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二十六卷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5-22 20:02
标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二十六卷
佛说观无量寿经疏
第二十六卷
请掀开经,二百二十一面,最后一行,从当中看起『问曰:,凡夫智浅,惑障处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经论来相妨难,证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对治彼难,成就信心,决定直进,不生怯退也。』,善导大师在此地假设一个问答,来为我们破除疑惑,决定信心,像这样的问题,确实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很可能遭遇到,由此可知,这个问题由来久矣,不但是善导大师那时候有这些问题存在,就是世尊当年在世,有这些疑难的人也不在少数,这是我们要清楚的,说问曰凡夫智慧浅,迷惑业障深重,这个就是说智慧不开,没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不但这个能力没有,实在说,得失利害我们都没有能力辨别,何况邪正,如果遇到解行不同的人,这个解是见解,行是修行,譬如你遇到修禅的,你遇到学密的,这个是现前常常遇得到的,遇得到学教的,我们这个地方教人家老实念佛,一句佛号就能成就,他们听了摇头不承认,他说出一些道理也是引经据典,振振有辞,多引经论,来妨是妨碍,难是问难,用这些经论来做证明,这经是佛说的,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那要怎么样来对答他,保护自己的信心,决定还是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决定不退转,决定不改变,这相当不容易,下面大师就这一个重大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知道阻碍了多少人,不知道叫多少念佛人退了心,实在是严重的障碍。
答曰,这是大师教导我们的,『若有人多引经论证云不生者』,引用许许多多的经,经都是佛说的,论是菩萨讲的,来证明单单念这句佛号不能往生,“即报云”,你就可以这样答覆他,仁者虽将经论来证导不生,仁者是对对方的尊称,我们对他很敬重不敢轻慢,称他作仁者,仁者是一般对菩萨的称呼,虽然你引经据典来证明不能往生,“如我意者”,这是我自己的意思,“决定不受汝破”,我不会接受你的,你引经论再多证明不能往生,我也不会相信,我也不会接受,为什么呢,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诸经论,尽皆仰信,这个话说的是非常好,非常的圆满,你所引用的那些经论我也不是不信,我相信,对于诸佛所说一切经,我都仰信,仰是敬仰,信是深信不移,佛说的话那是假的,当然句句真实,为什么你引经论来说我不接受,下面就说出这个道理,“然佛说彼经时”,你所引用的那些经论,佛说那个经的时候,处别,佛讲经的地方不一样,时别,时间不一样,对象不一样,这个机是对象,利益不一样,有人想升官发财,佛给他讲这部经,确确实实会帮助他升官发财,利益不相同,他的目的利益是要升官发财,有的人想升天,有的人想当菩萨,这都不一样,我们这个目的是成佛,这是利益不相同对机不一样,这个根机有小根机有大根机,通常讲这个根机来讲,贤首家讲的,小始终顿圆就五种不同。
『又说彼经时,即非说观经,弥陀经等时。』,这个观经,弥陀经等,无量寿经,佛讲这些经是讲往生经,劝人往生,讲其他经不是讲的这个经,说其他法门不是讲这一个法门,所以这个时处,对象利益不相同,“然佛说教备机”,佛说教的原则是应机说法,所以一切经都有启请的人,像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是韦提希尊者启请的,无量寿经是阿难尊者启请的,阿难尊者看到佛,有一天法相特别庄严,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所以非常好奇才发问,我们在无量寿经第三品里面看到的,现在这个夏老居士分的是第三品,发起序里头你看看,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这是观察机缘成熟了,什么机缘呢,这一生当中成佛的机会到了,虽然大家不问,他也就为我们说出来了,所以这个三经对的根机不一样,时亦不同,在世尊一代时教里面,所谓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分这几个时期适用。
