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六卷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5-22 20:17     标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六卷

观无量寿经疏


第六卷


请掀开经本第五十六面,倒数第三行。 「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我们从这里看起。这是本经,我们就全经段落来说,是第三段,全经第三段。善导大师将这一段文判作「 禁父缘」。在这个注解五十七面,倒数第三行。诸位能看得出来,这个就是这一段的小标题。这个里面总共有七个小段落,我们一段一段来看。

这个第一段里面就是「 尔时王舍大城」,先把这个事情发生的处所给我们说出来。这一桩事情是在王舍城发生的,世尊这个时候也正好在王舍城,这个城外就是灵鹫山。讲经说法,现在这些地方在印度都变成了佛教胜地,旅游的胜地了。发生什么事情呢?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呢就是发生了一次政变。这个政变非常严重,是儿子要夺父亲的权位,发生这么一个事情。这个事情观起来看,一个是这个国家的变故,因为这是太子篡夺王位,又属于一个家庭的悲剧,所以这等于说是双重的苦难。这就是比一般这个事变确实要严重得多。这个政变的人就是阿阇世,我们从这一部经里面看到阿阇世王,他所造作的行为就是佛经上讲的五逆十恶,几乎他全都造了。他为什么会造这样重的罪?造这样的恶事?诸位要知道,他必有因缘。世间无论是善,这个是善是恶,从果上我们要追究它的原因,从因行,我们要能够想到未来的果报,这才能把这一桩事情真正的搞清楚、搞明白。这一个王子,「 阿阇世王子,随顺调达恶友之教」,如果从表面上来看呢,这是交友不慎,交一些坏朋友。这个坏朋友鼓励他政变,夺取王位。这一段事情,善导大师在这个注解里面,把这个前因后果都给我们讲得很清楚。

在第一段,他这个注解也分为七个段落,第一段给我们介绍王舍城名称的来由,这个大家自己看就晓得。第二段里面就说明这个政变的前因后果。「 阿阇世」是梵语,梵语这个「 阿」翻作「 无」。你看这个阿弥陀佛,「 阿」翻作「 无」,「 弥陀」翻作「 量」,翻作这个「 无量寿无量光」,阿阇世呢,这个「 阇世」是翻作「 冤家」,就是这个人是报怨而来的,不是报恩来的,这是报怨来的。

「 未生怨」,没有生,没有出生跟父母已经就有冤仇了,叫未生怨。这个注解里面都有。这是什么个原因呢?原来这个老王是国王,频婆娑罗王年岁已经很大了,没有儿子,没有生儿女。这个心里常常想到将来王位继承的问题,所以到处去求神拜佛,想求一个儿子。有一个,这是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算命看相的一个专家,这个人很有能力,给这个国王相命,告诉国王。他说你命里头有儿子,就是有一个仙人,现在在山上修行,将来他死了以后,到你家来投胎,做你的儿子。这个国王听到了很欢喜,这个儿子前生是个修仙的,修道的人,这个非常难得。于是就照著这个指示,他就到山上去找这个仙人,就派人去找,真的找到了。这个仙人修行很不错,他有神通,他对未来的事情,他知道。这个国王派人来传达国王的意思,说是三年之后,你死了之后到王宫里面去投胎。那个仙人点点头,他说还有三年,这预知时至,他知道这三年以后的事情,不是现在。这国王等儿子等得太著急了,心太焦急了。三年等不及,要求这仙人赶快来投胎;换句话说,你赶快死就是了。仙人不同意,不同意。这国王说,既然你是命里头做我的儿子,我是国王,你无论是修行人,也在我管辖之下。他就派人把这个仙人杀掉,这叫结了冤仇了。这个杀了之后,这个仙人就投胎,投到他家里做了王子,就是这个阿阇世王,是这么一个因缘。本来是个好因缘,结果搞成一个冤家对头了。

