲慢心和对施主的分别心,由此对治我们的我执。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