『彼即通说人天菩萨之解行』,这一句是指一切大乘经,大乘经是讲菩萨的解行,小乘经是说人天的解行,就像金刚经上所说,佛无有定法可说,经文是,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这是世尊在金刚般若里面,把他讲经的态度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要善会佛意,这个开经偈不是说了吗,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要紧。
『今说观经定散二善,唯好韦提,这是韦提希夫人启请的,及佛灭后五浊五苦等一切凡夫。』,正好我们就是这样的人,我们现在生在这个时代就是五浊的时代,五苦的时代,那佛说这个经正对了我们的机,证言得生,佛在这三经给我们做证明决定得生,这个三经正是为我们说的,时处机利益统统相应,时是什么时候呢,五浊恶世的时候,我们现在浊恶到了极处,什么处所呢,受苦受难的处所,处也对了,一切凡夫的根机,我们是凡夫,这机也对了,后头的利益不可思议,我们实实在在想离开这个浊苦的世间,跟韦提希夫人一样,想找一个好地方去移民去,前后都相应,都照顾得很周到。
『为此因缘』,因为这一个缘故,『我今一心依此佛教』,此佛教是佛教导,这个佛教导这三个字就是指净土三经,也可以像善导大师所说的一切往生经,佛劝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典,华严经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它也算是往生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印祖把它附在四经后面,成为净土五经也是属于往生经,我们一心依这些经典决定奉行。
『纵使汝等百千万亿导不生者』,不要说你一个人,像你这样的,你来一千个来一万个,来一亿个说不能往生,我还是不会动摇,『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也』,你们来试验试验考考我可以通过,绝对不会为你们所说的动摇了,退失了我求生的意愿,这个答覆得很好,更有进者,这是我们觉得这个答覆到这地方就很圆满了,善导大师智慧大,要把这一个疑惑彻底的解决,『又行者更向说言』,这个行者是修净土的人念阿弥陀佛求往生的人,更进一步可以告诉他,仁者善听,我今为汝更说决定信相,我再告诉你,我是什么决心,我对于这个法门深信到什么程度,『纵使地前菩萨』,这地前是三贤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叫地前就是初地以前的,这三十个位次,我们叫三贤十圣地前菩萨,阿罗汉辟支佛,这个都是了生死,超三界证了果的圣人,这不是普通人,不是凡夫,像他们来比你高明多了,你是凡夫跟我差不多,『若一若多』,或者是一个,或者是很多个,多到什么程度呢,『乃至遍满十方』,就不止前面讲百千万亿,百千万亿数字不大,这是遍满十方,『皆引经论证言不生者』,像你们一样都引经据典来证明我们念佛不能往生,『我亦未起一念疑心』,我对于佛在三经五经里面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没有生起一丝毫的怀疑,『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反而我的信心愈来愈增长,愈来愈清净,何以故,为什么呢,由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为一切所破坏故,前面说的很多,佛的烦恼,习气断乾净了,智慧圆满了,不像菩萨,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换一句话说,他的智慧见解比不上佛,佛的话我们不信,我们信谁呢,这是我们相信佛语的依据,佛所说的话不会被九界有情所破坏,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说出增长信心,断除疑惑之所以,又行者善听,更进一步,前面是三贤菩萨,小乘圣者这份量不够,纵使初地已上十地已来,这个就是地上菩萨,登地的我们称圣人,称大菩萨,我们天天念的摩诃萨,摩诃萨就是称这个十地菩萨,我们称菩萨摩诃萨,菩萨是前面三贤菩萨,摩诃萨是地上菩萨,华严经上说,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始是初地,终是第十地,这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当然这假设不是真的,真的十地菩萨一定自己念佛也劝你念佛,不会障碍你的,三贤菩萨可能,那真的是可能,因为他们知见不圆,他还有执著,十地菩萨知见渐渐圆满,换一句话说,念佛真实的利益,他们看到了,三贤位菩萨未必能看到,地上菩萨是看到了,所以这个地方是假设的。