所以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四种缘,这四种缘非常深的时候,就成一家人,如果是疏远一点,那就是亲戚朋友。这比较疏远,如果没有缘份,你见面的时候决定不会打招呼的,不会留意的。你在街上走路,人家跟你点头笑一笑,前生都有缘份,都有个善缘;素来不认识的人,也瞪你一眼,那前生有恶缘。这个缘呢,这个缘很小,没有太大的伤害,过去就算了。像这种恩怨结得深,这个麻烦就大了。所以佛给我们说,这个父子四缘,所谓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别的,没别的事情;若不是这四种关系,绝对遇不到。世间人迷失了事实真相,在恩怨里面必然又要加深,说实在的,这个恩会变成怨,怨不会变成恩。这就是佛法常讲的,为什么说三界通苦?乐会变成苦,苦可不会变成乐。这个是事实真相,一定要觉悟,真正觉悟了的人,决定不跟一切众生结冤仇。

那我们善缘要不要结呢?善缘最好也不要结。人在一块好,好过头就变成冤家对头了,所以善缘也不好。所以佛教给我们结法缘,法缘是清净的,这个是佛法出世间的大圣人教给我们。世间圣贤人教给我们,人与人相处,所谓是君子相交淡如水,这个交往才能够长久,才不会变质。凡是好过头会变质,坏过头也变质,一定要保持平淡。

现在这些恩怨已经变成一家人,那怎么办?这问题严重啦!真的,不学佛的人严重,非常严重,这个恩恩怨怨,报来报去,没完没了,真可怕!生生世世纠缠不清,苦不堪言。你修行为什么不能超越六道?就是有这些人缠著你,找你的麻烦,障碍你。这个总合起来讲,这叫魔障,就是这些人来障碍你。学佛的人明白了,事实真相完全瞭解,无论是恩是怨,是讨债是还债,我们把这些统统放下。劝他学佛,把所有这一些有关系的人,我们统统从今天起都把它改成法缘,把世间这个人情的眷属都变成法眷属,这样就好。

可是在这个地方,这个法眷属也有了问题。什么问题呢?调达就是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他跟释迦牟尼佛是两重关系,在世法里面讲,他们是堂兄弟;在出世法里面讲,他们是师生关系,是法眷属。法眷属里面还牵著有这个亲属的关系在里面,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的,阿阇世叛逆了父母,提婆达多背师叛道,结果是世间眷属跟法眷属都出了问题。

现在这个世间儿女不孝顺,徒弟诽谤老师,不认识老师,有什么好奇怪的?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所以要晓得一点都不奇怪。这个地方实实在在,这些人叫现身说法来教导我们,对于顺境、逆境都不要放在心里,这个道业才能成就。「 障缘」,就是障碍的这些因缘,才能够舍离。善导大师,这个注解里面说得很详细,诸位自己去看,我们就不多说。

「 提婆达多」,在大乘经里面,佛告诉我们,这些人我们不能把他看轻了,他是大权示现。换句话说,世尊出现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就像在舞台上演戏一样。这出戏里面有扮演正面的这些角色,也有扮演负面的那些角色;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是佛菩萨再来的。我们知道一切法都是从缘生,诸法从缘生,佛法也不例外。如果没有缘,佛就不会讲经说法,众生就听不到佛法,根本没有开悟的机会。佛为我们说法,正反两面都要说。那些是善,那些是恶,那些是善果,那些是恶报。什么因缘引起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法呢!由这些善的弟子们向世尊请示佛法,佛给他讲善法;由那些恶弟子造作许许多多罪业,引导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恶因恶果。这我们就对事实真相,面面都明白了,面面都听到了。因此佛在教化众生,这些弟子们所表演的,没有一个不是在教众生的,就是连这个阿阇世王也不例外。佛当年出家弟子、在家弟子,都是诸佛菩萨化现的,演这一场大戏来给我们看,让我们在这个里面,真正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表演的呢?使我们在这个里面学习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处世、待人、接物?如何断恶修善?怎样修因证果?看这些就应当明白了。

