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佛法越来越深时,魔众就会故意制造违缘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6-13 09:34
标题:
佛法越来越深时,魔众就会故意制造违缘
因为百千万劫难遭遇的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在所有法中是至高无上的珍宝,所以福德不圆满的人就会遭受种种邪魔外道的损害,或被洗劫一空、不能领受。《左传》引用周谚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则春秋时代的典故说明:没有璧玉这种珍宝,就不会有别人对他的攻击,一旦拥有,就会遭致别人的危害。同样,在拥有甚深难得的佛法如意宝——般若法门时,也会如此。我们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完璧归赵》,这个秦国和赵国的故事也能说明这样的道理。
的确,就像这里所讲一样,甚深之法的违缘非常多。根据历史记载,布玛莫札从印度金刚座将大圆满法带到藏地来时,因为印度人将其视为国宝,所以也造了种种违缘。到了藏地后,为了不让法传开也种种毁谤。布玛莫札在对国王和大臣传授教言后,前往并安住在汉地的五台山。汉地的《楞严经》也是同样,因为《楞严经》讲了很多“入三摩提,永无魔事”的方法,还宣讲了一些大小乘乃至密宗遣除魔众的窍诀,所以很多邪魔外道非常嗔恨。大家都清楚,有些历史上说,玄奘法师在印度呆了十七年也未得到这部经,甚至连名称都没听到。在这之前,就有人告诉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说:你发明的三止三观的修法跟《楞严经》的修法非常近似。于是大师很想得到这部经。为了获得此经,大师在天台山上建造了拜经台,一拜就是十八年。但大师并未获得此经。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时,印度有一位叫般剌密帝的高僧,经过三次努力才将《楞严经》带到中国。前两次被海关制止没有成功,最后一次他把经文写在羊皮上,然后将自己的胳膊剖开放在里面,等伤口愈合后才来到中国,并在广州作了翻译。但在弘扬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说这部经是假经,包括近代的梁启超等。
但宣化上人等大德说:《楞严经》是真经!其实,《楞严经》在藏文《大藏经》中也有。看过藏传佛教相关历史的人都知道,本经九品和十品在前弘期就有翻译,这在布敦大师的《大藏经目录》中有记载。到了后弘期,章嘉国师劝请一些译师将此经完全翻译成了藏文。从藏汉文记载的此经内容来看,完全可知本经绝对不是假经。
一般来讲,在佛法越来越深时,魔众或人就会在中间故意制造违缘,他们也因此积累无边恶业。其实,一般凡夫人通过学术研究,根本观察不出经的真假。现在有些人特别过分,本来自己的智慧在佛教中非常孤陋寡闻,但因自己在世间有研究生、博士生、学者之类的名称,就自认为是智者而信口胡言。实际上,在现在这个时代,戴几个博士帽并不是很困难。有些人什么学问都没有,搞各种关系将博士论文写出来,还通过了论文答辩,最后也得到了博士名称。得到学位后,很多人都生起傲慢心,觉得自己很有名气,什么事情都精通无碍。其实并不是这样。
有时候名称对人有很大的障碍。以前我给藏族la ma传法时,有一位la ma很谦虚,因为我给他传过一些法,所以他平时看见我都很恭敬。但他得到堪布学位的第二天,见到我就不再恭敬了。好像在获得堪布学位后,身体马上变得僵直。虽然在弘法利生方面需要名声或名称,但若一旦拥有就变成另外一种人,那就不应该。所以,现在有些傲慢者以分别念的智慧来观察特别甚深的空性法义,或对其他甚深经典进行辨别,这特别需要注意!
其实,在汉地《楞严经》流传到现在,很多人都懂得了其中的意义。古人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又作‘人’)间糟粕书”的说法。意思是说,自从看了《楞严经》后,世间的糟粕书再也不用看了。的确,当我们真正了解里面所讲非常甚深的空性意义和大乘教义后,对世间的情感、打仗、企业等方面的书,就不一定再愿意看。尤其对佛法有信心、对众生有悲心的前世有因缘者,在看了这样的经典或论典后,对世间的种种杂书就不会再有兴趣。
这里已经讲了,在修持这样的般若法门时,肯定会有违缘,而且违缘还会很多。从高僧大德的历史中也看得出来,虽然他们的境界很高,但显现上也有违缘。比如志公禅师入狱,达摩祖师六次遭人下毒,二祖砍头而死……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在修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魔众会兴高采烈地对行者制造违缘,这也是一般的规律。在修学般若的过程中,有人问:“我病多,什么都不顺,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这里已经说明。还有人认为:“既然般若波罗蜜多是最甚深的法,那就不应该有违缘。为什么我今天头痛、明天肚子痛、后天心情不舒服?要不要我离开这个道场,要不要我放弃对它的闻思修行?”如果放弃,魔王就会很高兴,但这根本不可取!