『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或是一个,或是很多很多这些大菩萨们,异口同音他们都来说,皆云,释迦佛指赞弥陀,指是指名,这个意思就是他专赞阿弥陀佛,段呰三界六道,这个毁呰总是讲三界六道的不好,三界六道很苦,劝你们要离开三界六道,这毁呰就是这个意思,劝励众生,劝是劝勉,励是策励,专心念佛及修余善,专心念佛是正修,修余善是助修,正助双修,毕此一身后,必定生彼国者,这是释迦佛在往生经里面,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赞叹劝勉我们,假设这些菩萨说,此必虚妄,不可依信也,这菩萨说这个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可以听信,我虽闻此等所说,亦不生一念疑心,地上菩萨□满虚空来阻碍我们,来障碍我们,我们也不会起一念怀疑,唯增长成就我决定上上信心,这个信心上加一个上上,十地菩萨来阻碍也阻碍不了,那你的信心实在是非常坚固,这个不是普通人,何以故,乃由佛语真实决了义故,对于佛的信心太坚定了,知道佛所说的话,真实决定了义。
『佛是实知』,真实知,宇宙人生真相,究竟彻底圆满的了知,实解实见,亲见实证,非是疑惑心中语故,等觉以下烦恼没有断尽,换一句话说,多少是带一点疑惑,唯佛没有疑惑,『又不为一切菩萨异见』,见是见解,异见是不同的见解,『异见异解之所破坏』,有这些事实真相摆在眼前,所以假使十地菩萨来说不能往生,我们也不会相信,也不会动摇。
底下两句话是讲真的,『若实是菩萨者,众不违佛教也。』,假如他真的是十地菩萨,他不会这个说法的,真的是十地菩萨,他本身就念佛求生净土了,他一定劝我们念佛,他那里会障碍我们,会阻拦我们,不可能的事情,这个说得真透彻,十地菩萨都不能动摇,那假如佛来了怎么办呢,下面说,『又置此事”』,这是我们把这个放下,『行者当知』,这是我们修净土的人应当知道的。
这下面是善导大师为我们的开示,真是达到究竟圆满的说法了,『纵使化佛报佛』,纵是纵然,假设化佛来了报佛来了,这个化佛是应化身佛,报佛是报身佛,真佛还得了吗,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这十方一切诸佛来了,『各各辉光吐舌』,这出广长舌相,遍覆十方,一一说言,每一尊佛都这样说法,释迦所说相赞劝发一切凡夫,专心念佛及修余善,回愿得生彼净土者,这个彼净土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此是虚妄,定无此事也,这是假设,十方化佛报佛都这么说法,你听了动不动摇,前面十地菩萨听了不动摇,他没成佛,他知见不圆,这十方诸佛来了怎么办,这会不会动摇,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我们看大师如何来教我们。
『我虽闻此等诸佛所说,毕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疑是怀疑,退是退转,没有一丝毫怀疑也不会退转,『畏不得生彼佛国也』,畏是恐惧,害怕,这个恐怕不能往生,为什么会有这样坚强的信心呢,『何以故』呢,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等同,佛佛道同成了佛了,烦恼都断尽,不断尽怎么能成佛呢,所以智慧相同,德能相同,知见相同,解行相同,没有一样不相同,无少差别,没有差别,佛佛道同,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这个制是制定,换一句话说,一尊佛所教导的,也就是一切佛共同所教导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瞭解这个事实,你的心才真的会定下来。
底下举了个例子,『如似前佛制断杀生十恶等罪,毕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随顺六度之义。』,这是前面一尊佛为众生这样制定的戒行。『若有后佛出世,岂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恶也。』