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二十二卷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5-22 20:05     标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二十二卷

观无量寿经疏


第二十二卷


第一百九十五面第六行『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

,这是接著观观世音之后,教给我们观大势至菩萨,这个是十六观里面第十一观,这个大势至菩萨,在前面曾经介绍过了,这个名号的来由,这个地方给我们介绍的是,菩萨身相与观世音菩萨相同,身量大小相同。

圆光这是说明菩萨,这个头项上有圆光,跟这个观音菩萨一样,这个光有一百二十五旬,也照二百五十旬,这个光照比光明要大,在经上我们看得很清楚,这是单单讲,菩萨这颈子上面的圆光,单指这个。

下面给我们讲『举身光明』,菩萨全身都放光,跟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一样全身放光『照十方国』,这一句我们要特别留意,不能够含糊笼统的看过去,为什么呢,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他方世界许许多多诸佛如来,都没有这么大的光明,所以这个,一尊佛的光明,照一个大千世界,照两个大千世界,照十个大千世界,这都常见的,照十方国,那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刹土,这个是非常希有,很少见到的,我们前面读到,观音菩萨是这样的,大势至菩萨也是这样的,尽虚空□法界,无处不照,无时不照,可见得我们都在三圣光明之中,所以我们念佛,我们想佛拜佛,佛那有不知道的道理呢,全在他光明含摄之中,所以这一句很重要。

『作紫金色』,佛身是紫金色,菩萨身也是紫金色,这个地方只是略说一说,不作详细介绍的,因为前面介绍佛,介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既然跟他相同,前面详说,这个地方略说就可以了。

『有缘众生,皆悉得见。』,这一句我们看起来非常欢喜,西方三圣,观音菩萨表行门,大势至菩萨表解门,所以观音慈悲,势至理性,理智,换句话说,慈悲一定要依理智,不能感情用事,大势至菩萨代表了智慧,有缘这个缘要用现代话来说,具足条件,问题就见到了,你这个条件没有具足就见不到,要什么样的条件呢,实在讲,他跟观世音菩萨的缘相同,这两尊菩萨对于娑婆世界的缘特别深,所以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要用什么条件去感,古德常常教给我们,至诚感通,由此可知,我们用真诚心,用恭敬心,去念菩萨的名号,礼敬菩萨,想念菩萨,这就是感,菩萨一定就有应,这叫有缘众生。

世尊为我们介绍的西方三圣的经典,可以说对大势至菩萨介绍的比较简略,没有观音菩萨介绍那么详细,观音菩萨有三经,都是分散在大经之中,第一部是在华严,在华严五十三参里面,善财童子参访观自在菩萨,代表第七行位,十行位的菩萨第七行位,第二部是在楞严经上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第三部是在法华经里面,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我们称它作观音三经,观音菩萨的三经,华严经上的这一部份是概说,可以说面面都讲到了,自行化他统统讲到了,楞严经这一部份偏重在菩萨的修行,他是怎样修行,成就观世音菩萨,而普门品这一部份,偏重在介绍菩萨大慈大悲广度众生,介绍他度众生的事业,是相当的详细,而大势至菩萨的经呢,只有楞严经里面,经文不算很长,二百四十四个字,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们也不能因为世尊给我们介绍的很少,经文很短,我们就把菩萨疏忽了,那就错了,殊不知他这个短短的,二百四十四个字,如果说理论,说修学方法,说境界,说成就,确实几乎涵盖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门,也可以说,念佛圆通章是世尊,到这个世间来,度众生了生死成佛道的第一法门,那这个第一法门不是华严吗,不是无量寿经弥陀经吗,是的,没错,但是讲的最简单,最扼要的,可以说一句废话也没有的,精简到了极处,就是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可以说是净宗的精华,印光大师将它取出来,放在四经后面成为净土五经,这是非常非常的高明,那是大手眼,决定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做不到,因此我们对于菩萨,这个度众生的功德利益,这才真正能体会到一些,菩萨现身跟我们见面的时候,没有像观世音菩萨,那么普遍,那么多,可是念佛往生的人,他临命终时的时候,一定会见到菩萨与观音授手来迎接,这几乎是每一个往生的人,都见到的,由此可知,缘在成熟的时候统统都见得到,再看底下经文。