趋入佛门有两种:一种不太究竟,充其量只是相似的佛教徒;一种则是真实的佛教徒。那么,这两种是什么样的呢?
一、相似的佛教徒
1、救怖之发心:
如果进入佛门不是希求解脱,而是要么为了避免今生的感情挫折、身患重疾、缺衣少食、灾祸重重、走投无路;要么是看了佛经论典之后,害怕来世堕入地狱、饿鬼、旁生,感受恶趣痛苦。一者担心今生违缘,一者畏惧来世痛苦,如此只为了驱除怖畏、救护自己而皈依,并不是真正的皈依。纵然你已趋入佛门,在寺院或上师前办了“皈依证”,法也只能称为救怖之法,人也不可能真正趋入正道。
现在有些国家说,自己国内有佛教徒几百万、几千万,但我很担心这些人虽已皈依,自己也办了证,不过大多数只是怕出违缘才皈依的,这样的话,只能算是相似的佛教徒。我有时候坐出租车,看很多司机在车里挂观音菩萨像、释迦牟尼佛像,就问:“你为什么挂这个?”“因为我怕出车祸,挂它可以保平安。”还有时候问:“你是不是佛教徒?”“是啊。”“你为什么皈依呢?”“因为别人说我命短,为了长寿才皈依的。”当然暂时来讲,这也无可厚非,是趋入佛门的一种方便,但究竟而言,他们并没有明白皈依的目标。
2、善愿之发心:
如果单单为了今生的丰衣足食、升官发财、身体康泰、获得名声、生儿育女,或者仅仅追求来世的出身富贵、转为天人等善趣乐果,那么即便已皈入佛门,法也只能称为善愿之法,人也没有真正趣入正道。
暂时追求这些,佛陀虽然也开许,因为对欲望强的众生而言,可先通过满足他的所欲,最终引导其归入解脱道。古大德常言:“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可是现在很多人,被前面的“欲”已经钩上了,但后面的“佛智”一辈子中还没有摸到。这种现象,如今可谓比比皆是、不乏其数。
我就有个熟悉的人,怎么劝他为了解脱而皈依,他就是不肯:“上师,我家里平安很重要。我有两个孩子,大的要找到个好对象,小的要好好读大学;我自己也要平平安安;我老婆身体不好,应该让她健健康康;还有她爸妈经常吵架,以后不要再发脾气;我爸妈平安就可以,其他什么也不求。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说:“你求这些也可以,但还是要想一想解脱,这个很重要。”“不不不,只要平安就够了!解脱没事、解脱没事,这些都不求。”这样的人,并没有真正皈依佛教。
二、真实的佛教徒
只有真正认识到生死轮回皆无实义,六道犹如火宅、罗刹洲、剑叶林般可怕,为求自他解脱而趋入佛门,才能称得上是真实的佛教徒或者入道者。(我们是不是佛教徒?也应该好好扪心自问。)
现在很多人依靠上师的加持和恩德,修行虽有种种情况,但理论上应该比较明白。在整个六道轮回中,三恶趣谁都不会羡慕,而三善趣——人间、天界、非天,也没有必要去希求。那天有个人跟我说:“如果有来世,我就……”我听后有点生气:“你学佛这么长时间,还对来世贪求啊?”他马上说:“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今生肯定能解脱,只是说这辈子‘万一’没有虹身成就,‘万一’有来世怎么样。”
世间人常说:“如果有来世,我就……”好像是另一种语气。但是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想:假如即生没有解脱,来世一定要继续修行,诚如《极乐愿文》所说,要像重罪的囚犯从牢狱中解脱出来一样,义无反顾地想逃离轮回。有了这种想法,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否则,不要说居士,就算是出家人,身披三衣、袈裟,头剃得光光的,平时住在寺院里享用信财,若还特别羡慕世间八法,根本没有解脱的意念,也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当然作为凡夫人,想长期保持出离心不退,有一定的困难,但即便如此,至少也应偶尔生起解脱的念头,知道轮回没什么可贪的。不然,这么长时间以来,你若从来没想过超离轮回,就肯定不是佛教徒。不是佛教徒的出家人是什么样的?不是佛教徒的居士是什么样的?有时候真的要观察。有些人认为自己不但是出家人,而且境界很高很高。其实且不谈你很高很高的境界,首先你是不是个佛教徒,就值得好好观察。