,没有这个道理,不能说后面一尊佛出世之后,把前面那个佛教众生的理论方法全推FAN,前面佛教你不杀生不偷盗,现在这个佛教你可以杀生偷盗,那有这个道理绝对没有这个道理,为什么呢,佛佛道同,所以第一个德号叫如来,如来的意思,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今佛如古佛之再来,所以叫如来,这是从事上说的,今佛如古佛之再来,一样的没有两样,从理上讲呢,如来者诸法如义,如就是事实的真相,与事实的真相完全相应,前面佛告诉我们,修善一定得善果,造恶一定得恶报,不可能后来一尊佛出世把前面佛说法推FAN,修善会得恶报,造恶会得善果,那没有这种事情,绝对没有这事情,所以这是从理上讲,当然这个十方佛这是假设的,十方佛那里会说这个话呢,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净土,都劝我们修学这个法门,以此道理推验,明知诸佛言行不相违失,所以从这个道理来推论,一切诸佛所说的绝对不会相违背,如果现在有个人宣布他成佛了,现在真有,我都听说不少成佛的人,他真的把经也改了,这个戒律也改了,把前面佛都推FAN了,那你们想一想他到底是真佛,还是假佛,我们自己要明白,要有智慧去辨别不要上当,前些年有人去查经,提出带业不能往生,有不少修了几十年净土的这些老居士,老菩萨们都受到影响,都感觉到非常恐怖,这不能往生怎么办,可惜那些人没念这段经文,他们要念了这一段善导大师这一段开示,那就一笑了之了,就不会去相信他的话了。
下面还有进者,『纵令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已彼定生彼国者,即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大悲故。』,这个与弥陀经讲的相应,与无量寿经上讲的相应,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弥陀经的经名,就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那一切诸佛那有不赞叹的,一切诸佛就包括尽了,里头没有说那一尊佛在外,那一尊佛不在其中,没有说,既然没有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统在其中,一个也不漏,这在理上讲才讲得通,佛佛道同才讲得通,所以释迦牟尼佛指劝一切众生,此地说的一切众生是九界众生,上自等觉菩萨,华严会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是佛的指劝,特别著重在凡夫,因为大小乘的圣者不生净土,没有太大的关系,为什么呢,他不苦,他没有六道轮回的苦,没有这个堕落的苦,纵然是没有成佛,生活还能过得去,六道凡夫可不得了,如果不生净土,苦头是有得受,特别是三恶道,真是苦不堪言,所以佛是特别怜悯苦道的众生,尽此一生专念专修,要紧的就是一句弥陀名号,像倓虚老法师开示里头,我们有这个录音带,现在也作成了雷射的磁碟片,我们是怕这个带子时间久了慢慢就失传掉,那就太可惜,将它作成磁碟片希望能永久的保存,其中讲到谛闲法师念佛的那个徒弟,锅漏匠念佛的徒弟,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谛老法师就传他这一个秘诀,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他一生没有听过经,也没有受过戒,虽然剃度出家了没有受过戒,不要说是比丘戒,菩萨戒没受过,五戒也没受过,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你看人家念了三年站著往生,往生之后,他的身体还站了三天,等谛闲老和尚来帮他办后事,他凭什么,凭深信不疑,一点怀疑都没有,他相信谁的话呢,相信他老师谛闲法师的话,谛闲法师从小跟他一块玩的玩伴朋友,他对于他的话能信得过,谛闲法师决定不骗我,他就这个信心三年成功,不可思议,谛老教给他念佛的方法活活泼泼,谁都能做得到,而且一点都不难做,他说你就老实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一下,休息好了就再念,念累了就再休息,你看看这个多自在,没有一点勉强,这种人真正叫老实人,老实人就成就,我们一般人比不上他,一般人还想学这个,学那个,不老实,所以念一辈子,将来死的时候不晓得那一天死,也不晓得得什么病死,能不能往生没有把握,比他就差远了,古德常常教给我们,老实念佛,弘一大师写了个老实念佛,我们印了很多,总想提醒老实一点好,老实人没有怀疑,这个地方说明一尊佛提倡,十方佛赞叹,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化是教化,诸佛如来心同愿同,无论在因地上发的什么愿,归纳起来总不外乎,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一切诸佛都发愿度众生,愿相同,烦恼无尽誓愿断,诸佛如来烦恼统统断尽了,断烦恼相同,法门无量誓愿学,智慧圆满了,佛佛也同,没有一样不同,所不同的就是,一切诸佛跟众生的缘不相同,缘是因地上所结的,结的缘不相同,除此之外,没有一样不