『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

这显示佛菩萨,大势至菩萨性德,般若智慧的殊胜,从大势至菩萨一毛孔的光明,就见到十方无量诸佛,实在就是尽虚空□法界,一切诸佛的光明,从菩萨一毛孔当中就见到了,因此大家称他作无边光菩萨,大势至菩萨也叫无边光菩萨。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从菩萨光明德用,所建立的名号叫无边光菩萨,从菩萨帮助众生脱离三涂六道,称这个菩萨叫大势至菩萨,势是势力,他有非常伟大的势力,能帮助我们超越三界苦海,这个名号从这里建立的,现在我们都称他大势至,不称他无边光,我们偏重在后面这个利益,那就是,他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众生,令离三涂,得无上力,这个无上力就是往生净土,往生净土这就是真正名符其实的无上力,我们要问,菩萨智慧光,在什么地方呢,普照一切,有没有照到我们呢,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呢,诸位必须要知道,菩萨的智慧光明,就是二百四十四个字的念佛圆通章,近代印光大师,可以说是在晚年,特别将这一章经文写出来,供养我们大众,大势至菩萨,这个印光大师又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这个一段经文是大势至菩萨自己写的,他跟我们的缘特别殊胜,为什么呢,他老人家写的真迹就在我们图书馆,我们挂的这幅对联,就是他老人家的真迹,那个圆通章的真迹,我们收藏在里面没有挂出来,印出来的是从真迹里印出来的,他跟我们的缘,那比任何道场又要来得深,一般道场拿到,这个印祖写的圆通章都是印出来的,不是真迹,真迹在我们这里,这个一段经文,不仅仅是将释迦世尊,一代度化众生的核心说出来,实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要想将一切众生,在短短一生当中,就叫他永离三界,圆满成佛,实在讲就是他这一个法门,法门虽然无量无边,能够遍及一切众生之机,上从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能在一生当中平等成就,除此之外,再找不到第二个法门,这是菩萨真实智慧光普照一切,他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太简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二句八个字,你把这二句做到了,你这一生决定永脱轮回,不再搞六道轮回了,你一定往生不退成佛,一生当中圆满成就,这还得了,这不得了,说到具体的成就,他老人家又有二句话教给我们,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叫我们的心真的定了,不假方便就是一门深入,不须要借重任何法门来帮助,我们要不要参禅呢不需要,要不要持咒呢不需要,要不要学教呢不需要,什么都不需要,老老实实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成功了,你看这么简单这么容易,成就是这样的殊胜,这不是大智慧普照一切那能做得到呢,所以我常常劝勉同修,我们修净土五经当中,取任何一部都能达到往生的目的,功德决定是相等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劝人去念无量寿经,那是因为老实人少,这个要学大势至菩萨,什么人有缘众生呢,老实人,老实念佛,那是老实人,不老实的呢,不老实念阿弥陀佛去,念无量寿经经文很长,里面讲的很详细,慢慢听了会点头,会相信,这个大势至菩萨说是不需要,什么都不需要,叫我老实念,我就老实念,那些东西不想知道,知道的事情多了心反而乱,不须要知道,殊不知那才叫做真正的精华,修行的法门最殊胜,最无比的,这个是叫我们,永离三思成就无上力,这是菩萨名号的来由,再看因为这是叫观,观菩萨那要介绍的详细一点,对于菩萨本人身相要多说一些。


『此菩萨天冠』,菩萨戴帽子,佛不戴帽子,菩萨戴帽子,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

不仅仅毛孔里面现一切诸佛光明,他这个头上帽子里面,还现十方一切诸佛的刹土,像那个电视画面一样,十方一切诸佛国土的时候,都映现在其中,这是说明帽子的相,帽子的功德,这个现相是功德。

『顶上肉髻,如□头摩华。』,□头摩是红色的莲华,肉髻是红色的。

『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

通常我们所见到菩萨是在帽子的当中,跟观音菩萨的差别就在此地,观音菩萨帽子当中是一个站著的佛像,立佛,大势至菩萨这个天冠之中是有一个宝瓶,这个地方经文讲,这个宝瓶是在肉髻上,它的作用不可思议,宝瓶里面盛的是光明,换一句话说,宝瓶放光,光中现出一切诸佛在十方世界度化众生,佛事是教化众生,这个是佛事,佛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教导修行,为一切众生授记,这都是属于佛事,总而言之,是教导众生的这一些现象,都能在宝瓶光明当中显现出来。

『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观音菩萨与阿弥陀佛,等无有异,换一句话说,大势至菩萨跟阿弥陀佛也一样,这个给我们证明了,无量寿经上所说的,西方世界是平等法界,平等法界,我们见到菩萨身相,就知道将来我们自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这个身相,菩萨居等觉位,但是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我们到那个地方身相跟他也是等无有异。