一秒钟要起1600兆个念头,虽然念念不相同,但是好像是相续相,不是真的相续,“相似相续相”。为什么不是真的相似呢?它这个里头变化太多。“真正相似”没有变化;“相似相续”就看出变化,看出变化决定是“相似相续”。所以念头才起就周遍法界,这不是光、不是电能比的,光跟电太差了,一秒钟三十万公里。那照弥勒菩萨这个说法,一秒钟有1600兆个念头,每一个念头才起就周遍法界、就遍宇宙。宇宙无量无边,它这个波动快速也是无量无边,就周遍法界,绝对不是光跟电能够比较的,所以没东西能比。“周遍”起不起作用?起作用,“出生无尽”,这就起作用。那么第三个“周遍”的,是叫我们要把自己本来的心量拓开。本来心量多大呢?跟宇宙一样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真正大乘人,学大乘的,心量小不行,心量小,迷;心量扩大了,帮助你开悟。大到什么程度呢?没有一样不能包容,“含容空有”。“含”包含,包含整个宇宙、包含整个虚空;“容”是容纳、包容,包容万有,整个宇宙你都能包容。要“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多长的时间完成呢?一念。这一念就是1600兆分之一秒,就圆满了。这是佛的境界,这是我们自己本来的境界。
为什么我们的心量这么小,不能容忍?人家有好处我们嫉妒;人家有过失我们在这里笑话他,幸灾乐祸,这是什么心?这是迷惑颠倒的心。这种心造业,果报在三恶道,三善道都捞不到,为什么要干这些事情?古人讲吃亏是福,真的,不是假的。
吃亏是什么?别人欺负我们,别人讽刺我们、毁谤我们、侮辱我们,我们能够包容,是福报。为什么能包容?“一切法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只要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包容了;我们有分别、有执着,就不能包容。不能包容就产生对抗,对抗就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那就铸成大错特错。学佛的好处在哪里?把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一生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快乐就是包容,快乐就是不跟人计较。为什么呢?什么都是假的。他赞叹我、称道我,也不是真的,不必欢喜;侮辱我、毁谤我、害我也是假的,不要接受。接受,你就苦了;不接受,没事。不接受是他造业,我没事,不要接受。我们每天接受的是佛法,接受的是大乘;我们每天跟我一起相聚的是诸佛如来、诸大菩萨。读经典就是跟他们共同在一起生活,接受他们的教训,增长我们的智慧、德行。这个生活多快乐、多自在!
原谅一切众生,要像佛菩萨一样。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造业、受报,生怜悯心、同情心、慈悲心,还要去救他们,还要去帮助他们脱离苦海,这是什么?这是本份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这些作恶的人迷惑颠倒,可伶。他本来是佛,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迷了。怎么迷的?有“我”就迷了。无“我”就不迷了;有“我”。还有“我”的名闻利养,你怎么会不迷?“我”得其便,抓到你的小辫子,牵着你走。你好名,他来恭维你,你上当了,你被他牵着走了;你好利,他就都来供养你,你都依靠他,你不能离开他了,他叫你做什么,你就乖乖的做,你上当了。造那些业,转眼之间地狱道去了,他是送你到地狱去,不是送你到天堂,不能不知道。
现在,就最近这几年,恐怕还有个两三年这些妖魔鬼怪大行其道,也就是他们的法运达到最高潮的时候。这些神奇的事特别的多,经不起诱惑的全都上当了。真正修行人,也免不了,为什么?你还有一念贡高我慢,有一念自私的念头,你就逃不过他的手掌。这魔掌,唯一的办法,读经。我学佛六十年,我看得很多,看得很清楚,为什么没有跟他走?天天读经,而且天天讲经。讲给别人听,就是讲给自己听,自己得的利益比别人利益大。别人顶多得三分利益,自己最少也得七分利益。所以这个事情虽然说是自利利他,说真话,真是自利;利他很少很少的少分,自利大。自利是定慧年年向上提升,境界现前如如不动是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慧。
国内、国外许许多多人都想邀请我,在他那个地方去常住, 给我建了道场,富丽堂皇,我去不去呢?我告诉他我不去。为什么不去?我没那么大的福报。为什么?正法兴旺,必须第一个,人民有福报,国家有福报,世界有福报,我们才有福报。如果都没有福报,我们有福报,zai 难就来了。我们不是去享福,去受zai 难的。