我们中国古人常说:「 近朱则赤,近墨则黑。」阿阇世,这个就是阿阇世他投胎,他是个仙人。不要说仙人,七地以下的菩萨投胎都有隔阴之迷,那仙人更不必说了。这一投胎,前生的事情忘掉了。所以这个小孩生下来,长大之后还是很听话,还是很孝顺,他并没有记得过去生中的仇恨,今生一定要来报复!没有。那个是因,因是埋藏在那里的,没有发现。它必须要由缘来发现,缘是属于这一世的,因是过去生中所种的。从这个地方,也使我们警觉到,诸位在家同修都有儿女,儿女的教育,儿女的交友,不能不慎重。他要交到好的朋友,他会向上;交到坏的朋友,他就往下走了。所以这是不能不留意的。

提婆达多心胸窄狭,嫉妒、瞋恚心很重,虽然是佛弟子,但是他对于佛,心里面并不是真正的佩服。他认为释迦牟尼佛能作佛,我也可以作佛,见到释迦牟尼佛,有许许多多的人恭敬供养。他看到很难过,处心积虑想把释迦牟尼佛害死。他向大众宣布:我成佛了,将释迦牟尼佛的地位取而代之。当然这个人也相当聪明,虽然聪明,诸位要晓得,佛当年说法不容易,印度在那个时候是我们这个世界上,要用现在话来说呢,就是文化学术水准最高的地区,什么样人才都有。佛经里面讲的九十六种外道,用现在的话来说,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是世界第一流的。你在这里讲经说法,这些人常常来要跟你辩论的,世尊证得圆满的智慧,得事无碍辩才,所以把这一些人都能够降服,见到佛,都心服口服。提婆达多还没有这个能力,天天在打妄想,尤其是想学神通,处心积虑想学神通。佛当然不教他,心术不正,他要学会了,会做坏事。他向其他的同学请求,同学都是阿罗汉以上的,都有宿命通,都有他心通。提婆达多起心动念 // 他们都知道,没有人教他。最后找到阿难,阿难证初果,有天眼通、天耳通,没有他心通,不晓得提婆达多的用心,何况提婆达多又是他的哥哥,他们是亲兄弟。这个找到是不能不教,于是阿难就传授给他,教他学这个神通。学得能够飞行变化,能够身上出水出火,这些奇奇怪怪的像魔术一样的,他学会了这一套。于是有一天呢,这个阿阇王子出城去游玩的时候,遇到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机会来了,就跟他现神通。阿阇世王子从来没见过,看到这样稀奇,佩服得了不起,这下交上朋友了。提婆达多就教唆他,你,他说:从前你的父亲,你的母亲是怎么样?说他过去生中的因缘。你的父母并不是真正爱你,不是真正爱护你,说了许许多多的坏话挑拨,他真的就相信。对于这个父母才起报复这个念头。他挑唆的,劝他,你把你父王的位置夺了之后,你做新王,我把释迦牟尼佛害死,我做新佛,这么新王、新佛来统治这个世间,岂不是大快乐的事情。这二个人商量怎么干法?提婆达多怎么害佛呢?

释迦牟尼佛住在灵山,每一天都要到城里面来乞食。灵鹫山距离这个王舍城五里路,从山上下来,到大城乞食,托鈟之后再回去。他就知道释迦牟尼佛每一天要走那些地方,有一个地方是一个悬崖。他就在山顶上,用一块大石头放在那里,等释迦牟尼佛从底下走过,将石头推下去压他。佛的福报大,没有人能够害佛的。这个石头推下去了,佛有护法神,这个护法神用金刚杵挡住这个石头,把这个石头就打碎了,打碎了,破片碰到佛的脚,佛这个脚流了一点血,这叫出佛身血,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是恶意害佛,害佛到出佛身血,这个都是阿鼻地狱罪业。这两个人合在一起,杀父害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统统都干了。五逆十恶,这个是堕地狱罪业。提婆达多堕地狱了,生生陷于地狱,但是因为他这种恶行,引发释迦牟尼佛说出许许多多恶因、恶报这些经典,这功德很大,使我们深受其利,功德很大。所以他堕在地狱,有人问释迦牟尼佛,提婆达多在地狱情形怎么样?释迦牟尼佛说,他地狱里头那个享受就跟天宫一样很快乐,确实是堕在地狱。他堕的地狱跟别人堕的地狱不同。为什么呢?他能够就是这个等于说祈请,祈请了许许多多利益一切众生的经论,因此他有福。他造作恶业该堕地狱,但是他的福太大了!到了地狱还享福,你想想这个福报多大,真正不可思议!请法的这个福德,流通佛法的福德,弘扬佛法的福德非常非常大。那要不是他这个示现,我们也不知道。

