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仁清法师:发心,决定了你的归宿!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9-14 10:53
标题:
仁清法师:发心,决定了你的归宿!
经云:“佛法心为宗”。一个修行人的发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最后归宿。《摩诃止观》中,列举了十种发心象状:
1、若心常常想念贪、瞋、痴,这是地狱发心。
2、若心常常想念,要令眷属众多,探求不息,是畜生发心。
3、若心常常想念,邪谄佞媚,阴贼忌害,或求名闻四达,自比贤圣,是发鬼心。
4、若心常常想念我慢贡高,求胜过人,而假装仁义道德,是发阿修罗心。
5、若心常常想念,爱乐世间,仅持五戒,是发人心。
6、若心常常想念,爱乐生天,修行十善,或世间禅定,是发天心。
7、若心常想念,得大威势,令一切众生,悉皆依伏,是发欲界天天主魔王心。
8、若心常念,要有利智辩聪,无事不知,是发世智外道心。
9、若心常常想念三禅的安乐,是发色界的梵天心。
10、若心常常想念,修戒、定、慧,趋求涅槃,是发二乘(小乘)心。
根据大乘佛教的教义,以上的所有发心都是不可取的,应该要发“为利有情愿成佛”的无上菩提心,在此愿力的策使下,进入“六度万行”的愿行,最终致趋无上佛果!
不能「割裂经法」啊! 割裂经法是很大的罪过,首先是你的知见不正,这是一个理念问题,再讲到次第,次第呢作为我们来讲,最好要有善知识引导,可以这样说,每个人每个人修学过程当中,是根基和因缘是不同的,修学过程当中的方法理念,包括他们修行的觉受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说一个师父看了一万个人都完全一样,我实话跟你说,这个师父不是个高的师父,一般的师父,懂吧,谁来问问题,师父我家里招虫子了怎么办,念佛去吧,师父我家里小孩哭了怎么办,念佛去吧,师父我饿了怎么办,念佛去吧,哎一个答案,念佛去吧,可以这样说,有些法是相对应的,念佛当下不能治饿,对应法是吃馒头去吧,下个面条去吧,是不是这个意思,吃馒头、下个面条也是基本的日常生活啊,基本的日常生活也是佛理的妙用,懂不懂,也是佛法,我们会修法的,懂佛法的,把这个吃馒头、下面条、做家务,也利用起来修学,这个理念正确了,你就不觉得修行是痛苦的事情了,修行本来是非常高兴的个事情,佛法给予我们非常明确的答案,人生的指导,法理的指导,修行方法的指导,我们明确了,那么你干什么,心态都会很平和,目标,都会很确切,就是这个意思。有很多人,修他自己这个法门的时候,都要去诽谤其他法门,来显示他自己修的这个法门高,那是最大的愚痴啊。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左手,这是什么啊?手,释迦牟尼佛又举起来,这是什么啊?不知道这是什么了,那也是手,是不是?一般人,一般人这个吃饭他是用右手,是不是,他左手有左手的用处,右手有右手的用处,是那个道理吧,我们通过日常的生活和佛法结合起来,更正确地理解一下。刚才讲到次第的问题,次第的问题就是,最好是让这个善知识啊,来引导一下。
如果是当时你找不到,很好的善知识做引导,先从基础做起,这个基础做起也非常简单,这是一个理论性的一种指导,不是一个死定义啊,比方说,多诵《弥陀经》啊,多诵《心经》啊,多诵往生咒啊,多诵大悲咒啊,或者是以念阿弥陀佛为主啊,特别这个认字的,能有时间的,能想修法的,能想修不偏的人,我劝大家,多看「原经书」,多看「原经文」,当我们发现哪一部经特别生起欢喜心的时候,好了,这部经你就踏踏实实地多诵,那就是和你相应,和你有缘,如果我诵的这部经,没有生起多大的欢喜心来,你也要恭恭敬敬地诵下来,从中得到一些法意和指导,这是个理论性的指导啊,每个人都有会不同的情况,这个呢可能就有不同的这个呢去指导,不同的说教啊,这个问题很大,我们这是一种原理性的指导,是不是这个道理,实际上,刚才咱们探讨的这个问题啊,非常严肃,也非常普遍,很多人就在这里下道了,课下我劝大家看一看《为什么有的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把这个理念,剖析得非常全面了。好不好。
问题:只有一句佛号才能了生脱死,才能来得及,其它的就不管用,来不及了。是这样吗?