北方有几个同学来看我,还画了个图给我看,将来在那里建大道场,今天早晨他们人离开了,没看到了。今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我开悟了,大道场可以建,怎么建法呢?全部用蒙古包,不要盖房舍。一片大草原,外面建个围墙,这里头就是道场,里面盖一个大殿,大殿供佛的,人不能住;人没那么大的福报,人通通住蒙古包。你说能有一千个蒙古包,一个蒙古包住十个人进去,就一万人了。这个太好了,人心真的在道上。生活要简单,要苦一点好;苦,容易觉悟。住上这些宫殿、豪华的建筑物的时候,人就不想离开了,阿弥陀佛来接你,我这不错,不想去了。这个地方住的时候,实实在在很简单,阿弥陀佛那里好,我们就赶快去了,这对的。
你看世尊当年在世,没有任何建筑,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三衣一钵;我们现在住蒙古包,可以。过释迦牟尼佛那个生活,我们不行,我们的身体不行。我们在树下住一晚上,明天到加护病房,说不定过两天不晓得到哪一道去了。所以我们住个帐篷可以,释迦牟尼佛会点头;你建上富丽豪华的宫殿,释迦牟尼佛摇头,不赞成这样做法。所以我们今天这个小房子不得了了,这个福报很大了,不可以超过;超过不是好事,不是吉祥的事情。讲经、念佛非常好。
末法时期,夏莲居老居士说得好,“浊世无如念佛好,此身端为大经来”,就是为这个法门。所以我看到他们画的这个道场的图,我忽然想起来。正好我们这屋顶加了两个小蒙古包,我问了一下,这两个蒙古包要多少钱?人民币一千两百块钱,行!可以住多久呢?可以住五年。现在的做得不错。他们告诉我,那个顶上一层白布,防雨、防晒,那个白布可以用三年,三年换一次,就可以又住三年。接受人家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可以包括小蒙古包,不要太大的,这个小蒙古包可以住三四个人,四个人就是一个小僧团;四百人那就是一个大僧团,四百个人。一个蒙古包住四个人,标准的。佛家是团体生活,不主张一个人住一个,为什么?一个人住,没有人看到你,会懈怠、会懒散,四个人就不大好意思了。所以依众靠众、互相监督,按着时间做功课、听经、读诵、念佛。念佛不必到外面,就是蒙古包四周围,绕圈念就可以。这个方法好,应当提倡,成为新时代的新道场。
……
“听者根器利钝不一。”
利根的人悟得快,一闻千悟。凡夫里面有根利的,说、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凡夫里头根利的。菩萨里头根利的不一样,叫一闻千悟、一闻一切闻。惠能大师表演的是大乘,大乘根性,《金刚经》听了不到四分之一,他就全悟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全明白了,无论是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全通了,这是听者根基利、钝不一。听一部经,只懂一部经,再看第二部经就不懂,闻一知一,这样的根性人难教,不是不能教。这样的根性人,闻一知一,遇到净土法门,他就变成上上根,他没杂念。锅漏匠是个代表,闻一知一,他就晓得这一句佛号,他就老老实实念这一句佛号。你看三年,功德圆满,有那么样的殊胜。他往生极乐世界什么品位?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上辈往生,上辈就是生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面四十一个位次,那他是哪个位次?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肯定他生上辈。生上辈就是法身菩萨,不得佛加持也是阿惟越致菩萨。一生成就,三年成就的,这就说明凡夫成佛不难!惠能是一念成佛,锅漏匠是三年成佛。我们的问题,是把时间浪费了,没有真干。为什么没有真干?我们没有真懂。真懂就真干了;不懂,干不起来。
“古谓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年岁短长,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
这是真的。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这叫三乘。六道是凡;声闻、缘觉、菩萨、四法界是圣。“所见佛身”,见报身、见化身都不一样;见到佛的年龄长短也不一样;现在成佛还是久远劫成佛的,各个不同。
“今止取佛及弟子师资机感相遇之顷,说听事毕,便名一时也。”