阿阇世王到临命终的时候才后悔,才知道自己做错了。所以大藏经里头有一部阿阇世王经,这就是释迦牟尼讲他的因果。我们世间人所谓的三世因果,释迦牟尼佛讲他,他到最后念佛,生到西方净土,临终一念、十念,给我们证实了,造五逆十恶罪,这个就是地狱的众生。这一句阿弥陀佛,上从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统统得度,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那我们再要问了,阿阇王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下下品往生呢?不是的。世尊给我们说,他是上品中生,不可思议!所以佛为我们说出往生是两种人。第一种人是积功累德,依教修行,从信愿行这样往生的。像我们现在这种人,念佛求生净土。另外一种人呢?是极恶之人临终忏悔往生的。他往生的这个品位,是看他忏悔的力量。由此可知,阿阇世王他临终是真心忏悔。我们中国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坏透了,他转过来是最好的人,他是这样转过来的,所以品位很高。这也就是警惕我们,我们不要轻视这个社会上,作恶、作奸犯科的这些人,不可以轻视他。为什么呢?也许他在临终的时候,一下忏悔往生,品位还在我们上面,我们还不如他。 所以明白这些事实真相,我们对一切人才能用平等心,才能用清净心,瞭解事实真相,否则一般人那怎么能平呢?那怎么能清净呢?不能平等,不能清净,是你不晓得事实真相。你晓得事实真相,自自然然心地清净、平等。

世尊弟子当中,戒经里面讲,六群比丘中都是不听话的学生,挺顽皮得不得了,什么坏事都干。这个三藏里面,律藏就是他们做一个坏事,释迦牟尼佛制定一条戒律,所以这个戒律就是他们引起来的。没有他们这些人,这戒律三藏就缺了一藏。这几个唱戏的时候,他唱的是大奸,唱丑角,他的功劳也不小,没有他也不行。所以孔夫子跟我们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必是必定,语气非常肯定。三个人什么呢?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心。这三个人,善人是我的老师,他的善行我要效法,我要跟他学习;恶人也是我的老师,他可以提醒我。我有没有他那个恶行,有,马上改过自新。他也是我的老师,然后才知道,释迦牟尼佛所有的弟子,这些佛菩萨大权示现,统统是帮助佛,教化众生的,全都是众生的善知识,这是真因。

那我们现在在经上看这一段的事情,这一段事情这是世间事,世间事给我们很大很大的启示,说明这个世间的苦,真苦啊!他所示现的这个世间确有其事。尤其在现代社会,我们看到这些,这些事件的,就太多太多了。