『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这是说出菩萨的行动,这话应该要用现代话来讲,他老人家跟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方法不一样,观音菩萨是柔软慈悲,大势至菩萨现的相,不是那个慈悲柔软的相,他理智没有感情,所以所现示的是威德之相,这叫看了他尊敬又害怕,不像观音菩萨和譪可亲。,这个菩萨看到令人生敬畏之心,这就是震动,我们要明瞭这个意思。

『地动之处』,唯有真实的智慧,才能够净化世界人心,世界是依报,人心是正报,因此佛法就是建立在,真实即智慧的基础上,佛教一切众生所求的,真实智慧,而不是求别的,智慧现前,所有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不但都能解决,而且是圆满解决,所有一切的困苦艰难,都从迷惑颠倒中生,智慧一开显不迷了,不颠倒了,因此所有问题统统迎刃而解,所以他行动的地方有五百亿宝华,这个宝华指的是莲华。

这个『宝华庄严高显,像极乐世界。』,这个意思是说,他老人家到那个地方净化这个地区,把这个地区变成也像极乐世界一样,我们今天听到这个佛门里常讲的人间净土,就是这个意思,菩萨是不是真有这个能力呢,真有,真有这个能力,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变成极乐世界呢,菩萨有这个能力奈何我们不接受,我们不肯依教奉行,那他纵然有能力,也没有法子,这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力量很大,他是相等的,心是能现能变,这个是一切万法的本体呀,佛觉悟的力量,佛是觉呀,觉的力量很大,众生是迷,觉的力量大,迷的力量也不小,这三个力量相等,那这就难办,那问题是那一个力量,众生力量如何跟佛的力量结合那就行了,那问题就解决了,我们能信佛,能接受佛的教导,能真实依教奉行,这个佛的力量,跟我们自己的心力结合了,那决定能够破迷开悟,就达到净化身心世界的目标了,我们不肯接受,那就没有法子了,这个也是经上常讲的,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人无缘呢,不相信佛,不接受佛的,不肯依照佛教训去做的,这些人无缘,这个地方说的是这么一个比喻,我们要是仔细想一想,这个话是真的,如果我们这个世界,都能够依照经典教训去做,这个世界确实是如极乐世界,虽然不是真的极乐世界,也有一点像极乐世界,不必说的太多,就依无量寿经的教训就够了,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每一个人都过非常自在圆满的生活,这个是真的是可以做得到的,这是这个菩萨行的时候。

『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这一段给我们叙说,这菩萨坐,跟观音菩萨也不一样,前面行不一样,坐也都是显示出无比的威势,可见这个大势至的名号,真的是名符其实,显示出菩萨的威德,这个无论是行,无论是坐都是惊天动地,这个地方动,诸位要记住,不是真的地动,哪地动当成地震,那还得了,那不是带来了zai 难,菩萨怎么会可能给一切众生带来灾害呢,这不可能的,佛的戒经里面告诉我们,菩萨不但没有害众生的念头,连叫众生生一点烦恼,菩萨都不愿意做,怎么会到一个地方,造成大地震那还得了,这个震动是说,这一方的人人心震动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六种震动是比喻,比喻什么呢,全面的震动,不是一部份,全面的震动取这个意思,我们现在所谓是,譬如说是某一个专家发表一篇言论,震撼社会,震撼世界就这个意思,这个大势至菩萨无论是行是坐,他老人家一举一动都能够震撼,这个世界一切众生的心行,因为他是真实的智慧,众生久远劫迷惑颠倒,他能帮助我们破迷开悟,这是全面震动的意思。

『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这个尘是微尘,数是数量,佛刹说一个上一个下,其他都包含在其中,这里头到底有多少佛刹呢,微尘数佛刹,这是形容佛刹之多,形容菩萨度众生面之广,这个面积之广,度众生数量之多,都是不可思议,他跟观音跟阿弥陀佛,可以说是三位一体,有一个必定有那两个,不会单独一个在的,有阿弥陀佛一定有观音势至,有观音菩萨一定有大势至有阿弥陀佛,有大势至菩萨也一定有阿弥陀佛有观世音,分身无量寿佛,无量寿佛是阿弥陀佛,分身观世音菩萨,分身大势至菩萨,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畟塞是充满,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这一观很庄严很殊胜,观想什么,西方三圣遍满了虚空法界,三圣为无量无边众生讲经说法,劝他们念佛往生,实在讲很不容易观,这个境界太广太广大,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要像经上这样说法,不但观观世音菩萨色身,还要观观世音菩萨无量的分身,跟观世音菩萨这个大势至菩萨连在一起的,又有观世音,又有阿弥陀佛,这三圣都是无量无边,还要观他演说妙法度苦众生,这个境界实在是不容易,所以这十六观真的愈往后面愈来愈难,愈往后面的境界愈来愈广大,这个才是观观世音菩萨。

