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佛门【四威仪】:行、住、坐、卧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6-6 09:30
标题:
佛门【四威仪】:行、住、坐、卧
【四威仪】 [出菩萨善戒经]
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坐。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于此四法。动合规矩。不失律仪。是为四威仪也。
一得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语三味。华言正定。)
二住谓修道之人。非时不住。若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三宝者。佛实。法宝。僧宝也。)
三坐谓修道之人。加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四卧谓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弁(biàn)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四威仪偈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作比丘。
行威仪
行步徐徐牛顾视,高观下盼不移神。
纵使触目绕诸境,了了知心不受尘。
无尘莫未执为宗,心境双亡不住空。
任运安养到处所,行与行来岂异同。
不记山河是南北,谁知途路向西东。
住威仪
住立端然绝思虑,寂寂不虑亦不缘。
纵使风尘千遍度,六入无闻玄更玄。
诸尘所以本来前,良由净虑觉心源。
念念无依着究竟,菩提真门当自诠。
坐威仪
坐等须弥不倾动,事绪纵横心拒生。
闭目自知心不起,开眼观尘与理平。
平与无干支可住,于中皎洁息无明。
明与无明俱不起,贪欲之心自不住。
卧威仪
高卧清虚住法印,外示乖慵内精进。
傍眠侧卧不随尘,展脚横腰绝戏论。
心中慧剑利如霜,相貌观瞻却似钝。
破纳搭肚守真如,曲肘抵头看漏尽。
一、行如风
“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不可左抛又瞄,不可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仪之相。
二、立如松
“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
即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地安稳,不可轻率、扭斜或身体抖动,并于适当立时则立,立于适当的位置,并心存正念,如此之具威仪之相。
三、坐如钟
“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即坐时,应将精神统一、身心放松。由后观之,彷如大钟一般稳定。切不可坐姿前倾、后仰、左右倒斜。当心存正念而坐,观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仪之相。
四、卧如弓
“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晏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6-15 08:49
【经典原文】骏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衔辔之御也;小人之强横,不敢纵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识之流浪,不敢攀援者,觉照之力也。呜呼!学者无觉照,犹骏马无衔辔,小人无刑法,将何以绝贪欲、治妄想乎?——《禅林宝训》
【经文解释】骏马可以迅速奔跑,却不敢肆足,是因为有衔辔驾驭它;小人赋性强横,却不敢恣情纵欲,是因为有国法典刑制约他;意识如瀑流猛浪,却不敢攀援执取,是因为觉照之力在观察它。唉!修行人没有觉照力,如同骏马没有衔辔驾驭,小人失去了法典制约,将如何杜绝贪欲、对治妄想呢?(选自《禅要》·明贤法师解)
【经典介绍】:《禅林宝训》,中国佛教禅宗的典籍之一。南宋僧净善法师重集,内容收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慧南至十六世佛照拙菴等宋代诸禅师之遗语教训,约三百篇,各篇末皆明记其出典。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