看底下经文。这是因为阿阇世王子接受这个提婆达多的挑唆,这是发动政变。「 收执父王频婆娑罗」,「 频婆娑罗」是他父亲的名号,「 收执」就把他抓起来,把他关在这个,当然那个时候没有把他送到监牢狱,没把他送到监牢,就是幽禁在宫中。把他的这个外面的就是缘统统给它断绝。「 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在深宫里面。「 制诸群臣,一不得往」,一切人都不准接近。这个目的,因为他毕竟是父亲,如果把他杀害了的时候,这个恶名也不好,他总是不愿意落这个恶名。用这种方法把他父亲给饿死,不给你饮食,所有一切人都不给你接近,用这种方法来对付他,来对付他父亲。「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这是他的母亲,皇后。「 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这个□台湾叫面茶,就是这个东西,我们大陆上叫□面,叫□面,台湾叫面茶。「 用涂其身」,她把身上洗乾净,这个涂在身上。「 诸璎珞中,盛蒲萄浆,密以上王,别人禁止」,不能见国王,这个皇后去见国王,这个守卫的人不敢阻拦,当然不准带东西去。她这个涂在身上,葡萄桨装在这个璎珞的里面,这个样子带进去了。国王这才得到饮食,才能够延续生命。「 尔时大王,食□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国王被幽禁在宫中,等于坐牢一样,实际上就是坐牢,牢房比一般囚犯的牢房舒服一点而已。这是苦不堪言,得到皇后的帮助,这是偷偷的送了饮食来,能够维持生命。在这个时候,他才真正体会到人生之苦,过去做国王那里晓得苦?遭这个难才知道。遭这么大的变故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苦痛,于是乎向世尊求救。他平素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在家弟子,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护法。世尊高高在上,不敢惊动他老人家。所以求什么?求他能派学生来帮助我就好了。他希望派谁呢?希望能派目犍连,目连尊者。目连跟他是亲戚,也出家了,这个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求佛派目连尊者来给他授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它的内容是出家戒,是特别为在家人修学的。这个在家人仰慕出家,而不能出家,那怎么办呢?我出家一天,这可以,这是出家一天的戒律。出家一天的这个八关斋戒的授受,有效的时间就是二十四小时,这一天一夜,过了就没有效了。如果要再受呢?要重新。所以有人呢是每一天都授八关斋戒,连续受很多天,这可以的。一定要天天授,八关斋戒如果没有法师给你授,自己在佛菩萨面前可以授,照著这个条文的时候,自己发愿受持。所以这个戒律,像五戒,这个八戒,这个八关斋戒、菩萨戒都可以自己在佛像面前发愿求授,都能得戒的。唯独出家比丘戒、比丘尼戒不许可自己授的,一定要由这个大僧,就是出家的这个比丘、比丘尼,五个人以上,至少是五个人,在一般状况一定要十个人。所以三师七证,要十个人传,你才能够得戒,不可以自己授的。如果好像在边地法师很少,或者有这个特别的时机因缘,五位法师传也可以;五位法师以下的不可以,不能够传这个大戒。这是常识,我们都应该知道。如果有法师,请法师来授当然更好,没有,自己在佛菩萨面前、佛像面前来授,都是一样可以得戒的。这个众生有感,佛菩萨立刻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现在国王没事情,也不要理朝政,所以可以专心持戒、听经了。他在这个幽闭,在宫中反而得到了一个好的这个修行环境。目连每一天去给他授戒,给他授八关斋戒。世尊当然对这个事情很清楚、很明白,特别派遣说法第一的弟子,富楼那是说法第一,派他去给频婆娑罗王说法。

在这个一段里面,要跟诸位同修报告的就是这个八关斋戒,这是重要的一个修行方法。我们在家同修不能常常授,最好能一个月有一次。授过菩萨戒的人,菩萨戒里面,大家晓得有六斋日,有十斋日,那是相当精进的修行。这个六斋日就是一个月有六天,授六天的八关斋。如果更精进的,授十天八关斋,那相当精进。假如我们一个月当中,十天、六天不能授,授一天都很好,这个一定要知道。这六斋日并不是我这六天吃素,那就完全错了。这个八关斋跟吃素不相干,斋不是素,一定要搞清楚。斋是什么意思呢?斋是过中不食叫斋。佛陀当年在世,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是托鈟,托鈟是慈悲为本,决定不要给人家找麻烦。所以托鈟的时候,他吃什么,他就给我吃什么,不必要单独给出家人预备什么饭菜来供养他,那岂不叫找人家麻烦了吗?那就不慈悲。所以你们家吃什么,就供养什么,这个诸位要知道。

现在南洋这个小乘国家,泰国、斯里兰卡、锡兰依然还是托鈟制度。人家给他肉,就吃肉,给他鱼就吃,给他什么就吃什么。他没有分别,没有选择。全世界佛教徒吃素食的只有中国。现在交通发达,每一个世界都可以去观光旅游。你去看看,到外面去,人家看到我们中国出家人吃素,奇怪,为什么不吃肉呢?我们看到他们那些和尚怎么会吃肉,很奇怪?彼此都奇怪。你要搞清楚了,就不奇怪。中国这个出家、在家,这个素食不是释迦牟尼佛定的,释迦牟尼佛没有强迫要求我们素食。中国这个素食呢?是梁武帝提倡出来的。梁武帝是我们佛门大护法,所以这个素食运动发生得很晚。梁武帝以前,这个出家在家人都不是素食的。他是因为读楞伽经,楞伽经里面讲得很透彻,还有楞严经里面也讲得很明白。菩萨心地慈悲,不忍心吃众生肉。他读到这个文很感动,于是自己发愿吃常素,这个大护法吃常素,所以就是劝导这个佛门里面,这样搞起一个素食运动。这个历史差不多将近有一千年了,或者现在学佛不吃素,那个罪过可就大了,其实不然,不要把它搞错;但是素食对于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实在讲,还是值得提倡的。