居士:我觉的这个说法有问题!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对每一个需要解脱的众生来说,他都是可以获得解脱的法门。从这个说法上应该是说,他如果否定了其它法门的话,是不对的,并不是说只有一句佛号,可以了生脱死。应该这么说,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了生脱死。关健是看你哪一个法门能够和你相应,而且你自己能够深入哪一个法门。”
法师:好,这个呢,咱们来补充一点,只有一句佛号才能了生脱死。这一句话,如果把它分开,是「佛号能够了生脱死」这句话是正确的。说「只有一句」佛号能够了生脱死,当我们还有其他经书存在的时侯,这句话就是对于其他经书和法门的一种诽谤。如果说其他经法都没有了,只有这一句阿弥陀佛了,到了末法的末法的最后末了,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了,其他都通通找不到了。我们可以说,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了生脱死,你还是再赞叹佛的功德。当还有其他经法在的时侯,我们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了,那个意思是其他的都废了,都没有用了,过时了,这就,意思本来就是在诽谤正法。诽谤正法是必须、必然堕落「无间地狱」的。这是佛说的。佛在【地藏十轮经】上讲的。【遍摄一切研磨经】上也讲到了,还有一部经啊。我们课下可以看经。这是,是这样。
说来得及来不及的问题?可能我们感叹人生苦短。感叹人生苦短即使是末法时期还有很长时间,我们也自己感到来不及了,这是一种出离心,这个很正确。临终只有十念或者乃至一念阿弥陀佛就来接,那么临终一念就来接,现在来讲还没死,来得及来不及,我们应该正确的,尽快的树立正确知见,尽快的积累福报。
记住:能否往生仰仗的是一种功德的积累,这是它的根本原理。我们平常念佛是积累的功德和福报,消除的是业障。虽然事相上是我们通过念佛求往生。但是通过念佛求往生它的根本原理是什么?就是福报功德的积累。当你的福报和功德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临命终的时侯,乃至一念阿弥陀佛就把你接走了,没有功德,没有福报,临终这一念这十念,这念头你也没有,起不来啊。是不是那个道理。
释迦牟尼佛要求我们多亲近善知识,多听闻经法,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哪怕就是这句“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怎么来的?也是经上来的。经是谁说的?是佛说的。我们不听佛说的,听有人说,那就不好说了。
假如说你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因缘读诵经典,那就不要求你了,你只要发愿求生西方,念阿弥陀佛就够了。如果你有那个爱好,并且是长期有自己固定的功课,我劝你继续坚持。
读诵经典,能产生出世间的功德;读诵经典,能明理。比如,三皈五戒,如果不通过受三皈五戒的这个仪轨,不通过听三皈五戒这个解释,你能知道三皈五戒是什么吗?
有的人说,我只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样知道不?“俺师父说了,很好!”你师父听谁说的?还是佛说的。佛在哪里说的?经上说的。离开经,修行只能说很危险。
根据你的情况,你愿意诵经,别人要阻挡你,别人的罪过是很大的。你要听他们的阻挡了,你的道力是不坚定的,道心不坚,正念不明啊!
发心讲的是心态。今天你到这里闻法,发心很重要,心态很重要。若是如理如法的话,功德无量;但是若是不如法,罪过也很严重。所以每个人都要仔细地观察自己,若是你以听闻佛法的方式闻法,这叫如理如法;若是你没有以听闻佛法的方式听闻佛法,就是不如法。
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心相续,自己是善念,是恶念,还是无记的状态?若是恶念,就要立即断掉;若是无记的状态,要立即调整。要保持善念,心态要清净。
今天主要讲两种:一种是显宗的发菩提心,另一种是密宗的发无上清净心。
显宗的发菩提心,即显宗里讲的“悉发菩提心”,指的就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刚才在讲法前,我提示大家了:“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你想修持、想成佛,就要发菩提心,这是第一句;第二句“为度化一切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这是愿菩提心。为了什么?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要发誓、发愿修持成佛。因为什么?只有成佛了,你才有度化众生的能力。只有成佛了,你才可以转法论;只有转法 lun了,才可以有自己的教法,才能真正地利益众生、度化众生。修持成佛是很重要的!若是你没有修持成佛,没有转法 lun,即使你讲得再多,讲得再好,也只是人家的教法。现在我给大家讲的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将来我成佛了,转法 lun了,那时我有自己的教法,那个时候十方诸佛菩萨都来协助我、弘扬我的教法。现在我们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十方诸佛菩萨都来协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他的教法。所以成佛很重要!因为我们要转法论,如果不成佛就没有能力转法 lun。我们要发誓成佛,这是愿菩提心,这是一个愿,也是一个目的。第三句是“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这是行菩提心。我们发誓要成佛了,就要学一切菩萨的学处,要修六波罗蜜。我们要认真闻思修行一切菩萨的学处,要学修六波罗蜜,这个决心叫行菩提心。