『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

这个底下是讲,观成的利益,这个经文,如果我们把它颠倒一下顺一顺,这个意思就更明显了,是不是当年写经的人写颠倒了,这个也有可能的事,为什么呢,因为它总结应该是在这个色身相下面,名第十一观,这就好讲了也很顺,你看我们把这一句念下来,从一百九十七面第一行『作此观音,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名第十一观。』,这个念法就好念,然后底下,观此菩萨者,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这个句子就好念多了,就是这一句感觉很别扭,但是一颠倒就非常之通顺,所以是不是从前人这个抄写抄错了,亦未可知,可是我们今天念的时候,这个念法很顺利很通顺,可是我们不能改经,我只能把这个意思向诸位说出来,这样一看就容易看得多了,观这个菩萨所得的利益,是除无量劫阿僧祇生死之罪。

『但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有些本子这个但,这个字是用作,作是观者,这个本子是但是观者,那究竟是那一个字,是正确的很难讲,因为古本子就有这两种不同,所以只能在旁边注出来作参考,有些本子是作是观者,我们这个本子是但是观者,但意思还差不多,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不处胞胎』,这个不处胞胎,就是永脱轮回的意思,就是不入三界,三界里面生死,胎卵湿化,用一个字来做代表,能够常常作这个观的必定得生净土,所以他不会再堕在六道轮回里面。

『常游诸佛净妙国土』,这完全讲的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现相,你要不生到极乐世界,你怎么可能常游诸佛国土,这不可能,所以一定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每一天像这个弥陀经,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几乎每一个人每一天清晨,都能够去游历十方一切诸佛刹土,这就指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功德利益。

『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所以在这个总结里面,把观世音菩萨也合在一起,这是教我们观西方三圣的真身,这个注解希望同修们自己去看,我们就把它省略掉了。

请看二百零二面,这一段经文是第十二观,第十二观叫普观『见此事时』,这一句是承前启后,这个此事,应当是指前面的三观,观佛,观观世音,观大势至,实在说呢,三圣,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

这个地方这一段经文里面,教给我们平常这个修观用功的方法,用功方法,这个修用功一定要遵照经训,指方立相,一定要面向西方,在西方设三圣的相,画像也可以,塑像也可以,都可以,这个观比较容易相应,自己心里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坐在莲华当中跏趺坐,我们常讲双盘,有一些人不能双盘,年岁比较大的,年岁大了这个骨头都硬了盘不起来了,盘不起来单盘也可以,单盘也盘不起来,我这次到南部讲经,听到一个同修说,也是盘腿盘不上来,他就问菩妙法师,菩妙法师正好指著,他自己那里供养一尊地藏菩萨像,那个地藏菩萨是一个脚蹲著,一个脚放著下来,你看地藏菩萨这个坐法不是很舒服很自在,那种坐法叫菩萨坐,叫菩萨坐,菩妙法师也很有趣味,所以能跏趺坐更好,不能跏趺坐,不管怎么样坐,我们想自己跏趺坐,观想当中跏趺坐,这个很重要,此地就是教你观想,我们观想跏趺坐在莲华当中,想这莲华合起来,想这莲华开,想莲华的开合,诸位要知道,您照这样去想呢,你的妄想就没有了,确实用这个方法,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打掉了,所以它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如果念佛还不能摄心,也就是念佛当中还有很多的妄想,这个时候怎么办,想佛的相,佛的相非常微妙,不太容易想的出来,想莲华比较方便,我们念佛的时候,想自己坐在莲华里面,想莲华开合,或者想莲华光色,红色红光,黄 se黄光,想这个,想它的光色,这样也能够把这个妄想制住,所以可以加一点这些。