细说太复杂了,简单讲。什么时候讲的呢?一时。这“一时”是什么意思呢?“一时”就是佛跟弟子机缘巧合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能讲,这些学生们能听、欢喜听。遇到了,学生们提出问题向佛请教,佛详细给他解答,这就是讲经。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第54集 **年12月6日讲于香港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6-13 09:37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说不出究竟什么原因,即使能真正说出原因,也都是穿凿附会。譬如:于修行时,忽然得一场大病,而且是急性病须看急诊;但说也奇怪,等到了医院,医生一检查,却又查不到任何病状,而说你没事,休息一阵子就好;这就是魔障。这是指身体上的病,至于心理上的病是指:事先没有什么征兆,就忽然大怒起来,暴跳如雷,令你因太激动而无法修行,诸如此类无原因可寻、离奇异常之事,令人废修道业,都叫做魔障。
倘若生气的现象和生气的原因很正常可解,而且比较理性且温和,但在事情发生后也会障碍修行,那就是业障而不是魔障。有人因有某些特殊业障,会感得某些特殊烦恼因缘来令他自己生气、嫉妒、或疑谤佛法等,这就是业障;业障皆是无始以来自己所造之业而致。但魔障就不是这样。以生病来说,魔障是忽然得病;如果会好,不用看医生也不用吃药它就好了,因为魔已经达成他要打扰、打断你修行的目的。而且若是魔障病,医生也看不出是什么毛病,他会说你根本就没病,不管是照X光、验血、验尿、断层扫描也好,也都找不出毛病,最后医生只好跟你说没病,讲你回去。
第二、魔障多是没来由的,说不出什么原因,行者多不自觉又不能自己。当情况发生时,你无法掌控自己而起大瞋、大喜、甚至大悲。但这个大悲不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悲,这是指忽然之间感到极其悲伤而涕泗滂沱,不知其中道理的人,还以为自己修行的境界很好、对法生大感动。这也是魔相之一。
第三、魔障多来势猛烈。
第四、魔障震撼力很强。往往连其余威及副作用也都很大。
第五、若不修行便安然无事,一开始修行就出毛病。这很明显地,摆明的就是不让你修行;这就是魔障,但有时也是业障所致。
刚才讲的是魔障,现在来谈业障。如何是业障?业障的症状又是如何?
一、业障极重之人,常全身是病,几乎从头到脚都有问题,若如此,便是过去世的业太重所致。
二、业障与魔障有个共同点,即是医生检查不出病因。而其相异之处为:以业障来说,医生虽检查无病,但他实有病,只是世间的医学,不论中西医,都无法检查出来而已,这便是业障病。至于魔障病,则是医生检查结果是无病,而实际上亦无病。然而,虽说无病,却现有病,且极其受苦。如此一来,常很可能被别人误解成装病,而不容易受人谅解。
三、昏沉。业障重则常多昏沉,顺顺无生气。
四、掉举。业障重之人学佛之后,很不容易平静下来,而且常易兴奋,不能自己。
五、散乱。业障重者:心很容易散乱,不易集中精神。例如修数息法,从一数到十,他都很难作到,也许偶而能一、两次达成!其实数息法从一数到十,我们每人从小就会了,且又不用思考、亦不须逻辑推理、也无善恶之分辨,可说是最简单不过,然而当盘腿静坐时,许多人就是数不来。这就是因为无明业障,障住了本心之明的缘故,好像被一团大雾笼罩住了,故每次数着数着,就如在大雾中迷失一般而忘失了。
六、失念。业障重则心容易失去正念。
七、妄想。业障重之人:心容易有妄念,胡思乱想。这是比较轻的业障。
再进一步讲业障和魔障的区别所在:
一、业障是内在的业因,魔障是外来的。然究其实,皆是里应外合。正因你心里有毛病,如有内奸,于是才里应外合而成其魔事。
二、魔障是由业障而生起的,故业障实是魔障之因:基本上来说,如果没有业障,也就不会有魔障。
三、因魔障而起之事件比较大且猛烈;因业障所生者则强度较小。
四、魔障是医生查不出病症而实在也是没有病,但是你自已却觉得有病,这是一种假病真受苦。而业障则是医生说你没病,但实在是有病,这是一种真病真受苦。
五、业障通常只是自己个人遭破坏,但魔障则会因你而连他人也会遭到破坏,乃至于令自他皆沦为魔之眷属、或为魔所使、为魔所用。一旦进一步而天魔入心,就会牵累一大票人,无数的人都随之而成魔子魔孙。
一般而言,小修行之人所遭受的是业障,大修行的人方遭魔障。所以一般人发生魔障的情况较少,大都是业障较多。因为没有几分道力或修行的人,还用不着魔来坏你,你自己的业障就足够把你自己障得死死的了
。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7-23 11:08