八关斋戒这段文在七十二面,诸位翻开七十二面,要明瞭这是这个戒律,是出家的戒律。所以戒律很严,最重要的关键在斋。斋就是过中不食,一定要坚守斋戒,一共有八条,戒八条,斋是一条。在七十二面第四行,从第三个字看起:「 佛子从今旦」,「 旦」是早晨,从今天早晨,「 至明旦」,到明天早晨。「 一天一夜,一日一夜,如诸佛不杀生,能持否,答言能持」。要像佛一样,一天一夜不杀生,要严格的做到,要真正的做到,蚊虫、蚂蚁都不能杀。这是第一条,不杀生。第二呢,「 又云,佛子,从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诸佛不偷盗」,下面都仿照这个例子,把这个文省掉了。第二是不偷盗;第三是不行淫;第四是不妄语;第五是不饮酒;第六是不得香粉涂身,不得歌□唱伎,及往观听;第八呢,是不得上高广大床。这个八条,这个八条能够完全做到,跟出家人的生活完全相同,时间是一天一夜,这个八条叫戒。我们一看就晓得。

前面是五戒。五戒在家是不邪淫,不邪淫。出家人是不淫,不行淫,差别就在这个地方。其他的这个四条,在家跟出家没有两样,没有两样。后面这个三条,那是专门指在家人的,出家人没有。这就是脂粉涂身,这个脂粉包括现在用香水这些东西,甚至于香皂都不可以,香皂也是属于这一类的。不得歌□,也不能去观听。为什么呢?这个斋是修清净心。这些决定扰乱你清净心的,妨碍你清净心的,所以统统要远离。不得上高广大床,这个高广大床睡在那里,容易犯邪思,胡思乱想,所以这才禁止。

所以此上八是戒非斋,这是八条戒,跟出家人相同,不得过中食,此一是斋非戒。中是什么呢?日中。日中每一天时间不一样,每一个地区也不一样,这时差,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时差,每一个地区不一样,每一天的时间也不一样,每一天大概是相差是四分钟,每一天相差的时间不相同,这个最好呢。现在方便了,现在如果授持八关斋戒,要很严格的话,最好用天文日历,在天文台可以买得到。

我过去,我们图书馆成立的时候那个前几年,那天文台每一年还寄天文日历给我,现在跟他也不往来,也没有了。这个天文日历,你一样,今天元月二号,几点几分几秒日中,那就很准确。过了这个日中之后就不能吃东西了;吃东西呢,斋就破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持午,这个持午讲不通,午是午时,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都是午时。所以过午不食,过了一点钟后不吃,那这个斋早就破掉了,所以这个斋还是过中不食。那么有些人到晚上的时候,饿得心里发慌,想喝一点浆汤,行不行呢?戒经上讲,只要有沈淀的就破斋了。果汁会沈淀,这个豆浆也会沈淀,牛奶也会沈淀,吃这个统统破掉,不如吃饭。还有人说吃水果,那也破了,这都错误了。佛给我们说吃什么不破呢?蜂蜜。这个蜜糖,你把它搅匀不会沈淀,糖水这个没有沈淀的,不会沈淀的,这个可以。凡是有沈淀的都不行,统统破斋。晚上要再吃一点水果呢?那更完了,那就完全错误。这是过中就不能吃,到什么时候才能吃呢?到第二天的早晨才可以。所以八关斋对于斋非常重视。当然戒呢也不能够马虎,斋跟戒都要守得很清净,这是过一天出家人的生活。