『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这是想西方世界的状况,莲华开的时候有五百光明来照射,这莲华开了外面的光明照进来了,这个打坐的时候这个眼睛是似闭非闭,这个时候眼睛睁开来看一看..., 这一睁开看到西方三圣遍满了虚空,西方世界人多,太多啦,十方世界无量无边,每一个世界每一天,甚至于现在讲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往生,去那个世界多大,西方世界热闹,这么多的人到了西方世界,有人怀疑阿弥陀佛接应不暇,恐怕会把我忘掉了,我念他,他是不是知道,我什么时候往生他晓不晓得,总是担心,总是怀疑,这一种怀疑,诸位要知道真的会造成自己的障碍,纵然功夫很好,也堕在边地疑城,所以无量寿经一定要读,一定要熟读要熟透,为什么,不怀疑,经上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但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每一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到了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威神一加持,他的智慧神通全都开显,每一个人都是,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智,十方世界无量众生起心动念他都知道,那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的人都知道,都看见,那弥陀观音势至难道还看不见吗,没有这个道理,何况佛菩萨法身遍满虚空,法身无相,无不相,这是真的,佛菩萨的法身跟我们的法身是一个身,这常常课诵本都常念,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那法身什么,真如本性,一个性,性遍一切处,这个是法身本体,从体起用,这是现相,即然真性遍一切处,那个地方不现相,楞严上说得清楚说得明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九法界都叫众生,心地清净的众生就现佛菩萨的相,心地污染的众生就现六道凡夫相,现什么样的相,佛菩萨没有念头,他没有说,我到那里去现个什么相,没有他没有这个念头,他那个现相是自然的,相从那里生,众生心生的,像这个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自自然然而现的,众生有心感,菩萨无心应,像我们敲这个磬一样,我们有心去敲它,一敲它就响了就应了,它应是无心的,它不是说,你敲我,赶快去应一下没有,它没有起心动念,诸佛菩萨从来不起心动念的,所以他才能够遍应法界,如果他有心有念,那只能应一个,不能与其他的人感应,譬如说我们世间自古以来讲母子连心,母亲想儿子,儿子会有感应呀,他想别人为什么没有感应,这就是他有分别,有执著,所以他这个感应范围就小了,菩萨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他这个感应是尽虚空□法界的,所以说无处不现身,在极乐世界本土也是现无量无边身,那世界人多,因此每一个人都见到佛,每一个人天天都见菩萨,这是菩萨的化身,这应化身遍满国土,水鸟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这个里面珍禽奇鸟太多,都能说法,风吹树叶华果,何况树上还布满了璎珞,就像自自然然的交响乐一样,也在那里说法,说明了西方极乐世界情与无情无不说法,统统在说法。