相同,所以一尊佛帮助一个众生帮他成佛,佛欢喜,一切诸佛看到都欢喜,都赞叹,即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这个一日七日是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这个七天专修,我们中国人念佛打佛七,佛七就是从弥陀经上来的,希望在七天当中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专心专念弥陀名号求生净土,这个是佛七的意义,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时是指时代,时代不好,历史所谓的黑暗时代,恶世界,世界是处所,处所不好,这个地区造恶的人很多,苦难很多叫恶世界,恶众生,造五逆十恶的众生很多,恶见,见解的偏邪,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这个无信就是不守信用,言而无信,这个言而无信就是彼此互相诈骗,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都是无信,盛时炽盛的时代,这几句话就是讲的,我们现前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在这个时代里面,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这是用弥陀经里面的经义来证明,他老人家所说的这一段话,就是弥陀经中十方佛赞释迦牟尼佛,弥陀经我们念的是罗什大师的本子,六方佛赞的这一段,在无量寿经第二十三品也记载著有,十方佛赞阿弥陀佛,又十方佛等,这个佛是慈悲到了极处,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释迦牟尼佛一个人劝勉我们不就可以了吗,唯恐我们对佛所说的,不能接受,不能相信,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这个文非常明显的,把弥陀经上六方佛赞的话,为我们重覆说一遍,经典上凡是一句话重覆很多遍,那都是非常重要的开示,它多次重覆就是希望我们牢牢记住,不能够忘记,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那是世尊说弥陀经,本来的经名就是这几个字,罗什大师翻这部经,把阿弥陀佛的名号作为经名,他这个用意非常之好,教你一看到这个题目你就念一声佛号,这个是罗什大师的苦口婆心,教我们看到这个就知道念一声佛号,种一个金刚种子,他的好心也不违背经义,经义就是劝我们念阿弥陀佛,直接以佛名作经名,真正的经名,世尊订的就是六方佛称赞的,这一段不可思议功德,那是真的不可思议,五逆十恶,即刻就要堕落地狱的众生,这一回心转意念佛求生就能往生,不退成佛,这个功德是真正不可思议,比起一切经里面所说的不可思议,那个意思要深广的太多太多,真是不可思议,谁说不可思议呢,一切诸佛,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说不可思议,一切诸佛都说不可思议,一切诸佛都称赞,一切诸佛都护念,所以我们不读这个经,不读善导大师这样圆满的开示,我们对于这个事实真相不能透彻明瞭,所以对这一句佛号,虽然念了,真的是若有若无,若信若疑,一会儿信,一会儿怀疑,捉摸不定,所以功夫不得力,感应不能现前,换句话说,十方佛想加持你,保佑你,你拒绝不接受,那有什么法子呢,如果你要是诚信不疑,认真的去念,你就得到一切诸佛的护念,再说这个世间,无论什么大灾大难,你都能够免除,因为有一切诸佛护念,无量的龙天善神保护你,你要想真正得到这个利益,没有别的,真诚,深信不疑,专修专弘,你就得到了,你跟经上所讲的完全就相应。
下面这几句话很重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这一句话重要,罪少善人,罪多的恶人,时节久近,时节久近讲你修行或是你老修行,你修了几十年了,或者是今天第一次才听到,这是近、初学,这个都不问,换一句话说,这个法门要求的条件不高,『但能上尽百年』,这个上下是讲缘份,我们现在遇到这个法门,我们的缘份好,应该尽形寿来受持,在你这一生有一天寿命,我就念一天阿弥陀佛,决定将这句佛号念到底,『下至一日七日』,这个就是缘分薄的,临命终之前一天或者是七天才听到这个法门,听到之后他就发心专念求生净土一样得生,『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这个一心专念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大势至菩萨跟我们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八个字怎么讲法呢,这一心专念就是,一心就是清净,就是清净心,二心就夹杂,杂就不清净,所以净念就是一心念,决定没有夹杂,专念,专念就是只念阿弥陀佛,不在阿弥陀佛之外,还要加上别的佛菩萨名号,不加,这叫专念。