我们现在有没有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呢?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我相信是有的,但还做不到非常坚固稳定。大家做义工有没有用真诚奉献的心来做?对待周围的人有没有用六度?刚开始我们进入佛门,人人都抢着干活,其实目的只是抢着积累福报,但是慢慢地随着时间推移,学佛的热情退却了,还有多少人能不忘初心、一如继往呢?坚持自己内心中的信仰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要把多生多劫养成的惯性思维扭转过来,以前念念是为自己,现在要想着利他,先要想着我这么做能不能给他人带来利益。当你调整好心态之后就会发觉,原来学佛是这么快乐的一件事。
一个觉悟的人知道,佛法里面,像普贤菩萨所说的「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世间人把这个事情当作一个喜事,而明眼人看到的,是光阴一天比一天减少;换句话说,更接近死亡这都说的实话。可是我们的道业有没有随着时间在进步?唯有真实的修持,才可以了生死、可以出叁界。如果不能了生死出叁界,这一生就是空过,纵然念佛修福,也是佛所讲的叁世怨。这叁世怨不是好事情,这一生念佛修福,来生享福又煳涂,煳涂再造罪业,再受苦报。今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上,大富贵人家都是前生在佛门念佛修福,而不能够了生死的人。这一世当中有权有势造作的罪业,比一般人不晓得要重多少倍。所以眼光要看远一点就晓得,他的果报也比普通人要重很多。所以真正觉悟是要以了生死为目标,在大乘法里面了生死,我们唯一有把握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要真正把这个事情做到的,要记住普贤菩萨的话,「学菩萨道、修菩萨行」,善财童子五十叁参每遇善知识,都请教这两个问题。所以菩萨道就是存心,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说,心愿解行要同佛,那个心愿就是菩萨道,解行就是菩萨行。所以学佛要学得跟佛一模一样,不能一模一样也差不多,也靠近那叫学佛。这个世间有些人他是佛学,他不是学佛,什么叫佛学?有解无行就是佛学。把佛法当作世间一种学问来研究,而不能去做的,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愿,那就是佛学;有心、有愿,明白多少就做到多少,那叫学佛。所以学佛可以了生死,佛学不能了生死,这是我们要辨别清楚的。
这个经教是融通的,圆融通达无碍的,所以一经能通一切经。不但这个经教是融通的,世间法也是融通的,世出世间法都是自己真心本性变现出来的,所以它是同一个根源,哪有不通的道理!那为什么会不通?不通就是有障碍,障碍就是迷惑颠倒、分别执着,去掉障碍,世出世法都是圆融的,都是通达无碍的。观世音菩萨明白了,所以得大自在,他怎么明白的?观照明白的。什么叫观照?眼能见、耳能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叫观照。要带着一点意思在里面,那就不是观照了。观照实在讲就是自性见,见闻觉知是自性的见闻觉知,那叫观照,所以能够见到真相。凡夫呢?迷失了自性,用的是什么?情识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叫情见。我们一般讲带着感情,什么叫感情?分别执着妄想,带着这些东西,见闻觉知这就是凡夫的见解。由此可知,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妄想就是佛菩萨的见解,佛菩萨的见解叫观照、叫照见。用凡夫见解修行,是决定不能超越六道的,唯独念佛求生净土行,所以这就叫特别法门。凡夫是很难离开情见的,那只有这一条路,如果用情见去求学一切法门,都不得成就,唯独修净土。可是修净土要知道,这个念佛的功夫,要能把情见伏住才能往生,伏不住不能往生。这就是烦恼没断,暂时伏一下,在往生那一刹那当中,烦恼不起现行就成功;那个时候烦恼再起来,那没用处,就去不了。其实念佛也是观照,会用功的人跟禅家没什么两样,大势至菩萨所讲的「都摄六根」,能都摄六根跟参禅没有两样。如果我们只做净念相继,不懂都摄六根这跟禅不一样;要懂得都摄六根,跟禅是一样的。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