『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您所听的法音跟释迦牟尼佛,在我们世界所说的一切经法完全相应,由此可以证实佛讲的,佛佛道同,今佛如同古佛之再来,佛所讲的法没有两样,都是一样的说法,与十二部经合,十二部是圆满的佛法,佛法分为十二类,称之为十二部经,像长行,偈颂,这个密咒,这个本生,这个本事,这是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呢,说是它的形式,题材总共有十二类,这十二种十二类完全具足圆满的,只有华严经,所以华严经这十二类的题材统统具足圆满法lun,法华这具足九种,像我们阿弥陀经只具足三种,阿弥陀经它这个里面比较上来的简单,这个出定的时候还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没有把它忘记,这是定中的境界,清楚明白,所以他能够忆持不忘,由此可知,此地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我们从经文看来,似乎不是初学,初学达不到这个境界,初学我们照著这个经所说的我们在想,叫妄想,不是观想,是妄想,观想跟妄想不一样,观想是这个境界清清楚楚在眼前,如果把妄想当作观想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观想跟妄想,真的我们要有能力把它辨别,不但观经里面的观是功夫,禅宗里面用的功夫,观照,也是说观,教下里面像天台他们的功夫叫止观,为什么不叫想呢,由此可知,观跟想不同,想是用的意识,观不用意识,离心意识,这才叫观,用心意识,那就是妄想,这个差别就在这里,换一句话,说他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不用第六意识,没有执著不用第七识,这就是观,而这个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确实没有分别执著,所见的境界跟佛在经上讲的相同,佛跟我们讲这个境界的时候是给我们做印证的,我们拿来给你眼前的境界对照一下比较一下,如果相同这个境界是真的正观,如果讲的不相同那叫邪观那就不是的,不是的时候属于魔境,魔境现前不是佛境,像楞严经上讲的五十种阴魔,这些魔境现前,如果我们对于教理没有很深的印象,这个境界现前会把它误会那是佛境界,这个事情就麻烦了,所以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太少太少了,原因是什么呢,境界现前不认识,把魔境误以为是佛境,这上当就随它走了,这一入那个境界又堕落了,为什么会有这个境界呢,我们一定要晓得,我们从无始劫以来造的罪业太多太多,给一切众生结下的恩怨是无量无边,冤家对头找你麻烦,障碍你不希望你成就,你那个恩爱的眷属也障碍你,他也舍不得你走,所以说怨障碍,亲也障碍,怨亲统统障碍,这个事情就麻烦了,所以变现这些境界来障碍你,所以楞严确实有殊胜的功德利益,它把这些境界全给我们说破了,如果我们知道这一桩事情,将来这个境界现前,我们认识它一认识了,它就不起作用,只要你认识这个境界是魔境,魔的力量就失掉了,不能障碍你,怕的就是你不认识它,到那个时候我们到底有没有把握认识呢,这是关键的时候,那个时候又没有人提醒那怎么办呢,佛教给我们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太好了,境界现前决定不理会,见若无见,闻若无闻,那它就障碍不了你,魔的力量展现在你的面前诱huo你,你心一动,它的把戏就有效果了,如果摆在你面前你不动心,如如不动,你还是三昧现前,它就没办法了,这是佛教给我们一个原则,所以禅宗里面是常说,因为禅有境界,佛来斩佛,魔来斩魔,用这个方法,不管什么境界,佛境界也好,魔境界也好一概不理会,这是正确的,真正在所有一切境界里练什么,练不动心不为外境所转,这是你功夫成就了,如像这个我们念佛人,这个境界比参禅比持咒要少,同时真正这个真诚恭敬,一心念佛的人,经上讲的很清楚,佛菩萨光明常常注照,所以这一切妖魔不得其便,它想障碍你它不敢,有佛光保护你,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一定要明瞭,功夫稍稍有一点偏失就会出问题,你像大家在台湾流行很普遍的,慈悲三昧水忏,慈悲三昧水忏的缘起,前面序文写得很详细,悟达国师十世高僧,真的诸佛护念龙天拥护,他的冤家对他无可奈何,第十世这个时候十世修行了不起,做了皇帝的老师皇帝送他一个沉香宝座,像太师椅沉香宝座,他一念贡高我慢觉得很了不起了,人上之人,这一念生护法神走了,这个一念迷了,一念迷,这个一念是心妄动了,三昧失掉了,佛菩萨威神加持不上,护法龙天走了,冤家债主找到身上来了,害了个人面疮几乎送了命,这是远的一个例子,近代的一个例子倓虚老法师,在那个录音带上讲的他那个同学,谛闲老和尚早年的一个徒弟,参禅的以后就做土地公去了,被什么人抓去了呢,被他太太抓去了,被太太抓去当土地公去了,也是一念傲慢心起,就在镇江,这个江天寺,是中国近代禅宗最好的一个道场,大概民国初年,他在这个道场里面担任首座和尚,首座和尚地位很高,仅次于住持,一念傲慢心起来了护法神没有了,他太太附上身,这是近代的一个例子,由此可知念头一偏差魔就来了,知见要正啦,要纯正不能有一丝毫的偏差,我们修行功夫才得利,持名念佛这个法门,在第十六观这个地方是十二,最后一观,它的殊胜处,就是行住坐卧,功夫都能保持,真的大势至菩萨讲,净念相继,他真的能够保持相继,睡著忘掉了没有关系,不要去想它,谛闲老和尚讲,念佛念累了歇一会儿,休息好了就再念,这多方便,他这个念佛的徒弟念了三年站著往生,就是老和尚这个方法,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所以念累了休息没有关系,不要害怕,怕的是什么呢,休息好了之后不念了,忘掉了,就怕这个,如果休息好了,马上继续再念,那就完全正确,所以这个持名比观想比观像都要来的方便,这是真的。

『,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这是真见到了,这是定中见,在念佛三昧当中见的。『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我们看这个经文的例子,他们都是这么写的,唯独前面一观,它这个这一句颠倒了『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这个末后一句是讲的利益,常常来,现在又问了,是不是常常见到了,这个地方诸位同修要知道,如果真的观想成就了,它不是妄想,确实观想成了真的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了,那当然常常见到三圣,这是事实,如果不是观者,会常常见到三圣就不是好事,这个要知道的,我们虽然不常常见到佛相,但是要知道确确实实,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常常在加持我们,常常在保佑我们,常常在护念我们,那这是事实,这一点都不假,这个是念佛现前所得到的利益,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