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大家在一块共修的时候,共修的仪规上,前面还有一个开经偈,还要念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不是夹杂吗,对的,共修的仪规是劝导你念佛,是劝你念佛,前面加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表示不忘本,这个法门谁教给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在修学法门之前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个道理在此地,如果这一个道场是专修的道场,那这个佛号,释迦牟尼佛的名号,甚至于前面这一些偈赞,诵经回向,后面三皈依统统都可以免掉,在什么地方看呢,佛七,佛七这个七天是专修,走进念佛堂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没有一点都不夹杂,真的是一心专念,这个就是专修的念佛堂里面就是一句佛号,这个我们都必须要知道,这样的修行,定得往生,必无疑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的决定往生,必定没有疑惑,决定往生。
『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也。』,诚是真诚,确确实实是这个样子的,完全是事实真相,『此名就人立信也』,以上所说的,我们对佛那叫真正信佛,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菩萨以下为我们所说,与三经一论上不相应的统统不采取,统统不要去信他,我们的信心才能成就,功夫才会得力,往生才有把握,真正相信佛语,这就对了,『次就行立信者』,前面是就人,我们对人有信心,像我刚才举的这个例子,倓老法师那个徒弟是对人有信心,他相信谛闲法师绝不骗他,所以人家三年成功了,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什么叫正行,什么叫杂行,我们一定要把它辨别清楚,然后自己反省反省,我们的这个行到底是正行,是杂行,自己要认识自己,要瞭解自己,这个很重要,言正行者,专依经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这是正行标准给我们说出来了,专依往生经,这往生经现在就是五经一论,这个是往生经,专门依这个经修就可以,这是正行,五经一论如果嫌太多,这五经里面随便选那一种经专修都行,不必要五经统统修,取一种就可以了,如果年岁也大了,工作繁忙,没有多余的时间,我们在五经里面选短一点的,这最短的呢,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两百四十四个字,就选这个,如果有时间工作不太忙的话,最好选无量寿经,为什么呢,无量寿经对于净土,无论是性相事理,因果每一个方面都讲到,把西方世界介绍得很圆满,很清楚,这个是非常好的一部经典,道理明白了,事上也清楚了,然后一心一意的修学,使我们自己心愿解行都能够与经相应,这样就决定往生,这个叫修行。
下面说,『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对著经本叫读,不对经本叫诵,诵就是背诵,念得很熟了不用经本也能够念得一个字都不漏,一个字不错背诵念得很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这个等那就是现在新编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往生论五经一论,所以净宗依据的经典不多,在各宗里面来讲份量最少,容易摄持。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一天到晚不要胡思乱想,胡思乱想是在造六道轮回,你想离开六道轮回,天天造六道轮回业,那怎么能离得开六道轮回呢,要想真的离开六道轮回,决定不造六道轮回业,这一点重要,如何不造六道轮回业呢,决定不打妄想,决定不贪图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们就不造轮回业了,这个事情很难,我们很想这样做,做不到呢,起心动念,他就是这些念头来啦,这也难怪,这叫什么呢,无始劫来的习气,它自自然然就现前,断不掉,佛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的方法就妙极了,你不是要想吗,想阿弥陀佛,想西方极乐世界,你想这些,想这些是什么呢,是造净业,将来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用这个代替了妄想,所以经要熟,不熟就想错了,想岔了,所以经一定要熟,很熟,我们起心动念,心里面浮现的印象全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二报就是依报正报,这两种果报的庄严,想这个,念这个。