这个八关斋戒,「 此等诸戒,皆引诸佛为证」。所以它每一句里面都是「 如诸佛不杀生,如诸佛不偷盗,如诸佛不行淫,如诸佛不妄语」,句句都是用佛来做我们修学的标准,它不是用菩萨,它不是用阿罗汉,完全以佛为标准。「 何以故,唯佛与佛正习俱尽」。「 正」是烦恼,「 习」是习气,佛烦恼习气统统断尽了,佛以下的虽然断了,没断乾净。等觉菩萨还有一品身相无名存在,可见得不是真正断乾净,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佛作标准,求佛作证明。

在七十三面第一行,从当中看起。「 此戒用心起行,极是细急」,这个要注意到的。所以八关斋戒虽然只是一天一夜,功德很大。这一天一夜完全是以佛的标准来让我们学习,所以它确实有很大的功德。它的行微细,行很急,因为它在一天一夜,它要完成。「 又此戒佛说有八种胜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得功德,超过人天二乘境界」,这是一句为我们说明八关斋戒的利益。超过人天那不必说,二乘是阿罗汉、辟支佛。为什么也能超过他呢?因为你这是佛的标准,声闻缘觉用的标准,不是佛的标准,这是完全用佛来作标准。

我们知道这个八戒,这个斋戒的功德利益,我们要不要去修呢?当然能修更好,可是每一个人因缘不相同。你要在你家里面修,你的家人,惹了一家人的麻烦、一家人的嫌弃、一家人的谤法,这就不好了。所以你学佛,一定要一家人欢欢喜喜,家人都能赞叹三宝,你这一家人与佛有缘,一家有福。一个人学佛,惹得一家人都不高兴、一家人诽谤。他们这些人诽谤佛,造很重的罪业。谁叫他造的?你叫他造的呀!你这样的修学,能往生得了吗?你能出得了三界吗?你要出去,那些人扯腿,抱著你,你去不了。因此一定要有善巧方便,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很清净的道场,那个地方举行这个八关斋戒,离开家到那个地方,参加一天一夜,这个很好,家人不至于反对。在家里面修的时候有困难,会有障缘,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这个斋跟这个素食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这个不是一桩事情。斋的目的是求心地清净,这个出家人晚上不吃东西,我们世间法,这个中国古人对于养生之道非常注重。我们读历史,古代汉朝以前,人的寿命活一百岁是很平常的,一百二、三十岁,一百五、六十岁的人都不少。为什么呢?他知道养生。现在的人,实在讲,糟蹋自己的生命,不知道保养身体。保养身体,饮食最重要,所谓是:「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饮食、说话要小心谨慎,古德教给我们,早晨要吃得好,这个好,就是营养要高,著重在营养;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少。晚上少,睡眠就好,所以这个出家修行人,晚上不吃东西。为什么呢?他打坐入定容易。这是那个时候的修学环境,现在不一样。如果我们现在还要学从前那个样子,过午不食,恐怕过不了几天就要进医院。我见过,不过不是多数就是,少数人。对于持午很坚持,他晚上不吃东西,可是中午怎么个吃法呢?把三顿,一顿就吃下去。吓死人!所以那些持午的人呢统统都有肠胃病,肠胃坏了。他晚上是不是真不吃东西呢?我仔细观察又不是的。他晚上还要吃牛奶、还要吃麦片、还吃水果,不过就是不吃饭、不吃面、面包就是了。这又何苦来呢?万万学不得,不要把自己的身体糟蹋掉了。身体常常多病的人,还要找许多人来照顾你、侍候你,找别人也麻烦,那个罪过就更大了。所以这一桩事情一定要量力而为,不是求好看的。这个东西不能说是碍于面子,不可以的。从前人能做到,是从前他身心清净,没有这么复杂的环境,也没有这么多的事务,所以他一餐足够。我们现代人,无论在家、出家,从早到晚要应付许许多多的人事,你身体这个体力不够,你怎么会不得病?这一定要得病的。必须要使自己的体力要足够,饮食是能量的补充,饮食到这个肠胃就变化成能量。身体是一部机器,这个机器的活动,要靠这个能量来推动,它需要这么多能量,你补充不够,决定就出麻烦,人就生病。每一个人体质不相同,换句话说,每一个人需要能量多少并不一样,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消耗在妄念上。所以你要想饮食少,你妄想少,你饮食自然就少了,它需要的少了。这个妄念很多,拼命把这个能源给它减少,那不出毛病才怪?所以这些事与理我们都要明瞭,然后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来调理自己的饮食。

