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慧律法师:不是你凶,人家就怕你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9-29 11:13
标题:
慧律法师:不是你凶,人家就怕你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个性那么暴躁,那就不要讲见性了。在一些小事上,一直过不去,一直讲讲讲,那么就跟见性差太多了,见性无语,能掌控自己的心绪。
要想解脱,对世间所有的碰到的一切境界,不要做太多的情绪化,这样老死都不能解脱!所以不要等到临命终,现在就得大解脱,现在就得大自在。
未成道业,先结善缘,不要说容不下对方,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我以前个性也是很硬的,常常拿这个来做自己的座右铭,看我现在多柔软,几乎也没什么个性、没什么脾气了!说:师父两个比丘又在吵架。我说:吵久了就会累,就会休息了!做师父的人就是负责的放下,做徒弟的就负责吵架。
个性要改一改,不要出家修行了好几年;或者居士听经闻法已经很久了,老是那一副个性,这样不好!个性改一改,讲话不要太大声,不是你凶,人家就怕你;是你很有修行、很谦虚,人家才怕你。你大声,人家也大声啊;你用大声,人家装麦克风啊;你骂前面,人家骂你后面啊,不是一样平等吗?所以,我们要了解,你现在很凶,人家表面上怕你,背后把你说得一文不值,那不是负面的吗?赔本的生意吗?所以,待人处世还是好一点,小声、轻声细语好好的讲。不要用瞋恨心,要不然,会堕阿修罗道。
内心里面是真正的依教去奉行,有绝对的心性,有绝对的包容,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我们把个性改一改,改得那么柔软的腰、柔顺的心情,是如此的慈悲,如此的包容,如此的爱心,有爱心的人。
都是凡夫俗子的个性,哪有办法进入明心见性的阶段呢?所以个性不改,那么就白费了修行。譬如说你以前脾气特坏,那么就应该改一下、修正一下,发脾气对了生死、成佛道没什么帮忙的,可以用更缓和的、柔软的、慈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于跟我们角度、看法不一样的,这些佛教的宗派,或者是修行的方法不一样的,这些居士或者法师,我们就尊重人家,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尊重,也不要给对方一个压力,除非他要听我们的,跟我们有共同的理念,否则谈起来,他拜的师父跟你拜的师父也不太一样,二个人理念也不一样,一讲起来,脸都绿了,这个就谈不下去了。所以,修学佛道,就是尽己之力,竭己之心,修行尽分,那么,度众就随缘,要看他有没有跟我们有缘,没有缘,是不是?一切众生如果没有听到圆满的法,他就会固执某一个角度:修行就是这样,一定要这样,非这样不行!他就不知道说法无定法,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你这个学佛念佛,单单你把这个个性改掉,哎呀!那就不得了了!你就把那个个性调伏一下,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你就把你那个刚强无知那个个性改一下,你这一辈子的幸福就不得了了,你就会发现,你每天那个品德都一直在进步当中。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9-29 11:14
佛陀在《金刚经》中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佛对法无以复加的赞叹!
佛法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八万四千法能概括吗? 你能执着这八万四千法中的任何一法吗? 你执着任何一法,都看不到真实的佛法,因为佛法是说之不尽的。任何一法,如果障目的话,你都看不到庐山真面目,这恰是佛的慈悲,要让我们见到真实的佛法。
请问真实的佛法在哪里?在你那里?还是在我这里?在你那里,在你的“心”里。
石头希迁禅师小时候曾亲近过六祖慧能大师,一天他问大师:“师父,我年纪小,还不懂佛法真谛,如果哪天您圆寂了我还没开悟,我应该依止谁呢?”六祖大师说:“寻思去。”
石头希迁禅师以为师父是让他自己去思考。不久师父圆寂了,他想了三年也不明白“寻思去”是什么意思。有一天他忽然明白了:“师父是让我找江西青原山的青原行思大师啊!”他赶快从广东赶到江西去拜见大师。
青原行思大师见了这个少年,就问他:“你从哪里来。”
“我从曹溪来。”
“你那个东西有没带来啊?”
“我那个东西带来了。”
“你是到曹溪之前就有呢,还是到曹溪之后才得到的呢?”
“我到曹溪之前就有。”
“你既然到曹溪之前就有,为什么还要到曹溪去呢?”
“虽然我去曹溪之前就有,但若不去曹溪,我不知道我有。”
“那个东西”就是我们本具的佛性,从来就没有丢过。我们为什么会轮回?因为我们迷失,没有觉悟。佛与众生之间是什么关系?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而众生则是迷失的佛啊!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