『若礼』,我们每天礼拜,礼拜很重要,礼拜是修敬,十大愿王里面第一条,礼敬诸佛,我们在这个社会,我们要敬人,要敬事,要敬物,这个敬从那里修呢,礼佛当中去修,修一个敬心,修一个恭敬的行为,同时礼拜又是最好锻炼身体的方法,身体运动,我们礼佛专礼阿弥陀佛,别的佛不礼,会不会怪我们呢,如果那个佛要见怪,你不礼也罢了,为什么呢,他还有分别,还有执著,还有忌妒,那连世间好人都不如,世间一个君子好人都不忌妒人,都不会见怪人,那有佛菩萨会见怪人的道理呢,你要想到佛菩萨会怪你,你的罪业就重了,为什么呢,你瞧不起佛菩萨,你把佛菩萨当作坏人来看待,你这个罪多重,不得了,这罪太重,自己不好还佛菩萨跟我差不多,这还得了吗,这不得了,你这个见解思想就造很大的罪业,真的,平常我们一般人造罪业,造重罪,自己不知道,这个意念就造下很重的罪业,把佛菩萨当做凡夫看待,礼佛专礼阿弥陀佛我们专礼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是一切诸佛看到都生欢喜心,你这一生修行才算是真正对了,完全对了这才能成就,到处拜,拜好多佛,佛看到摇头错了,还是搞六道轮回,纵然你有所得,不过得一点人天福报而已,如果用现代事实来看,恐怕人天福报都得不到,福报是有,到那里享受呢,到三恶道去享受,畜生道变成人家的宠物,宠物很有福报,畜生饿鬼道,就变成妖魔鬼怪接受人的祭祀,就去搞这个去了,那就大错特错。
『若口称』,口称是念,“即一心专称彼佛”,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这个赞叹是劝别人的,我们自己念佛,劝人念佛,我们也要像一切佛菩萨一样,赞叹西方净土种种功德庄严,使听的人能够相信,能够接受,供养我们对佛的供养,那就是行愿品上所说的,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法供养里面第一条,依教修行供养,我们能把佛的教训统统都做到了,这叫真供养,这是对于佛的供养,除此之外,我们诚心诚意将这个法门,经典介绍给一切大众,劝导他修学这个法门,这是对一切众生最殊胜的供养,专供养,专赞叹,是名为正,这叫正行。
再看底下一段,『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这正中的两种,净宗里头常讲正助双修,正修是正,助修还是正,这个正助双修都是正,为什么呢,它不是杂行,它是正行,我们看,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行是你走著,住是站著坐著躺著,这个身体一天到晚总不外乎这四种方式,离不开这四种方式,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一天到晚行住坐卧,佛号决定不中断,这叫净念相继,佛号不中断,念佛出声念可以,不出声念也可以,出声念久了累,心里念默念不出声,大声念也可以,小声念也可以,也有地方说,大声念见大佛,小声念见小佛,你就拼命大声念,你要见大佛,这一段开示读了之后,那些话我们就一笑了之了,为什么呢,经上没有三经里头佛没有说大声念见大佛,小声念见小佛没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佛都是平等相,四十八愿里头没有说,你念大声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大佛,没有这个说法,西方极乐世界平等的世界,所以菩萨所说的与经上不相应的,我们不必接受,不必采纳这个就对了,一心一意去念,大声也好,小声也好,出声也好,不出声也好都好,要非常自在,念得身心很舒畅这就好,这个叫正定之业。
『若依礼诵等,即名助业。』,像前面,拜佛专拜阿弥陀佛,这个称赞供养,这个属于助行,所以这个助行还是正行,正行里面的助行,正中之正,正中之助,正助双修都是属于正行,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什么叫杂行,我们留在下次再说。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