过去李老师在台中教学,他劝人学佛,劝人归依,他不劝人吃素,不劝人持午,不劝人受戒。第三桩事情老师不劝人,这个三桩事情是你自己发心的,不可以劝的。你自己觉得你能够做到,尝试尝试看,很好!尝试著。这精神体力很正常,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就可以保持。所以最好从饮食慢慢少,这个吃的东西简单,愈简单愈好,愈少愈好,心地要愈清净愈好。把这个妄想烦恼统统放下,身心清净,这就是正常,这个就是符合于斋的定义了。所以斋是清净心,是修清净心的,这个饮食少,是帮助你心地清净,这个要知道。

佛教传到中国来,小乘佛法虽然传到中国来,也相当完整。我们大藏经里面,小乘经相当完全,跟现在南传的巴利文的经典,它比我们多,大概只多五、六十种。总共有两、三千种,它只多五、六十种,可见得我们经典是相当完全的。但是小乘在唐朝初期兴盛了很短的一个时期,以后就没落了,现在没人说了。原因在那里呢?原因当然第一个,中国人是属于大乘根性,这是主要的一个因素。其次的呢?中国有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的基础,这个基础足足以代替小乘。所以中国从前学佛,几乎都是儒家、道家的基础,都念四书、五经、老子、庄子,都念这些东西,然后再进入大乘佛法。所以有这个基础,不需要小乘,小乘在中国这样的没落了。

大乘佛法呢?特别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是禅宗。禅宗修行的方法是打坐、跑香。它这个方法也是调身的,你身体不健康,没有办法修行的。坐固然是修定,但是坐久了的时候,人要不行,一定要活动活动,活动什么?运动。他跑步,这跑香就是我们现在跑步,他运动,真正用功,这个吃饱了的话不行。吃饱了昏沈,容易打瞌睡,如果肚子是空的呢?他心里发慌,心定不下来,所以禅宗里面的饮食是少吃多餐;他不但是吃三餐饭,还有三、四道点心,它每一餐吃一点点,让你一天到晚保持不饥不饱,这个用功才方便,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这些地方,我们都要明瞭,都要懂得,重要的是要功夫得力。佛讲的这些,这是三千年前,那一个时代的人很契机,在我们今天用这个方法未必契机。

就是我们念佛人来讲,这个念佛,真正如法的佛七,这个佛七是七天七夜,我们这个原则跟禅堂里是差不多的。我们有止静、有绕佛,我们不跑就是了。我们绕像散步一样,那也是活动,我们用拜佛,拜佛呢也是非常好的运动。我们拜佛、绕佛、止静,这三种方法调身,因此饮食一道也是少吃多餐,保持不饱不饥,念佛堂这个功夫才真正得力。这个吃饱了的时候,一止静坐下来就打瞌睡了,就昏沈了;这个肚子空空的时候,他这个七上八下的,心定不下来。所以说是禅堂跟念佛堂都采取的这一种方式,所以这是常识,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个常识也是根据我们生理来定的。

佛法,佛给我们说的是原理原则,佛制定的这个目标在什么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任何手段都是好的,都是属于善巧方便,不一定要用一个方法,一成不变。这个方法甲可以用,乙用了未必得力,每一个人根性不相同,每一个时代这个生活方式不一样,意识形态不一样,大家的业缘也不相同,所以我们学佛要知道。这开经偈讲:「 愿解如来真实义」。特别佛的四依法教给我们「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智是智慧,识就是情执,所以佛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自己不能错会了意思。

我们再看末后一段文,在五十七面:「 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这个频婆娑罗王被他儿子关了三七二十一天,没饿死,他因为天天有东西吃,天天授这个八关斋戒,天天还听富楼那给他讲经说法,所以他这个身体不但不坏,一天比一天健康,一天比一天快乐。他又和悦,悦是喜悦,法喜充满,他精神很愉快。这是说的这一段。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