今天我们到这里来闻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度化众生。有这个发心,以这样的心态来闻法,这叫如法。这主要是在显宗里讲的。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6-9-26 13:46 编辑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9-26 13:45
《华严经》裡面有说到:「欲见十方一切佛,欲施无尽功德藏,欲灭众生诸苦恼,宜应速发菩提心。」
曾经有外国的学者问过我:「佛教和其他宗教有甚么差别?」我说:「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好的,它的目标都是使人向善,使心有所向,但是我之所以笃信佛教,是因为菩提心是我在其他宗教看不到的,这应该是它最特殊的地方吧!如果曾经接受过佛教菩萨戒的人都应该清楚地了解到,在日常的行止中,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善事,哪怕是修持任何一个法门的开始,一定都要先从皈依和发心开始,最后修一切善法也都要迴向给众生,希望六道一切众生最后也都能够成佛,这部分我在其他的宗教是较难发现到的。菩提心裡面如果我们可以在发心的过程中都没有离开发心、正行、和迴向这三个原则,那这个人所做的一切事都是没有离开过菩萨行。如果确实在一切的起心动念或实际的行愿上都具足了这些条件,绝对可以获得究竟的广大功德。」
至于大多数的人经常问到我的就是如何可以不用捨弃世间法而又同时可以修行解脱?我常常给建议:「认真地做好你现在所拥有的和责任,比未学佛以前更用心在你的世间法上头,先让别人发现你的改变,进而让别人对你产生信心,甚至好奇地依你为学习的榜样,这是弘扬佛法的第一步。先从气质上、涵养上、行为上去改变,进一步才有可能说到转化自己的内在烦恼。嘴巴说的心要配合,心所知道的要让它行使在自己的四大威仪上。如果外表看似正派,其实内心不以为然地充满邪知邪见,终究会走入岔路,这是毁谤佛法的象徵。很多人外表充满了佛油味,满口慈悲道德与伦理,但他的内在早就被名利和贪瞋所佔据。如果心中没有任何的正知正见,就算闭关千百亿劫,苦修无量数劫,抛却一切财物,断食茹素,也不能名为正修、正知、与正见。」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7-1-15 15:37
在《法句经》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比丘出家修行,因为道心不足,贪恋于世间的东西放不下,有一天到叔叔家,看到那儿有很多小的玩物,金银首饰这一类的,于是他动了心念还俗。
还俗以后他来到叔叔家,帮叔叔做事情,但仍不能满足于他。随着欲心的膨胀,他变成了小偷。有一次偷东西被人抓住送到官府,根据他所犯的罪,已经达到了死罪,所以决定要处死他。
在处死的那一天,往刑场的路上,他碰到了迦叶尊者。因为他曾经出家的时候拜迦叶尊者为师,尊者就对他说:“最后一个机会,请你提起正念。”对他做了这样一个开示。
因为他曾经修行过,那么到刑场的时候,他专注于正念上的修行,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面临行刑的刀,即使架到了脖子上,他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恐惧。这些行刑的人见到这样的事情,就觉得:一个将近死亡的人能够这样地淡然,他可能不是普通人吧?于是就白了国王。
国王就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你对死亡都不屑一顾?”这位小偷说:“我曾经是一位出家修行的比丘,因为贪著世间的五欲,所以犯了这样的过错。幸亏碰到我的师父,告诉了我提起正念的方法。我现在彻底明白了,真正的快乐不是世间的五欲可以让我得到的。当我缘念于正念,就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那份喜悦。”
国王听了这番话以后说:“既然你以前做过比丘,那现在放你吧,你还可以去做出家人。”这样他又回到僧团当中,经过刻苦的修行,后来终于证了阿罗汉果。
我们在修行当中,可能有烦恼的时候,也可能有时候会退心,但我们一定要建立起来坚定的信仰,知道这个世间是无常的,知道包括自己都有死的那一天。如果我们不来了解生死无常,不常常地起观照,我们可能会被当下的这些境所转。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